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现代管理原理形成性考核册论述题_手机专用版
答:管理的概念是管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
泰罗: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去干什么,并指导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
法约尔: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西蒙:管理就是决策。小詹姆斯唐纳利:管理就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彼得德鲁克:归根到底,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答案一:《我国政府社会危机管理探析》 刘霞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同时也是一个黄金发展和矛盾凸显并存的时期,加强社会危机管理,对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以及人的发展、社会稳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我国政府的社会危机管理的现状的不足之处从不同的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2、(1)我国政府社会危机管理的现状分析,其不足之处表现为社会危机管理模式不够整合;缺乏健全的社会危机预警机制和行之有效的社会危机管理绩效评估体系;利益表达机制也不够健全;政府在应对社会危机过程中还存在着把社会矛盾当政治问题来解决:应对社会危机的方法和措施不够得当等。(3)解决对策,即整合社会危机管理模式;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建立社会危机的监测、预警机制;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绩效评估机制;建立社会利益表达机制;社会危机发生后要快速反应、积极应对,最大限度减少危害;采用疏导的方法处置社会危机;建立雄厚的战略资源战略物资储备体系等,以使我们在社会危机来临之前能够做好预防,发生时能够有效应对,危机过后能够迅速恢复,实现国家和社会的有效发展。
3、本文的贡献在于:从社会危机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等视角,分析目前我国社会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政府在应对社会危机过程中的利弊得失,力图构建比较完善的社会危机应对机制,为我国政府应对社会危机提供理论的的支持,有利于政府制定出台操作性强的社会危机管理政策。其局限性在于在实际案例的引用说明方面比较缺乏。
答案二:效率管理
1、文章摘要:
效率管理理论是为统一管理学理论而提出的最新管理理论,它和其他任何管理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能够用一个全新的理论来解释过去所有管理理论存在的问题。管理活动源远流长,人类进行有效的管理活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本书通过对管理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概略的分析和探讨,得出了“管理理论丛林”存在的原因是因为不同管理学派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管理,每个学派都侧重于管理的某个方面,对管理的真正实质却未能正确揭示,在管理理论的研究问题上犯了“盲人摸象”的错误,指出不统一管理学的研究内容,片面谈管理理论统一的问题只是缘木求鱼而已。本书从一般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公理方法来分析的研究管理学的研究内容,提出了管理学研究的公理。第一条公理:管理是一种行为。第二条公理:管理的行为主体是组织。通过对管理要素的分析,本书认为追求效率是管理的本质。效率是管理的灵魂,它既是管理所追求的最终目的,也是判断管理成败的最终标准,管理就是为了使组织获得更大的效率,更快更好地达到组织的目的。
2、主要观点:
效率管理是一门研究改进组织效率的方法,它分析组织及组织的流程,对组织的效率进行规定、评估和分析,提高组织的效率,从而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的。效率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方法,它强调要以一切可行的效率标准来统一人们的思想,指导人们的行动,把效率作为管理活动的宗旨,放在工作的中心和突出位置,这种思想是效率管理的精髓所在。组织效率是研究管理组织的核心问题。只有不断提高组织效率,才能提高各种组织的管理水平,推进组织的不断发展。
3、贡献及局限性:
效率管理属于通用管理方法,它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某类或某些条件下的管理方法,而是适合于任何管理条件下,适合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企业、不同条件的通用管理方法。正因为如此,效率管理具有了不同于其他一般管理方法的特点(1)以组织的为中心的全面管理。(2)效率管理的目的是追求效率。(3)动态解决管理问题。效率管理统一了管理的本质问题,但效率标准的制定缺乏统一标准。
答:
1、完整的计划工作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机会分析、确定目标、明确计划的前提条件、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评价各种备选方案、选择方案、计划分解、编制预算。
有效的计划对公司来说是重要的,计划的目的是为了达到目标。首先确定公司总战略和目标,然后公司战略的规划的大方向上来协调部门之间的目标。因此,要先确定各部门工作目标,并要求保证一致,在有了目标的前提下,按照计划工作的步骤制定长期、中期、短期工作计划,并要求各部门的计划要考虑与相关部门的接口问题。
2、各部门的计划需要依据公司的战略规划来制定。根据目标分解需要,制定一年计划就可以,以后在每个季度,根据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修订补充。计划执行,关键是要让各部门的工作计划在部门主管级的交流中,得到统一,达成一致,因为每个部门的计划会受到其他部门的影响,需要在会议上统一协商好,促进相关方共同完成。部门负责人的重视程度决定了计划的执行力,可以将计划作为部门负责人业绩考核的一个指标来推进。因此,可以向总经理建议,如何优化和协调各部门的计划,并寻找关键的人员来控制并推动计划执行,并提供一个激励方案。
答:
1、(1)60 年代微波炉行业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兴起,至 9O 年代进人普及期,产品生产技术成熟;(2)微波炉在中国却是曙光初现的行业,随着大家电的普及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便利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微波炉市场将是一个基数小、增长速度快、潜力巨大的市场;(3)1990 年全国微波炉产量为 100 万台,进口量为几万台,虽有竞争,但程度远未达到激烈。
2、格兰仕公司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果断进行战略转移,大胆关闭了收入可观的羽绒服生产线,进入了自己原先并不熟悉,与原服装待
业毫无关联的微波炉行业确实是一个有魄力的决策。虽然这中间也充满
了风险,但是由于对市场脉搏把握得准,加之率先引进先进技术,又集中企业的资源进行技术和市场开发,很快使企业成长为全球最大规模的微波炉生产厂家。
3、密集型发展战略,即专业化发展战略。这样的发展战略经营目标集中,管理相对简单,且有利于集中利用组织资源,实现生产的专业化,获取规模经济效益。
请举例说明,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
答:
1、领导者与管理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权力的来源。管理者的权利来源于组织任命,其权力是正式、合法的。而领导者的权力可以来源于组织任命,也可以自发产生。领导者可以不应用正式权力来影响他人。在理想情况下,所有的管理者都是领导者,即要求管理者具有利用非正式权力影响下属的能力,但领导者不一定都是管理者。如拉斯金是美国的一位中学教师,2001 年 9 月,美国世贸发生恐怖袭击后的几小时乃至几天里,他成为极为主要的领袖。尽管他没有正式的职位,但是他凭借自己的冷静、智慧和知识指挥着众多的志愿者,为人们提供危机咨询服务。拉斯金就是一个典型的领导者而非管理者。答:
1、丹东机场是东北地区的民用航空支线机场,也是军民合用机场。始建于1985年3月,飞行区按4c级标准设计。1993年机场进行了改扩建。2003年12月30日从民航东北地区管理局直属管理划归为辽宁省机场管理集团,实行属地化管理。丹东机场有正式员工129人,临时工11人。正式员工中,男103人,女26人,男女比例为3.96:1。高层管理人员5人,中层管理人员17人,一般工作人员107人。
2、丹东机场的一般员工现在处于自我实现的需要。
3、丹东机场针对员工的激励方法包括:(1)中层管理岗位实行内部提升竟聘上岗;(2)建立绩效考评体系;(3)员工培训;(4)工资奖励制度;(5)社会保障制度;(6)荣誉称号等精神激励。
以上这些激励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但由于实施的不到位,相应的激励机制并不完善,促使某些激励方法只是做了一些表面工作,并不能深入展开。
4、(1)对员工开展培训工作,不仅仅局限于岗位技能的培训,对中层管理人员管理知识及管理能力的培训也是势在必行的;(2)员工工资分配制度应遵循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原则;(3)中层管理岗位竞争上岗应遵循公正、公开的选拔原则;(4)针对企业的特点,建立360度绩效考评体系。考评工作由考核者的直接上级组织,按照动员、测评、汇总、评价分析、确定考评等级、考绩面谈、考评结果兑现等步骤进行。
答:
1、这主要是由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银华作为棉纺织企业在企业管理和发展出现了严重困难,经过调查分析后公司认为,其问题的根源在于社会的巨大变革、企业生存空间和职工心态的变化,使得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理念、制度、方法已成为桎梏,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把创建先进的企业文化引入经营管理,文化对生产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2、首先,在企业文化的机制方面,银华公司注重各种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建立了考核机制、民主管理监督机制、人才选拔机制以及完善分配制度。其次,在企业文化的教育方面,银华公司注重职工日常行为的引导和规范,并按照学习型组织的要求改造企业。第三,在企业文化的投入方面,银华公司注重人、财、物的投入,始终坚持按比例投入企业文化阵地建设,并拥有从事文化建设的职能部门和人员,分工明确。
3、企业文化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有三个部分组成: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深层次的影响。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外可以促进社会形象的树立,产生品牌效应,;对内则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起到学习、维系和激励的功能,引导、协调并约束员工行为,实现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整体目标的一致。
答:
1、控制标准是衡量组织的实际业绩和预期业绩的尺度。对一项简单的经营活动,管理者可以通过其亲自观察整个工作过程来实行控制,然而在大多数经营活动中,管理者却可能做不到这一点,这是经营活动的复杂性所致。因此,要实施有效的控制,管理者就应将主要精力放在最为重要的事项、活动或环节上,即抓住关键控制点,以此制定合理的控制标准。有了标准,控制工作就有了依据。案例中,洛克菲勒所抓的关键控制点是“节约焊料”。
2、关键控制点的标准包括四种类型:实物标准与价值标准,如原材料消耗量与销售额;成本标准与收益标准,如单位产品的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利润;历史标准与计划标准,有形标准与无形标准。
第二篇:2012电大 现代管理原理形成性考核册 作业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一、单项选择
1.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最具有规范性、技术性的职能是(D)。
A.计划
B.组织C.领导
D.控制
2.“管理就是决策”是下列哪位经济学家的观点?(C)
A.泰罗
B.法约尔 C.西蒙
D.韦伯
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D)的重要性。
A.组织
B.预测C.预防
D.计划
4.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它是由(C)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A.目标、原则和结构
B.目标、部门和效率
C.目标、部门和关系
D.目标、部门和人员
5.为了保证计划目标得以实现,就需要有控制职能,控制的实质就是使(A)。
A.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
B.计划接近实际活动
C.实践活动具有指标约束 D.计划得以严格执行
6.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他行使的是(D)的角色。
A.发言人
B.组织联络者C.领导者
D.精神领袖
7.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具备良好的(C)是最为重要的。
A.人际技能
B.概念技C.技术技能
D.管理技能
二、多项选择
1.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具有其独特的性质,比如(ABC)。
A.管理具有二重性
B.管理具有科学性
C.管理具有艺术性
D.管理具有时效性
2.关于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描述为:(ABD)。
A.他们所履行的管理职能是相同的
B.高层管理者花在计划职能上的时间要比基层管理者多
C.高层管理者花在控制职能上的时间要比基层管理者少
D.基层管理者花在领导职能上的时间要比高层管理者多
3.明茨伯格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十种角色,这些角色被分为(ACD)。
A.人际关系角色
B.组织角色 C.信息角色
D.决策角色
4.管理者在行使各种管理职能、扮演三类管理角色时,必须具备以下技能:如(BCD)。
A.信息技能
B.技术技能C.人际技能
D.概念技能
5.对某一特定社会中的所有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就是宏观环境,它主要包括(ABCD)。
A.技术环境
B.政治法律环境C.经济环境
D.社会文化环境
6.物质环境是指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ABCD)等。
A.人力资源
B.物力资源C.财力资源
D.技术资源
三、判断正误
1.管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在原始社会是不存在管理的。(×)
2.事先对未来行为所作的安排就是预测,它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3.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
4.从教材给“管理”所下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的各种资源。(×)
5.组织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即目标、结构和关系。(×)
6.处于不同管理层次上管理者,其履行的管理职能也是不同的。(×)
7.对于同一管理职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内涵也是不完全相同的。(√)
8.人际关系技能是指成功地与人打交道并与人沟通的能力。掌握这项能力对各层次的管理者具有同等重要性。(√)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单项选择
1.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中,()是最早研究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学家。
A.亚当•斯密
B.查尔斯•巴比奇C.弗雷德里克•泰罗
D.大卫•李嘉图
2.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A.科学技术
B.加强人的管理C.提高劳动生产率
D.增强责任感
3.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管理学家是()。
A.乔治•梅奥
B.弗雷德里克•泰罗C.亨利•法约尔
D.马克斯•韦伯
4.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五项职能或要素是()。
A.计划、组织、决策、协调和控制
B.计划、组织、决策、领导和控制
C.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D.计划、组织、激励、协调和控制
5.“管理的十四项原则”是由()提出来的。
A.马克斯•韦伯
B.亨利•法约尔C.乔治•梅奥
D.弗雷德里克•泰罗
6.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的基本假设,认为人是()。
A.复杂人
B.经济人C.社会人
D.单纯人
7.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
A.社会经济系统
B.社会经济组织C.社会技术系统
D.社会生产组织
8.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
A.培养并利用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B.先进的社会制度
C.充分利用企业战略管理
D.进行了企业流程再造
9.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就是()。
A.企业精神
B.企业价值观C.企业文化
D.企业形象
10.深层的企业文化是指()。
A.厂容厂貌
B.职工风貌 C.企业制度
D.企业精神
二、多项选择
1.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A.塞缪尔•纽曼
B.弗雷德里克•泰罗C.亨利•法约尔
D.马克斯•韦伯
2.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
A.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B.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C.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
D.科学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效率
3.马克斯•韦伯指出,任何组织都必须由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才能实现目标。这些权力包括:()。
A.传统的权力
B.理性----合法的权力C.纯粹的权力
D.超凡的权力
4.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它由()三个部分组成。
A.精神文化
B.传统文化C.制度文化
D.物质文化
5.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下列选项中()是其主要内容。
A.系统思考
B.改变心智模式 C.超越自我D.建立共同愿景
6.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外在形象的具体体现,包括()。
A.产品设计
B.产品质量C.厂容厂貌
D.员工服饰
三、判断正误
1.泰罗的科学管理既重视技术因素,也重视人的社会因素。()
2.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欧洲和美国都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比如,在美国表现为泰罗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法国表现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
3.韦伯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其代表作是《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4.古典管理理论把人当成“经济人”,行为科学家提出了“社会人”的观点。()
5.梅奥认为,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必然发生联系,产生感情,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例,这就形成了正式组织。()
6.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并传授管理学问题,被称为经验教学。()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A;2.C; 3.D; 4.C; 5.B;6.B; 7.C;8.A; 9.C; 10.D.
二、多项选择
1.BCD; 2.ABC; 3.ABD; 4.ACD; 5.ABCD;6.ABCD。
三、判断正误
1.×; 2.×; 3.×;4.√;5.×; 6.×。第三章 计划 第二部分 自测练习
一、单项选择
1.计划工作的前提是()。
A.决策
B.预测C.管理
D.领导
2.组织的各级管理人员都是计划的编制者,战略性计划是由()负责制定的。
A.高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C.基层管理者
D.所有管理者
3.计划工作总是针对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和可能发生的新变化、新机会而做出决策,这就是它的()性质。
A.超前性
B.普遍性C.创新性
D.灵活性
4.制定作业计划的依据是()。
A.计划
B.管理者的意愿 C.指导性计划
D.战略计划
5.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
A.更长
B.更短C.适中
D.不确定
6.综合计划与专项计划之间是()的关系。
A.整体与局部
B.纵向与横向C.综合与专业
D.普遍与特殊
7.为实现组织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手段或技巧就是()。
A.政策
B.程序C.策略
D.规则
8.对各种商品的规格、销量、价格的变动趋势等进行的预测就是()。
A.产品预测
B.市场预测C.财务预测
D.技术预测
9.若企业要改变经营方向、进入新的产业领域,就需要对该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
A.长期预测
B.中期预测C.短期预测
D.预测
10.定性预测主要依靠专业人员用多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对有关事物远期的变化趋势进行描述,需要进行()。
