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楼梦的写作背景
红楼梦的写作背景
曹雪芹(约1715—约1763),清代伟大的小说家。名沾,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中国长篇名著《红楼梦》的作者。
曹雪芹的曾祖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奶妈;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康熙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曹寅病故,其子曹顒、曹頫先后继任江宁织造。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60年之久。曹雪芹自幼就是在这“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生活中长大的。
少年时代过着富贵奢华生活,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曹頫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罪名革职,家产抄没。曹頫下狱治罪,“枷号”一年有余。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
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
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一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到了这一年的除夕(1763年2月12日),终于因贫病无医而逝世。
《红楼梦》到底写谁家的本事!我们对《红楼梦》创作过程进行深入探索,不难发现江宁织造署曹家生活乃是《风月宝鉴》的生活原型。首先贾府就是“金陵老宅”,它的生活原型就是辽宁织造署曹家。
第二回写着:雨村道:“去岁我到金陵地界,因欲游览六朝遗迹,那日进了石头城,从他老宅门前经过,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大门前虽冷落无人,隔着围墙一望,里面厅殿楼阁,也还都峥嵘轩峻,就是后一带花园子里面树木山石,也还都有蓊蔚洇润之气,哪里象个衰败之家!”这段贾府描写表明贾府就是金陵老宅。金陵古称石头城,今为南京,石头城里宁荣二府就是“金陵老宅”。
对于金陵老宅的生活原型问题,《甲戌夹批》指出:后字何不直用西字!恐先生堕泪,故不敢用西字。“这是脂砚斋先生和曹雪芹的对话。江宁织造署曹家有座西花园,而曹雪芹把它写成“后”花园。故而脂砚斋先生问作者“后字何不直用西字”而曹雪芹答道:“恐先生堕泪,故不敢用西字。”这就是说,曹雪芹认为把贾府西花园直接写成西花园,怕脂砚先生看过此文要流泪,故而把西花园写成“后一带花园子”。而曹雪芹所以这样说,就在于荣府西花园的生活原型是江宁织造署曹家西花园。曹家早已家亡而花园依然存在。作为曹家后裔脂砚斋先生原是西花园主人,现在看到描写江宁织造署曹家西花园的文字,会触景生情,勾引往事,当然要流泪。
由此可见,江宁织造署曹家是金陵老宅的生活原型。正因为江宁织造署曹家是《风月宝鉴》里“金陵老宅”的生活原型,故而《风月宝鉴》里很多地方有以“金陵老宅”为中心运行图的描写。《风月宝鉴》不仅中心故事的生活原型是江宁织造署曹家生活,就是小故事的生活原型,也是江宁织造署曹家生活。
一,第13回写道:“凤姐......因想: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诿;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此五件实是宁国府中风俗......”对此,畸笏
指出:
旧族后辈受此五病者颇多,余家更甚。三十年前事见书于三十年后,今余想恸血泪盈。”这是畸笏甲午眉批。所谓“旧族后辈受此五病者颇多,余家更甚”。这是指曹颙接任江宁织造署时期事。曹颙年轻不善理家,故江宁织造署五病“更甚”。而这五病被“十年后”曹雪芹写进《风月宝鉴》。
《风月宝鉴》是乾隆九年曹雪芹所作。而这年离曹颙逝世之年正好是三十年。故而,“三十年前事见书于三十年后”,乃是指曹颙时期江宁织造署五病之事“见书于三十年后”的《风月宝鉴》。
二,第八回写着“贾母又与了一个荷包并一个金魁星”。对此,畸笏指出:作者今尚记金魁星之事乎,抚今思昔,肠断心摧。#由此可见,这回贾母赠给秦钟的金魁星乃是作者童年家庭故事。“
三,第二十二回:“贾母自是欢喜,然后便命凤姐点。凤姐亦知贾母喜热闹,更喜谑笑科浑,便点了一出《刘二当衣》。”对此,畸笏指出:凤姐点戏,脂砚执笔事,今知者聊聊矣,不悲夫。凤姐不识字,她口头点《刘二当衣》,却由身旁脂砚斋执笔,在戏折中圈点出。脂砚斋原是曹雪芹的小兄弟,他帮凤姐执笔点戏。由此可见,凤姐原是曹府的一位真人,而“凤姐点戏,脂砚执笔”乃是江宁织造署里的真人真事。
《风月宝鉴》写江宁织造署曹家的本事,《石头记》也是写江宁织造署曹家的本事。《石头记》乃是“作者自云,因曾历此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
事实上,《石头记》是在《风月宝鉴》基础上增删出来的今本《红楼梦》的第二稿,它同《风月宝鉴》却有如下不同:
一、《石头记》将《风月宝鉴》里金陵老宅的贾府改为“长安大都”的贾府。第一回写着那僧托于掌上笑道:“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而《甲戌夹批》对上文各句分别作出“伏长安大都”“伏荣国府”“伏大观园”“伏紫芸轩”四句%。由此可见“荣国府”乃是“长安大都”的荣国府。而今本《红楼梦》里许多地方描写贾府在“长安大都”。这都是《石头记》对贾府的新构思。
二、《石头记》在《风月宝鉴》开端之前增加《上三十回》。对于《上三十回》,《庚辰夹批》指出:看官至此,须掩卷细思上三十回中篇篇句句点红字处,可与此处想如何?
