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消防物联网体系架构研究立项申请书(本站推荐)
消防物联网的系统架构研究
一、立项依据
(一)研究意义
二、城市消防物联网系统的建设基础
城市消防物联网系统的建设,是依托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平台,其技术标准参照《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技术规范》(GB50440-2007)、《消防通讯指挥系统设计规范》(GB50313-2000)、《消防通讯指挥系统施工和验收规范》(GB50401-2007)执行。
2.研究内容、目标
1.1感知层
消防物联网技术体系感知层是整个体系的基础层,主要功能是实现对监测目标的实时“追踪”、特征数据信息的提取,并将其上传至上层的网络层。由图1可以看出,此层分为两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数据采集,主要由监测目标上的传感设备、二维条形码、RFID、音视频多媒体模块来获取各类信息;第二单元是自组织组网和协同信息处理。之所以将自组织组网放在感知层,是考虑到在高层、超高层建筑及地卜超大空问等场所面临灭火、救援等应急事件时常会出现“无网可用”的窘境。为解决这种问题,需将现场临时组网设备与传感设备集成实现目标的监测和数据采集。第二单元涉及低速和中高速短距离传输技术(如WiFi, UWB, VFC.蓝牙等)、自组织组网技术(如Mesl,组网技术、Adhoe组网技术、ZigBee组网技术等)、协同信息处理技术以及传感网中问件技术。
1.2网络层
消防物联网技术体系网络层是整个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一层,负责接收卜一层感知层上传的特征值数据信息,并按照传输协议将数据信息打包上传至上层应用层。由图1可以看出,此层分为两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承载网支撑技术,包含卜一代承载网,即4U公众移动通信网TD-LTE和FDoriented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将应用程序的小同功
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问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应用S()八可以将传感层上传的数据按照小同的接口和协议进行解析、压缩、上传;中问件增强技术,将聚焦于消除信息孤岛,推动无边界信息流,支撑开放、动态、多变的物联网环境中的复杂应用系统,实现对分布于物联网之上的各种自建信息资源的简单、标准、快速、灵活、可信、协同和综合利用;云处理技术,利用协同同步处理技术,提高数据处理速度,包含云计算和云存储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平台系统的功效。
1.3应用层
消防物联网技术体系应用层是面向各类消防业务的一层,在此层中各类用户可以根据自身业务实现小同的功能。此层的主要功能是接收网络层的各类数据,针对小同业务数据建立小同服务组件,利用服务组件构建各类消防业务系统,为用户提供各类业务支持。由图1可以看出,此层分为两个单元。第一单元是业务中问件单元,主要由信息管理、服务管理、用户管理、终端管理、认证授权和计费管理六部分模块组成。第二单元是物联网应用单元,主要由六大功能子系统组成,分别是消防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子系统、消防设施远程监管子系统、危险源监管及预警子系统、消防装备物资管理子系统、智能营区管理
子系统和现场态势信息子系统。面向用户的各类消防物联网业务子系统主要体现在这一层面,具体各子系统应用笔者将进行详细阐述。
2消防物联网应用系统
2.1消防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消防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life cycle,简称“PLC")为指导理念,利用计算机技术、有/无线网络通信技术、二维码扫描确军析、RFID技术实现对消防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动态跟踪,实时动态获取消防产品的生命周期信息、空问位置信息,为消防产品的科学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消防产品生命周期管 理系统贯穿于消防产品全生命周期各阶段,是面向生产、销售、工程安装、维保服务、用户单位、产品质量监督、防火监督部门的开放性平台。利用二维条形码、RFID等可识别标签,消防产品从生产出厂就被赋予唯一的身份标志,在生产、运输、销售、安装、维保等各环节采集数据,由各环节用户依据各自规则将数据录入系统,用户可以方便地实现对消防产品的监管。消防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从消防产品的生产、检验、运输、销售、安装、维保、报废等环节进行全面监控,为
各类用户提供一个综合查询管理平台,一旦发现任何问
题可及时追溯可能出现问题的各个环节。图2为消防产
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工作流图。
感知消防支撑体系主要包含了城市消防监督管理、灭火应急救援、综合战勤保障3大感知系统。3大系统又由公共消防资源感知、火灾高危单位消防信息感知、重点消防薄弱场所消防信息感知、消防力量调度指挥感知、灾害现场处置力量分布感知、现场灾害态势感知、消防车辆装备感知、消防装备器材感知、灭火药剂动态感知、其他战勤保障物资感知等10个了系统组成。根据必要性、可行性、可操作性、经济性4个基本原则,该体系全面归纳总结出了市政消火栓、天 然水源取水点、人员调度、消防车分布、消防人员分布、火灾现场信息、受灾人员信息等78个与城市消防相关的具体感知对象,并对所有感知对象的现状、需求逐一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论证,逐项提出了明确的感知方案和预期目标,为城市消防物联网的发展规划和全面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架构和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3.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消火栓系统的应用
