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会议纪要知识及会议纪要范本
会议纪要知识及会议纪要范本
会议纪要
把会议的情况和结果扼要地撰写出来,形成文件,就是会议纪要。
开会,是机关工作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形式。通过会议交流情况,研究问题,统一思想,布置任务,作出决定,借以推动工作。有些会议,如办公会、例会、座谈会等,一般都要将研究、决定的问题整理出来,写成纪要,以此作为解决问题、指导工作的依据。
一、会议纪要的类型
会议纪要因会议的性质、任务不同而有多种类型。常见的会议纪要,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办公会、例会的纪要。办公会和例会是研究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的会议。它有固定的时间,如每周一次、两次或每半月一次、每月一次等;有固定的出席人,如市长办公会,一般是市长、副市长、秘书长参加,同会议讨论议题有关的委、办、厅、局的负责人列席。这种形式的会议,有时只研究解决一个议题,多数情况下则是连续讨论几项议题。一项议题的会议纪要,因问题集中,写出结论性决定即可。有好几个互不相关议题的会议纪要,则要把作出的决定和主要观点,按议题的重要程度或讨论顺序,逐项编写出来。办公会、例会的会议纪要,一般都需要贯彻执行,因此,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下面是一个区政府办公会议的纪要:
××市××区人民政府办公会纪要
第 一 期
区政府办公室编 一九八三年一月六日
时间: 一九八三年一月三日下午
地点: 二一二会议室
主持人: ×××同志
出席者:(略)
列席者:(略)
会议研究决定事项如下:
一、×××同志传达了市加快发展奶牛、改善牛奶供应会议精神和我区集体发展奶牛的安排。会议同意八三年首先在×××、××、×××三个公社发展奶牛七百至一千头,其它有条件的公社可以逐步发展。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提供方便。粮食部门要协同公社落实好饲料供应问题。
二、×××同志汇报了我区山前四个公社土地详查结果。会议同意由区划办公室将详查结果报市。
三、×××同志传达了市人防工作会议的精神,汇报了我区八二年人防工作的情况和八三年的工作安排。会议同意人防办公室的工作安排,决定召开业务会议进行部署。会议强调,一九八三年我区人防工作要本着加强维护、平战结合的原则,在保证人防工事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加以利用,发挥作用。
另一种是座谈会纪要。座谈会常常是为专门研究解决某一个重要问题而召开的。因此,这类纪要也可以叫专题性座谈会纪要。它不仅记载会议的结论,而且要阐述之所以得出这种结论的道理。它不仅有一定的权威性,而且有一定的说理性。
下面是××部于一九八○年三月十三日印发的一份座谈会纪要:
关于改进优抚对象定期定量补助工作座谈会纪要
为了做好优抚对象定期定量补助工作,××部于二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九日召开了有山东、江苏、河南、四川、陕西、河北、辽宁、北京等八个省、市××厅(局)优抚处长和山东省××县××局长参加的座谈会。××副部长到会讲了话。××局×××同志作了总结发言。
据与会同志的汇报,当前各地贯彻××部、××部《关于改进优抚对象定期定量补助工作的规定》的情况,大致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真正把这项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层层试点,逐级贯彻,全面调整,并结合评定落实了优待劳动工分,全部工作业已结束。第二类,虽然也转发了文件,召开了会议,但缺乏具体指导,有些县工作粗糙,补助对象不准,对烈属偏严,对复员退伍军人偏宽。第三类,行动迟缓,至今还没有开展工作。在这三种类型中,第一、三类是少数,第二类是多数。由此看来,改进定期定量补助,任务艰巨,必须当作一件大事,再用一段时间,认真细致地抓好。
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改进定期定量补助的工作,会议认为,必须解决和掌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提高对改进定期定量补助工作的认识。这次改进定期定量补助工作,是国家对一部分优抚对象准备实行长期抚恤的过渡,是定期定量补助工作进一步走向制度化的一个重要步骤。当前,在国家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拨出专款用于改进定期定量补助,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优抚对象的深切关怀。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鼓舞部队士气,安定军心,解除部队干部、战士的后顾之忧,促进部队现代化建设,可以调动广大优抚对象大干四化的积极性。
