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诵读欣赏.doc 学案

时间:2019-05-14 03:53: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子之歌诵读欣赏.doc 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子之歌诵读欣赏.doc 学案》。

第一篇:七子之歌诵读欣赏.doc 学案

诵读欣赏 七子之歌 学案

主备人:韩云亮

学习目标

1、能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能说出浸渍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深深的爱国情怀

二、学习重点

反复诵读,说出每一首诗的内涵

三、学习难点爱国情感的内化

四、教学教学设计>设计

由于作者写作时的背景与现在学生生活有很大的距离,因此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相应的背景资料,然后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并要求学生背诵。

安排2教时

课前学习自我反复诵读

学习过程

一、背景资料

中国人是背负着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的民族耻辱进入20世纪的。那时,展现在中华民族面前的仿佛是一片濒临毁灭的悲惨黯淡的前景。1925年夏,闻一多从美国留学归国。走下海轮,诗人难以抑制心头的兴奋,把西服和领带扔进江中,急切地扑向祖国怀抱。然而,等待他的,却是无边的黑暗和奇耻大辱„„放眼家国故园,山河破碎,风雨如盘,豺狼当道,列强横行,祖**亲被瓜分割占„„诗人悲愤地写下了诗歌《发现》,并旋即在《现代评论》上发表了著名的爱国诗篇《七子之歌》。'七子'是指当时被列强霸占的七块土地,分别是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和旅大(旅顺大连)。历史不会忘记1842年那个屈辱的8月,清政府官员卑躬屈膝,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在荷枪实弹的英国士兵环视下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国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从此拉开。1860年,中英签署《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半岛南端;1898年,清政府被迫签署《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香港的姐妹'九龙半岛其余部分划为'新界',租给英国99年。1887年,中葡签署《友好通商条约》,在明代中叶以'晾晒货物'为名获准在澳门居留的葡萄牙人从此强据了'莲花宝地'澳门。1895年,中日签署《马关条约》,'东海的一串珍珠'宝岛台湾割让日本,与她同时被割让的还有渤海湾畔的'孪生兄弟'旅顺和大连。1898年,中英签署订租威海卫专条,'防海的健将'威海卫租借英国25年。1899年,中法签署广州湾租借专条,'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广州湾被租让给法国。到1900年,帝国主义列强已在中国土地上强行开辟商埠上百处,在10多个城市划定租界20余处。'中华七子'在英、法、日、俄等帝国主义列强的淫威下四散飘零。有一首诗代表了当时爱国志士们的心境:'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七子尽泪下,诗人独悲歌。闻一多目睹'国疆崩丧,积日既久',有感于神州故土'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因择其中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兴云尔。' 激荡在诗行间的热爱祖国、热盼统一的浓烈情感立即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位姓吴的青年在给编辑部的信中写道:'余读《七子之歌》,信口悲鸣一阙复一阙,不知清泪之盈眶。读《出师表》、《陈情表》时,故未有如是之感动也。' 被列强掳去的'中华七子',是民族罹难、国家浩劫的象征。它表明:'国弱民受辱'、'落后就要挨打';它警示国人:'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1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国家富强、民族独立挺身而出,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上下求索,谱写了一首首恢

弘壮丽的历史诗篇。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追求统一的意志汇成不可阻挡的洪流。1930年10月,中国收回威海卫;1945年,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10月25日,日本在台湾的最后一任总督安藤利吉在台北中山堂向中国政府递交投降书,台湾从此重归中国版图。与此同时,广州湾、旅顺和大连也相继回到祖国的怀抱。1982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明确表示,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在澳门回归之夜,闻一多先生的子孙四代共20多人团聚在北京门头沟的家中,举行家祭,庆贺澳门回归祖国。家中对联高悬:'百年诞辰红烛燃遍举酒慰英灵,九九归一死水微澜昂首新世纪',横批'澳门回家'。

二、作家作品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又名闻多、闻亦多,字友三。湖北浠水人。早年就读于武昌两湖师范学校附属高等小学、北京清华小学。1922年赴美国留学,先后入芝加哥美术学院、科多拉多大学美术系学习。同期开始诗歌创作。1923年出版诗集《红烛》。1925年回国,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曾参与创办《大江》杂志,同时与徐志摩等主编《诗镌》,致力于新诗形式的研究,曾提出极具影响的“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理论。1928年参加新月社,参与创办《新月》杂志。后历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抗日战争期间任西南联大教授。

1941年皖南事变后,积极投身民主运动,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任中央执委、云南省支部宣传委员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坚决反对内战,1946年7月15日,在李公朴先生追悼会上发表了强烈谴责国民党特务暴行的演说,当晚即遭暗杀,走完了他诗人——学者——民主斗士的光辉道路。

闻一多不仅是杰出的诗人,并且在有关古典文学的研究上建树甚多,他对唐诗、《诗经》、《楚辞》等的研究,考证精细,多有创见。其学术著作具有很高价值。

三、内容简析

前言:表明写作的缘由、写作的目的和内心的期盼。缘由:'丧失之土地,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臆其悲哀之情,盖有甚于《凯风》之七子。'目的:'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斗云尔。'期盼:中华七子之归来。《澳门》:着重写一颗眷恋祖国的心。《香港》:着重写受到的凌辱,表明回归的愿望。《台湾》:着重写英雄的传统。《威海卫》:着重写悲壮的历史和险要的地势。《广州湾》:突出地理位置的重要。《九龙》:突出悲苦,期盼回归。《旅顺、大连》:突出列强的暴虐。

课后学习:背诵《七子之歌》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达标检测:

基础题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啖()自怨自艾()

遗骸()硇洲()迄()愍()

2.根据拼音写汉字。

qiǎng bǎo________ yīn yūn________ cù tà________

3.解释下列加粗字。

自怨自艾________

迄________ 冀________ 臆________

能力题

4.阅读《澳门》,完成下列问题。

澳门

你可知“Macaco”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1)诗中所说的“母亲”、“生母”是指________。从修辞角度看,这既是________,又是________。

(2)“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对这两句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他们”是指葡萄牙等殖民帝国,“我”指澳门。

B.“我的肉体”是指澳门的主权,“掳”突出了殖民帝国对澳门的占领、蹂躏与摧残。

C.“你”是祖国的拟人化,“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是说澳门人民没有忘怀祖国。

D.这两句诗谴责了殖民帝国的暴行,抒发了澳门人民不屈服于列强统治的精神。

5.诵读《香港》,完成下列问题。

香港

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啊!我身分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啊!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啊!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1)这首诗中的“凤阙”是指________。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采用拟人化的第一人称“独白”的方式,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极大地增强了一种归属感的柔情,灌注着被掳掠的血肉之躯的疼痛感。

B.“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这句中的“海狮”是指当时的英国殖民者,“我”是指诗人闻一多。

C.“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这句中的“啖”和“咽”两个动词用得非常准确、生动,写出了当时的殖民者对香港的掠夺与剥削。

D.“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句话是全诗的主题。现在香港终于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了。

(3)下面的一句话新闻穿靴戴帽,拖泥带水,请予修改。

本报讯一年来驻云南空军雷达兵某团七连,精心保养武器设备,保证了全部雷达兵器在开机过程中不发生故障,使所有兵器获得“红星兵器”(其规定是:兵器全年的故障率在5%以下)的光荣称号,受到上级的表扬和物质奖励。

(摘自某报的“一句话新闻”)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篇:诵读欣赏七子之歌教学设计

诵读欣赏《七子之歌》教学设计

(1)诵读欣赏《七子之歌》

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使同学能了解澳门的有关知识

2、能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能有感情的背诵诗歌

教学方法:学生自己分析为主,老师加以指导和总结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同学们,我相信刚才的旋律你们都十分熟悉,他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那你们想一下,国歌在什么场面之下演奏最能感动人呢?(同学回答)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其实你们刚才听的国歌曾经就在澳门回归的现场演奏过,有哪位同学能告诉我在澳门回归的那一天,你门都举行了哪些活动啊?

