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第三产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时间:2019-05-14 18:33: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株洲市第三产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株洲市第三产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第一篇:株洲市第三产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株洲市第三产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摘要)

一、发展现状

(一)第三产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增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十五”时期,我市第三产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104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90亿元,年均增长12.5%,2005年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已达到36.3%。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稳步提高,2005年达到32%。

(二)第三产业已成为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渠道,是城乡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由2000年的51.7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66.08万人,年均增长5.0%,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也由25.5%提高到31%。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城乡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2005年全市第三产业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占全社会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的比重达到了46.4%。

(三)第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我市第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传统服务业利用现代的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得到逐步改造和提升。新兴业态不断拓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和营销方式迅速发展,房地产、物流、旅游、信息、通信、中介服务等行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已成为全市第三产业新的增长点。

(四)第三产业“三化”稳步推进,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我市第三产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进程加快,产业观念明显增强,其中商贸流通、餐饮、公路运输、维修服务等市场准入门槛低的行业,基本形成了民营、国有、外资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市场竞争新格局。我市第三产业发展也存在不足。一是总量不大。二是比重偏低。三是结构不够合理。四是竞争力较弱。

二、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以增加供给、优化结构、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人文优势,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面提升消费性服务业,积极推进社会公共服务业的改革,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不断提高,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素质和竞争力不断提升,推进第三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目标

扩张总量。“十一五”期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左右,到2010年达到35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9%左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左右。

增加就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不断扩大,占全市从业人员比重持续提高。“十一五”期间,服务业从业人员年均增长6%左右,到2010年达到92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上升到35%,比2005年提高4个百分点。

优化结构。第三产业内部结构逐步优化,新兴服务业和服务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力争到2010年新兴服务业占全部第三产业比重超过50%。

提高效益。鼓励和支持发展大型第三产业企业、塑造知名第三产业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提高服务业效益。力争到2010年全市形成大型第三产业企业10家,创造5个全国知名服务品牌。

三、主要任务

(一)以工业化为契机,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1.大力拓展信息服务业。重点发展通信、网络、传媒、咨询等信息服务业,不断扩大信息用户。积极推进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宽带化、智能化和综合化为方向,大力发展网络服务业,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建立企业信息化、城市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通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三网融合;建立和完善数字安全认证体系和物流配送信息系统。

加快建成高速数据传输网络,优化和完善电信主干网络、宽带接入网络、移动通讯网络,加强网络维护和管理,提高运行效率。大力推广光盘存储的应用与普及、数据库与联机数据库服务的专业化以及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多媒体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数据广播电视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倍增作用和催化作用,加强产业融合,创新业务品种,扩大市场需求。

2.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到2010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0%左右,初步建成立足长株潭,面向全省、辐射周边省份的中南地区现代物流中心城市。完善提高基础设施平台和公用信息平台,建成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三个层次的节点体系,形成以市域物流为基础、区域物流为重点、国际物流为方向的综合物流体系。重点抓好清水塘(铁路北站)工业物流园、醴陵陶瓷烟花物流园、高新区物流园三大物流园区和长株潭国际物流中心、芦淞服饰物流中心、国储物流中心、醴陵陶瓷烟花物流中心、江南粮油物流中心五大物流中心的建设。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

3.着力提升金融保险业。健全金融业组织体系,培育发展证券和保险市场,提高金融业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能力。“十一五”时期,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加快地方金融机构的改革和发展,强化内控管理,改善资产质量,提高金融服务业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力。鼓励外资金融机构和国内民营金融机构进入我市。积极鼓励引导各金融机构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拓展服务领域和范围。加快推进金融电子化、网络化步伐,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对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产品的信贷投入,加大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形成金融与地方经济共同发展壮大的良好局面。“十一五”时期,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年均增长8%以上,到2010年达到720亿元;贷款余额年均增长15%以上,达到500亿元。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能力。培育壮大证券市场。扩大保险市场,推进保险市场主体多元化。积极发展各类保险经纪公司、保险代理公司和公估机构。加快发展新业务领域。

4.积极培育中介服务业。加强行业管理,建立中介服务诚信体系,规范市场行为,拓展服务范围,努力提高公正执业水平。到2010年,在我市初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和国际通行规则,功能完备,公正执业,管理规范,高度自律的中介服务体系。

(二)以城市化为依托,全面提升消费性服务业

1.全面提升商贸流通业。以开拓市场、扩大消费为重点,以实现传统商贸向现代商贸战略转变为主线,以建设区域商贸中心为目标,加快建立起能满足社会需求升级要求、体现城市现代化功能和发展水平的商贸流通体系。

加快商贸布局流通布局调整。全市商贸流通业按照“中央商业中心、区域性商业中心、专业特色商业街、住宅区和小城镇商业网点”四个层次进行总体布局和推进。

加强商品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市场功能。充分发挥“芦淞”品牌效应,按照“两改一提”整体规划的要求,加快芦淞市场群内外设施改造和经营组织改制步伐,加快建设服装展示交易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同时,抓好重点商品批零市场的改造和建设。

2.加快发展旅游服务业。到2010年,旅游总收入达到70亿元,旅游总收入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8%以上。

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着力打造“一中心(株洲市)、一环(城郊休闲旅游环)、一带(湘东旅游黄金带)”的旅游总体格局。一是抓紧炎帝陵文化旅游区建设。二是加快湘东休闲生态旅游区的建设。三是积极开发近郊休闲度假游憩项目。重点建设株洲县空灵岸佛事区、空洲岛运动区和水上观光带、大京风景区以及市郊仙庾岭休闲度假区、九郎山风景区、天元区白莲温泉度假中心、太高乡村俱乐部等旅游休闲度假设施项目。四是完善城市商务、购物及工业旅游设施。重点建设株洲体育中心、高尔夫运动休闲场、农家乐休闲基地、东湖水上公园等项目。同时,积极开发电力机车、硬质合金等工业旅游项目和芦淞服饰市场购物旅游项目。五是大力推进红色旅游。做好我市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景点的开发和实施工作。

3.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资助、社会兴办相结合的原则,以方便居民生活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推进社区服务业向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运用市场机制积极创办养老、托幼、文化、健身、医疗、家政、维修、配送、餐饮、物业管理等多种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业。

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健全社区服务网建设,加快从福利型向经营型、分散型向规模型、事业型向产业型转变,大力发展家政服务,文体康乐服务,精神伦理服务,生理医疗服务,心理辅导服务,职业介绍,物业管理、婚庆服务,法律服务,安老敬老服务,扶幼、扶残服务,维修服务,日常用品、饮食供应服务等。

4.推进房地产服务业发展。根据城市人口聚居、发展状况及城市规划建设,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推进房地产业的有序发展。加强房地产一级市场调控,培育和完善二级市场,大力推行物业管理,提升房地产市场管理和服务水平。“十一五”期间,全市竣工商品住房700万平方米,房地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23平方米。

(三)以产业化为方向,着力改革社会公共服务业

1.加快发展文化服务业。“十一五”期间,全市文化产业年均增长15%左右,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提高到5%以上。初步建成文化产品特色化、设施现代化、经营市场化、管理规范化的新兴产业。

加快新兴文化产业经营步伐,建设一批大型文化基础设施。加快炎帝文化中心(株洲大剧院)、株洲广电中心、少儿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湖湘文化广场(市场)及图书音像制品交易市场(书城)搬迁扩建等项目的建设,盘活存量文化资产,加快天桥、人民、红旗及红旗影剧院的改制改造步伐;合理开发利用广播电视铁塔、炎帝广场资源,抓紧实施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整体平移项目,增强文化、广电事业的发展后劲。巩固和发展乡镇文化设施,鼓励文化产业向农村及偏远地区延伸,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

2.全面提升健康服务业。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目标,创新体制,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健康服务业的全面发展。

加快公共卫生保障体系建设,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引导不同形式的医疗机构共同发展。建立一个专业齐全、技术先进、分布合理、规模适度,由市、县、乡(镇)、村组成的四级医疗卫生体系。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点的建设,加快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医疗卫生合作机制。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条件,提高农村居住环境质量。

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市体育中心及配套设施的建设,积极推动公共健身场所、场馆建设,引导和规范健身场所经营,把公益性体育设施纳入小区建设规划。创新健身娱乐、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积极拓展老年服务,实施“银发工程”,发展养老、护理、保健、休闲等相关服务。加快市红十字会老年公寓建设和社会福利院的扩建改造。

3.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在保障公民享受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改革教育体制,鼓励社会办学,推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努力提高教育供给,使教育发展与未来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整体水平跻身全国同等城市先进行列。

做强做优职业教育。注重产、学结合,以职业技术学院和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为龙头,组建有优势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集团,打造职业教育品牌。大力开展企业技术工人培训,建好“现代制造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力争年均完成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8万人,农民职业技术培训5万人。

支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做好协调配合工作,加快建设湖南工业大学,促使其尽快发展成为本科在校生达3万人的综合性全日制高等学校。

(四)以市场化为目标,继续优先发展基础性行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行业,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性行业,也是我市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行业,要按照实现市场化的目标优先予以发展,并适当超前。

四、政策措施

(一)放宽和规范市场准入,促进多种所有制公平竞争。继续清理第三产业市场准入方面的政策规定,取消部分行业垄断经营严重、市场准入限制过严和透明度低的状况。

(二)努力壮大优势企业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化水平。大力推动第三产业跨行业、跨区域整合发展、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大企业和中小企业联动发展,积极培育服务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培育壮大一批企业集团,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服务品牌,提高第三产业整体水平。

(三)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全面创新产业发展机制。加快国有第三产业企业改组改造,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相互参股等形式,逐步实现国有大型第三产业企业股权多元化。进一步放开搞活中小国有第三产业企业,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出售等多种形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和经营机制创新。

(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积极发展服务贸易。全方位、多层次地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大力引进国内外资金、管理、技术及服务品种。

(五)引导服务消费,努力扩大城乡市场需求。制定鼓励服务消费的政策,拓宽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引导城乡居民增加对信息、保险、旅游、教育、文化、体育、休闲、娱乐等服务产品的消费。加强农村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扩大农村服务业的市场需求。

(六)多渠道增加投入,增强第三产业发展能力。坚持政府投入为导向、社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为支撑的原则,广开投资渠道,推动第三产业发展。

(七)加快人才培养,提高服务业整体素质。要尽快建立和完善服务业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在高级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上形成规模。特别是大力培育社会急需的信息服务、金融、证券、保险、中介服务、服务贸易等方面的高级人才。

(八)加强宏观协调指导,促进第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各级各部门要继续把第三产业放在重要地位,从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出发,制定规划、完善法规、明确重点、落实政策、搞好协调,促进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

第二篇:泸州市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泸州市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5-27 “十一五”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将我市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实现旅游强市的关键时期。编制并组织实施《泸州市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对于建设旅游经济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泸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四川省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泸州市外事侨务旅游局制定了《泸州市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本规划根据我市旅游业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市 “十一五” 旅游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工作任务,确定了政府在配置旅游人、财、物资源适应旅游需求方面所起的作用和影响程度,是指导我市今后五年旅游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五”时期是我市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五年,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进行培育,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培育旅游产业.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方针,实施政府主导,旅游精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推动作用,促进了泸州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全市旅游收入从2001年的9.08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20.25亿元,年均增长22%,高于泸州市国民经济同期发展水平。旅游产业总量规模得到壮大,支柱产业地位已显雏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1、旅游产业支柱地位已显雏形

十五期间,旅游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日益突出。5年总收入每年均增幅达到22%,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市GDP的比重已由2001年的4%上升到7.1%。泸州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全市旅游结构的调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旅游消费对泸州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增强。旅游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为缓解社会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五期末,泸州旅游核心产业就业人数达到7500人。此外,旅游产业的发展还对一部分地区人民的脱贫致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旅游业发展体制初步形成

我市坚持实施政府主导型的旅游发展战略,特别是通过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市委市政府从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切实加强了对旅游业的领导,调整和充实了泸州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增加了旅游部门人员编制,强化了旅游部门的协调职能,并出台了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形成了党政重视,部门配合,社会整体联动发展旅游的良好局面。

3、旅游产品建设初见成效

十五期间,我市按照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以“一个中心”、“两个优先发展片区”为主线,从生态建设,挖掘文化内涵,改善交通状况等方面打造旅游产品,形成了一批产品形象较为鲜明、设施配套较完善的旅游产品,取得一定成效。“十五”期间共投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亿元人民币(包括国债资金2200万元)。初步使老窖池、方山、玉蟾山、百子图、博物馆、佛宝等景区成为比较成熟的观光型旅游产品。

4、旅游发展软硬环境明显改善

“十五”期间,我市通过抓住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通过加快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积极实现退耕还林政策,我市佛宝和黄荆两大片区原始森林得到较好的保护。同时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初见成效,国债资金建设项目的实施,县通乡公路建设和三级路网改造,使通往旅游景区的交通条件大为改善。民航机场也进行了改造,能够停靠波音737以上的大型飞机。通过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城市旅游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同时,通过加大旅游人才培训,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有了一定提高,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加强依法治旅,诚信守法规范经营,大大改善了旅游经营环境。

5、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十五”期间,全市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经济持续增长。全市现有星级宾馆15家(其中四星级饭店2家,三星级饭店3家,二星级饭店10家),其他能够接待海内外游客的中档消费酒店,经济型酒店40余家,旅行社20家,旅游汽车运输公司7家,有旅游车300余辆。全市A级旅游区达到8个,其中AAA级3个,AA级5个,正在申报的A级旅游区还有12个。国家首批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优秀旅游商品企业21家,旅游团队就餐推荐单位19家,旅游娱乐服务企业20余家,基本形成了以“吃、住、行、游、娱、购”等要素为主体,其他关联产业为支撑,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旅游产业体系。

(二)面临形势

“十五”期间,泸州市旅游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和平、发展、合作的国际潮流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增强。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及我市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泸州市旅游业发展面临良好的机遇。与此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使我市旅游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1、发展的机遇和条件

国际环境日趋有利。当前世界旅游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世界旅游业取得了近20年来最好的成绩,同时,全球的旅游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与我国互为旅游目的地的国家越来越多,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最安全、最有吸引力、最有发展前景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位的旅游接待国和第四位客源输出国。

国内环境前景广阔。西部大开发将继续有利于我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以及旅游和相关行业的发展。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我国人均GDP将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消费市场、消费结构、产业结构都将发生显著变化,旅游消费需求将大幅度提升,为旅游业持续兴旺提供强大的动力。国内新一轮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梯度转移,将使生产要素大范围、大规模流动和重组,为通过招商引资搞好旅游业开发创造了难得的机遇。我国全面实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泸州市改善生态环境,开发生态旅游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国家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实施,为泸州市开展古镇旅游,农业旅游创造了极好的政策条件。市委市政府对旅游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全体市民对旅游业发展的空前支持,为发展旅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发展环境。四川、贵州、重庆联合打造川黔渝旅游金三角生态旅游区,使泸州旅游发展有了新的动力。

我市旅游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一是我市与周边城市的旅游资源存在相似性和旅游产品的同质性,对我市旅游业发展形成潜在的压力和挑战;二是旅游市场需求多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区域性市场竞争和集团化趋势更加明显,旅游市场格局的新变化,对我市旅游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基础条件太差,成为制约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四是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适应旅游发展的要求,旅游就业门槛较低,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业内缺乏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激励竞争机制,从业人员队伍整体不适应旅游业发展要求,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五是我市经济发展水平低,地方财力薄弱对旅游业发展形成一定的制约,对我市旅游招商引资能力形成严峻的考验。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及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 期间,全市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思路,以建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全面提升产业素质和发展水平,以先进的经济思想和经营观念创新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着力解决旅游业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依托资源优势,以佛宝、黄荆片和泸州中心区域为重点,极力打造川、黔、渝旅游金三角和川南环线旅游精品,增强旅游业的产业带动和幅射功能,把旅游业培育成全市国民经济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实现旅游经济的新跨越,为2020年实现旅游强市的既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和任务

