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华大学热门专业是什么 清华大学热门专业介绍
清华大学热门专业是什么 清华大学热门专业介绍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始建于1911年,初名清华学堂,是当时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 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 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清华国学研究院。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清华大学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坐落于中国首都北京西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
清华近几年专业或院系招分的前几名是:
1.经管:清华大学经济与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经济、金融、工商、政治、法律、社会等各界及各社会科学学术界培养既掌握系统的经济学与金融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又具备解决现代经济特别是金融领域中实际问题的技能、既具有国际视野同时也了解中国国情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我们的特点是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强大的应用能力之间、高度的国际化与深入的本土化之间的有机结合。我们的师资队伍中既有长期参与中国经济与金融实践的教师,也有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海外名校获得博士学位、甚至在海外研究型大学有多年教学研究经验的教师。同时,多位来自海外著名研究型大学的特聘教授也参与经济与金融本科专业的教学。
2.建筑:建筑学院2006~2007学年度学生总数为1126人。其中本科生525人(建筑学专业420人、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105人);研究生60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39人(建筑学5个二级学科与美术学198人,暖通空调41人),工程硕士130人,风景园林硕士4人,博士研究生232人(建筑学一级学科190人,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专业42人)。建筑学院现有在职教师103人,其中教授41人、副教授40人。教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吴良镛(两院院士)、关肇邺、李道增、江亿。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63人,占61.2%,具有一年以上在国外学习和工作经历者56人,占54.4%。学院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好,理论基础和基本功扎实,热爱教学和学生,注重教书育人,富于团队精神,形成了严谨求实的院风,近年来不断增强改革创新的活力,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
3.电气:在清华大学众多院系中,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是唯一的以电能的输送和控制为研究对象的系,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简称电机系)原名是电机工程系,于1932年秋成立,是清华成立最早的工科院系之一。
4.电子:电子工程系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放在首位,不断调整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扩展专业领域,更新专业内容。开设了100余门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研究生课程,涌现出一批教学质量高、深受同学爱戴的优秀教师,正式出版教材及专著百余部。近年来,我系不断组织教师对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讨论,完善课程体
系结构,着重专业背景下的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提倡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加强设计型、研究型、实践型教学内容。
为了加强学生的数理基础,电子工程系加强了与我校物理系、数学系的合作,与数理基础科学班联合招生一个班约30人,旨在提升本科生的数理教学水平,探索现代基础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在专业基础课程方面,电子工程系重点抓好系列课程的建设,即:信号与系统系列、电路技术系列、计算机系列、电磁场与微波系列及量子与半导体系列课程。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2006年起增加了网络系列课程。为加强实验教学,电子系重点建设了现代通信教学实验室(包括高频、微波、通信)、电工电子实验基地和计算机教学实验室(包括软件、硬件)。这些实验室,除学校投入大量经费外,还接收国外著名企业(如安捷伦、泰克等)捐赠的高档仪器,为学生提供了当前国内外最高水平的实验条件。
清华大学将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城乡建设的发展,随着21世纪国际建筑学科的发展,再接再励,保持特色,加强国际化,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和学术研究水平,为保持国内领先地位,跻身于世界一流建筑院校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清华大学专业介绍:生物医学工程
