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宜章县民生改善调查报告
宜章县民生改善调查报告
作者:宜章统计局文章来源:本站原创更新时间:2012-6-2
5通过采取科学方法进行的经常性调查及一次性调查获得的宜章县城镇居民收支、生活水平变化及物价运行、劳动就业等大量数据显示城镇居民生活得到大幅改善,但民生面临的主要难点仍需高度重视。
一、民生大幅改善的主要方面
2012年,我们对城镇住户、市场物价、城市基本情况、专项专题和民情民意等各种调查数据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归纳,民生改善的程度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收入增长是民生改善的标志和基础。2012年1-5月,宜章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1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145元,增长15.50%,人均工薪收入达到5532元,同比增长11.5%。工薪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达65%,处于收入的主导地位,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50%,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7.8个百分点。家庭经营净收入1845元,同比增长25.1%,家庭经营净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达21.7%,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20%,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3.1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持续增长,人均达到912元,同比增长14.8%,转移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达10.7%,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0.2%,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1.6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562元,同比增长15.3%,财产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比重为6.6%,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的贡献率为6.5%,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0.2个百分点。
(二)居住条件大幅改善。2012年1-5月,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扩大到40平方米。居民住房正由“追求生存数量型”→“安居稳定型”→“舒适享受型”转变。不少新住房体现节能的因素,太阳能热水器、空气源热水器安装率大幅提高,节能住房需求渐成趋势。住房文化需求逐步满足,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优其屋”,部分城镇居民对现代居住文化产生了新的追求。作为体现城市文明重要内容的现代居住文化,展示着一个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从经济到文化的发展历程,提高了居民生活的至高品质。开发商在住宅的结构、功能、人文、生态环境以及物业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创新,使其更适应优良人居环境的要求。当前更多的城镇居民对居住条件充分表现在对居住面积与质量、居住功能与结构、住宅样式与生态环境、亲情主义与邻里素质和物业管理与多种服务的追求上。特别是低收入家庭陆续享有了新住房。县委、县政府通过建立住房保障制度,改善中低收入居民家庭的住房条件,部分中低收入家庭享受到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高、中、低收入户住房条件均有较快、大幅改善。
(三)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消费水平是民生改善量的反映。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一年比一年高。从消费额看,消费水平上了新台阶。2011年人均消费支出12104元,同比增长10.9%。从消费品看,食品消费略增而质量大提升。一是消费倾向特色、营养食品。在常规消费的近300个食品中,特色营养食品就有100多个,新配制、新包装、新花色、新口感等新品种有30多个,是以往各年不可比拟的。二是从主食向副食倾斜。各大众化食品稳中趋减,营养型、保健型、方便型和新型食品倍受欢迎。粮食、烟酒消费量减少,而肉类、禽蛋、水产品、蔬菜、干鲜瓜果消费量增长。形成主食比重下降、副食比重上升的规律。三是讲究精、鲜、新。精制食品大受城镇居民欢迎,豆类、肉类、蛋、瓜果、鲜乳等制品消费量大幅增长。城镇居民纷纷购买烤厢里的蛋糕、面包,蒸笼里的包子、馒头,火炉上的烤鸡腿等边制边卖的新鲜食品。不但关注新上市食品,甚至由试买发展到热买。四是在外就餐人员越来越多。营养、快捷已被相当一部分居民所接受,为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追求效率、珍惜时间成为不少市民的生活信条,把厨房搬进餐馆酒店也成为一部分市民饮食的实际行动。在外吃早餐已成为很多人的习惯,在酒店用餐逐步成为一部分居民欢度节日、招待朋友的一种方式。家庭用品及服务消费猛增。2011年,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人均支出达到940
元,同比增长13.2%。从耐用品看,拥有量逐步增加并向家庭信息化倾斜。2011年末,空调92台,增长24%,家用电脑66台,增长3.1%;由此看来,城镇居民消费行为趋向更好,消费水平日益提高。
(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消费结构是民生改善质的体现。城镇居民已从生存型温饱消费逐步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结构转变。一方面,恩格尔系数出现明显下降的好现象。2010年至2011年,受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虽有所回升,但2012年上半年食品价格涨幅回落后,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开始下降。到2012年1-5月恩格尔系数为38.8%,同比下降了0.2个百分点。二方面,服务性消费支出的比重逐步增加。城镇居民用于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娱乐服务等方面的消费迅速增长。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推广,城镇居民健康观念不断更新,“花钱买健康”成为时尚,推动了城镇居民保健支出的迅速增加。城镇居民持续旅游热,旅游消费增长较快。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对精神生活越来越重视,通过爬山、钓鱼、跳舞、游园、聚友、听歌、聊天等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来充实业余生活。信息交往已经成为人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消费迅猛增长。消费观念彻底从重视食品量的消费中淡化出来,逐步达到享受型消费多样化,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五)生活环境日趋宽松。生活环境是民生改善在更宽领域的反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惠民政策的不断推出,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日益改善。一是享受服务型消费观念已经替代生存型的温饱消费观念,居民家庭理清了生活头绪,制订宽松的生活计划得以逐日实现。二是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给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大大减少了后顾之忧。三是市场管理有序,改善了消费环境。四是在物价基本稳定的同时,政府对低收入户补贴和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党的温暖。五是县城面貌日新月异,无不感到生态环境带给生活的舒适。六是社会稳定、老百姓体验到了安居乐业的幸福。
