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
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
理业务暂行规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3〕10号
现公布《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自2013年6月1日起施行。
中国证监会
2013年2月18日
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了规范符合条件的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管理业务,维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合法权益,促进基金行业和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根据《证券法》、《保险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资产管理机构是指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证券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以及专门从事非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的资产管理机构(以下简称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
第三条 资产管理机构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申请开展基金管理业务,中国证监会依法核准其业务资格。
第四条 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对资产管理机构从事基金管理业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基金业协会)对资产管理机构从事基金管理业务活动实行自律管理。
第五条 申请开展基金管理业务的资产管理机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3年以上证券资产管理经验,最近3年管理的证券类产品业绩良好;
(二)公司治理完善,内部控制健全,风险管理有效;
(三)最近3年经营状况良好,财务稳健;
(四)诚信合规,最近3年在监管部门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没有因违法违规行为正在被监管部门调查,或者正处于整改期间;
(五)为基金业协会会员;
(六)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 证券公司申请开展基金管理业务,除符合第五条规定外,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资产管理总规模不低于200亿元或者集合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不低于20亿元;
(二)最近12个月各项风险控制指标持续符合规定标准。
第七条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申请开展基金管理业务,除符合第五条规定外,还应当符合下列
条件:
(一)管理资产规模不低于200亿元;
(二)最近1个季度末净资产不低于5亿元。
第八条 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申请开展基金管理业务,除符合第五条规定外,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实缴资本或者实际缴付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
(二)最近3年证券资产管理规模年均不低于20亿元。
第九条 资产管理机构申请开展基金管理业务,应当向中国证监会提交申请材料,中国证监会依法对资产管理机构的申请进行审核。取得基金管理业务资格的,向其核发《基金管理资格证书》。
第十条 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基金管理业务,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中国证监会的规定,恪守诚信,审慎勤勉,忠实尽责,为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
第十一条 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基金管理业务,应当设立专门的基金业务部门,建立独立的基金投资决策流程及相关防火墙制度,有效防范利益输送和利益冲突。
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基金管理业务,应当有符合要求的信息系统和安全防范设施或者有完善的信息系统、业务外包方案。资产管理机构可以为开展基金管理业务提供研究、风险控制、监察稽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技术和运营服务等方面的支持。
第十二条 资产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公平交易和关联交易管理制度,完善公平交易和异常交易监控机制,公平对待管理的不同资产,防范内幕交易。
第十三条 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基金管理业务,应当有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高级管理人员,从事投资、研究业务并取得基金从业资格的专业人员不少于10人。
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履行诚实守信、谨慎勤勉的义务,不得从事损害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的活动。
第十四条 中国证监会依照法律法规对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基金管理业务情况进行非现场检查和现场检查。
第十五条 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基金管理业务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中国证监会规定的,中国证监会依法对资产管理机构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采取行政监管措施。依法应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有关规定进行行政处罚;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证券公司通过其控股的资产管理子公司开展基金管理业务的,比照本规定执行。股权投资管理机构、创业投资管理机构等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符合本规定第五条、第八条规定条件,申请开展基金管理业务的,比照本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基金管理业务,本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证券投资基金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国证监会的规定。
第十八条 本规定自2013年6月1日起施行。
附件:资产管理机构申请基金管理业务申请材料清单
附件
资产管理机构申请基金管理业务
申请材料清单
