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组织行为学阶段测验5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内容属于西欧各国组织文化特征的是()
A.忧患意识 B.民族精神 C.关心环保 D.注重教育
【答案】C 【解析】参见教材P449
2.为组织成员提供大量的专门培训,并安排他们在特定的职能领域从事各种专业化工作的组 织文化是()
A.学院型 B.堡垒型 C.棒球队型 D.俱乐部型
【答案】A 【解析】参见教材P442
3.美国学者()将组织文化按工作作风的不同划分为四种类型:学院型、俱乐部型、棒球 队型和堡垒型。
A.巴卡斯 B.雅索斯 C.杰弗瑞 D.威廉�6�1大内
【答案】C 【解析】参见教材P442
4.组织文化按影响大小可以分为()
A.强文化和弱文化 B.主文化和亚文化 C.学院型、俱乐部型、棒球队型和堡垒型文化 D.僵化型、保守型、渐进型、活跃型和激进型文化
【答案】A 【解析】参见教材P441
5.组织文化分为创业型、挑战型、发展型、技术型、智力型和服务型文化的依据是()
A.工作作风 B.影响大小 C.活跃程度 D.内容性质
【答案】D 【解析】参见教材P441
6.组织文化传统的表现形式是()
A.物质象征 B.文字和标识 C.仪式 D.语言
【答案】B 【解析】参见教材P439
7.组织成员的每一项成就都应该得到组织和管理者的肯定和鼓励,并将其报酬与工作绩效联 系起来,激励全体成员自信自强,团结进取,这是建立组织文化的()
A.个性原则 B.卓越原则 C.激励原则 D.目标原则
【答案】C 【解析】参见教材P437
8.组织文化的积极作用不包括()
A.激励功能 B.约束功能 C.辐射功能 D.效率功能
【答案】C 【解析】参见教材P432
9.组织文化的核心是()
A.共同的价值观 B.组织目标或宗旨 C.作风及传统习惯 D.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
【答案】A 【解析】参见教材P427
10.组织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共同的价值观 B.组织目标或宗旨 C.作风及传统习惯 D.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
【答案】B 【解析】参见教材P427
11.我国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必由之路是()
A.市场化 B.社会化协作 C.产权清晰 D.管理科学
【答案】B 【解析】参见教材P422
12.克利程序把变革分为三大块,不包括()
A.诊断 B.执行 C.评估 D.反馈
【答案】D 【解析】参见教材P412
13.组织变革的基础是()
A.变革关键环节的选择 B.变革方式的选择 C.变革方向的选择 D.变革内容的选择
【答案】A 【解析】参见教材P410
14.美国管理学家李维特认为,组织变革应从()方面入手。
A.效率、结构、技术 B.结构、技术、人事 C.规模、技术、人事 D.环境、效率、规模
【答案】B 【解析】参见教材P409
15.组织变革的关键是()
A.组织结构的调整 B.组织机构的设置 C.变革内容的选择 D.组织人员的选择
【答案】C 【解析】参见教材P409
16.组织机构发展的第三阶段适用的组织结构是()
A.地区性事业部 B.职能型组织 C.超事业部型 D.矩阵结构
【答案】A 【解析】参见教材P406
17.官僚危机最可能出现在组织发展的()
A.合作发展阶段 B.定向发展阶段 C.分权发展阶段 D.协调发展阶段
【答案】D 【解析】参见教材P405
18.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了组织变革力场分析的方法。
A.勒温 B.克利 C.艾诺芬 D.卡斯特
【答案】A 【解析】参见教材P402
19.苟安现状,迷恋老的章程、秩序与习惯是个体对变革阻力的()
A.恐惧性 B.依赖性 C.保守性 D.习惯性
【答案】C 【解析】参见教材P400
20.组织变革的阻力主要来自于()
A.群体、领导者、被领导者 B.个体、群体、客户 C.个体、群体、领导者 D.个体、群体、被领导者
【答案】C 【解析】参见教材P399
21.科学化决策体制的核心是()
A.完备的组织决策体系 B.独立的参谋咨询机构 C.专门的信息系统 D.人-机系统
【答案】A 【解析】参见教材P387
22.衡量组织成熟程度和组织运行有效性的基本标志是()
A.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设置的合理化 B.组织目标设置的合理性 C.权责体系设置的合理化 D.组织结构的功能优化
【答案】B 【解析】参见教材P383
23.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总裁杰克�6�1威尔奇设想的理想组织结构是()
A.事业部制 B.网络组织 C.团队结构制 D.无界限组织
【答案】D 【解析】参见教材P382
24.下列属于新型组织结构的是()
A.虚拟结构制 B.立体组织制 C.超事业部制 D.矩阵制
【答案】A 【解析】参见教材P381
25.在现代组织结构的形式中,“部门执行制”指的是()
A.事业部制 B.模拟分权结构 C.超事业部制 D.虚拟结构制
【答案】C 【解析】参见教材P378
26.职能制组织结构的缺点是()
A.组织成员只注意上下沟通,而忽视横向联系 B.容易形成多头领导,削弱命令统一 C.各职能部门自成体系,易产生矛盾和不协调 D.职能部门缺乏弹性,对环境变化反应迟钝
【答案】B 【解析】参见教材P375
27.下列观点属于行为组织结构理论的是()
A.把组织看作是一种权责分配和制度管理的体系 B.重视人的物质需求,忽视人的社会心
理需求 C.重视工作和制度,忽视人 D.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答案】D 【解析】参见教材P368
28.整个社会组织体系的基础是()
A.军事组织系统 B.文化组织系统 C.经济组织系统 D.政治组织系统
【答案】C 【解析】参见教材P366
29.现代控制论的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幅度最大不能超过(),一般以一个领导者管理()个下属为宜。
A.12,7 B.12,8 C.13,7 D.13,8
【答案】A 【解析】参见教材P365
30.组织纵向层次结构中,基层主要实施上级所安排的具体计划或工作,因而也称()
A.战略层 B.业务层 C.作业层 D.经营层
【答案】C 【解析】参见教材P36
51.中国组织文化的特征大致有()
A.寻求整体模式 B.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 C.封闭型思想向开放型过渡 D.职业道德建设 E.共同富裕
【答案】ABCDE 【解析】参见教材P450
2.美国组织文化的特征有()
A.能力第一 B.崇尚竞争 C.尊重知识 D.改革当先 E.注重教育
【答案】ABC 【解析】参见教材P443
3.组织文化的表现形式有()
A.文字和标识 B.实物形象 C.仪式 D.语言 E.现代科技方法的表现形式
【答案】ABCDE 【解析】参见教材P439
4.影响组织文化的因素有()
A.民族文化 B.个人文化 C.组织传统 D.外来文化 E.国家政策
【答案】ABCD 【解析】参见教材P438
5.组织文化理论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
A.标志着组织管理成为一门真正的管理艺术 B.标志着组织形象的塑造向立体化、整体化发展 C.标志着组织行为的科学研究向更高、更深方向发展 D.标志着组织行为科学对个体认识的全面化和深刻化 E.标志着对组织内部成员的个体研究向组织内部成员的整体研究转化
【答案】ABCDE 【解析】参见教材P430
6.企业开展社会化协作,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A.网络方式 B.代管方式 C.协议方式 D.契约方式 E.投资方式
【答案】BCE 【解析】参见教材P422
7.我国组织变革的内容有()
A.机构调整和管理体制的调整 B.企业责任-权力体系的完善 C.企业经营方式的多样化
D.企业领导制度的变动 E.管理的转轨变型
【答案】ABCDE 【解析】参见教材 P416
8.美国管理学家卡斯特认为组织变革要经过的环节包括()