清华大学专业介绍: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 BME)学科是理、工、医、生物等学科高度交叉的新兴学科。该学科致力于人的防病、治病、康复和健康,致力于为探索生命现象提供高水平的科学方法和工程技术手段,因此,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将始终是朝阳学科。
由于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应用最先进的理工科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人的生命现象与规律,因此其研究领域极其广泛,其研究方向也非常多,如:生物医学信号的检测与处理;医疗仪器;医学成像;生物医学材料;人工器官;生物医学制造;介入治疗;康复工程;远程医疗;生物芯片等等。在每一个方向上又有着非常宽广的内容。因此,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也是今后几十年内最容易出现理论突破和技术创新的学科领域之一。
生物医学工程中的核心内容,即医疗仪器在美国已成为支柱产业。对具有13亿人口的中国,在整个社会以及政府已经开始高度关注医疗仪器的今天,医疗仪器也必将很快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源于1979年创建的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随着清华大学医学院的成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于2001年被调整到医学院,并成立了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我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具有学士、硕士及博士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并建立有独立的博士后流动站,2002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学校领导多次表示要在今后几年内重点支持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力争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2011年)之际,使我校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生物医学工程系的教学、科研基地主要集中在清华大学西主楼。最近学校已批准尽快建设约4万平米的医学院大楼,待新楼竣工后,生物医学工程系将移入该楼。本学科现设有如下5个教学实验室: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实验室;医学成像与医学图像处理实验室;医疗仪器实验室;电生理实验室;“清华大学-美国德州仪器(TI)联合DSP实验室”。
在科研体制上,本系设有如下5个研究室: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研究室;医学工程与健康技术研究室;优生工程与认知科学研究室;医学信息工程研究室;人体运动信息检测研究室。系里建有电生理实验屏蔽室,配有128导脑电图机及心电图机。全系(含各个研究室)有约150台微机、6台工作站、各种高档示波器、信号源、各种电生理实验设备及齐全的DSP开发系统等。
生物医学工程系拥有一支精干的、知名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11人,绝大部分教师具有在国外留学或工作的经历。其中教授、博士生导师4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1人。教授:白净、高上凯、胡广书、叶大田。其中白净教授是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已退休的杨福生教授、丁海曙教授仍工作在科研、教学和研究生培养的第一线。作为清华大学最新成立的系,我们教师队伍的规模目前还较小,但这正是本学科的优势。生物医学工程系设置“生物医学工程”一个本科专业。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以高质量的教学和科研在全国同行中获得了广泛的称赞。2002年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2002年由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开展的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本专业在“学术声誉”方面得100分,列全国同类专业第一。
本学科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1)生物医学信号的检测与处理;(2)医学成像与医学图像处理;(3)生理系统建模与仿真;(4)人体运动及无损检测;(5)医学信息及智能化医学仪器。
本学科先后完成国家“七五”、“八五”科技攻关项目三项,国家重大自然学科基金1项,完成和正在进行的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30项,完成和正在进行的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12项,正在承担的国家“十五”863项目(包括子课题)共六项。近五年来承担的横向课题近20项。1995年以来,先后有8项科研项目通过了省部级的鉴定。
本学科在生物医学信息的无创检测、处理与传输、生理系统的建模与仿真、超声成象技术等领域有长期的深入系统的研究,得到普遍认可,处于国内前列;在脑机接口、心血管系统仿真、人体运动信息检测、神经肌肉仿真、胎儿监护、耳声发射、远程家庭监护等方面具有较明显特色,处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前沿水平。先后发表论文800多篇,其中有50多篇发表在本领域国际公认的高水平期刊上,被SCI收录的有30多篇,被EI收录的有100多篇。本学科的老师中,有三人先后应邀担任 IEEE 在该领域的三个汇刊(IEEE Trans on BME, IEEE Trans on ITB, IEEE Trans on Rehab)的编委以及AUTOMADICA的心血管仿真特刊客座主编,且有12人在国内7个学会以及9个期刊任职,白净教授还当选为IEEE Fellow。
