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威县经济开发区发言材料
以决战决胜的姿态
打造全省一流省级经济开发区
(2011年8月2日)
威县经济开发区
河北省威县经济开发区起步于2006年,但一直发展不快,入驻企业不多。2009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赶先进位”的目标,威县坚持以大县思维、市场化思维,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大手笔、大气魄、大动作推进开发区建设,快速完善了开发区功能,夯实了产业基础。2009年以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9亿元,利用外资3140万美元,入区工业项目104个,其中省级重点项目11个,市级重点项目18个。2010年,开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53亿元,实现全部财政收入1.07亿元。2011年1-6月份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全部财政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109%。2011年2月,升格省级经济开发区,为威县发展迎来了新机遇、新契机和新希望。
一、高标准规划建设,提升开发区承载力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威县经济开发区将继续坚持按照“做大做强、做靓做美、宜居宜业”的理念,积极破解瓶颈问题,完善功能、提升品位,进一步提升承载力、辐射 1
力和带动力。一方面,坚持规划引领,提升品位形象。2009年以来,威县按照打造冀中南一流经济开发区的标准和要求,与上海同济、北京清华等一流规划设计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高起点规划,编制了总规、控详规和道路、供电、供热、燃气、排水、水系、绿系、高速连接线景观等专项规划,实现了规划全覆盖。今后工作中,我们将强化各项规划的刚性和龙头地位,严格按照规划推进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使经济开发区建设沿着科学、规范的方向健康、高效发展。另一方面,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承载能力。2009年以来,累计投资10.5亿元,实施了路网、污水处理厂、110千伏变电站等重点工程,建成了5纵12横的17条、总长48.1公里的道路,基础设施得到完善。为把开发区倾力打造成产城融合、宜居宜业、包容增长的新城区,我们将根据项目落户和企业发展需要,按照市场化经营理念,创新融资渠道、制定优惠政策,加快建设完善路网、水系、供热、金水河景观带等重大基础设施,提升开发区的功能和承载力,为企业、客商和工人打造优越的生产生活环境。
二、大力度推进开放招商,提升开发区支撑力
产业是经济开发区躯体内的血液。针对开发区产业基础薄弱的实际,自2009年4月份以来,连续开展了三次“百日招商”活动,今年又实施“招大引强年”。招商工作中,坚持全党招商、全民招商和大力度奖惩,以招商引资论英雄,把干部群众的兴奋点引导到招商引资上来;根据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特点和规律,出台了用工保障、权益保护、融资平台等政策,打造了吸引客商的核心竞争力;探索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环境招商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渠道。两年来,用于招商引资方面的的奖励资金近400万元、经费近2000万元,开放招商取得丰硕成果。引进了投资5亿元万事利纺织服装、投资37亿元的东方纸业、投资30亿元的艾德公司LED新能源产品和LED新能源研究院、投资16亿元的香港百达通集团年产50万吨防爆紧固件等一大批战略性项目,形成了纺织服装、电子光伏、装备制造、医药化工四大支柱产业,特别是电子光伏产业从零基础上实现异军突起,使开发区产业力量不断壮大、层次不断提升,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持久的动力。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省级经济开发区平台作用,继续把开放招商作为“天字号”工程,以招商引资促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带产业发展。一是突出招大引强。继续强化“招大引强”地位,深入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产业转移的趋势、特点和规律,充分发挥已经形成的竞争优势和良好态势,以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基础为依托,主动对接“三个地区”(京、津、石)和“四个三角”(长三角、珠三角、黄三角、渤三角),承接更多优质项目,并实现由引进企业向集中做强产业的转变。二是紧抓项目建设。面对威县招商引资取的丰硕成果,对项目实行分类管理,扎实开展“三个一批”:
扩能增效一批,加大对现有企业扶持力度,扩规模、调结构、转方式,助推产业优化升级;投产达效一批,加快在建项目建设力度,破解各种难题,确保每年都有一批项目投产达效;新开工建设一批,按照“资金到位、项目落地”的标准,创造条件尽早开工,为开发区发展注入新活力。三是保证项目质量。始终坚持“宁可留白,不留遗憾”的原则,对正在洽谈中的项目,认真开展企业规模、占地面积、员工人数、上年纳税、产品市场、企业法人品格和获得荣誉“六个必考察”,掌握投资商的底数;对即将进入建设阶段的项目,严格开展产业政策、投资强度、财政纳税、环境影响、节能降耗等“五项评估”,以高质量的项目促进产业的科学、持续、健康发展。
三、多举措创优环境,提升开发区吸引力
发展环境是开发区的生命。2009年以来,威县经济开发区理顺了园区管理机制,对入区项目实行一套班子帮办、一条龙服务、一套档案监管;引入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模式,创造性制定了《招商引资工作流程》和《招商项目引进、审批、建设工作快速推进机制》;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和招商项目服务督办中心,通过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等制度,将工业项目审批时限压缩50%以上。通过制度机制的完善创新,推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造了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下一步,我们将瞄准打造“河北省一流园区”的目标,不断
