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主题:消费与安全
2012年“消费与安全”年主题宣传提纲
2011-12-28中国消费者协会 [字号:大 中 小]
根据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结合消费者对消费领域问题的反应,中国消费者协会决定将2012年年主题确定为“消费与安全”。
一、“消费与安全”年主题的涵义
一是提高企业消费维权的意识和水平,促使其生产安全的产品,提供安全的服务,预防和减少安全隐患,确保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人身权和财产权不受到损害。二是增强节约资源和环保意识,保障环境安全,维护消费者的长远利益。三是要特别注重对老人、儿童、农民等弱势群体的保护,采取措施,保障他们的安全权益。四是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使消费行为符合安全消费的要求,通过消费者的选择推动行业规范发展,更好地保障消费者安全权益。
二、确定“消费与安全”年主题的依据
第一,安全权是消费者的一项重要权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九项权利”,其中第一项就是“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服务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为什么这么重视安全权呢?因为消费者只有在生命健康和财产不受到危害的情况下,才能顺利地进行消费活动,才能进一步实现所享有的其他权利。所以说,安全权是消费者享有的首要的、最基本的权利,是消费者享有其他权利的前提。国际社会普遍对安全权十分重视。联合国《保护消费者准则》提出,要“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不受危害”。
第二,安全权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刚刚闭幕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增强消费拉动力,重点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条件、培育新的消费热点”。这就需要营造安全的消费环境,提供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信心是扩大内需的保障,只有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消费者才能放心消费,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三,安全权是保障民生、维护人权的需要。消费安全与民生幸福息息相关,与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息息相关,与人权保障息息相关。目前,在与民生关系最重要的商品和服务方面,如住房、医药、车辆、家电、家居、旅游、金融、保险、公共服务等方面,危及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事件还时有发生。在文化消费领域,也存在一些暴力、色情等不健康问题。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的情况还较突出,可能造成未来的安全隐患。关注消费安全,符合消费者的愿望和要求,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
三、开展“消费与安全”年主题活动的目标
中消协开展“消费与安全”年主题活动的基本目标是:促使社会各界从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高度重视消费安全的问题,进一步贯彻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保护消费者的安全权。
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呼吁立法机关进一步加强消费安全方面的立法工作;希望司法机关研究和健全保障消费安全、减轻维权诉累的相关制度;吁请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加强对处理和预防消费安全事件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对涉及消费安全的重点领域进行抽查及监督;敦促行业、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准,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同时注意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出现安全问题后及时为消费者解决问题;呼吁有关社会组织、研究机构、新闻媒体关注消费安全问题,开展相关研究,加大有关教育活动。
四、消费者协会要开展的主要工作
