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02:07: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县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县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研报告》。

第一篇:县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研报告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中,对我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出以下调查。

一、县域经济发展方式

在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大人民干部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中排名第32位。,全县生产总值158.22亿元;其中一产增加值为12.37亿元,二产增加值为106.54亿元,三产增加值为39.31亿元。今年初,海盐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临港产业基地、文化休闲胜地、开放和谐福地,全力打造滨海新城的“一城三地”发展战略以后,县境内沉睡千年的53..5公里自然海岸线开始苏醒,临港地区成为我县经济新的增长点。临港产业的兴起驱动了三次产业的进一步优化,综合实力持续增强。至10月,海盐县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125.3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3%,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将比去年增长10%左右。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是:

(一)优化第一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特色农业

海盐县原是以种植水稻、棉花为主,兼营蚕桑、畜牧的农业县。农业在全县生产总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逐步趋向合理。传统的产业经过品种改良和技术改造,形成了“膳博士”猪肉、“尼松野鸭”“海盐大头菜”、“一口香茄子”等一些品牌,增加了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密梨、柑桔、葡萄、青蟹、河蟹、黄鳝、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等特种种养业蓬勃兴起,并逐渐形成规模。至今年10月,全县已有25家农业龙头企业,31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使第一产业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至今年10月底,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3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7%。

(二)工业兴县,二产快速发展

近年来,海盐县深入开展“合力兴工”活动,坚持引内与引外并举的方针,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振兴工业。今年,随着“一城三地”战略的实施,临港地区的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海盐更受国内外投资者的关注。今年1至10月,累计新批外资项目23个,增资项目15个,合同利用外资2.42美元,完成年计划的91.7%,实到外资9928.55,同比增长75%,完成年计划的99.3%;新批县外内资项目103个,实际引进内资93000万元,同比增长41.3%,完成年计划的71.7%。国内外企业的入驻及内外资金的引进,使海盐县的工业生产走上了快速道,在全县生产总值中成为“大哥大”。

随着改革开放步子的加快,海盐县对外贸易也不断发展。至10月底,海盐县进出口总额达8.69亿美元,增长42.62%,其中出口总额达7.4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2%。其中紧固件、玩具等特色产品出口增长60%、501.4%,占全部出口额的比重分别达到36.9%和10.3%。

至今年10月底,全县完成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4.84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为80.7亿元,增加6.3%。

(三)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现代服务业

海盐县海海岸线绵长,海涂平缓、辽阔,是一块兴建外海码头、从事现代物流业的风水宝地。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县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外海码头、港口物流的步伐也不断加快。今年8月,秦山港务1个5000吨级的外海码头建成投入运行。至10月底,浙江林龙集团公司的1个3000吨级的外海码头主体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95%。两个2万吨级的公用码头项目已委托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完成了项目建议书的初步编制,并完成了这两个码头沿线初步的地质勘察和水深、水下地形的测量工作。

海盐县又有南北湖、秦山核电、白塔山、绮园等旅游资源。南北湖风景区通过核心区整治、景点建设,风景更加优美,游客量迅速增加,今年1至10月,已接待国内外游客137.95人次,旅游收入达9.98亿元。

商贸业随着海盐县经济的发展也日益繁荣。目前海盐县已登记注册的各类商品交易市场25家,其中可称为专业市场的有农副产品综合市场、木材市场、泰发车城、中国国际紧固件五金城、海安汽贸汽配城和二手车交易市场5家。

随着“一城三地”战略的深入实施,海盐县三产也发展迅速。第三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也不断加大。今年1至10月底,第三产业增加值已达到33.1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8%。

二、海盐县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宏观我县经济发展的现状可谓不错,但微观一、三、三产业的发展方式,不难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目前海盐县办县经济发展方式还是依靠第二产业带动,还没有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次产业发展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1、第一产业。由于小城镇建设滞缓,影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由于农村土地流转机制还不完善,影响了要素的集聚。因此,农业产业化程度还不高。传统农业在农业总收入中还占有相当高的比例。优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的程度还不高。

2、第二产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的企业比例较高,产业链还没有形成。再加上节能排污指标趋紧,企业发展的形势日趋严竣。海盐县的外贸产品集中于紧固件、玩具、服装等几类传统优势出口商品,面临着出口政策调整的影响、人民币升值的冲击及国际贸易摩擦的风险,产业升级迫在眉捷。

3、第三产业。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海盐县是临港地区,有着丰富的岸线资源,还有海河联运的优势。利用岸线及海河联运的资源,兴建码头、发展物流可以说是实现海盐县经济新增长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步子还迈得不快。海盐县有南北湖、秦山核电站、白塔山、杭州湾跨海大桥、绮园、天宁寺等名胜古迹,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近年来,旅游资源虽然在不断加大开发力度,成效也比较明显,但旅游资源还没有得到整合,设施还不够完善。按照市场发展阶段标准划分,海盐县部分专业市场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多数还处于低级市场形态,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市场还未形成。

