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乐安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文写作竞赛实施方案
关于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公文写作竞赛活动的通知
各乡(镇、场)党委,工业园区党工委,县委各部门,县直各单位党组(党委):
现将《乐安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文写作竞赛实施方案》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中共乐安县委组织部
2012年4月19日
乐安县机关事业单位
工作人员公文写作竞赛实施方案
为深化创先争优,推动我县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员能力素质提升,决定于2012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在全县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员中开展一次公文写作竞赛活动,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竞赛目的以公文写作竞赛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推进全县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员能力素质的提升,巩固和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成果,切实有效提高全县各级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员的公文写作能力水平。
二、参赛人员
全县各级机关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其他国有事业单位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年龄要求在30岁以下(1980年1月1日以后出生)。
三、组织实施
(一)竞赛程序与规则
本次竞赛分初选参赛和参赛两个阶段进行,初选阶段以乡(镇、场)、县直各部门为单位,独立开展初选和推荐工作,推荐本乡(镇、场)、本部门参赛人员参加全县竞赛活动。各乡(镇、场)、县直各部门推荐1-2名参赛者,并填报公文写作竞赛参赛报名表(见附件)。
竞赛程序采取笔试和驻点调研方式进行,由公文写作竞赛活动组委会组织专家统一命题。拟选定两类内容,一类是常用公文写作,另一类是材料自命题作文,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结束后,基本功竞赛活动组委会将组织公文写作方面的专家组成评分组,具体负责评分工作。评分采取统一阅
卷方式进行,试卷阅评结束后,按照得分高低排列取前10名参赛选手参加驻点调研。
组织参加驻点调研参赛选手,进行为期一天的集中调研,调研一结束,即集中封闭撰写调研文章,时间为120分钟。调研文章撰写结束后,公文写作竞赛活动组委会将组织有关方面专家组成评分组,具体负责评分工作。评分采取统一阅评方式进行,评分结束后,按照得分高低排列参赛选手,确定获奖名单。
竞赛规则:
(1)试卷答题需用蓝色、黑色钢笔或签字笔,要求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2)参赛选手必须提前10分钟入场,答题时间开始后方可答卷,考试结束立即停止答卷。
(3)参赛选手必须严格遵守考试纪律,尊重监考人员。
(二)时间安排
1、宣传发动阶段:2012年4月20日至22日,下发全县公文写作竞赛实施方案,部署安排竞赛活动有关事项。
2、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4月23日至27日,各乡(镇、场)、县直各部门组织开展初赛。4月28日前,将参赛人员名单报县委组织部组织科。5月4日至5日,组织开展笔试和驻点调研。
3、表彰阶段:2012年5月6日,对获奖选手进行表彰。
(三)组织机构
全县公文写作竞赛由县委组织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主办。为确保竞赛活动顺利进行,由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成立公文写作竞赛活动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县委组织部。下设竞赛组织组、试题组、评审组和监督宣传组。竞赛组织组负责方案制定、活动策划、总体协调;试题组负责组织协调试题编选和题库建设;评审组负责笔试和调研报告评分、成绩统计公布;监督宣传组负责竞赛活动监督和宣传报道。
(四)奖项设置及表彰安排
竞赛只设个人奖项,不设集体奖项。参赛人员评选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四、有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形成合力,将工作落到实处。公文写作是行政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以公文写作为载体的竞赛活动作为大规模开展基本功训练工作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员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各乡(镇、场)、县直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精心组织,针对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员队伍建设实际,抓好落实,为竞赛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切实保障,把工作落到实处。
(二)全员参与,重点选拔,以赛促练。竞赛活动要做到层层组织、逐级选拔、人人参与。本次公文写作竞赛要求符合条件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员全员参加,要以部门、单位为竞赛主体,首先开展好基层竞赛活动。在此基础上,推荐优秀选手参加上一层次的竞赛。同时要特别注意调动基层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员参与竞赛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在组织实施竞赛活动中,要注意把全员参与和业务能手选拔比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赛促练,真正选拔一批公文写作能力突出的业务尖子。
