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考试重点

时间:2019-05-14 19:36: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机械制造工艺学考试重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机械制造工艺学考试重点》。

第一篇:机械制造工艺学考试重点

1、从成形机理分类,加工工艺分为去除加工、结合加工、变形加工。

2、机械产品生产过程:从原材料开始到成品出厂的全部劳动过程。由直接和辅助生产过程组成。

3、定位: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过程;夹紧:工件在定位后将其固定,使其在加

工过程中能承受重力、切削力等而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

4、机械加工精度: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

5、误差的敏感方向:对加工精度影响最大的那个方向(通过切削刃的表面的法向)。车床车削圆柱面

时(水平方向);刨床(垂直方向);镗床的误差敏感方向随主轴回转而变化,故导轨在水平和垂直平面内的直线度无处均直接影响加工精度。

6、加工原理误差:采用了近似的成形运动或近似的切削刃轮廓进行加工而产生的误差。

7、减小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机床设计与制造时,应从结构、材料等方面采取措施以提高精度;机

床安装时,应校准好水平和保证地基质量;使用时,注意调整导轨配合间隙,同时保证良好的润滑和维护。

8、主轴回转误差:主轴实际回转轴线对其理想回转轴线的漂移。分为径向圆跳动(影响镗床加工,不

影响车床)、轴向圆跳动、倾角摆动。

9、引起主轴回转轴线漂移的原因:轴承的误差、轴承间隙、与轴承配合零件的误差及主轴系统的径向

不等刚度和热变形。主轴转速对主轴回转误差也有影响。

10、提高主轴回转精度措施:提高主轴部件的制造精度、对滚动轴承进行预紧、使主轴的回转误差不

反映到工件上

11、减少传动链传动误差措施:减少传动件数、减小传动比、末端件做的更精确些、采用校正装置

12、定尺寸刀具精度影响工件尺寸精度(钻头、铰刀、键槽铣刀、镗刀块、圆拉刀)、成型刀具影响工

件形状精度、展成刀具影响形状精度、一般刀具对工件精度无直接影响(车刀、镗刀、铣刀)

13、工艺系统刚度:工件加工表面在切削力法向分力Fp的作用下,刀具相对工件在该方向上的位移y的比值k14、误差复映现象:在待加工表面有什么样的误差,加工表面也必然出现同样性质的误差。这就

是误差复映现象。

15、提高工艺系统刚度措施:合理的结构设计、提高联接表面的接触刚度、采用合理的装夹和加

工方式

16、机床达到热平衡状态时的几何精度称为热态几何精度。精密加工应在机床处于热平衡之后进

行。

17、减小工艺系统热变形对加工精度影响的措施:减小热源的发热和隔离热源、均衡温度场、采

用合理的机床部件结构和装配基准、加速达到热平衡状态、控制环境温度。

18、分布图分析法的应用:判别加工误差性质、确定工序能力及其等级、估算合格品率和不合格

品率

19、加工表面质量包括:加工表面的几何形貌(表面粗糙度、表面波纹度、纹理方向、表面缺陷)、表面层材料的力学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表面层金属的冷作硬化、表面层金属的金相组织变化、表面层金属的残余应力)

20、表面强化工艺:通过冷压加工方法使表面层金属发生冷态塑性变形,以减小表面粗糙度值,提高表面硬度,并在表面层产生压缩残余应力的表面强化工艺。

21、在机械加工中产生的强迫振动,其振动频率与干扰力的频率相同,或是干扰力频率的整数倍。

22、与强迫振动相比,自激振动有以下特点:机械加工中的自激振动是在没有外力干扰下所产生的振动运动;自激振动的频率接近于系统地固有频率,与强迫振动不同;自激振动不因阻尼存在而衰减。

23、机械加工振动的防治:消除或减弱产生机械加工振动的条件、改善工艺系统的动态特性,提

高工艺系统稳定性、采用各种消震减震装置

24、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25、加工经济精度:在正常加工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26、时间定额:在一定生产条件下,规定生产一件产品或完成一道工序所需消耗的时间。

27、基本时间:直接改变生产对象尺寸、形状、相对位置,以及表面状态或材料性质等的工艺过

程所消耗的时间。

28、成组工艺:将本来各不相同、杂乱无章的多种生产对象组织起来,按相似性分类成组,并按

组制定加工工艺进行生产制造。

29、机器结构的装配工艺性:机器结构能保证装配过程中使相护联接的零部件不用或少用修配和

机械加工,用较少的劳动量,花费较少的时间按产品的设计要求顺利的装配起来。

30、装配精度包括:相互位置精度、相对运动精度、相互配合精度

第二篇:机械制造工艺学重点总结

第一章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研究对象是机械产品的制造工艺,包括零件加工和装配两方面,其指导思想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达到高生产率、经济型。课程的研究重点是工艺过程,同样也包括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和装配工艺过程。工艺是使各种原料、半成品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各种机械的制造方法和过程的总称为机械制造工艺。

一、绪论

机械制造技术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用机械来加工零件(或工件)的技术,更明确的说是在一种机器上用切削方法来加工,这种机器通常称为机床、工具机或工作母机;另一方面是指制造某种机械的技术,如汽车、涡轮机等。

广义制造论的形成过程

一、制造设计一体化

制造技术发展阶段: 手工业生产阶段、大工业生产阶段、虚拟现实工业生产阶段

二、材料成形机理的扩展

1去除加工:又称分离加工,是从工件上去除一部分材料二成形

2结合加工:是利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将相同材料或不同材料结合在一起而成形,是一种堆积成形,分层制造方法。按结合机理和结合强度分为附着、注入和连接三种

3变形加工:又称流动价格,是利用力,热,分子运动等手段使工件产生变形,改变其尺寸形状和性能,如锻造、铸造等。

三制造模式的发展

第二节

机械产品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开始到成品出厂的全部劳动过程,包括直接生产过程和辅助生产过程

