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说课及评价方案[新教师必读]
关于说课及评价方案[新教师必读]
各项评价指标的涵义
㈠教材分析
⑴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涵义是:阐明本节内容在整个知识系统或本册教材或本章中的地位。学生在刚刚学到哪些知识的基础上讲解这段内容,前后知识的联系。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对于发展学生思维、培养能力方面有什么重要作用等
⑵教学目标及确立目标的依据。涵义是:确立教学目标,它应包括三个方面,即知识目标、思维能力目标及思想教育目标。教学目标的确立应充分遵重大纲及教材对学生的基本要求。目标要切合实际,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确定目标的依据要具体阐述
⑶重点难点及确定重点难点的依据。涵义是:重点难点确定准确。确定重点要联系教学目标,确定难点要符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阐述解决重点难点的目的意义
㈡教材处理
⑷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涵义是:针对本节内容,阐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思维结构,能力层次,对掌握本节内容有哪些不利因素,重点应考虑哪些问题,采取哪些对策
⑸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涵义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阐述在处理本节内容时,为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对教学材料的挖掘,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的调整,材料的补充等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结构的协调发展以及思想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体现做了哪些具体工作。特别是对材料的安排,内容结构上能提出一些创造性的意见
㈢教学方法
⑹教学方法及选择的依据。涵义是:阐明本节课所用的教学方法,所选择的教学方法的依据,要达到什么目的⑺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实用性。涵义是:所选用的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针对具体内容、学生实际,要灵活、实用。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要立足面向全体学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不脱离教学实际,体现用性特点
⑻学法指导。学法指导的涵义是:通过教学,将指导学生学会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哪些能力?科学的学法指导是智能发展目标得以实施的重要途径
㈣教学手段
⑼教学手段新颖。涵义是:教学手段一般包括:图表、模型、投影、录相、计算机等。提倡教师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阐明本节课上课时所用教学手段,说课时所用教学手段
⑽实验教具、电化等教学手段的应用、演义是恰当的应用这些手段,明确这些手段的作用及见解。⑾新课导入。涵义是:能够提出恰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状态,并能积极思维,配合教师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教学
㈤教学程序
⑿新课讲解。涵义是:阐明教师怎样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所讲的内容按怎样的程序进行处理,采取什么方法、手段,重在培养学生哪些能力,怎样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使教师的任务重在“导”字上,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如何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切实让学生充分动手、动口、动脑,做到教师会教,学生会学
⒀反馈练习。涵义是:练习可贯穿于整个课堂之中,阐述练习题的来源,练习题的功能,练习题的操作,练习题的变化。练习要有目的,有成效,量要适中,难度要适当。所选练习题要体现出层次性、系统性、联系性、针对性
⒁归纳总结。涵义是:本节结束后,要总结哪些内容,其目的是什么,如何总结,如何将本节内容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⒂板书设计。涵义是:这里的板书是指就这节内容,如果是在上课时,你的板书是如何设计的。板书设计布局要合理,能反映一堂课的梗概和黑板上所出现的主要内容
㈥教学基本功
⒃语言。涵义是:语言要清晰、简练、确切,讲话的速度要适中。
⒃板书。涵义是:这里的板书是指教师在说课时所写的板书,字数一般不得少于30个字。板书要醒目,字迹要工整、美观、大方,设计要合理
⒅教态。涵义是:教师在说课时教态要自然、亲切、大方,衣着朴素、整洁,动作协调
⒆教案。涵义是:这里的教案是指说课的教案,说课的教案要体现说课的原则,集说课内容,上课内容于一体,项目要全,重点要突出,说理要简明扼要,设计合理。
第二篇:关于说课及评价方案
关于说课及评价方案
“说课”是深化教育改革、探讨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一种好方法,也是教师进一步学习教育理论,用科学的手段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增强教学基本功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说课”更是一种交流经验的好方法。下面就“说课”怎么说,说什么等个人看法,与大家做一交流
一、“说课”说什么
说课是行业间业务交流的一种活动,它不同于教案和教学活动。说课要说清楚说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学生怎么学以及在教学活动中培养了学生那些方面的能力等。
二、《新课程标准》对说课的基本要求 新标准教材在以往教材的基础上,着重学生思想方法的培养,注重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语文课要求学生通过试验操作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培养能力。针对以上要求,教师说课时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说清本课内容在本学科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每一课时的教案所包含的内容是不同的,它们在每一学科的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作用也是不同的,有些课时所含的教学内容很重要,与今后授课的内容关系密切,是阶段性的关键点,甚至是本教材的关键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教师要认真领会每一课时的教案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准确把握这些知识的关键点,进而对学生进行准确的指导,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确保教育质量。
(2)说清本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和要求。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有自己特别的教学要点需要学生掌握,要让学生把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必须突出重点,从而起到提纲契领的效果,便于学生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每一课时又往往有一些知识学生难以明确、难以把握,作为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握重点、找出难点,化解难点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这些都需要“说课”教师在说课过程中掌握,并说清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
(3)说清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的教学任务也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准确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下的 教学目标有对知识的理解、识记、掌握、运用,还包括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创新精神的培养、德育教育、情感教育、数学思想(转化思想,归纳思想,类比思想等等)方法(分析与组合,模型与构造,概括与抽象等等)的渗透。以上这些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都要认真考虑。
(4)说清实施课堂教学目标的方法与手段。在课堂教学目标确定之后,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极为重要,它要求“说课”者根据教学要求和所教对象,说清如何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完成教学任务,强化教学目标的重点,划界难点,使学生掌握所教知识。教无定法,教要得法,这就要求教师针对所教内容,选择合理有效的方法的同时,也要合理安排学生 学好本节课的方法,即学生为完成教学目标所采取的行动,包括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学生自己试验操作,归纳概括以及与教师的互动过程。
(5)教学过程的调节与信息的有效传递。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也是说课内容的主要部分,是说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教学过程要说精。一是要说出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和环节,一般包括复习,引课,新课讲解,知识应用,反馈联系。二是说出处理教材教法和学生实际之间联系的方法,为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如何合理的处理教材,训责哪些教学手段,如何安排师生互动过程,以及这样安排的目的和达到的效果都要一一说清。三是说出对每一环节,每个层次,每个步骤的设想和安排以及这样设想和安排的依据和预期效果。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信息储备能力,思维方式上强调独立,探索,钻研,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首先要考虑这些。其中“问题解决”教学程序,“试验—观察—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教学都能体现新课程的要求,四是说出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好关键的理由和方法。五是说出习题设计和板书设计的意图,目的和理论依据。课堂联系与作业是检查课堂教学效果和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手段,因此习题设计一定要准,既要体现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又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作到分层设计,区别对待。板书要醒目有序,说课时要说出板书的合理性。