附件:公文写作竞赛报名表
中共乐安县委组织部
2012年4月19日
附件1:
公文写作竞赛参赛报名表
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
第二篇:机关公文写作常用词语(公务员、事业单位)
机关公文写作常用词语
一、常用排比
(一)关于“新”。新水平、新境界、新举措、新发展、新突破、新成绩、新成效、新方法、新成果、新形势、新要求、新期待、新关系、新体制、新机制、新知识、新本领、新进展、新实践、新风貌、新事物、新高度、新思路。
(二)关于“性”。重要性,紧迫性,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民族性、时代性、实践性、针对性、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积极性、创造性、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可讲性、鼓动性、计划性、敏锐性、有效性。
(三)关于“化”。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集约化、正常化、有序化、智能化、优质化、常态化、科学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系统性、时效性。
(四)关于“心”。热心、耐心、诚心、决心、红心、真心、公心、柔心、铁心、上心、用心、痛心、童心、好心、专心、坏心、爱心、良心、关心、核心、内心、外心、中心、忠心、衷心、甘心、攻心。
(五)关于“意识”。政治意识、政权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廉洁意识、学习意识、上进意识、管理意识。
(六)关于“点”。出发点、切入点、落脚点、着眼点、结合点、关键点、着重点、着力点、根本点、支撑点。
找准出发点、把握切入点、明确落脚点、找准落脚点、抓住切入点、把握着重点、找准切入点、把握着力点、抓好落脚点。
(七)关于“力”。活动力、控制力、影响力、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九)其他排比。
1.必将激发巨大热情,凝聚无穷力量,催生丰硕成果,展现全新魅力。2.工作有新水平、队伍建设有新境界、廉政建设有新举措、自身建设有新发展、管理有新突破。
3.不动摇、不放弃、不改变、不妥协。4.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
5.是历史的必然、现实的选择、未来的方向。6.多层次、多方面、多途径。
7.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二、常用短语
(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自觉按规律办事。
(二)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三)有重点,分步骤,全面推进,统筹兼顾,综合治理,融入全过程,贯穿各方面。
(四)切实抓好,减轻,扎实推进,加快发展,持续增收,积极稳妥,落实,从严控制。
(五)严格执行,坚决制止,明确职责。
(六)高举旗帜,坚定不移,牢牢把握,积极争取,深入开展,注重强化。
(七)规范,改进,积极发展,努力建设,依法实行,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率先发展,互惠互利。
(八)做深、做细、做实。
(九)全面分析,全面贯彻,持续推进,全面落实、实施,逐步扭转,基本形成,普遍增加,基本建立,更加完备(完善),明显提高(好转),进一步形成,不断加强(增效,深化),大幅提高,显著改善(增强),日趋完善,比较充分。
三、常用动词
(一)推进,推动,统领,协调,统筹,转变,提高,实现,适应,改革,创新,扩大,加强,促进,巩固,保障,方向,取决于,完善,加快,振兴,崛起,分工,扶持,改善,调整,优化,解决,宣传,教育,发挥,支持,带动,帮助,深化,规范,强化,统筹,指导,服务,健全,确保,维护,优先,贯彻,实施,深化,保证,鼓励,引导,坚持,监督,管理,开展,规划,整合,理顺,推行,纠正,严格,满足,推广,遏制,整治,保护,健全,丰富,夯实,树立,尊重,制约,适应,发扬,拓宽,拓展,规范,改进,形成,逐步,实现,规范,坚持,调节,取缔,调控。
(二)把握,弘扬,借鉴,倡导,培育,打牢,武装,凝聚,激发,说服,感召,尊重,包容,树立,培育,发扬,提倡,营造,促进,唱响,主张,弘扬,通达,引导,疏导,着眼,吸引,塑造,搞好,履行,倾斜,惠及,简化,衔接,调处,关切,汇集,分析,排查,协商,化解,动员,联动,激发,增进,汲取,检验,保护,鼓励,完善,宽容,增强,融洽,凝聚,汇集,筑牢,考验,进取,凝聚,设置,吸纳,造就
一、创思路,订制度,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二、抓业务,重实效,开创办公室工作新局面
(一)着眼全局,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二)明确分工,充分搞好统筹协调工作。
三、重协调,强进度,信息化工作有了新成果
四、抓学习,重廉洁,自身素质取得新提高
(一)动词一字部:抓,搞,上,下,出,想,谋。
(七)副词二字部:加快,尽快,抓紧,尽早,整体,充分,继续,深入,自觉,主动,自主,密切,大力,全力,尽力,务必,务求,有效。
(十)词组: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交流经验,研究问题,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真抓实干,开拓进取,突出重点,落实责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集中精力,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心无旁骛,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一抓到底,爱岗敬业,求真务实,胸怀全局,拓宽视野。1.“以...为XX”。为基础(基点)、为核心(中心)、为根本、为重点、为举措(手段)、为载体(平台)、为保障(保证、后盾)、为契机、为总揽、为抓手、为目标、为动力、为依托、为突破、为目的、为关键、为先导、为宗旨、为支撑、为指导、为导向、为方向、为驱动、为主体、为补充、为标准、为主线、为主题。2.三字“为”。为立足点、为出发点、为切入点、突破口、为落脚点、闪光点、结合点、根本点、增长点、着力点、动力点、关键点。3.三字“于”。立足于、着眼于、贯穿于 4.“渐进类”词语。日益、日趋、日惭、日臻、不断、逐步、稳步、深化、深入、推进、推动、促进 5.“建立类及程度类”词语。探索、实行、建立、健全、构建、打造、争创、创建、规范、完善、创新、强化、加大、加强、加快、加速、加紧、严格、突出。6.“四导”。宣传倡导、服务指导、示范引导、监管督导。7.“新XXX”。新机制、新路子、新模式、新环境、新载体、新途径、新突破、新优势、新方向、新跨越、新发展、新趋势、新期待、新局面、新格局、新成就、新变化、新面貌