1、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十一五” 期间,在加快旅游发展,旅游经济总量始终保持较快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实现旅游增长方式的转变,到2010年,全市旅游经济总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以上,把我市旅游产业建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2)主要旅游经济指标

到2010年,全市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9%以上,达到48亿元,相当于全市GDP的8%,旅游新增就业2000人,核心旅游产业就业人数超过10000人。

入境游客人数超过6600人次,年均增幅达到22%;

旅游外汇收入超过100万美元;年均增幅达到21%;

国内游客数达到1100万人次,年均增幅达到10%;

国内旅游收入达到48亿元人民币,年均增幅达到19%;

2、基本任务

“十一五” 期间,通过政府主导性工作,“打造一个中心,发展两个片区,推出三条旅游线路,构建四大旅游品牌,建设五大精品,抓好六个保障”。

(1)打造一个中心

以泸州城市为中心,巩固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成果,进一步完善城市旅游服务功能,改善泸州城市形象,逐步把泸州市建设成集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议于一体的川黔渝金三角区域旅游组织中心。(2)发展两个片区

积极发展佛宝片区和黄荆(含叙永)片区,根据《泸州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两个片区是我市旅游业发展的后劲所在,是吸引省内外旅游者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3)推出三条旅游精品线路

以满足客源市场需求为目标,以建设旅游精品为依托,建设好三条旅游线路:

北线一日游旅游圈:老窖池-玉蟾山(龙脑桥)-方山-张坝-天仙洞-凤凰湖。

东环线:泸州老窖池-佛宝古镇-玉兰山-天堂坝-自怀。

南环线:泸州-天仙洞-丹山-画稿溪-黄荆-太平-二郎。

(4)构建四大旅游品牌

重点发展以国宝窖池,郎酒天宝洞、地宝洞为载体的名酒文化旅游,突出发展以佛宝、黄荆、画稿溪为载体的生态旅游,大力发展以古蔺太平渡、二郎渡为载体的红色旅游,加快发展以佛教文化、石刻雕塑、古镇民俗为载体的历史文化旅游。

(5)建设五大精品旅游区

A.国宝窖池旅游区:进一步抓好国宝窖池建设,按照AAAA级旅游区标准对国宝窖池硬软件实施改造,打造名酒文化品牌。

B.玉蟾山(龙脑桥)旅游区: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以龙文化、佛教文化为主题,将玉蟾山(龙脑桥)旅游区建设成为中国龙文化旅游目的地。

C.方山旅游区:以神秘方山,地杰佛灵为主题,将方山打造成AAAA级旅游精品。D.尧坝古镇:以“影视基地,名人故里”为主题,依托赤水旅游优势,把尧坝古镇打造川黔旅游线上的旅游精品。

E.太平二郎旅游区:以红色旅游为主题,以苗乡古镇为依托,将该旅游区建设成为AAA级旅游精品。(6)抓好六个保障

——完善旅游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公共职能。建立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机制,对旅行社、星级宾馆的经营管理情况,信誉状况进行公告或公示,形成公开的信息披露渠道;建立旅游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完善旅游紧急救援和旅游保险体系,进一步探索分层级的旅游管理体制,强化城市的市场监管和为旅游者直接服务的职能,鼓励县市设置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的旅游机构,防止旅游资源的多头无序管理。

——强化旅游规划和管理。加快旅游规划制定步伐,强化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做好相关规划之间协调。各景区旅游规划要同当地国土规划保持协调,在规划中安排用地指标,确保旅游项目用地需求。规范旅游规划市场,提高规划对旅游业发展的指导作用,使旅游规划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强化旅游规划的编制、评审、实施等环节的管理,最大限度地杜绝不合理规划对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破坏。

——创新旅游投融资机制。进一步在财政贴息贷款、政策性融资、景区门票质押贷款、项目招商等方面探索和创新。积极建立泸州市的旅游开发融资平台,促进资源变资本,广泛吸引社会资金,特别是民间资金,增加旅游投入。

——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整合营销,形成旅游宣传合力,构建旅游宣传网络;拓宽筹资渠道,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和旅游市场开拓资金投入;建立健全泸州旅游形象识别体系,培育和建设泸州旅游形象宣传推广系统;创新旅游宣传促销方式,提高宣传实效。

——加快推进旅游教育和旅游调研。整合旅游教育资源,改革旅游教育培训形式和方法,以旅游职业培训为重点,通过抓好旅游学校、旅游培训基地,构建布局合理、结构完整的教育培训体系;加强旅游科学研究,为指导旅游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区域旅游合作,加快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不断推进我市旅游业的国家化进程,提高我市旅游业发展水平。

(三)发展战略

实现到2010年把我市旅游业基本建设成为旅游支柱产业的目标,必须始终坚持实施政府主导、旅游精品、外向型旅游发展、科教兴旅和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

1、政府主导型战略

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是我市旅游发展所处阶段的必然选择。要重点抓好发展规划、宣传促销、人才培训、基础投入和市场监管等工作,建立有效的组织协调机制,利用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和创优指挥部的职能,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推动有关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实。切实加强涉旅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主动地为旅游发展办实事、作贡献,努力形成旅游发展的强大合力。

2、旅游精品战略

充分发挥泸州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优势,在有效保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高标准、高质量、高品位建设市场竞争力强、综合效益好的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旅游精品,通过实施精品战略,实现重点突破、精品带动、以点带面,推动区域旅游发展,增强区域旅游产业的聚集效益及竞争优势。

3、外向型旅游发展战略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在巩固提升省内主要市场的同时,更加注重省外市场乃至国外市场的开拓。通过调整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大力开发外向型旅游产品,吸引省外和境外旅游客源,拓展外向型旅游消费。开展省际间交流和合作,大力开展旅游招商引资,鼓励支持外资、社会资金以合资或独资的形式投入旅游企业,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快重点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力度。因势利导,规范发展省际旅游和出境旅游。

4、科教兴旅战略

按照建设旅游经济大市的要求,以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作为依靠科技进步、推动旅游创新发展的切入点,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全面提升泸州旅游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水平,不断增强泸州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拓展泸州旅游业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5、可持续发展战略

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坚持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并重的原则,加强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加强环保、节约资源、减少浪费为重点,实施绿色旅游行动计划。大力开展创建绿色饭店和生态景区活动,积极倡导资源保护型旅游开发方式、资源节约型旅游经营方式和环境友好型旅游消费方式,加快绿色产业建设。全力推进旅游产业内部各要素的协调发展和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等其他产业的互动发展,探索建立旅游保护与开发、要素协调和产业互动的良性发展机制。

三、发展重点

(一)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

1、一个中心——泸州及周边旅游区建设

泸州中心旅游区主要包括泸州市及其周边1小时车程的老窖池、百子图广场、方山、张坝、杨桥、甜蜜公园、玉蟾山、玉龙湖、九狮山、花博园、天仙洞、凤凰湖等旅游区,要巩固和发展观光旅游,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康体娱乐旅游,构建“名酒文化旅游圈”、“环城休闲度假旅游圈”、“一日游精品旅游圈”、“中国龙文化旅游圈”、“佛教朝拜文化旅游圈”,把泸州旅游区建设成为主题鲜明、产品特色突出、旅游设施完备、旅游组织能力强、服务质量优良的旅游目的地。

泸州市周边旅游区建设是体现《泸州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的重点旅游区建设,是巩固和建设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需要。要充分发挥泸州作为中心城市的作用,围绕建设川黔渝金三角区域旅游组织中心和建设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战略目标,抓住中国西部发展战略和我市化工城开发机遇,利用名酒文化优势,塑造泸州名酒文化旅游品牌。

围绕“2006中国乡村旅游年”主题,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三农”,引导不同类型的农业旅游和乡村旅游特色化发展,建设好九狮山、石洞花博园、甜蜜公园、张坝桂圆林、天仙洞旅游区,构建泸州休闲度假旅游带。

2、两个片区建设

加快佛宝、黄荆两个优先发展片区的建设,推进泸州旅游业全面发展。

(1)佛宝片区建设

重点建设佛宝古镇、尧坝古镇、玉兰山、自怀、天堂坝景区。按照AAAA级旅游区标准,大力改善该区域的旅游基础设施,解决景区的可进入性问题,建设区域内外交通,改造景区游道,增加景区导向标识,治理景区环境,建设供水供电设施及排污设施。

佛宝景区要做好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建立统一的旅游景区管理机构,对景区进行统一规划(佛宝古镇要完成保护规划),统一开发建设。要重点开展徒步穿越、珍稀动植物科考、地质地貌科考、登山、野营、漂流等具有国际吸引力的生态旅游项目,把佛宝景区建设成为中国低海拔山水型生态旅游目的地,成为省内外旅游者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的目的地。

(2)黄荆片区建设

重点建设黄荆景区、叙永画稿溪、清凉洞景区、丹山景区、太平二郎景区。新建川黔高速公路震东立交至德跃一级公路,改建德跃至黄荆旅游公路。以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太平、二郎古镇进行保护和维修,改善古镇垃圾处理设施和供水、供电、通讯设施,通过招商引资等多种引资手段,打造四渡赤水红色旅游目的地。

(二)旅游产品体系建设

“十一五”期间,要以生态为卖点,文化为亮点,继续完善观光旅游产品;依托原始森林、湖泊、农业种植园、花博园等旅游资源,规划建设一批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注重旅游和文化、体育等相关产业的结合,创新发展一批特色旅游产品。

1、优化完善观光旅游产品 观光旅游产品是我市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十一五”期间要提升我市观光旅游产品的质量。要大力改善旅游区环境,对影响旅游区景观质量,不符合旅游规划或没有规划进行建设的项目要进行清理,有必要的应实施拆除。要提升现有观光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科技含量、趣味性、参与性和吸引力,在完善传统观光旅游产品的同时,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观光旅游新产品。在开发建设观光旅游产品时,特别注重产品建设主题,避免没有主题的开发建设。

在建设观光旅游产品过程中,佛宝和黄荆原始森林景区要把资源保护放在第一位,不能在核心景区建设接待设施,玉龙湖、凤凰湖、杨桥湖景区管理处要重视堤岸景观建设品质,避免破坏湖光山水景色,同时加强垃圾清除和污水排放,切实保护湖水及景区环境。

方山、天仙洞、法王寺、笔架山、玉蟾山、丹山观光旅游产品的开发要同文物保护相结合,以文化为主题,打造观光旅游精品。

2、大力开发度假旅游产品

依托原始森林、湖泊、农业种植园、花博园等旅游资源,以特色为灵魂、以质量为根本、以效益为目标,规划建设一批度假旅游基地。“十一五”期间,抓好张坝桂圆林、石洞花博园、九狮山、玉龙湖、凤凰湖、叙永清凉洞度假旅游产品建设。

3、创新发展专项旅游产品

从旅游项目策划入手,根据市场需求,专业化、规范化开发五大专项旅游产品。

(1)生态旅游产品

依托泸州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重点建设5个生态旅游示范区:佛宝旅游区,黄荆旅游区,画稿溪旅游区,清凉洞旅游区,张坝桂圆林旅游区。

(2)工农业旅游产品

依托泸州特色工业和农业,加快建设旅游业与工业、农业的融合,大力发展和培育一批工农业旅游示范点。重点抓好老窖股份公司工业旅游示范点建设,将工业旅游与名酒文化旅游相结合,打造国家AAAA级旅游精品。同时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组织各地充分挖掘农业旅游潜力,把农业旅游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加以培育和发展,抓好张坝桂圆林、石洞花博园、邻玉甜蜜公园的农业旅游示范工作。

(3)红色旅游产品

围绕“长征丰碑”、“民主共和”主题,重点开发四渡赤水红色旅游片区,结合护国讨袁、泸州起义、朱德在泸业绩等旅游资源打造我市红色旅游产品。

(4)自驾车旅游产品

适应汽车大众化和省内外公路网的发展,重点推出西南出海口大通道旅游线路,重走长征路旅游线路,规划建设好自驾车营地、汽车旅馆、餐馆、影院等旅游服务设施。在自驾车旅游沿线建设旅游厕所、加油站、服务区等配套设施。

(5)科学探险旅游产品

依托佛宝、黄荆原始森林的特点,开辟科学探险的旅游项目,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到两地旅游,要规划出探险线路,保证探险任务的实施和目标的完成,达到探险旅游目的。

(三)旅游产业要素体系建设

1、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我市旅游硬件设施条件和水平。

(1)旅游交通建设

全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民航增加航线,开通旅游包机,满足各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客人到泸州旅游的需要。加快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建设,实现旅游交通的快速和畅通。

航空。在现有线路的基础上争取增加深圳、上海、贵阳包机航线和泸州至九寨沟、桂林或丽江旅游直达航线。公路。积极推进纳黔高速、成渝地区环线泸州段高速和泸州环城高等级公路建设,加快实施《川南旅游公路网布局及建设规划》,大力推进旅游公路建设,重点建设公路有:新建白鹿至甘雨二级公路10公里,改建佛宝至红牵子四级公路65公里,新建天堂坝至自怀、四面山四级公路25公里,改建XO141德跃至黄荆段四级公路56公里,新建方山高速连接线2公里,旦沟连接线1公路,新建张坝至黄舣旅游三级公路20公里(附:旅游公路规划2010年前实施公路项目表)。

(2)特色旅游城镇建设

加快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建设,泸州城区要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功能,不断上档升级,构建旅游城市品牌。泸县县城要按照新兴旅游城市的发展要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文化特点,构建旅游文化主题,大力培育旅游产业。尧坝古镇、福宝古镇要根据旅游发展的需要探索适应自身发展的模式,搞好旅游规划,保护古镇风貌和文化,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和招商引资,大力打造古镇文化旅游。

(3)旅游安全建设

要建立和完善旅游安全管理和事故防范制度,深入开展军警民共建安全文明旅游区活动。各旅游区重点要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加强森林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贯彻《森林法》,严禁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确保森林资源安全。景区新建旅游宾馆要建设好消防喷淋装置和报警设施,确保消防安全。加强景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止景区治安案件发生。对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要有防护措施,对危险地段要有警示标识。

2、改造和提升传统旅游产业要素

为增强泸州旅游企业在省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提高旅游企业的规模效益,要加快旅游行业整合,促进旅游企业集团化,网络化,专业化,特色化建设。

旅行社混业经营。加快旅行社改革开放步伐,以旅行社做大做强为目标,整合旅游产业相关要素,鼓励有实力的景区、饭店开办旅行社,推出“景区+旅行社”、“饭店+旅行社”、“机场+旅行社”、“旅游汽车公司+旅行社”等多种混业经营模式,组建一批有竞争力的旅游企业集团。

旅游饭店连锁经营。以资本和品牌为纽带,促进旅游饭店向专业化、品牌化、网络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加快“绿色饭店”建设,提倡生态旅游消费方式,形成绿色旅游管理体系,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企业。发挥星级评定机构作用,积极开展星级饭店建设和服务指导工作,促进星级饭店健康、可持续发展。争取“十一五”期间增加星级饭店10家,达到25家,其中五星级达到2家,四星级达到2家。

