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析对两岸间渔工工伤赔偿纠纷解决比较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在海峡两岸不同的法律规定下,就大陆渔工赴台工作发生工伤赔偿纠纷时所碰到的如下问题进行探讨比较:(1)渔工与船东、劳务派出机构的法律关系应如何认定;(2)渔工与船员法律地位有何区别;(3)此类纠纷应当由何地法院管辖;
(4)此类纠纷应当如何适用;(5)工伤死亡赔偿项目及标准有何不同等。
论文关键词 渔工 工伤赔偿纠纷 劳动法规
随着两岸经济关系日益密切,两岸企业间的渔业劳务合作也日益增多,渔工与船东之间的纠纷时有发生。为维护海峡两岸渔船船员、渔船船主正当权益,促进两岸渔船船员劳务合作,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还专门就两岸渔船船员劳务合作事宜,于2009年12月22日签署了《海峡两岸渔船船员劳务合作协议》。协定就合作范围、合作方式、合同(契约)要件、权益保障、协调机制、联系主体、争议解决等内容进行详尽的约定,同时还对渔船船员(由于台湾地区对渔船船员和船员的概念有严格区别,为了有所区分,以下均称渔船船员为“渔工”)劳务合作具体的安排。尽管两岸当局对渔船船主和渔工之间的矛盾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就渔工劳务合作事宜签署了合作协议并作了制度安排,但是渔工的劳务纠纷还是时有发生。由于渔工大部分文化程度较低且法律意识淡薄,再加上海峡两岸关于劳动法规的规定不尽相同,一旦发生纠纷未能协商解决,渔工在维权时将困难重重。笔者以代理的案件为例,具体就大陆渔工赴台从事捕捞作业发生工伤事故时存在的几个法律问题进行比较研究。
案情如下:2008年10月,汤某与厦门某船务公司签订了一份《聘用船员协议书》,约定由厦门某船务公司指派汤某到其指定渔船上工作,但未明确约定是哪家船公司或具体的船舶。此后厦门某船务公司指派汤某到台湾某渔业股份公司的渔船从事捕捞工作。2008年11月9日,渔船发生海难沉没,汤某下落不明。2009年4月,汤某的家属起诉到厦门海事法院,要求厦门某船务公司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向其支付3个月的工资、50%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及供养亲属抚恤金。经法院主持调解后,汤某与厦门某船务公司达成和解协议,即厦门某船务公司向其支付15000美元抚恤金及200000元人民币人身意外险后,双方权利
义务归于终结。2011年9月2日,高雄地方法院宣告汤某于2009年11月9日死亡。2012年4月,汤某家属再次以厦门某船务公司和台湾某渔业股份公司为被告,要求两家公司比照台湾地区“劳动基准法》的规定承担违约责任,连带向其支付死亡补偿费、丧葬费、抚养费、精神慰藉金等共749985元人民币。笔者接受台湾某渔业股份公司的委托参与诉讼。
一、渔工与劳务派出机构和船东的法律关系应分别如何认定
(一)大陆地区
在认定渔工与劳务派遣机构和船东的法律关系前,应当先对大陆的劳动法规中的相关概念做一个背景介绍。在大陆法律体系下以劳动为给付目标的合同包括:劳务合同、雇佣合同、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合同、对外劳务合作合同等。
具体到本案中,根据协议书的内容分析:首先,汤某的工资是由劳务派出机构厦门某船务公司发放的;其次,厦门某船务公司并未向汤某收取服务费;再次,事实上作为船东某渔业股份公司也未与汤某签订任何合同。最后,该协议的约定也符合一般劳动关系的认定条件,如协议书存在厦门某船务公司直接对汤某进行管理、处罚的约定。因此,本案应当属于对外劳务企业组织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的情形,即汤某与厦门某船务公司存在直接的劳动关系。而汤某与某渔业股份公司仅是存在用工关系而已。
(二)台湾地区
台湾地区现行规定中并没有像大陆一样对劳务关系进行细分,而只有雇用人与受雇人之间的关系,所有的雇佣关系均受“民法”与及“劳动基准法”等就业劳动法规的调整,船员还受“船员法”调整。值得一提的是,台湾地区“船员法”将渔工排除在船员之外,因此渔工的雇佣关系应当适用“民法”与及“劳动基准法”等就业劳动法规,而不能适用“船员法”。
具体到本案中,如果适用台湾地区的规定,则汤某可能被认定为与渔业股份公司存在雇佣关系。
二、渔工是否属于船员
