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管理就是安一盏灯
学校男厕的灯坏了,新灯迟迟没有安上。于是,夜间许多男生就在男厕门口小便,主抓卫生的后勤管理人员因此很恼火,多次向班主任提出抗议,班主任也多次教育学生要讲文明等,但是学生依然我行我素,以致于在班主任工作会上,后勤主任把班主任们批评了一番,班主任对此意见很大。后来,这事情传到校长那里,校长把后勤主任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平静地说:“你今天
必须把厕所的灯安上。”晚上,男厕的灯亮了,再没有男生在厕所门口小便。案例中的校长抓管理抓到根子上了,所以效果很好;后勤主任抓管理抓的只是表面,所以几乎没有效果。厕所问题的关键不是学生的思想问题,而是厕所灯的问题。
这让我想到,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有些学校管理者面对问题,总是在被管理者身上挖掘原因,不但没有效果,反而恶化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最终得不到理想的管理效果。如果管理者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想一想能不能通过自己工作上的改进取得效果,那么,我们的管理就会打开一个新的局面。
许多管理问题其实很简单,解决的方法就在管理者自己身上,正如案例中的厕所问题,后勤处安一盏灯,一切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灯可以照亮被管理者的道路,可以亮堂被管理者的心境,所以,我们的管理者应安一盏灯,作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
(作者单位系河北省冀州市职教中心)
第二篇:一个党员就是一盏灯
一个党员就是一盏灯
——重庆市璧山县万名无职党员活跃在城乡
创先争优活动中,重庆市璧山县在全县村、社区党员中全面实施“灯盏工程”,为1.3万多名无职党员充分发挥作用搭建平台,进一步强化了党员服务群众工作,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燃起一盏灯:烛照誓言温热人心
在璧山县的乡村、社区,每名无职党员都结合实际,忠实地践行着自己的誓言,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搞好邻里关系”、“宣传法律法规”、“宣传养老保险和低保政策”、“关心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
在璧山县城郊、温泉山岔路口。60多岁的党员付世明佩戴“璧城街道办事处森林防火执勤”臂章,每天值守在这里。付世明曾担任大队民兵连长、党支部委员等。1998年,所在村被征地后,他变成了无职党员。“‘灯盏工程’让我明白,我们在党内无职,但对社会有责。”付世明说,“我每天在这里值班七八个小时,职责是劝告上山者保护环境、严禁携带火种,登记上山祭扫者信息。虽然有点枯燥,但作为党员,就要坚守岗位。”
北城馨园是璧山县今年春节前交付使用的公租房小区。63岁的党员谭功秀一下楼,邻里们就围拢过来,拉着她的手,聊起了家常,全然不像新街坊。在“灯盏工程”中,有着40多年党龄的谭功秀承担着照顾小区一位残疾人的职责。家庭经济困难的谭功秀本身就是被帮扶对象,但她热心为这位残疾人的三轮车做了防雨罩,每月还带着他89岁的母亲去民政部门领取抚恤金。
举起一盏灯:照亮“航道”,架起“桥梁”
“一个党员一盏灯、照亮千家和万户。”无职党员在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上,成为党委、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去年8月,成渝高速公路复线修筑至璧山县,老党员邹罗全所在村处于施工范围内,全村80多户人家须全部拆迁。“修路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工程,我们应该支持国家建设。国家给了我们合理的征地补偿、很好的安置,还给了我们养老保险,我们要对得起国家!”邹罗全以党员、长辈的身份苦口婆心做工作,并第一个将自家小楼房拆了。在他的带动下,全村两个月就完成拆迁工作。
去年3月,璧山县启动璧南河整治工程,重点关闭沿河工业污染和养殖污染源。新堰村养鸭大户刘启明不愿关闭自己的养鸭场,57岁的党员戴启富连续两个月找他谈心,宣讲环保政策和治污意义,终于做通了刘启明的工作。“‘灯盏工程’让每一个无职党员有事可做,更加自觉地做,要求自己做得更好,让群众更加相信党。”戴启富说。
聚合万盏灯:集聚能量,点燃荣光
“老百姓关心的琐事,就是党委政府的大事。”璧山县委副书记、县长吴道藩说,“‘灯盏工程’要求党员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琐事做起,这是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具体举措。”