旅游景区区域化发展。以名牌旅游区(点)为龙头和核心,带动和整合周边或相关联的景区(点)、接待设施,组成区域化的旅游景区集团,统一管理、规范经营、共同发展。

旅游商品开发。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大力开发各类旅游商品,培育一批在西部地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加快旅游商品产业化发展。要特别注重开发体现我市景区特色的旅游纪念品,鼓励设计创新推动旅游商品开发。积极开展优秀旅游商品评选,大力开展旅游商品宣传促销,为泸州旅游商品开发创建良好的平台。

旅游餐饮建设。加强旅游餐饮的行业管理,建立旅游餐馆服务标准体系,强化服务规范,进一步提高旅游餐饮业的总体经营和管理水平。着力打造富有泸州文化底蕴和泸州特色的餐饮名店、名宴、名小吃。旅游城镇可建设有地方特色的美食街,丰富饮食文化。泸州滨江路美食一条街和江阳西路美食一条街要提升档次,强化服务质量,体现泸州美食文化的特点。

3、大力发展新兴旅游行业

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开放度高的特色优势,积极寻求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结合的新形式,实现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的互动发展,推进旅游产业结构调整。要加快旅游产业与工业、农业、文化、科技、教育、体育、会展、信息、航空、汽车、房地产等产业的结合,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体育旅游、科技旅游、房车旅游等新兴旅游,延伸旅游产业链,做大做强旅游业。

(四)旅游行业管理体系建设

1、推进“三化”建设

(1)旅游法制化建设

全力推进依法治旅,抓好普法和行政执法工作。要编制行政执法规划,大力开展旅游执法培训和旅游普法宣传,县级旅游部门要有旅游行政执法机构,落实旅游执法人员,解决经费、交通工具和通信设备。加强旅游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严厉打击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2)旅游标准化建设

标准是与国际接轨的市场经济管理手段,要用这一技术法规手段全面提高我市旅游行业及行业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这是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将行业管理由直接管理变为间接管理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拓展管理范围的需要。

“十一五”期间,要积极开展星级饭店认证、A级旅游区认证、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认证工作。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地方旅游标准体系,强化农家乐星级标准的修订与落实工作,确保对景区农家乐服务档次和文化的提升,实现农家乐的规范管理。积极落实国家和省级旅游部门制定的其他旅游标准。要按照世界旅游组织的标准,做好旅游统计工作,进一步科学衡量和客观评价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旅游信息化工作

按照国家“金旅工程”建设要求,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网络建设和人才培养为基础,以旅游信息资源开放利用为核心,全面贯彻落实《四川省旅游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四川省旅游基本信息资源规范》和《四川旅游行业等级评定信息化建设细则》,加快行业信息化推广和应用。加快行业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加大网络宣传力度,推进旅游电子商务应用,全面提高旅游信息服务质量和信息化应用水平。

2、优化旅游市场秩序

针对旅游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各区县、各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强化本行政区域旅游市场的监督管理责任,切实加强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工作。

(1)强化联合执法力度

各区县各部门要按照旅游市场综合治理机制的要求认真履行管理职能,加强部门和区域联合执法,健全统一的旅游执法体系,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开展打假打非,认真清理“黑社”、“黑车 ”、“黑导”、“黑店”,坚决取缔无证无照非法经营活动;严肃查处旅行社以承包、挂靠等方式向门市部转让或变相转让经营权,不与聘用导游签订劳动合同,违规收取保证金,拒付、拖欠导游人员劳动报酬以及虚假宣传、低价恶性竞争等违规行为;严厉打击驾导人员违反团队运行计划擅自增减旅游项目、强制消费、降低服务标准以及强索小费、私拿回扣等违规行为;严禁强制地接,严肃查处各种形式的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

(2)推进诚信体系建设

旅游协会要充分发挥自管自律作用,针对旅行社在体制、管理、营销、法律等方面的热点问题组织好调研、咨询、和培训工作,提高会员单位的管理、经营水平。按照国家对构建全社会诚信体系和国家旅游局关于“诚信旅游活动”的总体要求,在我市开展“诚信旅游活动”,规范行业管理和旅游市场秩序,建立旅游诚信体系。建立行规行约,建立旅游企业信誉等级评估、公告体系和违规记录公示制定,完善旅行社诚信经营机制。旅游企业要建立健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自律制度,积极开展诚信经营、诚信服务,推动企业科学化、法制化、诚信化发展。

四、规划实施保障

(一)完善旅游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旅游行政部门的公共职能。建立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机制,形成公开的信息披露渠道;进一步探索分层级的旅游管理体制,强化城市的市场监管和为旅游者直接服务的职能,鼓励区县设置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的旅游机构。

健全旅游市场运行机制。加快培育旅游市场主体,积极引导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企业的发展,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促进市场合理分工。

加强旅游协会建设,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各项资质认证、技术培训、咨询服务等工作移交到旅游协会,进一步强化行业服务职能和行业自律功能。

(二)强化旅游规划管理

充分发挥旅游规划在促进旅游精品建设、加快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导向作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始终坚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环境放在首位,实现保护与开发的有机统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十一五”期间完成重点旅游县和重点旅游区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所有旅游区都要编制开发与保护规划。旅游规划必须选择具备相应编制资格的单位制定,重点旅游项目规划由市以上旅游管理部门组织评审。

加强旅游规划管理,进一步规范旅游规划市场,提高规划对旅游业发展的指导作用。各区县的旅游发展规划、景区规划、跨区域旅游片区发展规划必须按照规定程序报批后才能实施,凡是没有批准规划的旅游项目,一律不得开发建设。要认真组织实施全市“十一五”旅游规划,建立和完善“十一五”旅游规划实施监测和评估机制。

积极推进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工作。“十一五”期末,所有旅游区普遍开展创“A”达标工作,市县以上重点景区应当完成相应的等级评定,使AAAA级旅游区达到2个,AAA旅游区达到4个。

(三)加强旅游宣传促销

整合营销,形成旅游宣传合力。进一步完善旅游宣传促销工作体系,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各方联合、市场化运作的宣传促销格局。联合文化、商务、新闻、出版、体育、邮政、通讯等部门参与旅游宣传促销工作,把宣传泸州旅游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加强与省内外旅行商、旅游企业和媒体及航空公司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加强对客源地旅游市场的宣传促销。鼓励和引导旅游景区、旅行社、星级饭店、旅游运输企业主动开展宣传促销工作,积极参与全国、全省的宣传促销活动,加强与国内同业的交流与合作。

拓宽筹资渠道,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和旅游市场开拓的资金投入,制定旅游宣传促销和市场开发奖励办法和措施,建立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旅游企业开拓客源市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立泸州旅游形象识别系统。把研究、确定泸州旅游主题形象作为当前旅游工作的重要任务,提升泸州市旅游形象,提高泸州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构建旅游宣传网络。加强与各种媒体的交流合作,扩大泸州旅游宣传的覆盖面,提高泸州旅游的知名度。在主要客源地的电视台、报刊开辟旅游宣传专题、专栏、专版.大力宣传泸州旅游发展情况。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整合旅游门户网站资源,开展联合促销,打造泸州网络宣传名片。充分利用国家组织的各种对外宣传活动平台,搞好泸州旅游的对外宣传促销。

(四)创新旅游投融资机制

充分发挥我市旅游发展资金的导向作用(附:泸州市“十一五”市级旅游发展资金导向项目),积极引导多元化社会化资本参与旅游投融资。通过经营旅游城市、景区门票抵押贷款和旅游项目招商等方式,进一步拓宽旅游投融资渠道,扩大融资规模。“十一五”期内,市级财政投入2000万元(不含旅游公路资金),带动区县财政投入1750万元,改善和建设全市旅游基础设施,并通过这些资金引导社会资本5.6亿元(附:泸州市“十一五”市级旅游发展资金导向项目)全面打造泸州旅游精品。为此,各区县要着力搞好招商引资工作,策划、包装一批优势旅游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吸引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大财团参与泸州旅游资源开发。

(五)推进旅游教育和人才培训

旅游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十一五”期间要加大人才培训力度。按照大旅游、大市场、大管理的需要,以职业教育为重点,以在职教育为支柱,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合,大力培养旅游企业管理人才、服务人员和旅行社导游人员。积极实施重要人才、旅游短缺人才的培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旅游区规划、建设、管理人才的培养。

(六)扩大旅游对外开放

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重视引进先进的旅游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积极引导外资的合理流向,提高外资利用水平。

区域合作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区域综合旅游竞争力的客观要求。按照“区域联合、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强与重庆、贵州省市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加强同川南各城市的联系和合作,打造川、黔、渝金三角生态旅游区和川南旅游环线,促进本区域旅游经济的共同发展。

旅游公路规划2010年(十一五期)前实施公路项目表

序号 项目名称 里程

(公里)起迄点 规划

等级 车道数 建设性质 投资估算(万元)

纳黔高速 130 纳溪渠坝、叙永水潦 高速 4 新建 830000 2 成渝地区环线

泸州段 90 合江白鹿、分水、江安界 高速 4 新建 450000 3 绕城环线一期 31 胡市、杨桥、龙溪口 一级 4 新建 88000 4 合得路合江段 34 参宝、白米至合江 二级 2 改建 6800 5 白鹿至甘雨公路 10 白鹿、甘雨 二级 2 新建 4000 6 佛宝至红牵子 65 福宝、天堂坝、红牵子 四级 1 改建 5600 7 天堂坝至

四面山公路 25 天堂坝、自怀、四面山 四级 1 新建 6900 8 XO141德跃至黄荆段 56 德跃、黄荆 四级 1 改建 4500 9 方山高速连接线 2 接隆纳高速 二级 2 新建 800 10 旦沟高速连接线 1 接机场和绕城高速公路 二级 2 新建 400 11 张坝至黄舣公路 20 张坝、黄舣 三级 1 新建 3000 合计 464 1400000

泸州市“十一五”市级旅游发展资金导向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合江佛宝古镇基础设施 垃圾库1个,厕所2座。旅游区环境整治(含民房整改15000平方米)

法王寺基础设施 厕所1个,旅游区环境整治

尧坝古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公厕2座、停车场、标示牌、游人解说中心、游道4公里。污水垃圾处理,陈列馆、水电工程、古建筑修缮、环境整治。

自怀旅游镇建设项目 厕所1座;改造修缮自怀老街及道路工程、场地平整、给排水、电力电信工程等,总用地面积55300平方米

顺阳溪旅游村建设项目 厕所2座;改造道路工程、场地平整、给排水、电力电信工程等,总用地面积67200平方米

玉兰山景区旅游建设项目及配套设施 公厕2座、水电、通讯配套设施建设等 7 佛宝天堂坝 厕所2座

古蔺二朗镇建设 美酒河景区步游道6公里

红军街道路维修2.5公里,旅游公厕1座 9 黄荆 环岩景区步游道6公里,旅游公厕3座 10 太平镇 太平镇垃圾处理设施

太平渡四渡赤水纪念馆2500m2 太平渡四渡赤水纪念碑

旅游公厕1座,古镇及街道维修1公里

叙永龙泉洞旅游区 龙泉洞景区供电工程160 kw 12 丹山旅游区

丹山景区供水工程390m3/日

丹山景区建设性详细规划

丹山旅游区游道整治4公里、旅游公厕2座、景区导向系统。13 水尾旅游区 画稿溪景区建设性详细规划

游道8公里、旅游厕所2座

叙永县及春秋祠 春秋祠游人解说中心,旅游公厕1座

叙永县旅游产业发展 总体规划

泸县玉蟾旅游区 文物保护——极乐殿、七层楼、玉蟾山门、金刚殿、玉观堂

景区游道4.7公里

环境整治——绿化工程、旅游氛围

旅游公厕2座 16 玉龙湖旅游区 景区游道4公里,环境整治,公厕2座 17 道林沟旅游区 旅游步行道3公里

旅游厕所1座

江阳区张坝桂园林旅游区 旅游区环境整治3000平方米

景区道路工程(水母湖至外游道连接工程)

公厕2座、绿化园林

方山旅游区 公共工程(垃圾库、公厕2座)

环境整治

杨桥旅游区 旅游公厕1座 21 甜蜜公园 旅游公厕1座

芙蓉岛旅游区 步游道4公里、旅游公厕1座、旅游标识 23 龙马潭公园前岛及后岛开发 旅游公厕1座 24 九狮山景区开发 旅游公厕2座、环境治理

石洞花博园景区开发 步游道4公里、水电、排污系统、各种标识标牌 26 天仙洞后山开发 旅游公厕1座

长1000米景区入境公路防撞墙

环境整治,景区标识、标牌,垃圾桶30个

旅游公厕1座、环境整治

凤凰湖 旅游厕所1座,游道2公里,环境整治。28 人才培训 行政管理人员培训、旅游区负责人培训

信息化建设工程 旅游行政管理、旅游信息网络建设、星级评定和管理系统、统计系统建设。30 旅游市场治理 旅游质量监督和市场治理 31 旅游宣传促销 旅游交易会、促销会

第三篇:县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专题

文章标题:县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县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全面落实县政府今后五年工作规划和《**县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中提出的卫生工作目标任务,加快我县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步伐,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现结合实际制定《桂阳县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xiexiebang.com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

一、规划背景及卫生发展现状

(一)社会经济现状。

**县辖39个乡镇,503个行政村,5024个村民小组,面积2994平方公里,总人口79.3万,其中农业人口64.1万。2004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53.41亿元,财政收入4.5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2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16元。

(二)居民健康现状。

1、居民健康主要指标:2004年全县居民平均期望寿命73.4岁,孕产妇死亡率35.23/10万,新生儿死亡率8.92‰,传染病发病率158.96/10万。

2、“十五”期间,急、慢性传染病仍是威胁我县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2004年,我县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4种,1259例,死亡9例,死亡率为1.14/10万。传染病发病率居前6位的疾病依次是肺结核、痢疾、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麻疹、淋病,这6种传染病发病数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7.14。

艾滋病防治形势严峻,2004年我县发现新增HIV感染者1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上升迅猛,2004年共发现病毒性肝炎157例,发病率为19.82/10万,比去年上升了32.11。肺结核病出现上升趋势,2004年共发现肺结核病例579例,居传染病发病率第一位。

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我市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加快,居民健康意识滞后,运动不足、吸烟、酗酒、生活不规律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未被有效遏制,心理健康和合理营养等问题未受到足够重视,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增加。

(三)卫生资源现状。

1、卫生机构:2004年底,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74所,其中县属医疗卫生单位5所,乡镇(中心)卫生院39所,省市驻桂厂矿医院2所,民营医院4所,村卫生室484所,个体诊所40所。

2、卫生人力:全县卫生系统在职人员1669人,其中卫技人员1398人,占总人数的84.44。执业医生456人,执业助理医师462人,每千人拥有医生数1.16人;注册护士486人,每千人拥有护士0.61人;药剂、检验等其他卫生技术人员264人。具备高级职称16人,中级职称287人。医院床位:2004年底,全县共有病床1148张,每千人拥有床位1.5张。

3、房屋设备:全县医疗卫生单位房屋总面积161341m2,业务用房77608m2。目前,全县医疗设备3948.17万元,万元以上设备共有236台件,其中50万元以下的226台件,50-100万件9台件,100万元以上3台。大型医疗设备中,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3台,彩超3台。至2004年底,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总资产为14157.23万元。

4、卫生事业经费:2004年,全县财政对卫生投入643.19万元,其中卫生事业费615万元,中医事业费28万元。卫生事业费中,医院经费40万元,占6.5;防治防疫经费99.36万元,占16.15;妇幼保健经费57.45万元,占9.34;乡镇卫生院经费370万元,占60.14;其它卫生经费48.38万元,占7.86。