(6)教学效果的评估。说课不像上公开课,在实际教学效果不能体现的情况下,说课者对说课内容应该有一个预计评估并作为说课的一项内容。预计中应包括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中可能出现的代表性错误,时间控制上的调整以及补救措施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能集“编,导,演,教”于一体的“说课”是综合反映教师素质、教师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的较好形式,通过“说课”活动,能不断推动教学改革,加快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
各项评价指标的涵义
一、教材分析
⑴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涵义是:阐明本节内容在整个知识系统或本册教材或本章中的地位。学生在刚刚学到哪些知识的基础上讲解这段内容,前后知识的联系。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对于发展学生思维,培养能力方面有什么重要作用等。
⑵教学目标及确立目标的依据。涵义是:确立教学目标,它应包括三个方面,即知识目标,思维能力目标及思想教育目标。教学目标的确立应充分尊重大纲及教材对学生的基本要求。目标要切合实际,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确定目标的依据要具体阐述。
⑶重点难点及确定重点难点的依据。涵义是:重点难点确定准确。确定重点要联系教学目标,确定难点要符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阐述解决重点难点的目的意义。
二、教材处理
⑷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涵义是:针对本节内容,阐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思维结构,能力层次,对掌握本节内容有哪些不利因素,重点应考虑哪些问题,采取哪些对策。
⑸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涵义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阐述在处理本节内容时,为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对教学材料的挖掘,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的调整,材料的补充等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结构的协调发展以及思想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体现做了哪些具体工作。特别是对材料的安排,内容结构上能提出一些创造性的意见。
三、教学方法
⑹教学方法及选择的依据。涵义是:阐明本节课所用的教学方法,所选择的教学方法的依据,要达到什么目的。
⑺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实用性。涵义是:所选用的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针对具体内容,学生实际,要灵活,实用。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要立足面向全体学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不脱离教学实际,体现用性特点。
⑻学法指导。学法指导的涵义是:通过教学,将指导学生学会什么样的学习方法 培养哪些能力 科学的学法指导是智能发展目标得以实施的重要途径。
四、教学手段
⑼教学手段新颖。涵义是:教学手段一般包括:图表,模型,投影,录相,计算机等。提倡教师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阐明本节课上课时所用教学手段,说课时所用教学手段。
⑽实验教具,电化等教学手段的应用,演义是恰当的应用这些手段,明确这些手段的作用及见解。
五、教学程序
⑾新课导入。涵义是:能够提出恰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状态,并能积极思维,配合教师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教学。⑿新课讲解。涵义是:阐明教师怎样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所讲的内容按怎样的程序进行处理,采取什么方法,手段,重在培养学生哪些能力,怎样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使教师的任务重在“导”字上,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如何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切实让学生充分动手,动口,动脑,做到教师会教,学生会学。
⒀反馈练习。涵义是:练习可贯穿于整个课堂之中,阐述练习题的来源,练习题的功能,练习题的操作,练习题的变化。练习要有目的,有成效,量要适中,难度要适当。所选练习题要体现出层次性,系统性,联系性,针对性。
⒁归纳总结。涵义是:本节结束后,要总结哪些内容,其目的是什么,如何总结,如何将本节内容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⒂板书设计。涵义是:这里的板书是指就这节内容,如果是在上课时,你的板书是如何设计的。板书设计布局要合理,能反映一堂课的梗概和黑板上所出现的主要内容。
六、教学基本功
⒃语言。涵义是:语言要清晰,简练,确切,讲话的速度要适中。
(17)板书。涵义是:这里的板书是指教师在说课时所写的板书,字数一般不得少于30个字。板书要醒目,字迹要工整,美观,大方,设计要合理。
⒅教态。涵义是:教师在说课时教态要自然,亲切,大方,衣着朴素,整洁,动作协调。⒆教案。涵义是:这里的教案是指说课的教案,说课的教案要体现说课的原则,集说课内容,上课内容于一体,项目要全,重点要突出,说理要简明扼要,设计合理。
说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研究方式,经过理论与实践双方面的论证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各地区基本上都有一个非常成形、可操作性强的纲目。
人们通常把说课定义为:“在一定的场合下,教师依据教育理论,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学生情况,教学条件等,分析教学任务,陈述教学目标,讲说教学方案,然后让听者评说,达到共同提高之目的的教学研究形式。” 我个人对说课的理解和上面的诠释有些不同。目前,由于素质教育和减负的提出,大家都在注重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在课堂上的状态是快节奏,多活动,大训练量,安排得密不透风,不敢耽搁一秒钟,而评价者多以深入课堂听课的方式来进行评价,但深入分析一下,课堂效率的提高与否的背后关键是台下功夫。大家知道,台下功夫主要指备课,但通常意义上的备课无法全面而直接地体现思维过程。另外,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备课多是一种个体行为,我们备完课就去上课;备讲两层皮“的现象在所难免。而说课主要是体现备课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发生在备课与上课这两个环节之间,重点不仅要解决”教什么“和”如何教“,更重要的是解决”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有什么理论说明和实践依据,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完成对学生哪些能力的培养和突破。说课是为了上好课,是为了提高课堂效率,也是对上课的总结,归纳,提炼和升华,具有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的价值。那么说课过程中,究竟要说些什么 怎么说
对于说课的内容,目前有”四说“(说大纲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设计),”五说“(大纲,教材,教法,学法,练习)等。我们宁波地区的说课要求和评价标准有五个方面:教材分析,目的分析。过程分析,教法分析,评价分析。下面我结合我自己的理解对这五个方面的要求进行一下说明。
教材分析:说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编写的意图;教材的前后联系;教材的重,难点及关键;学习类型的分析;前次概念与新知的联系;自己的个性见解等。
目的分析:说教材应达到的终点目标。结合实际制定教材应达到的知识,技能,德育,情感目标;列出切实可行又可检测的教学目标,同时阐明目标间的相互渗透以及德育与智育,知识与能力的结合点。
过程分析:说明构思整个教学过程的总体指导思想;说明教与学两种活动的有机结合的设计及其理论依据;说明典型教学环节的价值取向及其理论依据;说明教学程序的设计及其合理性;说明教学媒体的选择及如何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在学习方法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自身因素与情境因素,如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分析心理特征及对学习该内容的可接受性,分析学生思维方式与学习习惯对该内容的适应性,分析可能产生的差异。这是对教学对象进行深入剖析的过程,主要考查我们对学法的关注和探索。
教法分析:说出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教学条件等而选择设计的教学方法。这一方面是说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主要考查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选择。如果我们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解法,谈话法,练习法,讲练结合法等以及现代的教学方法如引导发现法,程序教学法(斯金纳),自学辅导法(卢仲衡),青浦经验(顾泠沅),启研法,单元教学法,六课型教学法等都有一定的理解,并清楚每一种教学方法的制约因素,特点,选择标准等,完全可以在自己的个人教学观念之下进行合理选择和优化结合。
评价分析:说出教学评价,反馈与调节的措施及构想。这一点,是以反馈调控为手段,力求反馈全面(兼顾优,中,差生),及时,并且要有多种应变的调控措施。
说课当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防止说课变质,既不能把说课变成”试教“或”压缩式上课“,也不要把说课变成宣读教案或简述讲课要点。
2.在说教学程序设计时,所采用的方式,方法,手段,必须有充分的理论依据或较成熟的个人观点。
3.在讲说教法和学法的同时,要针对这堂特定的内容充分说明所选择的教法及对学生传授这种学法的理由,对相关的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律应十分熟悉。4.说课过程中,尽量展示先进和现代的教育思想。
5.在竞赛类的说课过程中,避免套用一知半解的思想,方法等,只有深刻理解才能活用,只有活用才能自圆其说。
6.一个完整的说课要包括评说课或者答辩,因此要做好问题准备,评价者往往以此来定位说课者的教学素质,教育修养。
7.在有时间限定的情况下,不必追求面面俱到,但重点部分一定要说透。通过上面的说明,不难看出说课的不同于其它教学活动的典型特点,这些典型特点也恰好体现了说课这种教学研究活动的优越之处。