建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消火栓系统中使用物联网技术,可通过选取建筑现有消防系统的各设备状态信号,采用移动通信网络技术,通过监测泵房的水系统,对水池水量、喷淋泵及消火栓泵进出口压力、用量与动作方式、手自动状态,报警阀上下腔压力、压力开关、水流指示器、信号蝶阀、高位水箱水量、气压罐压力、稳压泵启停等动作状态全部可以实时监控,随时检查、维修,确保火灾发生时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消火栓系统的可靠性。
3.采用的方案和可行性技术 4.项目的特色和创新点 5.研究进程时间表 6.研究人员资质履历
第二篇:车联网体系架构分析
车联网体系结构与解决方案
背景介绍
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道路承载容量 在许多城市已达到饱和,交通安全、出行效率、环境保护等 问题日益突出。在此大背景下,汽车联网技术因其被期望 具有大幅度缓解交通拥堵、提高运输效率、提升现有道路 交通能力等功能,而成为当前一个关注重点和热点。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较早进行了智能交通和车辆信息 服务的研究与应用,2011 年 3 月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 与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共建车联网联合实验 室,4 月在重庆建立国内首个 “智能驾驶与车联网实验室” 等,充分表明当前国内外对车联网研究的迫切性和广泛性。
车联网与物联网
物联网是一个以互联网为主体,兼容各项信息技术,为社会不同领域提供可定制信息化服务的具有泛在化属性的信息基础平台。物联网的概念和内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不同阶段人们信息化需求的不断演进,因其接入 对象的广泛性、运用技术的复杂性、服务内容的不确定性以 及不同社会群体理解和追求上的差异性,很难用已有概念 和标准来准确完整地给出权威定义。然而,车联网概念的出 现,因其服务对象和应用需求明确、运用技术和领域相对集 中、实施和评价标准较为统一、社会应用和管理需求较为确 定,引起了业界的普遍关注,已被认为是物联网中最能够率先 突破应用领域的重要分支,并成为目前的研究重点和热点。
源于物联网的车联网,以车辆为基本信息单元,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改善道路交通状况、拓展信息交互方式, 进而实现智能交通管理,使物联网技术这一原本宽泛的概 念在现代交通环境中得以具体体现。本文立足物联网基础 理论和模型,以构建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智能交通系统为 背景,对车联网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通信架构及其关键 技术进行研究。
车联网基本概念和分类 车联网概念是物联网面向行业应用的概念实现。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 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网络体系,实现 任何物体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物联网不刻意强调物体的类型,更多的是强调物理世界信息的 获取和交换,以实现当前互联网未触及的物与物信息 交换领域。车联网是物联网概念的着陆点,将这个具 体的物理世界限定到车、路、人和城市上。车联网利 用装载在车辆上电子标签 RFID 获取车辆的行驶属性 和系统运行状态信息,通过 GPS 等全球定位技术获取车辆行驶位置等参数,通过 3G 等无线传输技术实 现信息传输和共享,通过RFID 和传感器获取道路、桥 梁等交通基础设施的使用状况,最后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实现对车辆运行监控以及提供各种交通综合服务。
从技术角度区分,车联网技术主要有电子标签技术、位置定位技术、无线传输 技术、数字广播技术、网络服务平台技术。
从系统交互角度,主要有车与车通信系统、车与 人通信系统、车与路通信系统、车与综合信息平台通 信系统、路与综合信息平台通信系统。车与车通信系统强调物与物之间的端到端通信。这种端到端的通信 使得任何一个车辆既可以成为服务器,也可以作为通 信终端。车与路通信系统使得车辆能够提前获取道路 基础设施的运营状况,如某条道路是否在维修,某个 桥洞是否积水过多等信息,以方便车辆的顺畅通行。车与综合信息平台通信系统是汇集车辆行驶状态等信 息,提供路况、车辆监控等综合统计性信息以及出行 提醒、安全行驶等个性化信息的综合性平台。路与综合信息平台通信系统目的是维护道路基础设施的运营 状况,以及时更换老化和运营状况不佳设备。
从应用角度区分,车联网技术可以分为监控应用系统、行车安全系统、动态路况信息系统、交通事件 保障系统等。监控应用系统主要用于政府部门或者车辆管理部门的运营监控和决策支持,主要分为两类系 统: 道路基础设施安全情况监控以及车辆行驶状况监 控。道路基础设施安全情况的监控主要是通过定时获 取道路、桥梁上安装的监控设备传回的检测信息,查看基础设施的破坏程度、应用状况等,为交通基础 设施的维护提供重要参考。车辆行驶状况监控主要是 监控车辆的行驶路线、行驶参数,如油耗,车况等信 息,为城市车流量分布提供可视化,为拥堵缓解提供 辅助决策。行车安全系统主要指 车辆行驶过程安全监 测以及分析车辆行驶行为后的安全建议。在车辆行驶 过程中,通过车联网信息的交互,可以获取前方道路 状况,规避安全交通事故等。如在雾天高速公路上前 方发生事故之后的主动规避等。另外通过上传和分析 车辆的油耗、行驶状态等参数,在服务器端进行车辆 信息挖掘,主动提供一些车辆行驶安全建议,如是否 需要去保养,是否需要更换某零部件。动态路况信息 系统主要利用行驶车辆的运行速度和 GPS 定位技术,获取道路行驶状况信息,实现路况动态信息的发布。交通事件保障系统主要利用车辆事故检测和报告机制,为事故的检测、规避、疏导等提供辅助支持。
