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近现代史论文——论中共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早期探索
论中共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早期探索
中共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从时间上来看1921至1956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一过程包括三个阶段:1921至1949年间,推翻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经济制度;1950至1952年间,构建新民主主义经济这一既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又能保证通向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经济形态;1953至1956年间,通过和乎的经济改造手段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957至2001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探索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一过程包括两个阶段:1957至1978年间,一方面根据对国内主要矛盾状况与性质的正确判断,作出了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生产力上来的决策。另一方面,由于在指导思想上逐渐陷入“左”的错误,在探索过程中出现了“大跃进”的曲折和“文化大革命”的挫折。1979到2001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道路上取得重大历史成就。其间主要是探索如何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了中国的社
会主义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首先,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其次,和平赎买民族资本,壮大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第三,改造个体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总之,在我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和改造中小资本,建立并壮大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通过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它标志着过渡时期的结束,基本上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建立起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探索阶段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 ,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 以及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 , 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选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选择的主客观条件,不再叙述。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国民经济实力非常弱小的条件下 , 我国能够集中主要力量开展以156个重大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 , 比较迅速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 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与这一体制所发挥的作用分不开的。但是当经济进一步发展后,建设规模的扩大,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它的弊端就逐步显现出来,从而提出了改革的必要。上世纪50年代以后,几乎所有的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都在探索怎样进行改革的问题。它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 , 条块分割 , 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 , 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 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于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 , 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 , 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针对经济建设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对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1)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等著作中,开始对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进行反思,提出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认为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三个方面。(2)陈云在党的八大上就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即在所有制结构、经济运行和市场结构三个方面,允许保留一部分个体经营、一部分产品自由生产、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3)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在纠正“大跃进”
中的错误时,针对有人提出要消灭商业、货币的错误观点,指出:我国是一个商品生产很不发达的国家,很需要有一个发展商品生产的阶段,必须有计划地大力发展商品生产。他认为商品生产的命运,最终和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有密切关系,因此,即使实现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如果产品还不很丰富,某些范围内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仍然有可能存在。针对“一平二调”的共产风,他提出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教会我们几千万干部和几万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
这些思想为后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是,由于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分别看作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当时提出的改革措施至多只是加强一些市场调节的力度和作用,不可能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总的框架。此后由于“左”的思想的发展,这种探索没有也不可能继续得到前进和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理论的创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选择的目标模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我国对适合要求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5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没有停止过,其核心是寻求解决正确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改革开放后,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但直到上世纪90年代,党才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式确定为我们改革的目标。在此以前,党的公开文件中没有使用过市场经济这个概念。第一阶段,突破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计划经济概念,形成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思想。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 , 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主要方面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20 世纪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的改革 , 在实践上为发展商品经济、遵循价值规律、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提供了许多新鲜经验。