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切实加强审计监督 促进领导干部更好地履行经济责任
刘家义:切实加强审计监督 促进领导干部更好地履行经济责任刘家义(审计署审计长)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认真贯彻执行《规定》,不断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对于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健全完善责任制、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促进反腐倡廉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深化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干部管理和监督,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这一战略任务。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就是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把党的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干部管理和监督制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内监督制约机制。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建立,把组织监督、纪检监督和审计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为监督和考核干部提供了重要依据,使党内监督制度更加完善,监督手段更加有效。
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干部管理监督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党的十六大提出,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人财物管理和使用的监督,发挥司法机关和行政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要研究制定经济责任审计办法,先行试点,逐步推行。温家宝总理强调,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应该成为一项制度,这也是对国家负责、对干部爱护的一种体现。199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以下简称两个《暂行规定》),标志着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项监督制度全面推开。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将经济责任审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全国目前有97%的省(自治区、直辖市)、93%的市(地、州、盟)和91%的县(市、区、旗),设立了由纪检、组织、审计、监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部门组成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各级审计机关每年投入经济责任审计的力量占40%以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在干部管理和监督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据统计,1998年以来,审计机关对41万多名领导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各级党委、干部管理、纪检监察部门参考审计结果,依法依规依纪对4%的人员给予免职、降职、撤职和其他处分。同时,一大批正确履行经济责任、工作实绩突出的领导干部,因审计结果反映较好而受到肯定、表扬和提拔使用。
二、深化经济责任审计,是促进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经济责任审计以促进领导干部推动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科学发展为目标,以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和尽责情况为重点,以财政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为基础,对领导干部进行审计和评价。实行经济责任审计,特别是对重点部门、关键领域和重点企业领导干部的经济行为进行监督,一方面有利于给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客观准确的信息,反映经济运行的真实情况,促进制定和实施科学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可以客观评价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促进领导干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依法行使权力、有效履行职责。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看,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对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领导干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思考、规划和部署经济工作,避免“越位”、“缺位”和“错位”,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经过多年的发展,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逐步得到深化。在检查财政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的同时,更加关注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地区、部门和单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守有关经
