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营物流,海尔物流模式
2000年家电全行业亏损,有关专家认为没有解决好物流环节是导致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由于国内物流服务市场不完善,物流号称是制造企业最后的也是最有希望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环节。零库存、低损耗、及时准确送抵目的地,成了家电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因此,国内家电企业从自身的发展战略出发,尝试组建物流公司。
海尔物流就是海尔集团顺应市场需求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成为家电行业自营物流的典型模式,也是近年来物流业界异军突起的一颗耀眼之星,其一举一动无不引起物流业的关注,其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物流觉醒第一人”。
海尔物流在当初的物流重组阶段,整合了集团内分散在28个产品事业部的采购、原材料仓储配送、成品仓储配送的职能,并率先提出了三个JI丁(Justintime)的管理,即JIT采购、Jj丁原材料配送、JIT成品分拨物流。通过他们,海尔物流形成了直接面对市场的、完整的以信息流支撑的物流、商流、资金流的同步流程体系,获得了基于时间的竞争优势,以时间消灭空间,达到以最低的物流总成本向客户提供最大的附加价值服务。
在供应链管理阶段,海尔物流创新性地提出了“一流三网”的管理模式。海尔集团自1999年开始,进行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以定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商流、资金流的运转。海尔物流的“一流三网”充分体现了现代物流的特征:“一流”是以定单信息流为中心;“三网”分别是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配送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三网”同步流动,为定单信息流的增值提供支持。
海尔物流的信息化技术一直处于不断革新、改进的过程之中。建立ER尸系统是海尔实现高度信息化的第一步。在成功实施ER户系统的基础上,海尔建立了SRM(招标、供应商关系管理)、B2B(订单互动、库存协调)、扫描系统(收发货、投入产出、仓库管理、电子标签)、订价支持(订价方案的审批)、模具生命周期管理、新品网上流转(新品开发各个环节的控制)等信息系统,并使之与ER户系统连接起来。这样,用户的信息可同步转化为企业内部的信息,实现以信息替代库存,零资金占用。
在基础设施方面,以强大的网络技术为依托,自2002年开始逐渐推广条码扫描和日F技术在物流中的使用,以解决成品物流过程中面临的准确率、实时性、高效性和问题可追溯性的要求。2003年海尔推广全程扫描后,物流业务的准确率有了明显提高。发货的准确率达到100%,提高了客户的满意率。同年底,海尔物流开始进行先进先出索统闸口的试点,并于2004年初在全国42个配送中心进行推广,全面实行严格的先进先出管理,加快了库存的周转效率。
好的企业满足需求,伟大的企业创造市场。海尔物流在拥有了三个JIT的速度、一流三网的资源和信息化平台的支持,在不断完善内部业务运作的同时,积极发展品牌集群和社会化物流业务:其一是品牌集群,打造搭建一条完整的家电产业链。其二是构建社会化的采购平台。海尔目前在全球有10个工业园,30个海外工厂及制造基地,这些工厂的采购全部通过统一的采购平台进行,全球资源统一管理、统一配置,一方面实现了采购资源最大的共享,另一方面全球工厂的规模优势增强了海尔采购的成本优势。
海尔通过整合全球化的采购资源,建立起双赢的供应链,多产业的积聚促成一条完整的家电产业链,极大地提高了核心竞争力。建立起强大的全球供应链网络,使海尔的供应商由原来的2200多家优化至不到800家,而国际化供应商的比例却上升至82.5,目前世界五百强企业中有五分之一已成为海尔的合作伙伴。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的整合使海尔获得了快速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
2003年,海尔物流在发展企业物流的同时,成功地向物流企业进行了转变,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目海尔第三方物流服务领域正迅速拓展至l丁业、食品业、制业等多个行业,并取得一定成效。另一方面,在不断拓展第方物流业务的同时,海尔开始提供第四方物流服务,同第方物流相比,第四方物流服务的内容更多,覆盖的地区更,更能开
拓新的服务领域,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它帮助客规划、实施和执行供应链的程序,并先后为制造业、航空业领域的企业提供了物流增值服务,现在来看物流业务已经为海尔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篇:海尔物流模式初探
