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的未来走向
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的未来走向
——基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调查研究
刘传铭
2012-9-27 15:23:47来源:社会科学报 2012-08-02
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五类关系
以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关系密切程度为主线,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可以归结为五类。
1.内生依附关系
内生依附关系指政府部门主导成立自己管辖下的社会组织,并通过为其提供正常运转所需的各种资源而建立的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北京的K组织由政府推动成立,其初衷就是希望借助社会组织的形式,实现与现有大量社会组织对接,从而使政府的行政力量得以发挥,并凭借资源掌握、引导社会组织发展。
这些组织一般被称为官办社会组织,或被称作政府的“白手套”。一般由政府部门“自上而下”推动成立。政府基本上是以对下属单位的管理方式对其进行管理。在组织人力资源、项目或者活动资金来源方面,这些组织几乎完全依赖于政府的拨款或项目支持。
新中国建立后,社会问题丛生,亟待解决。面对无社会组织承担相应职能的现实,政府出资推动建立了一批官办的社会组织,这也是我国事业单位的前身。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出现了高潮,同时伴随政府职能转变,有部分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需要分流,而许多政府部门也借此推动成立了自己管
辖的社会组织。同时,面对大量民间社会组织的出现,基于政府对于社会组织潜在的不信任和集权传统下的旧有权力观念,促使政府致力于建立自身主导的社会组织,以实现对其他社会组织的引导,使之朝着希望的方向发展。
2.工具性互惠关系
工具性互惠关系指社会组织基于专业能力或其他方面的相对优势,政府基于掌握大量社会资源的优势,双方从各自需要出发建立的一种基于“工具性”的交换关系。
主要从事儿童社会工作的深圳P组织成立于2008年。筹办人之所以成立这家组织,就是因为感觉到政府已经开始认识到社会工作及社会组织对于社会的作用,而且会加大力度地进行支持。目前其所有项目几乎均来自政府购买。
这类组织注册形式一般为民间非企业单位,规模较小,在组织成立及注册问题上不同程度地遇到挫折,在发展的初期都存在资源缺乏和发展问题。
在权力对比中,虽然政府处于绝对强势地位,但在组织人力资源、项目或者活动资金来源方面,这些组织同政府间是一种基于契约的市场交换关系。
此种关系类型目前存在的潜在问题是,政府依然是社会资源的绝对掌握者,由于政府对社会组织可能存在偏见或因社会组织自身的一些问题,使得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实际上不可能完全平等。
3.竞争关系
政府与社会组织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宏观层面上,社会组织基于自身的认识对有关政策进行批评,并通过舆论传播等形式,客观上对政府形成一定程度的压力;在微观层面上,社会组织可能不会直接和政府发生竞争关系,但是因为部分官办社会组织也承担一些具体的服务,所以民间社会组织就可能与之发生竞争关系。
北京的A组织是一家国内NGO,主要致力于对草根社会组织的扶持,其独特之处在于有自己相对独立且稳定的资金筹集渠道。因为A组织时常会对有关政策进行评论甚至批评,所以经常被认为是与政府“作对”。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不仅使得A机构获得的政府购买项目支持大幅减少,同时也使其成为政府的重点关注对象。
通常来看,这类社会组织成立较早,在相关领域内工作较长时间,具有较为丰富的与政府交往的经验;此类组织具有较为稳定的资源筹集渠道,即使短期内失去政府购买项目,也能够找到资源支持自身的发展;此类组织往往会因为公开发表一些对政府不利的言论而成为政府眼中的“刺头”,所以在日常管理中会被“特别留意”。
从政府方面看,这类组织往往会因为被认为与既有的一些组织(多为政府主导成立的官办社会组织)功能重合而导致其注册困难甚至不能注册。在既有权力观念尚未完全转变,政府与社会在权力分配上绝对不对等的背景下,鲜有社会组织会公开对政府的政策及其做法进行评论或者指责。这也使得少数进行此类活动的社会组织的行为更显突兀,其某些言行更易被当做是对政府权威的挑战而遭到打压。
4.疏离关系
由于彼此间认同度低,出现了社会组织在满足基本条件前提下,与政府处于不同程度的脱离状态。在我国,处于此类关系中的社会组织一般是指那些从事非营利事务,但因未能在民政注册而采取工商注册的社会组织。
笔者通过在公益领域内的工作经历了解到,其实有相当数量的社会组织,尤其是那些具有国际背景的社会组织,其与政府的关系就属于这种类型。如某国际NGO,主要关注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资金主要来源于向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筹集,主要通过与基层草根机构合作开展各类发展项目。虽然该组织每年都筹集到数量可观的资金用于贫困地区的儿童发展,但却一直未能突破注册难题,截至目前仍需为所筹集的资金纳税。