围绕“消费与安全”年主题,中国消费者协会和各地消协组织计划明年主要开展七个方面的活动: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对年主题进行广泛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对消费与安全的认识,积极参与年主题活动。二是,组织对网络交易、化妆品安全、预付式消费等方面研讨,推动完善保护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三是,针对旅游、餐饮等服务行业中的“霸王条款”和消费陷阱开展消费者评议活动,促进行业服务水平的提高,促进行业规范的进一步完善,加强对消费者的保护。四是,积极处理消费者关于消费安全方面的投诉,及时化解消费纠纷。五是,加强与安全有关的商品和服务比较试验,对外发布有关消费安全的消费警示、提示,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产品和服务信息。六是,开展“消费安全”方面的消费教育,帮助消费者增长安全消费的知识。七是,加强与有关行业协会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进对消费者安全权的保护工作。
2011年12月2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召开第四届五次理事会暨2012年年主题发布会。会上公布了中消协2012年年主题:消费与安全。中国消费者协会会长王众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局长王东峰共同为2012年年主题揭幕。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红灿阐释了“消费与安全”年主题的含义,他表示,“消费与安全”有四方面含义:一是提高企业消费维权的意识和水平,促使其生产安全的产品,提供安全的服务,预防和减少安全隐患,确保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人身权和财产权不受到损害;二是增强节约资源和环保意识,保障环境安全,维护消费者的长远利益;三是要特别注重对老人、儿童、农民等弱势群体的保护,采取措施,保障他们的安全权益;四是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使消费行为符合安全消费的要求,通过消费者的选择推动行业规范发展,更好地保障消费者安全权益。
杨红灿表示,之所以将消费与安全作为2012年年主题,主要有三方面的依据:一是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享有“九项权利”,其中第一项就是“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服务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安全权是消费者享有的首要的、最基本的权利,是消费者享有其他权利的前提;二是安全权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保证消费安全才能提升消费信心,而消费信心是扩大内需的保障,只有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消费者才能放心消费,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三是安全权是保障民生、维护人权的需要。消费安全与民生幸福息息相关,与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息息相关,与人权保障息息相关。中消协开展“消费与安全”年主题活动,其基本目标就是促使社会各界从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高度重视消费安全的问题,进一步贯彻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保护消费者的安全权。
杨红灿还表示,2012年,中消协和全国消协组织将围绕“消费与安全”这一年主题,开展包括消费教育、消费者评议、比较试验、消费者满意度测评等在内的一系列活动。
本次年主题征集活动从2011年11月开始,共收到应征稿件近千封,推荐主题300多个。应征稿件涉及低碳环保消费、消费与安全、消费与文化、诚信、健康、网络、质量、公平正义、农村、尊严、权利等事关消费者切身权益的领域。经过认真筛选和综合考虑后,最后确定“消费与安全”作为中消协2012年年主题。
本次年主题征集活动得到了海尔集团的支持。
第二篇:网络消费与安全
网络消费与安全
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消费模式,越来越多的受到大众青睐。没有时间限制,没有地域限制,方便、快捷成为网络消费的亮点,开通网银只要电脑和互联网就可以随时随地转账和消费,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便利。
但网络支付作为一种新型的支付手段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稍不留意,卡内金额将不翼而飞,让人防不胜防。大众网络消费真是既爱又恨。如何才能享受的安全又有保障的网银服务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成为业界一直在努力打造的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网银卡的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两大环节:一是,网银卡自身的设计;二是,持卡人的使用方面。
据相关消息指出,从2006年开始,银行卡检测中心就开始关注卡基支付安全问题,关注网银卡产品的安全技术和涉及到网银支付交易的相关安全问题,同时对国内和国际上在网银卡安全方面的发展状况进行持续的调查和研究。就目前来看,尽管网络金融犯罪的手段非常多样化,包括通过计算机“木马”软件窃取网银卡账号和密码,使用“钓鱼”网站骗取持卡人信息等各种形式,但究其根本主要是两个方面的问题,网银卡产品的安全问题和网银卡账户信息的安全管理问题。
