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作文素材 航空报国英雄
最新整理2013作文素材:航空报国英雄
罗阳的选择,祖国的选择
罗阳,歼-15总负责人(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
如一只威猛的鲨鱼跃出水面,歼-15呼啸着飞离甲板,跃向湛蓝的海天。
中国的舰载机以不同寻常的速度惊艳亮相,这一刻,令多少航空人眼含热泪;这一天,让无数中国人欢呼雀跃,更让世界震惊。
谁能想到,在把自己亲手打造的雄鹰放飞蓝天后,罗阳,这位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猝然离去,再也不能亲手抚摸战机上的铆钉、螺栓„„他那张灿烂的笑脸定格在碧海蓝天间。
2012年11月25日12时48分,在大连执行任务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经抢救无效,在工作岗位上殉职,享年51岁。国务院决定追授罗阳同志“航空工业英模”荣誉称号。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决定授予罗阳“航空报国英模”称号。中华全国总工会2012年11月27日决定,追授罗阳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他用生命擎起了舰载机起飞”(擎qíng向上托;举),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的事迹引起强烈反响。日前,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罗阳同志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
忠于事业,甘于奉献。为了航母舰载机起降成功的那一刻,罗阳倾注了全部心血。他长年超负荷工作,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完成了多个重点型号研制,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将航空报国的志向写在蓝天碧海之间。英雄的拼搏奉献,为祖国的强大添砖加瓦。
攻坚克难,追求卓越。在51年的人生历程中,罗阳书写了生命传奇。无论是永不服输、永不懈怠的劲头,还是“外国人能干成的事情,中国人同样能干成”的志气,无论是力克技术难题锐意创新,还是带领企业迈入改革发展的快车道,罗阳干出了一番不平凡的业绩。
英雄谢幕,精神长存。罗阳的事迹,是优秀共产党人的缩影,是科技工作者的榜样。在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我们需要发扬罗阳无私奉献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勇于进取的追求,把学习罗阳精神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起来,激发奋进力量,勤勉工作、勇于担当,书写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崭新篇章。
才见虹霓君已去,英雄谢幕海天间!
有一种离开,注定会被人永远铭记。
像罗阳这样,怀拥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勇挑科技重担,勇攀科技高峰,为国家发展奉
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像罗阳这样,以“不进步就等于倒退,进步慢了也是倒退”为信条,勇敢面对激烈竞争,抢抓机遇,争分夺秒,将满腔热情投入到实际工作,转化为报国的具体行动。
罗阳就像一个精神坐标,使我们重新认识到了人生价值,找到了力量源泉;罗阳精神就像一道绚丽的彩虹,闪烁在天地之间,温暖着我们的心灵。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于拥有多少财产、掌握多大权力,而在于他(她)能为社会增添多少光和热,为这个民族带来多少奋勇前行的精神力量。不可否认,在价值物化、文化多元的当今社会,人们羡慕那些腰缠万贯的富豪、光彩夺目的明星、权倾一方的官员,并将之作为“成功人士”的标志,这也无可厚非。然而,无论是社会需要,还是时代发展,我们都离不开罗阳这样的栋梁型人物,即:忠于职责、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勤于工作„„他们才是最具精神力量和社会价值的人,他们才是百姓的福星、民族的脊梁、国家的骄傲。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没错,从“两弹一星”到神九飞天、蛟龙探海、舰载机腾飞,国人从千万个罗阳身上看到的是一种民族的智慧,领略到一种精神的力量。
“有一种幸福叫付出,有一种美德叫坚守。”为祖国富强勇于担当,为人民幸福勤勉工作学习,我们要用自己的付出和坚守谱写人生乐章,用默默奉献的精神和奋发进取的干劲告慰罗阳远行的英灵。
罗阳用生命擎起了舰载机起飞;
罗阳的付出、努力、拼搏、奉献,让中国人的梦想翱翔蓝天;
罗阳的精神挺起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
第二篇:航空报国奖学金协议书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印制
第一条 为规范航空报国奖学金签约各方的责任和权利,制定本协议。
第二条 本协议所指签约方为:
(一)甲方: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所属企事业单位
(二)乙方:签约学生
(三)丙方: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
