第一篇:日行一善——发言稿
简单与不简单
——日行一善,小行大德
生活中简单的事情数不胜数,例如:见到一个垃圾袋,把它扔进垃圾桶,这便是简单,而每天去把见到的垃圾袋扔进垃圾桶,这便是不简单,如何做到不简单,就是要“日行一善,小行大德”。
古代有位贤人日行一善,后来官至太守职务,有人请教他如何“日行一善”,他说:“比如这里有条板凳,倒了碍人走路,就弯腰把它扶正放好,即是一善”。大家大概觉得日行一善很困难,其实也简单也困难,就像捡起地面上一片纸屑,只是弯下腰那么简单,然而如果你懒得去做便是困难至极。我不由得想起柏拉图的这句名言:“真实的善是每个人的心灵所追求的,是每一个人作为他一切行为的目的的。”日行一善,不要拘泥于这个字眼,“要每天做一件好事”,只要看到别人需要帮助,就慷慨的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吧,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父亲,带着他的小儿子到朋友家去玩儿,孩子在玩的时候,把手伸到一个花瓶里,拿不出来了。这是一个很好的花瓶,他们都不忍心打碎它。怎么办呢?父亲对孩子说,把你的手指伸直并拢,就能拿出来。但孩子说不行,因为他手里有一分钱,如果手伸直了,那一分钱就掉了.其实,很多时候,人们就像那个孩子。松开手,本来是一件简单的小事,而为了自己的利益,它却变得不简单了。
人们的心灵就像是一片田地,你不在那里栽种鲜花,它就会生长荆棘。喜悦就是使我们富有的鲜花,贪欲就是使我们贫穷的荆棘。一个内心被各种贪欲所捆绑的人,他实际上就是在这个世界上服苦役,迷失了心智,也丢弃了自己甚至他人的快乐和幸福。所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日行一善,并不是让我们放下手中的一切事情,刻意去寻找机会做好事,而是让我们把善意存在心中,遇到我们伸出援手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出手相助。
无独有偶,现在,学校就提出了在全校开展“日行一善,小行大德”的教育活动,我们也深深地知道,人生就是由无数件小事组成的,做好了每件小事,也就成就了一个完美的人生,古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小善做得多了就会成为大善,只要坚持“日行一善,就一定能实现善行一生”的最高理想,正所谓:“聚沙成塔,积土成丘”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当以行为德,以善为本,力争从小事做起,从每天做起,让我们的学校尽快形成人人向善,个个崇善的良好风气,不久之后,我们的学校阳光会更加明媚,春光会更加柔和,春花也必将更加娇艳。
亲爱的同学们,行动起来吧!为我们学校更美,也为我们的心田永葆纯洁,行动起来吧!
高一六班 黄庆
2013-5-21
第二篇:日行一善发言稿
引导语:言稿是参加会议者为了在会议或重要活动上表达自己意见、看法或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日行一善发言稿,欢迎大家点击阅读。
日行一善发言稿篇1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让我们日行一善>>。
“日行一善”的意思就是每天做一件好事。那么为什么每天要做一件好事呢?因为我们做了好事能帮助别人,给别人带来喜悦。
那么为什么要给别人带来喜悦,要行善呢?因为行善是一种高贵的品德以及道德情操,让我们的灵魂得以升华。在行善中能感觉到自己是那么的被强烈地需要,从而达到一种自我的满足感,可以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所以,当我们帮助别人的时候也就是帮助自己。最终大家互相帮助,互相行善。那么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将有多么和谐,多么美好的一种氛围呀!
