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敏鑫读后感
读《三国演义》有感
作者:毛敏鑫学校:窑店镇丰禾小学
年级:四年级年龄:10岁
本学期,老师要求我们要诵读经典,我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了少儿版的《三国演义》,我花了一个多月才读完,读了它让我获益匪浅,《三国演义》是说东汉末年,由于汉献帝无能,使吴、蜀、魏三国鼎立,其中我最钦佩,最瞧不起袁绍。
为什么佩服赵云和张飞呢?因为赵云长坂坡单骑救主,连战几十员曹将,救出糜竺等将。他武艺高强,在千军万马中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势不可挡。张飞一喊,声如巨雷,曹军吓得个个两腿发软,又一喊,吓得曹操不由自主地后退一步,又大喝一声,竟把曹将夏侯杰吓得胆肝破碎,一头栽到在马下。
而袁绍却没有一点主见,在官渡之战中,竟然会听郭图的建议,去偷袭曹操的大本营,结果大败而归。从此一病不起。丢了好多领土。
在《三国演义》中,使我领悟到战士并非要在战场上厮杀,要以德服人。刘备的仁慈厚道、曹操的胸怀大志、关羽的智勇双全、赵云的重情重义、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学习。我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
第二篇:读后感毛
读魏书生专著的心得体会
读了魏书生的几篇著作,让我对他有了全新的了解,令我惊讶和感慨。
魏书生曾是一名工人,却写了150次报告要求做老师;魏书生是语文老师,用20个课时就教完200个课时的内容,且学生成绩好得出奇;魏书生不是作家,却出版了几十本专著,本本畅销;魏书生从未上过大学,却做过大学校长,且同时被聘请为几所大学的兼职教授;魏书生不是学者,但他的教育思想却作为教育成果在海内外推广了几十年。我相信这些都源于魏书生对党、对祖国、对中华民族无限忠诚,是一个有胆有识,具有非凡毅力,既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物。他在为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勇闯教育改革新路上作出了贡献。不是吗?“语文知识树”、“六步教学法”、“班级引出’、“离开‘拐棍’走路”等等,都体现了他的改革创新精神,他的教学效果是神奇的,人们称他是“神”。从他的观点和做法中,让我深深感受到这样的称呼真的不为过。
读了魏书生的著作,真是受益匪浅,感慨良多。特别是他的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很多观点和做法。给了我很大的启迪,使我在数学教学中,对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产生了更大的动力。
心理学指出,学习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系统性和稳定性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方式,是个性特征的重要方面。一个人,经常在固定的时间内做同类事,做得多了就形成了习惯。而习惯了的事情,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去做,想停止都很难。巧妙地利用惯性,是提高效率的好办法。
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习惯。”,也就是说好习惯,决定了好人生。对此我更加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2009年8月根据工作需要,我又重新开始了新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我们都知道,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怕,学校生活一切都要从零开始,现在又都是独生之女,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习惯,家长又过分溺爱,等等原因,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面临很大的挑战。培养学生的好习惯更加迫在眉睫,显得更加重要。
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谈在数学教学工作中,我对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要培养那些好习惯和培养这些习惯的一点点做法:
(一)循序渐进的必做的以下习惯的培养
1、“听话”的好习惯。
2、正确的“坐、立、行” 的好习惯。
3、“爱发言”的好习惯。
4、“爱思考” 的好习惯。
5、“爱提问”的好习惯。
6、“按时完成作业” 的好习惯。
7、“认真书写” 的好习惯。
8、“小组合作” 的好习惯。
9、“会表达” 的好习惯。
等等„„
(二)、培养好习惯的具体做法
就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作业这一好习惯来谈,首先,每学期期初,要让学生和家长知道本学期的常规作业有那些,对作业都有那些要求,老师如何批改及批改的方式等。
养成完成作业的习惯的做法是:
1、学生每天记好作业,同坐互相检查和监督。
2、教师每天都要留作业,口头或笔写都可以,不能今天有,明天没有,无规律可循,造成学生忘记写作业情况的发生。
3、留过作业就要有检查或批改,不能今天管,明天不管,无规律可依,给学生造成钻空子的机会。
4、科任教师最好得到班主任的支持和协助。
5、和家长勤沟通,依靠家长的力量,督促和检查孩子作业。
6、教师对按时完成作业情况要了如指掌,做好记录,定期进行阶段性的总结、表杨或奖励,对表现差的要及时通报给家长。期末进行一学期的全面总结,并向家长公布孩子完成作业情况,发动家长对表现好的孩子进行表扬或物资奖励。