(四)丁方: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等三所高等院校。
第三条 签约各方责任
甲方:承担乙方50%航空报国奖学金;在乙方毕业后为其安排工作。
乙方:按协议规定完成学业,毕业后按时到甲方工作,服从其工作分配,完成工作任务,服务期不少于5年。
丙方:承担乙方50%航空报国奖学金,按时向丁方拨付航空报国奖学金经费。
丁方:在招生简章公布设立航空报国奖学金的专业,标准,数量等;对乙方进行资格审查;负责乙方在校期间的培养,教育,考核,并制定相应的管理细则,及时向甲方和丙方提供乙方情况;按时发放奖学金,并按照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管理好航空报国奖学金经费;在乙方毕业是将乙方派遣到甲方,并将乙方的毕业证,学位证和报到证等相关材料交甲方人事部门。
第四条 各方权利
甲方有权利了解乙方在校期间的各方面情况;乙方若违反协议,甲方有权根据有关条款终止协议。
乙方每学年可享受航空报国奖学金人民币7000元(由甲方,丙方各提供3500元);可以报考甲方定向研究生;可以申请终止航空报国奖学金,但必须退还已享受航空报国奖学金,并缴纳违约金;可享受其他与就业无关的奖学金和奖励。
丙方有权了解乙方在校期间的各方面情况;乙方若违反协议,丙方有权根据有关条款终止协议;有权对丁方管理的航空报国奖学金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审查。
丁方有权要求丙方及甲方按时支付航空报国奖学金经费;有权考核乙方在校期间的表现,并根据乙方表现给予适当奖惩。
第五条 航空报国奖学金标准
乙方每学年的航空报国奖学金标准为7000元,最多可以享受4学年。乙方由于身体等原因造成休学的,休学期间不再享受航空报国奖学金,复学后经申请可继续享受航空报国奖学金。
第六条 航空报国奖学金的拨付及管理
甲方在签约后二十日之内将应付航空报国奖学金金额汇入丙方指定银行帐户,丙方在签约后一个月之内将应付航空报国奖学金金额统一汇入丁方提供的银行帐户,由丁方按照实际情况发放。
第七条 享受航空报国讲学机的学生有下列行为之一,应终止协议:
(一)政治立场不坚定,有反党,反社会主义言论或行为,参加非法组织者;
(二)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受到司法和公安部门处罚者;
(三)违反校纪校规,受到警告以上处分者;
(四)一学期有三门主课不及格者;
(五)因主观原因不能按学制时间完成学业,中途退学或转学,推迟毕业或者未取得毕业,学位证者;
(六)因身体原因经治疗后仍不符合签约单位要求者。
被终止协议的学生不再享受航空报国奖学金,并退还已享受的航空报国奖学金。
第八条 违约及违约处理
乙方有以下行为之一者视为违约:
(一)签约学生不愿履行协议到签约单位工作;
(二)主动提出解除协议者;
(三)考取统招研究生及非甲方定向研究生;
乙方提出违约需填写违约申请,经丁方与甲方和丙方协商后,可解除协议,乙方违约后必须退还已享受的航空报国奖学金,并按已享受航空报国奖学金的50%缴纳违约金,乙方所退航空报国奖学金及违约金由丁方统一收取,由丙方支配,从次年丙方拨付丁方航空报国奖学金经费中扣除。
第九条 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四方协商解决。
第十条 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丙、丁方各一份,从四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协议各方签字或盖章:甲方: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
丙方:______________
丁方:______________
第三篇:英雄素材
英雄说
导言: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人人都怀抱着自己的故事,很多人都会认为自己是隐蔽在人群中的异类,我们带着相似的笑容,温文尔雅,互通言语,我们有自己的职业,有自己的妆扮,但是又有几个人的心事是真许人知道的?所以有的时候,文学的深情会给我们一种勇气,一种执着,起码让你知道,千古情丝,孤寂、困顿,不只你一人。英雄的关键词:毅力、心态(坚韧)、机遇、责任与力量(精神、身体)、感动(自己、别人)、尊重与征服(气度)、平凡与伟大、付出与回报、得与失/名与利、逆境、执著。
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1、有梦才是人生。英雄一定是为梦想而活,梦想破灭,英雄也会随之消亡。项羽自刎乌江,与其说是被汉兵所逼,倒不如说是对自己梦想的绝望。没有了梦想,也就没有了英雄。
梦也许在现实中不能为我们带来物质利益,它给我们带来的却是对自己灵魂上的一种开掘。今天的我们不仅仅是远离了一个古典的时代,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一种悲悯的情怀和从容做梦的心境。
2、一个真正英雄的情怀中,永远都有着悲悯,换言之,壮怀一定是与悲情相连的。
3、真正的英雄不是一个职业,不是一个名分,而是一种情怀。英雄,可以成、可以败,但他的情怀一定是且悲且壮,有对历史的沉静的投入与内心的反省。这也就是为什么曹操写《观沧海》,写他看到的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他观的真是沧海吗?他看到的是沧海桑田之间日月的轮转变换,一个时代的兴,一个时代的亡,所有这些磅礴悲壮都在沧海之中了。所以,战乱中曹阿瞒才写下“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这样悲怆的诗句。
