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3)首次预测中国海洋经济发展趋势

时间:2019-05-14 02:05: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3)首次预测中国海洋经济发展趋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3)首次预测中国海洋经济发展趋势》。

第一篇:《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3)首次预测中国海洋经济发展趋势

《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3)首次预测中国海洋经济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13-05-14

5月8日,《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3)》(以下简称《报告》)首发。该报告今年首次包括了“中国海洋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及发展前景的展望”,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其中,预测的主要内容包括海洋生产总值、主要海洋产业和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前景三大部分。时间范围是从2015年至2030年。预测主要采用定量的组合预测方法。根据预测,2015年我国海洋生产总产值将会在5.1万亿至5.9万亿元之间,2030年则会达到20万亿到24万亿元之间。

预测结果显示,到2030年,我国沿海地区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地方生产总值比重将全部超过10%,尤其是海南省海洋产业增加值将占地方生产总值的50%以上。

根据预测,未来20年我国海洋经济仍将处于成长期,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将稳步上升。2030年之后,我国海洋经济将进入成熟期。——编者

2030年海洋生产总值将占GDP15%

过去的十多年,我国海洋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2012年海洋生产总值达到50087亿元,与2001年的8327亿元相比,年均增长17.7%。2012年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6%。

海洋传统产业始终保持高增长态势,新兴产业布局初步形成,海洋服务业增长迅速,沿海地区海洋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2015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将达10%。而《报告》中预测,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在2020年、2025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12.44%、13.89%和15.49%。

根据预测,未来20年,海洋经济仍将处于成长期,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仍将稳步上升。2030年之后,我国海洋经济将进入成熟期。

预测结果显示,2015年到2030年,我国海洋经济仍将处于成长期,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海洋资源利用效率将大幅度提高。2030年海洋产业增加值预测将在17万亿

到19万亿元之间。

海南海洋产业增加值增幅将最大

预测结果显示,2015年到2030年,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速预期高于同期地区经济增速。

2015年到2030年,我国沿海地区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地方生产总值比重仍将稳步上升。到2030年,我国沿海地区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地方生产总值比重全部超过10%。

这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将是海南省。到2030年,该省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地方生产总值将超过50%,位居全国11个沿海省、市、自治区之首,与2015年相比,增幅达到26.12%。增幅排名前三的除了海南省外,其次为辽宁省,增幅为24.35%;江苏省位居第三,增幅达到18.8%。

在11个沿海省、市、自治区中,天津市、浙江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增幅均小于6%,天津市为1.84%、浙江省3.78%、广西壮族自治区5.97%。

科技兴海基地将成重要模式

根据预测,到2015年、2020年、2025年和2030年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5.3%、6.13%、8.15%和12.96%。

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将成为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是近10年来海洋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整体年均增速超过28%。未来,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科技兴海基地将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海洋资源和环境问题仍将是制约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海洋渔业预测

海洋渔业包括近海海洋捕捞、海水养殖业、远洋渔业、海洋渔业服务业和海洋水产加工业四方面。

根据预测,到2015年,中国海洋捕捞产值为1278亿元,海洋捕捞业增加值为716亿元。2030年,海洋捕捞业产值为738亿元,海洋捕捞业增加值为413亿元。

2015年,海洋渔业服务业总产值预测可达304.96亿元,而到2030年,这一产值将超过388亿元。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总产值,预测结果显示,2015年为1198亿元,2030年为1525.26

亿元。

■海水利用业预测

根据《海水利用专项规划》,到2020年,我国海水淡化能力将达到250万~300万立方米/日,海水直接利用能力达到1000亿立方米/年。

预测结果显示,未来我国海水利用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不断上升,海水利用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2015年、2020年、2025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18.41亿元、39.62亿元、83.77亿元和172.06亿元。

■海洋船舶制造业预测

未来20年,中国海洋船舶制造业增加值逐年上升。2015年预测显示为3215.32亿元;2020年达到8740.8亿元;2025年为23248.72亿元;2030年则达到60160.5亿元。

第二篇:2010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2010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txt31岩石下的小草教我们坚强,峭壁上的野百合教我们执著,山顶上的松树教我们拼搏风雨,严寒中的腊梅教我们笑迎冰雪。国家海洋局发布《2010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2011-03-04 | 作者: | 来源: 国家海洋局网站 | 【2011年3月3日,国家海洋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10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384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8%。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7%。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22370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16069亿元;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206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811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8 258亿元。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5∶47∶48。据测算,2010年全国涉海就业人员3 350万人,其中新增就业80万人(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2010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体保持增长态势。随着多个海上油气田投产,海洋油气业增幅较大;海洋电力、海洋生物医药、海水利用等新兴海洋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均比上年有较快增长;随着国际贸易形势趋好和航运价格恢复性增长,海洋交通运输业迅速回暖;由于价格持续上行,海洋盐业仍实现了较好的经济增长;受经济回暖及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积极影响,滨海旅游业出现了平稳增长;受惠于国家产业振兴政策及拉动内需政策,海洋工程建筑业也有较快增长;我国造船完工量及新承接船舶订单量大幅增长,海洋船舶工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同时,随着管理力度的加强,我国海砂开采活动更加规范有序,海洋矿业全年增加值比上年略有下降。据介绍,公报以国家统计局批准的《海洋生产总值核算制度》为依据,统计资料由国务院有关部门、11个沿海地区海洋和统计部门提供。为进一步提高公报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更好地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服务,国家海洋局还邀请了国内统计、海洋经济、宏观经济等领域的专家,对2010年海洋经济初步核算数据进行了审核。《公报》中海洋生产总值和各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均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各项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2011年,国家海洋局将在“十二五”规划的指导下,将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方针,加快海洋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培育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着力推动海洋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海洋经济协调健康发展。为进一步促进海洋经济发展,2010年,国家海洋局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选择5个沿海地区(山东、江苏、浙江、上海、广东)开展了全国海洋经济试点调查,以进一步摸清各地区海洋经济“家底”。同时,还向有关综合部门申请,尽快开展国家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能力建设,以初步实现国家对海洋经济的动态监测、实时评估。2011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国家海洋局将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发展海洋经济”的方针、精神,以及即将实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着力提高海洋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推进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为海洋经济向着又好又快方向发展做出更大、更积极的贡献。

新闻发布会现场

第1/1页

*荐:好玩的!免费的!尽在百度游戏!

国家统计局2010统计公报百度一下返回搜索结果|百度首页

设置与反馈|原网页

2011-4-2 23:10

第三篇:阅读材料3-4: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

阅读材料3-4: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一九九八年五月·北京

前言

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1%,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资源的宝库,环境的重要调节器。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

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新世纪。维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定的国际海洋法律原则,维护海洋健康,保护海洋环境,确保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海上安全,已成为人类共同遵守的准则和共同担负的使命。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沿海大国。中国高度重视海洋的开发和保护,把发展海洋事业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加强海洋综合管理,不断完善海洋法律制度,积极发展海洋科学技术和教育。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系统的海洋事务,推进国家间和地区性海洋领域的合作,并认真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为全球海洋开发和保护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1998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海洋年,中国政府愿借此机会介绍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情况。

一、海洋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有12亿多人口,陆地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据中国有关方面的统计: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陆地面积仅有0.008平方公里,远低于世界人均0.3平方公里的水平;全国近年来年平均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中国陆地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量的一半。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沿海大国,国民经济要持续发展,必须把海洋的开发和保护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中国拥有大陆岸线18000多公里,以及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5000多个,岛屿岸线14000多公里;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中国还对广阔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行使主权权利和管辖权;中国的海域处在中、低纬度地带,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比较优越。中国海域海洋生物物种繁多,已鉴定的达20278种。中国海域已经开发的渔场面积达81.8万平方海里。中国有浅海、滩涂总面积约1333万公顷,按现有的科学水平,可进行人工养殖的水面有260万公顷,已经开发利用的有93.8万公顷。中国海域有30多个沉积盆地,面积近70万平方公里,石油资源量约25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约8.4万亿立方米。中国沿海共 有160多处海湾和几百公里深水岸线,许多岸段适合建设港口,发展海洋运输业。沿海地区共有1500多处旅游娱乐景观资源,适合发展海洋旅游业。中国海域还有丰富的海水资源和海洋可再生能源。

