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洪水灾害粪便无害化处理知识要点
洪水灾害粪便无害化处理知识要点
一、粪便的危害
1.对健康的危害:粪便中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病原体,如果处置不当,就会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而致病,常见疾病包括:痢疾、伤寒、副伤寒、霍乱、病毒性肝炎及寄生虫病。
2.对环境的影响:污染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
二、粪便处理
粪便无害化处理是降低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有效方法,通过修建卫生厕所、使粪便达到无害化。
1.修建和使用卫生厕所:卫生厕所指有墙、有顶,厕坑及储粪池无渗漏并加盖,厕室清洁,无蝇蛆,基本无臭味,粪便及时清除。
2.粪便无害化处理:在没有修建卫生厕所的地区,收集的粪便可以采用高温堆肥、厌氧发酵或脱水干燥的方式进行处理,操作得当可将粪便达到无害化的效果;在应急状态下可采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搅拌的方法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
3.便后洗手,随时清洁卫生,把住病从口(手)入关,预防粪便传播疾病。
三、厕所选址
距离群众生活区最近不少于10米,最远不宜超过50米;尽量远离临时水源,地势稍高;建在主导风的下风向;土质较坚硬,不要选择松软的沙质土层,也不要选择难以开挖的石质土层。
四、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
洪水灾区的粪便无害化处理方法,主要有高温堆肥、三格化粪池处理、粪尿
分集脱水干燥处理、密闭贮存发酵处理和化学处理法等。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高温堆肥法:以粪便、秸秆为原料,进行密封高温堆肥,温度最高可达到50~550C以上,持续5~7天,粪便中的致病菌就会被杀灭,达到无害化的目的。
2.三格化粪池和密闭贮存处理方法相似,是将粪便封闭在缺氧的环境中,在一定的高温条件下经过发酵,有效地降低和杀灭寄生虫、病毒和细菌的数量,是粪便达到无害化。
3.粪尿分别收集使粪便脱水干燥。粪便里的致病菌一般存活在水环境中,在脱水的环境容易存活,如粪尿分集式厕所的粪坑,加入草木灰有吸水、吸臭的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干燥后就达到了无害化的要求。
4.化学处理法:用漂白粉、石灰搅拌处理。对分散、少量的粪便,又不方便集中处理的,可按粪便量的1/10加漂白粉,搅均后24小时可达到无害化处理效果。生石灰与粪便搅拌进行消毒处理,在粪便中加入相当于粪便总量1/4左右的生石灰,搅均加水,保持24小时能够起到较好的消毒效果。
第二篇:洪水灾害自救知识汇总
洪水灾害自救知识汇总
1.洪涝到来前:做好准备
基本原则
准备应急避难包
1.最重要的,要有可供所有家庭成员3天的食物和水。食物要以压缩饼干、方便面等不易腐败的为主。
2.应急包还应该要有身份证、医保卡、户口本、保险等重要文件复印件,储存在防水袋中。关键时刻,能快速确认身份。
3.洪涝几乎一定会给某些人带来腹泻症状,记得准备口服补液盐。
4.准备一双安全靴。洪水中存在很多玻璃和碎渣,穿着长靴可以尽量避免在洪涝中被划伤。
5.能处理伤口的急救包,别忘记。包括医用绷带、创可贴、医用消毒剂(碘伏或苯扎氯铵)、生理盐水。
6.虽然很多人觉得没必要,有洪涝风险地区的务必给每位家庭成员准备一件救生衣。
7.准备能够保温的急救毯或者毛毯,避免身体因浸湿出现失温。
8.有条件的话可以准备一些泡腾消毒片(含氯消毒剂),没有干净水源的情况下,它可以帮上大忙。
9.用含氯消毒剂时,浓度恰当才安全有效,记得按照说明书上的建议来。
2.洪涝来临时:学会自救
基本原则
尽量远离洪水。洪水当中可能有排泄物、工业废物、玻璃残渣等,充满细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
不要去洪水中游泳。不论是否会游泳,洪水的水流和漂浮物都可能是致命的。
洪涝来临时,如果处于室内,应向高楼转移(除非需要紧急撤离);如果处于室外,应向地势高处转移。
出门在外尽快就近找地方避险,不要执着回家。
在室内
10.保持信息更新很重要。及时查看政务短信、收听来自当地气象局和收音机的消息,随时等待逃生撤离指令。
11.关闭门窗,用胶带纸封住门窗,尽量减少进水。
12.如果房间进水,立即关闭总电源,并远离进水的电器。
13.一旦发现有人触电倒地,不要冒然上前施救。能关闭电源就关闭电源,或者用绝缘物体断绝接触再进行施救。
14.如果水位漫过腰部,可以站在沙发、桌子等高处,同时抓住脸盆、木板等一切能漂浮起来的物品。
15.不要在封闭的阁楼内躲避,水漫进后可能难以逃出。