推动开发区发展环境晋档升级,发挥园区的承载、孵化和支撑作用,并以此为平台聚集更多优质项目。一是加强管理队伍建设。管理队伍作风的优与劣、素质的高与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发展环境的好坏。围绕加强开发区管理队伍建设,我们将争得领导支持,在全县范围内筛选精兵强将充实管理队伍,打造一支作风优良、素质过硬、业务精通、纪律严明的服务和管理团队。二是积极推行人性化管理。企业是开发区经济发展的主体。我们将树立“一切为了企业,为了企业一切”的思想,以企业和投资者满意为基本标准,正确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找准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投资者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寓优质服务于规范管理之中,将管理企业的过程变为真心实意帮助企业、扶持企业、壮大企业的过程。三是全力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我们将建立“面对面、点对点”联系企业制度,对重点企业开展帮办、代办等“保姆式”服务,特别是针对企业运营和项目建设中遇到的资金、用工等难题,千方百计协调解决,保证在开发区企业经营和项目建设的“零干扰、零障碍”。同时,通过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打造威县经济开发区的金字名片,从而将对外开放不断引向深入、推向前进。
第二篇:烟台经济开发区发言材料
全省经济开发区 工 作 会 议 材 料
实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战略
努力建设创新型现代化靓丽文明的滨海新城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1年2月21日)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198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全国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现管辖面积228平方公里,总人口40万人。2010年,完成GDP791亿元,工业总产值2450亿元,进出口总额286.7亿美元、其中出口159.3亿美元,财政总收入10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0亿元。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万元GDP能耗、水耗持续下降,通过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验收,被评为“全省节能工作先进集体”和“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单位”。投资环境综合评价连续四年位居国家级开发区第六位。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抢抓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战略全面实施的重大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提升经济开发区发展水平的意见》,牢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工业化为基础,以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为总方向,做高做强制造业、做亮做优服务业,提升东部、完善中部、拓展西部,打造城市经济结构清晰合理、产业结构高端强劲、城市个性鲜明朝气的创新型、现代化、靓丽文明的滨海新城。按照这一思路,我们将通过今后五年的努力,全区经济总
—1—
量再翻一番,到2015年,GDP达到1500亿元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80亿元,在科学发展中迈出新的更大步伐。
一、坚持把对外开放作为第一要务的核心,把资本运营放到与招商引资同等重要的位置,继续强化投资在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对外开放是第一要务的核心和发展的生命线,我们将进一步强化驻外招商力量、落实招商责任,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招商引资,全面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质量和效益。一是着力抓好重大项目引进。力争每隔几年就能引进一个龙头型、基地型战略投资项目,同时,抓好龙头企业增资扩张,并依托现有产业优势抓好核心配套项目引进。二是进一步拓展招商领域。像抓工业项目招商一样重视服务业招商,重点抓好现代物流、软件开发、服务外包以及大型商贸和商业地产项目引进,力求有更大突破。三是以更大的力度抓好企业上市。前段我们出台了鼓励企业上市的意见,加快推动企业上市步伐。在已有2家公司上市的基础上,今后5年力争区内上市企业达到10家以上,并支持有条件企业在境外上市。同时,规划建设上市企业园区,促进企业在区内持续发展。
二、坚持做高做强制造业,倾力培育骨干企业和优势产业,着力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加快产业链向两端延伸,构建具有强大支撑力的现代工业体系。今后一个时期,要把“高”和“强”作为我区制造业发展的重点和核心。所谓“高”,就是加快向高端环节延伸;所谓“强”,就是增强制造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一方面,继续把骨干企业培育放在突出发展的位置,全力以赴抓好—2 —
龙头企业的扩张,加快形成强劲的千亿龙头和百亿群体。另一方面,依托现有产业优势抓好企业总部及研发、销售中心的引进建设,强化已有千亿、百亿企业的研发和销售,推动产业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着力抓好中央企业、国内外500强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三个引进”,加快国家级研发中心、国家实验室、院士和博士后工作站“三个建设”,提升开发区的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把生物医药、新材料、新光电作为“十二五”重点培育的战略性产业推进,打好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目前,三大新兴产业都已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潜力。生物医药产业,主要抓好生物医药园建设,充分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的牌子,打造尖端生物医药研制及产业化基地。新材料产业,重点是加快万华MDI一体化建设,力争“十二五”末形成又一千亿级产业集群。新光电产业,将着力打造以睿创微纳为核心的半导体光电产业园,尽快建成新的支柱产业。
