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粮食行业发展要干点啥

时间:2019-05-14 19:33: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惠山粮食行业发展要干点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惠山粮食行业发展要干点啥》。

第一篇:惠山粮食行业发展要干点啥

惠山粮食行业发展要干点啥、怎么干?粮食部门在增进民生福祉、为耕者谋利和食者造福中如何作为?我认为必须紧紧围绕我区奋力争当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先行军和科学发展排头兵的目标,加快推进我区粮食流通现代化,努力谱写惠山粮食事业新的辉煌篇章。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粮食局的正确指导下,全区粮食行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推动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加强粮食市场调控和监管,积极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从总体上看,我区粮食流通产业集中度不高,粮食流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粮食安全保供的对外依存度较高,特别是随着我区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粮田面积日趋减少,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粮食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保障粮食安全的不确定性增多,确保全区粮食稳价保供对发展粮食流通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发展时期,全面推进粮食流通现代化建设,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促进粮食集约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是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政府粮食调控、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三优三宜”新惠山的迫切需要,因此,全面推进我区粮食流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推进粮食流通现代化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发展,以更高层次保障全区粮食安全为目标,以粮食流通产业转型升级为抓手,尽心着力抓和五项工程建设。

一、加快推进粮库改造工程建设提升粮食集散辐射功能

1、做强中心库。以惠山区粮食储备中心库建设为重点,围绕全省“百企升级”要求,做大做强中心粮库,确保粮库完好仓容超3万吨,粮食物流四散化率达80%,粮食作业机械化率达90%,全面采用机械通风、微机测温、环流熏蒸、低温储粮“四合一”技术,实现年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的目标,力争尽早通过全省粮食流通“双百工程”仓储企业升级验收。

2、建好骨干库。以省确定的玉祁粮管所骨干粮库扩建为重点,抓好科学规划,尽快完成粮库改造扩建任务,使该库总仓容超1.5万吨,同时完成相关配套,使企业仓储设施、仓储管理和经营业绩全面提升。

3、完善收纳库。以洛社万吨级粮库和石塘湾、前洲5000吨级收纳库为重点,抓好粮库的大修理和购销设施的完善配套工作,使粮食收储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二、加快推进粮源基地工程建设提升粮食供求平衡能力

1、扩大产销合作。进一步巩固与苏中、苏北等粮食主产区粮食部门和粮食企业的产销合作,拓展与黑龙江等东北地区粮食部门和粮食企业的合作,拓宽合作渠道、扩大合作规模、密切合作关系。

2、完善合作机制。要按照政府引导、部门协调、企业参与、互惠互利、市场运作的原则,建立粮食产销挂钩合作机制,争取稳定的优质粮源。

3、建好粮源基地。目前,我区与粮食产区的产销合作形式还比较松散,对此,必须加快粮源基地建设,尽快建立紧密型的合作关系。通过到苏中、苏北、黑龙江等地选点建立一定规模的粮食生产基地,对基地内的粮食以合同形式予以包销,具体可以借鉴苏州等地的经验,对外埠销往我区的粮食由政府给予每斤2分左右的价外加价补贴,加价补贴可由粮食企业通过预付定金等形式先行拨付,在粮食收购时统一结算,以调动产区的种粮积极性,从而保证无论丰欠年份都能落实优质粮源,确保全区3300万公斤区地方储备粮收储任务圆满完成。

三、加快推进市场体系工程建设 提升粮油安全保供能力

1、抓好物流园区。要建好阳山粮食物流园区,依托3万吨粮库仓容和3万吨优质大米加工企业,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四散化建设,提高粮食装卸、进出库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尽快把园区建成全区的粮食储备中心、集散中心、加工中心、检测中心和信息中心,使之成为功能完善、配套齐全、快捷高效、节能低耗的现代粮食物流园区。

2、抓好原粮批发。以中心粮库为依托、骨干粮库和收纳库为主体,整合全区粮食市场资源,形成符合区情、布局合理的原粮批发市场。

3、抓好保供网点。建立和完善以“放心粮油”生产经营单位和放心粮油保供中心为重点、应急成品粮油储备为保障的成品粮油保供市场。在确保全区120万公斤应急保供大米和20万公斤应急保供食用油任务足额到位的基础上,继续培植“放心粮油”生产经营单位;在区政府所在地建立区粮油保供中心的基础上,设想在每个镇、街都设立1个粮油保供分中心,以进一步提升全区放心粮油保供能力。

四、加快推进数字粮库工程建设 提升粮油监测检验能力

1、抓好中心库信息化建设。要以行业管理现代化为目标,加快粮食信息平台建设,重点要加快推进中心库的“数字粮库”建设试点工作,抓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地储粮监管系统建设,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和政务平台,并逐步实现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传输网络化、行业管理智能化的目标。

2、抓好区粮油检测中心的建设。目前,我区的粮油检测主要以粮食企业为主,检测的项目也仅限于稻谷和小麦的常规指标检测,检测手段相对较少,检测设备较为落后,粮油检测能力较为薄弱,与新形势下的粮食行业管理不相适应,与粮食流通现代化的要求相差甚远。对此,我们要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尽快在区粮食储备中心库建立区粮油检测中心,通过培养和引进人才,更新和增添检测设备,按照“科学、便捷、准确”的要求,抓好粮食检验工作,提高粮食检测能力,为粮食流通和粮食执法提供客观、公正、可靠的检测数据,使粮食检测水平适应我区粮食流通现代化的需要。

3、抓好质量检测和市场监测。粮食质量检测工作是粮食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只有抓好质量检测工作,才能有效贯彻国家颁布的各项粮油质量标准,才能有效指导粮食收购和储备,才能有效实施对粮食流通监管,才能较好地维护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权益。在抓好质量检测的同时,要注重加强粮食市场监测,注意粮食供求、粮食价格和粮油质量变化,为有效调控市场提供可靠依据,确保全区粮食供应安全和粮油消费安全。

五、加快推进法治粮食建设 提升行业依法行政能力

1、完善粮食法治体系。要按照即将出台的《粮食法》,修订和完善储备粮管理等有关粮食法律、法规、制度和办法,健全行政执法体系,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提升粮食行业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2、完善行业信用体系。要以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粮食安全诚信企业创建和“放心粮油”评审活动,力争到“十二五”期末,我区市级粮食安全信用等级企业和区级“放心粮油”经营企业覆盖面均达85%以上。

3、完善市场监管体系。粮食部门要发挥粮食流通监管的主导作用,确立粮食行政执法的主体地位,按照执法主体法定化、执法标准公开化、执法程序规范化、执法责任明细化的要求加强粮食行政执法,建立和完善粮食110(120)社会联动服务机制、粮食质量信息通报机制、粮食市场监管快速反应机制,确保依法管粮综合水平达95%,粮食质量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无锡市惠山区粮食局言国民)

第二篇:粮食行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粮食行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2014年,在州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我中心全年围绕州局工作重点,从实际出发,认真搞好机关大院服务和社会管理相关工作,注重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各项工作的开展平稳有序并取得一定成绩。(一)、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和城乡同建同治工作全面完成,并通过州、市年终检查验收 综治工作方面

一是局领导重视综治工作,通过全局和直属单位的共同努力,创建了一个平安、和谐的机关大院。实现了无任何群体性事件和非正常上访事件的发生,无治安案件和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无干部职工及家属子女违法犯罪案件发生。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不断提升。二是按照州市两级的要求,加强了人防、物防、技防等治安防控措施。今年州局从紧张的经费中,挤出近2万元,在机关大院内要害部位安装了电子监控系统,更换了所有灭火器的药剂。州局还在办公室改造的同时,修建了门卫值班室,加强和健全了门卫制度。这一切,对搞好治安防控,杜绝火害等安全事故发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是在网格化管理上,按照州市两级的要求,逐户登记,建立住户人员信息库,并移交到街道、社区。按质按量完成了网格化管理人员信息录制的任务。

四是做好综治日常工作,按照州市综治部门的安排、部署,我们开展了综治宣传工作,创办了综治宣传栏,认真组织民调工作,统计和提供适应民调的居民和单位的电话号码。认真清理流动人口,排查不稳定因素(吸毒、偷盗、青少年犯罪、邻里纠纷等)。与外来人员和承租户签订综治责任书。认真抓好节假日和特护期值守和应急维稳工作。做好综治基础工作,搞好信息收集整理和上报,资料齐全,装订规范。计划生育工作方面

严格按照计生政策和各级计生部门的要求重点做到“三个抓”,即抓证件、抓治理、抓宣传。对外来租房户和门面经营户,作为计生工作的重点对象严格把关。对计划生育证件、手续不全的外来人口,责令其重办、补办手续。积极配合街道、社区,清查超生怀孕对象。严格管控户籍挂靠在我局的育龄夫妇。在搞好管理的同时,搞好计划生育服务,协助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育龄夫妇办理申请准生证,独生子女证。采集和报送独生子女户的信息,为落实独生子女户优待政策和办理独生子女户保险进行摸底,核查和报送有关信息。在城乡同建同治方面