16.如果穿着了救生衣,可以双手抱腿漂浮在水中,以尽量减少体温散失。
17.如果有多个人,可以手牵手、双腿朝内围成圈,同样可以减少体温散失。
18.在撤离时,记得带上应急避难包。
在交通工具上
19.洪水来袭时如果在开车,应尽可能向高处驾驶,不要盲目驶入桥下、隧道等容易积水的地方。
20.隧道、桥洞有积水线,在驶入前应观察积水线。
21.如果车辆抛锚,在周围没有湍急的水流情况下,应尽早弃车逃跑。
22.如果周围已经有湍急的水流,建议留在车内。
在室外
23.如果洪水上涨过快,你正在步行路上,尽快向上坡、高地等地势高的地方转移。
24.但山地是个例外,暴雨冲刷可能导致山洪。如果感觉土地变得松软,要尽快逃离。
25.如果找不到地势高的地方,可以爬上屋顶、大树暂避风险。
26.无法转移至高处时,尽可能利用手边的门板、木床等漂浮物。
27.不要靠近桥梁,可能被水流毫无预兆地冲毁。还要远离河边或海岸边。
28.尽量避开积水路面。如不得不涉水行走,应尽可能穿着长靴,可以使用拐杖、木棍等工具探测前方的道路。
30.远离高压线塔、变压器、配电设施、各种疑似有电的装置。
31.万一行进过程有脚麻的感觉,不要走回而应原路跳回。
3.洪涝发生后:避免危害
基本原则
远离洪水,做好人、物的清洁和消毒;
注意饮食安全,确保食物烹熟;
注意蚊虫、动物的叮咬,及时、正确处理伤口;
小心触电。
个人卫生
32.在暴露于洪水后,应尽早彻底洗澡。使用沐浴露和大量洁净水冲洗全身,并更换干净的衣物。
33.即使只是接触到了洪水,也需要尽快用肥皂和干净的水清洗干净。不便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含酒精湿巾或免洗洗手液。
饮食卫生
34.洪水携带大量细菌和微生物,不要用来洗菜、洗碗、洗手、洗漱、洗澡。
35.洪涝情况下,自来水的卫生条件可能不过关,有条件就尽量喝瓶装饮用水。可参考当地自来水公司公告。
36.没有瓶装水时,尽量把水煮沸后放凉饮用,不要喝生水。
37.不要吃被洪水淹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切忌捡食死掉的鱼虾贝类。
38.因腹泻或呕吐脱水,记得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
避免叮咬
39.许多昆虫可传播疾病,而洪灾可能会促进昆虫的过度繁殖和异常活动。使用含避蚊胺(DEET)或派卡瑞丁的驱蚊剂以减少蚊虫叮咬。
40.洪灾可能破坏动物住所,导致动物出现在人类活动区域。在返回建筑物时,请小心蛇等动物。
41.穿浅色、长袖衣服和长靴子、加厚手套以减少被蛇咬伤风险。
42.如被野生动物或流浪动物咬伤,应立即用洗涤剂和大量水冲洗伤口、保持镇定并前往邻近的急诊室。如不确定动物是否有毒,应当作它们有毒。
避免划伤及伤口感染
43.穿着长靴,可以尽量避免在洪涝中被划伤。
44.如在洪涝中被划伤,可以用大量温热的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伤口。
45.如果既往有旧伤口,可以使用防水绷带覆盖,避免伤口直接接触污水从而导致感染。
46.如果伤口严重污染,可以用碘伏、聚维酮碘、苯扎氯铵等医用消毒剂冲洗伤口。
避免触电
47.远离高压线塔、变压器、配电设施、各种疑似有电的装置。
48.如果附近可能有漏电现象,要双腿并排着跳走--切忌大跨步地行走。
49.不要着急挪动电瓶车,可能导致触电。等到积水褪去,确保电瓶车晾干以后再挪动。
4.特殊人群
孕妇
50.孕妇需要呆在相对安全和干燥的地方,如果水位很高,找东西垫在脚下,尽量不要让水位超过屁股。
51.如果下半身曾泡在过洪水中,从危险环境脱离后,及时用干净的水清洗外阴并及时擦干。
52.如果孕妇肚子疼或「见红」不要慌张,这到正式的「生出孩子」还需要一段时间。首先稳定情绪,找到安全的地方,呼叫并等待急救人员到达,千万不要出门涉险。
经期女性
53.如果下半身曾泡在过洪水中,从危险环境脱离后,及时更换卫生巾或棉条。
54.如果因为泡水而出现了外阴红肿、瘙痒、刺痛,不能到医院检查时,可以先用清水清洗外阴;待交通恢复正常后,再进行妇科检查。
其他群体
55.老人和残疾人如果行动不便,需要家人先抬至高处,然后拨打求救电话等待救援。
56.聋哑人士不要着急出门求救。可以尝试通过「手之声」「音书」等软件通话求助。
5.心理健康
57.允许自己有一些负面情绪。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感到恐慌焦虑、陷入情绪漩涡是很正常的。
58.控制自己关注相关信息的时间。极短时间内面对网上大量的灾情信息,容易给人带来「替代性创伤」。
59.觉得精神紧张的时候,做做运动。运动可以促进人体催产素和多巴胺的分泌,起到缓解抑郁和焦虑情绪的作用。
60.以祝福替代焦虑。当你正在为不可预测或无法控制的人或事担心,不如尝试着用祈福来放下担心或恐惧情绪。
第三篇:垃圾处理中心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中长期规划