4、悲壮不一定非要表现在激烈的场面冲突上,悲壮并不一定在一瞬间让我们感到惊讶或者是震撼,它有时只是一种情怀,是把家国之思凝定在一个人的生命中的一种瞬间的呈现。千年来人们怀念杜甫实际上也是这个原因。传奇《桃花扇》写的是南明王朝的覆灭,在这场覆灭中,有一个悲歌慷慨最后死节的英雄—— 史可法。作为一位年高的名将,史可法以一腔耿耿的忠诚守着大明的江山。清兵南侵,他带着三千子弟死守扬州,力尽粮绝,外援不至,最终城破。他孤身一人自南城逃出,本打算去南京,却听说圣上已经逃离南京两三日了。史可法面对江水,走投无路。同样一条江水,在关公看来是千古的英雄血,在史可法看来,就是他的死节之处。三百年的大明王朝如今大势已去,连这半壁江山也保不住了,靠他一身已无法撑持,索性将这一颗拳拳老臣心沉入江水中罢!历史上的悲壮,除了大丈夫的兴亡之慨,尚有柔弱女子的大义凛然。史可法这样一位忠臣名将尽节投江让人敬佩,而那些充满了深情与梦幻的青春少女却也与悲壮有缘。
同样是在《桃花扇》中,大家还看到了一个悲壮奇女子—— 李香君。李香君这个角色的身上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一方面天生丽质,温柔娴静,琴棋书画皆通,对侯方域也一往情深,忠怀不改;但是另一方面,在家国大义面前,这样一个年轻女子表现出来的壮怀激烈不亚于史可法。
李香君从一开始就有激烈的一面。初与侯方域定情,在最喜庆的时候,她头戴珠翠,身穿罗绮,更显娇艳,但当听说这些珠宝首饰都是趋附权奸的阮大铖所赠,立时便要将妆奁退回去,“脱裙衫,穷不妨;布荆人,名自香”,这就是《却奁》中李香君表现出来的气魄。此后,侯方域逃祸而不知下落。南明王朝摇摇欲坠之际,她被权臣逼嫁田仰,为了坚守自己的爱情,她又宁死不下翠楼。众人强迫她梳妆,娇小的她手上拿着当年与侯方域定情的折扇前后乱打,情急之下,一把诗扇倒成了防身的利剑。李香君撞头倒地,鲜血污了她的花容月貌,也溅在那柄诗扇上。
她坚守的仅仅是一份爱情吗?她还在守志守节,她守住的是心里的信仰,这个信仰里有对爱人的,有对家国的。被溅上了鲜血的诗扇,由杨龙友点染几笔,成了折枝桃花,于是血污的诗扇成了一把桃花扇。从此,这把扇子记录的不只是她的真情,还记录了她的气节。
家国颓败,意中人远走他乡,李香君已经抱定必死决心。《骂筵》一出,她将自己全部的愤慨与悲情都倾吐出来,这是一个弱女子的悲壮抒发的真正高潮部分。阮大铖等人传了若干名妓到赏心亭上唱曲享乐,李香君也在被传之列。色艺俱佳的香君推说自己不会唱曲,一干权臣问她:“不会唱曲怎称得名妓?若有事容你说来。”香君于是借机唱出了她的胸中之气,她针针带刺,直指奸臣。她说,“东林伯仲,俺青楼皆知敬重”,连青楼之人都知道东林党人是值得敬重的爱国志士,而你们这些人却连一个青楼女子都不如啊!“干儿义子从新用,绝不了魏家种”,你们无非是当年魏忠贤的余孽罢了,我今天拼着一死,就要做一个女祢衡,骂一骂你们这些祸国殃民的奸佞小人。这是何等的悲壮啊!
古代女子在我们想来大都是杜丽娘那样的温婉和浪漫,都是陈妙常那样的安闲、妩媚,却不想也有李香君这样的大义凛然,这样的一腔怀抱竟然蕴藏在一个柔弱的小女子心中,你能想象吗?所以,时至今日我们仍然为虞姬王昭君而扼腕,为王昭君而感叹!
5、苍凉是一种复杂的人生感受。同是悲情,悲壮是高昂的,激扬慷慨;苍凉是无奈的,而余韵深远。苍凉能够唤起我们一种辗转于心、不绝如缕的激荡,就在于它表现出来的是命运深处的一种无奈。
苍凉,实际上是人在历史中与命运相抗衡之后得到的一个无奈而又不甘的结果。苍凉不同于悲壮,悲壮往往还让人有抗争的意志,苍凉之时尽管也有抗争,但更多的是接受。英雄,他的气概也许并不体现在辉煌的成功之时,在他失落之际,反而可以体现得更充分。英雄往往最后会不免苍凉,执著最终只为一个信念,而不为一个结果。
6、真正的凄凉都是极度繁华的映衬之下人生悲剧彻底无法挽回的悲慨。李商隐写《马嵬》以杨贵妃的口吻说:“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六军驻马不发,威胁唐明皇如果不诛杀杨国忠兄妹,大家就不再为天子保驾。这时候杨贵妃却想起了那一年的七夕之夜,她与唐明皇一起嘲笑天上的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们则是要世世为夫妇,永不分离的。他们在长生殿立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一幕还如在眼前,而身为皇帝的玄宗此时却连一个妃子都护不了,他还护得了江山吗?这是真实历史演绎出来的一段沧桑悲凉!
苍凉是萦绕在我们魂魄中的一种气质。真正有苍凉之感未必是人生的不幸,它是人生的一种自我意识,是一种生命的反省,它使人保持着一种清静,保持着自己对人生不足的透彻的反观,从而获得对天地万物的格外的珍惜。这个世界上那些永不妥协的乐观主义者,一定是经历过人生浮沉懂得悲观的人,只有真正被悲观磨洗之后的人才会拥有一种永不放弃的乐观精神,因为他知道有太多的东西不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所以这样的心拥有的是在苍凉映衬之下的希望,是在苍凉之美萦绕于心之后能够表现出来一种达观
张爱玲说:“苍凉是飞扬与热闹之后的安稳与真实,飞扬是浮沫,热闹是虚伪;飞扬与热闹是短暂,苍凉是永恒。”
7、以成败论英雄是可取的/ 以成败论英雄是不可取的正方:以成败论英雄是可取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反方: 以成败论英雄是不可取的(武汉大学)
吴天(正方一辩):成败英雄论古亦有之,李白诗云:“秦王扫六河,虎势何雄哉”,东周列国詹何却说“见义勇为真汉子,莫以成败论英雄。”可见成败英雄论自古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然而时代的话题要有时代的意义,时至今日,以成败论英雄早已不是一种方法,一种标准,而是作为一句俗语,一种价值存在于我们的时代。第一,以成败论英雄这种观点本身就有可取之处。尽管古人对此争论不休,但之所以千百年来还争论不休,不正从一个侧面说明它有可取之处吗?我们今天看待这句话,并不是从这样一个简单地角度去看,而是要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务实态度,使其顺应时代的需要。