两年来,我的做法得到了家长和对班的两个班主任的大力支持,除个别特殊家庭外,学生按时完成作业情况表现显著。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总之,看是很简单的事,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还是不容易的,好习惯的培养需要一个科学有序的过程,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严格的要求和长时间的训练,从而形成惯性,成为自觉的、主动的完成。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如果放松要求就不会成功,这已被无数教师的无数经验和教训所证明。从一定意义上说,习惯的养成就是能力的形成。教学中忽视学生良好习惯培养,教学不会是成功的教学。
魏书生的论著不同凡响,很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和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会努力的学习,力争活到老。
2011年3月23日
第三篇:读后感(王敏)
读后感
阅读用心管理之后,我深深感到“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的道理,自己必须要以身作则,事事敢于承担责任,我们的主席说过:“只有落后的领导,没有落后的群众。”作为我们管理者来说我们要做领头羊,领头羊就是起到标杆作用,永远站在队伍的前方,给群众做榜样,从而在本部门中药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为赢得员工的尊重,作为组织中管理者的角色好比像足球赛场上的教练员一样,教练员是不能上场亲自参加比赛的,只能够在场下作指导运动员。因此,管理者应该多一些组织,辅导和制衡,而不是老想着自己上场,作为管理者应该想到,需要注重的是自己的行为和结果,而不是监控行为。工作结果是衡量成败的唯一标准。我们要相信与他人,不要经常的干预他人的工作过程,这种病态心理会形成一种怪圈,作为上司我们不能从头管到脚,越管越变得事必亲躬,独断专行,疑神疑鬼。同时下属也就越来越缩手缩脚,养成依赖,从众和封闭的习惯,把宝贵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丢的一干二净,时间长了,就会使组织机构得上“弱智病”。
作为管理者绝不要吝啬你的赞美,日常工作中要用赏识的心态对待员工,对他们说出对他们的赏识,让员工从你的表情和语言中感受你的真诚,使员工受到鼓舞和激励。
作为管理者应对员工的关怀必须是发自内心的,视他们为自己的家人。事事以对的利益为重,我们不仅关心他们的工作质量,还要关心他们的家庭生活。关心爱护员工,尊重、理解员工,是企业大家庭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环境,把每一个成员都当作家庭一个成员对待,营造家的温罄,才能
形成亲和力和向心力。我们应该懂得授权赋能既是管理者的责任,也是有效管理的必备手段。只有把应该授予的权力授予员工,员工才会更有把工作做好的动力。管理者必须在授权上更加用心,把授权工作做好,让授权成为解放自我,管理员工的法宝。
在授权的同时,你要经常冷静的指出他们观点中不足,那也是必要的这样能很好驾驭他们。当然,在工作中不要忘了对他们的出色表现给与及时、中肯的赞扬。显然这些做法都不能使这类人充分发挥才能,我们同时能做到毫不留情但又能妥当地指出他们的不足。这是我们才能处于一种积极主动地位置。在职位分配上,管理者应当懂得慎重行事,不仅要对即将担任责务的人的责任和义务应有充分的了解、对每一个下属的特长更要了解得很清楚,还要让员工觉得管理者对自己很公平,并做到周密调查,尽可能听取全面个方面意见,尽量做到“为使择人,人尽其责。”把员工安排到最恰当的位置上或为最佳组合。
在工作中一定要放正自己的心态,庸才、蠢才、英才都是人才,没有固定的区别,成功管理者懂得如何让员工觉得你是没有私心的,会最有效的利用不同人才的优势,使不同人才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发挥最大的工资才能。
对待员工一定要公平,不可厚此薄彼,存私心。在工作中没有适当的竞争,就没有人才的优化,没有公平的竞争,人才就难以脱颖而出。作为管理者要努力创造一个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工作环境,就是促进人才快速成长的关键。一旦有好的环境和条件,才能培养出好的人才,才能使人才脱颖而出,所以管理者如果想获得人才,就要为人才创造出能让他们尽情
发挥才能的环境。在选用人才的同时应该注重又率直的心胸是没有私心,天真且不受主观,物欲所支配,有力率直的心胸的,就可以明辨是非,看清正确与谬误间的分界,找到自己应走的路。
在管理中要学会有效的忽略,就是让员工自己去完成他们的工作,而不是要过多进行干涉,相信他们如果出现错误或者想做出改进之时,会主动与你联系,和你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请求的到你的支持,学会有效忽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你可以早点回家,见到更多的家人,拥有更多的时间去锻炼,你可以因此而放松,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在我们身边经常有一些成就欲望很强的人,他们总是追求崇尚,渴望成功,而且拥有成功的各种素质,聪明能干,自信自强具有超凡的创意和勇于创新的胆识,他们不论做什么事,总能竭尽全力,而且一般都能完成的较好出色。他们喜欢制定特殊的目标,同时也能员满完成这些目标。时间紧迫、外界干挠,个人的挫折或情绪的变化都不足影响他们优异的表现。他们勇于接受挑战,越是没人肯干、没人敢干的事,他们越是有干好的欲望。拥有能干的员工,无疑是公司的一大资产。他们最在乎别人的认可,最希望得到的管理者的信任,而薪水有时并非他们最渴望的。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管理者首先要身先士卒,爱岗敬业,严于律己,带头把企业提倡的先进理念付诸于行动,才会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管理者的带头行为、模范人格,是鼓舞士气,攻克难关的有效精神武器。管理者应当明白,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不是喊口号就行的,而是要管理者真抓实干,拥有真才实学。管理者应牢记,管理者是北学习的榜样,不是被赞扬的对象,给别人树立榜样,不是一件
