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彦夫极限人生学习心得收到(定稿)

时间:2019-05-14 19:41: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朱彦夫极限人生学习心得收到(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朱彦夫极限人生学习心得收到(定稿)》。

第一篇:朱彦夫极限人生学习心得收到(定稿)

朱彦夫《极限人生》学习心得

朱彦夫,一位书写人生极限的特残军人,一位深刻改变家乡面貌的农村党支部书记,一位震撼无数人、感动无数人的退休老人。他的事迹正在全社会广为传颂,他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楷模,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致敬。时代楷模,标识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高度。朱彦夫身上所展示出来的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典型性和代表性。在长达几十年的奋斗历程中,朱彦夫的人生角色不同,先进事迹不同,但贯彻始终的,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崇高追求,是身残志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奋斗精神。

朱彦夫,这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普通伤残士兵,当年完全可以躺在功劳本上、颐养于荣军院中,平安无险地度过自己的平凡一生。然而,作为共产党员、革命战士的朱彦夫,却全然没有这样去选择,因为他清楚自己的入世坐标在哪里,他明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有该多大。他决心像苏联红军战士保尔·柯察金那样,做一名中国的钢铁战士,做一名纯粹的共产党人。

回到家乡去,为生活尚处于贫穷困苦的父老乡亲们早日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生活出把力——这是朱彦夫的理想,这是他的承诺,更是他不二的选择。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从此,四肢全无的他开始了与铁板为伍、与手杖为伴的凄楚而充实的人生跋涉。朱彦夫回到家乡后担任了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的党支部书记,为了改变家乡村民们的生活现状、了解村里的基-1-

本情况,朱彦夫拄着拐杖爬山头、到田间、访贫问苦到农家院。他用残臂、用假肢支撑着埋头苦干,与村民心连心,给村里带来了幸福和希望。为了解决村民文化知识上的贫乏,他用一家人省吃俭用积攒的一点钱买了书,办起了图书室。二十五年村支书峥嵘岁月,他不知温暖抚慰了多少贫弱群众;七副假肢被磨破的生动写照,他不知流淌了多少生命热血;二部自传体小说出炉,他不知滴下了多少英雄热泪。

是什么信念、怎样的力量促使朱彦夫如此地顽强不息、战斗不止?我想应当是潜入其心的中国人的诚信友善信条、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斗志、革命者的不屈不挠精神,时刻支撑着他一路前行。

我们学习朱彦夫,就是要学习他身上所永恒具有并固守着的中国人的诚信友善信条、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斗志、革命者的不屈不挠精神,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场所、什么条件下,都要把党和国家的利益置于最高层级,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牢记心间,把落实群众路线的要求坚持到底,始终叫响“我是共产党拥护者”的口号,及时发出“有困难跟我来”的倡导,争做干事创业的急先锋,争当人民群众的好榜样。学习朱彦夫,就要像他那样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强化精神之“钙”,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去拼搏、去奋斗、去奉献;就要像他那样一心为民,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就要像他那样自强不息,勇于拼搏,不断书写精彩人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朱彦夫精神是人生的动力之源。朱彦夫曾经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朱彦夫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对

以爱国敬业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诠释。朱彦夫就是靠对党的坚定信念和无限忠诚的精神,谱写了一曲实现人生价值的奉献之歌!现在,我们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书记曾经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我们的战斗堡垒,要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广大基层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充分发扬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要利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把焦裕禄、朱彦夫这样的优秀党员作为镜子,虚心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找出自己在精神境界方面的差距和自己存在的不足及问题,提升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学习“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结合本职工作,把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做好做细做实,踏踏实实办事,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贾秀秀

年5月7日2014

第二篇:朱彦夫极限人生观后感

朱彦夫极限人生观后感

朱彦夫,一位向人类身心极限挑战的山东汉子,一个淄博人民耳熟能详的名字,一个用极限人生书写人生极限的中国当代保尔,一位获得全国首个“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的永远的战士,今天,他的事迹再次深深的感动了我。

