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府工作报告心得
众所周知,“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央政府每年在人代会上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做的述职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心得。报告中富含许多许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的信息。仔细研读和学习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政治课题,它已成为生活在现代社会下的每一名公民的高素质体现。一般来讲,政府工作报告都由两大部分组成,其一是对刚过去一年工作绩效的总结;其二是对新的一年工作要点的部署。因此,通过学习和研究“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公民可以在中央政府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宏观规划下去安排个体微观下的生活和工作。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不例外,由两大部分组成:其一是对2009年工作的回顾。“报告”分别从四个方面对2009年的工作绩效作了总结,这四个方面分别是:
(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夯实长远发展基础;
(三)坚持深入改革开放,不断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四)着力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其二是对2009年工作的规划。“报告”分别从八个方面对2010年的工作做了详尽的规划,这八个方面分别是:
(一)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较快平稳发展;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三)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强化农村农业发展基础;
(四)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五)大力加强文化建设;
(六)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
(八)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成就已是过去,规划关涉未来。在这里我们重点分析和学习“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2010年的政府工作的八项重要任务。仔细研究政府的八项任务,我们会得出,这八项任务其突出处体现了我国政府在我国国家实力大大增加之后做出的三大思维转向为主题来解读“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最后,联系“政府工作报告”谈一谈今天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就业热点。
一、成为经济大国之后的经济思维大转向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国家的发展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时至今日可以用一·二来总结我国的经济成果:一是外汇储备额世界第一,二是2010年我国的GDp总量有望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这一切都无辩驳地表明,我国已经由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成长为世界经济大国,尽管我国人均GDp仍排世界100名之后,还没有成为经济强国。但这一转变都是我国30年改革开放能取得的伟大成就。适应这一转变,我国的经济发展思维也理应作出重大调整,特别是要对自己的经济发展方向重新定位。既要从世界第二经济体,而不是仅停留在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上考虑自己的发展方向。
1、改变过去科技和产品创新方面的跟随战略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科技经济水平都落后与西方发达国家,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是由西方国家引领,我们只是实施跟随战略,通过学习引进,在发达国家之后发展高科技和新产业。现在情况不同了,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会对各国均是均等的。过去由于发展的落差原因导致我国错过了产业革命的机会,这次不应错过。虽然我国整体实力不如人,但领先发展的地区珠三角等地,完全可以和发达国家进入同一科技创新的起跑线。
2、参与全球化经济,改变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
全球化存在一个“中心——外国”的格局。长期以来,世界的中心在美德日等地,我国则一直处于外国。进入第二大经济体后,我国有条件也有必要改变自己的外国地位。这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①成为产业创新的中心。不只是在我国创新处于领先地位的新兴产业,还要求这些新兴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形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并且主导世界产业的发展。②成为世界市场中心。过去我们总以为世界市场在境外,今后进入中国市场就是进入世界市场,特别是我国几个可能成为世界大都市的城市,中国市场及其要素将可能对世界市场起导向作用。③成为世界企业总部。由于中国企业的国际关注度明显提高,中国竞争力强的企业就具备了成为国际企业的条件。不仅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大大增加,而且在其中的位次也会明显前移。国际企业总部也会向中国聚集。
3、经济发展方式需从根本上实现转型
过去,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一直在GDp上实行赶超战略,存在GDp崇拜成为第二经济体后,应逐渐淡化量的指标,更加重视经济发展质量。其必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①成为经济大国后,中国同世界经济强国的差距突出在经济质量上,其中包括与社会发展水平相关的教育、科技、与人民生活质量相关的民生、健康等方面。②作为经济大国,特别是制造业大国,节能减排的压力比其他国家更大。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环保任务也更重要。这样,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会成为政府到企业的自觉要求。
4、经济发展趋向转向创新型经济
前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取向是发展开放型经济,即以开放的制度和政策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其含义是我们发展不如人家,在此基础上发展创新经济就意味着我们与发达国家处于同等地位,进入了同样的发展起点。其必要性有二:一是有能力成为第二经济体,那么也要有能力在科技和产业创新上领先与他国;而是可以打西方对中国的高技术封锁和贸易摩擦。
二、成为经济大国的社会发展思维大转向
