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设备动力部安全生产宣传的资料
设备动力部安全生产宣传的资料
安全生产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更加明确了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追究和在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
加强部门安全管理工作,始终贯穿着“四不放过”的原则,明确追究事故责任者的责任,加大了发生事故后的处理力度。为了进一步明确了只有有效地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安全生产管理上要强化“超前意识”、“预防为主”的理念,强调把安全工作的重点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监督上来。要建立完善的事前监督管理体系,在贯彻 “安全第一”工作中必须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和“防范胜于救灾”的内涵。同时,也要形成建立积极向上的“安全文化”氛围,这是安全管理工作事前监督体系的重要环节。另外,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考核机制,是事故“超前防范”的有效措施。
为此,我司应将“安全生产考核标准”纳入到了各部门的“月度工作计划指标考核”中去,从某种程度上起到了一个监督和防范的作用。一个完善的考核机制应包含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健全“责任链”的监控系统,提高“防患”意识,从小事做起,建立必备的安全防患措施,坚决杜绝“三违”,养成工作严谨、执行制度认真、工作程序规范的良好工作作风。在实际工作中提高自防和互防能力,做到“三不伤害”,从而建立起安全管理工作的新风尚。把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二篇:安全责任书-设备动力部
设备动力部(副)经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为了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公司综合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有效控制各类伤亡事故和其他重大事故,预防或减少一般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上级政府安全生产综合目标管理办法的要求,公司特与设备动力部(副)经理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一、安全生产目标(针对本部门)
1、无轻伤及以上事故。
2、无火灾事故。
3、无损失超过10万元的其他事故。
4、事故隐患整改率为90%以上,防止事故发生的替代措施采取率为100%
5、员工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率为100%。
6、部门特种作业人员持证率100%。
7、安全设施和设备安全附件完好率100%。
8、特种设备检测一次合格率90%。
9、在用生产设备附属仪器仪表检测合格率100%。
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法律法规和政策。认真贯彻执行本厂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2、负责企业内所有生产设施、设备的管理,使其处于完好状态,负责设备备品、配件月度计划的编制和上报。
3、负责有关设备制造、改造及设备变更的管理,并将变更后设备操作规程进行培训教育;负责设备大中小检修计划及项目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和审核。
4、负责压力容器、起重、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及其安全装置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并确保其有效性。
5、编制设备的操作、维护规程和有关管理制度,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
6、负责组织本公司设备的安全大检查和不定期的专业检查。
7、负责组织本企业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和统计上报。
8、负责本企业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设备的建档工作;负责定期对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设施进行检查、检验,并做好记录。
9、负责本部门安全目标的实施。
10、负责组织企业采购设备及备品配件的验收工作。
三、考核
1、考核期为20 年 月 日至20 年 月 日。
2、年终时企业要根据以上目标责任内容,对员工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
3、如完成安全责任目标较好,给予通报表扬,并给予经济奖励;如没有完成责任目标,予以通报批评。
副总经理(签字)设备动力部(副)经理(签字)
日期 : 日期 :
第三篇:设备动力部2013工作总结
设备动力部工作总结
设备动力部是在原机电科设备管理职能的基础上于2013年6月份成立的关于设备管理方面的职能科室。自部门成立以来,部门人员同心协力致力于如何将生产设备管好用好,为公司创造最大的效益,现将2013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设备管理方面
1、根据公司生产系统部门变动情况修订并出台了关于设备方面的19项管理制度;
2、根据设备管理制度,出台了主要设备的设备点检标准,并发至车间,要求运行人员及检修人员学习并执行。
3、组织各车间设备管理人员编制2014年设备大修及技改计划。
4、事故处理方面对,对甲醇开闭所开关柜着火事故、备煤变电所变压器事故及给料机着火事故等重大设备事故进行分析、处理并进行了通报。
5、从9月份起,配合经济责任制考核,对设备的完好率、无故障长周期、检修计划完成率等进行了统计考核。
6、完善设备出厂及技术资料等档案,针对厂家多,资料分散等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
7、规范设备安装及质保验收的管理流程,要求有关人员签字时必须确保设备厂家售后及时,使用中所产生问题已解决到质保期的设备检修班长不确认质量情况不发调试及质保单据;质保单必须有检修车间负责人签字。
二、现场管理方面
1、将部门管理人员对各车间现场及设备运行情况检查常态化,对发现设备缺陷及隐患以整改通知单形式下发,要求限期整改,保证现场环境及设备状态完好。
2、加大力度检查设备防冻措施落实情况,将设备安全过冬做为设备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要求各部门安排专人对辖区暖气每天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运行岗位每班手动排放管道内的空气,直至有水流出,保证暖气畅通。
3、对运行岗位的润滑、检修、点检等设备台账进行检查,规范填写格式。
三、工程管理方面
1、由电气、仪表专工配合合成氨的电气及仪表招标及建设工作,保证了合成氨项目的施工进度。
2、对备煤及炼焦皮带通廊的暖气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组织四化建、十四化建施工完成了备煤炼焦的暖气改造,使皮带系统能安全过冬。
