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要点

时间:2019-05-14 19:04: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心理学要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心理学要点》。

第一篇:教育心理学要点

1.简述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导作用的体现

2.简述教学目标的选择标准

3.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对教育有何启示?

4.有意义学习的标准是什么?

5.学生的志向水平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6.如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7.简述布鲁姆关于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的分类标准

8.应该如何理解学习现象?

9.简述布鲁纳对发现学习条件的认识

10.简述奥苏贝尔对有意义学习条件的认识

11.简述布鲁纳的教育目标观

12.简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13.简述智力技能的培养方法

14.简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15.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16.简述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

17.你认为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有何意义?

18.简述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的要点

19.简述良好课堂管理的主要原则

20.学习评定中常见的教师心理误差有哪些?

21.简述练习过程的一般规律

22.简述教学目标的心理功能

23.简述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自我意识的方法

24.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25.简述人本主义的教学原则

26.简述人本主义的教学目标

27.简述加涅关于指导学习的基本观点

28.简述教学目标的心理功能

29.简述人本主义的教学原则

30.如何科学进行复习,防止遗忘?

31.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32.如何正确处理非正式的学生群体?

33.简述克服遗忘的主要方法

34.如何科学进行复习,防止遗忘?

35.有意义学习的标准是什么?

36.学生的志向水平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37.如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8.简述皮亚杰儿童心理认知发展论的教育意义

39.简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学校教育心理学发展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

40.简述美国学者马杰提出的编写教学目标的基本求

41.简述知识巩固的途径

第二篇:教育心理学填空题汇总要点

教育心理学填空题汇总

1,教育心理学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1.1)2,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3,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体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2.1)4,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与差异性.5,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6,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三种主要成份.7,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8,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9,自我监控属于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追求等.10,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包括认知方式差异和认知能力差异.11,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学习三类.(3.1)12,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它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13,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消惩罚)之分.14,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15,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是学习者知识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原有知识.16,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17,所谓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4.1)18,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 力和附属的内驱力.19,班杜拉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20,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6.1).21,如果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22,关于遗忘产生原因的解释有许多学说,比如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和动机说等.23,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 以便突出本质特征.24,短时记忆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另一个成分是工作记 忆,指从长时记忆贮存中提取的正在使用的知识信息.25,遗忘曲线研究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负加速趋势.26,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7.1)27,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于(1959)年系统提出了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28,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8.1)29,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30,交互式教学模式主要是用来帮助学习成绩差生阅读领会.31,交互式教学旨在教会学生四种策略:总结,提问,析疑和预测.32,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二是要达到的目标;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9.1)33,人们一般倾向于根据问题是否界定清晰而分为两类,即有结构问题与无结构问题.34,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35,创造有真正的创造和类似的创造之分,前者是一种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36,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37,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倾向性.(10.1)38,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或改变的.39,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40,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41,服从是指在权威的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42,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43,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11.1)44,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45,习惯上,人们用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分别指称严重程度由低到高的几类心理健康问题.46,焦虑症是一种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47,抑郁症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48,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的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

49,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12.1)50,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教学结果的测量必须针对教学目标.51,如果教学目标侧重知识或结果,则宜于选择接受学习),与之相应的教学策略是讲授教学.52,上课开始时,教师明确告诉学生学习目标,将有助于引导学生的集中注意课中的重要信息,对所教内容产生预期.53,对所学知识材料的记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概念和原理的回忆.54,知识领会过程中的转换,即指用自己的话或用不同于原先表达方式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55,教师的教学策略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的设计等.56,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演示法,课堂问答,练习,指导法,讨论法,实验法,参观法,实习作业等.57,教师的教学策略可以分为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和个别化教学等.58,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59,行为目标的陈述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具体目标,产生条件和行为标准.60,行为目标是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61,在进行任务分析时,教师要从最终目标出发,一级子目标一级子目标地揭示其先决条件.62,任务分析必须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63,在进行任务分析时,教师要反复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要完成这一目,预先必须具备哪些能力)?”一直追问到学生的起始状态为止.64,教学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65,课堂教学环境包括两个方面:即课堂物理环境和课堂社会环境.66,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67,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主张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合作学习概念或原理.68,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13,1)69,制约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三大要素是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70,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促进和维持功能.71,课堂管理的维持功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持久地维持良好的内部环境.72,课堂管理的促进功能,是指教师在课堂创设对教学有促进作用的组织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以促进学生的学习.73,不管是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都有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氛以及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74,班内学生对教师的课堂行为会形成定型的期望.他们期望教师以某种方式进行教学和课堂管理.75,所谓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76,正式群体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责任权利明确,组织地位确定.77,班级,小组,少先队,团支部等都属于正式群体.78,正式群体的发展经历了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等三个阶段.79,集体则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成员的共同活动不仅对每个成员有个人意义,而且还有重要的社会意义.80,非正式规范的形成是成员们约定俗称的结果,受模仿,暗示和顺从等心理因素制约.正式规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的结果.81,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软情境,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82,课堂气氛具有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也会形成不同教师的气氛区.83,一种课堂气氛形成后,往往能够维持_相当长_的一段时间,而且不同的课堂活动也会被同样的课堂气氛所笼罩.84,由于教师在课堂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以及教师的情绪状态便成为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85,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往往会投射到学生身上,使教师与学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都联结起来,从而在师 生间产生共鸣性的情感反应.86,处罚学生的消极的课堂行为,但不能采用讽刺挖苦,体罚和剥夺学习权利等手段.87,焦虑是教师对当前或预计到的对自尊心理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所具有的一种类似于担忧的反应倾向.88,只有当教师焦虑适中时,才会激起教师改变课堂现状,避免呆板或恐慌反应,从而推动教师不断努力以 谋求最佳课堂气氛的出现.89,人们往往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觉得别人提供的信息将有助于他.90,个人可能为了避免他人的非议或排斥,避免受孤立,因而发生从众现象.91,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能分成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92,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而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93,消极的课堂气氛通常以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特征.94,对抗的课堂气氛则是失控的气愤,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随便插嘴,故意捣乱.95,人际交往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96,人际吸引是指交往双方出现相互亲近现象,它以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及行动一致为特征.97,学生座位的分配,一方面要考虑课堂行为的有效控制,预防纪律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又要考虑促进学生间的正常人际交往.98,也有的心理学家把问题行为分为:品行性问题,性格问题行为,情绪上,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等三类 99,教学评价是指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14.1)100,教学评价是一种系统化的持续的过程,包括确定评估目标,搜集有关资料,描述并分析资料,形成价值 判断以及做出决定等步骤.101,测量主要是一种收集资料数据的过程,是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一种量值,以表示学生对所测问题了解的多少.102,测验是测量一个样本的系统程序,即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量化描述人们心理特征.103,对于情感以及道德行为表现的评价则常常采用非测验性的评价手段,如案卷分析,观察,问卷量表以及 谈话等.104,教师自编测验的主观题包括论文题,问题解决题.105,教师自编测验的客观题包括选择题,是非题,匹配题,填空题等.106,评分必须以一定的比较标准为依据,评分的标准可分为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两种.107,教师要充当知识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心理辅导者等多种角色.(15.1)108,在教师的知识和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109,在教师的知识和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他们的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教育心理学填空题

1、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2、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描述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和指导实践活动。

4、注意的功能为选择、保持、调节和监督功能。

5、根据注意的产生和保持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类型。

6、有意注意 是主动的、自觉的注意,是注意的各哦机形式。

7、德国心理学家为解释知觉的整体现象曾经归纳出多种原则,其中主要有接近性、相似性、闭合性和连接性等原则。

8、记忆的种类有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9、记忆的基本过程由识记、保持和再现三个环节组成。

10、识记的是识别和记住客观事物的过程。

11、根据思维所凭借的对象将思维划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12、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将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13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不同的思考途径,探索各种可能结论思维。

14、思维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以及具体化、系统化等环节。

15、情绪和情感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16、意志是受意识的支配和调节,经过克服困难及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17、需要、动机和兴趣都是人的个性倾向性即个体动力系统的组成部分,其他成分都是需要的变化形态。

18、兴趣的品质包括:指向性、广博性、持久性和兴趣的效能性。

19、智力的核心内容是(抽象思维能力)

20、人在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言语能力诸方面都会表现出类型差异。

21、根据个体的理智、情绪、意志在性格结构中占据的优势情况,把人的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一致型。22、1990年情感智力概念被正式提出。

23、实现教育目的自觉性与坚韧性是教师的一致特征。

24、态度形成一般要经过“顺从到认同再到内化”三个阶段。

25、态度的转变过程一般为“解冻--变化--凝固”三个阶段。

26、教师威信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权利另一个是人格影响即教师本人履行职责的努力和成效。

27、成熟是指个体生理方面的发展。

28、学习需要以个体的一定成熟为其物质基础和自然前提。

29、经验和实践证明,成熟受用尽废退的自然法则所支配。

30、学习必须适应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

31、审题要求学生在理解题意的的同时在头脑中形成课题的影响。

32、技能要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经过联系,使活动方式能够极少需要意识控制,能顺利、完善地进行时才形成。

33、正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积极的影响,即起促进作用。

34、学习策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学习者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监控。

35、学习策略主要有元认知识和体验、学习的调节与控制以及学习方法三个要素构成。

36、元认知在学习策略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指导、调节着学习者的认识过程。

37、监控学习进程,实际上就是根据确定的学习计划,检查评估学习方法与各种学习因素相符程度的过程。

38、通常情况下,可以将学习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学科学习直接相关的专用型的学习方法;一类是通用性较强的通用型学习方法。

39、知觉策略是指知觉过程中,在元认知活动作用下,家感觉通道,原有的知识经验,以及知觉对象有机构合起来的一种机制。

40、概念学习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寻找事物或现象分类的依据。

41、规则的发展学习是指在教学情境中,教师先呈现规则的若干例证,然后让学生在例证中概括出一般规则的学习方式。

42、问题解决策略主要有两类,即算法和启发式。

43、一般说来预习有读、划、批、写、思、做等步骤。

44、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存在依赖与整个社会的存在。

45、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准则在一个人身上的体现品德是通过个体反映了社会道德,它依赖和制约于个体。

46、一般认为,品德主要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几种心理成分,即由知、情、意、行四个部分构成。

