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湖州市区交通道路安全状况的调查报告1
关于湖州市区交通道路安全状况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湖州市区交通道路安全状况,我们进行了这次调查,着重对两方面进行调查:
1.市区交通状况.
2.湖州市民对交通安全状况的了解程度.
1.问卷调查报告及结果
①你知道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吗()
A.知道B.不知道C.不清楚
(20%)(10%)(70%)
②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你认为()
A.很好B.较好C.一般
(80%)(10%)(10%)
③现行累积记分制度,你认为有效吗()
A.有B.没有C.有一点
(80%)(10%)(10%)
④你认为机动车驾驶员开车前能喝酒吗()
A.能B.不能C.看酒量
(70%)(10%)(20%)
⑤现在三明市区交通警察执法是否规范()
A.是B.否C.不清楚
(70%)(20%)(10%)
⑥你对三明的道路建设是否满意()
A.满意B.不满意C.一般
(90%)(4%)(6%)
⑦你对三明的道路交通状况是否满意()
A.满意B.不满意C.一般
(70%)(14%)(16%)
⑧你认为有必要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吗()
A.有B.没有C.不清楚
(70%)(18%)(12%)
二、调查结果
湖州是一座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也是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全市辖德清、长兴、安吉三县和吴兴、南浔两区,面积5818平方公里,人口259万。近年来,湖州先后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全国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市、投资环境百佳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五连冠)、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等荣誉称号。
湖州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湖州地处长三角中心区域,是沪、杭、宁三大城市的共同腹地,是连接长三角南北两翼和东中部地区的节点城市,离杭州75公里、上海130公里、南京220公里。湖州拥有全国一流的铁路、公路、内河水运中转港,申苏浙皖、申嘉湖、杭长、杭宁四条高速公路,104、318国道,宣杭铁路和已开工建设的杭宁高铁,以及被誉为“东方小莱茵河”的长湖申航道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捷。
改革开放以来,湖州交通得到了长足发展,2001年全市提前两年实现了“一小时公路交通圈”,2002年杭宁高速公路湖州段全线建成通车,基本适应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十五”期间,是我市交通发展史上建设规模最大、资金投入最多、成效最为显著的时期,完成投资169.5亿元,是“九五”期间投资的3倍,其中公路建设133.8亿元, 航道建设9.24亿,铁路建设18.35亿,港口建设1.8亿,站场设施建设6.3亿元。公路建设:至2004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为3039.46公里(不包括通村公路),预计到“十五”期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3074公里(不包括通村公路),比“九五”末增加799.72公里,增长35.16%;公路网密度达到52.84公里/百平方公里,比“九五”末提高13.75公里/百平方公里,增长35.17%。全市新改建农村乡村康庄工程通行政村等级公路1467.7公里,硬化通行政村公路路面1415.7公里,到2005年底可实现通村公路“双百”目标,通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859.5公里。航道与港口建设:至2004年底,全市航道通航里程为1162.27公里,其中四级航道201.31公里,为“九五”末的1.83倍;港口年吞吐量8709万吨,为“九五”末的2.22倍。全市改建航道八条,总里程167.67公里,其中改造三级航道43.2公里、四级航道71.98公里、五级航道42.99公里,完成投资9.24亿元。省政府批准的第一批“四自”航道工程妙湖线、武新线航道也可在“十五”期末开工建设。预计社会投资新建码头泊位数约90个,其中500吨级泊位25个、300吨级泊位62个、100吨级泊位3个。完成投资约1.8亿元。铁路建设:“十五”期间,新建新长铁路湖州段24.15公里,完成投资3.35亿元;扩建宣杭铁路复线湖州段110公里,总投资15亿元,从而使湖州的铁路运力得到成倍提高。公路客货运站场建设:“十五”期间,全市公路客货运站场建设取得较大成绩。通过多方筹集资金,全市新建改建等级客运站10个,新增停车面积78000平方米;新建货运站场3个,新增停车面积27000平方米,客货运站场设施长期滞后的状况得到改善。但在很多道路交通问题上还有很多的不足比如很多市民经常回横穿马路特别是在红旗路段。市民们还没有养成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习惯所以造成了某些地方的交通拥堵。
