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看法 ——形势与政策作业

时间:2019-05-14 20:57: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看法 ——形势与政策作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看法 ——形势与政策作业》。

第一篇: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看法 ——形势与政策作业

课程:形势与政策教育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中药国贸09(2)班学号:0907503227姓名:梁嘉敏

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看法

党的十六大以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行势,面对国内经济改革的发展与稳定的艰巨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胡主席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我国的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各项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让我们回顾改革的历程,我们能够从商品匮乏的短缺经济转变为目前的应有尽有,基本满足十三亿人口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不能不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神奇力量创造了奇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放弃了以高度集权为特征的传统计划体制模式,把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经营决策权下放到企业,农民等生产经营的主体,由他们根据市场的需求,独立作出决定,并承担相应的盈亏责任。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呈现一派祥和的景象。但是,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解决。首先是在经济的发展中如何注意对环境的保护。由于粗放型的增长使我们付出了过大的环境代价。某些地区的企业为了满足致富的需要,大量的排污,使空气和水质发生严重的污染。然后,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与民生有关的问题是居高不下的房价。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应该使大多数人能够买的起住房,能够安居乐业;但是事实却相反,2007年以来,全国特别是大中城市,房价飙升,居民的收入积累赶不上房价的上涨幅度,只好放弃买房。最后,与民生有关的另一个问题是我国目前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号召下,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人民的收入差距开始拉大。

我国现阶段经济的高速发展,出现了各种矛盾,这种矛盾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会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我国经济日后的发展中,应该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按照十七大提出的要求,我们今后应该又好又快地发展经济。

为了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我们在发展中,应该有效地保护环境。如果城市中,空气和江河的水受到污染,我们的生存将受到威胁,我们的健康将受到损害。因此,今后一切工厂和企业的建立和新项目的上马应该实行污染的一票否决制。而且在今后发展中,应该建立资源节约型模式看,并且不应盲目地追高GDP数字,应该严格控制投资规模,应该关闭效率低下的耗能大企业。同时要对大量的现有的燃煤锅炉进行技术改造。另外,应该更加注重农业的发展。在现有的取消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的基础上,应该支农惠农的各项政策,确保粮食和副食品的产量。最后,应该保护农业可耕地的面积。已经被非法开发的土地应该坚决清退。

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说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将面临各种新的挑战,在今后我们应该突出强调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加强宏观调控,注重统筹兼顾,把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

第二篇:形势政策课(中国经济发展)

形势政策课——我国经济发展有感

我国这几年的发展经济日新月异,综合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可是有许多人生在福中不知福,常常拿中国和美国比较,说我国是多么的不如美国,政治如何不民主,科技经济如何落后于人家。知道,我国的发展是什么时候起步的,从起点而讲已经落后于美国许多。我们要拿和自己历史条件差不多的印度相比较,相较于印度,中国的发展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在经济总水平,人均寿命,粮食产量,各方面等等都超出日本许多。不过我们的确还有很多方面改正,比如说,在节能减排方面文化发展方面。在这篇文章中,我就如何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出一些意见看法。

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纵观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的发展不是依靠自己国家所孕育出的文化。所以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更好的把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渗透和体现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传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借鉴国外有益文化成果,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包容性和时代性,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活力。魅力和生命力。

青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是引领时代的生命力。在当今国家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背景下,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肩负建设文化强国的重任,应该站在历史发展的风口浪尖,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弄潮儿。

首先要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顺应祖国和人民的需要。我们要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武装自己的思想,不断学习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和政策,不断提高政治水平和文化修养,确保在以后的工作中贯彻好党的文化方针政策,以顺应国家对文化人才的需要。

其次要植根于民族文化传统,传播中华优秀文化。面对中国和平崛起的新形势,我们要自觉学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肩负起作为中华文化传承者和传播着的历史使命。

最后要以科学技术为手段,创新文化发展模式。科技在文化创新发展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我们要掌握先进科技为文化发展服务,不断创新和变革,在继承中不断创新中华的新文化。

时代在召唤我们去坚定的履行新的历史任务。我们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受益者,也应当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者,义不容辞地挑起振兴中华文化,迎接新挑战的重担,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为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百年来的文化强国梦想做出贡献。

