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清华大学规划工作的几点汇报
关于清华大学规划工作的几点汇报
清华大学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孙茂新一、十—五期间清华大学的发展战略
清华大学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提出把学校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长远奋斗目标。1993年学校将这个奋斗目标具体化,提出到2011年也就是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时候实现这个目标。当时的提法是把清华建成由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当然这里首先强调的是世界一流,当时有个具体说法是:“到2011年,学校要在几个可比因素方面能够跃居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在2002年底至2003年初学校领导班子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中,为了使学校的发展战略与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步调一致,学校对总体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提出了“三个九年,分三步走”的方针。这个发展战略把长期奋斗目标的时间期限与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间期限一致起来,把从1994年到2020年的27年时间分为三个阶段:1994—2002年为第一阶段,任务是调整结构,奠定基础,目标是初步实现向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的过渡;2003—2011年为第二阶段,任务是重点突破,跨越发展,目标是力争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行列;2012—2020年为第三阶段,任务是全面提高,协调发展,目标是努力在总体上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在这“三步走”之后,学校还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2020年后还要继续努力,争取到本世纪中叶也就是我国实现社会丰义现代化强国奋斗目标时,使清华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著名一流大学的水平。
根据“三步走”的战略,我校调整结构、奠定基础的第一阶段已经完成。2003年我校校长完成了新老交替,顾秉林校长接过接力棒时,学校的发展就进入了重点突破、跨越发展,力争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第二阶段。在这个发展阶段我们立足于这样一些认识: 首先是对世界一流大学的认识。我们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就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型大学。这样的大学是一个群体,其中既有历史悠久的世界著名的顶尖级大学,也有在一些领域中发展很快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后起之秀。比如美国大学联合会(AAU)就是这样的一个群体。如果我校在一些可比性指标上基本达到了AAU的入围标准,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是实现了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
第二是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关系的认识。我们认为,世界上的一流大学都为所在国家的崛起做出过重要贡献。世界一流大学固然有些公认的指标,但是决不可忽视其为国家作贡献的方面。清华大学始终把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放在第一位,在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贡献中实现跻身世界一流的目标。
第三是学科建设的目标。在学科建设上,我们把若干学科(或者说个别学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作为实现跻身世界一流的标准。所谓世界先进水平,就是要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都取得为国际同行认可的先进成果。
第四是要抓住重点。在这一发展阶段我们强调重点突破,跨越发展。这里的重点突破是要破除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和自主创新中的各种束缚,取得较大幅度的进步,或者叫做跨上新的台阶。这里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要处理好优先发展与全面进步的关系,如何确定在一个时期的发展重点对清华大学这样的学校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二、清华大学规划制定过程的特点
清华大学非常重视规划的制定工作,力图通过规划的制定达到动员群众、统一思想、启动项目的目的。学校在制定“985”一期规划时用了将近一年时间,广泛发动群众,学校和院系开了很多各方面人士的座谈会、研讨会,经过几上几下最后终于完成并在校教代会上通
过。为了准备“985”二期规划,校长、书记们分别下到各个院系参加讨论,以确定各个学科的发展方向和支持重点。这种自下而上的规划制定过程,优点是规划制定得比较切合实际,利于马上实施;缺点是效率较低,每次搞规划都很累。尤其是涉及要确定重点学科、重点项目时,往往经过多次反复也难以得到满意的结果。为解决这个问题,学校近年来提出:要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同时,加强顶层设计形成一个高效率的工作机制。在这样的思路之下,我校已经制定出了“985”二期学科发展规划。目前已经开始了十一五规划的制定过程,5月9日、10日校领导班子专门召开关于十一五规划的会议,山各主管校长、书记汇报各自分管方面规划的思路和状况。
三、关于清华大学十一五学科建设规划