所谓《上三十回》,它从《石头记》契字开始写起,至《秦可卿出嫁宁国府》为止。而这故事绝大部分都被《红楼梦》所删除,只有极少部分还保存在今本《红楼梦》里。《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就是曹雪芹后来主要由《前三十回》故事整理出来的两回篇章。
三、《石头记》将《风月宝鉴》的尾声创作成《后三十回》,和《上三十回》首尾遥遥相对。今本八十回《贾迎春肠回九曲》就是《风月宝鉴》尾声的开始。由此可见,今本八十回后面的《红楼梦》都是《后三十回》的修改稿。如果说《天香楼》是《风月宝鉴》故事高潮的话,那么,《后三十回》的“荣府事败”则是《石头记》故事的高潮。
四、《石头记》将《风月宝鉴》故事作出重大修改。而薛家的故事就是《石头记》增加的新故事,薛宝钗就是《石头记》新构思出来的人物。
《石头记》虽然与《风月宝鉴》有上述不同,但它的生活原型依然是江宁织造署曹家本事。
一、《石头记》虽然将“金陵老宅”改为“长安大都”的贾府,但贾府的生活原型依然是江宁织造署曹家。我们所以这样认为,就在于曹雪芹心目中的贾府还是在金陵。首先,《上三十回》把甄英莲的家写在姑苏。甄士隐是作为贾宝玉的引而出现的。故而他家所在地也可以说是贾宝玉家的所在地。我们所以这样理解,还得到脂评的验证。脂评在“姑苏”旁批出“是金陵”三个大字。这是贾府在金陵的确证。由此可见,贾府的生活原型依然是江宁织造
署曹家。再者,《上三十回》把十二钗的出生地依然定在金陵。第二回写着林如海“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本贯姑苏人氏。”《甲戌旁批》对此批道:“十二钗正出之地。故用真”。这“十二钗”乃是《石头记》原金陵十二钗人物,并不是《红楼梦》新金陵十二钗人物,在批者看来,林黛玉、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薛宝钗诸金钗都是金陵出生人物,所以她们出生地都是用真实地点金陵。由此可见,贾府的生活原型仍然是江宁织造署曹家。
二、《上三十回》虽然是《石头记》新增加的故事,但这些故事的生活原型依然是江宁织造署曹家本事。《甄士隐梦幻识通灵》原是《上三十回》里的一回故事。甄家的结局暗喻江宁织造署曹家的结局。第一回写着“不想这日三月十五日,葫芦庙中炸供,那些和尚不加小心,致起油起火逸,便烧着窗纸。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只可怜甄家在隔壁,早已烧成一片瓦砾场了”
三、《上三十回》写的是江宁织造署曹家的本事,《后三十回》写的也是江宁织造署曹家的本事。“荣府事败”既是《后三十回》里最重要的一回,也是《石头记》的高潮故事。而这回生活原型乃是江宁织造署抄家故事。对此,脂评指出:祭宗祠开夜宴一番铺叙,隐后回无限文字。
所谓“后回”即《后三十回》的“荣府事败”的一回。它的生活原型乃是江宁织造署抄家故事。而这故事发生在雍正六年元宵之前,正是“祭宗祠开夜宴”期间,描写它应该有一番铺叙“无限文字”。而《后三十回》把“荣府事败”写在“不直云前而云后”,即“三月十五日”,故而“隐后回无限文字”。
由此可见,《后三十回》的生活原型乃是江宁织造署曹家的故事最后,《石头记》所构思的薛家故事生活原型也是江宁织造署曹家的故事。首先,薛宝钗是由林黛玉的生活原型分解出来的新人物。畸笏指出:将薛林作甄宝玉贾宝玉看。则不失执笔者本旨矣。丁亥夏,畸笏叟。钗玉名虽二人,人却一身。此幻笔也。妙”盖指薛林而言。
《风月宝鉴》将林黛玉生活原型分解出林黛玉和史湘云二人,而《石头记》又从黛玉的生活原型中分解出薛宝钗来。再者,薛蟠故事的生活原型也是曹家故事。《蒋玉菡情赠茜香罗》本是《风月宝鉴》大宝玉十六年八月故事,而《石头记》将它增加薛蟠故事。而这故事的生活原型就是江宁织造署故事。对此,畸笏指出:甲戌夹批:谁曾经过,叹叹“西堂故事。庚辰眉批:大海饮酒。西堂产九台灵芝日也。批书至此,宁不悲乎”壬午重阳日。
“西堂”原是江宁织造署的一间客厅。当年曹寅会客宴友就在这个地方。西堂产九台灵芝酒,而曹寅用“大海饮酒”酬宴宾客。这是西堂故事。曹“曾经过”这个场面,故“批书至此”,叹叹,发出“宁不悲乎”的感慨。
由此可见,《石头记》增加的薛家故事的生活原型就是江宁织造署故事。《石头记》写的是江宁织造署曹家本事,而《红楼梦》写的也是江宁织造署曹家本事。“至东鲁孔梅溪则题曰《红楼梦》”。乃是今本《红楼梦》的第四稿。《红楼梦》开始将贾府改为“芳园筑向帝城西”。综上所述,从《风月宝鉴》起,经过《石头记》《红楼梦传奇》《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红楼梦》为止,整个《红楼梦》创作过程都是写江宁织造署曹家本事。既然如此,那么,曹雪芹为什么能做到《红楼梦》自始至终都是写江宁织造署曹家本事呢?这主要是由于曹雪芹一生坚持以曹府生活为创作井,用毕生的精力开掘这口井,化终生心血不断精选从这口井里开掘出来的生活矿石,进行心理提炼,然后长期观照,反复入和出,不断使自己主观意识和客观生活进行大遇合,从而相继创作出《红楼梦》。
第二篇: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1982年10月小弟病逝),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写作条理顺序
赏花(欣赏紫藤萝瀑布)——忆花(回忆起家前的花)——悟花(从花的生长中体现了一个道理)文章中心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生活中都会有种种的困难,但是在去抗争困难的旅途上,是没有终极,没有极端的)文章修辞手法