三、坚持做亮做优服务业,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突破高端服务业,着力提升消费性服务业,努力打造结构清晰合理的城市经济格局。我区良好的制造业基础,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而服务业本身也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增长点。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入手,加快推进形成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一是优先发展以现代物流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依托烟台“双港”优势和烟台综合物流园、保税港区西区等平台,抓好大型物流企业引进,构建适应主导产业发展的现代物流体系,进一步做大生产性服务业。二是着力突破以软件开发、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等为重点的高端服务业,加大对重点软件企业的扶持力度,快速
—3—
形成规模优势;以清华启迪科技园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展对外招商,力争“十二五”末软件企业由现在的120家增加到300家以上。三是快速提升以旅游、高档酒店和大型商贸设施为重点的消费性服务业,年内启动八角城市副中心建设,喜来登酒店、天马栈桥等投入运营,东方夏威夷、环球嘉年华项目开工建设,努力推动消费性服务业繁荣发展。
四、坚持以城市现代化理念为指导,更加突出规划引领,加快基础设施外延,强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努力打造个性鲜明朝气的滨海新城。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进一步强化规划先行的理念和城市规划的刚性、权威性,继续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设计机构的交流合作,坚持把城市规划与城市经营、经济建设一体化推进,力求用高水平规划控制和引领建设。按照“城市绿化园艺化、农村绿化庄园化、荒山绿化工程化、结合绿化抓亮化”的思路,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彰显自身特色。立足构建面向未来的城市发展大框架,科学布局城乡一体的重大基础设施,构筑高层次的城市功能体系。随着基础设施的延伸和项目推进,为加快城乡一体化提供坚实基础,初步规划到2012年底前,东区14个城中村全部完成改造任务;西区73个城郊村未来5年内逐步改造搬迁,实现农民居住楼房化、管理社区化、保障市民化,让全区人民共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成果。
总之,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落实好才省长的讲话精神,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和文明富庶新烟台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4 —
第三篇:邹平经济开发区发言材料(最终版)
全省经济开发区
工作会议材料
实施二次创业加快转型超越
全力打造一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邹平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1年2月21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汇报一下邹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工作情况和工作打算。
一、发展基本情况
2010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商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邹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大力实施环境立区、工业兴区、科技强区“三大战略”,狠抓项目建设、招商引资、高新技术、基础设施、优化环境“五大重点”,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实现了复杂形势下的又好又快发展。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4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320亿元、工业增加值292亿元、利税130亿元;实现进出口额20.7亿美元,其中出口11.5亿美元;新批入区企业125家,新增注册资本7.2亿元;新批利用外资项目8个,实际利用外资2.2亿美元。2010年8月,被命名为山东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0年11月11日,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全
—1—
省首家设在县级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二、发展思路
我们总的发展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的机遇,充分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品牌效应,按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方针,全力实施“二次创业”,加快提升产业高端化、经济集约化、环境生态化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确保用3-5年时间,建设成为高端产业集聚、科技创新活跃、综合环境优越、体制机制高效、社会和谐文明的产业新城区,尽快跻身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先进行列,努力打造充满活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家一流开发区。
三、工作措施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也是成功升级国家级开发区后的第一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扩量提质,提升综合实力。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增投入、上规模、扩总量,狠下功夫调结构、转方式、促转型。