二、“十五”计划期间的发展情况

(一)主要成效

“十五”期间是我县卫生事业发展很快的一个历史时期,全县卫生系统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抢抓机遇,求实创新,开拓进取,团结拼博,深化改革,完善卫生服务,促进了全县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十五”计划确定的目标基本实现。全县卫生事业呈现出崭新面貌。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获市卫生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第一名;先后被评为“全国初级卫生保健先进县”、“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先进县”、“湖南省消除碘缺乏病危害合格县”、“省级妇幼项目合格县”、“湖南省农村中医建设先进县”、“湖南省‘三个代表’学教工

作先进集体”、“湖南省抗击‘非典’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南省公益形象示范单位”等荣誉。

1、强化了农村卫生工作管理。

(1)积极探索乡镇卫生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2002年,我县率先推行“动产融资,不动产有偿使用”的乡镇卫生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经过运行,全县乡镇卫生院总资产增加了500余万元,确保了国有资产的增值,干部职工的平均工资有所增加。省人事厅、省卫生厅将我县这一改革称为“桂阳模式”,并向全省进行了推介。

(2)进一步夯实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十五”期间,加大了对农村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每年投入100余万元,用于乡镇卫生院的人才、房屋、设备建设。2004年,开展了以县疾控中心、县人民医院传染病区和太和、洋市中心卫生院为重点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总投资达1000余万元;2005年,将完成24所乡镇卫生院国债项目建设工作,总投资达397万元,其中国债资金290万元,大大改善了我县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和医疗环境。进一步完善了全县乡镇卫生院整体服务功能。

2、顺利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

2003年2月,省委、省政府确定我县为全省首批5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之一,我县积极开展工作,2003年、2004年、2005年全县参加合作医疗农民分别达16.9万人、23.3万人、45.5万人,覆盖率分别为25、34.7、71。自2003年7月1日以来,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到各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12813人次,兑付补助金额860.66万元。有效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欢迎。

3、预防保健工作质量得到提升,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不断加强。

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通过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处理疫情疫点等措施,扎实抓好了传染病的管理,最大限度地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传染病总发病率逐年降低,无甲类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特别是2003年,我国暴发非典疫情,我县迅速成立了指挥部,制定了工作预案,组建了机动队,开展了一系列工作,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我县未发生非典疫情,取得了重大胜利。加强了食品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开展了执业卫生执法工作。同时,严格按照《母婴保健法》开展了妇幼保健工作,妇幼保健两大系统管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4、医政、无偿献血及卫生协会工作进一步加强。

各医疗卫生单位加强了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工作,明确了职责,加强了医务人员的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了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和防范意识,严防医疗事故发生。加强了对红会、无偿献血工作的领导,如质如量完成了无偿献血任务。2004年,召开了全县农村卫生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健全了卫协会机构,举办了乡村医生培训班,组织开展了乡村医生执业注册考试,进一步提高了村级卫生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我县卫生资源总体人均拥有量不高、分布不平衡、结构不合理。卫生人力、床位、设备等卫生资源70集中在县城,农村卫生资源相对不足,基层乡镇卫生院设备落后,卫生队伍学历结构偏低,技术水平低,服务设施不健全,“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有待进一步完善。

2、整体科技实力不强,专业技术人才断层。

自2000年大中专毕业生停止分配后,乡镇卫生院基本上未进过专业技术人员,而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有的达到退休年龄已退休,部分技术较好的纷纷往上调或流出,造成大部分乡镇卫生院专技人员断层,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据2004年统计,目前乡镇卫生院共欠临床、护理、影像、药学、放射、财会等专业人员78人,其中特别是护理和影像专业人员欠缺严重,同时,县级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拔尖人才不足,卫生管理人员水平有待提高,医、教、研一体化的高科技创新体系尚未形成,医药卫生科技整体实力不强,优势学科不多,医药卫生科研成果转化滞后,效益不高,卫生科技与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制约了卫生事业的发展。

3、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投入不足。

按卫生部、省卫生厅下发的有关文件,明确规定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体系和妇幼保健体系建设的标准及其职责职能,规范了各级政府的责任,要求各级政府按照标准安排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人员经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经费。我县原卫生防疫站核定人员编制50人,县妇幼保健院核定人员编制70人,2004年县疾病预防体制和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后,三个单位的人员编制总数核减35人,人员经费减少一半,给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困难,严重制约我县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4、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不足。

县财政卫生事业经费缺口大,严重影响了卫生工作的开展。按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卫生事业经费应占全县财政总支出的8,而现在我县的卫生事业费仅占财政总支出的1.9,按2004年卫生经费补偿政策,卫生系统补偿经费原安排1134.45万元。而县财政实际拨付卫生事业经费到位623.08万元,经费缺口大。由于财政补助相对不足,而在职人员经费、医疗机构发展建设经费等,只能靠医疗机构“创收”解决,导致医疗服务价格的扭曲,加大了国家、社会和个人医疗费用负担,使卫生总费用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卫生事业的正常发展。

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困难较大。

一是群众互助意识较差;二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的长效机制未建立,乡镇筹资工作量大;三是乡镇合作医疗管理机构人员编制、工作经费难保证。

三、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在“十一五”规划期间,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以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不断提高人民健康素质为目标,以农村卫生、社区卫生、疾病控制和公共卫生服务等为重点,贯彻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统筹规划和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改进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卫生服务能力,建立起符合桂阳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的持续、协调发展的卫生体系,为构建和谐新社会做出应有贡献。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必须坚持的主要原则是:按照区域覆盖、合理布局、方便就医、资源共享、高效利用的原则,通过规划总量,调整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保证重点项目和优先领域的投入,充分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率和卫生服务绩效。加大农村卫生的投入,进一步缩小城镇和农村卫生条件的差距,大力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

(二)总体目标和主要指标

1、总体目标。

从我县县情出发,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为主线,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逐步建立起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民健康需求的医疗服务、预防保健、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执法体制,建立起一个经济类型多元化、服务形式多样化、卫生队伍专业化的医疗管理体制,逐步形成医疗机构多种类型并存,相互补充,公平竞争,有序发展的卫生事业新格局。到2010年,使我县医疗卫生服务和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全市内领先水平。

2、主要指标。

⑴健康教育覆盖率达95以上,居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城市达95,农村达75以上;

⑵孕产妇死亡率≤35/10万;

⑶婴儿死亡率≤15‰;

⑷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5,住院分娩率达90以上。

⑸儿童系统管理率达90以上。

⑹甲、乙类传染病总发病率≤140/10万。

⑺儿童建卡、建证率达100,“五苗”单苗接种率达95以上,“五苗”全程合格接种率达90以上。

⑻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的督导覆盖率及规范治疗率达95;治愈率达到90。

⑼每千人口医生人员数1.8人。

⑽每千人口床位数2张。

⑾人均期望寿命达74岁。

⑿疫情报告漏报率控制在5以内;

⒀食品卫生监测合格率达到90;

⒁卫生监督覆盖率城区达到95,村镇达到90以上;

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80以上;

(三)重点发展领域和主要任务

1、医疗救治体系。

依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市场供需趋势,逐步完善城乡整体医疗网络。把县城区建成为集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民营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卫生服务网络中心;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使其成为集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网。

(1)综合医院及专科医院建设

县城区以县人民医院为依托,逐步建立起设施完善、管理现代、服务一流、具有市内领先水平的现代化医疗中心,成为我县乃至我市医疗、教学、科研基地。“十一五”期间,重点加强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外科住院大楼的建设,同时,打造口腔科、神经外科等拳头科室,积极争取项目,引进资金,更新设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加强传染病区建设,逐步建成全县法定传染病治疗中心。构建符合桂阳未来发展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使桂阳县人民医院成为县的医疗急救中心。

(2)中医中药建设

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突出中医特色,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内涵建设,培植建设一批市级重点中医专科,重点打造骨伤科、颅脑外科等专科特色。加大优秀中医临床专家培养力度,造就一批继承型、中西型结合型、外向型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加大中医事业的投入,进一步加强中医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争取利用国债及省补助资金,“十一五”期间重点完成县中医院住院楼的改建,加快中医院的建设,加强民族医学的发展。

(3)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履行城市社区内健康教育、防病、保健、治疗、康复等职能的服务机构,是实施各项具体公共卫生工作的载体,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网底,我县“十一五”期间要建立健全与城镇社区建设及人民群众的卫生需求相适应的、布局合理、经济有序,直接面向群众、面向家庭,集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健康教育服务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以社区为基本单位,每个社区设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1万居民配备2名全科医生,保证城镇社区卫生覆盖率要达到100,逐步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进医院的新型医疗模式。

(4)农村卫生机构建设

对农村卫生机构建设,要明确目标,搞好规划,突出重点,加快建设步伐,要以村卫生室为基础,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抓紧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网络。要积极争取项目建设好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同时,要进一步整合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确保2006年初级卫生保健各项工作指标达标。要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对乡镇卫生院履行公共卫生职能所需的人员和经费,要予以充分保障;加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增强业务素质,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利用国家政策,争取国债项目,加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更新设备,扩展业务,保障农民基本医疗服务需要。

(5)医疗急救

加强县120医疗救援指挥中心建设和发展,到2010年,逐步完成由“院前指挥型”到“院前急救型”的过渡。我县将先依托县人民医院,建设120指挥中心,积极创造条件,设置120指挥中心。通过120指挥中心整合资源,激活优势,逐步建成适合我县实情、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转协调、持续发展的应急医疗救治体系。

2、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在2006年至2010年期间,将进一步加强县、乡、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络的建设,制定《县乡村防保一体化管理办法》,健全乡村级防保队伍,使县、乡、村三级网络保持畅通、高效。以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为契机,加强和规范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切实降低计划免疫相关传染病的发病率,以乡镇为单位,12月龄儿童“五苗”接种率达95以上,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在1/10万以上,做好人员、资金、物资和技术“四个到位”。

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强化各类疫情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进一步降低传染病总发病率,提高疫情报告灵敏性和准确性,把疫情报告漏报率控制在5以内;进一步加强重点传染病的防治,建立健全以霍乱为重点的腹泻病监测防治网络,重点加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人间禽流感等重点疾病的监控;贯彻落实《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到“十一五”末,加大对艾滋病工作的防治力度,按照桂阳县防治艾滋病长期规划,加强机构建设,增加财政投入,提高专业人员素质,加强对重点易感染人群的监测工作,探索对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工作,广泛开展全民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继续推进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以县为单位,使全市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覆盖率达到90,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达70,涂阳病人治愈率达到85;加强碘缺乏病、地氟病的防治和控制工作,加强流动人群疟疾监测工作,防止暴发流行,巩固我市基本消除疟疾成果。

3、卫生监督体系。

进一步完善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成果,在“十一五”期间,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政事分开、综合执法、依法行政的要求,以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改善条件为手段,以基础设施建设和执法装备建设为重点,逐步建立职责明确、行为规范、结构合理、运转协调、程序明晰、执法有力、办事高效的卫生监督新体系。充分利用现有卫生监督队伍,加强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中涉及到的疫情报告、传染源隔离、医院消毒、饮用水、食品卫生安全、劳动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等工作的卫生监督能力建设,提高执法效率,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卫生监督信息省内外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保证一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相关被监督部门能积极配合,各项防治措施能顺利实施。“十一五”期间,要保障我县食品卫生监测合格率达到90以上,监督覆盖率城区达到95,村以上达到90,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达100,餐饮业及其他食品卫生经营单位达量化管理达90以上,卫生从业人员体检率达到100,食品卫生行业卫生许可证办证率达到100。为加强各乡镇、村级的卫生执法工作,2007年前乡镇中心卫生院完成卫生监督分所的建立。各乡镇承担本辖区内的卫生执法职能,确保卫生监督执法覆盖率达100。

4、妇幼保健机构建设。

按照国家妇幼保健机构建设要求和标准,加强妇幼保健体系建设,在“十一五”期间,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集妇幼卫生监测与技术服务于一体的,能够承担保护妇女儿童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任务的三级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高危孕产妇、高危儿童救护机制和贫困孕产妇救助机制,努力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服务网络建设,将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统一规划,保障经费的投入。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建设好妇幼保健门诊大楼和保健中心大楼,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加强对妇幼保健人员的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各级妇幼保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坚决取消家庭接生,加强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积极探索村级妇幼保健队伍建设和管理的新形式,全面实现妇幼保健各项工作指标。

5、卫生信息建设。

建设具有现代技术的、准确、高效的卫生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加强卫生系统网络建设,实现与各医疗卫生单位的网络直连,为卫生科技人员提供医学信息等各种信息服务;完善卫生服务信息定期发布制度,选择部分病人关心的,能体现医院实际工作情况的指标,定期或不定期通过新闻媒体对外公布,保障病人的知情权。

6、卫生人才培养。

积极探索卫生人才教育管理长效机制,强化理论武装,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加大专业知识培养力度,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研究生学历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1,本科学历占20,副高以上职称占10;坚持实施人才培养系统工程,强化学科带头人培养,力争5年内培养10名在全市相关学科或技术领域处于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重视青年人才和后备干部培养,每年确定5名青年人才实行跟踪培养;改革卫生管理人员选任方式,推行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竞争机制。

7、爱国卫生。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坚持爱国卫生基本方针,积极配合城管部门搞好爱卫工作,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市民的文明卫生素质和自我保健意识;以除害防病为重点,深入开展创建卫生县城、卫生乡镇活动;要加大指导农村改水力度,基本普及安全卫生饮水,改善农民生活居住卫生条件;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十一五”期间桂阳县城区要建成桂阳县健康教育馆,配备电教设备,形成全方位健康教育网络,全市各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达到100,县城无吸烟单位要达到50以上;全面达到全国卫生县城各项标准。

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继续开展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对医疗机构的管理,提高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质量,进一步加强基金监管措施,确保试点工作规范、平衡、有序推进。“十一五”期间实现全县参加合作医疗农民占常住农业人口的80以上。

9、重点建设项目

“十一五”期间,我县将分步对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卫生监督所、乡镇(中心)卫生院、村卫生室、红十字医院等16个项目进行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18995万元,其中向上争资4632万元,自筹贷款13498万元,县财政配套865万元;项目新增用地面积24248m2,总建筑面积52250m2,业务用房建设投资14872万元,设备配套投资4123万元。各项目情况详见附表。

四、实现目标的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县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卫生事业,深化卫生改革,构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卫生体系是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职责。组建由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卫生局、县规划局组成的“十一五”卫生发展规划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十一五卫生发展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评估、修订,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目标。县发改委负责参考规划实施予以监督和管理,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县财政局要加大对卫生工作的投入,确保卫生重点项目的资金投入,引导卫生服务向公平、高效、优质、多样化发展;县卫生局负责发展规划的具体实施管理,实施卫生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县规划局要将卫生发展规划纳入城镇总体规划,按照卫生发展规划的要求,安排卫生机构布局和用地,给予政策支持;各乡镇政府要结合各自实际,按照桂阳县“十一五”卫生发展规划要求,制定区域性卫生发展规划。

