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警方提示-夏季游泳注意安全
观众朋友,晚上好,欢迎收看法治安陆节目。
警方提示:夏季游泳请注意安全
入夏以来,许多中小学
生喜欢到府河、水库、池塘等处洗澡游泳。每年因游泳而引发的溺水死亡事故时有发生。因此,我市警方提醒广大学生家长,要加强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和看管;提醒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安全防范常识和必要的技能;相关单位和组织应当在江河、湖泊、池塘、水库等重点部位和溺水事故易发地段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标牌,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
警方建议:夏季游泳最好选择正规的游泳场馆,不要
在一些不知深浅、水情复杂的河流游泳。未成年人须在家长陪护下选择安全的区域游泳。此外,在游泳前,要带好游泳圈、浮板等用具,并做热身运动,防止游泳过程中发生抽筋现象。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
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好,感谢收看本期节目,下期节目再见。
第二篇:警方“防诈骗”宣传提示
警方“防诈骗”宣传提示
1、网上找兼职,被对方以购买游戏币、电话卡等为其刷信誉并有返利为名,在报警人付钱以后不予归还实施诈骗。
2、冒充邮政局称邮包内有“毒品”等涉及犯罪,要求将报警人银行卡内的前转入所谓“安全账户”实施诈骗。
3、冒充客服,以支付宝系统出故障致交易不成功可退款为名,在骗取报警人交易验证码(动态验证码)后将支付宝内的前骗走。
4、冒充民政部门等,在报警人相关信息泄露的情况下,以领取拆迁费、丧葬费等,要求报警人至银行ATM机上按对方指令操作,实际是在转账界面操作,结果自己银行卡内被转走。
5、冒充航空公司,在报警人相关信息泄露的情况下,以退票为名,要求报警人至银行ATM机上按对方指令操作,实际是在转账界面操作,结果自己银行卡内被转走。
6、冒充老师在打通电话第二天以给领导送礼物为名向报警人借钱(到ATM机上转账)。
7、注意以下几个关键词:保证金、到附近银行ATM机上操作、中奖、涉及违法犯罪、系统升级、出故障、骗取动态验证码等就是骗人的。
8、综上所述,作为学生涉及钱的问题要慎重。
冒充淘宝客服诈骗
某同学在某高校教学楼接到一个手机电话,对方自称是淘宝客服,称其网上的订单未成功,要退款给其,并通过QQ把退款网址发给了其,该同学在上述网址填写了其工商银行卡卡号、银行卡密码的相关信息,后发现银行卡里面少了700块钱。
特点:违法犯罪分子事先获知受害人的淘宝交易信息,并用改好软件修改电话号码,冒充淘宝客服告知受害人系统卡单冻结,以退款的名义骗取事主银行卡卡号、激活码、身份信息以及验证码等数据,并通过网上购物、充值等方式实施诈骗。
警方提示:广大网购达人尽量避免在公共电脑上进行购物操作,防止个人及银行卡信息泄露。同时,对涉及“淘宝账户冻结”、“订单未成功”等内容来电来信,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泄露银行交易验证码!