社会发展是同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经济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物质支撑和条件,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经济发展的潜力的发挥。前面已提到社会发展相关的教育、科技、民生、文化等三大方面。“政府工作报告”分别对这四个方面在2010年的部署做了明确的安排。应该说,在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这四方面均做了适当布置,但针对今年的经济环境,我国政府今年对这个方面的工作安排尤显重要。因为应对这次金融危机的冲击的事件再次证明,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做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途径,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着眼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突显了经济发展的社会效益和社会价值,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心得》。
1、就教育来看,报告明确强调“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也是综合国力的象征。”因此,在看待政府的教育投资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就不能仅仅的将其视为教育的普及上,更多的应该看到发展教育还有为国家经济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改革科技体制的更深意义。报告中指出:“深化体制改革,着力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
2、就文化发展来看,以前我们更多的是强调“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很明显,其核心依然是突出经济指标。在国家成为经济大国之后,我们就不能只是停留于此的水平,二更多的是将文化的发展视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方面去抓。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没有先进文化的发展,没有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正是此意。
3、就民生教育来看,“民生”无疑是这届政府突出的工作亮点,民生问题解决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民生的幸福感及经济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报告中强调通过六条措施来提高民生水平从而使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我们除了看到民生政策对民生个体的实现以意外,更多的应看到政策背后的经济发展动力。“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三、成为经济大国后的政府思维大转向
30年来,我国一直为中断过政府改革,在成为经济大国之后的今天,大力推进政府改革尤为重要。这其实是在经济市场日益世界化、成熟化的同时将政府推向世界的重大举措,而使世界进一步提升我国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措施。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1、在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的同时,更加重视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
2、努力提高执行力和自信力,坚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使各项政策更加符合实际,经得起检验。
3、坚持反腐倡廉。
四、从“政府工作报告”看今后一到五年的就业点
“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央政府对政府在新的一年里的工作部署的宏观计划,而做为微观层面个体的生活又在很大程度上被其规划。因此,通过仔细研究政府工作报告,我们会从中找出相关的一系列就业热点。因为任何一个行业都要有一个成长成熟的过程,因此我们认为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就业点可以关涉一到五年的就业信息,这也恰恰是政府和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小周期。
就今年的工作报告,我们可以看出如下的就业热点:
1、消费热点:信息、旅游、文化、健身、培训、养老、家政等。
2、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高端制造业。
3、服务业:面向生产的的有金融、物流、信息、研发、工业设计、商务等;面向民生的有公用事业、房地产、物业服务、社会服务等;新型行业如旅游也。
4、就业热点地区:中西部、东北老工业基地、老少边穷农村。
总之,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做出的“政府工作报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通篇贯穿了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改善民生这条主线。报告向人民交出了一份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是一个系统,成熟的施政纲领。
-----------
温家宝总理5日上午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控制物价上涨等十多个方面,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受到了与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高度评价。
当前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已成为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去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8%,今年价格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报告承诺,国家将在九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
报告提出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方案,报告承诺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就业是民生之本。报告提出,今年要用百倍的努力,完成好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的目标。
为圆中低收入群众的住房梦,报告承诺,今年将采取加快廉租住房建设等四项措施,重点发展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报告承诺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企业职工工资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
推进节能减排进入关键年。报告承诺将在十个方面采取具体措施,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让我们的祖国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引起了很多代表共鸣。
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安心,让出口产品享有良好信誉,这是报告作出的庄严承诺。今年国家采取加快产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制定和修订等措施,来加强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教育是百年大计。报告再次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在全国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从今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