第二,以成败论英雄这种价值观,其可取性在于将成功与英雄联系在一起。英雄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人,也不是一枚英雄像章,更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墓碑。它所代表的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是民族的旗帜与国民的榜样。第三,以成败论英雄的可取性还表现在它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因为作为一种价值观,它鼓励全社会学习英雄,追求成功。
蒋舸(反方一辩):古人也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只有对概念进行清晰地界定,我们才能展开一场有意义的辩论。按照权威的《现代汉语辞典》解释,成败都是相对于具体目标而言的。英雄是指能以自身杰出的才能、品质激起他人崇高情感的人。所谓以成败论英雄,是指成功了就是英雄,失败了就不是英雄。我方之所以认为这个观点是不可取的,理由有二。第一,以全面刻板的成败根本就论不出丰满鲜活的英雄,因此这个观点在理论上是错误的。一个具备了杰出才能品质的英雄能否取得外在功业上的成功,还要受到天时、地利、人和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第二,以成败论英雄的观点,片面
地夸大了功利的意义,如此一来,这本已功利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实在令人不敢想象。
郑子豪(正方二辩):我先指出对方同学犯的两个错误。第一,在逻辑上,“可取”我方是指有可取性,但不等同于照搬照抄,“不可取”在对方是指毫不可取。对方必须论证这句话,无论在任何角度,任何层面,都不值得学习与接受。第二,对方把成败论英雄当成了一个具体的方法应用在现实生活的实践当中,但对方请不要忘记,今天我们要做的是一个价值判断,而不是事实判断。
我们之所以提倡以成败论英雄,是基于这一价值观,在个人、国家,乃至社会三个层面都有其可取性。第一,在个人层面上,这个价值观的可取性表现在他倡导成功,鼓励人们追求成功。第二,这个价值观的可取性也表现在他推动了国家发展,小至个人,大至国家,都追寻崇尚成功的同一个道理。
这个价值观在社会层面上的可取性表现在可以塑造、创造成功,鼓励追求成功的社会价值观,成为社会潮流的一种价值取向,成为社会行为的指导方向。
袁丁(反方二辩):对方从一辩到二辩都告诉我们说,他们今天的观点只是要证明以成败论英雄是有可取之处。其实,以成败论英雄最大的不可取之处,就是它论不出英雄来。
第一,从成功方面看,如果成功了就是英雄,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二战初期的希特勒不可不谓是个英雄,创建第三帝国,铁蹄横扫欧洲,可是,难道你们同意他是英雄吗?
第二,从失败的方面看,如果失败了就不是英雄,那荆轲、布鲁诺都不是英雄,但是他们真的不是英雄吗?第三,把成败综合起来看,成败作为相对的概念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竞争之中,竞争一方的成,就意味着另一方的败。于是我们可以得出第三个结论,任何竞争的结果都是一方英雄,一方狗熊。按照对方同学的观点,以成败论英雄,其结果只能是假英雄大行其道,真英雄纷纷落马。
付欣(正方三辩):我将从三个方面阐述以成败论英雄这种价值观的可取性。
第一,当我们从价值观的角度来审视以成败论英雄这句话时,成功的含义就被扩大了。因为这时,成功还包含有追求成功的价值取向,它不是简简单单的个人目的的实现,还包括对社会的积极意义。
第二,倡导以成败论英雄这种价值观能够破旧立新,用一种更加公平、客观的观念去评价人。以成败论英雄,这种价值观所提倡的是一种更加客观、公正的观念。我们说英雄不怕出身低,不看出身,看什么?看成功,看追求成功的价值取向。从传统的眼光看,有些人永远也成不了英雄,但是他只要追求成功,他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英雄。
第三,以成败论英雄这种价值观的可取性还体现在它对于失败者特殊的意义。吴作栋总理说:“我们的社会应该给失败者一个再次成功的机会。”我想请问在坐的各位,谁没有尝到过失败的滋味?但是因为这样,我们就放弃追求成功了吗?追求成功的价值观正是让我们不要唾弃失败者,而是要鼓励他继续追求成功。
余磊(反方三辩):首先看一下对方同学的逻辑,对方同学说,今天他们只要举出一点点的可取之处,他们就等于可取,而我方举出再多的不可取之处,也不叫做不可取,这是不是叫做“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呢?如果对方同学今天一定要我方说,有没有一点点的可取之处,我说有,在哪里?这就可以让大家认识到以成败论英雄这种观点的危害是多么大。
再来看看对方同学的论证方式。对方同学的论证有两条。首先,如果没有成功就是不成功,因此就应该以成败来论英雄。让我们想一下,如果英雄不吃饭的话,英雄就要变成鬼雄。那我们是不是可以以饭量来论英雄,看谁吃得多,谁就是英雄呢?对方同学还告诉大家,要追求成功,鼓励成功。但是,鼓励成功、追求成功就意味着要用成败来论英雄吗?
其实,今天对方同学所有的问题都出在他们对审题没有清楚。什么叫做以成败论英雄,就是说一个人成功了就是英雄,失败了便不是英雄。那么让我们想一下,许多英雄身上有成功的影子,我们不反对,但是,哪个普通、平凡人的身上又没有一点点的成功呢?如果英雄和平凡人都有成功,仅以成功如何论出英雄?
交锋
正方:对方辩友只将以成败论英雄看做是一种衡量英雄的标准,可是没有看到他背后代表的是一种价值观。反方:我方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们鼓励成功,但是也要看人们怎么样去追求成功,恰恰是以成败论英雄,往往就是导致不择手段地追求成功。
郑子豪:请问对方辩友,以成败论英雄是否鼓励成功?