我们的心灵告诉我们:我们需要行善,我们必须行善!那么,我们怎样行善呢?古代有个叫葛繁的人,他每天要求自己至少做一件好事,有人请教他如何“日行一善”,他说:比如,这里有条板凳倒了,碍人走路,就把他扶正放好,就是一善。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以改变人的一生,任何无私的充满友善的举动,都有可能给人带来不可预想的喜悦。
生活中要做到日行一善其实很简单。捡起地面上的一片纸屑,扶起倒在地上的扫把,把笔借给同学,在公车上让位置给老奶奶坐,帮老师拿作业本,帮爸爸妈妈做家务等等,事无巨细,哪怕是一个微笑,一句鼓励,都是一种善意的帮助。
同学们,我们应该以行为德,以善为本,去小恶而从善,集小善而成大德。力争从小事做起,从每天做起,让我们学校形成人人向善,个个崇善的良好风气。亲爱的同学们,行动起来吧!为我们的学校更美,为我们的心田永葆纯洁,行动起来吧!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日行一善发言稿篇2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是学校“日行一善”主题活动动员大会,很荣幸能在此做为学生代表发言。
“日行一善”的意思就是每天做一件好事。这句话的出处是:古代有位葛繁的人每日要求自己至少做一件好事,后来官至太守,有人请教他如何“日行一善”,他说:“比如这里有条板凳,倒了碍人走路,就弯腰把它扶正放好,即是一善。”我们当中有许多人满怀壮志,准备做一番轰轰烈烈大事业,但却往往忽视做好身边的小事。然而,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许可以改变人的一生,任何无私的充满友善的举动,都有可能给人带来不可预想的喜悦。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只小蚂蚁在河边喝水,不小心掉进了河里。它近乎绝望的挣扎着。这时一只大鸟看见了这一幕,衔起一根小树枝扔到它旁边,小蚂蚁挣扎着爬上了树枝,终于脱险回到了岸上。当小蚂蚁在岸边晒身上的水时,听到了一个人的脚步声。原来是一个猎人准备射杀那只大鸟。小蚂蚁迅速的钻进了他的裤筒。就在猎人扣动扳机的瞬间,小蚂蚁拼命的咬了他一口。猎人一分神,子弹打偏了。枪声把大鸟惊起,它振翅高飞逃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宇宙中的万物,即使是弱小的动物,它们的善行也不会白费。做人的道理也是一样,积小善可成大德,积小成可成大功。美国的商务部部长古铁雷斯曾是一个落魄的.富家子弟。他十
五岁起就被迫跟随父亲打工。父亲告诉他一条家传祖训,那就是:日行一善,即每天都要尽自己的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古铁雷斯把这句话铭记在心。由于他勤快、好学,很快得到了老板的赏识。他在工作期间也总是尽力帮助人,比如帮店主把一封信带到另一个城市;让放学的小孩顺便搭车。因为销售成绩突出,他当上了拉丁美洲的销售总管。后来,他出任了美国的商务部部长。
古铁雷斯的成长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命运,并不一定取决于某一次大的行动,更多的时候,取决于他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小的善举。
说到这里,大家也许觉得生活中很难做到日行一善,其实很简单。就象捡起地面上的一片纸屑,扶起倒在地上的板凳??事无巨细,哪怕一个微笑,一句鼓励,都是一种善意的帮助。
老师们、同学们,有时善恶就在一念之间,有时善恶就在举手之间。去小恶而从善,积小善而成大德,让我们把生活中所有的美好,用行动记录下来,感动身边的人,影响身边的人!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日行一善吧!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日行一善发言稿篇3生活中简单的事情数不胜数,例如:见到一个垃圾袋,把它扔进垃圾桶,这便是简单,而每天去把见到的垃圾袋扔进垃圾桶,这便是不简单,如何做到不简单,就是要“日行一善,小行大德”。
古代有位贤人日行一善,后来官至太守职务,有人请教他如何“日行一善”,他说:“比如这里有条板凳,倒了碍人走路,就弯腰把它扶正放好,即是一善”。大家大概觉得日行一善很困难,其实也简单也困难,就像捡起地面上一片纸屑,只是弯下腰那么简单,然而如果你懒得去做便是困难至极。我不由得想起柏拉图的这句名言:“真实的善是每个人的心灵所追求的,是每一个人作为他一切行为的目的的。”日行一善,不要拘泥于这个字眼,“要每天做一件好事”,只要看到别人需要帮助,就慷慨的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吧,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父亲,带着他的小儿子到朋友家去玩儿,孩子在玩的时候,把手伸到一个花瓶里,拿不出来了。这是一个很好的花瓶,他们都不忍心打碎它。怎么办呢?父亲对孩子说,把你的手指伸直并拢,就能拿出来。但孩子说不行,因为他手里有一分钱,如果手伸直了,那一分钱就掉了。
其实,很多时候,人们就像那个孩子。松开手,本来是一件简单的小事,而为了自己的利益,它却变得不简单了。