“更可喜的是,无职党员作用的发挥,促进了有职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这为推动全县工作创造了很好的环境。”谈起“灯盏工程”,璧山县委书记范明文喜形于色。“灯盏工程”促进了璧山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2010年,璧山县生产总值增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工业总产值增速在重庆市名列前茅,综合目标考核列全市第一,被评为重庆市先进单位。在重庆市区县党政领导班子民意调查中,璧山县由2009年的倒数第三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二位。
第三篇:母爱是一盏灯
母爱是一盏灯,照亮我前进的道路,照亮了我的灵魂,照亮了我心灵的深处;母爱给了我呵护,给了我生命,给我注入了灵魂,她像一部电影,她像一个童话,她像......母亲,这是一个多么神圣的名字呀!是她给了我们宝贵的生转载自,更是她为我们长大成人打下了深深地基矗;母爱是无私的,它像三月的和风吹走了我们成长的烦恼,它像甘露滋润着混沌的童心,它像波光粼粼的大河,而我们是河中的鱼虾,在大河的怀抱中自由自在地嬉戏、奋斗.......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看到同学们都拿着高分的试卷跑回家时,我失落地看着自己手中那近乎不及格的试卷,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似的。我拖着颤抖着的身体回到家,妈妈那期待的目光刺痛了我的心,妈妈对我是满怀期待,可我却考出这样的成绩来,怎么对得起妈妈呢?想着,泪水悄无声息地划过我的脸颊,妈妈疼惜地问:“怎么了?怎么哭了?”我没有回家,拿着试卷的手又用了几分力,妈妈看到了我身后的试卷,脸上出现了恍然大悟的神色。
“妈妈„„”我抬起满是泪水的脸,愧疚地将试卷递给妈妈,泪水像是掉了线的珠子直往下掉。妈妈接过试卷,右上方那鲜红的数字耀眼夺目,却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光彩。妈妈轻轻抹去我脸上的泪水,温柔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不用担心,下次考好点不就行了吗?哭成这样,像什么呀。”听到妈妈的话语,我单薄的身子微微一颤,没想到妈妈这么容易就饶了我,没有厉声责备我„„“妈妈,谢谢您!”我看着妈妈,眼里的泪水已不再是饱含悲伤,而是一种叫做“爱”的情绪。我用手轻轻把试卷抽了回来,信心十足地对妈妈说:“妈妈,我去复习了!下次一定要考好!”并且用比阳光还要灿烂的微笑回应妈妈。妈妈见了,唇边也勾出一抹犹如明镜般纯洁的笑容。我拿起书包,冲进房间里奋笔疾驰起来了,妈妈那鼓励的话语一直在耳边回荡,摇曳的灯光下,一个小小的身影中闪过的是从未有过的情绪。
母爱是一缕灿烂的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母爱是一泓潺潺的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也依然纯洁明净。/
第四篇:名师名校一盏灯
名师名校一盏灯
时光荏苒,转眼已过不惑之年,反思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虽然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但是随着社会大环境的改变,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世人对教师期望值的升高,面对见多识广、精灵古怪、满脑子问题的学生,要胜任今天的教学工作,做到不误人子弟,无愧于良心,自感的确急需更新教育观念,更新知识,拓展视野,才能适应当前教育工作的需要。一直希望有一个学习提高的机会,小学教师置换培训雪中送炭,正好满足了我这一愿望。
在这一个月的培训中,我们和专家、教授、名师的教学理念进行了一次次亲密接触,参观了名校,观摩了名校教师的示范课,聆听了专家的精彩的评课,既有理论引领,又有实践的具体操作指导,使我受益匪浅。下面将我这次培训中收获最大的两点汇报如下。
一、把名师当做一盏灯,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以前,听过不少名师的优质课、观摩课,在名师的课堂上,我们能看到和谐、平等的师生对话;积极的多元评价;一唱三叹的排比导读;咬文嚼字式的品词析句;还有形象生动的写作特色介绍„„总之,多种形式在课堂上和谐共生,相辅相成,教师在课堂上挥洒自如,游刃有余。我们常常被他们渊博的学识、深厚的文化素养、对文本解读的细致入微以及课堂上的教学机智所深深折服。慨叹之余,不仅沉思:名师为什么能把课上成这样,他们是怎样做的?我们该向他们学习什么?我非常赞同《小学教学》2009年第5期中《我们该向专家
学习什么》一文的作者朱荣霞的观点:我们应该学习专家“钻研教材的精神、艰辛磨课的精神、海量阅读的精神”。可到底应该从哪里入手呢?却实在有些迷茫。