1996年中国制定的《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提出了中国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其基本思路是:有效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海洋事业的协调发展。中国在海洋事业发展中遵循以下基本政策和原则:

——维护国际海洋新秩序和国家海洋权益。1992年2月,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这是中国海洋领域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为行使领海主权和毗连区管制权,维护国家安全和海洋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为维护新的国际海洋法律制度和国家海洋权益,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6年5月批准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郑重声明: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享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中国将与海岸相向或相邻的国家,通过协商,在国际法基础上,按照公平原则划定各自海洋管辖权界限;中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所列各群岛及岛屿拥有主权。对于中国同邻国在海洋事务方面存在的争议问题,中国政府着眼于和平与发展的大局,主张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可以搁置争议,加强合作,共同开发。

——统筹规划海洋的开发和整治。加强海岸带的综合开发和管理,合理开发保护近海,积极参与国际海底和大洋的开发利用;沿海陆地区域和海洋区域一体化开发,逐步形成临海经济带和海洋经济区,推动沿海地区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促进海洋产业协调发展。实行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确保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不断发现新资源,利用新技术,形成和发展海洋新产业,推动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制定海洋开发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规划,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强海洋环境监测、监视和执法管理;重点加强陆源污染物管理,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防止海洋环境退化。

——加强海洋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重视基础研究,组织海洋关键技术攻关,发展海洋高技术,不断提高海洋开发和海洋服务领域的技术水平;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断缩小地区间海洋开发技术水平的梯度差;健全高等院校的海洋专业,加强职业教育,培育多层次的海洋科技人才,同时也加强公众海洋知识传播。

——建立海洋综合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海洋功能区划和规划,加强海洋开发和保护以及海域使用的科学管理;积极进行海岸带综合管理试验,逐步建立海岸带综合管理制度。——积极参与海洋领域的国际合作。认真履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义务,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推动国际和地区性海洋事务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全球海洋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二、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依据海洋资源的承载能力,中国采取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政策,以促进海洋产业的协调发展。近年来,中国不断改造海洋捕捞业、运输业和海水制盐业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海洋增养殖业、油气业、旅游业和医药业等新兴产业;积极勘探新的可开发海洋资源,促进深海采矿、海水综合利用、海洋能发电等潜在海洋产业的形成和发展。1997年,中国的海洋渔业、海盐和盐化工业以及海洋运输业、造船业、油气业和旅游业等主要海洋产业的总产值达3000多亿元,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力量。

中国有悠久的海洋渔业发展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渔业的发展,坚持“加速发展养殖,养护和合理利用近海资源,积极扩大远洋渔业,狠抓加工流通,强化法制管理”的方针。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海水养殖业迅速发展,养殖的种类增多,区域扩大。海水养殖产量从1987年的192.6万吨增加到1997年的791万吨,占海洋渔业产量的比重从27%上升到36%。根据海洋渔业资源的实际情况,中国积极调整海洋捕捞结构,养护和合理利用近海渔业资源,积极开发新资源、新渔场,使捕捞业不断适应资源结构的变化。1997年,中国海洋捕捞总产量1385.4万吨。中国发展远洋渔业和国际渔业合作,本着严格遵守有关国际海洋法,并充分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在平等互利、合理开发可利用资源、不损害别国利益的原则基础上,积极开展同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渔业合作,共同发展渔业经济。八十年代以来,中国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渔业合作关系。

中国重视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工作,采取了各种养护渔业资源的措施,以保障海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国先后建立了各种禁渔期、禁渔区、保护区和休渔制度,取缔有害渔具渔法,限制网目尺寸和幼鱼比例。中国早在1979年就开始实行了捕捞许可证制度,限制捕捞强度的盲目增长,并从1987年开始实行渔船马力控制指标政策。从1995年起,中国实行新的伏季休渔制度,每年的7月至8月,在北纬27度以北海域全面休渔,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从今年起,中国伏季休渔的范围扩大到北纬26度,休渔时间延长至3个月。中国重视渔业资源的增殖工作,多年来一直坚持对虾和其他品种的增殖放流,取得了积极成果。

中国自六十年代开始进行海洋油气资源的自营勘探开发,八十年代开始吸引外国资金和技术,进行合作勘探开发。中国的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实行油气并重,向气倾斜,自营勘探 开发与对外合作相结合,上下游一体化的政策,并取得了重大进展。到1997年底,中国已与18个国家和地区的67个石油公司签定了131项合同和协议,引进资金近60亿美元;发现含油气构造100多个,找到石油地质储量17亿吨,天然气3500亿立方米;已有20个油气田投入开发,形成了海洋石油天然气产业。1997年,中国海洋石油产量超过1629万吨,天然气产量为40亿立方米。

中国制定了深水深用、合理利用岸线资源的政策,一切深水岸线优先用于港口建设,积极发展海洋运输业。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海洋运输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到1997年底,中国民用船舶已发展到32万艘,近5000万载重吨,其中从事外贸运输的船队达2300多万载重吨。中国的港口建设和海洋运输依据建设水运主通道、港口主枢纽和水运支持保障系统的规划设想,以集装箱、煤炭、石油、矿石、粮食等大宗货物专业化泊位建设为重点,配套建设后方集疏运通路,加快装运卸系统建设,建设干线与支线衔接、装卸配套技术先进的集装箱运输系统,同时强化老港口技术改造,提高吞吐能力和效率。目前,中国共有年吞吐量1000万吨以上的海港15个。1997年,沿海主要海港货物吞吐总量达9.05亿吨。近年来,中国沿海造船业呈高速发展态势,1997年造船总吨位居世界第三。

中国的海洋旅游业采取依托沿海城市,突出海洋特色,分区分片建设的政策。近年来,沿海地区开发建设了300多处海洋和海岛旅游娱乐区,兴建了各具特色的旅游娱乐设施,使海洋旅游业成为迅速发展的新兴海洋产业。1997年,中国海洋旅游共接待境外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海水制盐的国家之一。目前,海水资源开发采取以盐为主、盐化结合,积极发展海水综合利用的方针,形成了盐业、盐化工业,以及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淡化等新兴产业。中国有盐田面积43万公顷,1997年生产原盐2928.1万吨。中国的盐化工业产品主要有氯化钾、溴素、无水硝、氯化镁等,其中氯化钾、溴素等总产量超过50万吨。天津、大连、青岛、烟台、秦皇岛等沿海城市,都在扩大直接利用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和大生活用水,这对于缓解中国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状况意义重大。

中国政府把大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列为国家长远发展项目给予专项投资,成立了负责协调、管理中国在国际海底区域进行勘探开发活动的专门机构。中国是国际海底区域第五大投资国,并在国际海底区域获得了7.5万平方公里的专属勘探开发区。今后,中国将一如既往地积极参与国际海底的管理和开发活动,发展勘探开发新技术,为全人类和平利用国际海底资源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 中国十分重视海洋环境保护工作,逐步建立了海洋环境保护机构和海洋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社会各界保护海洋的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海洋环境保护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由于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在沿海地区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入海污染物急剧增加的情况下,污染严重恶化的势头得到缓解,局部海区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并使大面积海域水质基本保持在良好的状态。

1982年,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这是中国保护海洋环境的基本法律,对防止因海岸工程建设、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船舶航行、废物倾倒、陆源污染物排入而损害海洋环境等作了法律规定。中国政府还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拆船污染环境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以及10余项政府各部门制定的海洋环境保护规章和保护标准等,形成了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国家有关部门还制定了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以及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专业计划,建立了全海域海洋监测网和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网。