最早听说朱彦夫的事迹还是在上世纪90年代,那时候,朱彦夫是作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成为学习榜样的并传遍齐鲁大地的。那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身残志坚,用超人的毅力,挑战自己,挑战人生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月15日,在淄博齐盛宾馆的报告大厅,我通过沂源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黄雪颂,济南军区“沂蒙旅”一营教导员汪祥松,沂源县张家泉村原主任张茂兴,朱彦夫的女儿朱向欣,市委讲师团副团长于涛等五位同志不同角度和侧面的讲述,再次了解了朱彦夫同志的传奇经历、光辉形象和崇高精神,更深切的感受这位特等伤残军人钢铁般的意志和奋斗不止的人生。3月31日,我怀着无比敬畏的心情,先后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时代楷模发布厅的“时代楷模--朱彦夫”发布节目以及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山东卫视播出的时代楷模朱彦夫等,心灵再一次受到强烈的震撼。朱彦夫,是在优秀共产党员焦裕禄故乡涌现出的又一个“焦裕禄”式的先进人物,他和焦裕禄一下,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追求,书写了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坚如磐石的精神力量,诠释了共产党员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

1956年,不能自食其力的重度伤残军人朱彦夫离开荣军院回到故乡时,他说:“我想回家考证一下,我这块躯干还能不能干点哪怕是最微小的事情!”回到家乡后,他被村民推荐为村党支部书记。“为群众做事,就是守阵地”。他以钢铁般的意志和坚韧奉献的精神力量以及一副铮铮铁骨,和乡亲们一起,一次次改写着张家泉村的历史,一干就是25年,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建成远近闻名的先进村。退休后的朱彦夫用嘴衔笔、残肢抱笔,创作完成了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

“回看走过的一生,我不相信命,更不相信运。我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党!只要信念不倒,精神不垮,什么都能扛过去!”“我最大的幸福,就是生活里的一切都不用别人帮,我自己做”--晚年的朱彦夫如是说。在发布会现场,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敬一丹满含热泪,动情的说:他用钢铁的意志写下了一撇,用热切的情怀写下了那一捺。今天,不管朱彦夫是什么样的姿态,我们看到的都是一个完整的、大写的“人”。这样的人,值得我们为他树碑立传!

“他没有手,却把群众的事办得更实;他没有脚,却把根扎在了群众的心里;他用残肢、用双拐写下了为民、亲民、清白做人的高尚情怀??”。荣获“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后的朱彦夫想的还是为人民服务,他说“我是一个最普通的战士,最普通的伤残军人,也是最普通的一个农村支书,我只是在自己的村子里干了一点自己的事情。我将要用自己有限的精神生命,贡献于伟大祖国的无限生命中,永远为人民服务。”这是何等高尚的情操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朱彦夫精神是人生的动力之源。朱彦夫曾经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朱彦夫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对以爱国敬业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诠释。朱彦夫就是靠对党的坚定信念和无限忠诚的精神,谱写了一曲实现人生价值的奉献之歌!现在,我们正在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书记曾经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我们的战斗堡垒,要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广大基层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充分发扬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我要利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把焦裕禄、朱彦夫这样的优秀党员作为镜子,虚心听取广大干部群众的意见,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找出自己在精神境界方面的差距和自己存在的不足及问题,提升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学习“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结合本职工作,把各项工作做好做细做实,踏踏实实办事,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一名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

第三篇:付彪:朱彦夫的“极限人生”是一座信仰丰碑

付彪:朱彦夫的“极限人生”是一座信仰丰碑

付彪

2014年03月31日16:58 来源:齐鲁网

原标题:付彪:朱彦夫的“极限人生”是一座信仰丰碑

由济南军区政治部和省委宣传部联合组织朱彦夫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30日在济南军区八一礼堂举行。报告会上,报告团5位成员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讲述了朱彦夫同志生命不息、冲锋不止、永葆本色、一心为民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报告感人肺腑、催人奋进、深深感染了现场每一名官兵。(3月30日齐鲁网 朱彦夫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济南军区举行)

