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理规范工作总结
邵东县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总结
根据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的通知》(湘办发„2011‟27号)和市编办《关于开展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的通知》(市编发89号)文件精神,我们及时学习贯彻,统一思想认识,精心制定工作方案,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优化结构、精简效能的要求,分步骤突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进了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现将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全面部署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省市文件下发后,我们及时向县委、县政府领导汇报,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邵东县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县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其他相关单位一把手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编办负责具体工作。我办专题召开党组会议,研究制定了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方案,报县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后,下发了《关于开展邵东县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的通知》和《邵东县事业单位清理工作方案》,对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各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清理规范的相关工作。1
二、明确清理范围,突出清理重点。这次事业单位清理规范的范围包括县委、县政府直属和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群众团体机关所属事业单位、乡镇所属事业单位,我县共有990 个事业单位,主要集中清理各类事业的机构、编制、职责。全面摸清了全县所有事业单位的所属关系,准确掌握各类事业单位的编制性质,编制数额和实有人数,规范设置领导职数,对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进行了全面清理,对职责有所调整的,要求各单位专门提供了书面报告在我办备案,以便为后一步的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提供依据。
三、明确职责分工,严格审核数据,扎实做好清理工作。针对本次事业单位清理工作任务重、时间紧的特点,采取初审核数字、复审核内容、汇总双核定的工作流程,对各单位报来的数据进行了逐一清理核对。我县原有事业单位990个,这次清理规范后机构有785个。根据省市下达我县乡镇机构改革的批复,我们对乡镇站所进行整合,乡镇原有事业站所414个,整合后224个,根据机构清理规范要求对设置过于分散、规模过小的学校,县六中、县九中、县十一中分别予以撤销。人员分流到其他学校,撤销4个市场服务部,整合了3个乡镇卫生院;清理核销编制72名,对良种繁殖场、养殖场、鱼苗场3个转企
改制单位编制予以核销,清理职责990家,在不给分类改革造成新的障碍的前提下,对全县每个事业单位进行梳理,提出撤销、合并、转企改制和保留清理规范意见。对部分单位职能没有明确的,如有相应的政策依据,我们予以重新明确,对职责有所交叉的、重复的,我们也予以重新明确,进一步规范。
通过清理规范,已全面掌握全县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执行情况,摸清了底数,进一步规范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优化资源配置,打掉了长期存在的一些“空壳”,为下一步的事业单位改革奠定了基础。
第二篇:清理规范中介机构工作总结
清理规范中介机构 助推行政审批提速 清理规范中介机构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规范中介机构及执业人员的执业行为,促进行政审批服务再提速,**市立足于本地实际,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清理规范中介机构工作,进一步释放简政放权红利,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规范管理,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迈上“快车道”。
一、主要做法
一是出台一个办法。在吸收借鉴浙江、安徽等省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市场导向、加强管理、规范运作、提速增效”的原则,针对中介机构行业竞争无序,办事效率不高、服务收费较乱,行业自律不强、监督管理缺位等问题,制定了《**市行政审批中介机构管理服务办法》,引导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
二是打破垄断经营。去年3月,我市由机构编制部门牵头,通过问卷征询、实地。
效审批,我市在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增设中介服务区,面向全国诚招资质等级高、业务范围广、技术能力强、服务信誉好、收费合理的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入驻。对企业投资项目审批过程中涉及的垄断性、半垄断性和市场化运作的中介服务机构,在中心设置服务窗口;因管理场地限制等其他原因无法以服务窗口方式入驻的中介机构,为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原则,采用网络挂牌方式纳入管理,方便企业投资项目业主自主选择开展服务。
二、取得的成效
通过清理、引导、规范,搭建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化服务平台,大力推进了中介机构开展优质高效的服务,实现了三大变化,为**市营造良好的投资和发展政务服务软环境。一是变一家独大为竞争有序经营。通过破除垄断,行政相对人可自行选择中介服务,同时,各中介组织主动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承接业务后不守承诺的无序现象得到改进。二是时限变软承诺为硬承诺。推行中介机构服务时限承诺制度。根据服务事项的难易程度,分简易、一般、复杂,分别作出服务时限承诺,并在承诺时限内出具服务结果。不需进行检测、鉴定、评估、论证、测绘、设计和审查等技术性服务的,承诺时限分别为3个、5个、10个工作日以内;需进行检测、鉴定、评估、论证、测绘、设计和审查等技术性服务的,承诺时限分别为5个、10个、20个工作日以内。以上承诺时限不含法律法规规定需进行公示、听证、整改等时间。有特殊要求的中介服务项目,由委托人与中介机构双方自行约定。承诺时限和特殊要求应当在服务合同中载明。
