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20:37: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调研报告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当前土地制度基本完善、[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www.xiexiebang.com/)一

站在手,写作无忧!]农户经济基本建立的情况下,建立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农民进入市场的必然选择。如何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成为广大农村工作者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一、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现状和作用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摆上突出位置,进一步加强领导,创新思路,规范引导,高效服务,使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呈现出合作形式多样化、合作领域多元化、合作规模扩大化的发展态势,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区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2个,入会会员达4572户,带动农户26200户,会员户比非会员户年均增收3500多元。

一是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民进入市场方面发挥了桥梁与纽带作用,实现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如在__区司集镇蔬菜产销协会的精心运作下,我区苏湾镇“司集”芹芽畅销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年销售量达1万吨以上,芹芽销售价格每公斤高于本地市场0.3元以上,仅此一项使农民增收300多万元。

二是推动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为农民进行购销服务,传递市场信息,指导农民调什么、种什么;通过进行技术服务,指导农民怎么调、怎么种,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大提高了农业比较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如黄麓葡萄协会统一为会员提供优质葡萄苗,提供种植技术,进行技术培训,打造“黄麓”葡萄品牌,组织人员到九江等地开拓市场,每亩葡萄园效益提高到2500元以上,使黄麓镇的葡萄种植面积突破了1万亩,年产量达2000多万公斤,葡萄成了黄麓镇农业的支柱产业。

三是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把新观念、新品种、新技术送到千家万户,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__区坝镇都督山茶叶产业协会成立后,先后20多次邀请茶叶专家为茶农举办茶叶种植培训班,购买了近千册茶树栽培技术科普书籍,分发给了当地茶农,发放科技明白纸1万多份。对条件困难的茶农还免费送茶苗上门,面授科学种植技术。通过协会的努力,优质高产茶叶在巢南得到了大面积推广,种植总面积达到了12000多亩,带动农户1500户,户均年增收2000多元。

四是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自有品牌的农产品在市场上将难以立足。单家独户的农民不可能去注册品牌,而通过合作组织去创品牌,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难题。目前,全区由协会注册的商标达到9个,获得绿色无公害认证的农产品7个。在品牌效应的带动下,我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五是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水平。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了“龙头企业 农业专业合作组织 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完善了较为科学的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架起了农民与市场、与企业的桥梁。如由安徽槐祥集团领办的巢湖市槐林富硒稻米合作社,为合作社社员提供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生产管理,统一操作规程,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加工收购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实行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双赢”。2005年槐祥集团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带动农户20多万户,亩均增收80多元。以富煌三珍公司牵头的巢湖市渔业协会,依托三珍公司的深加工能力,与养殖户签订了10万亩养殖订单。目前仅水产业上,由龙头企业、水产经销大户、养殖大户牵头成立的渔业协会发展到5家,共有会员500余名。

六是促进了农民收入稳步增长。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行优化产品、标准生产、规模经营,使农民收入得到了稳步增长,真正起到了“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农民”的作用。据统计,2005年全区由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生产、销售的产品产值达5亿多元,实现农户增收6000多万元,人均增收800多元。

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思考和对策

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虽然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组织规模小,运行机制不健全,缺乏资金支持等,这些都需要认真研究解决。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加快发展、提升水平、注重规范”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创新机制,优化环境,真正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成引领农民致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

(一)抓宣传,引导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民自

己的组织。在发展中,一方面要坚持群众自愿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有效形式,进行宣传引导,营造发展氛围。通过宣传发动,要着力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干部思想认识问题。通过宣传发动,使各级党委、政府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摆上重要位置,列入议事日程。二是解决农民思想认识问题。通过宣

传发动,让农民明白,新时期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在确保家庭承包经营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由农民自愿建立的,绝不是“归大堆”、走回头路,解除其各种不应有的顾虑。三是解决如何创办问题。广泛宣传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基础知识,重点加强了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制度原则、管理体系、运作机制的宣传培训,使农民懂得如何创办、如何发展。