二 的确,在那一天的中国处处是欢歌笑语,但是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在这之前澳门同胞们都过着怎么样的生活呢?下面我们就追随著名诗人、学者闻一多一起去感受一下当时澳门同胞的苦难和抗争!

三、朗读课文,找出诗歌中你们认为最具震撼力的词语和句子,在文中划出来并说明你们的理由。

太久了/依然/梦寐不忘

四、再把课文朗读一遍,结合文中插图分析图中那些画面给你的感触最深?

面容憔悴但目光坚定的学者

面容狰狞且趾高气扬的侵略者

阴森森的铁制的刑具

五、为什么这些东西会给你震撼呢?

学者既是闻一多的写照,也是广大澳门同胞的写照

侵略者和刑具是澳门同胞受苦受难最好的见证

六、同学说的都不错,那请你们在把课文读一下,然后思考:

1、从你们的震撼中可以发现作者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表达了诗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见前面的古文)

2、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法来加强这种表达效果的呢?(通过拟人手法,把祖国比成母亲,通过最普通但是又最感人的母子之情来增强这种表达效果)

七、看来同学都已经对诗歌的感情有了一定的了解了,题目既然是“七子之歌”那我就请哪位同学唱一下?

八、和书后面的光碟上的录音对比,说说你认为哪一首最能体现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各抒己见)

同学唱的:感情直露

光碟上面的:委婉曲折

九、在社会各界的关怀之下,澳门已经顺利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那你们想一下,闻一多的“七子归来”之愿望实现没有啊?(台湾)

十、确实,当其他六子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安然入睡时,台湾正隔着台湾海峡孤苦地望着自己的母亲,台湾回归我相信也是各位同学最大的愿望,那我们假设明天台湾就能回到祖国的怀抱了,作为漂泊多年的游子,它最可能说的话是什么?思考几分中,用最简洁的话说出来。

十一、同学门说的都不错,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台湾之回归一定回实现,让我们静静地等待着吧!这一节可就上到这里,下课!!

作业设计:

思考:澳门的回归对祖国和澳门本身有那些巨大的影响?

(2)诵读欣赏《七子之歌》

目标设定: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七子之歌》。通过反复的诵读,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感受闻一多先生深挚的爱国情怀。

2、借助对《七子之歌》的诵读欣赏,学习诵读欣赏的一些方法:可以体会诗歌的情感,尽量地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诗歌融为一体;可以感受诗歌的形象,寻找适合这个形象的朗读;可以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求得能创造情境的朗读;可以品位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求得呈现诗歌深层美的朗读!

步骤安排:

一、布置预习:

1、查工具书认清生、难字词。

2、提出在自读中产生的问题。

3、搜集《七子之歌》中“七子”的资料。

二、课前入境:

上课的正式铃响前几分钟,循环播放年仅七岁半的澳门小姑娘容韵琳以夹带着浓重澳门乡音的普通话领唱的《七子之歌•澳门》。

三、课堂进程:

(一)知人论事:

同学们听到的歌声,曾经牵动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也打动了全世界正直善良的人。这歌的名字叫——《七子之歌》!今天我们学习的主题就是诵读欣赏《七子之歌》!

同学们知道吗?《七子之歌》的曲子是作曲家李海鹰一遍遍地吟诵着歌词,流着泪在一夜之间完成的。使作曲者如此动容的歌词,它的作者叫——闻一多。闻一多是谁?同学们能不能一下子就说出他在

插图上的位置?——对!左下方!在面容狰狞的侵略者和阴森森的刀枪的左下方,这一位面容憔悴而目光坚定的,就是我们的闻一多先生。闻先生为什么会写下《七子之歌》呢?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我们不需要评论,我们需要自己来认识!同学们,让我们试着走近闻一多——幻灯片:

师介绍:

1899年10月22日,在湖北省浠水县一个富有的闻姓家中,诞生了一个白胖小子,家人给他取名叫闻一多。

在这个书香门第,闻一多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1913年,闻一多14岁那年,以全省第二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开始接受高等教育。但当时的高等教育仍然充满了封建主义和奴化教育。对此,血气方刚的青年闻一多十分愤慨。他向往革命,盼望着祖国一天天地强盛起来。

1922年,闻一多到美国留学。那时在美国,华人经常受到凌辱。一次,一个美国学生写了一首诗讽刺中国人的脸沉默而神秘,像埃及狮身人面的怪物。这个美国学生还向闻一多问道:“你们在想什么?”闻一多立刻用英文写了一首诗回击道:“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这是侮辱’!”

接着闻一多又说道:“奉劝那些浅薄的美国绅士们,赶快收起那种自以为‘幽默’的优越感吧!”后来闻一多还专门写了《我是中国人》、《爱国的心》等诗歌,以表达对祖**亲的赤诚的心。

闻一多在清华读书时,就开始了诗歌的创作。到美国后,他想走一条“艺术救国”的道路,因此在美国专攻绘画艺术。后来,他觉得光凭一些颜色,几根线条,不能表达自己“对于祖国和人民火一般的热爱”,因此还致力于诗歌的创作。

1925年3月,闻一多在纽约写下《七子之歌》。同年5月他提前结束留学,启程回国。7月4日,《七子之歌》刊登在《现代评论》第2卷第30期上„„]

(二)整体感知:

《七子之歌》,这组诗的标题告诉我们,这是七个孩子唱出的歌。是要歌唱这样一些亲子之爱吗?

蹒跚学步的时候有妈妈带着;

娱乐玩耍的时候有妈妈陪着。

——这样的母爱,同学们都享受过吧!

还有这样的母爱,你看到过吗?

幻灯片图注:刚出壳的小苍燕鸥身上爬来了一群蚂蚁,觅食回来的母苍燕鸥正竭力为它驱赶。

幻灯片图注:在风沙灾害严重的荒漠,毛皮尽毁的小骆驼奄奄一息,重伤在身的母骆驼不忍离去。

即便是厄运难逃,有了母亲就有了依靠,有了母亲就有了安慰!