重点抓好“门前四包”和院内环境卫生整治。与门面经营户签订了责任状,平时勤检查,勤监督,对门面的卫生状况和占道经营情况及时加以纠正,使“门前四包”责任得到落实。同时,加强了院内的环境卫生工作,清除楼道内的“牛皮癣”,局机关和服务中心的干部职工开展了几次卫生大扫除,清理了后院的死角死面,为广大干部职工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在各级同建同治专项检查中,我局排名始终靠前。(二)搞好机关院内水电门面等物业管理工作 全年完成水电销售34.2万元,组织对电网主线维修3次,配电房排障维修2次,及时对院内路灯进行维护,在去年自来水供水系统改造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规范了水电管理,水电不再亏损。今年,我们修订了机关大院的《物业管理制度》,明确了单位、个人在物业维修管理中的责任和义务,为下一步规范机关大院的物业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干部职工和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我中心党的群从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于2月下旬正式启动,在局机关党委和活动办的指导下,按照州委群教活动实施方案的精神和要求,支部迅速行动,周密安排,紧紧围绕以务实清廉为主题,认真开展群教活动,在活动的各个环节,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教育实践活动。通过这次群教活动的开展狠刹了平时工作中的“四风”问题,全休党员触动了思想灵魂,受到了一次党的信念和宗旨意识的教育洗礼,党员的群众观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大大增强。

今年随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的推进,加上中心部分人员集中到龄退休,一些问题显现出来。一是分类改革决定着单位将来的命运。二是人员集中退休,生活补贴增加幅度较大,单位负担加重,经费入不敷出,缺口较大,正常的工资和生活补贴难以保障。因此不论是在职人员还是退休人员,思想有一定波动。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加强了干部职工和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是要正确对待,认识到现在的问题,既有历史原因也有政策原因。二是要相信组织,相信通过分类改革会有一个好的结果,目前单位遇到的困难,上级领导会帮助解决。三是对部分同志要到上级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反映诉求,要求做到合法有序。四是要求在职人员做好本职工作。通过做工作,全体人员目前思想稳定、情绪稳定、工作稳定。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做好本职工作,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进一步增强党的群众路线观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第三篇:粮食行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总结三篇

20XX年,在州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我中心全年围绕州局工作重点,从实际出发,认真搞好机关大院服务和社会管理相关工作,注重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各项工作的开展平稳有序并取得一定成绩。

(一)、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和城乡同建同治工作全面完成,并通过州、市年终检查验收

综治工作方面

一是局领导重视综治工作,通过全局和直属单位的共同努力,创建了一个平安、和谐的机关大院。实现了无任何群*性事件和非正常上访事件的发生,无治安案件和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无干部职工及家属子女违法犯罪案件发生。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二是按照州市两级的要求,加强了人防、物防、技防等治安防控措施。今年州局从紧张的经费中,挤出近2万元,在机关大院内要害部位安装了电子监控系统,更换了所有灭火器的药剂。州局还在办公室改造的同时,修建了门卫值班室,加强和健全了门卫制度。这一切,对搞好治安防控,杜绝火害等安全事故发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是在网格化管理上,按照州市两级的要求,逐户登记,建立住户人员信息库,并移交到街道、社区。按质按量完成了网格化管理人员信息录制的任务。

四是做好综治日常工作,按照州市综治部门的安排、部署,我们开展了综治宣传工作,创办了综治宣传栏,认真组织民调工作,统计和提供适应民调的居民和单位的电话号码。认真清理流动人口,排查不稳定因素(吸毒、偷盗、青少年犯罪、邻里纠纷等)。与外来人员和承租户签订综治责任书。认真抓好节假日和特护期值守和应急维稳工作。做好综治基础工作,搞好信息收集整理和上报,资料齐全,装订规范。

计划生育工作方面

严格按照计生政策和各级计生部门的要求重点做到“三个抓”,即抓证件、抓治理、抓宣传。对外来租房户和门面经营户,作为计生工作的重点对象严格把关。对计划生育证件、手续不全的外来人口,责令其重办、补办手续。积极配合街道、社区,清查超生怀孕对象。严格管控户籍挂靠在我局的育龄夫妇。在搞好管理的同时,搞好计划生育服务,协助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育龄夫妇办理申请准生证,独生子女证。采集和报送独生子女户的信息,为落实独生子女户优待政策和办理独生子女户保险进行摸底,核查和报送有关信息。

在城乡同建同治方面

重点抓好“门前四包”和院内环境卫生整治。与门面经营户签订了责任状,平时勤检查,勤监督,对门面的卫生状况和占道经营情况及时加以纠正,使“门前四包”责任得到落实。同时,加强了院内的环境卫生工作,清除楼道内的“牛皮癣”,局机关和服务中心的干部职工开展了几次卫生大扫除,清理了后院的死角死面,为广大干部职工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在各级同建同治专项检查中,我局排名始终靠前。

(二)搞好机关院内水电门面等物业管理工作

全年完成水电销售34.2万元,组织对电网主线维修3次,配电房排障维修2次,及时对院内路灯进行维护,在去年自来水供水系统改造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规范了水电管理,水电不再亏损。今年,我们修订了机关大院的《物业管理制度》,明确了单位、个人在物业维修管理中的责任和义务,为下一步规范机关大院的物业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干部职工和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我中心党的群从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于2月下旬正式启动,在局机关党委和活动办的指导下,按照州委群教活动实施方案的精神和要求,支部迅速行动,周密安排,紧紧围绕以务实清廉为主题,认真开展群教活动,在活动的各个环节,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教育实践活动。通过这次群教活动的开展狠刹了平时工作中的“四*”问题,全休党员触动了思想灵魂,受到了一次党的信念和宗旨意识的教育洗礼,党员的群众观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大大增强。

今年随着事业单位分类*革工作的推进,加上中心部分人员集中到龄退休,一些问题显现出来。一是分类*革决定着单位将来的命运。二是人员集中退休,生活补贴增加幅度较大,单位负担加重,经费入不敷出,缺口较大,正常的工资和生活补贴难以保障。因此不论是在职人员还是退休人员,思想有一定波动。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加强了干部职工和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是要正确对待,认识到现在的问题,既有历史原因也有政策原因。二是要相信组织,相信通过分类*革会有一个好的结果,目前单位遇到的困难,上级领导会帮助解决。三是对部分同志要到上级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反映诉求,要求做到合法有序。四是要求在职人员做好本职工作。通过做工作,全体人员目前思想稳定、情绪稳定、工作稳定。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做好本职工作,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进一步增强党的群众路线观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一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全州农经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开展作风建设主题活动,按照全省2013年农经工作总体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农业有序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和谐稳定,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全面完成农经各项任务为目标,强化“指导、服务、协调”工作职能,与时俱进,创新实干,实现了农经工作的稳步推进。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以示范社建设为重点,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不断创新

今年以来,全州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紧紧围绕“加快发展、提升质量、注重规范、完善管理、优化服务”的目标,合作社快速发展。截至11月底,全州农民合作社总数达到871个,成员6.45万个,占全州农户数的11.%。2013年新发展农民合作社263个,完成了州定任务的263%,新增成员0.34万个。

1、示范创建亮点突出。一是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省级示范社创建任务。按照省农办、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3年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建设实施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市严格筛选,慎重推荐,州局在县市推荐的基础上认真审核,严格把关,按程序申报。我州XX市亿利德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等8家农民合作社为2013年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对照今年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考核指标要求,各县市狠抓项目实施,截止10月底,8个省级示范社所有考核指标全部完成。二是州级示范社建设顺利启动。按照每年发展1—2个州级示范社的要求,今年,州局先后考察了XX县茗旺黄金茶产销专业合作社、酉水蜂蜜产销专业合作社、隘口茶叶专业合作社等3家合作社,最后确定吉首隘口茶叶专业合作社为2013年州级示范社。积极加强对合作社的指导,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合作社的管理,同时,加大对合作社的投入,解决扶持资金15万元。通过示范社建设,促进了全州合作社发展。2009年以来,我州先后完成了5个农业部示范社和39个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示范社建设任务。2013年,古丈牛角山茶叶合作社被评为湖南省十佳农民合作社。