A.回顾和反省 B.觉察和分析问题 C.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D.实行变革 E.根据实施效果进行反馈
【答案】ABCDE 【解析】参见教材 P412
9.组织老化的标志有()
A.反应迟钝 B.机构臃肿C.文山会海 D.模式僵化 E.制度失效
【答案】ABCD 【解析】参见教材 P407
10.下列能给组织变革带来压力,并可能在一定条件转化为动力的有()
A.技术进步 B.知识爆炸 C.价值观的改变 D.劳动力素质的改变 E.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
【答案】ABCDE 【解析】参见教材 P395
11.组织心理的和谐程度就是组织成员心理要素的构成状态的总体特征,它包括()
A.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 B.组织成员的素质和能力 C.组织成员的认同感 D.组织成员的协同性 E.组织成员的参与意识
【答案】ACDE 【解析】参见教材 P390
12.模拟分权结构是介于()的一种组织结构。
A.矩阵制 B.直线职能结构 C.超事业部结构 D.事业部结构 E.立体组织制
【答案】BD 【解析】参见教材 P378
13.组织设计的原则有()
A.精简高效原则 B.集权与分权结合的原则 C.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D.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原则 E.稳定性与适应性结合原则
【答案】ABCDE 【解析】参见教材 P371
14.传统组织结构理论形成于 20 世纪 30 年代,其代表人物有()
A.泰勒B.韦伯 C.梅奥 D.法约尔 E.马斯洛
【答案】ABD 【解析】参见教材 P367
15.组织体制大体上包括()
A.组织活动的协调 B.任务分配方式 C.组织活动方式 D.信息系统 E.职权系统
【答案】ABCE 【解析】参见教材 P365
第二篇:组织行为学阶段测验1
第一章
140.度量离中趋势的常用指标是()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中位数 D.标准差
【答案】D 【解析】P35
141.心理测验的有效性是指心理测验的()
A.可靠性 B.准确性 C.信度 D.效度
【答案】D 【解析】P30
142.行为理论模式用函数关系式表达为()
A.B=f(S�6�1P)B.B=f(P�6�1E)C.B=f(S�6�1E)D.B=f(P�6�1M)
【答案】B 【解析】P18
143.组织行为学的多层次相交切性主要表现为()
A.三层 B.四层 C.五层 D.六层
【答案】B 【解析】P10
144.用数量指标对每种情况中可能有或可能没有的心理现象进行分析的方法叫()
A.因素分析 B.相关分析 C.集中趋势分析 D.抉择分析
【答案】D 【解析】P35
145.为了证明承包制与工作效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先测定未实行承包制时班组群体的工作 效率,然后再测定实行承包制后班组群体的工作效率,这种研究方法是()
A.现场实验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间隔时序准实验法 D.不等同对照组实验法
【答案】C 【解析】P33
146.以下不属于组织行为学所使用的实验方法是()
A.准实验法 B.心理实验法 C.实验室实验法 D.现场实验法
【答案】B 【解析】P32
147.如果对房间内噪音加以改变,以探求噪音强度与工作效率、工作速度之间是否存在函数 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调查法 C.面谈法 D.实验法
【答案】D 【解析】P32
148.以下不属于组织行为学所使用的调查方法是()
A.面谈法 B.问卷调查法 C.案例研究法 D.电话调查法
【答案】C 【解析】P31
149.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中最重要原则和特点是()
A.研究程序的公开性 B.如实地客观地进行观察和实验 C.观察和实验条件的可控性 D.分析方法的系统性
【答案】B 【解析】P24
150.管理者角色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赫茨伯格 B.明兹伯格 C.费德勒 D.西蒙
【答案】B 【解析】P7
151.领导的实质是()
A.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B.处理人与事的关系 C.处理人与组织的关系 D.处理组织与组织的关系
【答案】A 【解析】P7
152.在人类学的分支学科中与组织学关系最密切的是()
A.体质人类学 B.文化人类学 C.考古学 D.素质人类学
【答案】B 【解析】P21
153.工程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
A.人与事的关系 B.人与机器的关系 C.人与人的关系 D.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154.【答案】B 【解析】P13
154.组织是物的系统、人的系统和社会环境系统相结合的()
A.投入系统 B.产出系统 C.投入产出系统 D.社会技术系统
【答案】D 【解析】P3
155.人类的力量在本质上是()的力量。
A.经济 B.社会 C.组织 D.群体
【答案】C 【解析】P2
156.个体心理学又称为()
A.基础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人事心理学 D.工程心理学
【答案】B 【解析】P19
157.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学科最早产生于()
A.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B.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C.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D.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答案】C 【解析】P12
158.组织行为研究缘起于()
A.心理学 B.社会学 C.人类学 D.政治学
【答案】A 【解析】P1
2第二章
120.形象的创造与技术的发明和科学发现相比较,主要是依靠()
A.形象思维 B.逻辑思维 C.发散思维 D.关联思维
【答案】A 【解析】P80
121.事业生涯的选择首先要受到()的影响。
A.个人条件 B.父母 C.朋友 D.社会
【答案】A 【解析】P104
122.事业生涯自我管理的关键是()
A.事业生涯设计和规划能力 B.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 C.沟通和反应能力 D.目标调整能力
【答案】B 【解析】P102
123.事业生涯成功的关键所在是()
A.自我管理 B.社会管理 C.组织管理 D.职业管理
【答案】A 【解析】P102
124.开始作为有选择的参与者和观察员,而不再是参与者的阶段是()
A.成长阶段 B.探索阶段 C.创立阶段 D.衰退阶段
【答案】D 【解析】P114
125.个人在组织内事业生涯变动的模式呈现出一个()
A.正方体 B.圆柱体 C.圆锥体 D.圆球体
【答案】C 【解析】P112
126.向核心变动与哪种事业生涯变动方向相关()
A.横向变动 B.纵向变动 C.向周边变动 D.平行变动
【答案】B 【解析】P111
127.霍兰德认为决定人们从事职业种类的基本的个性定向有()
A.四种 B.五种 C.六种 D.七种
【答案】C 【解析】P105
128.招聘和选择的目标在于()
A.使组织协调运行 B.提高组织效率 C.促进组织变革 D.确定合适的组织成员
【答案】D 【解析】P102
129.组织结构的框架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跟随客观环境的改变而有所改变的组织结构被 称为()
A.集权的组织结构 B.分权的组织结构 C.弹性的组织结构 D.权变的组织结构