有妈真好!——那么,《七子之歌》,这七个孩子唱的歌里,是表现了怎样的母子关系呢?他们要传达怎样的情感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97页,同学们有没有看到:《七子之歌》诗前有一段小序,或许,它会告诉我们诗人的创作意图!——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师生齐读)(个别字音提醒)

读了小序以后,同学们知不知道,闻一多先生创作这《七子之歌》,是要替这七个孩子传达怎样的情感呢?是想要人们怎样呢?你们能找到小序里表达创作意图的语句吗?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跟前后左右的伙伴们交流交流!

(前三排边)你们找到小序里表达创作意图的语句了吗?-请你读一读——„„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斗云尔。

——找得很准确!

(走到后三排边)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文言词,它表示目的,相当于“来,用来”,恐怕是它帮助我们前排的同学很准确地找到了创作意图吧!这是哪个词呢?——“以”,对!“以”,是“来,用来”的意思,它表示目的。能找到这个词,说明我们后排的同学也理解得很好!

好!同学们都知道了诗人是——既要抒写七地-七个孩子“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孤苦和殷殷企盼回归祖**亲怀抱的情怀;又要激励祖国人民为强国、为统一而奋斗!那么,老师希望你们呆会儿读诗的时候,把诗人的心意尽量地表达出来。

(三)揣摩顺序:

老师知道同学们都等着读诗了!可老师想请同学们在读诗之前先推想一下:这写七地的诗章会按着怎样的顺序呢?——同学们可以注意小序里表示顺序的字词,把自己的想法跟前后左右的伙伴们交流交流!——好!前排还是后排的同学来说?——好!你说!——按照土地先后丧失的顺序——对不对呢?——我们来看:(幻灯中国地图)

这是我们的祖国,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母亲!“雄鸡一唱天下白!”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气宇轩昂!可是——(边讲边点击电脑,幻灯片上出示相关条目)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借口曝晒水渍物,强行租占澳门;1842年,英国强占香港;1895年,日本强占台湾;

1898年!英国、法国、沙俄先后强占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和旅大。而在日俄战争之后,日本又接替沙俄强占了旅顺、大连„„中华大地灾难深重!中华大地生死攸关!

同学们把书往后翻翻,看写七地的诗章是不是按着这样的顺序: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是的!就按这祖国土地先后丧失的顺序,远在美国留学的诗人唱响了七子的悲歌!

同学们揣摩揣摩:用先后丧失的顺序来唱这七地的悲歌,是不是更有利于表现中华大地灾难深重,是不是更有利于抒写七地“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孤苦和殷殷企盼回归祖国的情怀;是不是更有利于激励祖国人民为强国、为统一而奋斗呢?——是不是啊?同学们都同意按七地先后丧失的顺序来唱这七子的悲歌是最合适的吗?-老师也同意!闻一多先生对顺序的选择真是太好了!

(四)诵读欣赏:

1、自读体会:

让我们走进这一段屈辱的历史里去,让我们走进这七子悲壮的歌声里去!——课堂上的朗读,我们受着时间的限制,为了方便同学们交流,我们缩小一些范围,好吗?——拿出铅笔!在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这四块最早被抢走的地方上打上星号,我们先读这四章!老师要求同学们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这四章,能做到吗?——能!好!同学们可以自己放声读,沉浸在你们理解到的情感世界里;也可以前后左右交换听读,问问伙伴们自己朗读时努力表达的情感他们听到了吗,他们觉得你的朗读对吗,好吗。——老师祝愿你们每一章都读得很好!——好!尽情地读,好吗?[点击幻灯片,播放哀婉、低回的朗读背景乐]

……

……

2、读赏交流:(本环节中《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四个诗章的读赏交流顺序应学生选择而定,不必拘泥。)

——《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四章,都读好啦?好!刚刚老师看着同学们读书目光专注,神情激昂;听着同学们读书语调抑扬,声气悲壮。老师知道,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很认真,都满怀着热情在读书!老师想:同学们已经读得很好了!投入就一定会好!下面我们请几位来读,好吗?

①(前三排边)好!我们先请前排的同学!好!***,四个诗章你可以任选一章。(***读)

***为前排同学的朗读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啊!

###,老师想听听你对你的同伴《澳门》这一章朗读的评价!——好!同学们都知道了诗人是——既要抒写七地-“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孤苦和殷殷企盼回归祖国的情怀;又要激励祖国人民为强国、为统一而奋斗!###,你觉得***的《澳门》这一章朗读体现了这种情感吗?——你可以抓住具体的语句作一些评点!

——[###表态并简述理由]

{体会情感:《澳门》„„

例——“太久了”:1553年,澳门就实际上被葡萄牙占领,是“七子”中离开母亲最久的,说“太久了”符合历史;但仅仅如此吗?还有深沉的孤苦和悲怆!还有刻骨的恨!把婴儿从母亲的襁褓里抢走,这下手的人是何等的凶残!——因此,“太久了”宜读得徐缓沉郁一些。师读:“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也请学生读此句。

}

——好!感谢同学们动情的朗读和精彩的赏析!——这两位同学用他们的实践告诉我们:读诗歌要体会诗歌的情感,只有尽量地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诗歌融为一体,才能读好诗!好!谢谢他们!

②我们后排也请一位同学来选一章读,不过,选择的范围里要减掉《

》一章了。我们后排的同学,谁来读呢?好!你来!(***读)

###,诗人把七个地方比作七个孩子,你满意你的同伴用朗读为我们再现的这个“台湾”的形象吗?——“台湾”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表态并简述理由]

{感受形象:《台湾》„„

——我们的王星月同学在预习作业“有问有学”一栏里提出了一个很有质量的问题:文中“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有什么含义?“夏日”指什么?——同学们是怎么想的?好!我们请###来说!

例——头上有“酷炎的夏日”,这与台湾的地理位置相符;但仅仅如此吗?不!“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饱含着对“日”的憎恨,对统治台湾的“日本侵略者”的诅咒——岛上横行的日本侵略者给台湾人民带来了无比深重的灾难!

——“夏日”除了表面所指的酷暑烈日之外,这里更是指日本侵略者对台湾人民的摧残蹂躏。(谢凡同学在答问中还联想到日本国旗“太阳旗”的图案,俨然天空中一轮“酷炎的夏日”;换一个角度,也能理解为诗人巧用“谐音”,看似憎恨“日头”,实则痛斥

“日本”!)

——而我们的“台湾”,不堪蹂躏,主动请缨,向母亲发出了呼喊:“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我们有射日的英雄后羿!诗人笔下,“台湾”是一个英雄的形象!——因此,“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宜读得慷慨激昂一些。请学生读此句。

}

——好!感谢同学们动情的朗读和精彩的赏析!——我们知道了——读诗,要和诗人一起去展开想像,感受我们所能感受到的诗歌形象。有了心中的形象,你自然会有适合这个形象的朗读!好!谢谢他们!