船员这一范畴所指对象,在大陆,依据《海商法》第31条规定,船员,是指包括船长在内的船上一切任职人员。而渔工则是指在渔船上从事渔业作业的一切任职人员。而关于渔船上的渔工是否适用船员劳动法律,即渔工是否是船员,大陆与台湾地区规定不一。在大陆地区,对普通船舶的管理是由交通部负责的,而对渔船的管理长期以来一直归口于渔政部门,从而出现渔船与普通船舶适用不同法律的情况。根据有关船舶、船员管理的法规、规章如《船舶登记条例》、《渔船登记规则》、《海船船员考试规则》等都将渔船排除在“船舶”的定义之外。渔政部门对渔船、渔工的管理多由自己制定规章进行管理。可见,在大陆的行政法规、规章上,渔船与船舶是两类不同的船,渔工与船员也是两类不同的劳动者。但大陆《海商法》第三条对船舶的定义却没有渔船排除在外:“本法所称船舶,是指海船和其他海上可移动式装置,但是用于军事的、政府公务的船舶和20总吨以下的小型船艇除外。前款所称船舶,包括船舶属具。”只要渔船从事的是海上作业,不用于军事、政府公务,且吨位在20总吨以上,即是《海商法》意义上的船舶。因为,《海商法》是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而《船舶登记条例》、《渔船登记规则》、《海船船员考试规则》等则是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根据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原则,渔船上的渔工与其他船舶上的船员,在《海商法》上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都适用船员劳动法律。在实践中,有关渔工的劳务合同纠纷也都视同船员劳务纠纷,由海事法院管辖。
在台湾地区,“船员法”第三条明确规定:“下列船舶之船员,除有关航行安全与海难处理外,不适用本法之规定:
一、船舶法所称之小船。
二、军事建制之舰艇。
三、渔船。”可见,在台湾地区,渔船上的船员(即渔工)不是船员法规定的船员,关于渔工的劳务纠纷应当适用“民法”及“劳动基准法”等劳动就业法规。
三、本案应当由何地法院管辖
在大陆,劳动合同纠纷需经过劳动仲裁前置程序。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合同纠纷的,应当先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用工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经仲裁后,当事人如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能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用工所
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即劳动仲裁是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前置程序,劳动纠纷当事人不能逾越仲裁直接提起诉讼。雇佣合同纠纷则可直接向地方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但是关于船员劳务合同纠纷的管辖却有别于上述劳动合同或雇佣合同的规定。根据《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的规定:“因船员劳务合同纠纷直接向海事法院提起的诉讼,海事法院应当受理。”而且在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中只有船员劳务合同纠纷的规定,没有船员劳动合同纠纷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海事法院对劳务合同、劳动合同、对外劳务合作合同等也没有进行细分,只要涉及船员劳务纠纷均以船员劳务合同纠纷为由受理。可见,在大陆现行法律体系中,只要涉及广义的船员劳务合同都统归海事法院管辖。因此,船员劳务合同纠纷无须经过仲裁前置程序,即可直接向专门法院——海事法院提起诉讼。
具体到本案中,由于渔工属于船员范畴,因此应当适用有关船员法律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第六条第五项的规定:“因海船的船员劳务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原告住所地、合同签订地、船员登船港或者离船港所在地、被告住所地海事法院管辖;”因此,汤某有权向其所在地的海事法院即厦门海事法院提起诉讼。
台湾地区亦设有劳资争议调解与仲裁程序,但是没有管辖海商海事案件的专门法院——海事法院的设定。台湾地区的劳资关系分为权利事项之劳资争议和调整事项之劳资争议。权利事项之劳资争议,系指劳资双方当事人基于法令、团体协约、劳动契约之规定所为权利义务之争议,权利事项之劳资争议依“劳资争议处理办法”所定制调解程序处理,法院在处理前项劳资争议,必要时设劳工法庭。调整事项之劳资争议,系指劳资双方当事人对于劳动条件主张继续维持或变更之争议,依“劳资争议处理办法”所定制调解、仲裁程序处理。①渔工雇佣纠纷属于权利事项之劳资争议,当事人可以直接向市(县)政府提出调解,调解不成可向地方法院提起诉讼。根据台湾“民事诉讼法”第四条规定:“对于生徒、受雇人或其它寄寓人,因财产权涉讼者,得由寄寓地之法院管辖。”因此,一旦渔工劳务纠纷涉讼,则应向寄寓地法院提起诉讼。