实践的发展要求在理论上实现创新 , 以更好地推进改革深入发展。第二阶段,确认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长期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重新解释了计划经济的内涵。第三阶段,明确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思想。第四阶段,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第五个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由改革开放前的“利用论”到90年代以前的“结合论”,发展到“基础论”,市场经济真正被理解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体制类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建立怎样的所有制结构,确立什么样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这里的根本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对基本国情的认识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总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只能由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经济构成,即使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一定的发展,也只能是暂时的权宜之计。从改革开放开始到党的十二大还只是肯定“劳动者的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补充”。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实践发展,党的十三大才把私营经济、中外合资合作经济、外商独资经济同个体经济一起作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党的十四大根据实践的发展,进一步强调,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方针。党的十五大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制结构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 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 , 也包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基本经济制度之中 , 是因为它们同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一样 , 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 因此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容 , 而不是因为它们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 , 就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兼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既不能因为公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而将它们排除在基本经济制度以外,也不能因为它们属于基本经济制度而认为它们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 能够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 , 因而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道路上取得重大历史成就,改革开放下的中国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正逐步迈向社会主义的目标。
1.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杜,2001年,第521页。
2.《江泽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第四、五、六、七、八、十一、十二专题,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邓小平文选》第2、第3卷中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述,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第二篇:论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
论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
杜彬彬 编辑
摘要:在我国近代历史上,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把一百多年来受尽外国侵略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独立的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革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正是他们的探索使我们过上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些伟人们对国家和人民做出的贡献。
关键词:第一代领导集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济建设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济建设成为首要面对的问题,对此,我国的国家领导人做了各种尝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创举。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
毛泽东探索马列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的第二次结合。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指出现在中国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要求“进行第二次结合”,强调“在结合上下功夫”,“努力找出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毛泽东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为和平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新经验。解放后,由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封锁,把一部分民族工商业者的市场和原材料、零配件来源切断,一部分资金冻结,促使他们对于人民政府和国营经济的依赖程度愈来愈深,愈来愈广。人民政府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私营企业可以通过接受加工、订货、代销等方式维持和发展生产,可以从企业盈余中领取四分之一作为股息。这种富有独创性的政策因对民族工商业者的生产和收入有利而为他们普遍接受。
第一阶段: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制和实施。这个阶段尽管党在经济建设上还没有多少实践经验,理论准备也不足,甚至对经济建设规律知之甚少,但是在计划的编制过程中,力求从实际出发,按经济规律办事。1952 年12 月,中共中央关于编制1953 年计划纲要的指示中就指出:“必须以科学的态度从事计划工作,使我们的计划正确地反映客观经济发展的法则。” 1953年6月,毛泽东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点的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5年中国农村掀起社会主义高潮,有力地推动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陈云在回顾这段经济工作时说:“六十年代,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主要缺点: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这是党在这一阶段对经济建设规律认识的主要特点。出现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从主观上来看,第一,我们刚刚开始经济建设的实践,既没有经验,也没有理论准备,所以对经济建设规律知之不多。加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我们自己观念上又有对商品经济的敌视,因此对价值规律进行排斥。第二,苏联模式的影响。1953 年 6 月,李富春在谈“一五”计划编制的意见时曾讲过:“我们要依靠苏联,学习苏联”。他的意见基本反映了当时全党的倾向。而学习苏联主要是学习在苏联经济建设中起主要作用的有计划按比例的经济发展模式。从客观上来看,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基础是极其薄弱的。经过帝国主义的掠夺以及战争的破坏,物质极其匮乏,为了尽快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并使各方面比例达到综合平衡,才能保证经济建设稳步发展。正因为如此,党确定了综合平衡的经济建设方针,合理地安排了国民经济建设的各方面比例关系,既保证了重点,又实现了全面安排的目标。