A.预测
B.短期预测C.中期预测
D.长期预测
二、多项选择
1.计划在管理的各种职能中处于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A.计划和控制工作是不可分的B.计划的确定总是在其他管理职能之前
C.计划工作是一成不变的D.计划工作始终贯穿于组织、人事等工作中
2.战略计划与作业计划相比较,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战略计划的内容具有纲领性
B.战略计划的对象是组织全局
C.战略计划的任务是设立目标
D.战略计划的风险性较高
3.用数字形式表示的计划是预算。如选项:()。
A.销售费用预算
B.零基预算C.广告预算
D.成本预算
4.规划是指组织为实现它的()等而制定的综合性计划。
A.发展
B.目标C.策略
D.政策
5.任何组织的经营目标都是多元化的,比如:()。
A.高学历者的比例
B.高利润 C.提高市场占有率
D.提高员工福利待遇
6.以下选项中,()属于备选方案的评价指标。
A.收益
B.成本C.期限
D.风险
7.为了对备选方案进行准确的评价,计划工作者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A.确定组织的目标
B.确定具体评价指标 C.确定计划的前提条件
D.确定指标的权重
8.通常,影响预测准确性的因素有:()等。
A.预测时间长短
B.预测方法C.人员的知识技能
D.信息的准确度
三、判断正误
1.现实中,许多中小型组织大量采用的是非正式计划。()
2.只有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才有资格编制计划。()
3.以效率为出发点制定计划,就是追求较高的经济利益。()
4.一般来说,战略计划相比作业计划要承担较高的风险。()
5.任何一个组织的目标就是想方设法创造更多利润。()
6.一般而言,预测时间越短,影响预测结果的因素变化越小,预测误差也越小;反之亦然。()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B;2.A;3.C;4.D;5.B;6.A;7.C; 8.B;9.A; 10.D。
二、多项选择
1.ABD; 2.ABCD;3.ACD; 4.BCD; 5.BCD;6.ABCD;7.BD;8.ABCD。
三、判断正误
1.√; 2.×; 3.×; 4.√;5.×;6.√。第四章 目标管理
一、单项选择
1.首先把目标管理作为一套完整的管理思想提出来的是()。
A.泰罗
B.梅奥C.赫伯特•西蒙
D.彼得•德鲁克
2.企业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原则。
A.现实性
B.权变性C.关键性
D.协调性
3.目标的确定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确定,既要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这就是确定目标的()原则。
A.现实性
B.可行性C.程序性
D.权变性
4.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活动结合起来。
A.管理系统
B.评估工具C.指标体系
D.激励手段
5.一些学者提出,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限制,人们只能得到()。
A.适当利润
B.满意利润C.最大利润
D.理想利润
6.戴维斯等学者指出,企业目标可以分为主要目标、并行目标和次要目标等多种类型。()由企业性质决定,是贡献给企业顾客的目标。
A.企业目标
B.主要目标C.次要目标
D.并行目标
7.有些组织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来说,()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A.利润目标
B.短期目标C.中期目标
D.长期目标
8.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有一位学者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他就是()。
A.E•C•施勒
B.R•利克特C.D•麦格雷戈
D.罗宾斯
9.目标建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一般地,要把目标限制在()以内。
A.2个
B.5个C.10个
D.15个
10.企业管理层次的差异决定了目标体系的垂直高度。这样,企业目标就成了一个有层次的体系和网络,即是目标的()。
A.层次性
B.多重性C.变动性
D.重合性
11.()以后,在我国一些企业,目标管理思想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与计划管理、民主管理、经济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带有中国特点的目标管理制度。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初
12.目标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是()。
A.科学管理理论
B.行为科学理论
C.权变管理理论
D.科学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有效统一
二、多项选择
1.组织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组织目标具有如下性质:()。
A.多重性
B.层次性C.单一性
D.变动性
2.目标是组织制订计划的基础,确定合理的组织目标必需遵守正确的原则,它们是:()。
A.现实性原则
B.定量化原则C.权变原则
D.协调性原则
3.根据拉•柯•戴维斯等学者的观点,组织目标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A.主要目标
B.综合目标C.并行目标
D.次要目标
4.目标分解过程中应注意()。
A.目标体系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
B.鼓励职工积极参与目标分解
C.要突出重点目标
D.目标分解后要进行严格的审批
5.目标管理注重结果,所以,对部门、个人的目标的执行情况必须进行()。
A.自我评定
B.领导评审C.小组考核
D.群众评议
6.实践表明,许多企业实行了目标管理以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
A.管理效率提高了
B.组织结构设计更加合理
C.职工主动参与目标的设立
D.有效的监督与控制
三、判断正误
1.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企业经营思想的标准。()
2.依据权变原则,企业目标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比较看来,企业的长期目标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短期目标应保持一定的针对性。()
3.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企业目标惟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利润。()
4.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们不仅把企业看成是经济组织,还认为企业应当担负对社会的责任。企业不仅是一个由职工、经营者和投资者为主体组成的经济组织,也是一个包含顾客、供应商、竞争者、政府等要素在内的开放系统,应把这些系统要素的共同利益作为企业的目标。()
5.目标管理体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6.R•利克特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研究目标管理,他提出:工作目标=决策的质量×激发人们履行决策的动机。()
7.从形式上看,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过程。()
8.目标管理强调成果,实行“效益至上”。()
9.麦格雷戈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提出下属人员承担为企业设置短期目标的责任,并同其上司一起检查这些目标的责任。()
10.强调短期目标容易产生企业的短期行为,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强调企业的中长期目标。()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D; 2.B; 3.A; 4.A; 5.B;6.B; 7.D;8.C; 9.B; 10.A;11.B; 12.D。
二、多项选择
1.ABD; 2.ABCD; 3.ACD; 4.ABCD;5.ABD; 6.ABCD。
三、判断正误
1.×;2.×;3.×; 4.√;5.×;6.×; 7.√; 8.×; 9.×; 10.×。第五章 战略管理
一、单项选择
1.战略管理的基础工作是()。
A.决策
B.预测C.计划
D.组织
2.组织战略所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是一种概括性和指导性的规定,是对组织未来的一种粗线条的设计。这是战略管理的()特征。
A.纲领性
B.长远性C.指导性
D.客观性
3.像市场营销战略、研究与开发战略、生产战略等这样的具体实施战略,属于()。
A.竞争战略
B.公司战略C.业务战略
D.职能战略
4.战略管理是组织()最重要的职责。
A.创始人
B.高层管理者C.全体管理者
D.股东大会
5.决策者将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寻找二者的最佳战略组合,为战略制定和战略决策提供更为直接的依据。这就是()。
A.竞争战略分析
B.SWOT分析 C.BCG矩阵分析
D.行业寿命周期法分析
6.组织制定业务层战略和职能战略的依据是()。
A.竞争战略
B.组织目标C.公司层战略
D.组织内部资源
7.就组织的发展战略形式而言,可口可乐公司采用的是()。
A.一体化发展战略
B.多元化发展战略C.稳定型发展战略
D.密集型发展战略
二、多项选择
1.组织的战略远景包括以下内容:()。
A.经营目标
B.经营理念C.企业宗旨
D.企业资源
2.确定组织的宗旨应避免()。
A.语言晦涩
B.表述过长C.狭窄
D.空泛
3.公司在为是否进入某一产业做决策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有:()。
A.该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
B.该产业是否具有吸引力
C.公司是否拥有优势资源
D.该产业的盈利能力
4.战略管理过程大致可分为六个阶段,概括起来就是:()。
A.战略分析
B.战略制定C.战略实施
D.战略控制
5.密集型发展战略的优点表现在:()。
A.经营目标集中
B.管理简单方便C.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D.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强
6.一体化发展战略是一种扩展组织经营范围的战略,它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即()。
A.前向一体化战略
B.后向一体化战略C.多维一体化战略
D.多元一体化战略
7.目前,新希望集团从生产饲料起家,后来又进入了房地产、旅游等行业。这种发展战略属于()。
A.关联多元化
B.同心多元化C.无关联多元化
D.复合多元化
三、判断正误
1.战略的实质是谋求外部环境、内部资源条件与战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2.通常,组织的宗旨都是空泛而笼统的。()
3.公司层战略是企业总体的、最高层次的战略,因此,也称为高层战略。()
4.战略控制必须以战略目标为控制标准。()
5.实行成本领先战略,就是降低产品价格。()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B; 2.A; 3.D; 4.B;5.B;6.C; 7.D。
二、多项选择
1.BC;2.CD;3.BCD;4.ABCD; 5.ABC;6.AB;7.CD.