近年来,中国逐步建立了海洋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国家环境保护部门主管全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国家海洋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海洋环境的调查、监测、监视,开展科学研究,并主管防止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和海洋倾废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工作;国家港务监督机构负责船舶排污的监督和调查处理,以及港区水域的监视,并主管防止船舶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工作;国家渔政渔港监督机构负责渔港船舶排污的监督和渔业港区水域的监视;军队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军用船舶排污的监督和军港水域的监视;沿海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主管防止海岸工程和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工作等等。这一分工合作的管理体制,对确保海洋环境保护法律的实施及有效保护海洋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的海洋污染管理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在做好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和海上污染防治的同时,把防治陆源性污染作为海洋环保的重点。在控制陆源污染方面建立了一系列制度,加强重点排污口的监测、监视和管理。大中城市不断调整工业布局,加强技术改造,开展三废综合利用,对污染严重的企业限期治理或关、停、并、转、迁,还建设了一批污水处理厂,控制新污染源,减少了陆源污染物入海量。为防止船舶和港口污染海洋,各类船舶均按规定装备了油水分离装置,编制了《船上油污应急计划》。港口普遍建设了含油污水接收处理设施和应急器材,每年处理船舶含油污水370万吨,回收废油4.2万吨。为了防止海上石油开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采油平台全部配备了含油污水处理装置,钻井船舶全部配备了机舱油水分离装置,各油田都配备了围油栏、化学消油剂,以及溢油回收船。海上油田还制 定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应急计划》。

作为《1972年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伦敦倾废公约)的缔约国,中国重视执行该公约的规定,并不断加强对海洋倾废的管理。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建立了34个三类疏浚物倾倒区,4个空中放油区,签发倾倒许可证近2000份。同时,大力加强倾倒区的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中国严格禁止在海上处置一切放射性物质,逐步停止海上倾倒工业废物,并禁止有毒废物海上焚烧。

为了保护渔业水域的生态环境,中国政府制定了《渔业水质标准》,有关部门还制定了《贝类生产环境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并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加强对海洋鱼、虾类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养殖场的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和沿海地区建立了多级渔业环境保护机构,全国建立了15个省级以上海洋渔业环境监测站,重点渔业水域建立了一批海洋生物保护区。1995年,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贯彻养护为主、适度开发、持续发展的方针,对各类海洋自然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目前,已建立各种类型海洋自然保护区59个,总面积1.29万平方公里,其中包括海湾保护区、海岛保护区、河口海岸保护区、珊瑚礁保护区、红树林保护区、海岸泻湖保护区、海洋自然历史遗址保护区、海草床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区等。

中国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影响中国沿海的风暴潮、海浪、海冰、地震海啸、海岸侵蚀、台风和海雾,以及赤潮生物灾害等海洋灾害,在各类自然灾害总经济损失中约占10%。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已初步建成了由近海到远海、多部门合作的海洋环境及灾害观测网络和预报、警报系统,开展了主要海洋灾害分析、预警报和评估业务,建设了海上搜救中心和沿岸防灾准备应急系统,形成了海洋减灾体系。

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逐步增加和海洋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海洋环境保护和减灾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为了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中国制定了《全国海洋环保“九五”(1996—2000年)计划和2010年长远规划》,继续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三大政策,并采取以下主要措施保护海洋环境:

——加强污染源控制,制定入海河流全流域水质目标,建立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确定主要污染物排海指标,严格限制超过规定数量的排放;

——加强海洋污染调查、监测和管理,完善污染监测网,健全卫星、船舶、岸站立体监视和执法体系;

——逐步建立排污收费制度,鼓励社会各方面发展海洋环保技术和产业;

——加强海洋监测和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建设观测网、数据采集与通讯网、预警和服务 网,以及资料质量控制系统,等等。

四、发展海洋科学技术和教育

近年来,中国不断深化海洋资源和环境调查、勘探,积极寻找新的可开发资源,研究新的开发、保护技术和方法,大力培养海洋开发与保护的科技人才队伍,普及海洋知识,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

中国现有涉海科研机构109个、科研人员13000多人,已经形成了一支学科比较齐全的海洋科技队伍,在海洋调查和科学考察、海洋基础科学研究、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海洋监测技术以及海洋技术装备制造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绩。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海洋调查和海洋科学考察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其调查范围从近海逐步扩展到大洋,调查方式从海面观测逐步发展到航空航天遥感、海面观测、水下探查。早在1958年至1960年,中国就组织了全国海洋综合普查;1980年至1986年,进行了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并开展了海岸带综合开发利用试验;1988年至1995年,又进行了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和海岛综合开发试验等等。

1983年,中国加入了《南极条约》,并从1984年开始进行南极及其周围海域调查,到1997年共进行了14次科学考察,先后建立了长城、中山南极科学考察站,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了积极贡献。1996年中国又加入了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积极参与《北极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等相关的国际合作项目。

中国海洋科学研究以近海陆架区海洋学为主,已经形成了具有区域特征的多学科的海洋科学体系。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海洋科学发展战略和支持海洋科学发展的规划和计划。近年来,中国在物理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海洋地质学、海洋化学等学科取得了显著进展,为海洋渔业发展、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防灾减灾等,提供了科学指导和依据。

中国积极发展海洋技术,已经形成了海洋环境技术、资源勘探开发技术、海洋通用工程技术三大类,包括20多个技术领域的海洋技术体系。目前,中国正在实施海洋高技术计划、海洋科技攻关计划和“科技兴海”计划。中国海洋高技术研究的重点是海洋监测技术、海洋探查资源开发技术、海洋生物技术。海洋科技攻关计划的重点是海岸带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利用、海水淡化、海洋能利用和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等与现代海洋开发直接相关的领域。1996年,中国政府有关部门联合制定了《“九五”(1996—2000年)和2010年全国科技兴海实施纲要》。据此,中国重点研究、开发和推广海洋增养殖技术、海洋生物资源深加工技术、海洋药物开发提取技术和海水化学资源利用技术。通过实施这个纲要,培育海洋科技企业,带动海洋产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并力争使科技进步在海洋产业产值增长中的贡献率从30%提高到 50%。

中国初步形成了海洋专业教育、海洋职业教育、公众海洋知识教育体系。目前共有设立海洋专业的高等院校37所,中等专业学校29所,不断为海洋事业输送大批科技与管理人才。海洋职业教育现有20多个技术岗位,仅近3年就培训8000多人。中国还常年利用新闻媒体对青少年进行海洋知识教育,并在沿海地区公众中开展合理开发利用海洋和保护海洋环境的常识教育。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建成了以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为主的海洋资料信息服务系统,为海洋开发、海洋科研和环境保护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服务。九十年代初,中国初步建成了国家有关部门、产业、研究机构、沿海地区共同参与的海洋信息交换网络。

为进一步发展海洋科学技术,推动海洋开发保护事业发展,中国政府制定了《中长期海洋科技发展纲要》、《海洋技术政策(蓝皮书)》和多项海洋科技发展规划。今后中国海洋科技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加强基础科学研究,解决海洋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键技术,提高海洋科技产业化水平,增强海洋开发和减灾、防灾的服务保障能力,提高对海洋环境的保护能力,缩小中国海洋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五、实施海洋综合管理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的《21世纪议程》提出,为了保证海洋的可持续利用和海洋事业的协调发展,沿海国家应建立海洋综合管理制度。这一倡议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普遍赞同。近年来,中国陆续建立并完善了国家和沿海地方海洋管理机构,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海洋执法、管理监测和科学研究队伍,并制定了有关法规,开展各项海洋综合管理工作。

中国加强了有关海洋领域的法制建设。中国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海洋和涉海管理法律。国务院制定了《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涉外海洋科学调查研究管理规定》、《铺设海底电缆管道管理规定》和《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这些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原则和有关规定是一致的;它们的制定和实施,既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也促进了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海洋环境的有效保护,使中国的海洋综合管理初步走上法制化轨道。

为了科学、有效地进行海洋综合管理,1989年至1995年,国家有关部门和沿海地区编制了海洋功能区划,划出了3663个海洋功能区,包括开发利用区、治理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特殊功能区、保留区等

不同类型。1991年至1994年,国家有关部门和沿海地区编制了《全国海洋开发规划》,提出了海洋开发的战略目标、海洋产业结构和布局规划、海洋开发的区域规划,以及推动海洋开发的政策和措施。

近年来,中国积极开展海岸带综合管理试验,并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1979年至1986年开展的“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为开展海岸带综合管理积累了丰富的资料。自1994年起,中国政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机构合作,在厦门市建立海岸带综合管理示范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国际组织的好评,为中国和其他国家进行海岸带综合管理提供了经验。1997年,中国又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在广西的防城市、广东的阳江市、海南的文昌市进行海岸带综合管理试验。

海洋综合管理的基本目的是保证海洋环境的健康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中国今后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作出努力:

——完善海域使用管理法律制度;

