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组工干部要有良好心态
做合格组工干部要保持良好心态
办公室崔喜乐
“三个一流”建设活动作为今年市、县组织部的创新举措,对组工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唯一目的就是要组工干部内外兼修、标本兼治,练硬功、树形象。纵观“三个一流”提出的“为什么、干什么、比什么”,归根结底就是要我们保持良好心态,正确对待组织,对待工作,对待自己。一是保持“知足”的心态,进了组织部要经受住“考验”。中组部李源潮曾提过:组工干部“有功劳的时候不伸手,有苦劳的时候不计较,有疲劳的时候不抱怨”。十年前,我国家分配到中滩乡工作,在科技站干过科技工作,在乡级扬水站也干过水利工作、在计划办搞过妇女工作,后来又通过乡内考试、考核当上了综合办秘书,才开始与组工干部打上交道。第一印象就是组织部的人来的早、回的晚,节假日也有人在加班。当时想想可能是偶遇,现在想来确 1
实如此。真正接触组织工作是2008年我在科协借调时候,又借到科学发展观办公室开始的。面对夜以继日的繁重工作和同事朋友的猜测、质疑,但我能始终保持一颗不骄、不躁的平和心态,从头到尾做好自己担负的每一份重任。到组织部为了什么?在我看来,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时刻保持健康的心态很重要。生活上要知足、学习上要知不足、工作上要不知足。要始终倍加珍惜到组织部来工作、学习、锻炼的好机遇,把到组织部来工作作为一种崇高的荣誉,学习优秀组工干部王彦生、杜洪英的可贵品质,忠诚于党的组工事业,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困,不为权所动,不为欲所伤,经受住名利、地位、荣誉考验,全身心投入到组工事业中去。如果非要说“进了组织部为了什么”?那么我可以清楚地说是为了“提”和“拔”,提拔的“提”,提拔的“拔”。提就是要“提”神静气、提质增效,让思想得到解放,并达到一种厚积,而且已经切身体会到这一点;拔就是要锻造一种“拔”云见日的党性情怀和四两“拔”
千斤的组工理念,让个人修养和党性得到升华,让亲民为民成为一种常态。
二是保持“进取”的心态,在组织部要经受住“磨练”。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还有舍身求法的人,……”虽然我进组织部时间不长,而且大部分年龄比我小,但我觉得我们当中不乏有这样的人,而且很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新时期组织工作出现了许多新课题、新延伸和拓展,也有新的机遇和挑战,“三个一流”是标杆也是指针,是鞭策也是督促。作为一名组工干部,要坚决摒弃“进了组织部,年年有进步”的错误思想,始终保持进取的心态,不唯资历、只求上进,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扎实的工作、一流的工作业绩来对待工作。虽说在组织部我们没干了什么,但是只要我们找准工作定位,保持“干劲”、真心“干事”、用心“干事”,勤学深研、务实创新、严于律己,科学工作、务实创新,一定会取得让自己惊喜,让他人刮目的优异成绩。
三是保持“乐观”的心态,和人家比要经受住“历练”。爱因斯坦说过:“真正的快乐是对生活的乐观,对工作的愉快,对事业的兴奋”。组织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程序严格,显性成绩少,幕后成绩多,和人家比什么?总而言之就是比的一种心态,谁心态好了,位置摆正了,工作才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在组织部工作意味着,长期没有节假日,不能照顾家人,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尤其是今年,正值集中换届之年、建党90周年、全面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关键一年,没有一种敢于吃苦、能打硬仗的精神,没有一种任劳任怨、乐于奉献的心态,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因此,要保持快乐心态,以快乐的心态对待,把工作当乐趣,工作才会有思路、有激情、有干劲、有活力、有成效,才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互动局面。
第二篇:组工干部要有
组工干部要有“五子”精神——学习王彦生同志先进事迹
有感
“太行之子,组工楷模” 王彦生同志离开我们了,但他崇高的品格、高尚的情操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既是干部成长道路上坚实的铺路石,又是党性原则、组织原则的优秀守门员,更是洁身自爱、清正廉洁的模范标兵。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五子”精神。作为一名新时期的组织工作者,应该深入学习,发扬光大,争当一名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的组工干部。
一是“钉子”精神。王彦生同志一生笃学,钻研业务像“钉子”一样善挤善钻,锲而不舍,且勤于调研,笔耕不缀。他嗜书如命,办公室、客厅、休息室到处都堆着书。刚推行电脑办公自动化时,他身先士卒,带头学,带头懂。为了学习电脑知识,他自己花钱从市里买回一台二手电脑及教材,挤出时间刻苦钻研,很快便成为一名熟练操手。他的“钉子”精神,组工干部应大力学习。一要磨利“钉子”。钉子要发挥好作用,自身的素材是关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提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做到勤学、真学、善学。二要选准路子。“钉子”只有钉准了该钉的位置,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否则,作用不大或毫无意义。因此,在学习内容上要紧跟时代步伐,结合岗位需要,既要广涉,又要精取。三要用好“锤子”。“钉子”离开了锤子,很难发挥作用。学习没有动力,也难以持之以恒。因而要自加压力,变压力为动力,变动力为活力,才能收到好的学习效果。