关于规划的背景。学校考虑到了15年以后清华的地位、特色和优势问题;未来教育规律和模式变化问题;未来世界科技发展对大学以及大学科研的影响问题;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和大学科研的要求问题等很多方面。比如学校考虑到15年以后清华的优势是能培养一流人才;能为国家和社会解决重大问题;能引领先进科学和先进思想。所以在今后我们的工作重点应放在提高科研水平和研究生培养水平上。
关于研究型大学的认识。学校认为,研究型大学是一流大学共同的基本特征之一。科学研究是提供新知识的基本活动。研究型大学要坚持“一个根本:育人为本;二个中心:教学、科研;三个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因此,如果研究型大学不能为学生(研究生)提供足够的高水平的科研任务,则退居到普通大学的行列。
对学科建设的认识。学校认为,狭义的学科建设(为学科建设而搞学科建设)只能是死路一条。学科建设的依据和动力是科研任务,科研成果(包括人才培养成果)是检验学科建设的客观标准。
关于科研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学校认为,科研和教学都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基本环节。科研工作如果不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就没有在大学里存在的意义。优秀的科研成果一定伴随着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
关于协调发展。学校认为,协调发展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要使少量学科优先发展,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要适当控制学科发展的规模,在建设新学科时要保持原有学科优势。要依靠高度爱国、勇于奉献的优秀人才。要防止片面指望和依靠国家的投入。
关于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清华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在资源匮乏、学科众多、包袱沉重、体制束缚的条件下实现“重点突破、跨越发展”。主要矛盾方面是探索创新,建设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
四、关于清华大学十一五队伍建设规划
关于我校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学校强调,要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人才资源的保证。要坚持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地位,贯彻人才引进与培养并重的方针,以学术大师、教学大师、战略科学家的成长和培养为重点,以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和学术梯队的成长为突破,下大力气培养和引进青年优秀人才,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关于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学校强调,要以“人才强校”战略为指导,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主体,以提高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创新能力为中心,以制度创新和机制转换为动力,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素质一流、结构合理、富于创新、充满活力的教职工队伍。
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举措。这次规划中强调以下几点:
1.骨干培养。加强院士遴选、长江学者选聘等杰出人才的工作,为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国际知名学者创造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在985工程、211工程以及其它重要的科研项目及平台建设中,培养拔尖的学术大师、教学大师,特别注意培养年轻和形成学术团队;探
索人才成长和组织模式,优化教师年龄、学缘、专业、知识结构,组织青年教授素质拓展培训、学术沙龙等;继续实施骨干人才支持计划、青年骨干人才派出计划;配合教育部做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的各项工作。
2.人才引进。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物色与吸引工作,争取引进若干具有国际学术水平的学术大师和战略科学家;继续实施“百人引进计划”,引进中青年学术骨干;重视对具有潜力的30岁左右青年教师的引进。
3.规范管理。强化岗位聘任意识,突出岗位职责要求,按照学科发展、队伍规划的要求,逐步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完善教师分系列管理的工作,实施“长久职位”和“学术休假”制度,建设一支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兼备的骨干教师队伍;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教师学术档案;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完善岗位津贴制度,加大对教学,特别是基础教学,以及基础科研的支持;加强队伍建设的制度创新和机制转换工作,规范各种用人模式,规范各类教师,特别是外籍教师的管理。
4.专兼结合。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完善兼职人员的聘任和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外聘教师,特别是兼职教授、双聘教授的作用;制定校外兼课教师聘用办法,落实经费渠道;扩大教师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吸引一批国际一流大学的专家来校合作交流、讲学。
五、关于清华大学十一五校园建设规划
我校校园建设规划的基本概念。顾秉林校长提出的“一个原则和四点思考”。
一个原则:控制总体规模,做内涵调整。
四点思考:
1. 绿色大学建设在校园规划中如何体现?
2. 如何在校园规划中反映清华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让人能够感受到大学学术殿堂的震撼?
3. 如何建设“和谐校园”?