——建立和完善海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深化海洋资源环境调查和评价; ——制定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和综合性海洋开发保护规划; ——建立综合决策机制,促进海洋事业协调发展;

——逐步完善多职能的海上监察执法队伍,形成空中、海面、岸站一体化海洋监察管理体系;

——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海洋资源和环境保护,增强广大民众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意识。

六、海洋事务的国际合作

世界海洋是一个整体,研究、开发和保护海洋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中国家,深知自己在国际海洋事务方面担负的责任和义务。中国一贯主张和平利用海洋,合作开发和保护海洋,公平解决海洋争端。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海洋事务,推动海洋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认真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为国际海洋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中国支持并积极参与联合国系统开展的各种海洋事务,相继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海洋气象委员会、国际海事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太平洋科学技术大会等近20个国际组织,并与几十个国家在海洋事务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中国参与了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的历次会议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制定工作,并成为缔约国。中国还参加了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国际海洋法法庭筹备委员会会议,以及国际海底管理局的建立工作,并当选为国际海底管理局首届B类理事国。中国作为国际海底开发先驱投资者,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才,进行海底区域的勘探活动,不仅维护了中国在国际海底的权益,而且也是对人类开发利用大洋资源的贡献。中国学者还当选为首任国际海洋法法庭法官,在国际海洋事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重视公海及其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1993年至1995年,中国参与了联合国关于养护和管理跨界鱼类种群和高度洄游鱼类种群的协定的制定工作。先后与俄罗斯、美国、日本等国就开发和保护白令海渔业资源问题进行谈判,签署并核准了《中白令海狭鳕资源养护和管理公约》。为了保护公海渔业资源,中国参与了保护金枪鱼、鲸类,以及濒危物种的国际活动,加入了《养护大西洋金枪鱼国际公约》,并参加了《促进公海上渔船遵守国际养护和管理措施的协定》的制定工作。

海洋是全球大通道,海洋交通运输领域的国际合作对于推动全球物资流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国际海事组织成员国,中国与51个国家签定了双边海运协定,积极开展海洋交通运输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国际海事组织第16至20届大会上,中国连续当选为A类理事国。中国先后加入了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30多项公约,其中包括《1965年便利国际海上运输公约》、《19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1995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1973/78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及其有关修正案、《1974年海上旅客及其行李运输雅典公约》、《统一船舶碰撞某些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等国际公约。

中国参与了全球性海洋科研活动,包括全球海洋污染研究与监测、热带海洋与全球大气研究(TOGA)、世界大洋环流试验(WOCE)、全球联合海洋通量研究(JGOFS)、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研究(LOICE)、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GLOBEC)等,为推动全球海洋科技合作作出了积极努力。1985年至1990年,中国派出3艘船、300多名海洋科技人员参加了热带西太平洋海气耦合响应试验,获得大量科学资料,为了解西太平洋“暖池区”海气耦合作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改进全球海洋和气候预报模式,研究厄尔尼诺等现象提供了重要依据。1990年,中国参加了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PICES),并于1992年参加了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西太分委会。中国还参加了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海洋环境与海洋学研究工作组等地区性组织。中国参与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倡导和发起的全球海洋观测计划(GOOS),并发起组织东北亚海洋观测系统。

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同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西班牙、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等几十个国家广泛开展海洋科技合作,先后进行了长江口、黄河口、黑潮、海气相互作用、海南岛生物多样性等项合作调查和研究,取得了积极成果。仅中国和日本于1986年至1992年合作进行的黑潮调查,就进行了100多个航次的外业调查,交流科学家200多人次,为认识黑潮运动、变化规律和成因,以及西太平洋渔区资源变动等问题积累了大量资料。

依据平等互利原则,中国积极开展地区性海洋渔业合作。在1975年中、日渔业协定的框架下,中、日两国每年都协商安排渔业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工作。1997年中、日两国又签定了新的渔业协定,为中、日之间长期开展渔业合作奠定了基础。中国还与韩国、菲律宾等其他周边国家进行渔业谈判,讨论周边海域渔业资源开发和保护问题。

中国还承担了帮助发展中国家培训海洋专业和综合管理人才的国际义务,并多次举办海洋方面的国际会议。1987年首次在中国北京举办了国际海洋学院海洋管理培训班。1994年10月,国际海洋学院中国中心在中国设立,到目前为止,已先后举办了3次培训班,为19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海洋专业和海洋管理人才50多人次。1996年在中国举办了第24届世界海洋和平大会,发表了北京宣言,取得了积极成果。

中国为发展海洋事业,开发和保护海洋作出了积极努力。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清醒地认识到,由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和经济力量有限,使得中国的海洋开发与保护同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差距:中国的海洋科学技术水平还比较低,海洋开发技术装备比较落后,许多海洋开发领域尚处在粗放型阶段,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海洋环境的保护和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带来了很大压力。中国已经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海洋资源和环境列入跨世纪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把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基本战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以及国民海洋意识的逐步提高,中国的海洋事业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中国将一如既往地与世界各国和有关国际组织一道,为促进人类开发和保护海洋事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而作出应有的贡献。

(新华社北京5月28日电)

2006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超2万亿元

海洋生产总值数据首次发布

本报北京4月9日电(记者林英)国家海洋局今天发布了《2006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公报》首次发布了全国海洋生产总值数据,2006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20958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0.01%。比2005年增长13.97%,高出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3.3个 百分点。

国家海洋局新闻发言人李春先介绍说,为全面反映海洋经济总体运行情况,实现与国民经济核算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国家海洋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开展了全国海洋经济核算工作,制定并实施了《海洋生产总值核算制度》,对主要海洋产业的统计口径进行了修正,同时新增了海洋相关产业和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2006年是该制度实施的第一年,按新口径初步核算,2006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20958亿元,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12365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8593亿元。全国涉海就业人员达2960.3万人,比上年增加180万个就业岗位。《公报》显示,我国海洋第二三产业增长势头强劲,2006年海洋第二产业增加值9858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海洋生物医药业增加值26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增速高居各产业之首。2006年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9995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滨海旅游业增加值2633亿元,比上年增长14.2%。环渤海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海洋生产总值均超过6500亿元,两者合计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

《公报》还发布了“十五”期间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总体情况,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十五”期初为9301.79亿元,期末为18025.86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18.%。

摘引自:《光明日报》2007-04-10 03:56

第四篇: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中国海洋科技发展50年

回顾过去 展望未来

——中国海洋科技发展50年 国家海洋局局长 孙志辉

我国是海洋大国,发展海洋事业,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和长治久安,对于实现国家“三步走”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海洋科技是国家海洋事业发展的强大支撑和不竭动力,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发展海洋经济、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必须依靠海洋科学技术。

如果从1956年国家制定海洋科学远景规划算起,我国海洋科技事业已经整整走过了50年的光辉历程,显著缩短了与先进海洋国家的差距,并在某些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推动或引领海洋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50年是备尝艰辛的50年,是奋发进取的50年,也是成果辉煌的50年。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国海洋科学技术大会即将召开之际,重温半个世纪不平凡的征程,对于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深入贯彻党和国家的科技方针,全面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对海洋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继承和发扬几代海洋科技工作者不懈奋斗、艰苦求索的优良传统,同心同德,开拓进取,推动海洋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我国海洋科技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开始起步阶段、十年**中的曲折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中焕发生机阶段和党的十五大之后的展翅腾飞阶段。

一、海洋科技事业从制订规划开始起步

建国初期,海洋科技力量十分薄弱,专业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人员只有20多人;海洋调查手段也相当落后,直到1957年才有一条用旧拖轮改装的千吨级调查船。随着渔业、交通和海水制盐等传统海洋产业逐步得到恢复,国家调整或组建了几个与水产、海运、制盐相关的院校和研究机构。1956年,我国政府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在竺可祯等科学家的倡议下,由赵九章、曾呈奎等海洋专家组成的科学规划委员会海洋组,起草了《1956年~1967年海洋科学发展远景规划》,并被列为国家《1956年~1967年科学技术发

展远景规划》的第七项,即“海洋学”,主要任务是进行中国近海综合调查;并由军、地双方联合组成国家科委海洋组,主持全国的海洋科技工作。该远景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对我国海洋科技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1959年1月,在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主持下,召开了全国海洋工作会议。遵照国家领导人“建设一支强大海军,发展我国的海洋事业”的指示,我国逐步调整或新建了一批海洋教育和科研机构,并从全国调集了一批年轻科技力量,专门从事海洋科学技术研究。