三、酒后驾车新春的气息一步步逼近,人们都喜气洋洋开心的迎接盛大的节日。忙忙碌碌准备过年,到处人流量都很大。避免不了的也会出现很多令人不快的事情,驾车安全尤为重要,不仅关乎到自己和家人朋友的安全,而且还得为别人的幸福家庭负责任。酒后驾车带来的事故数量呈现递增,一起起骇人听闻的事故令人不寒而栗。春节前夕,位于河南省三门峡陕县高速路口处,发生一起特大酒后驾车交通事故。一宝马和一摩托发生轻微摩擦,摩托车上的橘子受损,两司机就橘子的赔偿金额争论开来。慢慢的周围看热闹的人挤满了,很久两人未达成一致。宝马车司机因酒后实在没有耐性狡辩下去,于是气愤之下上车就开始发动引擎。之后就是以很快的速度冲了出去,此时惨象不堪如目。周围的一大群人被车撞瘫倒在地。据事后发现,事故造成6人死亡,十几人严重受伤。宝马车司机被气囊保护。就一瞬间的不理智,导致多少家庭痛心欲绝,实在可悲。
事件的教训:像以上发生的事故还有很多很多,酒后驾车带来越来越严重的影响。部分地方交通局对道路交通安全开始严厉查处。2009年2月20日,北京市3000交警开始地毯式的夜查酒后驾车。这是统一夜查行动是6次集中整治行动的首次,也是为期40天的全国整治交通违法行为活动的第一天。据统计,当晚的夜查行动,仅西城交通支队就查获15名酒后驾车司机。
现在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亲戚朋友聚会玩乐越来越多,于是朋友一起总是会喝些酒。之后不注意就会发生酒后驾车的错误行为。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发生酒后驾车事故多达数万起,酒后驾驶造成的死亡事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四、建议:
1,继续做好宣传工作,让酒后不要驾车深入人心;
2,政府部门严厉监管,加大对驾驶者素质和科学知识的培养提高;
3,亲戚朋友同事之间互相帮助,为了他人安全不要酒后驾车;
4,如今社会不良风气应该慢慢改变,不要有酒多情谊深的错误想法;
5,加大交通部门的宣传力度;
6,加大对人民了解控制和预防横穿马路。
第二篇:关于三明市区交通道路安全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三明市区交通道路安全状况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三明市区交通道路安全状况,我们进行了这次调查,着重对两方面进行调查:
1.市区交通状况.
2.三明市民对交通安全状况的了解程度.
二.调查方式:
1.问卷调查:共分发50份调查问卷,2.参考文献:
中华交通网、三明交通网、三明政府网。
1.问卷调查报告及结果
①你知道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吗()
A.知道B.不知道C.不清楚
(20%)(10%)(70%)
②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你认为()
A.很好B.较好C.一般
(80%)(10%)(10%)
③现行累积记分制度,你认为有效吗()
A.有B.没有C.有一点
(80%)(10%)(10%)
④你认为机动车驾驶员开车前能喝酒吗()
A.能B.不能C.看酒量
(70%)(10%)(20%)
⑤现在三明市区交通警察执法是否规范()
A.是B.否C.不清楚
(70%)(20%)(10%)
⑥你对三明的道路建设是否满意()
A.满意B.不满意C.一般
(90%)(4%)(6%)
⑦你对三明的道路交通状况是否满意()
A.满意B.不满意C.一般
(70%)(14%)(16%)
⑧你认为有必要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吗()
A.有B.没有C.不清楚
(70%)(18%)(12%)
三.实验
我们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以不同的车速的刹车,看地面留下的刹车痕长度。
从而比较出时间的长短,经过实验我们发现,速度大的刹车痕就随着比较长,停下来的时间也随着加长。
三明是个小城市,酒后驾车,在酒精的作用下,会加大车速,而这样对行人
及司机本身都是不利的。
2.超载现象严重。
许多的车辆司机为贪图营利,在原来限载的情况下增加车载量,而这样一旦
发生事故,则会央及许多生命。
3.行人的交通意识淡薄
在路上我们可以随处可见行人为了贪图方便从桥底下或是机动车道上随意
穿越。有时,司机在按鸣笛时行人还从前面大摇大摆穿过,这样不仅为马路多增加了一道隐患,还为自己的生命打上了一个问号。
四、调查结果
城市交通问题是本世纪以来,工业发达国家一直为之困扰的问题。进入80