47、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

48、道德观念是对社会道德现象的本质特征的概括反映。

49、研究表明,学生道德信念的发展要经历一段较长时间,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还没有形成道德信念,只有道德信念的某些因素:三四年级的学生有了初步的道德信念。

50、从少年期开始,比较自觉的、稳定的道德信念才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51、人对自己行为的评定叫做自我评估。

52、一个人的道德评价水平同他所掌握的道德概念、道德知识密切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与他的成熟和智慧也有关。

53、儿童的活动主要是游戏、学习和劳动三种基本形式。

54、幼儿期的主要活动是游戏。

55七岁时儿童所掌握词汇的数量大约为三岁时的4倍。

56、幼儿基本情绪的发展包括兴趣、害怕、快乐、依恋。

57、韩进之等人的研究表明,幼儿自我意识各因素;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发展的总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

58、六七岁到十二三岁是儿童开始进入小学学习的时期。随着生理年龄的变化逐渐步入青春发育期。

59、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

60、儿童的学习动机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

61、道德行为习惯是在生活和教育过程中形成与培养起来的。

62、道德情感的内容极其丰富,比如自尊感、友谊感、荣誉感、信任感、事业感、义务感责任感、集体荣誉感、阶级情感、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感、革命人道主义感等。其中道德义务感和责任感是一个人的道德倾向性的核心,是标志品德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他们在人的整个道德情感中占有重要地位。

63、小学儿童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儿童自觉地从事学习活动的一种重要的推动力。

64、与儿童相比小学儿童的交往对象同样主要是父母、教师和(同伴)。但其交往关系与性质都与幼儿存在完全不同的特点。

65、抽象思维开始占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的。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更多的感性经验的支持,初中二年级是中学生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66、许多心理学家认为,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飞跃期。

67、(自我意识的高涨)是导致初中生反抗心理出现的第一原因。

68、(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程)是第二原因。

69、(独立意志)是初中生产生反抗心理的第三原因。70、作为学校心理教育工作,就总体情况而言,其重心应该是心理素质教育。

71、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是教育与培养学生形成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助其学业成功。

72、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正常的、健康的成长发展。

73、心理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高层次。

74、心理教育又是学校教育中的背景教育。

75、心理辅导是对学生进行帮助的过程,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是潜能开发。

76、学校辅导内容为学习辅导、生活辅导、职业辅导。

77、心理辅导的途径:个别辅导、小组辅导、团组辅导、学科渗透、家庭辅导。

78、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成四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活。

79、心理教育课的教学模式包括:诱导式、自我分析模式、主体参与模式。

80、心理教育课的整个环节包括:确定主题、课前准备、上课。

81、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全体、和谐、互动特征。

82、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必须抓好课前设计环节,课堂组织环节,师生交往环节。

83、对学生的心理偏差为偏爱、偏信。

84、班主任教育权威体现的是权利和威信的有机统一。

85、可以将班集体氛围归结为:人际、学习、教育、教师、群体、文化氛围等

第三篇:心理学要点

1.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得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量法;实验法;个案研

究法。

3.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有助

于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有助于把握教师角色,增强高校教师的角色胜任能力;有助于高校教师做好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有助于高校教师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威廉詹姆斯致力于将心理学引入教育领域。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桑代克。

5.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高等学校学生

心里和教师心理;高等学校学生的学习心理;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心理;高等学校学生的德育心理;高等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6.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实践性原则;道德性原则;发

展性原则。

7.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自我概念的增强与认知能力发展的不协调;情感的发展及情绪的不稳定;自我意识的独特性;抽象思维迅速发展但仍带有主观片面性;大学生性意识的发展。

8.个别差异是指不同个体间在身心方面相对稳定的差异。

9.个别差异的成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教育

10.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差异因材施教:气质差异与学习(胆汁质类型的学生,用轻描淡写的批

评,软弱无力的告诫是很难达到教育效果,而应该实行强刺激。这种刺激不是简单粗暴的责骂与处罚,而是摸清情况后抓住问题的要害,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迅速解决。)多学制类型的学生优点和缺点不较明显,如果把它们的缺点或不足看的过重,就会使他们继续消沉下去。要电动他们的积极性。)粘液质类型的学生属于内向型,既不易于表现其优点,也不容易暴露其缺点,有许多想法都掩藏于内心深处。这就需要深入细致耐心的教育与他们交知心朋友,解除他们内心深处的苦闷。抑郁质学生比较孤僻、不合群,有的心胸还比较狭窄。对于这类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时要细心谨慎,要经常与他们谈心,最好用集体活动吸引他们,是他们逐渐形成集体意识和宽阔的胸怀;在指出他们的缺点和错误时,态度要温和,语调要亲切,重在讲清道理,还要及时指出他们的优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性格差异与学习。对于坦率、直爽的可采用直接批评法;对接受能力强、头脑聪明、反应明锐的学生采取暗示批评法;对有自卑心理的学生采用对比批评法,及把批评和表扬结合起来,批评时可用被批评者自身的优点和缺点相对比,那他自己的现在和过去相比,让学生从失望中看到希望,从而增强自信心;对爱面子,自信心强的学生,采用迂回批评法,即在批评时要顾及情面,留有余地,抓住他们的上进心。能力差异与学习。

第四篇:心理学要点

小学心理学知识要点

第一节自我意识的概述

识记:

1、自我意识:是自己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意识。

2、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人和动物在心理上的根本分界线。

3、自我意识是心理成分: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等三种心理成分构成。

(1)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它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

(2)自我体验包括自尊感(自尊心)、自信感、成功感和失败感。

(3)自我监控包括自我检查、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

4、自我评价是建立在自我观察和自我分析基础之上的,对自己的能力、品德及其它方面的社会价值的判断。

5、小学儿童自我意识发展水平是由低到高的。其中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三年级发展的速度较快,尤其是一、二年级之间发展尤为迅速;三年级至五年级期间,自我意识的发展相对平稳;而小学五、六年级内,自我意识发展又出现了加速现象。

第二节 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领会:

小学儿童自我评价的几种表现:

(1)过高的评价。自我评价过高的儿童,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可能性、活动的成果以及某些个性品质。这类儿童很容易形成过分自信、高傲、势利眼、不讲策略和难于相处等性格特征。

(2)过低的评价。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对自己的能力以及今后的发展缺乏信心。这类儿童很容易形成自卑、退缩、不合群等性格特征。

(3)适当的评价。自我评价适当的儿童是积极、富有朝气、机智、好与人交往的。

第三节 提高自我评价水平,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

识记:

1、社会视角转换是一种社会认知技能,是指在自我认知或社会交往中摆脱自我中心的限制,在自我与交往对象之间转换观察问题的角度,将自我与他人的观点进行比较,体验他人的观点,最后得出较为客观的观点或结论。

2、儿童社会视角转换技能的培养训练,可采取命题作文、结合生活事件进行集体讨论等方法。领会与应用:

1、通过学习活动提高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策略

(1)利用原有的信心和成功经验逐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在自我评价偏低的儿童中提倡“自我竞赛”。

(3)鼓励儿童与自己在学习上具有相同能力的人进行“平等竞争”。

2、儿童交往中的个别指导。

对自我评价不当的儿童,通过交往中的个别指导使他们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变得比较客观、比较恰当,从而对自己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

(1)对自我评价过高儿童的个别指导。

特征:自我评价过高的儿童普遍具有与人难于相处的特征。

原因:一是经常得到周围人们不适当的肯定评价;二是他们确实具有某些能力。

对策:有针对性的引导他们参加一些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使其内心引起矛盾斗争。在此基础上,帮助他们分析讨论,切切实实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消除优越感和激情情绪,逐步使行为变得正常起来。

(2)对自我评价过低儿童的个别指导。

特征: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其特点是倾向于“不与人交往”。

原因: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往往有着多次交往。

对策:长期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对儿童个性的正常发展和心理健康是极其不利的。要多加关心,注意保护。培养其自尊心;鼓励他们大胆和别人交往,并在交往的技能上给予指导。

第五篇:心理学学习要点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揭示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亚里士多德(公无前384~前322)的《论灵魂》一书。

1879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1832~1920)把实验法引进心理学,并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对感觉、知觉、注意、联想和情感展开系统的实验研究。这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的母体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冯特因此也被视为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

冯特于1879年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之后,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的科学,具有科学活动的可(观察性)、(可控制性)和(可重复性)等一般特征。

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就是要对人的心理现象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心理学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1哲学心理学时期2科学心理学的创建和发展时期。冯特开创的实验心理学既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也标志着心理学上第一个思想派-----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开始。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派,是现代心理学中影响很大的一个学派,其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人本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60~70年代迅速崛起,成为继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心理学之后西方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创始人马斯洛。教师职业必备的心理素质

(一)高尚的职业品德:教师的职业道德

(六)面质技术:面质技术是指导教师对受辅导学生的认知方面与思维也纳方法提出挑战与异议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推动学生重新审视其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克服其认知方式中的某些片面性与主观性。

(七)自我表露技术:自我表露技术指辅导教师通过与学生分享个人成长过程中成功与失败的经历来推动其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

(八)行为矫正技术:行为矫正技术指辅导教师对学生自我完善与自我改变的努力给予奖励与惩罚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消除其成长的不良意向与不妥行为。第二章中学生的身心特征

人的神经系统分成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是用作强化的。

2、在反应方面不同。反应的先天性与后天性是两种条件反射的根本区别。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有机体的反应是天生就有的;而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反应是后天塑造起来的。

3、从神经系统的操作水平来看,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实验中被试的动作是在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产生的,是不随意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在躯体性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完成的,往往有高级的神经系统参与到活动中,是一种随意的行为。就接受强化的性质看,具有主动与被动之别。

4、就学习模式而言,二者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意义。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有机体知道自己的行动与外界刺激的关系,从而可以操作环境或改变环境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人类后天所学到的,有些是经典性条件反射,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与人格两大方面。

1、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

2、人格(1)人格颂向性。人格倾向性是心

理是心理活动力方面的心理特征,包括

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自我意识等。人格倾向性在个体成熟与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占的地位也是不同的。儿童时期,兴趣在心理和行为活动的支配和调节中占主导地位;青少年时期,理想开始占主导地位;青少年后期和成年期,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渐成为主导的人格倾向,支配着人的整个心理与行为活动。(2)人格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心理现象{