这期间我国先后组织实施了“全国海洋综合调查”、“渤海海洋地球物理调查”以及“渤海和黄海海洋断面调查”等调查活动,揭开了中国大规模海洋综合调查的序幕。“全国海洋综合调查”从1958年开始,经历了两年多的时间,有60多个单位600多名人员参加,动用各种船舶50多艘,完成了91条断面、624个大面站、327个连续站的调查,出版了《海洋调查暂行规范》、10册《全国海洋综合调查资料》和14册《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图集》。这次调查奠定了现代中国海洋科学发展的基础,初步掌握了我国近海海洋要素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改变了我国缺乏基础海洋资料的局面;培养了一支海洋科技队伍,成为海洋科技战线的一支骨干力量,他们对海洋事业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一直影响了几代海洋科技工作者。

这期间,海洋科学研究硕果累累,海洋生物方面先后出版了有关浮游生物、软骨鱼类、经济海藻等方面10余种专著;在物理海洋学方面提出了“文氏普遍风浪谱”理论,发现了“南海暖流”和“台湾暖流”,出版了潮汐、海浪、海流等方面的专著,创立了我国的物理海洋学体系;在海洋声学研究方面,解决了非均匀浅海中简正波声场的计算等一系列问题,多项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二、海洋科技事业在十年**中曲折发展

1961年在青岛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海洋科学学术会议,有近200名科技人员参加。1963年5月,遵照国

家“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国家科委海洋组主持制订了第二个海洋科学远景规划,即《1963年~1972年海洋发展规划》。1964年7月22日国家海洋局成立,我国从此有了主管全国海洋工作的行政机构。国家海洋局成立后,首先抓了几件大事:一是调整和新建一批海洋科技研究机构;二是落实《1963年~1972年海洋发展规划》任务;三是组建海洋调查船队及相应的海区管理机构;四是组织全国海岸带和滩涂调查;五是组织海洋仪器研制以及海浪预报方法、海水淡化技术研究。在这长达10年的“文革”中,广大海洋科技工作者克服困难,坚持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在70年代末有较好的发展。

为推动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1974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海水淡化科技工作会议,并制订了《1975年~1985年全国海水淡化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为改变调查装备的落后局面,主管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建造或改装海洋调查船,组织海洋仪器会战,引进或研制海洋调查观测仪器设备。到20世纪70年代末,海洋调查船总数已达到70余艘,吨位从百吨级到万吨级;研制和生产的海洋仪器设备已达到130多项,其中在产的海洋仪器设备就有85种。

1969年2月发生的渤海特大冰情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为加速渤海冰的研究,组织了大范围的渤海冰立体调查观测,通过资料分析和研究,基本掌握了渤海严重冰封的发生和变化规律。同时,对渤海海底石油地质和地球物理的调查研究发现,渤海是一个巨大的含油沉积盆地。随后,在渤海相继钻成了中国第一口海上工业油井,建成了中国第一个海上开发油田。

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海洋局先后分别组织了“南海中部调查”(1974年~1978年)和“东海大陆架调查”。“实验”号调查船多次穿越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海区,为我国对该海域的管理积累了基本资料。“东海大陆架调查”基本模清了东海大陆架的延伸状态。1976年~1978年,国家海洋局先后5次派出远洋调查船,执行远程运载火箭试验远洋靶场任务。

这期间,我国海洋学家们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中国近海流系,发现了东海和南海的若干上升流区和“东海冷涡”,论证了黄海冷水团及其环流的时空特征与形成机制,提出了长江冲淡水转向的多种模式与机制,揭示了东海黑潮及其分支的时空特征;系统地研究了中国近海海洋生物,基本查清了中国近海海洋动植物的种类、资源分布、生态习性和区系特点,以及海洋初级生产力情况,奠定了中国现代海洋生物学的基础,有力地推动和支持了中国海洋水产业的发展。曾呈奎教授提出的“浅海农业”、“海洋水产生产农牧化”等思想,对中国海水增养殖业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海洋科技事业在改革开放中焕发生机

1977年12月,国家海洋局在全国科学技术规划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为在本世纪内实现海洋科学技术现代化而奋斗”的战略目标,由此,拉开了我国海洋科技工作向着新的高度攀登的大幕。1978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论断。随着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国家对全国科技工作进行了新的部署,形成了中国科技工作面向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格局。在这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和国家科技大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海洋科技事业重新焕发生机,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开始走出中国近海,面向深海大洋和极地,以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为中心,发展海洋科技事业,并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为适应海洋科技事业发展的需要,1981年~1991年国家先后建立了南极和大洋研究考察与管理机构,各涉海部门也都对本系统的科研机构进行了必要的调整。新建大型海洋综合调查船和专业调查船,联合国内海洋科技力量,组织实施科技专项,成为这一时期海洋科技工作的主要特点。1978年~1984年间,四艘“向阳红”号远洋综合调查船、“科学1”号海洋地球物理专业船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到1984年,我国已经建立起一支拥有165艘不同类型和不同用途的调查船队,总吨位约15万吨,居世界第四位。

从1980年开始,开展了历时7年多的“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专项,先后有15个部、委、局和沿海10个省、市和自治区的502个单位、19000人参加,完成调查面积35万平方千米、观测断面9600条、观测站9万余个;编写了《中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和各种专业、专题报告,共计500多份、700多册、6000多万字。随后又于1988年组织了“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专项调查结果,基本摸清了我国海岸带、海涂和海岛的自然条件、资源数量以及社会经济状况,为开发利用海岸带和海岛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1984年~1995年,我国先后三次组织了大规模的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区综合科学考察,较全面地查明了在北纬12°以南、断续线以内南沙群岛72个主要礁体的状况,为南沙海区资源开发和保护,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期,先后对台湾海峡及邻近海域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海洋环境综合调查。

从1983年起我国组织了多次太平洋海域多金属结核资源的系统调查,制订了《太平洋锰结核资源调查开发研究规划纲要(1986年~1990年)》。经过前后10多个航次的综合调查,1991年我国获得了15万平方千米的太平洋海底多金属结核开辟区,并于1994年最终完成了东太平洋海盆西部两块共7.5万平方千米海域海底多金属结核的勘探任务。大洋调查推动了我国深海技术和海底科学的发展。随后,我国又相继开展了深海钴结壳和热液硫化物的勘察。

在1984年10月邓小平同志为国家南极考察题字:“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后,11月20日我国海洋科学调查船“向阳红10”号和海军“J121”号从上海起航,拉开了我国南极和南大洋科学考察的序幕,随后相继于1985年和1989年建立了永久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

这期间,“一网三系统”专项的实施,初步建设了海洋环境监测监视网络、海洋执法管理系统、海洋环境预报服务系统、海洋资料服务系统,提高我国近海环境实时数据获取能力和数据产品处理能力,提高海洋环境要素预报水平和时效。“海洋环境数值预报研究”开创了我国海洋环境短期数值预报的先河,取得了一批有重要价值的成果,初步建立了我国海洋环境短期数值预报体系。课题研制的海洋资料浮标和深海潜标系统,支持了国家“一网三系统”建设。“八五”期间又开展的“灾害性海洋环境数值预报研究”,其成果在9711号特大风暴潮灾害预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还于1988年8月在南沙群岛永暑礁用国产仪器设备建成了“全球海平面联测”第74号站,并向“全球海平面观测系统”发送月平均水位资料。该站的建设结束了我国在该海域海洋连续观测的盲区,为世界海洋科学研究作出了贡献,并维护了我国的海洋权益。

在海洋技术研究方面,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设立了海洋领域,包括海洋监测技术、海洋资源开发技术、海洋生物技术三个主题,研制成功了6000米自容式温盐深自记仪等一批监测技术以及中国第一艘200米无人遥控潜水器“海人一号”、第一艘1000米无缆水下机器人“探索者”号等一批资源开发技术。海洋生物技术成果推动了我国海水养殖业和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还建成第一个电渗析海水淡化站。