二、改善民生工作存在的难点
从2012年情况看,在继续改善民生中存在的主要难点仍需高度关注。
(一)收入差距有扩大之势,而扭转其势头缩小差距难。一是城镇居民高低阶层收入差距扩大了。2012年1-5月,最高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418元,而最低收入户只有2168元,前者高出31250元;最高收入家庭与最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达到了15.4:1。二是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了。2011年湖南省在岗职工年均工资最高的是金融业,达到91364元;最低的是农、林、牧、渔业,仅有20393元,最高与最低工资绝对额相差70971元,相对差距达到4.48:1,比2010年的4.66:1略有下降。占全部就业人数40.5%的制造业和建筑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制造业年平均工资为36494元,建筑业年平均工资为32657元。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在扩大,而要扭转差距扩大的势头,大幅缩小差距难。
(二)消费倾向有下降之势,而扭转下降局面提升倾向难。居民消费倾向变动的上限为0.9至1.0,下限为0.75,而合理的消费倾向平均水平在0.85。由于城镇居民开支的住房、教育、医疗等费用居高不下,加上社保体系不是很完善,居民不敢多花钱,不敢超前多消费。2011年消费倾向仅为0.71。从今年1-5月消费情况看,消费倾向有下降之势,而要扭转下降局面,提升消费倾向难。
(三)社保仍为老百姓的难点,提高就业率是最大的难点。民意调查结果表明,由于设备、人才、技术等优势资源配置不均并相对集中,加上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还处在逐步完善推进的过程中,就业、医疗等仍是老百姓的难点,特别是就业成为最大的难点。
三、继续改善民生的对策建议
(一)扩大就业,确保收入增长,缩小收入差距。从上年和今年1—5月调查情况看,城镇居民收入虽然保持了较快增长,但收入总量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建议继续加强保增长、促就业相关举措的政府执行力,通过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加大对弱势和低收入群体的帮扶力度;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扩大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特别是努力增加低收入家庭居民收入,要改变低收入家庭居民收入基础不牢,稳定性差,人均可支配收入偏低,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常常发生正负曲线波动的现象。要增强低收入户家庭抵御灾害能力,合理安排家庭生活、生产活动,提高参与市场经济的能力;重点帮扶低收入阶层扩大就业,为发展这一阶层家庭产业开绿灯;要及时了解低收入户生活中的新情况,及时妥善解决低收入户生活中的新问题,要与农村扶贫一样扶持城镇特困户,提高低收入户的收入水平,缩小高、低收入户收入差距。
(二)拉动内需,扩大消费,提高居民消费率。在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保等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居民消费的新变化,进一步加大现有消费政策的落实力度,并出台刺激居民对汽车、住房、旅游、通信、文体休闲等消费的一揽子新政策,推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进一步升级优化,扩大需求和消费,提高居民消费率。
(三)加快步伐,完善社保体系,消除居民之忧。社会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不合理现象是当前老百姓关注的焦点,也是导致当前居民消费倾向偏低,消费意愿不高的重要原因。为此,要进一步加快对社保、医疗、教育、保障性住房建设等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步伐,提高社保操作的灵活性,逐步扩大社保覆盖面,在保障百姓基本的医疗、教育和住房需求的基础上,适当发展民办教育、民办医疗机构和规范商品房市场。
(四)突出重点,加强物价管理,平抑个别高价。虽然2012年物价基本稳定,但有些生活必需品价格涨幅过高,需要采取有力措施,进行全过程调控。第一、蔬菜自给量少,供不应求,价格高,需要平抑下来。宜章县蔬菜基地不少,而产量不高,需要提高产量和质量,达到供需平衡,自然会形成合理的价格。第二、宜章县自产工业消费品少,大部分需要调进,由于运程长,附加成本高增导致销售价格上涨。在全国工业消费品价格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宜章县工业消费品价格仅略有下降。第三、完善商品储备制度,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目前,宜章县重要商品储备制度还很不完善,部分重要商品的生产、供给能力都非常脆弱,需要非常重视健全重要商品储备制度,以防备出现供需失衡、价格大起大落的非常现象。
第二篇:改善民生调查报告
篇一:改善民生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面改善民生的调研报告
2010-03-25 15:05:35 阅读数:1619次
根据市委主要领导的要求,今年3月以来,市委办、市府办、市委政研室成立专门课题组,牵头组织市级20个部门,开展了全面改善民生的课题调研。各部门围绕本职工作形成了12个课题分报告。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又下基层听取意见,外出考察学习,综合形成如下课题总报告。
一、我市改善民生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高度重视改善民生,紧紧抓住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以加快实施“456”民生工程为载体,以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为保障,不断加大民生投入,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民生领域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生活得到不断改善。2003-2007年,我市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为149.6亿元,年均增幅23.11%。去年,全市财政支出增量中的80.8%用于民生。