三是变闭门运作为阳光操作。中介机构必须亮证、亮照经营,并在其经营场所的明显位置公布网络平台上发布的各类信息。中介机构须向委托人一次性告知服务内容、权利义务、违约责任和所需材料,双方签订委托合同,委托合同注明收费方式、时限承诺、收费金额、付款时间和质量保证金等条款。全过程公开办理,有效限制了受理、办理、时限、收费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组建行业协会。通过组建**市中介机构行业协会,依据法律、法规制定本行业协会章程、执业规则、职业道德规范、服务标准、自律公约和惩戒制度来实现中介机构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二是完善运行机制。以建立中介机构信用档案制度、星级评定制度为主要内容,构建全新的中介机构信用体系;以建立行业部门中介监督制度和中介机构服务承诺制为主要内容,构建全新的监督体系;以建立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行业协会章程和中介责任追究制度为主要内容,构建全新的中介机构自律体系。通过以上改革,探索建立起中介机构“市场主导、行业自律、政府监督”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引导中介机构守法有序开展竞争性服务,打造良好的政务服务软环境。三是依托全省“一张网”建立中介机构网上服务管理平台。
第三篇: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总结
海原县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汇报
根据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的通知》(宁党办„2011‟45号)、《关于全区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的实施意见》(宁事改组„2011‟1号)的要求和全区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工作整体安排,县委、政府和县编委及时研究部署,县编办深入各事业单位和相关部门协商沟通,多层次多渠道广泛征求意见。经县委、政府审议,上报了《海原县事业单位清理规范方案》,区编办批复《方案》后,我县迅速行动,按照“精简、优化、效能”,“总量控制、只减不增”和“衔接配套、协调推进”三项原则,调整理顺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优化资源配置,规范和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激发了事业单位活力,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现将我县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清理规范工作于9月底全面完成,23个事业单位已全部撤销,收回印章并交由县政府办集中销毁,主管部门进行了摘牌工作,海原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收回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并在网上进行了注销登记,向社会进行了公告。整合的事业单位按照要求进行了整合,增挂牌子、更名、新设置的事业单位到海原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办理了登记手续,加挂牌子,更换牌子、印章等相关工作全部就绪,涉及的人员编制和国有资产全部划转到位。
二、主要成效
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和扎实有效的工作,我县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机构进一步精简。通过“撤、并、转”,全县事业单位由518个减少到494个,减少24个,调整了部分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了全县事业单位的布局结构,管理体制进一步顺畅。
(二)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与政府机构改革的大部门管理体制相适应,按照管理、执法和服务相分开的原则,大力推进系统内事业单位的整合。在农牧部门,整合了海原县种子管理站、海原县农业机械安全监理站,组建了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在部门内部实现了综合执法;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整合了海原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职工医疗保险机构,成立了统一的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重新对老城管委会和县住建局的职能进行了划分,进一步理顺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市政、园林、环卫管理体制。撤并职能弱化,规模过小的事业单位24个,收回编制13名,先后给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救助管理中心增加事业编制4名、海原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增加事业编制1名、海原县人民医院增加编制14名、海原县中医院增加编制8名。将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向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倾斜,优先保证了关系民生和关键领域的机构编制需求。
(三)机构编制管理进一步规范。一是摸清了机构编制底数。通过清理规范,实现了“八清”。即“审批文件清、机构状况清、领导职数清、在编人员清、超编人数清、岗位身份清、数据信息清”,夯实了机构编制管理的工作基础。二是编制实名制管理进一步完善。目前,全县各级各类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和人员均已上网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对事业单位的九定方案重新进行了审核,明确了职责、严格了编制管理、明确了领导职数。
三、主要做法及下一步的工作
2011年8月全区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启动以来,我县高度重视,全面落实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组织机构,搭建工作平台。全区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会议后,县编办立即组织全体人员传达学习《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实施方案》,并向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专题汇报了会议精神。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编委会,县委常委会研究审定《海原县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审核方案》并以县委办政府办文件印发。为确保清理规范工作顺利开展,县上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县事业单位清理规范领导小组,专门组织协调清理规范工作。同时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机构编制、纪检监察、组织、人社、财政、审计、档案等部门强化协作,共同配合做好清理规范工作。各乡镇、各部门也相继成立了清理工作机构,配齐力量,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运行机制,确保全县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扎实有效。