在国家经济建设顺利发展的情况下,一度出现急躁冒进的现象。周恩来等同志及时觉察到这一情况,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并采取措施,保证经济建设继续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1950 年 3 月,朱德在全国劳动局长会议上谈到,“我们目前最大的事情就是要发展生产。”要发展生产,繁荣经济, 把落后的农业的中国,建设成具有高度生产能力的工业化的国家。1952 年8 月,他在北京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上又进一步指出,建设工作是多方面的,建设的中心是经济建设,其他一切工作都应当为这个中心任务服务。到1956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为国家工业化初步奠定了基础,并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党的八大继续探索,加深对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确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陈云还提出了著名的“三主体三补充”的经济建设格局的思想。
第二阶段:“大跃进”的三年。第二个五年计划还没有付诸实施,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就出现了严重失误。首先是毛泽东严厉批评了1956 年的反冒进,否定了综合平衡稳步前进的方针,确立了高指标、高速度跃进发展的经济建设方针。接着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这条总路线严重地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建设规律,否定国民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夸大了人的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把发展经济片面地归结为一个高速度。在这条总路线的指引下,全国掀起了 “大跃进”的狂潮,结果造成了经济建设严重比例失调,受到了客观经济规律的惩罚。正是这次挫折,使这代领导人开始对经济规律有了更加深刻和广泛的认识。正是这次挫折,使这代领导人开始对经济规律有了更加深刻和广泛的认识。第一,对经济规律重要性的认识。毛泽东在《十年总结》中讲:“我们对社会主义时期的革命和建设,还有一个很大的盲目性,还有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我们还不深刻地认识它。我们要以第二个十年时间去调查它,去研究它,从其中找出它的固有规律,以便利用这些规律为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服务。”第二,加深了对综合平衡规律的认识。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上开始就讲,“大跃进”的主要教训之一,就是没有搞好综合平衡。他说,整个经济工作中,平衡是个根本问题。第三,对价值规律的新认识。毛泽东在第一次郑州会议上首次提到价值规律问题,批评“大跃进”中否定商品生产、价值规律问题。接着他又在同年的11 月24 日的一则批语中说:“在现阶段,利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货币制度、价值规律等形式,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生产、有利于向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过渡。”还有那段著名的关于价值法则的讲话,指出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教会我们的几千万干部和几万万人民,才有可能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第四,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有了新认识。中共中央在为纠正“共产风”而召开的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实现两个过渡,“都必须以一定程度的生产力发展为基础”。世纪60 年代初,根据中央分工的需要,刘少奇长期工作在国家经济建设的第一线,接触了大量的实际工作,针对国民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做出了认真的思考,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改革措施。如:试办:“托拉斯”,用经济组织管理国民经济,经济建设要有多样性、灵活性,改革分配体制、打破铁饭碗,调整农村经营管理模式等等一系列思想,这些思想对于纠正党的极“左”思潮,保障顺利完成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起了很大的作用。1964年,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了要在20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宏伟目标。毛泽东强调指出,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
第三阶段:60 年代初开始的国民经济调整阶段。为了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
成的国民经济严重比例失调,60 年代初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由于对第二阶段的教训进行了总结,特别是对经济规律的加深认识,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积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安排国民经济。其中周恩来、陈云反复强调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周恩来讲,为了改变经济方面的不协调状况,“为了给以后的国民经济的新的大发展创造条件,就必须用一个较长时间,即用几年的时间,通过综合平衡、全面安排,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开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在国民经济调整期间,党中央开始着手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工作。“三五” 计划确定了大力发展农业,基本上解决吃穿用,加强国防建设和基础工业建设的任务。然而,由于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三五”计划的指导思想也发生了变化,由重点解决人民吃穿用转变为以国防建设为中心。在毛泽东支持下,周恩来同刘少奇、陈云、邓小平等同志一道,采取一系列正确政策和果断措施,排除重重困难和阻力,对国民经济进行大调整。1962年底,在贯彻以调整 为中心的八字方针时, 陈云在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上提出了应该从短线出发搞综合平衡的观点。他说, 按什么线搞综合平衡, 无非是长线、短线。过去几年, 基本上是按长线搞平衡, 结果使建设项目长期拖延,工厂半成品大量积压, 造成严重浪费。全面调整工作初见成效,国民经济在连续两年大幅度下降后开始上升,到1964年全面好转,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第四阶段:“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 年“三五”计划开始实施的第一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这十年,除1970 年周恩来拟定第四个五年计划,1975 年邓小平主持工作经济情况有所好转外,整个经济被拖到崩溃的边缘。不仅全盘否定了前一阶段经济调整的成就,而且把发展生产力批判为“唯生产力”论,经济出现混乱状态,根本就谈不上对经济建设规律进行认识和探索了。
在极端险恶的环境中,周恩来殚精竭虑,苦撑危局,运用高超的斗争艺术,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进行大智大勇的斗争,努力减少严重内乱对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保证国计民生最基本的需要,维护国家机器的运转。同时,千方百计地保护一批党政军领导干部、著名民主人士和专家学者。林彪反革命政变阴谋被粉碎后,周恩来冲破“四人帮”的阻挠,力促邓小平出来工作,经毛泽东同意,终于恢复了邓小平的领导职务。他坚决支持邓小平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混乱局面,大刀阔斧地进行全面整顿,收到显著成效,正如陈云所说:“没有周恩来同志,‘文化大革命’的后果不堪设想。” “文革”开始后, 朱德看到工厂农村的生产秩序受到严重冲击、整个社会陷入极端混乱时,心情十分沉重,“现在群众已经站起来了,我有点怕出乱子,特别是怕生产上出乱子。”这时,他仍然坚持要把经济建设作为党的主要任务来抓,认为不能离开生产搞阶级斗争、搞政治运动。针对“四人帮” 大肆散播反动理论,攻击抓生产、搞经济是“唯生产力论”的倒行逆施行为,朱德曾愤慨地指出:“别听他们'革命'的口号喊得比谁都响,实际上就是他们在破坏革命,破坏生产。不讲劳动,不搞生产,能行吗?粮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没有粮食,让他们去喝西北风!”