直接生产过程:使被加工对象的尺寸、形状和性能产生一定的变化,即与生产过程有直接关系的劳动过程。包括毛坯的制造,零件的机械加工和热处理,机器的装配、检验、测试和涂装等主要劳动过程。

辅助生产过程:不是使加工对象产生直接变化,但也是非常必要的劳动过程。包括专用工具、夹具、量具和辅具的制造、机器的包装、工件和成品的储存和运输、加工设备的维修,以及动力(电、压缩空气、液压等)供应等辅助劳动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概念:采用各种机械加工方法,直接用于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表面质量和力学物理性能,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生产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由一个或若干个顺序排列的工序组成,工序又分为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

1)工序

由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台机床或同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2)安装

在一道工序中,工件每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称为一个安装。

3)工位

一次安装,工件在机床上占据每一个加工位置所完成的那部分安装称为工位。一个安装中可能只有一个工位,或者多个工位。

4)工步

指在加工表面不变、切削刀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若有几把刀具同时参与切削,该工步称为复合工步。复合工步主要是为了提高加工效率。

(5)走刀:切削刀具在加工表面上切削一次所完成的工步内容,称为一次走刀。一个工步可包括一次或数次走刀。当需要切去的金属层很厚,不能在一次走刀下切完,则需分几次走刀。走刀次数又称行程次数。

生产纲领: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数量和进度计划称生产纲领。零件的年生产纲领指包括备品和废品在内的年产量。

N = Q n(1+α% +β%)

式中N — 零件的年生产纲领(件/年);Q — 产品年产量(台/年);

n — 每台产品中该零件数量(件/台);α% — 备品率;β% — 废品率。

生产批量:生产批量是指一次投入或产出的同一产品或零件的数量。

生产类型

根据生产纲领和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不同,主要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生产类型。其中,成批生产又可分为大批生产、中批生产和小批生产。

工件的装夹

装夹又称安装,包括定位和夹紧两项内容。

定位 — 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上占有正确位置的过程。

夹紧 — 对工件施加一定的外力,使其已确定的位置在加工过程中保持不变。

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的装夹方法主要有三种。

①夹具中装夹②直接找正装夹③划线找正装夹

定位原理(看书)

基准

1、设计基准:设计者在设计零件时,根据零件在装配结构中的装配关系和零件本身结构要素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确定标注尺寸的起始位置,这些起始位置称之为设计基准。

2.工艺基准:零件在加工工艺过程中所用的基准。可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工序基准: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所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的基准。定位基准:在加工时用于工件定位的基准。

测量基准:工件测量时所用的基准。

装配基准:零件装配时所用的基准。

第二章

工艺系统:在机械加工时,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

研究加工精度的方法:单因素分析法、统计分析法

一、加工原理误差:采用近似的成形运动或近似的切削刃轮廓进行加工而产生的误差。

二、调整误差

三、机床误差

1、机床导轨的导向误差

(1)导向误差

1.导向精度

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导轨在垂直面内的直线度;前后导轨的平行度;导轨对主轴回转轴线的平行度

(2)回转误差:是指主轴实际回转轴线对其理想回转轴线的漂移。包括

1、径向圆跳动。

2、轴向圆跳动。

3、倾角摆动。

影响主轴回转精度的主要因素:轴承的误差、轴承的间隙、与轴承配合零件的误差、主轴系统的径向不等刚度和热变形,引起回转轴线的漂移。

提高主轴回转精度的措施:

提高主轴部件的制造精度;对滚动轴承进行预紧;使主轴的回转误差不反应到工件上 减少传动链传动误差的措施

1.传动件数越少,传动链越短,传动精度越高

2.采用降速传动3.提高传动链末端件的精度4.采用校正装置

四、家具的制造误差与磨损

五、刀具的制造误差与磨损

刀具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1.采用定尺寸刀具加工时,刀具的尺寸精度直接影响工件的尺寸精度

2.采用成形刀具加工时,刀具的形状精度直接影响工件的形状精度

3.展成刀具的切削刀形状必须是加工表面的共轭曲线。因此切削刃的形状误差会影响加工表面的形状精度

4.对于一般刀具,其制造精度对加工精度无直接影响,但易磨损

残余应力:也称内应力,是指在没有外力作用下或去除外力后工件内残留的应力 产生原因:毛坯制造和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冷校直带来的残余应力

切削带来的残余应力

工艺系统的热源:

内部热源:切削热和摩擦热,产生于工艺系统内部,主要以热传导形式传递

外部热源:工艺系统外部的、以对流传热为主要形式的环境温度和各种热辐射

热传递方式:导热传热、对流传热、辐射传热

加工误差的性质

1、系统误差:在顺序加工一批工件中,其加工误差的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或者按一定规律变化,统称为系统误差。前者称为常值系统误差,后者称为变值系统误差。加工原理误差,机床等的制造误差等与时间无关,其大小在一次调整中也基本不变,因此都属于常值系统误差。机床、刀具等在热平衡前的热变形误差,刀具等的磨损等属于变值系统误差。

2、随机误差:在顺序加工的一批工件中,其加工误差的大小和方向的变化时属于随机性的,称为随机误差。

分布图分析法的应用:判别加工误差的性质;确定工序能力及其等级;估算合格品率或不合格品率

分布图分析法的缺点在于:没有考虑一批工件加工的先后顺序,故不能反映误差变化的趋势,难以区别变值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影响;必须等到一批工件加工完毕之后才能绘制分布图,因此不能再加工过程中及时提供控制精度的信息。