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中长期规划
由于我县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广大市民对城市环境卫生净化管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使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系统工程尽快步入科学化,正规化,标准化管理轨道。远期要进行垃圾的资源化综合利用,以材料回收,以卫生填埋,建立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根据国家对城市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要求和指定达标系数,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中长期规划如下。
一、我县现有生活垃圾处理场一座,位于县城东10公里村南900米处,总投资2309.75万元,总库容59万立方米,日处理垃圾能力157吨,于2009年9月正式运行,现日处理垃圾100余吨,使用期10年。
二、垃圾收集到容器化,计划在垃圾袋试点的基础上不断扩大服务范围,2012年末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收集全面实现袋装化,城区垃圾收集率100%,对主要街道,临街个体商户垃圾收集采取上门有偿服务方法,实现全密闭二次倒运。
三、垃圾运输100%达到机械化。我县已完成在主要街道居民密集10座垃圾中转站,增加自动装卸车3台,2012年垃圾运输密闭区域达到100%。
四、垃圾处理达到无害化。垃圾处理实行卫生填埋,覆土绿化。采用卫生消杀,填埋,压实的全过程共无害化处理技术水平达到省级标准,处理率达到98%以上。
五、改变城市公厕现状。公厕设计建筑达到防蝇,排臭,美观大方,二年内达到再增加10座公厕。
六、按国家标准,设粪便密集贮存处理池一处增大型吸粪车5台,型吸粪车3台。保证粪便及时清运消纳。2013年达到统一收集,固液分离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设计处理规模近期为4万t/a,远期15万t/a。
七、医疗卫生垃圾应采用专用医疗卫生垃圾容器收集,并以专业医疗卫生废物清洁密闭车辆收集运输,医疗卫生垃圾收运,处理由卫生部门监督管理。
八、远期垃圾将实行全面分类收集,拟将工业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等。不可回收垃圾由填埋场处理;可回收来及由废品回收系统进行回收;有毒有害工业垃圾处理,必学在环工和保护部门的监督下完成确保安全。
第四篇:浅谈我国洪水灾害
浅谈我国洪水灾害
摘要:洪灾就是由于降雨、融雪、冰凌、风暴潮等引起的洪流和积水造成的危害,包括洪水灾害和涝渍灾害,本文主要阐述洪水灾害。洪水的分布为南多北少,汛期为6-9月份。洪灾主要是由地形和气候因素引起的。防洪措施主要分为防洪工程措施和防洪非工程措施。
关键词:洪灾
防洪 措施
成因
在我国长期的经济发展中,各种自然灾害是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特殊的国情,其中洪水灾害显得尤为突出。洪水灾害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在我国不同的地区呈现不同的特点,针对我国的洪水灾害,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减小洪水灾害的破坏力,最大程度的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洪涝灾害的定义及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1)洪灾的定义:
洪灾就是由于降雨、融雪、冰凌、风暴潮等引起的洪流和积水造成的危害,包括洪水灾害和涝渍灾害,泛称水灾。(2)洪水灾害的分布情况
就全球范围来说,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多台风暴雨的地区。这些地区主要包括:孟加拉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东部近海岸地区。此外,在一些国家的内陆大江大河流域,也容易出现洪涝灾害。
我国洪涝分布主要的雨涝区分布在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以东,这个地区又被南岭、大别山—秦岭、阴山分割为4个多发区。我国西部少雨,仅四川是雨涝多发区。
