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陈锡文:加入WTO后中国“三农”面临的新问题
陈锡文:加入WTO后中国“三农”面临的新问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多次提及“三农”问题,他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强农业,支持农业,保护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必须在经济上调动农民利益,并在政治上保障农民的民主权益。”
农民收入增长问题
1997年-2003年,7年中,农民人均收入年增长为4%,从全球指标来看,4%增长很不错,但从中国具体国情来看,情况不是很好。首先,4%增长没有实现十五纲要规定每年增速达到5%的目标;过去6-7年中,城镇居民收入增长7%-8%,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从1998年到现在,6年来农民总收入增长了532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总收入增加3312元,平均每年增加552元,可见,农民六年增加的总额比城镇居民一年增加的还要少。
农民增收的困难在于,农业没有让农民增收、反而减收。目前,中国农民人均收入大概有45%来自农业,比8年前下降了18个百分点,而且连续7年来,绝对额也在下降,农民收入来自农业比重最高在1997年,是1270元,但1998年至2003,再没有一年达到这个水平。
在农民收入增长中,农业收入比重很大,而制约农业增收主要因素中,很关键的就是农产品价格,比如:粮食价格持续8个月低迷,其他农产品也有类似问题。曾经有一个分析,1996-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增收达到2020元了,但人均用于粮油肉蔬的支出减少了132.1元,如此情况下,农民从农业增收是很困难的,所以一定要考虑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
然而,在过去,乡镇企业总量在增长,但是就业吸纳能力在降低,1996年吸纳就业为1.508亿人,到2002年为止就业水平一直没有达到1996年的指标,直到2003年,比1996年增加了63万人,于是就看到了大量流动人口进城,因为2003年农村1.1396亿人外出就业。
现实的情况是,城镇也有就业矛盾,一个原因是由于高新技术浪潮,二三产业中,明显出现了资本和技术大规模替代劳动的现象。
从农民收入角度看,制约农民收入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扩大农产品市场,使农产品在市场上有一个合理价格;如何转移就业,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使农民从城镇中获得收益。目前来看,解决的难度很大,不可能指望短期内农民收入增长会突飞猛进,农民增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粮食问题
1990年代后半期以来,中国经过了5年粮食丰收的可喜局面,1990年代末出现了粮食总量明显增加,但由于有了巨大的库存,使得过去持续4年的粮食减产并没有影响市场供给和价格。
在这个背景下,很多人认为中国没有粮食问题,但是我觉得自去年年底粮食价格上涨,中国长期存在的粮食问题又引起注意,去年粮食总产量约为8613亿斤,去年预测总需求为8760斤,产需缺口比较大,经济学界认为,粮食短缺会导致价格上涨,农民就会多种粮食,矛盾自然解决,但这不是现实,现实中还有很多实际问题。
这个结论建立在有足够的生产能力基础之上,过去曾经有三年超过1万亿斤的生产能力,现在没有这么多了,一些基本资料显示,中国实际上有的耕地面积188.51亿亩,和1996年相比减少了1亿亩,但实际状况减少更多,仅退耕还林一项就退了1.08亿亩。
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4.9亿亩,比1998年的7.06亿亩少了2.08亿亩,粮食总产量2003年为8613亿斤,而最高峰的1998年产量是10264亿斤,近年持续下降,到2003才略有回升;而单位面积产量播种面积最高为600斤,去年是578斤,每亩减少了22斤;人均拥有量1996年最高824斤,去年667斤;库存2003年国家没有公布,毫无疑问,进入21世纪,粮食产量没有超过1万亿斤,这些年来库存只出不进。
不促进粮食生产发展,过些年问题会严重。问题在于沿海8个省更愿意花钱购买粮食,而13个主要产粮区,粮食多了,占了资金、积压,并且由于种粮附加值低,所以不愿意多产;而产销平衡区,基本保持自给。没有一个地方愿意多产粮食,有人会提到进口,但如果依赖进口,中国人口多,如果中国大量进口粮食,则国际粮食价格上升,很多国家买不起粮食,政权稳定就会成为问题。
总之,粮食问题现在的最大症结就在于种粮不赚钱。
土地问题
这里主要谈两个方面。一是农地制度,即农村自身土地问题。这是与农村基本制度联系在一起,宪法规定,土地制度与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营机制联系在一起,但是实践中很少有干部记住这一点,因而土地承包纠纷层出不穷。去年《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布,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调
第二篇:陈锡文:当前我国三农发展面临三大挑战(写写帮推荐)
陈锡文:当前我国三农发展面临三大挑战
2013-01-09
首届“清华三农论坛”举办 专家学者畅谈中国农业农村发展
2013年1月5日—6日,首届“清华三农论坛”在清华大学隆重举办。陈锡文作题为“三农的新阶段、新机遇、新挑战”的报告。他认为当前我国“三农”发展面临三个挑战,一是如何确保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5.77,0.00,0.00%)的有效供给;二是农村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创新与变革;三是城镇化质量的提高。