网上兼职诈骗
某同学在网友的推荐下加了一个招兼职的QQ,对方自称是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让其在网上购买中国移动充值卡刷信誉,并承诺做完两单(一单10笔,另一单7笔,每笔是108元)就给其支付85元的佣金。该同学在对方提供的网址上用自己的余额宝支付了1836元,完成两单交易,之后把订单的账号及密码截屏给了对方。后对方并没有把1836元费用和85元的佣金返还给其,于是其发现自己被骗了。
特点:骗子的手法一般是先要求受骗者垫付一定的启动资金,再购买点卡、充值卡等虚拟商品。一开始,有些骗子会小额返还部分奖励,诱使受害者重复购买,或增加资金。然后在返还钱款时,骗子就会借口说“卡单”了,并称只有再次购买才能“解套”。当受害者怀疑或报警时,骗子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警方提示:网上兼职“刷信誉”极具诱惑力,消费者不要落入“低门槛高收入”的兼职圈套,对涉及钱财的交易,一定要多留一个心眼,绝对不可以在网上轻易听信所谓的“好心人”鼓动盲目去做,切莫贪小利吃大亏。
冒充公检法诈骗
某收到一固定电话自称送快递的称其邮包“涉毒”,后将电话转至自称是“缉毒大队陈姓警官”,对方称其个人信息被“犯罪分子利用”邮包涉嫌贩毒,由于破案需要,需要提供银行账户,随后将其电话转至自称“国家银联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对方要求其将银行账户金额转至对方安全账户,后报警人信以为真,于当日通过ATM机分两次向对方账户转账共计人民币8166元后报警人感觉可以,遂报警。
特点:捏造受害人邮包内有毒品,待受害人讯问后,在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机关工作人员,以受害人有银行卡透支、涉及洗钱、毒品案件等,需将受害人银行卡内存款转移到安全账户、或要求进行资金验证等为由,再通过手机遥控指挥受害人按照其提示将钱转帐到犯罪嫌疑人账户里。
警方提示:公安机关绝对不会设立所谓的“安全账户”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来电,更不要将自己的银行卡、网上银行账号及密码等个人信息向她人透露,加强自身的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绝不要接受电话指示在柜员机或柜台进行银行卡操作。
机票改签诈骗
某同学收到了一个自称是某航空公司的短信,称其航班因系统故障,让其办理改签或退票,报警人拨打了短信上提供的客服电话,对方是一名男子,让其去ATM机转账一笔改签保证金,当日其在松江文汇路758号工商银行的ATM机上给对方转账了1800元钱后对方让其继续转钱,报警人才发现被骗,遂报警。
特点:骗子经常使用改号软件,假冒“400”开头航空公司官方电话。警方提示:乘客在收到类似“航班取消、航班变动、机票退签改签”等短信时,应通过航空公司客服电话、机场客服电话等多方渠道核实,不要轻信来路不明的信息,更不要拨打短信中提供的陌生号码按照对方的要求在ATM机上进行转账操作,ATM机只有查询、汇款(转账)功能,没有其他任何如“退款”、“激活”、“解冻”等特定功能。
QQ好友诈骗
某同学在上网时,被一不明身份的人冒用其同学的QQ,分别以给同学转账和母亲生病为由,两次骗取报警人8000元人民币。
特点:骗子通过盗号软件盗取他人QQ号码,甚至视频,随后登录所盗QQ号码与其亲朋好友聊天,以骗取信任,最后以急需用钱为名向其亲朋好友借钱,从而诈骗钱财。
警方提示:当遇到好友在QQ等聊天工具上以各种理由借钱时,应在汇款前通过电话等方式进行身份核实。当QQ号码被盗用后,也请及时通知亲朋好友,避免他们上当受骗。
第三篇:关于夏季游泳安全
关于加强员工游泳安全教育预防溺水事故的紧急通知
随着夏季来临,游泳成为最热门的活动,除了室内室外游泳池,还有迷人的海滨、河流、湖泊和小溪……但是欢乐享受之余,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游泳安全,溺水事故进入了高发期。为防止员工溺水事故的发生,现就进一步加强员工游泳安全的教育与管理,预防员工溺水事故发生作如下通知:
一、要高度重视并加强夏季员工游泳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
