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镇^^村报告
##镇**基本情况
一、概况
##镇**村位于培正大道路边,面积约 2.44平方公里,地处##镇北部, 离##镇2公里,有一条过境公路杨赤线,正新建一条公路新赤公路,属于一条远郊村。**村土地总面积约4480亩,其中耕地面积约有877亩,林业用地约有1728亩;广东培正学院设于我村,占地约1000亩。
**村距离花都区市区约17公里,地处丘陵山岗地带,限制了村级经济的发展,**村委会只能利用本地的特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通过土地及房屋出租,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经过多年生产发展,形成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发展模式。
二、人口与劳动力情况
我村下辖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90多人,劳动力总人数468人。今年来本村配合区就业培训机构和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在本村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班,共50多人参加了仓库保管工的培训,并取得了资格证书,有效促进了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及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帮助农民脱贫增收,保持了农村的社会稳定及持续发展。
三、社会经济情况
**村第二、三、四经济社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及房屋出租,因地缘问题一社的经济相对落后,土地利用率较低。按照今年的经济发展情况,年尾第二、三、四经济社的分配总额达到30万元。配合新农村建建,我村第四经济社已创建了区、市卫生文明村,设置了农家书屋。第一经济社正在创建卫生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优惠政策下,经济社为全部村民购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年满35周岁的村民购买了新型农村社会保险,5人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2户村民享受了低入收家庭保障。
四、村组建设情况
**村在各级政府及部门的帮助和扶持下,全村开通了有线广播电视、电话,宽带可以直接到户;村道已基本实现硬底化;全村四个经济社除了一社,其他各个经济社都接通了自来水。因我村出租业比较突出,用电量较大,电压得不到保障,特别是相对落后的一社,电压严重不足。
五、本村热点及难点问题的归纳
1、因经济的发展,在量外来人员的涌入,使我村流动人口管理压力增大。
2、我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房屋的出租,但出租证件迟迟办不下来,每年都要到出租屋中心办理有关手续,增加了村民的经营成本。
3、当前群众最关注的问题:用电用水的问题、光亮工程的建设问题、教育问题、房屋及土地出租政策的问题。
以上的相关问题涉及村民的切身利益,希望政府各有关部门能大力支持同帮助。
第二篇:××镇××村转化报告
××镇××村转化报告
××镇××村现有264户,931人,党员34人,耕地839亩,现在双委班子共6人。其中党支部3人:支书:××,支部委员:××、××,村委会3人:村主任:××,委员:××、××。该村属经济发展落后型。××村虽然紧靠石闫公路,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但由于该村两委观念陈旧,思想保守、缺乏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群众小农意识浓厚,满足于“不缺吃、不缺喝、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现状。守着几分薄田过日子,加上通村路年久失修,影响交通,致使全村经济发展缓慢,远远落后于城区村发展水平。
根据该村实际情况,按照县委部署,××镇把该村列为后进村。由县人大副主任××和县中行有关人员及镇干部组成的工作队分包该村。近一年来,该村在县领导、镇党委、镇政府及中行的帮扶下,该村两委班子团结有力、村民自治逐步完善,村务、政务公开及时,赢得了群众任信任和支持,他们带领群众跑项目、引资金、搞基建、调整产业结构、硬化通村路,使该村各项工作有了较大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喜人局面。
为使该村两委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镇组织××村等几个后进村到××、××××等地参观学习,大家无不为××人漂亮的小别墅富裕的生活所折服;无不为××人战天斗地,克服等、靠、要思想,修通出省路的壮举所震撼;无不为××人艰苦创业的愚公精神所感动。参观学习对后进村两委干部触动很大,极大地唤起他们改变本村落后面貌的热情,大家纷纷表示,要立足实际,借力发展、尽快改变落后状况。
要发展,先修路。××村今年乘“全省实施村村通工程,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东风,在中行和镇政府大力支持下,采用上面给一点,对口单位帮一点,群众集一点的方式,投资6万元,硬化360米通村路,彻底改变了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落后路况,为该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针对本村小学年久失修,已成危房的状况,该村引进资金70多万元,建成一所占地13亩,可容纳550名学生的××希望小学。在镇政府和中行帮助下,筹措资金10多万元,完成室内装修,该校即将交付使用。