一、对提交申请材料真实、准确、完整、合规的承诺函;
二、申请报告,内容至少包括资产管理机构的基本情况、开展基金管理业务的目的、符合开展基金管理业务资格条件的说明等;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至少包括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基金管理业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现有资产管理业务开展情况说明、具备的优势条件、基金管理业务发展规划等;
四、资产管理机构按照自身决策程序,同意开展基金管理业务的决议或者决定;
五、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基金管理业务的组织架构,开展基金管理业务与机构现有资产管理业务的业务隔离、业务共享机制安排、防范利益冲突的机制安排;
六、资产管理机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有关情况,直接开展基金管理业务与参股基金管理公司的同业竞争问题考虑、业务协同及总体战略发展安排;
七、符合开展基金管理业务条件的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法人资格及业务资格证明文件、最近3年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托管机构或者其他机构出具的资产管理规模证明等文件;
八、基金管理业务主要负责人及合规负责人的任职申请材料(参照证券投资基金行业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申请材料提供);
九、基金管理业务主要管理制度,至少包括投资管理制度、风险控制制度、基金会计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监察稽核制度、业绩评估考核制度、紧急情况处理制度等以及信息系统、业务外包等协议;
十、律师事务所出具的法律意见书;
十一、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文件。
第二篇: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
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为了规范符合条件的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管理业务,维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合法权益,促进基金行业和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根据《证券法》、《保险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资产管理机构是指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证券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以及专门从事非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的基金管理机构(以下简称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
第三条资产管理机构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申请开展基金管理业务,中国证监会依法核准其业务资格。
第四条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对资产管理机构从事基金管理业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基金业协会)对资产管理机构从事基金管理业务活动实行自律管理。
第五条申请开展基金管理业务的资产管理机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3年以上证券资产管理经验;
(二)公司治理完善,内部控制健全,风险管理有效;
(三)经营状况良好,财务稳健,最近3年连续盈利;
(四)诚信合规,最近3年在监管部门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没有因违法违规行为正在被监管机构调查,或者正处于整改期间;
(五)为基金业协会会员;
(六)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证券公司申请开展基金管理业务,除符合第五条规定外,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管理资产规模不低于200亿元;
(二)最近12个月各项风险控制指标持续符合规定标准;
(三)最近1个季度末净资本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
(四)最近1年中国证监会分类评价级别在B类以上。
第七条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申请开展基金管理业务,除符合第五条规定外,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管理资产规模不低于200亿元;
(二)最近12个月偿付能力指标持续符合监管要求。
第八条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申请开展基金管理业务,除符合第五条规定外,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实缴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
(二)最近三年资产管理规模均不低于30亿元。
第九条资产管理机构申请开展基金管理业务,比照基金管理公司设立申请向中国证监会提交有关申请材料。
中国证监会依法对资产管理机构的申请进行审核。批准基金管理业务资格的,向其核发《基金管理资格证书》。
第十条
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基金管理业务,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中国证监会的规定,恪守诚信,审慎勤勉,忠实尽责,为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
第十一条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基金管理业务,应当设立专门的基金业务部门,安全防范设施和与基金管理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齐备,并建立严格的防火墙制度,隔离业务风险,有效防范利益输送和利益冲突。
第十二条资产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公平交易和关联交易管理制度,完善公平交易和异常交易监控机制,公平对待管理的不同资产,防范内幕交易。
第十三条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基金管理业务应当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规定的拟任高级管理人员,从事投资、研究业务并取得基金从业资格的专业人员不少于10人。基金业务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履行诚实守信、谨慎勤勉的义务,不得从事损害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的活动。
第十四条中国证监会依照法律法规对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基金管理业务情况进行非现场检查和现场检查。
