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届机械专业毕业答辩问题
毕业答辩问题及答辩记录
1.CAD的概念是什么?
CAD即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其概念和内涵正在不断地发展中。1972年10月,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IFIP)在荷兰召开的“关于CAD原理的工作会议”上给出如下定义:CAD是一种技术,其中人与计算机结合为一个问题求解组,紧密配合,发挥各自所长,从而使其工作优于每一方,并为应用多学科方法的综合性协作提供了可能。CAD是工程技档等设计活动的总称。
2.答:直接就是实体造型。
3.答:目前用AUTOCAD
4.除了AUTOCAD答:还熟悉CAXA,对于UG
5.首先,能让即将离开学校的我站在这里做公开答辩
其次,在整个毕业设计中赵老师给了我很多帮助,在
第二篇:机械专业答辩演讲稿
机械专业答辩演讲稿
毕业论文答辩
尊敬的各位老师,下午好~ 我叫xx,是06级机电一班的学生,我的论文题目是基于载荷的路面识别研究,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车轮的垂直动载识别路面可以直接应用于汽车室内道路模拟试验的响应模拟,对于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此外还可以判断路面状况,准确决定维修时机,节约大量的维修费用。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本文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综述。这部分主要论述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介绍了国内外基于载荷的路面不平度研究的背景,分析了基于载荷的路面识别研究的意义,然后概述了神经网络理论研究的发展现状。
第二部分是建立车辆振动力学模型。根据汽车动载进行路面不平度识别的研究近几年才刚刚开始,还没有成熟的理论和指导,要考察路面对汽车的动载作用力,我们通常采用建立动力学车辆模型来进行研究。这个部分我对汽车垂直动载的构成进行了分析,然后建立了1/4二自由度汽车振动模型,为后面的小波特征提取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基于载荷的路面不平度分析打下了了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是实验数据采集及小波特征提取
汽车在路面行驶时的垂直动载是通过汽车道路数据采集系统获取的,数据采集系统可以用来完成对六维力车轮力采集。因六维力测量部件是车轮力传感器,故后面重点介绍了国外的车轮力传感器以及自行研制的车轮力传感器的结构和原理,然后根据试验数据处理的要求,提出了数据采集试验方案。最后提出了用于基于垂直动载的路面不平度识别的小波特征提取方法,对垂直动载用bior1.5小波,做3层小波分解,最终得出了能判断路面类型的垂直动载特征参数。
第四部分是神经网络分类器设计。获得了适当的特征参数后,最后做出识别判断是由分类器完成的,分类器的类型很多,现在较为广泛应用的有隐马尔科夫模型、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等。这个部分我尝试采用径向基(RBF)神经网络用作路面不平度识别的分类器,首先介绍了神经网络的结构、原理,神经网络的学习和训练,神经网络模式识别原理,然后分别建立了PNN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对样本进行了训练和测试,并将RBF网络与概率神经网络的识别正确率进行了比较分析。
第五部分是结论。评价了PNN和RBF两种网络 最后,我想谈谈这篇论文存在的不足。
这篇论文的写作以及软件编程的过程,让我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知识与经验缺乏的过程。虽然,我尽可能地收集材料,竭尽所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论文写作和MATLAB编程,但论文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性能并不优越,有待改进.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批评指正,让我在今后的学习中学到更多。
谢谢~(论文是在李忠国导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四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以上是我所作的论文总结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指正~ 毕业论文答辩技巧收集 毕业, 论文, 答辩, 学习
1(带上自己的论文、资料和笔记本。2(注意开场白、结束语的礼仪。3(坦然镇定,声音要大而准确,使在场的所有人都能听到。4(听取答辩小组成员的提问,精神要高度集中,同时,将提问的问题――记在本上。
5(对提出的问题,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以自信而流畅的语言,肯定的语气,不慌不忙地―一回答每个问题。
6(对提出的疑问,要审慎地回答,对有把握的疑问要回答或辩解、申明理由;对拿不准的问题,可不进行辩解,而实事求是地回答,态度要谦虚。
--------------------------
一、答辩前的准备
首先要做好心理准备。要克服怯场心理,消除紧张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要有自信意识。这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一种心理素质。凡是有充分自信意识的学生,在答辩过程中就会精神焕发、心绪镇静、神态自若、思维敏捷、记忆完整。答辨就可以淋漓尽致地发挥。要做到自信,需要对自己的论文从内容、范围、材料有充分的理解和多方面的准
备,做到烂熟于心。从整体到局部都有了然于胸的感受,这样就能对提出的种种质疑,应付自如,即使不能对答如流,至少也能迎刃而解,问
有所答。真正做到“艺高胆大”,有了真才实学,就不怕别人提出质询。其次要做好资料的准备。不要忘记将与论文有关的一些图表类资料整理好。如经济类论文答辩时,可能会涉及许多统计表、统计图、测算表、明细表、演示图等。准备许多相关的图表,悬挂在答辩现场,供作讲解之辅助工具。