四、本案应当适用大陆的规定还是台湾的规定
由于本案在大陆法院受理,因此应当适用大陆的冲突法规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劳动合同,适用劳动者工作地法律;难以确定劳动者工作地的,适用用人单位主营业地法律。劳务派遣,可以适用劳务派出地法律。”本案中,虽然汤某的用人单位是厦门某船务公司,工作地点却是在台湾。因为汤某的工作地明确,所以本案应当首先考虑选择适用劳动者工作地(台湾地区)的规定。当然,案件当事人还可以通过意思自治原则协商选择适用大陆法律。
五、大陆与台湾地区关于工伤死亡的赔偿项目及标准有何区别
大陆《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一
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台湾地区将工伤称之为“职业灾害”。依据台湾《劳动基准法》第59条第四项的规定,劳工遭遇职业伤害或罹患职业病而死亡时,雇主仅需给与其遗属五个月平均工资之丧葬费和四十个月平均工资之死亡补偿。
通过前面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大陆的劳工工伤死亡的赔偿标准远高于台湾地区。渔工赴台渔船从事捕捞作业,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如果未能与船东和劳务派出机构同过协商获得赔偿,应当及时向当地的有管辖权的海事法院提起诉讼。同时,渔工在选择适用大陆法律规定还是台湾规定时应当慎重,因为法律的适用关系到了赔偿的项目和标准。依据现行的规定,大陆的赔偿金额显然高于台湾地区。因此,向大陆有管辖权的海事法院提起诉讼,并适用大陆法律是渔工最明智的选择。
第二篇:工伤赔偿协议解决书
工伤赔偿协议解决书
甲方: 乙方:
因乙方 身份证 在(工程)上班时不慎受伤,经医院治疗痊愈已出院,按乙方要求甲方一次性解决,解决后乙方不能以任何理由和借口找任何单位投诉,并放弃一切法律追讨权利,双方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一、医院的医疗费及各种费用¥ 元,大写 元,由甲方负责。
二、住院期间及出院后有关乙方的伤残补助金、伤残就业补助金、医疗补助金、伤残费、误工费、续医费、营养费、护理费、保险费、需要二次手术所产生的一切费用一次性包干解决共¥ 元,大写 元,双方永不反悔,并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三、付款方式:总共解决的费用为 元,扣除乙方所有借支的金额¥ 元,大写 元,实际支付金额¥ 元,大写 元,付款后协议生效。
四、乙方在收到甲方上述赔偿款项后不得再做工伤鉴定及向相关部门上述,乙方自愿放弃一切法律追究权利永不反悔,否则乙方每天支付甲方已付赔偿金额的3%作为违约金。
五、本协议一式三份,签字生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甲方: 乙方:
家属:
年 月 日 班组长:
年 月 日
第三篇:呈请解决某某工伤赔偿所需资金的请示
某某镇人民政府
关于呈请解决某某工伤赔偿所需资金的请 示
市人民政府:
2001年3月23日,我镇计生专干某某(1998年10月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招聘,由我镇管理并发放工资)在开展计划生育集中宣传活动中,陪护我镇大坪村一名手术对象到镇技术站落实手术,在路途中被手术对象家属(后鉴定为间歇性精神病,打人期间无民事行为能力)用锄头击打头部至重伤,后经市医院、**医学院抢救脱离生命危险。因某某同志受伤较重,后续治疗时间较长,直至2007年在市医院办理出院手续。在此期间,市计生局和我镇一方面积极想办法为其解决医疗费用,同时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政策解决某某待遇问题,缓解其家庭经济负担。