比喻——例如: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比拟(拟人)——例如: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通感——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全文主旨)
人物生平
抗战爆发,随父赴昆明,就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1945年回北京。1946年入南开大学外文系,1948年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同年在《大公报》发表处女作《A.K.C》。1951年毕业分配在政务院宗教事务委员会工作。同年末调入中国文联研究部。1956年至1958年在《文艺报》任外国文学的编辑。1957年出版童话集《寻月集》,同年发表短篇小说《红豆》(《人民文学》1957年7期)引起文坛注目,在反右斗争中遭到批判。1959年下放河北省农村。1960年调入《世界文学》编辑部。主要撰写散文和小说。“文革”中被迫中断创作,1978年重新发表作品。后调人北京外国文学研究所。主要作品有《宗璞散文小说选》,散文集《丁香结》,长篇小说《南渡记》,翻译《缪塞诗选》(合译)、《拉帕其尼的女儿》等。所作《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80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散文集《丁香结》获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她的作品多写知识阶层,文字优雅,富于学养,含蓄蕴藉。“文革”后的创作追求现代主义技巧的探索,注重心理描写,具有超现实的荒诞和象征,比如《我是谁》、《蜗居》、《泥沼中的头颅》等,受到批评界的注意。基本信息
冯钟璞,笔名:宗璞、绿蘩、任小哲、丰非。原名:冯钟璞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28年 出生地:北京 籍贯:河南唐河。乃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幼承家学,就读清华大学附属成志小学校。抗战爆发,随父赴昆明,就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1945年回北京。1946年入南开大学外文系,1948年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曾就职于中国文联及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宗璞多年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主要作品:《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野葫芦引》等
第三篇: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辛弃疾20岁时,就在家乡历夸(今山东济南)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这首词,抒写了他梦寐以求、终生不变的抗敌救国的理想,抒写了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激烈。词中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结句抒发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
整首词抒发了作者壮志未酬,英雄迟暮的悲愤之情。
原文
醉里挑(音:tiǎo)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音:huī)下炙(音:zhì),五十弦(xian)翻塞(音:sài)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音:dì)卢飞快,弓如霹雳弦(xian)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译文
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里回到响彻号角声的军营。军营将士都能分到犒劳的烤牛肉,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完成替君主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博得天下生前死后的美名。只可惜(现在)已白发丛生!
重点字词注释
① 醉里:醉酒之中。
② 挑灯:点灯。看剑:是准备上战场杀敌的形象。说明作者即使在醉酒之际也不忘抗敌。
③ 梦回:梦醒。
④ 角:古代军队中用来发号令的号角。
⑤ 吹角:军队中吹号角的声音
⑥ 连营:连接一起驻扎的军营
⑦ 分:分配。
⑧ 麾下:指部下。麾:军旗