(1)说课将教师的隐性思维变成了显性思维——备课思维外现化。备课过程中,教师对教学大纲的把握,对教材的理解与挖掘和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估与预测等一系列活动,都是隐性的思维活动过程,而说课是通过语言的媒介作用,将备课的思维过程表达出来,使更多的人直接感知你的思维过程。如果我们能够把备课的过程以说课形式表达出来,最起码你的备课是有条理而精炼的,思路是明确而清晰的。思维过程能够达到语言化,这是层次上的递升。
(2)说课将教师的个体行为变成了群体行为——备课行为立体化。在很多情况下,教师的备课是作为个体行为活动来考查的,既然是个体活动,那么备课的质量和水准就必然受个性主观因素的影响,而说课是需要多人参与的,有说课就有评说课,两种活动交织在一起,就必然存在思维的互补和学术性的交流。对同一问题进行多角度地推敲,就利于每个参与者对个人经验的取舍和对他人观念的扬弃。这正是每个人所期望的。另外,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个人教学和教研活动,或许会多一点启示。由于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如民办学校所面临的社会压力,在发展过程中所自然产生的困扰等,所以我们的教学不得不追求短期效应和功利性,对个人教学而言,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不得不会感到心理上的疲劳,无法充电的困惑,吃老本的尴尬。对教研活动而言,基本上是在”统一进度,统一备课,统一作业,统一测试“的四统一的模式之下,集体智慧的汇集与发挥,从根本上对教学进行推动,出色教研成果的获得都是很艰难的。而说课具有简便,明快,高效,省时,易于安排和控制的特点,虽不能代替教研活动,但它完全可以纳入到教研活动的范畴。在个人支配时间相对少的环境中,它是丰富我们个人知识储备的有效方式,它能促动我们投入其中,促动我们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回想和反思。同时,在这个把备课时的隐性思维转化为说课时的显性思维,把静态的个人行为转化为动态的群体学术性讨论的过程中,它也提高了教研的学术层次。如果把说课作为教研活动的一部分,那么我们通常的说课改革为单元说课,章节说课也未尝不可。
(3)说课使备课环节由只重视操作变成了既重视操作又重视理论研究--备课研究理论化。说课是以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每堂课的具体知识为内容,以教学具体操作为借鉴,对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程序进行设计。它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表现形式。如果让哪位老师进行说课的话,他自然要活用自己所掌握的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站在理论的高度去审视,考察和分析自己将要实施的课堂操作行为,要用最精炼的语言,向大家说明:“怎么教”,我“为什么要这样教”只说怎么教,干巴巴令人生厌,最精彩的是我”为什么要这样教",当然,它绝不是理论的堆砌和相加,必须活用。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存宽:《说课——现代教学理论的有效体现》,《教育探索》2000,8 2.丁俊明:《说课功能再探》,《教学与管理》1998,10
第三篇:如何评价说课
如何评价说课
在教学实践中,说课经常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其一,说得过于简单,仅仅交代几个教学环节和呈现的内容;其二,内容逻辑混乱;其三,缺少 “说”的味道,给人感觉像是上课或是做枯燥的报告。说课应该让别人明白你所说的内容,清楚你想在课堂上做些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此外,说课还要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让同行能够听下去。
优秀的说课,至少应该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1.突出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在说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是整个说课的灵魂。虽然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也需要教学理念的支撑,教学设计也体现出一定的教学理念,但备课中的理念往往是一种内隐的东西,发挥着潜在的作用与影响。而说课则不然,说课中的教学理念是突出的、外显的,因为说课不仅要说出其然,而且要说出其所以然。即不但要说教什么,怎么教,而且要说出为什么。没有教学理念的说课,便缺少了分量,缺少了深度,也就失去了最关键的亮点。
2.诠释教学思想
从说课的陈述形式看,它不限于对教学设计或教案的简单说明解释,它不是教案的复述,此其一。其二,说课也不是上课的预演。它是在兼有上述两点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地反映教师如何将教学思想运用于该课的教学目标、内容、策略等的设计中,因此,更加注重的是教学理论的诠释。所以,教师在说课时必须清晰、完整地表达出相关的教学思想和自己的教学观点与思路。
3.体现教学能力
从说课的整个过程看,好的说课对教师由传统的经验型教师向现代科研型教师转变大有裨益。因为,教学思想的阐发,能够使教师进一步掌握和树立新课程改革观;教学设计的展现,可以使教师将教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解释教学现象;教学效果的预期或反思,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这些都通过说课充分表达出来。
4.展现教学境界
创新是教学的灵魂,也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学应该具有创造性。说课者对教学活动的创造性可以通过说课呈现在同行面前,这种创造性体现在说课者对教学准确而独到的理解,对教学环节别具一格的安排和设计,对教学策略颇具匠心的运用技巧等上面。需要说明的是,优秀说课的特征或者说课的评价标准决不仅限于此,以上所述也只是当今时代背景下几个主要的方面,说课评价标准就像其形式一样,应该是开放的、动态的和发展的。
因为说课是省时、省力、简便易行的教研活动,说课活动得以蓬勃发展。说课活动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全面提高了教师素质,进而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它对于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来评价一个教师说课的优劣情况呢?
一、评价内容:
纵观各地“评说”方案,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说课稿件的评价;
2、说课过程的评价;
3、现场发挥的评价。
二、评价方案
(一)说课稿件、说课过程的评价:
说课稿件、说课过程的评价,大体上是一致的,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教材分析:
能联系新课标安排教学内容:内容适当,安排适中;能准确分析教材的编写体例及意图;能准确提炼教学内容的思想和方法,充分挖崛教材的思维训练、品德思想培养的素材;准确、具体、恰当地说出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关键点。
2、学生分析:
能正确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能力、方法及习惯基础,找准学生已有的的认知水平与本内容的结合点。
3、教法设计:
能说出本节内容所用的教学方法及主要教学方法的特点;教法选择恰当,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探究性;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优良的思想品质。
4、学法分析: 能说出本节所涉及的主要学习方法及特点;学法指导科学、具体,与教学内容及学情相适应。
5、教学过程:
紧扣教学目标、内容正确、设计合理;结构严谨、思路清晰、层次清楚,体现学科特点;准确把握关键点、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注重兴趣培养,富于启发性,落实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练习设计具有层次性。
6、板书设计:
简单明了,重点突出,线索清晰,布局合理。
7、整体水平:
能对每部分说出理论根据;教学思想先进,体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各部分联系紧密,衔接自然;观点鲜明,分析透彻,说服力强。
(二)现场以挥的评价
能脱稿讲述,内容熟悉,讲述清楚、生动;普通话标准、自然;举止得体,神态自然;快慢适度,停顿恰当;能根据现场即时调整节奏及内容。
三、综合评价
根据说课的形式,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案。比如,校内的教研活动,可以选择“只说不写”;说课稿件的征集选择的是“只写不说”;赛课活动则选择了“既说又写”。
不同的评价方案,其评价的维度,所赋予的分值比例也不尽相同(以满分100分计)。
1、“只说不写”与“只写不说”:
教材分析(15%~20%)、学生分析(5%~7%)、教法设计(5%~7%)、学法分析(10%~15%)、教学过程设计(20%~25%)、板书设计及媒体选择(5%~6%)、整体水平(30%~35%)。
2、“既说又写”:
“既说又写”,说写并进的评价方案,一般情况下是将说课稿件、说课过程、现场发挥分别给予评价,最后按一定比例进行综合评价。
最后得分=稿件得分×30% +〔过程得分×70% + 现场发挥×30%〕×70%
一、教育教学新理念产生的理论支柱
“理念”的涵义:理,指理性、理论、思想;念,指观念、信念、目标。合起来意思是指富于创新的观念、应追求实现的目标。教育教学新理念则是指教师在新时期教育工作中履行的教学观念和追求的教学目标。
教育教学新理念吸收了中外有影响的社会学理论、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成果。这些理论主要包括:西方的社会学理论(如人本主义理论、互动理论、交往理论、学习型理论),教育学中的后现代主义的课程观、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理论等;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邓小平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的发展观”,中国当代的教育理论思想(如:素质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全民教育思想、主体教育思想、多元智能的理论等)。
二、教育教学新理念举隅
(一)新的课程观——“三级课程”的多元性
课程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探求知识的过程,也是一种意识;而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的载体。课程是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而不仅仅是物化的、静止的、僵化的。课程也是可以改造的。对于课程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情、班情等特点进行选择、删除、添加、更换课程。提倡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开发课程(三级课程)。淡化国家课程,强化地方和学校课程的主体职能,实施学校主体、学年主体、班级主体、学生主体的发展。课程资源很多,有: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室以及各类教学设施、实践基地和校园文化等);校外的课程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工厂、农村、部队,小到科研所、街道社区、大到国际社会等广泛的社会资源,旅游景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丰富的自然资源,乡风民俗、民族文化、烈士陵园等人文资源);还有信息化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更广意义上的课程资源还包括:人力资源(如教师资源、学生资源、家长资源、专家资源等)。教师不仅仅是教材的消费者,同时也是教材的开发者、研究者、参与者。