除了学校的外语、数学、物理、人文及体育等公共课程以外,本学科的本科生要学习(或选修)如下的课程:现代生物学导论;生理学;定量生理学;生物学专题;生物医学工程概论;电路原理;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电磁测量;计算机文化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图形学;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自动控制原理;人体运动信息检测与处理;生物医学电子学;医用电子仪器;医学仪器设计;医学图像处理;医学模式识别。实践环节有:电子工艺实习;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理学实验;电子技术综合实验;专业实践综合训练;生产实习;论文综合训练等
本专业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有:数字信号处理(校级研究生公共课);随机信号的统计处理(校级研究生公共课);医学成像系统;生理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本专业有三门课程(数字信号处理、随机信号的统计处理、医学图像处理)入选校一批“精品课”建设规划,并已开始实施。
从1998年以来,本专业已三次获得“清华大学教学优秀一等奖”,我们开出的绝大多数课程都深受选课同学的欢迎。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目标是培养本学科领域能够从事理论研究的高水平的科学家和应用开发方面的杰出人才。
由于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理、工、医、生物等学科高度交叉的新兴学科,学科性质定位于工科,因此,这就决定了本学科的主要任务为现代医学和现代生物学提供最先进的工程理论和方法,培养这些领域急需的人才。
我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办学特色鲜明。本学科一方面要求同学要掌握医学和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同时,要结合医学学科的特点深入扎实地学习电子、信息类的专业知识,包括医学电子学、医学信号的检测和处理、医学成像与医学图像处理、医学模式识别、医疗仪器原理及设计等。本学科的数学和外语和清华大学电子、信息类学科一样要求。
本学科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我们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选用方面都参照国外著名研究型大学同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框架,并结合我们自己的特点,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本科生培养体系。我们强调要打好基础,强调能力的培养,特别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要宽口径培养,注重实践环节,增加了选修课,取消了限选课,从而拓宽了学生选课空间与个性发展的余地
由于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理、工、医、生物等学科高度交叉的新兴学科,致力于为人的防病、治病、康复和健康以及为探索生命现象提供高水平的科学方法和工程技术手段,因此,其研究和应用领域都极其广泛,所培养的学生自然也大有用武之地。其毕业生的就业领域为:医疗仪器企业的研发机构;生物医学工程及相关学科的科研单位;大型医院的设备中心;高等院校;国家公务员;相关行业(如IT,仪器仪表等)。
根据统计,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1999~2003年5年的毕业生(近160名本科生)中:出国深造者:30人左右,约占20%;继续读研究生者:100左右,约占60%;毕业分配者:30人左右,约占20%。这30人就业的主要方向是外企、电子和信息类大公司。本专业毕业的研究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工作在国内高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本学科正在脑科学、重大疾病检测新方法、数字化人体仿真平台建设、人体运动信息检测等方面参与组织国家重大课题研究,并与美国MIT、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美国西北大学、香港震雄集团、美国TI、IBM、HP, Motorola等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通过吸引外资加强了基地建设,通过互访合作提高了科研教学的整体水平。
第三篇: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主要专业
本科专业:土木工程
研究生专业:
● 结构工程
主干课程:有限元及变分法基础、能量原理、钢筋混凝土原理、钢结构稳定理论及应用、数值图形显示、钢结构的断裂与疲劳分析、壳体和空间结构计算、抗震工程概论、大跨及高层结构体系、结构抗震与减震原理、结构抗震实验方法、混凝土结构的抗火性能及其计算、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有限元线法。
研究方向: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结构力学;计算机应用;建筑施工。
本专业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高等学校相应专业的教学科研研究工作;土建类科研院所相应专业的科研工作;土建类设计院所的设计工作;施工单位及相应的公司企业从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主干课程:交通规划理论、交通流理论与应用、交通经济学、智能交通系统基本理论与应用、交通管理理论与方法、交通控制理论与实践。
研究方向:交通规划理论;交通流理论与应用;交通经济;交通安全;道路工程;智能交通系统;景观桥梁等。
本专业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国家及地方公务员、有关部委所属各级规划设计单位、规划类咨询公司。
● 地下工程