【答案】C 【解析】P90
130.在完成比较复杂的任务,特别是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效率高、成果也多。
A.同质结构 B.异质结构 C.联合结构 D.同心圆结构
【答案】B 【解析】P89
131.在完成工作内容大致一致的简单任务时,()效率提高而创造性较少。
A.同质结构 B.异质结构 C.联合结构 D.同心圆结构
【答案】A 【解析】P89
132.根据下列哪类标准可以把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和中间型()
A.神经过程的特征 B.心理活动的倾向性 C.占优势的心理机能 D.思想行为的独立性
【答案】C 【解析】P65
133.根据下列哪类标准可以把性格划分为外倾向和内倾向()
A.按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 B.按思想行为的独立性 C.按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 D.按人的行为模式
【答案】C 【解析】P65
134.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是()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思维
【答案】B 【解析】P61
135.当员工能够主动维护组织的声誉,愿意为组织牺牲个人利益的心理状态被称为()
A.工作态度 B.工作参与度 C.组织认同感 D.组织归属感
【答案】C 【解析】P55
136.根据行为及其结果对行为者的稳定心理特征素质或个性差异作出合理的推论,这属于归 因论所研究的()
A.社会推论问题 B.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问题 C.期望 D.预测
【答案】A 【解析】P47
137.归因理论属于()
A.人际关系学 B.社会学 C.人类学 D.社会心理学
【答案】D 【解析】P46
138.人们保护自己的思想方法倾向被称为()
A.首因效应 B.知觉防御 C.晕轮效应 D.投射
【答案】B 【解析】P44
139.以己度人的思想方法被称为()
A.首因效应 B.知觉防御 C.晕轮效应 D.投射
【答案】D 【解析】p4
5二、多项选择题
第一章
76.罗伯特•维卡和富兰克林•斯克伯兹将组织科学分为四个组成部分()
A.组织行为 B.组织理论 C.组织发展 D.人力资源管理 E.组织变革
【答案】ABCD 【解析】P14
77.通常使用的调查方法有()
A.面谈法B.电话调查法 C.问卷调查法 D.社会调查法 E.民意测验
【答案】ABC 【解析】P31
78.按照观察情景的差异可以把观察法分为()
A.参与观察法 B.自然观察法 C.控制观察法 D.非参与观察法 E.非控制观察法
【答案】BC 【解析】P30
79.按照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可把观察法分为()
A.参与观察法 B.自然观察法 C.控制观察法 D.非参与观察法 E.非控制观察法
【答案】AD 【解析】P30
80.80.调查法主要是了解被调查者对某一事物的()
A.想法 B.感情 C.观念 D.满意度 E.了解
【答案】ABD 【解析】P30
81.案例研究法的优点是体现()统一的极好方法。
A.理论与实践 B.知识与能力 C.历史与现实 D.科学与艺术 E.教学与研究
【答案】ABCDE 【解析】P28
8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有()
A.调查法 B.实验法 C.观察法 D.心理测验法 E.案例研究法
【答案】ABCDE 【解析】P29
83.把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归纳为六个步骤的系统的人是()
A.西蒙 B.西拉杰 C.华莱士 D.马斯洛 E.林德
【答案】BC 【解析】P28
84.组织是哪些系统结合的社会技术系统()
A.投入系统 B.产出系统 C.物的系统 D.人的系统 E.社会环境系统
【答案】CDE 【解析】P3
85.根据行为规律的理论模式,人的行为是哪两个变量的函数()
A.人的主观特征 B.组织的条件特征 C.客观环境的特征 D.人的价值观 E.人的能力特征
【答案】AC 【解析】P18
第二章
65.以下关于事业生涯管理说法正确的是()
A.事业生涯自我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必须具备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 B.事业生涯管理是一种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管理 C.早期、中期和晚期的事业生涯划分方法的年龄标准是完全一致的 D.组织内部的个人的工作职业沿着职能部门或技术部门的两侧发展变动就是事业生涯的横 向变动 E.心理学家霍兰德认为个人的个性类型是职业选择的重要决定因素
【答案】ADE 【解析】P102
67.要为所有成员提供平等就业和就职机会,防止出现职业生涯设计障碍就必须要()
A.公开招聘 B.平等竞争 C.合理考核D.及时反馈 E.信息沟通
【答案】ABC 【解析】P117
68.在早期事业生涯中所应关心的问题有()
A.要得到一份工作,这是第一们考虑的问题 B.学习如何处理和调整工作所遇到的问题 C.成功完成所分派的任务 D.做出改变职业和工作组织的决定 E.选择专业,决定应承担义务的程度
【答案】ABCD 【解析】P115
69.群体结构可以从()等多个角度进行划分。
A.年龄结构 B.知识结构 C.能力结构 D.性格结构 E.专业结构
【答案】ABCDE 【解析】P89
69.70.组织管理型的创造性行为包括()
A.开辟新市场 B.开发新产品 C.建立新体制 D.提出新战略 E.运用新方法
【答案】ACDE 【解析】P80
70.71.艺术塑造型的创造性行为可以分为()
A.内涵的创造 B.外延的创造 C.价值的创造 D.形象的创造 E.情感的创造
【答案】DE 【解析】P80
71.控制方位论包括()
A.内因控制论 B.外因控制论C.单因控制论 D.双因控制论 E.平衡控制论
【答案】AB 【解析】P75
73.按能力的适应性,能力可分为()
A.智力 B.专门能力 C.创造力 D.影响力 E.模仿力
【答案】ABC 【解析】P63
74.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A.时间性 B.重要性 C.有用性 D.有效性 E.物质性
【答案】BCD 【解析】P49
75.归因理论认为一般人可作出哪些归因()
A.努力程度 B.能力大小 C.任务难度 D.机会运气 E.时间关系
【答案】ABCD 【解析】P47
第三篇:组织行为学阶段测评2.1
1[单选题] 认为“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的学者是()A.斯蒂芬?P?罗宾斯 B.陈国权 C.里基?W?格里芬 D.关培兰 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 o 展开解析
2[单选题] 发现了工作群体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的心理学家是()
A.梅奥 B.荣格 C.巴甫洛夫 D.弗洛伊德 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 o 展开解析
3[单选题] 首先采用“组织心理学”这一名词的著作是()
A.《心理学与工业效率》 B.《科学管理原理》 C.《心理学年鉴》 D.《管理心理学》
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 o 展开解析
4[单选题] 研究者深入某企业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了解和生活体验,掌握企业人员的思想状况、智力结构、领导特性、生产状况等主要因素,并以此为基础,通过进行深入的分析,整理出这个企业的详细材料。这一研究方法是()A.个案分析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情景模拟法 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B o 展开解析