三、转变海盐县经济发展方式的设想

面对海盐县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如何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实现我县经济新的增长。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胡锦涛同志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领先第二产业推动向领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领先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领先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胡锦涛同志的报告,结合海盐县的实际,对转变海盐县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以下设想:

(一)优化第一产业

新农村建设是优化第一产业的有效载体。要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社会主新农村建设为契机,致力农村经济转达型。一是要全力推进中心镇建设。根据“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要素集聚、合理错位发展”的原则,建设新型城镇,打造特色产业,提升产业集聚水平,逐步形成与新型城镇相适应的布局合理、行业齐全、业态先进的商贸服务体系,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加快转变。二是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业特色产业。在海盐县农村经济发展中生猪、水果蔬菜、淡水养殖、花卉苗木等已显示出比较优势。要继续做大、做优这些产业。三是要大力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经纪人、种养大户等各类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经营主体。四是要实施农民自主创业“领头雁”工程,培育一支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经营需要的农业经营人才队伍。五是要规划建设面向长三角的区域性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进一步拓宽农副产品销售的渠道。

(二)做强第二产业

工业是强县之本。必须坚持走工业强县的道路,根据海盐县工业发展的实际,要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一是要优化结构,加快发展临港工业。按照《海盐县临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空间布局、发展重点,选择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符合临港元产业发展规划有好、大、优落户临港地区。通过好、大、优项目建设的带动,推进工业结构升级,提升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壮大支柱产业集群,形成以临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提高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二是要实施“名牌工程”,走品牌经济之路。针对我县特色优势产业,制订品牌建设规划,打造海盐产品、行业品牌,做强我县现有企业。三是要推进民营经济发展。中小企业对县域经济发展有着独特功能和作用,是解决就业、开发资源的有效载体。要进一步拓展全民创业领域,畅通创业通道,支持各类民营创业主体进入垄断性行业和领域,进入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进入社会事业领域,进入金融服务业。

(三)做大第三产业

我县三产的潜力还相当大,挖掘潜力,做大三产,是转变我县经济发展方式的明智选择。一是按照《海盐县临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建设“浙北重要的区域性物流转换中心”的发展思路,加大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构筑外海码头、物流基地的建设平台。引进外海码头、物流企业等重大项目。二是整合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按照“先进、开放、绿色、休闲”的发展目标,整合南北湖风景区、秦山核电、大桥观光、白塔山海岛等旅游资源,形成海盐旅游的大格局,并以旅游业带动宾馆、饭店、商贸等消费需求。三是壮大城市经济。按照“整治、提升老城,规划、建设新城”的城市发展目标,加快老城区整治步伐,同时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有序推进滨海新区建设,构筑一个集商务、旅游、休闲、文化于一体的自然生态良好、文化品位高尚、滨海特色鲜明的城市新区。四是加快专业市场建设。乘杭州湾跨海大桥、杭浦高速的建成通车,我县成为浙北乃至长三角区域性的交通节点的机会,采取整合提升、培育扶持、引进建设等各种措施,加快发展专业市场。以大市场、促进我县三产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相互间是由内在联系的,在发展中,要努力寻找互相之间的联系点和结合点,积极探索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的新路子,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转变。

四、加快海盐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建议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十七大的号召,也是实现县域经济新增长的必然选择。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这里提出以下建议:

(一)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工作机制

创新是发展的核心。党的十七大号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省委号召“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建议在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发展战略中,一定要树立起创新的理念,创新工作机制,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获取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空间。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一审一核”和职能归并,简化审批程序,强化后续监管。推行“下沉式”的管理体制,按照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原则,下放权限,扩权强镇,增强镇(区)基层发展活力。二是创新考核机制。建议建立以亩均投入、亩均销售、亩均税收论英雄,以单位减排、单位节能、单位降耗论英雄的考核机制,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的加快转变。三是开展土地股份合作试点。研究制定土地股权的界定、设置、分配、管理等方面的操作细则,探索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机制。四是建立倒逼机制。提高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加大差别电价的实施力度。制订淘汰劣势产业的相关标准。从产业能效、土地集约、环境保护、投入产出、工艺技术等方面,提出界定有关淘汰劣势行业和企业的标准。同时制定鼓励劣势企业退出的相关政策,加快淘汰劣势行业和企业,促使产业主体提升层次。五是创新融资机制。进一步加强银企合作,做好银企抵押融资、项目包装融资。引进县外商业银行,搭建融资新平台,探索政府直接融资新途径。同时,搭建外资、内资、民资融资的新平台,尽可能让项目建设的资金从多渠道涌入,突破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缺乏的瓶颈。