1、就业创业工作有效推进。始终把富民作为改善民生的根本来抓,积极扩大就业,大力鼓励创业,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就业难”问题基本缓解。认真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通过出台就业优惠政策、开展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筹办人力资源交流大会、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建立“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除机制等措施,积极扩大就业,实现就业形势持续稳定。2003年以来全市安排再就业专项资金1.3亿元,有3.82万人享受到优惠政策,有10.6万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五年来全市净增就业岗位21.78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以内,2007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基本消除了城镇“零就业家庭”。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工作,初步建立城乡统筹的就业政策和服务体系,2005年我市被列为全国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城市。深入实施“百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自2004年以来,共累计培训43.19万人,其中转移就业培训17.66万人,培训后转移就业11.03万人,转移培训就业率62.46%。全民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去年以来,广泛开展创业创新大讨论大实践活动,制定出台1+8”政策意见,大力鼓励和支持广大群众创业致富。至去年,全市私营企业达1.5万户,投资者3.7万人,雇工20.3万人,注册资本(金)272.3亿元;个体工商户达11万户,占市场经济主体的81.8%,从业人员33万人,占湖州市总人口的12.5%,其中去年全市新开业个体工商户2.48万户、私营企业2536家,创下了近年来同期增量的新高。家庭工业较快发展,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家庭工业1.3万户,从业人员达
6.4万人。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2003年的12607元增加到去年的19663元,年均增长11.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的5536元增加到去年的9536元,年均增长14.6%。城乡居民人均储蓄由2003年的10435元增加到去年的16188元,年均增长11.6%。
2、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切实加大投入,加快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就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教育均衡程度不断提升。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切实加大教育投入,近三年来市级财政投入教育经费累计达到35.9亿。在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上,在全省率先普及从学前3年到高中段的15年教育,2007年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为97.5%,中小学入学率均达到99.9%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5%,全市高考上线率名列全省前茅;全面实行城乡义务教育全免费,建立健全扶贫助学体系,并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困难家庭子女“教育券”制度,确保了每个孩子都上得起学;切实加强农村教育,深入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县区和乡镇全部达到省教育强县区、强镇标准;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2007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5%。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体系,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市传染病医院和各县疾控中心等重要公共卫生设施相继建成启用。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到2007底,全部完成67个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683个服务站建设,全市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床位3.49张,每千人口拥有医生1.96人,每千人口拥有注册护士1.33人。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在全省率先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条保障线”制度、面向参合农民的免费健康体检制度、城镇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和低保对象“零起点”医疗救助制度。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72%,人均筹资水平从2003年的30元提高到124元;先后有150万农民得到免费体检。人群主要健康指标连续保持较高水平,2007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为零、婴儿死亡率控制在5.01‰,平均期望寿命达76.53岁。文体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加强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市群艺馆、湖州音乐厅、湖州大剧院等一批城市重要文体场馆,建成省级东海明珠乡镇37个,占全市乡镇数的60.1%;建成省级体育强镇15个,占全市乡镇数的25.4%,创建体育设施达标村400个,占全市行政村的39.9%。多次举办湖笔文化节、全国极限运动会等重大文体活动,深入实施群众文化“十百千万”工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2004年以来全市共引进高雅艺术508场,举办大型广场文艺演出754场,开展基层文化活动8806场,送电影下乡6万余场。
3、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健全。大力推进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制度框架逐步建立,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在全省率先建立“五费合征”制度,积极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到2007年底,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的参保率分别达到47.4万人、37.63万人、27.39万人、38.51万人和20.78万人。建立养老金调整机制,2003年以来已调整养老金4次,企业养老金的平均水平由756元提高到1069元。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初步建立。在全省率先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率先将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障,到2007年底全市已参加基本生活保障和生活补助制度的被征地农民累计达13.98万人,已享受生活保障和生活补助待遇累计6.35万人。