③我们前排再请一位同学来读一章,好吗?不过,只能在剩下的两章里选了。我们前排的同学,谁来读呢?好!你来!(***读)

(走到后排边)###,你满意前排***的朗读吗?——[###表态并简述理由]

——***,你能谈谈,你读得这么好,有没有什么诀窍?——老师看你读的时候非常地专注,而且,目光都似乎已经超越了白纸黑字!是不是在你眼前,已经出现了“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你是不是已经看到了“狞恶的海狮”“扑在”它“身上”,“啖着”它的“骨肉”,“咽着”它的“脂膏”?!——你能描述一下你想像的情境吗?

{想像情境:《香港》„„

例——“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将祖国视为深居皇宫的女王,凸现祖国在“我”心中的高贵。为了保护祖**亲的安宁,我甘愿做阶前的黄豹,彻夜不眠,逡巡守护„„因此,“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宜读得稍慢,力求沉稳,来表现“黄豹”的尽忠尽职。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黄豹忠勇却也有不敌海狮狞恶的时候,它咬碎“我”的骨肉,吞噬“我”的脂膏。诗人向我们呈现了一个鲜血淋漓的海岸——我们仿佛看到海水已经变红,岸边有零落的黄色的皮毛„„因此,“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宜读得快一些,犹如奇峰突起,震慑人心,让人感到恐惧,更让人感到愤怒。师读《香港》,也请学生读此章。

}

——好!感谢同学们动情的朗读和精彩的赏析!——读诗,如果能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你就能获得更深层次的美!读诗,如果能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你就有可能拥有能创造情境的朗读!好!谢谢!

④我们后排的同学,谁来读《》呢?好!你来!(***读)

(走回前三排边)###,你满意***《威海卫》这个诗章的朗读吗?——[###表态并简述理由]

——2班的邓丰昊同学在预习作业“有问有学”一栏里提出:《威海卫》这个诗章里,“圣人的丘陵”与“圣人的遗骸”有区别吗?——同学们是怎么想的?好!我们请###来说!

{品味语言:《威海卫》„„

例——“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丘陵”,这里指坟墓。当然,一般人的坟墓是不能称之为“丘陵”的。这里的“圣人”联系诗句中的“原”字,再联系威海卫的地理位置——山东省东北部,可以理解为“圣人”孔子,他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颗巨星,我们引以为荣!——因此,“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宜读得慢而激昂,要表现出自豪之情。

——“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遗骸”,遗体,遗骨。联系诗句中的“尽”字,我们知道,这里的“圣人”,不再是孔子了,而是指像孔子一样的人,指品格高尚,智慧高超,忠勇无比的人。死去的都是这样的人哪!——因此,“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宜读得更缓慢更低沉,要表现出伤悼痛惜之情。再请学生读《威海卫》一章。

}

——好!感谢同学们动情的朗读和精彩的赏析!——品位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也有助于我们发现诗歌深层的美!有了深层的理解,才能有合适的朗读!

小结——读好诗歌有很多办法,我们以后还要学习;但今天我们已经懂得了:

要读好诗歌,可以体会诗歌的情感,尽量地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诗歌融为一体;可以感受诗歌的形象,有了心中的形象,你自然会有适合这个形象的朗读;今天我们也懂得了:读诗,如果能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你就有可能拥有能创造情境的朗读;读诗,如果能品位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你的朗读就有可能呈现诗歌深层的美!

3、再读体会:

被列强掳去的“中华七子”,是民族罹难、国家浩劫的象征。它警示国人: “国弱民受辱”、“落后就要挨打”!

1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国家富强、民族独立挺身而出,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上下求索,谱写了一首首恢弘壮丽的历史诗篇。

七子陆续归来,1999年澳门也回来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在澳门回归之夜,闻一多先生的子孙四代共20多人团聚在北京门头沟的家中,举行家祭,庆贺回归。

七子的悲歌,跟着历史的车轮,已经渐渐远去。今天,我们来重读这首诗,希望能勉励国人继续奋斗,最后实现台湾的统一大业!

——我们每一排同学来读一章,好吧?对于诗歌,各位同学会有各位同学自己的理解,所以语速不一定完全相同,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想读,对吗?——对!老师也想读呢!老师读标题、作者和诗前小序,同学们每一排来读一章,语速不完全相同不要紧!——好!开始!老师先读,同学们依次跟上,好吧?[点击幻灯片,再放哀婉、低回的朗读背景乐]

师生轮读《七子之歌》:“——七子之歌 ——闻一多——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

(五)拓展延伸:

1、熟读文本:

闻先生悲歌《台湾》一曲时,台湾正遭受着日本的践踏;现在,台湾虽然已经从日本手中收回,却没能实现和大陆的统一!——在台湾的最高峰玉山之巅,竖立着一座3米高的半身铜像。铜像面向大陆,目露愁绪,凝视着远方。这,就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座像。于右任先生一生爱国,生前一直希望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一个伟大富强的中国。然而他的希望没能实现。晚年,他愤然写下了一首无题哀歌:“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台湾》这一章,好吗?

2、推进思考:

在纪念台湾光复60周年的大型文艺晚会上,台湾影星王思懿为晚会献上了一曲改编了的《七子之歌•台湾》。同学们,如果你们是晚会的编导,你们希望将闻先生的《台湾》一曲作怎样的改编,来表达新时代子女的盼归心切呢?同学们不忙告诉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先来看一看晚会的片断!同学们注意打出的字幕:[点击幻灯片,播放晚会片断]

你满意这样的改编吗?如果你是晚会的编导,你希望将闻先生的《台湾》一曲作怎样的改编,来表达新时代子女的盼归心切呢?这问题作为课后的作业,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跟伙伴们交流交流!

3、积累迁移:

老师继续布置作业:熟读《七子之歌》,自选一章背诵。

了解《七子之歌》后的闻一多,选一首小诗送给他。

(六)师生共勉:

最后,老师送一句话给同学们,和大家共勉:——让我们都来做充满热情的、独立的、能够反思的读者!

第三篇:诵读欣赏《七子之歌》—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诵读欣赏《七子之歌》—苏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教案

诵读欣赏《七子之歌》教学设计(1)诵读欣赏《七子之歌》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使同学能了解澳门的有关知识

2、能把握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能有感情的背诵诗歌教学方法:学生自己分析为主,老师加以指导和总结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同学们,我相信刚才的旋律你们都十分熟悉,他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那你们想一下,国歌在什么场面之下演奏最能感动人呢?(同学回答)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其实你们刚才听的国歌曾经就在澳门回归的现场演奏过,有哪位同学能告诉我在澳门回归的那一天,你门都举行了哪些活动啊?二、的确,在那一天的中国处处是欢歌笑语,但是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在这之前澳门同胞们都过着怎么样的生活呢?下面我们就追随著名诗人、学者闻一多一起去感受一下当时澳门同胞的苦难和抗争!