我国政府掌握着社会重要资源。从我们了解到的情况看,包括诸多国外在华民间机构在内的大量社会组织都希望能与政府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但严格的社会组织准入制度(双重管理制度)使得只有相对少量的社会组织能够获得民政注册,而更多的社会组织则在民政注册无果的情况下选择工商注册,甚至不注册(因为工商注册需要缴纳较高的税)。政府相关部门很少或根本不了解该类组织及其开展活动的情况,使得该类组织处于政府既有的监管范围之外。这也是出现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此类关系的主要原因。
社会组织的身份及资格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疏离关系,不仅影响社会组织自身的正常活动开展和进一步发展,而且使得对这些组织的监管成为盲区,甚至使之成为一些社会问题的隐患所在。这很有可能又进一步加深政府部门对于社会
组织的不信任,不利于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建立良好关系。
可喜的是,我们已经看到,广东、北京、上海等地已就社会组织的准入制度、双重管理制度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目前已走出了一些关键步骤,但仍有许多制度障碍急需突破。
5.抑制关系
“抑制”主要指在社会组织与政府的互动中,社会组织因为不同原因而受到政府在各方面的限制、打压的情况。这类社会组织一般与政府关系更具对抗性,已经失去存在的合法性,面临被政府取缔的危险。比如那些有政治背景和政治诉求的组织、在境外注册、在国内从事不法活动的“离岸”组织、缺乏资质且没经任何注册的草根组织。
由于已经处于“非法”身份,在组织资源获得上,此类组织一般依靠外部资金支持或者组织成员自筹;在组织管理方面,因其“非法”身份,此类组织有些成为政府部门重点关注的工作对象。
政府要做好“舵手”而非“划桨者”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政府仍将是社会生活中的主导力量,仍将是最多社会资源的占有者和支配者,这意味着社会组织与政府间的“内生依附性”关系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组织在专业能力、独立性等方面的大幅进步和发展,随着社会组织与政府对各自功能定位认识的逐渐清晰,双方正在磨合进入一种基于比较优势而非不对称权力分布的合作关系。
工具性互惠关系和竞争关系的普遍存在就是很好的例证。我们也相信这两种关系将逐渐成为我国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的典型形式。
作为社会组织,应该从包括自身专业、与政府的关系等方面对自身进行明确的定位,应该在坚持自身原则的前提下争取与政府进行更多的合作。作为政府部门,在扶植自身信任的社会组织的同时,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对其它社会组织,尤其是对那些提供专业服务的社会组织的帮扶和支持上,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适时引导社会组织发展的方向,使之形成对政府功能的有效补充和弥补,使之朝着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的方向发展,朝着有利于推进我国公民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市西城区民政局)
第二篇:从慈善机构看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
从慈善机构看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
摘要:至网络爆出“郭美美事件”后,与近年来快速扩大的捐赠规模相比,国内慈善事业信息公开的步伐明显落后。由此引发的信任危机着实害苦了需要帮助的同胞。本文由此事件为引,探讨社会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
关键字:“郭美美事件” 中国红十字会 玉树地震 民间慈善组织 政府 管理体制
一、“郭美美事件”、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
新浪微博上一个名叫“郭美美Baby”的网友颇受关注,因为这个自称“住大别墅,开玛莎拉蒂”的20岁女孩,其认证身份居然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由此而引发部分网友对中国红十字会的非议。博主“郭美美Baby”年仅20岁,新浪微博的认证名为“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在微博上多次发布其豪宅、名车、名包等照片,遂被网友发现,被指炫富。“红十字会”的“经理”身家居然如此富有,不由得让众多网友起了猜疑。这便是轰动一时的“郭美美事件”。
在汶川大地震面前,国人表现出了空前的团结和友爱,社会各界纷纷向受灾民众伸出了援手,这期间的慈善捐款也是达到了一个高峰,正如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说,汶川地震大大激活了全社会的慈善要素,“全社会正形成一个拉力,把慈善组织拉回到社会的怀抱之中”。但是据当时一位民办NGO负责人刘某透露,各级政府纷纷致电要求数千家民办NGO将救灾筹款交由红十字会统一支配管理,“剥夺了我们对筹款的使用权,事后也没有明确告知筹款的具体去向,这让我们非常被动,甚至在企业和公众面前丧失了信任基础。”这种做法几乎全部民办NGO不同意,但政府坚持要求。这次声势浩大的“拉锯战”最终以民间NGO落败告终。“最有力的理由是绝大多数民办NGO组织没有合法身份,因此不能筹款。”
