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数学066:一组既有趣又有用的算式(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4 19:06: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趣味数学066:一组既有趣又有用的算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趣味数学066:一组既有趣又有用的算式》。

第一篇:趣味数学066:一组既有趣又有用的算式

一组既有趣又有用的算式

下面10个算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被减数、减数、差都是由数字1、2、3、4、5、6、7、8、9、0组成的“十全数”。

9876543210-1234567890=8641975320

8765432109-2345678901=6419753208

7654321098-3456789012=4197532086

6543210987-4567890123=1975320864

8765432109-1234567890=7530864219

7654321098-2345678901=5308642197

6543210987-3456789012=3086421875

7654321098-1234567890=6419753208

6543210987-2345678901=4197532086

5432109876-3456789012=1975320864

如果交换一下减数和差就可以组成另外10个减法算式;相应地还可以组成20个加法算式。

用这40个算式(不出示得数)让学生练习加法或减法,是个好主意。学生出于好奇,不仅不会被这些“大数”吓倒,产生畏难情结,反面会被这些数的鲜明特点所吸引,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一般情况下,只需看一下得数是不是“十全数”,就能判断自己算得对不对,不需要老师批改。

这样做的结果,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能力和自我评价的习惯,又不增加老师的负担,真称得上一举多得。希望三四年级的老师不妨试试看。毕竟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是要千方百计想办法去提高的,总不能让学生养成对计算器的过分依赖吧!再说了,学生一旦对计算器形成了依赖,不仅计算能力会大大下降,而且,天长日久,脑子还会变迟钝,人也会变懒,那可就太不值了。

第二篇:让我们的英语课堂既有趣又有效

让我们的英语课堂既有趣又有效

内容摘要:新型的英语课堂应是既有趣又有效的,缺一不可。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是课堂中活力最充分的体现。要使学生学得更轻松愉快,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要精心设计组织好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欲望,调动他们积极探索、思考的欲望,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小学英语有趣有效

我是一个小学英语教师,朋友们都说小学英语太好教了,上课时多做游戏,多活动活动,只要把课堂气氛弄得热热闹闹的就行了。听罢仔细思考,难道我们的英语课就只是有趣这么简单吗?的确,小学英语课堂需要游戏,活动来辅助教学。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也指出:倡导采用活动的途径,通过表演、唱歌、游戏、竞赛、画画等小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和写的能力。可见,游戏、活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可是现在我们有些老师的英语课堂上表面轰轰烈烈,但学生掌握的却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是我们有些老师只注重了有趣,而没注重有效。我们的英语课堂要既有趣又要有效。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而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哪些标准?是否有公认的标准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这就要有一个很好的预设。课堂教学预设,是指教师课前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设计和安排。通俗点讲预设应该是教师对自己课堂方方面面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见与对策的准备。从这个角度说,课堂教学预设是课前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设一般应体现在教案中;预设表现在课堂上,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按照教师课前的设计和安排展开,课堂教学活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预设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预设性地发展,或者说教师完成了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那么,怎样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既有趣又有效呢?我个人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灵活导入,引出新知。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我们的老师拿到教材后都会做这样的思考,我这节课要教什么,我要用什么的方法来完成我的教学目标,我的学生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也就是要备教材,备学生。我的新知要怎样的引出才更有效。下面举两个例子:如在教学牛津版英语lion、tiger、panda、elephant等动物类单词时,某老师在导入新单词时先拿出一张老虎的图片问:“Whatanimalsdoyoulike?”学生看着图片毫无选择的答到:“tigers”。学生跟读。接着就依次出示要教授的单词图片,问相同的问题,做相同的步骤。听着这样的英语课,让听课的老师有些想睡觉的感觉。更何况是学生呢?单一直接的导入方式,使学生始终处在被动学习的地位学得枯燥乏味。这样的预设恐怕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对于这几个单词的导入,其实有很多的方式。除了采用图片导入外,我们还可以用歌曲、歌谣、游戏、简笔画、谜语、肢体语言等导入。采用不同的导入方式能更多的抓住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学得既有趣,又有效。

二、巧用游戏、事半功倍。

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小学生具有模仿力强、求知欲强、表现欲强、创造精神强等特点,但他们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不喜欢单调的机械的重复与训练。教师要充分注意儿童的这些优缺点。要想培养学生的能力就必须从小抓起,从课堂教学抓起,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充满激情,思维活跃,勇于探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英语课堂真正地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我是这样做的,如:游戏、唱歌、画画、笑话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英语游戏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情绪高涨,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比如在教学用“to”来表示时间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我讲了这样一个笑话,班上有三个坐一起的男同学都相约剪了光头。老师请其中一个男生用英语来表示1:58分,男孩随口而出:twototwo。同学们听了都开心的笑了,同学们对to在这里的用法从而更加深了印象。