⑨ 炙:烤肉。
⑩ 八百里:牛名。《晋书·王济传》、《世说新语·汰侈》都记载八百里驳(bó),亦兼指连营之广,语意双关。
⑪ 五十弦:本指瑟,古时最早的瑟为五十弦。这里泛指军中乐器。⑫ 翻:演奏。
⑬ 塞外声:以边塞作为题材的雄壮悲凉的军歌。
⑭ 沙场:战场。
⑮ 秋:秋季,秋天。
⑯ 点兵:点兵,检阅军队。
⑰ 作:象,如。
⑱ 了却:完结,完成。
⑲ 的卢:一种性烈的快马。相传刘备在荆州遭遇危难,骑的卢马“一跃三丈”,脱离险境。
⑳ 天下事:此特指恢复中原之事。霹雳:惊雷,比喻拉弓时弓弦响如惊雷。赢得:博得。生前:活着的时候。身后:死后。可怜:可惜。
作者简介
辛弃疾[2]
(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但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铅山一带。韩侂胄当政时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3]
诗词赏析
此词以两个二、二、二的对句开头,通过具体、生动的描述,表现了多层情意。第一句,只六个字,却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让读者从那些动作中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去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意味无穷。为什么要吃酒,而且吃“醉”?既“醉”之后,为什么不去睡觉,而要“挑灯”?“挑”亮了“灯”,为什么不干别的,偏偏抽出宝剑,映着灯光看了又看?„„这一连串问题,只要细读全词,就可能作出应有的回答,因而不必说明。“此时无声胜有声”。用什么样的“说明”还能比这无言的动作更有力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呢?“挑灯”的动作又点出了夜景。那位壮士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思潮汹涌,无法入睡,只好独自喝酒。喝“醉”之后,仍然不能平静,便继之以“挑灯”,又继之以“看剑”。翻来覆去,总算睡着了。而刚一入睡,方才所想的一切,又幻为梦境。“梦”了些什么,也没有明说,却迅
速地换上新的镜头:“梦回吹角连营”。壮士好梦初醒,天已破晓,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营,响起一片号角声。这号角声,多么富有催人勇往无前的力量啊!而那位壮士,也正好是统领这些军营的将军。于是,他一跃而起,全副披挂,要把他“醉里”、“梦里”所想的一切统统变为现实。
三、四两句,可以不讲对仗,词人也用了偶句。偶句太多,容易显得呆板;可是在这里恰恰相反。两个对仗极工、而又极其雄健的句子,突出地表现了雄壮的军容,表现了将军及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牛肉一吃完,就排成整齐的队伍。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沙场秋点兵”。这个“秋”字下得多好!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出征,预示了战无不胜的前景。
按谱式,《破阵子》是由句法、平仄、韵脚完全相同的两“片”构成的。后片的起头,叫做“过片”,一般的写法是:既要和前片有联系,又要“换意”,从而显示出这是另一段落,形成“岭断云连”的境界。辛弃疾却往往突破这种限制,《虞美人。别茂嘉十二弟》如此,这首《破阵子》也是如此。“沙场秋点兵”之后,大气磅礴,直贯后片“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神速奔赴前线,弓弦雷鸣,万箭齐发。虽没作更多的描写,但从“的卢马”的飞驰和“霹雳弦”的巨响中,仿佛看到若干连续出现的画面: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一霎时结束了战斗;凯歌交奏,欢天喜地,旌旗招展。
这是一场反击战。那将军是爱国的,但也是追求功名的。一战获胜,功成名就,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赢得生前身后名”,岂不壮哉!如果到此为止,那真够得上“壮词”。然而在那个被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时代,并没有产生真正“壮词”的条件,以上所写,不过是词人孜孜以求的理想而已。词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化身为词里的将军,刚攀上理想的高峰,忽然一落千丈,跌回冷酷的现实,沉痛地慨叹道:“可怜白发生!”白发已生,而收复失地的理想成为泡影。想到自己徒有凌云壮志,而“报国欲死无战场”(借用陆游《陇头水》诗句),便只能在不眠之夜吃酒,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只能在“梦”中驰逐沙场,快意一时。„„这处境,的确是“悲哀”的。然而又有谁“可怜”他呢?于是,他写了这首“壮词”,寄给处境同样“可怜”的陈同甫。