针对群体精神文化需求的高涨,报告明确表示将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报告承诺,具有公益性质的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今明两年内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
只有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懈怠。报告首次提出,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更有效地监督政府”。
总理的报告,受到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的高度评价。
“总理的报告太解渴了。”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兴城市四家村党总支书记张文成对记者说,报告涉及民生的篇幅,超过了历届,并且没有一句虚话、套话,老百姓都听得懂,看得明白。“报告中有关民生的内容,字字都是真金白银,都是为咱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办最需要解决的事。”
第二篇:2011政府工作报告心得
关于《2011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学习心得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院学生会艺术团副团长
孙文峻
总是听到老一辈的人在说:“身为21世纪大学生,将来的国之栋梁,身上兼着国之使命,等待着你们这代人去完成。”,早先听到这些,只如过“耳”云烟,不记于心。但今仔细研读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感受颇深,才明白了那句话的语重心长。此时脑海中拂过:“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不觉思考着„„
———题记
温总理在3月5日一个特殊的日子:雷锋日,向大会政府做工作报告,我认为这份报告不仅仅是面向各评审代表,更是交给全国人民的一份答卷!这份报告不只只是人大代表乃至国家总理、主席考虑的,要求做的。而是我们全体中国公民所应思考、面对的。说到这儿,难免想到中国泱泱大国,总有很多人,例如:身边就有很多大学同学带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短期眼光,把个人的利益放置首要地位,心想我才活几十年,国家肯定能挺得住,想那么多干什么,我过好就可以了;对国家的发展不管不顾,放任自流。这个现象是不容忽视的,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本应该朝气蓬勃、热情激昂、积极向上,现在却存在大量的消极低迷的蛀虫思想磕蚀着所谓的“国之栋梁”!国家的发展不是源于某个人、某群人的努力奋斗,而是全体国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每个人身上的历史使命感应该在四川汶川、青海玉树、南方雪灾、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一系列的自然灾害中逐步提高,我们的国家荣誉感应该在奥运的成功举办、金融危机的顽强抵抗取得成效、探月工程和超级计算机的成功突破中稳步上升。下面具体谈谈对报告的感想:
一、十一五时期的回顾
在过去的五年来,国家基本完成了十一五的规划,不论从经济、科技、政治、法律、教育、三农发展等哪个方面都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发展的好的方面,我们都可看见。但是往往在一件事物闪光的另一面总存在着或大或小的暗点,不容小觑,国家会议的目的便是扬长避短,弘扬与继承发展优处,重在发现解决时下或将来可预测的国家问题。比如,虽然我国宏观调控抓紧,想促进经济的平稳发展,但实际上由于国内人民内需过少,没有被强烈的带动起来,使得许多企业过分依赖进口贸易,导致国家对外贸易顺差过大,容易造成国际关系摩擦、人民币被迫增值的压力等的一系列问题;另有,在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同时,生态环境的完善在决定国家的长期立足上也显得至关重要。国家各机关部门深刻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积极相应政府的号召,扎实推进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但是,各地依然存在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亟待解决。五年来,在中共中央人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国家脚踏实地的在历史的长河中愈走愈稳,中国人民也由个体发展向共同富裕的方向大步迈进。温总理说:“中国人民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听之,为之振奋!
二、十二五主要目标之文化建设
一个民族的发展不仅仅需要硬实力的强大,更需要民族软实力“文化”的强有力支撑与奠基。犹太人的智慧是从书中的来,是从浑厚的知识底蕴中酝酿而生,才产生了智慧的结晶。而较对之我国民族文化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源远流长,但是可能只有时间被人们记住,史实和那前人的智慧却被抛诸脑后,代替的是大量的没有历史影子的历史改编剧,人们在疯狂的追捧中,渐渐的忽视了原有文化的博大精深。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举足轻重,精神文化的发展才能进一步带动着物质经济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样,科教兴国政策和实现人才强国显得尤为重要,在严格的监管体制下认真地执行贯彻,收到很大成效。因此,国家进一步重视了科技创新型人才,加强了急需紧缺型人才的培养,将中国传统文化给予的智慧充分实现在国家栋梁身上。希望民族文化不会随时间的流逝从国人心中一点一点冲释,因为文化所带给我们的不是知识而是超人的智慧。载着智慧的航船才能在世界激烈竞争的海域上愈行愈远。
三、国家经济建设
谈到者不得不说未过的经济危机**。我国在国际经济危机风暴的初期就立刻实行了“一揽子计划”旨在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主线,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扩大内需,全面实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经济刺激计划。而实际上也取得了“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经济得发展”的良好效果。秉承过去五年的经济良好发展,十二五中有严格规范了目标计划:继续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完善国有金融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自然资源资产监管体制,加强境外国有资产监管;切实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在大力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等等一系列计划与要求深得民心,从金融危机的坚强屹立,让我们大家看到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实力。
总结:
通过对本次会议报告的学习,言承题记,我们新一代的大学生身上的历史使命和国家责任重担撑在肩上,但我们不怕、不怯懦,而是面对压力、面对挑战,勇于面对、奋斗不息。如今看到国家的稳健发展与完善,心中自豪与骄傲感油然而生!明白了为什么周总理有如此之深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爱国情怀。虽然现在身为大学生的暂时能为国家所做的甚微,但我深信一份小爱乘以13亿之后的无穷大爱的力量。学习这份报告,爱国之热血沸腾,但是我知道做事不能凭一时的热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将会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深刻学习党的章程,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通过不断地学习与锻炼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国家所需的“T”字型人才,将来在更广阔的领域为国家作出贡献,献出我的绵薄之力!