总之,车联网以车、路、道路基础设施为基本节 点和信息源,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信息交互,从而 实现 “车 - 人 - 路 - 城市”的和谐统一。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的发展,应用 车联网技术的概念车、系统原型已蓬勃开展。
车联网关键技术分析
1.RFID 射频识别技术。车联网使用 RFID 技术结合已有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 等,构建一个由大量联网的 RFID 终端组成比互联网 更为庞大的物联网,因此 RFID 技术是实现车联网的 基础技术。我国 RFID 缺乏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在 超高频 RFID 方面。
RFID工作原理
2. 传感技术。利用传感器及汽车总线采集车 辆、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运行参数等传感技术需 要根据不同物体的运行参数进行定制。如车需要油 耗、刹车、发动机等运行参数,而桥梁需要压力、老 化程度等参数。传感技术是实现车联网数据采集的关 键技术。
3.无线传输技术。无线传输技术将传感器采集得到的数据发送至服务器或其它终端,或者接收控 制指令完成物体远程控制。只有通过无线传输技术,才能实现信息的交换和共享。
4.云计算技术。对采集获取的物体数据进行 综合加工分析,并提供各类综合服务。车联网系统通 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 云计算所提供的服务。
5.车联网标准体系。标准是一个产业兴起的 重要标志。车联网只有建立一套易用、统一的标准体 系,才能实现不同物体之间的相互通信,不同车联网 系统的融合,才能带动汽车、交通产业的快速发展。
6.车联网安全体系。包括车联网物体信息化 之后的安全度、传输器安全度、传输技术安全以及服务端安全。安全是保障车联网系统能够快速推广的 前提。
7.定位技术。通过 GSP、无线定位技术等提高当前车联网中物体的位置精度。通过定位精度的提 高,将准确获取车辆行驶位置,提高实时路况精准 度、交通事件定位精确度。
车联网体系结构
感知层,承担车辆自身与道路交通信息的全面感知和采集,是 车联网的神经末梢,也是车联网“一枝独秀”于物联网的最 显著部分。通过传感器、RFID、车辆定位等技术,实时感知 车况及控制系统、道路环境、车辆与车辆、车辆与人、车辆 与道路基础设施、车辆当前位置等信息,为车联网应用提 供全面、原始的终端信息服务。网络层,通过制定专用的能够协同异构网络通信需要的网络架构和协议模型,整合感知层的数据;通过向应用层屏蔽 通信网络的类型,为应用程序提供透明的信息传输服务; 通过对云计算、虚拟化等技术的综合应用,充分利用现有 网络资源,为上层应用提供强大的应用支撑。
应用层,车联网的各项应用必须在现有网络体系和协议的基础 上,兼容未来可能的网络拓展功能。应用需求是推动车联网技术发展的源动力,车联网在实现智能交通管理、车辆安全控 制、交通事件预警等高端功能的同时,还应为车联网用户 提供车辆信息查询、信息订阅、事件告知等各类服务功能。
安全能力,车联网的通信特点制约着车联网信息的安全性和通信能力。安全能力为车联网提供密钥管理和身份鉴别能 力,确保入网车辆信息的真实性;提供信息的安全保护功 能,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破坏、篡改和丢弃;提供准 确的位置信息,实现对车辆的定位和路径回溯;提供精确的时钟信息,保证车联网实时业务尤其是安全应用在时间上 的同步。管理能力,作为车联网的控制中心,管理能力提供对入网车辆信 息和路况信息的管理能力,实现车辆之间、车辆与道路基 础设施之间以及不同网络之间的自由、无缝切换;实现车 联网通信的 QoS 管理,根据不同的入网车辆信息及业务类型,提供不同的网络优先级服务。
车联网需求和挑战 车联网本质上是物联网技术的一种应用形式,物 联网的挑战同样也给车联网的实施带来挑战。同时由于车联网由于车辆数量的急剧膨胀,也面临巨大的需 求。车联网面临的主要需求和挑战有: 1)车联网信息的统一标识问题。为实现物体 的互联互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统一编码问题。车 联网的发展需要有一个统一的物品编码体系,尤其是 国家物品编码标准体系。这个统一的物品编码体系是 车联网系统实现信息互联互通的关键。但目前由于车 联网概念刚刚兴起,相关的统一编码规范还未出台,各个示范原型系统根据各自需求,建立起独立的编码 识别体系。这为后续行业内不同系统乃至不同行业之 间的互联互通带来了障碍。
2)网络接入时的 IP 地址问题。车联网中的每 个物品都需要在网络中被寻址,就需要一个地址。由 于 IPv4 资源即将耗尽,而过渡到 IPv6 又是一个漫长 的过程。包括设备、软件、网络、运营商等都存在兼 容问题。
3)采集设备的信息化程度低。目前道路、桥 梁等交通基础设施并没有实现电子化管理,其智能程 度较低。传统的设备通过传感器、采集设备等信息化 处理才能具备联网能力。这些交通基础设施的信息化 改造覆盖面广,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都是目前车 联网实现终端信息化改造所面临的问题。4)车联网信息安全问题。车联网的安全问题 主要来源于3 个方面: 传统互联网的安全问题、物联网带来的安全问题以及车联网本身的安全问题。车联 网中的数据传输和消息交换还未有特定的标准,因此 缺乏统一的安全保护体系。车联网中节点数量庞大,且以集群方式存在,因此会导致在数据传播时,由于大量机器的数据发送使网络拥塞。车联网中的感知节 点部署在行驶车辆等设施中,如果遭到攻击者破坏,很容易造成生命危险、道路设施破坏等。因此,车联 网中的信息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影响着车联网的未来 发展和实施力度。
5)车联网相关软件和服务产业链的成熟度。目前 车联网概念刚刚兴起,还未出现较为成熟的软件平台和 服务应用。而交通行业往往需要较高的安全要求,如保 证行车安全等。如果相关软硬件平台未经过大规模应用 测试,势必对车联网的应用前途大打折扣。6)相关技术兼容度。车联网是一个相关技术 的集成体,包括传感器技术、识别技术、计算技术、软件技术、纳米技术、嵌入式智能技术等。任何一个 技术的不兼容或者基础薄弱,都会造成整个车联网系 统的推广难度。
总结