容易的事情,那意味着必须不断地自强和自制。作为管理者,要在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精神和肉体的忍耐力,情绪控制力,处世技巧方面都为下属树立榜样。
在企业中任何一个人都是平等的,无论是部门经理还是高级主管与员工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唯一的差别就是大家分工不同,分处不同的职位,负责不同的工作,但都是朝着同一个目标,完成一个共同的使命。一个人的努力毕竟有限,没有员工的帮助,企业是很难走向成功的,管理者与员工的亲切友善,打成一片,能使企业更有效的迈向成功。优秀的管理者十分重视这种平等的意识,准确地把握并合理的安排工作,使企业上下齐心与员工们和谐相处。这样的企业才能不断地壮大。
王敏
2013-2-25
第四篇:读后感(严敏)
读《把信送给加西亚》后的三个思考
轧管一部严敏
故事概述:这本书讲叙了一个令人难忘的英雄故事。在美西战争期间,美国总统麦金莱急需一名称职的特使去完成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给加西亚(古巴起义军首领)将军送一封决定战争命运的信。美国陆军的一名年轻中尉罗文承担了这个任务,他没有任何推诿,孤身一人,冒着生命危险,历经艰难险阻,以其绝对的忠诚、责任感和创造奇迹的主动性完成了这件“不可能的任务”。
故事影响:书中并没有用大量的篇幅和文字来描写罗文完成任务的过程(估计要是拍成电视剧能长过《人间正道是沧桑》),而是用平实的语言、质朴的文笔,将故事升华成一种精神——忠于职守、履行承诺、敬业勤奋、主动奉献、自信智勇。这种精神教育了一行又一行职场人,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从业者。正如美国总统乔治〃布什所说:“因为这本书太可怕了,它把一切都说了。”
故事启迪:读过这本书后,我一直在思考三个问题:如何成为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如何培养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如何使用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一、如何成为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这个故事使我认识到要成为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一定要讲忠诚、要有能力、要有信心、要有激情。
1.忠诚保证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我觉得,罗文之所以能够完成这项伟大的使命,动力源于忠诚,忠诚又作用于行动,即使道路危机重重,坎坷异常,他最终还是完成了“国家使命”。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也许终生不会遇到像罗文那样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商场如战场,市场竞争也到了你死我活的惨烈程度。作为公司的中层干部,虽然我岗位平凡,但绝不意味着对党的忠诚、对国有企业的忠诚、对事业的忠诚可以打折,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让领导放心、让工作顺行、让职工满意同样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忠诚度,因为“平凡似流水,忠诚滴有声”。
2.能力促进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是一口气读下来的,而后陆续又读了3、4遍。如果说头一遍是囫囵吞枣的话,那后几遍就是细嚼慢咽了。我认为,罗文之所以能完成任务还是因为有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能力决定创造力,创造力决定竞争力,竞争力决定前途命运。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只有注重在学习中提高道德修养,提高业务能力,才有艺高人胆大、揽得瓷器活儿。领导才能放心地把任务交给自己,自己以高超的个人能力,才能吸引人、凝聚人、感召人。1
3.信心成就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古语云:“自能成羽翼,何必仰云梯”。罗文在接过送给加西亚的信时,必定抱有完成任务的信心,所以他没有问:“加西亚在什么地方”,是信心成就了罗文的成功。我们在工作中也要有信心,信心是气势。气,是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源源保障;势,是苦心钻研干好工作的不竭动力。毕竟在我们的工作中,“钟薄无震声,力厚响山河”。
4.激情鼓励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有的人也许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在罗文取得的不朽功绩上,但请大家不要也决不能忽视他在把信送往古巴加西亚途中的艰辛。我想,也许是他对祖国和使命所报以的激情,才使得他能在险恶、孤独、无助中“苦中一点甜”。反观我们在工作中面对日趋残酷的竞争和层出不穷的困难,更需要培养激情,在激情中愉快工作,提高的不仅仅是工作质量和效率,还有人生的境界,做人的价值。激情的工作成就着我们的事业,而激情的人生将使我们得以永恒。
二、如何培养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在书中,笔墨重点在于罗文,而轻描淡写的瓦格纳局长的作用决不可小觑。可以讲,他是罗文的“伯乐”。作为一名党群工作干部,做好自己的工作是不够的,更应配合党政领导肩负起培养新人、锤炼队伍的使命,培养和发现我们企业的罗文。想到这个问题时,我思考了2年多来我部班组长培养工作。