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建立起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特别是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标准逐年提高,全市低保对象由2003年的6594人增加到2007年底4.47万人,市区城镇和农村低保标准由2003年的210元和100元提高到2007年的300元和180元。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较快发展。全市各类福利机构达80家、床位达883张,农村五保对象、“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97%;全市已建慈善总会6个,累计募集善款12811.3万元,救助47399人次、支出4016.11万元。残疾人救助帮扶工作得到切实加强,全市现有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中心(站)442个;有劳动能力残疾人的劳动就业率达到89.53%,有2.4万多名残疾人获得较为稳定的经济收入;累计投入资金2100多万元,帮助1784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改造了危房。住房保障工作扎实推进。基本建立以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拆迁安置房、老居住区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城镇居民“4+1”住房保障体系,自2004年启动以来至2007年底,累计开工兴建经济适用房小区近40万平方米,共有3900多户中低收入家庭获得了配房;廉租房保障线从2002年的人均8平方米逐年提升到2007年的15平方米,累计惠及1577户低收入家庭;五年来已实施老住宅小区综合改造67万平方米,完成“平改坡、旧包新”改造25万平方米和楼道白化60万平方米,改善了1万多户、近4万老城区居民的居住环境;2004年以来,投入资金7729.5万元,改造农村困难群众危房4497户。市区人均住宅面积从2003年的25.1平方米提高到2007年的33.5平方米,远高于全国住房平均水平;全市农村居民人均住宅面积达到51.8平方米。
4、人居环境得到不断改善。高度重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切实篇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调研报告
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情况的 调 研 报 告 近年来,**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突出位臵,实施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县民生状况明显改善。
一、发展现状
(一)社会保障方面。近年来,我县的社会保障工作经过积极的改革探索和推进,形成了以参保对象多领域、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城乡居民全覆盖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保障体系。
1、社会保障事业稳步推进。我县建立的社会保险种类有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五项。2010年,共征缴各项社会保险费4.5亿元,发放、支付各类社保基金3.18亿元,完成社会保险扩面40233人。2011年上半年,征缴各项社会保险费2.2亿元,发放、支付各类社会保险基金1.7亿元,完成社会保险扩面7259人。
2、创业就业工作成效明显。2010年,全县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9106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293人,困难群体人员就业援助33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输出就业1931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94%;转移农村劳动力10.2万人,其中有组织输出2.8万人。2011年上半年,全县共实现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378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91%;转移农村劳动力10.1万人,其中有组织输出2.35万人,国外输出1080人。
3、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进展顺利。当前,我县有12.6万名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实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后,60周岁以上的老人不用缴费,每月可领取55元基础养老金,每年660元,大大缓解其基本生活开支压力。其他不到60周岁的居民在每年交纳一定数额的养老保险费后,财政给予每人每年不少于30元的补贴,以后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养老金。目前,我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启动工作进展顺利,机构已设立,人员已到位,于8月底进行基础养老金的发放工作。
4、城乡低保范围扩大、待遇提高。截止去年底,我县共有城市低保对象1824户3776人,农村低保对象22119户28988人,农村五保对象2584人,城乡各类优抚对象4723人;今年以来,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对象新扩面分别为500人、5000人。2006年以来,城市低保标准先后提高6次;农村低保标准自2007年开始,先后5次提高,全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以有效解决。
5、社会救助工作取得新成效。投资2100万元对全县各乡镇进行改扩建和新建,并全部安装了电视、洗衣机、冰箱、风扇,其中9个乡镇敬老院安装了空调。针对城乡因病治贫群众生活困难实际,逐步加大资金扶持,对生活困难的城乡困难群众,在给予新农合报销的基础上,给予一次性大病救助。2010年,全县拨出专款153万元,对城乡1157名病困群众实施大病救助。2011年上半年,全县拨付57万元,对338名农村大病群众和70名城镇大病群众进行了救助。加大孤儿保障力度,全县92名孤儿每人每月发放600元的生活补助。推行爱心助孤活动,组织一对
一、多对一帮扶孤儿活动,全县孤儿实现了有学上、有衣穿、有饭吃。开展爱心复明工程,免费为80名贫困老人实施了手术。开展重生行动,为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了免费手术。(二)公共服务方面。
1、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10处,其中小学 164处,初中23处,普通高中4处,职教中心1处,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15处,教师进修学校1处,特殊教育学校1处,高考补习学校1处。共有在校生103366人,在职教职工8688人。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真正实现了县域内中小学教师工资、津贴、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统一标准,统一发放。大力加强学前教育,提高全县幼儿教育整体水平和质量。继续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扎实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各项政策的落实。2010年县财政配套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保障经费509.3万元。