(二)抓提速,扩张总量。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组织数量少,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当务之急就是要创新发展思路,加快发展速度,增加组织数量。要坚持从市场需要出发,从农民的要求出发,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在发展重点上,一是围绕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专业合作组织,着力解决产业链脱节、连接关系松散、企业与农户利益关系不直接等问题。二是围绕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多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三是围绕科技兴农,积极推广种子工程,扶持发展各种专业技术协会;四是围绕搞活流通,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组织,解决农民买难卖难问题。在发展形式上,可以由能人牵头兴办,可以由农副产品加工或流通企业牵头兴办,可以由集体经济组织牵头兴办,可以由农技推广部门牵头兴办。在服务内容上,可以是单项,也可以是多项;可以办服务实体,也可以不办服务实体,只要能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就鼓励其发展。

(三)抓规范,提升水平。要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规范,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按照市场经济法则和合作制原则,逐步加以改造,以规范促发展。一是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合作经济组织要建立内部章程,制订财务管理、民主监督、经营决策等规章制度,并通过签订合同、协议、契约等,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各自的行为。二是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正确处理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户的利益分配关系,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通过建立风险基金、合理让利、制定最低保护价、利润返还、预付定金、赊销生产资料等有效方式,积极扶持农民发展生产。三是全面开展清理整顿。对已登记在册的合作组织,全面进行审核。重点是审查登记手续是否完备、程序是否合法、材料是否齐全、档案资料是否完整等,对该完善手续的进行完善手续,该注销的就注销。同时,要求具备条件的专业组织建立党组织,加强党建工作,从而促进合作组织规范、持续、健康发展。

(四)抓服务,优化环境。要牢固树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就是扶持农民”的理念,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制定扶持政策,提高引导和服务水平。一是加强业务指导。对有兴办意愿的农民或单位,指导其建立形式适宜的合作组织;对已经建立的农民合作组织,帮助他们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培养造就一批懂政策、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合作组织领办人队伍。加强人才支持,鼓励各类人才参与和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二是加大资金扶持。各级财政每年都要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加大项目工作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技术转让和技术改造等项目资金。金融部门要积极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信贷服务,择优扶持,不断扩大贷款规模,切实解决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三是优惠税收政策。对为农户提供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或劳务服务所取得的收入,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从事农业机械作业、排灌、植保、家畜配种和疾病防治项目服务以及相关技术培训所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销售自产农产品及通过分等分级、整理包装、加贴品牌商标等简单加工的自产农产品,以优惠价向本组织成员供应农膜、化肥、农药、饲料、种子、种苗、畜禽疫苗等农用生产资料的,免征增值税。四是提供法律和咨询服务。要认真做好政策咨询和法规保障服务工作,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办法,明确其法律地位,简化登记程序,放宽登记条件,做到特事特办,提供方便,为合作组织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作者系__区委常委、办公室主任)

第二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强化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近年来,星子县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现代化水平有明显提高,已基本形成了优质稻种植、生猪养殖、水产、茶果四大优势产业,但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1、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全县确定的四大产业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比重不大,对农业增收贡献率不高。比如庐山云雾茶种植面积仅有0。7万亩,优质稻种植虽然面积大,但效益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许多农民依然停留在“大而全”、“小而全”自给型生产结构模式上,市场参与意识不强;农村土地流转不畅等原因,产业化经营缺乏规模基础;过分强调市场主导作用,必要的政府引导服务未跟进,导致产业定位不明确,走了很多弯路。

2、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一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品质量档次低,技术水平不高,资金短缺,实力不强,导致市场竞争力弱;二是管理水平低。多为家庭式管理,缺乏先进管理理念;三是创品牌意识不强,社会认知度不高。

3、政策扶持力度不大。由于县级财力薄弱,尽管近年来加大了财政对农业产业化工作支持力度,但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4、农业科技供给不足。农业科技供给难以满足农业产业化的需要,农业科技推广与农业生产需求之间存在较为突出的矛盾。先进实用型技术普及率不高和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还不高。农业社会化服务

体系尚待完善。

若要解除上述农业产业化制约因素,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笔者认为应强化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强化政府职能作用

我县农业产业化还处在初级阶段,需要多方给予精心的培育和扶持,尤其是各级政府要为她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在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政府的职能不是干预其经营活动,而是发挥服务职能,在规划、指导、扶持、管理上多下功夫。