济法律法规、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经济工作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制定和执行重大经济决策情况;遵守有关廉政规定情况等。为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预防、揭示和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审计机关坚持把查处问题与促进整改、完善制度、加强管理相结合,坚持用制度化建设促使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依法经营,并针对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据统计,1998年以来,通过经济责任审计,查出由领导干部直接责任造成的违规违纪和损失浪费问题金额684亿多元,向各级党政领导提交各类报告和信息40多万篇。
三、深化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的重要措施。从近年来揭露出的腐败案件看,一些领导干部违法乱纪问题大量发生在经济领域,特别是在融资贷款、土地批租、项目审批、工程发包、国企产权股权转让等方面搞权钱交易。综合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都与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的少数领导干部没有正确行使权力、认真履行职责有关,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出对这些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不力,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经济责任审计作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促进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引导领导干部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严肃财经法纪,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1998年以来,经济责任审计查出领导干部以权谋私、失职渎职、贪污受贿及侵吞国有资产等个人经济问题金额20多亿元,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7200人。
《规定》的颁布实施,就是要适应反腐倡廉斗争的新形势,按照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职能作用,促使各级领导干部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同时,通过深入分析违法违纪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查找制度上和管理上的漏洞,着眼防范,强化监督,健全制度,促进更好地从机制上、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四、《规定》的颁布施行,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制度、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济责任审计是伴随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尚无先例可循,其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到1999年,审计机关以承包经营兑现公证审计、厂长经理离任审计为核心,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尝试和初步探索,为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阶段是1999年至2006年,两个《暂行规定》颁布后,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审计普遍开展,县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审计范围不断扩大,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的审计全面开展,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发展的关键时期。第三阶段是2006年到现在,经济责任审计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地厅级及以下党政领导干部审计得到广泛开展,省部长审计试点范围不断扩大并有序推进,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审计进一步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在制度机制、技术方法、效果效能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规定》在总结经济责任审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明确了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政工作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以及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法定代表人都是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界定了领导干部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规范了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内容、评价、报告和结果运用等方面。《规定》完善了经济责任审计法规制度,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奠定了基础,必将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各级审计机关要认真学习、大力宣传、深刻领会《规定》的精神实质,扎扎实实地贯彻执行,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国有资产管理等部门紧密协作配合,深入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不仅要着力发现问题、揭示问题,关注制度、机制性问题,关注普遍性、苗头性问题,关注民生及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问题,更要积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加强干部管理和监督、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中的“免疫系统”功能。
第二篇: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报告
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报告
