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现代化(7) _ 现代中医药学核心数据库的建设范文

时间:2019-05-14 19:48: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医药现代化(7) _ 现代中医药学核心数据库的建设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医药现代化(7) _ 现代中医药学核心数据库的建设范文》。

第一篇:中医药现代化(7) _ 现代中医药学核心数据库的建设范文

系统医学系列(7):

系统医药学核心数据库的建设

李经,李纬,李乾,李万海,李万浪、李万波

盐城雷音堂系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Jiangsu,China

盘古基因科技(苏州)有限公司,Jiangsu,China

Sytomed Biotechnologies,LLC.,NJ, USA

苏州大学, 苏州, 江苏, 中国

Abstract

System Medicine is human future medicine which uses system drugs to treat and prevent human diseas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system medical theory developed from system philosophical thinking, Wholism.This presentation is to propose a model for developing the databases for system medicine based on both current biological technology and classical system medicine, i.e.classical Chinese medicine, also familiar to world a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This model includes five parts: 3 big databases standing as a coordinate system, two natural laws between drug and drug and organic body and drug, which are running through the database system to realize the model’s functions, such as system diagnosis, prescription mimics, secret recipe discovery, classical recipe mimic and optimization, and explanations of old theories of TCM, especially, the hope box will be opened to human to conquer those stubborn diseases, such as AIDS, cancer, autoimmune diseases etc...With the methods of the system model provided, scientists could answer those perplex questions like that whether the transgenic feed could be eaten, how the new manmade small chemicals are biocompatible and toxic in term of epigenetics.In general, system medicine must be growing up from the earth of TCM because current Western medicine and system biology could not make any system drug, even in future, which is collected from natural systems such as plants, animals, or minerals.(On 5/25/2014, in Suzhou, China)

系统医药学数据库一般特征

系统医药数据库是系统医药学的核心系统。数据源来自人和高等脊椎类哺乳动物的基因表达谱(Gene Expression Profile, GEP), 按方、药、证划分为3大系统,总数据库系统基本由这3个不同来源的数据子库组成,子库之间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便于数据管理和运算。计算机专家在根据数据种类选择数据结构模型上需要付出很多。关系数据结构模型能将高等生物看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s)有序安置在二维平面上,但处方模拟和数据运算还需要层次或/和网状结构。总之,系统医药学数据库最大的部分是“药库”,其次是“成方库”,最后是“证候库”,其功能应该达到远程录入与共享、数据运算与管理,以及发展出完善的数据库支撑软件。

在此,为了便于叙述和理解,我们姑且把单方(单个系统药)干预后诱导形成的基因表达谱称为“Gene Expression Profile”;把复方(处方系统)干预后形成的基因表达谱称为“Gene Expression Atlas”;把人、其它高等哺乳动物(或微生物、单细胞生物)生理与病理整体系统谱称为“Gene Expression Symphony”。

系统医药学数据库建设的科学假设

1)基于对经典系统医药学(经典中医药学)理论的以下认识:中医对人体系统认知的起源与推演,辩证

证侯的动态“模块运动”和系统代词(证候名词)本质的理解,现代西医元素药的协同、增强、拮抗理论与系统中医药处方的“君、臣、佐、使”和成方加减原理的理解;

2)基于对后基因组时代单个基因系统与整体系统不可分割的自动与自稳调控的认识;

3)基于中国生物、医学家对中药干预后的基因芯片表达谱研究提示,从而得出“证侯有谱、谱示证侯、证侯引导施治、药物矫正异谱”的推理;

4)基于对中医药学“望、闻、问、切”全面、整体监视系统反应的技术的理解,并且基于对全自动流水

式生产线组件与系统功能关系的一般剖析,以及基于中医药一证对应西医多种疾病,多证反映西医一

种疾病的现象的系统学领悟;

5)基于现代生物学和现代医学的发育、生理、病理、药理、毒理、制药的基因调控研究所总结出的“基

因表达组学”可作为中西医学和现代生物学的共同语言的发现;

6)基于比较生物学和模式动物学的假设:哺乳类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基因结构相近,可以用来代替人进行

系统药物干预模型复制研究;

7)基于同种动物的遗传稳定性和均一性假设:同种动物同一器官的基因表达谱值存在正常值,且偏离范

围有限。反映在今天临床上的表达产物的免疫学检测正常值就是例证。

8)基于正常高等生物的稳态机制和基于疾病时基因表达谱的改变与病愈后能够恢复的设想,以及各种组

织中常态看家基因的表达占据日常稳态维持基因的95%的原理(成熟分化后特异性表达约占5%);

9)基于系统药物系统对高等有机体系统的基因表达存在跨系统调控、协同、抵消的初步试验提示;

10)基于对当代mRNA量和质的信息转换、捕获能力、失真度的考察和新技术的预测;

11)基于对信息学的了解和对当代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数据库艺术的信任。

系统医药学数据库系统构成1.主数据库:

1)单方干预性基因表达谱数据库(Single-system Induced Gene Expression Database, SIGED);

2)复方干预性基因表达谱数据库(Multiple-system Induced Gene Expression Database, MIGED);

3)辩证证侯群基因表达谱数据库(Patho-system Appeared Gene Expression Database, PAGED)。

2.参比数据库:

1)受试模式动物特定年龄段,不同部位样品,基因表达谱正常阈值数据库;

2)正常人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不同人种,血细胞基因表达谱正常阈值数据库。

数据库原始数据(Raw Data)标准化问题

1.受试生物系统对象标准

1)建立受试健康动物和健康人标准和辅助检测指标;

2)建立标准操作流程(SOP);

3)受激(应激)反应谱型特征。

2.受试系统药(中药)标准和辅助鉴定措施

1)药源与地域标记: 如广陈皮、广木香、川楝子、川当归、川贝母等。其他来源的同类植物也可入药,但不是经典中药,他们的Profile,Atlas,以及对生物体的Symphony的调控数值是新药源标准,他们的化合物系统构成与异地同类的差异是他们入药的原理。

2)复合系统药(方剂)组成的质和量标准

(1)经典成方组成标准;

(2)成方加减组成标准;

(3)新方模拟和预实验标准。

3)系统药提取方法和组合标准

(1)预实验系统:

A.复方的复合热提取与单味药分隔热提取比较;

B.非加热提取方法与加热提取方法的产物比较、Profiles和Atlases比较;

C.不同提取法的复合系统药对Symphony的影响比较。

(2)确定系统药提取方法和标准操作流程(SOP)

(3)确定标准方法下的组合量

4)受试系统药的用药量标准,规定计算方法,保证数据均一性、可比性和可靠性

5)受试系统药的加工标准

(1)粗加工:水洗、水质、洁净度;晒干和晒干环境;烘干和烘干条件;含水量标准;检测指标;