该村在镇政府和中行的帮扶下,投资3万元打深井3眼,扩浇耕地200亩,年均增收8万元。
2004年7月,经镇党委会研究,同意该村转化。目前,该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已基本解决,双委班子正积极谋划大上芦笋和种植新项目,在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大步前进。
××镇党委
××年××月
第三篇:镇村竹编发展报告
XX县XX镇XX村竹芒编产业
发展报告
一、基本状况
XX村位于XX镇西北部,距镇政府9公里。全村共有8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共933户3470人。全村耕地面积是1471亩,竹林面积1300多亩。农业以种植水稻、荔枝、龙眼为主,养殖以牛、猪、鸡为主,手工业以竹芒编织业为主。XX村有源远流长的传统民间工艺竹芒编织历史,竹编工艺代代相传。在民国时期,XX开始从事竹芒编织,上世纪80年代初通过镇企办将竹器产品出口,90年代初形成了以荣发工艺厂为龙头的竹编生产基地。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213万元,竹芒编收入2088万元,竹芒编织从业人员达2800人以上,全村人均纯收5088入元。
二、XX村竹芒编织产业的发展特点
(一)竹林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XX村群众有利用山地、河边、路边、屋前屋后种植竹子的习惯。为了加快竹芒编产业的发展,XX镇党委、政府广泛动员群众种竹。目前,XX村主要以种植单竹、毛竹为主,总面积1300多亩。竹子的大面积种植,为竹芒编织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促进了竹芒编织业的蓬勃发展。
(二)劳动力资源丰富,能工巧匠多。XX村竹芒编织工艺历史悠久,世代相传,老少皆通,是当地群众实现创收增收的主要渠道。该村总人口3470人,劳动力资源丰富,全村80%以上的人口都会竹编这门手艺,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产品款式多、品种多。XX村竹芒编织以竹、芒、藤、柳、麻为原料,竹为主料,其他为辅。主要成品有竹筛、竹盖、竹篮、插花器、花盆套、盘子、盒子、鱼篓、箩筐、蕉筐、竹椅等。按用途可分为家庭实用类竹器和观赏礼品类竹器。可广泛应用于宾馆酒店,家居生活,家居饰品、园艺花艺,及产品包装等领域,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需求。
(四)竹芒编织企业的发展初具规模,成为该村的经济支柱。目前,XX村有竹芒编织加工企业有5家,主要以荣发工艺厂、贵荣工艺制品有限公司、鸿兴竹器厂等企业为龙头。采用“企业+农户+基地”的生产经营形式为主,企业从国外客户中接到订单后,组织农户进行生产,再由企业进行收购、深加工、包装、出口。2009年,全村竹芒编织业产值达2088万元,竹芒编织业已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
三、XX村竹芒编织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加工技术相对落后,生产效率低。一是农户编织用竹主要以自种竹为主,削竹、磨竹主要用刀具进行加工,很少使用机器,生产效率较低;二是企业用于工艺研究开发的资金过少,产品款式更新周期长,缺乏创新。同时,产品的烘、烤、染,防霉、防蛀都是采用人工方法,天然晒干的方法,技术比较落后,配套设施不能跟上步伐。
(二)品牌意识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XX竹芒编织产业虽然规模大,但尚缺乏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群众的品牌意识还不强,加快推进产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提高产品市场核心竞争力,还没有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和必然选择。
(三)产品销路单一。一是企业的产品主要是出口东南亚、美国等地,没有产品销往中国内地经济发达的城市。由于只局限于出口创汇,当遇到人民币升值,金融危机等情况时,企业经济效益遭到损失;二是农户自产产品主要在镇内销售,产品销量及价格都较低,不利于产业的发展扩大。
(四)产业化水平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虽然XX村有荣发工艺厂、贵荣工艺制品有限公司、鸿兴竹器厂等龙头企业,但总体规模仍偏小,产业化水平低,企业带动能力弱,产品市场开拓能力不强。
四、XX竹芒编织产业发展的一些建议
(一)增加投入,强化扶持。政府部门应着眼解决制约竹芒编织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瓶颈,不断强化竹芒编织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增加投入,增强竹芒编织产业的发展后劲和活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产业龙头企业培育、新型农民培训、科技入户、新品种推广等项目和资金,要重点向竹芒编织产业发展,提高竹芒编织产业发展能力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支持鼓励竹芒编织龙头企业通过承贷承还的形势资助竹芒编织农户。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向竹芒编织产业发展。
