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分类复习消息阅读

时间:2019-05-14 02:10: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考语文分类复习消息阅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考语文分类复习消息阅读》。

第一篇:中考语文分类复习消息阅读

中考语文分类复习: 新闻类试题阅读指要

【考点综述】

新闻,狭义称消息,广义指各种通讯报道,我们平时涉及到的多是消息和通讯,中考考查的也多是消息。消息是以最简洁的文字和最快的速度报道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人和事的文体。由于它报道迅速,传播面广,篇幅短小,成为新闻体裁的代表。消息这种文体,其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一是内容真实,事实准确。内容真实、用事实说话是消息的最主要特征,是消息的灵魂所在;二是内容新鲜,具有价值。三是迅速及时,讲求时效;四是简明扼要,篇幅短小。

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构成,其中背景和结语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省去。写作消息一定要拟个好的标题。有的消息除了正题外,还有引题和副题。其次,写好导语。从外部形式

看,导语就是倒金字塔式,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再次,写作主体。主体是在导语之后对导语进行解释、补充、伸展的主干部分。

由于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要接触到新闻,因此,近几年来有些省地中考语文试题考查有关新闻类的知识,综合各地试题,其考查题型不外乎以下几种形式:一种是在基础知识部分考查消息的结构知识,有的考查对消息的归纳,有的考查概括标题;另一种形式在综合实践部分,考查学生对消息所反映的人或事的评价;还有一句话新闻,分析消息的结构等。总起来看,多数都是拟写类和概括类。但是,不管形式如何变化,都在检测学生的筛选能力、概括能力和表述能力。

【典型例析】

纵观近几年各地中考语文有关新闻类的试题,可以总结以下几种类型:网]

(一)拟写标题。考题只出现正文,没有标题,让考生根据消息内容,确立标题。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例:阅读下面的新闻内容,加上合适的标题。

汶川地震让半个亚洲震动,让整个世界震惊。中国经历的磨难大多,但从没在磨难中倒下。面临灾难,中国展砚出坚韧与硕强;珍视生命,中国赢得了全世界的敬意和赞扬。在这个生死交织、人神共泣的时刻,我们愿共同分担这分痛楚,愿共同祈祷生命的希望。中国不需要同情,中国需要理解;中国不需要安慰,中国需要支持。

我们愿以杯水之力,尽寸尺之能,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我们知道,一个总理在两小时内就飞赴灾区的国家,一个能够出动十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救达到数十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相血、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

「解析」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必须醒目,且能涵盖文章内容。给新闻拟标题时应抓住导语和关键词语,注意语言简洁精炼,同时尽可能使语言生动形象。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但要抓住包含对象、事件等关键信息。答案示例:中国,挺住!(或“中国永远不会被打垮!”“汶川地震震惊世界,中

国人民众志成城”

等)

(二)概括信息。就是通过阅读消息,然后对消息所反映的内容进行概括、归纳、提炼,用最简要的语言表述出来。

例一:读下面一则消息,完成后面题目[

北大投资1.4亿元的教学楼,刚刚抱回“鲁班奖”,就被发现是豆腐渣工程——墙体开裂并漏水。试验室的气体经常“香飘满楼”。

“鲁班奖”出这样的尴尬奖不是第一回了。1990年,中国体育博物馆就荣膺特别奖,设计年限100年,但仅仅15年后,就于最近爆出丑闻——因为漏水等问题而停止使用。鲁班奖是中国建筑行业的最高奖项,现在连建筑物体的基本的遮风挡雨都保证不了,真是建筑行业极大的嘲讽。

有人总结这两项工程的共同点,都是献礼工程。前者献给亚运会,后者献给北大校庆。因为献礼,也为了评奖,两项工程注重了外表的华丽和与众不同。而且为了赶工程期,很多环节被“节俭”掉了。

请用一句话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例二: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限20字以内)

他们感动着古城襄樊,他们的故事传颂在襄江两岸。2008年3月25日晚,由襄樊市委宣传部主办的2007年度感动襄樊十大人物评选结果揭晓。

被评选出的感动襄樊2007

年度十大人物是:年复一年的抚养、教育40多个“问题孩子”的江建军;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地成就一番事业的王国良;重病在身,却把最后的能量献给山区教育的肖永才;面壁十载,临摹永乐宫壁画的“画痴”刘庸之……他们身

份各异,经历不同,但都有共同的一点,那就是拥有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

「解析」此类试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归纳能力,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概括能力,语言力求

简练。要求概括新闻的主要信息,指的是消息所反映的具体事件,且要突出其最主要的信息(即新闻最想告诉读者的信息),具体答题时最好弄清消息的来龙去脉:什么人(或物)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同时兼顾字数要求。参考答案为:例一:只因要“献礼”,“鲁班奖”又蒙羞。(意近即可);例二:2007年度感动襄樊十大人物评选结果揭晓。

(三)一句话新闻。这是近年来中考考题较新颖的一种形式,考查的是学生写简短新闻的能力,但其实还是考查考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例:根据下面消息的内容,将其概括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

本报珠峰大本营5月8日电(记者王霞光)点燃奥运激情,传递人类梦想。今天上午9时17分,2008北京奥运圣火顺利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8日凌晨,由19人组成的突击队员和支援队员从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出发,开始向珠穆朗玛峰顶峰发起冲击。

参与本次登顶活动的19人包括突击组l2人,支援组7人。经过6个多小时的攀登,北京时间9时17分,第五名火炬手次仁旺姆(女)在海拔8844.43米的世界最高峰高举“祥云“火炬,向世界昭示2008奥运圣火攀登珠穆朗玛峰圆满成功。这是奥运史上难忘的时刻,中国人第一次把奥林匹克运动的圣火传递到世界的最高峰。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写简短新闻,只要抓住新闻的主要内容,用一句话归纳出其核心内容即可。答案示例:①奥运圣火登顶(登上、传递到)珠峰。②奥运圣火攀登珠峰成功。(“珠峰”可以用“珠穆朗玛峰,’或“世界最高峰”代替。)

(四)分析结构。就是给一则消息,让学生分析其结构,找出其标题、导语或主体。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消息这种文体的构成特点。

例:(郴州)请你认真阅读下面一则消息,找出消息的导语。

英国《独立报》5月l0日报道:2008年奥运,中国准备以最佳的面貌迎接世界。从l00万名报名者中筛选出来的7万名奥运会志愿者和3万名残奥会志愿者正在中国各地接受培训,争取在奥运会期间,当50万外国人以及200万中国各地游客来到北京时,能展现出中

国的最佳面貌。他们将在这个为迎接奥运会几乎重新翻修的北京城中开展志愿工作。中国为奥运会斥资约200亿英镑,许多旧

街区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熠熠生辉的新奥运场馆。

导语: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消息文体构成的掌握情况,只要懂得消息的结构特点,解答此题应当是容易的。参考答案:2008年奥运,中国准备以最佳的面貌迎接世界。

(五)新闻评论。根据消息所提供的内容,考查学生对新闻事件的评论或阅读新闻后的感受,这是新闻类试题考查中较有难度的一种题型。

例:下面是学校宣传栏里登出的一则来自灾区的报道,请你读后写一句感言。爱的姿势(节选)

救援人员发现这位母亲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

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废墟的间隙,救援人员看到她以膝跪地,整个上身向上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得变形了,看上去有些怪异。经过努力,救援人员小心地把埋压她的瓦砾清理开,在她的尸体下发现了一个包裹在红色带黄色小被子里、三四个月大的婴儿。因为有她的身体的庇护,婴儿毫发无损。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给婴儿做检查里,发现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自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新闻事件的读后感受,其实阅读新闻的最终目的就是对新闻有所感,这种题型能真正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将会是今后这类题的考查的方向。参考答案:如:平凡的母亲,伟大的母爱等。

【备考方略】

通过对上面的梳理归纳,我们可以看出新闻类试题在各地中考试题中的几种题型,由此我们也可以大体预测今年中考有关新闻类试题的考查趋势:有关消息的知识仍将是命题的重点。试题多数出现在基础知识部分和综合实践部分,少数省市也会在阅读理解部分涉及。例:根据新闻内容,修改新闻标题。

新疆:严处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者1.8万人,网Z,X,X,K]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11月29日电 新疆林业公安、武警5年来共打击处理非法捕杀、盗卖野生动物违法犯罪人员1.8万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32亿元。近5年来,新疆共查处非法捕杀野生动物案件331起,违法狩猎案240余起,非法盗卖野生动物及其产品案441起。:Zxxk.Com]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此题的命

制理念新颖别致,既引领考生增强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又检测了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把新闻知识与修改能力结合起来考查,则是创新的举措。具体解答时,结合语境,联想修改病句的方法,会很快得出答案:新疆:严处捕杀、盗卖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者

1.8万人。

近几年来,中考语文命题者对“新闻”情有独钟,所以,同学们在复习时应该多注意这方面的内容,多听、多看新闻,这样在中考解答此类题时,才能准确而迅速地写出答案。

第二篇:中考语文复习专题

2008中考语文复习专题_现代文阅读的八大热点

中考现代文阅读一直是很多考生惧怕的考察内容之一,冲刺复习期间,就中考现代文复习和考核的重点进行以下归纳。

一、把握词句

阅读课文能结合文本内容发现并把握词义、句义和表达作用,特别是重要词语与关键句子的意义和表达作用。考查理解词语意义的能力,重在考查对语境意义的理解能力。我们阅读文章,必须要在理解词语辞典意义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细心体会玩味,准确把握它的语境意义。

理解句子的意义和作用是阅读理解中的重要内容。句子的意义主要指句子所蕴含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句子的作用则是指句子对表现文章旨意、情感所要达到的目的和产生的效果。解读句子必须要把它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整篇文章的主旨才能正确地予以解读。

二、理清思路

文体不同,文章思路是有所区别的。记叙文的思路是指内容呈现和情感表达的线索,如事情发展线索、人物活动线索、情感演变线索等;议论文的思路是指文章阐述观点的内在逻辑联系,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提出论点→论证论点→得出结论;说明文的思路则是说明的顺序。梳理文章思路,理清文章层次,既要能正确地给文章(包括某一部分)划分层次段落,同时说出划分的依据。(from: www.xiexiebang.com)

三、整体理解

所谓理解,就是运用分析、比较、质疑、概括等方法,依据原有的知识和能力去解读文章,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和表现形式。

理解是一种多维度的、复杂的东西,表现为不同的程度,伴随着疑问和探索,理解的程度将会不断深入。因此,在整体理解这一点上,不仅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试题的形式多种多样,而且深浅层次也是大相径庭的。有些只要能浅层次地认知,有些需要概括,有些则需要分析。近年来,整体理解的试题主要有以下四种:筛选信息、领悟内涵、概括归纳、分析内容。

筛选信息是阅读理解中最浅层次的思维活动,一般只要求从文章中找出相关内容即可。有时需要从整篇文章中进行摘录并作处理。记叙文的信息主要是记叙的要素,如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明文需要筛选的信息是说明对象的特征和围绕事物特征而引用的材料。议论文的信息筛选,重点是文章的论点、分论点和论据。这些信息是文章中现成的内容。(from: www.xiexiebang.com)领悟内涵,就是领会和理解文章的具体内容和主旨。阅读文章,必须真正领悟它的内涵,不是简单地摘录文中现成的词句,而是用自己的话来阐述。有研究指出,用自己组织的语句来阐述文章内容,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可以促进新思想的产生。因此,中考试题非常重视领悟内涵的考核,要求考生依据文本,根据自己的解读,从多个角度领悟内涵,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这类试题,一般都集中在对含义深刻隽永的篇章的理解,对文章写作意图、文章标题的理解。

概括归纳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有人甚至断言,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主要体现在概括能力上。理解能力强,必然能正确地把握文章的要点,而反之,则必定抓不住要点,不能正确地把握住文章的主旨。而且概括归纳不仅能考查出学生在阅读中区别重点和非重点、本质和非本质的能力,而且能考查出学生用简明准确的语言来表达的能力。可见概括归纳在现代文阅读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每份试卷中几乎都有概括归纳要点的题目。

记叙文的概括归纳主要有概括记叙的内容、归纳记叙的中心和人物的思想品质;议论文则是归纳论点、分论点,概括事实论据;说明文则主要是归纳说明的事物特征。

概括记叙的内容可用要素概括法、共性提取法、关键词句捕捉法等方法;归纳中心思想一般可以从文章结构层次、人物和事件、文章的题目、开头或结尾,文章的议论、抒情等方面入手。

分析是一种具体的思维活动。在阅读中,分析文章重在分析文章的具体内容和表达主旨的关系、人物言行和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关系、文章运用的写作方法和表达作用的关系等。分析性试题重在剖析具体材料背后的原因、作用、关系等。如2004年上海市中考试题:为什么郭教授的

“骗局”是 “世界上最完美的礼物”?(from: www.xiexiebang.com)这一试题要求学生在把握文章(《最完美的礼物》)的前提下,分析郭教授的 “骗局”即沙漠途中隐瞒了水囊里已经没有水的真相所产生的作用和给人生的启迪:给当时的队员们以战胜死亡、走出沙漠的勇气和信心;激励人们在今后的人生路上战胜各种困难险阻。

四、体验感悟

体验,也就是在阅读时,把自身沉浸到文本的情景中,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去感受文中的情景和人物形象,揣摩文中人物在此情此景下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从而引发情感上的共鸣。有意识的情感体验能增强读者的情感活动,让读者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体验人物内心情感,从而达到进一步理解文章、陶

2008中考语文复习专题_现代文阅读的八大热点

冶情操的目的。感悟,就是在情感上、思想上有所感触而领悟。在阅读中是指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感受作品思想内容,能结合体验,结合自身的思想,真正从内心领会作品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启示,从而获得情感熏陶和精神契合。这是阅读所追求的境界。阅读感悟题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必须联系文本,联系实际,联系自身。如2007年上海市中考试题:选择文中