近年来,我部为258机组建设招录了大量年轻职工,在综合办工作多年,我深知轧管一部的职工状况,占一线年轻职工占职工总数85%以上,队伍年轻化,思想新潮,“80后”逐渐成为骨干力量。作为“兵头将尾”的班组长,是轧管一部的中坚力量,他们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管控着生产和人员,责任重大,应该说他们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全厂工作的水平。当时77名班组长中,30岁以下的43人,担任班组长工作不足2年的近50人。从数字中不难看出,我部从事班组长工作的新人较多,这是个可喜的现象,说明我们年起人在成长。但换个角度看他们成长速度过快,虽然工作热情高昂,但工作能力和经验尚待提高,因此,在一线过程控制、现场管控能力和人员管理的方式方法上还急需加强、改善。
1.加大责任心的锻炼。
班组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线生产能否顺行,只有班组充满了勃勃生机,企业才会有旺盛的活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必须提高班组长的能力。
2.强化工作能力的提升。
俗话讲“打铁还得自身硬。”班组长还得有高出一般的综合能力。结合生产
任务,我们在班组中大力开展了劳动竞赛活动,在热轧开展了“提高钢管壁厚精度降低切头尾率”和“钢管负公差轧制”竞赛,使热轧一报成材率达到92.89%,同比增长0.95%;电仪开展“严细设备点检、降低故障时间”竞赛,平均月故障停机时间由去年的11.06小时降低到10.58小时;工具开展“降低成本、提高加工质量”竞赛,加工机架成材率由91.91%提高到98.35%。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增强“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的“比、学、赶、帮、超”意识和能力。
利用技改技革、技术比武等载体,让他们挑大梁,担责任,在每年技协立项项目中,班组长大显身手,攻坚克难,完成技协项目300余项,为提升指标、创造效益立下汗马功劳。
3.抓牢思想作风的培养。
在我看来,罗文的成功从政工的角度讲,就是思想作风过硬。思想作风是每一名班组长为人处事的基础,也是能否干好各项工作的关键。俗话讲“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此,在部党委的支持下去年我们对班组长开展了拓展培训,拓展过程中,班组长们克服了个人恐惧感和心理障碍,凭借团队的力量,出色地完成了“穿越电网、信任背摔、毕业墙”等一项项考验,树立了合力致胜的信念。
三、如何使用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发现人难、培养人难、把人使用好更难。在如何使用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这一问题上,我有两点体会。
1.“搭平台”给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一个振翅的蓝天。
如果不是完成了送信任务,可能罗文只是一个不错的中尉,不会成为“世界名人”。送信是一项任务,也是一个舞台。我们面对几十名班组长也应给他们搭建展示能力的舞台。今年,为应对更为严峻的形势,结合自主化管理工作,我们在班组中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在提高成材率项目竞赛中乙班脱颖而出,全线飘红,成为四班中的佼佼者、也成为追赶的目标。热轧降低轧制工具费用竞赛已经堆焊加工出φ175规格芯棒4支投入使用,平均轧制寿命可在1000支以上,有效降低了芯棒消耗成本。备件国产化攻关竞赛降低了备件费用,节约了成本。这些工作,让我们身边那些有技术、肯钻研的职工大显身手。
2.“广交流”让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见识更宽阔。
今年初,我们把2年来涌现出来的方方面面的先进人物、典型做法、论文心得和职工才艺等内容编辑成《轧管人》一书,用于学习交流和存档保留,深受班组长和职工们的喜欢。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的采取多种形式,培养职工、锻炼职工,全面提升我部人员综合素质,为全面完成公司两大奋斗目标不懈努力。
第五篇:读后感。王敏
刘伯承
刘伯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他原名为明昭。出身于四川开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后参军。
他在吴玉章等人的引导下接收了马克思主义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外,他还人过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协助周恩来,朱德指挥了第四次反围剿,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当毛泽东主持中央军委工作之后,刘伯承的军事道路渐入顺境,在长征途中,每遇关键时刻,他总亲临指挥,他还组织智取遵义,强渡大渡河,敲过少数民族区域等重大军事行动,为红军的长征立下了不少的功绩。
刘伯承去世后,他的功绩和贡献已被永远载入史册,为世人所敬仰。
刘伯承的一生是坎坷的,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他的处身虽然贫穷,但他人穷志不穷,他投身革命,来保卫祖国,保卫这个他处身并深爱着的国家。
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穷,并不等于没前途。穷,并不等于一辈子都穷。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我们勇于付出!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