2、医疗卫生改革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稳步推进。2010年全县参合人数866516人,行政村覆盖率100%,参合率99.93%,筹集新农合基金11227.54万元。全年为参合农民报销医药费用8879.51万元,参合农民受益达365.6万人次。今年以来,全县参合农民79.58万人,参合率100%。1-7月份,我县新农合为参合农民报销医药费用8076.88万元,参合农民受益达218万人次。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2010年,全县21处乡镇卫生院累计投入2600余万元,新建门诊楼、病房楼20座;累计投资900余万元,新建、改建、扩建179处村卫生室。积极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及综合配套改革。2010年12月30日零时,在全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县第二人民医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启动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对国家公布的307种基本药物和216种省增补药物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
3、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目前,全县已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6处,一类文化大院280个,农家书屋240个,基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站16个,每年送电影下乡6000余场次。每逢重大节庆日,各乡镇、各单位都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活跃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4、城乡供暖、供气、供水等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供暖方面。投资7600万元,完成主管网敷设52公里,供热保有量105万平方米,整体供热能力200万平方米。供气方面。完成投资3500万元,建设门站、主管网敷设等工程,中压管线敷设25公里,居民用户保有量7600户、工业用户2个、公服用户2个,年供气总量1100万立方米。供水方面。城区现有水厂四座,乡镇水厂三座,污水处理厂一座。水厂年供水量约为700多万吨,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1.7万吨,污水配套管网26.3公里。(三)城乡环境方面。
1、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我县提出利用三年时间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建设鲁南经济文化强县的任务目标,每年都组织实施一大批重点城建工程。2010年,总投资8069万元,新建道路14.69千米,面积18.65万平方米;改造道路7920米,面积11万平方米;新增广场面积3.5万平方米,园林绿化1.8万平方米,新增排水管道19.12千米。2011年上半年,投资4700余万元,新修道路2700米,面积5.2万平方米;改造道路5370米,面积11.8万平方米;排水管道铺设2400米,园林绿化2.1万平方米,郯子湖及排水管道清淤5.9万立方米,建设停车式港湾21处。
2、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2010年,全县共投入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830万元,硬化道路面积12.6万平方米,绿化面积7.3万平方米,安装路灯960盏,建设广场3.2万平方米,铺设排水管道2.6万米。2011年上半年,各乡镇通过招商引资、盘活存量土地、市场运作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3670万元,组织实施一批小城镇基础设施及亮化、绿化、美化等工程项目,小城镇环境面貌改观
3、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进展较快。2010年,全县共完成集中连片建设住房12073户、面积155.22万平方米;改造危房2325户,改造面积20.9万平方米,全面完成目标任务。截至2011年6月底,全县整村建设在建和完成户数6637户,占全年计划(8740户)的75.9%,总投资9.5亿元,其中城中村改造3269户,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投资5.7亿元;改造危房篇三:关于政府改善民生的社会调查实践报告 关于政府改善民生的社会调查实践报告 前言:
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大计,事关人民幸福安康。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顺应全国各族人民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推动“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必将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有力的基础 2012年桦甸市政府民生改善与提高任务共分就业增收、安居保障、环境整洁、医疗惠民、困难救助、教育助学、文化生活、便民畅通、平安创建、公共服务10个方面,计121项(其中吉林市下达58项,桦甸市自定63项)。目前已完成113项(其中完成吉林市下达的57项,桦甸市自定的56项),其余8项正在全面推进。
一、调查目的:
了解我们家乡政府改善民生的措施落实状况及其影响,以及掌握家乡的生活条件,如:困难救助、收入情况、住房情况和医疗卫生问题、安居保障问题、助学补助等方面。从而了解我家乡具体存在着哪些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二 调查对象:
从进行任意抽取若干户人家进行访问咨询,是否了解政府关于改善民生的一些惠民政策,再到政府干部那里了解一些近几年来的各户家庭的总收入、个人收入、以及其收入来源等问题。
三、调查方法:
在政府领导的帮助下,我对自己所在市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查访和统计,而且亲自询问了一些同乡的亲戚、朋友以及我的家人关于他们的经济状况、对桦甸市政府推行的关于民生改善的基本问题是否了解,包括:就业、住房、贫困补助、义务教学、两免一补等政策和他自己城镇所存在有哪些问题以及他们的看法。
四、调查的内容: 分别对不同时期(从过去几年来到现在的变化及一年四季农忙到农闲的变化);不同年龄人群(老年人,中年人以及成年人)的医疗卫生问题、教育问题、住房问题等内容进行调查。
五、调查结果分析 :
对于所调查的各项问题中,比较受关注的是就业问题、住房问题、教育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医疗问题,数据分别为:25.5 %、24.8%、14.9 %、12.8 %、12.1%。
1、对于医疗问题,在问及群众的家庭月收入时,在800元以
下的占有44%,800-1200元的占有15%,1200元以上的占有41%,而家庭医疗费的支出每年只在500元以下的占有38%,500-1000元的占有39.5%,每年医药费用支出在1000元以上的占有22.5%。近几年,群众的收入的确有了明显的增加,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们收入增加的同时,群众的医疗费的收入也有了很大幅度的增加。另外还对你是否有医保卡,持有的群众有94.4%,没有的约占5.5%。所在乡村是否有配备正规医保人员和齐全的设施,80%的村民认为不齐全,18%的群众认为很齐全,22%的群众认为没有。此外农民的养老问题日渐突出。农民一直走的是“养儿防老”的路子,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家庭养老问题正逐步发生变化,一孩户、双女户逐步进入老龄阶段,父母和儿女分居越来越普遍,农村老人的生活质量不高,养老问题日渐突出已经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他们的养老如何保障亟待探索。在调查的同时我们也了解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运行和监管缺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7年在我县全面运行,至目前已经覆盖全县90.11%的农村人口,成为被农民认可的较为理想的医疗保障措施。调查反映,该项制度在惠农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报销起付线高、比例小,救助能力弱;二是定点治疗的门诊少,不便于群众就近就医;三是对定点医疗门诊的监管不到位。群众反映,现行制度存在定点门诊受益较大,参保群众得实惠较小的问题,即入了合作医疗的群众在定点门诊看病收费高,不入的群众在定点门诊看病收费低。从这个调查当中我们看到,医疗卫生的问题也是十大民生中很突出的一个问题,政府应加大重视力度。