海洋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在物理海洋学研究方面,国内先后开发了风、浪、流联合作用模式和风、浪、流、潮汐、风暴潮耦合作用数值计算模型,使海洋综合动力过程的计算和预测提高到新水平,先后出版了有关海浪、潮汐、潮流方面的一批专著。在海洋物理学方面,进一步发展了浅海声学和深海声学,加强了水声应用技术研究,支持了海军能力建设,出版了水声学专著;受水色遥感和水下激光应用的推动,在水色遥感的光学基础理论、海洋辐射传播理论及海洋光学参数测量和水下激光探测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大的进展。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研究一直是最活跃的领域,先后出版了一批有关中国海区地质、沉积、地质-地球物理方面的专著。海洋生物学研究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先后出版了一批有关海洋动物、海藻、浮游硅藻、浮游生物学、磷虾类生物学、生态学和生物资源、污染生物学、污损生物及其防除等方面的专著。海洋药物科学在药用海洋生物研究和开发、生物活性物质提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应用成果,先后出版了一批药用海洋生物、有毒鱼类和药用鱼类、海洋药物等方面的专著,开发了预防心脑血管病和抗肿瘤的海洋新药。在海洋化学研究方面,对中国近海海水化学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取得了大的进展,先后出版了有关区域海洋化学、海洋地球化学、沉积物-海水界面化学等方面的专著。

改革开放为海洋科技的国际合作带来了契机。1978年,以著名海洋学家沃尔特·蒙克为团长的美国海洋科学代表团应邀来我国访问;1979年,中美签订了海洋和渔业科学技术合作议定书;同年11月在华盛顿,中美代表团就两国海洋资料交换、海洋沉积过程研究、水产养殖等合作项目举行第一次工作会议,开启了我国国际海洋科技合作与交流之门。1978年,我国首次参加国际全球大气试验,中国的海洋学研究开始介入国际前沿科学。1977年,经国务院批准,我国正式加入联合国政府间海委会。多年来,我国一直以高票数当选海委会执行理事会成员国,在参与重大计划以及游戏规则制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还积极参与了海委会发起的一系列重大全球性海洋科学计划,如全球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计划、世界大洋环流计划、全球海洋观测计划等,代表着世界海洋科学发展的最前沿,促进了我国海洋科学的发展,提高了我国在海洋资料交换、防灾减灾、海洋制图和海洋观测与预报等方面的能力,扩大了我国在世界海洋界的影响。特别是通过参与全球海平面计划,促成了我国南沙永暑礁观测站的建立,维护了我国的海洋权益。通过参加资料交换工作,使我国成为世界海洋资料中心D,全面提升了我国在海洋资料管理方面的水平。1980年开展了“中美长江口联合调查”。1985年~1990年,中美在赤道和热带西太平洋开展的海洋大气相互作用合作科学考察(TOGA),这在中国海洋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同期还开展了“世界大洋环流实验”(WOCE)和“海洋—大气耦合响应实验”(TOGA-COARE)。从1986年开始,中日之间开展了著名的“中日黑潮合作调查研究”和“中日副热带环流合作调查研究”。中德、中法之间也开展了许多有重要影响的大型海洋科学调查研究项目。中国科学家在国际合作研究中,根据观测资料发现了“棉兰老潜流”“吕宋潜流”以及赤道潜流在厄尔尼诺期间的消失或逆转。

这期间有一批科技成果分别获得国家或部委的成果奖励,其中《中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调查研究报告》《首次南大洋考察》《对虾大规模育苗研究》《国产反渗透组件及工程技术研究》等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海区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等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向阳红10”号大型远洋调查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该船排水量1.32万吨,可以在极区以外的所有洋区进行多学科综合考察。

改革开放也为海洋科技人才的成长提供了沃土,从1986年以来,有一批海洋科技工作者先后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有一批海洋科学技术专家,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随着我国海洋科技事业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在国际海洋事务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1979年,中国首次当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UNESCO IOC)执行理事会成员国,并连任至今;1985年,曾呈奎院士当选国际藻类学会主席。

四、海洋科技事业在贯彻科教兴国方针中展翅腾飞

1996年~2005年,是我国海洋科技事业全面快速发展的10年。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动员全党全社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国家海洋局又组织制定了国际海底区域研究开发、中国极地考察能力建设及海洋科技发展等方面的“九五”“十五”计划。科教兴国战略方针指引我国海洋科技事业展翅腾飞,规划和计划引导海洋科技事业有序发展。

1998年,我国基本完成了《第二次海洋污染基线调查》,累计采集各类样品5万多份,获得各类分析测试数据20多万组,为掌握20世纪末我国近海海洋环境质量的状况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为适应《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海域管理和海域划界的需要,我国组织实施了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勘测专项,首次对该海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系统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综合数据库,取得了若干新发现和新认识,并使我国多波束应用技术和海底勘测研究方面跨入世界先进行列。2000年,我国组织实施了西北太平洋海洋环境调查与研究,获得了一批宝贵的西北太平洋环境资料,提高了对该海区海洋环境的认知水平。2003年9月,国务院又正式批准“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目的是进一步查清中国海,为海洋资源开发和环境评价提供基础数据。这期间,我国先后发现了渤海辽东湾绥中36-1亿吨大油田、南海珠江口盆地流花11-1亿吨大油田及中国海上最大的渤海蓬莱19-3整装油田。2004年,在我国南海北部陆坡,首次发现面积为430平方千米的“冷泉”碳酸盐岩分布区,是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重要证据。

我国于1999年7月和2003年7月先后两次开展北极科学考察,目的是评估北极变化对我国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并对这种影响进行可预测性研究,随后于2004年7月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这标志着我国北极科学考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05年1月18日,在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中,内陆冰盖科考队登上南极内陆冰穹A最高点———南纬80°22′00″,东经77°21′11″,海拔4093米。这是人类首次从地面到达该区域。至此,南极的4个要点全部被人类征服:极点———美国,冰点———俄罗斯,磁点———法国,高点———中国。在今年刚刚结束的第22次南极考察中,我国科考人员去南极格罗夫山地区采集到了5000多块陨石,使我国的南极陨石拥有量接近10000块,位居世界第三位,这其中包括宝贵的火星陨石和月球陨石。

我国于2005年4月2日首次开展了横跨三大洋的环球海洋科学考察。航次作业横跨了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三大洋,航程43230海里,历时297天。本次考察实现了单一的资源调查向资源与科学相结合的综合科学考察的实质性转移,初步圈出富钴结壳的富矿区,在多金属结核合同区开展了环境基线和多金属结核调查,获得了大量的硫化物、微生物、大型生物、沉积物和热液样品,考察中大量应用了我国自主研制的深海探测仪器设备。首次大洋环球考察在我国大洋科学考察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在海洋基础研究方面,1997年以来先后有9项海洋基础研究项目得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的支持。围绕资源开发、海洋安全、防灾减灾等国家重大需求,先后开展了近海环流、海洋生态系统、海水养殖病害、边缘海形成演化、赤潮、河口与近海陆海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基础研究,获得到一批高水平成果,开创了海洋科学发展的新纪元。我国在世界率先破译了对虾白斑杆状病毒基因组全序列,被评为“200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1999年,为研究“东亚季风历史在南海的记录及其全球气候影响”,增进我们对季风气候变迁的理解,大洋钻探第184航次(ODP184)在南海执行,进一步缩短了我国海洋地质研究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

在海洋监测技术方面,突破了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遥感应用等关键技术,开发了200公里远程高频地波雷达、6000米海洋专用温盐深测量仪(CTDC)等一批海洋监测仪器设备,建立了长江口、台湾海峡海洋动力环境立体监测示范系统及渤海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示范系统,从总体上提高了我国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同时,实施了海洋监测技术标准化工程,显著提升了国产海洋仪器设备的产业化能力。

在海洋生物技术方面,开展了海水养殖种质的优良化、海洋天然产物及海洋药物的研发和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等研究,已实现了一批名特优良海水养殖品种技术产业化,有十多种海洋一类新药顺利地进行临床前和各期临床研究,获得了一大批具有原创意义的海洋生物功能基因技术开发,奠定了我国在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研究方面的国际地位,建立了一批海洋生物技术成果转化、中试及产业化基地,促进了我国海洋水产养殖业、海洋生物高技术的快速发展。