根据历史雨涝统计资料,雨涝最严重的地区主要为东南沿海地区、湘赣地区、淮河流域,次多雨涝区有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岭、武夷山地区、海河和黄河下游地区、四川盆地、辽河、松花江地区。全国雨涝最少的地区是西北、内蒙和青藏高原,次为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东北地区。概括而言,雨涝分布总的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南坡多,西、北坡少。
二、中国洪涝灾害的成因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地形、地质特性差异很大。如果沿着400毫米降雨等值线从东北向西南划一条斜线,将国土分作东西两部分,那么东部地区的洪涝灾害主要由暴雨和沿海风暴潮形成;西部地区的洪涝灾害主要由融冰、融雪和局部地区暴雨形成。此外,北方地区冬季可能出现冰凌洪水,对局部河段造成灾害。
暴雨洪水是我国洪水灾害的最主要来源。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大陆季风气候影响下,降雨时间集中,强度很大。全年降雨量,除新疆北部和湖南南部以外,绝大部分地区50%以上集中在5月至9月。其中淮河以北大部地区和西北大部,西南、华南南部,台湾大部有70--90%,淮河到华南北部的大部分地区有50--70%集中在5至9月。在我国东部地区,有4个大暴雨多发区:(1)东南沿海到广西十万大山南侧,包括台湾和海南岛,24小时点雨量可达500毫米以上;(2)自辽东半岛,沿燕山、太行山、伏牛山、巫山一线以东的海河、黄河、淮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24小时暴雨量可达400毫米以上;太行山东南麓、伏牛山东南坡曾有600--1000毫米或者更多一些的暴雨记录;(3)四川盆地,特别是川西北,24小时暴雨量常达300毫米以上;(4)内蒙古与陕西交界处也曾多次发生大暴雨。高强度、大范围、长时间的暴雨常常形成峰高量大的洪水。在东部地区,有73.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地面处于江河洪水位以下,有占全国40%的人口、35%的耕地、60%的工农业总产值受洪水严重威胁。然而,这些地区为—厂发展农业,扩大耕地,修筑堤防,围湖造田,与水争地,从而洪水的排泄出路和蓄滞洪场所不断受到限制,自然蓄洪能力日趋减少和萎缩;加上山丘区土地的大量开垦利用,山林植被的破坏,以及居民点、城市、交通道路的形成等,都不断改变着地表状态,使洪水的产生和汇流条件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加重了洪水的危害程度。
三、洪灾的危害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洪涝是最常见且又危害最大的一种。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洪水不但淹没房屋和人口,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还卷走人产居留地的一切物品,包括粮食,并淹没农田,毁坏作物,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从而造成饥荒。洪水还会破坏工厂厂房、通讯与交通设施,从而造成对国民经济部部门的破坏。
本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曾先后发生过近40次特大洪涝灾害,每次都导致上万人的死亡和千百万人的流离失所。在近几十年中,洪涝发生频次与灾害损失都在逐年增加。
中国自古就是洪涝灾害严重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在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5年间,共发生较大水灾1092次,死亡万人以上水灾每5—6年即出现一次,这种局面到现代尚无根本的改变。洪涝灾害不但直接引起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造成一系列其它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疫病的出现。
四、防洪措施 第一、防洪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是指利用水利工程拦蓄调节洪量、削减洪峰或分洪、滞洪等,以改变洪水天然运动状况,达到控制洪水、减少损失的目的。常用的水利工程包括河道堤防、水库、涵闸、蓄滞分洪区、排水工程等。
1、修筑堤防,约束水流
河道是渲泄洪水的通道。提高河道泄洪能力是平原地区防洪的基本措施,修筑堤防是这一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堤防在防洪中的作用是:约束水流,提高河道泄洪排水能力;限制洪水泛滥,保护两岸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抗御风浪和海潮,防止风暴潮侵袭陆地。