三农论坛共分为五个单元,包括开幕式、学术研讨会、工作交流会、主题演讲会和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以下简称农研院)指导委员会暨学术委员会2012年会。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农研院院长陈锡文,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李海峰,中农办原主任、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农研院指导委员会委员段应碧,中国烟草学会副理事长、农研院指导委员会委员潘家华,正大集团董事长、农研院指导委员会名誉主任谢国民,清华大学副校长邱勇等领导出席论坛开幕式。陈锡文、李海峰、谢国民、邱勇共同启动了“清华三农论坛”。开幕式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农研院副院长韩俊主持,邱勇、谢国民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
陈锡文作了题为“三农的新阶段、新机遇、新挑战”的报告。他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党中央提出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解决好“三农”问题和能不能建成小康社会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通过城乡一体化途径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大方向已经明确,“三农”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他认为当前我国“三农”发展面临三个挑战,一是如何在经济快速增长、人口迅速城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整体步伐加快的情况下,确保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二是农村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创新与变革;三是城镇化质量的提高。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农研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首席专家胡鞍钢,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农研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黄季焜,世界银行[微博]高级农业经济学家、农研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李果分别作了“四化同步破解四元结构:走向一体化”、“中国过去和未来食物安全与战略选择”、“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土地问题的思考”的主题演讲。
来自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委及研究机构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发言,围绕“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和“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六大主题展开研讨。韩俊发言指出,家庭经营在任何时候都是农业最基本的经营形式,家庭经营与农业现代化也不存在实质性的矛盾,在管理和具体模式上要进行适合国情、地情和农情的创新。此外,专家们从历史经验、现实国情、实地调研和试验进展的角度对完善中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发表了观点,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微博]、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微博]等20余家高校涉农研究机构的负责人和代表参加了工作交流会。交流会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农研院副院长孟庆国主持。参会代表介绍了各自机构的工作情况,并就联合开展调查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达成了建设性意见。
农研院指导委员会暨学术委员会2012年会由陈锡文主持,清华大学副校长、农研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谢维和出席年会并讲话。会议讨论通过了《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2013年工作计划》,审议通过了农研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增补名单,并听取了委员们对农研院建设和2013年工作开展方面的建议。
“三农”领域的领导和专家学者,涉农研究机构负责人和代表,农研院指导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有关院系师生,媒体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了论坛。
“清华三农论坛”由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主办,每年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之后举办,旨在加强农研院与国内相关涉农研究机构的合作,促进“三农”研究成果的交流。论坛同时作为农研院年会,期间举办农研院指导委员会暨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
第三篇: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VV云烟