周玄毅:对方辩友,我们今天要鼓励成功,但是我们不能鼓励不择手段的成功。所以我们不能鼓励以成败论英雄。我想请问你一个逻辑上的问题。请问成功到底是英雄的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
付欣:为什么对方辩友只是看到不择手段的成功呢?我们倡导时难道不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吗?
余磊:不是我方要看到不择手段的成功,问题在于以成败论英雄的幌子下,有多少人去不择手段地获取成功呢?请对方同学回答我方四辩的问题。
吴天:难道对方辩友因为今天经济的发展可能带来环境破坏,就说经济发展不可取吗?难道我们今天没有其他价值观去制约吗?
袁丁:对方同学类比不当,你怎么知道,以成败论英雄是经济发展而不是破坏环境呢?对方同学还是没有回答我方四辩的问题。我再问一个具体的问题,“夸父追日”和“精卫填海”都没有成功,请问夸父和精卫是不是英雄?陈晓欢:其实今天错解题意的是对方辩友,他们只将以成败论英雄看做是一种衡量英雄的标准,可是没有看到他背后代表的是一种价值观。请问鼓励成功到底哪里不可取?
蒋舸:我方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们鼓励成功,但是也要看人们怎么样去追求成功,恰恰是以成败论英雄,往往就是导致不择手段地追求成功。刚才您没有回答,成功到底是成为英雄的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再请问您一个反面的问题,失败是成为非英雄的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呢?
郑子豪:我们的社会并不是只有单一的价值观,在多元并存的价值观中能够相互制约。我们的社会也倡导道德,我们也追求真善美。
余磊:原来对方同学说,以成败论英雄是一个正确价值观的一部分。英雄是可取的,可是让我们想一下,轮胎还是汽车的一部分,坐在汽车上是可取的,大家坐在轮胎上,可取还是不可取呢?
付欣:对方辩友说得好,你们确实看到了负面效应。但是我们现在谈的是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为什么在提倡社会价值观的时候,不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难道我们的社会会提倡功利主义吗?
袁丁:按照对方同学的说法,今天的辩题应该改成“以成败的精华论英雄才是可取的”。请对方同学不要混淆论题。对方同学对于充分与必要的条件一次都没有回答,请您告诉我,究竟是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是不是没有关系呢?
吴天:这到底是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我们不用看。因为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以成败论英雄,是追求成功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为什么不可取?请对方辩友正面回答。
蒋舸:这个问题,我想我方二、三、四辩,包括我,都已经回答得很清楚了。逻辑问题您不解释,再请问一个具体的问题。岳飞的理想是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这个理想最终失败了,为什么他还仍然是青史留名的大英雄呢?
总结
■正方:以成败论英雄这种价值观是可取的,是因为首先它符合人的本性,人是追求意义的动物,而成功则是对这种意义最好的诠释之一。
■反方:英雄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既有卓越之处,也有凡人的弱点,而成败不过是一时一事的结果。周玄毅(反方四辩):今天我们一开始想谈逻辑问题。对方辩友说以成败论英雄怎么会只是一个逻辑问题呢?我方谈事实判断,对方同学说,以成败论英雄怎么会只是一个事实判断呢?那么我真不知道,我们今天该谈什么好了。的确,我们很理解,对方辩友今天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要在成功之中看出英雄的本色所在,这一点我们从不否认。但是当我们真正理论英雄的时候,看到的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成功时和失败时我们都说关羽是一个英雄呢?这恰恰说明,英雄本色超越了成败而存在。
今天,我方一辩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英雄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既有卓越之处,也有凡人的弱点,而成败不过是一时一事的结果。决定成败结果的因素有很多,既有英雄本人的主观努力,也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时、地利、人和等等的客观因素。方寸之地,如何容得下东海蛟龙,成败之尺又如何评判得出惊天动地的英雄气概呢?然而,当成败成为评判英雄的尺度时,英雄身上那种崇高的精神品质就会被我们淡忘了。当成功成为衡量英雄的标准时,手段就变得无关紧要。于是,卑鄙成为卑鄙者的通行证,而高尚只能作为高尚者的墓志铭。如此急功近利,不择手段的英雄观对于当今这个功利理性膨胀,人文精神衰微的现实社会来说,到底是会纯化我们的道德,还是会泯灭我们的良知,这不是一目了然吗?