(二)开展招商引资,增强发展动力

县域经济的发展要靠项目作支撑。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需要大项目作引领。因此,可以说招商引资是加快海盐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眼下,杭州湾跨海大桥即将通车,海盐县打造“一城三地”的发展战略已经明确,“以港兴区、港区联动”的经济发展新格局已经形成。建议抓住机遇引进与港区开发关联度高的大项目,延伸产业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建好平台,增强吸引力。加快海盐东段的围涂工程建设,抓紧实施海河联运规划内的内河航道改造工程,加大县开发区、海盐港区内的道路、电、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构筑招商引资的平台,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客商来海盐投资创业。二是实施接轨战略,拓宽招商引资路子。利用我县与上海地相连、人相亲的优势,深入实施接轨上海、长三角的战略。利用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的机遇,主动承接杭州、宁波、慈溪等地的产业转移。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围绕“提升传统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临港产业”的总体思路,坚持引内和引外并举,完善产业招商、节会招商、“以民引外”,“以外引外”。积极探索网络招商、中介招商与代理招商,构建立体招商体系,扩大覆盖面,提高成功率。

(三)引进高新技术,培养各类人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要广泛开展技术协作,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因此,建议:一是要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协作,运用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改造我县传统的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引进人才。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人。要从转变我县经济发展方式的实际出发,不拘一格引进人才,特别是各类科技人才,培育人才高地。三是培训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随着“一城三地”战略的深入实施,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的市场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因此,要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技能,以满足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同时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党中央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海盐县委、县政府也已作出了部署,我们相信只要按照党中央及县委、县政府的部署,理清发展思路,扎扎实实地工作,海盐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定会不断加快,海盐经济一定会出现新的腾飞!

第二篇:县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研报告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中,对我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出以下调查。

一、县域经济发展方式

在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大人民干部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中排名第32位。,全县生产总值158.22亿元;其中一产增加值为12.37亿元,二产增加值为106.54亿元,三产增加值为39.31亿元。今年初,海盐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临港产业基地、文化休闲胜地、开放和谐福地,全力打造滨海新城的“一城三地”发展战略以后,县境内沉睡千年的53..5公里自然海岸线开始苏醒,临港地区成为我县经济新的增长点。临港产业的兴起驱动了三次产业的进一步优化,综合实力持续增强。至10月,海盐县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125.3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3%,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将比去年增长10%左右。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是:

(一)优化第一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特色农业

海盐县原是以种植水稻、棉花为主,兼营蚕桑、畜牧的农业县。农业在全县生产总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逐步趋向合理。传统的产业经过品种改良和技术改造,形成了“膳博士”猪肉、“尼松野鸭”“海盐大头菜”、“一口香茄子”等一些品牌,增加了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密梨、柑桔、葡萄、青蟹、河蟹、黄鳝、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等特种种养业蓬勃兴起,并逐渐形成规模。至今年10月,全县已有25家农业龙头企业,31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使第一产业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至今年10月底,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3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7%。

(二)工业兴县,二产快速发展

近年来,海盐县深入开展“合力兴工”活动,坚持引内与引外并举的方针,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振兴工业。今年,随着“一城三地”战略的实施,临港地区的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海盐更受国内外投资者的关注。今年1至10月,累计新批外资项目23个,增资项目15个,合同利用外资2.42美元,完成年计划的91.7%,实到外资9928.55,同比增长75%,完成年计划的99.3%;新批县外内资项目103个,实际引进内资93000万元,同比增长41.3%,完成年计划的71.7%。国内外企业的入驻及内外资金的引进,使海盐县的工业生产走上了快速道,在全县生产总值中成为“大哥大”。

随着改革开放步子的加快,海盐县对外贸易也不断发展。至10月底,海盐县进出口总额达8.69亿美元,增长42.62%,其中出口总额达7.4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2%。其中紧固件、玩具等特色产品出口增长60%、501.4%,占全部出口额的比重分别达到36.9%和10.3%。

至今年10月底,全县完成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4.84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为80.7亿元,增加6.3%。

(三)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现代服务业

海盐县海海岸线绵长,海涂平缓、辽阔,是一块兴建外海码头、从事现代物流业的风水宝地。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县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外海码头、港口物流的步伐也不断加快。今年8月,秦山港务1个5000吨级的外海码头建成投入运行。至10月底,浙江林龙集团公司的1个3000吨级的外海码头主体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95%。两个2万吨级的公用码头项目已委托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完成了项目建议书的初步编制,并完成了这两个码头沿线初步的地质勘察和水深、水下地形的测量工作。

海盐县又有南北湖、秦山核电、白塔山、绮园等旅游资源。南北湖风景区通过核心区整治、景点建设,风景更加优美,游客量迅速增加,今年1至10月,已接待国内外游客137.95人次,旅游收入达9.98亿元。

商贸业随着海盐县经济的发展也日益繁荣。目前海盐县已登记注册的各类商品交易市场25家,其中可称为专业市场的有农副产品综合市场、木材市场、泰发车城、中国国际紧固件五金城、海安汽贸汽配城和二手车交易市场5家。