(《老海棠树》)中最触动你的一个场景,写一段80字左右的感想。提高感悟能力,关键是感受要深刻,感点要明确,阐述要充分。

五、鉴赏写作特色 古人读书强调

“由文悟道,因道解文”,即从文章的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主旨,然后再去解读文章的艺术特色,理解作者是如何使文章的内容表现得更艺术,主旨更突出的。这就是不仅要懂得文章写什么,还要懂得文章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近年来,对写作特色的鉴赏主要主要集中在对文章表现手法、描写特色和语言修辞的鉴赏等方面。如2004年上海市中考试题:就本文

(《最完美的礼物》)的写作特色(如环境描写、人物描写、语言表现力等),任选一个角度写150字左右的点评。

鉴赏写作特色关键要赏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对突出文章主旨、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情感的作用。

六、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是近年来深得重视的阅读能力要求。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鉴赏与评价重在评价学生的审美体验和价值判断的能力。”可见,评价文章内容应当提升到形成莘莘学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高度来认识。(from: www.xiexiebang.com)评价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思想素质。随着信息化程度提高,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良莠俱存,鱼龙混杂,我们必须有较强的辨别能力、评价能力,判断是非正误,不能人云亦云,不能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马蹄任意践踏的草地,而应该有自己正确、独到的见解,批判错误的观点,弘扬正确的思想,从而发展先进的优秀的思想文化。

七、文化积淀

新 《语文课程标准》把 “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作为语文教学的总目标之一。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考试必定十分重视文化积淀的考查。在一定程度上,文化积淀的深浅反映了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下。文化积淀包容着十分广泛的内容,在中考复习中主要有语言积累、名著积累、名人轶事积累和生活积累等四个方面。

语言积累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它主要包括成语、诗词、格言、警句、名人名言等的积累。中外传统的文学名著和文学人物也应该有最起码的了解。而名人轶事凝聚着古今中外社会精英的思想、智慧,反映着他们的成长经力、处世原则和高风亮节。熟悉名人事例是文化积淀的一个重要部分。这类试题一般要求围绕某一论点列举名人事例,能正确清楚地叙述名人的有关经历、事情,从而使阅读的过程变成对话、创作、呼应的过程,激活读者的思想和材料的储备。同样,丰富的生活积累不仅能促进语文学习,而且在一定上反映了他的文化积累的深浅。它是语文素养的一个组成部分。

文化积淀的考查,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而且,大量的是隐性的阅读理解,没有相应的思想积淀、知识积淀等文化背景知识,阅读是寸步难行的。近年来,在注重隐性的文化积淀考核的同时,更注重了显性的文化积淀的考查。

请看以下两道中考试题:1.沙尘暴肆虐之下,人们对蓝天碧水、茂林修竹的珍爱愈加强烈。你心中理想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请借用古诗文中的名句来表达,写出连续的两句。2.文中为论证

“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引用了清代大学问家戴震的例子。试从课外再举出一个类似的例子。(from: www.xiexiebang.com)显然,只有比较丰富的文化积淀才能毫不困难的解答这些试题。

八、综合运用 在语文学习中,综合运用是指综合运用语文能力和各学科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和言语实践中的相关问题。在阅读中,综合运用是把文本学习和实践应用结合起来的新形式。它突破了传统的阅读学范畴,在阅读与表达、阅读与探究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近年来各地的中考命题在这方面作了艰苦而卓有成效的探索。它主要有语言实践和综合性学习两个方面的内容。

语言实践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阅读不仅是为了理解,为了掌握作品所包容的思想、认识和各种文化知识,让读者得到文化的熏染和审美的愉悦,阅读还要学习优秀作品的语言表达,并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这种试题一般表现为仿句的练习,即仿照原有的句子造句。它一般包括对句子的表达方式、修辞方法和句式特征的仿造。

阅读中的综合学习,主要结合阅读文本提供的材料、思想、观点,去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策略。显而易见,这是 “学以致用”的具体体现。阅读不仅是为了读懂文章,更主要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这显然对平时的教学是一个极好的导向。2000年上海中考试题就作了可贵的实践:

从文中(指现代文

《沙尘暴敲响了警钟》)看,防沙治沙根本而且有效的途径是提倡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根据这个途径,结合发生沙尘暴的原因,请你提出一条具体的措施。例如:以圈养为主,轮流放牧,来提高草地生产力。

这是一道典型的综合性学习题,重在考查学生理解基础上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上是现代文阅读的主要能力点。在中考冲刺复习中要善于抓住重点难点,

第三篇:中考语文试题分类

初三语文2011-12-04

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口语交际

(2011•重庆市)

(2)请你参考示例,为下面材料中的候选人写一段推荐语。要求:语言生动,有文采。(3分)

示例:材料:郑定祥事迹(见材料三)

推荐语:“缺钱不缺德”,贫穷不失信;两包羽绒服,一颗朴实心。风雪中的坚持,让冬天不再寒冷。

材料:重庆黔江区某村小学生小张,父亲因矿难瘫痪;妈妈外出打工,一去就没了音讯;爷爷奶奶相继病逝……

小张不仅要料理好自己的生活,穿越崎岖的山路独自上学,还得担负起照顾爸爸的重担。他常安慰爸爸:

“爸爸不哭,我们都是男子汉……”

推荐语:

(3)如果你以小记者的身份对这次活动进行采访,请根据下面确定的采访对象,拟定两个问题。(4分)

采访社区老大爷时你问:

采访市宣传部长时你问:

(2011•江西省)

7.班级开展“青春畅想”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下列活动。(6分)

(1)“青春的烦恼”。当身边的同学向你倾诉下面某种烦恼时,你会怎么劝说?(2分)

小刚:脸上又长了不少的痘痘,怎么办?

小红:老师又向家长告状了,真烦人!

小明:爸妈一直在外地打工,好孤独。

我说:

(2011•陕西省)

【活动四:话相逢】在参加清明节黄帝陵祭祖时,李明遇见一位来自海外的华裔少年。当得知他们同姓时,李明与那位少年有说不完的话。你认为李明会说些什么?要求:语言得体、连贯。(2分)

(2011•福建省厦门市)

1.根据对话情境,回答问题(6分)

某中学长期采用电铃声作为上下课的信号。有位学生特意给校长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建议改变铃声模式。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

甲学生我觉得用不着改变。铃声不就是一种信号嘛,听得清楚就行了。

乙学生老弟,你的耳朵也太缺乏美感了!(众学生善意地笑)优美的铃声可以美化校园文化环境。电铃声单调刺耳,是该换换了。

丙学生说得好!我觉得校园钟声挺有魅力的。学校后山钟亭里就有一口大铜钟闲置着,我们为什么不建议校长聘请

专人来敲钟呢?

丁学生好是好,可太费事了。我觉得可以用播放“温馨提示语”来代替电铃声,例如“同学们,请做好课前准备,快上课了。”

甲学生这种方式有点拖泥带水,还不如电铃声干脆利落呢!

乙学生我也有个主意!建议校长用优美的歌曲来作铃声。比如《鼓浪屿之波》就挺好听,(哼唱)“鼓浪屿四周海

茫茫……”温馨、高雅,多棒啊!

(1)同学们议论的话题是什么?(2分)A.优美音乐B.校园铃声C.后山钟亭

(2)乙生说“你的耳朵也太缺乏美感了!”其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

A.甲生不关注校园铃声是否有美感。

B.甲生的耳朵形状长得不太好看。

C.甲生的听力有些迟钝,不够灵敏。

(3)假设你也参加这次讨论,你想表达什么看法呢?请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2分)

(2011•浙江省宁波市)

近日,学校开展“走近‘海上丝绸之路’”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下面是陈教授与学生的一段对话,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2分)

学生:陈教授,您好!我是校报小记者,想请您介绍一下“海上丝绸之路”。

陈教授:好的!“海上丝绸之路”指的是古代海上的重要贸易通道。当时我国的商人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将中国的丝绸、陶瓷、茶叶等物产通过船只运往海外,又带回了香料、毛织品、玻璃器皿、象牙等异域珍品。

学生:

(2011•浙江省义乌市)

《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于3月初获国务院正式批复,义乌成为全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县级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喜讯传来,商城人民欢欣鼓舞。某中学906班开展以“热爱家乡,赞美家乡”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3)张平同学在“我是特区人”的小组讨论会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义乌成特区了,有特权

了,我们不要太努力了。”针对他这一言论,请你用得体的语言劝说他。(50字左右)

(2011•浙江省绍兴市)

“争创全国文明城,争做文明绍兴人”综合实践题。

(2)文明进社区。学校“你丢我捡”小分队来到春晖小区,看到一个居民乱扔垃圾,有同学上前劝阻,他却说:“你们不是在捡吗?我不扔,你们还捡什么呢?”这时,我们该如何劝说呢?(字数不超过50个)

答:

(2011•浙江省衢州市)

5月16日“绿色中国行——走进衢州”大型公益宣传活动在衢州市举行,为此,班级也开展了“我为绿色衢州添色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班级读报活动中英子同学搜集了以下三则新闻,读完后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成一则新闻摘要。(2分)

新闻1: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了“地球一小时”活动,通过熄灯一小时等实际行动引领低碳生活,推进节能减排。该活动在全球128个国家的4600多座城市同步进行。

新闻2:5月16日由中国绿化基金会、绿色中国杂志社、衢州市委、市政府等单位主办的大型公益活动“绿色中国行”来到衢州。朱军、何晴、刘劲等明星在西区鹿鸣公园参加了植树造林活动,拉开了“绿色中国行——走进衢州”大型公益活动的序幕。

新闻3:5月17日由共青团衢州市委、中国少年先锋队衢州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的“保护地球·绿色行动”活动,在西区市政广场进行,通过义卖环保作品、爱心捐赠、现场书画等方式,向市民倡导低碳生活。

活动三:假如你被评为“绿色小卫士”,请你写一则获奖感言在班会上发言。(60字内)(2分)

获奖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

(2011•浙江省成都市)

12.阅读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为了解中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某学校开展了以“读书与交流”为主题的一系列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一部分活动情况,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活动任务。

(3)为了学生阅读的方便,学校提议在教室里增设“图书角”。面对这一提议,学生反应不一,展开了辩论。反方认为没有必要。理由是现在学生学习任务重,根本没有时间阅读;教室本身就比较狭小,设置“图书角”影响了活动的空间;另外,图书也容易遗失和损坏。假如你是正方,请你针对反方的观点和理由进行反驳。(4分)

正方:

(2011•四川省遂宁市)

201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瘦肉精”、“西瓜膨长剂”、“染色馒头”、“强制拆迁”、“公共场所禁烟”、“醉酒驾驶”、“台湾塑化剂”„„当这些词从我们脑海掠过时,我们不能“雁过无痕”,为此某班同学将开展以“关注民生”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踊跃参加。

【活动三关注民生之健康】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国家卫生部下发文件规定,从2011年5月1日起,在公

共场所禁止吸烟。

(4)如果你作为某校的一名小记者,为宣传这项活动,需要采访遂宁市的市长和卫生局局长,你将分别向他们提出一个什么问题?(3分)

(采访市长):

(采访卫生局局长):

(2011•湖南省娄底市)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

6月4日,李娜获得了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冠军。有人说,29岁才攀上顶峰有点晚,李娜不以为然,她说:“我觉得我还年轻,年龄不是问题,那只是纸上的一个数字。”

李娜说的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

(2011•湖南省邵阳市)

2011年5月19日是第一个“中国旅游日”,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走进自然,品读名山大川,领略风土人情。⑶在某旅游景点,你看到一个男青年正在乱写乱刻,这时你走上前去,劝阻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011•湖南省永州市)

有同学说,现在是快餐文化时代,读流行作品更有利于我们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学校准备就此问题开展一场辩论赛。(6分)

(1)假如你班是反方代表,你方观点是:(2分)

(2)假如你是反方代表的主辩人,请简要陈述支撑你方观点的理由。(至少写出两条,50字左右)(4分)你方观点的理由是:

(2011•贵州省安顺市)

班上的小刚同学是你的朋友,他平时不用心写钢笔字,字也写得不太好,看到你在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祝贺你说:“你的字写得太漂亮了,要是我也能写得这么漂亮,那多好啊!”你听后可以这样说:“”(3 分)

(201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3分)下面情境下,女儿的回答最得体的一项是()

【情境】妈妈对经常与笔友通信的女儿说:“你不要再与笔友通信了,妈妈怕你被坏人欺骗,也怕你分散精力,耽误学习。”

A.通信自由是我的权利,您不让我与笔友通信是违法的。

B.我求您别唠叨了,我以后不与笔友通信就是了。

C.谢谢妈妈,您的提醒我会注意,但我与笔友通信除了交流思想,更重要的是为了练笔,请您理解并允许我这么做吧。

D.好吧,我可以不与他们通信,但我给他们发短信或打电话总可以吧。

(2011•黑龙江省鸡西市)

根据所提供的情境按要求表达。(6分)

2010年8月9日晚,“中国横渡第一人”张健经过36个小时奋战,成功横渡兴凯湖,完成了人类不间断畅游最长淡水湖的挑战。

6.你作为一名中学生,请给张健发一条短信,向他表示祝贺。(3分)

7.假如你是××学校派出的小记者,对张健进行采访,你该怎么说?(3分)

(2011•黑龙江省绥化市)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将在全国青少年中开展“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的主题教育。

8.6月20日下午两点,光明中学八年级(1)班准备邀请当地的一位老军人到班级给学生们上一堂党课,如果你以班长的身份去邀请他,你该怎么说?(3分)