人们的心灵就像是一片田地,你不在那里栽种鲜花,它就会生长荆棘。喜悦就是使我们富有的鲜花,贪欲就是使我们贫穷的荆棘。一个内心被各种贪欲所捆绑的人,他实际上就是在这个世界上服苦役,迷失了心智,也丢弃了自己甚至他人的快乐和幸福。所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日行一善,并不是让我们放下手中的一切事情,刻意去寻找机会做好事,而是让我们把善意存在心中,遇到我们伸出援手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出手相助。
无独有偶,现在,学校就提出了在全校开展“日行一善,小行大德”的教育活动,我们也深深地知道,人生就是由无数件小事组成的,做好了每件小事,也就成就了一个完美的人生,古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小善做得多了就会成为大善,只要坚持“日行一善,就一定能实现善行一生”的最高理想,正所谓:“聚沙成塔,积土成丘”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当以行为德,以善为本,力争从小事做起,从每天做起,让我们的学校尽快形成人人向善,个个崇善的良好风气,不久之后,我们的学校阳光会更加明媚,春光会更加柔和,春花也必将更加娇艳。
亲爱的同学们,行动起来吧!为我们学校更美,也为我们的心田永葆纯洁,行动起来吧!
【日行一善发言稿3篇】相关文章:
1.日行一善日记
2.作文:日行一善
3.日行一善日记作文
4.日行一善日记「精选」
5.小学日行一善日记
6.日行一善400字作文
7.日行一善日记200字
8.日行一善日记300字
9.日行一善作文600字
第三篇:拔山小学日行一善交流发言稿
以“日行一善”为抓手,培养有道德的人
——拔山小学交流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
根据市、县的要求以及贯彻落实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为了全面提高我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从小养成行善为乐的良好习惯,我校深入开展了日行一善道德实践活动。其实,近年来,我校为进一步丰富学校德育活动内容,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方法,一直强化养成教育,在全校师生中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不断督促和鼓励学生坚持做好事,行善事,有效的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道德标准和牢固的自律意识,现将我校活动经验进行提炼总结,形成了以“知善、行善、写善、思善、扬善”为核心内容的“日行一善五步法”。
一、日行一善五步法。
(一)知善
加强学生对“善”的理解和传诵。一是让学生通过名著或典籍,搜集摘录有关“善”的格言警句,形成《善言善语录》,并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讲授,鼓励学生记忆、诵读;二是鼓励老师和学生自编善言,形成儿歌传唱,我校统一编写了“日行一善拍手歌”,在全校广为传唱。三是将“善”的内容经校园广播站、文化墙、表扬栏、板报、手抄报、演讲赛等方式广泛传播,教育学生知道善的内涵及行善的方法。
(二)行善 开展善的主题活动。主要通过四种方式来开展活动。
1、一是在学校开展争当“五心四好”星级少年活动,设有勤学之星、礼仪之星、劳动之星、守纪之星、环保之星、留守之星、孝顺之星、进步之星等,学校有周评、月评和期评,周评之星和月评之星通过升旗仪式进行表彰,期评之星还要通过家长会和印发的学校宣传册经过宣传表扬。
2、二是在家庭广泛开展争当“我是小孝星”活动。学校印制了“家庭行孝积分卡”,要求孩子在家长的帮助和督促下,按照积分卡提出的各项标准,努力践行孝敬长辈、关心他人、自立自理等要求,定期在班级展示“家庭行孝积分卡”,并作为评选孝顺之星的重要依据。
3、三是积极参与“我爱拔山我的家”社会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并组织慰问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到社区街道进行清除小广告、打扫卫生、帮助孤寡老人等活动。
4、四是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每一个党员和行政都在帮扶一个贫困留守儿童,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当然也鼓劲教师参与进来。进一步拓宽“日行一善”活动范围,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三)写善
就是把每天想的善事、说的善事、做的善事、看的善事一点一滴记录下来,是形式上积德、厚德的一个过程。具体的做法是,每个班都有一本好人好事记载簿,记录班里的善言善行;少先队大队部以期为单位组织编辑《日行一善故事集》,将学生的善行好事,感言体会编辑成册;组织教师撰写善行教育感悟,形成《日行一善案例集》。
(四)思善
思善实际上是知善、行善和写善的思想升华,是自己内在品质提升的重要过程,让学生每天回想一下自己和他人的善言善行,通过对善事的感悟和反思,将他律变为自律,将善变成自己优秀品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变成一种自觉的道德意识,从而支配自己的行为。这一步对高年级的同学可以自主完成或是由班委会组织完成,而低年级的同学则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来完成,我们学校有夕会课,放学之前有5至10分钟的时候用于小结当天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情况,我们就利用夕会课引导学生思善,从而完成一种思想升华到行为巩固的过程。