2、教育方面,对于国家有关减免学杂费政策是否落实有66% 的人认为落实了,有32%的人认为没有落实,剩下一些人表示不太清楚。身边享受助学贷款的学生是否落实的问题,有90%的人认为落实了,10%的人不了解。中小学生享受两免一补、贫困资助的政策是否落实的问题,85%的人认为基本落实了,15%的人认为落实的不是很完全、目前我市已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仍备受人们关注。一是高中教育质量不高。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加,群众对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考大学成为子女就业的集中选择,由于扩招,造成师资短缺,师资力量薄弱,相当一部分具备条件的群众对当地高中教育质量缺乏信心,学生择校情况比较普遍。二是教师队伍建设滞后。我市教师队伍存在编制紧、优势人力资源补充慢、部分教师素质偏低、教学经验欠缺、责任心不够强等问题,影响了我市教育教学的质量。三是素质教育推行缓慢。受教育导向的影响,教育考核机制偏重“升学率”,淡化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普通义务教育九年制”教育目标贯彻不够到位。
3、对于住房问题,我们对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宏观政策对房地
产价格影响问题进行了提问,有54%的群众认为调控作用不大,需要继续加大调控力度,有42%的群众表示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但是无法抑制房价上涨,住房、房价问题也不容忽视。4、本次调查中,还对群众们的切身问题进行了调查,如对于
是否购买过不合格的食品,有86%的群众认为有过,14%的群众表示从来没有过,有53%的群众认为当今的食品安全卫生状况很差,看来食品安全问题还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我们政府应当加大力度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督。
5、此外,我们还了解到政府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
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生”二十字方针为统领以改善民生为目的实施了新农村建设的“六大工程”,包括:一是实施安全饮水入户工程,饮水质量明显提高,据统计桦甸市投资480万,改水7276户,使全市人民吃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二是实施水泥路面硬化工程,交通条件显著改善,桦甸市水泥路建设由“村村通”向“屯屯通”和“户户通”转变,据统计,累计投资5100万,修水泥路132.9公里,边沟55公里;三是实施信息网络建设工程,网络覆盖率进一步提高,不断扩大有线电视入户和电信网络覆盖范围;四是实施生态家园建设工程,大力开展生态家园建设,建设沼气池1639个,投资456万元,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五是实施环境整治工程,使村屯面貌焕然一新,包括清理垃圾、清理污泥、清理路障、清理柴垛、安装路灯等,累
第三篇: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证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改善民生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问题。
(一)教育问题
教育是民生之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
(二)就业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三)收入分配问题
分配是民生之源。合理的收入分配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身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四)社会保障问题
社保是民生之依。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五)医疗问题
医疗是民生之需。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革和完善食品和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和生命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权益,使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生活。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水平,是最终衡量党和政府工作的根本标准,也是评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准。
第四篇:改善民生
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看我国加强民生建设的现实意义
王彬吉
2008081128
电气084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此作了明确部署: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这一重要精神。
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面临内忧外患,只能走内向积累型的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其发展路径侧重于高积累低消费,依靠高积累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工业体系和国防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这一发展路径在初期侧重于加快经济建设,夯实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阶段后,就应侧重于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将人民的幸福作为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程度地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尽可能给百姓带来更多的实惠。