三个JIT同步流程
什么是三个JIT同步流程JIT(just in time)就是及时制,传统译为准时制,是不太准确的。比如运输途中突然间轮胎爆了,或突然间刮风下雨或大雪封路,有各种各样很难预测的情况,所以很难做到准时。什么是海尔的三个JIT?海尔的三个JIT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1.JIT采购何时需要就何时采购,采购的是订单,不是库存,是需求拉动采购。这就会对采购提出较高的要求,要求原有的供应网络要比较完善,可以保证随时需要随时能采购得到。
2.JIT生产JIT生产也是生产订单,不生产库存。顾客下了订单以后,开始生产。答应五天或者六天交货,在这个期限内可以安排生产计划。完成生产计划需要怎样的原料供应,只要原料供应的进度能够保证,生产计划就会如期完成。
3.JIT配送这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物流的流程跟传统的做法不一样,它完全是一体化的运作,而且海尔物流跟一般企业的物流还有比较大的差别,海尔对物流高度重视,把它提升到战略高度,也很舍得投资,去过海尔现场观察的人都会对它的立体仓储挑指称赞。流程化、数字化、一体化,是三个JIT流程的一个基本特色。
海尔怎么做JIT采购
1.全球统一采购海尔产品所需的材料有1.5万个品种,这1.5万个品种的原材料基本上要进行统一采购,而且是全球范围的采购,这样做不仅能达到规模经济,而且要寻找全球范围的最低价格。所以它的JIT采购是全球范围里最低价格进行统一采购,采购价格的降低对物流成本的降低有非常直接的影响。
2.招标竞价海尔每年的采购金额差不多有100多亿人民币,它通过竞标、竞价,要把采购价格下降5%。每年下降100亿的5%,就可以直接提高利润,或者说其价格在市场上就更有竞争力。
3.网络优化供应商网络优化供应商就是通过网络,通过IT平台在全球选择和评估供应商。网络优化供应商比单纯压价要重要得多,因为它的选择余地很大,真正国际化的企业在国际大背景下运作,就可以有很多资源供它选择。海尔的JIT采购实现了网络化、全球化和规模化,采取统一采购,而且是用招标竞标的方式来不断地寻求物流采购成本的降低。海尔怎么做JIT生产 图21-1 ERP模块平台 上图的操作平台是ERP模块,它由市场需求来
拉动生产计划,由生产计划来拉动原料采购,再要求供应商直送工位,一环紧扣一环。其基础是ERP的操作平台,有IT技术作为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演JIT生产这台戏。其前提就决定了生产速度会快,成本会低,效率会高,相反,如果靠传统模式去实现JIT生产难度就会很大。海尔完全是物流的一体化,包括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等的一体化,物流部门的组织结构已经调整过来,由物流部门来控制整个集团下面的物流。海尔怎么做JIT配送目前海尔物流部门在中国大陆有四个配送中心,在欧洲的德国有配送中心,在美国也有配送中心,通过这些总的中转驿站――配送中心来控制生产。不做JIT采购就做不了JIT生产,而要做JIT生产和JIT采购,还必须有JIT配送。是JIT配送而不是JIT运输,因为运输是长距离的,配送是短距离的,是当地的。怎样做到按照生产的需要在当地做配送,随时需要随时送到,而且数量、规格要符合需要,这就对物流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货物配送时间要扣得准,JIT生产、JIT采购、JIT配送就是要达到零库存。零库存不是库存等于零,而是在于库存的周转速度,周转速度越快,相对来说库存量就越少。所以JIT配送是这一切的基础,采购、生产与配送必须同时具备JIT的条件,因此叫同步流程,流程再造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这三个方面。
第三篇:海尔物流采购模式
海尔物流产业链模式
随着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生产成本下降的空间越来越小,物流成本的降低成为企业赢利的关键。
一、海尔JIT采购
海尔物流整合了集团内分散在28个产品事业部的采购、原材料仓储配送,通过整合内部资源,来获取更优的外部资源,建立起强大的供应链资源网络。供应商的结构得到根本地优化,能够参与到前端设计与开发的国际化供应商比例从整合前的不到20%提高到目前的82%,GE、爱默生、巴斯夫、DOW等59家世界五百强企业都已成为海尔的合作伙伴。
海尔实行并行工程,一批跨国公司以其高科技和新技术参与到海尔产品的前端设计中,不但保证了海尔产品技术的领先性,增加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同时大大加快了开发速度。
海尔采购订单滚动下达到供应商,一般的订单交付周期为10天,加急订单7天。战略性物资如钢材,每个月采购一次,三个月与供应商谈判协商价格。另有一些供应商通过寄售等方式为海尔供应,即将物资存放在海尔物流中心,但在海尔使用后才结算,供应商可通过B2B网站查询寄售物资的使用情况,属于寄售订单的海尔不收取相关仓储费用。
