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8月份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八月份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机电)
一、8月份机电工程完成情况
1、西翼回风巷变电所变压器外移,已完成。
2、3100采区回风上山安装φ159、φ108防灭火、消防管路各300米,已完成铺设。
3、3100轨上底车场安装φ159高压风水管路各300米,已完成。
4、西翼总回风巷安装Φ57消防管路300米,已竣工。
5、副井调绳完毕。
6、主井天轮轴承清洗换油已完成。
二、8月份机电工程未完成情况1、3115泄水巷撤泵、撤管路尚未完成。
2、主井电控系统调试完成,但未验收。
三、分析1、3115泄水巷撤泵、撤管路未完成,主要是撤面影响。2、8月份电费是1252460.53元,电费比上月增加32558.77元;电量是2256320度,比上月电量2190320度多66000度。原因是;矿井开拓力度加大,战线加长,使扇风机,压风机用电量增加29100度,再就是生产配套设施及基本建设进度加快,使电量增加36900度。8月份电费单价与上月持平,0.55元/度。
机电部
2005.9.8
第二篇:月度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模版
月度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模版
第一部分: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全面完成情况 一,公司经营指标完成情况见下表: 单位:元
二,公司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资产经营责任书列示内容:进度,完成情况)1, 2, 三,经营管理目标完成情况及主要成绩总结
1,根据年初各单位签订的经营责任管理目标,一一对比,说明完成情况并分析原因.2,在全面反映企业总体财务状况的基础上,主要对企业经营管理中取得的成绩及原因进行说明.第二部分:公司经营情况.(可以列表说明)公司经营价值 单位:万元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收入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截止**月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万元,完成预算的 ,较上年同期增长 %;实现净利润 万元,完成预算的 %,较上年同期增长 %.⑴,公司各主要产品收入实现情况见下表: 预算完成分析说明: ⑵,主营业务收入与上年同期分析: 与上年同期分析说明: ⑶,销售增长分析:公司收入构成分析(现销收入和赊销收入):主营业务构成分析
(地路内路外):影响收入的价格因素与销售量因素分析: ⑷,详细分析经营情况: 2,利润指标完成情况分析.截止**月末,公司累计实现利润总额****万元,占全年预算的%.其中销售毛利****万元,期间费用****万元.⑴,销售价格变化对销售毛利的影响****万元,详细情况见下表: ⑵,主营业务成本对销售毛利的影响****万元,详细见下表: 预算完成情况分析说明: 主营业务成本与上年同期分析,详细见下表: 与上年同期分析说明:(主营业务成本降低额=本年实际成本-按本年实际销售量计算的上年实际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降低率=主营业务成本降低额÷按本年实际销售量计算的上年实际成本)⑶,主要可比产品单位成本与预算成本对比表: 上表中,单位成本和预算比较差距较大的产品主要是****,****,****,具体原因分析于下: 产品1 产品2 主要可比产品与上年同期单位成本对比表: 上表中,单位成本和上年同期比较差距较大的产品主要是****,****,****,具体原因分析于下: 产品1 产品2 ⑷,制造费用及期间费用分析.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分析,找出增加及节余的主客观影响因素.物耗,修理费,科研经费,办公费,招待费,差旅费等是否突破预算,与去年同期比较,如何控制,抓住重点和异常问题,重点分析.(可列表说明)二,公司资产状况分析
截止**月末,资产总额****万元,负债总额****万元,所有者权益****万元,资产负
债率****%,期末存货****万元,期末应收账款****万元,主要指标列示如下表: 1,企业财务状况全面分析.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变动分析,说明原因.2,资产分析.资产结构与变动分析(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形资产等占总资产的比重及其变动);资产结构优化分析;3,流动资产分析.流动资产增减变动分析;流动资产结构及变动分析.应收账款分析.重点说明本年应收账款变动原因及采取的措施;坏帐准备分析.存货分析.存货规模与变动情况分析;存货结构和变动情况分析;存货计价和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利润的影响.4,投资分析.长期投资分析;短期投资分析.5,负债分析.负债结构变动及其对负债成本的影响分析;流动负债结构及变动分析;长期负债结构及变动趋势分析.6,税金分析.已交税金;应交税金.7,股东权益分析.所有者权益结构及变动分析;资产保值增值能力分析.三,现金流量分析(重点分析,可列表说明)1,现金流量总体分析.预算完成情况;与上年相比变动情况,分析原因;现金流量结构分析.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与预算和上年相比,分析原因;结构及变动分析;当期销售回款,应收款清欠分析;分产品和路内外回款分析;原材料采购付款率分析.3,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投资收益,投资前景分析.4,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筹资方式,筹资结构,筹资成本是否合理,筹资能力分析.5,采用指标: ⑴,净现金流量适当比率
净现金流量适当比率是用于确定企业从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能否充分用于支付其各项资本支出,存货净投资及发放现金股利的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净现金流量适当比率=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之和/(资本支出+存货增加额+现金股利)四,综合分析(重点分析)
1,盈利能力 ⑴,主营业务利润率
⑵,销售现金比率 =(经营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100% ⑶,净利润现金含量,净利润现金含量在所有评价盈利质量的指标中最为综合,它对识别人为操纵利润,防范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有重要作用.该指标低,说明企业净收益质量不高;该指标较高,说明收入,费用的确认与现金收付之间差距较小,净收益有足够的现金保障,净收益质量较高.计算公式: 净利润现金含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 相关指标:销售现金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销售额;注:净利润剔除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等,用经营活动净利润替代净利润;⑷,总资产报酬率和现金流量与总资产的比率