总之,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以及转入全面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虽然是初步的,但方向是正确的,并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理论成果,自觉地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对于我们来说,不论其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是一笔珍贵的思想财富,值得我们加以认真总结和研究。
参考文献:《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献》第6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1989年
《党的文献》1989 年第4 期
《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
《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陈云文选》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1986年版
《朱德年谱》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
第三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笔记
本章重点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过程、纲领、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
2、洋务运动的历史过程、历史作用、失败原因。
3、戊戌维新运动历史过程、历史意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本章提示
注意三种早期探索运动所分别代表阶级基础和性质。注意比较这些运动与日后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第三章的内容)的不同。
重要考点讲
一、基本概念和判断解
1、金田起义: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永安封王:1851年3月,洪秀全在东乡宣布称天王。后永安建制封五王: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皆受东王节制。
3、定都天京: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为太平天国首都。
4、天京事变:1856年9月,发生了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率部出走后败亡。
5、《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颁布,是天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和社会改革方案。
6、《资政新篇》:1859年颁布,洪仁玕拟定的带有资本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为涉及农民的土地问题,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7、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1864年失败。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换言之,缺乏先进的阶级的领导。
8、洋务派及综理洋务的中央机构:奕是首领,还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1861年成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9、洋务派举办洋务事业的目标:“求强”“求富”。
10、洋务派举办洋务军事工业目的:直接目的是镇压国内农民起义,同时有抵御外国侵略的目的。
11、举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早由冯桂芬概括出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2、洋务派举办的民用企业的形式和性质:形式:官办、官督商办(采用最多的形式)、官商合办。性质:基本上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13、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
14、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康有为(旗手)、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
15、“公车上书”:1895年,康有为等在京赶考的举人(由各省派公车送京赶考)向皇帝上书,要求拒绝与日本议和并变法。
16、宣传变法的理论文章: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著作;梁启超《变法通义》,谭嗣同写了《仁学》,严复在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等
.17、宣传组织变法的著名“三会三报三学堂”: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上海《时务报》(梁启超任主笔)、天津《国闻报》(严复主办)湖南的《湘报》。广州万木草堂(康有为主持)、长沙时务学堂(梁启超任中学总教习)。他们还向光绪皇帝建议设立京师大学堂。
18、维新派与守旧派辩论的问题及其实质: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19、守旧派的代表人物:洋务派官僚张之洞,写有《劝学篇》是对抗维新变法的代表作。
20、“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未开始标志,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为结束标志。
21、“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
重要考点讲解
二、简答题
1、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性质:《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纲领性文件。同时也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评价(1)《天朝田亩制度》比以往历次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纲领和要求相比水平更高,有更完备的内容和更触及封建社会矛盾核心的深度。(2)但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它所追求是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是一种小自耕农心目中的没有商品流通、商品交换和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所以,这种社会理想,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对封建制度有否定意义,但无建设性意义。
2、怎样评价《资政新篇》?