随后的玉树地震虽然是大家始料不及的,但是社会各界仍是慷慨解囊,但是据一位民政局的官员说“玉树地震的时候,民间慈善基金会所收到的捐款是非常多的,但是,应用的数额、范围、方式都存在很大的争议,这导致钱用不到刀刃上。玉树地震时,灾民最需要的是医疗用品和食物,而很多民间慈善基金会随意发放“慰问金”,送来卫生不合格的衣物。“这会导致灾民抢‘慰问金’,传播瘟疫,这不是捣乱吗?”玉树地震后,青海省财政厅紧急下发了《关于加强玉树抗震救灾捐赠资金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通过任何渠道接收的各类救灾捐赠资金,必须自接收捐赠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全部汇缴至省财政厅设立的“青海省财政厅玉树抗震救灾捐赠资金专户”统一管理,逾期不转入的视同违规处理。此举立刻引起了很多民间慈善基金会的强烈反弹。其中一位民间慈善机构负责人直言“这就使民间慈善基金会变成了善款中转站,我们的机构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很多企业的捐款是要求我们提供善款去向和相关证明的,政府的介入使很多企业不再信任和支持我们了。”
二、我国民间慈善机构的处境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NGO这个概念,NGO也被成为社会组织或民间组织,它被分为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的NGO,具有较长历史和“半官方”特色,如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等组织,通常被称为“官办社会组织”或“官办NGO”。另一种是自下而上的NGO,多由民间人士自发成立,被称为“民办社会组织”或 “民办NGO”。在我国,官办NGO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它们的政府背景表现出极大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国家意志。民办NGO更多的表现出‘草根精神’,甚至因为‘民间’的定位而一度被政府视为‘对立者’。
在汶川事件中政府对于民间慈善组织的不信任,是的民间慈善组织的发展举步维
艰,陷入了极其被动的局面。当然,这并不包括中国红十字会,作为“官办NGO”红十字应该是没有压力的,甚至我们都无从知道是哪个部门直接管辖,部门的相互推诿,闪烁其词,让民众的心伤了又伤。我们再来看一看民办NGO的处境,1998年,我国将社会组织按照主体特点和功能分为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三大类,并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按规定,所有社会组织的注册登记都需要两个部门的批准:一个是业务主管部门的业务审核,另一个是登记主管部门的登记审核。其中,业务审核最为重要,相当于同意‘挂靠’,对业务主管单位的范围限定也是十分严格的,“仅指与社会组织业务范围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或者政府授权的单位”,而业务主管部门主要对社会团体负责,包括财务、人事、活动范围等具体事务的管理和监督等。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制度缺口,什么样的单位算得上“相关”,这算不算一个可以互相推诿责任的合理借口呢?如是没有取得合法身份的入口,众多的民间慈善机构又是何去何从的呢。有些无法在民政局注册的社会组织选择在工商部门登记为企业,这就意味着要缴纳5.5%的企业所得税,这对于本就没有利润来源的民间慈善是个沉重的负担。而绝大多数民办NGO干脆不登记注册,当“黑户”。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我国在民政部门注册的社会组织约44万个,其中社会团体24.3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9.5万个,基金会2600多个。而据中央编译局副局长、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俞可平估计,在中国实际存在的社会组织可能超过300万个,且年均增长率在8%至10%。这意味着,近九成民间组织处于“非法状态”。
三、政府与NGO关系 上述数据着实引人深思,政府这相关规定和某些做法透露出对于民间慈善组织的某种打压和抑制的意味,这并不是我们所乐于看到的,政府和NGO关系的实质其实是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这不应是对立的关系,应该是合作、共赢的关系。社会组织应该在一个政治宽松的大环境下自由竞争,独立自主的充分发挥社会的特有优势作用,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与政府一同更好的为公众服务,共同打造和谐社会。这里有存在“官办NGO”和民办“民办NGO”的问题,政府在两者的态度上一定要公正严明,不可徇私,中国红十字会近来的表现不尽人意,引发了一场不小的信任危机,不仅损坏了政府的权威性,挫伤了民众的慈善热情,更伤害了那些急需帮助的人。诚然,揪住郭美美是对慈善事业,对捐款人的伤害,但是这次事件让我们深深感觉到官办NGO改革迫在眉睫,一些民间NGO在夹缝中苦苦挣扎,他们为了将慈善之火延续,力求做得公开透明,挑不出错,难得不该给他们一个机会吗?
