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今年端午节,我们怎么过?
今年端午节,我们怎么过?
摘要:主持人: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从去年开始又被确定为法定假日。对于这个节日,各位嘉宾是怎么看的?
宇中辉:我小时侯,每到端午节,乡亲们都要包粽子,煮熟了互送亲朋,让人感受到其蕴涵的浓浓亲情。老人还会做几个放了雄黄粉的小香袋,给孩子挂在胸前辟邪祈福。可如今,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虽然保留了下来,但其中的“味道”远不如从前了。龙舟和粽子被打上深深的商业烙印,眼下,60岁以上的老人还愿意在端午节包粽子,而吃着肯德基、喝着可口可乐长大的年轻人,就对粽子不“感冒”了,更不用说自己动手包了。端午节的很多风俗,恐怕将成历史了。我的感觉是,端午节还是保留一些传统的风俗较好,古老的东西让人回味无穷。
张燕:民间有“端午不带艾,死后变个老鳖盖”之说。每年端午节成都五芳斋,家家户户都用花布条、蚕豆壳、黑豆粒缝制成“豆姑娘”和“老和尚”。碎花布条当衣裳、蚕豆壳当脸、黑豆粒当眼睛,缝制好后绑上艾蒿,用一条彩绳拴在一起,挂在脖子上,女孩戴“豆姑娘”,男孩带“老和尚”。现在,这些习俗慢慢在变,不要说小孩子,35岁以下的年轻人估计也很少知道带“豆姑娘”和“老和尚”了。
高健:小时候在巨野老家过端午,一般早晨吃煮鸡蛋,中午吃糖糕、粽子。母亲还做雄黄酒,洒在墙角、床下灭蚊杀虫。然后用剩下的雄黄酒在孩子们额头上写个“王”字,意为日后像老虎一样强壮。那时候,我特盼望过端午节。这几年,过端午节找不到往日的感觉了,不知道生活条件好了还是人老了。
周金松:有关端午节,我除了知道纪念屈原、吃几个粽子成都粽子批发网外,其它的就不知道了。现在商场市里有现成的粽子,品种多,也不贵,买回来锅里一蒸就能吃,免去了动手的麻烦。我们这些年轻人,现在一般通过上网、发短信问候朋友。昨天上午我就收到一个朋友发来的电子邮件,点击后,先出现一个绿色的大粽子,随着粽叶逐层剥开,露出热气腾腾的粽子,随后打出一段问候语,那种感觉很惬意。
姜南:有一次上语文课,老师说端午节被韩国人“抢”跑了,引起大家的讨论。从那时开始,我才知道吃粽子是因为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对端午节有了一些了解。
石耿立:千载而下,端午节绵延传承而不衰,已成为中华民族灵魂深处一个恒久的文化符号。它具有独特的文化潜质与生机,或包粽子怀念当年,或发电子邮件过好今天,不同时代、不同年龄段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过法,这是正常的,这正是端午节富有活力的地方。
端午节怎么过 市民各有说法
宇中辉:过端午节,粽子当然少不了。不过,我们今天见到的,多是机器流水线上的产物,变了味。我已经买好了糯米等原料,端午节那天,一家人一起包粽子。相信这样过端午节会有特色。
王运来:端午节越来越“鸡肋化”,粽子的命运越来越“月饼化”。昨日,在中华路一商场,散装粽子已经打8折了。我在商场逛了个遍,也没见到香包、雄黄酒等其它纪念端午节的东西。
李丽:过端午节不一定非吃粽子,吃粽子也不一定非在端午节。我在一家花店预订了一束花,准备在端午节那天送给母亲。
高健:昨日,单位说要放假,我才知道端午节到了。春节有文娱表演,正月十五闹花灯,端午节菏泽什么都没有。端午节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我们一家准备利用这个机会打扫卫生,辟邪驱瘟,祈求健康长寿。
主持人:粽子飘香成都粽子团购网,又到一年端午节,相信大多数人是从商家那里感受到的。因农历五月古时被称为“恶月”,人们有打扫卫生、防病保健的习俗。清除卫生死角,创造优美环境,是今年我市围绕端午节广泛开展的一项活动,成为一大亮点。