网银卡产品本身,包括银行卡、“U盾”、受理终端以及受理环境这些方面,它们本身安全不安全,这是一个很直接的问题。以我们使用的工行网银卡为例,如果自身就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就会给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比如在借助“木马”软件,窃取持卡人账号和密码;甚至还可以通过软件复制“U盾”,从而获得持卡人进行网络转账,诸如此类问题在产品自身设计方面存在缺陷,导致潜伏大量的不安全因素,这是一个很直接的问题。网银卡账户信息安全,主要是网络交易支付处理系统安全方面的问题,持卡人使用网络消费的过程中,持卡人的卡片敏感数据在网络中传输、存储和处理过程中是不是安全的?这同样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尽管网银卡安全问题已经备受关注,为什么目前安全支付环境建设方面仍无大的改观?在这个问题上,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的问题:即政府方面的安全标准缺失、生产企业研发资金投入不够和检测机构的技术能力存在不足等问题。
网银卡账户信息安全问题,在国内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从国际上的经验教训来看,至今为止最严重的一次事件是1995年发生了震撼世界许多国家银行界的一起计算机网络金融盗窃案,美国花旗银行是一家规模较大的银行,为客户提供现金管理服务,允许客户的计算机终端与银行主机连接,并将密码交给客户。当客户需要对外付款时,可通过该密码进人花旗银行电脑主机,发出支付命令,直接从自己的账户中支付款项。但是由于密码被重复使用,在通讯过程中,不少公司的密码被一个俄罗斯青年破译,他与其他犯罪分子勾结,利用破译的密码,把许多公司客户账户上的存款转移到美国、荷兰、以色列等地的银行账户上,然后派人取出。因此目前国际上非常注重银行卡账户信息系统的安全测试和评估。但是,国内的现状如何呢?国内的账户信息系统安全标准尚待完善,账户信息安全评估能力有待提高,所以国内在账户信息安全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银行卡检测中心目前已投入大量人力研究卡片账户信息的安全测试技术和安全评估等相关方面。
与现金相比,网银卡是一种安全、快捷、方便的支付手段。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和银联已经采取各种技术手段和安全措施,最大限度地努力保障持卡人的资金安全。
有些不法分子会通过“钓鱼”网站盗取持卡人的网银卡账户信息,进行资金转账;还有“木马”软件进行恶意透支消费。因此,持卡人需要保护自己网银卡账户信息(卡号、密码等)和个人信息资料安全。
1、巧设密码很重要。持卡人拿到新的网银卡后,要立即设臵密码,并应定期修改密码。设臵一些相对复杂的密码,不要设臵123456、888888等简单密码,用字母加数字组合密码;不要用自己的生日、家庭电话号码等作为密码,同时在任何情形下都不要轻易向他人透露网银卡密码等账户信息。记住,任何人(包括银行工作人员)都无权询问您的个人密码。
2、个人信息要保密。持卡人应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资料,防止个人资料被不法分子滥用。如不要把个人资料随便留给不熟悉的公司或个人,不要随便在互联网页留下真实个人身份资料(包括家庭、工作信息),如为办理某项业务需要留下身份证复印件时,最好在复印件上标明用途,如“仅用于招聘”等字样。
3、网络消费要小心。使用网银卡前先将电脑进行杀毒,保证电脑系统无毒、无木马。如果是使用朋友或者其他人电脑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使用后将网银卡密码修改。
4、短信提醒要设置。选择银行提供的卡内金额变动短信通知服务,第一时间掌握资金进出信息。
5、网银“U盾”要看好。目前很多银行都使用“U盾”作为网络交易的安全保卫系统,“U盾”中存储了网银卡的很多信息,要保管好自己的“U盾”,丢失后立即到开户银行进行解锁,并从新办理。
6、安全卫士要安装。网络消费主要是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计算机系统一定要保证安全,我们可以通过安装杀毒软件、防火墙等安全系统进行计算机系统保护,防止“木马”和“钓鱼”网站的恶意入侵,从而保护自己的网银卡和相关信息。
若持卡人不幸落入欺诈分子设下的骗局,该如何减少自身的损失?
1、及时致电发卡银行客服热线或直接向银行柜面报告欺诈交易,监控网银卡交易或冻结、止付网银卡账户;
2、对已发生损失或情况严重的,应及时向当地公安机构报案;
3、配合公安机关或发卡银行做好调查、举证工作。如何才能使网银卡的使用更加的安全,在加密基础上,增加人脸识别系统,每个的面相具有不同,即使是双胞胎面相也有细微的差别,在此基础上进行安全设臵,有利于增强安全系数。
攀枝花市东区瓜子坪街道 2012.3.1
第三篇:解读“消费与环境”年主题
中国消费者协会将“消费与环境”确定为2006年的年主题。如何理解这一年主题?又如何围绕这一年主题开展相应的工作?这是我们能否贯彻好这一年主题的关键。为此,笔者就这一年主题的提出及其涵义、贯彻落实所应把握的方面、如何围绕这一年主题开展相应的工作等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与各位交流。第一个问题,“消费与环境”中的“环境”指的是什么?