年代以来,我国城市的经济贸易和社会活动日益繁忙,城市交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增长,传统的道路交通设施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当前,我国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交通问题极其严重,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和根本治理,必将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现在我们就针对这些问题谈谈关于三明交通安全状况。
三明市地处福建省中部山区,沙溪河畔。市区地处山区腹地,沿河成带状布置,总人口为40万人。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的数量也在随之增加。然而,目前,市区交通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综合运输体系不健全,道路网不完善,社会公用停车场也是凤毛麟角,所有这些都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当前许多大城市都面临着几个问题:①道路容量不足,无法处理好行人和车辆的用地关系。②汽车增加过快,然而,我国现有城市路网一般都是密度低、干道间距过大、支路短缺、功能混乱,属于低速的交通系统,难以适应现代汽车交通的需要,阻碍着汽车化在城市的实现。③私家车辆的增多,公共交通日趋萎缩④交通技术水平低下。交通快速、便捷,还要求城市生态化、智能化,导致城市机动化和建立城市和谐宁静、清新的生活环境的矛盾。
由于三明地处山区,城市建设可用地较少;土地资源的紧张,使城市在机动
化发展方面受到了较大的制约。这样,三明市交通政策就必须走公交绝对优先的政策。而且,三明是带状城市,市民出行相对集中,适合公共交通的发展。三明市的交通政策也应提倡适度的步行交通,也不限制自行车交通,严格限制小汽车和摩托车的发展,这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
由于历史原因,市区绿地生态都布置在沙溪河两岸,城市交通干道也是沿河
布置,提高江滨路行人的舒适度,是发展山水城市的需要。将市区次干道、支路过宽的人行道绿化,提高道路的绿化率是引绿入城的需要。因此,为疏散市区人口,提高周边片区的通达性,促进外围片区的发展,处理好周边片区联系道路也是非常重要。
分析
广大市民通过调查问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我们经过了整理归纳,可
供参考:
1.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1)在上下班及学生上学、放学的客流高峰时,可适当增加3路及59路公交车班次;(2)普及乘车IC卡,适当降低车票价格;2.健全管理机制:(1)严惩违章司机;(2)规范交通管理制度,加大对道路上车辆,行人的管理;3.适当限制出租车的数量,提高司机自身素质;4.增加过街天桥的数量,特别是城市交通瓶颈地段,以保证行人安全;5.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力度:(1)在学校,社区开设专题讲座;(2)在社会中经常性地开展关于交通知识的展览.
6.增加行人的道路安全知识,提高全民交通意识。
7.采取交通限制措施,适应私人小汽车的需要,车和路相互协调。
五.结束语: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认识到,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三明的交通状
况已有了较大提高,但仍有较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希望我们的调查报告和建议能够为三明交通建设提供我们中学生的建议,更希望广大市民能够继续支持三明交通事业的发展,同时献计献策,共同促进三明的繁荣。
第三篇:2011.7漳平市区交通问题调查报告-
漳平市区交通问题
暑假我去了一趟厦门,发现相比于厦门市区内的交通,我们漳平市区内的交通的状况与之相差甚远。
厦门市区内的交通相比漳平来说要相对好一点,因为厦门虽说没有地铁但是公交线路很发达,如果不开私家车坐公交也是很方便的。而且厦门市民众也比较遵守交通规则,车辆和行人都各行其道,除却上下班高峰期(因为我们出行的时间都避开上下班高峰期),其他时段一般都不会出现拥堵的现象。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各个学校甚至学校公寓,都有公交经过或直达,方便了学生的上下学。
相比较,漳平市区内的交通比厦门的乱。我认为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城市规划不够合理:在九龙江大桥桥头,原本来往车辆就很多,却又出现了连续的两个
十字路口,相距不到200米,更加大了拥堵的可能。
二、公交不够合理:全市的公交只有8条线路,而主要在市区内运行的只有2条,所以可以
说是少之又少。而且除了二中、新民小学、实小外,其他学校都没有公交线路直达,学生们的上下学不够方便。
三、市民素质不够:红绿灯前常常出现闯红灯的情况,不论是小孩学生大人老人还是自行车