公司周边江河湖泊众多,每年因游泳、嬉水而引发的溺水死亡事故时有发生。各事业部和子公司要从事故中深刻吸取教训,从维护员工根本利益和保护员工生命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员工游泳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防范员工溺水事故作为一项紧迫任务抓紧抓好,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
二、要切实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加快建立健全共同防范工作机制
员工游泳溺水事故主要发生在厂外,发生在节假日及员工上班、下班途中,发生在脱离公司管理的时段。各事业部和子公司要加强与家长、社区的联系,组织和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员工的生命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要建立健全各事业部、子公司和家长、员工参与各负其责的防范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员工游泳活动的管理;单位或公司区域内的江(河)边、湖边、水塘边等设立安全警示牌,并设立安全员或义务监督管理员每日巡视检查。要通过短信、家庭访问等形式,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增强以家庭为单位的安全意识和监护责任意识;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广大员工珍爱生命,远离危险。
三、要加强员工的教育管理,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各事业部和子公司要组织员工认真开展一次预防溺水的安全教育专题教育活动,结合典型事例,通过会议、看板、专题报告等形式,切实提高每一位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要加强管理,严明纪律,明确要求员工不准私自下水游泳,特别是到无安全保障的山塘、水库、鱼塘、河道、江(河)边、湖边等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游泳;教育员工不擅自结伴游泳到无安全保障的地方游泳。要积极指导员工熟练掌握游泳的技巧和自救方法。
四、合理选择公共游泳场馆,保障参加游泳的员工健康和人身安全
员工游泳前对公共游泳场馆(池)的安全防范、卫生消毒、值勤巡视、紧急救护等措施进行实地考察,对管理松散、存在安全隐患的避而远之,切实保障参加游泳活动员工自身的健康和人身安全。
以上通知,请各事业部和子公司认真贯彻执行。
第四篇:夏季消防安全提示
夏季消防安全提示
各位小区住户:
大火无情。在高温天气里,我们该如何消除火灾隐患,避免引发火灾?目前三木物业秩序部将家庭防火、防汽车自燃等消防问题告知大家。而且是高温防火预警的两个重点问题。
预警一:家庭防火
检查煤气软管防漏气 电器适当休息勿“过劳”
防火重点:空调、冰箱、电风扇等电器,以及煤气罐(煤气软管)
[消防提醒]
1、从消防出警救火记录来看,几乎大部分为厨房做饭煮东西后忘记关火而外出,造成烧干锅着火,从灶台烧到煤气管、煤气罐,从而扩大燃烧。另外,消防人员发现,很多居民很少检查煤气胶管,有些胶管老化到用手一捏就烂的程度。要经常检查厨房的煤气罐(煤气软管)接头是否松软,及时更换老化的胶管,否则很可能出现漏气隐患。如果一开煤气就闻到一股煤气味,必须马上检查。出门前,一定要记得关火关气。
2、购买正规厂家生产、有合格证的家用电器,平时摆放在防潮、防晒、通风处,周围勿放易燃、易爆物品,各种插座应远离火源。家用电器不能长时间、超负荷使用,那样可能会造成电器自身温度
上升,导致部分零部件软化,使绝缘强度降低,极易发生短路而燃烧。发现空调、冰箱、电风扇等电器有异味异响时,要尽快排查原因及时维修。发现电器着火了,应先拉下电闸刀,一是避免救火时触电,二是防止着火面积过大。如自行救不了火的,可先把旁边的可燃物移开后报警,做到人员离开房间断掉电源。
预警二:防汽车自燃
夏季仪表台别放置打火机/香水
防火重点:汽车发动机、前后轮
[消防提醒]:高温下,汽车电源线路很容易老化发生短路,还会造成发动机温度升高。发动机通风设备不好,积热不散,从而容易引起汽车自燃。长途运输,前后轮在阳光炙晒下长时间摩擦过热也会引起自燃。此外,驾驶室仪表台上放置打火机、香水、摩丝、空气清新剂、灭蚊剂等罐装压缩性物品。