最后要做好发言提纲的准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打无准备之仗,答辩者在答辩前可从以下角度去考虑准备答辩:
1、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2、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3、全文的基本框架、基本结构是如何安排的,4、全文的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如何,5、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发现了那些不同见解,对这些不同的意见,自己是怎样逐步认识的,又是如何处理的,6、论文虽未论及,但与其较密切相关的问题还有哪些,7、还有哪些问题自己还没有搞清楚,在论文中论述得不够透彻,8、写作论文时立论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对以上问题应仔细想一想,必要时要用笔记整理出来,写成发言提纲,在答辩时用。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临阵不慌。
二、答辩技巧
学生首先要介绍一下论文的概要,这就是所谓“自述报告”,须强调一点的是“自述”而不是“自读”。这里重要的技巧是必须注意不能照本宣读,把报告变成了“读书”。“照本宣读”是第一大忌。这一部分的内容可包括写作动机、缘由、研究方向、选题比较、研究范围、围绕这一论题的最新研究成果、自己在论文中的新见解、新的理解或新的突破。做到概括简要,言简意赅。不能占用过多时间,一般以十分钟为限。所谓“削繁去冗留清被,画到无时是熟时”,就是说,尽量做到词约旨丰,一语中的。要突出重点,把自己的最大收获、最深体会、最精华与最富特色的部分表述出来。这里要注意一忌主题不明;二忌内容空泛,东拉西扯;三忌平平淡淡,没有重点。
在答辩时,学生要注意仪态与风度,这是进入人们感受渠道的第一信号。如果答辩者能在最初的两分种内以良好的仪态和风度体现出良好的形象,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有人将人的体态分解为最小单位来研究(如头、肩、胸、脊、腰等)认为凹胸显现怯懦、自卑,挺胸显示情绪高昂—但过分则为傲慢自负;肩手颈正显示正直、刚强,脊背挺拔体现严肃而充满自信。但过于如此,就会被人看作拘泥刻板保守,略为弯腰有度,稍稍欠身可表示谦虚礼貌。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其所具风度姿态,即使全场有肃然起敬之心,举动格式又须使听者有安静详和之气”他的这番金玉良言,对我们确实有很大的启发
第三篇:毕业答辩问题
史超
1、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步骤是什么?
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步骤
1、列出工程项目
2、计算工程量
3、确定施工方案
4、初步拟定各项工程进度
5、论证施工强度
6、编制劳动力、材料和机械设备等需要量计划
7、调整修正。
2、设计施工总体布置时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施工总体布置必须遵守原则: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易于管理、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3、选择施工方案时应解决哪些问题?
方案的内容包括确定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施工顺序、施工机械及各项劳动资源的组织安排等。薛海敏
1.施工组织设计的现实意义
施工组织设计是对施工活动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具有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的双重作用。它体现了实现基本建设计划和设计的要求,提供了各阶段的施工准备工作内容,协调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单位、各施工工种、各项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确保施工过程能有序的进行。
2.如何进行技术复核和隐蔽工程的验收
1、建筑物龙门板的轴线尺寸和标高,龙门板标高测定容许偏差一般为±5mm,轴线测定至龙门板上的投影点容许偏差一般为±5mm。
2、基础灰线(基槽上口开挖线)
3、桩基的定位,设置控制网、定控制点。
4、模板的轴线、断面尺寸和标高。评定抽查点数为构件数量的10%,技术复核要对所有构件进行复核。
5、钢筋砼预制构件安装时,各类构件的型号、安装位置、搁置长度与标高。
主要复合各类构件的型号是否正确,是否按设计位置安放构件,搁置长度是否符合要求,构件安装后的标高是否正确。
6、砖砌体的轴线尺寸和皮数杆。
7、屋架、楼梯、钢结构的大样图。
8、主要管道、沟的标高和坡度。
9、设备基础的位置与标高。
3.确保安全生产的组织措施有哪些
杨鑫
1、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意义?
2、雨冬季施工应注意哪些方面?
3、施工准备工作包含哪些内容? 朱冲
1、你的毕业设计思路是什么?
邵龙
1、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作用及施工做法?
2、怎样确定框架梁、柱截面尺寸?
3、在受弯构件中,斜截面有哪几种破坏形式?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4、谈谈对建筑结构转换层的认识 周泽伟
1.该工程的结构类型是什么? 2.钢筋绑扎顺序是什么? 3主题结构的施工工序?
4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要点? 郭智超
1、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2、塔吊的服务范围是什么?
3、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是什么? 黄陈娇
1、研究本课题的意义和目的?
2、全文的基本框架,它们是怎么的呢?
3、论文虽未涉及但与其联系密切相关的问题还有那些?
4、怎样确定柱网尺寸?
第四篇: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答辩问题及答案集锦
土木工程专业 毕业答辩
1风荷载计算需考虑哪些因素?