202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本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扣目标任务,不断提升经济政策执行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恪尽职守,廉洁自律,顺利的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就2021年就职经济责任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单位基本情况
xx镇地处xx县西北部,东隔xx江与xx县为邻,南与xx、xx两乡接壤,西与xx相接,北与xx相邻,全镇幅员面积xxx平方千米,主要有山地、平地和坡地三类地形,耕地面积xxx亩,2021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xxxx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xxxx元,粮食总产稳定在xxx万公斤左右。距县城xx公里,境内有xxx、xxxx、xx等景区景点,辖xx个行政村、xxx个村民小组,全镇总户数xxx户,人口xxx人,有汉、傈僳、彝、藏等x个民族,现有基层党组织xx个,党员xxx人。2021年,党政机关共有编制数xx人,实有xx人,其中正科级x人,副科级x人。
(二)个人任职情况
经组织任命,本人于xxxx年xx月起任xx镇镇长,主持镇人民政府全面工作。任职以来,在镇党委领导下,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各项会议精神,狠抓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时刻不忘历史使命,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以铁的纪律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坚持勤政廉洁,务求实效,立足我镇实际情况,积极调整原来的发展思路,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大趋势,确定了新的发展定位。实际工作中,紧紧围绕这一发展定位,充分发挥班子的集体智慧和力量,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现了全镇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履行经济责任情况
(一)经济政策执行权
2021年xx镇坚定不移的执行县党委政府经济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任职以来全镇经济社会取得了较好发展,全镇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一是坚决执行上级疫情防控的总体要求,解决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双边矛盾。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按照疫情发展形势,因时因势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全面规范有序开展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持续做好各级各类学校复学防控,做到常态化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进行,2021年实现了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xxx万元,同比增长x%;农民人均纯收入xxxx元,同比增长xx%;粮食总产稳定在xxx万公斤左右。二是坚决执行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总体要求,圆满完成脱贫任务。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脱贫退出”574”标准、巩固提升X条要求,扎实开展”百日总攻、百日提升、百日巩固”行动,结合遍访入户工作,全力补齐住房、医疗、教育、饮水短板,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及省、市脱贫绩效考核,全镇全面消除绝对贫困人口。三是坚决执行爱国卫生
”7个专项行动”,全面提升人居环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提升人居环境,扎实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促进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加快构建生态xx。建立X座公厕档案和X份户厕档案,2021年投入资金X万元,实施户厕改造X座;投入资金X万元,结合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投资X万余元,在全镇xx个村委会、xx街面、市场新建X座洗手设施;投资X万元,完成覆盖98个村民小组的1054座污水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实施投资X万元的新华垃圾处理厂改造提升项目,建成覆盖山区片的X个小型垃圾焚烧炉,购置挂桶式垃圾车X辆、小型清粪清垃圾车X辆、X吨洒水车1辆,累计发放垃圾桶X余个,废污收集桶X个。不断提升全镇生态环境,让群众享有更多的绿色福利、生态福祉。
(二)经济决策权
自就职以来,本人不断加强对重大经济项目的决策、执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决策、执行。争取交通项目资金5119万元,实施完成xx、xx村主道、xx村道,xx村山区主道等道路建设项目;实施完成xx村道、xx村道修复项目;积极与公路部门对接,完成国道xx段二级路改造项目和沿江观景台建设及绿化;正在实施投资676万元的XX村主道建设项目;二是XXX、XXX等项目决策、执行。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协调工作,年内征地1234亩,拆迁房屋xx栋、迁移坟墓xx座、征占鱼塘xxx个,发放征地拆迁补偿款xxxx余万元,有xxx个本地群众在项目区务工。自xx工程全面开工建设以来,目前已有xx个工作面开工,年内完成xx亿元投资建设;三是恢复重建重大经济项目决策、执行。争取恢复重建资金6161万元,全面完成xx、xx、xx等村农田恢复重建项目;实施完成xx、xx、xx村应急避难场所(暨活动场所);实施完成xxx、xx、xx村3个村应急避难通道(暨村道建设);实施完成XX沿江护堤,xx、xx、xx等沟渠及机耕路建设项目;2021年xx镇各重大事项得到正确的决策、有力的执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推动了我镇经济的发展,造福了全镇百姓。
(三)经济管理权