四、人员组织方面
组织设备管理例会,积极协商解决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技术难题,组织各车间设备管理人员进行学习煤化工公司设备管理各项制度,按照公司设备管理制度进行设备管理,规范设备维护、检修台帐填写,落实2013年设备检修计划的执行。
五、招议标方面
根据各车间实际需要完成了变频器维修、带压堵漏、化学机械清洗、堆取料机维修、皮带秤维修等的招议标组织工作。完成熄焦车一台的招标
六、其他方面
1、配合公司完成与市、县技术监督部门的接洽。
2、与黄陵县检测检验所完成压力表校验事宜的商谈并签订技术协议。
七、2014年工作计划。
2014年将是公司进入全面投产的一年,设备动力部将根据各种管理制度及规定狠抓现场管理及制度落实,以设备缺陷、故障管理为工作重点,通过管理不断降低设备停机检修次数,最大限度保证公司生产经营任务完成,计划如下:
1、认真落实《设备管理制度》,加强设备管理现场工作检查,督促设备使用车间落实现场设备管理,每月组织各车间设备相关人员对各车间“跑、冒、滴、漏”治理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对各设备运行环境、维护情况进行检查。
2、继续组织各车间落实完成焦化、热电、甲醇《设备检修规程》。
3、对2013年点巡检执行情况进行总结梳理,细化巡检内容,巡检路线,使各车间统一,规范。
4、组织设备相关人员培训,让设备人员熟悉设备原理、性能、工艺参数,会正确操作、维护技能有极大提升。
5、跟进大修、技改项目,进一步强调检修计划的编制的合理性与执行。
6、每月定期组织设备管理例会,就上月设备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处理,研究部署当月设备管理工作重点,做到工作有计划。
7、完善考核督促各车间电缆及高低压室、电气柜落实闭灯检查,降低电气事故。
8、完成生产系统所有特种设备的监检及注册事宜。
设备动力部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三十日
第四篇:设备动力部管理制度
设备动力部管理制度
目 录
1、设备选型、购置管理规程
2、设备开箱验收管理规程
3、设备安装、调试、验收管理规程
4、设备使用管理规程
5、设备封存、启用及调拨管理规程
6、设备事故处理管理规程
7、设备维修保养管理规程
8、设备更新、改造与报废管理规程
9、电气设备安全管理规程
10、动力设备管理规程
11、压力容器安全使用管理规程
12、设备档案管理规程
13、计量器具选购到报废的流转管理规程
14、计量器具使用及维修保养管理规程
15、计量工作基础档案和技术资料的管理规程
16、五金电料、设备配件、在用品及工具出入库的管理制度
1.设备选型、购置管理规程
1、目的:
制订本标准是为了保证所选择设备型号、材质、性能、技术参数等,符合生产工艺要求。设备制造商的资质、信誉等符合我公司的要求。订货合同符合规范要求。
2、适用范围:
本标准使用于本公司计划购置的设备。
3、职责:
设备动力部负责组织实施,设备使用部门按本规程的规定执行。
4、内容:
4.1设备选型应遵循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实用的原则,并考虑其工艺性、生产性、可靠性、维修性、节能性、环保性、经济性的同时,设备的选型应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程》、《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中的有关规定。4.2公用工程系统
如:动力、给排水、通风空调等必须与主要设备能力和生产要求相适应。4.3新添设备、更新设备应由设备使用部门填写“设备购置申请单”,报设备动力部审核后,由主管副总经理综合公司情况决定。4.4设备的选型应由设备动力部、制造部综合评定,作出可行性分析后具体实施。4.5设备选型应考虑的问题: 4.5.1设备的生产效率。
4.5.2设备应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4.5.3设备的材质应符合GMP要求。与药品、保健食品直接接触的设备表面应光洁、平整、易清洗消毒或灭菌、耐腐蚀不与药品发生化学变化或吸附药品。设备的性能应可靠且具有维修性。
4.5.4设备制造厂具有生产许可证,产品先进性及产品质量符合要求。4.5.5设备的价格,交货期。
4.5.6节能、劳动保护,技术安全与环保要求符合国家规定。4.5.7设备制造厂家的信誉、售后服务。
4.6设备的购置由设备动力部负责组织实施,要实行货比三家的采购方式,对确定型号的设备生产厂,应进行厂家审计,实地考察该厂的合法性及生产能力、生产管理水平、产品质量等情况,确认该厂可提供符合要求的设备。4.7订货合同必须符合国家经济法令和规定,符合经济合同法。
4.8设备订货合同必须明确表达供需双方的意见,文字准确、无漏洞。
4.9设备订货合同必须考虑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动因素,列入防止解决方案。4.10签定设备订货合同必须手续完备,填写清楚,合同每项条文应表达准确,不要漏填或误填,双方加盖公章才能生效。4.11设备订货合同登记的栏目内容应包括:
4.11.1合同编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订货数量;供货单位;设备质量标准、验收标准。
4.11.2设备单价;总金额;交货日期;外包装情况;运输方式;货物到达站。4.11.3乙方负责设备安装调试及工作日期、工作内容、并负责人员培训。4.11.4供货、收货单位通信地址、传真、电话、邮编、结算银行全称、账号、付款方式等。
4.12设备订货合同及协议书(包括附件和补充材料),订货过程中的往返电函,订货凭证都应妥善管理,以便订货过程中查寻和执行合同时备查,并作为供需双方可能发生矛盾的解决依据。
4.13设备订货部门应负责订货全过程,包括签订合同,到厂验收,设备入库,开箱验收,安装,试车,整理资料建档,付款等过程。
4.14设备订货部门在执行订货过程时,如发现有不符合合同的情况,应通知财务部门拒付款,并与制造厂交涉解决。
2、设备开箱验收管理规程
1.目的: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检查到货设备或调入设备是否按要求进货,有无破损,为安装调试验收做前期准备工作。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新进设备,调入设备开箱验收。3.职责:
由设备动力部负责组织实施,设备使用部门负责对本标准的执行。4.内容: 4.1设备到厂后,由设备动力部组织车间人员一起开箱验收。4.2验收内容:
按合同条款与装箱单对箱内物件逐一进行清点,核查二者是否相符。
检查箱内应有设备出厂合格证,使用说明书,装配图,安装图等原始技术资料和技术文件完整齐备。
检查箱内主机、附件有无缺损腐蚀情况,有无短缺、损坏。4.3填写“设备开箱验收记录”,由参加验收人签字后归档,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和破损件应详细记录,以便与供货单位核查、追索。4.4开箱验收后,将各部件按秩序摆放或归位,以待安装。
4.5开箱验收的所有文件(包括合同、装箱单、合格证等)立即归档,不允许个人保存,以防遗失(必要时可复制复印件)。
3、设备安装、调试、验收管理规程
1.目的:
建立设备进厂后的安装与调试、验收管理规程,确保新进厂设备安装符合生产要求和工艺布局。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本公司所有新进、调入、移动待安装的设备。3.职责:
设备动力部负责组织各相关部门人员实施本标准。4.内容:
4.1设备的安装原则:
4.1.1经过开箱验收合格的设备,由设备动力部负责组织实施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工作。