性质:1859年,“干王”洪仁玕回到天京提出《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
评价:《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不代表农民阶级运动的本来方向。这一致命的弱点,决定了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3、简述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带有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
(2)具体原因(根本原因的外在表现)不能提出完整、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无法制止统治集团内部腐化现象和封建等级制思想的的滋生
;在对外问题上,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华实质缺乏理性的认识。
(3)经验教训:太平天国起义的发生和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它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4、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护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学习西方发展一些近代企业。
(2)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在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进程日益深重的情况下,越是积极引进西方的“船坚炮利”,也就越加深了对西方列强的依赖性。西方列强通过扶植洋务派,达到控制和操纵清廷的目的。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派所办的新式企业在管理方面仍采取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法,使洋务企业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4)清朝统治集团中的顽固势力的阻挠也是原因之一。
5、简述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1)主要原因: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维新派自身的阶级局限(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十分弱小,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这是根本原因)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2)具体原因: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经济上没有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思想上借孔子之名
“托古改制”。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一直幻想西方列强帮助自己变法维新。脱离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范围很有限,基本上局限于一些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而且害怕人民群众。
(3)经验教训:戊戌维新是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戊戌维新的失败不仅暴露出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要想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采用革命的手段。
重要考点讲解
三、论述题
1、试述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一,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1)从规模、持续时间(14年之久)、影响的深度上看,均大于以往历次农民起义。(2)在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下,各地各族反清起义风起云涌(如天地会起义,捻军起义及各族起义等)。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第二,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1)最高峰:太平天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2)新特点:《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反映出太平天国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历史特点。
第三,太平天国严厉批判孔子及儒家经典,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联系封建社会特点中的文化特征理解)
第四,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太平天国领袖们拒绝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当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时,太平天国将士们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也属于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2、试述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1)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派继承了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以“求强”、“求富”为目标,发展军事工业,发展若干民用企业,使资本主义经济成份在社会经济中明显增长。
(2)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为了培养新式外交、军事、科技人才,洋务派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3)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洋务派翻译了一批西学的书籍,介绍西方近代的科学文化知识,给当时的中国带来新知识、新学问,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4)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价值观念也受到冲击,社会风气也有所改变这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社会风气的转变。
3、试述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却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国难当头、瓜分危机迫在眉睫的关头挺身而出,掀起了变法图存、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救国运动,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最早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冲破了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鼓吹民权,提倡设议院,主张用君主立宪制来取代君主专制制度。尽管维新运动未能成功,但在(新的角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3)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进化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有利于民主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形成广泛的文化革新运动,并对近代教育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4)戊戌维新运动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第四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本章重点
1、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思路和正确的理论判断(八大路线、毛泽东两篇重要文章)。
2、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实践上的“左”的偏误以及在实践中的一系列纠偏努力。
3、社会主义时期所犯错误的性质、主客观原因及其评价。
4、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贡献和意义。
本章提示
正确分析和看待文化大革命。
重要考点讲解
一、基本概念和判断
1、《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5月2日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内容:阐述了经济政治十方面关系,指出这十大关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即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成为同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的指导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
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3、反右派斗争:1957年,整风运动中有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向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进攻,中央决定开展反右派斗争。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开始将主要矛盾判断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偏离党的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
4、“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提出。成为突破传统观念、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经济体制的重要思想。
5、大跃进运动:1958年发动,初衷是好的,但结果是违背经济规律,破坏了经济平衡。其主要标志和特点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6、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的体制是
“政社合一”,特点被概括为
“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
(“大”指规模大:“公”,是公有化程度高。“平”指绝对平均的分配方式,“调”指对原属个高级社的生产资料和财产无偿调拨)。结果:脱离农村生产水平,伤害社员和小集体利益。