上任以来,一直抓好财政财务管理和经济风险两条经济管理的”把手”,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的规定,积极推进预算工作,认真开展绩效管理,合理安排资金。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理财,为全镇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好了应有的资金保障,经济管理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加强资金、资产的管理和财务数据的整理、汇报,发挥货币资金核算、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职能。二是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统筹合理的调度资金,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三是建章立制、科学调度、严格审批,保证专款专用、实报实销,保证资金使用取得实效。
(四)经济监督权
为保障镇政府各项工作正常开展,保证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任职以来,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形成了”群众监督、干部监督、动态监督”的监督机制,切实加强了资金的监管工作。一是公开透明财政资金、公开项目招投标等,加大宣传进一步提升了我镇群众监督。二是加强群众财务监督。以镇财政所为工作重心,引导村级财务监督委员会发挥监督职能,健全乡镇理财机制,加大对村级财政补助资金的监督管理,形成村组干部与镇干部相互监督的财政监督制定。三是驻村工作队不定期下乡,深入各村委会、各村组核查各村资金项目使用建设情况,各村组干部亦到镇财政所查看镇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形成良好的动态闭合监督机制。
(五)廉洁从政情况
2021年在镇党委正确领导和领导班子的支持下,团结带领全镇干部职工,始终牢记职责,尽心尽力,勤奋工作,真抓实干,较好地完成了上级党委政府及各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较好的履行了岗位职责和党风廉政职责。一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充分认识学习宣传执行反腐倡廉制度的重要意义,始终注重党性锻炼和德操修养,坚持政治学习,注重自我改造,经常性学习上级廉政建设相关文件以及党纪法规,廉政建设、反腐倡廉相关规定。时刻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告诫自己,鞭策、激励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履行好”一岗双责”,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县实施办法,坚决贯彻执行作风建设相关规定、财经制度、资金使用、公务用车管理规定等要求,积极打造清廉政府。二是高度重视推进全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和下村等日常工作宣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相关规定,充分利用反面教材警示教育,随时随地敲响警钟,从防微杜渐的常态化提醒,到纪委监察、监督常态化开展,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真正在思想上筑牢防线,预防腐败发生。
(六)接受巡察、审计、督查的整改情况
2021年,我镇接受了xxxx项目审计、村组干部离任审计、xx县委第xx巡察等,对项目审计、离任审计、县委巡察提出问题逐项梳理,认真制定整改方案,带领干部职工认真进行整改。目前,要立行立改的已立行立改,一些整改工作正在进行当中,整改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下一步将加大整改力度,将项目审计、村级干部离任审计、县委巡察等提出的问题不折不扣整改到位。
三、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xx镇2021年各项经济事项正常,xxx项目施工引发的污染、房屋震损正在排查化解当中,尚有任期内尚未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正在逐步解决当中。
四、个人有关事项报告
(一)本人工资及各类奖金、津贴、补贴等共计xx万元,没有因从事讲学、写作、咨询、审稿、书画等劳务所得。
(二)本人办公用房xx个平米,未配备公务用车;
无护照、未出国出境;无职务消费;未配备秘书;未在社会组织、企业兼职。(三)妻子在xx县xx公司上班,未担任领导职务;
儿子大学读书。配偶及子女未办理企业及参与经商情况。(四)本人名下有xx县xxx小区商品房一套,面积298平方米。
第三篇: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述职报告的主要内容
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述职报告的主要
内容
一、任职情况及任职单位的基本情况;
二、任职期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本单位工作和事业科学发展情况;
三、任职期间贯彻落实经济法律法规、党和国家有关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包括采取的主要措施以及取得的成交等;
四、任职期间重大经济决策情况,包括重大经济决策的数量、决策背景、程序和效果;
五、任职期间所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情况以及遵守有关财经法规情况;
六、任职期间所在单位内部控制和管理情况,包括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业务管理,以及对下属单位或者直接分管部门的监督管理情况、以及审计整改情况等;
七、被审计领导干部个人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遵守廉洁从政规定情况。
第四篇: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工作业绩审计的内容浅谈
随着现代审计科学理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对领导干部任期履行经济责任业绩审计越来越成为经济责任审计领域一个必不可少的课题。开展业绩审计,不仅有利于从更广阔的领域探寻科学、全面评价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有效途径,而且有利于完善干部监督“问责”机制,使国家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得以更有效的发挥。本文从四个方面就县(市)区级领导干部履行
经济责任业绩审计的内容谈谈粗浅的认识,以求教于同仁。