9.作为主持人,活动结束后,你将怎样进行总结?(2分)

(2011•湖北省荆州市)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一曲《长江之歌》激起了同学们探究长江的热望。班上决定以“我在长江边长大”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请你参与。

7.(4分)如果你是这个街头宣传活动的主持人,请你准备一个60字左右的开场白。

新闻一:今年4月份以来,地处长江沿线的荆州遭遇持续干旱天气,农田干裂,鱼塘缺水。截至5月30日,荆州八个县市区受旱面积已达529.12万亩,旱情已导致洪湖水面缩小了108平方公里,曾经是荷花的海洋,现在湖底可以行车走人。

新闻二:2010年7月8日至21日,荆州普降大到暴雨,长江水位高涨。连续暴雨导致全市188.64万人受灾,因灾死亡7人,受灾面积28.09万公顷,倒塌房屋8929间,损坏房屋19478间。专家认为,围垦占用湿地,滥砍滥伐森林,堵塞淤积水系,是洪涝不断的主要原因。

新闻三:据悉,目前长江荆江段主要污染物为氨氮、高锰酸钾和大肠菌群,造成污染的主要因素是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放长江和工业废水的处理率低下。目前,已加强对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及河道疏浚工作,在科学治理、统筹规划上拿出了具体措施。

(2011•湖北省十堰市)

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建设和谐美好家园,需要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学校也积极行动,开展了“创卫,让十堰的家园更美好”的主题活动。

(3)放学乘车,看到有同学在车厢后偷偷地抽烟。请你根据下面材料,组织语言,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劝说。(不超过80字)(2分)

材料一:创卫,是给自己的家大扫除。材料二:有人说,抽烟提神,其实它会抑制神经,诱发多种疾病,患癌症的可能性为不吸烟的3.5倍;有人说吸烟时尚,可近来各国政府加大了禁烟的力度,禁言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材料三: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新版《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已经开始实施,按规定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含交通工具)禁止吸烟。

(2011•湖北省襄阳市)

8.今年3月中旬,由于日本发生地震核泄露,受社会传言,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抢购食盐的现象。邻居王大爷也听信了传言,准备去超市抢购一大箱食盐,这时,你将如何劝说他呢?(2分)

你可以这样说:

(2011•辽宁省本溪市)

美好的初中生活令人难忘:那次激励的掌声,那次摩擦和误解,那次体育比赛,那次老师的批评……所有这些,都让你在成长中自省,回眸时留恋。分手在即,请你自选角度写一段话,向一位老师或同学表达你的心声,写在下面,涉及人名用“××”代替。(50字左右)

第四篇:2018中考语文试题分类

2018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内诗歌阅读及答案汇编

人教版初中语文人教版初中语文4天前

2018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成语词语运用

因内容太多,只截取一部分内容,请需要的亲们关注后回复数字6下载

湖南怀化市201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0.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B.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C.“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D.“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崇山峻岭。

11.这首词的上下片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0.B 11.上片侧重描写;下片侧重抒情。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壮志难酬)的哀伤,有凄清悲凉之感,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之情。【解析】 10.本题考查诗词关键句赏析,诗词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词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并且要结合写作背景。B项有误,“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寒冷,生活很艰苦。

11.本题考查辨析表达方式和赏析作者感情。本词上阙写景,突出了边塞风光的“异”,这是描写的表达方式。下阙抒情,“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写出了征人矛盾的心情,既思念家乡又为国担忧;“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更体现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还从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湖北省孝感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二、阅读理解(47分)

(一)古诗词赏析(3分)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8.本诗表达了诗人的情感。(1分)

9.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本诗颈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能从炼字上说说它妙在哪里吗?(2分)【答案】8.思乡

9.妙在诗中用“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入”两字使之拟人化。

2018年福建省福州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4.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D.本诗寓情于景,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答案】4.C 5.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景象壮丽。【解析】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故C项分析不正确。

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描绘诗歌中某一句的意境,要先正确翻译,然后再加上自己适当的理解和描写即可。本句话翻译为: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景象壮丽的景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8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卷 4.对下面这首元曲理解有误的一项是()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A.这首元曲借凭吊潼关古迹,抒发了作者的感慨。B.“聚”“怒”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C.“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

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意思是:只有改朝换代,人们才能摆脱痛苦的生活。【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D项“只有改朝换代,人们才能摆脱痛苦的生活”对这首元曲理解有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意思是说如果天下安定,皇家定要大兴建设,劳民伤财,百姓不好过;如果国家灭亡,灾难四起。战祸不断,百姓也受苦。感慨天下不论是兴是亡受苦的都是老百姓。写出作者当时一种忧民的思想。2018年衡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语文(试题卷)

二、诗词鉴赏与阅读理解

阅读《归园田居(其三)》完成下列小题。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7.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句中“盛”与“稀”前后对比,突出南山下的土地的荒芜,侧面写出诗人的灰心丧气

B.三、四句写一早就去除草,直到黄昏月出才扛着锄头回家。截取两个片段,归纳一天 劳动的辛苦。

C.五、六句承上而来,描绘了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夕露沾衣的画面,写出了诗人垦荒劳动的艰辛

D.最后两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卒章显志,表达出作者的心愿。8.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答案】7.A 8.指诗人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愿。【解析】

7.试题分析:考查对诗句的理解。作答本题要在理解全诗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分析作答。“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交代了作者躬耕劳动的生活的情况,为后面的“但使愿无违”表达做铺垫,这里并不是表现出诗人的“灰心丧气”。据此理解,答案为A。

8.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结合作者的经历及诗作风格分析即可。这首诗歌生动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同时又蕴含了对黑暗官场的厌恶,表现了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愿。据此可知“愿”指诗人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愿。

第五篇:2010中考语文冲刺复习分类支招:考场写作

2010中考语文冲刺复习分类支招:考场写作

(一)题型备战篇

题型备考训练1:全命题作文

题型盘点

近年来,每年的中考作文命题都会有一定的变化和创新,但无论怎样改变,全命题作文一直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题型。像《在学海中游泳》(上海)、《我很幸运》(江西省)、《一步,一步,再一步》(湖南长沙)、《你我走过的日子》(浙江绍兴)、《在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很美好》(陕西省)、《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甘肃兰州)、《我们一起走过》(江苏南通)、《师生之间》(安徽省),便是2009年中考出现的典型试题。与其他命题形式相比,全命题作文在避免宿构、统一评分标准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而颇受命题者青睐。在笔者收集到的120道中考作文题中,全命题作文便占到了47题。专家预测,这种命题格局在2010年会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从内容上看,全命题作文命题范围也相对集中,它们以自我为核心,往往在文题中直接出现“我”或“我们”,有些考题虽然没有出现“我”和“我们”,但也强调书写自我体验,表达真切感悟。把握了这些规律,中考作文复习自然会事半功倍。

难点攻坚

考场上,要想让自己的全命题作文脱颖而出,审题与构思是不可缺少的步骤。此外,我们可以在内容上下工夫,寻找新颖独特的材料;可以在情节上做文章,构思出人意料的情节;可以在形式上巧布局,妆扮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佳作。掌握了下面四种方法,相信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会与众不同。

一、细审命题,关注限制。全命题作文中,开放式、独词式命题并不多,大部分考题都进行了明确的限制。这种限制,也正是命题者考查考生文章是否准确扣题的重要依据。像“从那一刻开始”“又是一年风起时”“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等便是代表。看来,攻克带限制性的命题,极为关键。如写“我们一起走过”,就应该写出自己与他人一起同行的情景,如果只是写自己或写他人,那就偏题了;如2009年江苏南京市中考全命题作文“今天真好”,文章的重点应放在“今天”,如果忽视这个限制,写的文章洋洋洒洒跨越古今,自然就偏离了命题者的意图。

二、添加语素,寻找角度。写作开放式、独词式全命题作文时,若采用添加语素的方法构思,视野会豁然开阔。添加语素的角度越多,筛选的余地就越大;添加语素的角度越巧妙,写作的内容就越新颖。如2009年福建福州市中考全命题作文“分享”,你可以写与同学一起分享丰盛的饭菜,也可以写与老师一起分享学习的乐趣,相比之下,前者平平淡淡,后者情趣盎然;你可以分享家庭的温暖,也可以分享自然的美景,前者大同小异,后者新颖脱俗。毫不夸张地说,全命题作文的切入角度,像天空一样宽广,关键看你是否拥有一双智慧的眼睛。

三、匠心独运,情节求新。同题作文要避免千篇一律,唯有构思选材时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策略。当你看到命题后,首先想到的内容尽量不用,继而想到的要细细想一想后再用,经过深思熟虑后想到的内容也许就会有了与众不同的光彩。如写全命题作文“温暖的时刻”,一般同学可能会写自己的一次幸福经历,那么,我们能不能反向切入,从痛苦的感受下笔呢?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会波澜迭起,情感动人。又如写全命题作文“我的一片蓝天”,一般同学可能会写自己一个个的成长故事,我们能不能独辟蹊径,站在某位历史名人的角度,或是某一动物或植物的角度来写作呢?如此独特的构思,相信定会让阅卷老师拍案叫绝。

四、与众不同,文体求新。恰当的文体,好比闪亮的时装,会令人耳目一新。写作全命题作文,我们也完全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选择与文题以及内容最适合的文体来写作。如写作2009年江西省中考全命题作文“我很幸运”时,95%的考生采用记叙文写作,我们能不能将文章写成日记体、书信体,或者童话、寓言体呢?文体出新已经成为了中考优秀作文的一道独特风景。在这里,笔者也提醒同学们,你选用了一种文体,就要充分体现该文体的特征,并在构思与语言上进一步精雕细刻,你的文章才会真正闪现出创新的光彩。

新题演练

1.鲜花怒放,是一种风景;满面笑容,也是一种风景。海浪滔天,是一种风景;和谐共处,也是一种风景„„在你的心目中,哪一种风景是最美丽的呢?请以“那是最美的风景”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内容自定,文体不限。

写作导航:关注美好的事物与情感,是中考作文命题的一个方向,此题展示的便是这种特色。此题开口较大,所以我们首先得选择好要写的具体“风景”,这风景,可以是自然的景观,也可以是美丽的心灵。然后对之精描细绘,语言的生动优美和情景的自然交融,是写作这类文题应当着力关注的。

2.请以“一路有你相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

写作导航:此题既关注自我生活的美好经历,也倡导大家保留一份感恩之心,符合当前中考作文的命题趋势。细细想想,如果没有父母的呵护,家庭会如此温馨吗?如果没有师生的交流,校园会如此精彩吗?如果没有书籍的陶冶,智慧会如此美丽吗?选择前两种构思,写作时容易下笔;选择后一种构思,语言宜文采动人。

题型备考训练2:半命题作文

题型盘点

半命题作文既有所限制又有所开放,在选材、立意方面给了考生较大自由,在审题上思考度较小,既便于考生展示文采又能较好地避免宿构和猜题押题。近几年来,命题者对半命题作文内容和形式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半命题作文形式多样:有命前半题式,如2009年浙江金华的“

,让生活更美好”;有命后半题式的,如2009年福建莆田的“给我快乐的 ”;也有命首尾题式,如2009年广东省“我和 一起 ”;还有命中间题式的,如2009年湖北襄樊的“一路与同行”。更要说明的是,近几年的半命题作文,命题人还精心设计了富有激情的提示语,帮助考生开启思维,拓展选材空间,激起考生的写作欲望;给出的另一半不拘一格,充分显示其魅力;命题内容更加贴近考生,让考生有事可写。近几年来,半命题作文既没有话题作文的大起大落,也没有全命题作文的一路高歌,而是稳中有升。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半命题作文依然会风光如旧。

难点攻坚

也许,最简单的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从近几年中考阅卷情况看,半命题作文最容易忽视的问题不少,对此,我们应该采取何种对策?

失误之一:不审要求,不合情理。审题是写好作文的第一关。半命题作文也不例外,所选词语与已给出的词语既要搭配得当,也要合乎情理。但有不少考生却偏偏忽视了这一点,如写半命题作文“,也美丽”,选用“失败”“放弃”“挫折”“绿叶”“小草”等符合语境;如选用“奋斗”“追求”“成熟”“鲜花”“掌声”,明显与“也”语境意义不符。也有考生一味求新求异,导致观点偏激、荒谬,如写“,我的快乐之源”,选择“读书”“运动”“助人”“乐观”,则立意健康;有考生一意求新,选择“烦恼”“睡觉”等,与题意完全相悖;更有考生居然选择“让人痛苦”,新则新矣,立意却出现重大问题。在写“享受 ”时,有考生一味求新求异,竟将文题补成“享受地震”,如此观点荒谬的作文,怎能赢得阅卷老师青睐呢?