4. 如何在校园规划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我校校园规划的总体思路
1. 事业规划决定校园规划,校园规划要当成科学任务来抓。
2. 以人为本,创造适合大学未来学习和科研工作的环境。
3. 校园规划要反映清华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要具有清华的特色。
4. 珍视土地,资源和节约能源,建设环保的生态优良的清华园。
5. 采取综合性措施解决学校面临的严峻的交通问题。
做好校园规划和实施校园规划――以法治校、以史为鉴。
第二篇: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工作汇报
刘延东再次听取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工作汇报 【新闻中心讯 记者欣研】2011年是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工作汇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一直非常关心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系列活动的筹备和组织情况。1月31日,刘延东再次专门听取了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党委书记胡和平关于百年校庆工作的汇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江小涓陪同听取了汇报。顾秉林、胡和平详细汇报了清华大学已经开展的百年校庆有关工作、重大活动筹备和学校下一阶段发展战略规划等方面的进展情况,工作汇报《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工作汇报》。认真听取完汇报后,刘延东对清华大学的百年校庆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对如何做好下一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她指出,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是中国教育界特别是高等教育界的一件大事。清华大学要办好百年校庆活动,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要结合百年校庆各项工作,深入总结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有力推动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表示,教育部高度重视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已列入教育部2011年重点工作,下一步将和清华大学一道,加强各项重要工作的推动和落实。教育部直属高校司司长陈维嘉、办公厅副主任崔保师,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陈吉宁、党委常务副书记陈旭,以及学校党办、校庆办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汇报会。
第三篇:清华大学卓越计划工作汇报
清华大学卓越计划工作汇报
(2010年6月-2011年6月)
清华大学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的基本工作思路是,实施以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培养体系和课程改革,加强与国外一流大学和国内外知名企业联合培养卓越工程技术人才,重点提高工科学生的国际视野、团队沟通与协作能力、创新与工程实践能力,着力培养具有“研究型、管理型、创新型、国际型”等多类型的卓越工程师潜质的人才,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领域后备帅才。
一、目标定位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社会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初步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工科一直是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和特色,工科在校生占在校生总数的近2/3,工科各院系的人才培养质量对学校总体上的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2010年6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启动后,在去年7月8日历时一年的第23次清华教育工作讨论会闭幕,顾秉林校长在闭幕会报告上明确部署:在工程学科方面,要以“卓越计划”的实施为契机,研究和推动新时期我校工程教育改革,持续保持我校的工科领先优势。为此确立了新时期清华工程教育培养目标,即研究型、管理型、创新型、国际型、多类型卓越工程师。
二、主要举措与进展
(一)举措:建设“研究型、管理型、创新型、国际型”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体系 通过点面结合,重点推进了如下工作:
在“点”上,面向“四个型”,重点支持一批工程人才改革项目。例如:“清华—伯克利全球创业项目”、“工程物理(新能源)实验班”;工学和管理硕士双学位,培养复合式“管理型”工程人才;国际硕士学位,培养“国际型”工程人才。
在“面”上,实施以“强化通识,提升能力素养”为指向的本科培养方案修订和课程改革。(1)公共基础课体系改革,加强英语、数学、中文、人文素质等培养环节,加强工科学生的通识教育,为他们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2)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和课程改革,建设挑战性示范课程,提高课程挑战度和师生互动,规范培养标准的实现矩阵,提高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加强本硕统筹地安排专业学习。
(二)工作进展:
1、成立了校级组织机构
成立了校级领导小组,顾秉林校长亲自挂帅;成立了学校各部处联动的校级工作小组;成立了校级专家组:领衔校级实施方案的顶层设计。校内15名专家,校外20名(其中校友10名,非校友10名)。
2、发展了21个试点院系 2010年6月,向教育部申报了首批试点专业及其方案(6个院系:建筑、土木、电机、精仪、化工、软件。2011年4月,提交了专业审查报告。2011年4月,向教育部申报了第二批试点专业及其方案,覆盖学校所有工科院系,达到21个院系,即:工物、工业工程、环境、微纳电子、材料、机械、汽车、自动化、热能、计算机、电子、生医、水利、航院、建管。