(二)明确工作重心,强化工作责任。在清理环节,对“撤、并、转”的适用情况做出了明确规定,将无正式在编工作人员等七种情况的事业单位纳入撤销范围,将分工过细、规模过小、服务对象单
一、工作量不大、社会效益不佳等六种情况的事业单位纳入合并范围,将现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及其他营利性活动的事业单位纳入转企改制范围。在规范环节,将机构名称、职责任务、机构规格、经费来源、人员编制和结构比例、内设机构、领导职数等七个项目作为规范重点,并对各项内容均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县还制定了《全县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方案审核日程安排表》,明确了每个阶段清理规范工作责任分工,规定了完成时限,狠抓了工作落实,建立了工作进展情况定期调度和督查制度,督查结果实行一周一通报,确保了清理规范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周密组织实施,狠抓工作落实。一是广泛宣传。充分利用有线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介,广泛宣传中央、区、市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使各级领导充分认识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收集整理《事业单位改革及清理规范的政策文件汇编》,印发全县机关和事业单位,为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充分准备。县上分期分批组织了清理规范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班,熟悉掌握了中央、区、市事业单位改革、清理规范工作的政策。机构编制部门搜集整理了有关文件,对照实名制管理人员数据库,为集中审核提供了基础信息和政策依据;研究确定了审核标准和要求,对审核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有关问题,提出了需要把握原则和处理意见;制定了上报核查信息和清理规范方案的时间表。三是严格审核。根据机构编制有关规定和增减人员的政策文件,严格核对各部门单位上报的核查表,确保信息全面、准确。四是狠抓落实。制定下发了《关于进行事业单位法人注册登记和注销登记的通知》(海编办发„2012‟16号),根据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和《海原县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实施方案》精神,办理事业单位法人注销登记手续2个,收回《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及以其名义从事的一切活动随即终止。办理新成立和更名的事业单位登记手续2个,确立事业单位法人资格。增挂牌子事业单位1个,更名事业单位2个,整合事业单位2个,撤销事业单位23个。五是确保稳妥。统筹安排、科学谋划,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尽量减少矛盾和避免引发不稳定因素。六是严肃纪律。对违规设立的机构坚决予以纠正,对违规进入的人员坚决予以清退,并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严肃了机构编制和组织人事纪律。
我县清理规范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下一步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一些事业单位人员结构不尽合理,专业技术人才偏少,公益服务效率和质量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因此下一步我们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严抓法制化管理。要大力宣传有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政策法规,认真做好“撤、并、减、立”的事业单位跟踪检查工作,确保清理规范工作落到实处。二是狠抓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机制,切实加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动态管理。三是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政策的学习,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准确把握认定标准,认真做好调整后事业单位的模拟分类工作,为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第四篇: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总结
2010年3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第126号令颁布了新的《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以下简称新《农业机械三包规定》),将于2010年6月1日起实行。1998年3月12日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内贸易部、机械工业部、农业部等六部委颁布的《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同时废止。
1998年9月1日起实行的《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对维护农民利益、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农机产品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生产经营情况的变化,原“三包”规定一些内容已不适用。为此,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原“三包”规定进行了修订。新《农业机械三包规定》在原规定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农机生产经营情况的变化、农民的需求和农机产品的技术进步情况,对有关问题进行了修订、补充和完善,更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更好地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新《农业机械三包规定》包括总则、生产者的义务、销售者的义务、修理者的义务、农机产品三包责任、责任免除、争议处理和附则共分八章四十六条。