摩托车电动车汽车,都有出现闯红灯的现象,特别是学生骑着单车上学的时候担心迟到经常闯红灯。也常常出现右拐车道被直走等红灯的车辆占据,也加剧了拥堵。
四、红灯等待时间不合理:红灯等待时间偏长,有的人会在绿灯结束前几秒甚至黄灯时加速
冲过路口;也有些人一看还有五十几秒的红灯,看看没车经过就闯了红灯。
五、交通方面教育不足:基本的交通法规和标识应该是每个人都要掌握的,而学校和社会所
宣传的交通知识少之又少,即使有交通标识也不懂如何处理。
六、交警监管力度不够:除了前段时间常看到有交警临检酒后驾车外,很少看到交警巡逻,而且桥头的岗亭也很少看到有警察在值岗。
另外,还有一个小问题:三轮车,三轮车虽说方便,但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因为有些三轮车司机,一看到路边有人招手,就马上停下或者掉头,也不管后面有无车辆或者处在哪一车道是否允许拐弯。
为此,我想提出一点改进方法:
1、增加公交线路,使得各个学校都有公交经过或直达,方便学生上下学,也可以减少学生骑自行车闯红灯的现象。
2、稍微缩短一些红灯的等待时间,这样人们会更有耐心等待红灯,遵守交通规则。
3、在上下班高峰期的时候,安排警力在十字路口帮助维持交通秩序,疏通路口拥堵。
4、加强交通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特别是在学校。
5、在人流大的地方设立三轮车固定停靠站,方便市民乘车,也避免三轮车影响交通秩序。
作为学生,我们也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为我们的生活多营造一份和谐和安宁。
第四篇:关于常州市市区河流污染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常州市市区河流污染状况的调查报告》
商学院 2008级 国际经济与贸易
0863510335 施皓 0863510421 刘开佳 0863510422 宋海洋 0863510423 余家兴
前言
水作为生命之源,对人类乃至整个地球生物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地球上每个地区能够生存多少生物,首先是由水源决定的,因为人的生活每人每天的最低用水量是50千克,较高用水量是500千克,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对水的需求量更是十分惊人。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更为严峻的是近几十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水污染已经成为导致水资源危机的重要因素。
本学期开设的水文化课程,让我们对水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深深的了解到目前中国面对着巨大水危机的挑战。结合当前我国总体水污染的情况以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我们决定对常州市市区内的河流污染状况进行调查。
1.调查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清水工程”的治理效果,思考如何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来对河流进行治理。
2.调查时间:2009.04.05 调查地点:常州市市区
调查对象:经过“清水工程”治理的主要河流的重点河段 调查方法:主要采取水体采集,拍摄照片,随机采访等手段
常州市位于长江流域、太湖流域及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带,水资源十分丰富,河流密集,仅流经市区的河道就有46条,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水城。而且常州市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中的一员,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水污染的加剧,更为严峻的是常州是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的工业城市。重工业明显强于轻工业,去年,重工业贡献了该市产值增量的76.6%。在重工业中,冶金、工程机械制造等部门十分强劲,而这些企业更容易造成对水资源的污染。
鉴于此,常州市政府于06年启动了一项历时三年的“清水工程”,对市区46条河道,断头浜进行大规模的整治和改造,由常州市政府统一部署,环保,水利,建设等部门相互协作,该工程09年已经通过验收。据说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而就我们所调查的情况,清水工程依然留有种种缺陷。常州市水环境状况依然十分严峻。下面我们将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一一阐述。
一、生活污水问题依然十分严重