现金流量与总资产的比率反映企业营业所得现金占其资产总额的比重,反映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资产报酬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现金流量与总资产的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资产总额
注:现金流量与总资产的比率反映企业总资产的运营效率.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的资产运营效率越高.该指标应该与总资产报酬率指标相结合运用,对于总资产报酬率较高的企业,如果该指标较低,说明企业的销售收入中的现金流量的成分较低,企业的收益质量就会下降.综合分析,评介,要求结合公司具体经营情况,具体分析.2,偿债能力分析
⑴,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⑵,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⑶,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经营现金净流量 ÷流动负债 3,资产管理能力分析(重点分析)⑴,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销售收入 注: 1)第一要明确其局限性:季节性经营企业;大量分期收款,大量现金结算;应收
款大幅变动等情况计算的结果是没有用处的.2)在销售收入中应该加入税金这一块;3)平均应收款取期末和期初两个数计算.4)把应收款中实际不能收回部分剔除.⑵,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率=销货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360)÷销货成本 第三部分:重大事项说明 1,公司资本性支出情况;2,公司专项经营性支出情况 3,重要资产转让及其出售情况;4,重大诉讼,仲裁事项;5,公司收购兼并,资产重组事项;6,对公司有重大影响的国家政策,行业政策变化;7,或有事项,承诺事项,重大合同(担保,抵押等)事项;8,重大投资,融资活动.第四部分:存在的问题分析(重点分析)在全面财务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因素分析说明.抓住关键问题,分清原因.第五部分:采取的措施和建议(重点)针对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建设性的建议.第六部分:经营预测分析(预测下一季度和全年状况)根据市场变化和企业经营趋势,说明公司拟采取的经营策略和计划,预测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对企业未来发展及价值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
第三篇: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范文
经济活动分析是人们认识客观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法,它通常是以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为指导,以会计核算、统计报表、计划指标和调查的情况为依据,运 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某一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或某一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探索经济规律,评价成败得失,探讨其中原因,寻求改进方法,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全面反映了经济活动分析过程,也简称为经济活动分析。
市场调查报告是对市场中现在情况的分析与判断,市场预测 报告是对未来情况推测和把握,而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是对已经发生过的经济过程进行剖析,总结经验和规律。
一、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作用与种类
经济活动分析是加强经济管理、进行科学决策、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和措施,作为反映经济活动分析结果的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在经济生活中 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一,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客观经济活动的情况。
为制订和调整经济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从而及时、正确地指 导经济活动,解决经济问题。
第二,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其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情况。
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改善经营管理,想 方设法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第三,可以为财政、金融、工商、税务部门提供信息资料。
使他们了解企业的 生产、经营、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管理,有效地发挥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职能作用。
第四,及时地帮助经济管理部门尤其 是企业了解市场动态。
预测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使其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做到“未雨绸缪”。
二、经济活动分析的种类
划定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种类,既有利于经济活动分析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把握不同类型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特点和规律,从而写好经济活动分 析报告。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在经济活动中应用十分广泛,因此其种类也很多,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