朱彦夫的先进事迹,令人震撼,催人奋进。他用“极限人生”,矗立了一座令人景仰的信仰丰碑,使人在震撼中拉伸生命的长度,提升人生的高度,拓展生活的宽度。

纵观朱彦夫的人生轨迹,就是一部坚定信仰的践行史。朱彦夫14岁参军,16岁入党,历经上百次战斗,经过47次手术才从死神那里挣脱出来。活着已是奇迹,本应在疗养院颐养天年,却不忘党的教育和组织的培养,毅然回到家乡投身建设。“与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相比,我还是幸运的。只要我活着一天,就要奉献一天。”穿越时空信仰的力量,朱彦夫60余年的奋斗历程,为我们作出了生动的诠释。

“他没有手,却把群众的事办得更实;他没有脚,却把根扎在了群众的心里;他用残肢、用双拐写下了为民、亲民、清白做人的高尚情怀„„”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总是抱怨老天爷对自己眷顾太少,生不逢时,命运多舛。“回看走过的一生,我不相信命,更不相信运。我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党!只要信念不倒,精神不垮,什么都能扛过去!”支撑朱彦夫所做到的这一切,正是源于他对信仰的终极求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曾鼓舞和教育了几代人;朱彦夫的《极限人生》,同样用自己生命之光,揭示了人生的价值、伟力和深刻的底蕴。朱彦夫奉献给社会的不仅仅是一部书,一本讴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书,更让人震撼的是,他所表现出的不屈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把人的生命力发挥到极致,更值得我们去深刻领悟。信仰,是精神的支柱、力量的源泉,看似无形,却是顶天立地。正如朱彦夫自己所说:“只要自己不倒,就没有人能打败你!”

习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朱彦夫不断向困苦、挫折、病痛、彷徨、绝望甚至死亡等种种人生磨难宣战,向生命极限一次次发出冲锋,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铮铮铁骨和钢铁意志,表现了他身残志坚福乡梓、留取丹心报党恩的高贵品质,他把生命的能量、生命的价值定格在了最艰辛、最壮美的极限!

朱彦夫给予我们的不仅是一个精神高地,更是一座信仰丰碑。朱彦夫的先进事迹,正是当前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部鲜活、生动的教材。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像朱彦夫那样,执着攀登信仰的高地,忠诚于党、献身使命,心系群众、服务人民,求真务实、拼搏奉献,始终保持战胜苦难的勇气、永不言败的志气、不断求索的锐气。如此,方能挑战“极限人生”,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第四篇:朱彦夫心得体会.doc

学习朱彦夫事迹心得体会

朱彦夫,一位向人类身心极限挑战的山东汉子,一个淄博人民耳熟能详的名字,一个用极限人生书写人生极限的中国当代保尔,一位获得全国首个“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的永远的战士,今天,他的事迹再次深深的感动了我。

最早听说朱彦夫的事迹还是在上世纪90年代,那时候,朱彦夫是作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成为学习榜样的并传遍齐鲁大地的。那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身残志坚,用超人的毅力,挑战自己,挑战人生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我怀着无比敬畏的心情,先后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时代楷模发布厅的“时代楷模--朱彦夫”发布节目以及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山东卫视播出的时代楷模朱彦夫等,心灵再一次受到强烈的震撼。朱彦夫,是在优秀共产党员焦裕禄故乡涌现出的又一个“焦裕禄”式的先进人物,他和焦裕禄一下,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追求,书写了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坚如磐石的精神力量,诠释了共产党员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

1956年,不能自食其力的重度伤残军人朱彦夫离开荣军院回到故乡时,他说:“我想回家考证一下,我这块躯干还能不能干点哪怕是最微小的事情!”回到家乡后,他被村民推荐为村党支部书记。“为群众做事,就是守阵地”。他以钢铁般的意志和坚韧奉献的精神力量以及一副铮铮铁骨,和乡亲们一起,一次次改写着张家泉村的历史,一干就是25年,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建成远近闻名的先进村。退休后的朱彦夫用嘴衔笔、残肢抱笔,创作完成了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