人格{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理想、信念、世界观)人格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验法:实验法就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和创设一定条件,引起被试某种心理现象,加以描述、分析的方法。

1、实验室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是在实验

室中,严密控制实验条件,借助于一定的仪器,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实验室实验法的优点是:能主动获取所需的心理事实,并能探究发生的原因:所获得的信息较为精确。其缺点是:由于严格控制了各种实验条件,使实验情况与现实生活相差很多,不能真实地反映日常生活的实际情况。为了克服实验室实验法的缺点,发展出了自然实验法。

2、自然实验法。实验法的特点是主动创造

并严格控制条件,从而能精确查明(自变量)与(心理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测验法两个基本要求,即测验的信度和效度。它已经成为心理与行为(量化)的主要工具。

(三)调查法

1、书面调查。

2、口头调查。

(四)临床法:临床法是通过谈话,观察个人的心理现象或行为,系统地、综合性地描述心理现象的方法。

(五)个案法:个案法是对某个人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他的某种心理现象和行为因素的方法。这是一种校古老的方法,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法发展而来。

三、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所谓客观性原则,就是根据心理现象的本来面貌研究其本质、规律和机制。这是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所谓系统性原则,就是用系统论来考察心理现象,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的、动态的系统加以考察。

(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就是心理学的研究从选题到具体研究过程,都应该以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并从实际的需要出发,最终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一个教师只有充满献身教育事业的热情,以及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才能具备完成教师工作的良好人格品质,其教育工作才能取得成功。

(二)广博的知识:深厚广博的知识积累是教师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这不仅包括所学的专业知识,教学活动所必需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还应该包括广泛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等学科方面的知识。这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各类知识融会贯通,如果教师没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不仅会使学生感到失望,有时也会降低教师的威信。

(三)完善的人格:教师人格是教师职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智力结构、情感意志、行为修养和道德意识的内在倾向性。青少年时期是人身心发展、人格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而教师日暮途穷教育过程的主导者、也是影响学生发展的诱导者。教师的人格魅力更会以潜移默化的开式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人塑人,以行正人,才能培养出表里如

一、言行一致的好学生。

(四)教师能力是指导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开成并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教师能力主要包括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系统学习能力等。

(五)专业的技能: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必需的行为方式,它是教师能否把教学工作开展得生动活泼、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形成教学艺术的关键,也是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决定因素。依据教师教育活动目标、内容、方式及层次的不同,把教师职业技能分为以下几种:1教学设计技能2教学语言技能3教学监控技能4教学操作和示范技能5教学评价技能6教学研究技能7思想教育及心理辅导技能。

三、教师应撑握的心理辅导技术:学生时代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其间个体的生理、心理等方面都得到长足的发展。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知识和技术,更好地鉴别和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

(一)关注技术:关注是心理辅导的首要技术之一,意思是教师用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向被辅导的学生表达:你是我现在惟一关心的对象。

(二)倾听技术:学会倾听是心理辅导的先决条件。倾听要求辅导教师在聆听学生讲话的过程中,尽量克制自己插话,讲话的欲念,不以个人的价值观来评断学生的主述(除非涉及法律等问题),并以积极的关注来表现辅导老师对学生内心体验的认同。

(三)沉默技术:沉默技术的作用在于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反省自我,思考其个人成长的问题。

(四)宣泄技术:宣泄技术是指学生将淤积已久的情绪烦恼与精神苦恼倾诉给辅导教师的过程。

(五)探讨技术:探讨技术是辅导老师帮助学生积极认识、思考其成长中的挫折与障碍的过程。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是心理产生的主要基础。脑主要由脑干、间脑和小脑三部分构成。保持身体平衡。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组成。

脑体是人体最重要的一种内分泌腺,位于丘脑下部,受丘脑控制,由体前叶和体后叶组成。脑体分泌以下三种激素:1生长激素,第一节 人的发展

一、人的身心第二章 中学生的身心特征 发展。

(一)、人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是心理产生的主要基础。

脑主要由脑干、间脑和小脑三部分组成。(填)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脊髓、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组成。(填)脑垂体是人体最重要的一种内分泌腺,位于丘脑下部,受丘脑控制,由垂体前叶和垂体后叶组成。脑垂体分泌以下三种激素1生长激素2性激素3泌乳急速。

脑器官的认识:1定位说2整体说3机能系统说4模块说

大脑两半球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是整个系统的司令部。大脑皮层三条大的沟裂,即中央购,外侧裂,顶枕裂,这些沟裂将半球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四个区。

(二)、(1).反射。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应。

(2).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3).无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反射一般可以为两大类: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来的,不学即会的反射。膝跳,眨眼,口允乳,排尿等属于无条件反射。最基本的无条件反射包括食物反射,内脏反射,防御反射,朝向反射和性反射。它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机会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是反射活动的高级形式。(4).经典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巴普洛夫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

以声音为中性刺激,食物为无条件刺激。当狗吃食物时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无条件反射。

在大脑皮层中枢与听觉中枢之间形成了暂时性神经联系,条件反射便形成了。

斯金纳发明了著名的“斯金纳箱”。斯金纳把这样形成的一种活动程序叫做操作性条件反射。

(三)、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异同点。

相同:

1、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它们都是以强化为基本条件,同时都有消退抑制和自然恢复现象。

2、都可以建立多级条件反射。

3、都有泛化和分化现象。

不同:

1、在刺激方面不同。经典性条件反射活动中,刺激物在行为之前已经呈现,刺激是作为引发行为的一种手段。而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中,刺激物在行为之后呈现,如望梅止渴。但人类的复杂活动更多的是属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它是后天塑造起来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更能够改变我们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最多的就是强化原理和消退原理。

二、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从广义上来讲,心理的发生与发展分为种系心理的发展和个体心理的发展。所谓种系心理的发生发展指的是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一)、种系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1、动物心理的发生与发展。(1)感觉阶段。只能对单一的刺激形成反射。大多数的低能无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都处于这个阶段。腔肠动物(海葵、水螅)是网状结构;蚯蚓是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蚂蚁;蜘蛛。(2)、知觉阶段。脊椎动物出现新的反映形式。鱼类;两栖类;爬行类。(3)、思维萌芽阶段。哺乳动物发展到高级阶段,出现灵长类。

2、人类心理的发生与发展。语言的产生对人类的心理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使人类的心理产生了质的飞跃。

(二)、个体心理的发展

1、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共10个阶段:乳儿期(0岁~1岁)、婴儿期(1岁~3岁)、幼儿期(3岁~6、7岁)、童年期(6、7岁~11、12岁)、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初期(14、15岁~17、18岁)、青年中期(17、18岁~25岁)、成年期(25岁~45岁)、中年期(45岁~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2、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指在每个年龄阶段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阶段性、连续性、稳定性、可变性的特点。(1)、阶段性和连续性,心理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辩证统一.(2)、稳定性和可变性,在一定的社会教育条件下,大多数的同龄儿童总是处在同一发展水平上,表现出相似的心理特点,并且心理发展的顺序是不可颠倒的。因此,心理年龄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个体的心理发展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可变性。※由于社会和教育条件的不同,每个个体在发展速度、最终水平、优势领域等方面往往是千差万别的。

(填空):(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是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

(填空):遗传因素 1.遗传,是指上代的许多生物特征传递给下代的过程。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2.生理成熟。生理成熟为心理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二)自然环境因素

1、空气质量。空气质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影响着人们的心理与行为。空气质量包括气温、空气污染等。

空气污染至少会造成以下三种有害的影响:①它直接威胁到人类和动物的健康。②它通过大气层的变化和气候的改变从根本上影响人们生存的环境。③它的潜在影响是通过腐蚀破坏我们的建筑物。

2、噪声。噪声是一种非周期性的、无组织的、不定性的听觉刺激。判断一个声音是否为噪声,有三个维度:强度、可判断性、可控性。

一般交谈时的音强约为60分贝,当音强达到100分贝时,会使听觉神经产生痛感。

3、社会密度。社会密度指在一个给定的空间里所拥有的人数,可以按每平方米的人数来计算。

4、自然灾害。海啸、火山爆发、地震、飓风与龙卷风、洪水、暴风雪等都是极具破坏性的、突发的自然灾害,会引起身体伤害、心理创伤和家庭离散的无比痛苦。初中生思维活动的自我中心主要表现为,虽然他们能区别自己与他人的想法,但却不能明确区分他们自己的关心焦点与他人关心焦点的不同所在。初中生自我中心思维的结果之一就是在心理上制造了假想的观众。将别人如此关注他们的原因解释为自身的“与众不同”,认为他的情绪体验是独一无二的。高中生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其概念、推理和逻辑法则的运用能力等三个方以有意设置一些困难,着重培养学生不怕失败、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第三章 中学生的学习第一节学习的本质

(1)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经验并由经验引起相对持久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它包含三层含义:1学习是人与动物共有的心理现象,2学习表现为行为的变化3学习所造成的行为变化,在行为品根据原文合理地提出问题。4融会贯通。对所学知识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新旧知识已建立起有机的联系。

(三)促进知识理解的条件

1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理解必须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新学习的知识只有被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中才能被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以,教师在讲解新知识时应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以便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填)人类文化是人类心理产生的决定条件。(简答)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对人的心理发展起着主导作用。首先,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其次,学校教育具有计划性、系统性以及组织性。最后,学校教育是通过一支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队伍担负培养人的工作。

第二节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及指导

一、身体发育特征

1、身体外形的变化: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

育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了急速变化,成为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身高:最明显变化特征。男性少年14岁为成长最快期。体重:男性少年体重增加的高峰期在14岁。

2、生理机能的变化:表现为男性肌肉强健、女性身材丰满;脑与神经系统逐步走向成熟,使脑的重量接近成人脑重水平。

3、性的发育和成熟。(填)生殖系统是人

体各系统中发育成熟最晚的,他的成熟标志着人体生理发育的完成。1)性器官发育;2)第二性征的出现;3)性机能成熟。

二、(填)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主要

有:

(一)、过渡性。即从幼稚期向成熟期的过渡。主要表现为:

1、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既具有儿童期的特点又具有成熟期的特点,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