二是“金子”精神。王彦生同志的一生,像“金子”那样闪亮发光。他敬业爱岗,勤奋工作,业绩突出;严于律已,高标做事,低调做人,是一名让党放心、干部信任、人民满意的组织部长。他用宝贵的生命诠释了对事业的忠诚。组工干部要认真学习他的“金子”精神。一要热爱事业。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思想,牢记宗旨,务实为民;二要珍惜岗位。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岗位,倍加珍惜党的信任,倍加珍惜人民的重托,踏实做好本职。三要发光发热。要努力做好每项工作,积极进取,多创亮点,以一流的业绩回报党和人民,使自己有限的生命释放出无限的光芒。
三是“梯子”精神。王彦生同志淡泊名利,两次主动辞让提职机会,在本职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党和人民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他的“梯子”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组工干部是输送人才的梯子,自身的职责、行业的要求就是要服务他人,成就他人,为干部的成长铺路、搭桥、造梯。要甘于清贫,乐于奉献,耐住寂寞,守实防线。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上要经常与他人相比较,在职务升迁和生活待遇上不要和服务对象相并论。要不断加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改造,努力把自己炼造成为一架选料上乘、坚固耐用的优质“梯子”。四是“筛子”精神。王彦生同志坚持党性原则,严守组织纪律,在选人用人上像“筛子”一样严密把关,符合条件的大胆使用,不符合条件的一个不用。他的行为“让开拓者无忧,让实干者无悔,让公正者无畏,让谏言者无虑”。他履职部长11年所推荐提拔的数百名干部,没有一人“带病上岗”,实现了选拔任用干部的零过错、零责任。组工干部要深入学习他的“筛子”精神,要知人善任,任人唯贤,贤才必举;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庸人不用,在用人问题上真正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放松,严格按要求把好每道关口,像“筛子”那样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劣取优,切实选准用好干部。
五是“镜子”精神。王彦生同志是一面镜子,无论是对待事业、对待人生,还是对待责任、对待原则,他都为我们组工干部立好了标杆,树好了旗帜,做好了榜样。组工干部是管党员、管干部、管人才的干部,工作的性质和身份的特殊,必然会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自身素质的高低和自律要求的严松决定着自身形象的优劣。因而组工干部要经常擦亮自身“镜子”,照好自身“影子”,树好自身典范,要自觉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权、慎欲、慎微、慎独,自觉遵守纪律制度,严自律,炼身心,修正果,以突出的人格魅力衬视出自身的优秀形象。
第三篇:组工干部怎样树立良好的心态
组工干部怎样树立良好的心态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陕西省委党校哲学研究部张洪春教授讲到“心理调试,是一个人应对竞争、成就事业、获得幸福的重要保证。”组工干部作为“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的作风和形象。因此,组工干部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坦然之心面对一切困难,压而不垮。首先树立远大理想,“梦想大小决定成就高低”,作为组工干部,要有抱负、有理想、有冲劲,既要树立远大理想,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拟定目标。制定了目标之后,最重要的就是执行,不能做行动的矮子,对于组工干部来说,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执行力,对于领导交办的工作,要及时、尽心、尽力的去完成,在工作八小时之外的空闲之余,积极学习上级方针政策,领会文件精神,注意搜集资料,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做事业上的有心人。要做到有理想而不轻狂,有抱负而不张扬,踏踏实实地走稳每一步,在纷扰复杂的境况中使自己的心境沉静下来。其次练就平民心态,在名利、欲望、诱惑面前,让自己的心态归依大地,植根人民。平凡而不奢求,感恩而不忘本,要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人生观、价值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实践,尊重群众的主人翁地位,从而真正的服务群众。名利是把双刃剑,可能成为人前进的动力,也可能成为毁掉自己的枷锁,练就平民心态,让自己的心在复杂的矛盾中泰然处之,坦荡为之,正确对待名利,合理控制欲望,不让欲望吞噬做人的本质,要时常扪心三问,学会自省,做到知足感恩。最后保持平常心态,能以淡然之心、平常之心静对职务升迁、个人得失,树立阳光、积极的心态,正确对待组织的培养、任用和提拔,对于组织的提拔和重用,我们不应该沾沾自喜,而更多的是感到一份责任,一副担子,把它作为是对我们工作的鼓励;对于一时没有提拔,我们也不能悲观失望,产生抱怨情绪,应该要找到自己不足和差距,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把它当做进一步做好工作的动力。马云曾说过:“今天是残酷的,明天更残酷,后天是美好的。”但大多数人都死在了明天晚上,人生漫漫,我们要走多少步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呢?有些人走了一千步就放弃了,也许成功就在一千零一步的阶梯上,最重要的是坚持,对待进退流转,要有平常心态,学会自我调节,在平时注意积累知识,提高工作能力,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第四篇:组工干部三种心态