JIT采购要考虑销售的淡季和旺季问题,在旺季之前要提前预算,海尔目前一个月的预测精度可达到80%;三个月的预测精度为50%。另外,海尔的JIT采购一般不能退货,无逆向物流,不能取消订单。
二、海尔供应商管理
海尔从1998年开始供应商网络的优化,打散原来的供应商体系,重新选择供应商,以形成强强联合,合作共赢。海尔的供应商从2200多家优化到721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有59家,从侧重质量转向侧重全过程的激励与控制。对供应商的主要激励措施是通过配额分配,配额比例由原来的人工统计数字到现在的由系统根据质量考评、供货考评和价格排名三个综合因素决定;而价格排名根据BBP平台网上招标的结果来确定。
海尔对供应商资源整合带来的效益显而易见,不仅可以采购到高质量的零部件,还给海尔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仅1999年当年降低的采购成本就达5亿元,2001年在1999年的基础上又降了10亿元。
海尔对供应商的评价主要侧重质量、成本、交货期、能否参与到早期设计过程等方面,具体考核指标包括:设计控制、文件和资料控制、采购和仓库、顾客提供物资、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工序控制、检验与试验、内部质量审核、培训等10个方面。而对供应商的评价包含在对供应商的质量体系考核评价里面。海尔对三个月绩效不合格的供应商进行严格淘汰,对存在一定问题的供应商,要求其进行整改保障供货的准时性。
三、海尔电子采购平台
海尔物流与供应商还搭建起了公平、互动、双赢的采购协作平台。在企业外部,CRM与BBP平台搭建起企业与用户、企业与供应商沟通的桥梁。通过海尔的BBP采购平台,所有的供应商均在网上接收订单,并通过网上查询计划与库存状态,及时补货,实现JIT供货;供应商在网上还可接收图纸与技术资料,使技术资料的传递时间缩短了一倍;另外,海尔与招商银行联合,与供应商实现网上货款支付(实现网络结算的供应商占70%~80%),一方面付款及时率与准确率均达到100%,另一方面每年可节约供应商上千万元费用。通过BBP采购平台,海尔不但加快了整条供应链的反应速度,而且与供应商真正实现了双赢。
近期,海尔又搭建起了全球网上招标平台(www.xiexiebang.com),使全球供应商可以网上注册登记,查看合作招标项目、在线模拟招标、在线招投标,网上反向拍卖(海尔大部分零部件价格通过网上招标和反拍卖实现),网上查询招标公示„„全球网上招标平台建成后,不仅使海尔供应商网络能力迅速提高,而且实现了公平、公开、公正的招标原则,提高招标过程的透明化,使海尔广纳全球网络资源,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海尔的电子采购平台,物流本部订单周期缩短,及时性、准确性提高。以前从收到计划到把采购订单下到供应商手中需要5~7天,现在供应商第2天就可以到BBP网站上查看从ERP系统自动传到BBP系统中的采购订单并打印送货单,准确率比以前大大提高。
四、海尔产业链供应模式
随着海尔经营规模的扩大和流程再造,海尔物流从2001年开始,除不断优化内部的供应链外,在产业链的上游,海尔打破了与分供方之间传统的买卖关系,在青岛、合肥、大连、武汉、贵州等制造基地建设以海尔为中心的产业链,引进爱默生、三洋等数十家国际顶尖供应商在当地投资建厂,建立配套工业园,而供应商可以直接参与海尔的产品设计,一个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家电优势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的整合使海尔获得了快速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
对于海尔内部来讲,产业链的建设使海尔供应链的响应速度更快、成本更低,在竞争中不断超越竞争对手。供应商在周边地区建厂后,由于距离的缩短,实现了JIT的准时供货,园区内的供应商生产完成之后,直接向海尔的生产线按订单补货,实现线到线(line to line)的供货,以最快的速度响应全球用户的订单;同时供应商参与到海尔产品的前端设计与开发中,海尔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与供应商零距离沟通,保障了海尔整机技术的领先性,如爱默生参与到海尔洗衣机电机的开发中,形成技术领先的变频洗衣机;三洋参与到海尔冰箱的设计开发中,变频冰箱技术领先创造了市场;另外一些电源线等厂家参与到海尔标准化的整合工作中,使海尔零部件的数量大大减少,通用化大大提高,增强了海尔成本的竞争力。由于零距离的响应,在物流成本与物流质量方面实现了零库存与零缺陷,做到了与供应商的双赢,整条供应链的竞争力增强。