5[单选题] 美国工业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出的人性假设理论是()
A.“社会人”假设 B.“复杂人”假设 C.X理论和Y理论 D.“自我实现人”假设 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A o 展开解析
6[单选题] 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的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这表述的是()A.泰勒制 B.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人”假设 C.麦格雷戈的X理论 D.麦格雷戈的Y理论
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 o 展开解析
7[单选题] 随意活动是意志活动的()
A.目的 B.结果 C.基础 D.前提 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 o 展开解析 8[单选题]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往往根据过去的经验对当前的知觉对象进行解释并作出最合理的说明,使其有一定的意义,这样的特性就是知觉的()A.整体性 B.恒常性 C.选择性 D.理解性 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 o 展开解析
9[单选题] 处于最低层次的群体是()
A.利益型群体 B.集体 C.联何群体 D.松散群体 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 o 展开解析
10[单选题] 工厂厂长与各部门负责人之间、车间主任与所属各班组长之间、各班组长与工人之间所构成的群体是()
A.友谊型群体 B.利益型群体 C.命令型群体 D.任务型群体 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 o 展开解析
11[单选题] 车间相对于工厂是()
A.大群体 B.小群体 C.一般群体 D.参照群体 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D o 展开解析
12[单选题] 从众行为源于()
A.群体文化水平B.个体所处的环境 C.群体压力 D.个体的心理素质 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B o 展开解析
13[单选题] 水平沟通的目的是()
A.加快信息的传递 B.增强信息的保密性 C.增强合作、减少摩擦 D.调动成员的参与性
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A o 展开解析
14[单选题] 横向沟通包括()
A.上行沟通和下行沟通 B.水平沟通和斜向沟通C.上行沟通和水平沟通 D.下行沟通和斜向沟通 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 o 展开解析 15[单选题] 当组织接受的是紧急任务并要求进行严格控制时,首先的沟通网络是()
A.链式沟通网络 B.Y式沟通网络 C.全通道式沟通网络 D.轮式沟通网络 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 o 展开解析
16[单选题] 在非正式类型的沟通中,传播效应最高的是()
A.单串型 B.饶舌型 C.集合型 D.随机型 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 o 展开解析
17[单选题] 借助言语进行信息传递与交流的方式称为()
A.口头沟通 B.书面沟通 C.有声言语沟通 D.无声言语沟通 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C o 展开解析
18[单选题] 在组织中,团队有时又被称为()
A.团体 B.群体 C.集体 D.整体 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 o 展开解析
19[单选题] 一个群体之所以成为一个团队的首要条件是()
A.共同的目标与价值观 B.共同的理想与信念C.共同的兴趣和爱好 D.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 o 展开解析
20[单选题] 在团队工作结构中,日常工作是由 来完成的。()
A.管理人员 B.团队 C.普通员工 D.高素质员工 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 o 展开解析
21[单选题] 团队建立和工作的心理机制,首先是使成员()
A.属于这个团队 B.分享这个团队 C.表现这个团队 D.参与这个团队 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 o 展开解析 22[单选题] 使成员发现与对方之间的不平衡,激起竞争、优胜、取得平衡的工作动机,奋发创新精神,发挥创造力,这是对()的积极影响。A.成员心理 B.工作动机 C.工作协调 D.组织绩效 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 o 展开解析
23[单选题] 一个化工企业的员工是环保主义者,而经理却授意他在上夜班时超标排放污水,这就与该员工的价值观相违背,该员工将会出现()A.角色间冲突 B.角色内冲突 C.情感冲突 D.个人角色冲突 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 o 展开解析
24[单选题] 破坏性冲突不包括()
A.对事不对人 B.关心胜负 C.针对人 D.阻碍交通 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 o 展开解析
25[单选题] 个际冲突是()
A.组织间冲突 B.群体间冲突 C.个体与个体间冲突 D.个体内部冲突 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 o 展开解析
26[单选题] 在对冲突与组织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中,发现了冲突水平与组织效率之间的关系的是()
A.牡布林 B.纳尔逊 C.布朗 D.罗宾斯 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B o 展开解析
27[单选题] 工会与管理当局之间冲突的根源是()
A.人的放肆本性 B.价值和利益的冲突 C.基于本位的冲突 D.争夺有限资源 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C o 展开解析
28[单选题]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社会的基础是()
A.个人 B.团体 C.党派 D.组织 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 o 展开解析
29[单选题] 按组织的社会职能分类,研究机关属于()A.文化性组织 B.经济性组织 C.政治性组织 D.混合型组织 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 o 展开解析 30[单选题] 文化性组织属于()
A.营利性组织 B.非营利性组织 C.混合型组织 D.规范性组织 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D o 展开解析
31[单选题] 以提高企业组织的管理效率为共同出发点的理论是()
A.古典组织理论 B.近代组织理论 C.现代组织理论 D.新制度组织理论 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C o 展开解析
32[单选题] 组织文化理论产生于()