(五)扬善
自己行善,还要利用各种机会向周围的人宣传行善的好处,引导大家都明白行善于人于己都有利的道理,最近达到社会共善的局面。我校具体做法是:
1、树立道德模范。前面也说了,我校有专门的评比活动,评比出一批星级少年,为大家树立一批道德模范,利用国旗下讲话、表扬栏、家长会、“日行一善”故事会等途径积极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激励和引导学生以先进典型为榜样。
2、营造扬善良氛围。为了让学生充分感知“善”文化的熏陶,我校设立了“日行一善”板报专栏、文化墙、宣传栏,班上也有好人好事记载簿,以此在学校在社区广为宣传善行文化。
3、广泛宣传报道。
在学校开展“日行一善”故事演讲赛,将同学们的善行编辑成册,以班为单位发放在图书角,开家长会时制成幻灯片播放,校园红领巾广播也定期播出同学们的善行,积极推广“日行一善”活动。
二、活动效果
我校自开展“日行一善”活动以来,学校的校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不断在提高,受到了广大家长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学校的德育工作也呈现出新的生机。
1、结合学校的养成教育开展,现在,学校的清洁卫生变好了,一般情况校园总是干干净净的,若是地上出现垃圾,总会有同学主动捡起来;以前喝牛奶就爱乱扔盒子的现象,现在在校园基本看不到了。同时打架的情况也变少了,往常每年基本学校都要处理几起打架引起的纠纷,而最近一年多,学校还没有处理过类似的事情。开家长会,大多数家长都说孩子听了老师的话,在家里也不和他们闹了,有什么不听话的事,一说老师是怎么教育你的,马上就变乖了。这说明,学生的行为习惯在向良性发展,学校的教育是成功的。
2、社会效应。我校组织的到敬老院慰问演出、到烈士陵园扫墓等活动多次被忠州报社、忠县电视台报道,在社会上也有一定的影响。也曾有人专门写了一封表扬信送到学校,表扬我校一个叫陈世其的学生,经常帮助他相邻的一个残疾老奶奶,这位老奶奶拾垃圾为生,拾回的垃圾总是由这个学生帮她放后。这位老人托人写了表扬信到学校,评价说,小小年纪,行为可贵,精神可嘉。
我们坚信“以德治教、以德治校”的理念,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我们的教育还是大有希望的。
第四篇:日行一善(本站推荐)
“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
为进一步丰富学校德育活动内容,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良好行为习惯,按照《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体系》要求,现将在全市中小学校深入开展 “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2013年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视讯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把“日行一善”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中华经典诵读、美德少年评选、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有机结合起来,引导未成年人知善、行善、扬善、乐善,为培养未成年人“心向党、爱劳动、有礼貌”的价值追求奠定基础。
二、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引导未成年人从小树立善念、拥有善心、践行善行来实现人格的优化与完善,使未成年人充分体验习善、行善、扬善的快乐,逐步实现由“日行一善”到“时时行善”,最终实现“善行一生”的目标。具体目标是:
善待自己:正确认识自我,积极上进,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追求美好,快乐成长,心理自调,行为自律、情感自控。
善待他人:正确认识别人的长处与不足,接纳他人,乐于助人,宽容他人的过失,忍让他人的过激,能为别人的快乐而快乐,能为别人的忧愁而忧愁。
善待环境: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活动内容
“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是一个从知善、行善、扬善到乐善的过程。学生通过长期的观察、记录、感受、体现,在头脑中逐渐加深对“善”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活动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寻善源:就是培养和引导学生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寻找善念,发现善源。
存善心:就是培养和教育学生向善、从善、行善的心理品质,拥有爱心、富有同情心、怀有感恩之心。
发善言:就是培养和教育学生语言文明,会恰当使用礼貌用语,会理解别人、安慰别人、鼓励别人。