高度、体型、地区 2框架内力分析中
分层法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1)梁上荷载仅在该梁上及与其相连的上下层柱产生内力 在其他层梁上及柱上产生的内力可忽略不计;
(2)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产生的水平位移可以忽略不计.3规程对高层建筑结构的层间水平位移做出了限值?其目的是什么?如果高层建筑结构的层间水平位移太小 是否合适 为什么?
1<=/800 防止过大导致建筑物倒塌
太小:说明结构的整体刚度太大 加大了地震作用效应 而且也不经济
4风荷载计算中
分整体风荷载计算和局部风荷载计算 其目的是什么?
整体风荷载是指整个建筑所受到的风荷载 由整体承担
而局部风荷载是局部面积建筑所受到的风荷载 由局部承担
它们计算时所用风荷载体型系数不同
5抗震设计时
为什么要进行0.2V0的调整?怎样调整?
为发挥框架抵抗水平力的作用
总框架承受的最大层剪力宜在0.2~0.4Vo之间
对总框架剪力Vf <0.2 V0的楼层 Vf 取0.2 V0和1.5 Vf max中的较小值
6什么是反弯点?
就是弯矩图中负弯矩和正弯矩相交的地方 这个点的弯矩为0 这个点的左右都有弯矩 一边大于0 一边小于0 7总体信息中 周期折减系数的意义是什么?
因为不考虑填充墙的刚度 实际刚度会大点 所以要折减
8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
为什么要限制结构的层间位移和顶点位移? 控制顶点测移是考虑人体舒适度的要求; 控制层间位移
是考虑建筑结构的抗震规则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9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分析需要注意的问题
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计算主要包括总剪力墙、总框架、总连梁的内力计算和各片墙、各榀框架
各根连梁的内力计算
11在刚结计算体系中
什么是总框架的广义剪力?如何计算总连梁的分布约束弯矩? 总框架的广义剪力等于总框架的总剪力加上总连梁的分布约束弯距
总连梁的分布约束弯距:
Cb为连梁的平均约束弯距的等效剪切刚度 Cf为总框架抗推刚度
12用公式(6-2)-(6-4)算出的剪力在什么体系中是总剪力墙的总剪力?但在什么体系中就不是总剪力墙的总剪力
而是总剪力墙的总剪力与总连梁分布约束弯矩的代数和?这两个体系中总弯矩是否相同?
铰接计算体系
刚度体系中的不是总剪力墙的总剪力
而是总剪力墙的总剪力与总连梁分布约束弯矩的代数和
不同 刚度特征值λ
13在刚结体系内力计算中
λ应该用考虑什么折减后的计算值
刚度折减
折减系数不小于0.5
14什么时候调整Vf?怎样调整Vf?
对总框架剪力Vf <0.2 V0的楼层 Vf 取0.2 V0和1.5 Vf max中的较小值
15如何计算各根连梁的第i个刚结端的分布约束弯矩?如何计算连梁第i个刚结端的约束弯矩?
各根连梁的第i个刚结端的分布约束弯矩可由总连梁的分布约束弯距按下式求出:式(6-12)
连梁第i个刚结端的约束弯矩
可由连梁杆端分布弯距与层高相乘得到
式(6-13)16不同
如何计算这两个不同的弯矩?
剪力墙轴线处约束弯矩M12 式(6-13)
剪力墙墙边处连梁杆端弯矩 式(6-14)
17在求出总剪力墙在各楼层处的内力(弯矩、剪力)后 如何求各片剪力墙在各楼层处的内力(弯距 剪力)?
不管是铰接体系还是刚接体系
均应按照各片剪力墙的等效抗弯刚度进行再分配
18在求出MWij VWij后
对于整截面剪力墙和小开口整体剪力墙 还应怎样考虑连梁?P46 对第i片剪力墙在第j层楼盖上、下方的剪力墙截面弯距分别加上或减去剪力墙墙边处连梁杆端弯矩的一半
19对于联肢剪力墙 求出MWij VWij后
还需进一步求出什么?P47 根据墙顶和墙底的弯距和剪力等效的原则 求得其“相当荷载” 据此求出联肢墙的每个墙肢和连梁的内力 D值法又称改进的反弯点法
主要在什么地方进行改进?如何用D值法计算各榀框架的内力?P47
D值法中:反弯点高度取决于荷载形式、梁柱刚度比、建筑物总层数和柱所在的楼层号
按照各柱的D值进行分配可以得到各柱在各楼层处剪力(通常是近似该柱上下端两层楼板标高处剪力的平均值作为该柱该层的剪力)然后确定出普通框架柱和壁式框架柱的反弯点高度 便可以计算柱端弯距
再根据结点平衡条件可求出梁端弯距 进而求出框架梁的剪力和柱的轴力 在D值法中如何确定反弯点位置?y0 y1 y2 y3 分别代表什么意义 如何计算这四个参数?