按照经济部门、经济工作内容,经济分析报告可以分为工业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商业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农业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等。
按照经济活动分析的对象,可 以分为财务状况分析报告、质量分析报告、成本分析报告、设备情况分析报告、质量分析报告、库存结构分析报告、市场动态情况分析招告、商品流转情况分析报告税收执行情况分析报告、资金运用情况分析报告等。
按照经济活动分析的内容范围,可以分为综合分析报告、专题分析报告、简要分析报告。
按照经济活动分析的目的,可以分为事前预测分析、事后检查分析。
按照经济活动分析的时间,可以分为定期分析和不定期分析、预期分析和期终分 析。
按照经济活动分析的部门和人员,可以分为专业分析和群众分析。
按照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形式,可以分为文章式分析报告和 表格式分析报告。
三、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结构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结构因材料的内容和分析的目的不同而定,写作时要合理安 排。其基本结构一般包括标题、正文、落款三个部分。
(一)标题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标题通常有以下几种结构形式:
标明被分析单位、分析的时限、分析的内容及文种。如:《中国农业银行××省分行1994年第一季度储蓄结构分析报告》。有时也可省去单位和时限。如:《资金 拆借购货币政策操作分析》。也有直接标明分析报告的结论论点,如:《信贷资产质量下降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
(二)正文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正文一般采取导语—主体—结尾的结构形式,体现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构思思路。
1.导语部分
导语部分是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开头,通常是开门见山地概述主要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分析的必要性和目的、分析的中心内容、经济活动的基本情况。如 《1992年乡镇企业增长分析》的导语即概括介绍了我国乡镇企业1989—1992年的增长情况,并点出了总的评价,即“乡镇企业的增长重又走上了高速增 长的轨道”。也有直入主题点明分析的范围和主要内容。
2.主体部分
这是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全文的核心部分,要运用科学的经 济活动分析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有关数据进行运算推导,对影响经济指标的各种因素进行剖析研究,既分析经济活动的成效和经验,又揭露矛盾,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主客观原因,然后针对上述分析结果,作出客观、恰当的评价,得出结论。
在主体部分运用数据有两种方式。一是数据表格相对集中,先列出 表格和主要数据,然后分析评价,得出结论;另一种是边列举数据边分析评价,最后再附上完整的表格,给予总的评价,得出总的结论。
3.结尾部分
结尾部分主要是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即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或措施。也有的在结尾部分概括与总结全文,重申作 者的观点,或者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三)落款
一般要写明报告单位或报告人的名称或姓名,有的还要签字、盖章,最 后注明报告日期递交主管部门,也有一些用于研究的报告不需要落款。
四、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写作要求
完整、系统、准确的数 据资料和实地调查的材料相结合,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进行中肯的评价,提出切实的建议,是写好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关键。
(一)要充分占有 并恰当使用材料
真实、准确的材料是判断情况、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对策的依据。因此,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写作,首先要充分占有材 料,包括各种核算资料、统计资料、计划指标、调查收集到的实际情况等。在此基础上,要进行分析研究,即对各种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其系统化,并提炼出观点,写作时再根据主题的需要,恰当地运用收集到并处理过的材料来说明观点,阐述主题。
(二)要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揭示经济活动的规 律
经济活动分析是一门科学,写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时必须掌握并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使写出的分析报告具有严密的科学性,从而正确地指导经济 活动。
经济活动分析的方法很多,如调查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差额计算法、平衡分析法、因素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回归分 析法、相关分析法、线性规划法、投入产出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和分类分析法等等。下面着重介绍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两种。
1.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又称对比分析法或指标分析法,简称比较法或对比法,是最常用、最基本的一种经济活动分析方法,这种分析方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 具有可比性的数据加以对比,从而揭示出彼此的联系和差异,暴露问题,为进一步查明原因、提出对策提供依据。在具体对比分析过程中,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比计划,即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对比。通过这种对比,可以看出计划完成情况,显示问题所在,为进一步寻找其中的原因提供依据。