毫无疑问,这个“环境”指的是“消费环境”,而不是人们平常所说的环境卫生意义上的环境,当然包括这个环境。所谓“消费环境”是指围绕人们消费活动的周围情况,或者说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赖以存在的外部条件。包括消费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等。中国消费者协会在提出“消费与环境”年主题后,在新闻发布会上,母建华秘书长对这个年主题进行解释时说,这个年主题包括市场环境、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三个方面。由此可以看出,“消费与环境”年主题的“环境”与构建和谐社会所要求的消费环境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这个“环境”所指的、所要求的就是和谐的消费环境。那么,什么是和谐的消费环境呢?所谓和谐的消费环境,是指符合和谐社会特点和要求、与和谐社会相一致、为和谐社会有机构成的消费环境的统称。和谐消费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应有之义和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而这个矛盾相当一部分是通过消费领域体现出来的。因此,消费环境好不好,是否做到和谐,直接关系和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可以这样说,没有一个和谐的消费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二个问题,“消费与环境”年主题的提出
中国消费者协会将“消费与环境”确定为2006年年主题,是基于以下考虑:
一是,当前消费环境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人们安全健康消费,亟需进一步加以治理。近年来,各有关部门在消费环境的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消费环境正逐步得到改善。但也要看到,当前消费环境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还很多,给消费者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情况经常发生;消费者难以获得真实充分的消费信息,欺诈消费者的行为随处可见;消费者的权利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一些地方还不时出现消费者在购物场所挨打、搜身的事件;在农村,农民的消费环境还不容乐观,假冒伪劣农资、劣质农机损害农民的情况仍很严重;在一些消费领域,特别是服务领域,消费者受损害的问题难以及时得到解决;一些具有独占地位的行业和企业利用其独占地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仍相当突出,亟需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一些地方消费者反映投诉难、打官司难、取证鉴定难、索赔难、冲破地方保护伞难、找经营者交涉难等等,这些都说明目前我们的消费环境还远未达到“和谐”的程度。为此,就需要开展这样一个年主题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动员全社会加大对存在问题的治理力度,使消费环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
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给消费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用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来推进消费环境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给和谐消费环境建设提出的更高标准,就是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的:“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这一要求和特征,也是对和谐消费环境的要求和特征,同样适用于和谐消费环境建设。我们应该用这一标准,开展好“消费与环境”年主题活动,用这一标准来衡量和推进消费环境建设,使消费环境建设呈现更高的层次。
三是,开展“消费与环境”年主题活动,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和谐的消费环境,也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消费,使生产和消费实现良性循环;有利于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从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使社会稳定具有更高的内涵和更深的层次;有利于全面贯彻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维护。
第三个问题,“消费与环境”年主题的要求
开展消费与环境年主题活动,为消费者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笔者认为,其内涵和要求主要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在消费的经济环境方面,必须符合“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要求,国民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社会商品和服务较为丰富,能够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这是和谐消费环境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作基础,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甚至构建和谐社会就是空的,就是没有物质基础的空中楼阁。因此有专家说,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发展,发展首先是经济发展。贫困是
第四篇:2010年“消费与服务”年主题宣传提纲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深入发展,在广泛征求消费者和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中国消费者协会确定2010年的年主题为“消费与服务”。
一、“消费与服务”年主题的涵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恒久动力。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是
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点,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是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的重要内容。确定“消费与服务”年主题,就是强调消费维权工作要紧密围绕拉动消费、扩大内需,做好服务工作。其中的“服务”,主要包含三方面涵义:一是服务广大消费者;二是服务经济发展;三是服务社会和谐。
二、“消费与服务”年主题的确定依据
确定“消费与服务”年主题的主要依据有:
一是关注民生,服务广大消费者的需要。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种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消费者的消费需要。消费需要不断满足的过程,也是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服务广大消费者,首先要求我们采取各种措施,扩大消费,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消费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消费品种极大丰富,消费领域日益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是,与此同时,消费领域还存在着一些制约消费增长的因素,如:假冒伪劣行为和不平等格式合同依然大量存在,直接影响着居民的消费信心;有些行业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不衔接,抑制了居民的消费欲望;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标准还不健全,保护力度尚显不足;居民住房、教育、医疗等负担过重,影响了其他消费的支出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拉动内需,促进消费需求较快增长。这就要求我们要从政策制订、法制健全、价格调控、结构调整、行业规范、监督管理、宣传引导、纠纷处理等各个方面为消费者着想,为消费者解忧,为消费者服务。服务广大消费者,还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消费者的现实利益,更要关注消费者的长远利益。要注意节能、环保,在生产和消费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证人类的永续发展。