(2)采集标准:时机(月份)、部位分割标准、不同加工方法结果分析;

(3)炮制标准:对不同药物建立不同的炮制标准流程和检测指标,如炒、烘焙、蒸、密炙、酒制、姜汁制、醋制等等。

3.干预持续时间和有无平台效应的确定

4.高等灵长类生物可持续试验能力考察

1)干预撤销后Symphony新稳态持续周期;

2)干预撤销后Symphony旧稳态恢复周期;

3)重复同类干预后Symphony反应动力学变化(有无耐药和超敏现象);

4)代表性化合物的药代动力学指标和清除周期,提供参考。

5.取样与麻醉

1)麻醉方法和药物选择,及其增殖谱

2)取样种类和部位

(1)血样及其可靠性和SOP

中西医学均认为血液流经全身,营养脏器,血能携带和反应全身的变化,血液含有多种细胞能反映各种看家基因的变化,血液是最容易取得的样品;

(2)受试模式动物其它部位样品的谱图与血液谱图的比较研究;

(3)受试细胞的计量方法的建立。

6.基因表达检测仪和计量精度

1)精确计量与相对数

2)仪器的选择: 目前的基因芯片技术是过度技术,终久将被淘汰,代之以mRNA定性和精确定量、可反复使用的基因表达谱记录技术。今天的固态基因芯片有如下致命伤:精确度差、非特异性难控制、信号丢失(相对数,倍数计算法)、一次性、操作繁琐、芯片价格昂贵、仪器昂贵。

期待一种操作简单、可反复使用、精确计数、由对象数据软件处理后与数据库兼容的流式基因芯片仪(Automatic Gene Expression Atlas System),该仪器尚无投入研发的动力,而当该系统医药学模型公布之日起,她就成了限速器。该仪器将会是用户端配合数据库终端的重要仪器,可走入私人诊所和寻常百姓家。

7.所有试验仪器的标准化和计量审核标准,如同医学检验、严于医学检验。

系统医药学数据库系统功能提要(一小部分)

1.药物干预后表达谱数据导入和处理;

2.正常模式动物基因表达参照谱导入和处理;

3.人种和年龄段基因表达参照谱导入和处理;

4.特定证侯基因表达谱导入和处理;

5.远程登陆和终端用户共享,及其应用程序软件;

6.数据运算功能;

7.谱型分类与比对功能;

8.处方(复方)模拟系统;

9.按证候谱模拟筛药;

10.按复方谱模拟成方、秘方、验方。

潘多拉魔盒再开启的佳期期待

When will the Pandora’s Box be opened again? and the great Athena’s hope in it, which would hearten human being to triumph over terrible diseases.声明(Announcement):

Once this paper opens to public, countries in the world could not protect any patents that use the method of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to set up the models and databases of Human System Medicine.(be continued in coming papers, on 05/25/2014 in Suzhou, China)

第二篇:市级国土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建设探讨

对市级国土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建设的探讨

——以昆明市为例

张琰 李金华 联系电话:0871-66260016(昆明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云南 昆明 650051)

摘要:本文主要以昆明市国土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建设为例研究市级国土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建设的重点、难点及要点,探讨市级国土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建设的深度及解决市级“一张图”建设难、应用难的措施和办法。关键词:国土资源

一张图

核心数据库

1.引言

“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建设是基于统一的基础地理空间参考,把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调查评价数据以及遥感影像进行有机整合,与国土资源的“批、供、用、补、查”等行政审批结果综合集成与展示,实现资源开发利用 “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 的动态监管目标。市级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的目标是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到国土资源管理各环节,打通机构、层级、职能分割,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构筑贯穿四级的协调联动、高效运转的网络化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以信息化建设带动国土资源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市级国土资源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服务社会化。由省国土资源厅牵头,昆明市为试点的“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建设主要指土地部分,因此,如无特别说明,本文涉及到的“一张图”均指“国土资源一张图”。

2.昆明市级“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建设重点及要点

借鉴其他省市“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建设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昆明市“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建设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高度重视数据中心建设;

按照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的要求和标准,收集、整合全市各类国土资源数据,对在不同系统平台中运行的格式多样、标准不

一、尺度不同的多源数据进行抽取、转换、加载,实现“一张图”数据与各应用系统的对接,通过数据中心实现数据共享和同步更新,数据中心承担着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共享,为业务系统提供基础数据的职责。以数据为基础,建立不同业务之间的纽带,打破系统之间的边界和壁垒,实现有机衔接。

数据中心的建设的重点是海量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数据的存储设备主要从高性能、可靠性、标准化、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安全性和性价比考虑,存储网络采用FC SAN架构,通过网络改造,建立独立的存储网络。即通过光纤交换机连接各服务器和磁盘阵列,利用高速光纤通道完成海量数据的传输及存储。

目前,昆明市通过数据关联交换平台进行市局各系统之间数据的汇交整合,其仅实现了市县两级电子政务系统之间数据关联交换的标准化接口,达不到对国土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管理和应用的需求,昆明市计划通过”一张图”核心数据库管理平台实现市局各处室、事业单位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动态更新,以及其他政府部门之间数据共享。“一张图”核心数据库管理平台提供数据应用服务,实现不同系统之间数据的调用服务。同时还具备数据检查、入库、编辑与处理、更新、输入输出、统计分析、地图制图、元数据管理、数据备份、数据迁移及日志管理等功能。

(2)以电子政务升级、改造为核心; “一张图”建设需要大量的业务审批数据作为支撑,电子政务审批系统是收集、规范“批、供、用、补、查”业务数据的最佳方式,同时,电子政务也需要通过 “一张图”实现数据的应用和挖掘数据的价值,因此,“一张图”建设必须与电子政务系统有效结合。目前,昆明市电子政务平台能够实现省市县三级联网并联审批工作,但资源局现有的电子政务系统以及其他业务办公系统在带图审批、统计分析方面的功能较为薄弱,并且已有的业务流程不够完善,有缺失的环节。因此,昆明市首先基于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进行业务审批流程重塑和再造,精简审批环节,规范审批行为,补充完善国土资源各业务环节,增强核心业务系统功能,将国土资源核心业务纳入到系统中进行管理,同时进行业务之间的数据流转和数据共享设计,确保业务系统的数据能及时汇交,“一张图”数据库能及时更新,在电子政务平台和统一的基础空间数据的基础上建设覆盖全面、上下贯通,实用、规范的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形成科学、规范、高效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服务水平。