教育学院

小学教育3班

刘嘉

第三篇:形势与政策—浅论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浅论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摘要:习近平同志对中国经济“新常态”进行了重要论述。中国经济发展形态的变化是机遇也是挑战。宏观经济调控的思路和原则以及宏观调控政策都应有所调整,以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发展形态;机遇;挑战;宏观政策

引言

2014年5月,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2014年11月。习近平又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首次系统阐述了中国经济“新常态”。

新一代决策层以“新常态”定义当下的中国经济。是建立在对中国近几年宏观经济走势及其内在原因深刻洞察基础上的。首先,中国经济“新常态”准确定义了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速的新特点。自2010年随后几年中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中国的经济增速已正式告别超过8%的快速增长,进入到7%以上、8%以下的中速增长周期。并且中速增长将成为今后多年的常态。其特征是保证经济增长的平稳和质量,不再盲目追求过快的速度。其次,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定义深刻洞察了中国经济增速回落的深层次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带来了环境污染加剧、社会矛盾增加以及国际压力变大的严峻挑战,意味着旧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经济增速的下滑是必然的。再次,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定义准确描述了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模式。这意味着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已明显不能适应今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一种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的新的协调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应该被建立。中国经济新的发展态势 1.1 经济增长减速的新常态

2001年至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年平均值为10.4%;从2012年初至2014年初,各个季度的GDP增长率都在7%至8%之间,2014年一季度增长7.4%。根据“十二五”规划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只要年均7%的增速就够了。李克强总理做公开经济报告时也指出,如果中国每年要维持新增1000万的就业,中国经济增速只需要7.2%就可

[3]

[2]

[1]以。

1.2宏观调控政策的新常态

宏观政策的三字真言是“保增长、控风险、调结构、促改革”,这意味着宏观政策需要告别过去刺激依赖症。保增长是底线,如果经济增速在7.2%以上的合理区间,不会采取非常规的刺激措施。控风险仍是当前宏观政策的焦点之一。导致中国当前经济增长减速的周期性原因主要来自债务扩张和随后的政策紧缩效应。2008年危机之后中国的强力刺激措施通过债务扩张实现经济的超常反弹,杠杆率上升之后,产能过剩和局部的房地产价格泡沫无以为继,只能通过痛苦的债务紧缩过程实现去产能、去杠杆目标。去产能的典型表现是PPI连续26个月负增长。另外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国家资产负债表》统计,杠杆率上升的具体表现是,2007年中国非金融企业总负债占GDP比重为186%,但2012年这一比重上升至266%。另外,审计署的统计表明,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和地方政府或有债务合计数,2010年是10.7万亿元,2013年6月底是17.9万亿元,两年半时间增加了67%。为控制房地产泡沫风险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中国采纳了缓慢缩减货币供应增速、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等结构性紧缩货币政策;同时加大反腐力度,财政支出增幅也时有放缓。很显然,真正的去杠杆目标未实现之前,时断时续的结构性金融紧缩和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将是常态。1.3结构调整的新常态

中国正从工业大国向服务业强国转型,以第三产业衡量的服务业占GDP比重在2013年已经超过第二产业,达到46.1%。伴随着收入和资本存量的增长,中国正在从投资和出口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经济过渡。从历史经验看,这必将明显提升对服务业的需求,尤其是商贸物流、互联网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另外,中国区域结构将趋向均衡发展的新常态。如京津冀经济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超大城市群等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发展空间。1.4要素供给的新常态

劳动力供给增长放缓;资本形成的增速将随储蓄率有所下降;土地、能源和环境约束加大。经济发展环境出现重大变化,低土地成本、低能源成本和低环境成本的时代已经过去,我国依靠扭曲土地成本、能源成本和环境成本等形成的特殊优势将逐渐消失。全要素生产率难以大幅度提高。一是短时期内技术水平难有大的突破和提高。二是劳动力再配置效应有所减弱。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城镇化过程中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和服务业部门的再配置带来的整体生产率上升,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重要来源,但我国农村可转移劳动力数量出现下降趋势。这些要素供给的新常态决定了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存在下移趋势。

[7]

[6]