8.吹响集结号、齐奏交响乐、共谱和谐曲。
9.念好联字经、架起连心桥、铺就致富路、奏响和谐曲。
10.组合类:探索新路子、创新新模式、实现新突破、推动新跨越、促进新发展。11.建立工作新机制、明确发展新方向、拓展增收新途径、积聚建设新优势、探索试点新路子。
12.启示类。两字类:是前提、是基础、是关键、是核心、是保证。
13、四字类。前提条件、基础保证、关键环节、核心所在、有效举措、重要手段、有效载体。
13.时期类。关键时期、重要时期、攻坚时期。
14.重要类。重要源泉、重要支撑、重要因素、重要阶段、重要力量、重点途径。15.战略机遇期、发展加速期、结构转型期、攻坚爬坡期
第三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工资管理有关问题的规定
为了进一步规范工资管理,严肃工资发放纪律,现就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管理有关问题作出如下规定:
一、加强人员编制计划管理,严把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进口”关
加强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和计划管理,按照进人服从计划、计划服从编制的原则,严格按规定程序办理进人手续。人事、财政部门凭编制使用和增人计划卡及经费供应计划办理工资套改审批、工资统发和财政拨款等手续;对超编人员,编制、人事和财政部门一律不办理列编、增人和核发工资手续,不得纳入统发工资范围。
二、加强工资管理,严把审核发放关
1、及时办理调动人员的工资转移手续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动工作,由调出单位开出工资关系转移手续,连同行政介绍信或任职文件(处级干部)到组织、人事部门办理工资转移等手续。凡属财政统发工资人员,调出单位应先报市财政统发工资办(中心)办理工资帐户注销手续,组织、人事部门凭财政工资帐户注销通知单办理工资转移手续。对从县、市、区财政统发工资单位调至市直统发工资单位的工作人员,调入单位在办理工资手续时,须持有原单位同级财政和人事(组织)部门签具意见的工资转移证明。
到县、市、区任职的领导干部及在市直单位之间调动工作的人员,坚持工资关系随行政关系走的原则,调出单位应及时办理工资转移手续。从调动的下月起,由调入单位发放工资,并按调入单位的工资标准与单位性质套改工资与津贴福利。对个别工资关系未随行政关系及时报转的人员,财政部门根据有关任职通知,在文件下发1个月后,可先停发工资,再通知单位补办报转手续。
2、加强脱产学习人员的工资管理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脱产学习,要严格按组织、人事部门关于干部教育有关规定执行。除机构改革分流学习、组织公派脱产学习以及单位工作需要公派脱产学习的人员外,其他自费脱产学习3个月以上的人员,脱产学习期间一律停发工资,所在单位应及时向市人事局工资福利科、财政统发工资办(中心)申报办理工资停发手续。凡脱产学习人员行政关系已转出的,单位应在1个月内到人事、财政部门办理工资转移、销户手续。
单位工作需要公派脱产学习1年以上的人员,应与单位签订脱产学习合同,并交纳每年不低于3000元的保证金,学习期满后应回原单位工作不少于3年。对违反合同规定的,单位应依合同约定扣除其保证金抵补财政发放的工资额,上交财政。凡有公派学习1年以上人员的单位,应自学习开始之日起1个月内,将有关批准资料、保证金收据及合同复印件报市人事局工资福利科和财政统发工资办(中心)备案。未及时报送有关资料的,视同自费学习处理。
3、关于辞职、辞退和停薪留职人员的工资处理
按照政策规定,机关工作人员不允许停薪留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自愿辞职的,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按政策规定申请停薪留职的,先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单位研究同意(停薪留职的须签订合同),按干部职工管理权限报批,并及时报组织、人事、财政部门核停工资。辞职人员自批准的下月起,停薪留职人员自签订合同的下月起停发工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未申请辞职、停薪留职,擅自离开工作岗位连续超过10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超过20个工作日的,聘用单位可以随时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并自合同解除的下月起停发工资。国家公务员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者1年内累计超过30天的,按干部管理权限批准辞退,报组织、人事备案,自辞退批准的下月起财政部门停发工资。
4、关于借调人员的工资处理
凡属财政统发工资人员,到企业或财政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工作3个月以上的,由借调单位发放工资,其所属单位应及时到市财政统发工资办(中心)办理工资报停手续;借调到市直以外单位工作的,单位应从其借调之月起到财政部门报停工资并报市人事局工资福利科备案。借调人员回原单位工作的,由单位提出申请,经人事和财政部门核准后恢复其工资。
5、关于死亡人员的工资处理
凡财政拨款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后,其所在单位应及时向组织、人事、编制、财政部门申报办理停发工资及其他有关手续(从死亡的下月起停发工资)。所在单位办理其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和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时,应提供死亡证明、火化证明、工资(离退休费)发放销户证明,报市人事局工资福利科办理福利待遇审批手续,再报市财政局办理经费核拨及工资销户手续。
6、关于受行政刑事处罚人员的工资处理