(3)整合数据,加快“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建设

根据全国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的要求,结合昆明市国土资源数据现状,针对性的开展昆明市国土资源数据整合入库工作,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等技术,从业务数据源头开始,统一空间参考、统一坐标系、统一数据精度、统一项目标准、统一测绘成果,对检查确认合格的成果开展集成整合工作,将“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建设成为电子政务、监管等系统平台的数据支撑环境,为国土资源业务审批、资源监管、宏观决策和数据交换提供统一的数据服务。

(4)以制度建设为保障

昆明市国土资源数据规范体系建设以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国家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云南省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和云南省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为基础,结合“金土工程”二期和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关于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标准体系建设的要求,提出昆明市国土资源数据规范体系建设框架,作为昆明市“一张图”建设的一部分内容。具体内容包括数据汇交和更新管理机制、数据整合技术规范、数据应用与服务技术规范、数据库维护管理及应用制度,以此来指导并规范昆明市国土资源数据整合及数据库建设的实施。

1)数据分级汇交和管理建设 数据汇交机制是保障国土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建设成效及可持续发挥效能的关键,通过制定数据汇交、更新、管理、运维、发布等一系列的管理机制,明确规范数据管理和数据生产者的责任。

2)数据安全与应用制度  数据安全保障机制。建立数据安全管理办法,明确数据安全级别及相应的安全管理要求,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扩大应用服务范围,发挥“一张图”资源服务的作用。建立数据存储备份机制,加强数据容灾能力,拓宽数据应用方向,保障系统平稳运行。 应用制度。明确数据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规范数据服务调用接口和调用技术,满足不同业务系统的数据调用需求。

3)数据更新制度

按照“谁生产,谁负责”的原则,明确“一张图”建设所涉及的所有数据内容的生产和更新责任单位。建立数据更新管理办法,明确数据更新责任单位、更新内容、更新周期和更新方式,实现数据同步更新。

在技术层面,数据更新包括批量更新、增量更新、同步更新、实时更新等多种方式。应根据各类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有效的更新方式。从更新周期来看,可以是定期和不定期更新、定时和实时更新,主要取决于数据源的更新特点和管理上对数据更新的要求。昆明市的数据根据来源的不同,采用不同发的更新方法。基础数据使用批量更新的方式,在数据源更新时,将整套数据(库)重新提交,原有数据作为历史数据保留,例如遥感影像数据;建设用地审批等业务管理数据的变更,在业务审批和数据备案过程中动态更新,实时更新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数据库。

4)数据整合技术规范和质检规范

国土资源数据具有海量、多业务类型、多尺度、多源性等特征,加上历史条件、管理体制和技术等方面的限制,目前这些数据资源分散在各县区国土资源部门以及各业务处室,市级国土局目前并没有集中管理全部各类数据库,且各地现有数据存在格式、平台、建库要求和质量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多源、多尺度、异构数据的集成与共享已成为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因此要集成整合国土资源各类数据,必须建立适合昆明市国土资源的数据整合技术规范,规定昆明市国土资源数据库整合的内容、程序、要求、方法、数据质量要求及评价等。根据数据存储形式以及更新周期的不同,整合方式不同,需要整理入库的数据内容、格式等也不尽相同。因此应该针对不同的数据内容分别建立整合技术规范及相关的质量检查规则和体系。3.以昆明市为例,分析市级“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建设的难点

昆明市国土资源局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和不断完善,开发完成了电子政务业务审批、无纸化公文流转、昆明市个人已购住房登记发证、档案管理等用于支撑日常审批工作的信息系统并积累了大量的国土资源数据,但与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的地区相比,改建、升级的工作量远远大于新建,昆明市“一张图”核心数据库的建设存在更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数据收集难度较大;

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昆明市虽然积累了大量的国土资源基础、专业和管理数据,但由于行政审批条块分割,从国土局土地审批内部循环看,围绕“批、征、供、用、补、查”主线,涉及土地管理部门多个行政处室及事业单位;从昆明市土地流转大循环看,土地从规划、储备、征收、交易再到供应涉及多个行政管理部门。土地计划核拨、“批、征、供、用、补、查”等数据,停留在不同部门和单位内部使用,如征地和供地的部分数据在市储备中心,土地交易数据在交易中心,基础测绘数据在测绘管理部门等,单位之间网络不连通,部门之间数据无法共享,信息无法随业务流程在不同部门之间流转,不同审批环节无法相互印证,信息无法充分挖掘,形成了“信息孤岛”。

(2)数据整合、更新难度较大;

由于各数据产生时的项目因素、业务因素、时间因素的不同,产生了坐标系不统一、格式不统一、版本不统一的情况,使现有数据缺乏集成度高的统一管理模式,给数据整体的管理和实时更新造成困难,为数据成果相互之间的整理、应用带来极大难度。要进行“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建设,必需对现有数据进行统一标准、统一精度、统一坐标系、统一成果的整合,加强数据的集中管理,对整合后的数据进行实时更新,加强数据的现势性。

昆明市国土资源业务数据自电子政务系统启用便开始收集,但由于信息化平台业务系统板块覆盖不全、业务连通性不足,部分业务环节或者板块未能纳入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尚在“体外循环”,多个业务部门之间尚未形成业务联动、管理流程前后制约关系,使得土地计划核拨、“批、征、供、用、补、查”等业务环节出现“断档”,出现土地业务审批各环节之间数据不一致的现象;现有应用系统之间未实现关联,数据库结构独立,数据之间无法关联交换,基础数据重复入库存储,造成数据维护难、更新难、应用难、存储难的现状。

(3)缺少“一张图”核心数据库管理控制平台支撑“一张图”管理及应用;

在国土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建设完成后,需要一个管理平台,实现对数据高效管理和灵活应用,为业务审批系统、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和其它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支撑、应用与服务;同时,通过管理平台实现市局各处室、事业单位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动态更新,以及其他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

(4)缺乏市、县、乡多级联动以及常态化、制度化的数据更新机制;

由于各县(区)基础、业务数据覆盖不全,尚未形成市、县两级联动的数据更新体系,使得目前全市“一张图”建设处于被动状态。

(5)缺少专门机构及制度建设;

目前昆明市数据的收集、整理、入库、维护、更新和应用等缺乏相应的监管部门和管理体制,日常业务审核、审批和管理数据、图片、影像的收集、整理、录入等缺乏相应的监督,数据信息碎片化和零散化,无法提供持续、稳定的数据信息支持和数据资源共享。没有出台明确的数据管理、保管部门及其职责、数据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支撑和保障“一张图”核心数据库的建设。