2013年8月,经本人申请,某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某某受伤为工伤(**市人社工认字[2013]40001号),2013年11月,某某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伤残四级生活部分不能自理。某某本人和家属多次到镇政府和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反映要求工伤赔偿,同时向市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为妥善处理好此事,我镇和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市劳动仲裁委员会多次对接,2014年8月21日,经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并达成调解协议如下:
一、某某与某某镇人民政府解除劳动关系。
二、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协助某某镇人民政府在社会保险办机构按国家的相关法律、政策规定为某某补缴1998年至2014年社会保险费64590.9元人民币(大写:陆万肆仟伍佰玖拾圆玖角人民币)。
三、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协助某某镇人民政府一次性支付某某一次性工伤待遇补偿金384000元人民币(大写:叁拾捌万肆仟圆整人民币)。不含某某已支付的医疗费用。
四、某某镇人民政府支付某某医疗费6164.02元。
五、某某镇人民政府支付某某劳动能力鉴定费320元。
六、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与某某镇人民政府支付给某某的一次性工伤待遇补偿金已含国家、省和**市政策、法律、法规规定的各种相关费用。
七、经仲裁庭调解后,某某不得以此工伤为由,再要求某某镇人民政府进行任何补偿。
以上费用共计455075.1元。因我镇财力无力解决,特呈请市人民政府帮助解决某某同志四级工伤补缴养老保险费、一次性工伤待遇补偿金、医疗费、劳动能力鉴定费用共 455075.1元。(大写:肆拾伍万伍仟零柒拾伍圆壹角人民币)
妥否,请批示。
第四篇:调解案例 陈某与金源煤业有限公司工伤赔偿纠纷
陈某与金源煤业有限公司工伤赔偿纠纷 关键词:工伤赔偿
争议焦点:工伤等级 赔偿标准后期医疗费
调解要点:通过确定赔偿标准,再在标准基础上进行调解。相关法条:工伤赔偿条例
基本案情:
2010年8月19日,新添乡村民陈某在烈士乡金源煤业有限公司务工时,因巷道顶板垮塌致使陈某左小腿骨折,在住院治疗期间与企业负责人罗某就赔偿事宜多次进行协商,因陈某提出高额赔偿要求企业无法赔付,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陈某多次上省进京进行非访,从而导致双方关系愈加激化。
调解过程:
按照县委、政府的工作安排,县人民调解指导中心及时指派调解员进行调解。调解员通过前期的走访调查,逐步建立当事人与调解员之间的互信机制,再通过思想沟通渐渐缓和当事双方对立的情绪,见时机成熟后,调解员组织陈某与企业法人罗某进行调解。
调解中陈某始终不愿意进行工伤等级鉴定,在无法进行伤残等级的情况下提出30万的赔偿要求。这时调解员调解道“你提出的赔偿要求的依据是什么,如果你提供的依据小于这个标准,我们还要帮你追讨”。陈某一时无语,只是哭诉道“自己年轻,受了伤以后的工作不好找、钱不好挣,日子不好过,所以才要求厂方补偿30万”。调解气氛一下降到冰点。调解员马上将调解的话题转到企业与陈某的感
情方面,从“情”字方面打开突破口。“从陈某受伤到出院企业派人及时进行照料按时支付医疗费用和陈某的工资,积极联系市医院的专家进行会诊,这才使陈某的伤情恢复到最佳状态,对今后的生活工作影响降低到最小。”这时陈某受到感染将赔偿标准降低到25万。调解员及时抓到陈某诉求松动的有利时机,适时提出了陈某的伤情依据专家的鉴定只能达到8—9级按照工伤赔偿标准企业只赔偿8-9万元,并且你也咨询过相关工伤鉴定的专家和律师,得到的答案也是这么多,如果你觉得我们估计和鉴定过低你可以通过仲裁和诉讼进行维权。此时陈某低头沉默,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一分钟,这样吧!就以你受伤情况鉴定的最高等级的下一个等级7为标准进行赔偿,你看这么样?陈某只好点头同意。在确定赔偿标准后,调解员根据陈某还要进行后期医疗和家庭生活困难的实际,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和人文关怀适当考虑陈某的实际困难,以负责任的态度和利于问题的解决等方面做起来罗某的工作。最终企业同意以7级伤残等级计算赔偿标准,超额支付后期医疗费,并且给予2万元的困难帮扶金,最终以企业向陈某支付16万的工伤补偿金圆满化解纠纷。
点评:调解员向当事方讲解相关工伤赔偿的法律法规,循循善诱地开展教育引导,将双方主张的差距缩小,然后通过阐明纠纷利弊,权衡双方的实际困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使当事人换位思考、互谅互让,化针尖对麦芒为握手言和,最终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圆满化解纠纷。