2、合作社建设指导有力。一是重点部署。今年在州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州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对发展我州农民合作社有关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要求全州2013年发展农民合作社在100家以上;在7月份的全州农业农村工作半年总结暨现代农业推进会上,何益群副州长指出:“要按照中央1号文件的要求,对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落实扶持政策,加大支持力度。要认真抓好为民办实事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点建设工作,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XX县人民政府下文对2012先进合作社和先进个人进行了通报表彰,为推动合作社发展提供支撑。二是明确政策。按照市委、市政府领导指示和工作要求,我州2009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见》,建立了合作社发展资金,加大了对合作社的投入。州级安排合作社发展资金60万元,各县市及有关单位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支持合作社的发展。从2007年对合作社投入不足百万,到今年突破了千万。三是开展调研。为了更好地指导推进我州农民合作社发展工作,我州将调查研究作为一项制度,组织人员深入基层实地调研,解剖典型。3月份,组织调查组深入到龙山、保靖、花垣、吉首等县市,开展农民合作社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并将调研报告及时报送州委、州政府、州人大、州政协主要领导,报送给省局、州委、州政府政策研究室等相关部门,为主要领导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9月,局长带队科室人员,到湖北恩施、重庆黔江、贵州铜仁等地区,学习考察农民合作社建设先进典型。通过学习和借鉴外地发展经验,为推动我州合作社发展,起到助力作用。

3、合作社发展氛围浓厚。一是积极开展培训。州级和各县市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全州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2期次,共培训成员6500人次。7月份,州局举办了农民合作社理事长、财务人员、辅导员等100多人次的培训班;20名理事长参加了农业部在山东XX市举办的合作社理事长操作实务培训;3名合作社理事长参加农业部在XX市举办的全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带头人培训;9月份,2名理事长参加了省合作社理事长培训。XX市举办培训班11次,培训人员2800人次;XX县举办培训班12次,培训人员1500人次;凤凰举办培训班3次。培训人员500人次。通过培训,提高了合作社的管理水平。二是广泛宣传法律法规。今年7月,结合第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宣传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的6周年,全州8县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法规宣传活动。XX市经管局利用赶场摆设咨询台,悬挂横幅15幅,张贴标语200条;办宣传栏14期,发放《合作社法》100余份,相关资料3000多份。XX县经管局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在白沙城区和专业合作社较多的白洋溪、八什坪等乡镇,利用墟场进行巡回宣传,先后发放《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50问》等资料1125份。XX县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宣传,共印发资料5000份,送法下乡3次,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XX县将合作社法律法规打印成册5000份,编制《农民合作社规范化管理讲议》1000份,进行宣传发放。三是积极举办和参加博览会。今年6月,吉首隘口茶叶专业合作社生产的“苗疆隘口”黄金茶获“中国武陵山首届名优绿茶评比”金奖,保靖酉水蜂蜜产销专业合作社的“酉水蜂蜜”荣获“第五届中国湖南畜牧渔业暨饲料工业博览会”金奖。12月14日,第三届湘鄂川黔武陵农博会在吉首举办,参展单位280家,展会分为涉农企业交易区和合作社交易区,我州50余家合作社参加展销会,产品深受社会各界和消费者的青睐。

二、以农村土地流转和仲裁体系建设为重点,农村承包土地管理不断加强

1、农村土地流转快速推进。全州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户采取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和规模化经营。6月份,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加快推进农村土地规范、合理、有序流转;7月份,省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钟正洪带领省委农村工作部政策法规处、综合调研处、省经管局等一行五人,来我州调研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工作,对我州的土地流转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8月份,州人大常委会在州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主任会议上听取了州政府《关于全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的报告》,为我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截至目前,全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21.58万亩,占全州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11.12%。其中转包11.15万亩,占了总流转面积的51.67%,出租7.52万亩,占了总流转面积的34.85%,互换、转让、入股及其他形式流转面积2.91万亩,占了总流转面积的13.48%。涉及流转农户5.86万户,依法签订流转合同3.37万份,涉及面积10.76万亩。

2、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体系逐步完善。一是机构健全。全州8县市相继成立土地调解仲裁机构,聘任仲裁员107名,从组织机构上为行政执法奠定了扎实的工作基础。二是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今年5月份,吉首、保靖、永顺三个县市申报了农业部中西部土地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通过项目审核,解决项目资金150万元。目前,3个县市的项目正在实施中,其余5个县作为第二批项目正在申报。仲裁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将极大程度改善基层农经部门的农村土地纠纷调解仲裁环境。三是调解仲裁有力。全年,共受理农村土地纠纷82起,调处纠纷73起,仲裁9起,调解成功率达100%。

3、认真开展农村土地流转试点示范。按照“示范带动,逐步推广”的发展思路,积极鼓励经营主体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大胆开展土地流转实践探索,州级XX县市每年都抓一个基础好、产业强、流转多的乡镇开展示范创建。州局将流转试点定在XX县道二乡,并印发了试点方案,多次深入到现场进行指导,解决试点了工作经费3万元。2013年,该乡土地流转面积9930亩,比去年增长131.6%,用于种植烟叶2430亩,特色蔬菜3400亩,牧草3000亩,药材1100亩,土地流转农户1238户,种植大户38户,流转收入近400万元。XX县在双溪乡溪流墨村开展土地流转试点,引导古丈大自然茶叶有限公司与60户村民规范流转土地420亩,高标准实施茶叶种植。XX县在阿拉营镇天星村开展示范办点,引导107户农户规范流转土地430亩。XX县在碗米坡镇陇木洞村开创农村土地流转试点新模式,将520亩的土地流转给索源果业合作社,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带动村级经济发展。XX县在高坪乡建立了土地流转试点,流转土地800余亩,开发效农业蔬菜基地和巨紫荆花卉苗木种植基地。

三、以全面落实州办发〔2015〕35号文件精神为重点,农村级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不断规范

1、规范开展财务审计工作。按照财务审计规范化程序,今年10月份,州局对XX县芙蓉镇和松柏镇的4个村委会进行了财务审计,查处违纪违规资金38.03万元。结合湖南省第八届村民委员会任期届满,全州各县市开展村级财务清查和村级组织成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如:XX市已审计23个村,完成11个村,审计资金总额114万多元,整改问题6个;XX县完成了24个乡镇340个村的村级财务审计摸底工作,实施财务审计行政村15个,审计单位资金总额327.95万元,纠正违纪金额24.86万元;XX县完成了对10个乡镇的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等。

2、加强农村集体经济调查工作。我州认真贯彻落实湘农经〔2013〕13号文件精神,采取乡镇自查和州、县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州8个县市164个乡镇(街道)2047个村(居)委会和社区的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截止到2013年5月底,全州无经营收入的村1665个,占总村数的81.34%;有经营收入的村382个,占总村数的18.66%,其中:3万元以下的村有264个,3至5万元的村59个,5至10万元的村有15个,10至20万元的村有2个,50到100万元的村有1个。

3、认真做好农经统计报表。按照农业部的统一安排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农经统计工作。按时上报了2013年农经半年统计表,下半年农经统计预报表。目前,全州农村经济统计报表正在稳步推进。

4、加强对村级门面的管理。XX县建立了村级门面数43个,门面原值741.39万元,门面出租年收入15万元,按村建立统一的台帐;XX市加强了对22个村级门面的监督和台帐管理;XX县加强了对47个村级门的管理,统一招租,完成门面收入20万元;XX县16个乡镇33个村共有27个门面,门面总原值达690.2万元。

四、以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重点,农民负担监管基础不断夯实

1、强化组织领导。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农民负担监管工作,在今年的州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上,对全州减负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严格目标管理考核。2013年,继续将减负工作纳入四个文明目标管理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畴,年初,州委、州政府对8县市和州直责任单位严格按照州办〔2010〕18号文件要求进行了考核,考核结果进行了通报。并对工作成绩突出的7个县政府和13个州直单位给予了表彰奖励。二是明确工作责任到位。全州8县市政府、州直涉农收费单位、监管部门与州政府签订了减负责任状,164个乡镇政府XX县市直涉农收费单位及监管部门与各县市政府签订了减负责任状,大部分村和乡直涉农部门也与乡镇政府签订了责任书,全州共签订责任状2358份。三是乡镇建立减负办公室。全州165个乡镇均设立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办公室,落实了专抓人员248人。四是出台责任追究办法。我州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州实际,出台了《湘西自治州减轻农民负担和落实惠农政策工作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州办发〔2013〕28号),明确范围,加大力度,进一步强化减轻农民负担和落实惠农政策工作。

2、开展专项检查。2013年,州减负办联合有关部门深入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项检查,深入查找各类涉农涉负违规问题。通过专项检查,全州共取消8个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4个,直接减轻农民负担420.71万元,向村级组织和农民清退乱收费、不合理收费和超标收费等费用167.27万元。一是开展全州农村中小学校收费情况检查。5月中旬和10月上旬,州纠风、教育、减负、物价等部门对8县市春季中小学入学收费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二是开展惠农补贴“一卡通”发放专项查检。根据全省一卡通发放情况专项检查方案,州纠风、监察、财政、减负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湘西州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联合检查组于8月19日至27日,对8县市“一卡通”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按照中央、省文件明确要求51项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的,XX市涉及28项,XX县涉及28项,XX县涉及30项,XX县涉及28项,XX县涉及32项,XX县涉及26项,XX县涉及36项,XX县涉及32项。通过检查和整改,大部分项目都已纳入“一卡通”发放。三是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专项检查。按照湘农负监办〔2013〕14号文件,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全州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专项检查。通过检查,全州2013年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村数792个,奖补资金10306万元。四是开展减负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检查。11月16日,州减负办、州纠风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州减负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检查的通知》(州农负监办〔2013〕8号),从10月下旬,检查组深入到8县市,抽查了24个乡镇72个主要涉农站所、学校和48个村,对惠农各项补贴政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村级转移支付、涉农乱收费、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制度等落实情况进行了为期10天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向各县市及相关部门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到位。对在限期内整改不到位的乡镇、部门,将列为明年州对乡镇、县(市)区直涉农部门落实减负惠农政策情况重点监控对象。