三、朗读课文,找出诗歌中你们认为最具震撼力的词语和句子,在文中划出来并说明你们的理由。太久了/依然/梦寐不忘

四、再把课文朗读一遍,结合文中插图分析图中那些画面给你的感触最深?面容憔悴但目光坚定的学者面容狰狞且趾高气扬的侵略者阴森森的铁制的刑具

五、为什么这些东西会给你震撼呢?学者既是闻一多的写照,也是广大澳门同胞的写照侵略者和刑具是澳门同胞受苦受难最好的见证

六、同学说的都不错,那请你们在把课文读一下,然后思考:

1、从你们的震撼中可以发现作者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表达了诗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见前面的古文)

2、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法来加强这种表达效果的呢?(通过拟人手法,把祖国比成母亲,通过最普通但是又最感人的母子之情来增强这种表达效果)

七、看来同学都已经对诗歌的感情有了一定的了解了,题目既然是“七子之歌”那我就请哪位同学唱一下?

八、和书后面的光碟上的录音对比,说说你认为哪一首最能体现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各抒己见)同学唱的:感情直露光碟上面的:委婉曲折

九、在社会各界的关怀之下,澳门已经顺利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那你们想一下,闻一多的“七子归来”之愿望实现没有啊?(台湾)

十、确实,当其他六子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安然入睡

时,台湾正隔着台湾海峡孤苦地望着自己的母亲,台湾回归我相信也是各位同学最大的愿望,那我们假设明天台湾就能回到祖国的怀抱了,作为漂泊多年的游子,它最可能说的话是什么?思考几分中,用最简洁的话说出来。

十一、同学门说的都不错,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台湾之回归一定回实现,让我们静静地等待着吧!这一节可就上到这里,下课!!作业设计:思考:澳门的回归对祖国和澳门本身有那些巨大的影响?

第四篇:欣赏《七子之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七子之歌—澳门》、《东方之珠》

课题:音乐欣赏课《七子之歌—澳门》、《东方之珠》 设计理念:

《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 “ 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音乐教学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这一点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东方之珠》一课的教学设计,以围绕 “ 祖国统一 ” 为主题教育思想,以 “ 回归 ”、“ 盼归 ” 为情感主线,以 “ 离愁 ”、“ 思乡 ”、“ 同根 ” 等情感激发学生内在的爱国激情。本单元的教育主题为:用音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期盼祖国早日实现统一。本课时包含 “ 回归 ” 和 “ 盼归 ” 这两部分内容。因而本课时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听、唱歌曲《东方之珠》,深刻体验歌曲中 “ 依恋祖国、渴盼回归 ” 的思想内涵;在师生平等互动的学习氛围里,通过实践创作、对歌曲的再表现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自查资料使学生主动获取与香港、台湾相关的各种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主动了解香港、澳门的相关历史知识,能够用歌声体验期盼祖国统一,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欣赏《七子之歌—澳门》、《东方之珠》,体验歌曲的内在情感,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并在听辨、学唱、思考、交流、探讨的过程中,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践初步学会分析歌曲结构,主动去参与学习,进而获得知识。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主题,并能熟练演唱两首歌曲。

教学难点:深刻体验歌曲中所蕴含的思归、盼归的真切情感,深刻体会“ 祖国统一 ” 的思想教育主题,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学唱今天的新歌之前,老师想为大家朗诵一首诗,《七子之歌——澳门》(朗诵)。

师:这首诗诗闻一多先生于1925年从美国归来后创作的,当时,他看到祖国的现状,无比悲痛,写下组诗《七子之歌》,这是其中的一首。在1999年举国上下欢庆澳门回归的时候,李海鹰先生把它谱写成《澳门岁月》的主题曲,这便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歌。

3、板书:七子之歌——澳门

闻一多 词

李海鹰 曲

师:七子,指的是被列强割据的七块地和人民,它包括香港、九龙、澳门、广州湾、威海卫、旅顺、大连。

师:同学们,我们都学过地理,那哪位同学能简单的告诉大家澳门所在的地理位置,并介绍一下澳门的基本情况?

生:澳门位于珠江口西岸,毗邻广东省珠海市,东隔珠江口,同香港相望,它由澳门半岛和附近的两个小岛组成,面积约为十六万平方米。

生:澳门原来是渔港,在明代,海上运输时期,是南方对外贸易的港口之一。现代,成为了赌场收入维持其经济的旅游城市。

师:澳门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地,但是由于旧中国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它曾经有过一段屈辱的被殖民的历史,你们知道吗?谁能说说?

生:因为清朝在鸦片战争中失败,1887年签订了中葡北京条约,清政府承认“葡萄永驻管理澳门”,澳门从祖国怀抱中被分离出去。

师:是的,但这一切都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们国家的国际地位的提高而宣告结束,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到祖国怀抱,我们都经历了那神圣的那一刻,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演唱此曲。

4、初听歌曲:让学生感受体验。

5、复听歌曲: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的节拍、速度、力度及情绪的变化。并小声模唱歌曲。

6、让学生随琴声情并茂的演唱,引导学生以音乐为本,深刻感悟作品的风格和表现形式。

7、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自己搜寻的相关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及相关的历史知识。师归纳小结:香港地区位于珠江口东侧,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以及周围岛屿。因盛产沉香而得名香港,又名香江、香海。是我们祖国美丽的 “ 东方之珠 ”。这首歌以含蓄而富于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香港的地理位置、历史沧桑和迷人的夜色;并拟人化地表现了人们对香港的无限眷恋。歌曲的第一部分为复乐段结构。两个乐段的旋律基本相同。两个乐段中的第一乐句,相对地说,都比较平稳。然而,其第二乐句,开始时是连续的同音重复,紧接着便以八度大跳转入低音区。它似乎从亲切、温柔的呼唤开始,以耐人寻味的深情加以延续。歌曲的第二部分有转向下属调的明显倾向,使歌曲的色彩产生鲜明的变化。在这个乐段中,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01|4.6i” 几个音连续上行至全曲的最高音,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包含三连音在内的紧密节奏,从而掀起这首歌曲的高潮。特别是 “ 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 ” 的真挚话语,表达了炎皇子孙对东方之珠----香港的无比爱恋之情。补充部分是歌曲第二部分的完全重复。它将全曲的高潮进一步延展。其画龙点睛之句----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则得以多次强调,从而将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奉献给亲爱的祖国。

8、初听歌曲:教师播放视频歌曲《东方之珠》,让学生感受体验。

9、复听歌曲:让学生随音乐小声模唱。

10、随琴演唱歌曲《东方之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的节拍、速度、力度及情绪的变化。深刻体验歌曲中所蕴含的思归、盼归的真切情感,深刻体会“ 祖国统一 ” 的思想教育主题。

11、启发学生情感 :学生讨论交流欣赏后的感受。12课后反思:

第五篇:《七子之歌》学案教案3篇

班级:

姓名:

一、基础题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啖()自怨自艾()迄()遗骸()硇洲()愍()

2.根据拼音写汉字。

qiǎng bǎo________

yīn yūn________

cù tà________

二、能力题

3.阅读《澳门》,完成下列问题。

澳门

你可知“Macaco”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1)诗中所说的“母亲”、“生母”是指________。从修辞角度看,这既是________,又是________。