4.解决市级“一张图”建设难、应用难的措施

(1)统筹规划、重视顶层设计

“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建设工程,需要从网络、硬件、数据、系统、应用、机制等不同层面精心论证和设计,并且紧紧围绕应用为目的,与国土资源业务审批、数据中心、综合监管建设集成设计,保证真正意义上的“一张图”。在实际工作中,应该面向数据,做好数据资源规划,以理清业务流程与数据流向为基础,梳理数据之间的空间关系、属性关系和更新关系,重视数据模型建设,确保业务系统的数据能及时汇交,“一张图”数据库能及时更新。

(2)政策先导,统一数据标准 “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建设基础是数据,实现数据标准统一、精度统一、坐标系统一、成果统一,是数据整合工作的前提条件,应出台相关数据标准、管理规范,依靠政策先行的方式,从数据生产源头控制数据质量,保障数据的可用性、真实性。

(3)创新数据管理与更新模式 数据缺乏集成度高的统一管理模式,会给数据整体的管理和实时更新造成困难,为数据成果相互之间的整理、应用带来极大难度。采用“数据中心”管理模式将数据集中进行管理,实现数据共享和同步更新,可以建立不同业务之间的纽带,打破系统之间的边界和壁垒,实现有机衔接。

(4)加强督导,建立考核评估机制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高度重视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将其列为目标绩效考核的重点内容,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检查,工作有落实。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要把“一张图”融入到日常管理决策和审批工作中,主要领导要带头使用“一张图”,分管领导抓落实,使信息化成果从可用可不用变成必须用,从被动用变成主动用。市国土资源局要把“一张图”建设和应用情况列为对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严格进行考核和奖惩。参考文献:

[1] 全国国土资源“一张图”及核心数据库建设总体方案.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2010

作者简介:张琰、女、籍贯贵州、测绘工程师、学位: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基于GIS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

第三篇: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优化结构、高端高新、集聚集群、融合发展”为导向,以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为抓手,加快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的杭州特色“3+1”现代产业体系。

(10)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按照“优先发展、优化发展、创新发展”的思路,深入实施“服务业优先”战略,加快服务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推进服务业创新,扩大总量、提升层次,加快建设服务业强市。坚持“三位一体”、协调发展,按照集聚化要求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按照便利化要求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按照均等化要求加快发展公共服务业,形成更加完善的服务业产业结构。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进一步做大做强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信息与软件、现代物流、商贸服务、房地产等服务业支柱产业,积极发展科技服务业、中介服务业等对支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现代服务业门类,大力发展以电子商务等为重点的互联网经济,加快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空港经济、会展经济、健康经济等新型服务业态和商业模式,培育发展“十大特色潜力行业”,加快建设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坚持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以杭州入选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为契机,大力推进服务业体制机制、政策、业态、技术和内容创新。

(11)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抓住国家大力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科学判断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突破重点领域,努力把产业基础好、企业实力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把具有较大发展空间与增长潜力的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成为我市的先导性产业,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12)提升发展传统优势产业。深入实施“工业兴市”战略,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实施品牌战略,增强产品开发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升级换代。进一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认真实施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进一步做大做强纺织丝绸、汽车及零部件、轻工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提高制造业水平和竞争力,推动制造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转变。积极支持建筑业做大做强。

(13)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八大门类文化创意产业,增强多元化供给能力,满足多样化社会需求。加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建设,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竞争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创意企业和战略投资者,鼓励和引导非公资本投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培养和引进文化创意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加强以知识产权保护为重点的法制建设,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利用文化、艺术、创意等因素提升一二三产业发展的文化内涵,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14)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发展导向,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菜篮子”工程建设,加强粮食和蔬菜生产功能区建设,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提高蔬菜自

给率。深化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发展六大优势产业和五大特色产业,加快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节水农业、创意农业,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和总部农业。发挥五县(市)山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山蔬菜、高山瓜果、珍贵花卉苗木等产业,积极推进“上山增效”。推进农业与工业、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提升“农家乐”和乡村休闲旅游业品质,促进贸工农一体化和城乡产业联动发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服务体系建设,壮大农业科技人员队伍,提高农业从业人员技能,改善农业生产装备条件,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深化“数字兴农”工程,加快农业信息化和农业机械化。实施种子种苗工程,积极扶持发展现代种业。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水平。推进农业标准、品牌建设,加强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推广认证,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抓好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设立农业重特大自然灾害风险保障金等农业保护金,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15)加快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以建设全省高端制造业中心和创新中心为目标,坚持“建区”与“建城”相结合,加快省级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引进和产业转型升级,使之成为杭州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两翼。规划建设一批市级产业集聚发展新平台,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国家级开发区科技示范、产业引领和功能辐射作用,推动省级开发区提升扩容,加大城镇特色工业功能区整合提升力度。推进新城、城市综合体、服务业集聚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完善“城市、平原、山区”三大农业圈层布局,推进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积极引进重大产业项目、国内外知名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现代服务业和农业龙头企业,增强发展后劲。深入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计划、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瞪羚计划”)、科技型初创企业培育工程(“雏鹰计划”),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进一步做强做大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培育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提升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促进企业组织结构优化。

(16)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深化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加快城市应急指挥信息系统、空间地理信息系统、智能交通信息系统、住房信息系统、市民卡信息系统和社区管理信息系统等基础信息载体建设,完善城市基础信息平台。推进“三网融合”和“无线城市”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加快物联网、下一代移动通信、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建设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智慧杭州”。

第四篇:百色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 示范区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百色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加强我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管理工作,根据《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创建方案〉的通知》(桂办发〔2014〕17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桂政办发〔2014〕107号)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创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引领,以机制体制创新为动力,以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以“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多元投入、特色兴市”为原则。

第三条 各县(区)可结合实际创建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凡符合建设标准并经市认定,可列入市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

第四条 各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创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纳入本地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制定相应扶持政策,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保障示范区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章

职责与分工

第五条 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农业局)负责提出建立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意见,制定管理办法。负责指导本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建设,完善扶持政策,制定具体管理考核办法。县(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落实示范区建设任务。

第六条 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农业局)负责指导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主要职责是:

(一)提出建立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意见。

(二)制定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认定管理办法。

(三)负责组织示范区申报、评选和公示等工作。

(四)对示范区运行情况进行考核和工作指导。

(五)研究扶持示范区的政策措施。

第七条 县(区)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区农业局)职责:

(一)组织开展本县(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筛选、审核、推荐和申报工作。

(二)对本县(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管。

(三)对本县(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进行指导。

(四)协调解决与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发展有关的重大问题。

第三章

建设要求

第八条 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主要由县(区)人民政府创建。具体要求是:

(一)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具有管委会等专门的管理部门,建设主体清晰,内部规章制度健全,组织管理、经营管理和社会化服务比较完善,运行1年以上,各经营主体经营状况良好。

(二)特色产业突出,土地规范流转,发展规模适度,市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一般连片规模2000亩以上,拓展区3000亩以上,辐射区8000亩以上;县(区)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一般连片规模1000亩以上,拓展区2000亩以上,辐射区5000亩以上。每个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内要具有1个精品区(市级精品区要求规模连片500亩以上,县级精品区要求规模连片300亩以上),必须实现试验、示范、展示、培训、农科体验、休闲观光等6个功能。

(三)新型经营主体作为支撑力量,每个示范区至少有1家龙头企业入驻,至少成立1个密切联接示范区所在地农户的合作组织,示范区经营方式科学,经营机制灵活。

(四)规划编制科学合理。按照“经营组织化、装备设施化、生产标准化、要素集成化、特色产业化、村庄美化”的要求,编制经当地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建设规划、建设方案,且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和农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并与乡村建设相融合。县(区)人民政府出台支持示范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安排财政专项扶持资金。

(五)农业组织化程度高,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示范区及示范区内龙头企业能有效带动当地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或一村一品示范村,带动农户范围广、数量大,利益联结关系比较紧密。示范区内龙头企业原料订单采购比例超过50%,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20%。

(六)产业链条完整,加工转化增值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较强。有与示范区相配套的高标准原料基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程度比较高,仓储、包装、运输等产业配套发展。农产品加工转化比重大,产品附加值高。

(七)农产品品牌发展基础较好。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或农产品地理标识登记产品数量多,示范区内企业产品获得自治区级以上各类品牌认证,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

(八)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建成。主管部门或当地科研、质检等行业主管部门自建或依托龙头企业,建设技术创新、质量检测、物流信息、品牌推介等公共服务平台不少于1个,为示范区内各类经营主体提供便捷优惠的公共服务。

(九)促进新型城镇化作用较为明显。示范区所在乡镇(针对在一个乡镇行政区域范围内的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城镇化率高于全县平均水平,有效带动当地形成支柱产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示范区所在城镇集聚,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综合服务功能建设完善,加速城乡统筹发展步伐。

(十)基础设施完善和生产服务配套。水电路网发达,农业技术装备现代,农业废弃物处理设施先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程度较高。

1、种植业(包括花卉和绿化苗木)示范区综合机械化率50%以上,农资贮藏库、育苗中心、采后处理中心、水肥一体化、分级包装、保鲜贮运、检验检测室和档案室等设施设备处于全区同行业领先水平。

2、畜禽养殖示范区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完备,沼气及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配套齐备并运转正常,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监测设施齐全。畜禽排泄物处理原则上按照农牧结合要求,做到就近消化、循环利用。

3、水产养殖示范区设施设备完善,有检测室、仓库和单独配置的药械房等。生产设施具备符合标准化生产要求的养殖池塘、网箱等基础设施,给排水独立,生产所需渔业机械齐全、足量;蓄水池、净化设施及废水处理系统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4、林业类示范区先进技术普及率、林地综合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处于全区同行业先进水平,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达70%以上;依法取得相应生产经营许可,种源来源清楚,防疫检疫、安全等配套设施及制度齐全;充分利用现代先进适用高产栽培技术,具备相应的科技力量和技术储备。林产加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产业综合利用率90%以上,精深加工率(二次以上加工)达到70%以上。

5、休闲农业示范区所需用地、排污、卫生、安全等符合有关规定,农业、旅游、生态融合发展,集旅游、观赏、休闲、体验、养生、科普等于一体,水、电、路、气、讯、排污、停车等基础设施完善,公共设施、服务设施和接待设施齐全。

(十一)生产要素聚集。示范区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集约化程度较高,各生产要素投入符合现代农业要求。

1、培养一支高水平的经营管理队伍,逐步把示范区建设成为县域农业人才小高地。

2、引进先进适用的农产品加工技术、设备和工艺,建设有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展示区。技能培训制度化,农业工人职业化。示范区科技水平处于全区同行业领先。

3、形成企业主体、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社会资本、工商企业、金融资本成为示范区投资的主要来源。

第四章

申报与认定

第九条 符合市级建设要求的,可申报百色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申报程序:示范区当地县(区)级人民政府组织申报,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农业局)组织专家评审后报市人民政府认定。

第十条 申报材料主要包括:

(一)主要包括示范区概况、经济运行现状、基地建设情况、带动农民增收情况、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情况、公共服务平台打造情况、带动城镇化发展情况,以及具体申报理由;

(二)县(区)人民政府申报文件;

(三)示范区成立的相关文件或当地政府开具的所申报示范区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划定区域内集聚发展的证明材料;

(四)示范区建设规划、建设方案等证明材料。

第十一条 百色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认定程序:

(一)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农业局)对各地申报的示范区材料进行初审;

(二)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农业局)召集专家进行实地考评,召开联席会议对申报材料进行评估,提出评审意见;

(三)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农业局)根据专家评审意见提出初步名单,报市政府审定,并经公示无异议后,由市人民政府发文认定为“百色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并颁发证书和牌匾;

(四)初次认定为“百色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和“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市人民政府给予一定的奖励补助。

第五章

管理与监督

第十二条 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农业局)负责对示范区运行情况进行跟踪考察和日常监督管理。

第十三条 百色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运行一年以上,每年第一季度向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农业局)报告运行情况,包括主导产业发展、龙头企业效益、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品牌建设、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等情况。

第十四条 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农业局)适时组织专家每2年对示范区进行考评,对于考评优秀的,采取适当方式给予表扬或奖励。加大对优秀示范区的宣传和扶持力度,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指导意见。

第十五条 每2年对百色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进行动态监测,对主要指标符合标准的示范区,继续拥有“百色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称号。对主要指标不符合标准的示范区,取消其“百色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称号。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示范区,可不经考核程序,直接取消“百色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称号。

(一)违法经营,受到有关部门处罚的;

(二)损害农民利益,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三)发生重大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自愿放弃示范区称号的;

(五)有其他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

第十七条 被取消“百色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称号的示范区,两年内不得再申报市级示范区。

第六章

第十八条 申报百色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有关材料必须客观真实。如果存在舞弊行为,一经查实,已经认定的示范区取消其“百色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资格,并收回奖励资金;未经认定的取消其申报资格。

第十九条 对在申报、认定、考评工作中有徇私舞弊行为的,对相关人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有关党纪、政纪和法律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第二十条 县(区)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定本县(区)具体的管理办法。县(区)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由县(区)人民政府认定,并报市人民政府备案,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农业局)随机抽查。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百色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农业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第五篇:有效的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核心概要