在海洋探查与资源开发技术方面,围绕深水海域油气与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大洋矿产资源探测以及海底立体探测和成像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开发了一批关键技术装备,为我国油气资源评价和大洋矿产资源勘查提供了技术支撑,并从整体上提高了我国海洋地质调查和大洋资源勘查的能力。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研发的深海沉积物捕获器,在5200米水深下连续工作36天自动回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此技术的国家。1997年6月我国首台6000米自治水下机器人“CR-01”号诞生,并在太平洋多金属结核调查海域完成了试验和调查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176米。目前我国正在研制7000米载人潜水器,按设计该潜水器可到达全球海洋99%的海底工作。

海水淡化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具备了万吨级海水和亚海水淡化的设计和工程能力,技术指标达到同等容量的世界先进水平。从2001年起,先后在山东、浙江、广东等地分别建设了示范工程,这标志着我国海水和亚海水淡化技术已进入产业化开发阶段。

以海洋卫星、飞机、台站、浮标、监测船为主体的海洋立体观测系统初具规模;“中国海洋环境监测系统———海洋站和志愿船观测系统”项目的实施,实现了我国滨海、近海和邻近大洋海域海洋环境的有效监测,显著提升了我国海洋环境数据的获取能力。2002年5月15日,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HY-1发射升空,这是我国海洋科学技术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结束了我国没有海洋卫星的历史,也圆了老一代科学家的梦。我国已制订了海洋卫星发展规划,将逐步发射海洋水色、海洋动力环境、海洋监测监视系列海洋卫星。

我国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业务化海洋环境数值预报系统,在风暴潮、海浪、海冰、海温、海啸、海流、厄尔尼诺、赤潮数值预报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已与60多个国家130多个机构建立了正式资料交换关系,建立了世界数据中心的中国海洋数据中心。海洋标准计量已成为国家标准计量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并在海洋业务和能力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时同时,海洋国际合作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在传统的中美、中日、中加、中德、中法合作得到不断加强的同时,中韩、中印及中国同南海周边国家的海洋科技合作也不断强化。至今我国已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双边海洋科技合作关系。我国积极参加了由联合国政府间海委会等国际组织发起的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全球海洋生态动力学(GLOBEC)、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LOICZ)、全球有害赤潮的生态和海洋学(GEOHAB)、大洋钻探(ODP)、国际ARGO合作计划等重大国际合作研究计划,1999年~2003年苏纪兰院士连续两次当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委会(IOC / UNESCO)主席,我国海洋科技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经过50年的艰苦努力,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我国海洋科技工作已基本形成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发展高新技术、加强基础研究三个层次的战略格局,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海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海洋调查具备了从太空、高空、海面、海水层、海底到地壳的多学科综合观测能力,中国海洋科技工作者基本实现了“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的宏伟夙愿。在缩短与国际海洋科技发展水平差距的同时,海洋经济正在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目前,涉海科研机构和院校约130多个,科技人员1.3万余人,拥有一批以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为核心的海洋科技队伍;建设了一批国家与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海洋信息共享平台和数据库,海洋微生物及极地资源保藏中心;装备了一批设备先进的海洋综合调查船和专业调查船。这些将为我国海洋科技事业未来的创新发展和进一步腾飞创造条件,奠定重要基础。

五、未来我国海洋科技事业重在创新

中国的海洋科技事业已走过了50年的发展历程,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振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海洋科技在海洋事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在逐步增长,海洋科技改造了传统的海洋产业,引领了新兴海洋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支撑了海洋强国建设。

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同发达海洋国家相比,我国的海洋科技总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发明专利数量少,主要的海洋仪器依赖进口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在一些领域特别是深海资源勘探和环境观测方面,技术装备仍然比较落后;科学研究水平有待提高,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科技投入相对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我国虽然是一个海洋大国,但还不是一个海洋强国,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科技创新能力较弱。

未来1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对我国未来15年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全面规划与部署,把海洋科技发展提到了新的历史高度,海洋成为国家超前部署的五大战略领域之一。海水淡化、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海洋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大型海洋工程技术与装备等应用技术成为重点发展领域的优先主题;海洋技术被列为前沿技术,海洋科学成为基础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今后,我们海洋科技工作者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在国家“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方针指导下,深化近海研究,参与深海竞争,拓展大洋和极地研究,发展战略性前沿技术,攻克急需的关键技术,不断提高对海洋规律的认识水平,努力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为维护国家权益和安全、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建设海洋强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摘自《中国海洋报》第1536期

第五篇:2018-2022年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目录)

2018-2022年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 核心内容提要

【出版日期】2017年4月 【报告编号】19113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

格】纸介版:7000元

电子版:7200元

纸介+电子:7500元

▄ 报告目录

第一章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概述 第一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定义及分类

一、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定义

二、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分类 第二节、海洋生物医药研究概述

一、海洋生物研究的对象

二、海洋生物研究的重点

三、海洋生物医药开发的意义 第三节、海洋生物医药研究的重点领域

一、海洋抗癌药物

二、海洋神经系统药物和心脑血管药物

三、海洋抗菌、抗病毒药物

四、海洋消化系统药物

五、海洋消炎镇痛药物

六、海洋泌尿系统药物

七、海洋免役调节作用药物

八、食品方面

第二章 2015-2017年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环境分析 第一节、资源环境

一、中国海洋药用自然资源分析

二、中国海洋药用资源研发状况

三、海洋药用资源的主要特点

四、海洋药用资源发展方向与途径 第二节、海洋经济环境

一、全球海洋经济发展状况

二、中国海洋经济运行状况

三、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空间 第三节、医药市场环境

一、全球药品市场发展状况

二、中国医药市场规模分析

三、中国医药行业投资情况

四、中国医药行业进出口情况

五、中国医药市场价格分析 第四节、产业政策环境

一、中国医药市场政策环境

二、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政策

三、海洋经济创新发展重点领域 第五节、经济及社会环境

一、国际宏观经济形势

二、中国经济运行分析

三、人口老龄化趋势

四、研发和供给侧改革成效

第三章 2015-2017年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分析 第一节、2015-2017年国际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一、国际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状况

二、国际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格局

三、各国竞相发展海洋医药产业

四、主要国家海洋生物医药发展路径

第二节、2015-2017年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一、海洋生物医药发展必要性

二、海洋生物医药发展条件

三、海洋生物医药行业发展规模

四、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特征

第三节、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SWOT分析

一、发展优势(Strengths)

二、发展劣势(Weaknesses)

三、发展机遇(Opportunities)

四、发展威胁(Threats)

第四节、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期待共赢合作

二、药源采集难

三、工业化瓶颈

四、研发投入不足

五、产学研结合待加强

六、促进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第四章 2015-2017年海洋生物药物研发分析 第一节、海洋药物专利总体分析