“回看走过的一生,我不相信命,更不相信运。我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党!只要信念不倒,精神不垮,什么都能扛过去!”“我最大的幸福,就是生活里的一切都不用别人帮,我自己做”--晚年的朱彦夫如是说。他用钢铁的意志写下了一撇,用热切的情怀写下了那一捺。今天,不管朱彦夫是什么样的姿态,我们看到的都是一个完整的、大写的“人”。这样的人,值得我们为他树碑立传!“他没有手,却把群众的事办得更实;他没有脚,却把根扎在了群众的心里;他用残肢、用双拐写下了为民、亲民、清白做人的高尚情怀„„”。荣获“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后的朱彦夫想的还是为人民服务,他说“我是一个最普通的战士,最普通的伤残军人,也是最普通的一个农村支书,我只是在自己的村子里干了一点自己的事情。我将要用自己有限的精神生命,贡献于伟大祖国的无限生命中,永远为人民服务。”这是何等高尚的情操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朱彦夫精神是人生的动力之源。朱彦夫曾经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朱彦夫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对以爱国敬业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诠释。朱彦夫就是靠对党的坚定信念和无限忠诚的精神,谱写了一曲实现人生价值的奉献之歌!现在,我们正在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书记曾经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我们的战斗堡垒,要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广大基层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充分发扬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我要利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把焦裕禄、朱彦夫这样的优秀党员作为镜子,虚心听取广大干部群众的意见,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找出自己在精神境界方面的差距和自己存在的不足及问题,提升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学习“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结合本职工作,把各项工作做好做细做实,踏踏实实办事,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五篇:朱彦夫事迹材料

“特殊材料制成的人”朱彦夫的极限人生

■朱晖 鲁沂

朱彦夫, 在抗美援朝过程中,失去了双手、双脚,左眼失明。他身残志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迟浩田上将专程看望他时,称他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并称赞他“虽然失去一只眼睛,但更能把人生看得透彻。”一部长达43万字的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使他成了全国的新闻人物。近日,笔者专程赴山东沂源县,采访了朱彦夫。

特残英雄赢得幸福爱情

1947年,山东省沂源县金星乡张家泉村15岁的朱彦夫光荣参军,并于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和解放上海的战役。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他奔赴朝鲜战场。在二五0高地狙击美特种师的激战中,他失去了双手、双脚,左眼失明,身受7处重伤,住进了泰安荣军医院。

入院后,他想起自己已成为一个生活难以自理的残疾人,不由得对生活和前途悲观失望,多次自杀,因医护人员及时发现而未遂。“在祖国和事业不需要你献出生命时,自杀就是背叛祖国、背叛党啊!”医院马政委的一席话一下子让他清醒过来。从那后,他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从1950年到1956年的6年中,先后做了47次手术。

1956年,特等伤残军人朱彦夫谢绝了组织送他到疗养院生活的决定,坐在一辆破旧的独轮车上返回家乡后,他年老多病的母亲不禁黯然神伤,说:“儿啊,娘身板不好,实在是拉扯不过来,娘怕养活不了你啊,你还是回疗养院去吧!”望着母亲瘦弱的身躯,他深知母亲的苦衷。

一天夜里,他在窗下对住在另外一间房子里的老娘说:“娘,疗养院里来车接我了,我走了,你把门锁上吧!”老母亲蹒跚地走进小房子里,划着火柴照了照床上,没有人。她喃喃自语:“老天爷保佑俺儿活得好好的„„”然后锁上了房门。躲在一个破筐里的朱彦夫听到母亲回房的声音,才艰难地爬回床上。从此,10来斤生地瓜干,半盆水伴着他度过了一个月。最后水没有了,地瓜干没有了,他饿倒在房门边。也许是老天爷格外垂青这位不幸的年轻人,他命不该绝。几天后,当时任沂源县民政局局长的武宪德前来看望朱彦夫,听老人一说,立即意识到出事了,撞开小房门后,见朱彦夫已昏死在渗进的雨水里„„经过抢救,朱彦夫再次摆脱了死神的纠缠。当武宪德与妻子说起此事时,他的侄女陈希永在旁边听得泪水涟涟。几天后,她执意让姑父带她去看望朱彦夫。一进门,就见朱彦夫正用腋窝夹着两副拐杖艰难地走动,每移动一步,都显示出他的顽强毅力。跌倒了,爬起来,双腿和双臂的断截面摔得鲜血淋淋。陈希永被这种精神深深震撼了。“俺扶你!”她脱口而出,并快步冲上去扶住欲倒的朱彦夫。