此次培训中,听了武凤霞老师《做一个会上课的老师》的报告,在报告中,武老师详细地给我们讲述了做一个会上课的老师具体应该怎样做,读那些书可以迅速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及文化素养,开阔自己的眼界,增长自己的智慧,并告诉我们怎样去读。武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怎样解读文本,怎样掌控课堂的学问。还有何风彩老师、郭文祥老师,周雁翎老师,都向我们介绍了他们成长的经历、成功的经验。使我如沐春风,受益颇多。今后,我将把这些名师的做法作为教学的指路明灯,沿着这些名师所指的道路不懈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踏上一个新的台阶,像名师一样创设出最具活力的课堂愉快教学,让学生也能在欢乐中成长;像名师一样营造出最具氛围的课堂情境,让学生也能感到学习的幸福; 像名师一样快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也能插上想象的翅膀,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像名师一样拥有最能打动学生的课堂语言,让学生喜欢倾听。
一、把名校当做一盏灯,打好学生语文基本功
近年来,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及考试排名的影响,使学校和老师只注重知识的掌握应用,让学生整天埋头于题海之中而忽视了语文写字基本功的训练和读书兴趣的培养。虽然现在素质教育表面上开展得轰轰烈烈,而实际上学校、老师基本上还摆脱不了老的窠臼,还是在走以前的老路。我们痛心地看到好多小学生甚至中学生乃至大学
生,不会握笔,不知道握笔的正确姿势,不知道书写笔顺的比比皆是,他们写的字歪七扭八,不堪入目,简直是糟蹋祖国的文字。老师改起作业来,头晕眼花,心情郁闷,怨声载道,又无可奈何。至于读书方面,可喜的是近两年各地都开始倡导开展“书香校园”活动,好像已经比较重视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其实只是一种形式,好多学校是有其名无其实,特别是农村学校。好的学校,负责任的老师也不过是让学生读背一些古诗而已,所以读书活动并没有正真开展起来。
此次培训中,我们参观了郑州市金水区试验小学,惊喜地看到这个学校从一年级就开始就重视学生的写字训练,学生的字字体端正,结构合理,笔画规范。参观的老师无不发出啧啧赞叹。我们还观摩了一年级老师的写字课教学,看到他们教学生写字时那么认真,首先要学生口述写字的姿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一尺、一拳、一寸”,握笔姿势也要口述,甚至具体到每一个字的横画的长短、位置,竖画的悬针、垂露的区别,以及勾的大小方向都要口述出来。另外听他们介绍他们要求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不用橡皮,让他们从小就养成认真书写、不出差错的良好习惯。
在这个学校,我们还惊喜地发现从一年级开始就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他们学校的课外阅读开展得如火如荼。我们也观摩了他们学校老师的阅读教学课,二年级的绘本课外书的阅读教学,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读得津津有味。六年级名著《三国演义》阅读交流课,在老师的精心组织下,以了解三国人物和感受三国兴亡史为中心的游戏进行得妙趣横生,教室里不时传出开心的笑声和
热烈的掌声。课间,我们参观了学生的作业展览,看到的是学生的成长记录,上面特别显示出了一、二年级学生的写话训练,生动、有趣、感情自然真实、富有生活气息。五六年级的作文更是训练有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和修改文章的能力。我们看到学生的作文都由学生先行批改,写出评语和修改意见,以及努力方向,再由老师做最后把关。我们还看到学生平时开展课外阅读的成果展示,一本本厚薄不一的书籍,有《上下五千年》《影响孩子一生的101个成长故事》《窗外的小豆豆》《青铜葵花》等等,每一本的每一页都写满了孩子的认真阅读后的感悟。看到这些每一个参观者都感慨颇多,赞叹不已。不仅如此,作课老师还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他们开展课外阅读的成功经验。
《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充分认识写字教学的目的和意义“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热爱祖国文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并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并强调应在教学中明确对学生写字的要求,要特别重视学生日常写字,各科作业都应要求书写规范、认真、端正,真正做到“提笔就是练字时”。新课标中说:“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要把学生的内在动力激发出来,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是这个道理。名校的做法,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如果我们也像他们那样重视写字教学和阅读教学,也从现在做起,从自己的学校,自己的班级做起,扎扎实实地开展写字教学和阅读教学,我们的学生怎能不终身受益,何愁学生写不出一手漂亮字,何愁学生写不出一篇篇文思泉涌、生动感人的文章呢?