随着“一城三地”战略的深入实施,海盐县三产也发展迅速。第三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也不断加大。今年1至10月底,第三产业增加值已达到33.1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8%。

二、海盐县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宏观我县经济发展的现状可谓不错,但微观一、三、三产业的发展方式,不难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目前海盐县办县经济发展方式还是依靠第二产业带动,还没有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次产业发展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1、

第三篇:调研报告--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090109

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河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调研报告

郭庚茂

《河南日报》2009.1.9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又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加快两大跨越、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途径。

一、充分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中原崛起的重大意义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建设经济强省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河南立足自身省情和优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地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成功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历史性转变。但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的基本省情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大而不强的特征非常突出。2007年GDP总量居全国第5位,但人均GDP列全国第17位,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列第25位。实现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不仅要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做大经济总量,而且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近年来,河南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但由于受发展基础、发展阶段等多种因素制约,我省经济发展方式总体上仍然粗放,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我省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虽然不少自然资源总量位居全国前列,但人均资源占有水平相对不足;资源利用水平低,2007年我省能源消耗总量高居全国第5位,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11倍;环境容量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我们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路径上看有“两个走不通”,即发达国家走过的高消耗、高消费的现代化道路走不通,我们自己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道路也走不通。否则,我们的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也不可持续。我们必须更加积极主动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统筹推进经济发展与人口控制、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努力以较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提升区域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河南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宏伟目标,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赢得了主动,主要经济指标居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前列。然而也要看到,全国区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并呈现出新的变化和特点,我们稍有懈怠就可能被甩到后边。这次省政府三个考察组到广东、山东、天津等6省市考察学习,了解到各省市都在纷纷采取措施着力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深切感受到区域竞争压力在进一步加大。在新一轮发展竞争中,我省要培育区域竞争新优势,不仅要着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而且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在又好又快发展方面迈出新步伐。

(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提高经济抗风险能力的现实选择。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扩散和蔓延,全国各地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从各方面情况看,由于产业结构、产业层次、创新能力不同,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受到的冲击大不一样。在这次危机中倒闭、停产的企业大部分是缺乏创新能力、没有自主品牌的“三来一补”或“贴牌生产”型企业,而真正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有自己拳头产品的企业,受到的冲击和影响相对较小。如广东省去年前三季度,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不但没有下降,而且分别高于全部出口增速5.1个和4.6个百分点。我省的中信重机、黄河实业、华英集团、宛西制药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企业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长。在国内外经济环境趋紧的形势下,企业优者更强、劣者更弱,两极分化、优胜劣汰的现象尤为明显。可见,加快产品、产业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应对各种经济风险和挑战最有效的途径。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当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关键时期。总体上看,我国、我省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因为金融危机影响而逆转,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作为克服当前困难、应对挑战的当务之急和有效举措,又作为增强竞争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和治本之策,努力为推进两大跨越、实现中原崛起奠定坚实基础。

(一)必须坚持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相结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既要努力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着力增加投资和优化投资结构,又要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显著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要把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当前拉动投资增长和优化结构、促进转型的中心环节,抓住国家调整投资方向和支持重点以及能源、原材料价格回落的机遇,把政府投资引导作用与发挥民间投资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抓紧谋划实施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在拉动即期经济增长的同时夯实长远发展基础。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持续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重视“三农”问题解决,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开拓农村市场特别是农村消费市场。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优化消费环境,消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坚持发展开放型经济。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出口,要走以质取胜、集约化、多元化发展路子。巩固传统出口市场,开拓非洲、拉美、俄罗斯等新兴市场;扩大高技术和机电类产品出口,促进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在境外建立资源勘查开发基地、生产加工基地和营销网络。坚定不移地推进开放,积极承接国内外高层次产业转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必须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按照“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的原则,着力构建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现代农业、工业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相互支撑、互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战略支撑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逐步做到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

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以粮为基、统筹三农、推动全局”,从落实粮食生产核心区战略规划入手,逐步建立起粮食生产稳定增长长效机制,走出一条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双赢”的发展路子。推进工业主导产业升级。围绕推动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有色冶金、化工、食品、服装纺织等产业升级,完善洛阳动力谷、中原电气谷、洛阳重型装备、郑州百万辆汽车、现代煤化工等产业基地发展规划,启动一批重大产业升级工程,尽快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壮大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重点产业,在硅材料与光伏、生物及新医药、数字化装备、新型功能材料及制品、光电技术、生物能源、节能环保技术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努力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大力发展服务业。重点发展物流、旅游、文化等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房地产、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等高成长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比较薄弱的农村服务业,不断提升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适度超前发展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以能源、交通、水利、环保、信息化为重点,着力谋划实施一大批发展前景好、产业关联度高、集聚效应明显、带动能力强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续支撑能力。