(2)“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对这两句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他们”是指葡萄牙等殖民帝国,“我”指澳门。

B.“我的肉体”是指澳门的主权,“掳”突出了殖民帝国对澳门的占领、蹂躏与摧残。C.“你”是祖国的拟人化,“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是说澳门人民没有忘怀祖国。D.这两句诗谴责了殖民帝国的暴行,抒发了澳门人民不屈服于列强统治的精神。4.诵读《香港》,完成下列问题。

香港

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啊!我身分虽微,地位险要。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啊!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母亲啊!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1)这首诗中的“凤阙”是指________。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采用拟人化的第一人称“独白”的方式,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极大地增强了一种归属感的柔情,灌注着被掳掠的血肉之躯的疼痛感。

B.“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这句中的“海狮”是指当时的英国殖民者,“我”是指诗人闻一多。

C.“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这句中的“啖”和“咽”两个动词用得非常准确、生动,写出了当时的殖民者对香港的掠夺与剥削。

D.“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句话是全诗的主题。现在香港终于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了。

(3)下面的一句话新闻穿靴戴帽,拖泥带水,请予修改。

本报讯

一年来驻云南空军雷达兵某团七连,精心保养武器设备,保证了全部雷达兵器在开机过程中不发生故障,使所有兵器获得“红星兵器”(其规定是:兵器全年的故障率在5%以下)的光荣称号,受到上级的表扬和物质奖励。

(摘自某报的“一句话新闻”)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延伸

阅读《七子之歌》回答问题

1、本文作者是(),世人、学者。

2、解释下列加粗字。

自怨自艾________

冀________

迄________

________ 以悯之________

因择其中________ 诚如斯________ ________ 盖________

以抒其孤苦亡告

________

________ 旦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

臆其悲哀之情,盖有甚于《凯风》之七子

诚如斯,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

4、《七子之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七子之歌》教学教学设计>设计 江苏省淮北中学 董利娟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主题是信息传播。[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消息、通讯的一些基本常识和特点。

2、能力目标:学习写消息及网上搜索阅读,通过网上写作和别人交流。

3、情感目标: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诵读欣赏《七子之歌》从整个单元看是情感目标的延续和拓展,诗歌突出一个“情”字,诗人的爱国之情。[教学目标]

1、了解朗诵的基本技巧。

2、通过反复朗诵,领会诗歌表达的爱国情怀。

3、通过多媒体的恰当运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学重点]

1、诗歌表达的爱国情怀。

2、拟人的手法。[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诵读诗歌,并品味文中的情感。[教法]互动式诵读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放映第一张幻灯片(跨越世纪 百年回眸)

通过音乐和画面前后强烈的反差,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教学的情境之中。

中国这块土地上曾遭受外国帝国主义的蹂躏,今天当香港、澳门回归,当神州五号成功发射的时候,我们也不该忘记那段历史。放映第二张幻灯片(课题作者)

让我们一起跟随闻一多先生走进那段屈辱历史。传授新课:

放映第三、四、五张幻灯片(写作背景、作者简介、)

交代相关的写作背景、作者简介,为学生感悟情感打基础。

一、认读课文

自主学习: 何为“七子”

放映第六、七张幻灯片(了解七子的地理位置和相关历史)

让学生了解七子地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揭露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速读序言,找出难读难懂的句子 放映第八、九张幻灯片 扫除学生阅读障碍 放映第十张幻灯片

大声朗读诗歌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通过朗诵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作者的感情。

二、朗读课文

合作交流:放映第十一张幻灯片

你觉得哪首诗歌最能震撼你的心灵,为什么?

鼓励学生以自己的理解来读诗歌,以师生对话、生生交流,学生默读、齐读、师范读的方式,领悟作者的感情。师指导生读诗歌:(听录音放映第十二张幻灯片)旅顺,大连

我们是旅顺,大连,孪生的兄弟 我们的命运应该如何的比拟? 两个强邻将我们来回的蹴踏,我们是暴徒脚下的两团烂泥 母亲,归期到了,快领我们回来 你不知道儿们如何地想念你!母亲!我们要回来,母亲!句调 重读 停顿 感情

三、领悟感情

探析:放映第十三张幻灯片

七首诗歌有何共同点?这共同点中体现作者怎样的感情? 从共同点入手,化繁为简,理出作者感情的主线。放映第十四张幻灯片(香港回归)

让学生回到现实的生活中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迁移训练

放映第十五张幻灯片

七子之中只有台湾没有回到祖**亲的怀抱,你的心情如何?你能用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副对联、一首诗表达你的心情吗? 延续文中感情的线索,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结束新课:

放映第十六张幻灯片(《七子之歌——澳门》flashMTV)

让学生带着激动自豪的感情走出课堂,将爱国之情延伸到课外。

《七子之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着重引导学生体会儿女离开母亲'太久',渴望回归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握教学设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上课前,请同学们先听一首歌,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小声唱。(放音乐《七子之歌》)

这是一首什么歌?(《七子之歌》)对,这是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中的主题曲,歌曲朴素真挚、深刻感人,引起中国亿万同胞的强烈反响,大家听了这首歌后不禁潸然泪下。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首歌的歌词并非为澳门回归而写的新作,它是七十多年前一首题为《七子之歌》的组诗中的第一篇,其作者就是已故爱国学者、诗人闻一多。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这首诗歌《七子之歌》(板书:七子之歌* 闻一多)请齐读课题。同学们请看,这个课题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教学设计>文章课题有什么不同?(加了注解号了)对课文做了怎样的注释?(学生来念101页)从注释你知道了什么?(本文是作者1925年3月留学美国期间创作的一组组诗,共七首。教材选用了其中的三首,另外四首分别是《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七子'指的是什么?(中国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九龙、广州湾和旅顺大连这七个地方)(出示实物投影地图:指出这七个地方。)大家看这七个地方如同祖**亲的七个孩子被侵略者掠去,他们曾经受尽了列强的欺凌,生活在水深火热的苦难当中。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澳门》和《香港》。

(板书:澳门 香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放录音)请同学来听录音,课文中有许多难读的生字词,同学们听时一定要注意。

2、请同学用自己最好的读书姿势再来读课文,遇到难读的生字词同位可以互相交流。

3、先来交流同学们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课件出示:澳门 香港 灵魂 凤阙 吞咽 哭泣 号啕

(1)指名读,全班订正(解词:凤阙:宫殿 号啕:大声哭泣)

(2)指名领读。

课件出示难读的词:襁褓 掳去 黄豹 狞恶 啖着

这些是本课难读的词,想来挑战吗?