在课堂上,我们把游戏活动贯穿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全体参与,积极互动。

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新的课堂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生的学应是全面参与的学。但在现实课堂教学中,班级中的“优等生”往往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中等生”和“暂时后进生”则常常是配角或课堂教学的冷落者,这显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课堂教学状况,不利于我们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如在教授新单词时我们通常

会做这样的游戏:“What’smissing?”这个游戏。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影响,班级中的“优等生”在课堂活动中思维敏捷,往往能积极、主动、迅速地对教师的提问作出相应的反映,而对“中等生”和“暂时后进生”来说,思维滞后,这就有些困难。在这种教学情境下,教师们可以充分利用“优等生”引路,在“优等生”答题之后,继而对即使不举手的“中等生”或“暂时后进生”说:“你听到他是怎么说(读)的?”“你能学着他的样子再说(读)一遍吗?”其间教师一定别疏忽了予以相应的激励。这样,既发挥了“优等生”的作用,又调动了“中等生”和“暂时后进生”的参与意识,使得“中等生”和“暂时后进生”对教师的提问不得不引起注意,对“优等生”的答题不得不注意倾听,类似这种以少数“优等生”带动全班学生全面参与的教学机制,大有可鉴之处。

总之,新型的英语课堂应是既有趣又有效的,缺一不可。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是课堂中活力最充分的体现。要使学生学得更轻松愉快,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要精心设计组织好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欲望,调动他们积极探索、思考的欲望,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第三篇:如何让地理课堂既有趣又有效

如何让地理课堂既有趣又有效

课堂教学只有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如何既要立足课堂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成为关键。教师应立足课堂,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时间有限,教学内容可以高度浓缩,以激发学习兴趣和教会学习方法作为侧重点,为课堂的伸展做好准备。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关键是有没有发现的眼睛。

一.妙结合历史知识讲好地理 1.借助历史地图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地理教学的直接教具,也是地理思维能力尤其是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最好工具。地图是“用线条描绘的历史,用符号勾勒的现实”,如果不承载历史,它就是一张白纸,有了历史就有了灵魂。

借助历史地图可激发学生读图兴趣:地理教学中,选用历史地图,充分发挥其有血有肉、有情节有人物的特点,设计有情有味的读图活动。如讲“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时,如果只是枯燥地讲述各行政区的位置和名称,学生觉得索然无味,通过展示“中国政区图”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与学生一起“重走长征路”,让学生说出红军所经过的省区,教师有重点地描述当时此地发生的历史画面,学生在想象和感动中学习了知识,大大活跃课堂氛围,也激发了地理学习的兴趣。

一些地理事实有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如果只用语言来叙述,难以理解。地理教学中,可恰当引入与教学相关的历史地图,如讲“美国的领土组成”时,可展示“美国国旗”图“美国的领土扩张”历史地图,通过描述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加之两幅图像形象、生动、直观地反映美国领土变化,可使学生耳目一新,达到文字难以达到的效果。

2.精讲历史故事

课堂教学中穿插历史故事,之所以能激发学习地理兴趣,是因为这种联系可以使学生有茅塞顿开之感。如讲“密度流”时,可引入这样一个故事:二战期间.德军潜艇经常从地中海出入直布罗陀海峡,在大西洋中偷袭盟军。盟军因此损失惨重,便派战舰守住海峡,用声纳监听,听到潜艇的马达声便用深水炸弹将其炸毁。监听多日.却收效甚微,德军潜艇依旧从地中海中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出海峡,出现在大西洋中。原来,地中海蒸发旺盛,盐度大,水面低,而相邻的大西洋水面较高,于是大西洋表层海水经直布罗陀海峡流人地中海,地中海海水由海峡底层流人大西洋。德军利用这一特点,在通过直布罗陀海峡时,关闭艇上所有

机器,借助海水的运动而行,自然没有马达之类的声音,便顺利地在盟军的眼皮底下溜走了。又如,讲“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时,也可联系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故事加以理解。当时在没有现代机械动力的条件下,如此庞大的船队七次下西洋,并且最远到达非洲东部海岸和红海沿岸,如果不是巧用本地区季风在不同季节风向有显著变化这一气候特点,要完成如此壮举是不可想象的。通过历史故事不仅可突破难点,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3.渗透历史知识

地理教材本身充满爱国主义情愫,其中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描述,时时激起学生的爱国、爱乡之情,地理教学中,适时穿插古代先民的辉煌业绩,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如夏朝的有关史料和商朝的甲骨文,保留了我国最早的日食、月食的记录;东汉张衡制作的地动仪,可以遥测到千里以外地震发生的方向,比欧洲人制作地动仪早1700多年;我国是世界上最旱培植水稻和粟子的国家;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岷江流域,修建综合性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通过精选相关历史知识的介绍,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灿烂的五千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也可加深理解和巩固地理学科基础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爱乡之情。