(三)必须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不论是从国际科技竞争加剧的趋势看,还是从国内低成本竞争优势减弱的现实看,我们都必须更加重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管理创新带动经济增长。加快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应用开发研究为重点,以集中科技资源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为抓手,以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为基础,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以开放合作为有效途径,切实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继续大力实施科教兴豫、人才强省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巩固义务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同时,突出发展职业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动力,抓住与教育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机遇,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努力实现由职业教育大省向职业教育强省的跨越,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推动政府和企业管理创新。围绕服务型政府建设,扎实推进“两转两提”,增强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能。引导企业全面加强科学管理,严格成本核算,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全面搞好质量管理。

(四)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把加快城镇化进程放在活跃全局的重要地位,坚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积极推动生产要素和生活要素向城镇和产业带聚集,扩大生产和消费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搞好城镇规划和建设,逐步形成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地区性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居民点协调发展的城乡布局结构。继续完善中原城市群规划,推动形成以郑州为中心,核心层、紧密层、辐射层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城市发展格局。搞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体现城市发展转型理念,为城市长远发展和战略布局创造条件。推进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完善并实施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方案,继续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并以此为核心推动中原城市群在交通一体、市场统一、产业链接、社会公共资源共享、生态环保合作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选择部分城市在辖区内开展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强化城市产业支撑。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集约化发展的基础环节来抓,按照整合资源、提升功能、强化特色、增强竞争力的要求,突出抓好200个产业集聚区建设,提升集聚区对城市产业、人口、环境的承载功能,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良性循环,实现产业与城市发展相互促进,逐步形成投资带动就业、就业创造消费、消费拉动增

长的良性发展机制。转变城市发展理念。建设“紧凑型”城市和“复合型”城市,构建产业聚集、人群宜居、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格局。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增强城市承载和吸纳能力。

(五)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统筹考虑,将资源接续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依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国民经济体系和社会组织体系。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建筑、服务等各个领域,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在社会组织的各个方面,包括政府、社团、企业、学校、社区、家庭,推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节约环保型社会组织体系。着力解决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突出问题。在能源资源领域,重点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降低单位产出的能源资源消耗。特别要搞好工业、交通和建筑节能,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在环保领域,要把水、空气、土壤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落实重点流域和区域污染防治任务,提高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能力,加强水源地保护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切实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努力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扎实推进林业生态省建设,显著改善生态环境。健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政府引导、法规支撑、企业为主、公众参与的运行机制。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加强节约环保的法制建设,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编制重点行业和领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把节约环保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使之成为全体公民和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六)必须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加快建立健全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政绩考核体系。走出为发展而发展、单纯追求GDP增长的误区,把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发展效益结合起来,做到“好字当头、好中求快”,着力改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和习惯做法。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在要求深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减少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健全政府行政职责,在改善经济调节的同时,加强市场监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注重法律调节,为转变发展方式提供法律保障。加快资源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加快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有效整合各类政府性资金,完善管理使用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继续运用税收政策抑制高消耗、高污染产业、产品发展,推进资源税、燃油税费改革,加快推行增值税转型,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良好的财税导向机制。

第四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总体要求:

(一)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二)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三)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具体分析:

(一)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措施:都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鼓励合理消费,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开拓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细化为:

1、要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2、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定居民消费预期。

3、通过改善消费环境,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4、必须更加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开拓农村市场特别是农村消费市场。

5、要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6、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7、要适度控制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合理降低投资率。

(二)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措施:

1、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2、统筹区域发展

(三)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措施:

1、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大力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最终目标:加快推进“三个转变”,逐步形成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以及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发展相协调的新格局,将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第五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认清优势,走出发展困境

改变一“钢”独大,理清“转”的次序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历史重任,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命题。借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河北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跨越。而今,破除经济结构不合理、城乡结构不合理的瓶颈制约,转变发展方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区域发展竞争力,是河北省最重要、最紧迫的发展命题。这是河北人基于世情、国情、省情作出的重大判断。

过去10年,河北交出了一份优秀的成绩单:钢铁10年产量增了10倍,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3;GDP总量跻身全国前6位;多项工业产值位居全国前列……

然而,在为辉煌成就自豪的同时,河北也越来越感到后继乏力、后劲不足。

长期以来,河北深受传统发展方式之累,一“钢”独大,原材料工业、资源型产业、重化工业占比过大,单位GDP能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环境不堪重负,资源难以为继,发展不可持续。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收益、高速度低质量的路已经步入死胡同。如果不加快转变,河北“不仅难以实现远期的科学发展,而且即期的平稳较快发展也无法保证。”

2009年,河北省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排第十九位,新经济实力居全国第十八位。如果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更多地依靠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已然存在的差距将不可避免地进一步拉大,河北会被甩得更远。

在最困难的2009年,河北省实现生产总值增长10%。今年经济形势好转,按说,增长目标应该比去年高些。不过,河北今年预期目标9%!没有把目标定得过高,就是为了引导各地不要盲目追求速度,而要拿出更多的精力调结构、促转变、提质增效。这是河北不得不作出的抉择!