3、认真落实减负惠农政策。我州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资金监管力度,确保资金落到实处。据不完全统计,到11月底,全州发放各项优农惠农补贴资金171888.1万元。其中:粮食直补2375.31万元,农资综合补贴12622.35万元,水稻补贴1627.9万元,油菜补贴600万元,玉米补贴624.23万元,能繁母猪补贴458.62万元,生猪良种补贴144万元,退耕还林各项补贴33469.2万元,农机补贴2328万元,免费发放教科书4107.4万元,补助贫困住宿学生生活费6078.8万元,农村合作医疗补偿52583.8万元,移民后扶直补资金4018.3万元,移民后扶助金2587.7万元,农村危房改造补助11399.2万元,两项制度补贴9597.4万元,农村客运综合直补7370.8万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0306万元。

4、全面落实监管制度。一是认真落实减负惠政策备案制。各惠农补贴主管部门要在项目资金下拨15个工作日内报同级减负、纠风部门备案。全州8县市143个惠农补贴主管部门进行了备案。二是认真落实了农民负担监督卡制度。根据全省统一部署,我州各县市、乡镇及时发放了农民负担与补贴监督卡,入户率99%以上。三是严格实行涉农文件审核会签制。重点是加强对中小学校收费文件的审核会签,保证了我州多年来没有出现由于文件审核、会签不到位而造成全局的乱收费。全年共审核会签文件17个。四是完善了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收费文件规定,各县市对公示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公示的收费项目、标准、收费对象、依据进一步进行了规范,统一重新制作了公示牌,全州共制作涉农收费公示牌1415块。五是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惠农政策落实不到位和出现问题整改不力的XX县灵溪镇、XX县高望界乡、XX县教育局、XX市国土局等四个单位列为2013年减负工作重点监控对象,取消了4个单位2013评先评优资格,并对4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诫勉谈话。

五、以作风建设为保证,全面推进农经系统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1、着力加强能力建设。一是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今年来,进一步完善学习制度,将学习教育活动纳入了目标管理考核内容,要求每月集中学习一次以上。一年来,共组织学习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8次。在全州农经系统开展向典型先进人物学习,全州8县市从基层和一线工作的农经干部职工中推荐了先进典型人物8名,其中:有患甲状腺癌仍带病坚持工作的罗永辉同志、有从事农经工作38年来仍坚守岗位的陈金贵同志等等。州局将8名干部的优秀事迹在农经网上公开发表和宣传,在全州农经系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二是加大调查研究力度。今年来,开展了农民合作社、土地流转等重点工作调研,参与了由州委组织的农村基础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调研等调研活动。完成省局关于农村集体土地情况、农村集体三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工作的调查研究。撰写了《依法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和《全州农民合作社调查报告》,并报送州委、州政府、州人大、州政协主要领导,报送给省局、州委、州政府政策研究室等相关部门,为主要领导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三是加大信息采集报送力度。截至12月中旬,向省局、州委、州政府信息科等有关部门,向农村经营管理、团结报等报刊杂志,向中国农经网、州政府网等网站共报送信息20余条,被州委办《一周要情》采用3篇、《湘西信息》采用2篇,被州政府办《政务信息》采用1篇;撰写的《依法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在《湘西工作》中发表;上报的《湘西州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被《湖南省政务要情》第67期刊发,受到了张硕辅副省长的高度关注,并作出了重要批示,要求对湘西州农村土地流转工作重点调研和指导。在州农经网、合作社网站发布和更新信息320余条,为农经各项工作起到了宣传推介作用。

2、着力加强作风建设。一是开展“双联”活动。按照要求,州农经局机关支部联系保靖酉水蜂蜜产销专业合作社支部,投入党支部建设资金和产业扶持资金30万元,开展联谊活动3次;农经局机关10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10户困难党员和群众,通过助学、养殖、种植等帮扶项目,投入帮扶资金2万元;帮助扶贫联系村建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合作社配置耕整机4台,插秧机3台,投入资金3万元;申报和争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一个,项目资金12万元,解决扶贫村人饮、洗衣池等设施建设。二是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活动。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后下派工作组10个,派出工作人员40人次,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指导和服务活动,共深入到54个乡镇,154个村(社区)居委会,召开座谈会68余次,走访群众1200人次,收集意见建议54条,争取为民办实事项目8个,解决突出问题23个。三是健全完善规章制度。为建立机关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今年,重新完善了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a、b岗工作制、业务办理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等8项机关效能制度和接访下访、调查研究、民情台帐、结对帮扶、走访慰问等5项工作制度,并发送给科室和干部职工手中,进行了认真学习。机关效能制度和工作制度的进一步修改、补充和完善,为我局的机关作风建设,用制度管人、管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XX年,州粮食质量监测中心在局党组及分管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上级精神,坚定不移地执行州粮食局局党组决策,顺利完成各项预定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总结

(一)业务工作

粮食质量监测能力是我中心的存在根本。全年,我中心积极开展业务工作,致力发展粮食质量监督能力,为粮食质量监测能力的提升,获取更多契机。首先,积极配合省粮食质量监测中心,为我中心的软实力的提升提供机会。期间,我们完成了2013最低收购价稻谷重金属指标扦样任务、湖南省2014收获粮食质量与卫生安全监测采样任务,并与省粮食质量监测中心签订采样合同,同时积极派遣人员参加了2014全国收获粮食早籼稻会检工作暨检验员培训工作、中晚籼稻会检工作暨检验员培训工作、及全国油菜籽质量会检工作。其次,发挥我州唯一粮食质量监测机构的作用,为州粮食安全提供有利保障。我们协助参与了州粮食局开展的2014年全州粮食库存军供粮检查工作、“转圈粮”、“顶包油”专项整治行动。还积极开展委托检测服务,为粮食行业发展尽一份力量。第三,利用会议资源,与各方交流,提升技术能力。派专员参加了2013年全省收获粮食质量与卫生安全监测采样工作总结及技术评价会议、全省粮食行业管理暨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第四,积极开展积极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粮食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为进一步扩大影响,积极做好粮食质量法律法规的宣传;积极参加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通过深入持久地宣传,逐步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粮食质量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质检大楼建设工作

为粮食质量监测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力硬件环境,从2013年起,粮食质量监测中心就积极向州政府申请资金,先后共获批380万投入于乾州湘谷园建设质检综合大楼,时至今年6月大楼正式峻工。实验室配套台柜及基础性仪器也相继配备到位,常规粮油质量检测工作得以正常开展。中心现有检验和办公场地800 m2,其中检验室面积400 m2,有检验室12间:分为物理检验室、化学检验室、卫生检验室、微生物实验室、天平室、电热室、制粉室、药品储藏室、收样室、样品室、资料室和仪器室等。中心现有仪器设备50台(套)。

(三)计量认证工作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所有面向社会出具公正性检测报告的质量检测机构必须获得“计量认定”资质。同时“计量认定”资质也是获得国家粮食局授权许可质量安全监测体系能力建设的必备条件,因此,我中心将计量认证工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年初开始做资质认定准备,并在2月底认证制定了工作分配方案,并且认真贯彻执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粮食质量监测的相关规定;全面规划湘西自治州粮食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建设发展目标;努力学习、整理粮食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及操作规范;时至9月,内审结果达到《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指南》中要求,于9月20日向省质量监督检验局报批资质认定的请示,9月底,省质监局将我中心纳入10月实验室资质认定现场评审计划之中,于10月10日,派专家组来我中心进行资质认定现场评审,获得基本合格后,认真整改,上报评审材料,终于12月初,获得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证书和计量认证实验室挂牌资格。

(四)人事工作

2014年,我中心积极开展人事工作,大力发展人力资源。为壮大人力队伍,特派熊瑞梅同志参加了全州档案从业人员岗位培训,指派专业人员参加了国家级粮油质量检验员培训、内审员培训,并均获取相关证书。督促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加州直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班。指派专人参加《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培训工作安排专人负责完成州直机关事业单位规范津贴补贴工作。圆满完成了高学历人才的入编进人手续工作。