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世贸组织于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在瑞士日内瓦。1996年1月1日,它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临时机构。前身为1947年订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与关贸总协定相比,世贸组织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知识产权贸易,而关贸总协定只适用于商品货物贸易。同时,世贸组织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一起被称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中国自1986年申请重返关贸总协定以来,为复关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进行了长达15年的努力。1995年7月11日,世贸组织总理事会会议决定接纳中国为该组织的观察员。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
加入WTO是中国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扩大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将对中国的社会生活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那么,加入WTO后,中国会面临一些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呢? 先来看看有关数据统计:
在GDP数据与就业方面,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和亚洲银行的测算,中国加入WTO后可使GDP增加2.94个百分点,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可以新增加400万个就业机会,也就是说可新增约1200万个就业机会。而据华盛顿国际经济研究所的评估,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关税的降低和农工产品进口的放开,将导致增加1100万人失业,不过数年后,劳动和资本市场将再度充满活力。但同时,这些数据也只是一种静态的预测,与实际情况必然有出入。加入WTO对于中国的就业来说,在短期内对中国就业市场的影响,可能比人们一般估计的要小。但从长期的发展来看,其影响的指向性很强。
在农业就业方面,总的来说,农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将面临更大的压力。中国的小麦、大米、大豆、玉米、棉花等主要农产品的进口配额都将大幅度提高,对美国有竞争力的农产品的进口关税平均要降到14.5-15%,而且要取消中国主要农产品出口的补贴。但同时,现在的农业结构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大农业(农林牧渔)中,农作业的产值只占约55%,而在农作业当中,水果、蔬菜、油料、花草、烟茶等产品的比重又越来越大。农业受到冲击较大的可能是传统的粮棉种植业,而在养殖、蔬菜、花草、油料、烟叶等方面,会增加商机,从而增加这方面的就业。
在工业就业方面,中国目前工业产品的平均关税是17%,入世3年后要降到8-9%,情况比较复杂。一方面,入世后中国传统的具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出口产业将会获得最大的收益,其中服装业、纺织业、建筑业、食品加工业等,加入WTO以后,由于出口配额的放宽和取消,就业会有所增加;但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的资金和技术密集产业,如汽车、钢铁、机械、制药、仪器等行业,由于国际竞争力较弱,可能会受到较大冲击,就业机会可能会相应减少。而高科技产业和电信产业,加入WTO后外资和外国先进技术的进入,对这些产业的发展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就业会随之增加,但市场开放后此领域大量进口产品的拥入,也会影响到这些产业的成长和就业。
在服务业方面,一般的商业和服务业会受到刺激而得到发展,就业也会增加,但金融、保险等行业,由于外资的参与竞争,国内相应行业会受到降低管理成本和劳动成本的巨大压力,就业前景很不乐观。
除此之外,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到2001年9月底,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共11367.6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484.9万人,主要集中在国有和集体部门;到2001年6月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达到近年来最高点618.7万人,其中35岁以下的占53%,下岗职工仍有近700万人,也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实际的城镇失业率约在7%。另外,据对59个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分析,平均每个求职者具有0.65个就业岗位,但除了失业下岗人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VV云烟
员,全国近几年每年新增的劳动力供给就达1500万人左右,当然多数在农村。
从以上数据看来,中国入世后,虽然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总的说来,对经济的发展有以下几点机遇与挑战。
第一,由于二战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存在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入世有利于中国更快、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社会,进一步融入国际经济社会、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优化资源的配置,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随着更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随着外资及外资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地 位的进一步上升,以及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及管理必须符合WTO的多边协议和规则的要求,将使我国国家的宏观调控难度增加。