河北肩负重担!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正在崛起的京津冀经济圈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历史把京津冀经济圈推向全国经济发展的前沿,作为京津冀经济圈的一极,意味着河北省必须在全国的科学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加快转变,已经不只是关系河北未来的必然选择,更有关乎全国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

坐拥优势!内环京津,河北紧邻这两个具有高水平科研能力和较高消费水平群体的城市;外环渤海,曹妃甸是中国的“鹿特丹”,天然深水良港;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市面海,487公里海岸线后发优势明显。

7月盛夏,河北省委理论中心组在北戴河的集体学习也似天气般“热烈”。专家授课、地市交流、厅局发言、主要领导点评。一周下来,“调结构、促创新、优环境”的理念更加清晰和执着。我们采访组一行在这里看到,河北的领导干部们面对发展难题,有一种“赶考”前的紧迫感、使命感;谈到眼下的结构调整,有一股潮水般奔涌的新思路、新理念。

“河北已经到了不调整经济结构、不转变发展方式,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时候了!”省委书记张云川面朝大海,向参加北戴河学习的领导们慷慨发问,“现在需要我们思考的是,今后5年或10年,路该怎么走?还能沿袭以往过多依赖能源资源消耗、过多依赖产品量的扩张和企业规模扩张、过多依赖低成本生产要素维持的发展模式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责任和使命激励着我们,困难和挑战考验着我们。”省长陈全国激情满怀,“我们必须保持开拓创新的旺盛斗志,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河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逻辑次序是这样的: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为核心,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经济结构全方位调整优化,通过加快推进城镇化,带动城乡矛盾的加快解决;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突破口,带动产业竞争力提升,减少能耗降低排放,使产业走向高端化和品牌化;充分利用环京津优势和环渤海优势,扩大引资规模,提高引资质量,瞄准国际市场,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历史长河缓缓流淌,一个小小的转弯,往往需要巨大的努力。只有认清“转”的意义,理清“转”的次序,才会更自觉、更主动地去推进。今天的河北,加快转变的进程正如潮汐般在燕赵大地澎湃汹涌。

壮士断腕,淘汰落后产能

不摘“黑帽子”,就摘“官帽子”

钢铁是河北的名片。河北的钢铁产量全国第一,占据1/5的“江山”。

河北人对钢铁“爱恨交加”。爱的是,钢铁这个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脊梁”,也是河北的“脊梁”,作出了不应被忘却的巨大贡献;恨的是,钢铁产业对资源能源的高度依赖,对生态环境的极大损害。

有两个数据令河北如坐针毡:同是世界500强,河北钢铁集团的钢产量是德国蒂森克虏伯的两倍,但营业收入却不到其1/3;同是钢企,河北钢铁的吨钢利润仅为上海宝钢的一半!卖的多,消耗大,挣的却少。

处境尴尬的产业不独钢铁一个,还有水泥、煤炭、玻璃、印染……

淘汰落后产能,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是河北必做的“减法”题。中央有要求,人民有呼声。不“减”是自绝生路;“减”好了,海阔天空。

在调研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河北要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240万吨、炼钢产能200万吨、水泥产能1260万吨、平板玻璃产能464万重量箱。无论在钢铁厂、水泥厂,记者听到的都是一种声音: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5、4、3、2、1,起爆!”随着一声令下,鹿泉市长城建材有限公司一座年产10万吨水泥的生产线瞬间被夷为平地。爆破声,这两年在鹿泉频频响起!市内72座水泥机立窑全部拆除,污染严重的小水泥生产线一一“谢幕”。

不执着就没有执行。河北不要空谈,要的是实效。

质疑、干扰的声音不曾消失过,“仍有利润”是根子,谁愿舍弃?质疑者只算经济账,不算环境账;只看眼前,不顾长远。何况,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还提供了一个“看上去很美”的理由:淘汰落后产能是否会迟滞经济复苏和发展的脚步?

保增长,环境保护的硬杠杠不能软,淘汰落后的紧箍咒不能松。河北省决策层认为,河北在金融危机中遇到的困难,是长期积累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创新能力弱造成的,落后产能恰恰是现实困难的催化

剂。

决不能通过保护落后应对危机,必须以淘汰落后为抓手,实施倒逼机制,逼出技术创新,挤出产业升级。河北省在做“减法”时寻找到新的增长点。

鹿泉市的水泥机立窑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8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在一家远离城区的水泥公司,记者看到,洁净的厂区、封闭的生产线,用余热发电照明的路灯,都是技术革新带来的喜人变化,水泥产业并不天然地与灰尘、黑烟和废气“亲密无间”。鹿泉,这个因“射鹿获泉”而闻名于外的县级市,抛弃小水泥,舍弃百强县,换来山青水绿、天蓝气爽。