一、对领导干部任期履行经济责任工作业绩审计从领导干部经济工作目标实现程度及工作的效率性层面来考察。一是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比如把上级党委、政府业务主管部门、财政等有关部门下达的工作目标与实际完成情况对比分析,审计核实与被审计领导干部任期职责、经济目标或职能任务相关的目标完成情况。主要审查的效率性目标有:任期各年财政收入总量、构成情况及与上年对比增减情况;完成地方财政收入预算情况及与上年对比增减情况;完成财政支出预算及与上年对比增减情况;政府负债变动等经济指标与上年对比增减幅度。二是民生投入产出效果。重点审计“三农”、教育、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公益事业、社会事业的投入产出效果。审计的主要财政经济指标有:任期内财政占gdp的比重、地方财政收入完成额及增长幅度、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农业投入及增长幅度、教育投入及增长幅度、科技三项费用投入及增长幅度、财政供养人员增减变动及占同期财政支出的比重、政府负债变动等7类效率业绩考核指标。
二、对领导干部任期履行经济责任工作业绩审计从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国家重要经济政策层面来考察。看领导干部在履行职责执行国家重要经济政策中是否落实“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关注民生等重要思想。在组织政府财政财务收支、事业发展中执行落实“收支两条线”,财税政策,产业政策,国家投资、土地管理政策等情况;县(市)区委书记、县(市)长在任职期间为改善民生、发展经济出台的地方经济政策,如,资金投向、环保、社会保障、招商引资、新农村建设等;县(市)区领导干部组织财政收支规模、政府性基金规模(包括社保、支农资金)、企业改制(企业破产终结程度)、招商引资(项目)等内容都是业绩审计必不可少的内容。对领导干部在执行《预算法》和税收政策执行中做的主要工作经验应给予总结,同时对执行中薄弱环节出现的主要问题给予重点关注,如地方政府预算收入不实、专款拨付使用调度不当影响事业资金发展进程;变相地方保护(截留改变税种);地方政府建设项目(水利、治污)资金到位迟缓而影响工程进度和效率等。审计分析要把纠正问题的主要途径作为重点,以达到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规范政府行为的目的。
三、从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及效果来考察领导干部业绩水平。关注县(市)区委书记任职期间在管理当地财政经济、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政府投资设施项目建设等重要事项的决策及效果。从县(市)区政府决策立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审计入手,着重看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参与重点建设项目的立项、土地管理及审批等方面的决策是否遵循科学、民主原则和符合法定程序;经决策的重大事项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何,对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什么影响;“三农”、医疗卫生等民生项目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等。有无弄虚作假、以权谋私的“虚假政绩”;有无建设项目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浪费等;在财政预算编制、调整、执行、财政资金的归集、使用等财政工作各环节建立集体决策制度情况等。从有关审计或调查县(市)区重点建设项目情况看,重点建设项目重点从项目立项、计划审批、招投标、建设项目内控制度(决策管理制度、审批权限、执行国家招投标制度、合同制、项目法人制、资本金制度、监理制、审计制度等)10个方面开展审计调查,并对完工项目预期效益情况进行了测评。重点建设项目重点关注由于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擅自改变项目资金用途而使用建设项目未能按期竣工而影响预期效益的情况,向上级领导部门提出加大对专项资金违纪问题责任追究制度和项目管理制度,对项目配套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确保基本建设项目投入的审计建议。
四、从领导干部在管理经济工作、建立服务性政府、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发挥的作用上考察领导干部业绩。着重三个方面:一是与监督管理职责相关的财政财务管理制度及监督机制落实情况(包括部门领导干部财务管理分工责任制、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公示制)。如,预算执行、预算收入征管(税收征管、规费收入和罚没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和支出控制、国库集中收付改革、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收支两条线”、税务票证管理、财政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制度建立情况。二是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三是本地区(单位)廉政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注意总结县市区长、书记任期内,积极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本级预算单位
财务集中核算、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的好经验。
第五篇: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摘要: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末实施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以来,已有十多年的历程。在此期间,离任审计从探寻、摸索阶段,逐步走向完善与成熟。但在离任审计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针对当前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加强和规范这一项新的审计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离任审计;廉政建设;经济责任 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概述
1.1 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作用
干部离任审计是指在各级领导干部任期届满,或者在其任期内提升、调任、免职、辞职、退休时对其在任期内经费收支管理、业务管理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承担的责任进行的权威认定。