(二)新课程目标观——“三维”目标的立体性
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目标强调综合性、全面性、发展性。它的领域更广,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通常所说的“三个维度”——“三维”立体式目标。这就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其中,“知识与技能”是真,“价值观”是善,“情感态度”是美,而“过程与方法”则是为真善美服务的。也就是说,新课程目标具有人性化的倾向,它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教学目标追求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凸显个性,健全人格,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新型师生观——互相尊重的平等性 主要理论依托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理论。
教师观: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同时也是学习活动的开发者和创造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是“春蚕”,但“春蚕到死丝不尽”:蚕吐完丝后,化作蛹、又变成蛾、再变为蚕,接着吐丝,没有穷已时;教师是“蜡烛”,但比蜡烛更永恒:照亮了别人,升华了自己;教师是“人梯”,但不仅仅是肩托别人攀升:在辅助学生登往更高境界的同时,自己也在登攀的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提升。教师永远是发展着的。教师应该做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
学生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如果说教师是“导演”、“主持人”,那么学生则是“演员”、是“主角”,而不是“配角”。学生是知识的自主建构者、探索者、发现者。学生由被动地听转变为主动地学、探究地问,参与着教学的全过程。
师生观: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是实现新型教学方式的基础。师生之间是民主的、平等的合作关系。互相尊重是前提,地位平等是基础。尊重具体体现在:尊重自己(独立)、尊重他人(平等)、尊重知识(科学)、尊重自然(和谐)、尊重社会(规则)。教师只是“平等中的首席”,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既要追求教育的公平,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又要关注人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是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共同体”。如今,教师再也不是什么教学的权威、知识的霸权,教师的嘴并非是知识的“源泉”,学生的头脑也并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师生之间是“合作伙伴式”的关系。
(四)新教学观——自主合作的探究性
1、课堂的开放性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度生命历程的发生地,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但不是唯一的阵地。教师要变课堂为“学堂”,由教为主变为引导学生探究式的“以学为主”的学习形式,让课堂充满着活动,让课堂充满着创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教师鼓励学生怀疑教材、反驳师说,突破经典、离经判道;支持学生带有创造性的探究;也要谅解学生的失误、错误与不足,宽容学生的顽皮、淘气。在开放的课堂里,教师允许学生“考问”自己,甚至因某一问题的“卡壳”而被咽住,以致暂时无法做答——教师并非是全知全能的,真理也可以掌握在学生的手中。新型课堂教学过程及其结果往往是事先不可预设的,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许多知识、问题都超过了教师的预想之外。知识毕竟是无止境的,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学习,全班学生的知识总量往往超过了教师个人的储备。教师要真正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拓展学生学习的时空。教师要尽可能地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尽可能地拓宽教学平台。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需经常安排到课外社会生活实践中去探究。所以说“课堂小天地,实践大舞台”。
2、教学重心的转移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是“师生互动的交往活动”,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教学本身是一个生态过程,各科教学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因此,教学是一种“绿色”的“师生生态环境”,始终影响着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比重更加大于教科书知识和教师个人的知识。课堂的开放性决定了教师教学策略的根本转变。主要有“七大转变”:一是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二是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三是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四是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五是由单向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的转变,六是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七是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因而,一方面教学要从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课堂上自己要少讲、精讲,让学生多学、多练;另一方面要从以教材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由书本转向经验,由课堂中心转向社会生活,由知识中心转向重视实践。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材改革之后,实施的关键就是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由被动性学习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开展综合性学习,核心是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且这一学习方式必须建立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之上。让自主贯穿于合作、探究的始终,合作是自主、探究的途径,探究是自主、合作的目的。(1)自主学习。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加工、理解,建构新知识的过程。自主,是指学生获得学习的主动权。这里的“自主”除了“自由”意义之外,还指:“自觉”、“自愿”、“自悟”、“自得”。学生可自由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进程、学习伙伴、学习问题,可以随时发表意见、随时提出问题。它尤其重视主体感受和体验。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这个基础出发、通过师生互动生成的结果。
(2)合作学习。这是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旨在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学活动。合作的基础是分工,“分工”对学生来说,首先是独立。分组讨论是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课堂上的合作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的独立读书、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见解之后,再去合作。在合作中,每个人都要阐明自己的观点或制作的方法,让别人从中得到启发,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得深刻的体验。通过合作学习,既可以发挥群体优势,在讨论交流中得到提高,让学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又能培养尊重他人、虚心好学的品质。合作学习除了师生之间的合作,还有生生之间的合作,甚至是学生与家长的合作等。(3)探究学习。即个性化的学习。它是指对学习材料、学习问题的探索研究、探寻追究,是获取知识、方法、情感体验的过程。旨在激发学生兴趣,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积极地探究、求知,拓宽视野,在实践中提高。凡是“三维”目标内容都可让学生去探究。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与创造精神的学习。重视探究过程,不必追求结果。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既不能做到提前预设问题的答案,又不能直接将问题的答案告知学生,要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索、思考、体验来回答。探究学习的答案也往往不是唯一的,而是丰富多彩的,更不需要标准化的结果。
4、教学评价的激励性
教学评价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诊断功能、信息反馈功能等。新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必然要求不同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学的情况,教师教的情况,为了改进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检验和改进教材,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评价的要求是:实行开放性评价,以“三维”目标为基准,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要突出教学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真正实现师生在教学评价中共发展。提倡积极评价、防止消极评价;重视形成性评价、注意终结性评价;重视定性评价、适度进行定量评价。这主要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评价主体的互动化