(二)对补助对象要有一个控制面。根据各地的实践经验,搞一个控制面,是非常必要的,它既能突出重点,防止补助面偏宽偏严,也可以防止有钱花不出,或者把钱花过头。
补助对象的控制面,就一个省来说,烈属一般应占他们总户数的百分之××到百分之××,复员军人一般可占他们总人数的百分之×到百分之××,退伍军人一般不要超过他们总人数的百分之×点×各省可根据本地区的不同情况规定一个控制面。按照上述的控制面,住在农村的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的烈士的父母和配偶一般都能享受补助,抗日战争时期入伍的复员军人大部分可以得到补助。对于其它复员退伍军人应当按照补助条件,从严掌握。在烈属和抗日战争时期入伍的复员军人的困难得到解决以后,如果补助费还有富裕,对其它复员退伍军人的补助面,也可以适当放宽。有的省现在已经超出上述控制面,如经费宽裕,也可以不再变动。
(三)开展定期定量补助工作的同时,要把优待劳动工分搞落实,这次改进定期定量补助,标准有所提高,但提高的幅度有限,只能减少其困难,还代替不了群众优待。因此,对享受定期定量补助的对象,凡是符合享受优待劳动工分条件的,仍应照常给予优待,不能因为享受定期定量补助就停止或减少对他们的优待。
(四)要有一个检查验收的标准。为了保质保量地搞好改进定期定量的补助工作,各地对于落实定期定量补助的情况,要全面检查验收。达到标准的,才算完成了任务;不符合标准的,要切实进行补课。检查验收的标准是:
1.广泛深入地进行了宣传教育工作,优抚对象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激发了大干四化的积极性。
2.凡是符合补助条件的对象都得到了补助,烈士的父母、配偶及抗日战争时期入伍的老复员军人得到了照顾,基本上做到了优抚对象、干部、群众三满意。
3.补助标准适当,不低于××部、××部提出的原则标准。
4.把烈军属复员退伍军人补助费大部分用于了定期定量补助,原则上不少于百分之××到××。
5.对优抚对象中应享受优待劳动工分的,按照略高于当地一般群众生活水平的标准,全部春评落实,并填发了优待工分“三联单”。对军属的优待,通知了军人所在部队。
6.结合解决普查遗留的优抚对象冤、假、错案的平反昭雪和优抚对象的错登、漏登、重登问题。
(五)加强领导。各级××部门要把改进定期定量补助工作,作为一九八○年上半年优抚工作的重点任务,切实加强领导,组织力量,层层试点,集中时间,抓紧进行,保证在上半年内全部搞。
二、会议纪要的特点
认识一种文体的特点,最好是把它和与之相近的,容易混同的文体作比较。在机关应用文中,和会议纪要最易混同的是简报、决议和会议记录。研究它们之间的区别,是掌握它们各自特点,提高写作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步骤。
纪要和简报的区别。会议纪要和简报的第一个区别是,承担的任务不同。简报只是报告和交流情况,供上下左右参考,对阅读对象没有硬性要求,一般也没有什么约束力。会议纪要则有一定的权威性。它的结论可以指导有关方面统一认识,它列入的议定事项,要求有关方面共同遵守执行,它对特定的阅读对象有一定的指导和制约作用。第二个区别是,简报的编写者在简报中可以对他所写的事件发议论,谈看法,既可肯定,也可否定;会议纪要则必须忠实于会议情况,客观地扼要地叙述会议的内容,不允许编写者在纪要中对其内容进行评论。第三个区别是,简报要求文字简短,一般在千字左右,最好不超过两千字;会议纪要则不受文字长短的限制,该短则短,该长则长。有些内容丰富、问题重大的座谈会纪要,洋洋万言也是常见的。第四个区别是,会议纪要可以作为一种情况反映,缩写成简报;简报则起不到纪要的作用。
纪要和决议的区别。决议和纪要同样是反映会议结果的文体。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纪要的内容可轻可重,可以有党和国家的大事,也可有日常的具体工作。决议的内容则常常是一个单位或部门、一个地区或系统的,以至党和国家的重要问题,重大事件;纪要可以反映会议上的不同观点,决议则只能反映多数人通过的一种统一的观点。一份纪要可以同时写不同方面的毫无关联的几项决定;一个决议则只能写某一方面的或某一个问题,即便象《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样意义重大的宏篇巨制,它的丰富的内容,也是紧紧围绕党的指导方针和路线而展开的,前后左右互相关联,浑然一体。纪要和决议的形成过程也不一样。纪要是根据会议情况写的要点,起草后,只要有关主管负责人审阅同意就可以定稿。决议则必须经过与会者表决,按法定程序通过后才能生效。纪要和决议的社会效用也不尽相同。纪要虽然有一定的权威性,但其中有些条文和要求,侧重于领会和掌握有关精神,更带有引导、指导的性质,决议则是一旦形成,有关方面对各项条款必须严格执行。所以决议具有更强的权威性。