3、申报了1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2010年12月,向教育部申报了第一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6个院系:建筑、土木、电机、精仪、工业工程、软件)。2011年5月,向教育部申报了第二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9个院系:材料、机械、汽车、热能、自动化、计算机、水利、环境、航院)
4、调研
邀请试点院系,组织专题研讨会3次:(1)2010年6月,召开“教育部卓越计划”座谈会,交流实施方案。(2)2010年12月,召开“卓越计划”工作进展交流会。(3)2011年1月,研讨推进我校“卓越计划”学生国际化培养工作。
2011年3月,教务处带队,组织第一批卓越计划试点院系,出访台湾,访问了台湾大学、新竹清华大学和成功大学,针对工程教育等主题进行了研讨。
5、本科培养方案修订
2011年1月至今,修订人才培养标准、方案、实现矩阵、教学大纲。落实并强化实习实践环节。加强教学的科学性,加强标准与方案之间的逻辑性。强化国际化培养(增加英语必修学分到8个学分,全文授课、派出计划等)。明晰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与内涵。
2011年1月14日,本科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研讨会。2011年2月25~26日,本科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会。下发《关于修订本科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的工作意见》(意见征求稿)。发布公共基础课类型学时方案;交流培养方案修订工作计划;明确修订工作程序、阶段任务、时间节点。
在“意见征求稿”中,学校要求院系逐步建立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定期评价和修订程序。即各院系要在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指导下,研究确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制定课程设置总体方案,审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修订过程中应邀请同行专家进行评审,就调研情况、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支持条件等听取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学校将组织对全校各专业培养方案的专家评审。例如,在此次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中,精仪系调研MIT、UC Berkeley、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浙大等的培养方案;土木系、建管系设计了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调研学生、系友、所有老师的意见。
2011年6月22日校级对各院系的培养方案进行了评审。评审的主要内容:培养方案修订是否达到要求;培养目标是否符合学校培养目标和该专业的特点;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否明确;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基本要求是否密切相关;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总学分适当性,必修选修课程比例合适性等等。
三、几个典型案例
案例一 跨院系案例:清华-UC Berkeley全球技术创业项目 以培养“四个型”的工程人才培养为指向,学校鼓励和支持了一批符合工程教育方向趋势的改革项目,培养学生研究、管理、创新和国际化的能力。
以UC Berkeley工学院邀请清华面向理工科本科、硕士和博士生共同举办“清华-Berkeley全球技术创业教育项目”为例。该项目由经管学院教师牵头,通过培养方案(知识+技能+实践+资源;知识:5个学分的课程,其中二门必修课+二门选修课;技能:创业计划开发;实践:30多位创业导师,其中以清华和Berkeley的校友为主;资源:2个创业基地和12个创业投资公司)与国外著名高校合作开发与教学、团队工作、各小组创业导师、合作伙伴等环节,培养工科学生研究、管理、创新和国际化能力。下图给出了培养四个型的示意。
Innovation 1
Internationalization
Management MARKET/INDUSTRY Research 图1研究、管理、创新和国际化能力的培养
该项目第一期录取本硕博46名学生,分布工科院系8个工科院系;第二期录取了50名学生,49人来自工科院系。参加了“5th Annual Intel+UC Berkeley Technology Entrepreneurship Challenge”,获得创业计划大赛两个冠军。
案例二 院系级案例:土木工程系培养方案修订-着重培养“四个型”
培养方案修订举例:(1)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将第7学期课程调整为前8周完成,保证后续企业实习和科研实践。本科实习实践环节共计42周,其中24周为毕业设计前的企业实习或科研实践。(2)研究型:开设“卓越工程师培养:因材施教研讨课”,采用灵活的导师制。(3)管理型:在课程设置上实现工程技术+工程管理的无缝衔接,新增了一门管理类课程和一门法律类课程。(4)创新型:增加Project类选修课程。(5)国际型:增加英语课程必修8学分,新增全英文授课课程:建筑材料(英)。(6)明晰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将学分要求由180降至170。
制定了校企合作培养规范:经过与多家企业讨论和修订,形成了: 《清华大学本科生实践教学基地合作邀请函》、《清华大学——***企业校企合作指南》、《清华大学——***企业 校企合作协议(模板)》、《实践教学基地教学大纲》、《实践教学标准与管理规范》、《实践教学成功案例集》等整套文档,为提高合作效率,规范合作模式,保障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已申请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初步建成了国家级、学校级和学院级等多级的实践教育基地体系。
案例三:派出计划