培训是短暂的,但收获是充实的,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我学到了丰富的知识,拓展了视野,把握了最新的教学动态,进一步提高了业务素质。它让我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审视了我的语文教学,使我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今后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要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课后经常撰写教学后记,对该堂课的得失有所记载,以便今后进一步提高。以名师名校为楷模,把他们作为自己教学的指路明灯,把他们的成功经验灵活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在小学语文教育天地中走得更宽,更远,争取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得更出色。
上街区马固小学孙桂花
2009年5月26日
名师名校一盏灯
孙桂花
上街区马固小学
2009年5月26日
第五篇:公益广告是一盏灯
公益广告是一盏灯
休宁县汊口中心小学六(2)班 柴伟民(邮编:245412,电话:7771345)“一条公益广告就像一盏灯,灯光亮一些,你周围的黑暗就少一些。其实文明离我们很近,近得触手可及。有时候文明只有几公分的距离,甚至只有一张纸的厚度。”这是电视画面中濮存昕叔叔传达给我的文明理念,我被深深的感染了。公益广告以她特殊的魅力带给人们美好的遐想。其中,有一条公益广告使我印象深刻,至今还历历在目:
一群小伙子在操场上踢足球,你争我夺,比赛十分激烈。忽然,不经意地一脚,足球奔向了场外。当时,正好有一位妇人推着小孩车带着自己刚满月的婴儿从这儿路过,他们一个个吓得惊慌失措。就在这时候,奇迹出现了,一位高大健美的年轻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头顶住了球,避免了一场意外。小伙子们对这位年轻人的举动,充满了无限的感激与敬佩。他却并没有因此而感到自豪,还是一如既往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他的心里只装着一个信念: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这位年轻人乐于助人的品质不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如果这世界多一些文明的人,就仿佛多了一片阳光,那么我们的生活能不精彩吗? 在这位年轻人的熏陶下,我明白了在今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要做一个文明、正直的人,也对我此前不文明的行为画上一个句号。
以前我曾做过一些不文明的事。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一天中午,我大摇大摆地走进一年级的教室里。正在玩耍的小朋友都用惊奇的目光望着我。我清了清嗓子,对小朋友们说:“快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快!你们都给我快些!”我一声令下,那些一年级的小朋友吓得飞一般回到自己的位上,双手背在身后,直挺挺地坐在座位上,害怕得瑟瑟发抖。我扫了一眼,发现有一个小朋友的脚还在动,我便拿起教棒,狠狠地抽了一下桌子。“你,”我大叫一声,“给我站起来!”那小朋友被我这一声叫喊吓得“刷”的一声站了起来。我看他们像山羊一样温驯,便非常满意地走回自己的教室。
当我看了这一条公益广告后,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多么的不文明。从那以后,我痛该前非,下定决心要做一个讲文明,讲礼貌的人。
这条公益广告仿佛是一盏人生之路的探照灯,照亮了我的心灵,让我离文明越来越近。教师简评: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来写,让人印象深刻。作者从自我体验的角度说出了自己对文明的理解,真诚而朴实。尤其是对自己的反思是对文明的最好诠释,这就是作者心目中的“一盏明灯”啊!指导教师:曹志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