纪要和会议记录的区别。会议记录,无论详细记录还是摘要记录,都是原始记载,参加会议的人怎么说就怎么记,既不能遗漏重要内容,更不能添枝加叶;纪要则是在记录的基础上,通过执笔人的分析综合,摘其要点,舍其芜杂,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编排加工而成。记录不是文章,只能作文章的原始材料;纪要则是经过抽象思维,加工制作之后形成的文章。
三、会议纪要的写法
会议纪要一般都有一定格式。它的结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标题。例会、办公会纪要的标题,只要求标明哪个单位、什么性质的会议。这种标题,在一个单位内是固定的。座谈会纪要主要是把会议讨论的问题简要地标出来,每次会的内容不同,标题也不同。不论什么样的标题,都要起到使人一目了然的效果。
二是开头。两种纪要都要求在标题下面写明会议的时间、地点、主持者、出席者和列席者。座谈会纪要要写明召开会议的动因和目的,还要写主要领导同志在会上的活动,如听会、讲话、作总结等。例会、办公会纪要则除了有上级领导参加并作指示可以明确点出外,一般不必要写某个人在会上的活动。
三是正文。主要写会议反映的情况,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等。属于办公会议类型的纪要,只要求把会议讨论的问题和决定的事项加以归纳,扼要地写出来。座谈会纪要,则不仅要求把与会人员的发言综合几种情况或几个问题,摘要写出;而且每一个问题,都要既写出结论,又要有情况的分析,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有一定的说服力。在每一个问题或段落之首,一般都冠以“会议认为”、“大家强调”、“会议提出”、“会议决定”等开头语。有的直接指名道姓,“某某反映”、“某某认为”、“某某表示”、“某某说”等等。也有的既不用“会议认为”,也不用“某某说”,而是直叙其事。究竟采取哪种写法好,要看会议的具体内容,不必强求一致。
四、编写会议纪要应注意的问题
(一)纪要必须忠实于会议的内容。纪要的撰写者只能取舍、概括、提炼与会者的发言,不能以主观愿望或某个领导人的意图随意增加会上根本没有涉及的内容,更不能以变换角度或断章取义的手段篡改与会者的观点,变更会议的中心议题。那样做实际上是弄虚作假,是不正派的作风。类似江青一伙为篡党夺权搞的那种欺上压下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一类东西,再也不能允许出现了。
(二)纪要必须真正摘其“要”。撰写纪要应抓住会议的中心议题,认真分析研究与会者的发言,提纲挈领地反映会议的重要成果。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或者硬在不同观点中求平衡。那样写,不仅使纪要冗长拖沓,主次不分,甚至主次颠倒,使已经解决的主要问题得不到充分反映,次要问题反宾为主,以至降低纪要的质量,可能会造成思想混乱,带来相反的效果。
(三)纪要必须注意说理性。纪要所使用的材料和阐述的道理要有充分的说服力。这就要求在纪要起草过程中,对会议发言者的某些观点认真加以研究,他们所引用的材料要加以核对。因为与会者所讲的情况,不少是凭记忆即兴发言,难免有水分和不准确的地方。如果不加核实就写在正式文件上,难免会产生副作用。与会者发言中讲的一些道理,常有表述得不够完善的时候,或者有一定的片面性,撰写纪要的同志,可以在会下给以提醒,使其观点更完善更准确。切忌那种照猫画虎,照相式的“纯客观”反映,不管道理通不通,完善不完善,事实对不对,能否说明问题,人家讲了什么,纪要就写什么。结果,表面看似乎忠实于会上的发言,实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与会者也是不会满意的。
第二篇: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会议纪要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会议纪要
俗话说,水火无情。对于学校来说,在不断提升教学水平的同时,时刻不能放松安全警惕。控制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只有对起火原因、灭火工具的使用、如何扑救、如何自救等常识全面学习,才能够做到日常工作中有效避免火灾发生、及时整改火灾隐患及遇到险情临危不乱。
一、燃烧的必备条件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
可燃物是指凡是可与氧化剂起剧烈反应并能引起燃烧的物质。
助燃物是指凡是与可燃物质相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如氧气及氧化剂等。
着火源是指凡是能引起可燃物着火的热源。常见的着火源有火焰、电火花、赤热体、机械火星、化学反应热、光辐射等。
浓烟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一氧化碳中毒。据统计,火灾中被浓烟熏死呛死的人是被烧死者的4.5倍。在一些火灾中,被烧死的人实际上是烟气中毒窒息死亡之后又遭火烧的。