所用对策:要搭配得当,合乎逻辑。

半命题作文补题首先要“合格”“得体”。所谓“合格”,就是要搭配正确,表达通顺,符合习惯。“得体”就是要前后照应,合乎题旨。如“ 谢谢你”,揣摩题旨,所填内容当与所感谢的对象照应,应补填称呼或姓名,如“老师,谢谢你”“对手,谢谢你”。如不顾及题目中对应关系,填成“辛苦了,谢谢你”“再一次,谢谢你”等,明显与题旨相悖。

考场作文是“速成”作文,难有充足时间来选材和构思。考生补题,应与平时积累或情感体验相契合;所选内容,最好是自己熟悉、感兴趣的内容。只有熟悉的人和事,才能写得深刻,写得精细。

失误之二:拟题俗套,重复雷同。这种现象在半命题作文中十分突出,补题选材撞车几率相当高。如,“当我面对 的时候”,大多数考生选择的是“挫折”“成功”;以“人生路上 多”为题,大家不约而同选择的是“朋友”“坎坷”。

所用对策:发散思维,创新求异。

半命题作文补题,应大胆舍去试题提示语中的词语,舍去大家耳熟能详的词语,打破思维定势,全方位、多角度地发散思维,文章方能独树一帜,内容新颖鲜活。同时,要避俗求新,就应大胆选择带有自我色彩的素材,一般说这类素材大多带有个人“版权”,所以容易写新颖。其次,要学会比较鉴别,灵活取舍。如“我生活在之中”,填“家庭”“学校”“社会”——浅薄直露,味同嚼蜡,而且“学校”“社会”范围太大,不易入题;填“集体”“亲人”“友谊”——词语平常,容易雷同;填“麻将声”“追星族”——选材新颖,切中时弊,发人警醒;填“题海”“夹缝”“梦魇”——选词新奇,比喻形象,容易出彩。如此比较一下,高下立判。新颖的题目、新鲜的内容和新巧的构思,极易为考场作文赢得高分。

失误之三:拟题过大,难以下笔。半命题作文另一半拟题,既要凸显立意,还要缩小选材范围,便于下笔。如写“感悟 ”,有考生拟成“感悟大自然”“感悟人生”等,显然,如此大的题目,写起来不易把握,只能泛泛而谈,很难写深写透。

所用对策:小处切入,写细写深。

要知道,记人叙事作文,细节细腻生动,情节曲折感人,是得分重要条件。在六百字左右的篇幅中,要写细写透,诚非易事。补题应从小处切入,如此才能写得具体生动。如写“ 龙门阵”,以“四川龙门阵”“重庆龙门阵”补题,因题目涵盖范围太大,很难写具体;而“夏夜院坝上的龙门阵”“爷爷的龙门阵”,开口小,易切入,不少考生有切身体验,自然容易写精彩。

失误之四:脱离文题,我行我素。半命题作文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就是全命题作文,文章内容应围绕题目来写,但有些考生却抛开题目,任意为文。如写“我,因为我 ”,有考生拟题为“我美丽,因为我独特”,文题新颖,可惜具体行文时,却大谈一些名人的独特,独独忽略了“我”,显然与文题相距甚远。拟题之后,撇开文题随意行文的考生每年都为数不少,希望我们这一届的考生对此类问题一定要多加注意,避免重蹈覆辙。

所用对策:彩线串珠,巧妙点睛。

避免这种毛病,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彩线串珠”法构思。所谓“彩线”即线索,“珠”即材料。选用一个与文章主旨密切相关的句子,既可在段首或段尾运用相似的句子或短语,前后呼应;也可让同一中心句灵活地穿插在不同的段落;还可将某一线索句或中心句独立成段,分布在文章各处,前后照应。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围绕“彩线”展开,不能游离于“彩线”以外。

新题演练

1.,也是一种享受。

要求:补全题目,认真审题,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字数600字以上。

写作导航: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一种享受‛对立意和选材都有所限制。既然是‚享受‛,显然应该是美好、温馨、浪漫的东西,而题目中最关键的字眼‚也‛,它表明题中所填的内容与人们通常意义上的‚享受‛有所不同,需要同学们反向立意,如‚平淡‛‚冒险‛‚离别‛等……写作中要重点围绕‚也‛字做文章,做到内容新颖、见解独到。同时,行文上也可以利用前后鲜明的反差,来突出‚也‛字的效果。

2.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始料未及,有些事情往往不会顺着我们的意愿发展,结果常常出人意料。但可以肯定地说,偶然的事件往往有必然的结果,当我们循着事情发展的轨迹追溯其根源时,立马便豁然开朗——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这样的事情往往蕴涵着深刻的人生道理,促使我们思考。

请以“没想到,是如此 ”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在记叙中兼有适当的议论或抒情。

写作导航:‚没想到‛意味深长,富有言外之意——结果与意料大相径庭,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材料中‚这样的事情往往蕴涵着深刻的人生道理‛有立意的导向作用,只有把其中‚深刻的人生道理‛揭示出来,文章才具有启示性。‚没想到‛的事情非同一般,应是曾令我们感到震动的事情。文题前一横线是要陈述的对象,后一横线要填意料之外的结果。写作时开头宜出人意料,可采用倒叙,或先声夺人,设臵悬念,紧紧拽住读者眼球,吸引人们读下去。中间可采用对比,或巧用插叙,使文章情节摇曳多姿:一向成绩优异的‚我‛却考试砸锅,成绩一塌糊涂;一向和蔼可亲的父亲却因‚我‛任性而打‚我‛……前半部分可简略叙述,然后追溯原委,结尾适当议论抒情,既照应开头,又画龙点睛。

题型备考训练3:材料作文

题型盘点

材料作文,它既有命题作文的限制性,又有自拟题作文的自由性;既能考查考生按要求作文的能力,又给考生提供了充分展示其写作能力的自由空间。更由于“材料”所具有的灵活性、丰富性、与时俱进性,以及极高的抗拒“猜题”的优势,因此材料作文一直受到一些地方命题老师的青睐。材料作文在考查考生文字表达能力的同时,还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概括、归纳推理等多方面的综合思维能力,所以它一直是中考作文中的难点。

综观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材料作文所占比重,2007年约6%,2008年约8%,显然其处于相对弱势。材料作文曾火爆一时,但随着命题作文的出现,它几乎淡出了命题人的视线。然而,中考作文题每一年又都少不了材料作文。随机抽查2009年全国60个考区的中考作文试题,有4个考区是纯材料作文,2个考区选用了材料作文作为其中的备选项,约占总数的10%,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如湖北武汉2008年以“简单的一句话”为材料,2009年以“跳高+石缝小松树”为材料,连续两年都是材料作文;2009年黑龙江哈尔滨以“两粒种子”“盲人小时候为了自己的缺陷而烦恼沮丧”为材料;2009年广西柳州、北海以“铅笔”为材料;2009年湖北黄冈以“人生最重要的几个字”为材料„„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教材中有不少写作任务都是以材料作文的形式出现的,这给今后中考打破以往命题格局带来了可能。而一些地方中考近三年来都是命题作文,今后说不定会突然杀出个材料作文,其概率还是较高的。因此,建议同学们有意识地关注一些当下的热点话题,还有课文拓展阅读里面的一些材料,以备将来考场上遇到材料作文时能够胸有成竹。

难点攻坚

现今的材料作文吸取了话题作文的优点,它打破了审题的唯一性、立意的限制性、表达的单一性,给考生适度的写作自由,从材料中找出相应的写作话题即可展开行文。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或是名人逸事,或是警句箴言,或是幽默风趣的漫画(照片、图片),或是给人以启迪的小故事、寓言、诗歌等等,其内涵丰富,范围广阔。读懂材料,把握材料的主旨,是写好材料作文的关键。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把握材料寓义。

审题立意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首要问题,而所给材料对主题的确立有着客观的制约性。很多考生往往把握不了材料揭示的中心,脱离材料另起炉灶,造成“跑题”。请看2009年河南省中考作文材料:

小姑娘把橘子皮剥去,看见里面有很多小瓣,就问:‚橘子,你为什么长这么多小瓣呢?‛‚是为了让你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啊。‛橘子回答说。

小姑娘又问苹果:‚苹果,你为什么没有长成小瓣呢?是为了让我一个人独吃吗?‛‚不!‛苹果回答,‚是为了让你能够完整地把我奉献出去。‛

从小姑娘和橘子、苹果的对话中,我们看到都与“奉献”二字有关。命题者的意图显然不是让我们拿这两种对奉献的看法作比较,去批判某一方,肯定另一方。我们可以从分享的角度,也可以从奉献的角度,还可以把二者糅合在一起来立意构思,像苹果那样完全地奉献,像橘子那样让每一个人分享你的奉献。也可以从为人处世的角度来立意构思:当东西多时与人分享,当东西少时全让给别人,这是一种可贵的美德。同学们要切记,准确把握主题是材料作文写作的前提和基础。

2.选择恰当角度。

对同一材料,不同的考生会有不同的选择角度,我们要选取那些最能表现题旨的角度。如2009年四川绵阳中考作文题:

有人说,爱你的人,常常用你不喜欢的方式关心你。比如:躺在床上看书——‚你还要不要眼睛?‛期末考试成绩大幅度下降——‚写出深刻反思!‛邀好友上网——‚网吧不是好地方,别去。‛你可能真的不喜欢这些方式,可是你能说这些不是爱吗?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600字以上。

这则材料要求我们写的是生活中体验到的“自己不喜欢甚至是反感的特殊的爱”。主题表达的是“爱”,但这种“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而是在同学们眼里显得难以理解和接受的爱,是一种存在心理反差的爱,但最终又是一种符合人类普遍价值取向的爱。如果把亲人的爱完全写成暴力式的,把自己的反感推向极致,这样的立意必将会出现严重偏差。

3.发散思维,打开思路。

对材料必须先发散思维,思路打开了,可写的内容就丰富多彩易于下笔了。下面以2009年湖北武汉中考作文题为例:

镜头一:运动场上。‚跳高健将‛王山纵身一跃,跨过了1.5米的横竿;小个子李川连跳三次,也没能越过1.2米的高度。老师说,尽力去跳就好。

镜头二:春游途中。在一处悬崖的石缝里,生长着一棵小松树。同学们驻足观望,担心它难以枝繁叶茂。老师说,尽力去长就好。

尽力而为就好。这一点引起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两则材料在收尾时,借老师之口两次点明故事的主旨,然后在提示语中再强化一遍,我们可从材料中直接获得作文的主题。两个镜头取材不同,但其寓含的意义却有共通之处:尽管环境恶劣,或自身客观条件不足,但主观的积极努力却是必不可少的,“尽力”就可为改变不利的现状带来希望。为什么“尽力而为就好”?这是每一个写作者都要思考的问题。能否讲清“为什么”,是作文成败的关键。分析“为什么”时,既分析主观原因,又分析客观原因的文章,是最切题的文章。但如果把“尽力而为就好”中的“好”理解成“成功”,便与材料主旨明显相悖了。考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思维的定势造成的。写这篇作文时,可以有不同的思维,如果以“尽力而为就好”作为中心,肯定是对的,切题的;从反面切入,写“不尽力而为就不好”,也是可以的;对“尽力而为就好”这个观点质疑反思同样可以:我们奋斗拼搏时,真的只问耕耘,不问结果吗?不讲方式,不看对象,不顾现实,只是埋头“尽力而为”,这种做法是不是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而适当的放弃、重新选择是不是更明智一点呢?

新题演练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首诗——《天真的预言》: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手掌上/永恒在那一刹那里收藏。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写作导航:生活中处处涌动着令人感动的事情,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你用心捕捉的这份感动是“永恒”的,是含而不露的,是内敛的。这是写作的切入点。只要文章内容能恰当地围绕话题,阐发“珍藏”的蕴意,表现积极的价值取向,就是符合要求的。内容上,既可以写伟人的壮举,也可以写凡人的小事,还可以写造化奇观、鬼斧神工。但所写的这些都必须是令你感动的,值得你将其珍藏在记忆深处的。写法上,可以抒情,也可以议论。但文章中的材料必须都是抒情、议论的基础,否则,所抒之情,所议之理,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起不到感染读者的作用,反而会让读者生厌。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一条大蟒蛇和一条小毒蛇是朋友。

这天他们在路边发现了一只巨大的乌龟。

蛇兄弟想,这么大的个儿,可是一顿美餐啊。

蟒蛇说:我来对付他。

于是蟒蛇施展自己的绝技,用身体将大乌龟牢牢地缠住。而乌龟早已将身体缩进了壳里,任凭蟒蛇怎么缠绕,也无法伤害到大乌龟。泄气的蟒蛇,气喘吁吁地爬到了一边。

乌龟谨慎地露出脑袋,在他露出脑袋的一瞬间,小毒蛇闪电般地在乌龟脑袋上咬了一口,乌龟又急忙缩回壳中。几分钟后,乌龟因为中毒而死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提炼其主旨,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导航:故事意味深长,我们写作时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

1.每一个人必须要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不管做什么事情,要有能力,更要有方法,要抓住事情的关键。

3.做事要有头脑,对不同人不同事要具体对待,用最恰当的方法方能事半功倍。

题型备考训练4:话题作文

题型盘点

由于文体不明、内容空洞的中考作文越来越多,评分标准难以制定和把握,2009年话题作文所占比例已由2007年的28.8%、2008年的13%降至8%,即使在选题作文中,话题作文的匹配率也在降低。笔者认为,中考作文命题的园圃应该百花争艳,不应该一花独放。在2009年,我们欣喜地看到,有的地方没有对话题作文作简单的否定和放弃,而是“退中求变”,执著地进行探讨,让命题形式经历实践的考验,出现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值得注意的有:适当缩小开放范围,例如山东临沂题“走出自我小天地”;制作能激发考生兴趣的个性化提示语,例如福建厦门题“初生牛犊”,提供的是一首富有画面感的抒情短诗;界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降低审题难度,例如辽宁沈阳题“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但命题者把提示语设计得很有文学味,使抽象概念化虚为实,形象可感,且覆盖了生活的多个方面;打破三分法或四分法的命题模式,探求新路,例如山东济宁题“难忘的经历”,要求中出现“以„„为题或为话题”字样,标题作文与话题作文的界限在此显得模糊,这是一种新的命题形式的有益尝试。

难点攻坚

失误一:误解话题。例如“承诺”话题,你却在文中大谈“诚信”的重要,列举许多“诚信”的事例,那你就把“承诺”与“诚信”混为一谈了。须知,“承诺”是指“对某项事务答应照办”,它只是“诚信”多种表现形式中的一种,其范围要比“诚信”小得多。2009年辽宁本溪题为“请以‘惊喜’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少考生写成了一般的“欢喜”“愉快”“感动”,如《令人感动的一瞬》《令人愉快的回忆》,看不到使人“惊喜”之事所具有的“突然来到”“意料之外”的特点,导致偏离题意。

怎样在考场上不误解话题?根本的方法是平时养成准确辨析近义词的能力,因为话题作文的命题以单独概念居多,有的甚至没有提示语,平时若能精准地界定相近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考场上就不会偏题跑题。

失误二:不明关系。审读关系型话题,不仅要审概念,更要明关系。2009年山东聊城题为“请以‘知道与做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有的考生先是把“做到”等同于“实践”,又置“知道”和“做到”的关系于不顾,大谈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列举反复实践终于取得成功的事例,把本应论述“知”“行”关系的论题误解为“说实践”。

同学们在遇到两个有联系的概念时,避免此类失误的对策是先来个“三问”:是什么关系(因果,条件,层递,对立„„)?有没有交叉、包含现象?有没有相互促进转化等辩证关系?