一是加强项目建设。坚持把加大投入上项目作为开发区建设的重中之重,突出抓好总投资62亿元的宏桥高精度铝板带、总投资17亿元的创新轨道交通轻量化合金材料、总投资3.6亿元的高档精密汽车铝合金轮毂等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亿元,实现工业产值1600亿元、工业增加值350亿元、利税150亿元。
—2—
二是提升产业层次。加快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通过装备更新、工艺嫁接、产品升级等手段,改造提升家纺服装、新型材料、现代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抓好总投资
5.9亿元的齐星高强度航空铝材等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建设,推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向产业链高端集聚,实现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产业高端化。
三是推进链条延伸。坚持抓龙头、促辐射,抓配套、促延伸,构筑起以大型企业为主导、以骨干企业为支撑、以中小企业为配套的产业集群,稳步推进产业集聚,重点打造棉纺织、新型材料等产业集群,全力打造具有科技创新力、市场竞争力、区域带动力和产业集聚力的产业集群。确保棉纺织产业产值突破600亿元,新型材料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
(二)加快转型步伐,提高发展质量。按照“好字当头、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要求,突出战略重点,抓住关键环节,明确主攻方向,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步伐。
一是增强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积极推进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广泛合作,探索建立科技、人才合作共享机制,联合建设科技园、研发中心和研究基地,不断提升技术创新力。力争年内完成科技投入5亿元,实施科技项目40项,申请专利300项,取得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重大科技成果20项以上。
二是推进节能减排。重点抓好用能企业和重点行业节能,完 —3—
善环境自动监测体系,大力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格项目准入门槛,对新上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和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切实做到“三个坚决不上”,即:高污染项目坚决不上、高耗能项目坚决不上、社会和经济效益差的项目坚决不上,努力创建低碳开发区。
三是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与开发区生产、生活相配套的服务业,重点建设投资6.8亿元的运达物流园区,积极申报保税物流中心,推进工业企业物流剥离工作,全力打造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区域物流中心。大力发展国际商贸城、建宇商城等传统服务业;重点培育电子商务、互联网产业等新兴服务业,加快建成业态丰富、结构合理、开放性强的服务业发展格局。
(三)扩大对外开放,增强竞争能力。抓住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实施大招商、大开放,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外向度,提升经济开发区的国际竞争力。
一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发挥优势,坚持“招大、引强、选优”,密切联系和积极争取世界500强企业、大型企业集团、行业排头兵在我区设立装备制造基地、产业配备基地和研发中心。力争年内组织大型招商活动10次以上,引进项目20个以上,引进项目总投资80亿元以上。
二是不断扩大对外贸易。大力培育新的外贸经营主体,及时调整优化产品出口结构,巩固扩大传统市场的同时,重点开拓新兴市场。确保年内出口创汇13.5亿美元,对重点市场的出口增幅达到20%以上。
—4—
三是积极推进企业境外上市。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经营业绩优良、有发展潜力的规模企业,及早做好上市准备工作,近期重点抓好宏桥新材料香港上市工作。
(四)不断优化环境,拓展发展空间。坚持把环境建设作为立区之本、发展之本,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优化人居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提高服务发展水平,真正打造宜居宜业的投资宝地。
一是调整发展规划。立足当前实际、着眼长远发展,坚持高点到位,科学编制完善我区发展概念规划,体现大手笔、大视野和前瞻性。积极准备我区的扩区和调整区位工作,为长远可持续发展留足空间。
二是完善配套设施。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完成开发区第一污水处理厂升级增容工程,日处理污水能力由6万吨提高到7.5万吨,同时完成10万吨回用水工程建设,规划筹建开发区第二污水处理厂。今年,力争投资1.6亿元,完成会仙五路、月河六路等道路的绿化亮化工程,绿化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以上。
三是提升管理水平。积极稳步推进管理体制、用人机制、开发机制、约束机制、财税体制的改革,打造充满活力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借鉴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成功经验,创新财税机制和金融管理模式。注重改善以行政服务为中心的软环境建设,努力在全社会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开发区工 —5—
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充分利用好当前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新突破、扎实工作,全力实施“二次创业”,努力推动邹平经济技术开发区更高起点上的又好又快发展。
谢谢大家!