保证和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误差预防;误差补偿

误差预防技术:合理采用先进工艺与设备;直接减少原始误差;转移原始误差;均分原始误差;均化原始误差

误差补偿技术:在线检测;偶件自动配磨;积极控制起决定作用得到误差因素

第三章

加工表面质量:加工表面的几何形貌和表面层材料的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质

几何形貌:表面粗糙度 表面波纹度 纹理方向 表面缺陷。

表面材料力学的物理化学性能:表面层金属的冷作硬化、表面层金属金相组织变化。冷作硬化:机械加工中因切削力产生的塑性变形使表层金属硬度和强度提高的现象。评定指标:表层金属的显微硬度HV、硬化层深度h、硬化程度N

加工表面质量对机器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表面质量对耐磨性影响:1表面粗糙度值越小 耐磨性越好,表面波纹度越大 粗糙度越大。2圆弧状 凹坑状表面纹理耐磨性好,尖峰状表面纹理耐磨性差。

3加工表面冷作硬化提高耐磨性能。

表面质量对耐疲劳性影响:1表面粗糙度值越小 表面缺陷越少 耐疲劳性越好。2 冷作硬化组织疲劳裂纹生长 提高零件耐疲劳强度。

表面质量对耐腐蚀性影响:1表面粗糙度值越大 耐蚀性越差。2 表面残余压应力 有利于提

高表面抗腐蚀能力。

表面质量对零件配合质量影响:1.对于间隙配合表面,其实磨损最显著 零件配合表面的起

始磨损量与表面粗糙度的平均值成正比增加。表面粗糙度越大 变量越大 影响配合稳定性。2.对于过盈配合 表面粗糙度越大 两表面相配合时表面凸峰易被挤掉 使过盈量减少。3 对于过度配合 兼有上述两种配合影响。切削速度V=20~50m/min时 表面粗糙度最大容易出现积瘤。

表面粗糙度测量:1比较法2触针法3光切法4干涉法

磨削烧伤:对于已淬火的钢件,很高的磨削温度使表面层金属金相组织产生变化,使表层金

属硬度下降,使工件表面呈现氧化膜颜色。

减少磨削烧伤工艺途径:1正确选择砂轮2合理选择磨削用量3改善冷却条件4选择开槽砂

表面强化工艺 1喷丸强化2滚压加工

机械加工中的振动主要有强迫振动和自激振动

强迫振动是由于外界周期性干扰力的作用而引起的振动

机内振源主要有机床旋转的不平衡、机床传动机构的缺陷、往复运动部件的惯性力级切削过

程中的冲击力

特征:其振动频率与干扰力的频率相同,或是干扰力频率的数倍

自激振动:机械加工过程中,在没有周期性外力作用下,由系统内部激发反馈产生的周期性

振动。

自激振动的特征:是在没有外力干扰下产生的振动运动,这与强迫振动有本质的区别;自激

振动的频率接近系统的固有频率,这就说明颤振频率取决于振动系统的固有特性。这与自由振动相似但不相同。自由振动受阻尼作用将迅速衰减,而自激振动却不因为有阻尼存在而迅速衰减。

消除强迫振动的条件:减小机内外干扰力的幅值;适当调整振源的频率;采用隔振措施 消除自激振动的条件:减小前后两次切削的波纹重叠系数;调整振动系统小刚度主轴的位置;

增加切削阻尼;采用变速切削方法加工

提高工艺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工艺系统刚度;增大工艺系统的阻尼

减振装置:动力减振器;摩擦减振器;冲击式减振器

第四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是一切

有关生产人员都应严格执行、认真贯彻的纪律性文件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

1.根据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进行生产准备(包括技术准备)

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生产计划、调度,工人的操作、质量检查等的依据

3.新建或扩建车间,其原始依据也是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1)可靠地保证零件图样上所有技术要求的实现(2)必须

能满足生产纲领要求(3)在满足技术要求和生产纲领要求前提下,一般要求工艺成本最低(4)尽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障生产安全。

步骤内容:(1)阅读装配图和零件图(2)工艺审查(3)熟悉或确定毛坯(4)拟定机械加工

工艺路线(5)确定满足各工序要求的工艺装备对需要改装或重新设计的专用工艺装备

应提出具体设计任务书(6)确定各主要工序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7)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8)确定切削用量(9)确定时间定额(10)填写工艺文件。

工艺路线的制定、主要问题、定位基准的选择、粗基准的选择:使用未经机械加工时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原则:(1)保证相互位置要求的原则(2)保证加工表面加工余量合理分配的原则(3)便于工件装夹原则(4)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的原则。

精基准的选择:使用机械加工表面作为基准。&原则:(1)基准重合原则(2)统一基准原则

(3)互为基准原则(4)自为基准原则(5)便于装夹原则

工艺顺序的安排:1工艺顺序安排原则:(1)先加工基准面,再加工其他表面(2)一般情

况下,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3)先加工主要表面,后加工次要表面(4)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热处理工序及其表面的安排:(1)为改善切削性而进行的热处理安排在切削之前(2)为消

除内应力而进行的热处理安排在粗加工之后(3)为改善材料力学物理性质半精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常安排淬火,淬火—回火,渗碳淬火(4)对高精度零件,淬火后安排冷处理以稳定零件尺寸(5)为提高零件表面耐磨性或耐腐蚀性而安排的热处理工序以及以装饰为目的而安排的处理工序安排在最后。

工艺尺寸链:(1)尺寸链在零件加工或机器装配过程中,由相互联系的尺寸形成的封闭尺寸

组(2)尺寸环:尺寸链中每一个尺寸成一个环(3)封闭环:在零件加工过程或机器装配过程中最终形成的环(或间接得到的环)(4)组成环:除封闭环以外各环,一般由加工直接得到:a曾环:变动时引起封闭环同向变动。b:减环:变动时引起封闭环反向变动(5)直接尺寸链:在工艺尺寸链中,全部组成环平行于封闭环的尺寸链称直接尺寸链。

时间定额:在一定生产条件下,规定生产一件产品或完成一道生产工序所需消耗的时间-----------机械装配工艺规程设计---------------

装配包括:装配、调整、检验、试验等

零件: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由整块金属或其他材料制成套件: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一个或若干个零件构成的组件: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套件及零件构成的部件: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组件、套件和零件构成的1.保证装备精度的装配方法:

一、互换法(1)完全互换(2)大数互换。

二、选择法(1)

直接选配法(2)分组选配法。

三、修配法(1)修配法单件修配法(2)合并加工修配法

(3)自身加工修配法。

四、调整法(1)固定调整法(2)可动调整法(3)误差抵消法 机器结构的装配工艺性:机器结构应能分成独立的装配单元;减少装配时的修配和机械加工;

机器结构应便于装配和拆卸

装配精度:相互位置精度;相对运动精度;相互配合精度

第三篇: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

Edited by

第一章 绪论

1)何谓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工艺系统;

生产过程是指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所有劳动过程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毛坯的制造、零件的机械加工与热处理、产品的装配等工作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这一过程称为。

工艺系统:机械加工中,由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组成的统一体。

2)生产纲领概念及计算,生产类型的确定及对应的工艺特点。

生产纲领定义:计划期内,包括备品率和废品率在内的产量。某零件在计划期为一年的年生产纲领N计算:

N=Qn(1+α%+β%)(件/年)式中:

Q—产品的产量(台/年);

n—每台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件/台); α%—备品的百分率; β%—废品的百分率。

3)工艺过程:工序、安装、工位,工步(复合工步),走刀的概念

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或一台机床上,对同一个或几个零件进行加工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在工件的一次安装中,通过分度(或移位)装置,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床身变换加工位置,则把工件在机床上所占据的位置称为工位

在一次安装中,可能只有一个工位,也可能有几个工位

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工具不变、切削用量中的进给量和切削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称为工步。

注意:一个工序含有一个或几个工步。

为提高生产率,采用多刀同时加工一个零件的几个表面时,也看作一个工步,并称为复合工步。

在一个工步内,若被加工表面需切除的余量较大,一次切削无法完成,则可分几次切削,每一次切削就称为一次走刀。

Edited by

走刀是构成工艺过程的最小单元。

4)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的装夹主要有哪三种方式? 直接找正安装,划线找正装夹,夹具中装夹

5)工艺基准的分类(概念)(设计、工序、定位、测量、装配基准), 知道什么是基准重合原则,会根据实际问题确定设计、工序、定位、测量基准。

基准重合原则即,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重合,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应尽可能选用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误差。

6)工艺加工时的定位:不完全定位,过定位,欠定位概念及特点,会根据实际问题绘出定位方式,确定定位自由度。工件的6个自由度均被限制,称为完全定位

工件6个自由度中有1个或几个自由度未被限制,称为不完全定位

根据工件的加工(尺寸、形状、位置)要求,应该限制的自由度没有完全被限制,无法保证加工要求,欠定位是绝对不允许的。

工件某一个自由度(或某几个自由度)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约束点约束,称为过定位

7)复习习题:1-6,1-7,1-10,1-12(图1-31b)

第二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1)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举例:表2-3; 2)粗基准、精基准的概念及选择的原则。

用毛坯上未经加工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划线基准),称为粗基准 利用工件上已加工过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面,称为精基准

Edited by

粗基准的选择

(1)保证相互位置要求原则:如果首先要求保证工件加工面与不加工面相互位置要求,则应以不加工面作为粗基准

(2)重要表面余量均匀原则

工件如果必须保证某重要表面的余量均匀,则选择该重要表面为粗基准 ⑶便于工件装夹的原则

选择粗基准时,必须考虑定位准确,夹紧可靠以及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问题。为了保证定位准确,夹紧可靠,要求选用的粗基准尽可能平整、光洁和有足够大的尺寸,不允许有锻造飞边、铸造浇、冒口或其他缺陷(4)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原则 精基准的选择

(1)基准重合原则:选用被加工面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

(2)统一基准原则:当工件以某一表面作精基准定位,可以方便地加工大多数(或全部)其余表面时,应尽早将这个基准面加工出来,并达到一定精度,以后大多数(或全部)工序均以它为精基准进行加工(3)互为基准原则(4)自为基准原则

对于某些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因为这些工序要求余量小而均匀,以保证表面加工的质量并提高生产率,此时应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精基准

(5)便于装夹原则:所选择的精基准应能保证工件定位准确、可靠,并尽可能使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粗、精基准的选择使用,必注意:精基准选择在前,使用在后,粗基准选择在后,使用在先。

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步骤及工序顺序安排的原则。

制订工艺规程的原则

优质、高产和低成本,即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争取最好的经济效益。

1、技术上的先进性在制定工艺规程时,要了解国内外本行业工艺技术的发展,通过必要的工艺试验,尽可能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和工艺装备。

2、经济上的合理性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可能会出现几种能够保证零件技术要求的工艺方案。此时应通过成本核算或相互对比,选择经济上最合理的方案,使产品生产成本最低。

3、良好的劳动条件及避免环境污染在制订工艺规程时,要注意保证工人操作时有良好而安全的劳动条件。因此,在工艺方案上要尽量采取机械化或自动化措施,以减轻工人繁重的体力劳动。同时,要避免环境污染。

产品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这三个方面有时相互矛盾,因此,合理的工艺规程应该处理好这些矛盾,体现这三者的统一。

工艺规程设计步骤和内容

1.阅读装配图和零件图

了解产品的用途、性能和工作条件,熟悉零件在产品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零件的主要技术

Edited by

要求。

2.工艺审查

审查图纸尺寸、视图和技术要求是否完整、正确、统一,分析主要技术要求是否合理、适当,审查零件结构工艺性。

零件结构工艺性正误举例(表2-3)3.熟悉或确定毛坯

确定毛坯依据是零件在产品中的作用、零件本身的结构特征与外形尺寸、零件材料工艺特征以及零件生产批量等。常用的毛坯种类有铸件、锻件、焊接件、冲压件、型材等 4.选择定位基准(见2.2节)5.拟定加工路线(见2.2节)