三、判断正误
1.√; 2.×; 3.×; 4.√; 5.×。第六章 决策
一、单项选择
1.某企业试图改变其经营方向,需要企业高层领导做出决策,这种决策属于()。
A.战略性决策
B.战术性决策C.业务性决策
D.程序化决策
2.决策的第一步是()。
A.拟定备选方案
B.确定决策原则C.确定决策目标
D.识别问题
3.决策的前提是()。
A.识别问题
B.拟定备选方案C.确定决策目标
D.确定决策原则
4.属于确定型决策方法的模型很多,教材中介绍的方法是()。
A.盈亏平衡点法
B.哥顿法C.决策树法
D.莱普勒斯法
5.()决策方法也叫思维共振法、畅谈会法。
A.德尔菲法
B.哥顿法C.头脑风暴法
D.莱普勒斯法
6.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固定成本为15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1000元,每台售价2200元,则该产品的盈亏平衡点是()。
A.25台
B.100台C.125台
D.12.5台
7.某产品有三个生产方案,其成本状况为:甲方案固定成本为5000,单位变动成本为100;乙方案固定成本为12000,单位变动成本为60;丙方案固定成本为30000,单位变动成本为30。若丙方案为最佳方案,则产量为()。
A.150
B.300C.500
D.700
8.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50万元,产品单位售价为80元,本产品定单为10000件。据此,单位可变成本降到()元/件时才不至于亏损。
A.300
B.130C.60
D.30
9.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3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3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45元,如果现在的产销量为25000件,则该公司的经营安全状况属于()。
附表:经营安全率和经营安全状况表
经营安全率S >30% 25%--30% 15%--25% 10%--15% <10% 经营安全状况 安全 较安全 不太好 要警惕 危险
A.安全
B.较安全C.不太好
D.要警惕
10.某企业在下有甲、乙、丙三种产品方案可供选择,每种方案都面临畅销、较好、一般和滞销四种状态,每种状态的概率和损益值如下表所示: 市场状态 概率
方案 畅销 较好 一般 滞销 0.4 0.2 0.3 0.1 甲 110 80 50 0 乙 90 60 40 20 丙 70 50 30 10
那么,用决策树法选出的最优方案是()方案。
A.甲
B.乙C.丙
D.甲和乙
11.某企业拟开发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各种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元 市场状态 损益值
方案 畅销 一般 滞销 甲 65 45 40 乙 80 50 0 丙 120 40-40
那么,用冒险法选取的最优方案为()。
A.甲
B.乙C.丙
D.甲和乙
12.某企业拟开发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各种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市场状态 损益值
方案 畅销 一般 滞销 甲 65 45 40 乙 80 50 0 丙 120 40-40
则,用折衷法选取的最优方案为()。(设:最大值系数为0.7)
A.甲
B.乙C.丙
D.甲和丙
13.某企业拟开发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各种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元 市场状态 损益值
方案 畅销 一般 滞销 甲 65 45 40 乙 80 50 0 丙 120 40-40
则,用后悔值法选取的最优方案为()。
A.甲
B.乙C.丙
D.甲和丙
二、多项选择
1.按照决策的重要程度,可以将其分为()。
A.职能性决策
B.业务性决策C.战略性决策
D.战术性决策
2.由基层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对合理组织业务活动等方面进行的决策,属于()。
A.职能性决策
B.业务性决策C.战术性决策
D.日常管理决策
3.群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相比较而言,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群体决策中责任模糊
B.群体决策方案更容易被接受
C.群体决策效率高
D.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的精确性强
4.定性决策方法是决策者根据所掌握的信息,通过对事物运动规律的分析,进行决策的方法。主要的定性方法有:()。
A.德尔菲法
B.头脑风暴法C.盈亏平衡点法
D.哥顿法
5.德尔菲法是一种改进的专家意见法,其实质是有反馈的函询调查,包括两个基本点,即()。
A.预测
B.决策C.函询
D.反馈
三、判断正误
1.决策者所选择的方案一定是最优化的。()1.×;
2.战略决策,主要是由组织的中高层领导决定的。()2.×;
3.相对于个人决策,群体决策的效率较低。()3.√;
4.运用特尔菲法进行决策时,对专家成员的意见采用统计方法予以定量处理,所以说它是定量决策。()4.×;
5.头脑风暴法与质疑头脑风暴法,两种方法一正一反,若运用得当,可以起到互补作用。()5.√。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A;2.D; 3.A; 4.A; 5.C; 6.C; 7.D; 8.D;9.C; 10.A; 11.C; 12.C; 13.B。
二、多项选择
1.BCD; 2.BD; 3.ABD; 4.ABD;5.CD。
三、判断正误
1.×;2.×;3.√;4.×;5.√。第七章 组织结构设计
一、单项选择
1.组织结构设计必须与()相匹配。
A.组织目标
B.管理理念C.组织结构
D.战略计划
2.矩阵式组织属于()组织结构。
A.机械式
B.有机式 C.直线式
D.平行式
3.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这就是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A.责权利对等
B.分工与协作C.分级管理
D.弹性结构
4.以下组织结构形式中,()最适用于组织部门间的横向协作和攻关项目。
A.职能制结构
B.直线职能制结构 C.事业部制结构
D.矩阵制结构
5.M型结构又称为多部门结构,亦即()。
A.职能制结构
B.事业部制结构C.直线职能制结构
D.矩阵制结构
二、多项选择
1.许多学者认为组织结构的特征可以描述为复杂性、正规化、职权层级和集权化。由此可以将组织结构形式分为两大类:()。
A.机械式组织
B.有机式组织C.集权式组织
D.分权式组织
2.现代组织理论强调组织结构的设计应具有弹性,也就是说()都要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动。
A.组织的部门机构
B.职责的规定C.利润的高低
D.职位的安排
3.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等。
A.战略
B.技术C.环境
D.组织规模
4.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比直线型和职能型都有优势,它()。
A.保持了集中统一指挥的特点
B.分工非常细密C.注重专业化管理
D.下属有灵活的自主权
5.组织变革可以分为多种,比如()。
A.特殊性变革
B.适应性变革C.创新性变革
D.激进性变革
三、判断正误
1.组织结构设计的弹性原则就是要求部门机构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弹性。()
2.事业部制是一种分级管理、分级核算、自负盈亏的组织结构形式。()
3.高科技和适宜的外部环境是网络型组织结构的基础条件。()
4.组织发展是管理层的事,与普通员工无关。()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A; 2.B; 3.A; 4.D; 5.B.
二、多项选择
1.AB; 2.ABD;3.ABCD; 4.ABC; 5.BCD。
三、判断正误
1.×;2.√;3.√;4.×。第八章 人员配备
一、单项选择
1.以职位的空缺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职位对人员的实际要求为标准,选拔、录用各类人员。这就是人员配备的()原则。
A.因事择人 B.因人择事 C.量才使用 D.经济效益
2.应用模拟情景训练方法测试应聘者有较高的准确度,常用于招聘()。
A.中层管理者 B.基层管理者 C.普通管理者 D.高层管理者
3.考评管理人员的协作精神主要通过向()获取信息。
A.上级部门 B.关系部门 C.下属部门 D.主管部门
4.述职报告是对管理人员进行考评的一种方式,它属于()。
A.上级考评 B.群众考评 C.专家考评 D.自我考评
5.有计划地安排管理人员担任同一层次不同的管理职务,以此全面培养管理人员的能力,这是管理人员在职培训的方法之一,即()。
A.有计划的提升 B.职务轮换 C.委以助手职务 D.临时提升
二、多项选择
1.从组织需要的角度为其配备适当的人,这些人应该是()。
A.有职位的人 B.有知识的人
C.有能力的人 D.对组织忠诚的人
2.合理进行人员配备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A.因事择人 B.人事动态平衡
C.量才使用 D.程序化、规范化
3.管理人员的内部提升机制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
A.调动内部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B.吸收外部人才
C.保证选聘工作的准确性 D.被聘者可以迅速展开工作
4.对管理人员的贡献考评包括()。
A.心理素质考评 B.业务能力考评
C.达标绩效评价 D.管理绩效评价
三、判断正误
1.管理人员的工作主要是从事资源协调和管理,没有必要掌握具体的业务知识。()
2.采用外部招聘的方式选择管理人员,有利于鼓舞士气,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
3.贡献考评是决定管理人员报酬大小的主要依据。()
4.考评方法和考评系统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了管理人员考评结果的合理与否。()
5.在管理人员考评时,由上级人员填写的考评表主要是考核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影响能力。()
6.管理人员要与各种人相处,可能遭遇各种事件,因此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冷静的处理好意外和突发事件。()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A; 2.D; 3.B; 4.D; 5.B。
二、多项选择
1.BCD; 2.ABCD; 3.ABCD; 4.CD。
三、判断正误
1.×; 2.×; 3.√; 4.√; 5.×; 6.√ 第九章 领导
一、单项选择
1.关于领导者与管理者的权力来源,下列描述准确的是()。
A.两者的权力都源自职位 B.领导者的权力源自职位
C.管理者的权力源自职位 D.管理者的权力源自自身
2.领导者以自身的专业知识、个性特征等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力量是他的()。
A.法定权利 B.奖惩权力 C.组织权力 D.自身影响力
3.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其中,()又称俱乐部式领导者,这种领导方式对业绩关心少,对人关心多,努力营造一种人人放松的环境。
A.1-1型 B.9-1型
C.1-9型 D.5-5型
4.根据赫塞—布兰查德提出的情境领导理论,在下属虽然有积极性,但缺乏足够的技能的情况下,应采用的领导风格是()。
A.高工作—高关系 B.低工作—低关系 C.低工作—高关系 D.高工作—低关系
5.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
A.不为法 B.糊涂法 C.缓冲法 D.转移法
二、多项选择
1.领导活动是一个包含多种因素的活动过程,这些因素有:()。
A.领导者 B.作用对象 C.被领导者 D.客观环境
2.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者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描述领导者行为的两个维度:()。
A.关怀维度 B.定规维度 C.员工导向 D.生产导向
3.美国管理学家菲德勒认为,()是决定领导有效性的主要环境因素。
A.员工素质 B.职位权力C.任务结构 D.上下级关系
4.领导干部大致有“思想型”、“实干型”、“智囊型”、“组织型”等几种类型,在这些类型中,属于“帅才”的是()。
A.思想型领导 B.智囊型领导 C.组织型领导 D.实干型领导
5.目标路径理论提出了影响领导行为的因素:环境的因素和下属因素。下属因素主要是指:()。
A.控制点 B.工作群体C.经验 D.知觉能力
6.领导者在协调人际关系的时候需要借助一些处事技巧,比如:()。
A.转移法 B.不为法C.换位法 D.糊涂法
三、判断正误
1.下属的成熟程度包括两个因素: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心理成熟度高的个体不需要太多的外部激励,而是靠内部动机激励。()