反弯点高度:
-标准反弯点高度
由《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表4.2、4.3查取 上下层梁刚度不等时的修正值 由表4.4查取
、上下层层高不等时的修正值 由表4.5查取
反弯点高度取决于荷载形式、梁柱刚度比、建筑物总层数和柱所在的楼层号
当反弯点高度(时 反弯点在本层;当时 本层无反弯点
反弯点在本楼层之上 当时
反弯点在本层之下
24地震荷载是和风荷载分别是按怎样的分布作用在结构上的? 水平地震作用地震荷载:倒三角形分布、顶点集中荷载 风荷载:倒三角形分布、均布荷载、顶点集中荷载
26高层建筑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一般要不要考虑荷载的最不利布置?为什么?P48 般情况都不大(1.5~2.0)
仅占全部竖向荷载的10%~15% 计算时可不考虑荷载的最不利布置 也不考虑活荷载的折减
27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框-剪结构内力时 各荷载是取标准值还是取设计值?为什么?
标准值
以便于各种工况下的荷载效应组合
28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有哪些方法?
力距分配法、分层法
29为什么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可以采用分层法?
分层法是力矩分配法的进一步简化 其计算过程跟力矩分配一样 试简述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单层框架结构的计算过程
求出结点的固端弯距 计算分配系数
然后力矩分配和传递
活荷载一 32 请指出分层法计算框架时 为什么除底层柱之外
其他层柱的线刚度乘上0.9 传递系数用1/3
因为计算模型是把节点处考虑为刚性节点 而实际情况是弹性抗转支座
这种近似模型对实际节点的力矩分配和柱弯矩的传递有一定的误差 因此要对柱的线刚度和传递系数进行修正 所以要求除底层柱外
其余各层柱的线刚度乘0.9 传递系数用1/3 数据0.9和1/3是根据大量实验结果选取的较为合适的数值
33用分层法计算框架结构时
分层计算所得的杆端弯矩就是最后弯矩吗?为什么?
梁端弯距是最终弯距
柱端的最终弯距则需要由上、下两层所得的同一柱端弯距叠加而成
如何由梁端弯矩计算梁端剪力?
计算各跨梁端剪力时 可将梁看作简支梁
求出梁在梁端弯矩和该跨梁上的恒载作用下的支座反力即为梁端剪力 35 如何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柱的轴力?
各柱上端轴力由横向框架梁端剪力、纵向框架梁端支反力(按简支梁计算)与上层柱传来的轴力相加而得;各柱下端轴力为上端轴力加本层柱自重
如何计算框-剪结构中作用在剪力墙部分的竖向荷载?(1)按负荷面积计算各层楼板及墙重垂直的梁传递的荷载(2)剪力墙左右端连梁通过与剪力墙相连端传递的荷载(3)剪力墙的自重(扣除门洞部分重)
如何计算框-剪结构中剪力墙部分的内力?
恒载作用下剪力墙的轴力有以下几部分:(1)墙肢自重;(2)墙肢两侧由楼板传来的三角形荷载;(3)纵向梁传来的集中荷载
剪力墙所承受的弯矩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连梁与剪力墙相连处作用于剪力墙的弯距;另一是各恒载和剪力墙的剪力向剪力墙形心处平移所得弯距
如何计算连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
跟主梁的计算方法相同
41什么是荷载效应?什么是荷载效应组合?
荷载效应是指在某种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或位移
荷载效应组合是指通常在各种不同荷载作用下 分别进行结构分析 得到内力和位移后
再用分项系数与组合系数加以组合
42在结构设计时
为什么要进行荷载效应组合?高层建筑P39
由于各类荷载性质的不同
它们出现的频率以及对结构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需考虑它们的组合作用
组合的依据是根据实际出现的情况 用概率统计的方式进行
43非抗震设计与抗震设计相比
荷载效应组合的公式有何不同?P52
有地震作用的效应组合 除了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
还要考虑水平、竖向地震作用下的效用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也不同
44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 公式中的SGE含义是什么?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恒载+活荷载*(50%+80%)45荷载分项系数的取值跟哪些因素有关?P52
恒荷载:当效应对结构不利时 对可变荷载取1.2 永久荷载取1.35;当对结构有利时 应取1.0 活荷载:1.4 46进行构件截面设计时
构件的控制截面应如何选取?
通常是内力最大的截面
但不同内力并一定在同一截面达到最大值 一个构件可能同时有几个控制截面 P54表8-2 47什么是截面的最不利内力?结构在截面产生的最危险内力 48框-剪结构中
梁、柱、剪力墙在考虑地震作用的情况下 内力组合通常有哪几种? 竖向荷载组合(恒+活)、竖向+地震(左地震、右地震)49框-剪结构中
梁、柱、剪力墙需要考虑的最不利内力有哪些? 梁端 梁中 梁端最不利内力是负弯矩(就是梁上部受力大)剪力 梁中最不利内力是弯矩(就是梁下部受力大 中和轴下)还有梁柱锚固处 50在框架梁的设计中
对于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梁的内力可以进行塑性调幅
什么是塑性调幅?为什么要进行塑性调幅?怎样进行塑性调幅?