第二,加入WTO后,将使我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可以为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作出更大的贡献。有利于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利于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第三,有利于密切海峡两岸的经贸关系,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这对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对外开放都将是一个有力的推进,同时对市场的法治也是一个促进。
第四,加入WTO后,我国可获得多边无条件最惠国待遇,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获得普遍优惠的待遇,有利于实现市场的多元化,使我国的出口贸易有较大的增长,有利于改善我国的国际贸易环境;同时,由于关税的下降,非关税壁垒的减少或取消,开放服务市场,进口贸易也会大幅上升。
第五,随着投资环境趋于统一和得到普遍改善,加上中国潜在市场的巨大吸引力,外国直接投资的总量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外资来源将进一步多元化。我国将对外国企业逐步取消各方面的限制,给予他们以国民待遇,有利于消费者得到更优质、更廉价的服务。与此同时,外国产品更自由地、廉价地进入中国市场,肯定会对某些行业产生一定的冲击,如化工制药业、机械工业、汽车业、某些电子产业、通信设备制造业等。而且开放农产品市场,农产品的进口会逐步增加,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产生一定压力。
第六,由于目前中国尚不是WTO的缔约方,中国的出口商品常常受到歧视性待遇。有利于比较公正、合理地解决贸易争端。开放服务市场是我国加入WTO所承诺的重要义务。服务贸易总协定要求 缔约方最终对服务贸易实施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服务行业将面临外国 同行的强有力挑战,将不得不让出一定的市场份额。
第七,加入WTO后,竞争的压力会促使国有企业加快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加速改制、重组、联合、兼并的进程,有利于激发中国企业的竞争意识。同时,由于进口原材料价格的下降,有利于降低某些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
第八,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国外先进的技术。有利于技术进步。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强化,也会使一些长期侵权或缺乏创新能力,缺乏品牌,依靠仿制生存的企业难以为继。
由此看来,虽然机遇与挑战并存,但仍是机遇大于挑战,中国未来20年的发展,必然潜力无限!
第四篇:面临加入WTO的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蒋志培:面临加入WTO的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作者: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副庭长、法学博士)
1993年12月在摩洛哥举行的部长会议上,《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连同乌拉圭谈判达成的其他一揽子解决的方式被一百多个国家签署,于1995年1月生效,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宣告成立,取代了关贸总协定(GATT)成为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的国际经济组织。WTO法律制度主要是由WTO协定的正文和6个附件组成,其中一份重要的附件就是《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该协议的第三部分着重对各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提出了详细具体的要求。TRIPs协议第41条规定了有关知识产权执法的一般义务:
1、执法程序应当能够有效制止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又应当避免对合法贸易造成障碍,防止知识产权的滥用;
2、执法程序应公平、公正,不应过于复杂和费用过高,也不应当规定不合理的期限或导致不必要的拖延;
3、处理案件的决定最好采用书面形式,说明理由,作出决定只能依证据,并为当事人提供为这些证据提供陈述意见的机会;
4、当事人对行政决定有进行司法复审的机会;
5、不要求为知识产权执法建立一种与一般执法不同的司法制度。中国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应当符合上述规定的义务。
中国法官一般认为,对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是指对知识产权通过司法途径进行保护,即由享有知识产权的权利人或国家公诉人向法院对侵权人提起刑事、民事诉讼,以追究侵权人的刑事、民事法律责任,以及通过不服知识产权行政机关处罚的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进行对行政执法的司法审查,以支持正确的行政处罚或纠正错误的处罚,使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都得到切实的保护。