端午节,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年轻人人眼里,越来越淡化。现代如何过端午节,欢迎您继续谈谈自己的观点。
第二篇:我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
我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
王范中心校吕文芳
品味粽叶清香,笑看龙舟竞发,端午佳节,总是带给我们那么多美味与快乐。可是,当你合家团圆吃着香甜的粽子时,当你为龙舟健儿欢呼时,你可曾想过,端午佳节的由来?可曾想过这欢乐佳节的背后,曾有一个忧伤的故事。
两千多年前的五月初五,汩罗江畔,水声滔滔,晚风萧萧。一个失意的落魄诗人,一个不屈的爱国志士——屈原站在江畔,满腹悲愤:总希望用一腔热血报效祖国,却屡遭排斥,数被流放。如今,国已亡,家已破,五尺男儿何所去!誓与祖国同存亡,纵身一跃荡清波。从此,三湘大地少了一位忧伤的诗人,汩罗江里却多了一个不朽的英魂。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每到五月初五便向江中投放糯米,以各种形式纪念他,代代相传,流传至今。
我们庆幸,我们生活在和平富足的年代,没有国破家亡的痛楚,没有忍饥挨饿的体验。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新新人类,如果不是学校要放三天节日假,如果不是妈妈包着的粽子,我们甚至忘了这个节日,我们热衷于狂放的圣诞节,我们喜欢搞笑的愚人节。我们觉得这些“洋节日”远比端午节、清明节更有意思。这些老掉牙的节日,今天是否还值得过?粽子的甜味似乎也淡了点!也许冰淇淋更美味吧!
可是,我们忘了:忘了我们是炎黄子孙,忘了我们是龙的传人。忘了我们这个民族优秀文化。网络上的一段话让人反思:“知道“我要发”的越来越多,知道“九·一八”的越来越少,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知道“阿凡达”的越来越多,知道“阿凡提”的越来越少。”时代在进步,我们知道的新事物越来越多,可是,那些传统文化就被忘记吗?
当你身着韩版服饰,穿着耐克鞋,吃着汉堡包,在平安夜狂欢于圣诞节时,请你别忘了,你是中国人,服饰可以改变,内心却不容背叛。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端午节?记住我们的优良传统,发扬我们的灿烂文化。中华文化原本就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的文化绵延了五千年的精华。“精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的一首绝句让杏花村的酒香飘荡至今;“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气”苏轼的一声追问让中秋的月光穿越千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一语道破千载游子心声。这是多少脍炙人口的诗词,这是多少令人回味的诗篇,每一个中国人,都是读着这些诗词,从少年走向中年。每一个中国人,一说起这些诗词,就有一股美好的情感在心中涌动,这就是文化,这就是独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试想有一天,我们不知道自己国家的历史,我们不再用汉语交流,我们不会写方块字,我们没有自己的节日,我们,还是中国人吗?
其实,我也爱吃肯德基,爱看韩剧,在多元化的今天,这些追求无可厚非,我只是希望,我们别忘了自己的文化,我们要学好自己的文化。屈原为什么让后人纪念?因为他的爱国。今天,我们怎样爱国?就是学好中华文化,让其发扬光大!屈原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要让屈原两千多年前的感叹,成为我们今天的誓言!