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是经济责任审计中的一种形式,经济责任审计包括定期审计、任期审计、重点审计和离任审计四种形式,其中以定期审计、任期审计为基础,以离任审计为重点,未经审计不得解除离任干部的经济责任。离任审计为进一步客观、公正评价和使用干部提供了重要依据,符合当前的官员选拔和任免制度,同时也拓宽了干部监督、考核的渠道。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完善干部管理机制。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考核任用干部的重要参考条件之一,可以有效地防止跑官、要官和买官、卖官的问题,还可以体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管理思想。可以最大可能地消除经济指标中的泡沫成分,防止“数字出官、官出数字”不良现象的恶性循环,有利于加强干部监督管理,正确评价和使用干部。
(2)规范干部行为,促进廉政建设。离任审计立足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落脚点在于查明个人经济责任,既对事又对人,而且审计涉及领导干部任职期间一般较长,往往能够发现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不易发现的问题,有利于揭露和惩治腐败分子。另外,离任审计着眼于防范,健全了监督制约机制,有利于发现财务管理漏洞,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了廉政建设。
(3)核实了家底,客观公正地鉴定前后任的经营业绩。离任审计立足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一方面能够摸清家底,有利于继任者了解接任单位的真实情况,明确工作思路,缩短适应期,尽快进入角色;另一方面由于明确了离任者的经济责任,事实上也就划清了前后任的责任,有利于工作的交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
(4)促进领导干部遵守财经法规法纪,依法管理经济,避免和减少因决策失误带来的经济损失。
1.2 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内容
(1)任职期间经营目标和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经营目标和各项指标完成情况是领导人任期内各项成果的最终体现。审计时,主要审查企业上级单位及本企业制订的经营目标是否完成,重点检查成本、利润等经济责任目标完成情况,用以评价企业领导的工作业绩。
(2)任职期间经营活动的合法性。依法经营是企事业单位和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审计时,主要审查有无违反国家财经法规、挪用公款、贪污受贿、挥霍钱财、偷税漏税等损害国家、企业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问题。
(3)单位负责人在任期间廉洁自律情况。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是对领导干部的最基本要求。推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它对于推进以法治国、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干部管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审计的主要审查负责人有无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行为。
(4)内控制度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严格的内控制度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调查了解企业内控制度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有助于评价离任领导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现状。审计重点是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建立健全,资金结算、财务预算、财务决算、各项费用审批制度等执行情况。有无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的现象。
(5)审计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资产的保值、增值,是企业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管理要求,因此它作为评价经营管理者的一项指标。以所有者权益价值为依据,运用资产收益率、总成本费用率等指标,对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进行审计,以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6)重大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主要审查离任负责人在职期间所作重大经营决策是否正确。是否有经济效益,是否存在重大经营决策失误。通过审计评价离任负责人的领导水平、分析预见能力。
(7)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确认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是评价领导人任期经营业绩的前提和基础。审计时,主要审查确认资产、负债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看账务是否相符,债权、债务的发生和偿还增减变动是否真实、合法,有无纠纷和遗留问题,任职期间新增债权、债务是否正常。
(8)负责人离任时工作移交问题。单位负责人离任时必须办理移交手续,以利于单位各项工作的连续性、完整性,避免因工作间断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也有利于分清前后任的责任。
1.3 单位负责人离任审计的方法
(1)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相结合。现场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到被审计单位现场进行实地检查,它能够直接检查会计资料的真实性,评价其经营活动的合规性、安全性和效益性,同时可以直接查访有关的人和事,较易发现问题,找出隐患,并可以在此基础上,对查出的错误和弊端,提出整改方案和措施。但现场审计在时间上是滞后的,在形式上是不连续的,在对象上是单一的、独立的。同时受审计人数和审计成本的制约,监督的范围和频率也有很大局限性。而开展非现场审计能够弥补现场审计在监督范围和频度上的不足,使审计监督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在实施现场审计之前,先通过非现场审计所掌握的资料,对审计单位的经营情况进行事先的了解和分析,将有助于提高现场审计的针对性和工作效率。因此,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结合,能够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2)离任审计与任中审计相结合。离任审计属于事后审计,它不能对企业经营过程发生的问题及时进行监督,不能有效防止因决策失误或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只能做事后评价。任中审计可以对被审计单位负责人进行全程监控,及时查找经营过程存在的问题,从源头上堵塞漏洞并提出改进意见,减少损失;增强领导干部审计的工作量,缩短离任审计时间,提高离任审计的时效性。因此,离任审计与任中审计应结合进行。