[5][4]1.5 改革与完善国家安全治理的新常态

中国在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存在两个不平衡:一是内部不平衡,具体表现为: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以及区域发展不平衡。二是外部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凭借低成本优势扩张贸易和经济增长上升红利吸引海外投资,形成多年国际收支双顺差,由此导致外汇储备积累余额上升到让人眼红的水平;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上升,资源对外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受技术和能源结构限制碳排放量大以及环境污染影响世界气候环境;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体系中中国位于中低端制造业,高技术产品和服务严重依赖国际进口等等。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经济体不断以这些外部不平衡问题对中国发难,比如汇率操纵指控、贸易争端、气候谈判、高技术转让限制等等。这两个内外不平衡是中国社会安全和经济安全的根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规划了到2020年的改革目标和路线图。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笔者认为,从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内部和外部结构优化,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保障国家安全将是中国式“新常态”的重要内容。中国经济“新常态”下面临的机遇

“新常态”绝对不仅仅是经济速度的放缓。在经济速度放缓的背后,中国经济还面临着不同于以往的新机遇。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提出了“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这些机遇包括经济增量的可观,增长动力的多元,经济结构的优化,制度环境的改善等。2.1 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的体量在不断增大。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即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经济总量如此巨大的情况下,很难继续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率。但庞大的经济总量使得中国即使保持7%左右的增长率,每年的经济增量依然十分可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56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比上年增加近5万亿元,这一增量就相当于1994年全年经济总量。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各国GDP数字来看,中国2013年年GDP增量略小于印尼的经济总量,但大于土耳其的经济总量。而据IMF估算,土耳其2012年GDP总量为7882亿美元,排在世界第17位。中国每年的巨大经济增量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和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2 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源于高投资率、出口的快速增长

[9]

[8]以及丰富的人口红利。在经济“新常态”下,传统的经济增长动力都有所弱化,但我们也面临着不同于以往的更为多元的增长动力,包括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消费升级、科技创新等等。这些多元的增长动力会使我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

首先,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投资需求依然强劲。特别是我国正面临新型工业化的机遇,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有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升级。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其次,我国也面临着城镇化转型发展的新机遇。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也会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巨大投资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再次,我国面临消费升级的新机遇。我国目前的社会消费正从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发展型消费方向转变,信息消费、休闲旅游、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的消费比重将大幅上升。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使我国经济增长避免过度依赖出口的外部风险。最后,我国面临科技创新的新机遇。目前,我国科技飞速发展.特别是在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我国的科技水平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科技进步和创新”已成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也给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的动力[10]。

2.3 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

近年来,我国深化改革致力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使得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景更加的稳定。在产业结

构方面,第三产业近年来持续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对吸纳就业、促进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标志着产业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再有,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在2013年增长11.8%,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2.1个百分点。习近平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布了以下相关数据:2014年前三个季度,中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5%,超过了投资;服务业增加值占比46.7%,继续超过第二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分别为12.3%和11.1%,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6%更优。

2.4 中国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很大一部分归功于我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市场经济的发展激发了民营经济[11]。这些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质量更好、结构的活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然而,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政府主导资源配置的体制仍然和市场体制并行,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的不当干预仍然广泛存在。政府对市场的不当干预这种做法导致了“寻租”活动的蔓延,妨碍了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

2013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全会发布的公报首次明确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公报提出,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这意味着接下来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将进一步深入。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放开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用好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围绕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深化市场体制改革方面加快取得突破。并且通过深化改革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经济继续发展提供强大推动力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遇到的挑战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面临着不同以往的新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3.1 经济增速的放缓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经济增速的放缓是目前我国所处的国际和国内环境所决定的,也是“新常态“下经济规律自我作用的结果。但不可否认的是,经济增速的放缓也会带来很大的挑战。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已习惯通过经济的高增长来解决和缓和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问题。这些过去高速增长时期积累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在经济增速放缓后就有可能暴露出来

[13]

[12]。

。例如,经济增速放缓会带来财政收入的大幅回落,这必定会对我国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重大民生问题的财政支出带来巨大的压力。经济增速的放缓也会给我国的就业带来比较严峻的压力等等。能否在经济增速放缓时期妥善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社会稳定。3.2 经济增长动力的转化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是依靠廉价劳动力和高投资以及高出口,是以粗放型增长为特征的。在经济“新常态”下,资源和环境约束的压力以及人口红利的消失都迫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要发生转变,原有的动力正在弱化,新的动力正在形成。目前,我国正在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政府职能体制转变。我国也面临着不同于以往的更为多元的包括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消费升级、科技创新的增长动力。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要从规模红利向制度红利和创新等红利转变。但是从原有的增长动力向新的增长动力进行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必然要面临不可避免的“阵痛”和压力[14]。