国家的发展与我同在,我已经准备好接受国家的考验!
第三篇:政府工作报告心得
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2012年3月的阳光普照大地,我们中国有一件盛事引起世界的瞩目,那就是一年一度的“两会”。在今年的两会中,温家宝总理作了任届最后一年的工作报告,全面回顾去年工作成就,庄重宣示2012年发展目标。在这份为世界目光聚焦,接近2万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展示出加速变革和为国民谋求幸福与尊严的足够决心,具备大国思维的发展韬略跃然纸上。
改革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这已为几十来改革开放的历史所证明。今年温总理在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用很长的篇幅讲了改革问题。他说: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大胆探索,以更大决心和勇气继续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各项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改革的方向决不会动摇。改革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我们的职责所系、任务所在。
改革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种种问题的必由之路,过去30多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改革的原动力。我们的发展必须依靠改革,而改革必须依靠人民群众。
继续进行改革,重点理顺五大关系:今后一段时期,在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要重点理顺五大关系: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顺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理顺城市与农村的关系;理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理顺政府与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关系。这五大关系,涉及政府职能转变、财税体制改革、城乡统筹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管理等几个层面,基本涵盖了当前我国发展中遇到的焦点、难点,也是改革的突破点。
调整我国已有的发展战略,其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企业和社会的关系。政府职能的重点应从以提供基础设施等有形公共产品为主,转向以提供制度、规则和政策等无形公共产品为主,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竞争和创新,降低风险与不确定性为主。
今年改革的六项重点: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深化价格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加快推进政府改革。今年改革“攻坚”的特点十分鲜明。
金融体系要和实体经济相适应。小微企业这类„草根‟经济体融资难的症结是我国金融体系结构失衡。部分商业银行贷款时眼睛向上,对小微企业设置了苛刻的条件,现在是该大力发展草根经济与草根金融的时候了。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金融等多个领域。民营企业对这些政策非常在乎、非常振奋,因为关系到未来发展前景。民企最感兴趣的领域是基础设施和金融。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是保障民生、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社会公平和谐的重要措施。一是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和制度保障机制;二是缩小劳动者之间收入分配差距;三是完善收入再分配机制,加大财政对民生领域投入。
学习了政府工作报告,我得到了更大的鼓舞。改革促发展,发展促进民生进一步改善的局面,展现在面前。温总理提出六个方面的改革都很重要,只有在这些敏感的热点改革难点上取得重大突破,人民才会满意,政府才能安心。也可以说,只有时刻牢记邓小平“不改革死路一条”的警训,改革才会有真正的效果。想三十年前,邓小平的改革,是在冲破长期固定在人们头脑中的滞后意识、冲破长期在政府官员头脑中的固执思维、冲破长期统治百姓思想的计划经济模式的背景下取得重大突破的,要实现这些“冲破”,需要多大的意志和毅力?改革的过程,不需要掌声,不需要赞歌,只需要成果!一个民生,一个改革,温家宝力透纸背,风骨尽显!