再以学校派出计划为例,学校不断加大了本科生国际化培养力度,提出并着手实施了推进面向世界的学生培养平台建设目标,明确提出在今年清华百年校庆时,30%的本科生(每年1000名左右)具有海外经历。通过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联合学位、交换生、海外实习、海外暑期课程、暑期实验室研修,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比赛等多种形式,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境外学习机会,搭建长短期项目相结合,学期派出与暑期项目相衔接,专业课程及文化交流并举的多层次、多模式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项目策划过程以国际合作项目为支撑,以校际合作资源为支撑,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支撑。本科学生海外教育项目已初步形成了规模化、成建制的效应。2009年本科学生参与海外教育项目人数近850人,2010年首次突破一千人,达到1030人左右。
四、体制机制保障
学校在体制机制方面也提供了如下保障:(1)十二五经费已做出规划,向卓越计划试点院系倾斜。(2)明确了工程硕士名额,向卓越计划试点院系倾斜。
2011年7月 清华大学
第四篇:清华大学
自1911年清华学堂建立至今,97载春秋的发展历程,形成了清华大学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构成了清华精神的核心内涵,也激励和鼓舞着一代代清华人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与腾飞做出不息的努力。
优越的育人环境
清华大学校本部——清华园,地处北京西北郊名胜风景区。明朝时为一私家花园,清朝康熙年间成为圆明园的一部分,咸丰年间改为清华园。其周围高等学府和名园古迹林立,其园内苍松翠柏、水清木华,清澈的万泉河从腹地蜿蜒而过,勾连成一处处湖泊、小溪,同时也滋养着清华学子特有的志趣和气质。
清华园内不仅有图书馆、科学馆、大礼堂、体育馆、工字厅等“有历史”的建筑,有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施的六教、符合国际标准的游泳馆、设施先进的综合体育中心等“高水平”的基础设施,更有国内较大的万人饮食广尝紫荆园、桃李园餐厅,北方地区最好的紫荆学生公寓区、畅通快速的校园网等全面的学生生活、学习条件。
清华还为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学术支撑体系。清华大学图书馆由校图书馆及人文、经管、法律、建筑、美术和医学等专业图书馆组成,馆藏总量已经达到400多万册(件);清华大学的实验室也为学生提供了国内最优越的培养科学精神和科研能力的条件。目前,清华大学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教育部和科技部重点实验室15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4个。
综合性的学科布局
目前,清华大学设有建筑学院、理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美术学院等13个学院共56个系,成为当代中国一所著名的拥有理、工、文、法、医、经济、管理、艺术和医学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在工科专业继续保持明显优势的同时,理科专业迅速发展,在物理、数学、生物等方面形成一批具有优势的学科方向。清华的文科发展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聘请世界各地最优秀的教师,以最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理工交叉、文理渗透的学科设置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和发展方向。
一流的师资力量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有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一流大学的建设必须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截至目前,学校共有诺贝尔奖获得者1名,图灵奖获得者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3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2人,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0人,110人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115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数目均居国内高校首位。学校通过推动名师上本科讲台,使一大批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知名教授活跃在本科教学的讲台上,不仅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使得本科生能够亲耳聆听教授的治学之道,亲身感受他们的魅力风范,潜移默化中感悟为人为学之真谛。
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
清华大学始终把培养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在本科生培养方面尽量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条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矗不仅在本科生阶段实行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积极推行学分制,使得学生可在培养方案框架之内为自己定做“个人学习计划”,提前修满学分可提前毕业。同时,学校还在教学方面不断改革、创新,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自1998年以来,学校先后举办“数学—物理基础科学班”、“化学—生物基础科学班”,本科阶段主要依托理学院,执行独立的培养方案,强化基础科学功底和独立研究能力训练,研究生阶段面向高等研究中心、理学院、信息学院、经管学院等校内外各个学科专业;人文社科学院在举办“中外文化综合班”及 “文科试验班”的基础上,2005年按“人文科学实验班”、“社会科学实验班”大文科、宽口径的两大类招生,前两年注重基础教育,强调经典研读和基础训练,后两年专业分流,重视学术研究能力培养;2006年,计算机图灵奖获得者、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教授姚期智先生倡导创办“软件科学实验班”,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合作,以注重基础科学、注重国际学术交流和实践环节为特色,探索培养世界顶尖计算机科学人才的模式;2007年经管学院开设经济与金融国际班,以全英语讲授大部分课程,并与国外一流大学开展本科生交换。