回去的当天夜里,这位生性倔强的姑娘失眠了。在她的脑海里,始终是朱彦夫艰难地煅炼生活自理能力的情景。“他是人民的功臣,俺有责任照顾他!”这晚,她下定了决心。

次日,她把这一想法向父母亲和姑父讲了。然而,父母不无担忧地说:“你嫁给他,今后咋样活?这可不是小事,你得想清楚。”陈希永动情地说:“朱彦夫是功臣,这么可怜,俺心里难过啊!俺身子壮实,到生产队挣工分,能养活一个家。他为了保家卫国,把双手双脚和左眼都搭上了,为了他,俺受再多的苦又算了什么呢?爹,娘,还有姑父,俺这样做,只是为了让他活得好一点啊!”面对此情此景,忠厚老实的爹娘还能说什么呢?武宪德局长深思良久,说:“孩子,你的心思我懂,可婚姻大事不能一时冲动,要慎重啊!”“姑父,俺是反复考虑过的,俺一辈子也不后悔。”“好吧,我过几天跟朱彦夫说说。”

朱彦夫一听武局长提亲的事,目光一亮,但马上又暗了下来。“武局长,俺是个废人,不能连累她。”不管武宪德怎么说,朱彦夫就是不松口,武宪德回去后把情况如实告诉了侄女。陈希永说:“姑父,他怕拖累俺,俺明天到他家去亲自和他说。”

陈希永还是不由分说地来到朱彦夫的家,一到他家,陈希永一边搀扶着他练习走路,一边跟他聊天,两个人很谈得来。通过几天的接触,陈希永从他的表情中读到了他对爱情的渴望和一种深深的自卑。“你是国家的功臣,俺有责任照顾你。你怕俺受苦,可俺从小就苦惯了„„”“你别再傻了,俺没手没脚左眼又瞎了,你跟了俺,今后咋办啊?俺配不上你啊„„” 陈希永恳切地说:“俺的脚就是你的脚,俺的眼就是你的眼„„”

一年后,在陈希永的帮助照顾下,朱彦夫的生活已基本能自理,同时,她买来字典,帮助他识字。两人之间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不久,在武宪德局长的撮合下,二人喜结良缘。婚后,他们相继有了四女一男五个孩子。陈希永用自己博大无私的爱,无微不至地温暖着朱彦夫的心,令他感到了生活的无限美好。“希永,没有你,就没有俺朱彦夫的今天,只是拖累了你,俺心里不安。百年之后,俺做牛做马报答你„„” 1956年9月的一天,朱彦夫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面对贫穷的村民和时刻关心自己的党组织,他暗下决心:“我要为群众干点力所能及的事,让乡亲们过上温饱日子。这个目标我一定要走到底,就是死上几次,也心甘情愿。”

身残志坚为民造福

回顾40多年来的人生路,朱彦夫感慨万千。“这些年来,失败是主要的。每做一件事,都意味着上百次、上千次甚至上万次的失败。经过无数次失败,我才找到成功的路子。每千成一件事,我都深深意识到千万次失败的价值以及妻子对我的全力支持。”

婚后不久,朱彦夫见村民们绝大多数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决心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办一所夜校,教群众识字。想法一提出,立即得到了妻子的支持。于是,他们便拿出自己积攒起来的残废金,办了一所夜校,朱彦夫任教员。每天晚上,他都坚持去夜校授课,起初是妻子背他去,一年后他能走了,便自己去。有一次,他在崎岖的山路上摔倒了,脸被石头划破了几个口子,残臂断截处也受了伤,自己爬不起来,直到家人来接他,才在妻子的搀扶下站起来。看他被摔得鲜血淋淋的样子,妻子心疼得直掉泪。“村里识字的人太少了,我必须得好好地教下去。这点伤不要紧,我以后小心点就是了,你放心好了。”朱彦夫轻轻地安慰着妻子。从此,为了丈夫的安全,她坚持送接丈夫。