有效的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核心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来,从中央到地方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宝贵经验,改革在不断深入。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形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任务,要求“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企业党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并适应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改进发挥作用的方式,”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正确认识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对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具有决定意义。可以认为,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当前微观经济领域最重要的制度建设。

(一)公司制是实现两权分离最有效的制度安排

所有权经营权分离是当代大型经营机构普遍采用的运营方式。国有资本管理、监管和运营的微观制度基础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为什么要实行“两权分离”?一个大型现代化生产经营组织涉及多个不同的利益主体和极其复杂的利害关系,在市场中要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和经营风险。因此,它的经营决策。管理运营和监督控制都属高度专业化的领域。一般而言,投资者并不就是高明的经营管理者,他们的特长是选择项目、选择业主。因此,投资者投入资源组建公司后宁愿委托给精心选择的诚信并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经营管理者来管理。在进行委托管理时,投资者必须在专业经营管理所带来的预期收益和由于利益不一致而产生的委托成本及风险两个方面进行权衡。为保障投资者利益,需要采取法律、合同和酌情处置权等形式,既使经营管理者充分发挥才能,为股东创造价值;又要构建投资者对公司的最终控制机制。这就是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实质和建立有效公司治理机制的必要性。

现代公司制度与传统国有企业制度相比至少有四个优点:

1、公司是迅速聚集社会资本、发挥国有资本引导和辐射作用最有效的财产组织形式;

2、公司可以引入包括非国有的多家股东,形成混合所有制企业,有利于公司将目标集中于经济效益;

3、公司提供了投资者有效监督的体制框架,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情况下保障投资者权益;

4、公司制度可以使投资者、经营者和管理者各自发挥所长,实现动态最佳组合,有可能创造良好业绩和“百年老店”。

所有这些优点都是传统国有企业制度所无法相比的。国际经验表明,到目前为止,公司是实现两权分离最有效的制度安排。

(二)实行公司制的目的是使国有企业实现质的飞跃

必须充分认识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制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重在转换机制。

1、改变企业的债务责任关系。传统国有企业与公司设立的法律依据不同,前者在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的情况下,所有者实际上对企业的债务必须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后者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有者对公司的债务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为限,承担有限责任。

2、使企业成为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按照《企业法》的规定,在国有企业内没有所有者的位置,所有者在企业之外进行干预和决策,因此,企业就无所谓“自主经营”,而承担盈亏后果的应该是所有者,但由于企业内所有者缺位,它也不能“自负盈亏”。国有企业改制为公司后,所有者进入企业行使权能、承担责任,使企业成为独立、完整形态的市场主体。

3、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改制后,所有者直接干预企业的权力消失了,但却获得了“用脚投票”的自由度;公司获得了自主经营法人财产的权力,但这是以所有者(代表)进入企业、强化对经营管理的监督为条件。

4、改变企业的激励一一约束机制。在公司制度下,跳出了政府部门在企业之外“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所有者、经营者、管理者在企业内建立分权、分责、制衡关系,可以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三)公司制度发挥作用的基础是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是用以处理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而产生的信托代理关系的制度安排。也就是说,所有者投资设立经营机构,但并不直接参与经营,把投入的财产委托给董事会;董事会对经营战略做出决策,但是不直接管理,而是聘请职业经理实现公司的目标,这样就出现了一系列的委托代理关系。经理运营的结果能否体现所有者意志,保障所有者的权益?这就必须有一套科学的体制框架作保障,这套制度安排就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一个有国家法律保障、公司章程和合同约束、制度严谨的分权。分责、制衡体制。它所形成的一套有效的委托代理关系,可以保障投资者的最终的控制权,可以维系公司各个利害相关者之间的平衡。有效的公司治理可以为投资者激励和监督经营管理者提供体制框架,为经营管理者施展才能提供舞台。公司治理是公司制度发挥作用的基础,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最重要的问题。

例如,公司制度具有强大的融资功能,但投资者只有在确认自己的利益能够得到保护的情况下才会向企业投资。因此,企业在资本市场上为获得融资而进行的竞争,实际上是公司治理水平的竞争。健全的公司治理会得到投资者的信赖,可以比较容易地以较低的成本融得较多的资金,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公司治理不良的公司,得不到投资者的信任,或筹资成本较高,或能筹集的资金数额较少,也就限制了它的发展空间。因此,只有良好的公司治理,才能实现公司的良性发展。

(四)现代公司的分权制衡机制

公司与传统国有企业的运行机制完全不同。传统国有企业所有者在企业之外决策,企业设立统一的“领导班子”,强调“一元化领导”,决策机制是“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公司制度下所有者进入企业,实行分责、分权、制衡体制。决策机制是股东大会的一股一票,少数服从多数;是董事会的集体决策个人负责。

一般来说,公司权利可以分成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公司法》对四项权能和按层级的制衡关系各有明确界定,并分别由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和监事会行使。

公司所有者组成最高权利机构股东大会,行使所有权,保持对公司的最终控制地位并全权决定董事选聘、激励和去留。

董事会对全体股东负责,每位董事对自己的行为独立承担责任。董事会拥有公司的经营决策权,包括选聘、监督经理和决定经理的薪酬、去留。

经理作为公司的经营管理者,在董事会的战略决策和授权范围内独立主持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经理依《公司法》享有经营管理权。

监事会代表股东对公司进行监督,行使《公司法》赋予监事会的监督权。

职工是公司生产经营的主体,他们的积极性、参与程度和创新精神对公司的成功具有重大作用。依照《公司法》,公司职工民主选举的代表进入董事会、监事会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和监督,这是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民主管理的一种法定有效的形式。

在公司治理中既要防止所有权侵犯经营权、管理权;也要防止经营权、管理权架空所有权,排斥监督权。股东对董事会不满意时,甚至可以更换董事会,但不应该。也没有必要替董事会做决策。同样,董事会对经理不满意,甚至可以更换更适合的人,但没有必要替经理指挥生产管理。只有公司的所有者、经营者、管理者、监督者恪尽职守,又不越位,才能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使企业富有活力。其中所有者负责而恰当地行使最终控制权是良好公司治理的基础。

为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就要科学地配置公司的控制权,确保分权——分责——制衡的有效性。要保证股东大会的最终控制权,保证董事会独立决策权,保证经理自主经营管理的权力。董事会成员与经理人员不能过分重合。以确保董事会不被经理层所控制,能以公司和股东利益为取向主持公司的经营和决策;大型公司还应有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以维护小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董事长与经理不要一人兼,以确保董事会对经理的有效监督。职工代表依《公司法》进入董事会、监事会,使职工以法定的形式参与公司的决策和监督;对涉及职工经济利益的决策要建立公司与工会的平等协商机制,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国有独资公司依法设立外派监事会。如此等等,确保在公司治理机制中没有不受约束的人,从而保证公司的有效运转。