陈晓欢(正方四辩):俗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初生牛犊不怕虎”。为什么?因为大家体现的正是一种追求成功的价值取向,然而今天对方辩友看英雄,是只看事实,不看价值,他们要论证的是一个不可取性,也就是说无论从事实角度还是价值角度来看,以成败论英雄都是不可取,可是今天对方辩友不但没有论证不可取性,还一度陷入一个事实判断的泥潭不能自拔。
以成败论英雄,作为一种事实判断是否正确和他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是否可取?根本是两码事,即使是单从事实判断的角度来看,以成败论英雄也并不是不可取的。
今天我方认为以成败论英雄这种价值观是可取的,是因为首先它符合人的本性,人是追求意义的动物,而成功则是对这种意义最好的诠释之一,没有人不渴求突破,没有人不希望成功,因为这是发自内心的向往。
其次,以成败论英雄,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失败的教训固然可贵,可是进步还是要*成功来达至,一个社会绝不是由一群失败者来建设的,社会的进步是由无数人的成功累积起来。
再次,以成败论英雄,有利于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个人价值游离于社会价值之外,就可能沦为一己私利,而缺少了个人价值的社会价值也只是徒有虚名。
新的时代,赋予了成败新的内涵,新的世纪给予了一种新的使命,只有追求成功的英雄,才是一个时代的强者,只有藐视失败的英雄,才是一个民族的脊梁。
(辩词有删节)评委亮分徐庭芳(评委代表):
正方的战略主轴是这样的,那就是成败之后追求成功的价值观取向是可取的,这种开宗明义,给正方一个很宽阔的空间。反方也不甘示弱,他们的立论是达到了就是成功,有崇高的气概就是英雄,这种定义把正方的那宽松的定义缩小了。
今天的辩题是成败,正方强调的是成败背后的精神价值取向,重点、关键点是在成败二字,反方是以崇高的气度为英雄的定义标准,重点是在英雄。如果正方敢于正视关键中的一个矛盾,那就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辩论或许精彩的程度会更上一层楼。就在双方都各有建树的时候,反方突然间异军突起,因为正方用一个论点,反方必须证明完全不可取,正方只要证明一点可取就可以了。反方说,这样的一种论点其实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样的反攻方式不但一针见血,几乎接近于见血封喉。
评委判定:反方胜出。
第四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负重奋进 航空报国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负重奋进 航空报国 作者:张 东 孔令华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08年第03期
王福平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以微波介质陶瓷及在空间条件下的评价、微纳米形态压电功能陶瓷膜制备、陶瓷纤维催化剂水净化等为主要研究内容,先后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重大攻关和国防预研等项目计20余项,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3项。
在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今天,高等学校靠什么生存?靠什么发展?靠什么打自己的品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回答是: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以特色树品牌。学校在五十五年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一是形成了“负重奋进,航空报国”的办学传统;二是构建了高水平的现代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在“十一五”期间,南航着力实施“特色发展、人才强校、开放办学和制度创新”四大战略,为建设有国防科技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办学传统薪火相传
纵观南航半个多世纪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学校的面貌日新月异,而南航人“负重奋进,航空报国”的办学传统历久常新。这是推进南航加速发展、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真正优势。在几代南航人身上,稳定地表现出了三种精神特质:一是航空报国、科技强军的国防使命;二是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的创业精神;三是唯实创新、志在超越的一流意识。这三种精神要素构成了南航“负重奋进,航空报国”办学传统的基本内涵。
南航1952年建校,1955年向我国航空工业输送了第一批毕业生,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第一批航空科技人才。南航初创阶段的实践表明:国防使命,创业精神,一流意识——这三条主线从一开始就界定了南航“负重奋进,航空报国”的办学特色。1958年,学校研制出了“南航1号”无人机,随后又研制了2号、3号无人机,为此后的无人机研制工作锻炼了人才,积累了经验,储备了技术。南航人曾在异常恶劣的环境下研制成功了一批国防急需的新型武器装备,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架“长空1号”中高空无人靶机,我国第一台三轴液压飞行模拟转台,惟一由我国高校自行研制的轻型直升机——“延安2号”直升机以及重要国防装备。
在学科建设方面,南航始终贯彻“唯实创新,志在超越”的一流意识,按照“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加强基础,协调发展”的方针,建构一流的航空航天、民航学科专业体系。1987年,学校“飞行器设计”、“机械制造”、“空气动力学”三个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90年代初期,学校抓住航空工业部与航天工业部合并的机遇,将航空领域的优势延伸到了航天领域。同时南航将航空学科优势向民航领域拓展,建立了我国民航系统第一个“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第一个“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建构国内一流的现代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南航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重视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建设,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中心,以实验内容更新和实验平台建设为重点,构建了由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实习基地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组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实践教学体系。
南航具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重视工程实践教学的传统。学校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比例。工科专业培养计划中单独设立学分的实践环节占教学计划总学分的20%以上,经管类专业独立设置的实践环节达到了20周,文法、艺术类专业实践环节也在15周以上,突出了“工科学生实践能力要强,文、经管类学生要了解工程”的要求。一批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创设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平台,把学习、创新作为自己不懈的追求。如胡铃心、段文博两位同学研制“微型可控扑翼飞机器”就是其中一例。2005年温家宝总理亲切接见了胡铃心同学。在2007年11月举办的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南航参赛的“超高速开关磁阻电机”获得了特等奖,“„御精灵‟垂直起降高速飞行平台”等3项学生科研作品获得了一等奖,南航取得了总分全国第二名的好成绩。南航培养的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和广泛好评。