—6—
第四篇:青年论坛发言材料-赵威
对创新校共青团工作的几点思考
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团委书记赵威
“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可以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的改变世界。”
这是《乔布斯传》中的一句话。每每读起,顿感振奋。乔布斯是一位公认的富有创造力的企业家,他以对完美的狂热和追求,带领苹果公司彻底变革了个人电脑、动画电影、数字音乐、移动电话、平板电脑和数字出版等六大产业,使他成为了人类创造力、想像力极致发挥的杰出代表,和持续创新的终极标志。今天,创新已经成为了时代的主题。在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郝会龙书记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是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的重要性显而易见。郝书记的报告引发了我对“如何创新校共青团工作”这个问题的思考,并形成了一些粗浅的观点。在此,愿与各位同仁交流。
创新的前提、基础、本质和关键分别是什么呢?结合我们的工作,又如何实现创新呢?
一、创新的前提,是深入的调查研究。
毛主席说:“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只有对一项工作的现实情况、历史情况以及未来影响调查清楚,研究明白,才可以谈变革和创新。不能脱离实际,草率决策。
北京圆明园由于缺水,生态环境恶化,每年需要往湖面面积为2200亩的园内湖注水三次,耗资巨大。2005年3月,圆明园管理处作出一项大胆的决策——在湖底铺设塑料防渗膜。工程造价 1
3000万元,此后,每年便只需往湖内注一次水。工程开始后,舆论普遍认为,该工程大面积铺设防渗膜是不科学的,加大了水质恶化的风险。之后,国家环保总局叫停了此项工程,并要求全面整改。但此时,工程已接近完工,项目给国家造成了经济损失,并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圆明园管理处的调查研究工作如果能再深入细致一些,就会避免决策的失误。
我们面前的青年工作,就需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青年思想政治现状不容乐观。在经济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形形色色的思想观念冲击着青年的精神世界,社会上一些领域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等丑恶现象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家庭教育重心向“注重学习成绩”偏移,使孩子只会读书不知世间万物。在学生中存在政治热情不高、入团入党动机不纯、心理素质脆弱、人际交往薄弱、艰苦精神萎缩等现象。
青年文化氛围出现审美错位。网络、短信缺乏监管,为了追求市场的卖点谋取高利。正处于青春萌动的青少年从文学艺术作品、网吧、游戏和手机短信中获取的飙车、砍杀、枪战等暴力信息和赤裸裸的色情信息,给青少年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以上等等现象都是不容忽视的。
当代青年具有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他们视野开阔,乐于接受新事物,有较突出的个性特征,强调自我实现和个人价值,敢于挑战权威。
面对新情况、新局面,要求我们的青年工作必须主动适应青年特点的变化,积极把握青年工作的规律,不断探索工作方式的创新,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和青年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策划工作。积极探索新的工作动员方式,利用多媒体、网络、短信等手段,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等民主实践,反映青年诉求,畅通青年民主参与政治的渠道。