比历史,即分析期实际指标与前期(上期或上年同期)实际指标对比,也可以与历史最高水平线最低水平对比。通过这种对比,可以反映经济活动的发展动态,考察企业生产经营的改进情况。此外,某些经济指标不规定计划指标,必须进行历史对比,以便查明在提高产品质量方面取得的成果。
比先进,即分析期 实际指标与先进指标对比,可以与本地或国内不同地区的同行业先进指标对比,也可以与国外同行业先进指标对比,在企业内部还可与先进车间、班组成先进个人的指标对比。通过这种对比,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差距,从而采取相应措施,借鉴先进的成功经验。
2.因素分析法
在经济活动分析中,通过比较分析法揭示出了此事物与彼事物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形成,必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因素分析法就是用来分析研究经济指标变动中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从中找出影响最大的因素,从而采取相应对策,克服不利因素,促进经济的发展。在进行因素分析时,要注意抓住主要问题的主要因素作重点 分析。不能面面俱到,贪大求全。在分析时,既要重视对客观因素分析,也要重视对主观因素的分析,不能“见物不见人”,并注意捕捉带有一定倾向性的因素,要 有发展的眼光。如工业企业产品质量的下降,可能是由这些因素造成的:机器设备的老化、原材料质量不过关、质检制度的放松、工人质量意识的下降、老工人退休而大量新工人上岗后技术不熟练等。在分析时要从这些因素中找出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主观的,哪些是客观的;哪些是已经存在的,哪些是可能会 出现的等等,从而根据这种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尽快提高产品的质量。
(三)要注意分析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解决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
写经济活动分析报告,不是单纯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还要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指导经济工作或为经济决策提供参 考。提出对策不能空发议论,泛泛而谈,而要具体实在,有理有据,切实可行。
(四)结构严谨,重点突出,文字简明,数据准确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篇幅一般较长,因此写作时一定要服从主题需要。例如,全面分析报告要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抓住关键问题来考核经济活动的结果;专题分析报告 则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突出问题或根据中心工作的需要,一事一题,不散不乱;简要分析报告往往是抓住几个主要指标或一两个重点问题进行分析。不论是哪种类型的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在材料使用上,要用最适用、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材料来说明问题;在结构安排上要严谨周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在文字表述上要 简洁明了,文约意丰;在数据运用上要准确无误,必要时可制成图表。
【例 文】
中国人民银行为什么要实行稳健货币政策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我国经济增长放慢,投资和消费增长趋缓,出口大幅回落,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物价连续负增长,出现通货紧缩趋势。针对这种状况,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采取扩大内需的方针,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在宏观经济出现通货紧缩或通货紧缩趋势时,一般是同时采用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什么我国提出实行“积极的”财政 政策的同时,却提出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呢?
一是我国货币供应存量偏多。1978—199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 9.7%,零售物价年均上涨6.2%,广义货币(M2)年均增长23.6%,贷款年均增长20.6%,广义货币年均增长比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之和高出 7.7个百分点。由于货币供应量多年高速增长,广义货币量(M2)与国内生产总值现价(GDP)的比值呈连续上升趋势。M2与GDP之比,1998年为 1.31,1999年为 1.46,2000年为1.52,其比例之高居世界各国前列。M2主要是由银行贷款创造的,M2与GDP比率过高,说明多年来信用过分集中于银行,容易积累金融风险;同时,在货币供应量增长明显偏快的情况下,将增加中长期通货膨胀压力。在多年积累的货币存量过多的情况下,如果再过分扩张货币供给,就会进一 步扩大潜在的金融风险和通货膨胀压力,不利于宏观金融稳健运行。
二是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负债率过高,贷款有效需求不足。企业负债率过高和 资本结构单一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为25%左右,企业承受贷款能力较强,加上银行统一管理流动资金,导致贷款多年大幅度增长。到90年代中后 期,国有工业企业账面资产负债率为65 %左右,如剔除账面无效资产,实际负债率在80%以上,少数行业出现资不抵债。另外,近年新开工的一些技改项目资本金普遍不足,资产负债率也较高。负债率 过高使企业承受贷款的能力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取过分扩张的货币政策,盲目增加贷款,势必增加新的呆坏帐,加大化解金融风险的压力。
三是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失衡,而主要不是货币供应不足。结构问题的实质是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重复建设问题突出,解决结 构问题应深化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单靠扩大货币供应事倍功半,相反还可能增加新的矛盾。
四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本身包括了对货币政策的大力 支持。1998年,中央在提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时,银行资金比较宽松,但由于市场有效贷款需求不足,贷不出去。财政增发国债,由银行购买,本身是运用银行资金,就是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同时由于国债资金作为资本金投入基础设施项目,又为银行增加贷款创造了条件。