对于海尔的供应商来讲,通过与海尔合作可享受到青岛市提供的优惠产业政策以及实现了与海尔的零距离,一方面可以提高质量、成本、交货期的竞争力,不但获得更多、更稳定的海尔内部的大订单,而且还可获得全球其他企业的订单,保证了高的盈利水平;另一方面,其新材料与新技术可以优先应用到海尔的各种产品上,实现了技术优先转化为生产力,大大提高了其本身的竞争力。
通过海尔近7年家电产业链的建设,在青岛周边地区的家电产业链正在形成以下的特点:
1.中国北方最大的家电用压缩机配套基地,年产压缩机1200万台。2.全国最大的家电用塑料加工配套基地,塑料配套的加工能力达到15万吨。3.全国最大的家电用钣金加工配套基地,钣金配套的加工能力达到35万吨。4.全国家电最完整的产业链,能够垂直整合5层上下游的供应商。5.产业链到产业平台逐步升级,初步融入大青岛的跨国采购中心的框架中。由于海尔产业链各环节的供应商出口份额逐年增加,海尔物流全球采购额的不断扩大,这些均与大青岛的跨国采购迅速接轨,形成产业链,带动跨国采购与出口的半岛产业平台。
五、海尔分销物流网络
随着产品销售网络的扩大,海尔集团的分销物流网络不断延伸,从城市到农村,从沿海到内地,从国内到国际,海尔物流正在向全球进军。从国际方面来说,海尔集团目前已在海外发展了62个经销商,销售网点3万多个,产品出口16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9年,海尔在迪拜和德国汉堡港设立了物流中心。通过汉堡物流分拨中心,海尔向欧洲客户供货的时间缩短一半以上。在国内,海尔已拥有全国网络化的配送体系,共设立42个配送中心,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家电分拨物流体系、返回物流体系和备件物流体系。
通过对集团内外运输资源进行整合重组,海尔建立起覆盖全国的网络配送体系,为零距离销售提供物流保障。同时海尔还与邮政联合,开辟了B2C销售物流的全新模式。到目前,除了与国家邮政局签订的物流(配送)框架协议外,海尔与山东、大连等24个省市的邮政部门分别签订了产品配送和产品销售两个协议。随着与邮政合同业务量的逐步扩大,海尔集团与邮政的合作已经从单一的产品配送渗透到了海尔的分销链中。海尔生产部门按照B2C、B2B订单的需求完成以后,产品将通过海尔全球配送网络送达用户手中。这样,以海尔集团为核心企业,与分销商、用户形成的分销网络,通过实施物流管理,在缩短提前期、降低库存、加快资金周转、提高响应市场应变能力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海尔集团依靠JIT物流以信息代替库存,使仓库成为一条流动的河,以时间消灭空间。
物流已成为海尔销售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迅速、安全的分销物流体系为海尔将获得的订单及时转变为产品,及时配送给客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并给客户提供了满意的服务。概括地说,海尔分销物流呈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1.以顾客为中心。海尔采用面向过程、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方法,运用物流最优的系统思想,提高了对顾客的响应速度,以达到成本最低、快速响应的目标。
2.实现JIT分拨。海尔在全国建有42个配送中心,每天能够将上百个品种3万多个产品配送至全国1550个专卖店和9000余个营销网点。(原)配送到全国各地的货物原来平均需7天时间,现在中心城市可实现8小时配送到位,区域内24小时配送到位,全国各地4天内配送到位。海尔成品配送实施PTD(Pull to door)模式,配送任务按订单执行。由于是按订单生产,产品从生产线下线直发到用户,实现了库存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目标,海尔成品库只是某些特别产品的中转配置库,基本实现了零库存管理。
3.拓展分销物流服务。在社会需求进入多品种、少批量的情况下,客户不仅要求产品质量和价格,而且注重产品的物流服务。海尔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销售渠道,如商场、专卖店、分销商、行业经销商等,充分利用各种渠道的特点,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缩短了产品对市场的响应周期。海尔销售渠道建设强调的是服务,包含对最终用户以及中间渠道的服务,所有服务都实现了数控化。面对新的市场空间,海尔利用集团信息网络平台为用户提供服务,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服务效率。
4.加强物流网络的信息化建设。物流网络信息化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和产品市场占有率,而且可以拉近企业与顾客的距离,提高对顾客需求的响应能力。海尔已基本实现了物流(配送)系统的信息网络化,即生产、销售企业与物流(配送)中心的联系通过计算机网络支持运作。其内部采用由SAP公司提供的ERP系统,实现了以订单为中心,各部门信息同步模式,最大限度缩短了对订单的响应时间。物流速度的提高使海尔2001年的订单比2000年同期提高了50%以上。外部则采用B2B平台,订单100%从网上获取,网上付款达80%以上。海尔的ERP信息系统和信息平台实现了采购、生产、销售物流一体化管理,使信息流的快速流动带动物流的快速流动,提高了物流效率。