1、谋划好农业产业化布局。利用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制订科学地产业发展规划,突出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在此基础上,规范和优化产业布局。做到农业产业与县域经济主导产业、传统产业与优势产业、“一乡一品”、“一村一品”与产业基地的有机的结合,。以发展旅游业引领农业产业,在现已形成的优质稻种植、生猪养殖、水产、茶果四大产业基础上延伸产业链,发展生态观光茶园、休闲垂钓园、农业庄园、农家乐、猪-沼-果生态园,让其相互渗透、相得益彰。

2、建立起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一是建立信息化体系。要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信息网络,将龙头企业、批发市场、中介组织、专业大户和生产基地连接起来,建立信息资源采集、整理分析和定期发布的制度,把国家的产业政策、区域经济政策、国内外农产品供求和价格及新技术等相关信息,及时传递给产业化经营组织,为企业和农户的经营决策提供服务。二是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

逐步建立健全地方农业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农业标准推广保障体系和农业标准监督实施体系。重点抓好无公害生产基地的建设与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认证指导工作。三是建立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县乡镇农业技术服务的桥头堡作用,加强乡镇一级农技服务体系的建设和投入。四是建立农业市场服务体系。除了加强市场硬件环境建设以外,重点在市场信息、市场监管和流通服务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3、制定相关产业扶持政策。认真抓好中央、省、市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围绕各项政策,结合本县实际制定配套措施,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每年财政预算安排一定资金扶持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拓展企业融资渠道,争取银行信贷,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农业产业化建设;采取给予一定资金奖励办法,积极扶持名优品牌创建;对重点龙头企业在税收政策、规费上给予一定的倾斜等。

4、规范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应制订出台不同类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示范章程和合同文本,培训指导经营组织加强内部管理,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减少权益纠纷,从而有利于促进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

5、组织好农业项目建设。用工业的思维谋划农业,实施项目带动,以项目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把农业产业化发展落实在项目上,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完善农业招商机制,举办农业专题招商会,扩大招商领域和范围,加强项目的跟踪、落实、管理与服务。力

争引进2个1000万元以上,1个亿元以上农业项目,做大做优产业企业龙中的龙头。

二、强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纽带作用

要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重点来抓。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尚正处于起步阶段。当前既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依照市场机制运作,又要坚持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政策扶持。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和壮大。做到既不搞包办代替,更不搞行政干预和强迫命令,采取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开展培训与服务、帮助协调有关方面的关系等办法,“扶上马、送一程”,鼓励农民通过自觉的主动行为自下而上地开展互助合作,努力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一是从实际出发,突出主导产业,重点围绕发展优质稻种植、生猪养殖、水产、茶果等优势农产品,认真做好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工作,力争建设好5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好200名农民经纪人。

二是逐步规范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各项制度,按照先发展后规范的原则,打破行业、地域、所有制界限,有计划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组建协会,发展专业合作社。

三是有关部门要继续做好简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登记门槛和落实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措施。

四是切实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指导和服务,总结推广试点的经验及做法,探索合作经济组织在不同经济水平地区的适应

性,逐步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式和运行机制,三、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培育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农业龙头企业上联国内外市场,下联千家万户,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配套服务的功能。因此,要把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环节来抓,按照生产规模和发展需要来规划布局龙头企业。对规模大、起点高、外向型的农副产品加工经营企业,实行政策倾斜,从财力、物力、人力上予以重点扶持,促其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更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要打破门户之见,鼓励支持多层次、多成分、多形式发展龙头企业。

一是抓好生产基地建设。按星府字[2007]38号文件要求,认真建建设好3个1000亩以上九江水梨生产基地,10000亩甜瓜生产基地; 1个1200头母猪原种场和1个年出栏5万头和20个年出栏万头肉猪生产基地;1个年孵化能力800万 的种禽基地;1 个年加工能力80万斤茶叶加工厂; 二是多种形式扶持龙头企业。通过有效整合财政、计划、信贷、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等资金,加大对龙头企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改造及科技成果转化。三是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以标准创品牌,靠品牌拓市场,向品牌要效益。创立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品牌产品。

四、强化农业科技贡献作用。

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要积极加强农业产业化科技服务,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好企校平