二、火灾的分类
1、按燃烧对象分类
(1)A类火灾:普通固体可燃物燃烧引起的火灾;
(2)B类火灾:油脂及一切可燃液体燃烧引起的火灾;
(3)C类火灾:可燃气体燃烧引起的火灾;
(4)D类火灾:可燃金属燃烧引起的火灾;
(5)E类火灾:指带电的电器设备及其他物体燃烧引起的火灾;
(6)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烹饪物(如动植物油)火灾。
2、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分类:
(1)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2)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3)较大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4)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三、主要的起火原因
1、违反电器安装安全规定;
2、违反电器使用安全规定;
3、违反安全操作规定;4、吸烟;
5、生活用火不慎;6、放火,人为纵火;
7、自燃着火;8、自燃灾害;
9、其他,如战争。
四、灭火剂的使用范围
常用灭火器按内部充装的灭火剂不同可分为清水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类型,不同类型的灭火器有不同的使用场所。清水灭火器用以扑救普通固体可燃物着火,如木、棉、毛、草、纸等,不宜用于油锅、电器设备着火。泡沫灭火器用来喷射泡沫扑救油类及一般固体物质初起火灾。干粉灭火器是目前使用和配置最多的一种灭火器,可扑救普通固体可燃物、可燃液体、可燃气体以及带电设备等的初起火灾。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救电器、可燃液体、贵重设备及精密仪器、图书资料等场所的初起火灾。
五、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一提二拔三瞄四压,当使用灭火器时,先一手提起(注意此时不要按压手把),提至起火点3米左右,另一手拔下保险环,紧握喷嘴对准火源根部,然后压下手把,对准火焰根部喷射,由近及远水平扫射,防止回火复燃。
过程中要注意以下要点:要占领上(侧上)风方向;保持适当距离(3米至5米);火焰未灭,不轻易放松手把;一经使用,须重新充装。
2、灭火器的日常维护
一般情况下,消防部门会每年定期检查餐厅灭火器及维修更换,灭火器使用期限一般为1年。使用温度为-20℃~55℃。在日常的巡视中,要注意检查压力、使用期限、餐厅必备数量、安放位置、重量等必须符合要求(压力指针应指在绿色区黄色区,指在红色区为欠压状态)。喷管无破损,保险栓及保险环必须完好,灭火器外表不能破损或锈蚀。
要求各餐厅在理论培训的同时要进行现场演练,模拟发生火情时怎样使用灭火器灭火,需要一一训练并通过。
六、消火栓的使用方法(了解)
日常要检查消火栓各部件阀门、水带、水枪、栓口水带接口的密封胶垫圈不损坏,水龙头、软管不渗水,存放完好。
使用时,打开消火栓的箱门,按下泵房按钮,一人铺设水带,带上水枪与水带一段卡口对接,一人把另一端卡口与水龙头(消火栓的接口)对接,跑至起火点,通知第三人打开阀门,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消火栓手轮,对准火焰喷水灭火。
七、灭火毯的使用
1、灭火毯的作用是覆盖火源、阻隔空气,以达到灭火或者防护逃生的目的。主要使用场所:灭火毯主要用于企业、商场、船舶、汽车、民用建筑物等场合的一种简便的初始灭火工具,特别适用于家庭和饭店的厨房、宾馆、娱乐场所、加油站等一些容易着火的场所。
2、平时要将灭火毯固定或放置于比较显眼且能快速拿取的墙壁上或抽屉内,如遇险情使用方法:
(1)作灭火用:在起火初期,快速取出灭火毯,将灭火毯轻轻抖开,作为盾牌状拿在手中;将灭火毯轻轻的覆盖在火焰上,同时切断电源或气源;灭火毯持续覆盖在着火物体上,并采取积极灭火措施直至着火物体完全熄灭。如果人身上着火,将毯子抖开,完全包裹于着火人身上扑灭火源,并迅速拨打急救120。
(2)作防护逃生用:将灭火毯披裹在身上并带上防烟面罩,迅速脱离火场。灭火毯可隔绝火焰,降低火场高温。
要求每个餐厅配备2条灭火毯,平时放置在比较显眼的位置。
八、不同火灾如何扑救
发现火情,最重要的是要沉着冷静。如果是在火灾的初期阶段,燃烧面积不大,可考虑自行灭火;如果火情发展较快,要迅速逃离现场,向外界寻求帮助。
1、水是家中最简单也是最有效、最方便的灭火剂,但是电器、油锅着火,千万不可用水灭火。另外,家中用水淋湿的棉被、毛毯、扫帚、拖把、衣服、沙土等也可用作打灭小火的工具。
2、煤气泄漏,小心谨慎。首先应迅速关闭总阀门,然后打开门窗,通风透气,如需打电话报警应到远离现场的地方进行。注意这时千万不要触动家中任何电器开关,更不能用打火机、火柴、手电筒照明检查,也不能在家中打电话报警。