失误三:转移话题。在文章中,所谈的话题必须一以贯之,不能中途随意变换。2009年四川内江中考作文为话题作文“帮助自己”,这是一个颇有哲理意味的好题。有考生记叙了两件事,前一件事表现“我”在帮助别人做难题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耐心,说明“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后一件事写自己遇到难题时知难而进,终于成功,并说这是“自力更生”“帮助自己”。很明显,前一件事符合哲理性话题“帮助自己”的内涵,后一件事却转换了话题,变成了“成功靠毅力”一类的话题。

写作中防止转移话题的诀窍是:动笔前列简要提纲,写至中途“瞻前思后”,自始至终有醒目的扣题语言。

失误四:立意不准。在2009年山东临沂话题作文“走出自我小天地”,有考生这样写:父母管教太严,无法承受,星期天“我”不辞而别躲到小叔家,读书,看电视,打游戏,好不自在快乐!这位考生既误解了“小天地”的含义,又把消极平庸当作新奇,文章的立意完全偏离了“走出自我小天地,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自然,营造和谐生活环境”这样的题旨。

防止立意不准有“三招”:一是动笔前我们必须明确积极与消极,高尚与平庸,有趣与无聊的区别,这些对立的双方怎样进入考场作文,必须审慎思之;二是必须对“真事”进行提炼,不能把“反映真实生活”变成照相式的拍摄;三是平时多阅读多思考,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

失误五:内容失真。话题作文自主开放性强,但这决不意味着写作时可以胡编乱造,不符合生活的真实。2009年新疆题为“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有些考生平时缺少观察和感受的积累,临场只能“编”故事。写妈妈为“我”上学缴费三次卖血终于昏倒,爸爸急送妈妈上医院又遇车祸,千钧一发之际一位民警赶来救人„„为了追求“惊心动魄”,为了增强“感动”的分量,这位考生不惜编造“生命的谎言”。却不知,这类“假”文章只能引起阅卷老师的反感。

同学们要切记,只有平时深入生活,观察思考,勤于积累,考试时才能写出真实感人的好文章。

失误六:体裁两可。考场作文的体裁特征必须明显,切忌模棱两可。2009年湖南邵阳中考作文为“跨越”的话题作文。有位考生拟题《飞吧,中国龙!》,描写刘翔在雅典奥运会夺冠的热烈场面,300多字,后面以议论为主,阐述刘翔夺冠的意义和启示,也是300多字。文章立意准确且有新意,语言也好,但体裁却是“两不像”,因此得不到高分,很是可惜。如果文章压缩议论,充实记叙描写;或是压缩记叙描写,加强议论分量,就能进入一类卷。

同学们平常训练时要有强烈的文体意识,并以字数进行“自我约束”,例如记叙文,议论抒情的文字不要超过四分之一;议论文,记叙描写的文字不要超过四分之一。

新题演练

1.请以“回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导航:回味,回顾和品味。既要有对往事(最好是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的回忆,又要有对其中蕴涵的道理和情感的品味。值得回味的东西很多,一件事,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等都可以,关键是要从具体材料中挖掘出其内在意蕴。需要注意的是,“回”“味”必须贯穿全文始终,不能前文全是回忆,到结尾才勉强点到“品味”,造成文章“味道”不足。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的一生其实都在不断收藏着什么,收藏岁月,收藏财富,收藏学问,收藏感情„„那些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都值得你收藏。

请以“收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

写作导航:收藏,是“收集并保藏”的意思,表达的是两个连贯的动作,构思行文时必须体现这种动作性,它不同于“拥有”(这是静态的)和“铭记”(少了“收集”的过程)”。“收藏”的对象必须是自己觉得很有价值、十分值得珍惜的东西,可以是实物——一本书、一张照片、一支笔等,也可以是某种抽象的东西,如一份心情、一种感情、一种感觉等。如能把对实有之物的收藏上升为对抽象之物的收藏,文意就能出新。

(二)技巧备战篇

突破考场写作的局限(1)

版主开言:

作文是语文中考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本报最为关注的内容。为了更加突出这一内容,自2006年以来,每一年我们都会集中11、12月的全部版面编写一本关于中考作文的专号。在2009年的专号中,除了常规的考场作文展示以外,我们还特意邀请了专业作家、教研专家、一线教师、中考考生以及备考同学一起对2009年的中考写作予以回顾总结,并且从各自的视角对一些有代表性的文题进行了诠释和演绎,尽力从多个方面对同学们的写作给予帮助。

在专号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审读并分析了大量考场原作,发现有一些问题是历年考场作文中普遍存在的,它们不仅出现在二、三类作文中,也出现在一类甚至满分作文中。可以这样说,它们不再是个体的问题,而是成为了考场作文的局限。因此,我们不再以零散的点评和提示来关注这些问题,而是对它们进行梳理归纳,集中予以展示,希望能引起同学们足够的重视,进而突破这些局限,将写作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素材篇

语文学习没有捷径可走,素材的积累尤其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然而,在现实繁重的课业负担下,许多同学都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这项内容,总想依靠短时间的突击和一些所谓的“典型材料”来完成这一学习过程。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同学们的作文素材选取越来越单调雷同,运用也越来越肤浅片面,不管文章主题如何,把背诵好的人物或者事例往上一套即可。谈到生活磨炼、努力奋斗,就写一条毛虫如何历尽艰辛最后破茧成蝶,或者一粒种子在贫瘠的土壤中如何努力发芽生长,最后开出鲜艳芬芳的花朵;谈到人的品格风骨,就写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傲视权贵;谈到人生理想与胸怀,就写杜甫忧国忧民,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当然,考虑到同学们课业繁重,生活阅历和阅读积累都还有限,阅卷教师对这类作文都是抱着一种宽容的态度来评判的,只要与主题相符合或者沾边,都不会过分苛求。但无可否认的是,素材的单一难免使阅卷教师疲劳,从而影响对文章的观感。而从整体来看,作文素材的狭窄单调已经成为了一个较为常见的写作问题,它使得相当一部分作文“先天不足”,难以真正称得上文质俱佳。

那么,如何突破素材的局限,将素材用新、用活?答案其实很简单,一是多看一看,二是多想一想,尤其是换个角度想一想。我们不妨先看一下关于生活磨炼和努力奋斗的素材:毛虫破茧成蝶和种子努力生长,都是一个弱小生命在历尽艰辛之后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这种成长变化的过程蕴涵了一种生命之美。那么,这种美仅仅体现在这二者身上吗?你除了从弱小的生命身上去寻找生活的磨炼和奋斗的意义,是否还想过强大的生命个体也可能印证同样的主题呢?比如说狮子和老虎这样的自然界食物链终端,一向被认为是强大的象征,它们是不是就不需要接受生活的磨炼,不需要努力奋斗?事实上这些食肉猛兽的捕猎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而且成功率并不高,在追逐猎物的过程中甚至还有可能受伤。而海中霸主鲨鱼,体内没有鱼鳔,它必须时刻不停地游动,否则就会沉到海底。也就是说,生活给予这些强大的生命以另一种磨炼,它们为此也要付出相应的艰苦努力,这些同样可以成为你的写作素材。

在以历史名人为素材时,同学们要注意,人是有多个侧面的,当大多数人都关注某个侧面时,笔下的历史人物就有可能化作某个空洞的符号,而写作也可能因此成为一种人云亦云的附和。以李白为例,傲视权贵、超凡脱俗的确是他的一个主要侧面,但是我们要知道,在封建时代,步入仕途为国效力是所有读书人实现个人价值的唯一理想途径,李白同样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在唐朝,通过权贵名流举荐而获得仕宦机会是一种普遍现象,李白也曾为此付出诸般努力,著名的《与韩荆州书》便是他写给当朝政要以求赏识的作品,一味说他傲视权贵,未免过于简单。假如多翻阅一些关于李白的资料,你会发现,他丰富多彩也崎岖坎坷的一生有着少年豪侠的气概纵横,也有仕途求进的种种波折,还有求仙访道的浪漫追寻,当然,也有着与生俱来的傲骨铮铮„„这些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绝佳素材。当你歌颂友情的时候,不妨写一写李白与杜甫的交往——那是最璀璨的星辰在相互照耀、相互温暖,是历史上最伟大最令人神往的友谊;当你在描写李白如何傲视权贵的时候,不妨也写一写他面对平民时的温情与谦抑(参见《宿五松山下荀媪家》等诗),写一写他对劳苦大众的真切关心(参见《丁都护歌》《秋浦歌》等诗);当你在写李白傲视权贵淡泊名利的时候,不妨也写一写他潇洒飘逸纵酒狂歌背后的难言苦闷„„

具有丰富侧面的人物并非只有诗仙一人,你可以把积累的名人素材回顾整理一番,看看有哪些内涵可供发掘。当你对人物的多角度了解与开发成为一种习惯之后,常见的名人与事例就会在你笔下焕发出崭新的光彩,你的作文不一定篇篇都与众不同,但至少可以保持一种基于理性思考之上的独立性。这就好比自己做的饭菜和快餐之间的区别:前者有可能做起来比较麻烦,而且可能味道不佳,甚至难以下咽,但这个味道是属于你自己的,是有个性的,有着无限的上升空间。而后者只需要简单加工,味道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但不排除有人极为反感),可是永远都是一个味,谁做出来都一样,没有可供开发的空间。究竟两者之间该怎么选择,全看你对写作有着怎样的标准和要求。

突破考场写作的局限(2)

语言篇

一、语言的华美要以主旨和内容为前提

例:从故乡人端庄秀丽的字体和活泼轻快的语调,我看见人们如何面对历史。历史似乎永远都是过去的,流年只在暗中偷换,只有那暗无天日的夜里,才有这座小城的沧桑感。就像秋千上的小姑娘,和风迎面,衣襟飘飞,唯有这里风光无限好。

选段来自一篇题为“这里风光无限好”的中考作文,是一个完整的自然段。这位同学选取了自己的故乡作为主体素材,以美好的故乡风光来扣文题,这样的行文思路完全可行。从选段来看,小作者也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遣词造句流畅自如,而且很有文采。按理说这样的文章应该可以得到一个不错的成绩,可是细细一读我们就会发现问题:选段的三句话美则美矣,读来却不知所云,彼此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语句也缺乏逻辑性。既然说从故乡人的字体和语调中能品味出他们如何面对历史,那么后文应当对此有所解释,或者至少补充一些足以说明问题的描写,比如秀丽飘逸的字体有着多么深厚的历史渊源,故乡出过哪些擅长书法的名人,故乡的方言有着多么悠久的历史,等等。小作者却接了一句“历史似乎永远都是过去的„„”,与前一句全无照应,而且内容颇多疑问:难道历史不是“过去”的而是“未来”的?用得着“似乎”吗?为什么小城的沧桑感只有在“暗无天日的夜里”才能存在?我们形容黑夜应该用“暗无天日”吗?黑夜能有太阳吗?也就是说,语句经不起哪怕一点点推敲,空洞而脆弱。

接下来的第三句单独来看没有什么问题:一个坐在秋千上玩耍的小姑娘的确可以说是很美的风光,但是与前面一连起来就不是味儿了:前两句虽然明显脱节,但至少都在说小城的历史感,这些历史沧桑怎么突然又化作了一个小姑娘的衣袂飘飘?同学们不妨自行想象一下,你能把这样的一组意象与历史感、沧桑感联系在一起吗?从段末的“这里风光无限好”我们不难看出,小作者对写作技巧还是有所掌握的,加这么一句很明显是要照应主题,只不过欠缺了必要的合理内容与内在逻辑,这句话怎么看都属于生拉硬扯,完全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中考作文大多在500-800字之间,本段占用了100多字的篇幅,却对表达主题没有任何实际效用,难怪本文被阅卷教师评为“华而不实”,最终归入了三类。这样一个例子足以说明,文章的语言应以紧扣主旨为前提,以内容充实为前提,如果一味追求语言华美而忽视这两个前提,写作就会步入歧途,文章自然也就难以成为上佳之作。

二、语句与主体情境、描写对象的一致

例1: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世界愈发美好,只因,我们一起走过;曦光灿灿,晨暮漫漫,生活更加多彩,只因,我们一起走过;风声回落,雨丝轻溅,心灵更显澄澈,只因,我们一起走过„„

选段来自以“我们一起走过”为题的一篇中考满分作文,是文章的起始部分。利用一组排比句为全文营造特定氛围,获得先声夺人的效果,这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这一组排比属于较为典型的范例,而且“看上去很美”。然而,同学们要注意,既然排比句能增强文章气势和表达效果,那所写的语句与文章的情境就必须保持一致,否则不仅难以获得预期效果,还会适得其反。“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原本出自禅宗法语,说的是认知事物的禅理,后来大多用于表述男女之间一方有意,一方无情,对应的是无奈、落寞、失意的情绪,实在无法让人联想到“世界愈发美好”,与所要描绘渲染的情境可谓背道而驰,其效果当然不佳。