实行稳健货币政策主要内容实行 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是收缩货币供应,而是适当增加了货币供应。稳健的货币政策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
1.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 币供应量适度增长
1998年以来,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高贷款质量的前提下,适当扩大货币供应量。为此,1998 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对商业银行的贷款限额控制,商业银行按信贷原则自主增加贷款;1998年和1999年先后两次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共7个百分 点,按1999年末存款余额计算,相应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近8000亿元,为商业银行增加贷款、购买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支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创造了条 件;1996年5月以来连续8次降息,存款利率平均累计下调5.98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平均累计下调6.92个百分点,降息累计减少企业净利息支出近3000亿元。降息提高了企业效益,支持了资本市场发展,降低了国债发行成本,对启动投资、促进消费,对抑制通货紧缩趋势发挥了重要作用。1998年5月 恢复公开市场操作,扩大基础货币投放,增加商业银行资金实力,促进贷款投放,适当扩大货币供应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还对商业银行定期进行窗口指导,及时传导货币政策意图。
2.及时调整信贷政策,引导贷款投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1998年以来,对信贷政策进行了一系列 调整,主要包括:调整基础设施贷款政策,鼓励和督促商业银行发放国债资金项目配套贷款;调整个人消费信贷政策,特别是个人住房贷款政策;调整农村信贷政策,推行适合我国农村实际的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制度;调整出口信贷政策,支持出口企业扩大出口;调整对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贷款政策,提高商业银 行增加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进一步沟通和完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支持资本市场的发展;调整对非生产部门的信贷政策,开办助学贷款,开办学生公寓、医院等贷款新项目。
3.执行金融稳定工作计划
发挥货币政策保金融稳定的作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人民银行认真 执行金融稳定工作计划,发挥货币政策保稳定的作用,主要包括: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放再贷款,支持其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收购不良资产,支持债转股;为确保少数严重资不抵债中小金融机构顺利退出市场,确保居民存款支付,确保金融和社会稳定,按照有关政策规定,根据从严掌握的原则,适当给予再贷款支持;支持和 配合财政部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提高其资本充足率,等等。
4.在发展货币市场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货币 政策工具改革,基本实现了货币政策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
1998年底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成交量为1978亿元,2001年达到了 8082亿元,较1998年增长了3倍;1997年债券回购市场交易量为307亿元,到2001年已达到了40133亿元,增长近130倍; 1997年商业银行承兑票据余额和贴现余额分别为1335亿元和581 亿元,2001年分别为5112亿元和2795亿元,分别增长了2.8倍和 3.8倍。几年来,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力度明显加大,对基础货币吞吐、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显著增强。1998年公开市场业务累计交易量为2827亿 元,2001年达到16781亿元,交易量增长了4.9倍。
近年稳健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实践证明,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符合我国国情,是一项 正确的宏观决策。
1.保证了货币供应量和贷款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相适应
1998—2001年广义货币(M2)分别增长 15.4%、14.7%、14%、14.4%(后两年含股民保证金存款),分别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与消费物价之和(GDP+CPI)高8.4、9、5.6、6.4个百分点;金融机构贷款分别增加11491亿元、10846亿元、13346亿元、12913亿元。四年来,根据物价涨幅、经济增长和货币流通速度等因素,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预期调控目标为年均增长14~15%,实际执行结果都在调控 目标之内。货币、信贷的平稳增长,有力地支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2.信贷结构发生积极变化,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
一是商业银行发放国债资金项目配套贷款增长较快。四年共发放基建贷款和技改贷款1万多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国债项目建设;二是农村信贷结构得到调整。1998— 2001年四年中,中央银行对农村信用社再贷款限额累计增加812亿元。2001年农村信用社新增贷款1395亿元,同比多增90亿元,其中农业贷款新增 803 亿元,占57.6%,是近年来占比最高的一年;三是个人消费信贷得到迅速发展。1998—2001年,个人住房投资分别增加3614、4010、4902和6226亿元,与此同时,个人住房贷款分别增加294、905、1952和2282亿元,到2001年末商业银行的住房贷款余额达到5598 亿元。个人住房贷款在拉动投资、扩大内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在货币信贷政策的引导下,信贷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几年来,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非国有经济贷款份额继续上升,据人民银行调查统计,2000年末对非国有经济贷款余额达4.8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48%,比1996年末上升9个百分点。