(二)培强产业,做优龙头,创造品牌。通过加强竹芒编织产业的培植力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围绕确定本村竹芒编织产业的优势与特色及发展方向,进一步推进落后设备、技术深度调整,加快产业基地建设,打牢产业基础。同时,采取有利有效的综合措施,加快培植竹芒编织龙头企业。围绕竹芒编织产业、产品发展,按照规模大、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利益联接紧密的要求,尽快做大做强一批竹芒编织产业化龙头企业,延伸拉长产业链条,通过“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合作组织+农户”形式,完善竹芒编织产业发展机制,不断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培育农民,完善组织。在竹芒编织产业发展中,应注重培育群众创新意识和品牌意识,让群众认识自我,充分挖掘本村资源优势和发展潜能,努力开发具有本村特色的产品和品牌。围绕竹芒编织这一主导产业,突出以技术创新入户为平台,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果,积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竹芒编织业人才。通过成立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式,着眼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有效规避和降低市场经营风险,大力培育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加强引导与支持,促其快速发展。通过新型竹芒编织业人才、培育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升素质、优化组织结构,完善竹芒编织产业的生产经营体系。
XX县XX镇XX村委会
2010年11月19日
第四篇:关于...镇...村的调研报告
关于..镇..村的调研报告
我叫..,2011年8月,我很荣幸的被分配到„镇„村任一名大学生村官。进村一个多月来,通过实地走访和调查摸底,对„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一些制约村子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几点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村情概况
„村位于„县„镇„,与„县„镇相邻,距离„县城„公里。本村地处湘中腹地,山体大,切割深,山高坡陡,是典型大山区。„村有„个村民小组,常驻农户„户,„人,其中男性„人,女性„人,其中劳动力„人。全村总面积„亩,其中山地面积„亩,山塘水库„亩,耕地面积„亩,其中水田„亩,旱地„亩。到„年上半年,村民的人均纯收入为„元。村民收入来源主要为种植、养殖、装卸码头,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黄瓜、豆角、蒜苗、洋白菜为主,冬季以简易拱棚菜及小麦为主。养殖主要以养猪、养肉鸡为主。
二、农村经济发展
1.经济发展现状
经过调查,„村民的生活来源主要有以下三种渠道:一是靠种植蔬菜,小麦、玉米等作物,这是村民最主要的生活来源,除此之外,畜牧业以养猪、鸡传统养殖类为主;二是依靠外出打工赚钱。据统计,„村2011年外出打工的人数达到„人,占总人口的„以上;三是依靠装卸码头,做些搬运与生意。
2.村民发展目标
在2011年到2015年的5年期间,修通乡间道路,解决村民行路难;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使村民能够喝上安全清洁水。发展农业产业,开拓劳动力就业渠道,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实现稳定脱贫。加强文化卫生教育事业建设和村容村貌、村级组织建设,为建设新农村奠定基础。
三、基层组织建设和设施建设
村两委成员在„的带领下,努力学习科学理论,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村共有党员„人,入党积极分子..人,村两委成员..人,其中大学生村干部„人。村两委班子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分工明确,能圆满完成村里的各项工作。
村两委干部坚持与时俱进,采取多项措施,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行新探索、总结新经验,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步伐,努力为实现“加快发展,富民兴村”的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四、信访稳定
加强农村信访稳定工作,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新佃桥村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没有发生重大恶性群体治安案件和集体上访事件。
全村综合治理工作也稳步开展。两委干部本着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经常深入组户,积极帮助广大群众消除纠纷,化解矛盾,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从根本上消灭一切可能引起上访的不良因素,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确保村子和谐稳定。
五、我的几点看法
1.培训党员