所以,即使我们对创新的愿望空前的强烈,也还是要认真细致的做好调查研究,谨变慎革。我们调查了解的情况越客观真实,就越有利于作出符合规律的决策,就越有利于正确的创新。我想,这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创新的基础,是广泛的学习实践。
通过学习,能够武装头脑、提炼思想;通过实践,能够检验真理、积累经验。只有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获得智慧。作为领导干部,尤其是青年干部,更应该注重学习和实践。时而有“本领上的恐慌”,是一个年轻人的正常心理状态,它可以激发紧迫感,从而促使我们高效学习,勇于实践。
今年,我局实施“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工程”和“名师专业化成长工程”,鼓励同志们以海阔天空的宽广视野,以海纳百川的开放姿态,学习借鉴经验突出地区的发展理念、思路、招法和精神,让一切先进要素为我所用、带我创新,实际上就是对学习理念创新和工作思路创新的践行。通过学习和实践,夯实工作创新的基础。
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学习和实践不仅是重要的领导方法和
工作方法,也是创新的必由之路。
三、创新的本质,是优化的资源整合。
创新,就是对精神资源和物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绝不是标新立异,异想天开。我们看似横空出世的新生事物,实际上有着它的量变基础。近期,一中校园里最受同学们欢迎的场所一定是“人文书院”了。书院中有一个“解说社”,创办于2010年3月。当时,我在团委工作,经常能得到为远道来访的客人、领导讲解学校的历史、文化及各方面情况的机会。每讲一次都为是“一中人”感到自豪,由此我便想到,组建一个社团,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自己的母校。现“解说社”由20个伶牙俐齿,活泼可爱的孩子组成。活动内容不断丰富,从校园景观到校史馆,从人文书院到人文馆。这样,不但让学生亲近母校历史文化,而且提高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真正做到了精神资源和物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整合。
四、创新的关键,是有效的贯彻落实。
作为一名团干部,我们主要的工作任务就是完成落实组织交付的任务,而落实工作任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创造的过程。团委在校内,以“四项”教育为主线,创新工作理念。
首先,深化主题教育。抓住“学雷锋纪念日”、“清明”、“五〃四”、“七〃一”、“十〃一”、“一二〃九”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其次,注重养成教育。设立 “班级文明礼仪岗”,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再次,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校团委一直把学生心理健康作为团委工作的重要延伸和补充,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在校广播站开
辟“心理直通车”等栏目,开设“阳光心语信箱”。
最后,探索体验教育。根据学生中独生子女多,怕吃苦,不珍惜劳动成果等特点,准备开展体验教育。组织学生在周末假期分赴街头卖报纸、擦皮鞋、端盘子、带小孩……,让学生从实践中悟出真理,从而珍惜时光,勤奋学习。
经过以上的分析,我认为,只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前提下,在广泛学习实践的基础上,更为科学优化的整合资源,创造性的抓好工作的有效落实,就能够实现创新,创造价值。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无论职级高低,都应尽心尽力,创造价值。我愿,未来能够与在座的各位同仁一道,切实履行好职责,敢于和善于突破与创新,为我市教育事业贡献青春的光和热!