塑性调幅是对梁端支座乘以调幅系数
弹性计算时
框架构造梁的端弯距较大 配筋较多
给施工带来困难;另一方面
超静定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性质
所以对竖向荷载作用下带来梁端弯距在与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组合之前需要进行内力调整 既塑性调幅
为了获得梁(含连梁)、柱杆端截面的弯矩和剪力 需要将计算的节点内力值换算为支座边缘的内力标准值
(q为作用在梁上的均布荷载)
在内力组合前
对竖向荷载作用下梁支座边缘处的弯矩需乘以弯矩调幅系数(本设计取0.8)跨中弯矩乘1.1
结构抗震设计的原则是什么?什么是“三个水准”、“二阶段设计”?
结构抗震设计p15
三水准:小震不坏 中震可修 大震不倒
二阶段设计:
第一阶段:针对所有进行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
应进行小震作用的抗震计算和保证结构延性的抗震构造设计 以到达三水准要求
第二阶段:针对甲级建筑和特别不规则的结构
用大震作用进行结构易损部位(薄弱层)的塑性变形验算 52 如何实现“三个水准”的设防目标?
采用二阶段设计实现;
一、承载力验算(弹性计算)
二、弹塑性变形验算 并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 以实现第三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
本设计如何实现第三水准的设防要求?
加强结构的薄弱部位 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
如剪力墙的底部加强(底部加强部位高度取值 构造配筋)
结构重要性系数和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的意义是什么?
γ0 :(无地震作用组合)对不同安全等级的结构偏安全考虑
γRE(有地震作用组合):地震作用时间很短 且地震的产生具有很大的随机性 材料在快速加载下的性能与静力性能有较大的差别 因而对承载力进行调整 且在不同受力状态下 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框架和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如何确定?
根据房屋的设防烈度、结构类型、房屋的高度确定
什么是“强柱弱梁”?为什么要“强柱弱梁”?如何实现“强柱弱梁”?
即节点处柱端实际受弯承载力应大于梁端实际手弯承载力 目的是控制塑性铰出现的位置在梁端 尽可能避免出现在柱中
框架柱设计时弯矩设计值乘上一个柱端弯矩增大系数
什么是“强剪弱弯”?为什么要“强剪弱弯”?如何实现“强剪弱弯”?
防止梁端部、柱和剪力墙底部在弯曲破坏前出现剪切破坏
目的保证结构发生弯曲延性破坏 不发生剪切脆性破坏
对不同抗震等级采用不同的剪力增大系数
58什么是“强节点强锚固”?为什么要“强节点强锚固”?如何实现?
防止杆件破坏之前发生节点的破坏
节点核心区是保证框架承载力和延性的关键部位 它包括节点核心区手剪承载力以及杆件端部钢筋的锚固
进行框架梁柱节点核心区截面验算 采取构造措施 59 抗震设计时
如何保证框架梁塑性铰区有足够的延性?
通过配箍来控制
满足抗震设计时配箍构造要求
为什么要控制梁截面的受压区高度?
防止将构件设置成超筋构件 而产生超筋脆性破坏 61 抗震设计时
框架梁剪力设计值如何取值? 为什么?高层p74 保证强剪弱弯
抗震设计的框架梁对配置贯通钢筋有什么要求?本设计如何满足此要求?
沿梁全长顶面和地面应至少各配置两根纵向钢筋 一二级抗震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 且分别不小于梁梁端顶面和底面纵向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
三四级和非抗震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 63 框架梁纵向钢筋切断点的位置如何确定?锚固长度如何确定?高层p85 在构件受力较小部位断开
框架梁端为什么要设置箍筋加密区?对箍筋加密区有什么要求?
抗剪要求
防止梁端发生剪切破坏
箍筋间距一级100mm和6d的较小值 二级100和8d的较小值 三级150mm和8d的较小值
次梁是否也要设置箍筋加密区?为什么?
不用
次梁只是承受本层的竖向荷载 不考虑水平荷在
即不考虑次梁参与抗震
梁上集中荷载作用处为什么要设置吊筋?吊筋如何计算?
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
其下部混凝土可能产生斜裂缝而发生冲切破坏 为保证梁有足够的受冲切承载力 计算见混凝土下p31 67 梁为什么要设置腰筋?设置腰筋有些什么规定?
为加强梁构件混凝土抗收缩及抗温度变形的能力
当梁高〉550mm要设置腰筋 且腰筋间距不宜〉200mm 连接腰筋的拉筋用6-8直径 间距一般为腰筋间距的两倍
为什么要控制框架柱的轴压比?为了使得柱的延性
框架柱柱端弯矩设计值如何取值?为什么?
保证强柱弱梁高层p73 70 框架柱剪力设计值如何取值?为什么?
对柱本身保证强剪弱弯 高层p74 74 柱的箍筋直径有何要求?