4.注重地史结合

近几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其综含性特点更加突出。因此,培养学生将学科知识重组、整合,使知识、认识和方法相互交融,形成更为深刻的思想内涵显得尤为重要。讲“我国现在交通发展快速和重要性”时,中国古代交通的发展历史都可成为榜样。如汉代通向中亚、西亚和欧洲的丝绸之路(陆上和水上),唐朝的中外交通.它们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至今不衰。讲“中国、巴西的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的原因”时,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其历史因素。中国历史上二晋、唐末、两宋等三次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与当地人民一起进行长期不间断的开发,为南方地区后来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巴西的东南沿海地区殖民者最早从这里登陆,最先开发这部分地区,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这些知识也可以和文化的迁移结合起来讲解。

二.地理教学中古诗词的渗透

古诗词篇幅短小、文辞优美、内容健康、琅琅上口,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结晶。地理课堂中恰当地使用古诗词,可以提高课堂情趣。诗词中有大量描写祖国自然风光、壮丽河山、风土人情、文化特色的千古名句,这些都可为丰富地理教学提供载体。一些诗词中包含大量的地理事物、现象、成因,内容丰富、记述翔实,可为地理教学提供真实的背景材料,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

1.巧用古诗词,进行地名教学

地名教学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学习颇感痛苦,记忆起来也负担沉重。如果利用以前学习过的知识进行重新构建,将事半功倍。如在学习“我国的地理位置” 时可用曹操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中的沧海是指渤海。学习“我国的行政区划”时,可以提示学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蜀指四川。进行“地形”教学时可以复习名句“敕勒川,阴山下”或王昌龄《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来记忆阴山。学习“我国的河流和湖泊”时,复习刘禹锡《望洞庭》中“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记忆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

由于诗歌的简洁性,有时古诗中的地名没有直接交代清楚,教师要提示学生根据古诗描写的环境进行推测。例如,王之涣的《凉州词》中“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其中的山指昆仑山。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河指黄河。由于作者的特殊原因,有时所记录的地名在今天已发生了变化,也要提醒学生注意。如王维的《九月九忆山东兄弟》中山东不是今天所指的山东,而是指陕西华山以东。利用学生熟悉的古诗词,可以有效降低教学难度,利于将新旧知识重新构建,形成新的知识网络。

2.分析古诗词,学习地理环境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河壮美,因此产生了一些描述地形地貌特征的优美词句。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了内蒙古高原的地势坦荡;李白《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展现了庐山的相对高度;李白《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暗含我国第二、第三级阶梯的落差之大。古诗词中还有大量描写天气、气候及其变化的诗句。如杜甫《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刻画了锋面雨的特征。王之涣《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等,都是描述天气的诗句。在学习“明天的天气怎么样时”,可以采用谜语的形式引入“风”这个气象要素,运用李峤《风》中的“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以提高课堂情趣。

3.对比古诗词,掌握区域特征

长江和黄河是祖国的母亲河,对比古典诗词中长江与黄河的内容,可丰富教学内容,让教学充满节奏感,便于理解二者的区域差异,学习效果十分突出。古诗中直接描写长江的有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直接描写黄河的有刘禹锡的“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借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诗句,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与记忆黄河的源头和注入的海洋。长江上中下游水流速度不同,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

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和《望天门山》中“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分别描述长江上中下游河段的流速特征。王之涣《凉州词》中“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和《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描述黄河上游和中游的景观差异。长江、黄河流域广阔,复习诗词可以记忆流经的主要省份。《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天门山》分别记述了长江流经重庆、湖北和安徽省。王之涣的《凉州词》和《登鹳雀楼》分别记述黄河流经甘肃省和山西省。

古诗词是文化的积淀。诗歌中有大量描述地区差异的内容,既有自然环境的,也有文化方面的。如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写了西北地区的奇伟壮丽之美,李白《行路难》中“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描写了北方的粗犷与豪迈,张 志和《渔歌子》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一幅典型的江南山水画。南方人勤劳、北方人真诚、西北人豪迈,这些内容可以在区域地理差异教学中进行利用。翁卷《乡村四月》中“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翰《凉州词》中“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就是不同区域文化的真实写照。

运用古诗词进行地理教学对促进学生地理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美化学生的心灵,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地理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用法,关注已知点,深入挖掘地理信息,巧妙激起兴奋点。

其实,提高地理课堂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远远不止这些,教师如果能够从教材、课堂以及学生兴趣几个方面入手,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整合,那么就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既完成地理教学任务,又培养地理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四篇:小学数学 《有趣的算式》教案

《有趣的算式》教案

教学内容:

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体会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难点: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关键:借助计算器计算,对比算式结果。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探索的方法。

3、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剧院仪。(或挂图)