台,开展科研项目合作。要重点大力推进“五项创新”。一是大力推进科研创新。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或自办研发机构,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鼓励农技人员创办和领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二是大力推进品种创新。要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创名优品牌和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开展创农业名牌活动;大力引进推广优质新品种,发展名、优、特产品。三是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大力推广立体种植、保护地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标准化生产、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生物工程等新技术,全面提高农业科技集成配套水平。四是大力推进素质创新。要针对重点产业,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培训层次,引导农民自觉接受科技培训。特别要加强农业技术特别是成套农业技术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农户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合作意识、信用意识、质量意识等,使广大农户真正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五是大力推进机制创新,健全完善农业产业化科技服务体系。按照明确职责、分类指导、创新体制的原则,大力培育多元主体、多种成份、多种形式的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推广单位与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横向联合,互动发展,形成推广机构与其他组织互为补充的农牧业科技推广新格局。

第三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县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架起农民走向市场的桥梁

一、发展现状近年来,*县一直把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积极引导,放手发展,围绕全县的特色种植、主导产业和畜牧养殖业发展,建设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截止目前,全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了28个,拥有会员8600名,年服务收入500万元,带动农户2.8万户。从发展模式上看,*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分为四种类型:一是龙头企业带动型。如*县优种猪养殖协会依托三农养殖公司建立,现发展会员18个,带动农户380户,年服务收入60多万元。二是部门领办型。如县养猪产业协会依托县畜牧局,由技术人员、养殖大户组成,现拥有会员150个,年创效益70多万元。三是能人、大户领办型。如王怀志创办的*县星火食用菌研究所,开发了秸秆种菇生产新技术,引进了台白菇新品种,现已发展会员300多个,年服务收入达到20多万元。孟英水创办的杨户食用菌协会,利用机制冷库,开发了冷库反季节生产食用菌新技术,引进金针菇、杏胞菇等新品种,现已带动100余座冷库栽培食用菌,发展会员120多个,年服务收入达到30万元。四是乡村干部领办型。如王西章乡南寺庄村支部书记白振亚牵头创办了王西章冬瓜协会,发展会员300名,带动冬瓜种植6000亩。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当地的农业生产经营中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虽然已经起步,但运作不是太规范,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要求。一是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力不强。目前,现有的28家农民合作组织能带动2.8万农户,仅占全县农村总户数的23,并且年服务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合作组织仅有县养猪协会、优种猪养殖协会和天成梨果协会3家。二是机制不完善,运作不规范。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制度建设不健全,有的即使建立了合作章程和相关制度,也没有得到很好执行,以致于合作组织与会员之间权责不明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如天成梨果协会成立之初就没有制定合作章程,与会员之间是松散型合作关系,收购会员农产品、向会员提供服务也仅限于一纸协议,没能从制度上保证合作组织规范发展。三是服务功能不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刚成立时多注重于引进品种和技术服务,对生产物资供应、产品加工、储藏、销售等产前、产后系列化服务不到位。如县梨果产业协会依托县梨果产业集团创办,梨果产业集团倒闭后,由于没有龙头企业依托,现仅向会员提供一些农资、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在产品加工、销售服务方面还是一条短腿。四是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盈利性组织归工商局管理,非盈利性组织归民政局管理,业务主管部门也经常插手管理。由于缺乏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出现了“谁都管理,谁都管不好”的问题。另外,有些乡镇、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认识不到位,组织引导力度不大;一些农户思想不解放,总认为只有“官办”的组织靠得住,对农民合作组织缺乏信任,不敢依靠。

三、下步工作措施

在加入WTO的大背景下,在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越来越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组成或者加盟各种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共同抗抵御市场风险,促进农民增收,已成为当前农民奔小康的必然选择。目前,农民有自发组织起来共抗风险的愿望,企业有组织农民同享利益的冲动,关键是需要县乡政府因势利导,稳步推进。

1、提高认识,加强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要树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民的观念,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新世纪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措施来抓,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最有效的手段来抓,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切入点来抓,切实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引导,重点抓一批章程比较规范,制度比较完善,机构比较健全,利益机制比较紧密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典型,充分发挥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

2、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新生事物,需要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要尽快研究制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政策措施,积极给予支持和扶持,特别是在资金、税收、信贷、经营等方面给予支持和照顾。比如财政部门可以考虑安排一定的启动资金;工商、民政部门要明确登记办法,完善有关手续和程序,赋予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独立的合法地位;政府相关部门要相互协调、搞好服务,真正形成合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健康发展。