(五)其它

全年,我中心积极工作,为中心未来努力寻求机会,在省粮食局和州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在州局领导的全力支持下,于10月完成了中心的建设工作,并顺利通过了国家粮食质量监测机构的挂牌现场考察工作和计量认证实验室的现场评审工作,向州政府获取了30万的帮扶资金。为贯彻落实州政府和州局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中心积极开展党员工作,对州局下达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全力执行,在商务系统的党员表彰大会上,我中心宫福臣同志获得商务系统优秀党员称号。

二、存在问题

粮食质量监测中心的工作已顺利完成,并获得了一定成绩,但就目前中心的情况,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实验室里的主要设备简陋,达不到市级粮食质检机构配备的基本要求。

二、作为一个全额拨款性质的事业单位,还没有形成财政的单独核算,资金方面存在较大缺口。

三、目前为止,中心的技术人员、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短缺。总之人力资源依旧是我中心发展中的短板,希望通过各方努力进一步缩小我中心与其他检测机构的综合实力差距。

三、展望

1、发挥州粮食质量监测中心作为唯一一家粮食质量监测挂牌机构的作用,依法对我州区域范围内中央储备粮、地方储备粮、军供粮以及市场流通粮油进行质量监督监测,监管粮油收购、储存、运输、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卫生状况,完成上级下达的各类粮油检验任务,通报全州粮油质量监测结果。

2、进一步明确质检机构的公益性质,争取进入州政府的财政支持,完善州粮食质量监测中心的检测环境,严格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相关规定,努力提升我中心的粮油检测设备装备水平。

3、努力开展粮食质量监测能力项目建设,争取国家和省人民政府的扶持。全面完成国家粮食局授权的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的评审及挂牌工作,力争进入2015中央财政扶持的笼子,进一步提升我中心的粮油质量监测能力。

第四篇:惠山泥人的起源与发展

惠山泥人的起源与发展

惠山泥人的传说和起源背景

关于惠山泥人出现的时间有很多种说法。

时间最早的说法是在战国时期,据传孙膑逃到吴国,流落在惠山一带,捏了不少泥人、泥马来研究破庞涓五雷阵的布阵新法。以后到了齐国为将,一次与魏国作战时用在惠山研究的战法大破五雷阵,杀了庞涓。他在惠山捏泥人的技艺也传了下来,从此惠山居民跟着捏起泥人来。

有些观点则认为惠山泥人始于宋朝。北宋文人苏东坡曾在纪行诗中发出过“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水米胜珠”的赞叹,有人视此诗中就蕴涵了用惠山泥土制作泥人的信息。而至南宋,江南一带盛行在七夕供奉小塑像,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记载。因此有人将惠山泥人的肇始期定于宋代。

但关于惠山泥人的最早文字记载始见于明代。明季文人王季重在《游惠锡两山记》中有“买泥人、买小刀戟以贻儿辈”的记载。比王季重稍晚的明末散文家张岱在《陶庵梦忆·愚公谷》中也写道:“无锡去县北五里为锡山,进桥店在岸,店精雅,卖泉酒、水坛、花缸、宜兴罐、风炉、盆碗、泥人等。”由此可知,在明代末年,惠山泥人已作为商品在当地店铺出售,并渐趋成熟。

由此可见,惠山泥人的出现时间应该在明代。

无锡泥人的起源与佛教、祠堂、戏曲都有紧密的联系

无锡泥人中最具代表的阿福,就源于佛教。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木东先生曾画过一幅惠山大阿福的造型衍生图,指“大阿福”的形象是从唐代惠山寺石经幢之高浮雕结伽趺座佛像及宋代惠山寺金莲桥之浅浮雕牡丹童子图案中衍生而来的。

传说大阿福又叫“沙孩儿”,对于大阿福姓沙,有人将之理解为,沙即沙门,“沙孩儿”实则佛门里的沙弥僧,大阿福也就是惠山寺里的小和尚。而传统大阿福早期的制作工艺,就是用“单片印模”来刻制泥胚,而这种造像方法,直接采自唐朝传入我国的小型佛像制作工艺--“善业泥”。由此可见大阿福的起源与佛教有关,早期的大阿福可能就是用作供奉的。在乔锦洪写的《早期惠山粗货泥人》一文中也称:“据老艺人讲,最初的泥人是专为寺庙制作的小佛像,用于回赠前来进香的施主,所以早期泥人造型大多面目端庄、盘膝而坐,带有佛塑中‘结跏趺式’的痕迹。”

可以说,佛像造型是早期惠山泥人的取材之本。作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惠山寺,香火旺盛,佛像如林,泥塑艺人们在长期观察中体会到佛塑造型具有立体感和动态感。他们在创作泥人时试加运用,效果颇佳,在后来的泥人创作中也出现了“手捏佛道”这类专门的泥人品种。

如果说,惠山泥人的渊源与佛教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话,那么,惠山泥人与惠山祠堂之间,同样存在着不解之缘。惠山祠堂群兴盛于明清,这段时间恰好也是惠山泥人得以发展、兴旺的时期。无锡市泥人研究所所长兼泥人博物馆馆长赵建高就曾说:“泥人文化与祠堂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惠山地区聚集了100多家祠堂,因此早期惠山泥塑艺人中有很多人除了农忙务农外,还兼作名门望族的祠堂看管人。当时的泥人生产,以每年九、十月至翌年四月十日纯阳节为忙季,忙季一过,艺人们仍以种田为主。清末,惠山泥人已由季节性的作坊生产逐渐过渡到专业生产。至辛亥革命前,专业作坊已有四十多家。其时,艺人仍多兼作惠山众多祠堂之“祠丁”(看祠堂的),像清末著名艺人丁阿金的祖上就是为华孝子祠看祠堂的。而祠堂每年的盛大祭祖活动也为泥人的流通提供了场合与渠道。现在居住在上下河塘地区祠堂群的居民祖辈多是“祠丁”,而当地不少老年人当初都是做泥人,解放后合作化时期都进了惠山泥人厂。在上下河塘已改作民居的祠堂建筑里,至今仍可寻见当初泥人摊店前店后坊的痕迹。

戏曲对惠山泥人出现和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传统的惠山泥人,大体分耍货(粗货)和手捏戏文(细货)两类。“手捏戏文”的产生,就与戏曲的流传普及密不可分。

明清以来,昆腔戏(南昆)流行于无锡,清早中期,徽班、京班常到无锡演出。与此同时,民间“草台班”在农闲季节演出乡土小戏也很频繁。惠山自古多寺庙、祠堂,而较大的寺庙、祠堂都有用于酬神或祭祖的演出戏台。丰富多彩的戏剧演出为民间艺人提供了大量的观摩机会。如惠山张中丞庙演祀神戏时,泥人制作铺曾有师规:艺徒可前往看三回戏(约两小时),但不得超过“腰台”,以免沉缅其中耽误工作。

有人认为,手捏戏文前期表现对象以昆曲为主,可能与惠山寄畅园主人在清初蓄有当时全国一流的昆伶家班有关。

“昆曲发源于昆山,至明末清初衍生出苏州的‘吴腔’;太仓、上海则丽于昆山腔;无锡宗昆山腔的创始人魏良辅又艳出新声。三个流派,不相伯仲,故有‘锡头昆尾吴为腹;缓急抑扬复断续’之说流传。其中无锡的昆伶能融通为一,因此又有‘船过梁溪莫唱曲’之谓,意思是到了无锡,外地的戏班莫唱昆曲,以免班门弄斧。”

正是在当时这种昆曲盛行的情形之下,寄畅园附近的泥塑艺人的创作也在耳濡目染之下起着潜移默化的变化。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喻湘莲曾写道:“手捏戏文作为一门空间艺术,是以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和喜闻乐见的社会生活为背景的,同时,在它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又深深地受到昆曲和京剧的强烈影响。这艺术的两重性和它所受到的客观直接影响,决定了手捏戏文之实用功能和强烈装饰意味的形成,并由此产生了特有的审美情趣。”

惠山泥人的艺术发展过程

惠山泥人的确切的起始时间已经很难考证。但根据史料和作品分析,可初定为始于明末,盛于清代中叶。在《陶庵梦忆》中,作者张岱在文中所记载:明朝崇祯年间(1628—1644年)惠山泥人已放进店肆出售。经过清初发展期,清中兴盛期,其艺术发展逐步走向成熟。

惠山泥人成为一种民间彩塑艺术,是同它周围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分不开的。在惠山脚下,水稻田下层约三尺左右,盛产一种黑泥。这种泥土细腻滋润,粘性特别好,很适合雕塑,且取之不尽。用它做泥人,不但坯面光洁,适宜敷彩,干后还不易裂缝,这就为制作惠山泥人提供了理想的优质原料;无锡是江南的鱼米之乡,吴文化的发祥地,富饶的生活环境和多姿多彩的民间习俗,为惠山泥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惠山是无锡过去最出名的游客云集之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又为惠山泥人提供了理想的销售市场。这些客观条件的结合,使惠山很自然地成了这门彩塑艺术成长的摇