3、电气火灾,断电第一。在没有采取断电措施之前,千万不能用水、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而应使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因为这两种灭火器的灭火剂绝缘性能好,不会发生触电伤人的事故。对于微波炉、电视机等电器火灾,在断电之后,可用棉被、毛毯等覆盖住着火的电器,防止电器着火后爆炸伤人,再把水浇在棉被、毛毯上进行彻底灭火。
4、油锅着火的处理。对于初起火苗,可将青菜、大米、湿抹布等放到锅里以快速降温灭火,千万不可浇水。如果有火团冒起,可迅速取出灭火毯,将灭火毯轻轻抖开,将灭火毯轻轻的覆盖在火焰上,同时切断电源或气源。在火势较猛的情况下,要马上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九、如何自救/逃生
1、利用疏散通道逃生。千万不要乘坐普通电梯逃生,因为发生火灾时,停电有时也会发生,无法保证电梯正常运行。
2、自制器材逃生。可将毛巾、口罩、抹布浸湿后捂住口鼻,可制成防烟工具,弯腰前行,必要时匍匐前行,因为越靠近地面烟的浓度越低;利用床单、地毯、窗帘、绳索、布匹等来开辟逃生通道。每穿过一个房间都要关闭身后的门,阻止火势快速蔓延。
3、利用建筑物逃生。可利用落水管、房外的突出部位、各种门窗以及建筑物的避雷网(线)进行逃生,转移到安全区域再寻找逃生机会。
4、寻找避难场所逃生。可以到室外阳台、楼层平顶等待救援;也可以选择距火势、烟雾较远的房间,关好门,用湿毛巾、湿床单等堵塞门缝间隙,防止烟雾蔓延,争取时间等待救援。
十、如何疏散
要学校由校长主导成立消防安全小组,副校长任组长,下设灭火组、报警组、疏散组,各设组长一名及组员若干。灭火组主要安排男员工,报警组主要安排反应敏捷、思路清晰、说话干脆利索的女员工。每月进行一次消防安全知识测试和现场演练。当发生重大险情时:
1、发现险情的员工立即报告校长,并返回现场第一时间进行灭火。
2、校长马上按照消防安全小组的划分组织安排现场员工:灭火组第一时间灭火,观察火势决定是否要进行报警和疏散顾客。当火势较小可以有效扑救时,不需报警和疏散学生,但要安排教师安抚学生情绪,如讲正在进行消防演练,不好意思打扰了。如果火势较大难以控制,马上安排报警组报警、疏散组有秩序的疏散学生。
3、报警组听从校长的指挥。当需要报警时请注意拨打报警电话。
4、疏散组听从校长的指挥,当需要疏散学生时,注意要使用比较含蓄的语言,学校出现了一些意外状况,现在比较危险,请暂时离开学校,请带好您的贵重物品和衣物。除非必要,不得大声呼喊,奔跑,以免引起学生恐慌。
十一、如何报警
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报警/拨打火警电话。
报警时要讲清起火地点,讲清起火的物质材料,描述火势大小,有无人员被困,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并且派人到附近路口接应消防队员。
十二、消防四个能力的建设
1、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
2、及时引导人员疏散的能力
3、发现整改常见火灾隐患的能力
4、消防宣传教育的能力
第三篇:会议纪要写作要点知识
“会议强调” “会议指出” “会议认
为” 之辨析
会议纪要中几个关键动词的特点及其用法
行政秘书在撰写会议纪要这一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时,经常会使用认为、传达、介绍、提出、明确、要求、同意、强调、听取、讨论等一系列动词。这些动词或表示一种认可,或表示一种疑问,或作为一种阐释,或表示一种姿态等等,在会议纪要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如何理性地对这些动词的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如何更好地辨析这些动词的含义、掌握其具体用法,这对于进一步写好会议纪要,丰富应用写作学的理论,都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一、关键动词特点阐释 会议纪要中经常遇到的关键动词约有 10 个,通常前面加会议两字,表达为: 会议认为、会议传达等。对这些动词进行组合、排列、分析、归纳,可以发现,会议纪要经常出现的这些动词,明显地呈现出下列几个特点: 1.有序性。这些动词在会议纪要中,因表达内容的需要,出现的时间、位置有一定的规律性,它们的排列、组合是有序的。表现为:(1)从全篇会议纪要看,这些动词的排列有先后。一篇 具体的会议纪要,从其框架建构角度审视,通常分为两部分: 会议概况和纪要内容,纪要内容通常又分为几个内容层次,动词传达总是出现在第一内容层次首句中,然后才在后面陆续出现介绍、听取等其他动词。如区政府常务会议,一般是将传达市政府工作会议精神放在会议的开始,然后才是听取区各有关部门或街道工作汇报,最后是提出要求或布置工作。其他诸如区长办公会议、专题会议等也都是这样的情况。它显示了这类会议内容安排的合理性。