2、兴建水库,调蓄洪水
水库一般是指利用山谷建造拦河坝,拦截径流,抬高水位,在坝上形成蓄水体,即人工湖泊。在平原地区,利用湖泊、洼地、河道,通过修筑围堤和控制闸等建筑物,形成平原水库,如我省的板桥水库。我省已建成的大中型水库达九百余座。许多河道受洪水的严重威胁,如不修建控制性水库是无法解决的。不少中小河流及其下游的城市,也必须有水库的调节控制,才能保证防洪安全。
3、建造水闸,控制洪水
水闸是一种低水头水工建筑物,它的作用既能挡水,又能泄水,按其防洪排涝作用可分为:
(1)分洪闸。它是分泄河道洪水的水闸。当河道上游出现的洪峰流量超过下游河道安全泄量时,为保护下游重要城镇及农田免遭洪灾,将部分洪水通过分洪闸泄入预定的湖泊洼地(蓄洪区或滞洪区),也可将洪水分泄入水位较低的邻近河流。
(2)挡潮闸。它是设于感潮河流的河口防止海潮倒灌的水闸。涨潮时,潮水位高于河水位,关闸挡潮;汛期退潮时,潮水位低于河水位,开闸排水。枯水期闸门关闭,既挡潮水,又兼蓄淡水。
(3)节制闸。它是调节上游水位,控制下泄流量的水闸。天然河道的节制闸也称为拦河闸。枯水期,关闭闸门抬高上游水位,以满足兴利要求;洪水期,开闸泄洪,使上游洪水位不超过防洪限制水位,同时控制下泄洪水流量,使其不超过下游河道的安全泄量。
(4)排水闸。它是排泄洪涝水的水闸,一般是指洪涝地区向江河排水的水闸。当外河水位高于堤内水位时,关闸挡水,防止河水倒灌;当堤外江河水位低于堤内洪涝水位,开闸排水,减免洪涝灾害损失。
4、利用蓄滞、分洪区,减轻河道行洪压力
大江大河中下游两岸常有湖泊洼地与江河相通,洪水期江河洪水漫溢,这些湖洼起了自然滞蓄洪水、降低河道水位、减轻洪水对下游威胁的作用。为了更有效地利用沿岸湖洼调蓄稀遇洪水的作用,现在许多流域都有计划地用围堤将大部分沿岸湖洼与河道分开,建成为蓄滞、分洪区。在水位到达一定高度时采取自流分洪、水闸控制分洪或人为开口分洪等措施,以临时蓄、滞洪水,减轻河道的行洪压力。
5、建立排水系统,排除洪涝积水排涝工程有自排工程和机电排水工程两类。(1)自排工程。自排工程也就是自流排涝工程,它主要为河道及排水沟。可选择地势较低的江河、湖泊作为自排的容泄区。
(2)机电排水工程。洪涝积水无法向容泄区自排时,就需要在适当地点修建排水站,利用机电进行排水。沿江沿湖圩区,在遇到雨涝时,一般都采用自排与机电排相结合进行排涝。
机电排水工程。洪涝积水无法向容泄区自排时,就需要在适当地点修建排水站,利用机电进行排水。沿江沿湖圩区,在遇到雨涝时,一般都采用自排与机电排相结合进行排涝。
第二、防洪非工程措施
防洪非工程措施的基本内容,一般可概括为;①洪泛区管理。按洪水危险程度和排洪要求,将不宜开发区和允许开发区严格划分开;允许开发区也根据可能淹没的机率规定一定用途,并通过政府颁布法令或条例进行管理,防止侵占行洪区,达到经济合理地利用洪泛区。②对洪水易淹区内的建筑物及其内部财物设备的放置等方面都给予规定。例如规定建筑物基础的高程、结构,规定财物存放在安全地点,或在洪水到来前移至安全地点等。③洪水保险。通常指强制性的洪水保险,即对淹没机率不同的地区,对开发利用者强制收取不同保险费率,从经济上约束洪泛区的开发利用。④制定居民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在洪水易淹区设立各类洪水标志,并事先建立救护组织和准备抢救器材,根据发布的洪水警报进行撤离。⑤超标准洪水紧急措施的部分措施。⑥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把实测或利用雷达遥感收集到的水文、气象、降雨、洪水等数据,通过通讯系统传递到预报部门分析,有的直接输入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作出洪水预报,提供具有一定预见期的洪水信息,必要时发出警报,以便提前为抗洪抢险和居民撤离提供信息,以减少洪灾损失。它的效果取决于社会的配合程度,一般洪水预见期越长,精度越高,效果就越显著。
第五篇:洪水灾害综述
洪水灾害综述
洪水灾害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据联合国1986~1995年自然灾害统计资料:洪水灾害发生次数占全部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的32%,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死亡数分别占全部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死亡数的31%和55%,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远远大于美国和日本,我国洪水灾害发生之频繁,造成的灾害损失之严重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防洪减灾对策和措施十分必要。
洪水泛指大水。一般认为,凡超过江河湖库等容水体的承纳能力,造成水量剧增或水位急涨的水文现象,统称为洪水。洪水给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造成损失与祸患,才称为“灾”。