现如今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到我国的社会组织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整个社会组织体系发展不够完善,立法不够健全,体制不健全,官员责任感不足,监督机制落后。而对于今后的发展我们尽心却也忧心,面对中国这样的国情,今后又应是怎样的一种发展模式呢?是全部放开,大力推进民间NGO发展,自由竞争,优胜劣汰,走官办NGO转型民营化的模式,还是坚持官办NGO,在此基础上去行政化。这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政府应该把握现在的契机,大刀阔斧的改革,挽回民众的信心,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以下是对我国政府和社会组织关系问题解决的一些思考:
1、政府把握时机,积极主动的与社会组织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规范。
2、推进立法建设的进程,将社会组织审批、审核制度纳入法律范围,保护合法权益。
3、对于有困难的社会组织,政府要及时、积极地给以政策或其它方面的支持。
4、完善监督机制,将行政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统一起来,发挥合力,力争社会组织运营的公开化、透明化、权威化。
第三篇:走向学习型社会
走向学习型社会
一.什么是走向学习型社会(张茜)
学习型社会背景是对现代社会发展特征的一种理论描述,是指在信息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与知识的急剧增长,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创新的频率加快,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提高,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增加,学习就成为个人、组织,以及社会的迫切需要。学习型社会要求学习行为的社会化和普遍化,它包括学习型公民、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城市、学习型政党、学习型政府等内容。要求学习行为的持续性和长久性,个人要终身学习和教育,企业要不断学习与变革,国家要始终保持竞争的动力和创新的活力。创建学习型社会,要大力加强国家信息网络的建设、改善知识传播的技术条件;创造鼓励学习,促进创新的文化氛围,培育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观念和机制。5.“2006全国创建学习型社会论坛” 于2006年11月05日在上海开幕。此次开幕的论坛主题为:“建设学习型政党,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在为期四天的研讨活动中,200余名代表将围绕建设学习型政党与创建学习型社会及学习型城市的关系、学习型政党的内涵和特征等主题进行广泛研讨。此次论坛由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社、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和中共闸北区委主办。本网主编和执行主编蒋仁勇、田文兴应邀出席该论坛。蒋仁勇出席该论坛圆桌会议发表演讲,并回答了与会代表提出的问题。什么是学习型社会?所谓学习型社会,就是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其基本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学习型社会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它对学习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更持久、更全面,全社会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应对新的挑战。学习型社会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需要人们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努力建设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城市等等。学习型社会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哈钦斯首先提出的。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人类要向着学习化社会前进。此后,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学习型社会创建活动。解读学习型社会摘 要:从国际社会的背景看,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学习型社会提出的根本动因。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实需要出发,提出学习型社会是时代的迫切要求。为此我们必须以全民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实践,促进人的终身发展与完善,这是学习型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内涵;以制度创新为关键,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及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这是推进学习型社会形成的组织基础和社会依托;持续扎实地开展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这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关键词: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教育体系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明确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里实际上从一个方面描述了未来社会形态的一幅蓝图。弄清学习型社会的产生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认识学习型社会的主要内涵和基本特征,找准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这是摆在教育界乃至全社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为什么走向学习型社会(柴文婷)