(3)审计与鉴证相结合。在监督领导干部经济行为和经营业绩的同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资产盈亏、财务管理状况进行鉴证。
(4)帐内审计与账外审计相结合。审计前首先听取离任者述职报告,听取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对离任者在职期间工作介绍。了解离任者在职期间单位取得的经营业绩,存在的问题,确定审计重点。要做到账内账外一起查。并以外调、函调、询问等形式,将查账与调查结合起来。对重大问题和疑点较多的问题,要仔细查证,并取得确凿的证据。同时还应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清离任者应承担的责任。领导干部离任审计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
(1)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法律依据不够充分。当前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还没有专门的国家立法,该项工作的开展在各地还属于各自为政状态。依据的只是地方规章制度。严格来说,并不具法律效力。因此,当前开展的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仍处于审计法规依据不充分的状况,执法力度显然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
(2)审计主体不明确,审计客体不清楚的现象依然存在。由于缺乏统一的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法规,在各地开展离任经济审计时,对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有不同的规定。
(3)审计方法不科学的现象依然严重。主要表现在把审计范围定得过宽,面面俱到,这样不仅没有突出离任审计的重点,而且影响审计工作质量,容易使离任审计流于形式。因为领导干部任期一般都在数年以上,审计部门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一次性对几年来的财政财务收支、资产负债损益及基建项目等各项内容实行全方位审计的难度较大,审计工作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4)审计工作程序紊乱。很难保证审计效果。由于是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其审计客体大多数由组织人事部门确定。审计部门处于被动局面,对审计时间、审计力量的安排不能按正常审计项目进行,很容易在审计程序上出现差错。这样往往造成离任审计时间拖得过长,审计结果滞后,达不到离任审计应有的效果。3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工作的对策
(1)加大离任审计工作的宣传力度,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选配好离任审计人员,作到专人、专门组织和临时组织相结合,是作好离任审计工作的基础。要重视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每年除安排重点集中的审计业务培训外,还要尽可能的多组织实地审计,使理论和实际更好更快地结合在一起。离任审计是对一个单位最重要的几个要素——人、财、物等运用过程及结果的综合评价,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因此,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有能够发现问题的慧心,还要求审计人员要有对政治高度敏感的责任心,要有坚持原则,不畏权势的恒心,更要有相信组织,相信领导,坚持正义必胜的信心。
(2)处理好先离后审与先审后离的关系,是作好离任审计工作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总的原则是坚持任前审计,先审后离或一审计二离任三使用,这是干部考核及选拔任用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程序,也是离任审计评价活动的一项重要基本原则。
(3)处理好日常审计和离任审计的关系,是做好离任审计工作的关键。由于离任审计区间长,难度大,工作量也大,为了更好的完成离任审计任务,有必要把离任审计和日常的审计活动结合起来,作到资源共享,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尤其是对于那些任职时间很长的离任领导,更是要充分利用日常审计过程中积累的财务信息和资料。这样,在离任审计时就可以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对平时容易出问题的地方进行重点审计。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加强离任审计的权威性,使离任审计真正成为干部使用和干部监督的重要依据,这是搞好离任审计工作的最终日的。要切实做到这一点,就要进一步加大审计结果的运用和对违法违纪行为的追究力度。首先必须建立一整套系统内部控制制度,赋予审计人员更大的权限;其次审计部门要将干部离任审计结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别报送同级党组、行政领导,把处理结果记入干部的廉政档案,组织部门将审计结果归人干部实绩考核记录;第三、对于违法违纪资金和各种不合理开支等问题,除限期整改外,计财部门应根据监察部门的意见从其月拨经费中直接扣除;第四、开展离任审计的后续审计工作。对于在离任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处理意见,监察部门应通过后续审计检验审计结果,监督部门领导认真整改,切实执行审计处理意见。
财政部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财政部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规范其行使财政职能和财政财务管理、资产管理行为,正确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促进领导干部勤政廉政,正确履行职责,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干部管理、监督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财政部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是指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发生晋升、调任、转任、免职、辞职等离任情况时,对其任期经济责任进行的审计。