六、海尔分销物流模式
1.配送中心模式。海尔国际物流中心是目前国内家电业最大的自动化物流系统,由原料自动化物流系统和成品自动化物流系统组成。成品自动化物流系统主要针对各配送中心所提供的需求信息进行实物出库配送。物流中心整个系统的调度及各项业务流程都在计算机的管理下进行,并与海尔的ERP系统无缝链接,实现了物料的自动存取、自动输送以及信息自动化处理与传送等功能。
海尔成品自动化物流系统按照总部指令的生产计划安排,适时柔性变化自动仓库的成品库存量,并将成品库存信息及时传递给有关部门,使产成品可进行灵活多变的调度和管理。在成品出库时,计算机系统根据提货清单对立库巷道堆垛机系统发出指令,巷道堆垛机根据指令从巷道中提取成品托盘,并送往成品出库站。
2.直接发货物流模式。为了进一步提高订单反应速度,海尔越来越多地采用直接发货物流模式,产品下线时不经过成品仓库而直接装车发往各地配送中心。海尔直接发货的配送安排主要根据前一天生产事业部提交的次日生产和直发货计划,JIT分拨物流部和资源管理部由此作出次日车辆的调配、安排。产品下线时,由接口调度员根据下线产品确定具体的订单(订单拆分),然后进行配载直接发货。货物到达后,配送中心仓库的数据审核员与库管员将进行收货。
3.出口分销物流模式。海尔的出口分销主要包括国际货运、报关业务、订单执行、保险策略等业务流程模块。其中,“国际货运”、“报关业务”和“保险策略”属国际物流作业,其余为国内物流作业。由于国际物流中仓储、运输环节的先期投资较大,而且需要投入较大的管理成本,因而海尔将国际物流作业分包给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但由海尔统一进行协调管理。针对不同的渠道结构以及产品特征,海尔采取不同的整体解决方案以及运输资源的配合,将这两段物流作业进行了有效整合,为产品的出口分销提供了顺畅的流通渠道,提升了物流作业效率。无论是在解决方案的层次,还是在运输资源的层次,出口业务的外包使海尔获得了更大的灵活性,更好地实现公司的物流战略部署
第四篇:企业自营物流模式分析
摘要: 国内有实力的大型制造业企业自己发展物流也是一种必然,或者说出于无奈,发展到一定程度再社会化.我国的海尔集团就是的典型代表,海尔选择自营物流的原因是:无论是传统物流,还是供应链条件下的物流,都会涉及到企业的商业秘密,通过采购计划就可以了解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新产品开发等商业秘密等,出于商业考虑,海尔选择了自营物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市场竞争的不断深化和加剧,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已由节约原材料的“第一利润源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利润源泉”,转向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统的“第三利润源泉”.我国正处于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的初期阶段,政府和企业都十分重视物流产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的物流发展正处于一种混合态势:既有以生产、制造为核心的企业自营物流模式,也有专业化物流公司的第三方物流模式.本文对生产、制造为核心的企业自营物流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为企业选择物流模式时提供参考.一、企业自营物流的形式
企业要出产品就如同军队要打仗一样,也要有后方的支援和保障,即产品制造需要组织原材料或零部件的供应,优化工厂和车间的布局,保持一定的库存;市场营销需要将产品运送到有市场需求的地方去,以及在流通过程中对产品实施必要的加工处理等等.这就需要企业(尤其是生产制造企业)自身开展物流业务,企业自备车队、仓库、场地、人员,自给自足地自营物流已成为传统企业物流的主体.在该方式下,企业也会向仓储企业购买仓储服务,向运输企业购买运输服务,但是这些服务都只限于一次或一系列分散的物流功能,而且是临时性的纯市场交易的服务.企业开展自营物流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1)物流功能自备.该种表现形式在传统企业中非常普遍,企业自备仓库,自备车队等,企业拥有一个完备的自我服务体系.这其中又包含两种情况:一是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彼此独立的完成各自的物流使命.二是企业内部设有物流运作的综合管理部门,通过资源和功能的整合,专设企业物流部或物流公司来统一管理企业的物流运作.我国的工业企业基本上还处于第一种情况,但也已经有不少企业开始设立物流部或物流公司,如海尔.(2)物流功能外包.该种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将有关的物流服务委托给物流企业去做,即从市场上购买有关的物流服务.如由专门的运输公司负责原料和产品的运输.二是物流服务的基础设施为企业所有,但委托有关的物流企业来运作,如请仓库管理公司来管理仓库,或请物流企业来运作管理现有的企业车队.二、典型的企业自营物流模式分析