3、坚持原则,稳步推进。一是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在发展农民新型合作组织过程中,政府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到既要推动而不强迫,扶持而不干预,参与而不包办,献

第四篇:关于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市场化发展的调研

关于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市场化发展的调研报告

我国的农合组织起步于解放初期,包括人民公社时期的生产队、改革开放以后的农业协会,都具有农合组织的性质。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县的农合组织也取得了较大发展,并呈现出一些独有的特点。为进一步加快我县农合组织发展速度,现对我县的农合组织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

一、农合组织发展基本情况

我县农合组织发展自2000年左右起步,起初是农民自发组织,形成了农合组织的雏形。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后,我县进一步加大了宣传引导力度,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各类农合组织XXX家,入社成员1.9万人,辐射带动农户

6.5万户。

二、合作社数量众多的原因

我县有行政村XXX个,按现行数据,每村约有农合组织XXX家,农合组织的大量发展除了党委、政府的大力引导以外,还有以下几点原因:

1、准入门槛较低。根据相关规定,有5名成员、1万元注册资金,并有相应的章程、组织机构和住所,就可以到工商部门申请注册农合组织。

2、有利于提升形象,对接客户。合作社可以提升自身形象,改变以农户身份进入市场后业务难谈、订单难拿的现象。

3、可以享受国家扶持政策。国家在产业发展、财政转移支

付、金融低息贷款等方面有很多扶持农合组织发展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对农合组织出售的农产品实行免税政策,激发了农民积极性。

三、农合组织的运行现状

1、部分农合组织切实发挥了带动产业发展、农民致富的作用。涌现出XXX、XXX、XXX等省级示范社X家、市级示范社XX家。

2、存在农合组织多而不精的现象。我县农合组织虽然数量不少,但真正发挥作用的却不多,很多合作社仅是为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谋取自身利益。

3、管理体制不顺。农工部、农业局、供销社、工商局等机构对农合组织都有管理职权,但都没有全权管理权,影响了农合组织的健康发展。

4、农合组织大都没有按照《合作社法》运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组织机构和决策机制方面。按《合作社法》规定,农合组织应由理事长、理事、执行监事或监事会、成员组成,并且组织事务决议按照一人一票的方式,由成员集体投票决定。而现行的农合组织大都没有监事,组织事务决议由理事会或仅由理事长一人决定。利润分配方面。按《合作社法》规定,农合组织年终利润应按照交易量比例返还农户(返还总量不得超过利润的60%),并按照出资额的比例返还成员。而现行的农合组织大多没有利润分配机制,合作社和农户之间仅是简单的买卖关系。

农合组织不按《合作社法》运营的现状,主要是由于《合作社法》和现实情况部分脱节造成的。首先,农合组织多由农民注

册成立,很难按照《合作社法》的规定,设立专职工作人员从事生产、经营以外的工作。其次,一般情况下,组织带头人、出资人享有组织事务决策权。农合组织的带头人、出资人是种植大户、出资大户,这造成了一人一票的决策机制极难推行。最后,组织带头人、农业科技工作者、市场开拓者等人员在农合组织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但《合作社法》中却没有制定相应的利润分配条款,必然导致规定的利润分分配办法无法推行。

四、农合组织应走市场化的发展道路

国家倡导成立的合作社,更多的带有公益组织性质,颁布实施的《合作社法》也片面的强调了成员利益,这势必造成农合组织脱离法律条文独自运行。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公司是市场的主体,而农合组织也应该走市场化的发展道路,由公益性的农合组织向兼具合作社职能的农业公司对接演变。

1月13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今年的1号文件,提出了“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各类农业公司”的要求。赵勇副书记也多次在调研工作中指出,要“大力发展各类农业公司,带动广大农民群众致富”。

农业公司相对农合组织有以下几点优势:

1、组织机构和分配方式更加科学。现代公司大多由股东、和工作人员组成,分配采用按股分配和按劳分配相结合的方式。这套模式是经多年实践检验的,可操作性最强的组织机构模式,公司模式的推行会改变农合组织决策慢、分配不合理的现象,使组织运转更加标准化和科学化。

2、更有利于提高出资人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利益是调动积极

性的最有效方式。农业公司中,要取得更多的收益,必须依靠更加积极、努力的工作,使公司取得更多的效益才能实现。

3、更有利于农户利益的增加。农业公司工作人员积极性的提高会代来企业业务数量和质量的提高,从而为农户提供更高品质的农资产品、农技服务,也会增加农产品的收购量,提高农户的综合收益。