车联网是一种全新的网络应用, 是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中的应用体现,是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基础。经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车联网是下一代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是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的典型示范应用。车联网将带动汽车和交通产业的高速发展。
另一方面,车联网技术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总体来看该领域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对各项关键技术 的研究都还不够完善,已提出的一些原型系统离实用 还有很大差距,还需要研究者继续不断的努力。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车联网将实现 “车 - 人 - 路 -城市”之间的和谐统一发展。
参考文献:
1)《车联网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 兰州交通大学 王建强,吴辰文,李晓军; 2)《车联网技术初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
诸彤宇,王家川,陈智宏;
3)《车联网体系结构及感知层关键技术研究》
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警官学院公安科技系 王 群,钱焕延
第三篇:物联网行业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物联网行业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名称:物联网行业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申报单位:xxx
联系人:xxx
电话:xxxx
传真:xxxx
编写时间:xxxx
主管部门:xxxx
撰稿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撰稿时间:2013年5月2日
第一章研究概述
第一节产品定义
第二节研究背景
我国物联网应用总体上处于发展初期,许多领域积极开展了物联网的应用探索与试点,但在应用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目前我国已开展了一系列试点和示范项目,在电网、交通、物流、智能家居、节能环保、工业自动控制、医疗卫生、精细农牧业、金融服务业、公共安全等领域取得了初步进展。2011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2627.4亿元,同比增长30.2%。其中,支撑层、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应用层规模分别为71.9亿元、577.1亿元、870.0亿元、984.3亿元和124.1亿元,各层在整个产业中的占比分别为2.7%、22.0%、33.1%、37.5%和4.7%。相比其它各层而言,物联网应用层的规模明显偏小,说明我国的物联网应用尚处起步阶段。2012年,我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3650亿元,比2011年增长38.6%。从智能安防到智能电网,从二维码普及到“智慧城市”落地,作为被寄予厚望的新兴产业,物联网正四处开花,悄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相关配套的完善,在未来几年,技术与标准国产化、运营与管理体系化、产业草根化将成为我国物联网发展的三大趋势。预计,2013年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市场规模为48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14%,2017年的市场规模约为11038亿元,同比增长20.48%。
第三节研究目的第四节研究方法
第五节调研范围
第六节公司介绍
第七节研究结论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
第一节 物联网项目建设背景
一、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在政府大力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国家的一系列促进政策措施成为中国RFID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来源,各部委合力推动RFID应用示范工程,智能电网、智能交通、金融服务、物流仓储、医疗健康、食品安全等RFID相关重点应用项目数量明显增加,范围迅速扩大;商品防伪、资产管理、工业管理等企业市场需求开始升温,中国RFID产业终于迎来了渴盼已久的蓬勃发展的春天,市场规模迅速增长,技术应用全面加快,产业链快速发展壮大,我国RFID产业2011年正式进入发展的成长期阶段,RFID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应用需求更加广泛、规模化应用层出不穷。2012年中国RFID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比2011年增长49.2%,市场规模达到268.1亿元。中国RFID市场发展进入良性的发展轨道。RFID 系统包括标签及封装、读写机具、软件和系统集成服务,软件包括中间件和应用系统。标签及封装产品市场在RFID 系统中所占的比重最大,2012 年标签及封装市场的比重为33.1%,读写机具占22.9%,软件占12.2%,系统集成服务占31.8%。
二、项目发起人以及发起缘由
第二节 建设条件分析