二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做好消费维权工作,就是在为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居民生活消费服务。扩大消费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消费导向是市场经济必须遵循的原则。市场经济越发达,消费的主导作用越明显。就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状况而言,消费的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扩大内需,就要扩大有效的消费需求,特别是增加居民的生活消费需求,而其核心则是保证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使其敢于消费、乐于消费。就此而言,加强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就是在为拉动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服务。
其次,做好消费维权工作,加大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助于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党和国家推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多项措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指出,必须坚持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协调发展,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其三,做好消费维权工作,保障居民消费增长,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点。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了3315美元。国内外普遍认为,人均gdp3000美元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节点,有可能带来消费的活跃。超过3000美元之后,居民消费类型将发生较大变化,呈现出消费升级特征。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提高生活质量和满足精神需求的消费品不断升温,家政、培训、餐饮、健身、电信、旅游、保险等服务性消费需求旺盛。规范和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各种消费需求,还可以增进就业、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适应群众生活多样化、个性化的需要,引导消费结构升级。这就要求我们更多地关注服务行业、服务领域,采取各种措施,扩大服务性消费,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强化消费维权理念,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市场经济是消费者主权的经济。只有尊重和保护消费者,才能充分释放消费需求,拉动经济持续增长。伴随消费水平的升级,当前的消费纠纷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消费纠纷数量大、种类多。从全国的总体情况看,目前每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消费者的投诉仍然保持在70万件左右,涉及人民群众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二是群体性投诉增多。在食品、商品房、汽车、公共服务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群体性纠纷案件较多,影响也较大。三是新型消费纠纷不断出现。随着消费领域的不断拓宽,消费方式的日新月异,新的消费问题和消费纠纷不断涌现。如网络购物、电视购物、分时度假等。消费纠纷涉及广大消费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其妥善处理事关国家稳定、社会和谐。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树立消
费者权益至上的理念,切实加强对消费者的保护,打击和制止各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才能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维护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
三、“消费与服务”年主题的目标
中消协开展“消费与服务”年主题活动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对年主题的广泛宣传,促使全社会共同关注扩大消费与服务广大消费者、服务经济发展和服务社会和谐的关系,努力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改善消费者的消费预期;切实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增强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倡导科学、合理、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实现“消费与服务”年主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首先,经营者应当诚实守信,依法经营,切实保证商品和服务质量,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为消费者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主动研究市场动态,积极研发低碳、环保产品,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加强对服务领域的关注和投入,适应农民、残疾人、儿童、老年人等消费弱势群体的需要,提供个性化、多样化服务;特别是在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等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切实保证消费安全和服务跟进,真正造福广大消费者,使城乡孕育的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
其次,行业组织应加强行业自律,督促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准;积极推动服务产业发展,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服务理念和水平;倡导节能环保生产,扶植优秀企业发展;抵制不良经营手法,自觉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强与消费者组织的磋商,完善行业规范与相关标准;引导业内相关企业,妥善处理消费纠纷。
第三,吁请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协调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针对不同的消费需求,制定配套措施;广泛听取消费者意见,完善相关法律、政策、标准;大力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强化市场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和违法经营行为,净化市场环境;规范、扶持第三产业发展,推动、扩大服务领域消费;鼓励节能、环保产品的生产,倡导低碳、绿色消费;保证物价平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与信心。
第四,希望广大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增强消费信心,学习消费知识,科学合理可持续消费,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共同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第五,希望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年主题活动,研究机构和有关专家广泛开展理论探讨,新闻媒体不断加强宣传和引导,使扩大消费与三个服务的观念深入人心,并落实到自身行动中去。
第六,各级消协组织要提高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机制,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要认真受理消费者投诉,切实解决消费纠纷;二要加强社会监督,敦促经营者守法经营,承担社会责任,避免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三要积极开展消费教育,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可持续消费;四是动员社会力量,共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四、消费者协会将开展的主要工作
围绕“消费与服务”年主题,2010年,各级消费者协会将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年主题的依据、内容和重要意义,提高社会各界对消费与服务关系的认识,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年主题活动;