机关、事业单位受行政刑事处罚人员的工资问题,要严格按照人事部《关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行政刑事处罚工资处理意见的复函》(人函〔1999〕177号)精神处理:①对取保候审、被监视居住及公安机关强制收容教育、强制戒毒的在此期间停发工资,只计发生活费;②被羁押人员,羁押期间停发工资;③对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宣告缓刑、判处管制和被劳动教养、治安拘留后仍保留公职者,均按判处缓刑的工资处理办法处理,即在缓刑执行期间,停发原工资;④对安排了临时工作的缓刑人员,按规定的比例计发生活费;⑤对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处罚的人员,在服刑期间停发工资。执法部门在向单位下发处罚通知的同时,抄送给组织、人事、财政部门。所在单位在接到处罚通知的当月内到市人事局工资福利科核批工资及其他待遇。凡属财政统发工资的人员,单位还应及时到市财政局办理停发工资或发放生活费的手续。
7、关于受党纪政纪处分人员的工资处理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党纪政纪处分,涉及到工资核减的,由纪检、监察部门在下发将处分决定到所在单位的同时,抄送市人事局工资福利科、市财政统发工资办(中心)。所在单位应及时将其工资处理意见报市人事局,市人事局工资福利科根据处分决定,按《人事部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停职审查期间工资处理意见的通知》(人发〔1999〕134号)、《人事部关于国家机关工勤人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行政纪律处分工资问题意见的通知》(人发〔1999〕135号)文件精神办理工资核减手续,从受处分的下月起执行,并及时报财政部门予以核发。
8、长期请病假人员的工资处理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请病假2个月以上的(特殊病因,经批准的除外),按国务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病假期间生活待遇的规定》(国发〔1981〕52号)等有关文件规定处理。凡职工长期病休的,必须出具县、市以上综合性医院证明并经主管部门批准,报人事局备案,并按比例核减审批工资。凡属财政统发工资人员,财政统发工资办(中心)凭人事局工资福利科核减审批工资单核发工资。病愈后正式上班再按政策核准恢复其工资。
9、关于工作人员离退休后的工资处理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到达离退休年龄的,单位应在其到达离退休年龄的当月(副处以上干部在批准文件下发的当月内),及时到组织、人事部门办理离退休手续。凡属财政统发工资人员,办理离退休手续后,应及时报市财政统发工资办(中心)办理在职工资帐户注销手续,从办理离退休手续的下月起发放离退休费。对已到达离退休年龄而未及时办理离退休手续的,要追究单位的责任,人事部门也只凭其到达离退休时的档案年龄办理离退休手续。对已到组织、人事部门办理了离退休手续而未及时报财政部门注销在职工资帐户的,财政部门可凭组织、人事部门提供的离退休审批资料办理在职工资销户手续,并从办理离退休手续的下月起发放离退休费。
三、严格按人员所在单位及岗位性质的工资标准执行
机关、事业单位经费来源性质按机构编制部门下发的相关文件确定,如单位经费渠道性质改变的,从文件下发的下个月起,所有人员按新的编制性质相对应的工资标准来执行,单位要及时报人事部门办理工资标准套改手续,并报财政部门发放。事业单位要按人事部《关于印发〈关于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有关工资待遇等问题的处理意见(试行)〉的通知》(国人部发〔2004〕63号)的精神执行聘用岗位工资,坚持科学设岗,以岗定薪,岗变薪变。
四、强化组织领导责任,严把监督检查关
1、各机关、事业单位是加强工资管理、防止“吃空饷”工作的主要责任者,必须切实履行管理职责。单位“一把手”对本单位编制、人事、工资管理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负直接领导责任,单位人事(政工)部门负具体责任。单位要如实申报人员工资变动情况,及时办理工资异动有关手续。
2、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齐抓共管,严禁徇私情、乱开政策口子。工资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工资政策;财政部门要严格审核;机构编制部门要严格控编;公、检、法、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及时将行政刑事处罚和党纪政纪处分人员的处理决定送达有关单位。要建立起单位及时申报,主管部门认真审核,人事部门严格审批,财政部门如实核发的工资管理机制,坚决杜绝“吃空饷”现象。
3、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工资管理工作涉及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各单位必须严肃认真对待,严禁弄虚作假,虚报冒领。组织、人事、编制、财政、纪检(监察)等部门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工资执行情况和“吃空饷”情况进行检查。各级各部门要相互监督,对存在违反工资政策和“吃空饷”现象的要及时举报。要严肃工作纪律,对单位隐瞒不报或不及时报告造成违反工资政策和“吃空饷”现象发生的,经查证核实,按照有关工资政策以及《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法规政策,除追缴“吃空饷”金额外,对单位或直接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并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
(编辑:smart)
第四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011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011
考核工作总结
根据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2011年全县行政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工作的通知》(围人社[2012]1号)的精神,我乡立即着手落实,认真组织实施,对全乡18名同志进行了考核,现将考核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这次考核是我乡较为系统、全面的一次考核,从考核准备、组织实施、成绩统计到等次评定等各个环节都做到了周密准备、公平施考、严肃统计、公正评价,既营造出了一个良好的考核氛围,又考出了每位同志的真实成绩,圆满完成了考核工作。目前,我乡机关事业工作人员共有18人,其中:公务员13名,事业编制5名,通过民主测评,考核共评出公务员称职13名,事业人员优秀1名,合格4名。