洪水成灾是下面三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存在致灾洪水即诱发洪灾的自然因素(致灾因子);(2)存在洪水危害的对象,即洪泛区有人居住或分布有社会财产,并因被洪水淹没而受到损害;(3)人在潜在的或现实的洪灾威胁面前,应作出相应的回避、适应或防御等对策反应。
洪水灾害的分类方法很多。这里按洪水灾害的形成机理和成灾环境特点,可将常见洪水灾害概括为以下几种类型:溃决型、漫溢型、内涝型、蓄洪型、山地型、海岸型、城市型等。
一、我国洪涝灾害的成因:
1、自然地理因素
我国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纬度横跨北纬22°~53°。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大,具有产生严重自然灾害的自然地理条件。西高东低的三阶梯地势使我国大多数河流向东或东南注入海洋。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使全国约有60%的国土存在着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洪水灾害。东部地区的洪水灾害主要由暴雨、台风和风暴潮形成,西部地区主要由融水和局部的暴雨形成。我国洪水灾害分布广、面积大、频次高、灾情重,是江河治理和防洪的主要地区。
2、气候水文因素
我国西临太平洋,季风气候显著。受东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雨在时空分布上极不均匀,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易旱易涝。汛期的迟早和持续时间与季风进退有关,始于东南、西南地区而后向北推进。汛期4个月集中全年雨量的60%~80%。
3、社会经济因素和人为因素
洪水灾害日益严重与人类活动有着密切关系,人为因素从两方面影响气候乃至区域的水旱灾害,一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使全球变暖,从而改变大气环流、气候和水旱灾害;另一方面通过改变下垫面的属性,如对草原、森林的破坏等,来影响区域气候和洪水发生因素,进而产生水旱灾害,后者具体表现为:
(1)毁林开荒破坏大量森林植被,导致水土流失,降低了对水旱灾害的缓冲
作用,使洪涝灾害日趋严重。例如黄河流域,在西周时期森林覆盖率为53%,随着人口增长,毁林造田,至1949年森林覆盖率降为3%,导致水土严重流失。一方面暴雨之后雨水不能蓄于山上,而是形成地表径流迅速汇集,使洪峰流量大;另外大面积的水土流失,使黄河河床每年不断抬高,加大洪灾的威胁。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中国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2)盲目与水争地,使河道变窄,湖泊淤积,导致蓄洪、滞洪面积缩小,泄洪能力和湖泊调节洪水能力降低,也是造成洪涝灾害的重要原因。例如洞庭湖,由于围湖和泥沙淤积,其容量由1949年的293亿m3降为1983年的174亿m3(其中淤沙40亿m3),使洞庭洞调节荆江能力大为降低,洪水季节荆江洪水水位明显抬高,长江下游河道及太湖地区由于盲目围垦,已减少蓄洪面积520km2,致使1991年大水到来之时不得不炸堤泄洪。
除了冰雪融解、冰坝溃决、山崩阻塞湖溃决和地震溃坝等形成的洪水之外,绝大部分洪水都来自暴雨。因此水文学家首先把注意力转向暴雨的成因。从暴雨的成因来看,产生暴雨的天气尺度系统主要有热带风暴、冷锋、暖锋、静止锋、切变低涡、西风槽、热带东**扰动以及中尺度热带云团等。但对于特大暴雨来说,往往是几种不同尺度、不同来源(中纬度和低纬度)的运动系统相互作用、上下叠加的结果。所以,从暴雨洪水的长期和超长期预报来说,仅仅认识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是不够的,并且它也不是暴雨洪水的初始成因,而只是洪水成因链上的一个中间环节而已。因此,问题的深入促使科学家们从更广阔的空间范围去追根寻源,即从太阳活动、行星运行、宇宙系统和下垫面等因素去探索洪水的成因。近年来这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几项:
太阳黑子活动,太阳质子耀斑,日食,近日点交食年,地球自转速度,九星会聚,天文周期,超新星,火山爆发。
二、防灾措施
1、工程措施减灾
河道堤防、水库、分洪工程、蓄滞洪区和河道整治工程。
1)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是指在山地区采用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或者减少地表径流对地面土壤形成的冲刷,同时水土保持措施的采取,还可以有效地减少地表径流,从根本上消除了洪涝灾害。