新课程中的教学评价可以开展师生互动评价,如师对生评价、生对生评价,也可以反过来开展生对师的评价。也就是说教学评价是师生之间开展的评价活动。评价也应因材施教,学生主体的不同,教学评价的策略也就不同。教师更要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2)教学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这里的“多元化”是指教学主体、教学客体的多元性。教学评价的内容涉及到教学的方方面面,也就是说,凡是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教学内容,都可以进行评价,如客体方面有: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材编排意图、作品思想点评等;主体方面有:教师教学情况、学生反馈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还包括教学用书、教学参考资料内容的评价,教师教学效果、教学水平的评价、学生作业的评价等等。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主体——“多元”特点,即学生的个性、兴趣、能力、知识水平、家庭背景等的不同,相应地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要激励每位学生上进,赏识每位学生的才华,期待每位学生的成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好奇心,体验创造、探究的喜悦,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敢于质疑、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也可以广泛地开展学生家长、社会参与对学生的教学评价。
(3)教学评价过程的动态化
既然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且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评价就不是静止的、孤立的,而是动态变化的。由于学生主体是处于自主发展变化的状态,个人的转变和成长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教师特别要重视过程性的评价。对于学生个体学习的每一个阶段,教师都要进行恰当的教学评价。要从学生“人生成长发展”这一角度来进行评价。对于同一个学生个体,在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场合,评价的内容、角度、分寸都要有所不同,并呈现着动态的变化。教学评价中,教师重视形成性评价,可采用学生成长记录袋的方式,运用过程型评价、目标型评价、评估型评价、观察型评价、展示型评价等等方式进行动态化的评价。让动态化的评价激活学生个体的体验,开发个人的潜能,在改正错误中不断前进,共同分享成就感。
怎样评价说课
值得注意的是,在说课中往往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一是说得过于简单,只交代几个教学环节和呈现的内容;二是内容逻辑混乱;三是说课没有说的味道,感觉或像演讲或像做报告。说课应该让他人能听懂你说的东西,听懂你究竟想在课中做些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当然,这也仅仅是成功的一半,另一半就是,你必须要让人能够津津有味地听你说,所以,一次好的说课应该是让他人能够津津有味地听懂你说些什么,听完之后明白你在课上要做些什么,怎样做和为什么这样做。
我们认为,好的说课应该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一)突出教学理念
从说课内涵看,教学理念在说课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可以说是整个说课的灵魂所在。虽然,备课时也需要理念的支撑,但这时的理念往往是作为一种素养发挥着潜在性的作用或影响,而说课则要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摆在统帅的位置,发挥它的指导功能和支撑作用。说课不仅要说出当然,即教什么、怎么教,而且要说出所以然,即为什么要教这些、为什么要这样教。没有教学理念的说课,说课便没了分量,没有力度和光彩。
(二)诠释教学思想
从说课表达形式看,说课,不仅仅限于对教学设计或教学方案的简单说明解释上,它不是教案的复述;不是对上课的预测和预演。它是在兼有上述两点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地表达授课教师在对教学任务和学情的了解和掌握情况下,对教学过程的组织和策略运用的教学思想方法,因此,更加注重的是对教育理论的诠释。所以要求教师在说课中必须清晰、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思路。
(三)体现教学能力
从说课过程看,说课应该促使教师的教学研究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促使教师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化。因为教学思想的阐发,能够使教师进一步明确教育教学观,更好地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设计的展现,可以使教师把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解释教学现象,教学设计的预测或现象的反思,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升华教师的教学境界,所以在说课中应充分地表现出来。
(四)展现教学境界
创新是教学的灵魂,也是教学的最高境界。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应该具有创造性。说课者对教学的创造便体现在他的说课之中,体现在他对于教学准确而独到的见解,对于教学环节独具一格的安排,对于教学策略独具匠心的理解和独特的运用技巧。
(五)展示演讲才华
从说课技能上看,说课主要靠口头语言来表达。这使它具有演讲特点。它与备课也有所区别,备课主要表现为教者的静态的内在功夫和一定的书写技能,说课是将静态的内在功夫的备课转为动态的外化功夫,它集中体现在说者的心口相应的协调和面对同行演说的技巧。同时它与上课的讲也有区别,上课面对学生的讲,是一种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须讲得适时适量适度,要通过讲去激发和指导学生去学习,而说课的讲是一种告知,让听者明白你所要进行的课的内容、目的、策略、手段及其效果的评价,明白你的教学思想及行为所引起的效应。所以,说的好的课更应该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能够充分展示他的演讲才华,使自己的教学思想理念更加充满魅力。
说课评价的标准不是唯一的,就像其形式不是唯一的一样,它是开放的、动态,的和发展的。但是,以上几个特征应该是任一种说课的共同特征。
总之,好的说课给人的感觉应该是说者有较新的教育观念,能很好地理解教材、了解学生,准确地把握重点难点,并有效地进行处理;能合理地灵活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一般原理,采用的教学策略手段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教学特点;说课应该逻辑性强,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语言准确、形象、生动,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还能够体现说者较强的取舍、处理、组织能力,知识面广,对所述问题有独特的见解,仪表端庄大方等等。
同的评价内容。
若课前说谍,对其教学设计实施以后可能会出现的结果进行预测;如课后说课,则对其教学设计实施以后的教学结果与预期目标做一番比较,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并对原有设计提出改进,以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评价有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这两部分。在说课活动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往往比较注重“说”,而较少开展“评”,尤其是他人的评价,参与更少。另一个问题是评价缺少深度和广度,带有传统教研的痕迹,只管对教材的处理提出见解,较少在教学理念、目的、策略、评价方面做进一步的探讨。这样显然不能完全体现完整意义上的说课。如何将说课充分、完全、有效地开展,值得我们进一一步去思考。
如何评价说课
在教学实践中,说课经常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其一,说得过于简单,仅仅交代几个教学环节和呈现的内容;其二,内容逻辑混乱;其三,缺少 “说”的味道,给人感觉像是上课或是做枯燥的报告。说课应该让别人明白你所说的内容,清楚你想在课堂上做些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此外,说课还要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让同行能够听下去。
优秀的说课,至少应该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1.突出教学理念 2.诠释教学思想 3.体现教学能力 4.展现教学境界
二、评价方案
(一)说课稿件、说课过程的评价:
说课稿件、说课过程的评价,大体上是一致的,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教材分析:
能联系新课标安排教学内容:内容适当,安排适中;能准确分析教材的编写体例及意图;能准确提炼教学内容的思想和方法,充分挖崛教材的思维训练、品德思想培养的素材;准确、具体、恰当地说出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关键点。
2、学生分析:
能正确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能力、方法及习惯基础,找准学生已有的的认知水平与本内容的结合点。
3、教法设计:
能说出本节内容所用的教学方法及主要教学方法的特点;教法选择恰当,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探究性;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优良的思想品质。
4、学法分析:
能说出本节所涉及的主要学习方法及特点;学法指导科学、具体,与教学内容及学情相适应。
5、教学过程:
紧扣教学目标、内容正确、设计合理;结构严谨、思路清晰、层次清楚,体现学科特点;准确把握关键点、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注重兴趣培养,富于启发性,落实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练习设计具有层次性。
6、板书设计:
简单明了,重点突出,线索清晰,布局合理。
7、整体水平:
能对每部分说出理论根据;教学思想先进,体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各部分联系紧密,衔接自然;观点鲜明,分析透彻,说服力强。
(二)现场以挥的评价
能脱稿讲述,内容熟悉,讲述清楚、生动;普通话标准、自然;举止得体,神态自然;快慢适度,停顿恰当;能根据现场即时调整节奏及内容。
三、综合评价
根据说课的形式,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案。比如,校内的教研活动,可以选择“只说不写”;说课稿件的征集选择的是“只写不说”;赛课活动则选择了“既说又写”。
不同的评价方案,其评价的维度,所赋予的分值比例也不尽相同(以满分100分计)。
1、“只说不写”与“只写不说”:
教材分析(15%~20%)、学生分析(5%~7%)、教法设计(5%~7%)、学法分析(10%~15%)、教学过程设计(20%~25%)、板书设计及媒体选择(5%~6%)、整体水平(30%~35%)。
2、“既说又写”:
“既说又写”,说写并进的评价方案,一般情况下是将说课稿件、说课过程、现场发挥分别给予评价,最后按一定比例进行综合评价。
最后得分=稿件得分×30% +〔过程得分×70% + 现场发挥×30%〕×70%
如何撰写说课稿