3.金融监管得到加强,贷款质量有所提高
为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创造了良好条件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人民银行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化解金融风 险,多年积累的金融风险得到逐步化解,金融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为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创造了条件。2001年,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首次出现 双下降,分别下降907亿元和3.81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比例分别下降3.42和4.93个百分点,实现了年初确定的降低2— 3个百分点的目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已处置不良资产1707亿元,收回现金357.7亿元,现金回收率达到21%。
4.国际收支状况良 好,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本外币政策的协调,维护了内外部经济的双重平衡
四年来,我国国际收支状况良好,除1998年外,经常账户和资本账 户保持持续双顺差。到2001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 2121.7亿美元,比1997年末增加723.7亿美元。2001年当年国家外汇储备增加465.9亿美元,创历年外汇储备增加额最高纪录。2001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8.2766元人民币,继续保持稳定。
经过几年努力,我国经济保持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1998—2001年,GDP分别增长7.8%、7.1%、8.0%、7.3%,消费物价分别上涨-0.8%、-1.4%、0.4%、0.7%。稳健货币政策获得广泛的国际赞誉,货币政策和经济形势都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
今年货币政策目标和主要措施:在2001年1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指出,要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朱镕基总理要求,要更好地发挥稳健货币政策的作用,调整和优化 信贷结构,大力改善金融服务。贯彻总书记、总理的指示精神,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加强信贷政策引导,督促商业银行改进服务,扩大贷款营销,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一步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2002年货币信贷预期调控目标为: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分别增长13%左右,现金M0投放不超过1500亿元,全部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3000亿元左右。
一是综合运用多种货币 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供应量的适度增长。继续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保证基础货币的总体适度,并引导货币市场利率水平。协调好本外币利率政策,充分发挥利率杠杆的作用。进一步扩大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由目前的上浮30%扩大到50%。适当增加对中小金融机构再贷款,加强再贷款管理。健全有关货币政策的信息收集、分析、咨询、决策和监测系统,更好地发挥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作用。进一步规范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关系,完善有关管理办法,在防范金融 风险的前提下,积极支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二是发挥信贷政策的窗口指导作用,引导贷款投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督促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 支持国债投资的基建、技改项目和农业结构调整,改进对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尽量满足产品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需求。促进农村金融机构改进服务,增加对农户贷款、“公司+农户”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等龙头企业的贷款,支持小城镇建设。支持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同时必须坚持农户自主申请、自主使用、自主还贷和农村信用社按贷款原则自主审查、发放和回收贷款的原则。通过“定学校、定范围、定额度、定银行”,建 立银行、学校和借款学生三者之间稳定的关系,促进国家助学贷款的大幅度增加。稳步发展个人住房消费贷款和汽车消费贷款,严禁发放个人无指定用途消费贷款。加强对小企业的信贷政策指导,会同有关部门规范发展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优化小企业的信贷环境。继续落实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各项金融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 发展。