由于驾驶室内温度比车外高,长时间被阳光直射的仪表台上高温暴晒,这些物品就会膨胀而引起爆炸,进而引发汽车自燃。平时要注意车辆的保养和维修,应配备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专用车辆灭火器。普通小汽车至少配备一个中型灭火器,大型客车、货车则应多配几个大型灭火器,且要放在易拿到的地方。车辆行驶过程中,一旦闻到焦臭味,或听到异常响声,要立即停车检查。车轮充气过高或不够,也同样容易引起爆炸。同时提醒司机跑长途时不要
长时间行驶,不仅会影响身体的健康,也会影响车辆的使用寿命。途中要适当停车休息,让过热的轮胎“喘口气”。
紧急处置:
电气火灾发生有预兆 闻到异味先拉闸停电
以上两类火灾,是消防部门根据往年高温天气下频发的火情总结出来的。“这两类火情,大部分是高温诱发的电气火灾。我们整理后把它们列出来,主要是提醒广大业主提前做好预防。”
对于电气火灾,其实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消防部门提醒,业主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多留一个心眼,就会发现此类电气火灾的预兆。一般会先散发出一种烧橡胶、烧塑料的难闻气味,但燃烧起来会很猛烈、火势蔓延迅速。
闻到异味时,无论何种原因都要先马上拉闸停电,然后再着手灭火。如果遇到电视、电磁炉等家用电器着火,切勿向电器泼水,应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情况危急时,也可用浸湿的被褥等物覆盖住电器,以达到窒息灭火的目的。
汽车火灾通常是从一个部位开始着火后蔓延的。如发现得早,火灾还仅限于小部位,一般用灭火器就可化解危机。如果没有灭火器,也可以用毛毯、沙
子掩盖火源扑灭。如果发动机舱已经冒烟,且有火苗从缝隙中蹿出,应尽快报警。
关注消防消除火患珍惜生命减灾避难
XXX物业秩序维护部
2012年7月23日
第五篇:夏季交通安全提示
夏季交通安全提示
2014-06-181、驾驶长途客车,请注意停车休息。24小时累计驾驶时间不超过8小时,白天连续驾驶不超过4小时,夜间连续驾驶不超过2小时,每次停车休息时间不少于20分钟
2、驾驶客车请保持安全车速,夜间行驶要减速慢行,最高时速不超过白天正常限速的80%。凌晨2时至5时要停车休息,切勿疲劳驾驶。
3、夏季夜间行驶车辆增多,请货车驾驶人保持货车尾部清洁、灯光完好,车身反光标识明显,侧后部防护装置完备,在高速公路行驶时不要长时间占用内侧车道,防止车辆被追尾。
4、夏季驾车易疲劳,请保证睡眠充足,注意劳逸结合,尽量避开习惯睡眠时间行车。若感觉困倦、状态不佳,请选择安全地点停车休息,切莫在高速公路上随意停车。
5、交通出行,安全第一。夏季驾车出行,请勿贪图舒适和凉快而不系安全带或穿拖鞋驾驶、边开车边吃冷饮等,以免影响行车安全。
6、夏季天气闷热,容易心情烦躁,请提前准备提神醒脑、防暑降温用品,开车时保持良好心情,不要带着情绪驾车,不开斗气车。
7、行车途中长时间使用空调制冷,会造成密闭车厢内空气
混浊,容易头晕倦怠,宜每隔一段时间打开车窗透气,保持良好通风。
8、夜间行车视线不良,请降低车速,保持精神集中,注意观察道路情况,并正确使用灯光,会车时需及时变换远近光灯,不要长时间使用远光灯。
9、雨雾天能见度降低,驾驶车辆请及时开启示廓灯和雾灯,适当增大跟车距离,保持安全车速,注意观察道路情况,谨慎、安全、文明驾驶。
10、夏季雷雨天气较多,在湿滑路面行车,请降低车速行驶,保持与前车的安全车距,遇情况提前采取制动、减速措施,避免紧急制动、紧急转向,以防车辆侧滑发生危险。
11、行经积水路段时,应跟着前车路线行驶。遇有情况不明或积水较深路段,请停车观察或绕道行驶;必须涉水通过时,要低挡匀速一次性通过,不要中途停车或减速。
12、夏季车辆易爆胎,请注意检查轮胎磨损程度和轮胎气压,发现轮胎老化、鼓包、龟裂等应及时更换,轮胎气压不宜过高或过低。一旦发生爆胎要保持车辆直线行驶,缓慢减速停车,不要猛踩刹车。
13、夏季雨雾天多,请提前检查刮水器,刮水片如有裂纹,会造成雨水刮不净或刮水器异常抖动,影响安全驾驶,应及时更换,并及时加注玻璃清洗液。
14、夏季来临,请及时检测车辆蓄电池,避免蓄电池的电极
和内部零件在高温下氧化,导致蓄电池缺电,损害发动机性能。
15、夏季气温高,谨防车辆自燃。请加强车辆日常检查、保养,避免车辆长时间暴晒,不要在车内放置香水、打火机等易燃物品,并随车携带灭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