主干课程:土力学理论及数值方法、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弹塑性力学、结构动力学、有限元及变分法基础、钢筋混凝土原理、交通规划理论、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
研究方向:建筑地基基础;铁路公路路基;基坑及边坡支护;地下结构;人防工程;加筋土结构;岩土力学基础理论;地下空间规划;地下空间资源评估;地下工程风险评估。
本专业毕业生适应的工作:地下工程、岩土工程、人防工程、市政工程、道路桥梁和房屋建筑等专业方向的规划、设计、施工、教学、科研、经营及管理等相关部门的工作。
● 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
主干课程:结构动力学、土木与建筑工程CAE、面向对象设计方法、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抗震工程概论、系统可靠性理论与工程、工程多媒体信息系统设计、灾害学、建筑工程防火理论和方法、工程应用软件设计基础。
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防灾减灾规划与应急技术;数字减灾技术;抗震结构工程;抗爆结构工程;抗火结构工程;大型空间结构设计、可靠性分析、智能健康监测;土木工程信息技术;CAD/CAE和4D-CAD技术等。
本专业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高等学校相应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土建类科研院所相应专业的科研工作;土建类设计研究院所的设计、咨询工作;土建工程施工单位及各级防灾减灾管理部门的技术管理工作。
● 土木工程(建筑)材料
主干课程:水泥基复合材料断裂力学、混凝土材料与工程新进展、工程结构耐久性与行为评估、水泥基材料化学与物理、建筑材料物理化学。
研究方向:胶凝材料与混凝土;混凝土材料与结构耐久性;化学建材。
本专业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高等学校相应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建筑、交通、水利、市政等各部门有关科研与设计院所的科研和设计工作;有关建筑材料的工厂和公司中的生产管理、产品研究开发工作,房地产和建筑工程公司的管理工作等。
●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主干课程:GPS卫星导航定位原理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遥感技术原理及应用、数据结构、数值计算、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制图概论、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等。
研究方向:卫星导航定位理论与技术;地理信息工程与技术;定量遥感技术及应用。
本专业毕业生适应的工作:可以到地球空间信息处理及相关技术与产业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政府管理等部门,从事测绘、交通、市政建设与规划、国土资源管理、地学信息获取与处理、地学软件开发、空间信息处理等技术或管理工作。
第四篇:清华大学介绍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始建于1911年,初名清华学堂,1912 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 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清华国学研究院。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坐落于中国首都北京西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
英:
Tsinghua University was founded in 1911, the beginning of Tsinghua School,in 1912 changed its name to Tsinghua school.In 1928 changed its name to “Tsinghua University”.In 1937 after the outbreak of Anti Japanese War, South Changsha, and Peking University, Nankai University jointly running a school, establish the national Changsha University of temporary, Tsinghua University is a well-known ①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n China, is located in the Chinese capital of Northwest Beijing the beautiful scenery of Tsinghua Yuan, is an important bas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high level talents of science and establishe ②technology of china.注:①高等学府...........②工业技术;工业学
第五篇:清华大学刑法学专业考研经验谈
外语,80分,跟我预期差不多。
我外语考的是英语
(一),去年学长跟我聊起过,说我如果学的是日语或者德语,考上的几率可能会更大些,因为清华刑法学基本上是引进最先进的德日刑法理论来的。我一时也深引以为恨。可是在我14号去明理楼交复试材料的时候,却听到了另一套说法。“去年一个家伙面试一上来就用德语做自我介绍,于是导师决定全程用德语面试,于是这家伙悲剧了,最终复试被刷了。”所以福祸相依,优势什么的往往也是死穴所在。个人以为自己英语功底还是不错的,但还是决定不能太不把英语当回事。