建议大力宣传鼓励、引导农村青年、致富能手、回乡退伍军人和大学生积极加入党组织,不断壮大党员队伍,为基层组织注入新鲜血液,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把一些有知识、有文化、工作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事业心强的年轻人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去,增强我村基层组织活力,更好地与时俱进。
2.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
今后我会充分利用好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实施“对口培训”。对本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定期组织收看,为党员干部播放政教视频,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加强其对农业科技、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指导农民观看种植、养殖科教视频,用科学知识与“土”经验结合发展生产,促进农民增收。
3.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除了电视和远程教育平台外,村里基本上没有其他的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载体。村民劳作之余,只能请戏班,听听大戏,精神文化生活极为单调。建议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开辟村精神文明活动室和文体活动和健身活动场地,购置图书报刊供村民阅览,组织有技术的村民,办起各种编织、刺绣、木工等学习班,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让自己可以娱乐自己,既可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增长他们的致富本领,更好地促进我村乡风文明。
4.发挥优势,注意各类信息动态
及时收集各类科技、农产品供求信息,农作物销售渠道,及时发放到农户手中,教会他们用网络与外界沟通,开阔视野。
目前,在上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村村干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支两委正在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本村实际情况的的发展道路。作为„村的大学生村干部,今后,我将继续扎根农村,为村支两委建言献策,争当“学习型、勤政型、创业型、满意型”大学生村干部,努力作好国家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村情民意的调查员、群众事务的服务员和远程教育的操作员,与„村的干部群众一起,掀开美好明天的新篇章!
..年..月..日
第五篇:xx镇xx村情况调研报告(模版)
xx村基本情况调研报告
第一书记 xx
按照上级工作安排,我对东路村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对村的基本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找到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明确了发展的制约因素,调研情况如下:
一、xx村基本情况简介
xx村地处xx南部,与xx村同属一个自然村,南与xx接壤,有村民235户,共1007人;总面积2791.5亩,耕地1337亩,现有党员12人,上年新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0﹪,上年人均年纯收入4860元。
xx村地理位臵稍偏,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大部分村民以农业种植业为主,40%的村民从事轴承个体经营,工业和服务业相对落后,产业结构落后,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很大制约。村级班子管理相对薄弱,村民朴实厚重,民风纯朴。
二、存在的问题
1、村民受教育程度普通不高。村民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低,学历高的也不过是初中学历,受教育程度不高,干部群众视野受到很大限制,缺乏致富头脑道路的选择失之盲目,导致村干部群众没有找到一条适合该村发展,符合该村实际情况的发展道路。
2、交通条件不好。xx村村处于西英雄路的最南端,整个xxx路的好坏,对于整个村的发展至于重要。西英雄路虽然以前修过柏油路,但是西英雄路沿线涉及到的行政村比较多,大多数村经济条件不好,导致西英雄路年久失修,导致路面坑坑洼洼,出行十分不便,现在这条路沿线的村庄都绕到东英雄路出行。整条西英雄路和沿线村庄再也没有原来那么热闹,显得十分冷清,有点荒凉的感觉,随之的经济发展也受到很大的限制。
3、村容不够整洁。村经济条件差,村集体也没有集体收入,导致村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都没有办法得到及时建设和修补,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原来修的柏油路也已经破烂不堪,生活在这里的村民,经常弄得一身土、一脸土的。
经过对村里基本情况的调研,清楚了制约村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对策,找办法,解决老百姓面临的实际问题,使xx村走上一条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