本项目产品市场容量大,项目建设规模适度,且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项目建设非常必要。项目各项建设条件落实,工程技术方案切实可行,节能、环保、消防及安全卫生措施有效,项目实施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项目所需资金基本落实,预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好,经济合理,因而本项目是可行的。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是今后物联网行业的一个发展方向,是有较强的经济寿命期。项目产品销路有保证,该产品市场潜力很大。同时,项目生产规模合理,原辅材料、动力来源稳定,有可靠保证。项目采用工艺技术和设备是先进的,技术是可行的。项目在收益上是较高的,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3.28年。经过不定性分析,项目是有较强抗风险能力。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项目是可行的,应尽快开工建设。
一、建设条件(地质、气候、交通、公用设施、征地拆迁工作、施工等)
二、其它条件分析(政策、资源、法律法规等)
三、资源条件评价
第三节 物联网项目建设必要性
第四节 物联网项目建设可行性
一、经济可行性
二、政策可行性
三、技术可行性
四、模式可行性
五、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行性
第三章中国物联网行业相关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物联网行业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第二节重点企业生产设备及技术路线分析
第三节物联网产品研发趋势分析
第四章2006年-2010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行业现状、市场容量及发展趋势
第一节物联网行业发展历程与发展特点
第二节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及趋势分析
第三节中国物联网产品不同类型(厚度,宽度,冷热扎,型号,成分等)产销分析
第四节2006年-2010年中国物联网下游细分市场需求规模及趋势分析
第五节中国物联网行业供求关系分析
一 : 行业供求现状
二 : 行业新增投资及扩张情况
三 : 行业扩张对利润水平的影响
第五章世界物联网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2007年发展现状分析以及未来几年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2006年-2010年行业产销规模分析
第三节世界主要生产国分析
第四节中国在世界物联网行业中的综合竞争力分析
第六章中国物联网行业重点企业竞争力对比分析(实地调研)重点企业研究对象
第一节公司资本运营及组织结构
第二节2006年-2010年企业细分钢种型号的产销规模
第三节生产布局与产能扩张计划
第四节企业技术革新能力分析
第五节产品结构及定价能力分析
第六节信息化系统分析
第七节市场营销网络及客户关系分析
第八节联盟,并购和合资现状与趋势分析
第九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以及建议
第七章中国物联网产品重点加工中心调研
第一节物联网加工能力对比分析
第二节物联网加工设备
第三节主要客户群体对比分析
第四节覆盖区域对比分析
第八章中国物联网产品需求结构分析(对每一个细分行业的重点用户进行调研,调研覆盖率达到了30%以上,重点行业的调研覆盖率达到了50%以上。
下游需求用户细分
第一节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行业分析,集中度,重点企业分析)
第二节下游细分行业对物联网产品需求特征分析
第三节2006年-2010年下游细分行业对物联网产品需求规模及趋势
第四节下游重点用户对物联网产品的采购需求及采购计划
第九章
中国物联网行业竞争策略及战略建议
第四篇:消防监控物联网解决方案
消防监控物联网解决方案
兼容标准
GB 26875-2011《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GB50440-2007《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技术规范》。GB16806-2006《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传输设备》。
构建消防监控物联网,为政府、企业、重点防护区提供开放的消防监控物联网解决方案。
第五篇:物联网研究现状
请输入标题
物联网具有广阔的行业应用需求,但各行业发展并不均衡,整体来看,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技术、标准、产品以及市场并不成熟。细分市场方面,交通、安防、物流、零售、电力、金融、环保、医疗等将成为物联网行业应用的重点领域,但由于不同行业在物联网政策倾向、技术与市场成熟度、市场需求等方面差别较大,物联网的细分市场发展差距很大。
研究显示:“政策先行,技术主导,需求驱动”将成为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2010年,中国政府将出台一系列物联网发展相关的产业政策,国务院、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都有可能出台相关产业扶持政策来加速促进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与此同时,各省市和产业园区也将会有相关的配套扶持政策出台,江苏省无锡市、北京中关村科技园等将有可能成为地方政策出台的先行者。
行业应用将成为未来几年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研究发现:智能交通、城市安防、智能电网等行业市场成熟度较高,这些行业传感技术成熟,政府扶持力度大,在许多城市已经开始规模化应用,市场前景广阔,投资机会巨大,将成为未来几年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医疗卫生、家庭、个人等领域的智能传感应用则需要较长的时间,技术、标准均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大多产品还处于试验阶段,短时间内不会大规模应用。