7、1958年到1959年初纠“左”的五个会议:第一次郑州会议、武昌会议、中共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郑州会议、上海会议。这些会议因以坚持“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为前提,带有很大局限性。
8、庐山会议:(1)1959年7月2日起,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间,彭德怀致信毛泽东,认为1958年大跃进成绩确是伟大的。但也有不少深刻的经验教训?毛泽东错误地认为这是党内外的右倾势力对三面红旗的否定。(2)8月,在庐山召开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作出了《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随后在全党范围错误地开展了反右倾斗争。
9、60年代前期国民经济的调整
(1)调整开始的标志
:·1960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的紧急指示信》,要求彻底清理一平二调,彻底纠正共产风?·
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紧急指示信》的发布和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党和政府指导方针的重要转变。
(2)调整中形成一系列工作条例:毛泽东亲自主持起草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农业六十条)。其他领导人也主持制定出有关各方面的工作条例草案,总结历史经验,继续纠正左的错误,推动国民经济转入1962年至1965年的三年调整时期。
10、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3年至1965年):运动中发出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简称“二十三条”)错误地提出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11、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导火线:1965年11月10日,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在上海《文汇报》发表。发动和开始的标志:1966年5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通知》(即“五一六通知”),系统地阐发了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会上成立“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成为文革领导机构。再发动:1965年8月,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召开,会上印发毛泽东《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对”文化大革命“进行再发动。全会通过的《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简称”十六条“),成为
”文化大革命“的指导方针。
12、发动文化大革命主要论点: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这些理论及其实践严重地背离了客观实际,明显地脱离了毛泽东思想的轨道,并被他重用过的林彪、江青、康生等人所利用。
13、“二月逆流:1966年2月中旬,在有部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和中共中央军委领导人参加的碰头会上,谭震林、陈毅、叶剑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等对中央文革小组的错误做法提出强烈的批评。然而,这次抗争却被诬称为”二月逆流“,遭到压制。
14、林彪反革命集团: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简称“九一三”事件)。是“文化大革命”推翻党的一系列基本原则的结果,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的失败。
15、“四人帮”
组成:1973年8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继续了九大的“左”倾错误方针。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在中央政治局内结成“四人帮”。
16、文革的结束:1976年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进行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10月6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在这场斗争中,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起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17、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是探索中的错误,不是有社会主义本身所造成的。
18、“两弹一星”:1964年10月,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70年4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9、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10月,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积极争取下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20、“乒乓外交”与中美关系正常化:20世纪60年代末,尼克松总统开始检讨美国的对华政策,毛泽东、周恩来敏锐地觉察到美方的变化,抓住时机发起了“乒乓外交”,实现“小球转动了大球”。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发表上海联合公报。同年9月,中日两国发表关于建交的联合声明,中美关系正常化。
21、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的提法: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2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两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中国的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重要考点讲解
二、简答题
1、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及其意义是什么?
(1)路线:大会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意义:中共八大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制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方针和思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大会集中全党智慧总结提出的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成果,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党的事业的发展有着长远的指导意义。
2、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是怎样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
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毛泽东在文章中科学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不断地得到解决。这实际上为积极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
3、“七千人大会”的内容及其意义是什么?
(1)1962年1、2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中央、大区、省市自治区、地区、县五级的党政军领导干部七千余人与会,被称为“七千人大会”。毛泽东、刘少奇等对前几年的工作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并初步总结了经验。
(2)意义:这次会议对于恢复实事求是、民主精神和自我批评精神起了积极作用,在贯彻落实“八字方针”、推动形势迅速好转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
重要考点讲解
三、论述题
1、试述“文化大革命”错误发生的社会历史原因
“文化大革命”之所以发生并且持续十年之久,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
(1)我们党在迅速进入社会主义新的历史阶段之后,对于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国家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2)由于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积累下了丰富的阶级斗争经验,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在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新事物、新问题时,容易照搬过去的经验,把本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看作是阶级斗争,仍然习惯于采取大规模群众性政治运动的方法去处理。这种脱离现实生活的主观主义的思想和做法,由于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的某些设想和论点加以误解或教条化,反而显得有“理论根据”。这些都促成了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的产生。
(3)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遭到严重破坏,致使党无法依靠制度的和集体的力量及时地发现并纠正错误。在中国共产党面临工作重心转向社会主义建设这一新任务因而需要特别谨慎的时候,毛泽东逐渐骄傲起来,逐渐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主观主义和个人专断作风日益严重,日益凌驾于党中央之上,使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集体领导原则和民主集中制不断受到削弱以至破坏。再加上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使党的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党内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现象滋长起来,这样也就使党和国家难于防止和制止像“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错误的发生和发展。
2、怎样科学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所犯的错误?