4.1.2设备安装应按工艺流程布置,安装位置恰当,便于操作拆装和检修。4.1.3生产中发尘量大的设备,如粉碎、过筛、混合、制粒、干燥、压片等设备应有防尘装置。
4.1.4对传动机械的安装应增加隔震消音装置,动态测试时,洁净室内不得超过70dB,一般情况下设备周围不超过85dB。
4.1.5设备管道的保温层表面必须平整、光滑,不得有颗粒性物质脱落。
4.1.6公司所购制药设备应要求设备制造厂家派人现场安装或派调试人员指导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工作,并负责培训操作工。
4.1.7设备的设计安装应能满足产品工艺的要求,合理安置有关参数的测试点。4.2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4.2.1查看安装现场对安装设备的承重地面、墙壁等进行实地测量,看是否符合安装要求。
4.2.2检查设备所要求的水、电、气、线及管道等的位置、方向等是否达到设备安装要求。
4.2.3检查设备要经过的出入口,是否足够让该设备通过,否则要进行拆除或采取其他措施,以便设备顺利到达安装位置。4.2.4准备设备安装时所需的工具和机械设施。
4.2.5拟定一个设备安装的进行程序,使安装有步骤、按顺序进行。4.3设备的安装
4.3.1安装应拟定的程序进行。
4.3.2安装要在准备工作就绪后一次进行,避免拆箱后各部件不及时到位而造成丢失。
4.3.3设备安装应在有关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下进行。4.3.4安装完毕后及时清理现场,并进行调试验收。4.4设备的调试验收
4.4.1设备在安装后应进行调试,调试时按技术指标逐项实验,先做空载运转,再做负荷试车,记录各项指标是否达到要求。
4.4.2调试验收后,填写“设备安装调试验收记录”,由设备动力部、使用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签字归档,相关人包括质管部部长、制造部部长、调试人员等。4.4.3验收合格后的设备可投入正常使用,但是对初产品要加强检验。
4.4.4进口设备的安装调试要及时进行,以便在索赔期内发现问题时提出索赔。
4、设备使用管理规程
1.目的:
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加强设备管理,确保设备能正常运转。2.适用范围:
适用于设备使用管理。3.职责:
设备操作者对本标准实施负责。4.内容:
4.1设备的使用要实行定人定机制度,要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做到正确使用设备。单人使用的设备由操作人员负责,多人操作、集体使用的设备由班组长负责,操作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
4.2所有设备都要制订操作规程,重点设备、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设备,其操作规程要制订得详细、清楚。
4.3设备动力部或车间主任要求设备操作工人必须经过实际操作、维护技能的教育培训,具备对该设备“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的能力。4.4对车间关键设备要设定专人维修,出现设备事故,车间要写出事故报告,报设备动力部。
4.5生产设备应有明显的状态标志,并定期维修、保养和验证。设备安装、维修、保养的操作不得影响产品质量。
4.6不合格的设备应搬出生产区,未搬出前应有明显标志。
4.7设备的使用者,必须同时能从事设备一般的清洁及保养工作。
4.8空气压缩系统、真空系统、水系统、空调净化系统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和清洁标准操作规程规定的内容进行操作。
4.9设备在使用后,需要进行日常维护及保养,由车间操作人员或车间维修工承担。
4.10设备的使用者必须每天做好“设备运行记录”。4.11设备严禁超负荷运转。
5、设备封存、启用及调拨管理规程
1.目的:
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加强设备管理,保证使用的技术性能符合生产要求。2.适用范围;适用于设备的封存、启用及调拨管理。3.职责:
设备动力部、使用部门对本标准实施负责。4.内容: 4.1设备封存、启用、调拨应由设备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经设备动力部审查,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后实施。4.2设备封存:
4.2.1因生产结构改变或技术原因长期不用,连续停用一年以上的闲置设备应封存。
4.2.2设备封存在一般情况下,采取就地封存的方法。4.2.3设备封存处理:
4.2.3.1切断设备的动力电源。
4.2.3.2放尽设备内的流动液体、水或其它原辅料,关闭阀门,擦净料箱,封存期超过半年的设备要将润滑油放出。
4.2.3.3擦净设备外表面,各传动部位做防锈处理。4.2.3.4注意保护好活动构件,以避免损坏,变形。
4.2.3.5设备的附属装置、附件及专用工具应清点造册,妥善保存。4.2.3.6由车间维修工负责以上具体工作的实施。
4.2.3.7可移动设备或需要清理的设备占用场地时,可将设备包装好移出生产区。移出生产区的设备应加保护罩放在室内,不得漏天存放。4.2.3.8设备封存应填写“设备封存申请单”,由设备使用部门和设备动力部存档,封存设备应挂设备封存牌。
4.2.3.9封存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管工作由设备动力部负责,有专人负责维护。4.3封存设备的启用;4.3.1封存设备启用应填写“设备启封申请单”,并且存入此台设备的档案,经设备动力部部长批准启用的封存设备,设备动力部要收回设备封存牌。
4.3.2设备动力部组织对将启用的封存设备进行清洗、润滑,清点设备附件、附属装置、专用工具等,检查机械、电气、安全装置等合格后,接通电源试车,设备运转正常,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要求后,正式启用。4.4设备的调拨: 4.4.1对于闲置设备应积极组织调拨,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4.4.2经设备动力部批准调拨的设备,要填写“设备转让记录”存入档案。4.4.3制造部负责调拨设备的拆、运、安装等工作,设备档案应随设备一起调拨。4.4.4设备动力部要更改设备编号、设备总台账、卡片并更改设备布置图。4.4.5调拨设备移交时,要按照设备装箱单及购置设备记录,进行清点,如有丢失损坏应由调出部门负责。
6、设备事故处理管理规程
1.目的:
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健全管理,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杜绝事故发生,确保能正常安全生产。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厂发生设备事故的处理。3.职责:
本标准由设备动力部组织实施,设备使用部门人员对本标准实施负责。4.内容:
4.1设备事故是指设备因非正常损坏造成停产或设备效能降低所造成的事故,设备事故分: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1)一般事故:机械设备因事故造成。
①该设备中断生产4小时以上5昼夜以下。
②一般设备修复费用500——1000元(不包括停产损失费)。③主要设备修复费用1000——2000元(不包括停产损失费)。