动词排列的有序性,只是这种合理性的能动反映;(2)从一篇会议纪要的同一内容层次看,这些动词的出现也是有序的。首先出现的往往是传达、听取、介绍、认为,其次出现的动词是提出、讨论,最后出现的是明确、要求、强调、同意等动词。这种动词排列的有序性,显示了会议纪要中纪要内容的内在逻辑性。会议听取、介绍、传达可以说是提出问题,会议提出、讨论是分析问题,会议要求、明确、强调是解决问题。2.确定性。几乎任何种类的会议纪要,都出现这些关键动词,因而,这类动词明显地呈现出确定性的特征。现代汉语的词典中动词数量多得惊人,在会议纪要中,一般用的是这类动词,原因何在? 因为这些动词能更好地发挥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的关键作用。细细观察,认真思考,还可以发现这些动词与会议纪要存在着对应关系。关键动词的这种稳定性特质,反映了在文种林立的应用文中,会议纪要语言上的个性化。3.平实性。这些动词都十分质朴、平易、朴实,找不到一个艰涩、难懂的动词,人们可以毫不费力地理解它、使用它,明白无误地传达一种共识或某个意念。这些动词在会议纪要这一文体中的反复 出现,频频使用,恰好从中折射出应用文在语言上朴实无华的一个共性。4.连接性。从在会议纪要中出现的位置看,这些动词显示了一种桥梁的连接作用。这种连接性表现为两种情况:(1)前后贯通。这主要是指结构上的连接。几乎任何一篇会议纪要,每当内容需要展开或推进时,一定会出现这一系列动词中的一个,使得公文前后贯通。这种偶然中包含着一种必然,没有这一系列动词的连接、胶合,会议纪要的所有组成材料只能是一盘散沙;(2)内外沟通。这主要是指内容上的连接。会议纪要是根据会议的原始记录、相关材料进行整理,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的,然后在一定范围进行传阅并贯彻执行。这一系列的关键动词,在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的内外沟通、上下联系的过程中,呈现出极其重要的连接性,没有这些动词的连接、缝合,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就无从谈起。
二、会议纪要中几个关键动词的用法 这些动词在其含义、用法和作用上,都存在着细微的差别。归纳一下,它们大致可分为三类: 1.叙述内容类的动词,如传达、听取、介绍等。会议纪要中使用传达这一动词,主要用于传达上级机关的工作会议精神或者上级行政首长的讲话内容;听取,用于叙述会议发言人的发言内容,往往出现在会议纪要每个内容层次的开头,其叙述的内容一般较多;介绍,用于对会议中一些发言内容作简要阐述。2.深化内容类的动词,如提出、讨论等。当会议已展开一些内容后,与会者围绕会议议题各抒己见,提出各自的看法或相反意见,以深化会议的主题。对于这种情况,撰写会议纪要时,往往会选用提出、讨论等动词。提出,用于表达会议中与会者的看法、主张或者建议。其内容有时与会议主要汇报者的观点不同、相反或者是一种补充,从而使得会议所提出的思想更为完善;讨论,用于叙述经过会议广泛讨论,最终达成一致的某种意见或某个事项。与提出这一动词比,讨论表述的内容直接参与者更多。3.落实内容类的动词,常见的有强调、要求、同意、明确等。这些动词用于会议纪要每个内容层次的后半部分,都要求有关部门贯彻落实,但内容上又有侧重。强调,往往是为突出某项内容的重要性,重申其内容,有时还显示了内容落实的紧迫感;要求,会议纪要中用于叙述会议主持人或者有关行政领导提出的意见,其内容具有一定的行政约束力。现在市、区级以上的行政机关办公会议或常务会议,其所要求的内容都已列入督查的范围,有关部门必须按照要求去认真落实;同意,用于叙述会议采纳与会者提出的某种设想、意见,如人事任免的事项,或者是机构设置的方案等;明确,会议纪要中用于澄清疑惑,消除分歧,形成共识,起到分清职责、明确任务和完成时间的作用,以减少工作落实过程中的相互扯皮和推诿现象。在撰写会议纪要的主体部分时,会经常使用一些纪要常用词语,如:会议认为,多用于对会议所要研究讨论的问题进行判断和分析,指出研究这一问题的意义;会议指出,着重阐述实际工作中存在和遇到的问题;会议强调,用于在对会议情况的分析中提出要求;会议议定,是指会议最后议定的决策性意见和事项;会议要求,常常是对会议议定的事项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的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此外,还有会议号召、会议希望等用语,一般在大中型会议纪要中常用。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了哪些政策原则?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确定了指导民族工作的八项重要政策原则: 一是把握一个指导思想,即把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统领民族工作。