第十五条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基金管理业务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中国证监会规定的,中国证监会依法对资产管理机构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采取行政监管措施。依法应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有关规定进行行政处罚;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证券公司通过其控股的资产管理子公司开展基金管理业务的,比照本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基金管理业务,本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证券投资基金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国证监会的规定。
第十八条本规定自年月日起施行。
第三篇:《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
《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
起草说明
一、起草背景
新的《证券投资基金法》第12条规定:公开募集基金的基金管理人,由基金管理公司或者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按照规定核准的其他机构担任。该条修订已为除基金管理公司以外的其他机构参与公募基金业务预留了法律空间。积极引导其他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能够丰富机构投资者队伍,完善市场结构,促进行业竞争,有力推动基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是建立强大财富管理行业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允许有资产管理经验并具备一定管理规模的机构进入公募基金领域,可以为更多的基金持有人提供更好的理财服务。这些机构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遵循公募基金业务的监管要求,也是进行功能性监管的有益探索。为此,我们起草了《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称《暂行规定》)。
二、《暂行规定》的主要内容
1、关于机构类型
考虑到证券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三类机构有着多年的证券资产管理经验,已经管理着 1
数额巨大的资产,有较完善的风控系统和制度安排,从事公募基金业务相对于其他类机构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初期阶段拟允许上述三类机构从事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2、基本条件
由于公募基金管理对管理人在系统、人员、制度等方面的要求较高,我们初步拟允许具有3年以上证券资产管理经验、经营状况良好、没有违法违规行为的机构开展此项业务。《暂行规定》还针对三类机构各自的特点设定了诸如管理规模、净资本、分类评价级别等特殊条件。对于证券公司,要求管理资产规模不低于200亿元;最近12个月各项风险控制指标持续符合规定标准;最近1个季度末净资本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最近1年中国证监会分类评价级别在B类以上。对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要求其管理资产规模不低于200亿元;最近12个月偿付能力指标持续符合监管要求。对于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要求其实缴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最近三年资产管理规模均不低于30亿元。此外,为鼓励其加入基金业协会进行自律管理,拟要求其成为基金业协会会员。
3、业务经营活动
在经营运作方面,我们认为上述三类机构从事公募基金管理在制度和监管层面应当与现有基金管理公司进行同等对待。因此,在基金募集、份额登记、核算估值、信息披露
等《证券投资基金法》及配套法规有明确规定的,要求统一适用相关规定。针对这些机构的业务特点,从保护基金持有人合法权益的目的出发,《暂行规定》从业务独立、风险隔离、公平交易、利益冲突防范、从业人员资格条件等方面对这些机构从事公募基金管理业务提出了要求。《暂行规定》还要求上述机构设立专门的部门从事公募基金业务,要有必要的场地设备设施,有不少于10名取得基金从业资格的人员等。同时明确要求其建立严格的防火墙制度,隔离业务风险,有效防范利益输送和利益冲突。资产管理机构还应当建立公平交易和关联交易制度,公平对待管理的不同资产,防范内幕交易等。
4、监督管理
《暂行规定》规定了我会对上述资产管理机构从事公募基金管理业务具有监管权,可以进行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并可以采取行政监管措施、进行处罚等。
基金监管部2012年12月24日
第四篇: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 摘至证监会网站
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
第一条为了规范符合条件的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管理业务,维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合法权益,促进基金行业和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根据《证券法》、《保险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资产管理机构是指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证券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以及专门从事非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的资产管理机构(以下简称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
第三条资产管理机构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申请开展基金管理业务,中国证监会依法核准其业务资格。
第四条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对资产管理机构从事基金管理业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基金业协会)对资产管理机构从事基金管理业务活动实行自律管理。
第五条申请开展基金管理业务的资产管理机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3年以上证券资产管理经验,最近3年管理的证券类产品业绩良好;
(二)公司治理完善,内部控制健全,风险管理有效;
(三)最近3年经营状况良好,财务稳健;
(四)诚信合规,最近3年在监管部门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没有因违法违规行为正在被监管部门调查,或者正处于整改期间;
(五)为基金业协会会员;