2、青少年期是人由童年向成年的转变时期,各种心理特征逐渐接近成人。

青少年男女身体的迅速发育与成熟所引起的自我感受及社会对他们的评价,使他们感到自己是个大人了,与儿时的“我”不同了,产生了“成人感”,因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独立性”。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构成青少年心理发展十分尖锐的矛盾,充分体现了青少年心理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

(二)、闭锁性。指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内隐的特点,它是相对于人的外部行为表现与内部心理活动之间的一致性而言。首先表现在出现了“内心的秘密”,开始愿意有自己的房间,记日记,与人交往中变得不那么坦率了。不仅与父母、教师难以沟通,在同龄人中也难找到知音,常感不被理解。青少年希望被理解与其闭锁性之间的矛盾往往导致孤独感。

(三)、社会性。由于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对待自己以及对待别人的一切行为,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产生变化。它们通过社会环境中的人、事、物的交互作用而逐渐学会认识自己、了解别人。

三、具体表现

(一)、思维的发展:

1、运用假设;

2、逻辑推理;

3、运用逻辑法则。

(论述)与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相呼应,在初中生的思维品质中也显示出明显的矛盾性,主要表现在:(1)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它们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在创造性思维发展同时,其思维的批判性也明显发展。思维批判性的明显增长,一方面表现在他们不愿轻易接受别人意见,另一方面表现在他们开始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思想和主张,能够有意识地调节、支配、检查和论证自己的思想。(2)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存在。初中生思维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其思想的偏激与极端,不能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是抓住一点而不计其余。

(3)思维活动中的自我中心的出现。

面的发展特点上。

单选:国内的研究表明,在校青少年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趋势是:初中一年级学生已经开始掌握辩证逻辑的各种形式,但水平较低;初中三年级学生的辩证思维则处于迅速发展阶段,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高中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已趋于占优势的地位。

(二)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

1.初中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简述)(1)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2)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3)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初中生的情感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1)自我意识增强,自尊的需要迫切。对情感的敏感和珍惜、对平等人格的尊重与维护是当代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之一。因而对初中生来说,信任、理解和宽容往往会产生巨大而神奇的力量。(2)情感有文饰、内隐和曲折性。其情感的表现不再是直接外露的。有时,情感的外部表现与内心的活动不一致。(3)情感容易受挫折,忍受能力差。遇到教师的批评或学生的讽刺,产生受挫感。2.高中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填空)(1)情绪的延续性。(2)情绪的丰富性。(3)情绪的特异性。

(三)中学生人格的发展

1.初中生人格的发展特点(论述)

(1)意识高涨。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其突出表现是,初中生的内心世界越发丰富起来,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常将很多心智用于内省。(2)反抗心理。反抗心理是初中生普遍存在的一种人格心理特征。这种特征主要表现为对一切外在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几种具体表现:态度强硬、举止粗暴;漠不关心,冷淡相对;反抗的迁移性。

初中生在结交朋友方面也显示出与童年完全不同的特点。

(1)交友范围小。(小学信任家长老师,初中信任朋友,高中大学信任自己。)(2)重视友谊。初中生的朋友关系对于发展他们的各种心理水平和情绪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3)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他们开始有自己喜欢的异性,但随着时间流逝,这种好感会慢慢地消失。(4)与父母关系的变化。如情感上的脱离、行为上的脱离、观点上的脱离、父母的榜样作用削弱等。(5)与教师关系的变化。初中生不盲目接受任何一位教师。初中生对于自己所不喜欢的教师的各种意见都持拒绝态度。

四、指导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原则

(一)初中生心理指导

对于中学生的早恋,宜“疏”不宜“堵”。花儿开得早,凋谢得也早。避免采用过激手段,引发不良后果。

(二)高中生心理指导(简述、论述)1.引导学生客观评价现实。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社会及自我,学会情绪调节,发挥自身潜能,面对显示,迎难而上。2.加强学习方法的知道。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有效利用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尽快提高学业成绩,减轻学习焦虑。3.积极开展文体活动。教师要注意利用多种渠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文艺、体育、制作等兴趣小组和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各类的群体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4.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要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意志品德,增强自信心,使学生在遭受挫折时能正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教师也可

质上表现为行为水平的提升和持久稳定。(2)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即人在实践活动中,以语言为工具,积极主动地获得社会及个体经验的过程。

(3)学生的学习特点有1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展开的。2学生的学习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3学生的学习是为了促进全面发展。4学生的学习是为未来的实践作准备的。(4)学习的种类1依学习水平划分2依学习内容和方式划分: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将学习分为(义学习)(械学习)又根据学习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习与发现学习)3依学习内容的结果划分:我国心里学家主张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品德的学习)

(5)学习理论1刺激-----反应理论: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过程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情境与反应的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建立起来的,他提出三条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桑代克是心里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他以实验为基础,对学习的实质、过程及规律做了系统的研究,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有开创性的贡献。当然,这一理论也有很多缺点和观点上的错误。2认识理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3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是班杜拉所倡导的。班杜拉认为,人类的许多学习,尤其是社会行为方面的学习不必事事亲身经历来获得直接经验,而是可以通过(观察获取替代性的间接经验)这种学习称为观察学习。观察学习是社会的一种最重要的形式。

(6)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结果对另一种学习的(易化)或(干扰)现象。

(7)学习迁移的种类1根据迁移作用的性质,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2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的不同,迁移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3根据迁移的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迁移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4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迁移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一般迁移是指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其他学习中去。具体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得的特殊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8)学习迁移 的基本理论1形式训练说,心里官能只有通过训练才得以发展,官能是指注意、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一般心里能力。2共同要素说3经验概括说。(经验概括说)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它认为,两种活动之间存在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条件。4关系转换理论据认知结构说。学习者只有懂得如何把知识用于不同的情境中,迁移才会产生。(9)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1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认知策略以及调节、控制认知活动的元认知策略也影响头着迁移的产生。3对学习材料的概括水平4心向与定势。第二节 知识的学习

一、知识的理解

(一)理解的概念

填空:知识理解的实质是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二)理解的标志(简答)

1知道“是什么”。明确知识的表面代含义,能正确描述知识的内容。2知道“为什么”。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内容,了解其内在的逻辑依据和本质联系。3能举例复述。能用自己的言语流畅地、合乎逻辑地复述知识,举出实例,对原文能进行压缩、扩展或改组,能

2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感性材料或感性经验是知识理解的基础。使学生获得感性材料的最基本途径是不同形式的直观教学。直观教学主要有三种形式(论述、填空):(1)实物直观。(2)模像直观。(3)言语直观。3利用变式和比较。

二、知识的应用

(一)知识应用的概念

知识应用的实质是将抽象知识具体化的过程。

(二)知识应用的一般过程

填空:知识应用可以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1审题2相关知识的重现3课题类化和解题判断的形成(三)影响知识应用的因素(简述)1知识的领会与巩固程度。对知识的理解水平直接影响着知识的应用。大量的事实与研究都证明,知识记忆得越牢固、越准确,提取的也就越快、越准确,成功地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2问题的特征。问题的性质与知识的应用有密切的关系。3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有些学生在应用知识解答课题时发生困难,并不是因为缺少相关知识,而是智力活动水平不高。第三节 技能的掌握

一、概述

(一)什么是技能

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趋于完善化、自动化的活动方式。技能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技能是一种完善化了的动作系统,而不是零碎、散乱、偶然组合起来的动作。2技能以已有经验为基础,技能和经验之间有密切联系。3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练习起着关键作用。

(二)技能的种类

技能按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两种:1动作技能。动作技能是一种按一定技术要求,通过联系而获得的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躯体运动方式,它借助骨骼和相应的神经过程的活动表现出来。2智力技能。智力技能是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的完善化的智力活动方式。3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关系。两者的区别表现在:①活动的对象不同。动作技能属于实际操作活动的范畴,其对象是物质的、具体的,表现为外显的骨骼和肌肉的操作。智力技能的对象是头脑中的映像,具有主观性和抽象性,属观念范畴。②活动的结构不同。动作技能是系列动作的连锁,其动作是外显的,不能省略;而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实现的,可以高度省略,甚至觉察不到它的进行。③活动的要求不同。动作技能要求学习者必须掌握一套刺激——反应联结,而智力技能则要求学习者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两者的联系表现在:动作技能经常是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是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逐步脱离外部动作而借助于内部言语实现的。同时,智力技能往往又是外部动作技能的支配者和调解者,复杂的动作技能往往包含认知成分,需要学习者智力活动的参与,手脑并用才能完成。

二、技能的形成阶段

(一)动作技能的形成 1.认知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也称知觉学习,学习者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指导者的言语讲解或观察别人的动作示范,或借助标志每人局部动作的外部线索,试图“理解”任务及其要求,在头脑中形成有关动作方式的表象,并在活动中调节和控制动作。

2.掌握局部动作阶段。动作技能的形成必须首先掌握构成技能的各个局部动作。3.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在前一段掌握局部动作的基础上,逐步将局部动作组成一个完整的动作系统。

4.动作协调完善化阶段。这是动作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一连串的动作系列已经联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已巩固下来,各个动作相互协调。

(二)智力技能的形成加里培林将智力技能的形成分成五个阶段:一是活动的定向阶段;二是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阶段;三是有声言语阶段;四是无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五是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1活动的定向阶段。这是智力活动的准备阶段。在该阶段,学生要了解活动的任务,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在头脑中构成活动本身和结果的表象,对活动定向。2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阶段。物质活动是指运用实物进行的活动。物质化活动是指运用实物的代替物进行的活动。3有声言语阶段。要求学生离开物质或物质化的客体,以有声言语对活动的程序做精细的陈述,使智力活动向不直接依赖实物的出声言语过渡。使用有声言语来表达智力活动并在言语的帮助下完成认知活动,这标志着智力活动已经从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转入了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方式。4无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本阶段的特点在于智力活动的完成借助于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即只看到嘴动听不到声音。5内部言语动作阶段。这是智力技能完成的最后阶段,本阶段的特点是智力技能的结构成为压缩和自动化的形态,以内部简化的言语形式完成认知活动。

(三)技能的形成标志

动作技能形成之后,表现出以下几个标志:1动作结构的改变。一系列局部动作联合成一个完整的动作系统。2动作品质的变化。动作开始准确、协调、稳定和灵活,自动化水平提高,活动速度加快。3活动的调节功能加强,动觉控制增强。