1957年,朱彦夫被全村8名党员推选为村支部书记。组织上考虑到高度残废,料理自己生活都十分困难,没有同意。朱彦夫便“拄”着拐杖,拖着17斤重的一双铁脚,在山路上艰难地行走给公社党委书记看,同时表态,不干出个样子来绝不罢休。陈希永说:“只要俺能走,彦夫就能走。他对党有说不完的恩情,为能继续为党做事,他遇到的困难就是再大,他也知道怎样对待困难,他不会向困难低头。让他干支书,俺相信他能干好。”组织经过研究,同意他担任张家泉村支书。

张家泉村虽处在沂河的上源,但分布在几个山梁上,山路崎岖,每年春、秋、冬三季,连村民的生活用水都十分困难,更不用说用水浇地了。朱彦夫意识到要彻底改变村子的落后面貌,必须先解决用水问题。为带领村民们找水,他实在拖不动假脚,就用膝盖跪行。村民们感动了,重新充满了信心。“朱书记两口子为了咱们吃了多少苦啊,咱要是再打退堂鼓,还有良心吗?”到1960年止,张家泉村先后打井9口,解决了村民的生活用水问题。到70年代初,张家泉村终于打出了第一眼大口井——龙王庙大口井,并修建了一条1500米长的水渠,结束了村里无水浇田的历史。之后的几年里,张家泉村又接连打了两眼大口井。张家泉村山地贫瘠,缺少平地,过去粮食不够吃一直困扰着村民们。“当村支书大小也是干部,要不能让群众过上温饱日子,就对不起老少爷们啊!”朱彦夫心想。于是,经过周密计划,他带领群众经过两年奋战,平整荒坡,填平两个大沟,造成了一块60多亩的旱涝保收的小平原。到60年代初,朱彦夫又带领林业队在荒山坡上开出了一个大苹果园和一个花椒园,从那开始,张家泉的村民们口袋里开始有了零花钱。直到今天,这个苹果园和花椒园仍然为村民们带来可观的收入。

为了让村民们早日用上电,朱彦夫在妻子的搀扶照顾下,拖着残疾身体先后乘火车跑上海、南京、胜利油田、陕西联系材料,经过7年的努力,终于摆脱了点油灯的历史。这期间的出差费用,全是他自己的残废金。为了凑足出差费,陈希永宁愿穿打满补丁的衣服。有一次,她见二女儿朱向荣的衣服太破了,便许诺给她扯点布做件衣服,可是最终也没能兑现。朱彦夫关心群众疾苦。村民蔡光生有心脏病,因为家里穷,治不起,朱彦夫每个月从残废金中拿出20元给他买药治病(当时朱彦夫的残废金为每月42元——作者注)。

朱彦夫夫妇对子女要求十分严格。在生产队里,几个孩子可以到庄稼地里帮大人摘棉花、刨地瓜、切瓜干,可就是收花生时不让去,怕孩子吃花生,养成坏毛病。有一次,年幼的朱向欣实在是饿得受不了,到地瓜地里挖了两个地瓜,放在火里烧,被朱彦夫发现,他硬是让哭成泪人的女儿把1元钱送到生产队会计手里作为赔偿。朱彦夫当了25年村支书,没拿一分钱的报酬。村里因工作需要招待上级来人,他只参加过一次,还硬是交了1元伙食费。

1982年,朱彦夫因患心脏病辞去村支书职务。考虑到朱彦夫的身体状况,经组织研究决定,朱彦夫全家迁往南麻镇,可他和妻子仍放心不下张家泉村的群众,每年都要回张家泉村看望乡亲们,与群众共商致富路。

顽强著书创造极限人生

无论在哪里,无论干什么,朱彦夫心中始终装着一件事,那就是将自己所经历的难忘事件写下来,以告后代。牺牲战友的临终嘱托催促着他去写,残废人自强不息的信念鼓舞着他去写,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召唤着他去写!