养创新能力,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刨新精神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例如:不满足已有认识(掌握的事实、建立的理论、总结的方法),不断追求新知;不滑足现有的生活生产方式、方法、工具、材料、物品,根据实际需要或新的情况.不断进行改革和革新;不墨守成规(规则,方法、理论、说法、习惯),敢于打破原有框框,探索新的规律,新的方法;不迷信书本、权威,敢于根据事实和自己的思考,同书事和权威质疑;不盲目效仿别人想法、说法、做法),创新精神提倡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并不是不倾听别人dt童见、孤芳自赏、固执己见、狂妄自九,而是要团结合作、相互交流,边是当代创新恬动不可少的方式:创新精神提胆大、不怕犯错误,并不是鼓励犯错误,只是课调错畏认识是科学探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创新精神提倡不迷信书本、权威,并不反对学习前人经验,任何创新都是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精神提倡大胆质疑,而质疑要有事实和思考的根据,并不是虚无主义地怀疑一切…“总之,要用全面、辩证的观点看待创新精神。
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
培养实践能力,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目标。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三.怎么走向学习型社会(赵帅)(1)学习者对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建成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动力,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条件(2)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志向,增加信心。对学习的态度实际上是人生观的组成部分。同时,学习的内容不仅包括知识和能力,更包括树立对社会的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心理素质,包括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是学生未来能否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习型社会应该是具有高度精神文明的社会,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学生在学校特别是基础学校学习的阶段,是他们一生中能否形成高尚品德的关键时期,他们如何正确对待同学、老师、父母以及周围的人群,是否对祖国、社会、人民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是否尊重和热爱科学、热爱劳动,是否对克服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具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等,这些都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未来的精神风貌和思想道德品质。在这方面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实现具有高度文明的学习型社会的进程中,教师和学校的作用不仅不应该削弱,而且应该加强。
(3)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终身教育时代和学习化社会中,具有自主学习和发展能力的人,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并创造未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师已经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惟一来源,学校、课堂也不是学习的惟一场所。今天的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老师讲课获得新的知识,还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各种渠道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到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挑选、挖掘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人生的教科书。
(4)加强基础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面向全体儿童和青少年,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逐步推进高中阶段的教育,逐步消除由外在差异带来的歧视和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使全体儿童和青少年都能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这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础,也是在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5)进一步加强地区和国家之间基础教育的交流和合作
地区和国家之间教育交流和合作的日益加强,已经成为教育的现代化和面向未来的重要标志,也是最近二十几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较快的一条重要经验。学习型社会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社会,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的形势,需要我们进一步面向世界,把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置于世界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视野中,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在基础教育工作中,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具有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有对我国文化和国情以及跨国文化的初步了解,并为增强学生与世界进行沟通、交流、竞争和合作的能力打好必要的基础;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我国基础教育与世界各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把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与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和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结合起来,并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创新和提高。