二、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突出考核工作的严肃性。为了准确评价我乡机关事业工作人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切实加强队伍的管理,提高素质,乡党委对这次考核工作十分重视。一是我乡就年终考核工作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考核工作,党委书记XXX同志就如何公平、公正、严肃、真实地搞
好考核工作,发表了重要意见,这次会议为我乡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了奠定了基础。
2.分级考核,提升考核成绩的真实性。考核中,我乡在注重平时考核与考核相结合的基础上,更重视领导干部与普通群众的结合。在本考核工作的组织上,为了让领导、让群众正确评价每一个领导同志,公正考评每一名工作人员,使每一个人都能考出真实有效的成绩,我们邀请村干部12人参加了测评会议。
3.测评公开,接受全体机关事业工作人员监督。整个测评过程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民主测评,按照德、能、勤、绩、廉五个部分评分,坚决杜绝过分偏激的评分。测评结果统计在干职工的监督下进行,最后进行了公示.乡人民政府
2012年1月13日
第五篇:机关公文写作
机关公文写作
1、机关分为专用公文和通用公文
2、行政机关公文13种,党政机关公文14种。
3、凡本身不具备行政效力的书面材料不能称为行政公文,通用公文必须是文字材料。
4、公文研究的对象不是一般的事务文书,而是解决具体矛盾的公务文书。
5、现代公文的发展方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6、公文的特点:较强的政治性政策性、法定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公文的撰制具有特定作者和程序、公文具有特定的体式。
7、公文特定的作者就是指公文法定的作者,即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命名职权和担负义务的组织和个人。
8、机关内部工作分工的某些起草者,不能视为公文的法定作者。
9、公文的作用:法规和准绳、沟通和联系、宣传和教育、依据和凭证、记载和备查。
10、公文按来源可分为外发公文和收来公文。
11、按行文关系可分为上行、平行、下行文。
12、按性质作用可分为:规范性公文、决断性公文、指挥性公文、公布性公文、报请性公文、知照性公文和记录性公文。
13、按公文时限要求可分为:特急、紧急、常规公文。
14、按保密要求可分为:保密公文和非保密公文。
15、保密公文又分为:绝密、机密、秘密。
16、绝密级事项30年,机密级事项20年,秘密级事项10年。
17、发文序号不编虚位,不加第字联合行文,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上报的公文需标识签发人姓名。
18、公文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构成。
19、在上行文中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不要多头主送,也不要越级主送。在上行文中一般也只定一个主送机关。
20、公文除公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外应当加盖印章,无印章的公文不生效,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当加盖印章。
21、属会议通过的文件以会议通过的日期为准,属命令、指示等重要文件以领导人签发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确,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发文日期不完全等于公文的生效日期。
22、一份公文的主题词一般不超7个。
23、命令是国家行政机关发文的最高级形式。
24、命令发文机关名称应用全称,令的编制自发第1号令开始不受限制,正文之下空一行标识签发人亲笔名章,签名章用红色。命令的签发人需要标明职务且签发人应该是发文机关的最高领导。
25、公文伯纸一般采用国际标准A4型、党务公文用纸16开。
26、公文一律左侧装订。
27、草稿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效用。
28、定稿一经确立,如不经法定责任人(签发人)的认可,任何人不得对其进行修改否则无效。
29、公文稿本:草稿、定稿、正本、试行本、暂行本、副本、修订本、不同文字稿本。30、试行本试验推行期间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31、暂行本在规定的暂行期间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32、正本送达主送机关,供对方直接办理,副本抄送机关了解内容或由本机关留存备查、归档等均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33、公文复印本作为正式公文使用时,应当加盖复印机关证明章。
34、以汉文和其他民族文字撰制的同一公文的不同文本其效力完全等同。
35、政府各部门依据部门职权可以向下一级政府的相关业务部门行文,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36、公布性文件凡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直接和广大人民群众见面而不另行行文的应视为正式公文。
37、对下属受双重领导的单位应当根据需要抄送它的另一上级机关。
38、上级机关不可与下级机关联合向基层行文,联合行文应当明确主办部门,须经政府审批的事项,经政府同意也可以由部门行文,文中应当注明经政府同意。
39、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请示、意见、报告。党政不能交叉行请示、报告性公文。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在向上级请示时,应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不可一并主送。40、公文创制原则:受命性、忠实性、实际性、限时性。
41、执笔人是公文的起草者,而不是公文的法定作者。
42、公文一般兼用说明、叙述、议论三种表达方式。
43、公文写作程序:调查掌握情况、整理积累材料、吃透方针政策、选择剪裁例证、撰拟定作提纲。
44、公文撰写的基本原则:正确、鲜明、集中。
45、主题要集中是指一篇公文最好表达一个中心思想,提出或解决某一主要问题,沟通某一主要情况且,尽量避免出现两个中心。