二级不宜小于10mm 三级柱截面尺寸不大于400mm时
允许采用6mm四级柱剪跨比不大于2或柱中全部纵筋的配筋率大于3%时 不应小于8mm 75 柱箍筋加密区的范围如何确定?高层p80 底层柱上端区取:柱长边、柱净高的1/6和500mm的较大值 底层柱柱根以上1/3柱净高范围 一级和二级框架角柱的全高范围
柱的剪跨比如何计算?长柱和短柱的破坏形式有什么不同? 对于各类结构的框架柱 剪跨比为M/(V*h0)对于框架结构的框架柱 当其反弯点在层高范围内时 剪跨比为Hn/(2h0)
具体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72页 77 为什么要采用复合箍筋?体积配箍率如何计算? 体积配箍率实际上就是梁柱单位体积内箍筋的体积.箍筋的计算长度Lv=(H-2b)*肢数+(B-2b)*肢数 其中H B为柱梁墙等计算的截面长 宽.b为保护层厚度.核心区面积A==(H-2b)*(B-2b)假设箍筋间距为s 要求的箍筋配箍率为p 则:Asv=p*A*s/Lv Asv为在箍筋间距为s的前提下的单肢箍筋面积 如果是螺旋箍筋
复合箍筋及复合螺旋箍筋计算要烦琐一点.注:复合箍筋的重叠部分不重复计算.有专用小程序可计算.78 加密区的箍筋间距、箍筋直径箍筋肢距有何规定? 箍筋作用是斜截面抗剪
所以箍筋直径和间距通过抗剪计算确定;箍筋加密区按照规范和构造手册确定 主要是加强梁柱核心区抗震能力
框架节点核心区的水平箍筋如何配置?是否都需要计算?
三四级不用计算
剪力墙墙肢应进行哪几方面的承载力计算?
正截面承载力 斜截面承载力
剪力墙的截面厚度如何确定?轴压比
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如何确定?底部加强部位与其他部位有何不同?
一二级抗震不小于层高或剪力墙长度的1/16 且不小于200mm
三四级抗震不小于层高或剪力墙长度的1/20 且不小于160mm
一般取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两层中较大值
约束边缘构件与构造边缘构件有何不同?本人设计的是哪一种构件?
设置部位不同 起得作用不同
连梁的弯矩要否调幅?为什么?
要
要实现强墙若梁 使梁首先屈服
连梁的腰筋和箍筋设置有哪些要求?
连梁截面高度大于700mm时设置腰筋 直径不应小于10mm 间距不应大于200mm 设置拉结筋
箍筋按斜截面计算确定外 抗震设计时
其最小配置量与框架梁两端加密区的要求相同 89 上层柱钢筋比下层多时如何处理? 上层柱纵筋比下层多时
上层多出的纵筋从梁顶下插1.2laE;上层柱纵筋直径大于下层时 上层的纵筋在下层允许的连接区域连接;上层柱纵筋小于下 层时 下层纵筋直接伸入上层与上层纵筋连接
90高层建筑浅基础有哪些类型?
无筋扩展基础、扩展基础、柱下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壳体基础、岩层锚杆基础、91天然地基浅基础设计要考虑哪些问题?
埋置深度的选择、地基承载力、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地基变形 92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如何确定?
天然地基或复合地基:不宜小于房屋高度的1/15
桩基:自室外底面至承台的面的距离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8
非抗震设计或6的度抗震设计时 基础埋深可酌情减小
主楼和群房基础埋深宜有高差 即将主楼基础加深 利用高差形成侧限
当基岩埋藏较钱而不满足埋深要求时 可在基底打地锚增加稳定性
93为什么基础要有足够的埋深?实际工程达不到要求怎办? 1 防止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下建筑物发生滑移和倾斜 提高基础的稳定性 2 提高地基承载力 减小基础沉降量 扩大基础截面
94什么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一般如何取值?
是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满足强度和变形要求的地基土单位面积上的承载能力 95适合高层建筑的桩有哪些类型?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 97钻孔桩有哪三项技术要求?
泥浆护壁 回转钻 清孔
101锤击式预应力管桩施工时要控制哪些指标?
能否满足贯入度要求或标高的设计要求
打入后的偏差是否在允许偏差范围之内 102最后贯入度是什么意思?是否是一个定值?
指最后一击桩的入土深度
通常取最后一阵的平均贯入度为最后贯入度 一阵为10击 不是定值
但不大于设计规定的数值
103静压桩的终压值是什么意思?是否是一个定值?
静压桩终压力Pu是桩尖达到设计持力层终止压桩时出现的最终静压力 其每次出现持续时间通常只有5~10秒
104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要考虑什么因素?
桩身材料、地基土对桩身的承载力
105单桩水平承载力如何确定?还有哪些抗水平力的措施?
以水平静载荷实验最能反应真实情况 没有实验资料时
可按《桩基规范》第5.7.2条估算单桩水平承载力设计值
单桩水平承载力与桩身抗弯能力有关
长桩水平承载力主要由桩身材料的抗弯能力控制 而短桩的水平承载力除桩身材料的抗弯强度外 多受桩周土的横向抗力或桩在土中的稳定性控制
106基础梁(拉梁)一般受哪些力?