国内有实力的大型制造业企业自己发展物流也是一种必然,或者说出于无奈,发展到一定程度再社会化.我国的海尔集团就是的典型代表,海尔选择自营物流的原因是:无论是传统物流,还是供应链条件下的物流,都会涉及到企业的商业秘密,通过采购计划就可以了解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新产品开发等商业秘密等,出于商业考虑,海尔选择了自营物流.海尔是一个多元化经营的跨国企业,其面对的是全球的顾客和供应商.海尔整合物流职能前,产品部负责采购物流、商流,海外推广部负责产品的销售物流,物流成本计入产品成本中而并不进行单独的核算,这样分散物流的管理,导致效率的损失和管理的难以控制:一方面货运途中的信息和原材料库存情况难以控制,另一方面,管理的分散性也必然导致协调成本的增加.整合物流职能后,海尔专门成立物流推进本部,由集团副总裁亲自负责,本部下设三个事业部:采购事业部、配送事业部、储运事业部,海尔物流的高效率来自于三个事业部协同经营.海尔的物流配送模式是以“一网三流”为支持,通过三个“JIT”实现了“三个零”的目标,即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以全球供应链资源网、全球用户资源网和计算机信息为支持.海尔的物流系统帮助海尔实现了三个零的目标:零库存、零距离、零营运资本.零库存即“三个JIT”:JIT采购、JIT配送和JIT分拨物流,物流通过“三个JIT”实现同步流程.通过采购平台,所有供应商都在网上接受订单,并通过网上查询计划与库存,及时补货,实现JIT采购.货物入库后,物流部门可根据次日的生产计划利用ERP信息系统进行配料,同时根据看板管理4小时送料到工位,实现JIT配送.生产部门按照B2B、B2C订单的需求完成订单以后,个性化需求的定制产品通过海尔全球配送网络送达用户手中.零距离指根据用户的需求,拿到用户的定单,再以最快的速度满足用户的需求.零营运资本指零流动资金占用,简单地说,在给供应商付款之前,海尔就可以先把用户的应付货款收回来,可以做到现款现货.三、企业自营物流的利弊
通过海尔自营物流模式分析,企业自营物流的主要优势在于:
(1)对供应链各个环节有较强的控制能力,易与生产和其他业务环节密切配合,全力服务于本企业的经营管理,确保企业能够获得长期稳定的利润.对于竞争激烈的产业,有利于企业对供应和分销渠道的控制.如多数汽车工业拥有自己的汽车销售公司和营销服务网络系统.(2)可以合理地规划管理流程,提高物流作业效率,减少流通费用.对于规模较大、产品单一的企业而言,自营物流可以使物流与资金流、信息流、商流结合更加紧密,从而大大提高物流作业乃至全方位的工作效率.(3)可以使原材料和零配件采购、配送以及生产支持从战略上一体化,实现准时采购,增加批次,减少批量,调控库存,减少资金占用,成本降低,从而实现零库存、零距离和零营运资本.但是,不是每一个工业企业都适合自营物流模式,企业自营物流也存在许多缺点:
(1)增加了企业投资负担,削弱了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企业为了自营物流,就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仓存设备、运输设备以及相关的人力资本,这必然会减少企业对其他重要环节的投入,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甚至会出现对物流的投资比重过大而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转的情况.(2)企业配送效率低下,管理难于控制.对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物流部门只是企业的一个后勤部门,物流活动也并非为企业所擅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自营物流就等于迫使企业从事不擅长的业务活动,企业的管理人员往往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精力和资源去从事辅助性的工作,结果是辅助性的工作没有抓起来,关键性业务也无法发挥出核心作用.如沃尔玛是世界上具有高效益物流配送体系的零售商,84%的货物是自己的体系去配送的,其物流体系被众多的零售商家所效仿.前不久,沃尔玛宣布将旗下的配送子公司——麦莱恩公司(McLane Company)以14.5亿美元卖给巴菲特的波克夏·哈萨维公司(Berkshire Haltaway).其理由是“将力量进一步集中到核心的零售业务上”.(3)规模有限,物流配送的专业化程度非常低,成本较高.