第三篇:回家过端午节
回家过端午节
作者:王清粉
春节出来后一直没有回家了,五一时父母就盼我回去,结果那段时间在调整工作,心里也很烦躁,最终也没有回去;这次刚好去洛阳飞机场的工地上,工程结束了,也没有什么事情,想该回家看看了。。
端午节那天下着雨,我和姐姐一起回的老家,本想给家人买些粽子,可是到了镇上也没有找到卖的,父亲爱吃饺子,就和姐姐商定买些大肉和韭菜吧,也是我们老家过节的习惯吃法。雨越下越急,姐姐骑个自行车,我给她打着伞;二十分钟左右就到了村口,远远的就看见对着街口的墙边上站着几个老人,以前一直以为那是村里空寂无聊而又不能干活的老人才会站的地方,可是今天我看见父亲也站那里站着,他还是穿着那条深蓝色的穿了很多年的中山装,这衣服从我记事时父亲就穿着,不知道洗了多少次,他还是舍不得仍掉;还有那双早已有洞,缝了又补、补了又缝的军用鞋;褐色的脸上已写满了岁月的痕迹,头发和胡子也有些天没有理了,腰也不那么挺直了;一直以为坚强的父亲,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慢慢变的苍老而消瘦,我突然想落泪。看到我和姐姐回来,父亲的脸上有了一丝笑容,嘴里却埋怨我们下着雨还回来;其他几个老人说“回去吧,闺女回来了。”我让姐姐骑车回去,我把伞打在父亲的头上,可他却不让。母亲听说闺女回来了,赶紧从邻居家里赶了回来。母亲的头发几乎全白了,可她才六十多岁啊,牙齿也没有剩下几颗,半年的时间一切都没有变,唯都感觉到了父母的苍老。。我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疼痛。。
在家停了两天,也一直下雨;我和姐姐尽量多做些事情,希望父母能稍休息会。第三天我要赶回郑州,因为明天该上班了,姐姐家里也有事情,我们说一起走。一大早起来就听父亲说他头晕的厉害,从半夜里就头晕、恶心,早上什么也没有吃,他穿着泛白的秋衣和蓝色的裤子闭着眼睛蜷缩在床上,没有盖被子,就像一个受伤的孩子;姐姐说去叫村里的医生来家里看看,可他不让去,还说没有事情,休息会就好了。最后执拗不过我和姐姐,才答应去乡里的卫生院看看,加上母亲这几天嘴疼也没有食欲,让他们一起去。父亲骑着他买的那辆二手的破自行车,吱吱呀呀的响,前面先走了。因为他不会带人,我和姐姐一起,大哥带着大嫂和母亲。。。在医院一位老医生里做了简单的检查,量了血压,听了听心脏,又问了些事情,开了些药说回去调理下,才花了四块多;医生说母亲可能是上火,口腔也没有什么毛病,拿了两盒双黄莲口服液,说回家喝喝看。
心里虽然还不是太踏实,也只能嘱咐他们平时不要太累,多注意身体,想吃什么就买,不要怕花钱;不好的话赶快去县医院看。
坐上车,渐渐远离了家乡,乡情却愈来愈浓,听父亲在医院里说的那句话“我昨晚想可能就不行了”我的泪终于掉了下来。。。
岁月无情,光阴如梭;我们该常回家看看
第四篇:小时过端午节
过了元宵节,就盼端午节。其间虽然也有清明节、五一节,甚至六一儿童节,但只有端午节才是与吃有关的小时候,我们最开心的事就是吃和玩,其他的,一概没有大兴趣所以,我们又把端午节叫棕子节。听大人讲,吃棕子是为了纪念屈原,但总也搞不明白,本来是怕鱼吃了屈原,而把棕子投到江里给鱼吃的,怎么变成人吃棕子了?至于为什么要纪念屈原,那就更不明白了。
打棕叶是件快乐的事。左邻右舍的男孩女孩,大家一哟喝,就提着篮子上路了。叽叽喳喳一路走过县城的大街,像郊游,像野营。大家由近及远,见了苇塘就一拥而上,像蝗虫吃庄稼一样会吃掉能够摘到的所有苇叶。别看芦苇塘很大,能摘到的好苇叶却不多,因为又大又好的苇叶都在深水处。大家围着苇塘周边转,先摘大苇叶,再摘小苇叶。摘完了,再朝更远的地方走。常常是,越走苇塘越多,苇叶越摘越大。于是扔掉一开始摘的相对小的,满载而归的是又大又肥嫩的苇叶。
棕叶打来,大人夸了几句后,就忙着将棕叶捆扎成一把一把的,放在洗衣服的大木盆里浸泡,用不了的棕叶送邻居。