因此,笼统地提“公司领导班子”、“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公司一把手”、“董事长领导总经理”等都是不确切的,很容易打乱分责、分权、制衡机制,把新旧两种企业制度混淆。

(五)建立有效公司治理结构的意义

目前公司治理是微观经济领域最重要的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的重要意义在于:

(1)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关系国企改革的成败。良好的公司治理可以保障投资者权益。这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可以分离的制度基础。如果因公司治理的缺陷,投资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机构投资者、外资和个人投资者;将“用脚投票”,远离公司。而政府股东由于退出的障碍,就会处于两难的地步。如果不加干预,坐看国有资产流失,有失责任;如果以强化行政干预的方式来维护所有权,那就退回到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政企不分的原点,使改革遭致失败。

(2)公司治理水平影响经济增长。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投资机构和个人资金通过资本市场源源不断地流入企业,转化为生产发展资金,而公司治理在这一转化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公司治理还与金融体系的安全直接相关。例如,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投资者利益得不到保障,这时投资者就不能投资于公司的基本赢利能力,只能转向投机炒作,结果市场投机成分增加,泡沫成分增加。泡沫一旦破裂,往往会导致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本质上是一场公司治理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关系经济发展全局,公司治理水平影响经济增长、影响金融安全。

(3)公司治理是企业竞争力最重要的基础软件。世界上办得成功的大公司几乎都经历了同一个过程,发展——融资——再发展——再融资。能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的基本条件就是取得投资者的信赖。现在的情况是,有发展前景的企业需要不断充实资本金,获得发展的机会,而那些机构投资和个人投资者则四处寻找良好的投资项目和可以信赖的业主。这两者能否有效结合,一是看资本市场是否健康有序;二是看公司法人治理是否规范有效。可以说,一个富有前景的企业,有效的公司治理、对股东的诚信是取得投资者信赖的基石,是走向资本市场的通行证,是企业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据麦肯锡企业顾问公司2000年对亚洲的调查,对同等赢利水平的公司,投资者愿为治理机制良好的公司股票多支付20%以上的溢价;在亚洲金融危机后,投资者在评估亚洲投资潜力时,认为董事会行为质量比财务问题更重要和同等重要的占75%。

(六)始终存在人为扭曲公司治理的力量

在中国,从改革方向上大家都承认必须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但有些人却不太相信公司治理的作用,缺乏推进建立有效公司治理的热情。这里有认识和理解方面的原因,也有的人受体制性局限和利益驱动,更相信所有者在企业外的强力干预,还有人则企图从扭曲的公司治理中获得短期非分的好处。这就造成公司治理被扭曲的现象仍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主要表现在:

1、国有股权委托代理体制尚不健全。模糊的股权管理体制、责权不清的产权代理关系,使国家投资和拥有股份的公司没有集中统一的国有“老板”,行政干预较多。下工夫推进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动力不足。失去了所有权的激励和约束,内部人往往会产生偏离所有者权益的行为;

2、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后,“存续公司”解决存续问题的资源进入上市公司,作为控股股东,他总有一种通过与上市公司高管人员交叉任职、关联交易等手段从上市公司获得特殊好处的倾向。由此造成的不良后果:一是董事会有失独立性,二是公司目标变得模糊。三是情况严重的,上市公司被掏空;

3、政府主要承担社会职能,在它直接充当所有者时,往往利用行政权力把控制的公司当作行使社会职能的工具,如限制冗员的分流,要企业继续自办小社会、通过“拉郎配”向状况尚好的企业甩包袱等。政企职能错位使公司丧失了商业利益的独立性,小股东的权益无法保证;

4、政府在企业外的直接干预,包括超越《公司法》对人事安排的干预,很容易打乱公司治理机制,使公司权利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之间的分权——制衡体制遭到破坏;

5、在资本市场上,国有股。法人股不流通,没有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威胁,经营者只要能讨好大股东,就敢于更大胆违规运作,导致人为地扭曲公司治理的倾向。

从改革方向上大家都承认必须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但有些人却不太相信公司冶理的作用,缺乏推进建立有效公司冶理的热情。这里有认识和理解方面的原因;也有的人受体制性局限和利益驱动,更相信所有者在企业外的强力干预;还有人则企图从扭曲的公司治理中获得短期非分的好处。这就造成公司冶理被扭曲的现象仍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七)克服建立有效规范公司治理结构的障碍

当前,要在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导下,在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时,不失时机地深化改革,克服建立有效规范公司治理结构的障碍。

首先,克服政企不分带来的障碍。党是政治组织,政府承担社会职责,而企业以效益为目标,追求投资回报。公司只有目标明确而单一,才有利于经营者把精力集中于为股东和公司创造最大的价值。董事会的决策机制和董事个人的风险机制都要求每位董事必须独立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某种情况下依《公司法》董事还要对股东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忽视董事和董事会的独立性、忽视经理人行使职权的独立性,以党政部门取代或“指导”董事会、干预经理人,将使经营管理者无所适从。结果,将使企业的目标变得模糊,财务软约束,出现的劣迹无人负责。

第二、推进股权多元化。实践证明,国有企业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或国有股“一股独大”,从机制转换角度看并不理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总结了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的经验,提出要“使股份制为基础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重要的由国家控股”。也就是说,国有企业不仅要改制为“混合所有制”公司,而且对一般企业国有可以控股,也可以不控股。

实践证明,通过调整股权结构,防止和矫正国有股东的非正常行为,把企业目标集中于追求经济效益,是国有企业改制要遵循的重要原则。一般来说,引入多元股东,包括另外的国有股东、特别是非国有股东,有利于所有者权能到位,形成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多元股东的制衡,易于实现政企分开,使企业目标集中于追求经济效益。

第三、克服“内部人控制”造成的障碍。所有者缺位、企业办社会、职工“以厂为家”的体制,已经使“纯洁”的国有企业成为融合了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企业经理和企业职工利益的、被改造了的国有企业。例如,不规范的行政审批往往难以避免私下交易。在缺乏有效监督情况下,厂长(经理)负责制使决策和执行混为一谈,往往是个人说了算。经理和职工工资并不反映真实收入,“公务消费”有很大的空间,通过自办小社会对职工进行或明或暗的补贴。经理人员为维护自己的控制地位,往往使企业购并变得非常困难。实际上,围绕国有企业编织了一个个错综复杂的利益网,内部人处于控制地位。改革一旦触及到这一利益格局,就会遇到来自各个方面强大的阻力和难以克服的各种现实问题。