那么,这一句如何表述就与情境吻合了呢?其实我们学过的课文里就有现成的佳句可用——《桃花源记》中捕鱼人初见桃花林时看到“落英缤纷”,这景色不就很美吗?“流水无情”也可改为“流水潺湲”,将其中的冷漠去掉。这样一来,落花与流水都成了美好景色的一部分,不再蕴涵那些消极的情绪,与“世界愈发美好”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联系起来了。

第二个分句其实是一个用优美词语掩盖了的病句:“曦光”就是“晨光”,后面再加“晨暮”就属于语意重复,所以“晨暮”应改为“暮色”,与“曦光”对应。而从考场写作的角度来讲,用曦光与暮色来体现生活的多彩也不够直观,不如选取一些色彩感更强的意象,比如蓝天白云红花碧草,能够更为直观地体现“生活多彩”的意思。

排比句是同学们在写作时较为喜爱也经常运用的,优美的词语和整饬的句式为文章增添了亮色,极易增加阅卷老师的“印象分”。然而,同学们要注意,一切优美都要以正确为前提,修辞手法如果用到词不达意的地步,那可就误入歧途了。除了上面的例句之外,同学们还可以参看本报2009年作文专号中的《说墙》《舞动新春》《师生之间》等文章及相关点评,相信大家对此类问题会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例2:我粗略地打量了他一下:满脸风霜,长发飞扬。而最令我吃惊的是,这个男子竟身穿汉朝的官服。只见他轻启朱唇,用低沉的声音说道:“不必多加猜想,我是张骞。”

选段来自一篇题为“我和张骞一起梦回楼兰”的中考满分作文。小作者编织了一个奇妙的梦,和曾经出使西域的张骞一起回到了早已湮没在风沙中的神秘古国楼兰,在追寻楼兰衰亡原因的过程中凸显了保护环境的主题,其想象力和知识积累都令人称道。可惜的是,这段张骞出场时的描写有着严重的瑕疵。我们知道,一切对人物的描写刻画都应当符合人物的身份、经历及其性格特点。张骞对丝绸之路的开拓有着重大贡献,在出使西域的过程中,他经历了许多磨难与危险,这样的经历一定使他“满脸风霜”,这一描写符合张骞这一历史人物的特征,说明小作者对于张骞还是有一定了解的。但是,可能小作者对汉朝官服还欠缺了解,所以接下来的描写就有些失真:张骞既然身着官服,就不可能“长发飞扬”,因为冠帽是官服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即便是普通官员也不会只穿官服而不束发戴冠,张骞这样一个担任过使节的人就更不可能犯这样的错误。

如果说服装与长发飞扬的不和谐属于“高级错误”的话,那么接下来的“轻启朱唇”就是一个笑话了。只要对文学作品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几乎没有男性会做“轻启朱唇”这一动作(少数极具阴柔之美的人物例外),那应该是美女的专利。对于张骞这样一个“满脸风霜”的历史人物来说,“轻启朱唇”这个动作也太柔媚了,简直可以把人“雷”得“外焦里嫩”。这一描写大大损害了张骞的形象,让读者无法感受到人物那厚重的历史感,进而也损害了“环境保护任务艰巨”这一主题的严肃性。其实一看后面张骞的话语我们就知道,完全没有必要花费笔墨去描写张骞如何开口,这句话直接写成“只听他用低沉的声音说道”即可。“轻启朱唇”这一本来极具美感的描写用在这里,效果要比画蛇添足还糟糕。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追求语言美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当描写与描写对象背离时,再美的语句读起来也不是味。

上面所谈的是2009年作文专号中数量最多、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绝非作文语言问题的全部。从我们掌握的资料来看,作文的语言问题还包括忽视语体色彩和含义乱用词语,过多不必要的描写削弱文章主题表达,为求富有哲理而使语句拗口晦涩,等等。限于篇幅,我们不再一一列举分析,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本报2009年的作文专号来搜寻相关素材并自行探究这些问题。

要使笔下的文章具备真正的语言美绝非一日之功。同学们要在日常学习时培养对文字的敏感,学习结合上下文推敲词句,并且将其与人物的身份、性格、心理等因素结合起来。在掌握修辞的基本特性之后,同学们要注重修辞与文章主题的结合,要学会利用修辞突出你要表达的内容与情感。此外,同学们要积极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注重文章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过渡,努力将每一篇文章写得严密、流畅、完整、条理,并将之内化为一种写作习惯,这样才能在考场时间紧张、无暇修改的条件下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突破考场写作的局限(3)

布局篇

一、通盘考虑,合理安排笔墨

经过反复的写作训练之后,绝大多数同学都能明白写作前列提纲的重要性,但是很多同学在列提纲时只顾思考文章的主题内容,没有对字数安排予以足够重视。这样就很可能导致在写作中凭感觉发挥,枝节部分写得太多,甚至比主干还要突出,轻重失衡。比如有一篇文章题为“与青春结缘”,按照正常推断,文章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与青春结缘”上,但是小作者用了大量笔墨来描绘青春的美好,“结缘”却一带而过,因此文章虽然立意昂扬,文笔优美,也只能归入二类之列,殊为可惜。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的问题并非仅仅发生在语文基础薄弱的同学身上,语文基础较好的同学也多有此类失误。这也许是因为他们语文积累较为丰厚,所以下笔时大多有充足的素材,写些优美词句为文章增色也毫不为难。然而考场时间有限,如果在行文之前对全篇没有一个大致的安排,丰富的素材和细腻的描写都有可能成为影响主题表达的“累赘”,上面所举的文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此可见,同学们在为作文设计提纲时,一定要大致勾勒出主体部分的基本轮廓,尽可能在行文时集中笔墨突出主题,避免过多的铺垫和不必要的描写。

顺便再谈一个问题,同学们如果注意一下本报2009年作文专号中的作家作文和教师作文,就会发现他们的文章普遍较长,多在千字以上,比中考规定的基本作文字数要超出不少。那么同学们在学习借鉴这些作品时就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比如在考场的规定写作时间内,你大概能完成的文章字数是多少,那些让你拍案赞叹的精彩情节或者细腻描写一共花费了多少笔墨,是否符合考场的写作需要,等等,这些都需要你仔细考虑。

二、文气贯通,注意联系性与一致性

缺乏通篇考虑,可能产生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前后脱节或者前后矛盾。先看一个例子:

历史的长河,淘不尽千古英雄;岁月的长风,吹不老倾城容颜。自古以来,有多少仁人志士笑迎风雨,最终大展宏图。诗圣杜甫经历安史之乱,看尽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尝遍官场的明争暗斗和冷眼嘲讽,沉重的坎坷和艰难,使他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感慨;爱国将领文天祥抗元被捕,当他漂泊在零丁洋上时,看着国土越来越远,不禁触景生情,悲上心头,感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国破之痛,家亡之悲,在千千万万的诗人笔下化作悲怆强劲的诗篇,让我们不禁叹息风雨中的国仇家恨。

选段来自一篇以“柳暗花明又一村”为标题的文章,这一段文字与文章主题脱节比较严重,且有很大矛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段首句的第二个分句“岁月的长风,吹不老倾城容颜”,与后面一句完全没有联系,在后文中也没有一点内容与之照应。推想其中原因无非有二:一是小作者完全没有考虑这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只是因为这样写显得对仗工整,比较美观;二是小作者最初是想在后文写英雄与佳人两组事例,结果写着写着发现“仁人志士”已经占了很长的篇幅,再写下去就影响后面的内容了,所以就把这部分内容给省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本句都因为没有相关的照应而显得多余。

其二,选段的第二句话说“仁人志士笑迎风雨,最终大展宏图”,后面写的历史人物却是杜甫和文天祥。杜甫一生坎坷,说他历经风雨是不错的,但他从未得志,更谈不上“大展宏图”。可能有同学会说,杜甫的诗歌造诣那么高,被后人尊为“诗圣”,这样的成就还不能说是“大展宏图”吗?老编的回答是,诗歌并不是杜甫心目中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尺,所以不能列入“宏图”,治国安邦才是他的“宏图大志”。再看文天祥,这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也是历尽坎坷,为抗元倾尽家财、耗尽心血,奈何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最后英勇就义。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角度来说,文天祥是求仁得仁,不过要说“大展宏图”就不妥当了。

其三,这篇文章的标题“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很有名的诗句,说的是曲折道路之后突然出现的新的大好形势。以此为题写作,就应该侧重于光明美好的“又一村”才对,杜甫和文天祥过于悲情,用来诠释这一主题就未免有些不是滋味,影响了主题的表达。

句与句之间的脱节,段落与全文的脱节,这些问题都是由于作者对全文缺少整体考虑造成的。同学们在考场动笔前一定要明确写作主题,以此为基础合理选取素材,写作时要尽力使每一句话都与主题密切结合,避免废话闲话,这样才能写出主题鲜明、结构紧凑的考场佳作。

编后语:作文是一个人内心情感、语文积累、语言表达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反映,所以写作水平的提高本应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可惜考试的重压和一些阅卷教师对作文的偏见让许多同学对作文形成了错误的认识,以为记诵一些诗词名句、名人名言、优美语段,再套用一些写作技巧,就可以快速提高写作水平,导致了学习写作的重心偏离。希望我们的读者朋友不再重复这样的错误,深刻而全面地认识写作,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在来年的中考考场上写出真正精彩的满分作文!

(三)题目备战篇

同题作文展(1)

那是最美的风景

范莎莎

戈壁滩上的日落,很少有人去欣赏它,可我时常陶醉在它那独特的神韵和壮美之中。

你看,清虚的空间无遮无掩,长天变幻出一堵蓝褐色的巨墙,将太阳这个血红的火球牢牢吸住。我站在高丘包上,犹如置身于汹涌澎湃的汪洋大海之中,四面八方,山呼海啸,似千军万马,飞奔而来,飞驰而去。我一会儿被吞进浪谷,一会儿被抛向浪尖。在这茫茫的戈壁滩上,我渺小得如一粒沙石,原本丰富的想象力也顿时变得凝滞。

当你从沉思中惊醒过来,你眼前的戈壁,沙石无垠,沙石叠就一条公路,弯曲而深长,凹凸又平坦,像纱巾,像草绳,像一支永远也演奏不完的荒凉曲,逶迤起伏,潇洒坦荡。你会惊奇地发现,你处身立世的那个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宇宙的本来面目,刹那间令你涌起十二万分的骄傲和荣光。于是,你疯狂地向落霞跑去。

也许你一眨眼,一切都不复存在,青天和戈壁复作穹庐将你囊括其中。你眺望四野八荒,那星星点点、陆陆续续的叫不出名的小花,姑且叫它戈壁花吧!粉红色的小花,匍匐

在沙石上,它们开得玲珑剔透,如醉如痴。此时你再不会感到郁闷和憋气,你已与芸芸众生融为一体,你凤凰般自由飞翔的神思,终于觅着了栖息的梧桐树。

慢慢地,红色逐渐淡去,化作了一团温柔的灰白。当宁静以无比的广漠、深沉、阔远和玄奥笼罩着我,我觉得,在我的生命中这一瞬间是多么的美丽,我的灵魂和肉体仿佛飘飘欲仙,渐渐融入那无声的光带里。太阳落下去了,可那最美丽的风景却永远停留在了心中。

亮点评析:

当大多数同学将目光放在身边山水上的时候,作者却放眼于千里之外的戈壁滩,虽是同题作文,但由于切入角度新颖,文章内容也就与众不同了。戈壁滩上的日落到底有什么特点呢?文章抓住了景物的三大特点:它是雄壮的,‚汹涌澎湃‛‚气势逼人‛等词语,将它的这一特点渲染得极为逼真;它是美丽的,‚像纱巾,像草绳,像一支永远也演奏不完的荒凉曲‛等一连串的比喻,将它的气质揭示得一览无余;它是宁静的,‚无比的广漠‛‚融入那无声的光带里‛等句子,情景交融,将这‚最美的风景‛展示得如在眼前。

那是最美的风景

张雅礼

在《红楼梦》里,贾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但在我看来,男人不是泥,而是山,是高大的山——因为我的父亲就有着山一样坚实宽阔的肩膀。

说起父亲,我的心头便会涌起一股暖流。小时候,我常常骑在父亲的肩头上嬉戏,自己好像就是从大山上长出来的一株小苗。那时,也是父亲最开心的时候,他举着我,面露微笑,浑身似乎有使不完的劲。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由于母亲常年多病,到了要上学的时候,我却不能像别的孩子那样蹦蹦跳跳去学校。面对家徒四壁的窘境,面对吵闹着要读书的我,父亲失去了往日的笑容,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

到临开学的前一天晚上,父亲忽然对我说:“明天你也上学去吧!”接着他像变戏法一样,从衣服的破兜里拿出了学费,脸上虽有笑容,却感觉那么勉强。泪水模糊中,我发现父亲的肩膀已不再平直,不知何时有些弯曲了。虽然并不知道钱的来历,但我深切地感受到这些钱包含着父亲对我的期望,我知道只有考出优秀的成绩才是对父亲最好的回报。

由于成绩优异,学校对我的学费做了适当减免,但对于全家唯一劳力的父亲来说,要保证日常费用,仍然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有时拿到钱,我都忍不住要问问父亲的工作情况。他总是看我一眼,憨直地说一句:“别问了,好好念书吧!”说完便转身又去干活了。看着门外单薄的背影,我发现,父亲的肩膀已显得不再那么有力了。