“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简称SRT计划),面向一至三年级的本科生,力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可以进入科研领域,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2003年开始设置的由院士或知名教授主持、面向一年级学生的“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采用师生互动、小组探讨、探索研究的学习方式,为大一新生提供与名师、教授面对面探讨科学研究问题和方法的机会;为大一新生精心设计的“英语夏令营”活动,为学生们创造了外语实践的氛围和环境;“名师上本科讲台”则是清华人才培养的又一特色。目前有一大批各学科领域的知名教授活跃在本科教学的讲台上。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先生亲自为大一新生讲授普通物理课程;校长顾秉林等多位院士、教学名师奖获得者、特聘教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知名教授均开设新生研讨课;此外还有“百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实验室科研探究”课程等等。
完善的奖励和资助体系
清华大学郑重承诺:决不让一个勤奋而有才华的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多年来,清华大学始终把经济资助体系建设作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和办学过程中的一件大事。目前,学校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助、勤、奖、贷、补”体系。2006年,在学校主要领导的直接指导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与校友会、基金会、财务处等部门合作,在各院系的大力支持下,出台了新的“家庭经济困难本科学生资助体系”。新经济资助体系明确提出“两个全部、两个增加” 的目标,“两个全部”指:一是覆盖家庭经济困难的全部学生,并惠及家庭经济一般困难的低收入家庭学生;二是资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解决全部学费、住宿费和基本生活费。“两个增加”指:一是学校通过加强在校友、社会各界当中筹集捐款的工作力度和加大学校的直接投入,来增加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强度;二是大幅度增加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让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的本科学生都能够有机会获得长期的勤工助学岗位,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并在劳动中得到锻炼,达到育人的目标。两年来,新资助体系已在2006年和2007年入校的新生中全面推行,并顺利实现了“两个全部、两个增加” 的目标。
广阔的发展前景
多年来,清华大学秉承着培育“为国家社会服务之健全品格”人才的教育理念,为国家培养和造就了大批的科学家、学术大师、文坛泰斗、兴业之士和治国之才。一代代校友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杰出贡献使清华大学这所高等学府蜚声中外。
近年来,清华大学毕业生们以其深厚的专业知识、扎实的数理基础和较强的计算机能力、外语能力、自学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面对未来,他们可以选择:读研、就业、出国、创业……,清华学子的发展前景可谓广阔。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7年9月1日,我校2007年3110名应届本科毕业生中,一半左右的同学免试推荐或报考攻读研究生,其余的同学选择了出国留学深造、参加就业和创业。从就业地区看,毕业生大多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录取清华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不仅数量多,而且层次高。其中包括中央各大部委在内的党政机关,如中组部、中宣部、国资委、财政部、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等;名列世界500强企业的微软、IBM、斯伦贝谢、壳牌、通用电气等;作为国内高科技企业领军代表的联想、华为等;以银行证券机构为代表的国内外金融单位,如交通银行、工商银行、汇丰银行、高盛投资银行等;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如中石油、中石化、航天科技、东风汽车等;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广州报业集团等为代表的全国各大主流媒体;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在内的各高校和科研院所;还有一批毕业生志愿投身到国防、军工企业等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第五篇: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简介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始建于1911年,初名清华学堂,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 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 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国学研究院,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
1952年,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1978年以来,逐步恢复了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 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并入,成立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目前,清华大学设有19个学院,55个系,已成为一所具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
学校现有国家实验室(筹)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7个;中国科学院院士 4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 3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