第四篇:走向社会教案
走向社会
亚伦·亚达
[教学目的]
1、理解文中场景设置的作用。
2、理解作者用新奇的比喻说明某种道理的方法,懂得这些比喻的含义。
3、梳理文中的忠告与建议,认真思考对自己的启示与教育。
4、品味文章幽默而形象生动的语言。
5、学习作者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体会文中流露出的父辈对子女的挚爱深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一单元走向社会的第三篇课文。进入课文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不久,大家即将毕业,离开学校,走进社会,那你们对社会了解吗?你认为社会是什么样的?大家畅所欲言。
有人认为社会是丰富多彩的,有人认为社会是一个梦,一个谜,无论怎样,大家要明白,进入社会,我们就不再是天真的学生了,就要变成有勇于承担责任的社会人了。那今天,我们就来听一听美国影视明星亚伦亚当对即将步入社会的女儿,对即将步入社会的你们说了些什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好,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文,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课文初读
读完了课文,大家来说说这是一篇什么风格的文章?(讲演)
说到讲演,大家看过安微卫视的超级演说家吗?我特别喜欢超级演说家第二季的冠军刘媛媛。这个1991年女孩,北大法律系的研究生。一位才女。演讲的内容在网上非常火,能引起大家的共鸣,特别是90后的你们。来,我们来欣赏一下她得演讲《年轻人能为世界做些什么》。(全班欣赏)
大家觉得如何,这下是不是对演讲更加了然于胸了。对,一篇好的演讲一定要能振奋人心,深入人心。那我们还是回到课文,演讲一般都有开场白、主体部分和结束部分。那我们按照这样把课文分成三部分,大家看一下,可以怎样进行段落划分。
三、课文结构分析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谁来说一说。第一部分(1—4段):讲演的引子。
第二部分(5—23段):讲演的主体部分。作者对年轻人提出一系列忠告和建议。
第三部分(24—25段):“门”与开头相呼应,以门正在“关上”暗示作者的话将要说完,自然地结束演讲。
四、学习第一部分
请个同学读一读第一部分,1到4自然段。从第一部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本次演讲是亚伦亚当对谁的真情告白?(女儿)大家请看第二自然段,这里提到父女二人正站在门边告别的情景,这里其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什么?(比喻毕业生就要走出家庭、父母、学校的庇护,踏入社会之门。)作者还引用了《哈姆莱特》中父亲对儿子的叮咛:要记住,不要向别人借钱,也不要借钱给别人——尤其不要忘记,要对自己诚实。还要加上一句,请大家看第三自然段这句话,一起读一读。啊,顺便提一提,如果你有什么困难,别忘了随时可以打电话到我办公室来。
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看见作者把现实生活中的临别叮嘱和《哈姆莱特》中的送别联系起来,真切地体现出父辈对子女无微不至的呵护和关爱。
五、学习第二部分
究竟作者给年轻人提了哪些忠告和建议呢?我们学习第二部分。5-23自然段。请大家自己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些段落在提忠告?哪些段落在提建议? 对,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5—12段):作者向年轻提出了五个忠告,告诉年轻人应该用怎样的态度“走向社会”。
第二层(13—23段):对年轻人提出建议。
1、请读课文5—12段,找出作者向年轻提出了哪些忠告。明确:
作者向年轻提出了五个忠告:
忠告一:不要害怕面对社会(5—7段)
忠告二:热爱你的工作(8段)忠告三:乐观地对待生活(9段)
忠告四:学会明辨人和事(10—11段)
忠告五:做个有智慧的人(12段)
2、作者又给了哪些建议呢?这部分内容作者其实是围绕如何战胜人生无聊和空虚展开的。
13自然段以“门已渐渐移近门闩”句作为过渡,由忠告转向建议,从前文谈如何“走向社会”深入到如何“面对人生”。
建议一:存在只有靠自己去创造
建议二:当无聊感侵袭你的时候,你应有所准备 建议三:做事有成效
建议四:要坚强、进取,做个能吃苦、有活力、富有感情的人 建议五:成为真正的你,充分发挥你的个性 建议六:要有激情和冲动
3、想一想,谈一谈
你最喜欢哪一条建议,谈谈理由。
4、议一议
如何理解“存在只有靠自己去创造”?
作者其实是想告诫年轻人要努力“赋予生命以意义”,创造自己的“存在”的价值,不要让自己的人生成为“一场无聊与空虚”。
如何理解“当无聊感侵袭你的时候,你应有所准备”?
当无聊感侵袭的时候,大家更要努力进取,服务社会,用自己的勤奋创造自己的价值。
5、读一读,悟一悟
大家一起再把这些忠告和意见读一读。
6、说一说
你的父母曾经给过你一些什么样的忠告或鼓励呢?请大家说一说。
五、学习第三部分
1、请大家看看文章最后两个段落。老师范读,演讲结尾部分,作者再次提到“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演讲以“门”为线索展开。作者设置了惜别的场景,这个场景就是分别时的门(也是毕业生们将要迈入的“社会之门”)——因此“门”在整个演讲中起着线索、过渡及首尾呼应的作用。
2、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作者对女儿深深的爱。爱里面包含着不舍、担心、告诫、鼓励、期望„„
六、欣赏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
七、拓展延伸
本文与本单元最后一篇课文《带上三句话上路》在内容上有一些相同之处,请试着比较阅读,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相同之处:快乐地面对人生,富有进取精神,懂得感恩与分享,进而带着这些“馈赠”走向社会。
七、课后作业
1、假如你是作者的女儿,听完作者的这番话后,你会怎么回答呢?