我国物联网产业现状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2011-9-19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
我国物联网应用方向明确,推动有条件的制造企业通过物联网应用向服务转型是政府未来5年的重要工作方针,重点发展领域在精细农牧业、工业智能生产、交通物流、电网、金融、医疗卫生、公共管理等领域。2010年政府首次在工作报告提及物联网,2011年明确提出加快物联网研发应用。财政部4月份出台《物联网专项基金管理办法》,希望通过专项基金引导加快产业培育和发展,专项基金主要用于物联网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标准研究与制订、应用示范与推广、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的项目支持。
城镇化是我国向工业化、现代化国家发展过程中一种社会变迁的必然。我国城镇化率已经从1978年的17。9%发展到2010年的49。7%,但仅仅达到全球平均水平,距离发达国家仍有不小差距。“十二五”规划要求,到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要达到51。5%,届时我国城镇人口将达到7亿。城镇化快速发展必然直接带来对城市管理的问题,例如社会保险、医疗、就业、安防、交通等。而信息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城镇化建设加快卫生社保地位提升
公共卫生信息化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中重要的环节在新医改方案中首次被提出。与医院医
疗信息化不同,公共卫生信息化更侧重于建立区域化的网络平台,将区域内乃至全国的医疗机构相连接,达到医疗资源共享和统一管理的目的。新医改要求卫生信息化建立并使用共享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在三年内为居民建立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社保、卫生信息化。
截止到2008年底,我国社保信息化基础设施基本建设完成,下一步是重点建设和完善基金监管、联网监测、宏观决策、公共服务、财务管理等系统。在社保行业中,决策型系统开发、升级维护等服务类业务是社保信息化系统建设主要内容,系统维护成本将会大幅度提升。随着社保系统的规模、复杂度、数据量的不断扩大,信息系统网络的扩张及衔接将衍生出大量的信息服务业务“国4号文”明确指出,鼓励政府部门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将电子政务建设和数据处理工作中的一般性业务发包给专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社会保障系统是政府首先要落实的信息化方向之一,政府对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财政投入也持续加大。“十一五”期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从2005年的1818亿上升到2010年的9081亿,复合增长率38%,预计“十二五”期间相关投资将会成倍增长。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作者:李玲选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11-9-17 16:26:16
摘要:物联网是继计算机、国际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作为一个新型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也可以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技术上的动力。通过对物联网在国内的发展进程进行概要回顾,探索性地分析了物联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未来物联网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物联网;感知中国;智慧地球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4-5891-02
The Research of Development about the Internet of Tings in China
LI Ling-xuan
(Puyang Vocational and Techical College, Puyang 457000, China)
Abstract: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s the the third wave after computer,and the Internet about the world information industry.As a new industry, It's development prospects are very broad, and can provide technical power forglobal economic recovery.Through the development review process in summary about The Internet of Tings,exploratory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final thing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were prospect.Key words: the internet of things;feel China;globe wides