46、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47、公文标题的原则:准确、简要、清楚。
48、标题的字数控制在两行以内(约20个字)为宜。
49、事由的概括,必须采用动宾结构短语。
50、公文结构安排的原则:反映公务活动规律、切合公文主题要求、适合公文文种安排、符合思维认识规律。
51、公文事例应遵循的原则就是贵真、贵精、贵及时。
52、公文语言是以说明为其主要表达方式
53、公文语言表达时应遵循的四大原则:准确、平实、简明、庄重。
54、需列出某人两个或以上职务时,国内的应按党内后党外,由大到小排序。
55、若干人物的姓名需要同时并列出现在文件中时,应按一定标准排序,如职务高低、姓氏字母的先后顺序、与事情相关的程序。
56、公文修改的具体说明:观点问题、结构安排问题、公文炼句问题、公文制定政策的稳定。
57、公文修改的方法:改正、增补、删节、颠倒和移位、分段和连接、复原、离空。
58、提高公文写作能力的途径:学习相关知识、加强写作实践。
59、命令属于指挥性的下行公文。分为公布令、施政令、任免令、嘉奖令。60、命令的特点:强制性、庄重性、权威性。
61、命令的适用范围:发布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任免有关人员。
6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用命令发布。63、嘉奖令大多为国务院中央军委、人大常委会用,中央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奖励表彰有关人员一般不使用命令而使用决定、通报。
64、命令一般由标题、发文字号、正文、发文机关、成文时间组成。
65、令号是发文机关命令的顺序号,它不用机关代号。不标年份,只是按签署命令的领导人在任期内发布命令的顺序依次编号,下任另编令号。66、令的成文时间指命令的发布日期以领导人签发日期为准。67、我国现当代行政公文中最早出现令是在1912年孙中山。
68、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安排。奖励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69、决定的特点:地位上的权威性、内容上的重要性、执行中的指挥性。决定是下行文。70、决议是党的机关广泛使用的公文文种,主要用于经合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机构。71、决议的特点:必须由会议讨论通过、内容上的重要性、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72、决定与决议的相同点:两种文体都是主动的下行文体、都是对重要事情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两种公文都可分为长短两种类型、两种公文都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构成。73、决定与决议的区别:
1、决定文体可用于党务也可用于政务,而决议只能用于党务不能用于政务。
2、决议一般适用于重要会议其制发主体只能是会议,决议即表决后的意见和结论,决定一般是领导机关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决策和安排,其制发主体一般是机关有时也可以是会议。74、决议的会议单位要用全称。
75、决议与会议纪要的不用:
1、决议的内容一般都是阐述重大问题、重大事情,而会议纪要的内容可以是阐述重大问题和事情,也可以是说明日常的具体工作。
2、决议必须经过审议表决这一法定程序方能生效,会议纪要则是根据会议内容概括出来的要点和精神。
3、决议往往写一方面或特定的问题,会议纪要可以同时写几个方面的几项问题。76、议案主要用于各级政府向同级别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提起议事原案。77、提议案的主体不公限于各级人民政府、除政府外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会、专门委员会、人大代表十人以上(乡镇人大代表两人以上)联名,均可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属于其职权范围内的议案。
78、议案与提案的根本区别:议案是与国家权力机关密切联系的,而提案是与人民政协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会议相联系的。
79、根据制案议案作者的不同分为:政府议案、组织议案、代表方案。
80、议案的特点:议案作者的法定性、议案受理程序的严谨性、议案地位和作用的庄重性、提出和处理的时限性、内容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事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81、人民代表联名提出议案的法定人数是30名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10名以上的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代表,5名以上乡镇人大代表,可以联名向本级人大提出议案。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10名以上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
82、公文式议案的主送机关只有一个受文机关,即同级的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83、议案成立时间即提交议案的时间,以行政首长签署议案的汉字日期作为该议案的成文时间。
84、表格式议案是人民代表大会专用的议案是根据议案、立案、审议程序及其内容而规范的。
85、通告主要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根据性质和内容可划分为告知遵守性通告和执行性通告。
86、通告的特点:法令性较强、广泛性、专业性较强、政策性强。87、通告一般不需要写出主送机关和读者对象。
88、发通告的单位为2个以上时需用文字写明机关或单位名称并加盖公章,如发通告的单位为一个或两个则只需要加盖公章。
89、通知用于发布党内法规、任命干部、传达上级机关的指示、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发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共同执行或者周知的事项。
90、通知是下行文、平行文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其二通知具有一定权威性,其三通知具有明显的时间性。