2、将你想说的话写在本子上。
八、欣赏演讲
第五篇:《走向社会》教案
走向社会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场景设置的作用,以及作者用新奇的比喻说明某种道理的方法,懂得这些比喻的含义。
2.梳理文中的忠告与建议,认真思考对自己的启示与教育;学习作者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体会文中流露出的父辈对子女的挚爱深情。
3.品味文章幽默而形象生动的语言。教学重点:
1.作者将对青年人的忠告与建议放在一个特定的场景中,理解场景设置的作用; 2.理解作者用新奇的比喻说明某种道理的方法,懂得这些比喻的含义。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幽默而形象生动的语言特色及字里行间传达出的积极分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思考这些忠告与建议对自己的启示。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亚伦·亚达是美国影视明星,主演过《杏林春暖》等影片。本文是他在康涅狄克大学某次毕业典礼上对包括他女儿在内的毕业生的演说辞。他以父亲给女儿临别赠言的口吻,设身处地地给即将走向社会的年轻人种种忠告和建议。
二、整体感知
1、生读课文,疏通字词。
2、课文结构分析: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4段):讲演的引子 第二部分(5—23段):讲演的主体部分。作者对年轻人提出一系列忠告和建议。第三部分(24—25段):“门”与开头相呼应,以门正在“关上”暗示作者的话将要说完,自然地结束演讲。
三、分析课文
提问:作者用自己认为《哈姆莱特》中父子送别必然会说的一句“最好的话”——“如果你有什么困难,别忘了随时可以打电话到我办公室来”,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把现实生活中的临别叮嘱和前边《哈姆莱特》中的送别联系起来,真切地体现出父辈对子女无微不至的呵护和关爱。
读课文5—12段,找出作者向年轻人提出了哪些忠告。明确:
作者向年轻人提出了五个忠告:
忠告一:不要害怕面对社会(5—7段)忠告二:热爱你的工作(8段)忠告三:乐观地对待生活(9段)
忠告四:学会明辨人和事(10—11段)忠告五:做个有智慧的人(12段)
第二部分的第二层内容围绕如何战胜人生的无聊和空虚展开,作者对此提出了哪些要求?
明确:
作者首先告诫年轻人要努力“赋予生命以意义”,创造自己的“存在”的价值,不要让自己的人生成为“一场无聊与空虚”。作者指出,只要做好准备,就能战胜无聊,不会被它抓住。
接着作者从三个角度对如何战胜无聊和空虚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做事”——用自己所学的本领和技能服务社会,推动社会进步; “研究世事”——找出一些“荒谬之事的答案(并试着改变它)”
“推己及人”——享受今天的“文明生活”时,要懂得感恩,要懂得自己享有的权利都是前人奋斗的成果,更要懂得努力维护和扩大它,为后人能够“享有”而付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最后作者提出三点做事的要求:
①有成效,用自己的智慧和聪明“去做有益的事”; ②有激情和冲动,满怀激情地去完成伟大的事; ③勇于去过富于创造性的生活。
四、写作特点
1、巧设互动情境,调动听众的体验。
(1)面对即将走向社会的青年,每一个有阅历的成年人往往都会讲一些告别的话,提出一些人生的忠告和建议,但往往很容易给人老生常谈的说教感,让青年人不愿听、不愿接受。亚伦·亚达却讲得很非常聪明,他设置父女二人站在门边依依惜别的情景,调动听众的情感体验,并用具体、幽默而形象生动的语言吸引听众的注意,引起听众的共鸣。
(2)演讲以“门”为线索展开。作者设置了惜别的场景,这个场景就是分别时的门(也是毕业生们将要迈入的“社会之门”)——“门”在整个演讲中起着线索、过渡及首尾呼应的作用。
2、以新奇的比喻表达某种道理。
①社会——比喻成“一辆有四只轮子的汽车”(以其平稳来打消青年人即将走向社会时的惶惑不安)。
②明辨过程中的假设——比喻成“对世界敞开的窗户”(敞开的窗户应是无所不包的,而又需要不断清洗,那么对自己的假设也要注意“清洗”——怀疑、验证自己的假设)。
③走向社会的年轻人所在的团队——比喻成“摇晃不定的小船”(需要大家团结、互助、同心协力地驾驭,才能使船“不至于沉没”,顺利地驶向远方)。
④文明生活——比喻成“一锅煮着的肉”(如果只是享用就会很快被取尽)。
五、总结课文
六、布置作业
请将作者在本文提到的忠告整理出来,并把自己最喜欢的一两条抄写下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