(二)强化行业管理,转变政府职能。

按照“十一五”卫生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县卫生局要对区域内的全部卫生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审批、调整、监督、评价,打破卫生资源条块分割的格局;建立卫生资源的准入制度,逐步强化政府对卫生事业的宏观调控能力;积极推进企业单位卫生机构的社会化,将企业单位的卫生机构纳入卫生发展规划管理,对于不符合社会需要的医疗机构,逐步实行关、停、并、转。卫生行政部门要转变政府职能,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的手段,加强卫生行业的宏观管理。以政府举办的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以民营医疗机构为补充,方便群众就医,满足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县卫生局要进一步引导、规范民营医疗机构。“十一五”期间,我县将积极引进外资,在城区发展一所高规格的综合性二级医院。不断完善医疗机构管理,做好区域内卫生规划,严格执行上级区域卫生规划有关文件,合理安排卫生资源。建立和完善医疗机构管理制度。按照“四准入”的要求,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重点是对已有的医疗机构进行整合,提高质量,完善功能。加强对民营医院的医疗业务管理,在做好业务工作的同时,要履行好预防保健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义务。在完善乡镇卫生院综合目标考核的基础上,制定一套对民营医院的考核标准,加强对全县的民营医院、个体诊所的考核,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予以吊销执业许可证,鼓励民营医院、个体诊所与国营医疗机构公平竞争,活跃我县医疗市场。完善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两大院的内部管理,站在发展的高度,以科学的发展观,加强两大院的内部管理,充分发挥广大医疗技术骨干的带头作用,广泛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挖掘潜力,拓展业务,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勇于创新,把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建设成为全市一流的各具特色的县级医院。逐步实行乡镇卫生院一体化管理。在完善乡镇卫生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的基础上,逐步推行乡镇卫生院的一体化管理,以乡镇卫生院为中心,把村级卫生室的人、财、物统一由当地卫生院调配,合理配置当地卫生资源,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优势。

(三)积极探索卫生体制改革新思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经过全面调研,总结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虽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进展,但暴露出的问题较多。我县“十一五”期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将实现“一个结合、三项分离、三个联动”。“一个结合”,就是将市场配置资源与政府配置资源结合起来,改变卫生资源在市场分配上存在的“重城镇轻农村”、“重参保人群轻未参保人群”的问题。进一步放开医疗市场,发展各种形式的医疗机构,满足不同人群的医疗需求。“三项分离”,一是指公益性医院与营利性医院的分离:公益性医院的一切运营成本由政府支付,主要面对低收入群体、贫困人群和特殊人群;营利性医院则主要面向对医疗服务有更高需求的高端客户;二是医药分离:实行医药分离是最终的改革方向,但需5到8年的时间分三步实施:第一步,实行医药的分开核算,收支两条线;第二步,则彻底实行药房分离开来,使医院药房成为一个独立的法人机构;第三步,则彻底实行医药的分业经营,将医院药房转变成社会化零售药店。医药分业后,彻底改变目前医院60收入来自药品的状况。最后,管办分离。这是实行医改的重要保证。“三个联动”,即医疗体制改革、医保体制改革、医药流通体制改革必须进行整体制度设计,互相推动,共同完善。

(四)加快人才培养,实施科教兴医。

在2006年至2010年期间,将加大对各医疗卫生单位人才培养,根据全县各医疗机构的需求情况,每年从卫生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中招收40-50名,充实全县医疗队伍。每年安排人才培训专项经费130余万元,每年送市级医院进修半年以上的卫生技术人员30人,不定期举办业务培训班,培训卫生院院长、防疫专干、妇儿保专干等所有卫技人员,确保人人均有培训机会。

广泛开展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卫生专业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制定优惠政策,为农村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卫生人才;大力开展卫生管理干部岗位规范化培训,造就一批适应新时期卫生事业发展的职业化管理队伍。医学科学研究工作,要瞄准国际、国内医学科学技术前沿,我县将依托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坚持以技术引进为主,引创结合、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相结合,注重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加强区域内知名专科建设,力争逐年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加大对医疗机构临床重点学科研究补助力度,提高疾病诊疗水平,促进临床医学发展。每年选派医技人员到省级医院进行临床进修但和开展学历教育,到2008年,全县45岁以下的医务人员均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切实提高医技人员的专业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五)完善卫生经济政策。

加大卫生经费投入。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实施意见,卫生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应逐年增加,卫生经费的增长速度不能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县级财政要全额预算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人头经费和乡镇卫生院院长和防疫、妇幼专干工资。同时,每年要投入20万元设立农村卫生工作专项经费:投入20万元,设立突发重大疫情、重大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等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和救治专项资金;每年投入50万元设立专科发展建设扶助资金。增加卫生事业机构人员编制,自2006年起,县妇幼保健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卫生监督所(含分所人员编制)全额事业编制要达到每万人口一人。

(六)进一步拓展中西医疗业务工作。

在“十一五”期间,通过加强房屋建设,配置先进设备,加强人才培训,全县医疗机构医疗技术进一步提高,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医疗业务得到扩展。县人民医院要开展胸外科、显微外科、腹腔镜等难度较大的手术。县中医院要发展祖国医学特点,走中西医结合道路,进一步加强骨伤科、肛肠科、脑血管专科的建设。县妇幼保健院重点加强妇科、产科、儿科、不孕不育等科室建设,开展宫腔镜、腹腔镜等妇科、产科新手术,力争赶上全省先进水平。乡镇(中心)卫生院主要按照《湖南省乡(镇)卫生院基本设施与人员配置指导标准》进行建设,争取所有卫生院达到相应标准,具备处理农村疫情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以及危急重症的应急抢救与妥善转诊的能力,中心卫生院能开展一般上、下腹部手术和四肢骨手术;一般乡镇卫生院能开展下腹部手术,为农村居民提供质优、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在“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中医工作的创新,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中医防治网络,积极培养和配备好中医药人员,各医疗机构中医药人员比例占医务人员比例达10以上,县中医院要达70左右,医疗机构的中医诊治率与中草药使用率分别占本单位相关业务项目的30,、35以上。并重点抓好城郊、塘市、青兰、桥市、方元等5所卫生院的中医管理示范医院建设,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县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县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第四篇:市服务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文章标题:市服务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市服务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为加快**市服务业发展,依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和《**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3-2020)》,编制《**市服务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本规划旨在指导“十

一五”期间服务业发展、优化服务业结构和空间布局、规范服务业行业秩序等,充分提高服务业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达到增强城市综合实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本规划是**市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制定服务业相关各级各类规划、计划的重要依据。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实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全面实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创第三产业新优势,突出了**作为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的地位,对**市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十五”期间,**市服务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较快。增加值由2001年的681.0亿元稳步增加到2005年的1181.05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1.9。三次产业的结构由2001年的9.1∶45.3∶45.6调整为2005年的7.7∶42.5∶49.8,2005年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6.9,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渐突出。

二是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服务业体系。“十五”期间,形成了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保险业、住宿和餐饮业为主要支撑,房地产业、信息和中介等行业竞相发展的格局。2001-2005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保险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分别达到52.80、52.20、51.90、51.24、47.2。与2001年相比,房地产业的比重由5.5上升到10.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由1.6上升到3.1,其他行业也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零售业、餐饮业、旅游业特色突出,逐步形成了一批优势品牌。

三是就业吸附力增强。“十五”期间,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市比重由2001年的34.1上升到2005年的36.9,就业结构逐步与产业结构发展同步,2005年三次产业结构为7.7∶42.5∶49.8,就业结构32.3∶30.8∶36.9,服务业的发展正在带动从业人员的同步增长,成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产业。

但是,**市服务业发展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总体发展水平相对偏低。从增加值总量来看,**市服务业增加值虽然呈逐年上升态势,但与直辖市和其他14个副省级城市相比,显得偏低,2005年排名第八位,其增加值只相当于上海的25.7,北京的25.6,广州的40.6。同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是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指标之一,而2001-200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45.6、45.9、46.1、45.5、49.8,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城市60-70的比重,也低于2000年全球平均水平61.0。

二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市服务业结构近年来发生了一些变化,现代服务业虽然正在兴起,但在服务业中占的比重都不大,经济潜能尚未充分发挥出来。2005年服务业内部构成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三大传统服务业占据了整个第三产业的37.6,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而现代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总体看来偏小,尚未形成规模,同时,**服务业知识密集程度与发达国家水平相比差距十分明显。服务业知识密集程度可用服务业投资中信息与通讯技术设备投资比重来衡量。1980-1990年,加拿大和美国的信息与通讯技术设备投资占服务业总投资的比重从13上升到15,而**市2002年这项投资的比重才达到5.2,大大低于加拿大和美国1990年的水平。

三是区域产业缺乏较强的关联度,服务企业总体竞争力较弱。各行业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没有形成区域分工、协作发展的合理模式,各城区错位发展态势不够明显,城区与郊县之间也没有形成良好的互补发展局面。具有较大规模和竞争力的企业集团较少,平均规模较小,在组织规模、服务技术、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与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相比存在很大差距,缺乏大型骨干企业和国内著名的企业集团。而且,服务业国际化水平低,海外资本对服务业规模化投入仅限于零售、酒店、房地产,其他服务行业仍未形成海外投资热点。

(二)发展环境。“十一五”期间,**市加快发展服务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

一是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服务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十一五”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后过渡期,服务业领域正在按照“入世”承诺逐步扩大开放,服务贸易承诺将逐步兑现,因此,在“十一五”期间,**在服务业领域吸引外资力度将增强。对外开放将引进竞

争机制,促使国内及本地服务企业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同时,也为**提供了一个吸取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便利途径,开辟了一条引进资金、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成熟的管理制度和建设经验的道路,为本地服务企业国际化发展,提高**市服务业竞争力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随着国内服务市场的开放度越来越高,特别是金融、保险、电信、旅游、外贸、中介服务机构等服务业领域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使这些领域的竞争国际化,行业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

二是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市服务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城市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有条件的要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建设现代特大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将加快全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以完善城市功能为目标的服务型经济将得到全面发展。特别是随着中央商务区建设的全面启动、总部经济的打造、城区危旧房改造步伐的加快,将为发展信息咨询、金融保险、商业餐饮、房地产开发、邮政电信、社区服务、文化体育业等服务业创造出更广阔的空间。

三是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十一五”时期,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的更新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汽车、住房、教育、旅游、信息等消费需求将加速增长,成为消费的新热点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而且在“十一五”期间,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将会加快,将增强人们消费的愿望和能力。

四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迅猛发展为服务业加快发展创造了条件。“十一五”期间,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将成为推动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广泛利用信息技术,商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服务业将得到改造和升级,焕发新的活力。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将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服务业各行业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应用水平大为提高,新的服务方式将出现,逐步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潮流。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机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主动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结束和服务市场开放的新形势,把握国际上现代服务业业态扩张的态势,积极吸引服务业向**集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优化服务业行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建立健全服务标准体系,提高服务业的产业化和集约化水平,巩固和增强**作为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的地位。

(二)基本原则。

1.优化结构,提升档次。整合现有服务业资源,保持既有优势,增强发展后劲,实行增量推动和存量调整,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全方位提升**市服务业的总体发展水平。

2。统筹城乡,强化就业。在**市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下,服务业的发展必须要致力于能够提供大量满足城乡就业的工作岗位,为劳动力提供就业渠道,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城市化质量稳步提高。

3。政府导向,市场运作。服务业的发展要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并重。政府应致力于为服务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软、硬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健全监督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和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进入服务业,并在政策框架下自主发展。

4.发挥优势,联动发展。进一步扶持壮大服务业内的优势产业,强化和提升中心城市地位,增强聚合辐射功能;充分发挥服务业对一、二产业的流通、融通、智力支持等功能,形成三次产业相互促进、协调联动的发展机制,增强产业渗透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5。功能分区,合理布局。根据现实基础和未来发展方向,在《**市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的功能分区基础上,对服务业进行合理布局,引导不同功能区域重点发展具有各自特色的服务业,形成配置合理、功能清晰、相对集中的服务业空间组织体系。

(三)发展目标。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著提升。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0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40。

--服务业内部结构逐步优化,现代服务业比重明显提高。到2010年,会展、金融、信息、物流、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50。

--服务业运行环境逐步完善,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升。到2010年,基本形成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服务业发展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服务业运行环境。

三、空间布局

根据地域特点、资源禀赋条件和服务业发展的不同程度,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依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全市服务业划分为优化发展区、配套发展区、特色发展区3个功能区。

(一)优化发展区。指发展基础好、服务业比重大、辐射带动范围广且土地开发密度已经很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包括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和城南、城东副中心。

该区域作为服务业优化发展的重点区域,要着力提升服务功能和竞争能力。鼓励和引导现代服务业集聚,提升传统服务业档次,大力发展投资型和决策型总部经济,积极发展文化产业,鼓励发展绿色休闲产业。鼓励和引导高新技术研发机构聚集,提高科技服务和成果转化水平。形成中央商务区(CBD)、休闲商务区(RBD)、科技商务区(SBD)、文化旅游休闲中心、会展中心、商贸中心和信息服务基地。

着力发展以大型百货和大型超级市场为主的商贸流通业,打造西南的商贸中心。发展现代化品牌化的餐饮业,成为“美食之都”的核心区。发展以金融业、会展业和中介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商务,巩固和提升金融中心地位,打造“会展之都”。依托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发展城市文化旅游。合理设置市域性专业型的物流服务站,建设城市商贸配送中心。注重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并行发展。

(二)配套发展区。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聚集经济和人口条件较好、具有一定工业基础、与中心城区形成走廊式组团发展格局的区域。包括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县、郫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

该区域重点发展与工业配套的房地产、公共交通、商贸、会展、物流、休闲观光等服务业。本区域的房地产业以特色鲜明、环境优雅的中高档休闲住宅房地产项目为主,在温江、双流、龙泉等条件具备的区县优先发展。作为物流业的重点区域,将在具备多式联运的航空、铁路枢纽附近规划建设三个国际性枢纽型物流园区,在公路货运主干道与绕城高速公路交汇的东、南、西、北方向建立四个区域性综合型物流中心。发挥温江花博会场馆的会展载体作用,承办以花卉、花木为主的特色会展。发展依托生态环境、结合第一产业的绿色观光休闲业。积极发展与工业和当地居民生活配套的商贸业。

(三)特色发展区。指优化发展区和配套发展区以外、区位优势不明显、但具有特色产业发展基础的区域。包括崇州市、邛崃市、都江堰市、彭州市和新津县、蒲江县、大邑县、金堂县。

该区域作为特色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要因地制宜、三次产业兼顾,发展特色产业,服务业的发展以特色旅游和农业服务业为主。以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为依托,深度发展特色品牌旅游业,积极发展人文生态旅游、特色餐饮、休闲购物等服务业,建设都江堰-大邑-邛崃-蒲江生态旅游基地。针对本区域有较大面积的农田和较多数量的农民,应立足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大力发展农业服务业。

四、重点任务

(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用文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综合经济实力和城市竞争力的提高,将**建设成为古蜀文化与现代文明结合的独具特色的现代文化强市。到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15亿元,年均增长1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

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改革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经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逐步实现政府文化管理职能从“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的转变,从以行政手段、直接管理为主向以经济法律手段、间接管理为主的转变,从以管理政府文化服务机构及设施为主向管理全社会文化为主的转变。

重塑文化市场主体。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对经营性文化领域,应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产业,按照“入世”承诺引进外资,形成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格局;通过建立文化发展微观运行机制加快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以改革国家办的文化单位为重点,通过企业转制,培养一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国有和国家控股的文化企业。

2。实施集团化,品牌化战略。培育文化产业集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培育一批重点文化企业和传媒集团。加快广电和报业等跨媒体合作,培育发展大型演艺公司,推动传媒业和演出业协调发展。积极推进印务产业和印务集团发展。引进一批国内外著名的文化企业在蓉发展。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走向世界。扩大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出口外销,提高外销额占全市文化产业产值的比重。