二是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宣传纪念活动,大力开展以年主题为主要内容的各项活动。中消协将设计印制年主题宣传画和宣传材料,组织各地消协广泛张贴,扩大宣传效果。
三是组织开展服务业热线服务状况等方面的调查,针对有线电视服务、电视购物、汽车维修、物业服务、快递服务、停车收费服务开展消费者评议;逐步开展家用轿车、商业零售业、银行、保险、电信、邮政、公用事业等方面的消费者满意度测评,为规范服务行业、改善消费环境提供参考。
四是针对环保、节能降耗、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开展比较试验,引导消费者选购环保、节能、低碳产品;开展有关服务行业的消费体验活动,推动改进相关服务质量和水平;组织编写消费教育工作大纲和系列消费教育手册,积极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可持续消费。
五是认真受理投诉,搭建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协商和解平台,积极促进和解,提高投诉调解率;有重点地加强对公共服务业和商品售后服务投诉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切实帮助消费者解决实际问题。
六是加强法律与理论研究工作,组织开展消费政策研讨会,推动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相互衔接;针对预付式消费服务、汽车销售与服务、金融保险服务等方面的热点问题,组织有关专家和部分地方消协开展课题研究,提出制度和政策建议。
第五篇:2006年3.15主题“消费与环境”宣传提纲
2006年1月17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向社会公布了其2006年年主题为“消费与环境”。中国消费者协会为什么要将“消费与环境”确定为本的年主题?它有什么含义?围绕这个年主题,中国消费者协会将开展哪些方面的活动?有关问题如下:问:中消协已经公布2006年的年主题为“消费与环境”,请问“消费与环境”到底有什么含义?尤其是这个“环境
”,它是指社会环境呢,还是指自然环境?
答:其实“消费”与“环境”都可以有多种解释和分类,如果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角度讲,那消费特指的应该是生活消费,就是消费者为生活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行为。而这个环境,不仅指自然环境,还应当包括人为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消费与环境”的含义是: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的安全权利;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节约资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消费保护环境。
问:理想的消费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在影响消费的诸多因素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安全和和谐两大方面。消费者的安全权是最基本的权利,而和谐则关系到消费的更高的境界,它不仅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也是能否实现可持续消费的需要,和谐的核心实质上就是发展问题。安全和和谐两个方面,以安全为基础,以和谐为更高的层面,它们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如何使这两者形成合力,共同作用于影响人类消费生活的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在消费领域,如何解决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面对的课题。而要解决这些矛盾,就必须构建一个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节约资源,珍爱环境。
问:对于中消协来说,确定“消费与环境”为年主题,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答:中国消费者协会将“消费与环境”确定为2006年的年主题,就是寄希望于通过开展“消费与环境”年主题活动,促进市场秩序的规范,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保障消费者的安全权;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节约资源;减少消费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问:消费者协会近些年来开展的一些年主题活动,比如“安全健康消费”、“绿色消费”、“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健康·维权”等,已经在不同程度上涉及了“消费与环境”的问题,那为什么这次又要将它专门设定为年主题呢?
答:专门提出将“消费与环境”作为年主题,是与目前国家的工作中心相呼应的,也是与整个社会大的环境相适应的。
首先,这符合党中央、国务院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工作重心的要求。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消费环境问题,将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国家立法、司法、有关行政部门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有效地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条件,也是人类发展的根基。在重视以市场秩序为代表的传统意义上的消费环境问题的同时,党中央、国务院以发展的眼光将自然环境和资源等问题纳入了消费环境的体系,并且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高度,赋予了“消费环境”问题更新、更深刻的内涵。中消协将“消费与环境”做为年主题,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将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融入到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重要战略决策当中,使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服务于我国保护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其次,它也符合当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近些年来,我国市场秩序的整顿虽然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但是假冒伪劣产品仍然大量存在,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仍然屡见不鲜。这种消费环境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也使得一些相关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而在社会上损害消费者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的同时,自然生态环境恶化带给消费者人身健康损害问题已经让消费者感受到了切肤之痛。随着长期积累的环境危机将逐步呈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可能性增大。但就是在这样严峻的环境重压之下,国内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仍然随处可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实际要求我们在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的同时,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节约资源,维护消费者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再次,它也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制建设的进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宗旨不仅仅是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将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放在了社会经济秩序的体系中,指出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要符合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原则。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孤立的看待在消费者手中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是否物美价廉,是否对自己的人身和财产无害,而是要更深入地关注商品与服务的生产过程是否是节约了资源,是否破坏环境。由于消费者权益是是广义上的,是存在于一个动态的进程中的,所以对消费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