(六)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证券公司申请开展基金管理业务,除符合第五条规定外,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资产管理总规模不低于200亿元或者集合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不低于20亿元;
(二)最近12个月各项风险控制指标持续符合规定标准。
第七条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申请开展基金管理业务,除符合第五条规定外,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管理资产规模不低于200亿元;
(二)最近1个季度末净资产不低于5亿元。
第八条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申请开展基金管理业务,除符合第五条规定外,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实缴资本或者实际缴付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
(二)最近3年证券资产管理规模年均不低于20亿元。
第九条资产管理机构申请开展基金管理业务,应当向中国证监会提交申请材料,中国证监会依法对资产管理机构的申请进行审核。取得基金管理业务资格的,向其核发《基金管理资格证书》。
第十条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基金管理业务,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中国证监会的规定,恪守诚信,审慎勤勉,忠实尽责,为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
第十一条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基金管理业务,应当设立专门的基
金业务部门,建立独立的基金投资决策流程及相关防火墙制度,有效防范利益输送和利益冲突。
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基金管理业务,应当有符合要求的信息系统和安全防范设施或者有完善的信息系统、业务外包方案。资产管理机构可以为开展基金管理业务提供研究、风险控制、监察稽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技术和运营服务等方面的支持。
第十二条资产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公平交易和关联交易管理制度,完善公平交易和异常交易监控机制,公平对待管理的不同资产,防范内幕交易。
第十三条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基金管理业务,应当有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高级管理人员,从事投资、研究业务并取得基金从业资格的专业人员不少于10人。
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履行诚实守信、谨慎勤勉的义务,不得从事损害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的活动。
第十四条中国证监会依照法律法规对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基金管理业务情况进行非现场检查和现场检查。
第十五条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基金管理业务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中国证监会规定的,中国证监会依法对资产管理机构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采取行政监管措施。依法应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有关规定进行行政处罚;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证券公司通过其控股的资产管理子公司开展基金管理业务的,比照本规定执行。
股权投资管理机构、创业投资管理机构等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符合本规定第五条、第八条规定条件,申请开展基金管理业务的,比照本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基金管理业务,本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证券投资基金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国证监会的规定。
第十八条本规定自2013年6月1日起施行。
附件:资产管理机构申请基金管理业务申请材料清单
一、对提交申请材料真实、准确、完整、合规的承诺函;
二、申请报告,内容至少包括资产管理机构的基本情况、开展基金管理业务的目的、符合开展基金管理业务资格条件的说明等;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至少包括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基金管理业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现有资产管理业务开展情况说明、具备的优势条件、基金管理业务发展规划等;
四、资产管理机构按照自身决策程序,同意开展基金管理业务的决议或者决定;
五、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基金管理业务的组织架构,开展基金管理业务与机构现有资产管理业务的业务隔离、业务共享机制安排、防范利益冲突的机制安排;
六、资产管理机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有关情况,直接开展基
金管理业务与参股基金管理公司的同业竞争问题考虑、业务协同及总体战略发展安排;
七、符合开展基金管理业务条件的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法人资格及业务资格证明文件、最近3年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托管机构或者其他机构出具的资产管理规模证明等文件;
八、基金管理业务主要负责人及合规负责人的任职申请材料(参照证券投资基金行业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申请材料提供);
九、基金管理业务主要管理制度,至少包括投资管理制度、风险控制制度、基金会计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监察稽核制度、业绩评估考核制度、紧急情况处理制度等以及信息系统、业务外包等协议;
十、律师事务所出具的法律意见书;
十一、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文件。
第五篇:公募基金管理8200亿非公募资产
公募基金管理8200亿非公募资产
一、12年底,公募基金行业非公开募集资产总额高达8200多亿元
公募基金:以前管理的资产,主要通过银行向全社会公开募集资金为主。公募基金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
不过,随着基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政策的不断改变。公募基金不断转向非公开募集资金!2012年初以来,公募基金越来依赖非公开募集的资金。非公开募集资金以接近公募基金总额的三成。
公募资产之外,基金公司的非公募资产也在进行一场“暗战”。