4、更有利于带动产业发展。以蔬菜产业为例,我县现有蔬菜类农合组织XXX家,蔬菜播种面积XXX万亩,平均每个合作社的辐射面积仅为XXX亩,规模效益难以充分发挥。并且部分农合组织由村“两委”组建,性质决定了其主要为本村服务的特点。再加上《合作社法》中“入社资源、退社自由”的规定,致使农合组织很难发展壮大。而农业公司不受上述因素制约,并且可以采用现代化的资本运作方式扩大自身规模,扩大辐射面积,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提质、升级,切实发挥我县蔬菜产业的规模效应。我县现在虽没有农业公司,但XXX、XXX等农合组织已经是在农业公司的框架下运行。鉴于上级部门尚未出台农业公司的相关规定,建议在以后的农合组织扶持工作当中,引导农合组织向市场化方向发展,并整合项目资金,集中力量扶持、建设一批辐射面积大、带动能力强的大型合作组织,带动农业产业提档、升级。

第五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典型发言

发展合作组织 建设现代农业

积极探索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依安县新兴惠民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

(2009年2月)

2008年以来,我们顺应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着眼打破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经营模式,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原则,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组织架构,组建了新兴惠民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共吸收农民45户,整合土地6800亩,吸纳股金45万元。2008年,合作社实现收益330万元,人均纯收入1.2万元,争取国投1000万元农机合作社项目1个。合作社在整合土地、人力、物力、资金等生产要素方面,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发挥出不可替代作用。

一、着眼打破制约发展因素,催生出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 我们新兴乡爱民村有耕地2.68万亩、人口2780人,人均耕地不足10亩。一直以来,小家小户分散经营形成的“小而全”和种“花花田”的生产经营模式,使农田水利建设受到严重阻碍,先进的农业机械和农业科技难以推广应用,导致劳动生产率低、土地产出率低、资源利用率低、比较效益低;农户对市场反应不灵敏,生产经营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缺乏市场竞争力,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农业增产难、农民增收难。全村每亩土地纯收入一般在200元左右,人均纯收入一般只有2000元左右,属于典型的贫困村。如何加快发展,是摆在全村面前的一道难题。一是顺应趋势。2008年,县委规划并启动了百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我村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瑞雪糖业公司召开的大机械秋整地现场会,在新兴乡现场示 范德国和美国产150马力大机械整地,深松达到30公分,彻底打破了犁底层,使村民们开阔了眼界,启发了思路。村委会一班人和一些有头脑的村民进行了讨论和反思,一致认为,要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必须彻底打破分散的生产经营模式,必须把土地、人力、物力和资金等生产要素整合起来,走合作经营的路子。二是争取支持。我们把这些不成熟的想法向乡里作了汇报,得到了乡党委、政府的认可和大力支持。在县农委、供销社等部门帮助下,很快就完成了理事会和监事会组建、合作社章程制定等项工作。2008年1月10日,惠民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在县工商局注册登记,正式宣告成立,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采取股份合作制,以100元为一股(每人最多不能超过200股),吸纳农户入股,社员土地以转包经营权的方式流转到合作社。三是统一村民思想。为了尽快让群众接受这一新鲜事物,乡党委、政府在组织村干部和村民外出学习考察的基础上,召开了专题研讨会、村民座谈会,研讨组建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行性;积极给广大群众算效益对比账,让他们看到组建合作社的好处;积极宣传上级支持合作组织建设的政策、措施,充分调动起了农户参与合作社建设的积极性。合作社第一批就吸纳13户农民入股,合作社的凝聚力和影响力逐渐显现。