91、通知可划分为一般性通知、批示性通知、会议性通知和任免性通知。
92、批示性通知用于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批准下级机关申报办理的事项。
93、通知的特点:使用范围广频率高、时效性强、种类繁杂、写法灵活。94、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95、通报分为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情况通报.96、通报的特点:典型性、真实性、及时性、政策性、倾向性。
97、如标题中已有发文机关名称,落款处也可以不再标出,但发文日期一定要标明,不能省略。
98、通告、通知和通报的共同点主要体现在通字上,而通的含义其一是传达,其二是普遍。
99、通知用于党政机关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通告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
100、从公文的方向上看,通知、通告、通报都是下行文体。
101、通知、通报适用于党的任何上级机关对其所属的下级机关行文。而通知、通报、通告适用于政府内任何机关、团体及企事业单位的行文。
102、通知、通报和通告是政务公文,而通知、通报是党务公文。
103、通知通报通告的区别:
1、通告、通知是让下级了解上级的指示精神,告诉其应知或应办的事项,通报刚是要通知典型事例或具体情况来教育有关人员,以便改进工作。
2、收文机关不同。通告、通报的收文机关多半是泛指的,没有明确的所指;通知刚应有明确的收文机关,而且下发的通知需要报上级机关的可用抄送写明具体机关,不相隶属机关单位也应以抄送的形式写明受文机关。
3、要求的程度不同,通告、通知只需要知道或遵守就行,通报则大都需要必须遵照执行或限期办理。
4、具体写法不同。通告、通知所写的要求,多用祈使句。通报所写的内容则是事多用叙述写法。
104、请示和报告都是上午文,请示行文的目的主要是对有关事项、问题等请求上级机关予以明确、及时的指示和批准,以便于办理事项解决问题,开展工作。105、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106、请示的分类:求示、求批、求转请示。
107、请示的特点:内容的请求性、行文的单一性、时限的急迫性、关系的隶属性。108、请求性是请示的最基本特点。
109、请示行文必须是一请一文一事,在一个请示中只能提出请求批准一件事项,或者请示解决一个问题。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不能向非隶属的机关发文请示。
110、除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请示不得直接送领导个人。
111、请示写作的注意事项:把握必要性、坚持一文一事、批准主送机关、要逐级请示。112、必须是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确有必要提出请示,理由必须充足。113、请示不要多头请示,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负责批复。
114、请示一般不得越级行文,如确需要越级请示应将请示同时抄送给越过的上级机关。115、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台,反映情况和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116、报告的特点:陈述性、沟通性、广泛性。
117、报告写作时的注意事项:情况要属实、重点要突出、报告要及时、陈述要有序、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一般不得越级报告。118、批复分为指示性批复和审批性批复。
119、批复它只能什对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来行文。根据上级机关批复的意见,分为对请示事项完全同意的批复,部分同意部分不同意的批复和完全不同意的批复。120、需要获得人、财、物及特殊政策等支持而请求批准时使用的一类批复。121、批复的特点:针对性、被动性、权威性、鲜明性、实践性。122、比较重要、影响大、涉及面广的特点时才能批复。
123、批复内容一般也应一文一事,应紧扣请示事项给予明确回答。124、批复的主送机关也同请示一样只有一个。
125、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126、函的分类“商洽函(平行、不相隶属)、询问函(不相隶属)、答复函(不相隶属)、请求批准函(不相隶属)、答复审批函(不相隶属)。
127、函的特点:简便灵活、针对性、多向性、多样性、平和性。128、应坚持一事一议,一函一复。
129、任何一个单位有使用函的可能性,但国家最高领导机关除外。去函一般主送机关只有一个。
130、批复与函的区别:批复是下行文,函是平行文。
131、批示不是一种法定公文,批复的撰写者是被动行文。有请示,方有批复,批复是针对请示的问题而作出答复。批示的撰写者是半主动行文,它是领导机关或领导人在审阅送上来的书面材料,批复一般以机关名义行文,批示则一般是由领导得亲自撰写并签署的。
132、指示是上级领导机关对所属下级机关部署工作,并代方针和政策,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要求、步骤和方法时,所使用的一种指导性和约束力很强的下行公文。133、指示按受文对象可分为普遍性指示和专门性指示。
134、指示的特点:原则性、理论性、指导性、时效性、政策性。
135、发布批示的机关必须是有相当职权范围的上级领导机关,基层组织一般不宜采用。135、意见是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的一种公文。
136、按其性质和作用意见可分为批示性意见、实施性意见和建议性意见。137、意见的特点:针对性、指导性、明确性、操作性。138、意见即可用于上行文又可用于下行文或平行文。
139、指示和意见的相同点:指示和意见均为下行文、指示和意见均属于现代公文、都在布置工作或提出重要问题的处理办法、两者都有很强的指导性。
140、指示更具有强制性、约束性特点,意见刚更具有建议性和协商性特点。
141、指示属于党务性公文,而命令公属于政务性公文不属于党务性公文、强制程序不同。
142、条例的定义:用于党的中央组织制定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规章制度。
143、条例一般可分为国家性条例和地方性条例。144、条例的特点:机发机关法定性、制定公布的程序性、内容的权威性、实施的时效性。
145、条例的制发限于党中央组织及其授权的中央部门、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家或者地方立法机关。