三是促进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深化改革,增强贷款营销观念,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督促和引导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按照固定资 产贷款审批权集中,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下放的原则,调整和完善授权授信制度,增强分支行对市场的反应能力。逐步改变目前自上而下、层层下达贷款规模的做法,依据当地信贷合理需求,按季自下而上编制、自上而下审定以资金来源和运用、成本和利润为主要内容的业务经营计划,理顺内部资金往来利率,促使分支机构 合理和充分运用资金。各商业银行要增强市场营销观念,深入企业、深入市场,培养和选拔客户,拓展信贷市场;完善贷款责任约束和激励机制,考核贷款的发放和收回,调动信贷工作人员营销贷款的积极性。
四是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沟通和传递有关货币信贷执行情况的信息。人民银行各分支行要加强对货币 信贷执行情况的调查研究,认真剖析存在的问题,督促当地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及时编制和认真执行业务经营计划。落实货币信贷责任制,相对固定时间、固定人员、固定内容,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及时了解对人民银行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宣传,引导舆论,促进货币政策的贯彻和落实。加强地方政府对中央银行专项 借款的管理,严格监督到期本息的归还。
第四篇: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模板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简单介绍一下项目工程概况,但至少应包括本工程的主要工程和重难点工程、本工程的投资金额、合同工期、截止到本次经济活动日完成投资情况。责任预算已编制并签订承包合同的项目,还应说明责任预算编制情况和截止到分析期的完成情况、完成率。
第二部分:工程主要形象进度——介绍截止到本次经济活动分析日工程主要形象进度,要用具体数据叙述,如钻孔桩完成多少延米、墩台基础完成多少座。介绍工程形象进度的形式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果项目包括的工程种类比较多,如一个项目既包括路基工程又包括桥梁工程还包括隧道工程,也可以分项介绍,比如采用以下方式分别介绍:
路基工程:主要形象进度…… 桥梁工程:主要形象进度…… 隧道工程:主要形象进度……
第三部分:完成投资、成本费用和盈亏情况
(一)完成投资情况:截止到经济活动分析日完成投资情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工程收入情况,要用数据精确到万元表示,应分别用数据显示以下内容:开累完成投资情况,业主已计量和已完成未计量情况。
(二)项目成本费用支出情况:主要介绍工程成本费用发生情况,应按照财务部门成本费用的归集项目分别说明,主要包括以下成本组成项目:
1、劳务队伍和外租机械计价成本:截止到经济活动分析日已发生的劳务队计价成本,应分已经验工计价并形成财务账面资料和已完工未计价两部分内容。应注意计划部门和财务部门的数据是否一致问题,经济
活动分析时一定要两部门核对相符再使用,如有不符应找出原因,调整一致;
2、材料成本:累计已发生的材料成本,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项目在进行材料列销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工程的形象进度,一定要与现场实际完成的工程量相配比。在列销材料成本时,物资部门应出具正规的《物资消耗动态月报表》,真实的列示项目完成投资已经消耗的材料,不允许以发代耗,或者是提前或拖后列销材料,虚列成本,造成经济活动分析时的虚盈虚亏。物资和财务、计划部门应进行及时对账,发现不一致的项目应找出原因调整一致。
3、其它直接费:项目部已经发生的其它直接费用,主要包括安全费用投入、征地补偿、测试费用、电费等内容,应分项列示。这里应注意区分资金支出和已经形成的其它直接费,有的资金已经支出,但不一定形成费用,比如项目部支付的土地复垦保证金和周转材料租赁押金,虽然资金已经支出,但并没有形成费用,所以在统计其它直接费时应注意区别这一部分内容。
4、间接费用:项目部累计已发生的间接费用,也就是项目部自身发生的管理费用。此部分内容由财务部门按照会计明细科目分别统计提供,应发生未支付部分也应考虑列入成本,比如项目部管理人员工资有可能因为资金紧张未及时发放,财务未记账,但进行经活动分析时应将这部分费用考虑进去。
5、工程税金:按照完成投资和既定的税率计算即可,但也有个别项目财务上是按照业主拨款缴税的,这样的项目在进行经济活动分析时工程税金就要按照完成的投资额进行调整。
6、管理费用:项目管理费用中的科研经费要单独填写
7、财务费用:财务部门负责提供,主要是由于资金借贷产生的收支差额以及银行存款利息收支和手续费用。
(三)工程盈亏情况:按照以上
(一)(二)数据计算出项目实际盈亏情况,亏损项目还应进行亏损原因分析。
第四部分:资金收支情况——详细统计列示项目部资金收支情况,以及预算情况,分析出节超。
第五部分:上交货币资金情况——介绍项目上交货币资金情况,主要介绍应上交货币资金和实际上交货币资金情况。
第六部分:项目债权债务情况——介绍债权债务情况,债权债务应以账面数为基础,加减账外收入或成本计算出实际的债权债务情况。
第七部分:合同管理情况——是合同管理情况,简要叙述本项目各项经济合同的审批、签订、合同交底情况,重点对合同进行风险分析和履约情况说明,如存在合同变更也要进行说明。
第八部分:对各项成本要进行节超分析——对各项成本数据的节超分析,包括对施工方案优化情况的分析说明,对工程数量、劳务成本、材料成本、机械成本、间接费、电费等主要成本项目的节超分析。
第九部分:下一步工作重点——通过分析总结出截止经济活动分析当期项目盈亏的原因所在,找出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及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第十部分:上期存在问题整改情况——对上期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介绍,排查落实问题整改情况和取得的效果。
第五篇: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第四章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一、概述
(一)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涵义和作用
1、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涵义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是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常用的一种专业文书,简称“经济活动分析”,又称“经济活动总评”、“××状况分析”、“××情况说明”等。它是以科学的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为依据,根据计划指标、会计核算、统计工作的报表和调查研究掌握的情况与资料,对本部门或有关单位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状况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作出正确的评估,找出成绩和问题,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改进方法,指导经营管理而写成的书面报告。