第五篇:在省级经济开发区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全市省级经济开发区 工 作 会 议 材 料
在全市省级经济开发区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经济开发区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外经贸局的关心指导下,我们紧紧围绕建设全省一流开发区的目标,以招商引资为主线,走特色发展之路,突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破解瓶颈制约三个重点,坚持“举全市之力,加快开发区建设”,开发区呈现出速度快、效益好、活力强、后劲足的良好发展势头。截止目前,累计引进各类项目253个,总投资272亿元,建成投产209个,规模以上企业109个;顺利通过了ISO9001和ISO14001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先后荣获“全省对外开放先进园区”、“省科学发展园区”称号。2009年,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利税、财政收入分别实现331亿元、110.9亿元、17.7亿元、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39%、37%、37%。
一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交通、政策优势,不断创优投资环境,强势推介、主动出击,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2009年,共引进项目33个,总投资90亿元,其中实际利用境外资金5377万美元。先后有总投资8.8亿元
但是与市委、市政府和各位领导的要求相比,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有一些薄弱环节。一是开发区整体实力不强,综合经济效益不高。二是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性强的龙头项目偏少。三是土地制约因素依然存在,个别项目土地利用率低。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提升经济开发区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一年。**经济开发区的总体工作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突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两项重点,优化软、硬两个环境,围绕完善基础设施、破解制约瓶颈、经济运行管理、机关作风建设四项工作,实现项目总体数量、单体规模、产业档次、科技含量、财政贡献率五个提升”的二二四五工作思路,全力实现开发区发展的新跨越,努力将开发区打造成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龙头”和新的产业聚集带。主要发展目标是:新引进项目30个,完成投资65亿元,40个项目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工业利税分别增长38%、39%、37%。具体工作中,主要采取以下六项措施。
一、坚定不移地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天字号”工程和“一把手”工程来抓,继续开展好招商引资“九个月攻坚”行动,着力引进一批关联度大、辐射力强、带动面广的战略型、科技型、生态型、旗舰型项目,力争在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的引进上实现新突破。一是围绕大企
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认真开展“项目建设启动月”活动,确保3月份所有项目全面启动建设。力争总投资8.2亿元的山东亿诺工程用巨型全钢子午轮胎、总投资8亿元的山东冠茂特种纺织环保用滤材等40个项目投产或部分投产。三是立足于项目科学管理,注重经济运行引导。按照“企业上规模、规模转重点、重点增后劲”的工作思路,因企制宜,分类施治,指导企业进行科学化管理,做大做强。做好智达利等5家企业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腾达不锈钢等5家企业申报枣庄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引导企业争创品牌。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企业法人代表人口计划生育责任制,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和谐工业园区”活动,提高企业依法、规范生产的意识,促进企业平稳较快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三、坚定不移地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园区规划工作。按照“项目布到哪里,基础设施就延伸哪里”的要求,加大投资,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全年力争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5亿元。一是抓好23条道路、5座桥涵建设。总投资4485万元,配套完善兴业路、腾阳路等13条续建道路。总投资1.15亿元,完成龙泉南路向南延伸、春藤东路东段等10条新建道路的排水、排污、路面硬化等工程。同时,推进龙泉南路郭河大桥、新华桥、柳屯桥等5座桥涵建设。二是加快机械制造工业园和重点项目供电专线建设。投资1亿元,做好西城110KV变电站配出和机械制造工业园10条高压线路迁移改造工程,力争2010
改委立项,争取用地指标。四是严格执行项目用地的四项刚性指标,严把项目入区关,鼓励企业节约用地,建设多层厂房,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五、坚定不移地抓好推进特色园区和优势产业发展。按照“发展优势产业、打造核心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的思路,积极引进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汽车配套等产业的大项目、好项目,发展区中园,壮大优势产业。一是加快机械制造工业园的发展。加快山东鑫泰、愚公机械、伦达电动车等项目建设,尽快投产达效,提升整体实力。力争全年新引进机械制造企业10家。二是全力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园智达立电子、其稳博业、纯英LED、鑫茂电容器、万达电子等项目建设进度,促其尽快投产达效。全年引进10家国内外IT产品生产企业落户。三是推进香港国际科技工业园和汽车配套产业的发展。围绕山东东方钢帘线有限公司、山东风轮轮胎有限公司等项目,培育汽车配套产业发展,提升开发区核心竞争力。全年引进10家汽车配套产业和家电生产项目落户。四是加快中俄高科技产业园建设。加快实施中俄高科技产业园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与投资方的联系,积极争取中俄高科技产业园项目落地建设。
六、坚定不移地抓好服务环境建设。牢固树立“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生产力”的观念,进一步转变作风,提高效率,努力保持开发区的政策优势、服务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