当时迟浩田上将了解到朱彦夫的事迹后,专程赶往沂源县看望朱彦夫,称他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并称赞他“虽然失去一只眼睛,但更能把人生看得透彻。”并高度评价了陈希永支持丈夫带领群众致富的牺牲精神。之后,迟浩田上将先后三次给朱彦夫写信,鼓励他把当年抗美激战中的壮烈情景写下来,传给人们,让人们了解历史,推动国防教育。1989年9月的一天,朱彦夫对妻子说:“我年轻时拿过锄杆子和枪杆子,但这两杆子过早地夭折了,我思量来思量去,我得用笔杆子再作贡献。”“迟部长也说过好多次了,你是该写!俺明日就给你买纸和笔墨。”妻子高兴地说。

写书对一个失去双手、双脚的特等残废人而言,其艰难不言而喻。但有妻子的支持,他充满信心。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所以从没想一口吃成个胖子。开始只是笨拙地学读,摹仿着写:写书信、写报告、写新闻。也许是战争血与火的经历使他刻骨铭心,也许是朝鲜战场的惨烈使他没齿不忘,每每落笔,他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那些长眠于异国他乡的战友的身影。他先后学写了《庄户天王》、《救险记》、《悼青山》和《异人梦》,全部是烈士或与烈士有关的故事。生活,尤其是战争生活,成为他创作的源泉,战友,是他作品中堂堂正正的主人公形象。他写书写得很苦,也写得很累。一到阴天,四肢的截断面便向外渗血水,疼痛难忍,陈希永便用药棉不断给他擦拭伤口。他累了,她便给他轻轻捶背,夏天天热,没买风扇前,她坚持用蒲扇为他驱热。有一次,一位搞创作的人看了他的部分初稿,不屑地说:“就是再比这好上十倍,也出版不了。现在都喜欢看谈恋爱、跳舞的,这样的书没人看!”这一句话,使他萌发了辍笔的念头。妻子第一次冲他发了火:“你要是不写下去,对得起你牺牲的战友吗?对得起迟部长吗?那些乱七八糟的书再好卖咱也不写。这书你尽管写,能出最好,出不了咱当家史„„”想起妻子对自己的莫大支持,他满脸愧疚,禁不住又热血沸腾。“《极限人生》中的‘根限’两字,是指身体上的极限。对我来说,身体是残缺不全的,这就要以没有极限的奉献和追求来弥补„„”用两只残臂夹笔,写得累了,他就用牙咬着笔写。这些年来,他究竟咬坏了多少支笔,碰翻多少墨水水瓶,连陈希永也记不清了。口涎、坏眼睛渗的水、胳膊断处流下的血水和汗水时常会浸湿稿纸,模糊了字迹,只好重写。为此,陈希永没少动脑筋。后来,她找来块小塑料纸,垫在丈夫写字的残臂下,他每写几行,她就把塑料纸移动一下„„起初,儿女们劝他口述,他们记录,可他总觉得那样少了一些思索的空间,表达不出内心的真情实感。更重要的是,他把写作作为磨砺意志、自强奋进的重要途径。因此,他还是坚持自己写,自愿找罪受,找苦吃。这种罪、这份苦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很多时候是生理之外的。别的不说,光是那一天学没上过的知识饥渴,就时常把他逼得心烦意乱,焦头烂额。多少回,为了一个情节的描述,他会不吃不喝地憋上几天;多少次,为了一个词甚至一个字,他会搬来字典、词典,一查就是几十分钟、几小时!就这样,他起初每天写几十个字,后来每天能写几百个字。有时候半夜里想起什么,从床上爬扯半天才爬起来,开灯写下来,把妻子吵弄醒了,两个都睡不着,就拉咕呱„„