建设国防科技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2006年,南航召开了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了未来南航的发展目标,即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特色发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突破,整体提升,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南航建设成为有国防科技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南航与时俱进提出了“特色发展、人才强校、开放办学、制度创新”四大战略。
特色发展战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南航第一是要集中力量,实现重点突破,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是学校未来发展的主线。特色发展战略不仅体现在学校学科整体发展的途径上,而且需要每一个学院都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一、二个学科去取得突破、形成或强化学院的特色。第二是要以创新求特色,积极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积极促生新兴、交叉学科,做别人没有做过的学科,去发展有可能成为“第一”的学科。
人才强校战略南航人认识到,在学校各项办学要素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是最根本、对未来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为了使南航尽快成为“大师”汇聚、成长之地,南航坚持“引”、“培”并举。“十一五”期间,学校各个学院和学科将要倾注超常规的精力,付出超常规的努力,采取超常规的举措。在谋划学院和学科建设上,将围绕“大师”的引进和培育来规划、投资和建设。在引进“大师”的同时,学校更加注重培育“大师”,营造孕育大师的土壤;同时重视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评价机制。
开放办学战略南航实施开放办学战略基本思路就是要服务航空航天民航事业,服务江苏、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它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学科特色、区位特征和“道济天下”的远大抱负。开
放办学战略将全面坚持学校的服务方向:积极主动地为国家目标服务;抓住机遇做大做强特色学科专业,构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体系,为我国高性能无人机、高超声速飞行器、干线客机等重大型号的预研和探索提供技术支持;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输送机制创新,为航空航天企事业单位和军队培养输送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进一步办好民航学院、飞行学院,使南航成为我国民航系统高素质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为建设新一代民用航空运输系统做出贡献。
制度创新战略南航认为,改革大学内部管理制度,使内部治理结构从行政主导向学术主导转变,实现学术功能的最大化,是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大学制度创新的关键。南航在制度创新过程中,将特别注重建立和健全学术权力发挥作用的渠道和制度体系,使教师能够参与学校学术事务的决策过程,以提高决策的专业化水平。
南航这片热土培养了大批的栋梁之才:有飞机总设计师石屏院士、飞行控制专家冯培德院士、光电子学专家徐至展院士、计算机专家顾冠群院士、超声电机专家赵淳生院士等一批著名学者,还有吉林省省委书记王珉、浙江省省长吕祖善等20多位省部级领导干部和将军。尤为可喜的是,一批80、90年代的毕业生已成长为国防科技工业的骨干,如中国航空工业第一、二集团公司的领军人物林佐鸣、胡问鸣、史坚忠等。“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总设计师吴希明,中国第一飞机设计院院长、总设计师吴光辉,神舟飞船系统最年轻的副总指挥、副总设计师秦文波,试飞英雄李中华,嫦娥一号卫星副总设计师孙泽洲等都出自南航。如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正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自强不息,顽强奋进,力争实现学校发展的新跨越。
第五篇:“航空报国英模”罗阳先进事迹材料
“航空报国英模”罗阳先进事迹材料
罗阳,男,1961年出生,中共党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工业沈飞)董事长、总经理。2002年7月由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调入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工作。曾历任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设计员,组织部副部长、部长,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所党委书记兼第一副所长,中航工业沈飞党委书记、副董事长等职,任歼-15飞机等多个型号研制现场总指挥。
他以航空报国的赤子情怀带领中航工业沈飞迈上科学发展的新台阶。作为中航工业沈飞发展的“掌舵人”,几年来,他夙兴夜寐,务实创新,始终坚定地站在党和国家利益的高度,大力践行“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宗旨和“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理念,不断创造航空制造的新奇迹。企业营业收入、工业总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至上任以来跃升39.5%,利润跃升61.8%,沈飞的发展迈入了持续跨越发展的快车道,为我国航空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以报国强军的政治使命带领中航工业沈飞完成了多个重点型号研制,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罗阳上任几年来,正值航空武器装备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中航工业沈飞任务最为艰巨的几年,很多人认为任务极具挑战、难以完成。作为多个型号研制现场总指挥,他带领团队面对科研生产高度交叉并行。特别是科研新机研制周期紧、技术难度高、风险大,批生产任务需求量大等诸多困难,把型号研制作为最大的政治使命,千方百计采取措施,强化组织管理,严格落实责任制,通过签发总经理令,成立了现场工作组,强化生产计划的严肃性和执行力,亲自与相关单位签订“责任状”,分兵把守关键节点,针对不同时期工作重点,组织部装、总装和试飞“三大战役”,集中力量开展重点型号攻坚决战,成功克服了资源不足、周期紧张、成品供应不及时等一个又一个难关,实现了多个重点新研型号的成功首飞和设计定型,圆满完成了党和国家赋予的各项型号研制任务,推动军机研制取得重大进展,为国家航空武器装备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产品研制过程中,他带领沈飞,不断创新项目管理模式,大力