清水工程的实施者曾直言不讳的提到“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是造成水污染的一主要因素”,截止2008常州市人口加上外来人口近510万,庞大的人口基数造成大量的生活污水排放。据官方统计,08年市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72%,但目前该数据并不只有绝对的真实性。图1是我们在市区青山桥附近河段采集的照片,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河道旁居民小区的生活污水在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河道,据目测,排污口的间距大概为3~4米,也就是说在不足一千米的河道旁有将近300个这样的排污口。这不得不让我们担心。
二、工业排污的影响不容忽视
上面已经说过常州市一个以重工业为支撑的工业城市,工业排污量非常大,由于条件限制,我们未对工业排污的状况进行取证。但通过公开的资料,我们得知整个常州拥有超过六万家企业,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属于容易造成污染的企业,而且它们大都分散于城市的边缘,远离市区污水处理设施,导致对工业污水的处理比较困难。
三、城市排水设施不完善
大量的雨水及其他用水直接排到河道中,而雨水在冲刷地面时,同时会溶入大量汽车尾气的排放物等有害物质,使雨水本身成为一种有害物质。图2同样为青河桥附近3 的河段,道路上的雨水会被直接排入河流中,而这会对河流中的水质造成严重的破坏。
四、河道的水系功能减弱,河道的调节功能基本丧失
从图3可以看到市区已经治理的河道大多采用传统河道工程技术,三面衬砌,改变了河道的原有自然地貌,河道周围的的地貌则被完全人工化。而我们知道河流的自调功能与河流的长度、弯曲度、水中物种数都有很大的关系。
而人工化的河流完全失去了自调功能,对城市环境的改善作用十分微小,失去了河流存在的最基本价值。
五、生物多样性并没有恢复
图4是我们从常州市重要的河流关河火车站附近河段采集的。尽管已经没有刺鼻的臭味,但是整治后的水质并不乐观。水面有大量的漂浮物(类似油渍的东西),水体呈暗灰色。在这段两千多米的河道内水草和鱼类几近绝迹。这也是“清水工程”的短视造成的,一味追求河道的平整和卫生。将弯曲的河道改直,大量河底淤泥、石块、河中小州被清除,而这些都是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的地方,从某种程度上说,河道的整治加剧了生物多样性的消失。
六、后续保护工作力度不足
历时三年多的“清水工程 ”无疑大大改善了市区的水质,但由于河流自身的脆弱性,后期保护工作尤为重要。从图片5可以知道目前有关部门还是在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已取得的成果,但是 4 仅用目前的这种简单的措施是不足以保护治理成果的,在有些河道水质状况已经发生明显的反弹,图片4就是很好的证明。
七、管理机制效率不高,缺乏一个高效、合理、可持续的管理策略。
多部门的联合管理,会造成权责不明,各部门互相推诿,影响河流的治理的效果。在“清水工程”实施中是由环保,水利、建设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而在日常的管理中各部门协同管理的可行性很小。据我们了解,到目前为止城区河道的日常管理工作是由属于水利部门的河道管理处负责的。河流两侧的规划、建设审批由城建部门负责,排入河流的污水则是由环保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各部门分块管理,使得河流治理同两岸环境治理难以同步,河道一体化管理进展甚微。而我们知道:一条河流是河道两岸环境、植被以及内部水体的统一体,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整条河流的质量,而目前河流的管理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八、治理水污染的资金来源单一,政府财政负担加重
整个“清水工程”共投资约2.3亿元,其中绝大多数是政府财政投资。单一的资金来源一方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也缺乏市场运作的灵活性和高效性。实际上政府可以将水污染治理同河流旅游开发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推进水污染治理的市场化,而不能把水污染治理单纯的看成一项公益事业。市场化的运作将大大有利于提高水污染治理的效率。
针对我们发现的问题,我们提出如下一些建议
首先:对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问题,政府和企业都要作出努力。政府要加强对排污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使污水处理能力同经济发展速度相匹配。同时引导企业加强集聚,建成工业区级的企业集合群,以便集中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提高设施的利用率。另一方面企业要努力转变自己的发展方式,加强对高新科技的开发,同时装备合格的治污设备,努力减少污水排放量。