一、说课的意义及作用
说课是教师经过备课,在一定的场合下,把所备章节的教材分析、教学要求、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主要设计意图,根据需要用准确的语言具体地向其他教师及有关者表述的过程。
说课是有理论、有实践的备课表述过程,是非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这种教学活动形式对落实教学大纲精神,研究教材内容和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
说课的作用有以下两个方面:
1.提高教师的备课能力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其根本是为了提高学生素质。要提高学生素质,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素质,备课能力就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传统备课多是教师封闭式的个人备课,由于个人的文化水准、认识能力、教学经验的差异,其课堂教学效果也不同,致使教学班质量不平衡,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很不利。
说课将传统封闭式的备课开放化,理论化,实践化,同传统封闭式的备课比较,它主要有三点好处:
(1)使备课更全面。传统的备课是教师自己备课完毕,就直接走进课堂进行教学,因此有很多不周到之处。说课则是备课后先对老师们说,不仅要说过程,还要说主要内容、设计意图、理论依据。说课后众人共议,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样经过充分、全面的准备后,再走进课堂,效果必然好于前者。
(2)使备课更精深。说课多了一个备课的深加工过程,能明显提高备课质量。
(3)对备课更重视。因为说课是面向同行,所以说课者非常重视。在备课时要学习很多知识、方法、理论,要细致地钻研教材,精心准备说课,反复推敲教学设计,甚至还要多次请教他人等等。
2.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课堂教学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说课一定要在理论指导下去研究内容、方法、过程。这里所说的教学理论是符合时代需要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教育方法论基础。
说课对教课过程中重点环节设计意图的表述,主要是理论方面的内容。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明显地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例如:让一个后进生回答他感兴趣的问题;某个道理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这些虽然是方法上的问题,但也必须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进行,有了正确的认识,方法才能奏效。备课、说课、上课没有理论基础就会一团糟。没有理论指导,教学就没有高度,就不会吸引学生,成为无源之水。
教师可以多形式、多层次地组织说课,如让教师轮流说,大家共同议,取长补短,使认识统一,知识统一,进度统一,达到备课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也可把说课列入计划,形成制度,作为全面锻炼队伍、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作为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
二、说课的内容
1、说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要根据不同年级教材的要求、教学内容,按说课的需要灵活确定。主要包括下列几项:
(1)教学内容是什么,属于何种课型,包含哪些知识点,在编写上有什么意图与特点。
(2)本教学内容在教材、单元中所处的位置,所起的作用及与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
(3)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关键。教材分析是根据教学需要作的必要的教学准备。通过教材分析可看出教师把握教材、处理教材的基本能力,也可透视课堂教学。因此,教材分析应准确,简明,目的性强,语言有严密的逻辑性,层次清楚。
2、说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主要包括下列几项: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前提和保证。因此,教学目标要依据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要求来确定,要求明确、具体,一般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想教育三方面确定。
(2)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要根据学科的教材和年级确定,要求准确无误。
(3)教学难点。难点是理解重点的障碍,有时也和重点相同。处理好难点才能突出重点,课堂教学效果才会显著。
(4)教法学法、教具和学具准备。这里主要是指准备本节教学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及所用教具、学生所用的学具。(5)课时安排。主要是扼要交代与本节相联系的上下节内容,说明本节所属课时。
3、说教学设计
(1)整体设计。整体设计是依据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设计的。它应体现课堂结构改革和创新精神,并根据教学形势的发展及教情和学情特色设计。例如,运用何种教法与学法,新的课堂教学结构等。整体设计是一节课的主要框架,表述整体思路时要简洁,即把整体特色说清即可。
(2)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是指某节课的教学过程。说课种类很多,形式各不相同。例如:由他人转述所看过的课;课前课后短暂的时间提示性介绍;指导别人或引路说课;说课比赛;集体备课时的中心发言人说课;上课前试教的说课。说课的过程,可按需要确定详略层度。本书选编的说课材料都写得比较详细,在说教学过程时,要说明主要环节、重点问题、有特色的地方、板书的设计意图。
说设计意图是说课的一个突出特点,但不必各环节都说,重点说出几处有代表性的即可。意图说得多而杂,反而冲淡了“课”,造成喧宾夺主。
教学过程设计是说课的主要内容,再辅以设计意图,就把教学过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用理论指导备课,可以使教学过程、方法等有源有流、目的明确;用理论指导备课和上课,再用实践丰富完善理论,从而促进理论水平的提高。理论作用于备课,就使备课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充分考虑教材、学生、教师本人和课堂教学环境等因素的作用。教学设计要注意科学规律,注意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和主导作用。
三、说课的实施与规范
1.立足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是备好课、上好课的首要条件。教师教学思想正确、认识水平高,教学方法就先进、科学,学生素质也会相应提高。教学思想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素质教育提出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自主发展的方向;其二,教学大纲是教学经验的高度概括,是指导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文件,学习教学大纲是树立正确教学思想的重要途径,也是吸收先进教学经验的有效方法。教师用素质教育的思想和教学大纲指导教学实践,并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学才能得法。那么在教学活动中怎样体现正确的教学思想呢?
(1)要以教学大纲为本。教师心中要装着教学大纲,要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还要知道大纲对学科、年段、章节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必须把大纲、教材、学生联系起来,在大纲指导下备课。不熟悉大纲,势必离纲,离纲的教学就是失败的教学。
应该指出的是,有的教师机械地照搬别人的东西,根本不符合自己的“教情”和“学情”。学习别人的东西要从实际出发,用大纲去衡量,结合自己的认识,融于“教情”和“学情”后再操作,不能脱离实际,人云亦云。教师只有深刻地理解大纲,正确地使用大纲,才能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
(2)要以学生为主体。新的时代有新的教育要求,教师也要更新观念,站得高、看得远,改革课堂教学。课堂再不要以教师为中心,而要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说课和上课要把握好角色,把课堂还给主人。
2.说透大纲教材,讲明方法过程
备课要备透,说课要说清,要做到以下三点:
(1)备大纲。用大纲指导具体的备课过程,把大纲、教学要求、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统一起来,使教学活动在大纲指导下进行。
(2)备教材。首先,要掌握本章节在本册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明确重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按照知识体系落实教材编写意图,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其次,全面深入地理解教材,抓住主要内容,找出重点,分析其作用及前后联系,并落实重点。最后,认真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及解疑答难,在教师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把握教材。
(3)备学生。备学生是重点,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时代和未来发展的要求,所以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本书所选的说课材料,备学生体现得很突出。教师联系“教情”和“学情”,把说课和上课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学习上。教师设身处地地想自己是怎样理解教材的,教材有哪些地方难懂,有什么疑点,前后事物间有哪些联系,主要特点是什么,对学生重点进行哪些训练,培养哪些能力,学生间差异怎样,该怎么处理,把学生突出地放在主体地位上。这样,由教材到学生,再由学生到教材。可见,备学生必须深思熟虑,只备教材不备学生,教与学脱节,教学效果不会好。
3.注重认识规律,培养学生能力
说课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说课不是面对学生,但宗旨是为课堂教学,为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它实质上就是看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发挥。
无论数学教材,还是语文教材,都突出地体现了培养自学能力和其他能力的特点,教师要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而不是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主动获取的过程,也是能力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是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说课一定要体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4.抓住三个关系,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要讲效率、讲质量,高效率是教育教学所追求的。要做到高效率必须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关系;能力和双基之间的关系;主导和主体的关系。