我们把包棕子的糯米叫黏米。黏米平时买不到,只有端午节时,才有定量的供应。现在记不起一家人可以买到几斤黏米了,但肯定是僧多粥少,因为包棕子时,常要在黏米中加一些普通的大米。母亲说是掺和一下,不要太黏了,其实还是纯黏米的好吃。每次包棕子,母亲总会用纯黏米请手巧的邻居包上十来个小巧的棕子,做上记号,每人分两只品尝。哈,那个黏啊,那个香啊,那个软啊,在红枣和白糖的作用下,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也不会再吃到的美味。
黏米也要提前浸泡。棕叶和黏米泡透了,就要开始包棕子了。包棕子是巧活,不会包棕子的四处请人,会包棕子的四处出击。大家团团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拉着家常里短,包着棕子,洋溢着的是浓浓的邻里情。
煤炉煮棕子火候不行,临时支起地锅,吃罢晚饭就将棕子上锅,烤起旺火来煮。煮开后,再用闷火整夜慢慢煮。煮的时间越长,棕子越黏越香越好吃。但嘴馋的我们,总是流着口水围着地锅团团转,还不断地对着母亲叫着熟了吧熟了吧,早该熟了吧,母亲被缠得没法,只好隔个把小时,捞出一个来,大家分吃,一直吃到睡觉。
天刚亮,母亲就揭开地锅盖,立时棕子香味直刺脑门子,大家从酣睡中一跃而起,奔向院子中的地锅。这时地锅边已摆上小方桌,棕子剥好放在盘子里,桌子中央,是盛白糖的小碗,还有煮熟的鸡蛋和大蒜头为什么棕子节要吃鸡蛋和大蒜头,一直是个谜。棕子随便吃,而鸡蛋和大蒜头,每人最多分三四个。吃饱了棕子,大家拿着鸡蛋和大蒜头,和左邻右舍的孩子们,边吃边玩去了。而母亲,则端着棕子挨家去送,当然,邻居家的大姨大婶大娘们,也是如此。
用过的棕叶是不会扔的,洗净了十片一把扎起晒干,掖在锅屋的梁头上收藏起来,等明年端午节再用。据说老棕叶味道特别,至少可以用三年呢!
我下放时的村子,两面环水,棕叶是我从未见过的好,于是摘了一大化肥袋,送回县城的家里,分给左邻右舍。大家齐夸乡下棕叶好,夸我能干。
第五篇:今年暑假怎么过范文
暑假最适合开展户外活动。同学们可以组织起来,打起少先队队旗,在老师的带领下去感受学校外面的大千世界。如;街头理发师、电台小记者、售货员等。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项工作,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亲身体验工作的辛苦与劳动的乐趣。同学们还可以将队伍拉向野外,走进农村、看望农村的“手拉手”小伙伴。跟他们一起喂养牲畜,学着识别
农作物,学习农具的使用方法。同时把自己了解的现代信息告诉农村小伙伴们,有条件的还可以请他们到城里来做客。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是我们少先队活动的特色之一,应该继续开展下去:帮助交警叔叔维护交通秩序,慰问敬老院里的孤寡老人;宣传环保、科普知识。为各种公益活动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文明之花到处盛开。
同学们还应该充分利用暑假宝贵的时间,增长课外知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爱好,设定一项课题研究如北京市史家胡同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就曾利用假期开展了“小博士工程”,每个队员都完成了一篇图文并茂的专题论文不仅学会了科学研究方法.锻炼了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强了自信心。
最后提醒同学们,开展活动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完成学校布置的假期作业。在外出时,要注意安全,学会自我保护。
祝同学们过一个愉快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