2.高层领导者更应该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
3.目标路径理论认为,环境因素和领导风格互为补充,下属的特质决定了他对环境因素及领导风格的评价。()
4.领导效率的高低取决于领导者个体素质的高低。()
5.在一个领导班子里,帅才应该多一些,以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领导能力。()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C; 2.D; 3.C; 4.A; 5.D。
二、多项选择
1.ABCD; 2.AB; 3.BCD; 4.AC; 5.ACD; 6.ABCD。
三、判断正误
1.√; 2.×; 3.√; 4.×; 5.×。第十章 激励
一、单项选择
1.人们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所遇到的障碍就是()。
A.挫折 B.紧张 C.防范 D.焦虑
2.激励方法得当,有利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根据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士在对职工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而受到激励的职工的能力可发挥到()。
A.60%--70% B.70%--80% C.80%--90% D.90%以上
3.()认为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保障或安全的需要、归属或承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A.需要层次理论 B.双因素理论 C.成就需要理论 D.公平理论
4.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
A.保健因素 B.激励因素 C.成就因素 D.效价因素
5.“一个组织的成败,与其所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数有关”,这是()理论的观点。
A.需要层次 B.双因素 C.公平D.成就需要
6.根据强化理论,职工努力工作是为了避免不希望得到的结果,这就是()。
A.自然消退 B.惩罚 C.消极强化 D.正强化
7.工作丰富化的重点是()。
A.高层次的专业人员 B.高层次的管理人员C.一般专业人员 D.一般操作人员
8.表扬,赞赏,增加工资、奖金及奖品,分配有意义的工作等行为在强化理论中属于()。
A.积极强化 B.消极强化C.惩罚 D.自然消退
二、多项选择
1.当一个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产生挫折感,受挫后的防范措施一般有()。
A.紧张不安的措施 B.积极进取的措施C.消极防范的措施 D.寻求激励的措施
2.需要层次理论中,下列选项属于安全需要的有()。
A.维持生命的衣食住行 B.生活要得到基本保障
C.避免人身伤害,失业保障 D.年老时有所依靠
3.在双因素理论中,()体现的是保健因素。
A.要给职工提供适当的工资和安全保障B.要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C.对职工的监督要能为他们所接受D.工作得到认可和赏识
4.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认为,人们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还有对()等激励需要。
A.安全的需要 B.权力的需要 C.社交的需要 D.成就的需要
5.强化理论中的强化类型有()。
A.积极强化 B.消极强化C.惩罚 D.自然消退
6.归因理论认为,人们把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主要归结为四个方面的因素:即努力程度、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这四个方面的因素可以按三个方面来划分:()。
A.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B.稳定性C.可控性 D.激励程度
7.工作丰富化试图使工作具有更高的挑战性和成就感,下列方法使工作丰富起来()。
A.鼓励下属人员参与管理,鼓励人们之间相互交往
B.放心大胆地任用下属,以增强其责任感
C.在其能力范围内,最大量的增加其同类工作的数量
D.采取措施以确保下属能够看到自己为工作和组织所作的贡献
三、判断正误
1.根据戴维•麦克利兰的研究,对一般职员来说,成就需要比较强烈。()
2.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如果管理者真正了解了员工的需要,依其需要来进行激励,则会产生很大的极力作用。()
3.根据归因理论,把失败归于稳定因素会提高以后工作的积极性,归于不稳定因素可以降低工作的积极性。()
4.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主管人员的成就需要是可以培养的。()
5.表彰和奖励能起到激励的作用,批评和惩罚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6.合理化建议是职工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据美国一家公司估计,生产率的提高有20%得益于工人提出的建议,其余80%来自技术的进步,但是,管理人员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那20%上。()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A; 2.C; 3.A; 4.A; 5.D; 6.C; 7.C; 8.A。
二、多项选择
1.BC; 2.BCD; 3.ABC; 4.BCD; 5.ABCD; 6.ABC; 7.ABD。
三、判断正误
1.×; 2.√;3.×; 4.√; 5.×; 6.√。
第十一章 沟通
一、单项选择
1.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
A.展示才能和影响力 B.将信息传递给别人
C.将工作布置下去 D.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
2.按照功能进行分类的沟通类型中,()具有润滑剂的作用。
A.工具式沟通 B.情感式沟通 C.工具式沟通和情感式沟通 D.都不具有
3.()的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持久、有形、可以核实。
A.口头沟通 B.非语言沟通C.书面沟通 D.电子媒介沟通
4.下级不愿意向上级传递坏消息,怕被上级认为自己无能;而上级也可能没有注意到下级的贡献,把下级的贡献归到自己头上,引起下级不满。这种引起沟通组织障碍的原因是()。
A.地位差异 B.目标差异C.缺乏正式沟通渠道 D.协调不够
5.人们只记忆经过自己的选择愿意记忆的信息,这种认知过程产生的沟通障碍是由于个体障碍中的()原因造成的。
A.情绪 B.信息操控C.选择性知觉 D.非语言提示
6.导致组织冲突产生的基本原因中,()是由于组织中的每个人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经历、禀赋等都各不相同而导致的。
A.组织中个体自以为是的态度 B.组织中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 C.组织中个体假设相似的存在 D.组织中个体利己动机的存在 7.现代管理中,需要激发的冲突是()。
A.建设性冲突 B.破坏性冲突C.日常冲突 D.利益性冲突
8.处理冲突策略中最有效的方法是()
A.建立联络小组 B.强制解决C.协调解决 D.解决问题
二、多项选择
1.信息沟通一般包含下列环节:()。
A.信息源发出经过编码的信息 B.通过一定的媒介传递信息
C.接受者接受信息并解码 D.信息反馈
2.按照组织系统划分,沟通方式分为()。
A.工具式沟通 B.情感式沟通C.正式沟通 D.非正式沟通
3.下列沟通障碍中,属于组织障碍的有()。
A.地位差异 B.目标差异C.缺乏正式沟通渠道 D.协调不够
4.组织冲突产生的基本原因有()。
A.组织中个体自以为是的态度 B.组织中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 C.组织中个体假设相似的存在 D.组织中个体利己动机的存在 5.管理冲突一般包括()等步骤。
A.诊断冲突 B.分析冲突C.支持冲突 D.干预冲突
(三)判断正误
1.沟通过程中有了反馈,表明信息接受者收到并完全理解了信息发出者的信息。()
2.人们常常会说:“那不是我的意思!”或者“我还以为是这样!”这些话反映了错误地发出和接收信息在沟通中经常出现。()
3.口头沟通虽然其比较精准,但是耗时较多,同样时间内所表达的信息远远不能与书面沟通相比。()
4.非语言沟通主要包括身体语言和语气语调等。非语言沟通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身体语言等非语言方式能够令人信服地表达人的真情实感。()
5.采用轮盘式沟通模式时,每位成员都可以与其他每个人自由沟通,因此沟通快,但由于沟通渠道太多,容易造成混乱并且降低传递信息的准确度。()
6.研发部门想要达到最好的技术状态,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市场部门需要尽快地把产品推向市场,需要赶时间。双方在沟通时就容易出现争执。这是由于目标不同导致的沟通障碍。()
7.情绪异常影响人们的有效沟通,使信息的传递严重受阻。所以,当管理者情绪波动比较大时,最明智的做法是停止沟通。但是,由于管理者是沟通的主体,因此如果沟通的对象情绪不稳定,则不需要停止沟通。()
8.在组织管理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管理者需要运用管理技巧有效地解决冲突。千万不能激发冲突。()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D; 2.B; 3.C; 4.A; 5.C;6.B; 7.A; 8.D。
二、多项选择
1.ABCD; 2.CD; 3.ABCD; 4.ABCD; 5.ABD。
(三)判断正误
1.×; 2.√; 3.×; 4.√; 5.×; 6.√; 7.×;8.×。第十二章 控制基础
一、单项选择
1.能够有效发现计划与计划实施之间差距的管理环节是()。
A.领导 B.组织 C.控制 D.决策
2.管理的各项职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循环过程,而()始终是一次管理循环过程的终点,同时又是新一轮管理循环过程的起点。
A.计划 B.控制 C.协调 D.指挥
3.即时控制通常指的是()。
A.现场控制 B.前馈控制 C.反馈控制 D.全面控制
4.依据控制措施作用的()不同,控制可分为现场控制、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
A.内容 B.范围
C.对象 D.环节
5.某企业将2006年本企业的历史最高利润额作为本的利润指标,这在控制标准中属于()。
A.历史标准 B.计划标准 C.最高标准 D.标准
6.在控制标准中,诸如单位产品产出所需工时数、耗电量、原材料消耗量,及单位机器台时产量、货运吨公里油耗等标准属于()。
A.价值标准 B.实物标准 C.收益标准 D.成本标准
7.某单位制定的年终考核指标中有一条“工作要认真负责”,这样的标准不符合控制标准的()要求。
A.目的性 B.多元性 C.可检验性 D.协调一致性
8.控制工作应当着眼于组织发展的整体需要,这就要求控制应具有()。
A.全局观念 B.与计划协调一致C.建立客观标准 D.切合管理人员特点
二、多项选择
1.企业中应当承担控制职责的人员包括()。
A.企业高层管理人员 B.行业主管人员C.中层管理人员 D.基层管理人员
2.按照控制对象的范围,可以将控制分为()等类型。
A.全面控制 B.局部控制C.官僚控制 D.文化控制
3.控制系统是指由()组成的具有自身目标和功能的管理系统。
A.控制主体 B.控制客体C.控制信息 D.控制措施
4.下列选项,()属于没有确定的实物单位而只以一定的金额予以表示的控制标准类型。
A.销售额 B.耗电量 C.成本总额 D.工资总额
5.用于衡量工作绩效的各种信息应满足()等方面的要求。
A.及时性 B.可靠性 C.经济适用性 D.灵活性
6.为了保证对组织工作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者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A.目标明确原则 B.控制关键点原C.刚性原则 D.及时性、经济性原则
三、判断正误
1.控制就是为了确保既定的组织目标得以实现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正偏差等管理活动的统称。()
2.控制工作只是上级主管人员或主要是中层主管人员的职责。()
3.前馈控制实际上是一种“亡羊补牢”式的控制。()
4.一般来说,高层管理人员主要从事例外性的、非程序性和重大的程序性控制活动,而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集中从事例行的、程序性的控制活动。()
5.控制的目的必须是对控制客体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评价。()
6.成本标准和收益标准都属于实物标准。()
7.统计师和会计师喜欢用复杂的表格形式,工程技术人员喜欢用数据或图表形式。控制工作必须切合管理者的个人情况。()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C;2.B;3.A;4.D;5.A;6.B;7.C; 8.A.