146、规定的特点:行文针对强、内容界限分明、使用的广泛性。
147、公报属于党务公文公报的内容大多为国内人士所关注的重大事件,而且带有强烈的新闻色彩,常常以新闻形式通过报纸、电台等媒体发布出去。148、公报的特点:庄严性、重要性、新闻性。
149、它属于一种下行公文。分为重要事项公告、法定事项公告。
150、公告的特点:发文权力的限制性、发布范围和影响的广泛性、题材的重要性、内容和传播方式的新闻性。
151、公告主要用于省级以上级别的国家行政机关郑重地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152、公告与公报的相同点:二者都是具有公布性、知照性和权威性。
153、公报新闻性更强一些通常运用一切手段加以宣传,公告多用于宣布重大消息或要有关人员遵守的法定事项,内容一般都是世界上有影响的国家大事,而公报内容多为重大事件或重要决定。
154、公报更接近于新闻报道,比较灵活。而公告的正文一般采用缘由或依据、事项和结语三段式的写作格式。公报用于公开宣传重要决定或重大事件,而公告是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公报用于党务的处理,而公告用于政务处理,公告的使用范围最广,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布告范围次之向人民群众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通告小,是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布告主要是用书面形式各处张贴,一般不登报不广播,公告主要采用登报的形式,有时也在广播电视网络上播出,但很少采用书面张贴形式,通告即可张贴,也可以登报。公告篇幅简短,正文一般一段到底。布告的正文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开头阐明依据,理由和目的,中间公布事项,最后以惯用语结尾。通告与布告的格式基本相同,只是通告的专业性较强。通告要准确使用概念、行业术语,条款要清楚,文字要严谨。155、会议纪要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156、公议纪要就可以分为工作会议和座谈会议纪要。
157、按照纪要主体结构的特点,会议纪要可分为综述式、分项式和发言式。
158、会议纪要的特点:适用对象的确定性、撰写内容的纪实性、表述方式的提要性、作用范围的特定性、对作用客体的指导性、行文用语的规定。
159、会议纪要通常采用第三人称,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160、而决议必须一文一事,会议纪要可以反映少数人的意见,决议则不行,只能写一致通过的事项否则无法执行。
161、最高形式的会议纪要是会议公报。
162、公文写作中涉及的符号可分为2类:一类是标点符号,一类是校对符号。163、句号还有另外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
164、标号7种:引号、括号、书名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专名号、连接号、间隔号。
165、点号7种: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166、红笔、纯蓝笔用于初校,绿笔主要用于提问。
167、发文字号的错情:缺少年份或年份不全、位置前移、发文字号与主办机关不符、标号使用错误。
168、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169、不管上行、平行、下行文都要有公文签发人,并且注明签署意见,并写上姓名和时间,若圈阅刚视为同意,尤其是上行文。
170、上报的公文应当标受文机关规定的主题,一份公文的主题词标引最多不超7个.171、一件请示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应当用抄送的形式,但不得同时抄送下级机关。172、成文日期一般署会议通过或者领导人签发日期,联合行文署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
173、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主送一个上级机关,如需其他相关的上级机关阅知,可以抄送。不得越级向上级机关行文,尤其不得越级请示问题,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行文时,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
174、向下级机关的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发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负责答复其请示事项,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应当抄送其另一上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问题,应当一文一事,不应当在非请示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
175、重要公文应当由机关主要领导签发,联合行文,须经所有联署机关的领导人会签。176、收到有关公文并以签字或盖章的方式给发文方以凭据。177、公文保密程序划分为绝密、机密、秘密。
178、政府各部门依据部门职权可以相互行文和向下一级政府的相关业务部门行文,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室外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联合行文应当明确主办部门,须经政府审批的事项,经政府同意也可以由部门行文,文中应当注明经政府同意。属于主管部门职权范围内的具体问题,应当直接报送主管部门处理。
179、部门之间对有关问题未经协商一致,不得各自下行文,如擅自行文,上级机关应当责令纠正和撤销。向下级机关或者本系统的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直接上级机关,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的,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抄送其下级机关。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请示、意见、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