智力技能形成之后,表现出以下几个标志:1智力活动脱离了物质或物质化活动的支持。2智力活动的进程压缩,快速反应代替了详尽、展开的推理过程,思维灵敏,思维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提高。3智力活动自动化,几乎成了无意识的活动。分析:动作是否成为基恩那个主要看1结构,动作是否连贯2动作是否准确灵活自动化3对动作的调节——动觉。

三、技能练习

(一)练习和练习曲线

练习曲线也叫学习曲线,是表示一种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次数和练习成绩之间关系的曲线。

(二)练习过程的一般趋势

练习达到一定程度,动作技能成绩会出现暂时停顿现象,叫“高原期现象”。

(三)提高有效练习效率的条件

练习方式有两种:一是全部练习,二是单元练习。

第四节 品德的形成

一、概述

(一)什么是品德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按照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二)品德与道德的关系(多选)1.品德与道德的区别

(1)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服从于整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而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是个体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道德在个体头脑中的主观映像,其形成、发展和变化既受社会规律的制约,又受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规律的制约。

(2)品德包含的只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局部。

(3)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是社会需要,而品德产生的力量源泉则是个体的需要。2.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1)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

(2)道德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3)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有一定的反作用。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填空:品德的基本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成分。

(一)道德认识(简答)道德认识也称为道德观念,是指对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道德认识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概念、道德信念、道德评价等方面。

(二)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人们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和道德理想,面对现实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产生的倾慕或鄙夷、热爱或憎恶、欣赏或不屑等态度倾向的内心体验。

(三)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个人自觉地确定道德目的,克服各种困难,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以实现预期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

(四)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指个人受一定信念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的外部活动方式。道德行为是品德重要的外部表现形式,是衡量一个人品德的重要标志。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两个方面。(填空)

三、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填空)1前道德阶段(0~3岁)2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7岁)3自律道德或道德主观注意阶段(7~12岁)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填空)科尔伯格系统地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科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

四、青少年品德心理的特点(简答)

(一)逐渐从他律变成自律,伦理道德已经开始形成1能独立、自觉地按道德准则来调节自己行为。2道德信念、理想在道德动机中占据相当地位。3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明显化。4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5品德发展与世界观形成的一致性。6品德结构的组织形式完善化。

(二)处于动荡性向成熟性的过渡

1青少年时期品德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动荡性特点。2青少年初期品德逐步趋向成熟。

五、学生品德的培养(论述)

道德品质的培养主要表现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方面。

(一)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填空)1道德知识的掌握是道德认识形成的前提。2道德信念的确立是道德认识发展的关键。3道德评价能力是道德认识发展的标志。

(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

1对学生开展道德认识教育的同时,激发他们的情感。2提供榜样的具体形象和生动事例,引起情感上的共鸣。3真情感化,激发和保持学生的道德情感。

(三)加强学生道德意志的锻炼

教师在学生的道德意志的培养中应注意到:提供道德意志锻炼的榜样,引发学生锻炼意志的愿望;在各项活动中,向学生提出具有适度困难的任务;组织有关锻炼道德意志的漫谈、讨论、访问等活动,提高学生锻炼意志的自觉性;引导学生及时总结锻炼道德意志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有针对性的施以教育影响。

(四)注重学生的道德行为训练 1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2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六、学生品德不良的矫正(看看)

(一)青少年品德不良产生的原因 1青少年品德不良的客观因素。造成青少年品德不良的客观因素主要包括假体、学校和社

会环境。(1)家庭教育。父母的教育观念、管教态度及方式,家庭成员的思想品德、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及独亲、远离父母等都可能影响青少年的成长发展。不良的家庭影响仍是青少年产生品德不良现象的直接原因之一。(2)学校教育。学生的品德主要通过学校的教育培养。因此,教育者教育观念的错误、教育方法的不当、教育措施上的不力,以及教育者自身品德上的问题等,都可能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造成教育对象不良心理和行为的变化。(3)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品德的影响包括:外来腐朽文化以及某些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的侵蚀,低级庸俗、不法书刊和其他不良文艺作品的毒害,各种不法分子的引诱、教唆等都是不良品德发展的条件。

2青少年品德不良的主观因素。(论述)(1)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2)意志力薄弱。(3)好奇心强,盲目模仿。(4)偶然失足到养成不良习惯。

(二)青少年品德不良的矫正

1学校应尽量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2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从小重视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不能只盯着孩子的分数。3青少年自身应加强主体意识的培养。4社会各方面都应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第五节 中学生学习困难的诊断与辅导

一、学习困难的特征(简答)

学习困难学生的特征是:1智力都是正常的;2存在思想品德比较落后或学业成绩不良,甚至两者兼而有之;3上述两方面的问题不是由于生理缺陷造成的,也不是环境教育剥夺的结果,而是学校、家庭、社会及本人主观原因所致;4学习困难学生需要特殊的督促、辅导和帮助。

二、学习困难的类型

1暂时学习困难学生2能力困难学生3动力困难学生4整体困难学生

三、学习困难的产生原因

1认知因素。学习困难学生的注意存在非常显著的问题,有明显的注意缺陷。2人格因素。通过对学习困难学生个案访谈发现,作为整体,学习困难者最显著的人格特征是他们自我评价地,自尊心、自信心及自我调控水平低。3人际关系。学习困难学生在人际关系上不良率很高。4环境因素。(1)家庭环境。家庭对子女的学业期望过高、过低或有严重的家庭冲突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2)学校环境。学习困难学生的师生关系通常不和谐,老师很少赞扬、鼓励学习困难学生,常常批评、讽刺、挖苦或讥笑他们,使学习困难学生缺乏安全感。(3)社会环境。社会上的拜金主义、钱权主义等不良风气严重影响着当今中学生的心理,使他们无心向学。

四、学习困难的辅导(论述)

(一)引导学习困难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学习困难学生不善于自我评价、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因而容易降低学习目标,放弃坚持不懈的学习努力。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形成恰当的自我意识。

(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塑造积极、健全的人格是转变学习困难学生的第一位的任务。其根本点就在于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建立和恢复自信。操作上可运用以下方法:1目标激励法。2归因训练法。3情感沟通法。

(三)帮助学习困难学生获得成功感 1要降低教学目标要求。2帮助他们确定成功的标准。3要肯定他们的任何一点进步。

(四)激发学习困难学生的求知欲

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也要注意知识的积累。

(五)讲究教育教学方法

学习困难学生自尊心比较脆弱,如果没有采用恰当的方式教育教学,就可能使这些学生产生强烈的消极情绪。为了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教育方式,又要讲究教学方法。在教育工作中,按照成功教育的动力机制原理,坚持正

面鼓励为主的教育原则和方法,保护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六)创设有利于学习困难学生进步的环境 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建立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为孩子提供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和积极向上的心理支撑。另外,学校要想办法结合有关部门,整顿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外部环境,给学生创设一个安心学习的空间。

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 第一节 感觉

认识客观世界的第一步,是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

二、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指感觉器官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感受性的大小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1绝对感受性和绝对阈限。绝对感受性指刚能察觉出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2(填空)刚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做差别感受性。心理学中的第一个自然“定律”——韦伯定律。

(二)感受性的变化规律

1(填空)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就是指某一特定感受器的刺激因时间、空间模式的不同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主要包括:(1)后象。后象是指当前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还要保持短暂时间的现象。(填空)例如,人们看电影,电影拷贝行的一幅幅画面是不动的,而人看到的却是连贯的动作、活动的景物,这正是运用了感觉后象的心理学原理。(2)感觉适应。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人具有适应的现象,但痛觉却是很难适应的。(3)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是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下,感觉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2在一定条件下,各种感受器的技能状态都有可能发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1)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对其他器官的感受性造成影响,或使其升高或使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影响。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的共同规律表现为:对一个感受器的微弱刺激能提高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对一个感受器的强烈刺激会降低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2)联觉。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兼有两一直感觉的心理现象。(3)不同感觉的相互代偿,当某种感觉器官受损或缺失以后,其他感觉会予以代偿,这就是不同感觉的代偿作用。

三、视觉

单选:产生视觉的适宜刺激是可见光,是波长为380~780纳米的电磁振荡,即可见光谱。填空:虽然椎体和杆体细胞如此之多,但在每只眼睛中仍有一个区域不存在这些细胞。这个区域称为盲点。

四、听觉

引起听觉的适宜刺激是频率为16~20000赫兹的声波。

五、其他感觉

(一)嗅觉

嗅觉的适宜刺激是能挥发、有气味的物质。

(四)内部感觉

1平衡觉。2运动觉。3机体觉。

第二节 知觉

一、概述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

知觉作为一种活动和过程包括相互联系的几种作用:觉察、分辨和确认。

二、知觉的种类(填空)

(一)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对客观世界三位特性的知觉,具体指物体大小、距离、形状和方位等在头脑中的反映。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等。

(二)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对事物发展的延续性、顺序性的知觉,具体表现为对时间的分辨、对时间的确认、对时间的估量、对时间的预测。

(三)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指个体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移动速度和人体自身运动状态在人脑中的反映。

(四)错觉(填空)

错觉指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会产生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三、知觉的特性(简述、填空、多选)

(一)选择性

人所处的周围环境复杂多样,在一瞬间不可能同时感知所有的事物,而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把其他对象作为知觉对象的背景,这种现象叫知觉的选择性。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要因素有:1对象和背景的差别。2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运动的物体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3知觉的选择性也受到知觉者的需要、兴趣、爱好以及知识经验的影响。

(二)整体性

人在知觉客观对象时,总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性主要受以下四种因素影响:1知觉对象的特点,如接近、相似、闭合、连续等因素。2对象各组成部分的强度关系。3知觉对象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4知识与经验影响知觉整体性。

(三)理解性

填空:在知觉的过程中,人总是用过去所获得的有关知识和经验对感知事物理解和领会,知觉的这种特性就是知觉的理解性。对知觉对象的理解情况首先与知觉者的知识经验直接有关,其次,言语的指导对知觉的理解性也有较大的作用。

(四)恒常性

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常见的知觉恒常性有亮度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等。

第三节 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一、观察和观察力

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它是有预定目的的、有计划的、主动的知觉过程。

观察力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

三、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简答)