二、多项选择
1.ACD; 2.AB; 3.ABCD; 4.ACD; 5.ABC; 6.ABD。
三、判断正误
1.√; 2.×; 3.×; 4.√; 5.×; 6.×; 7.√。第十三章 控制系统和方法
一、单项选择
1.人员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是()。
A.各级管理者 B.员工的行为C.人事部门 D.主管人员
2.基层管理者常用的控制方法是()。
A.培训 B.直接监督或巡查
C.股票期权 D.人事调整
3.人事调整的目的是()
A.企业效率最大化B.企业利润最大化C.保证工作或任务的完成 D.节约成本
4.进行质量控制,首先应该掌握()。
A.成本收益分析法B.供应链管理方法
C.全面质量管理方法 D.预算控制
5.对于营利性组织来说,()是提高组织经济效益或获取价格优势的基本途径。
A.质量管理 B.降低成本 C.采购控制 D.产品控制
6.确定目标成本的方法中,()是以组织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确定的各项劳动定额、消耗定额为基础制定的目标成本。
A.历史成本法 B.计划法
C.定量法D.定额法
7.对供应商的评价中,()主要涉及的是供应商响应买房需求变化的能力。
A.技术能力 B.服务能力 C.协同能力 D.供应能力
8.()是指以组织整体为范围,涉及组织所有收入或支出项目的总的预算。
A.部门预算 B.收入预算 C.刚性预算 D.总预算
9.()控制能够反映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进而使管理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A.流动性 B.运营能力 C.损益 D.成本
10.()反应企业资产创造利润的效率。
A.销售利润率 B.产品合格率 C.固定资产折旧率 D.投资收益率
二、多项选择
1.人员控制系统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明确任务及偏差的责任人 B.为岗位或任务配备合适的人员
C.合理安排薪酬 D.调动员工士气,提高员工的执行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2.一般来说,对作业系统的控制主要围绕()等问题展开。
A.利润 B.质量 C.成本 D.采购
3.单位产品的总成本一般由两部分构成:()。
A.单位成本 B.固定成本
C.平均成本 D.可变成本
4.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预算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包括()。
A.刚性预算和弹性预算 B.采购预算和成本预算
C.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 D.总预算和部门预算
5.零基预算的程序包括()。
A.建立预算目标体系 B.逐项审查预算
C.编制预算 D.排定各项目、各部门的优先顺序
6.从组织层次上来看,绩效可以划分为()。
A.员工个人绩效 B.部门绩效 C.全面绩效 D.董事会绩效
三、判断正误
1.人员控制系统的控制主体是各级管理者。招聘、培训、报酬、绩效考评等工作主要由人事部门负责。()
2.授权是指上级把自己的职权授给下属,使下属拥有相当的自主权和行动权。()
3.培训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训机构的选择。()
4.质量不仅仅是指服务质量,还包括产品质量、管理质量、成本控制质量、组织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相互服务和写作的质量等。()
5.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在不同环节发现的有关信息要尽可能在组织内部共享,以利于共同提高产品质量。()
6.在作业系统的产出一定的情况下,成本费用越高,作业系统的效率越高。()
7.采购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输入品进行评价和挑选,以确保输入品的质量、数量和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
8.员工个人绩效与组织资源条件、业务流程和管理体制等因素有重要关系。()
9.在平衡记分卡的实施过程当中,会受到文化、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的质与俄和影响。()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B; 2.B; 3.C; 4.C; 5.B; 6.D; 7.C; 8.D; 9.B;10.D;
二、多项选择
1.ABD; 2.BCD; 3.BD; 4.ACD; 5.ABCD; 6.ABC。
三、判断正误
1.×; 2.√; 3.×; 4.×; 5.√; 6.×; 7.×;8.×; 9.√。
第三篇: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
政治学原理作业1 1.什么是政府?(20分)
政府广义的政府包括各类国家权力机关在内,是一个国家的立法、行政和司法等机关的总称。狭义的政府仅仅是指国家机关中执行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能的行政机关。它具有阶级性、公共性、权威性、有机组织性和特定的职能规定性。
2.现代政府应具有哪些职能?为什么?(40分)
具体地讲,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主要应该是:
(1)为社会经济和社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公共政策;
(2)通过财政、金融、货币等宏观经济调控手段调节市场,引导社会经济发展;
(3)通过经济立法执法等法律手段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4)扩大政府社会控制和社会服务功能,维持社会秩序,提供社会福利;
(5)优化政府本身的管理,实现政府行政的法制化和高效化。
因为政府不再只担当守夜人的角色,干预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发展,加强宏观调控,增加政府权力,更有实质性作用。
首先,“中国经济向中高端迈进,打造中国升级版,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建设现代政府。”
其次,政府要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给市场让出更大的空间,创造更公平的环境,让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潜力、竞争力争相迸发出来,从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当代中国政府应该具有哪些职能?为什么?(40分)
(1)政治职能。政治职能,是指政府为维护国家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外保护国家安全,对内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能。我国政府主要有四大政治职能:①军事保卫职能;②外交职能;③治安职能;④民主政治建设职能。
(2)经济职能。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管理的职能。我国政府主要有三大经济职能:①宏观经济调控职能;②提供公共产品的服务;③市场监管;④社会管理。
(3)文化职能。文化职能是指政府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依法对文化事业所实施的管理。我国政府的文化职能主要是:①发展科学技术;②发展教育;③发展文化事业;④发展卫生体育。
(4)社会职能。政府的社会职能主要有:①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的职能;②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职能;③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的职能;④提高人口质量,实行计划生育的职能。
因为,我国国家政权的对内对外的国家职能,维护的是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国家的职能既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所决定,又集中反映了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鲜明地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政治学原理作业2
一、个人讨论提纲(30分)舆论监督的功能:
1、以其公开性、及时性、广泛性和评价性而对政治权利主体具有强大的威慑力;
2、其监督载体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介,其宣传评价会对政府的滥用职权构成强力制约;
3、报刊、广播、电视等與论工具对政府机关的监督是其它监督无法取代的,这种大众传播媒介一旦与其它监督机构配合,能产生很大的政治压力和效应;
4、是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
5、特别是网络监督它具有公开透明、受众面广、意见多元、信息量大、传递迅速、互动性强、不受地域限制、隐匿姓名等,这是媒体传播方式和手段的革命,也是廉政监督力度与效率的革命。
二、联系实际的例子(30分)提示:
1、可以举一些贪污腐化、行贿受贿、赌博嫖娼、玩忽职守等腐败现象或例子,或者结合单位的实际例子,通过社会舆论监督挽回了损失。
2、可以列举通过舆论监督对不当或越轨的权力行为予以及时的矫正和补救方面的例子,如由于官僚主义的影响,公职人员素质低下造成的影响,决策失误造成的影响等方面均可。通过舆论监督挽回了损失。
三、小组讨论结论(40分)
(1)使得权力主体的用权行为完全处于一种透明化的状态,没有滥用权力的条件和机会,体现了预防功能;
(2)能有效地防止权力运用偏离法定轨道,促使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用权;起到教育功能。
(3)促使了权力主体审慎地运用权力;起到保健功能。(4)逐步完善整个政治体制的建构;起到矫正功能。
(5)对滥用权力的行为及其责任者进行惩戒,对于决策失误、官僚主义等造成不良后果,追求责任者政治和法律责任,进行相应的处理,起到惩戒功能。
政治学原理作业3 撰写读书笔记提示:
(1)5本书只要选择其中一本写写一篇读书笔记就可以了。字数不少于1000字。(2)一定要有题目,如 读《论语》笔记、读《政治学》笔记、读《硬球—政治是这样玩的》笔记、读《君主论》笔记、读《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笔记,五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即可。
(3)把所选题目输入“百度”中搜索一篇复制下来进行适当修改,满1000字后抄在作业本上。
政治学原理作业4
一、填空题
1、微观
2、马克思主义
3、保守主义
4、仁义礼智信
5、墨子
6、政治革命。
二、1、B
2、BD
3、ABCD
4、D
5、ABC
6、ABCD
7、B
8、ABCD
9、D
10、AB。
三、名词解释
1、利益集团:是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2、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3、有限政府:是指政府自身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上受到法律和社会的严格限制和有效制约。
四、简答题
1.民主具有哪些价值?