对于规模不大的企业,其产品数量有限,采用自营物流,不能形成规模效应,一方面导致物流成本过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下降;另一方面,由于规模有限,物流配送的专业化程度非常低,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4)无法进行准确的效益评估.由于许多自营物流的企业采用内部各职能部门彼此独立的完成各自的物流,没有将物流分离出来进行独立核算,因此企业无法计算出准确的产品的物流成本,无法进行准确的效益评估.(5)企业配送的产品单一,主要配送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多数自营物流只是企业的后勤,主要服务于本企业的产品配送,而且配送的品种也较单一.如生产水泥的厂家只配送水泥,生产洗衣机的厂家只配送洗衣机等.四、工业企业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核心业务上
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工业企业物流的实践,我们发现,工业企业各大公司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不得不将精力放在核心业务上,将运输、仓储等相关业务环节交由更专业的物流企业完成,以求节约和高效.另一方面物流业为提高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拓宽业务范围,提供配套服务.这就给工业企业在进行物流决策时提供了更广泛的决策空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一种新型商业贸易方式---电子商务,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由此诞生了新的产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即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它是物流专业化的一种形式.当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我国工业企业是否自营物流还是选择第三方物流.一般来说,产品制造商对渠道或供应链过程的控制力要求较高,往往倾向于选择自营物流;对大宗工业品原料的供应宜采用相对固定的专业物流服务供应商和短渠道物流;对技术性比较强的物流服务如口岸物流服务,企业往往采用委托代理的方法;对非标设备的制造商来说,企业自营物流是最有利可图的选择,但往往必须交给专业物流服务供应商去做.工业企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组织物流服务,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做具体的分析.总之,物流企业是为工业企业服务的.物流的研究和物流产业的推进决不能就服务谈服务,应当就企业谈服务,不能一味地从物流企业的运作出发,而应当定位于工业企业的竞争战略手段.
第五篇:海尔为何要选择自营物流模式来发展
3.海尔为何要选择自营物流模式来发展
一.必要性:
①海尔在物流改革前外租仓库较多,物流格局不清晰,中心仓库不明确,功能单一,分装、捡选、配送、信息管理等均不具备,各外租仓库分散于各处,生产节奏难于调整,不便于集中管理。
②海尔家电产品种类多,各产品物流运作都不同程度存在问题,且库位利用率不高,供方供货周期长,验货时间也较长,从而造成库存量比较大物流成本过高。③物流管理的最基本工作——容器的单元化、标准化、通用化没有完全达到。
二.重要性:
①海尔选择自营物流的模式,在改造企业经营管理结构和机制的基础上使原有物流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为企业创造利润空间,可以使海尔实现三个零的目标,整合了内部,协同了供货商,提高了企业效益和生产力,方便了使用者。
②海尔自营物流掌握物流控制权,可以对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调节,能够迅速地取得供应商、销售商以及最终顾客的第一手信息,使供应链上的信息同步传递,解决管理物流活动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必对相关的运输、仓储、配送和售后服务的费用问题和物流企业进行谈判,避免了交易结果的不确定性,降低交易风险,减少交易费用。
③提高企业品牌价值。海尔自营物流,就能够更好地控制市场营销活动,随时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可以全过程地有效控制物流系统的运作,能够给海尔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核心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