2、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作用
(1)总结经验,提高管理水平
(2)了解情况,加强法制,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
(3)掌握规律,预测未来,有助于正确决策
(二)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特点和种类
1、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特点
(1)科学性
(2)及时性
(3)指导性
2、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种类
按照经济活动的时限来分,可分为长期、中期、短期分析报告。按部门行业划分,有工业经济活动分析、农业经济活动分析、商业经济活动分析等。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全面分析报告
又称系统分析报告或综合分析报告。这种分析报告是把某一部门或某一单位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作为一个整体,根据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后所写出的书面报告。
(2)专题分析报告
专题分析报告一般是根据当前的中心工作,对经济活动中某个突出的专项问题,或业务上的重大变化以及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等,单独进行分析后所写出的书面报告。
(3)简要分析报告
简要分析报告多用于基层单位,一般是围绕几个财务指标、计划指标,或抓住一两个重点进行分析,以观察经济活动的趋势和工作进程。
(4)财务分析报告 财务分析报告又叫财务状况说明书,它是反映企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包括财务报表和财务状况说明书(即财务分析报告)。
(三)经济活动分析报告与其他相似文体的异同
1、与调查报告的异同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与调查报告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为:
第一,时间要求有所不同。
第二,内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第三,表述方式有所不同。
第四,人称的使用有所不同。
2、与市场预测报告的异同
其区别在于内宾的侧重点不同:分析报告侧重于对过去和当前的经济活动的分析,针对分析结果提出改进建议;而预测报告则侧重于未来,对过去和当前的经济活动的进行分析、综合与比较,都是为了预测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前景。
二、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写作要领
(一)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结构大体上包括标题、正文、落款及日期几部分。
1、标题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标题比较灵活,经常使用的主要有两种形式:
(1)报告式标题
报告式标题又称完整式标题。使用这类标题的分析报告往往带有汇报性质,即下属单位向主管或指导部门汇报情况,有特定的行文关系,标题常与行政公文中“报告”的标题相似。
(2)论文式标题
论文式标题又称简要式标题。这类标题与论文的标题相似,常用于在报刊上发表的分析报告。从新闻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读者阅读报刊上的文章。这类分析报告的标题,常常是一个观点鲜明的判断句,用以表明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或建议和倾向性意见。
2、正文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是一种数据和文字有机结合的文书,它以指标数据为表述依据,同时也要用文字展现单纯用数据无法表达的情况。它的基本格式一般包括基本情况、评估分析、意见或建议三个部分。
(1)基本情况
(2)评估分析
(3)意见或建议
3、落款及日期
在正文的右下方(称为“下落款”)写明报告单位的名称。落款下面注明写作日期,以备查考。如果标题中注明了单位名称,或在标题下的居中处(称为“上落款”)写出了单位名称。
(二)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写作要求
1、要充分占有“活”的材料
2、分析要有全局观念
3、提出的建议和改进措施要具体可行
4、要及时完成报告
三、常用的分析方法
撰写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常用的分析方法有: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预测分析法、综合分析法、调查分析法等。
(一)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也叫对比分析法、指标分析法。它是将两个以上具有可比性(即时间、内容、项目、条件同一)的数字加以对比,并根据对比的结果来研究经济活动的状况的一种方法。
运用比较分析法,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来进行:
1、比计划
2、比历史
3、比先进
(二)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又叫连锁替代法。通过对各种数字资料的对比分析,找到了差距,揭露了矛盾,接着就要寻找差距和矛盾产生的原因,而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常同多种因素有关。
运用因素分析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抓主导因素,作重点分析
2、抓倾向性因素,作预测性分析
3、抓主观因素,也抓客观因素
(三)预测分析法
预测分析法,也叫趋势分析法或动态分析法。它是通过对经济活动发展趋势的动态分析,从数量方面来研究某一经济现象产生、变化的情况与未来前景的方法。
预测分析法大致有如下三种:一是统计分析法;二是经验预测法;三是计划预测法。
(四)综合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又称综合评价法。
综合分析法又称综合评价法。它是对各项指标的执行情况进行综合对比、计算和评价,从整体上权衡利弊得失,全面判断经济效益,然后提出高效、低效、无效或者最佳、一般、低劣等综合性评议或选择建议的一种方法。
(五)调查分析法
这是通过个别交谈、集体座谈等方式,听取广大群众意见,收集必要的数据资料和大量可靠的实际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对指标数据的分析结果加以验证、纠正或补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