6.确定满足个工序要求的工艺装备

包括机床、夹具、刀具、量具、辅具等。

工艺装备的选择在满足零件加工工艺的需要和可靠地保证零件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应与生产批量和生产节怕相适应,并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以降低生产准备费用。

对必须改装或重新设计的专用或成组工艺装备,应在进行经济性分析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设计任务书。

7.确定各主要工序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8.确定各工序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见2.3,2.4节)9.确定切削用量

10.确定时间定额(见2.7.1节)11.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对数控加工)12.评价工艺路线(见2.6节)

对所制定的工艺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并对多种工艺方案进行比较,或采用优化方法,以确定出最优工艺方案。13.填写或打印工艺文件

4)机械加工经济精度的概念,选择加工方法时如何考虑。

加工经济精度是指在正常加工条件下(采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设备、工艺装备和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合理的加工时间)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相应的粗糙度称为经济表面粗糙度

5)典型表面(如轴、平面)的加工工艺路线及适应范围(可以达到什么精度、适合什么材料等),能够根据加工精度、粗糙度及位置精度要求来选择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加工方法、加工机床。

选择表面加工方法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1)加工表面的精度和粗糙度要求(2)工件材料的性质(3)生产类型(4)具体生产条件

外圆表面的加工路线

Edited by

① 粗车—半精车—精车:常用材料(淬火钢除外),中等要求的表面; ② 粗车—半精车—精车—金刚石车:有色金属,要求较高的表面; ③ 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需要淬硬的材料,要求较高的表面;

④ 粗车—半精车—粗磨—光整加工或(超)精密加工:黑色金属材料,表面精度、粗糙度要求质量高的表面。

孔加工路线

① 钻孔—扩孔—铰—精铰:主要用于中、小直径(d<50mm)的精密孔。

② 钻或扩(粗镗)—粗拉—精拉:用于大量生产中尺寸中等的孔、花键孔等。

③ 钻或粗镗—半精镗—精镗—浮动镗—金刚镗:广泛用于箱体零件的孔系加工、有色金属零件的精密孔的加工。

④ 钻或粗镗—半精镗—粗磨—精磨—珩磨或研磨:主要用于淬硬零件或要求高的零件。

平面加工路线

平面加工方法主要是铣削、刨削和磨削。

① 粗铣—半精铣—精铣—高速铣:用于精度和粗糙度要求高的平面加工,生产率高。② 粗刨—半精刨—精刨—刮或研磨:多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生产率低。

③ 粗铣(刨)—半精铣(刨)—粗磨—精密磨、导轨磨、研磨、砂带磨:主要用于淬硬零件和精度要求高、表面粗糙度值要求小的平面加工。④ 粗拉—精拉:用于大量生产。

6)为什么要划分加工阶段?各加工阶段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以及加工过程中热处理的安排。

原因

1.有利于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加工过程分阶段进行的优点在于,粗加工后零件的变形和加工误差可以通过后续的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消除和修复,因而有利于保证零件最终的加工质量。2.有利于合理使用设备 划分加工阶段后,就可以充分发挥机床的优势

3.便于及时发现毛坯的缺陷 先安排零件的粗加工,可及时发现零件毛料的各种缺陷,采取补救措施,同时可以及时报废无法挽救的毛料避免浪费时间。

4.便于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对于有高强度和硬度要求的零件,必须在加工工序之间插入必要的热处理工序

5.有利于保护加工表面 精加工、光整加工安排在最后,可避免精加工和光整加工后的表面由于零件周转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碰、划伤现象。

零件的加工质量要求较高时,都应划分加工阶段。一般划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三个阶段。如果零件要求的精度特别高,表面粗糙度很细时,还应増加光整加工和超精密加工阶段。各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1)粗加工阶段 主要任务是切除毛坯上各加工表面的大部分加工余量,使毛坯在形状和尺寸上接近零件成品。因此,应采取措施尽可能提高生产率。同时要为半精加工阶段提供精基准,并留有充分均匀 的加工余量,为后续工序创造有利条件。

2)半精加工阶段 达到一定的精度要求,并保证留有一定的加工余量,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作准备。同时完成一些次要表面的加工(如紧固孔的钻削,攻螺纹,铣键槽等)。

3)精加工阶段 主要任务是保证零件各主要表面达到图纸规定的技术要求。

4)光整加工阶段 对精度要求很高(IT6 以上),表面粗糙度很小(小于 R a 0.2 m)的零件,需安排光整加工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减小表面粗糙度或进一步提高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

Edited by

7)直线尺寸链在工艺过程中的应用: 8)工序集中、工序分散概念及特点。

工序集中:就是将零件的加工集中在少数几道工序中完成,每道工序加工内容多,工艺路线短。其主要特点是:

①可以采用高效机床和工艺装备,生产率高;

②减少了设备数量以及操作工人人数和占地面积,节省人力、物力; ③减少了工件安装次数,利于保证表面间的位置精度;

④采用的工装设备结构复杂,调整维修较困难,生产准备工作量大

工序分散:就是将零件的加工分散到很多道工序内完成,每道工序加工的内容少,工艺路线很长。其主要特点是:

①设备和工艺装备比较简单,便于调整,容易适应产品的变换; ②对工人的技术要求较低;

③可以采用最合理的切削用量,减少机动时间;