到1996年5月,他七易其稿,终于完成了长达43万字的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他长长舒了一口气,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他认为,这部作品无论从构思、语言,还是描述和遣词造句上,都不能同作家的作品相比。但他觉得,在一桌盛筵上,出现一道味道迥异的“清拌苦苦菜”,不是更能显出山珍海味的诱人浓香吗?他决心把这部小说出版出来。从此,陈希永又陪同丈夫踏上了艰难的送稿路。人民武警报的一位记者看了《极限人生》的手稿后,深受感动。“《极限人生》对人怎样战胜生理上的缺陷,对人怎样活着提出了强烈的叩问和挑战,对普通人和伤残人都是一种极大的引导和激励。”

《根限人生》从创作出版发行,始终离不开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黄河出版社编委看了《极限人生》的书稿后,立即决定出版。时任国务委员、国防部长、军委副主席的迟浩田上将闻讯后,高兴之情溢于言表,欣然提笔为该书题写了书名,并为朱彦夫亲笔题写了“铁骨扬正气,热血书春秋”的条幅。1996年6月,《极限人生》以33万字的篇幅出版印刷。朱彦夫在书评中写道:“我把《极限人生》这篇拙作幻化成烈士的遗愿,勾化成一曲悲歌、一副挽联奉献于烈士,将是我毕生最大的宽慰。如果读者能从中汲取到做人的力量,我就不会因空耗时光而差愧了。”在极短的时间内,第一次印刷的3万册《极限人生》销售一空。为满足更多读者的愿望,黄河出版社又作了第二次印刷。

朱彦夫的事迹传开后,齐鲁大地掀起了学习朱彦夫的热潮,朱彦夫也被中组部表彰为“模范共产党员”。面对患难与共几十年的妻子,他说:“我做梦都没想到有今天的日子,要是说我干出了点事,那百分之九十的功劳是你的,没有你,就没有我朱彦夫!”此时的他动了感情,泪水从墨镜后悄然流下。如今,朱彦夫的一部新作即将问世。这仍然是一部以自己的真实生活为素材的作品。

下载朱彦夫极限人生学习心得收到(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朱彦夫极限人生学习心得收到(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朱彦夫观后感

    《极限人生》 -----记一级残疾军人朱彦夫观后感。 马纯茂 2014年4月12日,我们教办系列全体成员在教办西办公室观看了影片《极限人生-----记一级残疾军人朱彦夫》。 朱彦夫,这......

    朱彦夫观后感范文大全

    朱彦夫,1933年出生在沂蒙山区的沂源县张家泉村,从小家贫如洗,一天学堂没进过。1947年参军,打了上百次仗,立了三次功,负了十多处伤:淮海战役伤了腿,朝鲜战役没了四肢和左眼。成了“肉......

    学习朱彦夫心得体会

    学习朱彦夫心得体会莱州市第三实验小学 郎利民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我校组织党员干部一起观看了朱彦夫同志事迹报告。他的事迹惊天地,泣鬼神。让人感动,让人震憾,尤其......

    学习朱彦夫精神

    学习朱彦夫精神,书写极限人生区工商联秘书长、党组成员杨为民朱彦夫同志是淄博市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人,1933年7月出生,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级伤残军人。他14岁参军入伍投......

    学习朱彦夫1

    宝善街小学组织党员干部观看“时代楷模”朱彦夫之“极限人生” 4月3日上午,宝善街小学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了视频《焦点访谈:朱彦夫的“极限人生”》。视频中我们了解......

    时代楷模朱彦夫

    时代楷模朱彦夫 ------读《极限人生》心得体会近几天我读了朱彦夫同志根据自己的亲身事迹为原型所写的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这本自传体小说向我们展现了朱彦夫同志从朝......

    学习朱彦夫体会

    学习朱彦夫同志事迹心得体会18年前,我就通过《极限人生》这本书,认识和了解了朱彦夫同志的感人事迹,很受鼓舞,备受感动。今天再认真聆听朱彦夫同志的先进事迹,心灵受到强烈的触动......

    学习朱彦夫心得体会

    学习朱彦夫心得体会 学习朱彦夫心得体会一:学习朱彦夫精神心得体会 鲁迅说过: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那么朱彦夫就是这所大学中灾难最为深重的人。他14岁参军入伍,历经淮海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