新《农业机械三包规定》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农机产品的生产、销售、修理活动的,应当遵守本规定。农机产品实行谁销售谁负责三包的原则。生产者、销售者、修理者向农机用户承担农机产品三包责任的基本要求。国家鼓励生产者、销售者、修理者做出更有利于维护农机用户合法权益的、严于本规定的三包责任承诺。新《农业机械三包规定》还特别比强调,销售者与农机用户另有约定的,销售者的三包责任依照约定执行,但约定不得免除依照法律、法规以及本规定应当履行的义务。
新《农业机械三包规定》规定,国务院工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农业机械工业产业政策和有关规划。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按照本规定的要求,根据生产者的三包凭证样本、产品使用说明书以及农机用户投诉等,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对生产者、销售者和修理者的三包承诺、农机用户集中反映的农机产品质量问题和服务质量问题向社会进行公布,督促生产者、销售者、修理者改进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新《农业机械三包规定》对质量问题、农业机械产品用户、生产者、销售者、修理者等用语进行了清晰的释义。
新《农业机械三包规定》规定,生产者应当建立农机产品出厂记录制度,严格执行出厂检验制度,未经检验合格的农机产品,不得销售。依法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或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的农机产品,应当获得生产许可证证书或认证证书并施加生产许可证标志或认证标志。同时新《农业机械三包规定》强调,生产者应当在销售区域范围内建立农机产品的维修网点,与修理者签订代理修理合同,依法约定农机产品三包责任等有关事项。生产者应当保证农机产品停产后五年内继续提供零部件。
新《农业机械三包规定》规定,销售者销售农机产品时,应当建立销售记录制度,并按照农机产品使用说明书告知产品适用范围、配置等方面内容,对购买者进行必要的操作、维护和安全注意事项的培训。对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的农机产品,销售者的义务应当验明生产许可证证书和生产许可证标志、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对于进口农机产品,还应当提供海关出具的货物进口证明和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
为确保用户购买产品在三包有效期内及时保质维修,新《农业机械三包规定》规定,修理者应当与生产者或销售者订立代理修理合同,按照合同的约定,保证修理费用和维修零部件用于三包有效期内的修理。修理者应当承担三包期内的属于本规定范围内免费修理业务,按照合同接受生产者、销售者的监督检查。修理者应当严格执行零部件的进货检查验收制度,不得使用质量不合格的零部件,认真做好维修记录,记录修理前的故障和修理后的产品质量状况。
对农机产品三包内容及期限,新《农业机械三包规定》规定,农机产品的三包有效期自销售者开具购机发票之日起计算,三包有效期包括整机三包有效期,主要部件质量保证期,易损件和其它零部件的质量保证期。新《农业机械三包规定》明确要求,内燃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的整机三包有效期及其主要部件的质量保证期不少于规定的时间。内燃机单机作为商品出售给农机用户的,计为整机,其包含的主要零部件由生产者明示在三包凭证上。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的主要部件由生产者明示在三包凭证上。三包有效期内,农机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农机用户凭三包凭证在指定的或者约定的修理者处进行免费修理,维修产生的工时费、材料费及合理的运输费等由三包责任人承担;符合本规定换货、退货条件,农机用户要求换货、退货的,凭三包凭证、修理记录、购机发票更换、退货;因质量问题给农机用户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依法负责赔偿相应的损失。对赠送的农机产品,新《农业机械三包规定》明确规定,不得免除生产者、销售者和修理者依法应当承担的三包责任。
第五篇:班组记录清理规范工作总结
班组记录清理规范工作总结
(电建公司)
一、班组记录清理规范活动宣贯情况
电建公司工会认真落实公司班组管理要求,在11月4日组织所属各分工会、班组长召开班组建设专题会议对公司《变电运维班等30类班组记录规范》通知精神进行全面宣贯同时,组织各分工会、各班组通过召开分工会会议、班组会及利用班组工作提示板等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广大员工对班组记录清理实现班级记录“三统一”、减少班组记录重复性及减轻基层生产一线班组负担,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意义。并组建由各级分工会负责人在内的班组记录清理规范领导小组及设立本单位政治工作部定向负责的班组记录清理专管部门,对班组记录清理规范工作进行统筹协调、督导考核、调研分析、修订完善、总结提炼等监督、管理工作。
二、班组记录清理规范工作开展情况
电建公司工会将班组记录清理规范工作纳入各层级责任目标管理,在责任部门督导下,各分工会积极组织各班组按国网本溪供电公司变电运维班30类班组记录规范内容对送、变、配、土建及汽车运输等7个班组安全活动记录、安全工器具试验记录、安全工器具台账、岗位标准材料文件夹进行统一设置存档,并按规定对工作日志、班务会、月工作计划及总结全面变更纳入班组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录入,按月对其进行自评考核管理。针对班组记录专业部分与本单位班组实际不符部分及建筑、汽车运输班组未设定部分积极开展班组记录规范调研,广泛征集基层班组意见及建议,切实使班组记录专业部分体现生产实际。
三、班组记录清理规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因电建公司主要以电网工程建设为主的生产单位,而本次班组记录规范中专业部分的设置是按照省公司“三集五大”建设典型岗位设置参考表的班组职责为依据设置的,按本单位各专业班组职责,其班组记录专业部分与实际相差较大,大部分均无法使用。
四、班组记录清理规范活动经验做法、特色亮点等
对班组记录清理规范工作组建专责领导小组及责任部门进行督导考核、调研分析、总结提炼,以党政齐抓共管,将其纳入各层责任目标考核,并结合本单位生产工作实际对班组专业部分管理进行广泛探讨、调研,征集各专业班组意义,使班组建设切实贴近网情、工作实际及员工生活,即实现“五统一”进班组建设工作,又充分达到调动好基层班组这个关系公司科学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和基础性的最广泛力量。
五、对公司班组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希望公司结合各基层单位工作职责进一步贴近工作实际对基层班组记录进行细化规范,特别是班组记录专业部分,并形成班组记录模板及填写规范进行下发,进行管理考核,实现基层各专业班组管理规范化、专业建设标准化。
二0一三年十一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