(1)指名读,全班订正(解词:襁褓:包裹婴儿用的东西。掳去:抢去 狞恶:非常凶恶)

(2)指名领读。

4、教师小结过渡:同学们生字词掌握得很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澳门》这首诗。

三、深入理解、体会感情

1、学习《澳门》

(1)请一位同学读第一首诗。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自己从这首诗中能体会到什么?(澳门离开母亲的太久了,渴望回归的强烈感情)从哪体会到的?(板书:太久了 梦寐不忘 我要回来)

太久了?有多久?(三百年)在这三百年里,他们抢去的是我的肉体,但抢不去的是什么?(我的灵魂、我那颗中国心)梦寐不忘。(睡觉做梦都不忘记)多少年来我梦寐不忘自己的生母。同学们请你们想想,当你们离开自己的妈妈一天、十天、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你会怎样?三百年这是一段多长的时间,这又是一种多深的母子情啊?你能感受到吗?还从哪你能体会出来?'我要回来'你能用读让大家都体会到儿女飘泊在外渴望回家的那种强烈感情吗?谁还想来试试?(齐读。)同学们,你们想去了解澳门吗?让我们看一段录像。

澳门,自古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侵略者在澳门犯下的罪行令人愤慨,中国同胞所受的侮辱令人愤怒,那种想念祖国、渴望回归的情感在闻一多的笔下跃然纸上,同学

们你们能有感情地读这首诗吗?(指名读、教师范读(配乐)、男女生分读。)

背诵:(6人小组分句读,最后一句齐读,要求不看书)

小组汇报

过渡:《澳门》这首诗表达了儿女离开母亲也太久,渴望回归的强烈的感情,《香港》这个和澳门有着同样经历的'孩子',在列强的凌辱下,他离开母亲太久了,他是多么想回到母亲的怀抱,感受母爱的温暖。

2、学习《香港》

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自学《香港》这首诗。

我们就以感情朗读汇报交流。

感情读:小组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选出读得最好的同学读、小组成员齐读、男女生分读、每人一句表演读等。)

四、拓展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个'孩子'如今回到祖**亲怀抱了吗?什么时候回归的?(香港:1997年7月1日 澳门:1999年12月20日)

2、出示课件:香港、澳门回归资料,教师介绍。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灯火辉煌,举世瞩目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这里的五楼大会堂隆重举行。1997年7月1日0时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庄严宣告:根据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两国政府如期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葡萄牙共和国在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隆重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开始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20世纪20年代,刚刚从清华学校毕业的闻一多远涉重洋,到美国留学。在留美期间,闻一多目睹了美国种族歧视,深为中国同胞所受的侮辱而愤怒,使他更加怀念祖国,渴望回归,为了抒发自己这种强烈的回归情感,他写下了这首《七子之歌》,表达了澳门、香港等地的广大民众渴望回归的迫切愿望。

此时此刻,如果闻一多先生还健在,当他看到香港、澳门回归,他会有怎样的心情?是的,祖国统一不仅是闻一多先生几十年前的心愿,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共同心愿。

五、作业教学设计>设计:

1、把这两首诗的生字词写两遍。

2、感情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教学反思:

《朱鹮飞回来了》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所要学习的生字、生词。

2、通过各种方式收集有关朱鹮的资料,了解朱鹮。

3、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与碰撞中理解课文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5、了解科考队员们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发现并精心保护朱鹤的经过,培养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引发疑问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同学们看我板书课题(朱鹮飞回来了)。

2、请同学来读一下课题,你认为应该怎样读就怎样读,谁来试试?(生读,或高兴,或惊喜,或如释重负。)

3、什么是朱鹮?你对朱鹮有哪些了解?为我们大家介绍一下吧。(介绍朱鹮)

4、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可能的问题是:朱鹮飞走过吗?朱鹮为什么飞回来了?是谁让朱鹮飞回来了?相机板书。)看来同学们对课题都有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相信同学们通过学习会理解得更深刻,感受更丰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都预习课文了,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你都遇到了哪些容易出错的生字词,给你的同伴们提个醒。(按捺[nà] 腼腆 孵[fū]化等)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想,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件事?

3、谁愿意来说一说,这篇教学设计>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用比较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记叙了一支科考队来到大山里,依靠当地群众寻找到濒临灭绝的朱鹮,并想方设法保护朱鹮,使朱鹮在自然保护区内顺利繁衍、健康生长的事)

4、同学们,课文以《朱鹮飞回来了》为题,那朱鹮原来是飞走了吗?课文中'飞走'指的是什么?(飞走,其实是指濒临灭绝)

(1)从哪里知道了朱鹮濒临灭绝?你能从书中找到依据吗?我看哪一位细心的同学最先找到了?(第四自然段中的一些句子:'1978年,一份有关野生动物的紧急报告引起了亚洲国家的关注。……')

(2)朱鹮为什么会濒临灭绝?原因可能都有哪几个方面?(板书:污染、捕杀……)

由此可见,朱鹮是即将濒临灭绝的动物,在世界上也是极为罕见的。(板书:擦掉问号)

(3)那为什么科考队又会来到陕西洋县呢?(他们认为那里森林茂密……)

因此,在那儿找到朱鹮的希望较大。

(4)它们找到了吗?(找到了)

三、品读课文,质疑问难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6―1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为了朱鹮能够'飞回来',小光和小伙伴配合科考队做了哪些努力?(小组同学交流此问题。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说说。)

(板书:宣传 寻找 保护)

1、积极发动――和小伙伴一起寻找线索。

组织有感情地朗读:(1)分角色读小光与小胖子的对话,谈感受。(2)再读,生评价。(3)师生合作读。(4)表演读。

小光从小胖那里得到了朱鹮的相关信息,于是第二天就陪着科考队员一起寻找朱鹮。

2、为科考队――带路寻找。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1―1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给你印象深刻的句子,看看你从中都体会到了些什么,并把你的感受写在句子的旁边,一会咱们一起交流。

他们来到一片稻田中隐蔽起来……以免干扰观察。

想象一下,除了这些困难,科考队员还忍受着哪些困难?

这两只鸟儿……踏破铁鞋,千辛万苦的寻觅终于有了结果。

为什么说是踏破铁鞋,千辛万苦的寻觅?('我国自从1964年在甘肃捕获一只朱鹮以来,一直没有发现朱鹮的踪迹。为了查明朱鹮在我国的生存情况,一支科考队到全国各地寻找朱鹮。')

静候一旁的科考队员……珍惜的鸟儿。

比较:他们像守候着一只易碎的宝瓶一样,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悄悄地拍摄照片…

他们守候在这两只鸟儿的旁边,观察着,拍摄照片…

请同学们看屏幕,他刚才是说的这句话嘛?(不是)好不好?从第一个句子中你体会

到了什么?

3、全力保护――挖田螺泥鳅、抓小鱼小虾喂养体弱的小朱鹮。请学生读一读13自然段。

考察队员在朱鹮的巢边搭起了窝棚,忍受着风吹雨打、日晒虫叮,精心地观察、守护着这几只朱鹮……

小光和小伙伴们也挖来田螺、泥鳅,捉来小鱼、小虾喂它。

保护朱鹮的仅仅是科考队员和小光吗?(还有老师、同学、村民们。所有的人都积极的参与到保护朱鹮的活动中来。)

现在,谁能说说朱鹮为什么能够'飞回来'?(有科考队员的努力,还有像小光这样热爱野生动物的小朋友的帮助,是所有人的爱把朱鹮给唤了回来。从根本上说,是这里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擦掉问号,同时画心)

4、请全班同学一起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情感深化

真可谓是失而复得的朱鹮啊!关于陕西洋县保护朱鹮的情况还有一段后话,想知道吗?