在过去的30多年中。传统产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据极为重要地位,为经3.3 产业结构的调整

济高速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很多传统产业如钢铁和水泥等行业占用了大量的资源,而其资源利用效率却比较低下,并且容易造成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加剧了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

[15]

。近几年来我国某些传统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虽然我国一直致力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但进程依然比较缓慢。基于技术创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快速崛起。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持续增加,但其产业总量还无法与传统产业相比,短期内还难以形成像传统支柱产业那么大的拉动力。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传统支柱产业对经济推动力会减弱。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的推动力会增强,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经济增长也必然会面临较大的压力 结束语

中国经济“新常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其最为核心的要义就是利用好减速时期进行最为积极的结构性改革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称之为“减速治理”。从理论上讲经济增长减速是经济体的一次大的“清洁”,熊彼特称为“清洁机制”,即淘汰落后企业,推动创新企业发展。减速治理的核心就是利用“减速”重建新的增长方式和增长机制。”其中包含着全面的市场化改革和现有存量的结构性调整[17]

[16]。

。减速治理的关键仍需要宏微观双重努力。宏观政策上要有足够的定力,容忍经济减速,不要过度消耗政策刺激的资源,宏观政策的重点在于化解金融财政风险。微观则更需加快改革和存量调整,尽快转向高效均衡的增长阶段[18]。

中国经济“新常态”通过适当的微刺激,坚守保增长的底线,促进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释放创新和改革红利,到2020年顺利实现改革目标和十八大双倍增计划的前景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经济工作的重要论述》,http://news.inhuanet.com/politics/2014-02/22/e_126175088htm.2014-2-22. [2] 向松祚.中国经济“新常态”[J].英才,2014(6):78.

[3] 汪文品.上半年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4.4%出口贡献率为负[EB/OL].新华网,2014-7-27.[4] 刘伟.经济“新常态”对宏观调控的新要求[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4(4):8—13. [5] 刘世锦.进入增长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J].中国发展观察,2014(4):18. [6] 张占斌.从战略全局研判中国经济新常态[N].光明日报,2014—10—15(15). [7] 夏锋,杨天英.走向经济新常态的转型与改革[N].经济参考报,2014—11—21(8). [8] 张占斌.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J].中国经济报告,2015(1):22. [9] 姚洋.经济新常态并不意味着低增长[N].中国证券报,2014—09—25(A06).

[10] 安宁.创新成为应对经济新常态挑战的新“处方”[N].证券日报,2014—12—16(A01). [11] 新华网:《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全文)》,http://news.xinhuanet.corn/2014—11/09/e_1113174791.htm,2014-11-9.

[12] 周子勋.以改革新常态护航经济新常态[N].中国经济时报,2014—12—16(1). [13] 裴长洪.为经济新常态培育持久增长动力[N].经济日报,2014—09—02(16). [14] 夏金彪.直面经济新常态下的行业阵痛[N].中国经济时报,2014—09—11(9). [15] 张锐.经济新常态下发展动力的新增长点[J].上海企业,2015(1):21. [16] 高峰.解析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J].当代县域经济,2015(2):19. [17] 王一鸣.全面认识中国经济新常态[J].政策膝望,2014(12):53—54. [18] 马骏.新常态与宏观调控精细化[J].股市动态分析,2014(31):24.

第四篇:形势与政策作业2017

形势与政策作业

谈谈2017年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关键问题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谈谈2017年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关键问题

【摘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仍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大胆探索、勇于实践,通过改革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问题

【关键词】: 经济 社会 实践 改革

一、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顺利推进各方面工作最重要的基础和保证。尽管我国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经济总量已经很大,但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水平还很低,我们必须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去年四季度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稳增长的任务日渐突出,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工作的重点,努力克服国内外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我们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这也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任务。要加快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完善鼓励居民消费政策,积极发展新的消费业态,改善城乡消费环境,鼓励和引导居民消费。同时,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投资仍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在国际金融危机深化的背景下,要保持投资合理增长、着力优化投资结构,促进投资消费良性互动。