其次:对于雨水直接流入河流,形成对河流的污染问题,则应该将城市的排水设施同地地下污水管道连成一体,而不能将雨水和其他的一些用水直接排入河道中。
另外:在水污染的治理中,被弱化的水系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应该得到恢复。这就需要政府,城市的规划者,河流专家,环境保护工作者等各方的有效参与。“清水工程”明显缺乏有效的科学性,使河流的原生态环境遭到更大的破坏,在 将来治理污染河流及“清水工程”的后续工作中应该坚持以“保护为主,以改造为辅”,尽量在不改变河流原生态面貌的前提下对河流进行整治。
对于管理机制的问题,由于治理水污染是一项重大的工程,不可能由某一个单独的部门来独立完成,这就要求各有关部门相互协作,但这样又会造成权责不分,互相推诿。因此可以建立一个专门负责水污染治理的领导小组,由该领导小组对水利、建设、环保等有关部门进行统一协调和安排。使政府作出决定时能综合各方面的建议,使决策更合理更科学。
对这个历时三年的“清水工程”来说,它毫无疑问极大的改善了常州市内各主要河流的水质。这在我们的调查中也体现了出来。在我们随机访问的五名路人中,只有一人没有听说过“清水工程”,但都表示常州目前的水质要好于前几年。
不仅是常州市,整个长江流域乃至整个中国都面临着水污染的严重挑战。在应对水污染时,政府,企业以及普通民众都必须广泛的参与才能有效的治理水污染。
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和服务者,在治理水污染的过程中必须起到主导作用,有效的引导企业和民众应对水污染的威胁。包括建立完善的水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健全防治水污染的长效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加快水污染治理科学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加强水污染监督制约机制等。同时政府更要在宏观的层面上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并且引导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合理发展,不能以牺牲水源为代价。
企业作为水污染治理的另一主要参与者,也要积极的更新技术,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装备环保设备,在积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兼顾到社会效益,承担起企业应付负的社会责任。
作为最广大的民众,对水污染治理的贡献更多的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少用一包含磷洗衣粉,不往河道倾倒垃圾等等。一个人的力量或许是微不足道的,13亿人民的力量就是不可阻挡的。
治理一条污染的河流不是三年五年就可以治好的。为了治理英国的母亲河流——泰晤士河,英国政府前后花了100年的时间。如今,流经伦敦的泰晤士河已由一条如死河、臭河变成世界上最清洁的城市水道之一。已有115种鱼和350种无脊椎动物重新回到这里繁衍生息。
曾被冠以“欧洲下水道”恶名的莱茵河,经过莱茵河流经国50年的共同治 理,2002年的调查表明,莱茵河已经恢复到二战前的生物多样性水平。
法国人经过近50年的时间治理塞纳河。如今,这条河里的鱼种已由4到5种增加到20余种。
一条被污染的河流的治理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清水工程”的验收并不意味着水污染治理的结束。相反它也许只是个开始,常州和像常州这样的城市在水污染治理的道路上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第五篇:有关市区交通情况的调查报告(含实地拍摄图片)
有 关 市 区 交 通 情 况 的调 查报告
时间:2008年11月30日 单位:*********系082班 小 组 成 员:
一、调查时间:2008年11月30日,上午8:40~8:50、9:15~9:25.二、调查目的:了解本地区交通大致情况,进一步提高大家遵守交通
意识。
三、调查过程:
1、调查之前分配好小组成员的任务:
1)拍摄相关图片:AA
2)数据收集:BBB
3)材料整理:CCC2、选定调查地点:连云港电视台旁边的十字路口(解放桥西侧)
3、具体步骤:在十分钟里闯红灯与等候红灯越过斑马线的各种车辆分别有多少人次,并计算十分钟内各种车辆经过这个十字路口分别有多少。对于闯红灯与等候红灯越过斑马线的统计,我们的方法是两人分别站在东南角和西北角,进行10分钟的统计
4、调查结果(10分钟内统计的数据):
四、调查结果分析:从调查结果可以明显看出在市区,摩托车闯红灯的比率远远大于汽车的比率。在现行的交通管理规定中,对汽车违规行驶做出了相应的处罚,其主要是通过街头的摄头实现的,而对于摩托车,电子眼很难看得清楚,这也给了他们“机会”。之所以会有这么多违规现象,根本原因是很多市民安全意识淡薄,似乎不闯红灯只是因为受交通规则限制,没有从意识上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五、总结及建议:
调查发现,行人闯红灯也是比较普遍的,这种违法行为不仅对交通违法者本人的人身存在极大的危险,而且有碍保持道路畅通,更是造成交通事故发生的极大诱因。我们认为行人闯红灯的原因:
1、交通法规意识和公共交通观念差。
这种原因产生的闯红灯者,总是认为这是小事,交通违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违法,认为交通违法只是个人交通行为的一个习惯问题,只要不被交警看到就不要紧。还有的认为工作忙,赶时间,闯闯红灯有情可原,并不是其他违法行为将要受严重处罚。
2、对执法者按法规处罚行人交通违法产生误
解,法不责众的思想助长个人违章行为。
交通民警对机动车驾驶员交通违法依法进行
处理,这在任何人的看法上几乎都能保持一
致,但如果要对一名行人闯红灯后进行依法
处理时,就恐怕不一定有百分之百的赞同者,其原因就是个别人认为行人违反《交通安全法》在所难免,行人交通违法应处罚。从而使他们认为交警对行人闯红灯实行的执法行为是小题大做或是故意对他人过不去。甚至认为路口上有-个闯了红灯,自己也闯过去,你闯红灯,他闯红灯,大家都闯,法不责众,交警就管不了。
针对上述行人闯红灯的现象产生原因,我们小组提出几点粗浅意见。
1、大力宣传交通法规,抓好交通安全教育工作。
2、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上路义务宣传交通法
规、维护交通安全,共创文明交通秩序。
3、加大执法力度,对闯红灯的交通违法行人见
违必纠、纠违必严,消除个别交通违法者行人
闯红灯属小事的错误思想。
在对行人闯红灯的处理中,强调宣传教育为主的同时,还必须加大执法力度,由路口执勤民警对闯红灯者见违必纠,纠违必严,执法必严。而对那些企图逃避处罚的交通违法者,应做好耐心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其主动认错:如有不听劝阻,我行我素,影响正常交通秩序的严重交通违法者必须严格依法处理。
以此消除一些人头脑中行人闯红灯属小事的 错误思想,在人行横道路口也同样形成严管的氛围。
行人闯红灯这一交通问题与其它交通违法一样,虽然不是一时就可以得到彻底解决的,但也并非无可救药的交通顽症。只要我们在交通管理工作中向社会进行广泛积极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正确引导人们加强交通安全意识的提高,坚持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以及科技强警,严格依法管理等软、硬件齐上,标本兼治的现代交通管理新思路,行人闯红灯的交通违法现象必将逐步减少,人们的文明交通行为,公共交通观念也随之增强,对创建文明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必将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以上部分建议摘自相关资料)
通过我们这次调查,我觉得要真正把交
通管理好,最重要的是加强对广大市民的教
育,让他们真正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落实
到实处的现实意义。为进一步增强市民交通
安全意识,应强化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先导作用,可以在市电视台、电台设立专栏,以交通
安全村、交通安全学校、交通安全社区为
平台,利用典型事故案例、交通安全知识
讲座、万人签名等形式,宣传交通安全法
律、法规,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交
通文明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达到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目的。
通过对市区的道路交通安全现状的调查,不难看到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为提高全县人民的交通安全意识,确保全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创造安定和谐的经济发展环境,就必须改善严峻的交通安全形势。只有坚定不移地实施交通安全的社会化管理战略,才能从根本上改变道路交通环境,才能维护经济发展所必须的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保证经济进一步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就目前的大环境来讲,为进一步加快建设文明港城的步伐,最重要、最根本的是要提升广大市民的素质,号召所有市民参与到其中来。当然,加强交通建设只是建设文明港城的一部分,但我觉得应该把每一个“部分”都做好,这样才能真正使港城文明!
*调查过程中,我们意外发现有两辆轿车无牌照,另外,本人上周在公交车上也看见一无牌照轿车。这在别的城市很少见到,为此,本小组在此特别提出,希望引起关注。
AAA班某实践调查小组
2008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