师读(配乐)《失而复得的朱鹮》(节选):

'朱鹮近几年数量的迅速发展增加了我们恢复该物种的信心。但是回想拯救这一物种的经历,不禁令人心悸。如果考察队晚两年组织,如果这7只朱鹮未能成功地繁育,……。幸运的是这个物种被成功地保存下来,并扩大其分布区和其他的保护,希望这种几遭绝灭的物种能够永远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欣赏到这种美丽的动物,并与他们相伴成长。'

同学们,小光等人为拯救朱鹮所做的努力我们有目共睹,他们的行为又给了我们一些什么启示呢?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又能为保护野生动物做些什么呢?(生畅所欲言,板书)让我们向小光他们学习,从现在开始,保护身边的动物,爱护他们,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保护野生动物,做它们的好朋友!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地球永远生机勃勃,永远多姿多彩!

五、小结

同学们,其实教学设计>文章的题目饱含了作者的感情,通过我们对课文的学习,你从题目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最后,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课题:朱鹮飞回来了。

六、作业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中还有哪些濒临灭绝的动物,了解他们的现状。

为保护野生动物写宣传标语,用实际行动保护野生动物。

推荐阅读:《中国地理》朱鹮篇

板书:

朱鹮飞回来了

飞走(?)→→→→→ 飞回(?)

环境 宣传

捕杀 寻找

食用 保护

濒临灭绝 快乐生活 教学反思:

《七子之歌》教学近似录 作者简介:

王宏,1971年生。1990—1994年就读于苏州大学中文系。1994年进入江苏省苏州中学工作,从事初中语文教学至今。现为初中语文教研组副组长,苏州市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组成员。

教案名称:

诵读欣赏《七子之歌》教学近似录

教材依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诵读欣赏《七子之歌》

学生水平:

七年级

目标设定: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七子之歌》。通过反复的诵读,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感受闻一多先生深挚的爱国情怀。

2、借助对《七子之歌》的诵读欣赏,学习诵读欣赏的一些方法:可以体会诗歌的情感,尽量地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诗歌融为一体;可以感受诗歌的形象,寻找适合这个形象的朗读;可以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求得能创造情境的朗读;可以品位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求得呈现诗歌深层美的朗读!

步骤安排:

一、布置预习:

1、查工具书认清生、难字词。

2、提出在自读中产生的问题。

3、搜集《七子之歌》中“七子”的资料。

二、课前入境:

上课的正式铃响前几分钟,循环播放年仅七岁半的澳门小姑娘容韵琳以夹带着浓重澳门乡音的普通话领唱的《七子之歌?澳门》。大屏幕上,幻灯片如下:

学习集体:初一(3)班35位同学和他们的老师

三、课堂进程:

(一)知人论事:

同学们听到的歌声,曾经牵动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也打动了全世界正直善良的人。这歌的名字叫——《七子之歌》!今天我们学习的主题就是诵读欣赏《七子之歌》!幻灯片:

同学们知道吗?《七子之歌》的曲子是作曲家李海鹰一遍遍地吟诵着歌词,流着泪在一夜之间完成的。使作曲者如此动容的歌词,它的作者叫——闻一多。闻一多是谁?同学们能不能一下子就说出他在插图上的位置?——对!左下方!在面容狰狞的侵略者和阴森森的刀枪的左下方,这一位面容憔悴而目光坚定的,就是我们的闻一多先生。闻先生为什么会写下《七子之歌》呢?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我们不需要评论,我们需要自己来认识!同学们,让我们试着走近闻一多——幻灯片:

师介绍:

1899年10月22日,在湖北省浠水县一个富有的闻姓家中,诞生了一个白胖小子,家人给他取名叫闻一多。

在这个书香门第,闻一多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1913年,闻一多14岁那年,以全省第二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开始接受高等教育。但当时的高等教育仍然充满了封建主义和奴化教育。对此,血气方刚的青年闻一多十分愤慨。他向往革命,盼望着祖国一天天地强盛起来。

1922年,闻一多到美国留学。那时在美国,华人经常受到凌辱。一次,一个美国学生写了一首诗讽刺中国人的脸沉默而神秘,像埃及狮身人面的怪物。这个美国学生还向闻一多问道:“你们在想什么?”闻一多立刻用英文写了一首诗回击道:“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这是侮辱’!” 接着闻一多又说道:“奉劝那些浅薄的美国绅士们,赶快收起那种自以为‘幽默’的优越感吧!”后来闻一多还专门写了《我是中国人》、《爱国的心》等诗歌,以表达对祖**亲的赤诚的心。

闻一多在清华读书时,就开始了诗歌的创作。到美国后,他想走一条“艺术救国”的道路,因此在美国专攻绘画艺术。后来,他觉得光凭一些颜色,几根线条,不能表达自己“对于祖国和人民火一般的热爱”,因此还致力于诗歌的创作。

1925年3月,闻一多在纽约写下《七子之歌》。同年5月他提前结束留学,启程回国。7月4日,《七子之歌》刊登在《现代评论》第2卷第30期上……]

下载七子之歌诵读欣赏.doc 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子之歌诵读欣赏.doc 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子之歌.说课稿

    《七子之歌——澳门》 说课稿 尊敬的专家、评委你们好!我是17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七子之歌——澳门》。是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欣赏学习类歌曲。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

    七子之歌教案

    《七子之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我能借助背景知识和音像资料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我能把握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重点:了解澳门、香港的历史,理解诗意。......

    《七子之歌》教案

    七子之歌——澳门 授课年级:七年级 教学目标: 1、在理解歌词、旋律特点的基础上有感情、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在演唱跳动较大的旋律时,控制好音准和声音。 3、在歌曲的情感体......

    七子之歌教案

    篇一:七子之歌教案 《七子之歌》教学设计 一、歌曲分析: 七子之歌是《澳门岁月》主题歌,它反映了人民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和迫切盼望回归的爱国之心。歌词选自爱国诗人闻一多在......

    七子之歌(推荐)

    《七子之歌》《东方之珠》《台湾风情画》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了解澳门香港台湾的历史与今天、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企盼完整统一的赤子情感。 2、能力目标:体会......

    七子之歌读后感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七子之歌读后感。我胸中还氤氤着郑氏的英魂……”这首诗是爱国诗人闻一多《七子之歌》组诗中的一首,诗人以拟人的手法把......

    七子之歌歌词

    七子之歌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 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 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

    七子之歌说课稿

    《七子之歌—澳门》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初中七年级音乐教材,第一单元《七子之歌》 中的唱歌内容《七子之歌——澳门》。 教材分析: 《七子之歌——澳门》为单二部曲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