年轻组工干部要保持“三种心态”
网友:远眺大山
李源潮部长指出,组工干部要作党性最强的干部。作为一名年轻组工干部,要在能力上有危机感、工作上有责任感、名利上有满足感,潜心学习、用心工作、安心生活,才能在工作中有勇气有底气,有冲劲有干劲,才能以实际行动诠释组工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深刻含义。
一是学习上要始终保持一种“空杯心态”。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有政治上的坚定,行动上的自觉。古人云:“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李源潮部长说,学习是一个人党性的重要来源,一个党性很强的干部一定是爱学习的干部。作为一名年轻组工干部,自己接受党性教育较少,党性锻炼时间较短,更需要始终保持一种“空杯心态”,怀着一颗虔诚的求知之心,脚踏实地地学习、思考和积累,对待每一件事情、每一项工作,都要以从零开始的心态重新学习积累,真正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一种思想境界、生活状态、工作责任和精神追求,通过学习不断否定自我、超越自我、提升自我,努力把每一次会议,每一次调研,每一项工作,领导的每一次讲话,每一次谈心都作为学习的好机会,汲取营养,力争自己经历过每一天、每一件事之后都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获。
二是工作上要始终保持一种“复命心态”。责任是组工干部讲党性的根本要求。李源潮部长指出,组工干部讲党性,要勇于担当、勇于任事,对工作高度负责。一个人的工作做得好不好,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有没有责任感,是否一如既往坚持履行自己的责任。组织工作政策性、原则性都很强,来不得半点虚假,无论是什么岗位、承担什么责任,都要牢固树立“岗位就是生命”的观念,时刻把责任放在心上,始终保持一种“复命心态”,全身心投入工作,不做虚功,不图虚名,充满激情、积极主动,多一些“真功实招”,少一些“花拳绣腿”,不论事情大小、工作难易,都要勇于复命、敢于担当,事竞一流。要敢于“自找苦吃”,从平常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用心琢磨,用心负责,用心做事,把简单的工作做得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得不平凡,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成长。
三是生活上要始终保持一种“知足心态”。知足常乐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更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冰心老人祖居有一幅对联:“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对于我们组工干部来说,对待工作我们不能安于现状,对待生活则一定要知足常乐。要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经常清理思路,清除杂念,清醒头脑,知道自己追求什么,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始终保持一种知足心态,找准个人坐标,明确奋斗目标,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牢记“忠诚、务实、谦和、本色”的要求,不断自我加压,倍加努力学习,倍加勤奋工作,倍加严于律己,在组织部这座大熔炉里面百炼成钢,在干与学中体会光荣、收获快乐,做到有功劳的时候不伸手,有苦劳的时候不计较,有疲劳的时候不抱怨。
第五篇:组工干部要有“人梯”精神
组工干部要有“人梯”精神
人是要有一种精神的。组工干部的精神就是甘当人梯、乐于奉献的精神。一是要做奉献的人梯。“身在组织部,天天尽义务。”这是由组织部门的工作性质决定的。一年到头,大小工作,通常是一件接着一件,一项连着一项,忙起来时节假日不休息,加班加点是常事。若没有甘于吃苦、甘于奉献、甘为人梯、甘于寂寞的精神,是不可能有动力、有韧性做好工作的。二是要做坦然的人梯。组工干部位于特殊的职业岗位,本身就是为别人的成长铺路搭桥。要有一种为干部的进步感到高兴,为别人的成绩感到自豪的心态。千万不要眼红,更不要心里不平衡,这样肯定做不好人梯。作为组工干部,政治上进步的快和慢、“助人”与“助己”其实是辨证统一的。专心工作、安心工作,埋头苦干、求真务实,甘为人梯、助人为乐,这样既能树形象,又能出成绩,既让领导信任,更得群众信赖。如果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很容易造成工作的毛躁甚至是失误,反而影响了正常的成长和进步。三是要做严谨的人梯。组织工作无小事,小到一个通知、一次谈话,落实得不好都会影响工作效果甚至影响组织部门的形象。作为组工干部,要认识到,每个人分工不同,我们承担的工作虽然细小、平凡,但也是组织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我们要克服“大事做不好、小事又不做”的现象,不敷衍,不偷懒,不应付,坚持以严谨细致的作风、以饱满的热情做好每一项工作。
把组工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过硬队伍,是胡锦涛总书记对组工干部的殷切希望和要求。我们每一位组工干部,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能力,发挥表率作用,做好甘于奉献的人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