首层墙体重量、传递水平剪力、承受柱脚弯距 107基础梁的梁面标高如何定?
进考虑承受首层墙体重量的情况时 一般可设0.2m左右
考虑传递水平剪力、承受柱脚弯距时 应取承台顶面
108桩的间距应取多少?
对于大直径钻(冲)挖孔灌注桩 桩中心距S≥2.5d(桩身设计直径)
扩底端中心距S≥1.5D(扩底端设计直径)或D+1(D>2时)挖孔桩桩边净距小于2d切小于2.5时
应要求采用间隔开挖
预应力管桩桩距通常取3d~3.5d 对高层建筑主楼下大面积密集群桩 桩距应加大至4d~4.5d 110承台保护层如何取值?桩入承台的深度取多少?
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70mm 当有砼垫层时 不应小于40mm 垫层厚度宜取100mm
桩入承台深度大直径桩不宜小于100mm 中等直径桩不宜小于50mm
??
??
??
??
用人要看他的忠诚度和可靠程度、归依企业的程度,希望能够跟企业结合一起的意向有多少,如果这三样东西都是对的,我们企业会给他非常大的机会去发展。
第五篇:届毕业答辩工作方案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
2017 届毕业论文答辩方案
根据《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做好 2017 届毕业生毕业实践环节工作的通知》(商职院[2016]86 号)精神以及软件学院关于 2017 届毕业生论文答辩工作要求,特制订此 2017 届图形图像专业,2017 届软件技术专业,2016 届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毕业论文答辩方案。
一、
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组成员
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在软件学院院长和主管教学的副院长的指导下,在教研室的具体安排下进行,为了有效推进软件学院毕业答辩工作的进行,成立毕业论文答辩小组,小组成员结构如下:
组
长:陈桂生
副组长:张
哲、李
斌、雷
燕 成员:赵松林、柯秀文、翁 超、冯 杨、王 阳、丁上凌、鲁丰玲、宋东利、毛玉琴、吕后坤、唐文娟、魏翠萍、郑凤婷、丰 雁 答辩小组各位老师在答辩前一周,印好答辩记录表,学生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准备好档案袋,做好论文答辩的准备工作。
二、
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对象
2017 届软件技术专业全体毕业生(含预录生)、2017 届图形图像专业全体毕业生(含预录生)、2017 届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全体毕业生(含预录生)。
三、
毕业论文答辩时间安排
各专业毕业论文提交和答辩具体时间见附表 1。凡是没有按时报到和第一次答辩没有通过的学生,要参加第二次答辩。
四、
答辩程序及要求
1.答辩采取由论文指导老师提交名单,统一组织答辩的办法,答辩顺序由按照附表 1 安排进行。答辩一律采取口头答辩方式。
2.抽取的各位学生必须提前 10 分钟到达答辩地点,并在负责答辩的老师处报到,准备答辩,答辩学生答辩时间一般为每生 10 分钟,答辩学生简要汇报毕业论文内容及撰写毕业论文的意义,约 5 分钟;答辩小组成员提问和学生答辩大约 5 分钟。
3.参加答辩者必须按照要求进行答辩.答辩时先就论文进行陈述(陈述时应汇报论文的题目,简要汇报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自己的设计思路,研究方法,论文的主要贡献和不足,论文和设计的改进方向等),然后,认真听取答辩小组成员提出的问题,做好记录并做正面回答。答辩小组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所提问题不少于 3 个。答辩者答辩时不准拖延时间,不得回避问题,确实回答不了的问题应予声明.答辩主持人宣布答辩结束方可离席。
4.答辩要有记录(记录学生的简要报告、答辩委员提出的主要问题和学生答辩要点),答辩结束后,答辩负责人在记录上签字,存入所在的专业教研室备案、备查。
5.答辩结束后学生应提交的材料:
1.根据指导老师和答辩老师的建议和意见修改的最终稿纸质论
文 2 本; 2.刻有论文、毕业设计作品的光盘一张。
3.答辩成绩评定表 1 份。
五、对答辩小组成员的要求
1.论文评阅和答辩由答辩小组组长负责,答辩小组其他成员在答辩前要认真审读论文,准备所提问题,参与答辩和成绩评定。
2.所有答辩小组成员必须按时到场参加学生答辩,无特殊情况中途不得离开。
3.各答辩小组记录员要认真做好答辩记录。
4.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要在《学生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上填写答辩小组意见,并给出论文答辩成绩。
5.答辩,成绩评定要充分体现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
六、论文答辩成绩评定
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根据各答辩小组的答辩情况和成绩评定结果进行综合审查讨论,定出学生成绩和评语,连同小组记录一起报软件学院毕业答辩领导组审定。学生成绩采用四级记分制:优、良、及格、不及格。成绩“优”的评定,应在初评的基础上由答辩小组推荐,经专业答辩领导小组复评审定。优(90 分以上),良(70—89 分),及格(60—69 分)和不及格(59 分以下)。评优人数一般不超过该专业毕业答辩总人数的 5%。对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有较大的争议时,可由系答辩领导组组织仲裁小组详细复评审定。
软件学院
2017 年 12 月 16 日 附件:
数字媒体教研室 2017 届毕业生各专业毕业设计答辩安排表
软件学院 7 2017 届毕业生各专业毕业设计答辩安排表
项目
时间与地点