(八)改善公司治理应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所有权到位,是形成有效公司治理最重要的条件。企业的公司治理被扭曲几乎都与国家所有权行使有关:要么是所有权不到位,内部人控制;要么是一股独大的国有股东行为不端正。原则上讲,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本质上都来自所有者,因为所有者享受的是“剩余索取权”。即在政府收了税、银行拿走了利息、职工领取了工资后的“剩余”才属于投资者。在完成如上扣除之后,如果“剩余”是正数,那就是利润;如果是负数,那就是亏损。作为“剩余索取者”,他承担公司决策和运营的最终后果,因此具有监督公司其他参与者和做出有效决策的积极性。所有者为获取更多“剩余”的热情就是企业发展的动力;防范风险的谨慎,就是企业的约束。因此,所有权到位是公司治理的灵魂。离开了所有者的激励和约束。很难避免公司其他参与者的非正常行为。所有者自身的权益就无法保证。

其次,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机构。经理层对公司具有实际控制力,但他并不是股东,或只持有少量股份。经理层和股东的利益实际上不可能完全一致,在信息不对称、股东直接监控困难的情况下,公司的经理们就有可能为追求自身利益而牺牲股东和公司的利益。因此,股东并不把公司经营权直接交给经理,而是将公司委托给具有决策和监督能力,勤勉、诚信的董事组成的董事会经营。董事会受投资者委托,主要职责是确保公司的长远利益,最重要的职能是任命和更换公司最高管理层、做出战略决策、监督管理层的工作、评估经理的绩效并决定其薪酬和去留。董事会还必须确保企业的经营符合各项法律法规,包括要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规性等负责。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处于核心地位。为此要优化董事会结构,包括设立外部董事、独立董事;设立以外部、独立董事为主组成的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等。要认真实行董事会“集体决策个人负责”的决策机制,强调董事会的独立性,强化董事的个人责任。

第三,公司的目标必须集中于投资回报。公司治理的要义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给企业设置非经营性目标,一方面使经营者无所适从,另一方面也给经营者的随心所欲留出了更大的空间。结果是财务约束软化和对经营业绩无法准确考核。这是国有企业低效率的一个重要原因。政府的目标是多元的,但是,除极少数特殊公司外,不能通过出资人机构把政府的多元目标转嫁给国家投资和拥有股份的企业。公司目标集中于投资回报,才能建立财务预算硬约束,才能准确评价公司的经营业绩。即便承担某些政策目标的特殊公司,也必须把政策目标和为此而支付的成本设定清楚,强化预算硬约束。

第四,建立具有纠错功能的选人用人机制。现代公司的分责、分权、制衡关系,主要是各层级通过对人的控制来实现的。《公司法》中股东会。董事会和经理间有关人事权力的分配,完全对应于责任的分担,是建立有效制衡关系的基础。由于人事权力与各自承担的责任和履行的职责相对称,致使他们具有选择和监督相关人员所必须的责任心,不会滥用权力;实行有责任的强约束,会及时发现选任用人中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因此,把权力交给他们是有效的。如果公司人事权力的分配规则乱了,那么公司的责任和制衡关系就会被打乱,就会导致内部约束机制软化、高管人员非正常行为上升、经营劣迹无人负责。因此,尽管对公司具体领导人员的管理十分重要,但维护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形成具有及时纠错功能的人事管理机制,更有利于公司创造良好业绩,降低风险。如果大股东不恰当地干预企业人事管理,尽管是为维护股东利益,但是一旦由此影响甚至破坏了公司的分权、分责、制衡关系,那么必然招致内部的激励约束机制失效,结果将事与愿违,得不偿失。

为此,要积极探索适应公司制度法律要求的选人用人新机制。组织考核与引入市场机制、公开向社会招聘结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依照《公司法》股东会选聘董事、董事会选择经营管理者以及经营者行使用人权的规定相一致。

第五,提高公司透明度,强化信息披露。在两权分离情况下,投资者是借助公司信息进行决策的。因此,公司运行状况透明度高低,决定着有关利益主体尤其是少数股东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护自己的利益。董事会是代表股东利益管理公司的核心机构,也是保护小股东利益的主要依托。一般而言,董事会更有能力理解和评估公司的财务和运行状况,因此董事会依法平等地对各个股东诚实的信息披露尤其重要。

(九)公司的约束机制

改善公司治理有多种工具,尽管每一种工具还不能完全保证公司资源有效利用,但多种作用结合就可以形成一个有效的制约框架。

如果经理不能有效地经营管理,董事会就会采取行动改变局面,直至更换经理。如果董事会行动迟缓或不力,股东就会施加积极影9向,直至重组董事会。如果董事会、股东都无力回天,从而企业业绩继续下滑,公司的市场价值就会降低,当价格低于价值时,就会成为其他投资机构的收购目标。公司一旦被收购,不仅所有者惨遭损失,而且董事和经理将失去岗位、身价贬值。如果这些机制都不能改变局面,亏损就不断侵蚀所有者权益,当公司所有者权益接近于零的时候,“有限责任”就可能使股权持有者产生非正常行为,从而威胁利害相关者特别是债权人的利益。此时利害相关者如债权人,就有动力走到前台,破产机制就会发挥作用,以此改变所有者。改变董事会,对公司资源重新配置。

贯彻十六大精神和执行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在企业转制方面我们应竭尽全力做到的是,通过有效的公司治理形成内部化的财务预算硬约束机制。这比在企业主外的政府干预和审批更具有本质意义。国资委的成立为深化企业改革、建立有效公司治理创造了条件。但是,改善公司治理不是靠企业自身努力就能做到的,需要公司董事、经理们的努力,需要不断完善法规,需要政府、国有出资人机构、其他投资者、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中介机构、新闻媒体等的持续共同努力。

给企业设置非经营性目标,一方面使经营者无所适从,另一方面也给经营者的随心所欲留出了更大的空间。结果是财务约束软化和对经营业绩无法准确考核。这是国有企业低效率的一个重要原因。政府的目标是多元的,但是,除极少数特殊公司外,不能通过出资人机构把政府的多元目标转嫁给国家投资和拥有股份的企业。公司目标集中于投资回报,才能建立财务预算硬约束,才能准确评价公司的经营业绩。即便承担某些政策目标的特殊公司,也必须把政策目标和为此而支付的成本设定清楚,强化预算硬约束。

下载中医药现代化(7) _ 现代中医药学核心数据库的建设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医药现代化(7) _ 现代中医药学核心数据库的建设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