物联网的概念早在1999年就提出来了,当时被称之为传感网。在2005年11月27日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峰会上,ITU(国际电信联盟)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第一次从技术层面上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简单地说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互联网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而物联网不仅能实现人与人之间、也能实现人与物之间甚至物与物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交互。从本质上讲,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但绝非互联网的翻版。目前,物联网的比较通俗的定义是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处理,从而实现大范围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1]。中国物联网的发展概况
国际上,物联网在美、欧、日、韩等少数国家起步较早,实力较强。在我国,1999年在中科院就开始了传感网的研究工作,并在传感网的不少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2004年在我国的金卡工程办公室就曾提出RFID最终的应用成果之一就是要形成一个人与人或者物体与物体之间互通、互联的物联网;2005 年10月,我国成立了“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主要开展电子标签标准的制定与研究工作;中国移动物联网运营中心于2006
年底在重庆成立;中国电信在2008年的通信展上展示了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家居”;中国科学院于2009年6月10日发布了《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中国至2050年信息科技发展路线图》较详细地描绘出了物联网发展的路线;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9年8月7日到无锡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视察时提出了:要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也称之为“感知中国”中心;全国高校首家物联网研究院于2009 年9 月10日在南京邮电大学正式挂牌成立;经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09 年9月11日组建了“物联网”标准工作组;江苏无锡于2009 年11月3日建成了国家传感信息中心并获得了国务院批准同意;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于2010 年6 月8 日在北京成立,更好地推进了物联网技术和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0 年6 月22日在上海开幕的“2010 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上宣称物联网已正式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中国电信物联网应用和推广中心等60 多家单位于2010 年7 月加入国内首个物联网联盟,这将大力促进物联网产业链上的各方协同进步、努力创新、共同发展。201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设高性能宽带信息网,加快实现“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示范应用。这已是“物联网”连续第二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表明物联网的发展已进入到了国家层面的实施阶段[2]。
表1 国内外物联网发展轨迹
目前我国的物联网产业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链,从原材料、技术支撑、器件生产、系统集成到网络的各个环节中国都有一定的话语权,是目前世界上少数能实现物联网产业化的国家之一,也是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国之一。目前中国物联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1)物联网应用开发的行业参与特点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其发展
物联网不仅仅是一个可传感的网络,更重要的是必须要各个行业参与进来进行应用开发,只有这样才能根据行业的特点,进行深入和有针对性的研究与开发。物联网运营商和技术企业无法理解各个行业的要求和特点,所以物联网的应用开发不能只依靠运营商,也不能只依靠物联网企业。物联网业的发展急需一个完整物联网的体系基本形成,更需要一些示范性的案例进行带动,只有这样才能使更多的传统行业感受到物联网的应用价值,才能投入到物联网的发展建设中来。
2)标签物拥有者的个人隐私如何受到保护是物联网技术及推广的关键问题。
物联网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技术就是射频识别技术,而电子标签是射频识别技术的基础,通常情况下标签是要被预先嵌入物品中的,但由于物品的主人并不能够觉察该物品预先已嵌入有电子标签以及物品本身可能会不受控制地被扫描、定位和追踪,这将会对个人隐私造成一定的侵犯。所以说确保标签物拥有者的个人隐私不被侵犯,成为射频识别技术甚至物联网推广的关键问题。这就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还会涉及到政治和法律方面的问题。
3)物联网的商业模式还不成熟,体系还不完善
在中国,物联网产业链各厂商各自为战,随着大物联网概念的横空出世,各厂商融合的商用新模式有待完善。中国移动通信研究所的所长于蓉蓉就曾表示,“要想发展成熟的商业模式,就必须打破行业壁垒、充分改进和完善政策环境,要不断地进行共赢模式的改革和探索”。
4)物联网的发展急需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出台