抓淘汰,促搬迁,优化布局,这样的场景,正在燕赵大地处处上演,污染企业盘踞中心城区的时代步步远去。腾出的土地,大多地处黄金地段,或改造成绿地,或用以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新产业;腾出的市场,由技术含量高、环境污染小的先进产能来填充。一子落定,满盘皆活。

有一组数据能直观地反映河北省在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上的拼力而为:2009年,河北省生产总值增长10%。与此同时,化学需氧量削减率列全国第二位,二氧化硫排放削减量提前一年半达到“十一五”目标。全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以上。

一“增”一“减”,让燕赵儿女欣喜万分、自豪不已。

节能减排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必须有硬指标,有贯彻落实硬指标的硬措施。“双三十”节能减排示范工程就是这样的“硬措施”:河北省对超过全省污染负荷50%的30个县(市)以及3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节能减排省级考核,3年内摘不掉“黑帽子”,就摘掉“官帽子”。

节能减排,拒绝理由!系列政策措施陆续出台:省人大代表每年像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一样审议“双三十”节能减排工作;省政府每季度调度进展情况,强化刚性约束。

从2007年被国务院通报整改的七个省份之一,到2008年成为全国七个超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省份之一,河北省使尽浑身解数。令河北人高兴的是,拼搏后的“果实”,很甜。

坚定不移,加快城镇化进程

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

河北的城镇面貌,正经历着一场规模空前的巨变。

2008年,河北省提出“三年大变样”战略规划,三年建设,三年发展,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多年来,河北“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是转变发展方式不得不医的痼疾。河北省期望通过这个抓手,“抓”来经济结构的良性变化。

“三年大变样”实施两年来,河北确实变了样。外地去的人惊讶:这是河北吗?这还是那个省城像县城、县城如乡镇的河北吗?河北的百姓不管这些,惊讶已是两年前的事了,现在有的只是惊喜:原来,城市真的可以让生活更美好!

住房困难的低保户住进了功能齐备的廉租房;普通的城中村村户摇身变成了百万元户;两年前还住在老旧平房的人家,一下子成为拥有多套高档住宅的业主;石家庄市区由东向西以前几十分钟甚至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如今十几分钟便可穿越……燕赵大地此起彼伏、令人目不暇接的变化真似“千树万树梨花开”。

数字显示,2008年河北省城区累计拆迁共完成4168.4万平方米,是2007年拆迁总量的12倍。2009年,河北省继续推进拆违拆危,拆迁面积再超上年。大拆,伴随着质疑,但不容否认的是,“三年大变样”的确是因为河北城市化水平低和城市功能差这个最突出的“省情”而提出的战略决策。

拆之猛,令群众惊叹;建之快,让人们振奋!“石家庄速度”便在这种特殊背景下诞生:常规速度需一年半才能竣工的槐安路高架桥工程、裕华路改造工程,仅用4个月完工;原计划18个月完工的和平路高架桥工程,8个月完成……短短几个月,省城面貌焕然一新。

变,自古多豪杰的河北人不怕,怕的是不变。“大变样”凝聚了人心。问卷调查显示,98.79%的社会群众比较了解“三年大变样”的内容。在河北,“三年大变样”是最流行的词汇,认知度超高。

“三年大变样,今年看邯郸”。两年来,邯郸市投资2000多亿元启动了四大新区建设,改造了65片棚户区、36个城中村,开工兴建了30个标志性建筑,实施了31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每天早上,10万邯郸市民汇聚市中心广场纳凉、晨练,嘹亮的红歌声响彻云霄。谁能想象得到,以前这里是一片杂乱和荒凉。走在古都邯郸的大街小巷,连我们采访组中一位河北籍记者,都已认不出这座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城市了。邯郸两年里共拆掉1500多万平方米违章、危旧建筑,但却给每棵古树办理了一个“身份证”,谁砍罚谁,概莫能外。这些古树为城市留下清晰的地标,也为古城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生态。

2008年以来,河北省各市累计拆迁危旧平房、违章建筑1.6亿平方米,而累计完成市政基础设施投资1200多亿元,相当于前5年投资的总和。2010年全省实施的城建项目总投资达5296亿元。城市面貌整治一改过去拆拆补补、洗洗刷刷、小打小闹的做法,而是着眼于提升品质,改造功能,大力实施景观环境整治建设。

“三年大变样”,因民生而变,为民生而变。河北省确定的五个方面量化指标中,居首位的是大气和水质的改善,要让百姓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放心水。

张云川说:我们既要看到城镇面貌的新变化,更要看到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看到城镇改造建设任重道远,我们要一鼓作气、一以贯之地把这项工作抓下去。

需要这么股子劲,因为河北城镇和河北人还需要很多这样的“变”。

“三年大变样”,还“变”出了30多万亩土地,发展工业聚集区、现代服务业有了最宝贵的空间。

河北是工业大省,但不是强省。由大到强的路不平坦,河北省决策层谋划了“工业聚集区”战略,看到了自己的短板,意欲复制成功工业园区的模式,达到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发挥的目的。