1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2明确观察任务。3激发观察兴趣。4教给学生观察

第五章 记忆

第一节 概述

一、记忆:记忆是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

经验的心理过程。

二、记忆的过程: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这三个基本环节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三、记忆的种类

(一)形象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

与运动记忆

(二)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第二节 记忆的加工过程

填空:从信息加工的角度上说,记忆是一个结构性的信息加工系统,是由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构成的: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二、短时记忆

(一)短时记忆的容量 单选、填空: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7±2个组块。

三、长时记忆

(一)长时记忆的编码

长时记忆的容量是无限的,它的信息来源大部分是对材料的复述。

长时记忆的信息编码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类别群集。2.联想群集。

(二)长时记忆的存储

在长时记忆中,信息的存储是多种多样的,包括(陈述性记忆)与(程序性记忆)、(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1.陈述性记忆与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

指对用来表征外部世界的物体和事件及其相互联系的知识的记忆。简单地说,陈述性记忆是对事实信息的记忆,如(姓名)、(人脸)、(单词)、(日期)和(观点)等。程序性记忆则是指做事情的方法。它被用于获得、保持和使用知觉的、认知的和运动的技能。2.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情景记忆单独保

存人们亲自体验过的特定事件。语义记

忆存储的信息是(词)(、概念)、(规律)。

(三)保持量的测量 填空:常用的测量保持量的方法有(回忆法)、(再认法)、(再学法)和(重构法)。第三节 遗忘规律

一、遗忘的概念及种类

遗忘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重现,或是错误地再认与重现。(遗忘)和(保持)是相反的心理过程。遗忘可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两种。

二、遗忘的主要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一)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在1885年发表了他的实验报告后,记忆研究就成了心理学中被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而艾宾浩斯也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竖轴表示学习中记住的知识数量,横轴表示时间(天数),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

这条曲线说明了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逐渐减慢,到了一定的时候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遵循“先快后慢”的原则。人们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果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

(二)影响遗忘的因素(简述)

1.对熟练的动作和形象材料遗忘得慢,而无意义材料比有意义材料遗忘要快得多。在学习程度相等的情况下,知识材料越多忘得越快,材料少则遗忘较慢。因此,学习时要根据材料的性质来确定学习的数量,一般不要贪多求快。

2.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回忆的顺序有一定的规律性。(选择题)在回忆的正确率上,最后呈现的词遗忘得最少,其次是最先呈现的词,遗忘最多的是中间部分。这种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发生的现象叫做(系列位置效应)。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叫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3.学习的程度。一般认为,对学习材料的识记没有一次能达到无误背诵的标准,称为低度学习的材料;如果达到恰能成诵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这种材料称为过度学习材料。实验证明,低度学习材料容易遗忘,而过度学习的材料比恰能背诵的材料记忆效果要好一些。

4.情绪体验。识记者对实际材料的需要、兴趣等,对遗忘的快慢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遗忘的原因

(一)衰退说

衰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衰退以至消失的结果。

(二)干扰说

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时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只要排除干扰,记忆就能恢复。这种干扰作用又分为两种: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1.前摄抑制。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2.倒摄抑制。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三)压抑说

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够恢复。

(四)提取失败说

一些研究者认为,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的,人们之所以对一些事情想不起来,是因为人们在提取有关信息时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第四节 表象

一、什么是表象

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

三、表象的特征(多选)1.形象性2.概括性3.可操作性

第五节 中学生有效记忆方法的掌握

一、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简述)其记忆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自觉地运用有意记忆,同时有效地运用机械记忆。2.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具体表现为:①形象记忆量随着年龄而增加,在初中阶段为最高;②抽象记忆量在初中阶段记忆总量中达到高百分比;③抽象记忆的发展量远高于形象记忆。3.有效地运用各种记忆策略。

二、有效的记忆策略

1.复述2.背诵3.结果反馈4.记忆线索

三、记忆术

填空:为了便于记忆而将信息加以组织的技巧称为记忆术。1.自然语言媒介法。自然语言媒介法是指

把要记的材料同长时记忆中已有自然语言的某些成分相联系以提高记忆的效率。“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副舌下在后面” 2.地点法 3.视觉表象法 4.首字母缩略词法。首字母缩略词法又叫

首字连词法,这种方法是利用每个词的第一个字或字母形成一个缩写词或者是一个句子。5.谐音法

第六章 思维

第一节 概述

一、什么是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思维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的特点。例如,清晨起来,推开窗户,看见地面是潮湿的,于是就会想到“昨夜下雨了”。这时,人们并没有直接感知到下雨,而是以其他事物为媒介(地面潮湿),用间接的方法推断出来的。

二、思维的基本过程

填空:人脑对信息的处理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过程,这些是思维最基本的过程。

(一)分析与综合

(二)比较

(三)抽象与概括

四、思维的种类

(一)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

抽象逻辑思维

具体想象思维具有三种水平:第一种水平的形象思维是幼儿的思维,它只能反映同类事物中一些直观的、非本质的特征;第二种水平的形象思维是成人对表象加工的思维;第三种水平的形象思维是艺术思维。

(二)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根据思维过程中是以日常经验还是以理论为指导来划分,可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1.经验思维。经验思维是以日常

生活经验为依据,判断生产、生活中问题的思维。“月晕而风,日晕而雨”。2.理论思维。理论思维是以科学的原理、定理、定律等理论为依据,对问题分析、判断的思维。

(三)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根据思维结论是否有明确的思考步骤和思维过程中意识的清晰程度,可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1.直觉思维。例如,阿基米德在浴缸中洗澡时突然发现浮力定律;达尔文在阅读马尔萨斯人口论时突然悟出“自然选择”理论;魏格纳在看地图时突然闪现出“大陆漂移”观念等,都是直觉思维的典型例证。

(四)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1.聚合思维。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2.发散思维。思维的变通性、流畅性和独特性是发散思维的三个主要特点。

(五)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根据思维创新成分的多少,可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填空:创造性思维是指运用新颖的、独创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产生新思想、新假设、新原理的思维。第二节 概念

一、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人脑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单位。每一个具体概念几乎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感性形象,称为概念的表象原型。

二、概念的种类

根据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属性的抽象和概括程度,可分为具体概念与抽象概念。

根据概念形成的途径,可分为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

为了探索概念形成的基本规律,心理学家们开展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其中最典型的是人工概念形成的实验。第三节 推理

一、什么是推理

在推理中,我们把由其出发进行推理的已知判断叫做前提,把由已知判断所推出的判断叫做结论。要保证推出的结论正确,推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前提要真实;二是推理形式要符合逻辑规则。

二、推理的种类

推理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三种。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知识的前提到特殊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

归纳推理是从特殊性知识的前提到一般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

类比推理是从特殊性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的一种推理。

三、影响推理的因素

填空:影响推理正确性的主要因素有下列几种:

1.推理材料的性质2.前提气氛效应3.赌徒谬误

第四节 问题解决

一、什么是问题解决

填空: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一)问题解决的特征

1.目标指定性2.操作系列性3.认知性操作

二、问题解决的过程(简述)

问题解决一般包括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四个基本步骤。

(一)提出问题

1.思维活动的积极性2.认真负责的态度3.兴趣爱好和求知欲望4.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

(二)明确问题

所谓明确问题就是分析问题,抓住问题的核心与关键,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明确问题主要有两个条件:首先,全面系统地掌握感性材料。其次,已有的知识经验。

(三)提出假设

提出假设就是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对问题解决的具体方案提出假定和设想。

(四)检验假设

检验假设是对假设验证的过程,它是问题解决的最后步骤。检验假设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检验,另一种是间接检验。

三、问题解决的方法

(一)算法

(二)启发法 单选:1手段——目的分析。是将需要达到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的目标。2.逆向搜索。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3.爬山法。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转该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这就好像登山者,为了登上山峰,需要从山脚一步一步登上山峰一样。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一)问题情境

1.情境中物体和事物的空间排列不同会影响问题的解决。

2.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越接近,问题就越容易解决。

(二)功能固着

填空: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不能看熟悉的物体(或以特定方式使用的物体)的新用途或功能。

(三)原型启发

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做原型。

(四)定势

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续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五)酝酿效应

填空:当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一段时间,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然后再回过头来解决,反而可能很快找到解决办法。

(六)问题解决的一般性障碍

1.情绪障碍2.文化障碍3.习惯障碍4.知觉障碍

第五节 言语

二、言语的种类

(一)外部言语

外部言语又可分为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口头言语又可分为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第六节 想象

一、什么是想象

想象是在人脑中凭借记忆所提供的材料加工,从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也就是人们将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一些暂时联系新的结合。

四、想象的类型

(一)无意想象。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情况。

(二)有意想象。有意想象是有预定目的、自觉的想象。1.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的描述或非语言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有关事物新形象的过程。2.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科学领域里的一切发明,艺术领域里的一切典型形象。

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的异同与联系 3.幻想。幻想是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事物的想象。理想是人前进的灯塔,能使人展望到未来美好的前景,激发人的信心和斗志,鼓舞人顽强地去克服困难。而消极的幻想是完全脱离客观现实的发展规律、毫无实现可能的幻想,一般称为空想。

幻想与创造想象的异同和联系

第七章 意识状态

第二节 注意

一、概述

(一)什么是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二)注意是心理活动的共有特性

填空: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不能脱离具体的心理过程而单独存在。

(三)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2.维持功能3.调节和监督功能

(四)注意的外部表现(填空、多选)

一是适应性动作出现;二是无关动作停止;三是呼吸运动变化。

二、注意的种类

根据注意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一)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简述: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很多,综合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和(主体自身的特点)。也叫条件规律。

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第一,刺激物的强度;第二,刺激物的新异性;新异性也有绝对新异和相对新异之分。相对而言,相对注意更能引起和保持人们的注意。第三,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教师在讲课时常在讲台上走动。第四,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强烈、明显很容易引起人们的不随意注意。

2.主体自身的状态。第一,凡是符合人的需要、引起人的兴趣的事物都能使人产生无意注意;第二,已有的知识经验;第三,生理状况和情绪状态。

(二)有意注意 1.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一直努力的注意,也叫随意注意。2.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1)目的任务要明确(2)合理地组织活动(3)克服困难