④所需设备和工艺装备的数目多,操作工人多,占地面积大

9)生产成本,工艺成本、结构工艺性、工序余量概念,最小余量的影响因素。

生产成本:制造一个零件(或产品)所耗费的费用总和 工艺成本:与工艺过程直接有关的生产费用

加工余量——加工过程中从加工表面切去材料层厚度

工序(工步)余量——某一表面在某一工序(工步)中所切去的材料层厚度

总加工余量——零件从毛坯变为成品切除材料层总厚度

10)时间定额的概念、组成及提高生产率的途径。

时间定额是指在一定生产条件下,规定生产一件 产品或完成一道工序所需消耗的时间

时间定额的组成:基本时间Tb 辅助时间Ta 布置工作场地时间Tsw 生理和自然需要时间Tr 准终时间Te 提高生产效率的途径

1.缩短基本时间:提高切削用量,减少切削行程长度

2.缩短辅助时间:直接缩短辅助时间,间接缩短辅助时间 3.缩短布置场地时间:主要指更换刀具和调整刀具的时间

4.缩短准终时间:扩大零件的批量,减少调整机床、刀夹量具的时间

11)复习习题:2-3, 2-4, 2-7 第四章 机械加工精度及控制

1)机械加工质量包含哪几个方面(加工精度、表面质量)。

Edited by

2)机械加工精度、加工误差与原始误差概念及内容(尺寸、形状、位置精度)(原理、刀具、夹具、机床误差)。

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及各表面相互位置等参数)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符合程度越高,加工精度就越高

机械加工精度: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

加工误差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对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

由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组成的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的误差是工件产生加工误差的根源。我们把工艺系统的各种误差称之为原始误差

3)误差敏感方向,能够通过作图及推理的方式分析误差的敏感方向。(p162)

把对加工误差影响最大的那个方向(即通过刀刃的加工表面的法线方向)称为误差敏感方向

4)何谓机床导轨的导向精度?直线导轨的导向精度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导轨导向精度是指机床导轨副的运动件实际运动方向与理想运动方向的符合程度,这两者之间的偏差称为导向误差。

内容

(1)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Δy(弯曲)(2)导轨在垂直面内的直线度Δz(弯曲)(3)前后导轨平行度δ(扭曲)

(4)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的平行度(或垂直度)5)机床主轴回转运动误差分类及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径向圆跳动:实际回转轴线始终平行于理想回转轴线,在一个平面内作等幅的跳动,影响工件圆度

端面圆跳动:实际回转轴线始终沿理想回转轴线作等幅的窜动,影响轴向尺寸

倾角摆动:实际回转轴线与理想回转轴线始终成一倾角,在一个平面上作等幅摆动,且交点位置不变,影响圆柱度

6)何谓机床传动链的传动误差?减少传动链传动误差的措施?

传动链误差是指机床内联系传动链始末两端传动元件之间相对运动的误差

提高传动精度措施

缩短传动链长度

提高末端元件的制造精度与安装精度

采用降速传动

采用频谱分析方法,找出影响传动精度的误差环节

对传动误差进行补偿

7)机械加工工艺系统概念、组成;何谓工艺系统刚度?工艺系统刚度的计算。工艺系统刚度定义:在加工误差敏感方向上工艺系统所受外力与变形量之比 8)何谓误差复映和误差复映系数?

误差复映:由于工艺系统受力变形,使毛坯误差部分反映到工件上,此种现象称为“误差复映”

Edited by

误差复映系数:误差复映程度可用误差复映系数来表示,误差复映系数与系统刚度成反比 9)减少机床热变形的影响的措施。(1)减少热源的发热和隔离热源(2)均衡温度场

(3)采用合理的机床部件结构及装配基准(4)加速达到热平衡状态(5)控制环境温度

10)车床切削轴类时会产生哪些加工误差,主要原因。(作业)

11)加工误差如何分类?哪些属于常值系统误差?哪些属于变值系统误差?哪些属于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在顺序加工一批工件中,其大小和方向均不改变,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加工误差 常值系统误差——其大小和方向均不改变

(机床、夹具、刀具的制造误差,工艺系统在均匀切削力作用下的受力变形,调整误差,机床、夹具、量具的磨损等因素引起的加工误差)

变值系统误差——误差大小和方向按一定规律变化

(机床、夹具、刀具在热平衡前的热变形,刀具磨损等因素引起的加工误差)随机误差:在顺序加工一批工件中,其大小和方向随机变化的加工误差

Edited by

12)机械加工误差的统计,理解通过X-R图可以进行哪些分析,工序能力系数的概念,计算公式,产品不合格率的计算。(作业)

13)分布图分析法的应用:判别加工误差性质,确定工序能力及其等级,估算合格率或不合格率.例题4-4.14)复习习题:4-1, 4-3

第五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及控制

1)加工表面质量的内容(粗糙度、冷作硬化的概念)。

表面质量的含义 指机器零件加工后表面层的状态。包括两部分:

(一)表面层的几何形状特征

表面粗糙度:指加工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误差,波长/波高<50,由刀具形状、切削过程中塑性变形及振动等引起

波纹度:介于形状误差与表面粗糙度之间的周期性形状误差。50<波长/波高<1000,由工艺系统的低频振动引起

纹理方向:表面刀纹的方向,取决于所采用的加工方法,图5-2所示 表面缺陷:加工表面上出现的缺陷,如砂眼、气孔、裂纹等

Edited by

2)表层金属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包括哪些内容?

表面层的物理力学性能

1.表面层冷作硬化(简称冷硬):零件在机械加工中表面层金属产生强烈的冷态塑性变形后,引起的强度和硬度都有所提高的现象

2.表面层金相组织的变化:由于切削热引起工件表面温升过高,表面层金属发生金相组织变化的现象

3.表面层残余应力:由于加工过程中切削变形和切削热的影响,工件表面层产生残余应力

3)表面粗糙度与起始磨损的关系:图5-4分析. 4)表面冷作硬化与耐磨性关系:图5-5分析 5)表层金属产生残余应力的原因有哪些?

6)何谓磨削烧伤,回火烧伤,淬火烧伤,退火烧伤?