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范围包括对专利、商标、著作权(版权)、邻接权以及防止不正当竞争权等涉及人类智力成果的一切无形财产的财产权和人身权的保护。中国法律规定的保护范围和水平基本与知识产权国际条约规定的范围和水平相同,并且将会受到《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等国际公约的积极影响。此外,中国法院的知识产权审判庭还将有关技术转让、技术合作等各类技术合同纠纷案件作为自己的收案范围。
中国法院主要依照国家成文的法律审判案件,同时审判又受到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司法解释、判例及法官们总结的审判经验的影响。因此在中国法院起诉或应诉应当特别注意国家颁布的知识产权法律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同时在法庭上有力的举证和有理有据地言词陈述、辩论也十分重要。这是在掌握了法律依据以后帮助法官明辨事实的中心环节。
近年来,中国各级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并及时审结了一批知识产权案件。据统计,自1996年1月至1998年6月,人民法院共受理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9531件,审结9018件,其中,受理专利纠纷案件2948件,审结2642件;受理商标纠纷案件858件,审结780件;受理著作权纠纷案件1126件,审结1105件;受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2720件,审结2678件;受理侵犯商业秘密和其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1879件,审结1813件。1996年1月至1998年6月共受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435件,审结427件。如美国迪斯尼公司诉北京少儿出版社等著作权纠纷案、美国八家影视公司诉先科激光商场等著作权侵权案、吴冠中诉朵云轩等假冒他人署名美术作品案、钱钟书等诉四川文艺出版社等侵犯《围城》小说著作权案、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诉上海华兴鞋业有限公司等商标侵权案等,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受理的知识产权案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案件相对集中发生在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地区间收案数量不平衡、差别较大;二是收案总量仍呈稳定上升趋势,其中侵权案件所占比例突出;三是案件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侵权与权属纠纷及合同纠纷并存,原、被告所持知识产权发生冲突,既有不同法律责任竞合,又有多种法律责任并存,集团诉讼增多;四是境内外不法侵权者相互勾结,盗版假冒行为国际化。一些境外不法行为人对境内人员或欺骗或合谋,传入盗版母版、设立地下生产线,或直接大量走私侵权复制品,大肆侵权,又破坏了中国知识产权市场的秩序。上述特点给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带来了复杂性和艰巨性。
针对知识产权领域中的抄袭、非法复制、假冒、违约等故意侵害知识产权,破坏科技市场秩序的侵权行为,中国法院加大了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力度:
1、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为武器,对知识产权犯罪施之以刑罚,惩治假冒、盗版,切实保护知识产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对侵害知识产权的犯罪,受害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控告,公安机关负责立案侦查;受害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人民法院如果发现自诉的刑事案件证据不足、可由公安机关受理的,或者对被告人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应当移送公安机关处理。自诉刑事案件及由公安机关侦查、检察院负责提起公诉的刑事案件,都可以附带民事诉讼。中国法院在审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中,如果发现知识产权犯罪嫌疑的,即移送公安机关侦查;如果受害人提起自诉刑事诉讼的,依法予以受理。社会各界特别是中外知识产权权利人当发现知识产权犯罪嫌疑的,一定要将他们送上法庭追究其刑事责任,不能让他们逍遥法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机关在执法中发现犯罪嫌疑的也一定要移送公安机关查处,不能罚款了事。
2、依照专利、商标、著作权、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发挥民事责任惩罚与补偿相结合的特有功能,全面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责任,使知识产权得到最终保护。
依照法律规定,知识产权受到侵犯其民事司法救济的方式主要有:责令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上述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对其他严重侵权行为,除承担民事责任外,人民法院视案情可以采取收缴非法所得、罚款等民事制裁措施。对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的赔偿,不仅考虑权利人的经济损失,对侵害知识产权精神利益的还可以予以精神损害赔偿。
法官们注意到,停止侵权和赔偿损失是法律规定的诸项民事责任形式的核心与关键环节,也是受害人提起民事诉讼的根本利益所在。中国法官将一般民事侵权法的成功经验运用于知识产权诉讼,遇有需要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的情况时,中国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先行作出裁定。这就意味着,在知识产权诉讼中,法官不但可以作出类似“永久性侵权禁令”的判决,也可以在诉讼中包括受害人起诉时作出立即付诸执行类似“临时性禁令”的裁定。甚至在侵权的预备阶段,就可以裁定消除此种侵权危险。