参与人员
论
文
提
交
时间
参加答辩的毕业生向各自辅导老师提交自己论文
最后上交的材料:
1.修改后的最终稿的纸质论文2本
2.刻有论文,设计作品的光盘一张
地点
现教
笃行楼五楼东侧
柯秀文老师办公室室
软 软件技术教研图 图形图像办公
第 一
次
答
辩
时
间
现
教
技
术
地点
答辩老师
学生
柯秀文
李
斌
丁上凌
时间
15级图形图像
地点
笃行楼四楼东侧
图形图像办公室
答辩老师
学生
时间
李
斌
赵松林
冯
杨
翁
超
王
阳
时间
李
斌
赵松林
冯
杨
翁
超
王
阳
15级软件技术
地点
笃行楼四楼东侧
软件技术教研室
答辩老师
学生
时间1
时间
第二
次
答
辩
软件
第一次答辩未通过的学生
第一次答辩未及时赶到的学生
图形
第一次答辩未通过的学生
第一次答辩未及时赶到的学生
关于毕业论文装订与印制的规定
根据有关文件规定,毕业论文撰写和编印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局统一编制格式,并将提交我院档案室,以便及时向社会提供查阅,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具体印制规格如下:
一、论文装 订格式的排列顺序
(一)封面
(二)中文摘要
(三)英文摘要
(四)目录
(五)正文
(六)致谢
(七)参考文献
二、论文印制规格及要求
(一)论文用 A4 纸(210×297mm)标准大小的白纸打印。
(二)论文在打印时,纸张四周留足空白边缘,即:每页上方(天头)、下方(地脚)、左侧(订口)、和右侧(切口)应分别留出 25mm以上的空白边缘。
三、论文封面格式
(一)学院名称。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宋体、二号字、居中排版)。
(二)毕业。2015 届毕业论文(宋体、小二号、居中排版)。
(三)论文题目。论文题目必须用宋体、三号字、居中排版,标注于明显的位置。
现教
第一次答辩未通过的学生
第一次答辩未及时赶到的学生
(四)基本信息。学号、姓名、班级、专业、系别、指导教师(用宋体、四号字、左齐缩进排版)。
四、论文摘要
中、英文论文摘要内容应一致,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其内容应保留原论文的主要信息,即不看论文全文就能获取必要的信息,不能与引言相互混淆。论文摘要必须用宋体、小四号字、间距 20 磅排版打印。
五、论文关键词
每篇论文必须选取 3-5 个中、英文关键词,排在其论文摘要的左下方。中文关键词尽可能用《汉语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以便检索。论文关键词必须用宋体、小四号字、间距 20 磅排版打印。
六、目录
目录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排列顺序是:1.中文摘要;2.英文摘要;3.正文章节;4.致谢;5.参考文献;并对每项标明页码。
说明:目录根据论文内容正文自动生成的。
七、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要求论点正确,论据可靠,观点明确。正文结构一般由文献综述、实验研究或社会实践阐述、理论分析、结论四部分组成。正文部分必须用宋体、小 4 号字、间距 20 磅排版打印。
论文标题和正文格式排版详见《毕业论文格式模板》。
八、致谢
致谢另起一页,文字部分与正文相同。
九、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论文正文中引用文献的集中反映。文献为期刊的排列格式是:〈序号〉、作者、文章题目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页
码。文献为图书的排列格式是:〈序号〉、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参考文献另起一页,必须用宋体、小四号字、间距 20 磅排版打印。
十、页眉
封面、中英文摘要不加页眉。其它部分页眉格式为“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毕业论文”,必须用宋体、小五号、居中排版。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存档材料
根据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有关文件规定,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和编印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局统一编制格式,并提交学院档案室保存,以便及时向社会提供查阅,促进校内外学术交流。
根据文件精神结合我院毕业设计(论文)归档的要求,毕业生需提交以下几项材料:
1.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开题报告份
2.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毕业论文份
3.
毕业设计和论文的数据光盘份
4.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情况记录及成绩表份
软件学院 7 2017 届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
第一阶段:学生分组(2016.11.14--2015.11.20)
第二阶段:毕业设计(论文)选题(2016.11.21--2016.12.4)
第三阶段:提交开题报告(2016.12.5--2016.12.23)
第四阶段:系统设计(2016.12.24—2017.4.11)
第五阶段:撰写毕业论文(2017.4.13—2017.4.20)
第六阶段:毕业论文提交并修订(2017.4.20--2017.4.30)
第七阶段:毕业论文答辩(2016.5.4--2016.5.12)
第八阶段:毕业设计(论文)相关材料归档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