这三种关系很复杂,处理得恰当,教学效率就高,处理不得当,教学就浪费。
(1)抓规律。第一,教学是有大纲做依据的;第M,教材有科学的编排体系;第三,学生有认知规律;第四,课堂教学有教学计划。说课和上课必须围绕以上四点进行,必须正确地贯彻大纲精神及对所教章节的要求,一定要恰当地体现教材的编排意图,完全按照学生认知规律进行教学活动,认真执行教学计划。如果教学活动过程有悻于这些规律,教学效果就会很差,以致给学生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抓训练。要使学生把握教材、掌握知识、具备能力,没有训练不行,训练不到位也不行。课堂四十分钟要用来训练全体学生,使学生自己主动读书思考,探索知识,发现问题,争论问题,比较异同。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恰当指导,或指出关键,或讲解难点,或突出重点,将一般性训练和特殊(重点)训练结合进行,并注意培养学生的计算、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对全体学生的训练,体现差异性和梯度训练。训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经途径,训练不到位,能力就不能提高,说课中要说明白如何训练学生。
(3)抓重点。课堂教学必须有重点,抓不住重点或重点不突出,课堂教学效率就不会高。教学重点是教材的核心,学生要获取的知识,课堂教学一定要落实。重点知识是深度内容,教师只有把它的来龙去脉掌握清楚,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除上述三点外,还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及教学条件、环境的关系。教师从育人、提高民族素质的高度出发,多角度考虑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效率就会提高。
5.练就硬功在手,提高学生素质
说课要根据不同要求练基本功,做到准备充分。练基本功方法很多,如请别人指导,学习别人长处,或自己扎实有针对性地练习。说课和上课都必须练“指导”功,要学会指导学生学习,完成从教到指导的深层转变,提高自身及学生的素质。
总之,说课是深人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凡是任课教师,都要通过说课练教学基本功。说课对教师的备课、上课能力是极大的促进,对青年教师来说也是极好的锻炼机会。坚持经常说课,会使教师的教学能力显著提高,更好地服务于素质教育。
第四篇:说课评价
有关《雨巷》的说课评价
姓名:谢艳琼
班级:09级汉语言文学⑴班
学号:20090105011017 本次对《雨巷》的说课将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评价,其中横向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分析、教法及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纵向将从说课稿的整体特点、说课人的基本素养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最后加上评价者的结束语。
说课人:谭德凤 说课时间:15分钟
一、横向分析评价
(一)、教学目标分析: 优点:
⑴、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有针对性和导向性,能从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来确定教学目标。
⑵、教学目标确立依据恰当,基本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足之处:
⑴、所定立的教学目标过于全面具体,不能突出详略。⑵、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得不到位——《雨巷》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要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还需要相应的知识积淀,因此,这个时候向学生讲授复态句式为时过早。建议:
我认为应该放低教学目标,兼顾更多的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二)、教材分析 优点:
⑴、对重点、难点把握准确,能清晰说明确定重难点的缘由
⑵、能创造性地处理和利用教材,符合教学实际,此外,教学内容设计的层次性和逻辑性都很强——在这一方面,让我极为欣赏的一点就是在进行教材分析时能联系当时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这样更能促使欣赏更好地理解课文中所用的各种意向描写以及象征手法的运用。⑶、能准确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以及各个知识点间的联系 不足之处:
在进行教材分析时过于注重细节——课文的写作背景介绍得很繁琐,势必会影响说课的进度,会有头重脚轻之感。建议:
对教材进行分析时应该详略得当,不要过分地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从而没有时间进行下面的环节。
(三)、教法及学法分析
优点:
⑴、所选教法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⑵、知识面较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不足之处: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个班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参差不齐的,知识面太宽就不能兼顾更多的学生。对于那些后进生,知识点过于复杂就会造成学习的困乏,何况是高中阶段第一次接触象征诗歌。建议: 在上课前,先充分了解所处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再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而不是一来就是理论性的知识点,这样会促发学生未来对诗歌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分析:(附谭德凤同学说课时的板书)
⑴、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基调。
⑵、引导学生探究和鉴赏诗歌(分组或共同讨论)。
⑶、带着同学对文中出现的重点疑难问题进行解析(如:复着——飘过)。⑷、教学要求及总结
从以上的板书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个优点: ⑴、教学思路清晰,线索一脉相承,循序渐进 ⑵、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表达交流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 ⑶、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不足之处及建议:
在第四步“教学要求及总结”能让学生在学习完成后进行自我总结将是最好不过的了,更能体现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学习”的理念。
二、纵向分析评价
(一)、说课稿的整体特点
优点: ⑴、说理透彻,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逻辑性和条理性较强。⑵、基本遵循了说课程序,行文流畅,语速把握较好,有条不紊。⑶、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教学规律和特点,教学过程具有可操作性。不足之处:
⑴、说课过程中,部分字词念的不准。如“能”(neng)念成了(leng)⑵、在说课过程中,加上相应的说课的板书,会让听者一目了然,增强听者对说课者的说课印象,为说课者加分添彩 建议:
加强普通话的训练,特别是对“n”和“l”的把握。
(二)说课者的基本素养:
⑴、说课者的教态自然、大方,举止文明,充满自信; ⑵、语言清晰、简练、语速缓和,无做作; ⑶、遵守说课时间(说课时间刚好为15分钟)不足之处:
板书的操作有误。
建议:
因为是说课稿,因此板书应该是说课的板书而非教案的板书,所以在这一点上要明确概念。
三、结束语
以上的说课评价只是个人的拙见,如有欠妥之处,还望各位同行朋友们批评指教!本人不甚感激。
第五篇:新教师必读
新教师必读:老师上好第一堂课的十要点
“一定要上好第一堂课”,这是我刚当老师时,领导对我们一再强调的要求。几十年过去了,究竟怎么才能上好第一堂课呢?我来谈几点体会:
一、备好课
新老师在上第一堂课时,一般都会很紧张,怎么才能不紧张呢?中国有句老话叫“艺高人胆大”,你充分地备好了课,心里有了底,自然就不会太紧张了。
备好课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你要深入研究大纲教材,明确这堂课的教学目的、任务、难点、重点;你要精心选材,联系实际,联系科学史方法论;你要考虑怎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爱听你的课,对你的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你要精心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法„„有时为了研究如何一下子吸引住学生,引出课题,往往要化很大的力气。
如果课备得好,上课时能做到一环扣一环,就能把学生牢牢吸引住,也就不会出现什么课堂纪律问题了。如果课讲得有意思,学生十分爱听,违纪者也成了听众,也就没有违纪者了。如果还有违纪者,也会失去市场,甚至会遭到全班的谴责,这就是为什么优秀教师上课从来没有纪律问题的原因。
二、备好学生
上课的对象是学生,因此,你必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否则课就备不好,你的第一堂课也必然上不好。要了解学生的什么实际情况呢?一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情况,就是学生想不想学你的课?愉不愉快?为什么?二是学生学习的科学性情况,学生会不会学?是怎么学习的?存在什么问题?三是学生的有关预备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也就是讲新课要用的有关预备知识是否掌握?有关能力如何?
老师如果不去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上课必然会脱离学生的实际,学生就会因为老师讲的听不懂或者讲的太容易,而对你所讲的课失去信心或不感兴趣。
不知有多少老师因为上课前没有好好去备学生,结果第一堂课就因为不了解学生而败下阵来,后悔莫及。了解的途径很多,如,看材料、开座谈会、个别谈话、搞摸底测验、家访等等,如果对学生的情况摸的很透,还没上课,学生的名字都能叫出来,这就为上好第一堂课打下了成功的基础。
三、课要熟
一份精彩的教案写好以后,老师就要不断地去熟悉教案,熟悉到什么程度呢?如果时间允许,最好能熟悉到讲课时不用看教案最好。如果教案很熟,上课就有了余力,就可以更好地做到随机应变了。
上课时不看教案,又能把课讲的特别好的老师,最受学生的欢迎,也最让学生佩服。因为学生从老师讲课的熟练程度上,看到了老师的工作负责,业务精湛,精益求精。那些上课时不断地看教案,讲课时结结巴巴的老师,威信很快就会一落千丈。学生认为,老师没有备好课就来上课了,肯定是一个不负责任的老师。要想上好第一堂课,教案一定要掌握的特别熟练,这是上好第一堂课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
四、活而不乱