二是把握一个主题,即把握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正确处理新形式下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开创民族工作的新局面。三是把握一项重大方针,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明确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政策措施。四是把握一个宏伟目标,即全而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这一目标,重点和难点在民族地区,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五是把握一项战略任务,即构建社会土义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六是把握一项根本要求,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和各级党政组织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七是把握一个重大社会关系,即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八是把握一项重要工作方法,即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
第四篇: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
一、会议纪要的含义和用途
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会议纪要是根据会议记录、会议文件和会议的其他有关资料整理而成的,既可以上行也可以下达。
会议纪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沟通情况,交流经验,统一认识,指导工作。有些会议纪要可经上级领导机关或主管部门批转或被转发。
二、会议纪要的特点
1.内容的纪实性。它是在会议后期或者会后根据会议记录和各种会议材料整理而成的,真实、准确地体现了会议情况和会议精神。
2.表述的纪要性。它不像会议记录那样对会议发言和会议内容逐一记载,它只是对会议结果的择要归纳。
3.作用的受限性。它只对与会单位、与会人员有一定的约束力,要求他们对会议议定的事项共同遵守、信守承诺。若希望会议纪要扩大读者范围和影响力,则需由上级机关将之作为“通知”的附件下发。
三、会议纪要的类型
按照会议内容的不同,会议纪要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I.决议性会议纪要。主要记载和反映领导层制定的决策事项,作为传达和部署工作的依据,对今后的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常用于领导办公会议。2.研讨性会议纪要。主要记载和反映经验交流会议、专业会议或学术性会议的研讨情况,旨在阐明各方的主要观点、意见或情况。主要用于职能部门和学术研究机构召开的专业会议或学术研讨会议。
3.协议性会议纪要。主要记载双边或多边会议达成的协议情况,以便作为会后各方执行公务和履行职责的依据,对协调各方今后的工作具有约束作用。常用于领导机关主持召开的多部门协调会或不同单位联席办公会。
根据写法的不同,会议纪要则可分为分项式会议纪要、综述式会议纪要和摘要式会议纪要三种类型。
四、会议纪要的结构与写法
(一)标题
会议纪要的标题有两种写法:
1.由会议名称和文种“会议纪要”组成。
2.由说明会议意义或内容的正标题和说明会议名称和文种的副标题构成。既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种形式。(1).单标题:
①机关名称+会议名称+文种”。如:《县委常委会议纪要》、《县委书记(县长)办公会议纪要》、《局长办公会议纪要》。这种标题一般都在第一页上端,并印有明显的套红字头。
②“会议名称+文种”。《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乡教育工作会议纪要》等;
③主要内容(事由)+文种”如《关于解决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后遗留问题的会议纪要等。
(2).双标题:由“正标题+副标题”构成。正标题揭示会议主旨,副标题标示会议名称和文种。如:《探讨新时期文学的发展——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一次学术讨论会纪要》。又如《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市县、区长会议纪要》。
(二)正文
会议纪要的正文由导言、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