行善事:就是培养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自觉为他人和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以及与人和睦相处等。凡是一切真、善、美的意识和行为,凡是一切有利于学生个人健康成长的意识和行为,都属于“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
四、实施原则
一是坚持以未成年人为主体、重在实践的原则;二是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三是坚持以小见大的原则;四是坚持以文化人,开拓创新的原则;五是坚持突出特点、体现特色的原则;六是坚持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原则。
五、活动范围 善在学校: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尊敬老师,友爱同学,做合格的学生。
善在家庭:孝顺父母,生活自理,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待人热情,做合格的主人。
善在社会:正确认识和面对社会,主动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爱护环境,追求和谐,做合格的公民。
六、活动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3年2月~2013年3月)
2013年2月上旬,市文明办下发活动方案,各级各类学校制定活动计划,充分利用学校网站、广播站、《手抄报》、黑板报、宣传栏、宣传横幅等媒体和班会、队会、国旗下的讲话等形式,通过教学活动,专题讲座、家长会等方式在学生中认真做好“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宣传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二)活动扩展阶段(2013年3月~2013年12月)
“日行一善”是一个从想善、言善、写善到行善、思善、扬善不断发展与升华的过程。
想善:就是每天在心中回想自己或他人的善行、善言。
言善: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每天说一些自己或他人的善举、善言;一层是语言文明。要会安慰人、会鼓励人、会理解人等,不断送给他人温馨与热情。
写善:就是把每天想的善事、说的善事、做的善事、看的善事一点一滴记录下来,是形式上积德、厚德的一个过程。
行善:是善的落脚点。能积极为他人做好事,对人有礼貌,与人和睦友好相处等。行善就是方便他人、善待自然、和谐社会。行善也可以是改掉自身存在的缺点,修正已有的错误。
思善:是想善、言善、写善的思想升华,是自己内在品质提升的重要过程,自己通过对善事的感情和反思,将善变成自己优秀品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变成一种自觉的道德意识,从而支配自己的行为。
扬善:就是不断地利用各种机会向周围的人宣传行善的好处,讲古今中外行善积德的名人故事,宣传行善积德对自然、他人、社会以及诸事众物的相生关系,引导大家都明白行善于人于己都有利的道理。
(三)总结表彰阶段(2013年12月)
中小学校在总结的基础上,向各县市区文明办上报活动开展情况,并对“日行一善”活动的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开展表彰活动。
七、活动措施及要求
1、宣传发动。要深刻认识开展“日行一善”活动的重要意义,充分利用宣传栏、校园电视等媒体,充分利用每周的升国旗、班会、队会等形式,通过讲座、家长会等形式在学生当中认真做好“日行一善”宣传教育工作,营造开展“日行一善”活动的良好氛围。
2、全员参与。积极组织学生将身边一点一滴的好事,记录在《“日行一善”成长手册》上,然后利用每周班会进行总结,表扬坚持每日做好事的学生,从而引导未成年人从部分到大部分再到全体学生全部参与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积极投入到“日行一善”活动中去,努力形成“知行善、学行善、比行善”的良好局面。
3、有机结合。寻善源与思想品德、语文课的读国语精典、综合实践课结合。存善心要与音乐、美术、体育及日常行为规范结合。纳善言与语文的摘抄、周记和节日小报等结合。行善事要与平时的一举一动结合。总之要把“日行一善、积善成德”活动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坚持把“日行一善、积善成德”活动贯穿教育教学工作始终,不断扩大社会效应,增强影响力和覆盖面,营造“学校主抓、家庭参与、社会支持”的浓厚氛围。
4、活动推动。为了进一步培养广大中小学生从小养成做好事、做善事、助人为乐的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学校将经常性地开展以“日行一善、积善成德”为主题的征文、演讲比赛、节日小报评比、美德少年评比和事迹报告会。
5、成果展示。各县市区文明办、教育局要在各中小学校举行“日行一善、积善成德”主题活动成果展示,检验开展“日行一善、积善成德”活动的总体情况和取得的效果。
6、总结表彰。为了倡导“人人向善、人人崇善”良好道德风尚,激励广大未成年人积极参与活动,各中小学校将定期总结表彰一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学生和班集体并上报上级相关部门。
第五篇:日行一善计划