二、立足科学民主管理,合作社运行活力与潜力不断释放 农业专业合作社引领社员共同致富的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加强合作社管理、提升运行水平是关键。我们积极借鉴河北省元子河村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经验,通过制定规范的章程,对合作社的性质、合作原则、管理方式、分配机制,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并在运行中严格执行,确保各项制度机制落到实处。一是建立民主管 理机制。合作社的社员大会为最高决策机构,实行票决制,重大决策必须经过三分之二以上社员同意,保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日常事务实行理事长负责制,社员大会选举出带动能力强、威信较高的社员为理事长;由理事长提名、社员大会选举产生了3名理事,协助理事长处理理事会相关事宜;合作社内设农业生产组、农机作业组、养殖组和施工建设组4个生产作业小组,组长由理事长负责聘任,分别负责组织、指导各组的生产经营活动。同时,组建了4人组成的监事会,负责对合作社内部监督;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乡经管站的业务监督和社员的民主监督,确保合作社依法规范有序运行,社员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二是规范生产经营。合作社积极借鉴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每个生产作业组都制定了详细的生产计划,编制出科学的生产流程图,使每一个生产环节都一目了然,便于组织生产经营。三是科学确定分配方式。合作社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按股分红与按劳取酬相结合的分配方式,理事会、监事会人员属于义务服务,不享受任何薪酬待遇;各生产组组长按照市场价确定工资,按劳计酬,多劳多得;合作社收益按股分红,年末统一进行结算;同时,在合作社结余中提取部分建立公益基金,用于帮助困难家庭解决就医就学问题、改善村容环境等。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合作社步入健康快速发展轨道。

三、坚持现代农业生产标准,合作社经营效益不断提升 合作社全面实施四区轮作,融入到全县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之中,努力发挥合作社在整合资源、组织生产、争取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一是推动了土地规模经营。通过社员土地入股、承租本村土地、外出租赁土地等方式,共经营土地6800亩,全部实现四区轮作、规模经营,共落实甜菜2100亩、马铃薯1250亩、大豆1700 亩,玉米及杂粮等作物1750亩。二是达到了节本增效。合作社采取向上争一块、社员筹一块、银行贷一块等方式,筹集资金100多万元,保证了秋整地、备春耕生产所需。通过统一购进了种子、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节省成本50多万元。合作社的经营和发展,使农机、农艺有效结合,良种、良法广泛应用,解放了一大批劳动力,推动了农户分工分业,实现内转外输。为让这部分人有业可就、有钱可赚,一方面通过积极发展养殖业,吸纳劳动力就地转移。全年养殖5000只大鹅、30头奶牛吸纳10名以上劳动力就业,养殖获得效益15万元。另一方面通过积极提供就业信息、开辟就业渠道、寻找就业岗位、搞好维权服务,推动200多名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新增效益200多万元。三是提升了农业生产水平。合作社积极争取水利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专项资金扶持,打机电井3眼,上农业机械配套农机具5套,有效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瑞雪、奈伦两大龙头企业达成协议,租用企业大型机械,实行甜菜、马铃薯种植、中耕、起收的全程机械化作业,费用年终统一结算。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土地产出率,增加了农民的收益。

新兴惠民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不但在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也为全县发展现代农业趟出了一条新路,目前,已经带动全县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63个。虽然合作社建设取得了点滴成效,但各方面都刚刚起步,机制和运作方式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我们有决心通过理事会、监事会和全体社员的共同努力,进一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使更多的农民实现共同富裕做出我们应有的努力。

下载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简报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简报 第五期 大足县农业局农经科 二〇〇九年三月九日 【本 期 要 目】 ●农业部、中国银监会:要从五个方面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支持 ● 重庆:大力开......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档案工作调研分析

    2002年以来**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异军突起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起来,成为农业产品深加工,产业化和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的重要经济载体和力量,经几年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初具规......

    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基本情况从XXXX年我县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诞生,截止目前全县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XXX个。其中市级示范性合作社X个:XX农畜产品购销专业......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经营基础上,以农民为主体,自愿联合,民主管理,为谋求共同利益开展专业合作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伴随着农村改革发展产生的新生事物,它的......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调研报告

    强化监管力度 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自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新型的经济组织发展迅速,为高效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推进农村经济建设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推进农村经济建设 安陆市木梓乡陶文娟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各地兴起,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各种专业合作组织逐渐成为经济建设的储备力量。为加......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着力推进农民致富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着力推进农民致富 丰城市地处江西省中部,总面积为2845平方公里,人口130万,其中农业人口97万,辖31个乡镇(街办)。全市耕地面积132.93万亩,林地119.54万亩,牧草地......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__推进农村经济建设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农村经济建设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各地兴起,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各种专业合作组织逐渐成为经济建设的储备力量。为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建设,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