中考前,学校放假让我们回家自由复习。回到家里,却看不到父亲的影子。久卧病榻的母亲说话了:“娃啊,你爹瞒着你,他一直在石场干活呢。”我奔向村外很远的石场。我永远记住了那一幕:上衣湿得几乎滴出水来,肩膀也被扁担磨破了,巨大的石块把扁担都压弯了,父亲全然不顾,用他的肩膀挑着,一趟接着一趟„„如今忆起,心头总会涌起一股股暖流。

现在,父亲的肩膀早已不再坚实,不再平直,甚至已随着腰的弯曲成“弓”字形了,可在我眼里,父亲的肩膀仍然是一道最美的风景。

亮点评析:

当大家将目光放在自然景物上的时候,本文却将笔墨落到了父亲身上。为了让父亲的形象有血有肉,作者从细处着笔,紧扣肩膀切入,从开篇时的‚坚实宽阔‛,到文中的‚不知何时有些弯曲‛,再到结尾时的‚弯曲成‘弓’字形了‛,用三个细节将父亲为了孩子无私奉献,从生气勃勃到苍老憔悴的过程展示得淋漓尽致。结尾时详细描写父亲劳动的情景,更是情景交融,催人泪下。一篇文章,角度不落窠臼,语言细腻含情,效果自然非同凡响。

那是最美的风景

常艳

我的前额有一块黑色的疤痕,呈月牙状,有点像电视剧中包拯额前的“月亮”。妈妈的右肩上,也有一块类似的疤痕,妈妈说我那“月亮”是遗传,是我与生俱来的记号。

小时候,那道疤痕并不明显,镶在眉心处,倒也显得与众不同。大人们开玩笑,叫我“小包拯”——“小包拯,过来吃糖”,“小包拯,到阿姨这边来玩”——我会摇摇摆摆地跑过去,享受着大家的宠爱。童年生活因这道疤痕而变得丰富多彩。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已经不是那个屁颠儿屁颠儿的小娃娃了,我不喜欢自己雪白的皮肤上有这样一块胎记。我厌恶别人喊我“包拯”,觉得那是一种嘲讽。每次梳头,我都想拼命地用头发遮盖住它,生怕被人发现;每次理发,额头的刘海即使再长,也不肯剪短。我经常怪妈妈,为什么她会有这样的胎记,害得我也有。妈妈总是欲言又止,然后一阵苦笑。

最近发生的事情,更增添了我的苦恼。英语老师拿着我的作业本询问是谁的,班上几个调皮的男生高声喊道:“包黑炭的。”全班哄堂大笑。我的脸红一阵白一阵,真恨不得钻进地缝里不再出来。回到家后,我向妈妈哭诉委屈,然后,我将收集的整容医院资料拿了出来,要她带我去除掉这该死的“胎记”。妈妈要我别在意这些,我大哭大闹,妈妈忍无可忍,训斥了我一顿后,离开了家。

晚上,我一个人躺在被子里流泪。妈妈回来后,我故意不理她。这时,她翻出相册,拿给我看。原来我小时候额上并没有胎记,而妈妈肩膀上也是光滑细腻的!

妈妈说:“你小的时候身体不好,三天两头发烧。有一天夜里,外面下着大雨,你发高烧一直不退,家里又没人,我只好背你去医院。走到半路上,路太滑,摔了一跤,你的额头被石子划破,我的肩膀也受了伤,还缝了两针。我怕你难过,骗你说是胎记。”

听了妈妈的话,我十分震撼:原来这“月亮”是我和妈妈共有的,它凝聚了妈妈对我的爱!如今,每每触到它,我总觉得那是自己生命中最美的风景。

亮点评析:

风景应该是美好的事物,可作者描写的却是丑陋的疤痕,真是下笔惊人啊!额前有一块疤痕,对一位女孩来说自然会多出许多伤感,甚至生出不少埋怨;可就在作者伤心之时,妈妈讲出的那个鲜为人知的故事,震撼了她的心灵,让‚月亮‛闪现出了情感的光芒。文章构思跌宕起伏,让原本寻常的内容变得美不胜收。由此可知,反向切入、正面收束的构思方法,不失为突破全命题作文的成功法宝。

那是最美的风景

阎帅星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而我觉得,书中自有我的一片蓝天,它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我曾与杜甫同行,登上巍峨的泰山,在云雾缭绕中感受“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我曾与王维散步,来到茂密的丛林,在皎洁的月光下,欣赏“明月松间照”的美景;我也曾与陶潜同行,来到清幽的南山,在怡人的菊香中,体验“悠然见南山”的恬静。

秋窗日午,抱膝独坐,我与庄子一起品味“秋水时至,百川灌河”的气势;大雪漫天,炉灯小坐,我与林冲一起在漫天的风雪中一腔豪气地奔向梁山;银汉灿烂,画阁春温,我的心虔诚地祝福着张生与崔莺莺的天长地久;蔷薇架下,蜂蝶乱飞,我偕同金陵城里如水的女子在大观园里尽情漫游;繁重的学习之余,手捧《史记》,我与项羽并肩在战场上挥洒豪情。

当鳞次栉比的楼房拔地而起,当天空变得不再清澈,不再深邃,我心中依然拥有独属于我的一片蓝天。心中自有凡尔登湖,远离尘嚣,荡漾着自然的宁静,将自然凝聚成一首诗歌;心中自有桃花源,滤尽市声,聆听着自然的回响,将美好谱写成一曲怀恋„„

我也曾跟随雨果,在高大巍峨的巴黎圣母院前驻足;我也曾跟随高尔基,体验他那凄苦的童年;我也曾跟随托尔斯泰,让灵魂复活;我也曾跟随莎士比亚,同哈姆雷特一起思考“生存还是死亡”的困惑„„

书中自有报国志、济世怀、忠义魂、英雄血、胭脂泪„„书中自有一片风景,让我的思想天马行空,同古人对话,与今人畅谈;书中自有一片风景,任我的心灵驰骋,放飞梦想,放飞青春的激情。

亮点评析:

放飞思绪,作者与杜甫同行,与王维漫步,与庄子闲谈,与项羽同战。能够在一篇文章中自然地串起如此多的文化名人,实属难得。文章以人物为线,以诗词为点,或直接引用佳句,或自然化用诗篇,将精彩的历史文化化作了一幅幅诗意的画面,意蕴深远,散发出清幽的文化芳香。

同题作文展(2)

文题展现

泪水是人类情感的重要外在表现。它不仅与人的伤感、悲痛有关,也和人的喜悦、欢乐有关。伤心落泪,喜极而泣,人在经历巨大的悲痛或幸福之时,总是难以找到最好的情感表达方式,而泪水往往会先一步到来。诸多复杂难言的情感一时之间就全部凝聚在这夺眶而出的液体之中了。

上述文字,引起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调动了你怎样的情感和思绪?请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600字左右。

构思导写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我们在准确理解材料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话题“泪水”写作即可。部分构思示例如下:

1.思亲之泪,牵肠挂肚。“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亲人是当你失去所有的时候依然不离不弃地留在你身边的人;亲人是流着一样的血,从小陪着我们长大的人;亲人是我们遇到困难时最先伸出援助之手的人。亲人在我们心里有着太重太重的分量,我们时常因思念他们而泪流满面。

2.感动之泪,情真意切。生活中处处有精彩,时时有关爱,我们常常被一些人、一些事感动。所有的感动都缘于心灵深处的震撼,所有的感动都来自灵魂深处,没有真情哪来的感动?不要说我们太爱流泪,因为,每一个感动都是我们对生活的感恩。

3.后悔之泪,促人反省。生活中我们时常做错事,当一切真相大白之后,我们极度后悔,有人甚至还会因此而流泪。后悔之泪是明白事理的泪,是促人反省的泪,是重新踏上征程的泪,是坚定地走向成功的泪。

4.喜极之泪,酣畅淋漓。喜极之泪,是最动情的泪;喜极之泪,是最难忘的泪;喜极之泪,也是最感人的泪。

美文赏析

温暖的小吃摊

陈洪娟

那天上完夜班回家,天出奇的冷。我下意识地裹紧了大衣,将头尽可能地缩进衣领里,低着头往家里赶。

在小区门口,远远看到有一盏昏黄的灯在北风中若隐若现。走近了才知道,这是一对中年夫妇摆的小吃摊。看见我走过来,那女的忙站起身,轻声问:“姑娘,来点什么?”我根本没有在小吃摊吃东西的打算,所以懒得搭理她,低着头继续赶路。身后,传来那女人一声长长的叹息!我的心猛地一震,犹豫了一下,折了回来。

“来两根鸡肉串!”我递过去两枚硬币。“好嘞!”那男的忙不迭地站起来,开始忙活。不一会儿,喷香的鸡肉串端了上来。我一边吃,一边和他们闲聊。那女的很健谈,刚打开话匣子就滔滔不绝地说起来。他们来自农村,有两个孩子,女儿初中毕业后去了外地打工,儿子正在上高中,隔三岔五就向父母伸手要钱,光靠地里刨的那点东西哪够呀?实在没办法,他们就出来摆了这个小吃摊,挣点辛苦钱。那女的干净利索,负责招待顾客,那男的总是在忙着煮、炸、炒。他们每天晚上6点钟出来摆摊,一直到凌晨3点才收摊,所以他们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

此后,夜班回家,我经常光顾这个小吃摊,每次花上两块钱,买些鸡肉串、鱿鱼卷之类的。时间长了,那女的说,油炸的东西吃多了不好,不如改吃面条吧,也算你两块钱一碗。我答应了,其实吃什么都无所谓,我并不是因为肚子饿才来小吃摊的,我只是想用这种方式来照顾一下他们的生意。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小吃摊的生意渐渐有了起色。我依然去光顾他们的小吃摊,一边吃着热腾腾、盖着厚厚一层肉丝的面条,一边看着他们在烟雾袅绕的小吃摊前忙碌,心里有种别样的幸福。

有一天,朋友拉着我去另一家小吃摊吃夜宵,我照例点了面条。面条端上来,味道却没有那么好,连肉丝也少得可怜。结账的时候,摊主收了我三块钱。我有些不悦,说:“别的摊只要两元钱,你这里怎么这么贵?”摊主不信,说:“谁会这么傻呀,一碗面两块钱?不倒贴才怪呢!你让我喝西北风去?”

第二天再去小吃摊的时候,我问那女的:“一碗面条两块钱,是不是真的赚不了钱?”那女的点点头。“那你为什么卖给我只要两块钱?”我很疑惑。“因为看到你,我就想到了我女儿。”那女人微笑着说,“我女儿也上夜班,当她拖着一身疲惫回家的时候,如果能为她煮上一碗面条,该有多好!”

天啊!我一直以为自己在施舍着善心,却不曾想到,是那对中年夫妇一直在默默关爱着我。在这温暖的小吃摊前,我一下子泪眼婆娑„„

(选自《江门日报》)

【点评】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美文。作者‚为了照顾‛小吃摊夫妇的生意,每晚去吃一碗两元钱的面条,但后来得知却是小吃摊夫妇在‚照顾‛自己。这简单的小事,体现出了小吃摊夫妇的善良心地。全文氤氲着温馨的气氛,读来非常感人。作者对人物言行描写不多,但很到位,尤其是对女摊主的描写,寥寥几笔,便写出其精神面貌。

佳作一:

噢,我的鸽子

刘修龙

一只鸽子从我头上掠过,向不远的地方跌落下去。我朝它跌落的地方飞奔过去。它见我过来,不但不飞,连跳跃的力气似乎都没有。我小心地把它托在手上,原来是只年幼的病鸽,我轻轻抚弄着它的羽毛:“让我来帮你吧,小伙计。”“不许你养它!”妈妈说。我失望地看看手中微微发抖的小生命,它太瘦弱了,简直是皮包骨头,羽毛也没长齐。让我把它往哪儿送?而且,它八成还得了肠炎。可我知道,妈妈的话就是命令,容不得半点儿讨价还价,谁让我学习不好呢!我只好怀着一线希望,晚上把鸽子藏到教室的课桌里。

鸽子放在课桌里,自然是躲不过班主任王老师的眼晴的。幸好王老师了解了情况后,只是建议我设法尽快换个地方。我看着王老师那同情的目光,像是得到了安慰,不,简直就是得到了支持。同学们都很喜欢它,经常来看它。“刘修龙,我这儿有四环素,能治肠炎吗?”马乐把一包四环素递给我。我点点头。“你把这些大米喂它吧!”谢珊也来热心帮助。我一定要养活它,为了同学们的热心也要养活它。鸽子也真听话,静静地伏在课桌里一声也不叫。下课了,我把它放在地上,给它喂米、水和药。它用圆圆的眼晴望着我和同学们,大家开心极了。

鸽子的病情有了好转。可不幸的事发生了。那是一个晚上,我在学校做作业,教室里就我一个人。妈妈为了查看我的学习情况,到学校来了——我有时考的不好,是不把考卷交给妈妈的。这次,妈妈亲自动手在课桌里找考卷,却找出了我的鸽子。“好呀!”妈妈生气了,“你把鸽子养在书桌里,还学不学习了?”说着,拿起桌布,把鸽子一包就往外走。我拦住了妈妈:“妈妈,你把鸽子还给我。”我知道妈妈会把它扔了。这可怜的小生命!妈妈拿着鸽子,对我说:“你躲开,不然我就把它摔死。”我没有让开,妈妈狠狠地把鸽子摔在了地上„„

第二天,鸽子死了,我是看着它死的。鸽子临死前猛烈地扇动着翅膀,从我的书桌里摔了下去。它落在地上,再也没有站起来,躺在那儿静静地一动也不动了。它如果不死,可能会成为一只优秀的信鸽,在空中飞翔,供人们观赏;也许会让别人领去,成为他们亲密的伙伴。

可怜的小鸽子!看着它,我不禁流下泪来。妈妈的做法真让我难过,这一切,我都不愿再想。也许,我不该全怪妈妈,那鸽子本来就是有病的;如果我的学习成绩好些,它可能就不会遭此厄运!噢,我的小鸽子!噢,我的妈妈!