磨削加工时,表面层有很高的温度,当温度达到相变临界点时,表层金属就发生金相组织变化,强度和硬度降低、产生残余应力、甚至出现微观裂纹。这种现象称为磨削烧伤

Edited by

7)在切削加工中对表层金属粗糙度的影响因素。

1.刀具几何形状及切削运动的影响2.刀具磨损3.积屑瘤的影响4.工件材料性质的影响5.鳞刺6.振动7.高温切削产生切削热8.切削用量的影响

8)机械加工中的振动类型主要有哪些,特点是什么。

强迫振动的特征

1、由周期性激振力引起的,不会被阻尼衰减掉,振动本身也不能使激振力变化;

2、与外界激振力的频率相同,或是干扰力频率整数倍,而与系统的固有频率无关。

自激振动的特征

1、自激振动是一种不衰减的振动;

2、自激振动的频率等于或接近于系统的固有频率;

3、自激振动能否产生及振幅的大小取决于振动系统在每一个周期内获得和消耗的能量对比情况。

9)复习习题:5-17,5-22

第六章:机械装配工艺过程设计

1)装配单元的概念,划分装配单元的原因。

为了便于装配,通常将机器分成若干个独立的装配单元。装配单元通常可划分为五个等级,即零件、套件、组件、部件和机器

2)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则。

Edited by

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则

保证产品装配质量;

选择合理的装配方法,综合考虑加工和装配的整体效益;

合理安排装配顺序和工序,尽量减少钳工装配工作量,缩短装配周期,提高装配效率;

尽量减少占地面积,提高单位生产率,改善劳动条件;

注意采用和发展新工艺、新技术

3)何谓尺寸链,工艺尺寸链及装配尺寸链概念?如何判断尺寸链的封闭环?

尺寸链:在零件加工或机器装配过程中,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尺寸所形成的封闭图形 工艺尺寸链: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由同一零件有关工序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 装配尺寸链:在机器设计和装配的过程中,有关零件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 组成尺寸链的各个尺寸称为尺寸链的环,按性质不同可分为组成环和封闭环(1)封闭环

指在尺寸链中最后形成或未标注间接保证的尺寸。每个尺寸链中,封闭环只能有一个,用A0表示。(2)组成环

除封闭环以外的其他环都称为组成环。根据组成环对封闭环影响,将其分成如下两类: ① 增环

在尺寸链中,当其余各组成环不变,而该环增大使封闭环也增大的,称为增环。引起封闭环同向变动。

② 减环

在尺寸链中,当其余各组成环不变,而该环增大使封闭环减小的环,称为减环。引起封闭环异向变动。

装配尺寸链:在机器装配关系中,由相关零件尺寸或位置关系组成的尺寸链

装配尺寸链分类 直线尺寸链 角度尺寸链平面尺寸链 空间尺寸链

4)装配精度包括哪些内容?

相互位置精度:相互运动精度,相互配合精度

5)装配精度与零件加工精度间关系,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哪些。

装配精度与零件精度的关系

Edited by

(1)机器和部件是由许多零件装配而成的,所以,零件的精度特别是关键零件的精度会直接影响相应的装配精度。

(2)多数装配精度均与和它相关的零件或部件的加工精度有关,即这些零件的加工误差的累积将影响装配精度。

(3)零件的加工精度受工艺条件、经济性的限制,不能简单按装配精度要求来加工,常在装配时采取一定工艺措施(如:修配、调整等)来保证最终装配精度。

6)何谓互换装配法,选择装配法,修配装配法,调整装配法?

互换装配法:采用互换法装配时,被装配的每一个零件不需作任何挑选、修配和调整就能达到规定的装配精度要求。

其装配精度主要取决于零件的制造精度。

完全互换装配法定义:在全部产品中,装配时

各组成环不需挑选或不需改变其大小或位置,装配后即能达到装配精度要求的装配方法,称为完全互换法。

不完全互换装配法:实质是将组成环的制造公差

适当放大,使零件容易加工,但这会使极少数产品的装配精度超出规定要求,但这种事件是小概率事件,很少发生

选择装配法定义:是将装配尺寸链中组成环的公差放大到经济可行的程度,然后选择合适的零件进行装配,以保证装配精度要求的装配方法

直接选配法:在装配时,工人从许多待装配的

零件中,直接选择合适的零件进行装配,以保证装配精度要求的选择装配法,称为直接选配法。

分组选配法:将各组成环的公差按经济精度加工适当放大,再按实际测量尺寸将零件分组,按对应的组分别进行装配,以达到装配精度要求的选择装配法,称为分组选配法

修配装配法:是将装配尺寸链中各组成环按经济加工精度(放大公差)制造,装配时,通过改变尺寸链中某一预先确定的组成环尺寸(修配环)的方法来保证装配精度的装配法

调整装配法:装配时用改变调整件在机器结构中的相对位置或选用合适的调整件来达到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

可动调整法:就是用改变补偿件的位置移动、旋转或移动和旋转二者兼用)以达到装配精度的,调整过程中不需拆卸零件

固定调整法:利用调整垫片厚度的方法获得要求的装配精度。调整环可采用多件拼合的方式。适于大批量生产中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产品。

Edited by

7)装配顺序一般原则?