惠山泥人在最初只是附近农民的一种副业,他们利用农闲时进行生产,逢到茧汛、香汛、考汛等旅游旺季之时,便将做好的产品托盘上街叫卖。相传到了乾隆年间,开始出现袁、蒋、朱、钱等家专业性的小作坊,主要集中在惠山山门外上河塘一带,当时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差不多都兼管祠堂和农务,每年九、十月至翌年四月十四纯阳节为忙季,忙季一过,仍以种田为主。至咸丰年间,钱万丰、蒋万盛、章乃丰、胡万盛、周坤记等几家较大的专业性作坊(店铺)相继开业。以后,由于泥人的逐年旺销,作坊不断增多,泥人生产也由原来的副业、半副业性质转为常年性生产,并形成了一个行业。实际上,在嘉庆、道光年间,有些艺人的技艺水平已小有名气,如胡万盛,能塑善绘,他创作的《济公》、《小罗汉》、《小寿星》、《小花囡》、《猜拳于》等作品,活灵活现,深受群众喜爱。冯阿白,擅长彩绘,他的特点是开相好,配色好,笔法既硬且活,并开创了小板戏上“五彩”画法的一代画风,据老艺人介绍,早年惠山泥人画细笔生活的当首推其人。周坤发,专做《小观音》、《小鞑子》、《济公》、《财童》、《渔翁》、《刘海》、《张仙送子》等泥耍货,也曾做过《关公》、《吕纯阳》等作品,他在当时也是佳作迭出。这些民间艺人,以他们的毕生精力和全部智慧,为惠山泥人的发展开了先河,打下了基础。可以说,惠山泥人这门彩塑艺术的形成,就是从他们开始的。

早期的惠山泥人,主要是儿童耍货。从作品的题材来看,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大多以劳动人民的生活和他们理想与斗争为题材,一般给人以朴实之感。在制作方法上,无论人物、动物,都是用单片模子印制的。为了照顾到印制用的模子能适合大量生产,当年艺人们在创作过程中总是在作品的造型原件上尽量去掉与主题无关的繁琐部分,并进行必要的变形。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不损害整体形象,反而使主题更加突出,造型更加浑厚、洗炼,更富有装饰趣味。从《小花囡》、《阿福》、《如意》、《细头子》等早期作品中都能看到这种特色。在色彩的运用上,对比强烈、大胆、粗犷。这不仅是为了符合表现吉祥一类主题的作品的需要,同时也是反映了当时民间对泥人彩塑的一种爱好。一般是用大红、大绿、云青、滕黄、翠绿等跳动的颜色,较多的以红、黄、兰等色作为主调,再配上类似色的花纹。早期作品的纹样是比较少的,用得较多的是蟹爪菊图案,但并不太规则,有的产品则完全采用色彩本身的对比,没有花纹。《小花囡》可以作为早期泥人设色的代表作。它头上戴着红与绿的花朵,服色是亮的(其它色彩也有),配上了大红色蟹爪菊花纹。再如《大阿福》怀抱的狮子是红、绿两色,为了突出抱狮子的两只手臂,在衣袖上用了黑色的边,再加上用笔的奔放、流畅,从整体来看,处处都作了对比,非但不给人留下凌乱和刺目的感觉,反而收到了十分热闹、富丽和异常和谐的色彩效果。从泥人的体积来看,早期作品一般都很小,当时最小的泥人(《猜拳子》)只有半寸大小,较大的作品也只有两寸左右,可以看出,早期的惠山泥人完全是作为耍货出现的。

从清代中叶开始,惠山泥人已进人了兴盛时期,其艺术发展也渐趋成熟。当时,以王春林最为著名。乾隆南巡,即命王春林做泥孩五盘呈上,乾隆很是称意。特别是同治以后出现了手捏戏文,虽然在一个很长时期泥耍货仍占着主要地位,但两个品种各自按不同的社会需要而平行发展着,这给泥耍货却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这时的泥耍货逐渐开始出现了两个分支:一支是制作比较简单,当时称为“行货”;另一支是制作比较精工,当时称为“市货”。其中“市货”出现了不少新的变化:一是在取材上,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逐渐增多,现实生活的气息也越来越浓厚,作品形象也比过去更加生动可爱;二是作品的体积在逐步增大,如最大的《阿福》应有六、七寸之高;三是为了增强产品的立体感和真实感,印制泥人用的模于除单片模外,双片模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四是受手捏泥人的影响,在设色和纹样方面除保持明朗和淳朴的传统特色外,比过去有了更多的发挥,纹样上除“蟹爪菊”外,还采用了“团球花”、“蝙蝠花”、“蝴蝶花”和“百结”等图案,彩与塑也得到了更好的结合。以后,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不断演变,惠山泥人逐步跳出了“耍货”的框框,慢慢地向“艺术欣赏品”过渡和发展,其作品题材已不再局限于农村,销售对象也不再局限于小孩,玩具功能逐步与欣赏功能相结合,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几乎触及到了现实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和社会上的各个层面。如今的惠山泥人,实质上已经成为一种寓玩、寓乐、寓教、寓欣赏于一体的特种工艺晶,与当初的“泥耍货”已经完全不能同日而语了。

“手捏戏文”(手捏泥人)是在惠山泥人进入兴盛时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品种,它在惠山泥人的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手捏戏文的出现,不仅在制作方法上产生了一个重大转折,在表现手法上也使惠山泥人的彩塑艺术推向了更成熟的阶段。在塑的方面,由于它生产时不用模子印制,完全靠手捏制,因此更能提高创作的自由度。在造型上,它可以不受模子的限制,根据不同人物、不同内容的需要,作出许多构图形式,进行任意变化。如《八仙过海》,八个仙人安稳地坐在一个葫芦上,葫芦底下有点水波,象征是在海上飘动,这样的安排,既切合内容的需要,又很有民间风味;又如《唐僧取经》,把唐僧等一行四人置于一只龟背上,为了突出孙悟空的性格,用一根细竹将孙悟空置于空中,龟的四只脚还能活动;再如《三十六行》中的人物,或蹲、或立、或坐,各种姿态维妙维肖。这些作品如果用模子印制,是很难收到如此的艺术效果的。在彩的方面,它既继承了惠山初期泥人的彩绘传统,又根据各种不同戏曲内容的需要,进行了许多新的创造和发展。如在色彩上,取材于京剧的,一般追求富丽堂皇;取材于昆曲的,一般讲究文静柔和;大文座和武文戏则比较注重热烈华丽和较强的装饰趣味。又如在纹样上,已不再只用过去的“蟹爪菊”图案,而是有了不少新花色。比较常用的就有“五色云”、“点点花”、“云锦花”、“水浪花”、“草花”、“团球花”、“荷花”以及“梅兰竹菊”、“长脚寿”、“团寿”、“百结”等图案。而且每一种纹样都有不同的用法。例如“长脚寿”、“团寿”、“梅竹”等都用在老年人的服饰上;“百结”、“蝙蝠”、“团球花”等都用在小孩上;“云锦花”、“水浪花”、“五色云”等常用在神仙的服饰上等等。可以这样说,惠山的彩塑艺术从泥耍货开始,发展到手捏戏文(手捏泥人)阶段,已经有了相当高的成就。

在惠山泥人的整个发展过程中,还得提一提惠山的石膏工艺品。经过不断演变,惠山泥人逐步跳出了“耍货”的框框,慢慢地向“艺术欣赏品”过渡和发展,其作品题材已不再局限于农村,销售对象也不再局限于小孩,玩具功能逐步与欣赏功能相结合,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几乎触及到了现实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和社会上的各个层面。1917年以后由上海普益习艺所著名艺人潘树华的徒弟高标等艺人陆续落户惠山后开发出来的。(1935年,上海美专学生李文华把西洋石膏雕塑晶的创作方法传入惠山,后由潘树华的徒弟们发展成具有惠山传统彩塑风格的石膏工艺晶。)由于其制作方法比较先进(以石膏为原料,用石膏模子进行灌制,产品成型速度快,且成型后不易被水溶化),在彩绘上又采用了喷漆工艺,使惠山泥人在继承惠山传统彩塑艺术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个新品种。这些艺人的纷纷落户惠山,对以后惠山泥人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少的影响;一是他们使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使产品的生产工效成倍增长;二是他们本身具有较高的造型技艺水平,加入了惠山的艺人队伍后,不仅增强了惠山的技术力量,而且还培养了一大批艺徒;三是他们继承和发展了惠山的传统彩塑技艺,开发了一代具有惠山传统特色的,带有浓郁的时代生活气息的新品种——惠山石膏工艺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这个品种不但被广大群众认同和接受,而且其声誉也和惠山泥人齐名了。今天,人们走到惠山街上,不管见到泥的还是石膏的,都已一概称作惠山泥人。石膏工艺品,是惠山泥耍货的发展和延伸,同时也赋予了它新的特征。首先,在内容上愈益接近现实生活,如《吹风炉》、《抱桃囡》、《抱兔囡》,稍后还有《时装美女》、《女学生》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面貌和人们的喜好。这与过去的惠山泥人取材以神话故事、民间传统为主相比较,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其次,是由于内容的变更和两种不同风格的结合,在创作技巧上写实的作风日益加深,无论脸型和衣着,都较能反映出时代的特征和较好地刻划人物性格。在色彩的运用上,也较接近于现实生活。例如《吹风炉》,不仅将小孩子爬在地上、专注而稚气十足的吹风炉动态刻划得十分逼真,而且从小孩的脸型、服饰上看,也是很像当时现实生活中的儿童。另外,在造型上大都具有肥圆、丰满、衣纹浅显、体积很大、空心底等特点。并且,很多成品能摇动,更具有玩具的特点,深受群众的欢迎。由于在翻制方法上突破了泥人双片模的局限性,采用了多片模,因此,生产出来的产品立体感也更强,形象更生动逼真。