④厂内动力设备因事故造成全厂供电中断10——30分钟,供风、供气、供蒸汽中断20分钟以上,车间供电中断10——60分钟。2)重大事故:设备因非正常损坏而造成。①该设备生产中断5昼夜以上。
②一般设备修复费用1000元以上(不包括停产损失费)。③主要设备修复费用2000元以上(不包括停产损失费)。
④动力设备事故造成供电中断30分钟以上,供风、供气、供蒸汽中断45分钟以上,车间供电中断60分钟以上者。
3)特大事故:设备因非正常损坏造成人身伤亡或修理费用大于设备原值,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者。
4.2设备事故发生后,操作者及有关人员应立即切断能源、保持现场,立即逐级上报。
4.3一般事故发生后,制造部、设备动力部及发生事故部门领导到现场进行事故分析确定事故原因、性质及责任者,并拿出事故处理意见。发生重大事故、特大事故应立即报告主管副总经理,特大事故还应立即报告政府有关部门。
4.4事故发生后,设备动力部要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及典型意义,召开不同范围的事故现场会,使本人及有关人员从中吸取教训。
4.5由设备动力部、财务部进行事故经济损失统计,确定事故性质。
4.6事故发生部门要根据事故的性质及损坏程度,认真填写“设备事故记录“,一式三份,在设备修复后,三日内交设备动力部部长、安监部和主管副总经理等,一份保存在使用部门,一份由设备动力部存入设备档案另一份交安监部存档。4.7重大事故及特大事故发生后,应在全厂范围内发布通报,重大事故或特大事故处理完毕,应向主管副总经理写出书面报告。4.8设备事故责任者要依据情节,分别受到批评教育并扣发奖金、赔偿部分损失、行政处理、刑事处分等处理。
4.9破坏现场或隐瞒事故不报,一经发现应从重处理。4.10预防事故的措施。
4.10.1设备动力部根据设备的结构特点及说明书要求,制定设备标准操作规程。4.10.2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实行考核使用制度。4.10.3认真做好设备的保养与检查工作。
4.10.4设备维修工应每天检查设备使用情况、保养情况,发现违章操作,有权下令其停止使用高设备。
4.10.5认真严肃地进行事故处理,要做到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责任者与其他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新的防范措施不放过。
7、设备维修保养管理规程
1.目的:
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保证所有机器设备定期进行维修保养及检修,确保使用的设备均能处在最佳状态下安全运转,以生产出合格的药品。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厂设备的维修、保养管理。3.职责: 设备动力部负责对本标准的实施,生产车间操作人员、维修保养人员对本标准的执行负责。4.内容:
设备的维修保养应贯彻以预防性维修为主的方针,即在设备故障发生前,按照“设备检修计划”或相应的技术规定进行维修保养,防患于未然,并以三级保养制度和维修计划的制度予以落实。4.1设备的使用与日常保养
设备的日常保养是设备维护的基础,是预防事故发生的积极措施。通常在每天上班后生产前,下班清场前15分钟至30分钟,由操作人员进行。通过对设备检查、清扫和擦拭,使设备处于整齐、清洁、安全、润滑良好的状态。4.1.1保养内容包括:
4.1.1.1设备的完好性、部件、配件是否缺失。
4.1.1.2运行设备先进行空转,确认运转声音正确、润滑良好,方可正常操作。4.1.1.3检查螺丝,对螺丝进行紧固处理,以防止在使用中脱落。4.1.1.4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整、安全、灵活、准确、可靠。4.1.1.5检查润滑装置是否齐全、完整、可靠、油路畅通、油标醒目。
4.1.1.6按《设备润滑管理规程》对各传动部位进行润滑加油,检查传动系统各操作手柄、电器开关位置正确无松动,操作灵活可靠。
4.1.1.7检查各种管线、管件完好,无跑、冒、滴、漏现象。
4.1.1.8清洁设备各部位,使设备内外干净,滑动导轨和接合处无油污、锈迹、灰尘和杂物,做到漆见本色铁见光。
4.1.2各种工具、附件摆放有序,存放整齐。4.1.3严格按标准操作规程使用设备,经常巡回检查,操作中通过听、看、闻等方法观察设备的运转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1.4操作岗位要做到“一平”“二净”“三见”“四无”。它们的含义是: 一平,即工房周围平整。
二净,即玻璃、门窗净,地面通道净。三见,即轴见光、沟见底、设备见本色。四无,即无油垢、无积水、无杂物、无垃圾。4.2设备的一级保养
设备的一级保养定为设备合格使用开始三个月进行一次,除电器部分由电工负责外,其余由操作人员进行,车间维修人员辅助和指导保养内容。4.2.1保养内容为:
4.2.1.1清扫、检查、调整电器部分,检查电器接触是否良好,接线是否牢固。4.2.1.2彻底清洗、擦拭设备内外表面和死角部位,清楚表面活动毛刺,做到漆见本色,铁见光,无药垢,无油污。
4.2.1.3检查调整必要的零部件,调整各运行部件的间隙,更换易损件。4.2.1.4检查紧固件和操纵装置,做到齐全可靠。4.2.1.5检查、更换各种计量仪表和安全附件。
4.2.1.6清洗油杯、油管、油标,检查油质,按规定加油,做到油路畅通,油标醒目。
4.2.1.7排除故障,消除隐患。
4.2.1.8必要时对设备局部拆卸检查,调整和修复。
4.2.2保养后应达到:外观清洁,呈现本色,油路畅通,油窗明亮,润滑良好,设备磨损减少,设备缺陷排除,事故隐患消灭,设备操作灵活,运转正常,保持完好状态。
4.3设备的二级保养
设备的二级保养视不同设备情况,一般一年进行一次,由维修人员为主进行,操作人员参加。4.3.1保养内容:
4.3.1.1完成一级保养的全部检查内容。4.3.1.2检查传动系统,修复、更换磨损件。4.3.1.3清洗变速箱或传动箱。
4.3.1.4调整检查各操作手柄,使其灵活可靠。4.3.1.5清洗电机,更换润滑质,检查电机绝缘。
4.3.1.6整理电器线路,做到线路整齐安全。接地线符合规定。4.3.1.7更换新油,消除渗漏。
4.3.1.8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调整、修复和更换必要的零部件。
4.3.2二级保养后设备应达到完好标准,提高大修间隔期内的设备完好率。4.4以上内容做完后由维修工填写“设备维修保养记录”。4.5设备的检修
设备的检修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按“设备检修计划”检修,同时要由设备动力部对检修部门下发“设备检修通知单”,由我公司维修人员自行维修或委托生产厂家维修。
4.5.1主要设备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设备状况普查,根据设备运行的实际技术状态和普查情况,由设备动力部编制设备的大、中检修计划并报主管副总经理批准,不得任意更改。
4.5.2重点设备检修或结合检修实现技术革新的,要报设备动力部,并附图纸说明,经批准后实施。
4.5.3检修要逐步采用状态监测和现代故障诊断等技术,努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4.5.4检修前要做好技术准备和材料备件的准备,检修后要做到工完、料净、现场清。
4.5.5设备大、中修计划具体落实时间应根据全年生产计划中的停产时间来执行。
4.5.6检修后的设备要由设备动力部组织有关人员填写“设备检修验收记录”,经验收合格后才能正常生产使用,所有记录要认真填写后归档。4.5.7设备检修范围:
4.5.7.1大修:分解整个设备,修理基准件,更换或修复全部磨损件,调整电气部分,清除缺陷,恢复设备原有性能、精度及效率,翻修外表。