安排装配顺序的原则是:

先下后上,先内后外,先难后易,先精密后一般 8)复习习题:6-6,6-7,6-9

第七章:机械制造工艺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1)主要复习习题:7-33,7-36

第九章 焊接工艺

Edited by

掌握标注焊缝符号含义,会根据实际钢结构,标注焊缝要求。

Edited by

Edited by

Edited by

第四篇:机械制造工艺学总结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工艺学学习报告

班级:13机械本2 姓名:黄

宇 学号:20130130815

机械制造过程是机械产品从原材料开始到成品之间各相互关联的劳动过程的总和。它包括毛坯制造、零件机械加工、热处理、机器的装配、检验、测试和油漆包装等主要生产过程,也包括专用夹具和专用量具制造、加工设备维修、动力供应(电力供应、压缩空气、液压动力以及蒸汽压力的供给等)。

工艺过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机械产品生产工艺过程又可分为铸造、锻造、冲压、焊接、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涂装等。其中与原材料变为成品直接有关的过程,称为直接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的主要部分。而与原材料变为产品间接有关的过程,如生产准备、运输、保管、机床与工艺装备的维修等,称为辅助生产过程。

主要包括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机床夹具设计原理、机械加工精度、加工表面质量、典型零件加工工艺、机器装配工艺基础、机械设计工艺基础、现代制造技术及数控加工工艺等部分。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研究对象是机械产品的制造工艺,包括零件加工和装配两方面,其指思想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达到高生产率、经济型。课程的研究重点是工艺过程,同样也包括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和装配工艺过程。工艺是使各种原料、半成品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

各种机械的制造方法和过程的总称为机械制造工艺

工艺系统:在机械加工时,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研究加工精度的方法:单因素分析法、统计分析法

加工表面质量:加工表面的几何形貌和表面层材料的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质 几何形貌:表面粗糙度表面波纹度纹理方向表面缺陷。表面材料力学的物理化学性能:表面层金属的冷作硬化、表面层金属金相组织变化。冷作硬化:机械加工中因切削力产生的塑性变形使表层金属硬度和强度提高的现象。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是一切有关生产人员都应严格执行、认真贯彻的纪律性文件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

1根据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进行生产准备(包括技术准备)

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生产计划、调度,工人的操作、质量检查等的依据 3.新建或扩建车间,其原始依据也是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

(1)可靠地保证零件图样上所有技术要求的实现(2)必须能满足生产纲领要求

(3)在满足技术要求和生产纲领要求前提下,一般要求工艺成本 最低

(4)尽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障生产安全。

通过对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学习我对我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这个专业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知道了工件的装夹与夹具的基础、机械工艺规程的制定典型模具与机械零件加工工艺、装配工艺、还有刀具的相关知识。使我受益匪浅。

第五篇: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报告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实验报告

实 验 名 称:组合夹具的设计、组装与调整 姓 名:xx 班 级:机制1xxx学 号:xxxxx 实 验 日 期:2016年月日 指导教师: 成 绩:

1.实验目的

(1)掌握组合夹具的特点和设计装配方法,具有按加工要求组装组合夹具并进行检测的能力。

(2)了解组合夹具的元件种类、结构与功用。(3)掌握六点定位原理及粗、精基准选择原则。

(4)理解夹具各部分连接方法,了解夹具与机床连接及加工前的对刀方法。(5)掌握定位方法,调整定位尺寸、消除形位误差、夹紧力的分析等。(6)熟悉铣、钻、镗等机床夹具的特点。2.实验内容与实验步骤

(1)实验内容:根据工件工序要求及结构特点,自行设计夹具总装方案,并进行装配及调整,以巩固机制工艺学课程中所学到的有关组合夹具的基本理论知识,并用来解决实际加工中工件的装夹问题。

(2)实验步骤: 1.设计(2人一组):(1)根据工件工序要求及结构特点,确定定位方案,画出定位简图;(2)自行设计夹具组装方案:构思整个夹具的总体结构,确定夹具中的基础件、支承件、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对刀元件及导向元件;(3)确定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及定位关系。(4)分析定位误差的构成,计算确定夹具定位元件间允许的位置公差值。

2.试装:根据夹具总装方案,在夹具标准件库中,找出所需元件,进行试装配,发现问题,及时更正。

3.装配:利用工具,在指导老师指导下按正确的装配顺序,把各元件装配好,了解装配方法。

4.调整:调整好各工作表面之间的位置。5.检测:按计算出的位置公差值(夹具要求),检测各工作表面之间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

3.实验环境

1.组合夹具元件一套。2.零件实物一件。

3.活动扳手、铜锤、起子等工具。

4.千分尺、游标卡尺、千分表、磁力表座、块规、心棒等检具。

4.实验过程与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小组的一同协作,独立的完成了我们小组的相应原件的定位与夹紧,成功的通过了老师的验收,在此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定位元件的选择,因为本次定位的定位基面是外圆面,首先我们想的倒是通过三抓卡盘的夹紧,但是实验室不提供这个夹紧器件,又不得不在小组的商议之下,更换了其他的元件,选择了两个v型块的加一个端面的定位方式实现成功定位,以下就是本次实验的相关图表。(1)零件加工工序图(2)定位夹紧简图

(3)夹具简图 1

5.实验结果总结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完成思考题目,总结实验的心得体会,并。出实验的改进意见等。6.附录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等。

四、实验成绩评定

由实验指导教师给出学生实验成绩(优、良、中、差),其中差为不及格。

下载机械制造工艺学考试重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机械制造工艺学考试重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专题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 第1次课(绪论 、第一章 加工精度分析 1.1、加工精度概述 )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和工艺规程的编制,对工艺问题能进行分析和提出改进......

    机械制造工艺学总结

    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对机械零件采用各种加 工方法直接改变毛坯地形状、尺寸、表面粗糙 1实际定位方案时考虑三方面:1)根据加工面的尺寸形状和位置要求确定所需限制1减少传动链误......

    机械制造工艺学宣传材料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 (30学时,第6或7学期) 一、课程的目的性质与任务 《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等专......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大纲 学时:54 学分:3 理论学时:45 实验学时:9 适用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大纲执笔人:刘贤喜 大纲审定人:赵立新 一、说明 1、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

    机械制造总结—考试重点

    1、 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削速度vc、进给量f、背吃刀量ap 切削用量选择原则:首先选取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其次根据机床进给机构强度、刀杆刚度等限制条件或已加工表面粗糙度要求......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对本专业学生设计能力的一次综合训练,是对学生掌握、运用专业基础知识情况的考查,综合反......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夹具设计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具体实际零件的工艺过程,以培养学生利用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1、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及有关课程(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设计、公差与技术测量、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原理与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