第五篇:精典案例:袁某杰和翁亚某工伤赔偿纠纷法律援助案
袁某杰和翁亚某工伤赔偿纠纷法律援助案
案件性质:民事诉讼
案由:劳动合同纠纷
受 援 人:袁贞杰
援助机构:莆田市法律援助中心
承办人员:林旭佣律师[福建重宇合众(莆田)律师事务所] 案情简介:
法律援助申请人袁贞杰,于2011年7月2日到福建省东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兴安名城工地从事模板工,工资每天人民币220元。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没有为袁贞杰办理工伤保险。不幸的意外事故发生在2011年8月9日上午8:30分左右,袁贞杰在该工地3号楼二层钉模板时,电锯被卡住没有抓住掉下来,砸伤右腿。后袁贞杰被工友送到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急救,共住院治疗了34天。事故造成袁贞杰右腿功能几近丧失,右腿无法弯曲,肌肉萎缩。2012年2月23日,袁贞杰向莆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递交了工伤认定申请书。
2012年3月20日,莆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依法作出莆人社工认[2012]2029号认定书,认定袁贞杰所受到的事故伤害为工伤。2012年5月16日经莆田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依法鉴定袁贞杰的劳动功能障碍为六级。2012年5月25日,袁贞杰向莆田市城厢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福建省东风建筑工程有限
公司赔偿申请人袁贞杰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和残疾就业补助、停工留薪期工资、经济补偿金等各项损失损失共计人民市372390元。但是,在袁贞杰提出该仲裁申请后,东风建筑工程公司向城厢区人民法院提出不服工伤认定的行政诉讼,同时,第三人翁亚豹(袁贞杰所在班组的木工组组长)也向城厢区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要求确定其与袁贞杰存在雇佣关系。仲裁庭鉴于仲裁结果,与袁贞杰的受伤到底是不是工伤,两者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因果关系,在仲裁之前,首先必须对工伤一事进行最终的确认。因此,仲裁庭依照法定程序中止了仲裁审理。
诉讼进行到这个时候,袁贞杰已经筋疲力尽。作为一个农民工,实在没有经济实力向用人单位继续进行诉讼维权。袁贞杰遂于2012年8月31日,向莆田市法律援助中心提交法律援助申请。莆田市法律援助中心经审查后,认为符合条件,正式批准给予法律援助,并指派福建重宇合众(莆田)律师事务所林旭佣律师具体承办。
承办经过:
本律师在接受法律指派后,向城厢区人民法院调取了案件的相关材料。经审查该案件,本案原告翁亚豹的诉讼请求为:
1、确认原告与被告袁贞杰的劳动关系是雇佣民事法律关系。
2、确认原告与被告签订的《协议书》合法有效。
3、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
在向被告袁贞杰调查后得知,该“兴安名城”建筑工程系福建省东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自然人翁亚豹根本没有任何资质,他也不可能有资质雇佣袁贞杰。袁贞杰的劳动关系实际上系与东风建筑存
在事实劳动关系。在确定上述情况后,本律师经征询当事人意见,代表被告方作如下答辩:
一、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的明文规定,以及城厢区人民法院和莆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均作出的《莆人社工认[2012]2029号认定工伤决定书》、《(2012)城行初字第38号行政判决书》,都认定了袁贞杰的用工主体为福建省东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其受伤系工伤。因此,本案即已依法认定袁贞杰的伤为工伤,其与福建省东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就不能违法再作出被告袁贞杰与翁亚豹个人存在什么雇佣关系的认定。原告诉讼的目的,本身就是在于滥用诉权,拖延工伤的赔付时间,增加农民工维权难度,让农民工知难而退。