学具准备

电子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提示课题

教师:同学们,在数学运算中,有很多有趣的算式。,这一节课教师要带你去探索算式背后的规律,你愿意去吗?请带上你的计算器,让我们地起出发。

板书:探索与发现

(一)有趣的算式

二、探索交流,发现规律

1、第一关:奇妙的宝塔

(1)实物投影呈现:1×1,11×11,111×111三个算式与答案。

(2)请学生仔细观察这三个算式的答案有什么特点,它们与算式的两个因数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3)讨论:1111×1111的结果。

(4)反馈讨论的结果时,重点是让学生说一说写出结果的依据是什么,教师结合算式说明。

1111×1111=1234321(5)依据规律填得数。11111×11111=123454321 111111×111111=12345654321 1111111×1111111=1234567654321

2、第二关:奇怪的142857(1)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142857分别乘1、2、3、4(2)反馈计算结果。

142857×1=142857

142857×3=428571 142857×2=285714

142857×4=571428(3)观察积的结果特点及与因数的关系。(4)根据发现规律,写出“乘以5、6”的得数。142857×5=714285

142857×4=857142

3、第三关:神奇的9(1)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99×99=9801999×999=998001(2)猜一猜:9999×9999的结果。学生根据以上两个算式,猜测规律得出: 9999×9999=99980001(3)发现规律并归纳:

(4)根据规律,直接写出以下算式的得数。99999×99999 999999×999999 9999999×9999999 99999999×99999999

4、第四关:寻找神秘的数(1)板书呈现0-9十个数字。

(2)让学生在这个十个数字中,随意选取4个数字。教师:请你在这十个数字中,选出4个你喜欢数字。(3)老师也选取了4个数字:6、1、7、4。(4)“卖关子”。

教师:你到底是好孩子呢,还是坏孩子,老师可以从你选的4个数字中,推出来,你相信吗?

学生A:不相信!

学生B:老师怎么讲迷信呢。学生C:感到迷惑。(5)运算规则。

规则:将四个数字组成数字不重复的最大四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如:1,2,5,0。最大四位数:5210 最小四位数:1025 然后两数相减,并把结果的四个数字得新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与最小的数,再次相减……

达样不断重复的过程中,你得到的最后结果如果是6174的就是好孩子,否则就不是好孩子。

(6)学生探索。

①学生独自按照规则进行计算。

②最终发现,计算的结果全部都是“6174”。学生发觉大家都是好孩子,笑了。

三、趣味练习

让学生互相提供一些趣味计算题进行练习。(在课前,教师布置学生准备)

第五篇:大班数学有趣的0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有趣的“0”

活动目标:

1、知道“没有”可以用“0”来表示,它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含义,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0”的探究兴趣。

2、了解“0”在自然数列中的排列位置及不同的实际意义。

3、充分认识到数字和生活息息相关,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活动准备: 1、8个瓶子,分别放入数量为7、6、5、4、3、2、1的糖果,第8个瓶内不放。

2、有关“0”的实物和图片若干(温度计、尺、门牌号、比分牌、信封等)。

3、0--9的数字卡片。数字操作卡片人手一份,胶水棒。

活动过程:

一、游戏“数糖果”,初步认识数字“0”。

1、出示小瓶(共8个),请幼儿依次揭开瓶盖,数一数瓶里有几颗糖果?用数字几来表示?

2、最后一个瓶里什么东西都没有,可以用“0”表示。(“0”可以表示没有)

3、出示“0”的数字卡片,说说“0”像什么?指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写“0”。

二、探究“0”表示的不同意义。

1、启发幼儿思考: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没有了,要用“0”来表示?(幼儿举例)

2、我们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数字“0”?

3、出示相应实物及图片,帮助幼儿理解“0”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

(1)尺上的“0”表示起点。

(2)温度计上的“0”表示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界限。

(3)比分牌上的“0”表示没有得分,0:0表示平局。

(4)门牌号、车牌号、邮政编码上的“0”是一种编号。

三、数字排队。

1、请幼儿将数字1--9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

2、出示“0”,“0”该排在什么地方?

提问:①“0”为什么应该排在“1”的前面?

②“0”在什么情况下比这些数字中的任何一个都要大,即“1”和“0”组合,就是10,比9大,依此类推。

③如果“1”后面的“0”越来越多,这个数会越来越怎么样?

四、操作“0”(数字1、2、0)

1、有很多数字朋友都想让自己变得更大,可以找谁帮忙?(0)

2、变魔术:最大和最小。

现在,我们找一找,在0 的帮助下,怎么样才能变出最大的数?怎么样才能变出最小的数呢?(幼儿操作)

总结:刚才的游戏告诉我们“0”的位置非常重要。在数字中,“0”的位置不同,它表示的数量也不同。

下载趣味数学066:一组既有趣又有用的算式(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趣味数学066:一组既有趣又有用的算式(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