打造三大文化品牌。推出系列和**关联的“大熊猫文化”品牌活动,规划建设大熊猫生态产业园,实施“大熊猫家乡游”文化旅游活动,举办服务大熊猫文化旅游的节庆活动,打造“大熊猫文化”品牌。统筹整合金沙文化资源,举办古蜀文化艺术节,建设金沙遗址博物馆,开发金沙关联文化产品,打造与运营“金沙文化”品牌。以水文化为主题,建设都江堰水利文化博物馆、大禹专题纪念馆、道教文化园区,办好清明放水节、李冰文化节和道教文化节,提升“青城山-都江堰世界遗产”文化品牌。整合开发三国文化、诗歌文化两大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和跨所有制发展。

3.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数字娱乐产业。培育和引进拥有一批有竞争力的游戏制造企业和营运商,形成数字娱乐产业集群。建设数字娱乐软件园,筹建卡通动漫娱乐体验主题公园,打造“数字娱乐**造”品牌。建设数字娱乐体验基地和网络消费体系,加大数字娱乐的传播力度,形成数字娱乐产品生产、流通、销售、消费的产业链,把**建成国家级网络游戏和动漫产业第四大基地。

繁荣传媒产业。鼓励出版一批有文化内涵、受广大读者欢迎的图书系列,打造出版业的精品图书品牌。成立**网络出版社,引导网络出版业的健康发展。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广播电视名牌栏目、名牌主持,进一步提高收听、收视率。拍摄制作一批优秀电视剧、专题片和广播剧。组建**广播电视总台,积极争取开办**电视台卫视节目。推出综合各种传媒手段的强档娱乐节目,打造一批精品娱乐节目。扶持体育休闲、艺术培训和艺术品业等为代表的社会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形成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市场环境。

(二)建设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以蜀汉文化、天府美食购物、水文化和生态休闲娱乐为核心,打造“休闲之都”城市品牌,建设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到2010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55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旅游创汇收入达到3.5亿元。

1。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旅游精品。挖掘整合旅游资源。积极打造以武候祠、金沙遗址、望丛祠等为代表的古蜀文化旅游场所。整合川菜美食资源,吸引外来菜系,凭借**浓郁的商业氛围和密集的购物中心挖掘购物旅游潜力,加快发展天府美食购物旅游。加强都江堰、青城山等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以及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文化园林等旅游资源的建设,整合**丰富的观光农业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娱乐旅游。

打造旅游精品。实施旅游精品战略,着力做强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大熊猫生态公园、金沙遗址博物馆等旅游精品品牌。以九寨沟、峨眉山等省内世界级旅游资源为依托,打造**-九寨沟、**-乐山、**-峨眉山、**-大香格里拉等跨区域精品旅游路线。以市内重要旅游景区为依托,打造**-都江堰-青城山、**-刘氏庄园-建川博物馆-花水湾温泉-西岭雪山、**-平乐古镇-天台山、**-五津-石象湖、**-十陵-洛带古镇、**-黄龙溪、**-大熊猫生态公园-宝光寺-**野生世界、**-农科村-国色天乡-中国花卉博览园-三圣花乡、**-街子-九龙沟-鸡冠山-罨画池等旅游精品路线。

2。实施品牌战略,加强旅游营销。实施品牌战略。以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为基本定位,建立“休闲之都”旅游品牌识别系统,以“休闲、娱乐”为理念识别的核心,以“品味美食、购物、观赏、体验”为行为识别的重要内容,以“太阳神鸟”为符号识别的标志,加强品牌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

加强旅游营销。针对国内外旅游市场,精心策划和实施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营销项目,搞好旅游宣传促销,提高**的国际知名度。推进跨区域、跨行业、跨景区合作,加强同国旅、中旅、青旅三大旅行社和海外大型旅游企业的合作,扩大全市旅游在国内外的市场份额。针对多元化的消费群体,创新促销手段,强化网上促销,加强旅游节庆和专题活动促销。

3。规范旅游市场,完善旅游环境。加强旅游管理,整顿市场秩序。加快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监管,建立健全预测预警机制、人才培养机制、专业化服务机制、游客投诉反馈机制等四大运作机制。建立旅游、公安、工商、物价、卫生、质监等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开展联合执法,加大旅游市场管理与治理力度。发挥好旅游行业协会在行业管理中的媒介、自律、服务和监督作用。规范旅行社行为,树立**旅游市场诚信形象。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快旅游运输服务中心、旅游集散服务中心、旅游信息服务中心三大系统建设,积极推进高星级酒店和经济型酒店协调发展。完善旅游景区和旅游城镇的交通、通讯、电力、供水、环保和信息化建设,推进旅游景区(点)上档升级。

(三)构建“会展之都”。完善会展基础设施,壮大会展龙头企业,规范会展业市场,搭建会展服务平台,将**打造成为“会展之都”。到2010年,会展经济年增长速度超过20,年举办大型展会节庆活动30个以上,年创造直接产值20亿元以上,间接产值200亿元以上。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快会展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投资建设符合会展业发展要求的场馆或配套设施,加快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温江花博会会展中心、天府博览中心、省科技馆等场馆建设,形成按展会类型、规模大小、经济作用强弱划分的多层级展会布局。统筹会展场馆周围宾馆、餐饮、娱乐等相关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改善区域交通状况,注重配套停车场建设,扩建公交线路。加快周边机站扩容,在通讯等基础设施上给予保障。

完善会展业发展的软环境建设。建立会展政务“一站式”服务工作机制,规范和简化申办展会的各种手续。工商、城管、交通、物价、消防、公安、卫生、海关、检疫等部门在展会举办中提供优质、高效的配套服务。新闻媒体营造会展业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2。树立会展品牌,提升影响力。打造本土品牌。依托金沙蜀汉文化、三国文化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电子信息、机械、医药、食品、冶金建材、石油化工六大主导产业,分类打造本土品牌展会。提升现有基础较好的展会,为全国糖酒会、四川国际电视节等传统展会注入新的活力,保持其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开发美食节、电脑节、三国文化节、道教文化节、南国冰雪节、**大庙会、都江堰清明放水节等特色展会,打造**节会名片。

扩大对外影响。引进一批国内国际的知名展会,抓住“世界合作论坛”和“世界与发展论坛”两个顶级国际会议选定“九寨天堂”作为其永久性会址的机遇,争取一些知名展会长期固定在**举办,重点选择和策划几个会展品牌,提交国际会展认证机构认证。

3.大力拓展会展市场,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大力拓展会展市场。加快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区域,打破成渝经济区的界限,与这些区域的行业组织、专业办展组织等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实现区域合作。加强会展业与旅游、广告策划、餐饮、娱乐、酒店等行业的融合,以会展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延伸会展产业链,打造会展经济体系。

建立健全会展市场体系。减少行政审批,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建立专业会展公司(POC)、目的地管理公司(DMC),不断壮大会展业的市场主体。逐步形成政府指导协调,协会规范监管,企业组织承办,市场化操作运作,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运营机制和以大型会展企业为龙头,以小型会展企业为辅助,实行专业化分工合作,各类会展专业公司、宾馆、酒店、旅游服务相配套的会展市场体系。

(四)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业。建立开放、高效、畅通、统一的商品流通体系,形成“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的新格局,打造“美食之都”品牌,构建西南商贸中心。到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00亿元,年均增长13,年销售额超过30亿元的商品零售企业达到3个,年销售额超过5亿元的餐饮企业达到3个。

1。推进城乡市场一体化,带动和促进城市化。以连锁企业为龙头推动城乡市场一体化。引导和支持大型商业零售、农资、医药、餐饮等企业到周边县城、中心镇(乡)发展连锁网点,促进连锁经营向农村延伸。实施“万村千乡”放心商店工程建设,依托大中型连锁企业,采取直营连锁和加盟连锁等形式,在全市乡镇和行政村建设放心商店。

以商工农结合促进城乡市场一体化。围绕提高市民“米袋子”、“菜篮子”质量的目标,以食品安全为核心,建立主副食品生产基地,发展产销一体化经营,促进农产品更方便快捷地进入零售网点。

2。完善商业网点布局,提升城市商业功能。建立完善的商业网点布局体系。全面推进市中心商业区、区域商业中心、居住区商业中心、卫星城商业中心和特色商业街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商业街区,建立适合不同层次消费需求,购买方便、结构布局合理的商业网点体系。

重点推进中心城区商业区建设。依托人民路(南北向轴线)及蜀都大道-东大街-老成渝路(东西向轴线)两条轴线,建设以盐市口-春熙路-大慈寺片区为主的商业中心功能区,以骡马市、顺城大街、东大街两侧及红星路东侧区域为主的商务中心功能区,以天府广场周边区域为主的文化博览功能区,打造中央商务区(CBD)。建设武侯祠旅游休闲商业区、文殊院旅游休闲商业区、水井坊旅游休闲商业区、浣花风景区、十陵历史文化风景区、北郊风景区等六大旅游休闲商业区。以商贸流通业为核心产业,继续提高商业集聚程度,开拓延伸新的经营服务领域,提升品位和档次。

积极推进各层次商业网点建设。加快建设区域商业中心,结合每个区域的特点,突出各自特色,鼓励发展专业店、专卖店、超市、便利店等网点,适当发展大型综合超市、百货店、仓储式商场、购物中心。积极推进社区商业建设,形成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社区商业服务网络。加快卫星城商业中心建设,发展郊县城镇商业,利用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大力发展大型批发市场。推动专业特色商业街建设,充分发挥各区域历史文化、人文环境、交通条件的优势,发展适应现代消费的专业特色商业街,提高专业特色和经营水平。

3.促进提档升级,增强品牌效应。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业。发展以连锁经营为主导的经营模式,促进连锁经营向规模化、多业态、多业种发展,培育本地大型连锁龙头企业,支持各类连锁企业开展跨行业、跨地区的资本和业务重组,提高市场占有率,成为跨区域的商业集团。吸引内外资知名零售和贸易企业以及国际著名品牌工厂、商业连锁巨头来蓉开设直销连锁网点或大型购物中心。构建现代商贸物流配送体系,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促进商贸企业信息化建设,推动商贸经营规范化和标准化,建立商业信息共享机制。

提升餐饮业,打造“美食之都”。整合美食资源,延长餐饮产业链,扩大餐饮消费市场。支持和引导餐饮企业按照规模化经营、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服务的要求,利用直营、联营、加盟等形式,采取“走出去”和“走下去”的策略发展美食连锁经营,积极发展中式快餐连锁店等形式将川菜发扬光大。大力引进其他著名菜系,加强川菜与其他菜系的交流与融合。抓好餐饮行业和餐饮企业的文化建设,发掘传统饮食文化,挖掘和培养体现乡土文化、民俗文化特色的特色菜,将其融入菜品制作、就餐环境之中,突出川菜文化的渗透力,丰富餐饮品牌文化内涵。办好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将其打造成知名节会,形成国内外瞩目的**餐饮品牌和城市名片,大力推进餐饮业与旅游业、会展业等行业的结合,以旅游和会展发展推动**餐饮走向世界,打造“美食之都”品牌。

(五)建设现代物流中心。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为宗旨,加快物流资源整合,推进现代物流业的集中发展,实现物流业的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经营,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到2010年,全市物流业实现增加值500亿元,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13以上。

1.加快构建完善的物流体系。整合物流资源。鼓励本地物流企业之间、**与外地物流企业之间进行自主性结盟、联合、优势互补,重组物流资源,提高整体效益。利用分销权、物流服务、电子商务等方面的逐步对外开放,运用外资对现有物流资源进行整合。

建立物流快速通道。积极争取**第五航权,引进国外航空公司,开辟更多**至东南亚及欧美国家的国际航线,培育国际性区域枢纽机场,提高货物中转量。培育壮大**与周边城市的城际货运班车,开通**至国内沿海主要港口、经济发达城市之间的铁路货运“五定”班列,完善**至重庆港、泸州港连接长江水运航线的水陆通道,实现公铁、海铁、公水联运的有效对接,形成西部地区的“内陆港”。利用城市道路交通设施构建畅通有序、方便快捷的市内物流配送网络。

构建物流体系。建设以“一网二平台(物流快速网络、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平台),三园区四中心(三个物流园区、四个物流中心)、若干个物流服务站”的现代物流发展框架体系。重点建设**航空物流园区、**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铁路青白江物流园区三大国际性枢纽型物流园区,加快建设新都物流中心、龙泉物流中心、双流物流中心、保税物流中心四大区域性综合型物流中心。重点发展一批为大型专业市场、城市商业连锁企业、工业集中发展区、大型制造企业配套的市域型物流服务站。形成立足省内、辐射全国、面向国际的健全完善的物流网络服务体系。

2。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着力培育市场主体。鼓励各类企业逐渐将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等物流业务分离,创新物流管理模式,通过业务外包的形式交由专业化的物流企业承担。鼓励一些已经具备物流专长、组织基础和管理水平的大型企业加速向物流领域转变,尽快形成竞争优势,成为物流产业的领头羊。

大力扶持第三方物流企业。扶持和建立5-8户业务辐射西部地区的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而构建现代物流企业协作群体,做大做强2-4户经营业务在区域范围内占绝对优势且辐射全国范围的第三方物流龙头企业集团。

3.促进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建立、完善和推进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广泛采用标准化、系列化、规范化的运输、仓储、装卸、机具设备和条形码、信息交换技术。积极采用符合现代运输要求的大吨位、专业化、标准化的货运车辆,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

提高物流业信息化水平。建立开放的物流公共信息查询系统、物流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和物流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物流在线跟踪与过程控制,提高政府监管服务水平、货物通关效率和物流处理效率。

提高物流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教育水平。积极支持和引导物流科研工作,支持物流基础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充分调动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积极性,促进相互合作,加强应用性物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引导企业、行业组织开展多层次的物流人才培训和教育工作,在物流产业中推行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制度。

(六)巩固提升金融中心地位。以培育多元化、多功能的金融组织体系为基础,以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为重点,以加速金融现代化和提高金融效率为出发点,巩固提升金融中心地位。到2010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00亿元,年均增长12。

1.加大金融机构集聚度,实现市场主体多元化。培育多元化的金融市场主体。着力吸引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在**设立地区总部和分支机构,增强吸引国际资本市场资金的功能,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与国内资本市场的区域性联结枢纽。积极争取新设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在**注册。整合地方金融资源,扶持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壮大,发展若干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中小型商业银行或民营银行,兼并、改组地方性信托投资公司。进一步推进金融开放,加快组建中外合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委托理财公司等金融机构,形成支撑西部金融中心的市场体系和组织架构。

2.加快金融创新,形成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加大金融创新力度。鼓励各大金融机构将金融创新的业务试点放在**,促使在蓉金融教学机构与金融研究机构加强相互间的交流与协作,使**成为西部金融研发中心。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融资主渠道作用,扩大信贷规模,增加金融业务品种。加快发展证券期货业,拓展证券、投资、融资渠道,完善市场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金融市场体系。探索促进企业直接融资、担保等服务业,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并支持高科技投资基金、创业风险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中小企业和风险投资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促进银行、保险、信托与租赁业之间的合作,支持境外金融业投资参股市内法人金融机构,发展金融业混合经营模式。加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3。推进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以信用制度建设为抓手,建立健全个人征信系统,引导全社会开展诚信活动。推动行业信用管理和服务的发展,促进企业加强对自身信用的管理,初步形成相应的信用法规和行业标准规范,营造诚信环境。大力发展担保体系,推动社会资金和外资进入信用担保领域,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组建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提高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能力。加强金融监管,建立良好的社会金融秩序,提高金融业管理的规范化水平。支持金融机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大力整顿违规金融行为。创建诚信的社会环境和严密的法制环境。