二、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今年要继续抓好以下工作:一是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粮食在实现“八连增”之后,面临产量基数高、生产成本高等新形势,继续夺取农业丰收,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农业稍有闪失,就可能影响全局。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二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制造业规模很大,要把增量调整与存量调整结合起来,既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又要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同时,要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三、着力加强以保障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确保实现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目标,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学前教育、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各级各类教育领域。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扎实推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要全面加强人才工作,大力培养造就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青年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社会环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社会进步的牢固基础、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政府工作必须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切实办好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今年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必须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要重点扶持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创新型科技企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加强职业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加快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重要经济社会制度,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初步建成,但尚未实现全覆盖,必须进一步加以完善。

四、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力求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

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经济社会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与财税、金融、土地、户籍、公共服务、收入分配等方面体制机制不健全有很大关系。必须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大的勇气推进改革。今年改革的重点任务:一是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健全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稳步推进地方财政预算、决算公开;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及国债管理制度改革;健全消费税制度;全面深化资源税改革,扩大从价计征范围。深入推进国有控股大型金融机构改革,规范发展小型金融机构,推动实施银行业新监管标准,推进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深化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健全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和退市制度。二是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研究推进铁路、电力等行业改革,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营造各类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环境。三是深化价格改革。稳妥推进电价改革,逐步理顺煤电价格关系,完善成品油价格改革,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合理制定和调整各地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开展碳排放和排污权交易试点。四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工资制度,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的全民共享机制,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促进机会公平,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五是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别,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深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六是加快推进政府改革。有序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第五篇:形势与政策 作业

2012级商学院工商管理李琪120602137

关于十八大的感想

我2012年11月8日,全国各族人民、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下,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于9:00在人民大会堂顺利举行。

我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真正学习领会会议精神是必要的,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首要任务。

这是一次胜利的大会。十八大总结了党的十七大以来5年的工作,回顾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从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出发,科学地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基本经验,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大会全面回顾、总结过去5年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必将有力地指导和激励全党全国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途上,党领导着全国人民一定会赢得新的更大胜利。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青年人中知识较丰富、思想较敏锐的群体。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当代大学生应当有充分的的思想准备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还存在着许许多多无法预知的暗礁险滩,它需要冲锋在前的共产党员能够用自己的聪明智慧率先过礁越险,铺路搭桥;当代大学生更应当明白这样的道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事业。它需要走在时代前列的共产党员能够用坚强的意志披荆斩棘,勇往直前。要更加自觉地实践新时期的标准,在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努力加强党性磨砺和修养,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树立起我们大学生的先进形象。努力使自己成为刻苦钻研、勇于实践、求实创新、奋发成才的模范。我们应该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工作中学习,在书本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将学习作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范围,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文化素质和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世界在不断变化,知识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才能掌握最新的技术和最有效的方法,才能在本职岗位上创造出新的成绩,为祖国献礼。

我深信,只要全党全国人民行动起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就一定能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而我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一员,也将更加努力的做好我自己,实现自身价值。

下载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看法 ——形势与政策作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看法 ——形势与政策作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形势与政策大作业

    生物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生物科学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边沿学科,是社会科技发展的产物。虽然是新兴事物,可是它的出现和存在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将在国家、社会的发展进步......

    形势与政策作业

    试论上海世博会对我国的影响【论文摘要】上海世博会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的综合类世博会,也是历史上国际参展方最多的一届世博会。世博会从筹办开始到正式开放,从......

    形势与政策作业

    简阳市滨江路春节文化活动调查报告 学院: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专业:化工与制药时间: 80 2012年2月15日 申请成绩: 申请理由:本次调查结合简阳市春节期间的文化活动进行,了解了春节......

    形势与政策作业

    说起来应该很简单,一个没有智障而能正常思维的人就会明白,如果当初按既定的方向和道路走得好好的,我们为什么不沿着那条“金光大道”走下去,而偏要改弦易辙去“摸着石头过河”呢......

    形势与政策作业

    习近平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精神有哪些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

    形势与政策作业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2013学年第2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学习小结姓名:莫建斌学号:20134833755 班级:13计类A8成绩:【要点】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家安全战略的思路显现。 全会提出,创......

    形势与政策作业

    试论上海世博会对我国的影响 【论文摘要】上海世博会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的综合类世博会,也是历史上国际参展方最多的一届世博会。世博会从筹办开始到正式开放,......

    形势与政策作业

    形势与政策作业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1105班 学号:304110533韦维 2013年国考——史上最苦金饭碗网友称“史上最苦金饭碗” 2013年国家140多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招录20339人,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