根据法律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规定,知识产权损害赔偿数额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以知识产权权利人因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作为标准计算赔偿额;二是以侵权人的非法获利作为标准计算赔偿额;三是以不低于受到侵犯的知识产权公平合理的使用费或转让费作为标准计算赔偿额。反不正当竞争法还规定侵权者应当承担被侵害的经营者因调查该经营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
此外,中国法官在审判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实践中还创造、积累了其他一些赔偿的计算方法。如在商标侵权损失计算中,以侵权产品的数量乘以商标权人生产每件正牌产品的合理利润之积作为损失赔偿额。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借鉴国际“法定赔偿”的经验,对权利人受到损害,但其受到的损失和侵权人获利都难以查清的,实行按预定的数额幅度为标准进行赔偿。定额赔偿的幅度掌握在5000元至30万元之间,具体数额由人民法院根据被侵害的知识产权的类型、评估价值、侵权持续时间、权利人因侵权所受到的商誉损害等因素在幅度内确定。中国法官还在一定条件下,将制止、消除侵权行为的费用与合理的律师费计算进了赔偿范围。
中国法官通过司法实践完善和丰富了知识产权侵权理论,高度重视过错推定原则在确定侵权者民事赔偿责任中的运用。在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审理中逐步形成以下共识:1)对于知识产权的权利人要求停止侵权的,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法律规定禁止的侵权行为,权利人不必证明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的主观过错,法官也不必考虑行为人是否有过错,即可作出停止侵权先予执行的裁定或停止侵权的实体判决。2)对于知识产权权利人要求行为人承担损害赔偿等民事责任的,只要证明行为人实施了法律规定禁止的侵权行为,即推定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行为人举证证明其主观不具有过错成立的,不承担赔偿等民事责任。不能举证或举证不成立的,即判令其承担损害赔偿等民事责任。3)销售者对于不得销售侵权复制、假冒品等,依照法律、法规、规章或当事人的合同约定,负有注意义务,在其实施了销售侵权物品行为后,其主观上具有轻过失即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4)对于确有证据证明销售侵权物品的行为人,既无故意又无过失的,不承担赔偿责任;对于被告知后仍继续销售的,应当承担故意侵权责任。5)对于实施了知识产权法禁止实施的行为,确有证据证明行为人主观上不知、也不应当知道的,在一定条件下,法官仍可以判令其返还不当得利,或者适当的定额赔偿,或者两者并处。
3、严格执行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审判程序的司法解释,以设立专门审判机构、完善诉讼程序等,保障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执法公正。
近几年来,中国法院在建立专门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庭方面作了积极的努力。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等十多个省、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及一批城市的中级人民法院成立了知识产权审判庭,有的地处高科技经济开发区的基层人民法院,也成立了知识产权审判庭,专门审理知识产权案件和技术合同案件。最高法院也于1996年10月成立了知识产权审判庭。未成立知识产权审判庭的地区法院也逐步将知识产权审判业务集中在一个审判庭,并由专业合议庭负责承办。这标志中国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已走上了专业化的道路。
中国法院为了提高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执法水平,根据此类案件绝对数量仍然相对较少的情况,除少数已经成立知识产权审判庭的基层法院外,已逐步由各地中级人民法院作为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的一审法院。专利纠纷的一审案件仍由指定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为了完善知识产权案件地域管辖制度,中国法官提出对于以销售侵权物品为由起诉销售者的案件,销售地法院有管辖权;如果原告对销售者不起诉,仅对制造者起诉,制造地与销售地又不一致的,由制造地(通常为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如果在侵权物品销售地以制造者与销售者为共同被告起诉时,侵权物品销售地法院有管辖权。销售者是制造者的分支机构的,其销售行为视为制造者的销售行为,原告在销售地起诉制造者的制造、销售行为的,销售地法院有管辖权。对于涉外知识产权案件严格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章等规定执行。
由于对知识产权审查授权的部门不同,且授权的最终审查权不在人民法院,近年来常发生对一项智力成果或标记,原、被告双方均拥有知识产权而形成权利冲突的案件。主要表现为:1)同一类权利的冲突,如发明、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权之间的冲突;2)不同类权利的冲突,如外观设计专利权与商标权发生冲突,或商标权与著作权发生冲突,或商标权与在先使用的商品的特有名称、包装装潢权利发生冲突,或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发生冲突等。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中,凡涉及权利冲突的,一般由当事人按照有关知识产权的撤销或者无效程序,请求有关授权部门先解决权利冲突,再处理知识产权的侵权纠纷案件。经过撤销或者无效程序未能解决权利冲突的,或者自当事人请求之日起3个月内有关授权部门未作出处理结果又无正当理由的,人民法院按照民法通则规定的诚实信用原则和保护公民、法人合法的民事权益原则,依法保护在先授予的权利人或在先使用人享有继续使用的合法的民事权益。