改善民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所包含的本质内涵之一就是社会公正,使社会成员各得其所、各得其乐。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本质决定了其执政目标与人民利益高度一致,党执政兴国的理念立足于民生,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着眼于民生,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直接的就是改善民生。党的十七大把民生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对于更好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确保“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民生状况的快速和持续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目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改革带来了社会利益结构多元化,但是社会体制改革滞后,还没有形成相对合理的机制来调节利益关系。贫富差距扩大,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问题等比较突出。今天中国的稳定已不再是由单方面的政府供给和控制来实现,而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民众生活的稳定,来自于社会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来自于民生的改善。要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稳定,构建社会和谐,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化解矛盾,构建和谐。因此,当今中国的发展路径的侧重点开始立足改善民生,是真正实现社会稳定构建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
改善民生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需要。科学发展观继承并发展了邓小平的民生思想和共同富裕的社会公正目标,把改善民生和实现社会公正统一起来,这不仅是民生思想和社会公正理论的进步,也是发展观的升华。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追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它把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作为目标,追求有利于人民的发展,其基础是让全体人民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根本目的就在于更好地让人民从发展中受益。改善民生,就是从根本上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民生“五有”目标实现得如何,是衡量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程度的重要标志。
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这一科学和精辟的论述,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既要求大大发展生产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又要求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每一步都把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作出统一部署。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和生命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署,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抓住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离开发展,一切无从谈起。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兼顾和协调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抓住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抓住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问题的关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同时又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其基本要求,就是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理顺分配关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就是要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样,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万众一心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十六大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面临不少问题,突出的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同时,人民群众在新的发展阶段,期待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全面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社会的公共需求快速增长,也更加需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要完成这样的历史任务,就必须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很难实现建成全面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五篇: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问题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当前,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成为改善民生中最迫切的问题。请谈谈这些问题的意义和途径。
以人为本必须具体化,最终就是落实在改善民生上,把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作为再分配政策的重要内容。把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作为再分配政策的重中之重。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基础性建设。把直接关系民生的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作为重点调控对象。
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战略根本。
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社会保障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底线保证,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社会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健康和千家万户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医药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制度、体制、机制、能力建设,完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