4.5.7.2中修:设备部分分解、修复或更换磨损件,对精度、性能达不到工艺要求的部位进行针对性修理,恢复设备精度、性能。
4.5.7.3小修:针对日常检查发现的问题,拆卸部分零部件进行检查、修整,更换或修复少量磨损件,同时检查、调整紧固机件,恢复设备使用性能。4.6检测设备的维修保养
4.6.1日常的维护保养参照4.1的保养内容由操作者自行保养。
4.6.2如出现故障或失准的情况下,由动力车间维修工维修或委托维修。
8、设备更新、改造与报废管理规程
1.目的:
建立一个设备更新改造与报废的管理规程,以保证使用设备的技术性能符合生产要求。
2.适用范围: 所有设备 3.职责:
设备动力部负责组织实施、设备使用部门负责对本标准的执行。4.内容:
4.1设备的更新改造。
1)国家对设备的更新改造有要求的应按国家公布的要求进行。
2)设备的更新、改造应进行技术与经济论证,综合考虑,提高设备的技术水平,推进设备的标准化、系列化。
3)企业应根据远期规划和目标,编制设备的更新改造计划,并切实落实。4)设备的更新重点:
①国家和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设备。②技术性能已不能达到生产要求的设备。
③耗能高,造成严重污染或危害人体健康以及不安全的设备。④虽经大修仍不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设备。
⑤经大修虽能使技术性能达到工艺要求,但耗资大,不如更新合算的设备。⑥虽能满足生产要求,但不符合国家有关生产管理规范要求的设备。⑦产量、产值不适合生产发展需要的设备。5)设备的改造要有科学依据,要组织多方有关人员进行可行性论证及严密的试验研究取得可靠的试验数据。
6)更新改造的设备要进行安装、调试、验收,确认符合生产要求的技术性能,对药品、保健食品的质量无影响时才能使用。
7)更新改造设备要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填写“设备改造(改装)申请单”,报设备动力部审查,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后才能进行,主要、关键设备要报总经理批准。
4.2设备的报废
1)设备的报废条件:
①因意外事故或灾害,造成主要部件、主要结构的严重损坏而无法使用的设备。②制造质量低劣,达不到最低工艺要求的设备。③因生产使用造成损坏,无修复价值的设备。
④机型陈旧,技术性能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且无法改造的设备。
⑤超过使用年限,已不能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无法达到产品质量要求的设备。⑥耗能高、严重污染环境的设备。
2)报废设备要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经设备动力部组织有关部门共同审定,确认符合报废条件,填写“设备报废申请单”,经主管部长审查,报主管经理批准,备案后方可报废,未经批准的报废设备不得进行处理。4.3报废设备和处理: 1)按现存价值整机出售。
2)将设备拆解,转让可利用的零部件,不能利用的部分按材料或废料处理。3)已报废的设备不得在生产当中使用。
4.4更新改造或报废的设备,其设备档案做相应记录。
9、电气设备安全管理规程
1.目的:
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建立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规范,保证电气设备操作及人身安全。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管理。3.职责:
设备动力部、设备管理员、设备维修人员、设备操作人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4.内容:
4.1电气设备包括:配电箱、开关柜、操纵台、电机、电缆、电力变压器等配电设备。
4.2公司电气设备必须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合格产品,电气设备的安装必须符合安全规定。
4.3电气设备完好标准:
1)主要技术性能达到国家标准,满足生产工艺要求。2)操作和控制系统装置齐全,灵敏可靠。
3)设备运行良好,绝缘强度及安全防护装置符合电气安全规程。4)电气设备通风、冷却系统效能良好。5)设备内外整洁,润滑良好。6)无漏油、漏电、漏水现象。4.4对主要电气设备,应制订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检修安全操作规程。
4.5电气设备的操作人员应有上岗操作证,配电设备操作人员、电气维修工应有本市劳动局颁发的电工本(高压电工、低压电工)。
4.6电气设备要每月进行一次清除灰尘、油污等保养工作,动力车间维修电工每月进行一次电气安全检查,责任区域的重点电器设备应经常检查,发现电气设备的缺陷和事故隐患及时处理。电气设备每年安排一次预防检修,更换老化元件。4.7电气设备安全检查内容。
1)根据电气设备完好标准内容进行检查。2)电气设备绝缘性能,电气保护装置可靠性。
3)公司各级配电室管理是否符合安全规范,是否配有灭火器等电气安全用具。4.8公司配电室操作人员每天定时检查公司内配电设备,填写“电器设备运行记录”,应严格遵守各种设备管理规程,保证电气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4.9对于临时用电设备、临时线路、临时开关等,均应符合安全用电规定,指定专人管理,使用完毕后立即拆除。
4.10对于制药工艺中易燃易爆岗位,应选择防暴电气装置(如电动机,开关继电器等)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10、动力设备管理规程
1.目的:
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加强动力设备管理,加强能源管理、防止设备的损坏造成不利因素,因此制定本规程。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动力设备(包括空气压缩、真空、供水、气体处理、配电、污水处理、水处理、提升机、动力管线、压力容器等)的管理。3.职责:
设备动力部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4.内容:
4.1本公司的压缩空气、制冷空调、真空、供水设备、锅炉设备、配电设备、污水处理设备、水处理设备、提升机、动力管线、压力容器等均属于动力设备。4.2设备动力部负责公司动力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及动力设备使用维护、维修管理、经济合理地供应公司所需动能。
4.3动力设备的操作严格按照操作规定执行。4.4空调系统要经济合理运行,注意节约能源。
4.5冬季注意动力设备冷却水、加热器废水的排放防冻工作,以免损坏设备。4.6设备冷却用水应循环使用,温度较高的设备冷却用水也应经过冷却塔处理后循环使用。
4.7公司避雷装置的安装应符合国家安全规定,每年设备动力部应请相关部门对其进行安全性能检查。
4.8压力容器及气瓶管理遵照《压力容器管理规程》执行。4.9使用人员要每天注意巡查动力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4.10做好节电、节水、节汽工作,关键用水、电、汽工序应有计量装置监测。4.11统计员负责公司设备水、电、汽用量的统计工作,做好设备理论耗能量与实际耗能量的统计工作,找出差距分析原因。4.12各种动力设备在运行中要填写“设备运行记录”。
11、压力容器安全使用管理规程
1.目的:
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建立压力容器的管理方法,保证安全正确使用。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压力容器的管理。3.职责:
设备动力部负责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各使用部门负责本标准的执行。4.内容:
4.1总经理、设备动力部部长必须对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负责,应指定具有压力容器专业知识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全公司压力容器的安全及技术管理工作。4.2设备动力部负责全公司压力容器的人员应对全公司的压力容器建立总台账及压力容器档案,并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分颁发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对压力容器分等级管理,定期安排检测。4.3压力容器技术档案的内容: 1)压力容器登记卡。
2)装箱单、开箱验收记录、压力容器质量检验证书、合格证书。3)压力容器制造、安装技术文件和有关资料。
4)压力容器调试记录、安装验收记录、施工图、基础图、装配总图。5)压力容器设计技术文件、使用说明书。6)压力容器备品配件图、备品配件编号。
7)检验、检测记录以及有关检验技术文件和资料。8)修理方案、实际修理记录以及有关技术和资料。
9)压力容器技术改造的方案、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施工质量检测及技术文件、技术资料。
10)安全附件校验、修理更换记录。11)有关事故的记录资料和处理报告。
4.4压力容器应从具有压力容器生产许可证的单位购进。
4.5压力容器的开箱验收、安装及试车均应有设备管理负责压力容器的技术人员参加。
4.6进口压力容器安装使用前,应通过市技术监督局对进口压力容器检查。4.7在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前,应按劳动部颁发的《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的要求,向市技术监督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室申报和办理登记手续,取得《压力容器使用许可证》。
4.8压力容器的操作人员要经过安全教育,了解设备性能结构及出现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才能操作压力容器。
4.9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掌握压力容器的使用性能和容器的技术指标。4.10操作压力容器的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培训。
4.11应按照劳动部颁发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由锅炉安全监察部门安排专职人员对压力容器进行检测,所属的压力表应每半年送计量检定测试所检测一次,安全阀每年应送市技术监督局检测一次,应有检测报告,并做好“压力容器检定记录”。
4.12以水为介质产生蒸汽的压力容器,必须做好水质管理和监测,没有可靠的水处理措施不能投入运行。
4.13压力容器内部有压力时,不得进行任何修理或紧固工作。
4.14压力容器检修、修理人员在进入压力容器内部进行工作前,必须做好压力容器处理、准备工作,达不到要求,工作人员不得进入。
12、设备档案管理规程
1.目的:
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建立设备档案管理规程,保证本厂设备具有完整规范的档案,为设备的管理提供各类技术资料。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厂设备档案的管理。3.职责:
设备动力部、设备档案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4.内容:
4.1对所有的设备要分类登记,统一编号,建立台账,建立设备档案,做到一机一档。
4.2设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购置价值在2000元以上的设备为固定资产设备。4.3设备动力部及设备使用部门应对每台固定资产设备建立设备台账并编辑成册。
4.4设备管理人员要定期核对帐、物,必须做到帐、物项目的内容相符。4.5主要生产设备转入固定资产的同时,即应按单台建立设备档案。
4.6设备档案是设备从出厂到报废整个过程的设备管理,也是使用维修等环节的有关凭证,记录和数据资料的汇集,同时又是设备使用、保养、修理、改造、更新报废的依据,设备管理人员要重视设备资料的建立、健全、检查和整理工作。4.7档案内容应齐全完整,应包括以下内容:
1)原始技术资料:装箱单、合格证、购置申请单、设备选型分析报告、使用说明书、随机图纸等。
2)开箱验收记录、安装调试记录、维修记录、事故记录等。3)设备改造论证、技术签定。4)设备封存单、设备报废单。
5)对于进口设备,要注意原始资料的保管,并应将原文译出,以便应用。4.8设备调拨时,技术档案应随机调入调出,报废设备的档案材料,有价值部分应由公司办公室档案员保存。
4.9设备技术档案要有设备部专人管理,对所借阅的一切资料要办理借阅登记手续,档案不应外借。
4.10设备管理人员对设备管理工作中所遇到的上级文件、工作总结、工作报表、工作计划规程制度、设备工作会议纪要等,要分类管理。
13、计量器具选购到报废的流转管理规程
1.目的:
有效控制计量器具采购到报废的全过程,保证计量器具处于良好状态并防止其误用及滥用。2.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有计量器具,包括测试设备、仪器、仪表、量具等计量器具。3.职责:
设备动力部、使用部门对该规程实施负责。4.内容:
4.1计量器具的选购
4.1.1计量器具、仪器、仪表选型原则上以实用为主,兼顾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并且从准确度、量程、功能上满足测量参数的要求。
4.1.2不得采购国家规定禁止使用的计量器具,不允许采购无计量器具生产制造许可证(CMC标志)单位的计量器具。
4.1.3计量器具、仪器、仪表的通用性和标准化程度应符合GMP要求。
4.1.4了解供方能否保证在安装、调试、培训、售后服务方面给予全面支持。4.1.5通过各种途径全面了解供应商的信誉、经济实力以及在最短时间内解决我公司仪器、仪表出现的问题。
4.1.6对供方成本进行分析,对同类仪器、仪表进行比较,做到价廉物美、经济实用。
4.1.7设备动力部计量管理人员进行大型仪器的货源调查,并填写计量器具“货源调查表“以便主管领导进行审批。4.2计量器具的配备与订购
4.2.1各部门需添置计量器具,必须填写“计量器具购置申请单”并交设备动力部审核。
4.2.2所有新购买的计量器具必须出具出厂合格证书。
4.2.3申购部门与设备动力部需共同对拟购计量器具的性能进行分析、选择,以确定所购器具能满足使用的要求。
4.2.4根据计量特性指标:主要是准确度、量程、参数等合理配置通用专用计量器具。
4.2.5确定配备数量:考虑因突然损坏、送检等原因所需合理的配用量,不影响正常生产。
4.2.6根据使用标准配备相应的计量器具。4.3验收与发放。
4.3.1新购计量器具在投入使用前必须通知计量管理人员进行验收,包括外关检查、性能测试及送检,必须遵循“先检定后使用”的原则:送上级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后,贴上计量器具合格标签并登记入账。
4.3.2对于验收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则退回购买部门并由该部门退给供应商。4.3.3所有计量器具应同时列入周期检定的安排,检定合格后,方可发放投入使用。