纵观惠山彩塑艺术的发展,从泥耍货到手捏泥人、手捏戏文,再到石膏工艺品,虽然它们各有其不同的制作方法和艺术风格。但是,反映在惠山泥人的艺术特色上却都是一脉相承的。它们在塑造不同的艺术形象,给人们以美好的艺术享受这一点上,都有其异曲同工之妙。惠山泥人的艺术发展过程

惠山泥人的出现究竟始于何时?因缺乏确切的历史考证,很难定论。但根据史料和作品分析,可初定为始于明末,盛宁清代中叶。据《陶庵梦忆》作者张岱在文中所记载:明朝崇祯年间(1628—1644年)惠山泥人已放进店肆出售。经过清初发展期,清中兴盛期,其艺术发展逐步走向成熟。

惠山泥人成为一种民间彩塑艺术,是同它周围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分不开的。在惠山脚下,水稻田下层约三尺左右,盛产一种黑泥。这种泥土细腻滋润,粘性特别好,很适合雕塑,且取之不尽。用它做泥人,不但坯面光洁,适宜敷彩,干后还不易裂缝,这就为制作惠山泥人提供了理想的优质原料;无锡是江南的鱼米之乡,吴文化的发祥地,富饶的生活环境和多姿多彩的民间习俗,为惠山泥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惠山是无锡过去最出名的游客云集之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又为惠山泥人提供了理想的销售市场。这些客观条件的结合,使惠山很自然地成了这门彩塑艺术成长的摇

惠山泥人在最初只是附近农民的一种副业,他们利用农闲时进行生产,逢到茧汛、香汛、考汛等旅游旺季之时,便将做好的产品托盘上街叫卖。相传到了乾隆年间,开始出现袁、蒋、朱、钱等家专业性的小作坊,主要集中在惠山山门外上河塘一带,当时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差不多都兼管祠堂和农务,每年九、十月至翌年四月十四纯阳节为忙季,忙季一过,仍以种田为主。至咸丰年间,钱万丰、蒋万盛、章乃丰、胡万盛、周坤记等几家较大的专业性作坊(店铺)相继开业。以后,由于泥人的逐年旺销,作坊不断增多,泥人生产也由原来的副业、半副业性质转为常年性生产,并形成了一个行业。实际上,在嘉庆、道光年间,有些艺人的技艺水平已小有名气,如胡万盛,能塑善绘,他创作的《济公》、《小罗汉》、《小寿星》、《小花囡》、《猜拳于》等作品,活灵活现,深受群众喜爱。冯阿白,擅长彩绘,他的特点是开相好,配色好,笔法既硬且活,并开创了小板戏上“五彩”画法的一代画风,据老艺人介绍,早年惠山泥人画细笔生活的当首推其人。周坤发,专做《小观音》、《小鞑子》、《济公》、《财童》、《渔翁》、《刘海》、《张仙送子》等泥耍货,也曾做过《关公》、《吕纯阳》等作品,他在当时也是佳作迭出。这些民间艺人,以他们的毕生精力和全部智慧,为惠山泥人的发展开了先河,打下了基础。可以说,惠山泥人这门彩塑艺术的形成,就是从他们开始的。

早期的惠山泥人,主要是儿童耍货。从作品的题材来看,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大多以劳动人民的生活和他们理想与斗争为题材,一般给人以朴实之感。在制作方法上,无论人物、动物,都是用单片模子印制的。为了照顾到印制用的模子能适合大量生产,当年艺人们在创作过程中总是在作品的造型原件上尽量去掉与主题无关的繁琐部分,并进行必要的变形。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不损害整体形象,反而使主题更加突出,造型更加浑厚、洗炼,更富有装饰趣味。从《小花囡》、《阿福》、《如意》、《细头子》等早期作品中都能看到这种特色。在色彩的运用上,对比强烈、大胆、粗犷。这不仅是为了符合表现吉祥一类主题的作品的需要,同时也是反映了当时民间对泥人彩塑的一种爱好。一般是用大红、大绿、云青、滕黄、翠绿等跳动的颜色,较多的以红、黄、兰等色作为主调,再配上类似色的花纹。早期作品的纹样是比较少的,用得较多的是蟹爪菊图案,但并不太规则,有的产品则完全采用色彩本身的对比,没有花纹。《小花囡》可以作为早期泥人设色的代表作。它头上戴着红与绿的花朵,服色是亮的(其它色彩也有),配上了大红色蟹爪菊花纹。再如《大阿福》怀抱的狮子是红、绿两色,为了突出抱狮子的两只手臂,在衣袖上用了黑色的边,再加上用笔的奔放、流畅,从整体来看,处处都作了对比,非但不给人留下凌乱和刺目的感觉,反而收到了十分热闹、富丽和异常和谐的色彩效果。从泥人的体积来看,早期作品一般都很小,当时最小的泥人(《猜拳子》)只有半寸大小,较大的作品也只有两寸左右,可以看出,早期的惠山泥人完全是作为耍货出现的。

从清代中叶开始,惠山泥人已进人了兴盛时期,其艺术发展也渐趋成熟。当时,以王春林最为著名。乾隆南巡,即命王春林做泥孩五盘呈上,乾隆很是称意。特别是同治以后出现了手捏戏文,虽然在一个很长时期泥耍货仍占着主要地位,但两个品种各自按不同的社会需要而平行发展着,这给泥耍货却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这时的泥耍货逐渐开始出现了两个分支:一支是制作比较简单,当时称为“行货”;另一支是制作比较精工,当时称为“市货”。其中“市货”出现了不少新的变化:一是在取材上,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逐渐增多,现实生活的气息也越来越浓厚,作品形象也比过去更加生动可爱;二是作品的体积在逐步增大,如最大的《阿福》应有六、七寸之高;三是为了增强产品的立体感和真实感,印制泥人用的模于除单片模外,双片模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四是受手捏泥人的影响,在设色和纹样方面除保持明朗和淳朴的传统特色外,比过去有了更多的发挥,纹样上除“蟹爪菊”外,还采用了“团球花”、“蝙蝠花”、“蝴蝶花”和“百结”等图案,彩与塑也得到了更好的结合。以后,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不断演变,惠山泥人逐步跳出了“耍货”的框框,慢慢地向“艺术欣赏品”过渡和发展,其作品题材已不再局限于农村,销售对象也不再局限于小孩,玩具功能逐步与欣赏功能相结合,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几乎触及到了现实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和社会上的各个层面。如今的惠山泥人,实质上已经成为一种寓玩、寓乐、寓教、寓欣赏于一体的特种工艺晶,与当初的“泥耍货”已经完全不能同日而语了。

“手捏戏文”(手捏泥人)是在惠山泥人进入兴盛时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品种,它在惠山泥人的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手捏戏文的出现,不仅在制作方法上产生了一个重大转折,在表现手法上也使惠山泥人的彩塑艺术推向了更成熟的阶段。在塑的方面,由于它生产时不用模子印制,完全靠手捏制,因此更能提高创作的自由度。在造型上,它可以不受模子的限制,根据不同人物、不同内容的需要,作出许多构图形式,进行任意变化。如《八仙过海》,八个仙人安稳地坐在一个葫芦上,葫芦底下有点水波,象征是在海上飘动,这样的安排,既切合内容的需要,又很有民间风味;又如《唐僧取经》,把唐僧等一行四人置于一只龟背上,为了突出孙悟空的性格,用一根细竹将孙悟空置于空中,龟的四只脚还能活动;再如《三十六行》中的人物,或蹲、或立、或坐,各种姿态维妙维肖。这些作品如果用模子印制,是很难收到如此的艺术效果的。在彩的方面,它既继承了惠山初期泥人的彩绘传统,又根据各种不同戏曲内容的需要,进行了许多新的创造和发展。如在色彩上,取材于京剧的,一般追求富丽堂皇;取材于昆曲的,一般讲究文静柔和;大文座和武文戏则比较注重热烈华丽和较强的装饰趣味。又如在纹样上,已不再只用过去的“蟹爪菊”图案,而是有了不少新花色。比较常用的就有“五色云”、“点点花”、“云锦花”、“水浪花”、“草花”、“团球花”、“荷花”以及“梅兰竹菊”、“长脚寿”、“团寿”、“百结”等图案。而且每一种纹样都有不同的用法。例如“长脚寿”、“团寿”、“梅竹”等都用在老年人的服饰上;“百结”、“蝙蝠”、“团球花”等都用在小孩上;“云锦花”、“水浪花”、“五色云”等常用在神仙的服饰上等等。可以这样说,惠山的彩塑艺术从泥耍货开始,发展到手捏戏文(手捏泥人)阶段,已经有了相当高的成就。