2)分洪工程:我国平原性河流主要是靠堤防来防洪,但大部分河流防洪标准偏低,当有超过标准的洪水到来时就会对河流两岸造成重大损失,针对我国这一实际情况,采取了分(蓄滞)洪措施,把灾害降到最低点。分洪工程建设时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要做到有计划.有安排分洪与垦殖有序。利用河道两岸的湖泊洼地作为分洪区,分洪区应接近被保护区,分洪区的规划应该经济合理少用耕地,分洪区规划应该与分洪区建筑物一起考虑。
3)堤防工程:堤防工程可以平顺洪水减少洪水对下游的灾害,保护两岸居
民,堤防建设时应通过泄洪量计算合理的堤防间距。
4)河道整治:河道整治是当河流内冲淤影响正常的航运、灌溉、分洪时而采取的相应措施。河道整治以综合治理为目的,因势利导,重点整治。河道整治前首先全面地、客观地、正确地分析河道性状参数。河道整治要有全面意识,对左右岸、上下游干支流、近远期各方面统筹考虑。
5)险情抢护:常见险情有渗水、管涌、漏洞、脱坡、裂缝、跌窝、坍塌、风浪、漫溢等。临水截渗,背水坡反滤沟导渗或贴坡反滤层导渗是处理渗水的方法。当上游发生特大洪水,河道堤防设计标准偏低时,容易产生洪水漫顶,这时应坚持水涨堤高的原则,如加设子堤等。
工程实例:
国内:黄河堤防、荆江大堤、都江堰水利工程、三峡大坝、荆江分洪工程 国外:密西西比河防洪工程、胡佛大坝、阿斯旺高坝、荷兰海堤
2、非工程减灾措施
1)洪水灾害检测与预警
洪水警报主要在可能受淹的地区发出,以使居民能及时按计划、有组织的迁安。全国建有水文站3450个、水位站1263个、雨量站16273个、地下水观测井13648处,形成了水文灾害监测网;卫星遥感技术
3)洪水灾害救济与社会捐助
4)洪水灾害保险与基金
洪水保险是指投保人向承保人(保险公司)缴纳保险费,一旦投保人在保险期内因洪水灾害蒙受损失,承保人按既定契约予以经济赔偿。
洪水保险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法定保险,又称强制保险,即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令而实施的保险;二是自愿保险,即由保险双方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协商、订立保险合同而成立的保险。或者分为四类:即通用型洪水保险、定向型洪水保险、集资型洪水保险和强制型全国洪水保险,显然,在这种分类方法中,前三类具有自愿性质,而第四类则具有法定意义。
我国现阶段洪水保险机制主要有单保、代办和共保三种模式。
防洪基金是指各级政府专拨的防洪经费和向防洪受益区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工商企业、集体与个人征收的有特定机构或组织管理的专用资金。它主要用于防洪工程的运行管理、维修加固,救灾善后,以及新建防洪工程或实施新的防洪措施等方面。防洪基金的设立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而是用于发展防洪事业。
5)减灾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
6)减灾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01年)》
7)减灾教育
宣传教育要有针对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施教。其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
(1)把自然灾害常识和防洪减灾知识纳入中小学课本,让青少年懂得防洪防灾的基本知识。
(2)通过广播电影电视、报刊杂志书籍、公益广告宣传、网络信息等媒体,向全社会宣传与普及防洪减灾知识。
(3)确立防洪日(周、月),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与培训活动,如防洪知识讲座、竞赛,抗洪英模报告,抗洪抢险演习,防汛抢险技术培训与经验交流等。
(4)编写《防洪手册》、《防洪法律法规解读》,《防汛抢险知识》等读物,以及宣传画、宣传单等,在社会上广泛散发与张帖。
8)洪水灾害风险评价
洪灾风险是洪水危险性和社会经济易损性的综合,在ARC/INFOspatialanalyst模块的支持下,将洪水危险性和社会经济易损性叠加,得到全国洪灾风险区划分级图,将其与中国的行政区划图相匹配,可以得到各风险级别大致分布的省份。
狭义的风险评价:主要针对致灾因子进行风险评价,从对危险的识辨到对危险性的认识,进而开展风险评价,它通常是对风险区遭受不同强度灾害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
广义的风险评价:对灾害系统进行风险评价,包括致灾因子风险分析、承灾体脆弱性与恢复力评价、孕灾环境稳定性评估等方面。其中,脆弱性和恢复力概念是近年来国际灾害学领域的热点研究内容。
三、防洪规划