A.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B.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C.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D.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 o 展开解析
33[单选题] 社会上居于统治地位的价值标准是()
A.男性度 B.女性度 C.男性度和女性度 D.其他 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 o 展开解析
34[单选题]()是组织创始人的价值观和组织成员自身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
A.组织文化 B.企业文化 C.企业环境 D.组织创新 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B o 展开解析
35[单选题] 沙因指出,组织成员能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保持相互间的密切关系或交往,并且该组织无论从事何种经营活动均获得了相当的成就。这是文化组织产生的()
A.先决条件 B.唯一条件 C.必要条件 D.重要条件 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 o 展开解析
36[单选题] 最初的组织文化源于组织创建者的()
A.创造力 B.决策能力 C.人生观 D.价值观 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 o 展开解析 37[单选题]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核心在于实现()
A.组织评价 B.组织认可 C.组织交流 D.组织学习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 o 展开解析
38[单选题] 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是()
A.善于持续性学习B.善于终身学习C.善于全员学习D.善于全过程学习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 o 展开解析
39[单选题] 学习型组织的边界建立在()关系的基础之上。
A.组织要素 B.外界要素 C.组织要素与外界环境要素互动 D.环境要素 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 o 展开解析
40[单选题] 组织成员自主学习的动力因素是()
A.内在的学习动机 B.外在的学习动机 C.内在的学习动机和与之关联的促进因素 D.自我激发的学习动机 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 o 展开解析
41[单选题] 领导效率的高低和领导工作的成功与否,主要从领导者的()来评定。
A.工作效率 B.学习效率 C.行为效率 D.决策能力 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D o 展开解析
42[单选题] 在职权与影响力的比较中,职权来源于()
A.专业技术能力 B.组织授予 C.个人魅力 D.品质素养 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 o 展开解析
43[单选题] 实行内行领导的基础是()
A.科学文化知识 B.专业知识 C.管理知识 D.业务能力 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A o 展开解析 44[单选题] 领导者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知识的前提条件是具备一定的()
A.专业知识 B.技术知识 C.管理知识 D.文化基础 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 o 展开解析
45[单选题] 对领导工作有重要影响的是领导者的()
A.适应能力 B.知识 C.心理素质 D.智力水平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B o 展开解析
46[单选题] 提出管理方格理论的学者是()
A.布莱克和莫顿 B.弗莱西曼 C.费德勒 D.罗伯特?豪斯 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D o 展开解析
47[单选题] 产生行为的直接原因是()
A.需要 B.动机 C.激励 D.反馈 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A o 展开解析
48[单选题] 马斯洛认为,()是人的需要中最基本、最强列、最明显的一种需要。
A.安全需要 B.生理需要 C.社交需要 D.尊重需要 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 o 展开解析
49[单选题] 下列最具代表性的内容型激励理论的是()
A.需要层次理论 B.成就需要理论 C.双因素理论 D.以上三个都是 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 o 展开解析
50[单选题] 保证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是()
A.权利需要 B.成就需要 C.友谊需要 D.内在需要 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 o 展开解析
第四篇: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1.个体心理与行为研究
2.群体心理与行为研究 3.组织行为研究 4.领导行为研究
组织行为学的科学基础: 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 优点:简便易行,材料真实可以深入了解
缺点:费时,材料难易量化,被观察者难以接受,产生反感
2.调查法 访谈法 优点:对员工工作态度和动机了解具体,运用面广,有助于发现问题和与员工沟通
缺点:需要技巧,成本高,无法避免主观因素
问卷法:优点;范围广,样本量打大,资料可以量化 3.心理测验法:与真实情况之间会有一定差异 4.个案分析法:
5.实验法:具有普遍意义,但成本高工作条件复杂。6.情景模拟法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跨学科性、系统性、权变性、实用性、科学性
第一章 个性与个体行为
基于经济的假设管理:1.采用任务管理的方式
2.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情,与工人无关
3.实施明确的奖惩制度
梅奥的社会人:1.人士社会人 2.管理管理工作要以人为中心 3.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群体
4.建立新型的领导方式
基于社会人的管理:1.不只关心生产,关注点放在满足人
2.主张集体奖励3.主张‘参与管理’的方式
基于自我实现人的管理: 1.管理重点的变化2.激励方式的转变 3.管理制度的变化4.管理职能的改变 基于复杂人的管理:1.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来提高管理效率
2.采用富有弹性的、灵活多变的领导方式
3.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 个体行为规律:环境—需要—动机—行为—目标 内驱力:1.原始性
2.继发性
卢因B=F(P*E)B是个体行为
p是内部驱动力、特征
E是环境 学会从内因去思考,考察研究群体行为的产生和发展规律,从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整个群体气氛中去把握群体行为变化过程 情感与情绪的区别:情绪一般由当时的特定情况所引起,并伴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表现不稳定具有较大的请进行和冲动性