2012年3月21日
第四篇:政府工作报告心得
学习《政府工作报告》的体会--执政为民倾心民生
市长在市人大四届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立意高远,主题鲜明,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是一个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报告。尤其是报告第二部分,对未来五年发展目标的论述,以改善民生、促进民享统揽全篇,凸现了新一届市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执政风格,标志着政府执政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更加关注民生,这在以往各级政府工作报告中是没有过的。
一、以民生为主线,凸显执政为民理念
《报告》结合滁州实际,从九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九个方面全部指向改善民生,其中有八个方面是直接解决民生问题的。
如“狠抓就业再就业,促进劳有所得”、“完善保障体系,做到贫有所济老有所养”、“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实现病有所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现学有所教”、“增加各类住房供应量,促进住有所居”。这五个方面涉及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和社会保障等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工作。
《报告》还从和谐发展的高度,提出了改善民生的三个方面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即“加强先进文化建设,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生态文明”,“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和谐”。《报告》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提出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基础上,努力创造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建设安全有序、优美宜人的生活环境,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新的更高的期待。
《报告》指出的未来一个时期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着力点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工作,起点高、思路新、内容实,充分体现了新一届市政府领导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的信心和决心。
二、以民享为目标,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详实的数据目标,进一步细化、量化、实化了未来五年改善民生的奋斗目标,意在让人民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不仅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也是改革发展成果的最大受益者,将在共建小康进程中获得最大的实惠。《报告》在“促进劳有所得”中提出,“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培训农民10万人以上,失业参保人数达到26万人”。在“完善保障体系”中提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突破22万人,每个乡镇至少建设1所中心敬老院,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提高到45%以上”。在“加快卫生事业发展”中提出,“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比例提升到95%以上,确保每个乡镇至少有1所标准化卫生院,每个村至少有1所标准化卫生室,全市每千人拥有病床上升到2张以上,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上升到2.7人以上”。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中提出,“城乡幼儿入园率达到70%以上,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5%
以上,初中入学率达到98%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超过70%”。在“促进住有所居”中提出,“全市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0平方米,五年完成15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30万平方米廉租住房建设”。这些改善民生、促进民享的具体目标的提出,体现了市政府庄重承诺、自我加压的魄力,引领着全市各级政府的努力方向,也鼓舞我们执政为民、倾心民生的热情和信心,激励我们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工作。
三、以发展为推力,保证改善民生落到实处
《报告》第二部分共九个方面,除八个方面直接论及改善民生问题外,另一个就是讲发展问题,并为此提出三大战略和八项措施。即东向发展、工业强市和城镇化战略,“狠抓有效投入,支撑经济发展好中求快”、“突出工业强市,狠抓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着力打造经济发展平台”、“提升城镇化水平”、“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加大科技投入,鼓励自主创新”、“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大战略”和八项措施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是推动滁州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良策。《报告》正确说明了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辩证关系。一方面通过改善民生来促进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使改善民生成为经济繁荣的基础动力;另一方面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经济实力,从而为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报告》中这些闪光的亮点,凸显出市政府执政为民的理念,加快发展、改善民生、促进民享的思路,符合民意、深得民心,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认真加以贯彻落实。当前,定远正处于加快发展、奋力追赶的关键时期,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全面追赶、重点突破、跨越发展的主题,确立了“两个高于”的发展目标,即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高于全省、全市平均增长水平,立志通过几年的奋力追赶、加速发展,努力实现经济总量大提升、改革开放大突破、城乡面貌大变样、人民生活大改善的目标,促进传统县域经济向现代县域经济转变,不断开创定远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第五篇: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
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学习体会
学习心 得 体 会。
作为中心的领导方向,我最突出的感受是,这次《报告》中教育的篇幅是历年最 长的,提出的措施是最多最实的,对教育事业重要性的论述有新的重大拓展。
《报告》明确指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总体布局是,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不仅说 明了教育事业对国家的极端重要性、促进教育公平的极端重要性,而且明确了当 前教育工作的总体布局,把对教育事业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
《报告》 概括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可谓一语中的。学校是教育教学活动场所。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实施者,是教育事业的第 一资源。教师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人们常说,教育大 业,教师为本。办一流的教育首先必须有一流的教师。一名优秀的教师,甚至一 次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活动,都会让学生终身受益。优秀的教师不仅是业师,也应 是人师。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正是最好的注解。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是每一位教师的梦想和追 求。在温总理工作报告的精神鼓舞下,我思考:
一、自己要加强学习,严格自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让自己成为一个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人。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
职业道德和社会公 德,模范遵守法律法规,事事高标准、严要求,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二、对工作要兢兢业业,乐于奉献。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只 有工作态度端正了,我们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三、对学生要尊重、热爱,循循善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尊重、热爱每一名学生,对学生施以正确的塑 造和引导,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让他们成为社会有用的公民。
四、对同事要团结互助,乐于分享。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该树立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思想,加强同事间 学习和交流,实现共同成长。
五、对家长要正确引导,加强合作。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态度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该正确引导家长的教育方法,多与家长合作、交流,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六、对生活要阳光思维,超越自我。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学会阳光思 维,要学会换位思考,要学会分开看问题。只有自己具有了健康、积极的心态,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才会幸福、快乐。每天多做一点点,就是成功的开始;每天创新一点点,就是领先的开始;每 天进步一点点,就是卓越的开始;每天谦虚一点点,就是被接纳的开始。我会努 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