同甫是陈亮的字。学者称为龙川先生。为人才气豪迈,议论纵横。自称能够“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他先后写了《中兴五论》和《上孝宗皇帝书》,积极主张抗战,因而遭到投降派的打击。宋孝宗淳熙十五年冬天,他到上饶访辛弃疾,留十日。别后辛弃疾写《虞美人》词寄他,他和了一首;以后又用同一词牌反复唱和。这首《破阵子》大约也是这一时期写的。
全词从意义上看,前九句是一段,十分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的形象,从而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末一句是一段,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壮和悲,理想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这反差中,可以想到当时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想到人民的水深火热,想到所有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苦闷。由此可见,极其豪放的词,同时也可以写得极其含蓄,只不过和婉约派的含蓄不同罢了。这首词在声调方面有一点值得注意。《破阵子》上下两片各有两个六字句,都是平仄互对的,即上句为“仄仄平平仄仄”,下句为“平平仄仄平平”,这就构成了和谐的、舒缓的音节。上下片各有两个七字句,却不是平仄互对,而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就构成了拗怒的、激越的音节。和谐与拗怒,舒缓与激越,形成了矛盾统一。作者很好地运用了这种矛盾统一的声调,恰当地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理变化和梦想中的战斗准备、战斗进行、战斗胜利等许多场面的转换,收到了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这首词在布局方面也有一点值得注意。“醉里挑灯看剑”一句,突然发端,接踵而来的是闻角梦回、连营分炙、沙场点兵、克敌制胜,有如鹰隼突起,凌空直上。而当翱翔天际之时,陡然下跌,发出了“可怜白发生”的感叹,使读者不能不为作者的壮志难酬洒下惋惜怜悯之泪。这种陡然下落,同时也嘎然而止的写法,如果运用得好,往往因其出人意外而扣人心弦,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第四篇:写作背景
独坐敬亭山 写作背景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此诗写独坐敬亭山…
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本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纪录。望洞庭 写作背景
诗人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间年去来洞庭湖,据文献可靠的约有六次。说的是明月当空的夜晚,诗人刘禹锡经过洞庭湖,写下了所见的美景,作者观望洞庭湖的景色的角度刚好把洞庭湖的美景尽收眼底,抓住了最美丽的湖光山色。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的写法,描写了景物的特点,抒发了作者的真实情感。
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
忆江南 写作背景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第五篇:荷塘月色写作背景
《荷塘月色》写作背景
《荷塘月色》究竟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出的,反映了作者彼时彼地怎样的心 境,是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
1.“超然”与“矛盾”的心语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的优秀散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朱自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在清华大学西院。文章里提到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之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原因是什么呢?他曾经对夫人陈竹隐说:“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说,“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还是暂时超然为好”(陈竹隐《忆佩弦》)。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活写照。