一、专利申请量规模

二、专利申请区域分布

三、专利申请主要申请人

四、专利技术主题分布

五、专利申请特点分析

第二节、热点领域海洋药物专利分析

一、专利申请态势分析

二、区域分布分析

三、专利主要申请人

第三节、国际海洋药物研发进展

一、海洋药物研发概述

二、海洋抗肿瘤药物研发成果

三、海洋治疗心脑血管药物研发

四、海洋抗感染药物研发成果

五、海洋神经系统药物研发成果 第四节、中国海洋药物研发进展

一、海洋药物研发重要意义

二、海洋医药研究现状分析

三、海洋新药开发成果介绍

四、海洋生物基因工程研究

五、海洋微生物相关技术研究 第五节、海洋药物研发的发展导向

一、海洋生物细胞、基因新产品开发

二、海洋创新生物制品和药物开发

三、开展海洋中药现代化研究

第五章 2015-2017年海洋药物应用领域市场分析 第一节、抗肿瘤药物

一、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

二、全球抗肿瘤药物上新状况

三、我国抗肿瘤药物市场状况

四、海洋抗肿瘤药物研发情况

五、海洋抗肿瘤多肽药物研究进展

六、海藻含有抗肿瘤活性化合物

七、海洋抗肿瘤药物产业化策略

八、抗肿瘤药物市场前景广阔 第二节、心脑血管药物

一、全球心脑血管药物类别分析

二、我国心脑血管药物市场规模

三、防治心脑血管的海洋药物

四、心脑血管疾病海洋药物研究

五、新型海洋生物降压药物面市 第三节、抗艾滋病药物

一、国际抗艾滋病药物价格下降

二、国际抗艾滋病药物销售状况

三、国际抗艾滋病药物研究进展

四、我国抗艾滋病药物交易合作

五、我国将推进海洋抗艾滋病研发 第四节、其他领域市场

一、毒素类药物

二、抗菌类药物

三、治疗类药物

第六章 2015-2017年海洋保健品发展分析 第一节、2015-2017年中国保健品市场总体状况

一、保健品行业政策分析

二、保健品行业发展规模

三、保健品出口企业分析

四、保健品市场竞争格局

五、企业间跨国并购加快

六、互联网推动行业发展

七、保健品市场前景展望

八、保健品市场发展趋势

第二节、2015-2017年中国海洋保健品发展概况

一、海洋产品的保健价值分析

二、中国海洋保健品发展优势

三、海洋保健品产业结构

四、海洋保健品行业综述

五、海洋保健品企业动态

六、海洋保健食品发展对策

七、海洋保健食品发展前景

八、海洋保健食品发展趋势 第三节、海洋保健食品研发状况

一、深海鱼油系列

二、海洋藻类系列

三、水解蛋白系列

四、贝类系列

五、甲壳素系列

六、软骨系列

七、其它

第四节、海洋功能性食品的技术工艺及应用

一、鱼油功能食品

二、海洋蛋白功能食品

三、海藻功能食品

四、贝类功能食品

第七章 2015-2017年重点地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分析 第一节、天津市

一、海洋产业分析

二、产业发展回顾

三、产业存在问题

四、产业发展目标

五、产业发展领域

六、产业发展布局

七、主要发展任务

八、产业发展建议 第二节、山东省

一、产业发展规模

二、产业项目运行

三、威海市发展状况

四、产业发展障碍

五、产业发展规划 第三节、江苏省

一、海洋产业分析

二、海洋经济创新示范区

三、产业发展状况

四、产业发展项目

五、产业发展方向 第四节、浙江省

一、海洋产业分析

二、产业发展状况

三、区域发展状况

四、项目发展布局

五、项目发展动态

六、产业发展策略 第五节、福建省

一、海洋产业状况

二、产业发展状况

三、区域发展状况

四、产业发展布局

五、产业发展建议 第六节、广东省

一、海洋产业状况

二、行业发展状况

三、行业支持政策

四、重点科研中心

五、产业发展规划 第七节、海南省

一、海洋产业分析

二、产业发展状况

三、海口市发展状况

四、海口市发展布局 第八节、其他省市

一、辽宁省

二、上海市

三、广西自治区

四、大丰市

五、莆田市

六、舟山市

七、粤港澳湾区

第八章 2015-2017年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分析 第一节、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

一、园区基本介绍

二、园区发展现状

三、园区投资环境

四、园区政策环境

五、园区技术支撑

六、园区发展动态

七、园区发展规划

第二节、青岛黄岛海洋生物产业园

一、园区基本介绍

二、园区发展目标

三、园区发展潜力

第三节、江苏大丰海洋生物产业园

一、园区基本介绍

二、园区发展规模

三、园区发展定位

四、园区发展战略

第四节、福建诏安金都海洋生物产业园

一、园区基本介绍

二、园区发展优势

三、园区建设布局

四、园区发展动态

第五节、其他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区

一、中国舟山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

二、大连现代海洋生物产业示范基地

三、石狮海洋生物产业科技园

第九章 2015-2017年海洋生物医药重点生产企业分析 第一节、深圳市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二节、北海国发海洋生物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三节、浙江海力生集团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产品开发进展

三、药物研究方法

四、GMP文件体系

五、企业发展动态

第四节、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经营状况

三、主营产品介绍

四、企业发展形势

五、企业运营战略

第五节、青岛澳海生物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主营产品介绍

三、市场开拓策略

第六节、上海东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对外合作

三、产品研发机构

第十章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及前景趋势分析 第一节、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投资机遇

一、政策加码促发展

二、产业获政府扶持

三、产业受资本青睐

四、产业拓发展空间

第二节、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前景

一、产业开发潜力广阔

二、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三、产业研发趋势分析

第三节、2018-2022年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预测分析

一、行业发展因素分析

二、产业增加值预测

第四节、中国生物技术发展规划

一、前沿关键技术

二、重点领域发展

▄ 公司简介

中宏经略是一家专业的产业经济研究与产业战略咨询机构。成立多年来,我们一直聚焦在“产业研究”领域,是一家既有深厚的产业研究背景,又只专注于产业咨询的专业公司。我们针对企业单位、政府组织和金融机构,提供产业研究、产业规划、投资分析、项目可行性评估、商业计划书、市场调研、IPO咨询、商业数据等咨询类产品与服务,累计服务过近100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并成为数十家世界500强企业长期的信息咨询产品供应商。

公司致力于为各行业提供最全最新的深度研究报告,提供客观、理性、简便的决策参考,提供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的有效工具,也是一个帮助咨询行业人员交流成果、交流报告、交流观点、交流经验的平台。依托于各行业协会、政府机构独特的资源优势,致力于发展中国机械电子、电力家电、能源矿产、钢铁冶金、嵌入式软件纺织、食品烟酒、医药保健、石油化工、建筑房产、建材家具、轻工纸业、出版传媒、交通物流、IT通讯、零售服务等行业信息咨询、市场研究的专业服务机构。经过中宏经略咨询团队不懈的努力,已形成了完整的数据采集、研究、加工、编辑、咨询服务体系。能够为客户提供工业领域各行业信息咨询及市场研究、用户调查、数据采集等多项服务。同时可以根据企业用户提出的要求进行专项定制课题服务。服务对象涵盖机械、汽车、纺织、化工、轻工、冶金、建筑、建材、电力、医药等几十个行业。

我们的优势

强大的数据资源:中宏经略依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信息中心系统丰富的数据资源,建成了独具特色和覆盖全面的产业监测体系。经十年构建完成完整的产业经济数据库系统(含30类大行业,1000多类子行业,5000多细分产品),我们的优势来自于持续多年对细分产业市场的监测与跟踪以及全面的实地调研能力。

行业覆盖范围广:入选行业普遍具有市场前景好、行业竞争激烈和企业重组频繁等特征。我们在对行业进行综合分析的同时,还对其中重要的细分行业或产品进行单独分析。其信息量大,实用性强是任何同类产品难以企及的。

内容全面、数据直观:报告以本最新数据的实证描述为基础,全面、深

入、细致地分析各行业的市场供求、进出口形势、投资状况、发展趋势和政策取向以及主要企业的运营状况,提出富有见地的判断和投资建议;在形式上,报告以丰富的数据和图表为主,突出文章的可读性和可视性。报告附加了与行业相关的数据、政策法规目录、主要企业信息及行业的大事记等,为业界人士提供了一幅生动的行业全景图。

深入的洞察力和预见力:我们不仅研究国内市场,对国际市场也一直在进行职业的观察和分析,因此我们更能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我们有多位专家的智慧宝库为您提供决策的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

有创造力和建设意义的对策建议:我们不仅研究国内市场,对国际市场也一直在进行职业的观察和分析,因此我们更能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我们行业专家的智慧宝库为您提供决策的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

▄ 最新目录推荐

1、智慧能源系列

《2017-2021年中国智慧能源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能电网产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微电网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小水电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氢能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波浪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潮汐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燃料乙醇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太阳能利用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天然气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互联网+”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广告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物流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教育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3、智能制造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工业4.0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4、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动漫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视购物市场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视媒体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影院线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动画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5、智能汽车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慧汽车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慧停车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前景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车联网产业运行动态及投融资战略咨询报告》

6、大健康产业系列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基因工程药物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基因检测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健康服务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健康体检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精准医疗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康复医疗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7、房地产转型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房地产+众创空间跨界投资模式及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养老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医疗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物流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养老地产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告》

8、城市规划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城市规划行业前景调查及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城市综合体开发模式深度调研及开发战略分析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9、现代服务业系列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民营医院运营前景预测及投资分析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婚庆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市场调查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旅游行业发展前景调查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体育服务行业深度调查与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会展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整形美容市场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职业教育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下载《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3)首次预测中国海洋经济发展趋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3)首次预测中国海洋经济发展趋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