我单词用的是新东方的考研英语词汇(乱序版),这本书我是这样用的,首先我花了差不多两个星期的时间,将50个list的词汇都看了一遍,将完全认得的单词划去,注意力放在不认得的单词和旧词新意上,我喜欢用红笔做标记,这样显得很醒目。然后,听从一位考研成功的学姐的建议,我将随书配套的词汇录音拷到mp3里,每天晚上听若干list(学姐的建议是每晚都把所有单词听一遍,每天循环地听,就记住了。我毅力和注意力颇为有限,每晚只听10个list,每10个list听一个星期),这样我大概花了一个月将考研词汇过了一遍,然后又花了一个月复习了一遍,到五月初,我把所有的考研词汇基本上都记个差不多了。记得有一阵子听得疯了,我吃饭也听,上课走在路上也听,坐公交也听,现在想来,也确实疯狂得可以。
考研江湖有云:得阅读者得天下。考研英语中,阅读的是十分重要,四十分。就阅读而言,我先是买了新东方的阅读理解(提高篇),结果被虐的差点没放弃考研。后来经同学介绍,用的张剑的考研英语基础阅读150篇,果然提高效果显著。因此就训练题集而言,我推荐后者。当然就阅读的训练,有一点要说明的就是,千万不能一天就只练习一篇,做了一篇,感觉刚上来,就不做了,这样很不好。我前期一天一篇地练习(用张剑的书的前期),每天该错多少还是多少,根本没有提高。偶尔一天做的全对了,又没能马上把这种感觉用下一篇巩固一下,这样的练习还不如不练习。理想情况当然是一天四篇,就跟真正在考场上一样,因为这个才是你考研阅读的真正水平。如果时间实在不允许,一天两篇的练习量是最低限了,不能再缩减了。上学期用模拟题大概找到做阅读的感觉后,就应该用真题练手了。我真题是这样用的,新东方的考研英语授课视频在网上能够找到(网址我会在最后附上),我听的是范猛的讲课视频,他用真题进行讲解,所以我做真题基本上就跟着范老师的分析来做的。事实证明,他的确把命题人常用的出题套路给摸清了,听了他讲课后,我做他讲课没用到的真题,果然准确率有大幅提高。
考研江湖又有云:失作文者失天下。极言写出好作文的重要性。我作文在上学期没做复习,也没用什么模拟题做练习。我大概是在十一月份左右,在网上找到新东方的王江涛的视频来看,跟着他讲课的要求做写作练习的,后来证明效果确实不错。对了,这家伙编写的《考研英语满分作文》这本书很值得一买一读和一背的。背什么呢?我想说,对于写作功底一般的同学来说,背若干模板是有必要的。模板不能给你高分,但是能够让你的分数不至于到拖你后腿的地步,我写作功底也相当一般,因此我也有准备了几套模板,最后答题的时候也用上了。然后就是积累一些热点问题的表达,我印象特别深的就是,我们常说“考研”、“考研”,请问这两个字的英文表达,你会吗?去年的视频里,王江涛就跟我们提到这个词汇,也讲解了这个词汇。他提到这个自然是很随性的,只是聊天中说道的。但是谁会想到,今年的考研
作文果真就考到了“考研”的英文表达,如果不会,作文的一个核心概念将被漏掉,作文的分自然也很难上去。因此,对于作文而言,平时的积累很重要,你根本就不会猜到这一年会考到神马。
翻译我没怎么花大工夫准备,因为我大三上学期学了英语学院的笔译课程,老师有讲解很多的翻译技巧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因此对这一块我比较有把握,试了一年真题,感觉失分不会超过一分,就没练习了。今年的英语翻译很难,耗了我不少时间。如果大家想就翻译做练习的话,新东方的唐静的讲课视频大家不妨在网上找来看看。
完形填空基本靠语感,也完全没复习,没有什么好的经验给大家。
科目一:政治,75分,没有达到我想要的分数,有些遗憾
我是文科生出身,政治却连80都没上,感觉有点对不起老姚(高中班主任兼政治老师,我的恩师)了。我政治是从十月初开始准备的,并且一经准备,就没间断过了(定义下间断,就是超过一个星期不看政治)。我先是听了一个考验辅导机构的全套讲课录音(感谢好兄弟陈可嘉提供的优质资源),当然这只是预热。后来我拿到教育部编写的政治大纲解析后,我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把这本大纲解析朗读了两遍。对,亲爱的你没有看错,我是“朗读”了两遍。那段时间我基本上比图书馆其他同学早两个小时到,趁自习室里没有人的时候,“大声的诵读我党伟大光荣正确的先进理论,沐浴在先进理论的万丈光芒下,不亦乐乎”。我第一编朗读的时候,一遍阅读,一遍用红笔将考点圈出来,就是那些“重点”“核心”“关键”啊,“根本保证”“重要条件”“根本立足点”“重要着力点”啊什么的,考试它就爱考这些东西。第一遍有了重点标记后,第二遍阅读的时候我基本上就记忆那些标记出来的东西了。人在早上的时候,头脑清醒,记东西比较快也比较准,因此这种学习方法对于政治这种考完就完全无用的科目备考而言,相当有效。事后也证明我是图书馆里大纲解析最熟的人,选择题准确率也颇高。政治的分析题,我跟大家一样,也是跟着肖秀荣老师走的,无论是肖八套还是肖四套,我都有在背,不过最后好像没怎么押中多少题目。当然这个也见仁见智,考我北外法学院民商法的状元张同学就觉得肖老师基本上都有押中。分析题的话,我的建议就是首先掌握基本理论,然后文采需好些,论述精彩的话,老师不自觉会多给你那么一分半分的。
一些杂的问题
1、关于去蹭课
我去年这个学期有去清华大学蹭课,听过**老师的法理学、周光权老师的刑事政策学、刑法分论和黎宏老师的日本刑法学。我是觉得旁听了清华的课,的确对我答题有些帮助。一方面你可以听到清华老师在课本里不肯说或者不便说的观点,另一方面你可以让导师认识你,“混个脸熟”。当然,如果时间实在紧迫,专心把教材看好,也就够了。
2、关于做笔记
我每科都有笔记本,而且在教材上也都有做相关标记。正如我在前文说的那样,我书上的标记都是用红笔做的,因为这样既醒目又提神,效果要比用跟课文一样颜色的黑笔要好的多。然后就是做笔记的问题。我英语笔记基本上就是记平时遇到的一些有用的词汇、表达,兼有
若干模板,随时提醒自己。政治笔记的内容是我做错了的选择题,由于记忆误差,有些选择题很有代表性,就记录在笔记本上了,然后就是十八大新出的一些提法、表述什么的,最后就是记一些时政的东西。
专业课笔记很重要!做这种笔记,容易走两个极端。一个极端就是变成机械的抄书,另一个极端就是变成关键词收录集。这两个都不好。我做笔记的方法是,思考着记。所谓思考着记,也就是比较着记,只记说得通的观点,这样下来,一个专题的笔记做下来,就是一篇小的论文提纲。另外,在阅读导师的学术论文的时候,做笔记很重要,因为这样能把散乱的论文观点集中到一起,有利于后期复习。
3、关于考研与司考能否兼得
答案是肯定的,不过你必须做好吃苦的准备。我去年的时间安排是这样的,二三月进行刑法学专业观点扫盲,四月进行法理学知识扫盲,兼以备考司法考试民法和法理学部分,五月进行西方法律思想史扫盲,六月准备北外的期末考试,七月、八月和九月三个月全神贯注准备司法考试(报了个封闭班,效果立现。),然后剩下的时日全部准备考研,最终结果是两个都通过了。
4、关于选学校和专业
显而易见的是,越早决定越好!我去年二月份就决定了考清华刑法专业,尽管中途曾经有过小的动摇,但基本上就是按照既定的目标和计划走下来的。考研很辛苦,切忌摇摆不定,一会儿专业定不了,一会儿学校定不了。身边由于犹豫、摇摆不定而最终没能上的例子不少,感觉很是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