三、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稳定性

简述:人在注意感知某一事物时,不可能长时间地保持稳定,而是在间歇地加强或减弱,注意的这种周期性变化称为注意的起伏现象。教师应有计划地每间隔10~15分钟使学生的活动形式发生变化,以使学生的注意保持相对的稳定。

(二)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的注意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也叫注意广度。

(三)注意分配 1.注意分配。在同一时间内,心理活动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叫注意分配。

2.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首先,所从事的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其次,注意分配与主体对几种活动的熟练程度或操作的自动化水平有关。

(四)注意转移

注意转移。由于任务的变化,主动地把注意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去的现象叫注意转移。

四、注意品质的培养(论述)

(一)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控制无关刺激,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室的布置应整洁、素雅、不宜过多装饰和张贴,室内光线要充足,空气应该保持清新,教师的穿着要不失大方,避免穿奇装异服。尤其是教室周围环境要安静,避免嘈杂和喧闹。2.教学方式方法要避免呆板。要求教师要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以加强教学过程本身的趣味性。教学内容要有系统性,教学之间还应该有一定的难度。3.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

(二)注意几种注意的交替运用以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在一堂课开始之前,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在一起,教师可通过交叉提问,或提出明确要求,使学生做好上课之前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以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教师应通过生动有趣的描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伴以直观的演示,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三)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也依赖于个人的主观努力。

1.培养广泛而稳定的兴趣有助于注意的培养。2.加强意志锻炼。3.培养良好的性格,保持愉快而稳定的心境。4.培养应针对个体差异。第三节 睡眠

睡眠是人们每天必需的生理现象。人的一生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其中,梦是睡眠过程中最主要的心理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意识现象。

对失眠症最常见的解决办法是服用安眠药和饮酒。

对于失眠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行为治疗的方法:1.刺激控制2睡眠限制3放松4锻炼5进食6避免使用兴奋剂 第四节 药物成瘾

二、常见致瘾药物的分类

(一)兴奋剂

单选:兴奋剂包括苯丙胺类、可卡因、咖啡因、MDMA(摇头丸)和尼古丁等。

(二)抑制剂

酒精。酗酒的女性也更容易患肝病、骨质疏松症和抑郁症。如果每周饮酒3次,女性患乳腺癌的可能性会增加50%。

(三)致幻剂

注意力不集中

原因分析

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主要有以下集中原因: 1学习目的不明确2缺乏学习兴趣3学习能力的欠缺4学习自控能力差5注意力受学生的气质和性格影响6不良学习环境影响学生的注意 解决方案

1排除无关因素干扰2加强课堂教学刺激

第八章 行为调控

第一节 需要

一、什么是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

二、需要的理论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填空:马斯洛对需要做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简述:

1.生理需要指人类维持生存和种族延续的需要。

2.安全需要是人类期盼稳定、安全、保障而避免灾害、威胁、混乱的需要。

3.归属与爱的需要是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

4.尊重的需要是当上述三种需要都得到基本满足之后,尊重的需要开始在需要群中占主导地位,支配人的生活。

5.认知需要是克服障碍和解决问题的工具。6.审美需要包括对秩序、对称、完美结构以及存在于大多数儿童和某些成人身上的对行为的完美的需要。

7.自我实现需要是需要层次的亮点,在上述需要得到满足后而产生。

三、需要的种类

填空:依需要的起源可将其划分为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二)社会性需要

1成就需要2交往需要3权利需要 第二节 动机

一、概述

(一)什么是动机

填空:动机是激发、维持和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心理倾向)或(内在动力)。动机作为活动的一种动力,具有三种功能(多选,填空)

1激活功能2指向功能3调节与维持功能

(二)动机的产生

个体是否最终产生动机和行为,不仅由其愿望和由此而产生的内驱动力所决定,还要有与需要相适应的外界诱因。

二、动机的种类

1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如吃饭、穿衣、休息、性欲等的动机。

2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3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根据动机在行为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可分为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4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根据动机的来源,可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叫内在动机,在外部环境影响下产生的动机叫外在动机。

四、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

动机对于提高活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各种活动都存在动机的最佳水平。工作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关系,动机过强或不足都会使工作或学习效率降低,(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发挥(最佳工作效率)。

动机强度、活动强度和工作效率的关系

五、意志行动

(一)什么是意志

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认为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目的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标志。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的核心。

(二)意志的品质及相反(简述)1.自觉性。意志的自觉性是指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的认识,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目的的品质。(填空)与自觉性相反的是受暗示性和武断从事。2.果断性。意志的果断性是指迅速地、不失时机地采取决定的品质。与果断性相反的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3坚韧性。意志的坚韧性是指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永不退缩的品质。与坚韧性相反的品质是动摇或执拗。

4.自制力。意志的自制力是指能够完全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意志品质。与自制力相反的表现是任性和怯懦。

(三)意志行动的过程

意志行动的过程比较复杂,从动机的冲动到目标的实现,一半可以分为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两个阶段。1.采取决定阶段。采取决定阶段包括动机冲突和目标的确立、方法和策略的选择、计划的制订等几个环节。

(1)动机冲突和目标的确立

勒温根据人类的趋避行为把动机冲突分为四种形式:第一,双趋式冲突,也称接近——接近式冲突,是指个体同时被两个同等的事物或目标所吸引,难以取舍时所产生的心理冲突。所谓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就属于这种冲突。第二,双避式冲突,也称回避——回避式冲突,是指个体同时对两个同等的事物或目标产生排斥,但又必须接受其中之一时所产生的心理冲突。例如,一个人既不想牙疼,也不愿意忍受治牙的痛苦,但没办法,这两个结果必须接受一种。第三,趋避式冲突,也称接近——回避式冲突,是指个体面对一个既具有吸引力同时又具有排斥力的事物或目标时所产生的心理冲突。例如,想考个好学校又怕报名的人太多、竞争太激烈而考不上的矛盾心理就是趋避式冲突。第四,双重趋避式冲突,也称双重接近——回避式冲突,是指个体面对两个既具有吸引力同时又具有排斥力的事物或目标时所产生的心理冲突。例如,春节将到,火车票紧张,想除夕到家,火车票贵;避开高峰期,火车票不涨价,但回家的日期就不如意了。(出现象让判断)

(论述)动机冲突的结果是按照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理想、信念及对客观条件的评价和判断做出选择,确定适合自己的目标。(加前面4种冲突。冲突观过后对自己的价值观、行为观做出的决定。)(2)行动方法和策略的选择。方法和策略的选择存在个体差异,①方法与策略水平的差异②方法与策略性质的差异③方法和策略选择果断性的差异。

(3)行动计划的制定。这个环节的关键是看一个人是否有信心、决心和恒心,只有扎扎实实地深入了解各种方法、策略的可行性,才能制订出详细、周密的行动计划。2.执行决定阶段。采取决定阶段已经完成,决定的执行便成为实现意志行动的关键,执行决定阶段因此成为意志行动的中心环节。(1)执行决定阶段的主要困难。第一,执行决定过程中,需要行为者付出一定的智力和体力,甚至要忍受行动中带来的痛苦体验。第二,执行决定过程中,个体还需要克服许多人格中原有的消极品质,如要刻苦学习就要与懒惰作斗争。第三,执行决定过程中,与行动目标相矛盾的消极动机还可能重新出现,使人对自己的选择产生动摇,甚至会使行动脱离预定的轨道。第四,执行决定过程中,人们还可能产生新的动机、新的目标,会在心理上同原有的行为目标发生冲突,干扰意志行动的执行。

(2)战胜困难的有效条件。第一,坚定的信念是克服困难的基本条件。第二,目标的意义和价值。第三,对目标完成与否后果的意识。

六、挫折

(一)什么是挫折

挫折是指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挫折的产生需要三个因素:①挫折情境②挫折认知③挫折反应

(二)挫折的反应

个体对挫折的反应表现在三方面,即情绪性反应、理智性反应和人格的变化。第三节 情绪

一、概述

(一)什么是情绪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情绪的构成包括三个层面:①在认知层面的主观体验②在生理层面上的自我唤醒③在表达层面上的外部行为。

(三)情绪与情感(简述)1.情绪通常与生理需要想联系,人和动物都有情绪,情感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是人所独有的。

2.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

3.情绪有较多的外显性和激动性,情感则有较多的内隐性和深刻性。

虽然情绪和情感不同,但其差别是相对的。它们往往交织在一起,是同一种心理活动。一般来说,情感的产生总伴随有情绪反应,而情绪的变化经常受情感的支配。从某种角度可以说,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三、情绪状态

情绪状态一般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一)心境

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漫性的特点。

(二)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而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

(三)应激

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四、情绪理论

(填空)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这一观点被称为(詹姆斯——兰格理论)。第四节 压力与健康

一、压力及压力源概述

(一)什么是压力

压力是表现出某种特殊症状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由生理系统中因对刺激的反应所引起的非特定性变化所组成。

(二)压力源的种类

人际关系是造成压力的最主要来源。四种类型的压力源(多选):1.躯体性压力源2.心理性压力源3.社会性压力源4.文化性压力源

四、影响压力的主要因素及压力调节方法

(一)影响压力的主要因素

1.经验2.准备状态3.认知4.性格5.环境

(二)压力应对 一般而言,应对压力的策略有两类:(处理困扰)与(减轻不适感)。第五节 中学生情绪的调控

一、中学生的情绪障碍

(一)焦虑

焦虑是中学生中常见的异常情绪。首先,由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成人感”增强,却未获得他人应有的承认或尊重而产生的焦虑(来自自尊心);其次,上中学后,课程增加,学习时间延长,有的由于学习方法不得要领,成绩逐渐下降,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前途感到忧虑不安,担心自己无法继续完成学业,陷入一种焦虑状态中(来自学习成绩)。在学习上表现得较为突出和普遍的是考试焦虑,担心考试失败或渴望获得更好的分数而产生一种忧虑、紧张的心理状态(来自于对考试的失败)。再次,中学生随着生理的成熟,有的女生为月经感到焦虑,有的男生对遗精产生焦虑(来自生理方面)。

(二)易怒

(三)抑郁

抑郁是一种过度忧愁和伤感的情绪体验,一般表现为情绪低落、心境悲观、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思维迟缓、反应迟钝等。在认识上表现出自负性的自我评价;在动机上表现出对各种事物缺乏兴趣;在躯体上还可表现出明显的不适感。