物联网的发展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涉及到各个行业,需要多个行业的多种力量的融合。这就要求国家在产业政策的制定和立法上走在前面,制定出适合物联网行业发展的政策及法规,从而保证物联网行业的正常、稳定和健康发展。比如在二战后的美国,经济上并不十分强大,但自从美国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以后,不但是政府进行直接投资,而且在产业政策上也给予大力支持,使美国的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目前世界上PC和互联网的信息产业几乎完全控制在美国人的手中,美国从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之外,甚至在文化的传播、价值观的影响上都起了巨大作用。所以说对于复杂而庞大的新兴的物联网产业,一定要有政府的政策支持要走在前面,政府必须投入专门的人和专门的组织机构来研究和协调,才能使物联网能有真正意义的发展。
5)物联网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标准的统一与协调
目前互联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就是得益于标准化做得丰常好,网络体系结构的标准化的工业协议TCP/IP协议、路由协议及终端操作系统,这些标准都是全球统一的,使得我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使用任一台能联网的电脑都能很方便地沟通和交流。在物联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其相关技术如传感识别技术、信息传输技术、终端应用技术等都会有新的突破和创新,如果多种不同的技术方案各行其道,那结果将是无法预见的也会是灾难性的,会导致大量的专用物联网之间相互连通,不能形成规模经济更不能降低研发成本,更不能形成一种整体的、统一的商业模式。因此,加快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的标准机制,是物联网面临的现实问题,如果一开始把这个问题解决好,就会使物联网行业快速发展,相反将积重难返,以后有了问题就很难解决。
6)管理平台尚未成熟,是大物联网发展的重要障碍
一说物联网,人们分习惯性地想到RFID,但RFID只是感知技术,目前的感知技术虽然不十分成熟,但是相对来说开发起来并不难。物联网发展的瓶颈问题在于网,而不是在于物。感知是相对容易的,对于已感知的信息,没有一个完善的网络体系进行管理和整合,那这个已感知的信息就没有意存在的意义。从这一点来说,建立一个覆盖全国的、具有庞大规模的,综合性的物联网业务管理平台,把各种方法获取的传感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然后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进行有目的性的传输,将是一个大的课题。对于
一个中小型的企业可以开发出传感技术,也可以开发出传感的某种应用,但是它无法建立起一个覆盖全国的高效率的综合的网络。如果没有这个一个广泛的统一的网络管理平台,各自为政,其结果一定是效率低,成本高,发展起来是相当困难的,也可以说是近乎不可能的。对于要建设的这个平台,电信运营商最有可能会是最有力建设者,在平台的建设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新的管理平台建设者出现[3]。未来物联网发展的展望
欧洲智能系统集成技术平台(EPoSS)在《Internet of Things in 2020》报告中就曾分析预测,未来的物联网发展将会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10 年之前,RFID 会被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和制药领域,这一点已得到了证实;第二阶段是2010年到2015 年,物体互联;第三阶段是2015年到2020年,物体进入半智能化;第四阶段是2020 年之后,物体进入全智能化。美国的权威咨询机构forrester 也曾预测: 到2020 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会比人与人通信的业务高出30倍之多,那时人类社会将正式进入物联网时代。但就现阶段而言,物联网的许多相关技术仍不太成熟,也有很多技术正在开发测试阶段,离不同系统之间的相互融合、物与物之间的普遍互联的目标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尽管有距离,但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仍可以看到许多物联网的应用场合,如远程防盗、电力系统的远程抄表等,当然这些只是物联网的应用的雏形,尚未形成一个庞大的、整体的网络。在未来,物联网将会颠覆我们目前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在我国,政府不论从政策上和资金上都高度关注、重视物联网的研究工作,物联网已成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扶持项目之一,我深信,我国一定能把握住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契机,有力地推动世界第三次信息产业的发展,使物联网产业成为推动我国产业升级,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对此,让我们拭目以待。参考文献:
[1] 唐亮.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与产业链分析[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0.[2] 陈柳钦,物联网:现状·动向·瓶颈[J].新经济导刊,2010(9):77-93.[3] 张方风,申贵成.我国物联网发展思考[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0,20(3):247-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