任期经济责任,是指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对其所在部门、单位管理的财政资金的收入、分配和使用,以及单位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等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分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
直接责任,是指领导干部对其任职期间内的下列行为应当负有的责任:
(一)直接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的行为;
(二)授意、指使、强令、纵容、包庇下属人员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的行为;
(三)失职、渎职的行为;
(四)其他违反国家财经纪律的行为。
领导责任,是指领导干部对其所在的部门或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业务活动应当负有的直接责任以外的领导和管理责任。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领导干部,是指部机关、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负有财政财务收支及资产管理责任的司处级领导干部,部属事业单位负主要责任的领导干部和负有财政财务收支及资产管理责任的主要领导干部。重点审计部属事业单位负主要责任的领导干部和负有财政财务收支及资产管理责任的主要领导干部。
第四条 离任审计实行先审计后离任,特殊情况可先离任后审计。
领导干部离任前一年内,已由监督检查局进行过内部监督检查,其后未发生实名举报情况的,可以免于离任审计。
第五条 离任审计工作由人事教育司负责,监督检查局、机关纪委等部门有关人员参加。实施离任审计时,抽调有关业务人员,组成离任审计小组,必要时可以聘请有关社会中介机构人员参加。
第六条 离任审计主要是对如下内容进行审计:
领导干部在本职位任职期间单位资产、负债、损益、所有者权益的真实性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贯彻执行国家重要经济政策情况;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有无个人违反决策程序或决策造成重大损失情况;个人遵守有关廉政规定情况等与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相关的内容。
第七条 离任审计程序
(一)立项及组织。对需要进行离任审计的领导干部,由人事教育司提出离任审计工作任务,报部党组批准后实施,并成立离任审计小组。离任审计小组根据确定的工作任务,制定具体的审计方案和审计项目计划,报人事教育司批准后实施。
(二)审计通知。离任审计小组应在实施审计工作3日前,向被审计的领导干部所在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同时抄送驻部监察局和被审计的领导干部本人。
审计通知书的内容包括:审计的范围、内容、方式和时间;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配合检查工作的具体要求;审计小组组长及成员名单;审计纪律要求。
(三)现场审计。离任审计小组查阅有关文件、会计记录、账表、凭证等资料,向有关单位和人员调查取证,核实有关情况。
(四)确认事实。离任审计小组实施审计事项结束后,应形成书面审计报告,送达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征求意见。被审计领导干部接到审计报告后,应于5日内将本人的书面意见随同审计报告送交离任审计小组。逾期不反馈书面意见的,视为同意审计报告。被审计领导干部对审计报告提出异议的,离任审计小组应当进一步核审、取证。对其提出的合理意见应予采纳。
(五)审计报告和审计结论。离任审计小组征求被审计领导干部意见后,应形成正式的审计报告,同被审计领导干部反馈的书面意见一并报送人事教育司。
人事教育司会同监督检查局、机关纪委共同审定审计报告,对审计事项和被审计领导干部作出评价及审计结论。审计结论中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财政、财务收支规定的行为,要依法提出处理建议。审计报告和审计结论抄送驻部监察局。
第八条 离任审计要求
(一)审计通知书送达后,被审计的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应当按照离任审计小组的要求,积极配合离任审计小组的工作,及时如实地提供有关材料,并于审计工作开始后5日内将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和执行廉政规定情况的报告送交离任审计小组。
(二)离任审计小组和审计人员按照规定实施审计时,有权要求被审计单位及领导干部提供预算、预算执行情况、决算、财务报告,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有权检查与被审计人员有关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有权就审计事项的有关问题向相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并取得有效证明材料。
(三)离任审计小组组长对审计工作质量负责,对离任审计小组成员的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并对有关事项进行必要的审查和复核。离任审计小组在实施审计过程中,遇到重大问题,应及时向人事教育司请示汇报。
(四)审计人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办理审计事项,应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遵守审计回避制度有关规定,并负有保密的义务。
(五)离任审计小组通过审计,发现被审计领导干部负有经济责任问题的,应查清其相关问题,并分清其应当负有的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
第九条 人事教育司应当将离任审计结论,作为对被审计领导干部的晋升、调任、转任、免职、辞职等提出审查处理意见及业绩考核的参考依据,并归入干部考核档案。离任审计结束后,人事教育司应根据审计结论与被审计领导干部进行谈话,通报审计情况。
第十条 对领导干部涉嫌违纪的,要按照干部监督管理权限分别移送驻部监察局、机关纪委调查处理;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一条 本规定由人事教育司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00年《财政部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2007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