“日行一善”主题实践活动计划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丰富学校德育活动内容,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逐步培养广大青少年的良好行为习惯。我校一直实施“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德育工作关系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长期坚持,我们以“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结合志愿服务,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文明新风,大力营造志愿服务的良好人文环境,积极探索学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使我校的德育工作体现学校特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一、指导思想
以总书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针对当代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特点,结合本地的地域文化和我校实际,全面实施“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活动面向全体学生,扎实开展,引导学生“修身、修心”,从而全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二、活动目标
通过实施“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使我校学生充分体验习善、行善、扬善的快乐,逐步实现由“日行一善”到“时时行善”,最终实现“善行一生”。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善念、拥有善心、实践善行来实现人格的优化与完善,让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从而积善成德,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其他成员共同参与,起到“一个学校教育一批学生,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社会效应,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达到全社会参与,全方位育人的目的,形成人人向善、人人崇善、人人行善的社会道德新风尚,推动全民道德水平的提高。
三、实施原则
1、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
2、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
3、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实践的原则。
5、坚持突出特点、体现特色的原则。
6、坚持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原则。
四、活动内容:寻善源、存善心、发善言、行善事
“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是贯彻落实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一个从学善、行善、思善到扬善的过程。学生通过长期的记录、感受、体验,在头脑中逐渐形成善的道德观念,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日 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活动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寻善源:就是培养和引导学生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寻找善念,发现善源。
存善心:就是培养和教育学生向善、从善、行善的心理品质,拥有爱心、富有同情心、怀有感恩之心等。
发善言:就是培养和教育学生语言文明,会恰当使用礼貌用语,会理解别人、安慰别人、鼓励别人。行善事:就是培养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自觉为他人和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以及与人和睦相处等。凡是一切真、善、美的意识和行为,凡是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有利于学生个人健康成长的意识和行为,都属于“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
五、活动对象: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环境
善待自己:正确认识自我,积极上进,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追求美好,快乐成长,心理自调,行为自律、情感自控。
善待他人:正确认识别人的长处与不足,接纳他人,乐于助人,宽容他人的过失,忍让他人的过激,能为别人的快乐而快乐,能为别人的忧愁而忧愁。
善待环境: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六、活动范围:善在学校、善在家庭、善在社会