青少年学生抑郁的产生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消极的生活事件(或应激源)。另一个原因被心理学家称之为特质。它是一个易感因素,影响着一个应激事件所带来的伤害的大小。

(四)恐惧 在中学生中,最为常见的恐惧症是社交恐惧。

(五)孤独

孤独心理又称闭锁心理。由于孤独心理而产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单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孤独多见于性格内向的青少年。

(六)烦恼

烦恼是中学生最为常见的负面情绪。

(八)厌学情绪

厌学情绪是指学生对学校的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有冷漠态度,甚至厌恶与学校、学习有关的一切不良心理现象。厌学情绪在中学生身上主要表现为:学习动机不强烈,学习兴趣弱,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缺乏主动性;不愿意去学校上课,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无故缺课;即使是到学校上课也不愿意听课,往往是走神、睡觉,甚至是捣乱;他们对一切学习活动如练习、作业、考试等漠然置之;如强迫其学习,则会有痛苦、紧张、焦躁的情绪出现。

中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原因首先是由于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情绪体验和自我认识存在偏差,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也起消极的强化推动作用。

三、中学生情绪障碍的调节(简答)

(一)提高认知水平,丰富情感体验

(二)调节情绪状态,合理宣泄

(三)转移注意力

(四)自我言语暗示

(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第九章 人格特征

第一节 概述

一、什么是人格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多选)人格具有如下的一些特征:1独特定2整体性3稳定性4功能性5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二、人格结构

填空:人格结构主要包括人格倾向性、人格心理特征和自我调控系统三个组成部分。

四、人格测验

(二)投射测验

最有名的人格投射测验有以下两种:1.罗夏墨迹测验2主观统觉测验 第二节 能力

一、概述

(一)什么是能力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人格的一种心理特征。

(三)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密切,它们既有区

别又有联系。一方面,知识、技能不是人格心理特征,不属于能力;另一方面,能力的发展又离不开知识与技能。

1.知识是对人类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属于经验系统;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获得的自动化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它们表现了一个人已经达到的成就水平;而能力是指顺利实现活动的心理条件,它预示着一个人在活动中可能达到的成就水平。

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发展速度不同。对同一个体来说,随着知识技能的增长,能力不可能等量增长,一般趋势是后者的增长要慢于前者的增长。对不同个体来说,只是慢的速度不同而已,而且能力也并不是永远随知识的增长而成正比例增长。人的知识在一生中可以随年龄增长而不断积累,逐渐丰富,但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为一个发展、停滞和衰退的过程。2.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其次,知识、技能的掌握又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条件的,能力直接影响人们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快慢、深浅、难易和巩固程度。

二、能力的种类

(一)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可以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是指在进行各种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也称智力。智力包括感知能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注意力等。抽象思维能力是核心。

(二)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按照活动中能力的创造性的大小,可分为再造能力与创造能力。

(三)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根据能力在人生中的不同发展趋势以及能力和先天禀赋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可分为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液体能力(先天),晶体能力(后天)。

(四)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

能力

按照能力的功能,可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三、能力的结构

(一)能力的因素说

1独立因素说2二因素说。斯皮尔曼认为能力包括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

(二)能力的结构说

1层次结构理论2三维结构理论。吉尔福德在20余年因素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与1967年创立了智力三维结构模型理论,认为智力结构应从操作、内容、产物三个维度去考虑。

四、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简述)

(一)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能力发展水平有高低的差异。心理学家根据能力发展水平把儿童分成三个等级,即超常儿童、常态儿童、低常儿童。能力超常儿童能力其智商一般在130分以上,思维敏捷,理解力强,有独创性。智商70以下的都可以称为能力低常。

(二)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各种能力不仅在质或量的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而且能力表现的早晚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的人很小就表现出非常的聪明,有的人则大器晚成,到了中年甚至老年才创造出成果。

(三)能力类型的差异

1.知觉方面:①分析型②综合型③分析综合型。2.记忆方面:①视觉型②听觉型③运动型④混合型。

(四)特殊能力的差异

特殊能力的差异是指完成同一活动可以由能力的不同结合来实现。个人在特殊能力上的差异是很明显的。

(五)能力的性别差异

①男女能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男性能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即很聪明的男性和很笨的男性都比女性多②男女的能力结构存在差异,各自具有自己的优势领域。

五、能力的测量

(一)一般能力测量 1.在理论上,比纳——西蒙智力量表首创了心理年龄的概念。

2.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量量表。智商(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3.韦克斯勒智力量表。韦克斯勒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概念——“离差智商”。第三节 气质与性格

一、气质

(一)什么是气质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倾向性等方面的动力特征。

(二)气质和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关系

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具有强度、平衡性、灵活性三个基本特征。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对照表

气质类型及其基本心理特征

二、性格

(一)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二)性格的结构 1.性格的静态特征。①性格的态度特征②性格的理智特征③性格的情绪特征④性格的意志特征

(三)性格的类型 1.根据照知、情、意在性格中的表现程度,可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2.根据个体的独立性程度,可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3.根据个体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

三、人格特征的相互关系

(二)性格与气质

性格与气质是有区别的。首先,性格是指人在对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心理特征。它主要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其次,气质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不易改变;性格虽然也具有稳定性,但可塑性较大。再次,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好坏优劣之别。

性格与气质又密切联系、相互影响。首先,气质使性格带有某种独特的色彩。例如,一个胆汁质的人和一个粘液质的人均具有勤劳的性格特点,前者在活动中表现为精力充沛、动作迅速,后者则表现为踏实肯干、沉稳细致。其次,气质可以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速度。再次,性格对气质也产生一定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的某些特征,使之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第四节 行为方式与健康人格

二、健康人格及其标准(简答)当代健康人格的主要标准有:1.智力正常2.认知客观、准确3.开拓进取、创新的精神4.社会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5.道德责任感6.事业心和工作能力7.情绪调控能力8.人际关系融洽9.意志坚强可控10.独立性和自主性。

以上1~4侧重于人格的智能因素,5~8侧重于人格的情感因素,9~10侧重于人格的意志因素。

三、矫正中学生不良行为的应对措施(论述)

(一)培养正确的行为评价能力

道德评价是观念形态的道德转化为人们行动的道德现实的重要环节。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是人们品德发展中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发展,有意识、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使其道德评价水平逐渐从他律到自律、从现象到实质、从片面到全面、从他人到自己、从自我到社会,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二)培养学生意志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作为教师应培养学生克服内外困难的意志力,努力实现社会道德要求,控制自己不道德的消极情感,坚持良好的道德行为,抗拒外界不良因素的诱惑和干扰。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教育更强调通过有意识地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教育应该从下几个方面着手:1.懂得道理2.确立目标3.加强训练4.创设良好行为教育情景5.及时而恰当地评价

(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教师要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提高思想道德情操,培养学习的热情,并在活动中培养其集体主义观念、组织纪律性,从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自觉摒弃一些不良行为习惯。

(五)学校与家庭积极配合

(六)强化制度管理

在对学生管理过程中,国家法律以及《中学生行为规范》是我们必须遵照执行的。同时,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条可依,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矫治不良行为提供保证。

(七)奖罚强化教育

学校教育应大力表彰学生中的优秀事迹,并与班级考核挂钩;对学生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不太严重者着重教育帮助、口头警告,严重者给予警告以上处分。

第十章 人际交往

第一节 概述

一、什么是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一切直接或间接的交流和物质方面的交换。第二节 人际认知

二、人际认知的主要内容

人际认知包括自我的认知和对他人的认知。

三、人际印象

(一)人际印象形成的特点(多选)

1.一致性倾向2.评价的中心性3.核心特性作用

(二)印象形成中的心理效应 1.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2.近因效应。它是指在人际认知活动中,最近的印象对人的评价起着重要作用。在对他人认识时不能只看一时一事,而要历史地、全面地看,才能消除由于近因效应产生的认知偏。

3.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成见效应”,是在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常从对方所具

有的某个特征泛化到其他有关的一系列特征上,从局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晕轮效应也可以成为“以点概面效应”。

4.定势效应。它是指当认识他人时,常常会不自觉地以一种有准备的心理状态,按照事物的一定外部联系对他们进行认知和评价。在交往中,人们往往从一个人的某种品质图推断他的其他一些品质。例如,知道某人是上海人,人们就会推断他精明、细致、能干但狡猾、小气。5.投射效应。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特性、爱好或倾向等,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6.正性偏差。它是指人们对他人的判断往往具有正面评价超过负面评价的倾向。7.刻板效应。它是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产生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例如,男生认为女生细心、胆小、娇气,女生则认为男生心粗、胆大、傲气。这都是刻板效应的作用。第三节 人际吸引

二、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多选)1.强化原则2.社会交换原则3.联结原则 第五节 中学生人际交往指导

一、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简答)1.强烈的交往需要并渴望独立

2.采取自主独立的行为倾向,关注自我发展 3.趋向关系性交往 4.喜欢与异性交往

四、培养中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措施

(一)对待同学朋友

1.平等互助2.悦纳他人3.真诚待人4.主动认错5.频繁交往

(二)对待父母老师 1.尊敬2.理解3.沟通

(三)对待异性朋友 1.健康、文明2.选择场所与时间适当3.保持一定距离

下载教育心理学要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心理学要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心理学精华汇总

    教育心理学填空题汇总 1,教育心理学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1.1) 2,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所谓心理发展,是......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育......

    教育心理学

    对《教育心理学》的反思 近期仔细读过邵瑞珍主编的《教育心理学》 ,这本专著阐述学校教育情境下的学生的学习,论述了学生在认知领域的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态度和思想品德的......

    教育心理学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请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中,每题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 1.教育心理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是()。 A.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B.法国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D)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

    教育心理学

    1. 简述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 经典条件作用的规律包括获得、消退、泛化与分化。 获得:条件反射的建立: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 消退:条件反射的消退:条件刺激重复......

    教育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的现实指导意义 社会就是一张网,将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联系在一起,他们之间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而我们存在于其中的关系与我们密切相关。 意识对物......

    教育心理学、

    心理学考研不可不知的十个知识点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已经进入到了冲刺阶段,参加2012年心理学研究生考试的同学都在抓紧最后的两个月的时间,做最后的拼搏。打算参加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