(七)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顺应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的社会需求,以居民住宅为重点,积极推进房地产业发展,建立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房地产交易体系和房地产物业管理体系,促进房地产业与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到2010年,全市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275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1。进一步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提高住房供给能力。抓住旧城改造和城市扩张的机遇,高起点、高标准地搞好新区和旧城地块的房地产开发。加快中心城、城东和城南两个副中心、中央商务区及住宅建设。按照创建现代化、人本化、功能化人居城市的要求,建设多层次、多功能、多风格的,环境优美、管理先进的居住小区,提高住宅品位。不断提高商品房科技含量,积极发展健康住宅和绿色环保住宅,加快节能省地型住宅建设。

进一步完善住房供应体系。鼓励开发商加大普通住宅投资建设力度,调整供应结构,保持适度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供应,完善公共住房保障制度,满足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加快并规范农民新居工程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稳步推进区(市)县房地产业发展,满足人口转移和消费升级换代的多种住房需求,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在确保住房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的前提下,形成以商品住房为主体、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为补充的住房供应体系。

2。完善房地产交易体系。加强土地和资信管理。规范管理土地市场,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放开、搞活、管好二、三级市场。公开开发企业信息和市场交易信息,对开发企业、中介企业、物业企业管理的重点逐步由以资质管理为主向结合资信管理转轨。广泛吸收消费者意见,综合评价企业信誉状况,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

规范房地产交易市场。完善交易规则,健全市场服务体系,增强市场服务功能和管理水平。修改完善房屋租赁市场指导价制度,建立健全房屋租赁协管制度,培育房屋租赁市场,形成住房消费梯度格局和租、售市场联动局面。发展和规范房地产咨询、评估、经纪代理等中介服务,重点扶持一批运作规范、实力雄厚的中介机构,促进房地产中介市场健康发展。

3。规范房地产物业管理体系。优化物业管理发展环境,健全物业管理区域业主自治体系,充分体现业主选聘物业管理企业共同实施物业管理模式的优越性。加大政府对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与指导力度,积极推进房地产开发建设和物业管理分业经营。加快建立物业管理招投标制度,完善物业管理市场竞争机制和运作方式,提高物业服务水平和物业管理行业整体素质。完善物业维修保障机制,依法落实物业管理基础条件。加快建立符合市场规律且满足百姓多元化、多层次需求的质价相符的物业管理服务价格机制。

(八)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强以**为中心跨区域信息产业和信息港建设的规划和协调,充分发挥**的科技资源优势及信息产业优势,全力打造西南信息服务中心。到2010年,全市信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30亿元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

1。拓展信息服务领域。建立信息服务体系。以网络基础建设为重点,建立健全门类齐全的社会化、产业化、国际化的政府决策信息体系,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公众社会信息服务体系,信息改革、立法和标准化体系,信息人才教育和培训体系等信息服务体系。

发展承接世界服务业转移的信息服务市场。主动迎接全球服务业在电讯、金融、运输以及以资讯技术为基础的咨询服务和基础性研发等方面转移的浪潮,大力发展软件外包、建立呼叫中心等国际服务业,打造“世界办公室”,重点发展互联网及增值服务、数字娱乐、软件外包等信息服务市场。

2。推进信息服务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发展出版业、咨询业、网络信息服务业,大力培育信息服务业新的增长点,引导信息服务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打造特色信息服务产业链,加快制造业、咨询业、金融业、物流业、会展业等与信息服务业的融合与衍生,以信息化带动其他产业优化升级。

发展以网络传输服务、计算机与软件服务以及数字内容服务为代表的信息服务业。加快以网络休闲娱乐与教育、网络数字电视、在线增值服务与移动内容服务等为重点的现代数字内容服务业的发展。培育和引进一批游戏制造企业和营运商,建设数字娱乐软件园和数字娱乐体验基地,筹建动漫娱乐体验主题公园,打造“数字娱乐**造”品牌,形成数字娱乐产业集群,把**建成国家级网络游戏和动漫产业基地。

3。广泛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市场机制推动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商业化。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吸收外资和民间资本参与信息资源开发建设,支持信息内容的提供商和专业从事信息资源开发与服务的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大力开发信息资源。强化信息资源体系建设,建立新型信息采集机制,拓宽信息应用渠道,合理配置信息资源,推进信息重组和共享,重点组织好政府信息、产业信息、农业信息、企业信息、市场信息等重点领域的信息资源开发,鼓励发展教育教学信息库、医疗医药信息库、影视等生活和娱乐信息库。

4。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以“**信息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宽带信息网络,推进电信、数字电视和计算机的三网联合,积极发展建设3G移动电话和高速无线移动互联网。加快建设电信宽带接入网和IP骨干网扩容工程。发展以IP技术为平台的宽带多媒体通信网,建设能提供综合业务能力的光纤用户干线网。建立完善综合广播信息网,扩大广播电视的覆盖率。

加强基础数据库建设。重点开发政策导向信息、经济科技信息、市场动态预测信息等,并充分利用基于网络的信息服务平台,以信息化应用带动基础数据库建设,初步形成企业法人、人口、宏观经济、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等四大基础数据库。

(九)规范发展中介服务业。以完善市场运作机制,引导企业规范经营为保障,优化中介服务业的发展环境,加快中介服务业发展,形成种类齐全、分布广泛、运作规范的中介服务体系。

1。建立规范的中介服务体系。完善市场运作机制。鼓励技术、金融等交易市场更专业地集成所需的中介服务机构,通过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和活跃各专业交易市场。鼓励科研机构和部分社会企业改制成相应的市场中介组织,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化运作机制。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和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需要,积极培育企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中介服务机构。

加强市场监管和行业自律。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快发展行业协会、商会、行业社团等自律性组织,充分发挥其规范市场行为的作用。建立健全行业自律管理制度,完善职业技术行为标准、职业准则。健全从业人员和机构准入制度,提高行业服务水平。加快咨询机构合伙人制等规范化改造,规范资质准入。

2.加大引进国内外知名中介服务机构的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中介组织。积极引进国内外资信等级高的大型中介服务机构,包括著名的会计、律师、咨询、策划、评估等市场中介组织,引进和培育各类研发、设计中心,提升全市中介机构的综合素质。吸引跨国公司在**设立分支机构,鼓励服务企业与跨国公司建立战略联盟,在研发、管理、培训等环节加强交流,积极吸取跨国公司的先进管理办法和经验,建立合作关系,形成良性互动。

3.促进中介服务业发展的多元化与规模化。促进中介服务多元化。充分发挥中介服务机构在市场运行中的服务、公证、监督、咨询等功能,大力发展会计、法律、咨询、信息、评估等各类中介服务业,为政府、企业和居民提供决策咨询、投资论证、信息服务、项目评价、人才服务、资产评估、会计审计、经纪代理、企业诊断、市场调查、公证鉴证、法律服务等各类中介服务。

促进中介服务规模化。鼓励和支持现有中介机构打破资质壁垒,通过自身拓展、购并重组、联合经营等方式,向规模化、综合化方向发展,形成全国知名的大型中介服务机构。

(十)完善公共服务。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扩大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市政公用、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公共服务的供给,逐步缩小城乡、地区间的公共服务差距。每年新增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万人,基本建立较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

1.大力发展科教事业。构建高科技**。积极探索建立科技资源配置和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机制。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国家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若干重要的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平台。建设科学数据、科技文献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共享平台。推进科技管理体制创新,改革科技成果评价和奖励制度,促进科研人员合理流动,建立更加开放的研究开发体系。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加速社会科技资源向企业转移和集聚。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合理配置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研究力量,发挥科研院所创新的作用。加强军民结合,支持国防技术向民用领域有序转移。积极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发展各类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建立终身教育体系,不断满足社会对各类教育资源的需求,建设学习型社会。切实保障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及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子女、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努力实现教育公平。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薄弱学校、困难学生倾斜,使教育发展与城乡建设、产业发展和人口分布相协调。建立失地农民、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教育机制。完善教育投入体制,创新办学机制,逐步形成体系完整、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教育体系。

2.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加快公共卫生、基本医疗体系和非基本医疗体系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合理配置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鼓励公共卫生资源向农村倾斜,加快公立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及村卫生站建设。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齐全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疫情监测网络,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和预案,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强化疫情预测预警和报告制度,落实干预和防控措施,努力降低艾滋病、血吸虫病、乙型肝炎等传染病发病率。建立中小学生、婴幼儿住院医疗互助金制度,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药品集中配送制度。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和精神卫生工作,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完善健康服务体系。实施公众营养行动计划。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办好2007年女足世界杯**赛事。积极推行优生优育,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加强计划生育和人口综合管理,统筹城乡人口协调发展。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互衔接,社会基本保险、单位补充保险和家庭保障、个人保障等相互支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扩大城乡社会保险覆盖面,做到用人单位从业人员全员参保。增加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发展企业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加快福利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建立全社会参与的志愿服务体系。

4.提高公共安全水平。构建完善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加快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应急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推动应急管理法制化和规范化,提高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和公共交通、公共设施的安全监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建设活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执法监督,防止发生重特大事故。健全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加强监管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建设,全面实施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加大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力度。

5.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与居民人口规模相对应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政、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他各类服务设施。积极推进企事业单位文体科普设施向社区开放,加强服务设施管理。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提高社区建设总体水平。

建立社区服务网络。建立健全以区、街道、社区的服务中心(站)为基础的市、区、街道(镇)、社区四级社区服务网络。以社会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等项目为支撑,合理布局社区服务网点。整合网络系统,逐步实现网站系统、数字电视系统等为民服务应用系统联网运行。拓展社区服务领域,丰富社区服务内容,重点开展面向特殊群体的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形成并完善便民利民、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三个系统。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体制保障。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对服务业的调控实现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调控,政府职能集中到立法、规划、市场秩序维护、推动资源跨地区和跨部门组合以及推进自律性行业协会组建等方面上来,并依靠行业协会,实行指导性管理。逐步完善保障和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体系,努力推进在行业标准、业务范围、价格管理、奖励惩罚、资产评估、监督检查、纠纷仲裁等方面的依法行政进程。

深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投资、财政、税收、金融、工商管理等领域的体制改革,为服务业的发展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发展环境。推进价格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公用公益事业、中介服务和各类经营服务收费的管理,除少数关系国计民生、需要由国家定价的项目,放开服务业大部分项目的价格和服务收费。深化与服务业相关的土地、水、电等价格改革,营造公平、合理的价格环境。完善市场价格监测体系,及时发布信息,引导服务业对价格走势的正确预期。

培育市场主体。加快适宜产业化经营的社会事业的改革,实行政企(事)分开、企业与事业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机构分开。促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向企业发展,培育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竞争需要的微观主体。加快各机关、学校、医院和企业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进程,逐步改制为法人企业。

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拓宽服务业准入领域,破除行业垄断,放宽非公有制经济投资领域和经营方式,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向国有经济退出的领域发展,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交通通信、城市基础设施、环保等公用设施建设,积极向信息咨询、房地产、旅游、社会服务等产业投资。

(二)实施重大项目。服务业的发展要以项目为支撑,“十一五”期间,要按照服务业发展重点,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作为服务业发展的支撑和载体。

1.基础设施项目。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包括干线铁路提速扩能,中心城与卫星城、县城、重点镇之间快速通道,城市轨道交通,中心城畅通工程,地铁一号线项目。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广播网、电信网的融合项目。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包括城建、金融、税收、科教、社保、地理、交通、生产、农业、公安等子项目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和政务公开及网上审批平台。信息服务重点应用工程,包括数据中心建设工程,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工程,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工程以及金融、税收、教育科研、基础地理信息、劳动和社会保障、交通信息管理工程等信息管理工程。

社会建设工程。包括社区服务网络工程、**市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建设、养老疗养机构建设、天府广场文化博览区改造、**体育中心迁建等。

2。重大节会项目。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糖酒会、国际桃花节、国际电脑节、房交会、各项民间节会如都江堰清明放水节、石像湖国际郁金香节等。

3。产业类重大项目。三大物流园区、四大物流中心、物流服务站等物流产业工程,新会展中心、美食中心、天府华侨城、“国色天乡”二期、熊猫生态公园、都江堰水文化博物馆、青城山道教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旅游精品区建设等。

(三)加快人才开发。加强中高级人才开发。加快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各类中介、国际贸易等服务行业紧缺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工作。依托高校、专业研究机构,加强对服务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师资的进修培训,培养市场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建立国际化培训基地,发展相关教育的国际合作,开展境外培训。

创造吸引人才的环境。形成人才合理流动的市场机制。建立和完善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选拔机制。制定科学规范的人才考评体系,建立能上能下的人才使用机制。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通过高酬重奖等措施留住人才。

强化岗位职业培训。大力发展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健全职业资格标准体系,严肃资格认证。重视失业下岗职工和剩余劳动力以及失地农民从业的基础培训。引导社会培训机构、现有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服务业紧缺专业,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智力基础。

(四)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财政投入,设立专项资金。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按照国家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要求,对服务业发展带动性强的重点项目以及对传统服务业的科技创新、新型业态推广运用、新兴现代服务业发展进行重点扶持。设立服务业专项引导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服务业重点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项目建设,加大对资金的监管力度,确保资金切实发挥引导带动作用。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在政府政策引导和调控下,以企业为主体,由民间和外商共同参与投资经营性竞争性项目。广开服务业投融资渠道,积极利用各种融资手段,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服务业投融资体系。鼓励服务业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快股份制改造。引导服务业企业通过发行股票、企业债券、项目融资、股权置换以及资产重组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推动国有商业银行及地方金融机构增加对服务业的信贷支持。在城市市政公用事业、通信、商业、文化事业等领域扩大利用外资规模。适应国际投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采用收购、兼并、投资基金和证券投资等多种方式利用中长期国外投资。

(五)建立诚信体系。加大诚信宣传力度。强化全社会诚信观念,树立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大力整肃社会信用秩序,完善和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产关系、信用关系和契约关系。

建立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以**市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为基础,充分发挥专业信用评估机构的作用,引导企业参加信用评级,逐步扩大信用评级覆盖面,建立统一、规范的企业信用评级体系。

建立社会征信体系。大力发展征信中介机构,建立覆盖广泛的信用信息库。逐步实行信用信息的社会化运用,实现信用信息的专业化、标准化和市场化。

建立个人信用体系。选择有关部门进行试点,建立科学严谨的个人信用档案,运用合理的评估方法,强化个人信用制约,创造自觉维护个人信用的氛围。

(六)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开放步伐。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电信、旅游、文化、教育、体育、医疗等领域的对外开放。积极吸引跨国公司总部、跨国采购中心、国际知名会展公司、同行业世界知名品牌企业等落户**,促进建立一批中外合资、合作服务企业。加快引进先进技术,促进服务业经营理念、管理体制、企业机制、组织形式以及服务品种的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

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服务企业向跨国公司的方向发展。积极开展工程和技术承包、劳务合作等,有关部门要在金融、保险、外汇、财税、人才、法律、信息服务和出入境管理等方面,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国际竞争力创造必要的条件。

加强交流合作。进一步增强**作为西南地区“三中心、两枢纽”的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力,积极参与成德绵经济带、成渝经济区的建设,开展物流、会展、旅游、科技教育、基础设施等方面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

《市服务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市服务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第五篇:257卫生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推荐)

双流县卫生局文件

双卫发[2007]257号

双流县卫生局 转发双流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双流县卫生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通知的通知

县属各医疗卫生单位:

现将“双流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双流县卫生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遵照执行。

二OO七年十二月十一日

(县属各医疗卫生单位由网络传送)

主题词:卫生 十一五△ 规划 抄 送:市卫生局 双流县卫生局 2007年12月11日印 双府文准字149号 共印20份

双流县人民政府文件

双府发„2007‟101号

双流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双流县卫生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县府各部门:

《双流县卫生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OO七年十二月三日

双流县卫生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为加快推进全县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根据《双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概况

(一)卫生服务能力得到加强。“十五”期末,我县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540个,医疗机构床位0.25万张,卫生工作人员0.37万人,县属医疗卫生单位万元以上设备0.127万台,总资产5.67亿元,卫生资源总量明显增加;全县医疗机构年接诊243.88万人次,出院人数7.08万人,实施各类手术1.16万人次,全年出院病人治愈率53.71%,好转率95.66%,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8.18%,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

(二)卫生体制改革实现新突破。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组建了县疾控中心和卫生执法监督所,在全省率先建立各镇公共卫生所,三级防保网络进一步巩固。镇卫生院上划管理全面完成,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06年底,农民参合率达96.3%,充分体现了合作医疗的本质和发展方向。

(四)医院建设发展不断巩固。2003年,县一医院、二医院、中医院分别创建为国家“二甲”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并连年保持“优”级标准。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新建 县疾控中心,全面开展镇卫生院、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工作,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增强。县级医院参加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镇卫生院药品统一配送,有效降低了药品价格。

(五)传染病防治扎实有效。加强对非典、人禽流感、Ⅱ号病、人猪链球菌病、结核病、艾滋病、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近几年传染病发病率均控制在300/10万以内。

(六)卫生监管工作进一步强化。认真组织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和打击违规生产经营专项整治行动,全县医疗市场不断得到净化,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得到保障。

(七)中医工作卓见成效。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医药三级服务网络,实施农村中医药人员学历教育和中医临床技术培训项目,开展镇卫生院标准化中医科、中药房建设,成功创建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

(八)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稳步提升。2006年,我县人口死亡率为5.87‰,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5.44岁,全县孕产妇死亡率为零,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92.52%,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为82.03%,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9.95‰和13.51‰,居民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达60%以上,主要指标与“十五”初期比较,进步明显。

二、“十一五”期间卫生工作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卫生统领卫生改革和发展全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部署和县委“35223”发展思路,全面 贯彻落实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以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为目标,统筹推进城乡卫生综合改革,建立城乡均衡化的公共卫生服务保障体制,大力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和中医工作,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服务的可及性,确保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促进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发展目标。到2010年,建立健全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和人民健康需求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突发灾难的医疗救治体系、完善的卫生执法监督体系,使群众享有质量优良、费用低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并不断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增强卫生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实现西部卫生强县的宏伟目标。

总体目标:

到201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建立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制度,坚持公益性质,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

建立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步解决农村公共卫生和农民看病就医问题。

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主要发展指标: 到2010年,全县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75.8岁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5/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0‰以内;

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2.32人,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1.85人,千人口床位数达3.8张;

法定传染病报告率达100%,法定报告急性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270/10万以下;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5%以上;

食品卫生抽检合格率达85%以上,生活饮用水合格率达85%以上,群体性食物中毒发生率控制在7/10万以内;

居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

三、“十一五”期间卫生工作主要任务

(一)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1、2007年全面完成公立卫生院村卫生站的标准化建设工程。完成县第二人民医院医技楼工程。启动县妇幼保健院迁建工程。2、2008年完成县妇幼保健院迁建工程。启动县一医院急救综合大楼工程。启动县卫生执法所迁建工程。3、2009年启动并完成万安精神卫生院住院部新建工程、县疾控中心预防医学门诊部工程。4、2010年启动并完成公兴镇卫生院扩建、大林镇卫生院扩建工程、黄水镇卫生院迁建工程、三星镇卫生院迁建工程、县中医医院扩建工程。

(二)公共卫生工作

1、卫生应急 ①建立和完善卫生应急体系,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和队伍建设,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重点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医疗急救体系,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

②建立专业化的急救队伍和组织严密的急救网络,根据急救半径和双流县实际科学布点,完善紧急救援中心功能。

③建立健全医疗救治、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等多部门协调配合的卫生应急工作机制,建立高效的应急指挥决策系统,提高应急指挥协调能力,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指挥有力、协调良好、控制有效。

④制定和完善各种预案,做好预案的培训、演练,建立卫生应急处置专用资金制度,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2、疾病预防控制

①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齐全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疫情监测网络,重点增强疾病预防系统的监测、预警和预防控制能力。

②加强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霍乱等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和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目标。强化疫情预测预警和报告制度,落实干预和防控措施,降低传染病发病率。

③实施疾病预防控制规划、方案,组织开展疾病暴发调查处理和报告;负责预防性生物制品管理,组织、实施预防接种工作。④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监测,积极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行为干预。

3、卫生执法监督

①县卫生执法监督机构在所辖区域内统一执行卫生监督管理职能,科学配置人员、经费、装备,实现“一个窗口”对外。

②加强执法监督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行政。

③加强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建立片区执法机构,完善基层卫生执法监督管理网络,实现卫生监督管理重心下移。

④加强食品卫生、学校卫生等为重点的卫生监督管理,有效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4、妇幼保健

①建立“产科质量管理中心”、“妇幼保健信息管理中心”、“妇幼保健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健全信息检测系统,加强妇幼保健和产科执业机构的监测和监管;巩固和发展妇幼保健网络,培养和造就一支保健与临床相结合、技术全面的妇幼保健队伍。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齐全、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全县妇幼保健网络体系和监测网络体系。

②压缩产科执业机构,全县产科执业资格控制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中心卫生院,严格控制产科技术人员的准入,提高产科质量,切实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

③开展出生缺陷防治宣传教育活动,认真做好三级预防,推动铁和叶酸等食品强化工作,做好产前诊断、孕期保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5、健康教育

加强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县健康教育所功能,使之成为健康教育的技术核心;巩固发展健康教育阵地,每个村(社区)卫生站以上医疗机构建有一个健康教育固定橱窗或专栏,提高社区(村)医生开展健康教育的技能;加强公众健康教育,增强市民的疫病防范意识、公共卫生意识和自觉参与意识,倡导健康有益的行为方式。

(三)农村卫生工作

结合我县城市规划实际,按照《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7)》要求,科学编制《双流县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调整布局,合理布点,预留发展用地。从严控制医疗机构总量,提高服务质量,适度壮大现有机构的规模。完成需调整布局的医疗机构迁建工程。

建立以县一医院、县二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站为载体的完善的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体系。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风格、统一标识、统一设备配置“五统一”标准,配齐建制镇公立卫生院必备设施、设备,做好医疗垃圾及废水处理设施等配套建设。大力推进县级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标准化建设工作,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多发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的农村 就医格局。

加强城市支援农村卫生工作,县级医院与镇公立卫生院结对帮扶,采取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巡回医疗、双向转诊、学科建设等方式对受援医疗机构进行扶持。

积极开展帮困助残活动。大力实施援助行动、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行动,在医药卫生系统营造关爱残疾人的良好氛围;加大惠民门诊工作的力度,让广大贫困患者能够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四)城市卫生工作

1、发挥县级医院龙头作用,向既有农村医院特点又有城市医院实力的方向迈进,满足社会多层次医疗服务需要,做大做强医院,确立向“三乙”医院目标奋斗。县一医院、二医院要大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不断增强疑难病症的诊治水平和危重病症的救治能力,在县120医疗急救中心的统一指挥下,分别承担东升片区和华阳片区的医疗救治工作任务。县中医医院作为二甲专科医院,要扬长补短,在现址适度扩展规模,满足更多人的医疗需求。

2、加快城市社区卫生工作。充分利用现有医疗卫生资源,调整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划设置,每个街道办事处或5—8万居民由政府设立一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凡镇在场镇人口达到5万人或撤镇建街道时,其镇卫生院应整体转型或改扩建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城改建中,根据需要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列入规划建设。2007年完成华阳街道和西航港街道由镇卫生院整体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2008年完成中和中心卫生院整体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2009年,启动东升、华阳和西航港街道各新建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工程,每个街道完成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省级标准化建设示范中心标准。

根据服务人口、服务半径,完成东升、华阳、西航港和中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设置和标准化建设,并纳入社区服务中心一体化管理。根据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情况,对农民集中安置小区的村卫生站参照社区卫生站的标准改造,并开展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社区卫生服务。

到2010年,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覆盖全县城镇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3、加快全科人才队伍建设,对全科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各专业全科转岗培训率达90%,全科医师培训率达90%以上。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配合劳动保障、民政、残联等部门,做好城市贫困人群的医疗救助工作和残疾人康复保健工作,当好社区居民基本医疗“守门人”。抓好信息网络建设,建成城市社区卫生数字化信息系统。推动中医药进社区工作,建成1—2个中医药服务示范中心和特色名医堂。

4、抓好对口支援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公立医院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长效工作机制和双向转诊机制。完善社 区卫生服务功能,实现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医疗、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六位一体”服务,逐步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

(五)中医工作

2010年完成国家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工作。重点巩固、发展农村中医药工作三级服务网络。健全体系,完善功能,提高服务水平。

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和本地中药材的资源优势,依托县中医医院,着力培养一批名医,建设一批名院、名科,基本满足广大群众不同层次的中医药需求。

按照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设施配置标准完成镇卫生院中医科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体现中医药专科专病特色,充分发挥华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兴隆镇卫生院在同级医疗卫生机构中的中医药服务样板作用,在五年内再打造2-3所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完善村卫生站中医药服务基本设施。积极应用中医药适宜诊疗技术,每个村卫生站至少配备一名中医或是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向群众多形式、多渠道开展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

完善中医药人才引进和培养标准体系。到2010年,力争全县中医药人员中本科生比例达20%,专科生达30%,中专生达50%。逐步引进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中医药人员,大力改善我县中医药人员的学历结构状况。中医药继续教育的专业覆盖面和专业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覆盖面均达到95%以上。为市级名 中医药专家和名老中医配备继承人,总结继承其学术经验和技术,编辑出版中医药期刊,让我县中医药的优势及专家学者的学术经验得以传承。

(六)爱国卫生工作

以创建为载体,以健康教育为基础,以环境卫生整治为重点,以卫生防病为核心,动员组织全社会、各部门深入开展城乡爱国卫生运动,建立完善爱国卫生工作长效管理机制。

力争县城2008年创建为国家卫生县城;黄龙溪镇2007年创建为省级卫生镇,2010年前创建为国家卫生镇;华阳街道2008年创建为省级卫生镇,2010年前启动创建国家卫生镇工作。力争创建3—5家市级卫生镇,10个省级卫生村,10个市级卫生村,60个县级卫生村(社区)。

围绕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快农村改水改厕,农村沼气化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县所有场镇及新农村示范村、管网能达到的农民集中居住区使用清洁安全的自来水,散居农户家家建卫生井,并按照《双流县“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的要求,逐步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完成农村土坯房改造,农民新房屋实现卫生厕所普及率100%;用三年(2007年—2009年)时间,争创全省沼气化示范县,大力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净化工程和养殖场粪便无害化处置工程;按照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置的模式,实施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置工程。

以加强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治理“四害”孳生环境,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七)科研教育与信息化建设工作

进一步规范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各医疗卫生单位继续医学教育活动项目的学科专业(一级学科)覆盖率达到100%,继续医学教育对象获取规定学历的达标率达90%以上。建立健全科研机制,积极创造条件,探索科研项目,提高科研学术水平。采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实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指挥和处置。

充分拓展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系统功能,实施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农村卫生信息系统和城市社区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一网多用,建成集卫生管理、药品管理、卫生服务、妇幼保健、疾病监测、疫情报告、卫生监督、公文输送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高效、快速、通畅的城乡一体化信息传输体系,加强卫生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卫生行政部门及城乡医疗机构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卫生信息服务,为社会和大众提供全方位的卫生信息服务。

四、“十一五”期间卫生工作主要保障政策和对策措施

(一)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充分认识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为目标,明确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把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增进人民健康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卫生工作的领导。要强化政府公共管理职能,明确部门职责,建立健全部门协作工作机制。

(二)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认真贯彻落实中 央、省、市出台的一系列关于增加卫生投入、加快卫生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确保各项财政投入政策及时落实到位。逐年增加卫生事业的投入,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重点向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倾斜。

全力推进医疗卫生单位经费管理制度改革,推行会计委派制度,农村镇公立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积极稳妥推进财政综合预算管理。通过在已建成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总结经验,完善方案后在政府举办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中全面推行。

发挥市场作用,建立多渠道筹措卫生事业建设资金的新机制,形成以国家、集体为主,其他社会力量和个人申办的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办医格局。

建立公立医疗机构的政府资产有效运作机制,通过资产运作盘活存量,盘活卫生存量资源的资金要全部用于发展卫生事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快卫生事业发展。

(三)严格执行区域卫生规划。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作用,明确职责,强化责任主体,严格执行区域卫生规划,推进医疗机构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根据医疗机构布点规划,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增加效益、提高质量”的指导思想,采取调整、共建、合作、合并、委托管理及企业医院社会化等方式,调整医疗机构的网点布局,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鼓励公立医疗机构从人口导出区或医疗资源过密区向人口导 入区或医疗资源缺乏区适量迁移;鼓励多元投资或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到医疗资源缺乏地区办医;鼓励举办精神、护理、康复等领域的医疗机构。

(四)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理顺医药卫生行政管理体制,推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完善城市两级医疗服务架构。发挥政府在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制定政策、严格监管等方面的主导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发展上规模、上档次、有特色的民营医疗机构,引导、规范民营医疗机构良性发展。

依法加强对各类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切实保障医疗安全,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严格收费管理,实行住院、门诊费用“一日清单”制度,遏制不规范收费行为;推广成本核算管理,提高医疗机构综合管理水平;通过药品、高值耗材、医疗设备集中招标采购,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提高医疗保健服务的可及性,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鼓励将医疗卫生机构后勤服务实行社会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五)加大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实施名人战略,名人兴院。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制定我县名人培养计划、名人选拔标准,名人宣传策略。发展特色业务和专科建设,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实施“名医生、名护士、名院长、名医院”战略,做到医院有品牌,科室有特色,个人有专长。

坚持“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 合、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相结合等方法,充分发挥县卫生职教中心的职业教育培训基地作用,多渠道培养卫生人才。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有计划地每年引进一定数量的中高级医技人才,优化卫生人才结构,带动我县卫生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

努力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为专业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

(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严格执行卫生部“八不准”、省卫生厅“五不准”等廉洁行医的规定,建立健全合理用药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继续搞好卫生系统“四优”评选活动,对医德高尚、医技水平高、模范遵守医德规范的医技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建立医德医风档案、教育管理、投诉监督、考核与评价、奖惩等制度,形成比较完善的医德医风激励约束机制。探索建立医疗机构药品、设备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制度,实施阳光采购、阳光配送。

(各镇、街道,县府各部门由计算机网络传送)

抄送:县委,县人大,县政协,县法院,县检察院,县人武部。双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7年12月3日印发 双府文准字001号

(共印30份)

下载株洲市第三产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株洲市第三产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合集)

    武鸣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序 言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抢抓战略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武鸣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以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 前 言 为了加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全疆经济与社会发展为......

    株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基本思路

    株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基本思路实施“科教先导、产业跨越、环境带动、民生优先”发展战略 建设智慧株洲、动力株洲、绿色株洲、幸福株洲一、指......

    旅游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旅游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意见征求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1 目录 第一章 “十一五”旅游业发展情况 ................

    沙坪坝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沙坪坝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就业和社会保障专项规划 “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是沙坪坝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是夯实基础、增强后劲、加速发展的......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州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八届十次全会通过的《中共xx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结合xx实际,制......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范文合集

    “十一五”时期(~——2010年,下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为了构建和谐XX,保证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下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为了构建和谐XX,保证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