“如果昆山的IT业感冒,全球IT业都会打喷嚏。”河北也想这样,这是河北的“企图”。“单个企业“独闯江湖”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了,现在是“集团作战”的时代了。”陈全国说。

面朝大海,燕赵打开胸怀

创新引路,抢占技术高端

6月11日,南非世界杯开幕,赛场广告牌上的“中国英利”让人好奇。第二天,“中国英利”就成了搜索引擎上的热词。

英利,一夜出名,成为世界杯80年历史上我国唯一的赞助商。

这是一家太阳能光伏企业,如今落址于河北省保定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势头强劲。

像这样的高科技企业,河北还有很多。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创新是河北的必由之路。2009年,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856亿元,比上年增长56%;当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2380亿元,同比增长19%。今年一季度,增长幅度更是高达28.9%。

秦唐沧沿海,是河北对外开放的重点;京津冀区域合作,是河北经济崛起的重要一环。中央领导多次到河北考察工作时都强调,要求河北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力争在环渤海地区崛起和首都经济圈发展中有更大作为。如何有更大作为?出路在哪里?

出路,在创新。

近段时间,河北高新技术产业捷报频传。

时速350公里的“中国第一高速”列车在唐山的中国北车基地投入批量生产;国内第一台隧道全断面掘进盾构机在秦皇岛秦冶重工生产车间下线;世界上成本最低、纯度最高的多晶硅材料新硅烷法生产工艺在英利集团六九硅业投入生产;国际上光电转化率最高的薄膜电池在廊坊新奥集团投入规模化生产……

形势虽好,但是“全局”仍难让人满意。河北决策层认为,河北经济结构不合理,归根到底是产业行业技术水平低、低端产品多、产品的附加值低,这直接影响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数字枯燥,但能说明问题。几个数字令河北很尴尬:2009年研发经费支出占全省GDP的0.76%,居全国第二十三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设立研发机构的仅有4.5%;专利授权不到6000项,占全国的1.56%。河北,是经济大省,也是创新弱省。

“U”型线被称为“微笑曲线”。“微笑”的是占据两个高端的产业,河北居于底部,实在笑不出来。

“只有夕阳技术,没有夕阳产业。推进科技创新被摆在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河北省科技厅厅长贾红星说。大工程、大企业带动,引进吸收再创新,编制产业技术路线图,对“标”对出着力点……务实措施密集出台,为的是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向“微笑曲线”的两端近些、再近些。

出路,在改革。

河北是改革的受益者,河北的改革渐入“深水区”。

行业产业要改革。冀中能源入主华北制药、港口集团横空出世……在做大做强钢铁集团、煤炭集团的同时,2009年河北省企业兼并重组继续高歌猛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体现在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上,就是加大兼并重组力度。”河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周文夫说,“小、散、弱”是河北企业的现状,加大企业兼并重组力度,提高产业集中度,这是实现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路径。

管理体制要改革。财税、金融、环保、土地、贸易等重点领域的改革亟待继续深化。多年来,河北省财政改革一直走在前列,为人赞许。通过改革,省、市、县财力比重发生很大变化,省级财力占全省财力的比重由2003年的26.5%下降到2008年的17.6%;县级财力则由48%提高到60%多,基层财政袋子鼓了。““等着吃”会越等越懒,“挣着吃”会越挣越勤,这就是财政体制改革的导向作用。”河北省财政厅厅长齐守印说。

出路,在开放。

开放度有多大,河北的发展空间就应该有多大。

在全国很多人、包括很多河北人的印象中,河北居内陆,河北无海岸。殊不知,河北不但有秦、唐、沧三市487公里长的海岸线,更有曹妃甸这个环渤海湾1000多公里海岸线上少有的天然深水港址。

强化海洋意识,就是强化开放观念。眼下,加大港口建设力度,提升唐山港、黄骅港、秦皇岛港三大港口的规模和能力,完善综合功能,提高吞吐效益,已成为河北今后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任务;推动港口、港区、港城协调联动,逐步形成由秦皇岛、曹妃甸、黄骅三个百万人口港城组成的沿海城市连绵带,是河北打造经济增长新优势的重要依托。

下载县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县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调研报告(5篇模版)

    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调研报告2010年,本世纪进入第二个十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场国际金融危机使传统发展方式“软肋”尽显,建设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背景链接】 2010年12月24日至25日,北京市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今年及“十一五”时期......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精选合集)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心得体会(精选)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一周的集中学习,使我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及紧迫性,同时对金融知识、现代服务业基础、沙河玻璃行业......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查报告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查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指出,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

    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怎样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2010年04月12日来源: 河南 日报卢展工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抓住“转变”和“加快”这两个关键词。关于怎样转变经济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荐5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即坚持走向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自查报告范文合集

    发改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自查报告 根据XX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XX区《开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的实施意见》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