鉴于知识产权案件专业技术性强的特点,中国法院要求当事人在开庭前向法院提交支持自己主张的证据;所提交的证据材料在原、被告之间交换;对用于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包括专业鉴定必须经过当庭质证后方能决定是否采信。最高人民法院最近对一起定案证据未经过当事人当庭质证的知识产权案件,作出裁定指令有关高级人民法院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再审。与此同时,中国法官在诉讼中也注意保护当事人的技术秘密等信息。
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案件的诉讼时效应当依据民法通则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办理。然而,一些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往往是连续进行的,有的持续时间较长。有些权利人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二年内未予追究,当权利人提起侵权诉讼时,权利人的知识产权仍在法律规定的保护期内,侵权人仍然在实施侵权行为。中国法官主张,对于连续实施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发生之日起至权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之日止已超过二年的,不能简单地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判决驳回权利人的诉讼请求。在该项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期间,应当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侵权损害赔偿应自权利人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二年计算,超过二年的侵权损失不予保护。
作为中国最高审判机关的最高人民法院十分重视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工作,近年来依法开庭审判了一批知识产权二审、再审等案件,甚至受理和审判涉及地方冲突、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一审知识产权案件,以及完成了大量个案和原则性司法解释工作。同时,最高人民法院也加强了审判监督以维护司法的公正和法制的统一。
展望未来,我们即将跨入新世纪。在世纪之交中国法官倍感责任重大。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将面临高科技的挑战,为适应需要,知识产权各项法律的修改工作正在逐步展开。中国法官将积极参与这一工作,依法拓展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范围,加大司法保护的广度、深度和力度。然而面对盗版、假冒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任务仍很艰巨,在司法的各方面也都存在不少问题。侵权行为的国际化使中外的知识产权界人士也站在同一条战线上。我们愿意就知识产权保护的任何问题与国际同行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各有所得。
第五篇:陈锡文:信息化对解决“三农”问题至关重要
陈锡文:信息化对解决“三农”问题至关重要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18日说,信息化建设可以带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的发展。在信息化推进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城乡之间的关系,防止巨大的数字鸿沟继续扩展,最终导致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长期从事中国农业研究工作的陈锡文在2004
年信息化推进大会上说,目前,中国农村经济和教育、卫生、科技等社会事业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导致农村发展成本提高。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是2622元,而城镇居民收入是8427元,相差3倍多,而1978年城乡收入差距为2.5倍。
他说,农民对市场、对信息的不了解往往会影响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为农民提供有效的生产种植信息是解决当前农业的一个重要问题。
他说,农民能够从信息化当中得到的好处远远不只在农产品价格和到非农领域就业,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农村的教育事业和卫生事业的发展,都有可能在信息化过程当中获得低成本的快速发展。一些地方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发展精准农业,大大提高了农业用水和肥料的使用效率,避免了资源的浪费,降低了成本。
陈锡文说,必须要看到不仅仅农民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可以增加他们的收入,更重要的时如果农民能够采用信息技术,对于整个信息产品的使用也是惊人的。
他说,去年农村每100个家庭所拥有的普通电话不到50部,移动电话是23部,分别相当于去年城镇拥有量的五成和三成。如果农村拥有的电话机能够达到去年城镇居民的水平,可以创造1.1亿部普通电话市场和1.5亿部移动电话市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