4.4使用与维护
4.4.1计量器具需专人专用,定期保养,严禁挪作他用,所有精密关键计量器具必须有使用记录。
4.4.2无合格标记以及超过检定有效期的计量器具不得使用,使用人有权拒绝使用上述计量器具。
a.计量器具使用人员必须熟悉该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维修保养知识,使用前、后均应检查仪器,确保仪器处于正常状态。
b.使用者在计量管理人员不在现场的情况下,严禁擅自拆装计量器具,使用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向部门负责人及设备动力部反映。4.5停用封存与启用。4.5.1计量器具因各种原因暂停使用的,使用部门可向设备动力部提出申请,设备动力部收到“计量器具封存申请单”后必须作贮存前检查后方可封存。4.5.2计量器具的封存有入库封存和就地封存两种形式。
入库封存的计量器具由设备动力部负责收集并贮存在合适的地方。
就地封存的计量器具由设备动力部贴上封存标志,并采用必要的防护措施。4.5.3封存的计量器具应在所有相关的文件中加以注明,封存期间不做周期检定。
4.5.4贮存场所必须满足计量器具对环境温度、湿度的贮存要求。
4.5.5封存的计量器具未经启封,严禁投入使用。要求重新启用的计量器具,必须送上级计量机构检定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4.6降级与报废
4.6.1计量器具因使用年限较长,无法或无价值恢复原精度时,可做降级使用处理。
4.6.2计量器具因使用年限较长、器件老化、精度下降或设施陈旧、质量差等原因已无使用价值时,应作报废处理。
4.6.3降级或报废的计量器具必须在所有相关的台账等文件中加以指出。4.6.4计量器具降级或报废必须由计量检定机构鉴定后方可实施。
14、计量器具使用及维修保养管理规程
1.目的
制订本规程的目的是加强计量器具的管理,保证器具运行处于最佳状态。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计量器具的管理。3.职责
使用部门操作工、维护人员及设备动力部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4.内容
4.1所有计量器具必须由使用者使用和保养,所有精密、关键计量器具必须有计量器具使用记录及维护保养记录。
4.2按计量器具说明书的要求使用和保养,使用前检查有无合格证及有效日期,无合格证或过期的要重新检定后方可使用。
4.3计量器具仪器、仪表失灵、不能工作时应及时上报设备动力部,由设备动力部协调处理。
4.4对计量器具仪器、仪表因管理不善或有意破坏者应量情处罚。4.5仪器、仪表说明书和其它技术资料,由设备部存档,使用部门可保留复印件。4.6为保证计量量值准确、统一,所有A、B、C的计量器具必须按规定进行周期检定。
4.6.1设备动力部负责组织,编制全公司计量器具周检计划表。
4.6.2计量器具使用人员操作前必须了解计量器具的基本性能和操作方法。4.6.3计量管理人员、生产部门计量兼职管理人员每年应对本部门的计量器具清查,做到帐、卡、物相符,发现问题如丢失、损坏不报等应追究操作者责任。4.6.4计量器具在使用中要巡回检查,如有问题应及时解决并记录在“巡检记录’中。
4.7几种重要计量器具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4.7.1天平在使用前应调好天平的平衡位置,所称之物及砝码要尽量放在天平盘中心,大砝码放在当中,以免开启天平后,秤盘产生剧烈摆动,称量不得超过本天平最大称量,加卸秤取物体及砝码时,天平应处于停止状态,否者会把刀子崩坏。当称盘平稳的才能缓慢均匀地开启天平。开启天平与关闭天平时旋转开关必须稳而均匀,当刀子与刀承接触后,可迅速旋转开关把,最好在天平指针摆动接近零点时关闭天平,以免产生大的振动。天平的清洁应用干净抹布擦净,天平的使用环境必须无灰尘、干燥,应放入硅胶等干燥剂保持天平干燥。
4.7.2安装各种压力表,不准用线麻或其它物品缠螺纹,以免损坏螺纹,安装压力表,不准用管钳子,要用扳手。
4.7.3台案秤零件不能加油,刀及刀架应保持清洁干燥。称量物品时,尽量将物品放在中央位置,并且轻放。如秤体需要远距离搬动时应采用抬,用车运输,注意切勿抬在计量杆上,否则会造成杠杆变形而影响计量精度。
4.8分析天平使用前如有污垢,请用毛刷拭去灰尘。每次称量时,都应将天平关闭,绝对不能在天平摆动时,增减砝码或在秤盘中放置称物。称量完毕,关闭开关,取出被称物,检查天平内外清洁后,关好门,用制动器将砝码指数恢复回原位,做好使用记录。
4.9紫外分光光度计按说明书要求操作,并认真填写使用记录。
4.10快速水分测定仪要保持清洁,操作时首先接通电源调零点,预热30分钟开始操作,如落有积尘或称量物要立即清理干净,扭转启动旋钮要缓慢,机器用完后,及时把砝码放回盘中,关好门,拔下电源插头,罩上防尘罩。
15、计量工作基础档案和技术资料的管理规程
1.目的
制订本规程的目的是加强各种计量基础资料的管理,使计量器具在使用过程中有依据可查并建立相应的档案。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计量管理人员、兼职计量管理人员及操作工。3.职责
计量管理人员及资料管理人员对本制度实施负责。4.内容
4.1计量技术档案和资料是企业计量工作的凭证,是企业开展计量技术工作的指导纲领,计量技术和资料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及要求。4.1.1抄表(检斤)记录:
它是企业统计、核算、考核、定额等所有数据的原始凭证,也是计量各种计量检测的依据,记录要准确无误。4.1.2计量器具检定合格证。
它是证明计量器具合格的原始凭证,合格证应给出计量器具的编号、规格型号、精度等级,生产厂检定结果。4.1.3计量器具降级、报废通知单。
它是证明计量器具已降级或报废的原始凭证,内容主要有计量器具名称、规格型号、精度等级、编号、降级或报废的原因,报废的计量器具应有“计量器具报废记录“。
4.1.4计量器具送检通知单
它是通知各车间、部门送检计量器具的原始凭证,要求各车间、部门按规定时间及时送检,否则后果由车间负责。4.1.5计量器具目录、台账、登记卡片、档案。
主要内容包括计量器具的名称、规格型号、测量范围、精度等级、生产厂出厂日期、使用日期、使用单位、安装地点、检修情况、记载等,主要的计量器具要建立档案并存档。4.1.6周期校验计划表。
是企业一年内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也是企业及相应的上级计量管理机构下达的任务单,内容有一年内每个月计划检定计量器具的数量、名称、编号等。4.2全公司所有计量仪器的有关技术资料、说明书等应及时收集、保管并建账、存档。
4.3对新增计量仪器的技术资料、说明书等应及时收集存档。
4.4外出参观学习及参观所收集的各种技术资料,回公司后交设备动力部统一保管、建账登记。
4.5借阅各种技术资料应办借阅手续,用闭按期归还,不得损失和遗失。4.6对查阅较频的说明书、图纸资料应复制副件、保留原本。4.7记录应存放在本部门适宜的环境,防止霉变损坏,方便存取。4.8重要计量记录保存期为5年,非重要计量记录的保存期为3年。
16、五金电料、设备配件、在用品及工具出入库的管理制度
为加强五金电料、设备配件、在用品及工具的科学管理,降低药品制造成本,做好信息沟通,特制定此管理制度。
一、由设备动力部编制五金电料、设备配件标准名称集。各部门按标准名称填写物料申请单、出库单等票据。
二、各车间在年初制定五金电料、设备配件使用计划。
三、物料申请需填写所采购物质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必要时注明配套设备及生产厂家。物料申请单由设备动力部审核,主管生产领导批准。物料申请单一式四联,一联存根,二联采购,三联财务,四联仓库。
四、依照采购周期制度,采购人员及时入库,特殊情况应做加急处理。若没有按照采购周期及时到货,采购人应声明原因。