2.彷徨苦闷,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这篇作品写于1927年7月,这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期,这时朱自清思想十分苦闷,他不满现实但又看不到出路,在中和主义思想影响下,他感到“还是暂时超然的好。”“乐得暂时忘记,做些自己爱做的事业”(《那里走》)。文章开头一句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怎样的“不宁静”呢?他在《一封信》(九月二十七日)里写过这样的话:在北京住了两年多了,一切平平常常地过去。要说福气,这也是福气了。因为平平常常,正象“糊涂”一样“难得”,特别是在“这年头”。„„现在终日看见一样的脸,板板的天,灰蓬蓬的地;大柳高槐,只是大柳高槐而已。于是木木然,心上什么也没有;有的只是自己,自己的家。我想着我的渺小,有些战栗起来;清福究竟也不容易享的。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象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象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
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理是一团乱麻,也可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一部十七史,从何处说起,”正可借来作近日的我的注脚。
读了上面的话,就比较清楚地看得出作者对当时的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在前一年,北京发生“三·一八”惨案,作者怀着愤怒的心情写了《执政府大屠杀记》、《哀韦杰三君》(悼念“三·一八”死难的清华学生)。写文章的这一年,上海发生“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全国出现了白色恐怖的情景。以上种种,不都是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背景吗?可见《荷塘月色》写景抒情,并不是悠闲者的自我消遣。细读文章,“我”于夜深人静时出游荷塘,对待象征圣洁、光明的荷花、明月,赏心悦目,抒发个人淡淡的喜悦,借以消除“不宁静”的心情,也就是内心的矛盾、苦闷,表现了那一历史时期里部分知识分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自己高洁磊落的情怀。
文末“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是画龙点睛,含蓄地揭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江南时期的朱自清,在共产党的影响下,曾经以革命民主主义的姿态战斗过,呼唤过;大革命失败以后,严酷的斗争现实使他陷入极度的苦闷和彷徨。从表面上看,作品处处扣住一个“静”字,从各个侧面、用各种手法描写、渲染荷塘的“静”。实质上,处处扣住“心里颇不宁静”一句,正是为了突出地抒写心灵的“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不‘静’,正是为了抒写回首江南斗争生涯的苦闷和彷徨。
3.理想破灭,追求刹那安宁
他在文章中用“静”——小路的“静”、踽踽独行的“静”、荷塘的“静”、月色朦胧的“静”,反衬自己“心里颇不宁静”,静到了“路上阴森森的”,月光“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则内心可怕的孤寂可见,而自己曾经向往的革命如同现在“惦着”的江南采莲的盛景一般,去而不复了。理想的破灭使《荷塘月色》的山光水色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哀愁,再也见不到《绿》中那种柔美、明快的感情和生机勃发的精神了。
为了获得心里暂时的宁静,他独自沿着荷塘小径背着手踱着,忽然觉得“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这“世界”就是在“茫茫的月色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人”的“独处妙处”的境界。这种
无牵无挂独自受用无边荷香月色的自由境地,就是他要摆脱由现实扰乱“心里颇不宁静”,而追求刹那安宁的心境的反映。
《荷塘月色》写作背景
A“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朱自清,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
B“只有参加革命和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我既不能参加革命与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姑作安心的过日子了。我是想找一件事,钻了进去,消磨这一生。我终于在国学里找出了一个题目,开始像小儿的学步。这正是往'死路'上走;但我乐意这么走,也就没有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