【点评】

本文由‚我‛收养病鸽的一次经历写起,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鲜明地表现了主题。文中人物心理描写贴切、真实,如最后几段内心独白的句子,既生动地再现了‚我‛的真实想法,也体现了‚我‛当时万般无奈的失落之情。这里的心理描写,不造作,不夸张,只是把自己当时内心的真实想法展示了出来,由于抒的是真情,很容易便打动了读者的心。

佳作二:

泪 严胜

你出生的时候,你哭着,周围的人笑着。你逝去的时候,你笑着,周围的人哭着。在这不变的轮回中,到处有溅起的 泪。——题记

小时候,泪像一根刺,流在我的眼里,痛在母亲的心里。

还记得,那双天真的眼晴,只要一流出泪,准能换来母亲手中高举的糖果,也可享受她那温暖的怀抱。一次次哭泣,一次次感受母爱,没有悲哀,只有满心的欢喜。那时候,眼泪是个调皮的孩子,是一种贪恋——对爱的贪恋。

离开家的时候,泪是游子枕下的一封家书。青笺小字,在不经意间增添了莫名的心事。犹记得村前那口枯井,藏着儿时的笑脸;犹记得门前树上挂着的许过愿的银月;犹记得深夜回家,一路疲惫的我看到林间露出的缕缕暗黄的灯光。每每仰望天空,征鸿过尽,难寄万千心事,一夜夜泪水湿了枕头,一夜夜梦回故乡。乡里人说:“娃儿真有福,可以去看都市的风景。”所以我也真的以为自己很幸运,可是为什么当我看到关于家乡的文字时,就会突然地沉默?为什么当我手持电话时又那么贪恋以前听得发厌的母亲的唠叨,然后无声地落泪?为什么一封家书会让我泪如泉涌„„

当爱走远,泪水再也无法抑制。泪眼蒙眬,轻轻唤醒沉睡的旧梦,心事凝滞于心口。多情自古空余恨,只待残月融化心事,晓风吹干泪眼„„

都说人老泪浊,不知老泪纵横中饱含了多少人世沧桑,泪痕刻在心里,再大的风沙也不会将其掩埋。经历了一次次眼泪的冲刷,心也变得更加明亮了,不再勾心斗角,不再患得患失。想一想,能在年迈之时,仍有心动的感觉,又何尝不是一种美!我们相信,纵然我们再也记不清那些流泪的画面,但当我们回首,仍会感到那些模糊的美好,对往昔的深深怀念。

人的一生被情感包围,也注定要饱尝眼泪的苦涩与甜美。因为心动,所以流泪;因为疼痛,所以流泪。珍藏生命中美的记忆,不管是伤痛还是幸福。

【点评】

本文是一篇极有特色的文章,作者紧扣标题,以时间为序,展现了被情感包围的人一生的流泪历程,线索清晰,脉络分明。文章语言凝练优美,作者将流泪的人生娓娓道来,抒写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展示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世界。文中没有生硬的说教,没有指手画脚的议论,反而好像在与人促膝谈心,因而读来引人共鸣,更能打动人心。同题作文展(3)

行走在青春的雨季 浙江 张晓峰

陌上赏花。我在梦的路上写意成长,阳光从指缝间漏出。暖风是几缕飞扬的发丝,在岁月的湖面上泛起微微涟漪。

少年的足印,隐藏在青苔下的石板上,在时光的纠结下,逐渐深刻。记忆是一缕淡淡的青烟,与拉长了的思念,一起镶嵌成青春的背景。那些曾经以为念念不忘的事情,就在我们忙忙碌碌的过程里,被遗忘了。

喜欢郭敬明早期的文章,几纸稀疏的愁绪,在近年的追逐中,早已零落成渺远的梦。但还是一如既往地喜欢他的那些文章,只为了过去的几页感动。

云是宣纸上走笔至此的一抹痕迹,在新燕的呢喃中,渐渐苏醒。蓦然回首,安徒生停留在想象中的某条街道,白雪公主迷失在似曾相识的某个拐角,哈里·波特也在两年前的夏天化为记忆中的一个黑点。那些曾经相依相偎的伙伴,现在都去了哪里?那些原本在心里疯长的情愫,也在岁月中慢慢燃尽了吗?我没有丢下你们,你们也未曾抛弃我,只是我一如既往地奔跑,而你们却停留在了过去,失落地看着我渐渐远去的身影。

那个陪我度过一段懵懂岁月的人,你还好吗?两年不见,我用阳光书写你的名字,高挂在月亮微笑的嘴角上,每晚入睡前道声晚安。我不知道你的思念现在有多长,你也看不到我种的那些花儿的盛开。我们都一样,被青春的游戏规则限制着,在成长的路上四处碰壁。我想起《夏至未至》的结尾:那个男孩,教会我成长;那个女孩,教会我爱。那个男孩、那个女孩同样也在我的生命里长成了一圈圈的年轮,见证着青春中最热烈的曾经和过往。

一袭凭栏独立的青衫,心中几线温暖明亮的阳光,纸上半打清秀的文字,窗外繁密地斜织着的雨丝。青春是什么?成长是什么?

我前进的脚步在时光的牵绊下步步坚定,我叩门的手指在青春的沉默中节节成熟。

陌上赏花,看雨丝如缕如烟„„

(指导老师 徐斌)

行走在青春的雨季

安徽 周圆

雨,淅淅沥沥地落下,一滴又一滴,落在路面上,洒在湖泊里,溅起一朵朵晶莹的水花,随即便溶入其中,泛起圈圈涟漪。

雨一直下着。我独自走在路旁,抬头望着天,天空是灰色的。风狂吹着脸颊,雨在发间飞舞,我只感觉眼中热热的,有一种液体流下,滑过脸庞,随着雨一起落入大地的怀抱。

我一个人走在路上,没有尽头,没有方向。

心中有些后悔,我后悔自己为什么会说出那些话,其实当时自己也不想,但是看着母亲愤怒的面容,耳旁的吼声不停地在头脑里盘旋,嘴巴莫名其妙地就说出了不该说的话。于是发生了在我记忆里从没经历过的一幕:母亲愣了一下,随后声嘶力竭地喊出一个“滚”字,而我则毫不犹豫地转身、摔门,只留她一个人呆愣在那儿„„

雨还在下,淅淅沥沥,雨丝儿飘舞着,坠落到人间深处„„

静下心来回想整件事,也许是我错了,其实母亲也是为我好,才会不厌其烦地唠叨、劝诫。我其实也知道,也在努力地克制着自己,但不知怎的,一些话还是忍不住发泄了出来。而说出去的话就如泼出去的水,收也收不回来,虽然现在心里后悔万分,但却是于事无补。真不知道母亲现在怎样了„„

雨有些小了,风儿也似乎温顺多了。走着走着,我看见不远处有一座房子,在雨中。的确是我错了,也许我该对母亲说一声对不起,我真不该说一些让她生气的话。母亲把我养育至今,什么也不图,而我却不知回报,让她生气„„

雨过天晴,一道绚丽的彩虹架于长空,在彩虹的那一头,有一座房子。我知道,房子里有个人一直在等我。我向前走,加快步伐,向一个叫做“家”的地方走去。

(指导老师 金星闪)

行走在青春的雨季

浙江肖子凡

谁用幼稚的笔迹写下我们的青春,谁一边伤感一边又体味着温暖。

——题记

凝眸

倚在窗户旁,回忆着刚刚落下的雨,纷纷扬扬,一如那飘扬的愁丝,似乎永远落不尽、剪不断。苍白色的天空,被三两条黑色的线缆肆意分割着,有些残酷,有些美丽。

青春,一个多么动人的词。我愿意将它想象成四季中的春,充满阳光,充满诗意。但它也是一个有雨的季节,少不了暗沉、阴霾„„

我想起一位教授的话:“人生有很多问题,但不要消极地去看待。要知道问题就是人生,没有问题就不叫人生。”

我理解了。何为人生?就是不要把问题当成问题。或许,也可解释为“顺其自然”。

雨季,我们都该凝眸,看清远处的风景。

微笑

几天前,我曾悄悄种下一粒籽。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植物的种子,它是我在窗台上偶然发现的。经过长途跋涉,风将它带到了这里,那么它就栖息在这里,繁衍在这里。只是没想到才短短几天,泥土里就钻出来一颗绿色的小脑袋。我很欣喜,也更有信心要将它养大。

还是那位教授,他说:“我不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相反,我更相信成功是成功之母。更准确地说,小成功是中成功之母,中成功是大成功之母,大成功是奇迹之母。成长中需要不断的成功,那么一个人的人生才是成功的。”

雨季,我们需要撑起一把伞,将雨点统统挡在外面;我们要微笑,要相信云散开后会有彩虹。

同行

“对着这块千百年来始终沉默的天空,我们不回答,只生活。”这是海子说的。这句话高度浓缩,越读,越觉得有诗意,有韵味。

我们不是缺少爱,而是不懂爱。

生活中,我见过好多人总是不爱讲话,不怎么笑,更没有多少表情,他们总是酷酷地把手插在裤兜里,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

我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读到一篇很感人的关于爱的文章时,我将它拿给一位同学。他懒散地瞥了我一眼,很不情愿地拿过去。他拿着那篇文章看了好长一段时间。我就坐在他的对面,却看不见他的表情。过了会儿,我按捺不住,问他感觉如何。他瞥了我一眼,淡淡地说:“没感觉。”接着把那篇文章又丢了过来„„

这件事给我很大触动:爱是多么重要,而有了爱,却不懂得爱与被爱又是多么悲哀。

雨季,我们如果结伴同行,你会感觉途中的野菊花更美了,树荫下的蝉鸣更悦耳了。

向前

“淅沥沥——”雨又下了起来。

我撑起一把伞走出家门,身后隐约传来一声:“小心点儿。”

雨季,我们前行的路上并不孤单。

(指导老师 徐斌)

行走在青春的雨季

安徽 文婷

行走在青春路上的我们有着五光十色的梦想,等着我们去探索,去追求;行走在青春路上的我们有着细微琐碎的愁思,需要我们去面对,去化解„„

青春中有雨季,只有经历雨季的孩子才能真正长大。青春的雨季,给他们带来了一次考验。

细雨连绵。女孩甲看到这片阴沉的天,玉琢的小脸上染了一层“黑云”。带着几许不快,她的脚步缓了下来。这个鬼天气里,只有她一个人在这儿,无人依靠,她愈想愈伤感,终于忍不住坐在地上啜泣起来。命运老人叹了口气。

男孩乙的脸色随着天气变得铁青,渐下渐大的雨打在他冰冷的脸上。天色渐渐变暗,他变得多疑,并且开始胡思乱想,哪怕只有一点风吹草动也会让他心神不宁。命运老人看不下去了,扭过了头。

可他不知道,女孩后来擦去泪痕站了起来,男孩也不再猜忌,他们都继续地朝着前方走去。青春的细雨,终究难不倒这群勇敢的少年啊!跌倒了再爬起来,他们的资本那么丰厚,足以使他们在一次次跌倒后又一次次站立起来。

在命运老人的游戏中,少年们终将突破难关,找到出口。有人说过:自己选择的路,就算跪着也要走下去。他们的意志竟可以如此坚定,是什么缘故呢?

因为他们有着各自的梦想。他们希望能去太空探索奥秘,能在海底寻找龙宫,能拯救人类栖居的家园。多么狂妄的少年!有人评论。但少年并不在乎,他们有他们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又怎么会在意他人的眼光?

细雨中,他们开始学着用稚嫩的肩膀挑起责任的担子,他们开始用自己的手温暖他人的心,他们开始用自己的双脚去开拓一条人生的路„„

少年们在雨季也不乏欢乐,他们懂得了怎样去欣赏这场雨。虽然雨斜斜地打在脸上,他们却依旧昂首挺胸,想象着不久后的阳光„„

行走在青春的雨季,他们也许哭过,也许迷茫过,也许放弃过,也许„„但之所以他们能被称作少年,他们一定是直面着这场雨,在雨中懂得了许多许多!

(指导老师 金星闪)

下载中考语文分类复习消息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考语文分类复习消息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上语文分类复习

    二年语文上册成语、谚语整理(一) 成语: 课内: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 管中窥豹 坐井观天 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拔苗助长 徒劳无功 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课外所知的寓......

    小学语文分类复习

    小学语文分类复习 病句的类型和修改 内容和结构上有毛病的句子称为病句。修改病句要记住“十病”、“一原则”、“三步骤”、“四改法”。 一、常见的病句,归纳起来有以下十......

    2009—2011北京中考语文分类——病句

    2009 1.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009昌平二模) A.经霜的红叶,如霞似火,溢彩流丹,是一道最美的秋季里的风景线。 修改:把“秋季里的”调到“一道”的前面。 B.“中国记忆......

    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

    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11市地) 一、(湖北荆州): 班级开展“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对联集锦(2分) 请根据同学们......

    2014语文全国各地中考作文分类

    2014中考作文题出炉,天天有新题,抢鲜看! (2014-06-10 13:06:46) 转载▼ 标签: 佛学 2014年北京市中考作文(核图版) 四、作文(共50分)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分) 21. 校学......

    中考语文作文主题分类[合集]

    中考语文作文主题分类 作文论据分类汇编一、立志 1、立志多在少年,但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就读,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我国明代画家王......

    2013中考语文复习: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复习1、问号 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才用问。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2、感叹号 关键注......

    中考语文总复习

    中考总复习之说明文和议论文阅读知识 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旨在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特征,或阐述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