善在学校: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尊敬老师,友爱同学,做合格的学生。
善在家庭:孝顺父母,生活自理,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待人热情,做合格的主人。
善在社会:正确认识和面对社会,主动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爱护环境,追求和谐,做合格的公民。
七、活动过程:
“日行一善”是一个从想善、言善、写善到行善、思善、扬善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升华的过程。
想善:就是每天在心中回想自己或他人的善行、善言。
言善: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每天说一些自己或他人的善举、善言;一层是语言文明。要会安慰人、会鼓励人、会理解人等,不断送给他人温馨与热情。
写善:就是把每天想的善事、说的善事、做的善事、看的善事一点一滴记录下来,是形式上积德、厚德的一个过程。
行善:是善的落脚点。能积极为他人做好事,对人有礼貌,与人和睦友好相处等。行善就是方便他人、善待自然、和谐社会。行善也可以是改掉自身存在的缺点,修正已有的错误。
思善:是想善、言善、写善的思想升华,是自己内在品质提升的重要过程,自己通过对善事的感悟和反思,将善变成自己优秀品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变成一种自觉的道德意识,从而支配自己的行为。
扬善:就是不断地利用各种机会向周围的人宣传行善的好处,讲古今中外行善积德的名人故事,宣传行善积德对自然、他人、社会以及诸事众物的相生关系,引导大家都明白行善于人于己都有利的道理。
八、活动的分层目标
通过“行善、积善、扬善”的发展过程,形成健全的人格。依据年龄及知能的差异,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起始年级重在培养和教育学生语言文明,恰当使用礼貌用语,懂得“一句好话暖人心”的朴素道理,懂得要保护自己,感知善的意识。
其他年级重在培养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感知善的快乐,在积善的过程中初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九、活动措施及要求
1、要求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此项活动。具体要求: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从学习、纪律、安全、卫生、活动等方面能约束自己;其次是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再次,礼貌待人。遇到同学、老师要问好,每天放学后回家要主动与家里人打招呼,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并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2、紧密结合学校已开展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积极投入到“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中去,体验做善事的快乐。要求学生,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每人每日至少做一件善事,个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形成“知行善、学行善、比行善”的良好局面。
3、做好记录。每天选取一件善事记录在“行善”活动记录表中,字迹要工整,书面要整洁,内容要真实。“行善日记”将作为学生、班级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4、把“日行一善”活动和学校各类实践体验活动相结合。一是着力实施关爱学困生行动,开展“手拉手、结对子”、“一对一”“多帮一”活动,把“日行一善”落实到对学困生、暂差生、单亲家庭学生的关爱之中。二是成立“志愿服务队”,把“日行一善”落实到实践行动之中。三是开展“绿色小卫士”行动,把“日行一善”落实到维护公共卫生、进行环保宣传、环境保护实践等行动之中。四是班级成立“日行一善”志愿者小分队,利用周末及节假日,深入社区,进行法制、环保、禁毒等方面的宣传,开展帮助孤寡老人、清理地铁站等公益活动。
6、广大教职工要率先垂范,以身作责,以自己的善行来感染和影响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同时以学生课业辅导、心理辅导为主,为需要帮助的学生和家庭,献出自己的爱心。
7、从学生“文明礼仪”入手,深入开展“五不五多行动”,即:不随意扔废弃物,多弯腰捡起一片纸屑;不浪费水资源,多拧紧一个水龙头;不践踏花草,多保护环境;不讲脏话粗话,多说“您好、谢谢、对不起”;不自私自利,多伸援助之手。让学生明白:不论时间、不论地点,对身边人和事的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个帮助、一个小小的弯腰动作等都是善举。
天津市育红中学
201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