二、原告对他的主张也未举出充分的证据加以证实,其诉求应予驳回。原告是案外人福建省东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带班组长,其欲对在公司内发生的工伤事故进行“大包大揽”,意图使其公司规避法律责任。但是,原告对自己的主张,却并没有举出充足证据证实其诉讼主张,因此,其诉讼请求应予驳回。
同时,根据原告翁亚豹的第二个诉讼请求,为确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们向城厢区人民法院提出反诉请求,请求依法撤销反诉人与被反诉人之间在2011年9月28日签订的《协议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第五十四条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2011年9月28日签订该协议的当时,袁贞杰的受伤未经司法鉴定。袁贞杰是农民工,法律意识相对谈泊,认知有限,六级的伤残只赔偿13000元,对于受害人袁贞杰来讲,这显然是极不公平的!所以上述根据法律的规定,这种情况,是依法可以予以撤销的。审理结果:
本案经过多方努力,最终于2012年10月24日,城厢区人民法院依法作出(2012)城民初字第2828号民事判决书,判决:
一、驳回原告翁亚豹的诉讼请求;
二、撤销袁贞杰与翁亚豹、福建省东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于2011年9月28日签订的《协议书》。
后续追踪:
本案终结后,莆田市城厢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案件得以继续进行,恢复审理工作。2012年11月12日,莆田市城厢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莆城劳仲案[2102]32号裁决书,裁决:被申请人福建省东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于裁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袁贞杰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和残疾就业补助、停工留薪期工资、住院伙食补助费、劳动能力鉴定费、经济补偿金共计人民币214768.32元。
律师点评:
当前房地产及建筑行业,很多企业私自违法将总承包项目中的某
个工程任务分包给无资质的第三人去承建。但是在出现安全事故后,作为项目承包人的建筑公司却拒绝承担法定义务,随便推出一个自然人或承包商来承担本应有公司承担的法律责任,故意逃避和规避法律上的赔偿责任。如果,每一个开发商、每一个建筑商,在工地上出了人身安全事故,都可以随便推了一个“黑包头”出来顶责,那我们这个社会还会有秩序可言!实际上,我国法律对这方面是有明确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二十六条 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应当持有依法取得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禁止建筑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禁止建筑施工企业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
同时,《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对这方面也是有明确规定的。该通知第四条,明确规定: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有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故,无论何种情况,本案的农民工袁贞杰与翁亚豹都不在雇佣关系,其与福建省东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直接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其受伤应视为工伤。虽然,受援助人历经了工伤认定、一审、二审,第三人确认存在雇佣关系之诉、仲裁等多起诉讼,但在莆田市法律援助中心和相关部门及社会其它人员大力支持和关心下,最终历经艰难,最终实现了农
民工维权。受援助人袁贞杰对诉讼的最终结果比较满意,该事件以终结,农民工的权利也得到了保障。这样,不仅维护了被告的合法权益,也维护社会的和谐安定,实现良好的社会效果。
福建重宇合众律师事务所林旭佣律师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