实施并行工程,在提高研制质量的同时,大大缩短了项目研制周期,目前已具备了从设计发图结束到首飞不用一年的研制能力,一大批新技术、新工艺得到了广泛应用,产品研发能力和制造能力实现重大突破,实现了生产能力由三代机向四代机的成功跃升。在打好科研型号攻坚战的同时,他眼睛向内,在内部生产管理上狠下功夫,用超常的办法统筹规划,抢抓进度,完善、延伸了项目管理机构,形成了责、权、利清晰,纵向畅通、横向协调,运行高效的管理体系,使重点型号任务从管理到生产各个环节融会贯通,研制效率加速提高,四年来,大批先进战机交付部队,为我国国防武器装备的升级换代和空、海军战略转型做出了重大贡献。正是在罗阳同志的领导下,中航工业沈飞科研生产任务连年报捷,全面实现了国家重点工程和“十一五”计划确定的任务目标,交付各型飞机数量创下公司近30年来年交付飞机数量最多的新纪录,实现了沈飞跨越式发展。辉煌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军方首长的多次表扬,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他以强军富民的战略眼光整合民机产业结构,身体力行地践行着“两融、三新、五化、万亿”发展战略。罗阳同志以中航工业“两融”发展战略为引领,充分利用内外的资源优势,通过“全球化思维,本地化运作”,以开阔的视野和深远的谋略实现产业发展布局,积极对外拓展业务,加速民机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转包生产出口交付额突破一亿美元大关,实现了产业发展与地方经济和世界民用航空产业发展有机融合。与庞巴迪公司合作研制生产C系列飞机,组建成立了沈阳沈飞国际商用飞机有限公司,推进C系列飞机项目在沈阳浑南航高基地整体建设步伐,实现转包生产向风险合作方向转变。他从企业未来发展布局出发,谋局通航产业发展,与美国赛斯纳公司合作生产LSA162轻型运动飞机,使公司进入了整机合作领域,并建设完成了拉动式生产线,实现了生产能力、产业规模的迅速发展壮大,有力的推进了通航产业的发展。正是在罗阳同志的带领下,中航工业沈飞民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能力不断提升,业务领域不断拓展,实现了从小组合件向大部件以及整机转包的跃升,从转包生产向风险合作的跨越,为企业未来发展打造了广阔的空间。
他以追求卓越的治企理念大力实施改革管理,带领中航工业沈飞
步入了持续快速跨越发展的快车道。上任之初,他提出“十个统筹”的思路,逐步推进落实。针对每年不同的工作重点,他提出了管理“四化”,即管理“严格化、精细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以此统领企业各项管理工作实现重大飞跃。他全面推行精益六西格玛、综合平衡计分卡、EVA等现代管理工具,使新的管理思想深入人心,实现管理创新的升华;他积极倡导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在航空产品的关键环节上均采用了数字化技术,实现了数字化制造技术与西方先进国家的接轨;他以“市场化改革、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国际化开拓、产业化发展”为引领,进一步调整完善组织机构,着手打造战略中心型企业;他着眼未来发展,深化“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方针,采取分步实施,逐步推进方式推行企业的改制工作,对企业进行“瘦身”,实现了广大职工由抵制到积极参与的新局面,几年来先后成功改制成立了7家新公司,为航空工业企业深化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通过罗阳同志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发展,中航工业沈飞经营管理迈上新台阶,实现了企业持续快速跨越发展。
他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深化人才队伍建设,为航空工业长远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罗阳同志始终将“人”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要素,把“人”作为企业发展的灵魂。在干部层面开展了领导干部“三项整治”活动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活动,在员工层面开展了以“严慎细实、一丝不苟”为主题的“明责任、立标准、强作风、提素质”岗位履职专项整顿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员工的岗位履职能力和素质,培养了广大干部员工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职业精神,促进人才队伍更加纯洁,更有战斗力。在他的带领下,各类人才不断涌现,不仅产生了几十名专家做领军人才,还涌现了多名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有力提升了整体队伍素质。
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创先争优中夯实党建工作,开创沈飞和谐发展新局面。在担任党委书记的时间里,面对离开技术岗位走上思想政治工作岗位的考验,他努力学习理论,勤于钻研业务,提出了一系列选拨培养领导干部的创新方法,深入加强党组织建设,切实提高了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战斗堡垒与先锋模范作用,在群众中赢得了非常高的威信。他严谨细致、精益求精,以追求完美的态度苛求自己
不断超越,从技术专才成长为航空骄子,实现了专业技术、行政领导、党务专家的高度统一。在任总经理之后,他坚持加强理论学习不动摇,坚持“十个统筹”发展思路不动摇,坚持解放思想不动摇,坚持发挥领导干部表率作用不动摇,全面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和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创先争优,为科研生产任务保驾护航。通过持续开展“每周星级班组”、“每周之星”以及“首飞厂级立功”等系列活动,在沈飞内掀起刻苦钻研、提高技能的学习热潮。大力开展基层组织建设活动,以实施“五大工程”(堡垒工程、头雁工程、明星工程、护航工程、基石工程)、实现“五个提升”(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素质、提升党员队伍建设水平、提升基层党建工作保障水平、提升基层党建制度化水平)为目标,强化了“三大保障体系”(制度保障体系、基础保障体系、学习保障体系),“三支队伍建设”(抓好领导干部队伍、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党员队伍),不断提升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基层组织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同时,注重将党建工作与中心任务相融合,不断创新活动的形式,丰富活动的内容和载体,大力解放思想,超常规不超程序,奋勇拼搏,戮力攻坚,通过组织开展“共产党员岗位奉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质量促进度”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使命意识,确保了重点型号研制进展。另外,进一步完善了企业科学发展的新机制,在实践中查摆问题,深入分析制约企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并不断加以完善。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沈飞从长远发展出发,相继完善了激励机制、干部推出机制、年轻干部培养选拨机制等,与此同时,建立了干部问责制度、重大质量事项报告制度等多个涉及企业科研生产经营管理的新机制。这些机制的建设和完善,有效促进了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出色的业绩,谱写了中航工业沈飞光辉灿烂的发展篇章。几年来,公司获得了“改革开放30年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单位奖”、“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十一五两化融合典范企业”等近百项荣誉称号。罗阳同志本人也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认可,先后获得“国防科技工业创新领军人物”、“中航工业优秀领导干部”、“中航工业航空
报国金奖”、“中央企业优秀思想工作者”、“第三届辽宁省创业企业家”、“辽宁省劳动模范”、“辽宁省第三届创业企业家”、“辽宁省军工行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先进个人”、“第五届沈阳市‘四尊’优秀领导干部”、“2009沈阳市安全生产优秀企业家”、“第二届沈阳市杰出企业家”、“2010-2011沈阳市杰出企业家”等多项荣誉称号。
罗阳同志作为中航工业沈飞负责人,以国家之振兴为已任,以企业之发展为已任,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生命都奉献在了工作岗位上。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在他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里,为了让新型战机翱翔于蓝天,为了让舰载机驰骋于大海,他不知疲倦,劳心劳力,在实现了两大重点型号相继成功首飞后,就立即赶赴珠海航展为新型战机呐喊,紧接着又转战“辽宁舰”为舰载机助力,没有一刻休息。他用全部的精力带领着中航工业沈飞冲上了事业的巅峰,用无悔的信念诠释着“航空报国”的真谛,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