情感是社会性需要和意识相联系的内心体验,是长期社会实践中受到客观事物的反复刺激形成的,叫情绪影响长远。
个体行为的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
2.情感过程
3.意志过程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行为
需要、动机、行为的关系:需要时动机产生的基础和根源,动机是行为发生的直接内动力,行为是动机的外在表现。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价值观的形成: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父母的价值观,早期的教育。此外广播电视,报刊 态度对行为的影响:1.态度影响认知和判断 2.影响行为效果
3.影响忍耐力
4.影响相容性
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1.挑战性的工作 2.公平的报酬
3.支持性的工作环境
:1.研究成员对认同程度的核心指标
2.了解成员的态度及动机
3.是不被接受的信仰态度及行为合理化
4.影响企业领导的决策行为 4和睦融洽的同事关系
价值观的作用知觉的过程:观察、选择、组织、解释、反应
影响知觉的因素:1.主观因素(1,兴趣和爱好2.需要和动机3.知识和经验4.个性特征)2.知觉对象的特征 3.知觉环境(物理和社会环境)
知觉偏差:首因效应、晕轮、近因、投射、对比、刻板效应和心理定势 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1.自然素质
2.社会实践 3.个性因素
性格的培养:1.建立正确的个性倾向系统
2.培养坚强的意志
3.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
情绪在管理中的应用:1.选聘员工 2.决策 3.创造力 4.激励 5.领导力 6.谈判 建立组织承诺的意义:1.建立高感情的承诺:降低缺勤率离职率,提高绩效 2.建立建立财务持续承诺: 可以将员工和组织联系起来赢得员工的信任,为员工创造实现工作目标的环境 如何提升员工的组织承诺:让员工参与决策,提高其工作的安全感和工作的趣味性、提高员工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第三章 群体行为基础
群体规范的作用:1.支柱作用 2.品价标准 3.动力作用 4.导向和矫正作用
从众行为的影响:1.先进的群体会影响员工的行为和工作态度促进个人的学习和进步,起到教育转化的作用
2.群体压力抑制成员的独立性
3.决策时做出表面一致,但不一定正确的结论
群体互动过程:1.协同效应
1+1大于2相互作用效果增大
2.社会促进效应
激发个体的工作动机,引发绩效水平提高的倾向
如何提升群体的凝聚力:1.自然凝聚力 2.工作凝聚力3.领导凝聚力 4.情感凝聚力 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1.弥补正式群体满足需要的不足
2.满足成员信息沟通的需要 3.正式群体凝聚力的晴雨表
非正式群体的消极作用:1.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2.影响工作效率 3.传播谣言 4.产生破坏作用
对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措施:1.正式并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 2.群别对待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
3.注意做好非正式群体中核心人物的工作
第四章
沟通
沟通的过程:发讯者—信息—编码—媒介—译码 有效沟通技能:1.改善沟通的环境 2.有效的反馈 3.有效授权 4.有效的训导5.完善沟通网络 如何有效反馈:1.强化具体行为 2.反馈对事不对人3.使反馈指向接收方和你的共同目标4.把握反馈的良机 5.确保理解 6.把消极反馈指向接受者可以控制的行为上
网络对沟通的影响:1.沟通方向
破除传统的沟通界限 2.沟通方式
灵活组合3.沟通网络
提供了更好的技术平台
跨文化沟通的策略:认识、认同、融合文化差异
跨文化沟通的技能:1.树立共同的价值观,找到必要的切入点和共同点
2.加强跨文化培训
3.海外管理人员本土化
第五章
团队
团队建设的心理机制:1.情绪认同 2.共生效应 3.心理相容4.共同信念5.参与心理
第六章 冲突
群体间冲突的预防:1.加强信息公开和分享 2.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 3.正确选拔群体成员
4。把蛋糕做大
5防止本位主义 6分清责任与权力 7.建立崇尚合作的组织文化和群体风气
第七章
组织结构与变革
组织的功用:1.汇聚和放大力量的作用
2.高效的组织能提高效率 3.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
古典组织理论:1.泰勒科学管理理论
设置计划部门,实行职能制,例外原则
2.法约尔行政管理理论
提出五项管理的基本职能,管理的14条原则,法约尔桥思路
3.韦伯官僚模型理论
近代组织理论:1.以科学结构为基础 主张分权,成员参与决策,偏向于扁平的组织结构,部门化 2.吸收和修改了古典组织理论
3.霍桑实验,XY理论
现代组织理论:系统理论
阵容强大,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全变系统理论,90年代的宠儿新制度理论
组织结构的类型: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模拟分权制、矩阵制
机械结构: 以严密的金字塔组织形式为代表,高度集权化、正式化复杂化。严格的等级,命令和指挥统一,合理化分工,适当的控制幅度
有机式结构:复杂化和正式化程度低,资讯网络通畅,较多员工参与决策较具有弹性和适应力,通过频繁的沟通来协调组织活动 组织变革的过程;1.风平浪静观
解冻—变革—再冻结
2.急流险滩观
面临环境高度不确定、动态,风平浪静观假设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不存在 要求组织时时以应变
组织变革的阻力:1.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 2.习惯 3.担心变革会影响自己的收入和地位
克服组织变革的阻力的策略:1.营造强烈的归属感 2.谈判 3.操纵和收买
4.强制减少压力的管理对策:1.要转变观念站在组织层面来理解员工心理和个人问题 2.应该看到心理学家解决员工压力和心理问题的重要作用
3.通过持续对话增加主管与员工的沟通
第八章
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的特征:整体性、独特性、继承性、创新性、联系性
组织文化的功能:积极:导向、凝聚、约束、激励、辐射、调适、创新功能 消极:1.削弱个体的创在性2.变革的阻碍3.多样化的阻碍4.兼并和收购的障碍 霍夫斯坦德文化差异理论:权力的距离2.个人与集体主义3.男性度与女性度4.不确定性避免 5.长期和短期取向 组织文化的发展趋势:1.建立学习型组织 2.2.更注重提升品牌 3.信息技术推动组织文化变革 4.更加推崇创新文化 5跨文化管理将成为组织文化面临的新课题 组织文化的创建:1.调查分析阶段 2.总体规划阶段 3.论证实验阶段 4.传播执行阶段 5.评估调整阶段
组织文化的维系:1.甄选过程 2.高层管理人员 3.社会化
组织文化的创新;1.企业家当领头人2.进行组织文化制度创新3.将组织文化创新与人力资源相结合
第九章 组织学习
个体学习与组织学习的关系:1.个体学习是组织学习的基础2.组织有记忆、认知系统
3.组织主动影响个体
组织的学习类型;1.经验型2.适应型3.自主型4.预见型5.行动型
组织学习的过程:1.学习准备2.信息交流 3.知识习得、整合、转化、和增值4.评价与认可
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1.自我超越2.心智模式3.共同愿景4.团队学习5.系统思考 个体学习的促进;1.组织成员自主学习的动力因素2.影响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3.培养组织成员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型团队的建立:1.授权2.把任务作为核心3.营造平等、信任、注重交流的和谐团队气氛4.实现成员与其角色的一致