在惠山泥人的整个发展过程中,还得提一提惠山的石膏工艺品。惠山的石膏工艺品是在1917年以后由上海普益习艺所著名艺人潘树华的徒弟高标等艺人陆续落户惠山后开发出来的。(1935年,上海美专学生李文华把西洋石膏雕塑晶的创作方法传入惠山,后由潘树华的徒弟们发展成具有惠山传统彩塑风格的石膏工艺晶。)由于其制作方法比较先进(以石膏为原料,用石膏模子进行灌制,产品成型速度快,且成型后不易被水溶化),在彩绘上又采用了喷漆工艺,使惠山泥人在继承惠山传统彩塑艺术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个新品种。这些艺人的纷纷落户惠山,对以后惠山泥人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少的影响;一是他们使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使产品的生产工效成倍增长;二是他们本身具有较高的造型技艺水平,加入了惠山的艺人队伍后,不仅增强了惠山的技术力量,而且还培养了一大批艺徒;三是他们继承和发展了惠山的传统彩塑技艺,开发了一代具有惠山传统特色的,带有浓郁的时代生活气息的新品种——惠山石膏工艺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这个品种不但被广大群众认同和接受,而且其声誉也和惠山泥人齐名了。今天,人们走到惠山街上,不管见到泥的还是石膏的,都已一概称作惠山泥人。石膏工艺品,是惠山泥耍货的发展和延伸,同时也赋予了它新的特征。首先,在内容上愈益接近现实生活,如《吹风炉》、《抱桃囡》、《抱兔囡》,稍后还有《时装美女》、《女学生》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面貌和人们的喜好。这与过去的惠山泥人取材以神话故事、民间传统为主相比较,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其次,是由于内容的变更和两种不同风格的结合,在创作技巧上写实的作风日益加深,无论脸型和衣着,都较能反映出时代的特征和较好地刻划人物性格。在色彩的运用上,也较接近于现实生活。例如《吹风炉》,不仅将小孩子爬在地上、专注而稚气十足的吹风炉动态刻划得十分逼真,而且从小孩的脸型、服饰上看,也是很像当时现实生活中的儿童。另外,在造型上大都具有肥圆、丰满、衣纹浅显、体积很大、空心底等特点。并且,很多成品能摇动,更具有玩具的特点,深受群众的欢迎。由于在翻制方法上突破了泥人双片模的局限性,采用了多片模,因此,生产出来的产品立体感也更强,形象更生动逼真。

纵观惠山彩塑艺术的发展,从泥耍货到手捏泥人、手捏戏文,再到石膏工艺品,虽然它们各有其不同的制作方法和艺术风格。但是,反映在惠山泥人的艺术特色上却都是一脉相承的。它们在塑造不同的艺术形象,给人们以美好的艺术享受这一点上,都有其异曲同工之妙。

惠山泥人的技艺特征

惠山泥人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时采用模于印制的,称为“粗货”;另一类是不用模子,完全靠手工捏制的,称为“细货”。这两类泥人虽然在风格上有较大的差别,但是在创作设计上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用艺人们的一句行话来概括,叫做“搭搭满、细细减、色色爆”。“搭搭”,是无锡的一句俗话,是“处处”的意思;“满”是“饱满”的意思。所谓“搭搭满”,就是在进行泥人造型时,一般都十分讲究形象的丰满、完整。所谓“细细减”,就是在一件泥人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趁着泥在半干半湿的时候,用工具将作品原件细细地、一步一步地进行削减、修改。在不损伤艺术形象完善的前提下,适当的减去不重要的地方,从而充分突出主题,使其更富有艺术感染力。但是,只减而不夸张也不行,那样就会使作品显得单调。惠山的艺人们有一句口诀,叫做“放头,缩手,去颈根”,即缩减臂颈,夸大头部,为的是在有限的体积内,因头部的放大而便于刻划面部表情,能使作品更加传神。例如惠山泥人中的小孩或老寿星,有时头与身躯只有一与一的比例,但仍然使人看后感到很舒服,就是这个道理。所谓“色色爆”,就是巧妙地进行用色。“爆”是强烈跳动、火爆的意思。惠山的艺人们历来十分强调用色,有“三分坯子,七分彩”的说法。一件泥人坯子本身很小,处理得又十分简洁,只有靠色彩的辅助来使它进一步传神。通常采用像红绿这样单纯鲜艳的色彩,并进行一定的满色处理。

惠山泥人中的泥粗货和泥细货是两个不同类型的品种。一般地说,前者以单纯、质朴、洗炼著称,后者以生动、活泼、流畅见长;前者比较偏重写意,后者基本接近现实。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它们都刻意追求形神兼备。

第五篇:我为粮食行业改革发展献一策

我为粮食行业改革发展献一策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认识和把握粮食安全保障工作的‚时‛与‚势‛,全面领会新起点、新使命、新目标的深刻内涵,准确把握粮食流通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按照‚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做好‘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三篇文章‛要求,积极实施科技兴粮工程,扎实做好粮食安全保障工作,推动粮食工作走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取得新业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在工作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粮食发展新路子。具体地说,就是‚夯实一个基础,把握两个关键,深化三项工作‛。

一、夯实一个基础

围绕‚保障全县粮食安全和确保在库粮油储备安全‛这个总目标,秉承‚诚信、务实、高效、共赢‛的宗旨,认真履行好政府粮食宏观调控职责和储粮安全责任。以改革创新的思路推进‚粮安工程‛建设,统筹兼顾国有企业与集体民营企业的关系。建立现代粮食储备体系和粮食供应体系;坚持国有粮食企业的收储调控管理的体系,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切实守住本地区粮食流通工作的底线,加强本地区粮食储备能力、流通能力建设,落实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责任;积极引导社会集体民营企业,参与粮食物流配送,加快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

二、把握两个关键

1、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做活粮食产业链,把储备粮管理工作作为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工作来抓。一是通过建仓争储的努力,粮食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提高科学保粮水平,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用于仓库维修改造和科保设施投入,为管好粮食打下坚实基础。二是高度重视粮食企业经营发展工作,积极为粮食企业谋出路、促发展、造亮点,努力提升现有粮食企业上档升级,将企业做大做强。三是扎实开展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活动。严格按照‚一符、三专、四落实‛要求落实整改,不断规范储粮管理,细化员工岗位职责,强化量化考核,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2、理顺体制,建立粮食行政管理及行政执法体系。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尽快解决与《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县以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法职能不相适应的体制,并做好粮食行政许可,监管、处罚的行政执法的准备工作。做好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以及相对经营主体的监督检查,对全社会粮食经营者从事粮食收购业务及所经营的粮油质量、库存等的监督检查、对违法行为的处罚等实施的准备工作。

三、深化三项工作

l、立足素质提升,加强粮食系统队伍建设。县级粮食局从提升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入手,以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廉洁型机关为目标。一是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大粮食队伍的学习和培训力度,全面提高粮食队伍政治理论素质 和业务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干净干事的干部职工队伍;同时,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切实改进转变作风,树立新时期粮食队伍的良好形象,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建设美丽家园作出新的贡献。

2建立粮情预测和粮食安全应急机制。充分发挥粮食职能作用,及时掌握粮食市场价格动态、供求状况,分析、预测未来市场走向,建立、健全粮食安全预测、预警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应急的方案措施,特别是要做好粮食应急加工、运输、中转储存、销售供应的系统建设。在紧急情况下,做到反应快速、响应及时、急事急办,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可靠依据,保证特殊情况下的粮食有效供应和社会稳定。

3、落实网点建设及应急演练,完善粮食应急体系。根据国家粮食局关于进一步健全和落实粮食应急供应网点的通知要求,按照‚合理布局,全面覆盖,平时自营,急时应急‛的原则,提高应急启动、避险、自救互救能力、强化技能和应变能力的培训,坚持每年针对粮食行业特殊性的粮食应急响应、加工、运输进出仓,防火、防汛、化学药剂中毒和化学药剂引火等应急救援处置的作业知识培训和实战演练,并邀请消防部门人员现场授课。进一步提升了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夯实粮食应急供给的基础工作。

2017年11月26日

下载惠山粮食行业发展要干点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惠山粮食行业发展要干点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