一节好课,应当是活而不乱,也就是说,课堂气氛要十分活跃,但不能没有规矩。因此,从第一堂课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习惯。比如,老师一开口讲话,全班必须立刻安静下来,不允许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说的现象出现。老师不要因为违纪人少不影响上课而姑息迁就,一定要抓住苗头,严格要求。第一堂课要严,堂堂课要严,好习惯就会慢慢养成。
五、教师的形象
老师一进教室,全班几十双眼睛就会聚焦到老师身上,老师的穿着打扮实际上对学生也是一种教育。因此,老师上课时,对服装、发型和饰物全要特别注意,要和教师的身份相称。教师的打扮要朴素、自然、大方、要体现出一种和谐的美。个别老师的奇装异服,浓妆艳抹,披金戴银,或者不修边幅,这些都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不仅对学生的德育不利,也会分散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影响课堂的效率。
因此,教师在第一次走进教室之前,对自己的服装、发型和饰物还是应当注意一下。
六、有激情
在上第一堂课的全过程中,教师的表现应当是精力充沛、情绪乐观、充满激情,自己的感情应当和讲课的内容保持一致,和上课的情景保持一致。经常用自己的感情来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以达到预想的效果。上课时,老师要面带微笑,讲话要幽默风趣,这样就能迅速缩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课堂气氛很容易活跃起来、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十分有利的;我们知道,京剧演员特别注意用眼睛来传神,当老师的眼睛也应当能传神,用眼神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这种无声的语言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上课过程中、面对违纪现象也要有严肃的一面,做到爱憎分明。例如,突然停顿下来,或者无声的注视,以提醒违纪学生,制止违纪行为,做到“此时无声胜有声”。
七、多看闪光点
要想使课堂气氛十分融洽,学生的学习劲头高涨,就要从第一堂课抓起。要善于发现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加以表扬,表扬要真诚有感情。特别要学会在发现了班上的问题后,善于选择正面的闪光点,进行针对性的表扬,坚持正面教育。比如,发现有不专心听讲的,就认真表扬听讲专心的学生。发现学生举手不积极,就大力表扬主动举手的学生。这样坚持下去,师生关系必然会越来越融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越来越高。
八、以身作则
一个老师在课上、课前和课后的全部行为,都在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做人做事,老师客观上就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因此,老师必须从第一堂课开始做起,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要以身作则。比如,按时上课和下课,上课从不看手机,作业批改及时,耐心辅导学生等等。学生从老师身上看到了老师对工作的热忱和对学生的热爱,这些都能迅速提高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增加上课时的魅力。
九、及时倾听
下课后别急着离开教室,应当在教室里呆一会儿,态度要亲切和蔼。这时你可能会被学生包围,一般的情况是课讲的越成功,下课围着老师的学生就越多,这可以反映出学生对你喜欢的程度。这时老师应当主动征求学生对上课的意见,非常耐心地倾听,认真解答学生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表扬或者意见都要表示感谢。
下课后,如果老师留在教室里,学生都不理采老师,老师就应当好好反思一下了:是课没上好?是对学生太厉害了?„„要迅速调整改进一下才是。
十、做好课后笔记
上完第一堂课后,应当把自己经实践后的感受,以及学生的反映,及时记录下来。从此以后,要做到堂堂做课后笔记,逐步养成习惯。
课后笔记主要记录以下的内容:
1、上课的成功得意之处;
2、课上发生的自己没有预料到的情况,自己是如何应变处理的,并进行分析;
3、上课出现的顿悟、思想火花;
4、自己发现的不足或学生提出的意见,并提出解决办法。
新教师如何上好第一堂课?
一出戏,要演好序幕:一部乐章,要奏好序曲;刚离开大学校门、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同样需要上好第一堂课。如何上好第一堂课,这对于他们今后的教学工作至关重要。但是由于新教师难免缺乏教学经验,在完成由学生向教师的角色转变过程中往往出现许多障碍,如果不及时排除,势必影响他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力的发挥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心理问题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除少数新教师可以做到初出茅庐,一鸣惊人以外,多数新教师都有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怯课”现象。有的人即使在课前对该课作了精心准备,但到临场时,仍然难按原定教学计划加以实施,出现“砸锅”。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心理角度讲,是因为由学生突然成为教师,由受教育者一下子变成了教育者,思想上、情绪上受到新的条件刺激,使大脑皮层高度兴奋,以至于在某些方面失去了自我控制。主要表现出四种心理状态:
1)急躁心理。由于完成学生向教师的角色转变,需要经过一段心理适应过程,而许多新教师不能迅速适应环境,从而表现出急躁情绪。这种急躁心理表现在教学过程的许多方面,如教学语言速度过快,表述过于呆板,缺乏条理性,教学方面的交叉运用不能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环节、程序缺乏应用的顺序和章法,板书胡乱书写,缺乏应有的规范性等等。
2)自大心理。有些新教师总是自我感觉良好,自我估计过高,自以为高人一等。反应在行为上往往固执,自命不凡,自傲自满,盛气凌人。认为自己的教学无可挑剔,具备合格教师的职业技能。为此,听不得别人意见,甚至把中肯而正确的意见也视为嫉妒而引起。这种过高的自我肯定,缺乏自知之明的心理,势必使新教师对教学的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够,麻痹大意,从而影响自己的成长和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3)自卑心理。一些新教师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不适合做教师,缺乏相应的教师职业技能和基本功,担心自己的知识水平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对所讲的内容没有把握,怕讲不好让学生取笑,等等。因此课堂教师中,为了不在别人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不敢正确地面对教学对象,不敢大胆地和学生进行目光和语言交流;讲课墨守陈规,缺乏创新意识,方法简单,不能正确地选择参照系。
4)紧张心理。一些新教师由于不能适应新环境而产生的情绪性的心理反应,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工作效率。如新教师上台紧张时,常伴有心跳加快、脸红、眼睛不知往哪儿看、手脚不知何处放、动作不协调、注意分散、思维迟钝、语无论次等现象。
2.另一方面,由于新教师年轻,缺乏承受能力和教学经验,对自己的教学风格,还处于初级模仿阶段,对能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计划,按要求上好课,心里没底。这种担心与心理失衡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怯课”现象。
二、新教师如何上好第一堂课 1.做好心理调适,尽快进入教师角色
初任教师,其扮演的社会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由受教育者——学生变成了教育者——教师。这一质的改变使得两种角色的自我意识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其主要表现在担当学生角色的主导意识是班集体中的被领导者,而教师角色的主导意识则是班集体中的领导者。这两种自我意识的反差迫使新教师必须扭转过去担当学生角色时的自我意识,尽快适应教学环境,从心理、思想行为等各个方面承受社会对自己的角色期望。2.作为新教师,上课前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备
1)对一位新教师来讲,首先要克服畏惧心理,树立应有的自信心。
2)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3)认真地回忆、总结自己在实习过程中已得到的经验和教训。
4)设想在第一堂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对问题的处理方法与补救措施。
5)主动深入班级,了解所任年级、班组学生的班风、学风、知识基础等,与学生建立感情。3.精心备好第一堂课,以便打好“第一仗”
教学实践证明: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教师备课越充分,教学效果就越好。备课是教师取得教学工作主动权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教师提高教育思想、业务水平和教学艺术的重要途径。因此,新教师在上第一堂课前,应精心备好课。从教学过程来说,要做到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层次清楚,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教学语言来说,要做到语言生动形象,活泼有趣,逻辑性强,通俗易懂;从教学形式来说,要做到教学方法灵活,启发得当,教学步骤严密,紧凑等等。4.反复“试教”,总结优点和缺点
上课之前做好认真的试教是保证上好课必不可少的环节,新教师对第一堂课的教材内容,组织教法,教学手段,教学器具等都要进行周密的研究与准备,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预演”,提前模拟进入角色,通过“预演”,可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逐个进行纠正。5.重视课后小结
课后认真进行课堂教学分析,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一环。有些新教师认为上完课就设事了,很少及时进行自我分析,这种做法,不利于总结、积累、借鉴和提高,势必影响新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新教师在上完第一堂课后,都必须及时进行自我分析,分析在本堂课中有哪些较好地实现了原定计划,还有什么不足;哪些没有备课时没有考虑到;学生在学习中有哪些反应;下堂课教学要着重注意些什么等等。将分析的结论记录下来,作为下阶段备课和上课的参考,这样做的同时,也增加了自己的教学经验。6)重视发挥新教师的“首因效应”
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如何,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心理定势。教育心理学中也十分强调:“教师给学生和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的形成有重大影响”。因此,新教师在第一次与学生接触时,就要注意自己与学生初交中的形象塑造,力求一开始就给学生形成一个美好的印象。为此,新教师与学生第一次见面时,应设计好自己的仪表,要给人以和蔼可亲之感,与学生谈话要表现出关心、体贴,力求一开始就留给学生“是他们知心朋友”的印象,为后继教学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