学习型领导的培养:当一个团队有了清晰的共同愿景,组织发展也比较成熟时,就可以自我引导,这时领导者扮演的角色就是设计师、仆人和教师。
十章领导
领导与领导者:领导是指的一种行为,领导者是指个体。领导与领导者有密切的联系,领导行为是通过领导者进行的,领导者是实现领导行为的主体
领导和管理的区别:管理是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的权力基础上,领导是建立在……基础上,也有可能建立在个人影响力和专长权及模范作用的基础上
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 1.政治素质2.道德素质3.知识素质4.能力素质 领导艺术的定位:领导艺术与领导经验、领导科学、领导方法 领导艺术用人:知人、用人、育人
领导时间艺术:1.定期分析,不断改进和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2.将时间打包,互补干扰
3.把握工作时间,提高开会效率 领导的授权艺术:
一、授权的必要性1.有利于领导集中精力做更好的是2.有力于提高工作效率3.发挥下属专长4.培养和选拔接班人
二、授权艺术的要点1.视能授权2.全责分明3.适度监督4.逐级授权 领导的决策艺术:1.决策特点
目的性、选择性、过程性、超前性 2.决策艺术的要点
十一章 激励
激励的影响因素:1.激励时机、频率、程度、方向
激励的类型;1.物质与精神激励 2.正激励与负激励 3.内激励和外激励
激励原则:1.物质与精神激励同步原则2.引入竞争机制原则3.公平公正原则4.组织与社会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篇:组织行为学
中国农业大学
结课论文
论文题目: 论工作压力的预防和疏导
课程名称:
组织行为学 任课老师: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工作节奏明显加快,社会竞争更加激烈,容易增大员工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加剧员工的失衡感、失落感,并进而产生抱怨、焦虑、失眠、抑郁、冷漠、怨恨、偏执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化解,容易导 致心理障碍、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机,不仅伤及个人身心健康和幸福,也会造成一些社会问题。如何缓解员工的心理压力、促进员工的 心理健康、实现员工的自身和谐,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企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团结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工作压力 预防 心理疏导
目
录 前言„„„„„„„„„„„„„„„„„„„„„„„„..1
1.1研究背景„„„„„„„„„„„„„„„„„„„„„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1 1.3研究的意义„„„„„„„„„„„„„„„„„„1 2 工作压力的概念„„„„„„1 3工作压力的预防措施„„„„„„1 3.1 导致工作压力的环境因素
„„„„„„„„„„„„„„„„2 3.2导致工作压力的个人因素 „„„„„„„„„„„„„„„„„2 3.3 导致工作压力的社会因素.„„„„„„„„„„„„„„„„„2 4.工作压力的疏导方法 „„„„„„„„„„„„2 4.1 在思想方式上疏导工作压力„„„„„„„„„„„„„2 4.2 企业进行内部疏导工作压力 „„„„„„„„„„„„„„„„„3 4.3 建立心理疏导机制 „„„„„„„„„„„„„„„„„3 5归纳与总结„„„„„„„„„„„„„„„3 参考文献..„„„„„„„„„„„„„„„„„„„„„„4
1前言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压力指员工个体在环境中受到种种刺激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情绪。这种情绪会正向或负向地影响员工的行为,人本能的调动身体内部潜力来应付刺激因素,这是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变化,当压力过大、持续时间过长的话,会抑制人的机体,使人动作反应慢。具体影响体现在身体和精神两方面。一方面引起的精神问题会给员工本身和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另一方面给员工身体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而影响个人和组织绩效。
1.1研究背景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表示:当压力过大或过小时,工作效率都较低,业绩受到负面影响。压力较小时,人处于松懈的状态,效率和业绩自然不高。当压力逐渐增大时,压力会变成一种动力,它会及激励人们努力工作,效率会逐渐提高,业绩会大大提高。当压力等于人的最大承受能力时,人的效率达到最大值,业绩达到最高。但当压力超过了人的最大承受能力时,压力就会变成阻力,效率也就随之降低,业绩也就下降。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美国,全国的调查显示,大约有25%的员工都遇到由压力引起的问题。据美国一些研究者调查,每年因员工心理压抑给美国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050亿美元,超过500家大公司税后利润的5倍。因此,重视压力管理已成为企业组织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美国国家职业卫生健康局统计,已有近一半以上的美国大企业提供相关的压力管理课程。在我国,随着劳动法规的完善和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的觉醒,企业将为工作压力导致的心理疾病付出经济代价。
1.3研究的意义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内部改革步伐的加快,新知识新技术的普及,内部减员政策的实施,职工普遍感到工作压力增大。在这种形势下,建立心理疏导机制,运用心理疏导的方法和理论,引导职工正确应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企业改革、体制变革、工作变化等多重压力,引导职工将压力变成动 力,以动力消解压力,充分调动职工应对困难的积极性,努力营造心顺、气爽、劲足的良好氛围,是改进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选择
2工作压力的概念
工作压力指工作相关因素包括各种环境因素、组织因素、个人 因素引起的员工个体心理和生理的紧张反应与体验。工作压力具有双重性和不可避免性 ,适度的工作压力能够提高个体的工作积极性和 主动性 , 但过度压力必将导致个体心理、生理、情绪及行为异常变化 , 引起焦虑、生理疾病、情绪不稳定 和 日常行为的变迁。有关研究表明 , 工作压力不仅导 致人们生理、心理和行为的改变 , 而且对组织的工作效果也能够造成诸多不良影响。因此应使企业组织 采取多种渠道和策略降低员工的工 作压力水平。20世纪初期以来 ,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以及信息革命的发展 , 工作压力研究业已成为心理学、管理学、社会 学和生物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
3工作压力的预防措施 压力来源,是指产生压力的不同原因,针对不同的压力来源,需要采用不同的预防措施。
3.1导致工作压力的环境因素
(1)就业条件恶化;(2)工作保障程度低;(3)经济的不确定性;(4)政治的不确定性;(5)技术的不确定性等
3.2导致工作压力的个人因素有:
(1)对职业的关注。一个主要职业因素是对失业的担心。其次,是与工作不一致的地位。当做一项他认为不值得的工作时,他们会感到压力。同时也会使个人特别轻易地批评和指责别人的成功。
(2)工作区域的流动。工作区域的流动它扰乱了日常生活的正常秩序使员工的生活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被迫流动的员工可能对工作失去控制,并且经受着工作中难以预料的困难。
(3)人际关系的变通。是指群体之间造成对个人的工作压力,在一个工作群体中,缺少放权、配合、信任和支持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
3.3导致工作压力的社会原因
员工常常面临着较大的工作负荷 ,工作时间较长所聚集的紧张氛围 , 不进则退的竞争环境 ,对知识飞速更新的惶恐 ,对信息系统的应接不暇等 ,让一些员工不断接受到新的挑战和压力 ,产生了一些持续性紧张的情绪状态。一些员工不能处理好与用客 户、上下级和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 , 产生了不信任他人、责备迁怒、服务态度恶劣、反应过度、刻意与人保持距离等。尤其是年轻的员工 ,因工作比较单调重复、劳动强度较大 , 或对工作环境、个人待遇不认同及缺 乏自主性 , 薪酬兑现不合理、升迁机会少 ,对一些管理人员工作 方法偏颇有意见。表现为心理疲劳、情绪冷漠、丧失成就感和工作动力。四是个人生活心理危机。一些员工因生活中的个人困难 , 如身体欠健康、恋爱失败、法律纠纷、家庭暴 力、夫妻关系紧张、家属疾病或伤亡、子女成长挫折、经济负担过重等产生了心理危机等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工作压力。
4工作压力的疏导方法
随着80、90年代出生的年青人入职,员工队伍的心态和抗压 能力出现了新的变化。由于这部分员工大多来自于独生子女家 庭心理脆弱、不成熟、娇生惯养、自我意识强烈等问题较为突 出抗压能力不稳定,更需要掌握正确的解压、情绪管理和心理疏导方式。
4.1在思想方式上疏导工作压力
一方面心态转变,不论是新老员工,工作中难免遇到薪酬待遇、工作量分配、职务晋升、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不平等待遇,从而引发心理不平衡感、失落感。发现员工处于这种状态时,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及时 介入,通过讲座、培训等方式,灌输换位思考和转变心态的理 念,辅导员工走出情绪的低谷。要教育员工常存 感恩之心,珍惜 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另一方面适度宣泄,近几年,不少企事业单位青睐于开展户外活动和拓展训练,通过为员工提供宣泄情感、交流互动的平台,防止了不良情绪的泛化、蔓延;同时达到增进积极的情绪体验,增强团队凝聚力的目的。此外,不少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情绪宣泄室或解压室,帮助员工把过去在某个情景或某个时段受到的心理创伤、不幸遭遇和所感受到的不快情绪发泄出来,达到缓解和消除消极情绪的目的。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因情绪积累过度而导致身心疾病甚至自伤、自杀和伤人等意外事件。
4.2企业进行内部疏导工作压力
一方面是及时沟通,多听意见。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包括政工干部、班组长等,要多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心声 ,从细微处关心员工的疾苦。比如当企业开展新一轮岗位竞聘时 ,要主动了解员工的思想动 态 , 就他们关心的问题进行沟通 ,化解矛盾。对员工的需求要积极地加 以引导,要从实际出发 ,区别对待,对症下药。对有些无法满足的需求 , 要通过耐心细致的说明工作讲清道理。另一方面是建立机制 ,加强监测。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对思想政治工作重大的创新与发展。因此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才能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首先要建立健全员工情况收集和反映机制,加强员工心态的监测、评估和预警 ,全面掌握基层员工的各项需求。其次是完善员工心态疏导 ,调适与平衡工作体系,畅通信息渠道 ,引导员工心态良性变化。思想引导要和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联系起来 , 紧密结合企业改革发展、经营管理 ,销售服务、利益分配等各个环节开展工作。比如绩效分配、岗位竞聘、培训计划、奖惩制度等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方案制定与实施 , 要让员工知晓与参与,同时要不 断改善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时刻把员工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 , 最大限度地解决基层员工的切身利益问题 ,让员工能体验到发展给 自己带来的实惠 ,从而凝聚力量。再次是建立关爱、帮扶机制 , 让员工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企业的温暖。
4.3建立心理疏导机制
采取定期召开座谈会、交流会、恳谈会、个别谈心等形式,加强与职工的交流沟通。建立谈心谈话制度和职工联系点制度,及时帮助职工解心 结、减压力和破难题,发现问题及时疏导。针对部分职工可能产生 的思想困惑、急躁情绪和新分配、转岗带来的不适应,及时进行心理 疏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新环境、新工作、新岗位和遇到的挫折、困 难,引导职工放下思想包袱,以坚 定的信念和饱满的热情投身工作。丰富活动“减压”、开展劳 动竞赛、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合理化建议”、先进操作法评选等活 动,激发职工内在活力;组织职工 开展篮球、排球、乒乓球、跳绳、毽 球比赛、文艺演出、踏青、文化艺术节、书法摄影绘画比赛、才艺展示、户外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有效缓解职工的工作压力。丰富多彩的活动,也为职工提供展 示才华、交流情感、锻炼能力的机会和空间,使他们在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中发挥才能、舒缓心情、陶 冶情操、滋养心灵,感受组织人文关怀,增强积极情感体验,营造和谐的心理环境。
5归纳与建议
首先,注重团队内部有效沟通 ,建立交流机制。不良的人际系容易形成人人自卫的防御性气氛 ,从而导致个体情绪郁闷和压力。建立企业内部充分协调和沟通的制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 以释放积郁的压力。其次 ,应形 成重大问题的团队协作应对机制。身 为企业部门主管,应该知道如何有效授权和收权;在减轻自己工作量的同时不应该大幅度增加员工的工作强度和数量;在面临重大问题时候建立团队小组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加强对科技人员的压力管理。企业应寻求心理专家支持 ,建立企业员工心理中心;应该时刻关注员工心理压力状态 ,聘请心理专家对压力过度的工作人员进行压力调节和管理;从科学角度建立心理康复中心 ,为员工的压力调节提供科学指导。
参考文献
[1] 左崇年.员工快乐与企业活力[J].经营与管理.2006(02)[2] 王莉,石金涛.员工离职的预防管理[J].企业管理.2006(01)[3] 吴珊瑚.工作为什么快乐[J].企业管理.2006(01)[4] 程贯平.浅谈员工满意度的调查[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03)[5] 王继文.EAP:让员工拥有健康的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