2013年1月,中国基金业协会公布的2012年基金公司经营数据,揭开了这一行业座次。公募、非公募两个资产领域都并驾齐驱的公司为嘉实、博时、南方。管理926亿元非公募资产的嘉实,加上1945亿元的公募基金资产,坐拥2871亿元总规模,比总规模第一的华夏基金只差95亿元。但华夏的非公募资产规模只有614亿元。
华夏、嘉实、易方达、南方、博时管理总规模超过2000亿元,另外,工银瑞信、中银、鹏华、广发、大成、建信、华安、富国也都是千亿级公司。
截至2013年2月末,基金行业非公开募集资产规模为8210.85亿元,嘉实和博时的占比都超过了1/10。
.二、12年底,公募基金管理的社保资产总体情况:
鹏华坐拥686亿社保规模
在2002年与2004年成为社保管理人的南方、博时、华夏、鹏华、长盛、嘉实、易方达、国泰和招商9家公司,经历了近10年的竞争,目前社保规模相差极大。
其中国泰基金管理社保规模最少,只有90亿元,而2010年才在社保“选秀”胜出的富国也已经管理了88.55亿元。
与富国同期成为社保管理人的大成、富国、工银瑞信、广发、海富通、银华,管理规模也都在40亿元以上。不过,汇添富管理社保规模仅有7.82亿元。
作为全国社保基金的首批投资管理人,鹏华基金自2003年已开始管理上百亿规模的社保债券基金,如今,鹏华共管理六个组合,仍是目前社保资产规模最大的投资管理人,为686.1亿元。据鹏华基金透露,这其中约80%是固定收益类,另外20%是权益类,固定收益类业绩能达到年化8%左右。
鹏华凭借在固定收益领域持续稳健的投研实力,公募基金产品也赢得了机构投资者的认可。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中报,鹏华旗下基金的机构投资者平均持有比例约28%,超过市场平均水平。
嘉实与博时社保基金规模排名第二、三,分别为571亿元、549亿元。此外,南方、易方达、长盛、华夏和招商的社保管理规模也均在百亿元之上。
社保管理规模占总资产规模最高的公司为鹏华,占比达到52%,其次为长盛,约为44%。另外,博时、南方和招商的社保规模占比也均超过20%。
社保组合也爱扎堆持股。从目前公布2012年年报的上市公司来看,鹏华管理的104组合现身7家上市公司流通股东,合计持仓市值17.43亿元。其中,持有华侨城A市值达到9.15亿元,北新建材、中国玻纤、重庆百货的持仓市值也在2亿元以上。
102组合13亿元,博时基金,截至目前持仓市值最多的两只股票分别为华侨城A和重庆百货,分别为4.73亿元、2.55亿元。由博时管理的108组合,对华侨城A的持仓市值也超过5亿元。3只社保组合对华侨城A的持有市值就超过了19亿元。
不过,近三年市场波诡云谲,社保基金的回报率也不如前几年理想,有些委托产品的收益率甚至低于受托公募基金产品的收益率。
.三、12年底,公募基金行业管理的企业年金总体情况:
在企业年金领域:
1.华夏基金以管理企业年金总规模381亿元,年金占总规模占比为12.83%。保持行业老大的地位,不过这种优势并不突出,嘉实与博时排名紧随其后。
华夏在非公募资产上“拖后腿”的业务是社保组合,规模不到200亿元,还不足社保老大鹏华所管理的686亿元的1/3,甚至低于长盛的261亿元。
2.嘉实基金以管理企业年金总规模305亿元,年金占总规模比例为10.62%
3.博时基金以管理企业年金总规模277亿元,年金占总规模比例为12.32%。
4.5.海富通基金以管理企业年金总规模208亿元,占其646亿元资产管理总额的32.19%。
在管理组合数量上,博时、华夏、嘉实列前三。博时管理着9个社保组合,143个年金组合;华夏管理7个社保组合,120个年金组合;嘉实管理7个社保组合、116个年金组合;南方管理6个社保组合,89个年金组合。
华夏手握160个年金账户
目前,我国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领域主要在固定收益类证券,参与权益类投资的渠道较窄。.四、投资管理机构管理的企业年金基金总金额为4000亿元
基金公司管理的企业年金与保险公司年金组合仍有一定距离,目前中国人寿养老保险和平安养老保险的年金组合都超过300个,规模在500亿元~600亿元之间。
《人社部2012 年上半年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情况通报》显示,截至2012 年6 月30日,投资管理机构实际投资运作的企业年金基金金额为3966.68亿元,比上年底增长19.28%;投资组合数为2090个,比上年底增长11.05%,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收益额为134.99 亿元,加权平均收益率为3.80%。
人社部2007年开始统计企业年金收益率情况,截至2011年的5年统计中,企业年金投资收益率为8.87%的平均水平,比同期通货膨胀3.71%高出5.16%。
从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来看,博时、华夏和嘉实投资组合最多,分别高达143个、120个、116个。其他组合数量较多的还有南方89个年,海富通77个,工银瑞信63个,易方达59个。“企业年金拼的是人和名气。比如中国人寿受托资金最多,各地都有分支机构,也是基金公司重点争夺的对象。”某排名前三基金公司机构业务部负责人对《投资者报》记者透露,年金规模座次最近两年没太大变化,只有南方基金规模排名不如从前。
基金公司在加大团队投入、丰富产品策略等方面进行争夺。华夏基金透露,截至2012年12月底,公司已被超过160家大中型年金客户确定为投资管理人,运作规模超过380亿元。华夏基金尤为重视养老金业务,目前配备了超过100人的专业团队。
博时表示,其管理的大部分年金组合投资业绩都名列前茅,并因此获得资金持续追加。2011年11月17日起,博时更是设立企业年金投资决策委员会,专门负责企业年金投资决策管理与监督工作。
而嘉实目前已被200余家企业选定为投资管理人。嘉实的年金产品分为三大类:增强债券策略、绝对回报策略、灵活配置策略。
市场争夺战暗地打响
低风险投资为主的年金组合,首尾业绩差距却并不小。人社部人士透露,在2012年上半年,不同投资管理人,不同企业年金计划,目前还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有的收益率超过了3%,有的却在-7%以下,两者相差10个百分点。
据了解,目前多数年金管理人前期支出和维护费用远高于管理费收入。年金的管理难度较大,既要符合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具体规定,又要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加上大中型企业的年金续约率很高,很少更换管理人,更是加剧了年金市场的竞争。
我国企业年金是参照美国401K来制定的,据报道,相关部门在研究中国版401K,而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则会大大促进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
而根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提取的委托资产管理手续费的年费率不高于社保基金委托资产净值的1.5%。”
有的社保组合则采用固定费率的方式,固定费率为0.6%;也有社保基金管理人采用了浮动费率,在年收益低于8%时为0.3%,高于8%时按一定比例提取分成但不得高于1.5%。
不同公司管理的社保组合规模差距较大,浮动费率将管理费率与投资收益率绑定,能更好地激励基金公司。
曾在人保担任投资经理的某私募老总对《投资者报》记者分析道,现在是资产管理行业风格转换、时代转换的时候。
“以前公募基金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各大中介机构(银行、券商)募集资金,但渐渐发现销售人员已经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了,跟社保、养老金搞好关系就可以了。”
这对公募基金的未来发展格局有很多启示。
“公募基金销售困难,在美国也一样,但他们的主力是养老金、各大学的基金会,中国现在也在做‘401K计划’。将来公募基金的趋势是看谁跟社保基金、养老金的关系好,有国企背景的公募基金会有更好的生存空间。”xdrtubd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