在1956年到1976年,中国共产党所犯的错误,需要做具体的、历史的分析。
(1)中国共产党在犯严重错误的时候,其性质和宗旨都没有改变。·
在“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时期,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依然具有巨大凝聚力。·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年代里,中国共产党保持着统一,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仍然保存,经济建设仍在进行,国家仍然保持统一。
(2)党内外广大干部群众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抗争,对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从未停止过。使得“文化大革命”的破坏性作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3)毛泽东在全局上坚持“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但也制止和纠正过一些具体错误。·保护过一些党政军领导干部和党外著名人士,使一些负责干部重新回到重要的领导岗位。·领导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对“四人帮”批评和揭露,使其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图谋未能
得逞。·始终警觉地维护国家的安全,并开创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在“文化大革命”中,共产党保持着统一,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仍然保存,经济建设仍在进行,国家仍然保持统一都是同毛泽东的作用分不开的。
3、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有哪些理论贡献?其意义是什么?
(1)在基本的指导思想方面,论述了必须实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基本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
(2)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提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阶段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问题上,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采取“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战略目标,使中国的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4)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观点。如·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
·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坚持工业和农业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并举、大中小企业并举等“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正确解决好综合平衡的问题,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生产和生活的问题,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5)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了许多正确的观点。如·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处理好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
·要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尤其是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权利;
·社会主义法制要保护劳动人民利益,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保护社会生产力。)
(6)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7)在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国防军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
(8)关于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毛泽东最早觉察到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战略的危险,号召共产党人提高警惕,同这种危险作斗争。·十分警惕党在执政以后可能产生的种种消极现象。提出:共产党员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意义: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阐明的这些重要思想,把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大大地向前推进,为继续进行探索并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系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第五篇: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地方资源的运用(范文模版)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地方资源的运用
摘要:以历史人物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加强学生对历史规律的认识,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观念和高尚的思想道德。教学实践中发现,以广东地区历史人物来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历史人物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可以通过专题人物讲授、实践活动、论文考核等途径实施。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地方资源;广东历史人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的规定开设的一门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课程。它不仅使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也通过发掘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而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由此可见,《纲要》既是一门历史课程,又是一门思想理论教育课程。为了更好地实现《纲要》教学的现代教育价值,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教学内容重复、教材过于简约、教法单调等问题,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程时,融入了地方文化资源。地方文化资源所具有的形式多样化、素材贴近性、内容丰富性、价值导向性、空间拓展性等特征,极易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不但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历史、感悟历史,而且可以培养他们对历史文化的爱、对家乡和祖国的爱,以及实现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地方史资源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完全可以实现《纲要》的教育价值。本文特以广东历史人物为对象,探讨地方史资源在《纲要》教学中的运用。
一、以广东近现代历史人物讲授《纲要》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以历史人物讲授《纲要》的必要性
历史是由人创造的,历史中的每个人,在其存在的过程中都会对社会的发展起作用,都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些作为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在历史进程中明显留下自己意志印记的个人,就是历史人物。不言而喻,历史人物总是站在同一时代人群中的前沿。以历史人物讲授《纲要》,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更好地深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加强学生对历史规律的认识。当下一些大学生爱国主义意识淡薄、个人主义意识比较强烈,而以历史人物讲授《纲要》课,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大部分近现代历史人物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留名,都是因为他们具有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操,所以讲历史人物就是讲在那个时代的人们是怎样爱国爱民、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这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和高尚的思想道德。