防洪规划是指为防治某一流域、河段或者区域的洪涝灾害而制定的总体部署,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所进行的各类水规划中的一项专业规划,它属于一种战略性规划。
防洪规划的种类:包括流域防洪规划,其他江河、河段、湖泊的防洪规划及区域防洪规划。
根据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江河洪水特点,制定防洪减灾规划的基本原则,也是指导思想,具体体现在正确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1.人与洪水的关系,即正确处理改造自然与适应自然的关系。
人与洪水要协调共处、长期共存。防洪建设应力争把水灾损失降至最低。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在控制洪水时不可有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人类必须适应洪水,在控制洪水时要注意条件与可能,必要时应主动让地于水,为洪水提供足够的蓄泄空间,这样才能保全自身的安全与发展。
2.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防洪规划要着眼于整体,从全局出发,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以及地区与地区之间等均要统筹兼顾,必要时牺牲局部,保全大局和重要防护对象的安全。区际之间要团结治水,互谅互让。防止把洪水矛盾从一个地区转移给另一个地区,或将洪灾演化为局部涝灾。
3.重点与一般的关系
所谓重点,一般指重要城市、重要工矿企业、交通干线、大面积农业区,以及洪水可能造成毁灭性灾害的地区等。例如,城市与乡村相比较说来,城市是重点,乡村为一般,故乡村应让位于城市。原则上讲,一般应让位于重点,特别是在特大洪水时,首先要保重点。但也应充分注意到现实情况,如有些分蓄洪区,现已人口众多,经济繁荣,安全设施有限,—旦分洪,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而城市高楼林立,结构牢固,避水条件优越,受淹时经济损失虽大,但人身安全一般有保障。因此,人命关天,有时宁可经济损,不可人员亡。
4.需要与可能的关系
防洪工程建设投资大、时间长。防洪规划要根据洪水特性与历史洪灾情况,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与社会各方面对防洪的要求;再据财力、物力与技术的现实可能性,拟定合理的防洪标准和可行的建设方案。防洪建设要尽可能地为全社会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同时社会各方面也要充分理解防治洪水的客观条件和实际可能。
5.近期与远景的关系
对于大江大河,在财力和技术受限情况下,可分别轻重缓急,分阶段选定近期与远景的防洪标准,有计划地实施相应的防洪建设项目,并通过对其投入与产出、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分析,在兼顾远景发展的前提下,重点解决近期最迫切的问题。
6.正确处理蓄、滞、泄的关系
防治洪水要因地制宜、蓄泄兼筹。山丘区一般以蓄为主,因此要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修建山谷水库,拦蓄洪水,削减洪峰;平原地区一般以泄为主,故需修筑堤防、整治河道,扩大河槽的泄洪能力,并辅以分蓄洪措施,合理安排洪水出路。对于某些易遭干旱地区的河流,对一定标准的洪水,可采取蓄洪补枯,以综合利用水资源。
7.设计洪水与超标准洪水的关系
防洪建设不可能根除洪水,任何防洪工程的防洪能力总是有限的。对于设计标准洪水,应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对于超标准洪水或可能最大洪水,则应根据实际情况预谋临时应急对策。
8.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的关系
工程防洪措施防洪效益巨大,但耗资很大,且需占用土地、淹没迁移;而非工程防洪措施则耗资相对较少,也能有效地减轻洪灾损失。因此,防洪减灾规划要研究两者的有机结合与合理配置,以达到防洪效益总体最优。
任务:1)确定研究范围
2)确定防护对象和防洪标准
3)统筹研究防治流域水害的对策
4)综合评价规划方案实施后可能的影响
5)研究重要措施的实施程序
四、需抓紧研究的问题
(1)防洪减灾社会化研究。(2)蓄滞洪区管理与运用研究。(3)洪水资源利用和城市蓄滞雨水措施研究。(4)跨水系或流域洪水调度研究。(5)适应洪水的农业和产业结构的研究。(6)洪水灾害评估系统研究。(7)防洪减灾投资与集资政策研究。(8)不同江河不同防洪工程的最佳防洪标准研究。(9)防汛抢险实用现代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