1.导言,即会议组成情况。通常采用简述式写法,简述会议时间、地点、出席人员、中心议题和议程等。写法上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平列式。将会议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和主持人、会议议程等基本情况采用分条列出的写法。这种写法多见于办公会议纪要。
第二种:鱼贯式。将会议的基本情况作为一段概述,使人看后对会议有个轮廓了解,要写得简明、概括,如例文1。
惯用过渡语“会议纪要如下”、“会议确定了如下事项”、“这次会议着重讨论了以下×个问题”等。
2.主体。这是会议纪要的核心部分,会议的主要精神、会议议定的事项、会议上达成的共识、会议对与会单位布置的工作和提出的要求、会议上各种主要观点及争鸣情况等等,都在这一部分予以表达。由于这部分内容复杂,多数情况下都需要分条分项撰写。不分条的,也多用“会议认为”、“会议指出”、“会议提出”等惯用语作为各层意思的开头语,以体现内容的层次感。
会议纪要的正文,一般采用总分式的结构方法。就是将正文分成总述和分述两部分。如另有总结式的结尾,则是总—分—总的方式。具体写法和要求如下。
总述部分。这是全文的前言、导语,即会议概况。一般要简要地交待会议的时间、地点、主持单位、参加人员、会议议题、会议情况、结果以及对会议的评价。(即导言部分)
分述部分。这是会议纪要的重点、主体,主要应写出会议讨论情况和结果。一些简单的、小型的会议纪要,可不写讨论情况,直接写出决议事项。大型的会议纪要,一般均不应省去会议讨论情况。尤其是一些学术讨论会、座谈会,既要反映与会人员的一致意见,也要反映少数有价值有代表性的不同意见。具体写法有以下几种:分类式,即按其内容性质,进行分类,每一类有一个小中心,以数字或小标题标明,较大型的会议多采用这种形式;发言记录式,就是按在会议上的发言顺序,将每个发言人的主要意见归纳整理出来,这种写法能如实反映出会议的讨论情况和各人的不同看法,一些讨论会、座谈会的纪要,常采用这一方法;综合式,就是将前两种形式综合在一起使用,这种形式不仅能用综合的方法反映出会议的重点,而且能如实反映在具体问题上各人看法的异同,一般座谈会、讨论会常用这样的方法。
分别介绍综述式会议纪要、分项式会议纪要、摘要式会议纪要主体的写法。
(1)综述式会议纪要。即对会议的内容或议定事项,进行综合概括,按性质分成若干部分,然后依据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写出。议题比较重大、涉及面较广的会议纪要,多属此类。
(2)分项式会议纪要。即把会议的内容或议定事项,分条列项地写出。许多办公会议纪要或讨论解决较具体、较专门问题的会议纪要属于这一类。(3)摘要式会议纪要。即将与会者的发言按中心议题的要求择其要点摘录出来,按内容性质归类后写出。对发言者要写出真实姓名和职务、职称。这种写法能客观地反映与会者的观点和主张,还能较大限度地保留谈话风格。
3.结尾,一般写对与会者的希望和要求,交待会议的有关事项。如要求某单位、部门对会议提出的问题进一步论证、拿出解决方案或对文件进行修改完善等。也有的会议纪要不写专门的结尾。会议纪要的框图模式:
依据——目的——文种承启语——事项——要求
五、注意事项
1.会议纪要是对会议全部材料的概括、综合和提炼,因此,必须广泛搜集会议材料,全面掌握会议情况;按照会议精神,对材料分类和筛选。
2.抓住要点,突出会议主题。把会议的主要情况简明真实、准确、扼要地反映出来,把会议议定的事项一一叙述清楚。
3.语言表达上,以叙述为主。语言要精练、通俗,篇幅一般不宜太长。
4.根据会议的内容及规模,选用恰当的写作结构。结构安排要合乎逻辑,条理清楚。
5.注重使用会议纪要的习惯用语。
会议纪要常常以“会议”为第三人称而记述会议内容。因而,主体部分应注重使用“会议认为”、“会议提出”、“与会者一致认为”、“会议决定”、“会议要求”、“会议希望”、“会议号召”等作为层次或段落的开头语。
第五篇: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的含义: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属于下行文。它是根据会议记录、会议文件以及其他有关材料加工整理而成,能反映会议基本情况和精神,起到上呈下达、交流情况、指导工作的作用。
会议纪要的分类:按形式可以分为工作会议纪要和座谈会议纪要,按内容可以分为决策型会议纪要、研讨型会议纪要、交流型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的特点:纪要性、纪实性、约束性、指导性、周知性。
1、标题:一般由会议名称+纪要构成。
2、正文:分为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组成。开头一般为会议概况;主体要反映会议的主要精神和成果;结尾一般是提出希望、号召,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认真贯彻会议精神。
3、落款:落款即署名与日期。
写作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