(1)首要价值在于“自治”。民主的实质就是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管理,即“自治”。它是人类生活的理想境界,意味着个人充分实现自由。
(2)民主的第二个价值在于“平等”。民主反对任何特权,反对权力垄断,强调公民平等,公民平等地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权力。
(3)民主的第三个价值在于“权威”。民主反对霸权,反对个人专制,反对强暴统治。民主是一种法的权威、合理性的权威和对人人平等的公共权威。
2.政治权力的实现和作用方式有哪些?
(1)暴力方式(武力)。暴力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直接以暴力手段实施政治权力。
3(2)压力方式(操纵)。压力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运用政治权力对政治权力客体形成一定的强制形势,由此使权力客体意识到政治权力作用的后果而不得不按照政治权力主体的意志做出行为选择,从而达到自己的既定目的。
(3)命令方式(权威)。命令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借助于某种传播媒介,以指示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志,要求政治权力客体照此行事。
(4)规范方式(契约)。规范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制定或借助于某种社会规范来贯彻自己的意志,规约政治权力客体的行为。
(5)说服方式(灌输)。说服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以特定的理论、方案实现与政治权力客体思想的和心理的沟通,进而贯彻自己的意图。
(6)奖酬方式(激励)。奖酬方式即政治权力主体运用自己掌握的资源对政治权力客体施行奖酬,以鼓励或激励其按照预定的目标行动。
(7)处罚方式(遏制)。处罚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依据某种规范或要求对政治权力客体的逾矩行为进行程度不同的惩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规范方式的一种补充方式。
3、统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政治色彩浓厚,在古代社会,政治、行政二者合一,以统治为核心理念,公共性尚未得到充分自觉。此时的治理基本上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而很少具有公共利益的色彩;
(2)治理权力来源于最高统治者。权力的拥有者和行使者在欺压愚弄人民的同时,居高临下地统治着人民,防止人民起来反抗;
(3)政府职能包罗万象。在古代社会,国家和社会高度融合。国家可以随时侵入社会,但社会力量对于政府的参与也往往缺乏制度化的渠道。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统揽于政府。
(4)治理方法单一。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以统治为核心理念的治理主要运用酷刑和宣传教化的手段。统治者一方面用残酷的刑罚威慑民众,另一方面用教化的手段用宗教或宗教化的思想禁锢民众。
五、论述题 试述人民主权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
首先,人民主权原则明确指出主权属于人民,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因此国家机关的建立应该经人民的同意,国家机关的权力应该受人民的监督,一切政治权力应该属于人民。在国家机关与人民的关系中,人民是主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只是受托者。这是人民主权原则的核心。
其次,既然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人民就有权要求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务。只有通过人民全体的默契或表示,国家才能获得权力,也只有在为了全体人民的利益时,权力才能给予国家。因此,权力总是归属于人民,总是服务于人民。
再次,人民通过选举等方式将主权委托给国家机关,从而使国家机关拥有了治权,但人民始终掌握着“最后权力”,当国家机关违背人民的整体利益和意志时,人民可以起来更换它。
最后,宪法还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来体现人民主权,一方面通过规定人民的委托表现为国家机关的权力,有关国家机关因此取得了派生的权力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则规定公民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广泛的权利和自由,这是宪法实现人民主权原则的重要途径。
第四篇:现代管理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缩小(本站推荐)
现代管理原理形成性考核册
参考答案
现代管理原理作业1
一、理论分析题(40分)
关于管理的含义,不同的管理学家有不同的解释。试叙述至少三种关于管理的定义。
答:管理的概念是管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
由于管理活动的 广泛性和复杂性、研究的侧重点的不同,管理学家对其下的定义也不同。例如:
泰罗认为: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指导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我们认为: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现代管理原理作业2
案例分析题
一、案例东方电力公司的计划工作
1、答:为了保证计划的有效性,任何计划工作都要有步骤地进行。完整的计划工作应包括:
机会分析、确定计划、明确计划的前提条件、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评价各种备选方案、计划分解、编制预算。
2、答:有关计划的类型方面,可以建议公司按照计划的广度分类,将计划分为战略计划和作
业计划。战略计划应用于整个组织,有高层管理人员根据总体发展的需要来制定,并通过确定使命、目标、方针来协调组织内部个部门的关系。作业计划以某项职能或活动为对象,有中低层管理人员根据战略计划的要求来制定,内容具体,操作性强。
依本案例的具体情况,还可以按照组织管理职能进行分类。通常与组织中按照职能划分的部
门相对应。那么,企业的各职能部门在战略计划的框架下,制定本职能部门的具体计划。
二、案例把所有“鸡蛋”放在微波炉里
1、答:战略是组织为了实现长期生存和发展,在综合分析组织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作出的一系列全局性和长远性的谋划。战略是有组织最高管理层制定的,是企业家经营思想的集中体现。
微波炉生产的技术在国外已经是成熟的。然而在国内却是曙光初现。在中国,微波炉市场将
是一个基数小、发展速度快、潜力巨大的市场。
为此,格兰仕果断进行了战略转移。投资到微波炉的行业中。
2、答:格兰仕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果断进行战略转移,大胆关闭了收入可观的羽绒服生产
线,进入与原行业毫不相关的微波炉行业,确实是有魄力的决策。随后率先引进先进技术,有集中企业资源进行技术和市场开发,使企业成长为全球最大规模的微波炉生产厂家。
3、答:“将所有的鸡蛋都放进一个篮子里,然后看好这个篮子”,将这句话引入经营上,就是:
选择一个有前景的行业,集中全部资源去发展,即实行专业化经营。
这是中小企业经营战略的理想选择:在企业势力不强、内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企业应优先
选择单一行业甚至单一产品为重点,集中优势夺取市场地位,进而成为大企业。
现代管理原理作业3
一、理论分析题
举例说明,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
答:领导者与管理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权力的来源。
管理者的权力来源于组织任命,其权力是正式的、合法的。
领导者的权力来源于两个方面:组织任命;自发产生,既可以不应用正式权力来影响他
人。
在理想的情况下,所有的管理者都是领导者。(要求管理者具有利用非正式权力影响下属的能力)
领导者不一定都是管理者。
例:(课本第173页)乔治`拉斯金是美国的一位中学老师。2001年9月,美国世贸大楼发生
恐怖袭击后的几个小时乃至几天里,他成为极为重要的领袖。尽管他没有正式的职位,但是他凭借自己的冷静、智慧和知识,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众多的志愿者,为处于灾难中的人们提供危机咨询服务,鼓励人们战胜恐惧,重塑生活的信心。乔治`拉斯金就是一个典型的领导者而非管理者。现代管理原理作业4
一、单项选择题
1、C2.C3.C4.A5.D6.C7.C8.D9.B10.D11.C12.A 13.B14.C15.C16.C17.A18.A19.B20.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2.ABC3.ABCD4.BD5.BC6.DBA7.ACD8.CD9.ABCD10.BC
三、判断正误
1、错
2、错
3、错
4、错
5、对
6、错
7、错
8、对
9、错
10、对
11、错
12、对
13、错
14、对
15、错
16、对
17、错
18、错
19、错20、对
四、案例分析
案例一文化到位找到新感觉
1、答: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银华公司在企业管理和发展方面出现了严重困难。公司经过调查分析后认为,社会的巨大变革、企业生存空间和职工心态的变化,使得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理念、制度、方法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必须改革,把创建先进的企业文化引入经营管理。一直以来,公司把企业文化建设摆在头等位置,总经理说“在新世纪,拥有文化优势,也就拥有竞争优势”
2、答:四川银华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做了如下的工作:认识明确;体制健全;方式灵活;投资到位。所以,取得显著成绩。
3、答: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企业文化引入我国,但直到现在,人们在认识上仍存在许多误区,如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形象宣传,有的认为那只不过是做表面文章。
其实,企业文化最根本的是坚持“以人为本”。它的作用在于“让人心动”。如果企业的员工“心动”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企业就兴旺发达;如果让用户“心动”了,企业产品就有了市场。正是这样,许多企业家把企业文化建设看作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案例二39滴焊料
1、答:洛克菲勒找到的关键控制点就是“节约焊料”
由此制定出:39滴焊料是本公司各工厂每只油罐的统一规格。从此事可以看出洛克菲勒从严管理、节俭治业的精神。
2、答:控制工作的原则有:目标明确原则;控制关键点原则;及时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经济性原则等。
控制关键点原则要求管理者应将主要经理放在最为重要的事项、活动或环节上。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找出和确定最能反映或体现工作成果的关键因素,以此制定合理的控制标准,并加以严密控制。还要关注那些关键点上的例外事件。
第五篇: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政治学原理作业1