2.选择广东近现代历史人物的可行性
广东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风云际会的地方,当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诉诸武力之际,广东便成为反抗外来侵略的桥头堡,成为近代中国变革的主要发源地。虎门销烟发生在这里,抵抗英国侵略军的第一炮也是打响在这里。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震惊中外,广东花县人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席卷全国,康有为、梁启超掀起声势浩大的维新运动,孙中山领导了名垂史册的辛亥革命。广东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近代广东先进人物的觉醒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由此可见,近代以来广东地区在中国革命发展、中国社会变迁以及探索国家和社会出路等方面都走在时代的前列。正如闫亚平所言:“近代以来广东的革命斗争运动和社会变迁,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同《纲要》课程中的线条是一致的。”[1]以广东地区历史人物来讲授《纲要》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选择广东近现代历史人物的原则
近现代史上广东人才辈出,因此要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近现代历史人物来讲授。具体选择的原则有:阶级性,即在民族危亡之际,各阶级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出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产生了一批历史人物,在这些历史人物之中,选择各个阶级的代表作为讲授对象;爱国性,正如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中所言:“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2]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中华民族在历经磨难、饱经沧桑之后,仍雄浑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开始走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通过这些民族英雄历史人物,《纲要》能够更好地讲授民族情怀和爱国精神,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广东近现代历史人物如何融入《纲要》教学
充分发挥广东近现代历史人物的资源优势,把它融入《纲要》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还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将其有效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具体转化途径如下:
1.专题人物讲授
专题教学内容设计应该以讲授历史人物的一生、历史人物与重大历史事件的关系以及历史人物的总体评价为主。可根据《纲要》课的教学内容,把相关的广东近现代历史人物资源整合成不同的专题向学生讲授。如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列强的入侵,面对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中国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中国共产党等,他们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农民阶级可以开设洪秀全、冯云山专题,讲授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地主阶级可以开设林则徐、黄遵宪专题,讲授地主阶级内部自救;资产阶级维新派可以开设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专题,讲授早期维新派和戊戌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可以开设孙中山、潘达微专题,讲授资产阶级革命从“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到“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3]中国共产党可以开设澎湃、谭平山、叶剑英专题,讲授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发动革命起义、如何领导抗日战争、如何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如何建设新中国、如何领导改革开放。使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2.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4]《纲要》课除了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外,还必须开展课堂外的实践性教学,教师应充分发掘利用与教材有密切联系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实地考察探究,增强学习历史的直观感受。如组织学生参观虎门林则徐纪念馆、万木草堂遗址、康有为故居、孙中山故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中共三大遗址、农讲所、叶挺纪念馆等,让广东近现代历史人物相关的史迹文物成为震撼学生心灵深处的“活”的东西,让他们踏上伟人、英雄曾经生活、学习、战斗过的地方,通过具体实物的观摩,近距离地与伟人、英雄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体会先烈们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零距离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加深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理解。通过对广东近现代历史人物资源进行实地参观考察、社会调查或者其他活动形式,可以让学生直接感悟、体验历史,并在实践活动中深化对历史的认知。
3.论文考核
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公正合理的考核有助于对学生形成正向性激励。根据《纲要》课实践教学学时数为6学时(以本校实际情况来定),在这6个学时里,可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的网上电子资源和纸质文献查阅广东近现代历史人物相关资料。如到地方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查阅摘抄档案、报刊资料,在CNKI上查询有关学者的研究论文,并辅导学生拟定课程论文大纲及具体写作事宜。论文写作以广东近现代历史人物为素材,如写“谈谈对林则徐的认识”一文。林则徐不是广东籍人士,之所以成为广东近现代历史人物,正是因为他在广东领导著名的禁烟运动,他在查禁鸦片期间曾严正声明:“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这正体现了他挽救风雨飘摇的晚清帝国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英雄气概。论文的写作应着重于学生在收集资料过程之中,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增加学生感悟先辈伟大的爱国情操,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与专题人物讲授相得益彰,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纲要》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融入广东近现代历史人物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很高的可行性。通过专题讲授、实践活动、论文考核等形式,能够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历史人物。鲜明的历史人物更能够增强教学的感染力,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历史文化的爱、对家乡和祖国的爱,以及实现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实现《纲要》历史课堂的现代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 闫亚平.近现代广东地方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J].南方论刊,2012,(12):107.[2]习近平.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EB/OL],2012-11-29.[3] 孙中山.建国方略[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91.[4] 王晓军.浅谈国门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地方史资源的运用――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J].梧州学院学报,201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