五、配件到达后,采购人通知库管员核对实物后,按采购申请单名称登记入账,并由库管员及时通知使用部门出库。
六、使用部门必须先开出库单方可出库,名称以物料申请单为准。有特殊情况开不了出库单的,必须在二个工作日之内补齐。车间出库由车间主任审核,设备动力部部长批准。
七、为及时反映制造成本,控制消耗,采购人应对设备配件、五金电料发票按月结算。
八、由于五金电料、设备配件规格多、名称不统一,同时有些配件及模具是否进入固定资产视其具体使用情况而定,因此五金电料、设备配件发票经设备动力部标定后到财务入账。
九、为深化节能降耗工作,公司维护维修人员应本着为公司负责的精神,节约每一分物料,每一个零件,能修理的及时修理。每次作业后填写作业结算单。作业后废品及时返库,库管人员开具返库单。维修人员将作业结算单、废品返库单报送设备动力部。设备动力部以出库单、作业结算单、废品返库单检查、核算五金电料、设备配件的物料平衡。物料衡衡算以每星期为一个周期。对于每次作业情况,设备动力部组织进行抽查。
十、使用部门要根据公司规定的数量领用五金电料、设备配件、在用品及工具,对没有具体规定的,要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合理领用,多出的五金电料、设备配件、在用品及工具应及时退交公司五金库。
十一、对于存放在各车间的五金电料、设备配件、备用件,有核算员建立五金电料、设备配件台账。车间原则上不留备件,除重点岗位应急或或其他特殊情况的例外。车间留用备件要经设备动力部审核批准。
十二、对于象方盘、撮子、勺、货架、胶管、插排、办公桌、椅子、天平等非公司固定资产的能以一定形态在一段时间重复使用的物品叫在用品。由设备动力部编制在用品目录,各车间根据目录登记上账。制造部、设备动力部要配合财务部每半年对车间在用品进行盘点,对账物不实、责任不清的车间予以相应批评并处以罚款。
十三、加强对工具的管理,对于个人工具制定发放标准,更换工具要以旧换新。属于个人的工具,各车间建立个人工具台账。属于车间公用的工具,各车间建立公用工具台账。制造部、设备动力部组织各车间每半年进行盘点一次。对于账物不符的,属于公用的车间集体承担总金额的一半,属于个人的个人承担总金额的一半。不爱护公具,故意损害公司利益的全额赔偿。
十四、维修人员及时做好设备维修记录。每月20日上报到设备动力部。
十五、为了及时反映五金电料、设备配件质量,各使用部门及时填写质量跟踪返馈单。
十六、为加强设备模具管理,模具到货后,设备动力部及时组织验收,核实规格数量及其性能。车间建立模具台账,所有模具登记入账。
十七、设备动力部每月组织相关人员对退库废品做鉴定处理。
十八、各车间应制定各类物品的维护规定以保证物品的使用年限,避免非正常损坏。如由车间原因造成的损坏,由车间承担损失的一半。
十九、各车间的在用品、固定资产除正常消耗外,不能继续在生产中使用的,不允许私自处置(包括转借、报废、变卖等),需形成清单报设备动力部、财务负责人审核、主管副总经理批准。价格超过一万元的要经总经理批准。私自处置,在追究损失的同时罚责任人50——100元。
第五篇:设备动力部岗位职责
部长岗位职责
1.负责全厂设备动力业务管理、设备更新及设备的技术改造和固定资产管理。统一平衡、合理使用大修理费用及设备更新改造费用。
2.组织、督促建立和健全设备的技术资料。做好设备技术状况和设备管理工作总结。
3.督促下属各事业部贯彻执行设备动力方面的维护、检修、检验技术规程、管理制度、定额标准等。
4.组织编制、审核大修理计划及系统(装置)停车大检修的综合平衡和实施,重要设备施工或检修方案的制定。
5.组织好设备防腐蚀、润滑、锅炉、压力容器、水质处理等工作。
6.组织重要设备的大修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并参加基建、技措、安措等项目的会审及竣工验收工作。
7.负责锅炉、压力容器的使用登记和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
8.负责锅炉、压力容器的检验、修理、改造、更新和报废的技术审查工作。9.负责编制锅炉、压力容器和安全附件的年、季度定期检验计划,并组织实施。并负责检查锅炉、压力容器运行维修,安全附件检验计划的执行情况,并进行考核。
10.组织重大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和上报工作,并组织抢修。
副部长岗位职责
1.协助部长负责全公司设备动力业务管理、设备更新及设备的技术改造和固定资产管理。
2.负责全公司周考核、月考核的设备管理工作。
3.督促下属各事业部贯彻执行设备动力方面的维护、检修、检验技术规程、管理制度、定额标准等。
4.协助部长组织编制、审核大修理计划及系统(装置)停车大检修的综合平衡和实施。
5.组织重要设备的大修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并参加基建、技措、安措等项目的会审及竣工验收工作。
6.协助部长搞好锅炉、压力容器的使用登记和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
7.协助部长做好锅炉、压力容器的检验、修理、改造、更新和报废的技术审查工作。
8.协助部长编制锅炉、压力容器和安全附件的年、季度定期检验计划,并组织实施。协助检查锅炉、压力容器运行维修,安全附件检验计划的执行情况,并进行考核。
9.组织重大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和上报工作,并组织抢修。10.统一平衡、合理使用大修理费用及设备更新改造费用。
部长岗位工作标准
1.加强设备管理,编写《设备管理制度》、《设备考核细则》,每年必须重新修定一次,以适应企业的设备管理。
2.建立设备技术档案,每年组织设备管理技术人员培训的工作不少于一次,以满足设备管理需要。
3.编制设备大修一次,月检修计划每月一次,根据设备运行和检修情况更新改造设备。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满足生产需要。
4.统计设备完好情况;每月一次,年终汇总。能够为下一提供可靠的技术资料。
5.组织实施大检修计划,做好监督、检查、验收工作,并有记录。检修后的“设备”能够充分满足生产需要。
6.出现设备事故要做到“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分析鉴定和通报,并留有记录。
7.负责改造、更新、新增项目的技术改造工作,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有记录。
8.负责锅炉、压力容器以及安全附件的定期检验计划的实施。9.做好年、季、月、预算,按预算控制费用。保证资金合理使用。10.做好总结和下一年工作计划。保证下一设备平稳运行。
副部长岗位工作标准
1.加强设备管理,编写设备管理制度、设备考核细制,每年必须重新修定一次,以适应企业的设备管理。
2.编制设备大修一次,月检修计划每月一次,根据设备运行和检修情况更新改造设备,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满足生产需要。
3.每周对车间进行一次不定期设备考核,每月进行考核总结,对各事业部设备管理的工作达到有效监督。
4.统计设备完好情况,每月一次,年终汇总,能够为下一提供可靠的技术资料。
5.组织实施大检修计划,做好监督、检查、验收工作,并有记录,检修后的“设备”能够充分满足生产需要。
6.出现设备事故做到“三不放过”,进行调查分析鉴定和通报,并留有记录。7.负责改造、更新、新增项目的技术改造工作,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有记录。
8.负责锅炉、压力容器以及安全附件的定期检验计划的实施。9.做好年、季、月、预算,按预算控制费用,保证资金合理使用。10.做好总结和下一年工作计划。保证下一设备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