答案:一,我认为对政治权力而言,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都很重要,权力制约是外力作用,道德制约主要是靠掌握权力的主体自身的反省,联系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买车**这一案例,我认为权力制约更好,道德制约也应起辅助作用.二,制约政治权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民主政治立法和行政立法,健全监督制约权力的法律体系.(1)完善规范权力主体方面的立法.(2)抓紧行政程序立法.(3)完善廉政方面的法律.(4)完善监督方面的法律,以避免权力的滥用.2.搞好内部权力分解,建立科学的权力制衡机制.对一些重要的权力,必须加以分解,交由不同的部门和人员交叉分工序行使,使之在分工序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互相监督制约,从而改变由同一部门或同一个人多项职能揽于一身,一个人说了算的做法.3.推进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应运用行政手段,教育手段,法律手段等多种方法和途径深入宣传,广泛发动,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采取硬性措施,推动公开办事制度的深入实行.4.强化以权力制约权力,建立有力的监督机构.(1)在现有体制下,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应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以使各监督机构协调行动,形成监督合力.(2)强化行政监察机关的地位和职权.提高行政监察机关的规格,设立“行政监察委员会”,(3)在纪检监察机关双重领导体制的基础上,强化其垂直领导关系,逐步过渡到以垂直领导为主,以
保证其独立履行监督职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5.还要强调社会监督,其途径和方式包括有公民监督,社会团体监督以及舆论监督.公民监督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舆论监督是一种宪法权利,舆论监督需要立法保障,兼具私益与公益的双重性质,舆论监督行为需要法律限权.政治学原理作业2 个人讨论提纲:(根据给出的小组提纲挑选一部分作为自己的个人提纲),社会监督所具有的功能
(1)社会监督的预防功能.社会监督不仅具有外在的对权力在支配权力过程中各种行为的约束功能,而且还能通过把权力与责任联系在一起,建立起权力主体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权力主体必须承担行使权力的后果与责任,这样也促使了权力主体审慎地运用权力.(2)社会监督的矫正功能.一旦用权失误发生,社会监督机制会诉诸于规定的程序及时调整,以减少用权失当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和损失.另外,通过社会监督还可以及时发现国家在管理机构,管理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缺陷,逐步完善整个政治体制的建构.(3)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社会监督要求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救济途径与之相配合,作为它的坚实后盾和可靠保障.(4)社会监督的保健功能.社会监督作为一种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它
形式上是广大社会成员对少数处于执政地位者的权力制约,本质上却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体系的之中利益表达以及对公共利益的一种维护方式.(5)社会监督的教育功能.社会监督对于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增强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提高公民的政治行为能力都是大有帮助的.联系实际的例子:(根据给出的多个例子任选一例,如果同学们能想出例子更好)1,诸如报刊,杂志,网络和电视等大众媒体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就是扮演的社会监督角色.媒体以调查,报道和评论等舆论形式揭发政府体系中的有些不作为和不法行为,成为了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比如2003年3月,中国中部湖北省青年孙志刚在南部的广州市因为没有携带任何证件外出,被当地一个公安派出所收容,并被殴打致死.这一事件被新闻媒体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最终,涉案人员全部被依法严惩.此外,这一事件的被曝光也加速了中国政府废除旧有的强制收容制度而改为自愿接受救助的步伐.“孙志刚事件”只是中国众多新闻舆论监督案例中的一个例子.2,哈尔滨“宝马撞人事件”,一领导干部的儿媳在与一卖葱的农妇发生争执以后,其驾驶的宝马汽车突然往前冲出,农村妇女被当场撞死,还有12个人受伤.后被新闻媒体曝光,肇事者得到了应有的惩罚.3,山东的“市长下跪事件”.山东妇女李玉春因为举报济宁市副市长的劣行,并公布了这个官员下跪的丑态,而备受全国舆论的关注.小组讨论提纲:
如何发挥社会监督的功能 发挥社会监督功能的途径有三个:(1)公民监督,主要是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主人”对“社会公仆”的直接监督.(2)是舆论监督,社会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采取多种形式,表达和传导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以实现对政治权力运行中偏差行为的矫正和制约.在整个社会监督体系中舆论监督有其独特的优势.(3)是社会团体监督,即各种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对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监督,是通过选举,请愿,对话,示威,舆论宣传等形式,构成了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监督.政治学原理作业3 《君主论》读书笔记
马基雅维里是意大利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以主张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而著称于世,马基
雅维里主义也因之成为权术和谋略的代名词。他的君主论虽然篇幅最小,但却是他的所有著 作中最有影响力的。
《君主论》主要讨论了君主国是什么,有哪些种类,怎样获得,怎样维持,以及为什么丧失,在15章以后讨论了君主所必须有的思想感情和性格,而这恰恰就是饱受争议的地方。
马基雅维里认为,人类愚不可及,总有填不满的欲望、膨胀的野心;总是受利害关系的左
右,趋利避害,自私自利。因此,利他主义和公道都是不存在的,人们偶尔行善只是一种伪装,是为了赢得名声和利益。人都是“忘恩负义、心怀二志、弄虚作假、伪装好人、见死不救和
利欲熏心的”;即使最优秀的人也容易腐化堕落,因为作恶事更有利于自己,讲假话更能取悦
于别人。人民有屈从权力的天性,君主需要的是残酷,而不是爱。人应当在野兽中选择狮子和
狐狸,象狮子那样残忍,象狐狸那样狡诈。君主不妨对行恶习以为常,不要因为残酷的行为受
人指责而烦恼;“慈悲心是危险的,人类爱足以灭国”。马基雅维里有句名言:“只要目的正 确,可以不择手段”。
马基雅维里还指出:受人敬爱不如被人惧怕,“一个君主被人惧怕比起被人爱,更为安全
些”。但有时又有必要让人民相信君主是“集美德于一身的人”,也就是说,统治者在公开场
合应表现出爱民如子和仁慈宽厚的样子。惩罚人的事应让其他人去干,最后还可嫁祸于人,找
替罪羊,以避免自己受到国民的谴责。奖赏别人的事应当亲自出面,以免让下属行私惠。给人
恩惠要一点点地来,让他有盼望;给人打击要一下致其于死地,不让他有报复的可能。君主平
常应当不露声色,对凡事装作懵懂无知,避免让下属了解自己,但对下属自己心中要了如指掌,随时操纵他,并且动用杀伐大权。马基雅维里认为,君主应当绝对地控制武器精良和素质优
秀的军队,“任何人只要有他自己的装备精良的军队,就会发现无论时势如何骤转,他自己总
是处于有利的地位”。还有,君主为了保持权力的自主性,绝不可相信任何人;不可对别人吐
露真心,不可指望别人对你诚实,更不可把命运系于别人身上。君主要经得起孤独的煎熬,“
最危险莫过于意气相投的人”。所以,应当怀疑一切人,组织耳目对之暗中监视,网罗党羽排
除异己,设置职权相互牵制„„。总之,为保住君主的地位,采取一切手段都是允许的。
这本书使我看到了,如果把人性中的恶,极端化为一般情形时,所推演出得“不择手段”
论,为什么现实世界中有很多人,很多事符合马基雅维利的论述,就是因为人类是存在他所说的
这些缺陷和问题的;但是应该看到,人类性格中依然存在善的力量,正义和良知,恶的欲望和
善的良知互相作用,就形成了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复杂的个体---我们。
政治学原理作业4 一,填空题: 1,公民的意志 2,权利制约 3,国家暴力 4,权力的滥用 5,政治社团 6,宪政建设
二,选择题:
1、C
2、D
3、ABCD
4、AD
5、CD
6、B
7、ABCD
8、D
9、ACD
10、B
三、名词解释:
1.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2.君主制:是指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国王、皇帝、沙皇、大公、苏丹)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管理形式。
3.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四、简答题:
1.宽容和理性精神体现在政治上包含哪些内容?
答:宽容和理性精神是现代文明的精神实质。它包括如下内容:
一是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
二是妥协精神;
三是每个人在行动与言论时应当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
2.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1)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2)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
(3)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
(4)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
3.儒、法、道、墨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答:(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苛政、刑律治天下。
(2)法家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
无为而治”。
(4)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五、论述题:
“公权”与“私权”的划分是对“权威”与“自由”关系的界定和确认,其理论和现实意义是:
(1)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共权力有效行使的保证。如果公共利益与公民个人利益存在矛盾或不一致的时候,就需要对“公权”和“私权”做一个划分,从理论上提供理论依据,从法律上提供法律保障,这就为公共权力机构有效行使权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法律准绳。使权力得到有效行使和利用;
(2)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权利充分实现的保障。在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公共权力机构或者出于保护公共利益的目的,或者出于机构工作人员的私利目的却往往打着保护公共利益的旗号,对公民个人权利进行侵害。如果对“公权”和“私权”进行明确划分,就能从法律上对公民权利实行有效保护,防止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权利的损害;
(3)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能防止“公权”对“私权”的侵犯。从理论上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限制公共权力,保
护公民权利,并从法律上赋予公共权力效力范围,规定公民权利保护范围,为二者各自的活动界定范围,能够有效防止“公权”超越其界限而产生的对“私权”的侵害;
(4)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能够对公共权力有效行使提供保障,对公民权利实行有效保护。权力的范围有所限制,权力的行使有法可依,并受到约束和监督,权利得到合法保护,这是对社会秩序的基本确认。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划分“公权”与“私权”的界限,使权力得到有效限制、权利得到有效保护,这是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