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生物教学经验(最终版)
高中生物教学经验——显色反应汇总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无论生物和化学,一旦说到物质鉴定,总免不了涉及四个大字——显色反应。然而正因为教科书所涉及的实验众多,哪种物质该用哪种显色试剂?而所对应的又是哪种反应结果?很多学生一旦面对此类题目,立即就一头雾水了。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高中新课改生物教材,从深处探究显色反应本质,从而去领会这斑斓的世界。物质鉴定出现的显色反应
(1)淀粉的鉴定
淀粉是最常见的多糖,由许多葡萄糖分子缩合而成,是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有直链和支链两种。直链淀粉由a-1,4-糖苷键连接的葡萄糖分子组成,呈线状链;支链淀粉在分支处有a-1,6-糖苷键连接,其直链部分也有a-1,4-糖苷键连接。一般的淀粉为直链及支链淀粉的混合物。通常我们说的淀粉遇碘变蓝指的是可溶性直链淀粉的特性,而支链淀粉遇碘呈紫或红紫色。
(2)还原糖的鉴定
还原性糖: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a-碳原子上连有羟基的酮基)的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半乳糖等。蔗糖、淀粉、纤维素等则不是。生物学中,常用能与醛基发生特定颜色的指示剂如斐林试剂、班氏试剂进行鉴定。实验时,应选择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
①利用斐林试剂: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配制而成,二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Cu(OH)2沉淀。Cu(OH)2:在加热条件
下与醛基反应,被还原成砖红色的Cu20沉淀,醛基则被氧化为羧基。
此过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浅蓝色一棕色一砖红色(沉淀)。
②利用班氏试剂:班氏试剂由A液(硫酸铜溶液),B液(柠檬酸钠和碳酸溶液)配制而成。将A溶液倾注入B液中,边加边搅拌,如有沉淀可过滤。实验原理与斐林试剂相似,所不同的是班氏试剂可长期使用。
实际上,用班氏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比用斐林试剂更简便。这是因为斐林试剂中的Cu(OH)2是一种沉淀物质,并且为弱氧化剂,如果放置过久,或沉淀过多都不利于反应,因此要现配现用。而班氏试剂是利用柠檬酸作为Cu2+ 的络合剂,使溶液稳定、灵敏度高且可以长期使用。利用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也可以进行尿糖检测。另外,化学上常用银氨溶液来鉴定还原性糖。
(3)脂肪的鉴定
苏丹Ⅲ染液和苏丹Ⅳ染液都是用于鉴定脂肪的染液。苏丹Ⅲ染液是一定量苏丹Ⅲ干粉溶于一定量95% 的酒精中配制而成的溶液。脂肪小颗粒+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小颗粒;苏丹Ⅳ染液是一定量苏丹Ⅳ干粉溶于一定量丙酮和一定量70%的酒精中配制而成的溶液。脂肪小颗粒+苏丹Ⅳ染液→红色小颗粒。苏丹Ⅳ染液与脂肪的亲和力比较强,染色的时间比较短。
(4)蛋白质的鉴定
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常用双缩脲法,使用的是双缩脲试剂。其成分包括A液(0.1g/mL的NaOH 溶液)和B液(0.01g/mL的CuSO4溶液)。其原理是:先加A液,造成碱性反应环境,再加B液。
在碱性溶液中,双缩脲能与Cu2+ 发生作用,形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分子中含有许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的物质如蛋白质、多肽等都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5)DNA的鉴定
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用二苯胺试剂进行鉴定。二苯胺试剂性质不稳定,极易变色,因此建议现配现用。其原理: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在酸性环境下生成叫-羟基-7-酮基戊醛,再与二苯胺试剂结合显蓝色,颜色的深浅与溶液中的DNA含量成正比。实验时将二苯胺试剂与DNA混匀后,置于沸水中加热5min,冷却后即呈蓝色。二苯胺有毒,大家在使用时注意不要让药液接触到皮肤或身体的其他部位,也不要近距离观察。
常温下DNA还有遇甲基绿溶液呈蓝绿色的特性。甲基绿是碱性染料,呈绿色粉末状,能溶于水(溶解度8%)和酒精(溶解度3%)。甲基绿是最有价值的细胞和染色剂,细胞学上常用来染染色质,将它跟酸性品红一起可作植物木质部的染色。
(6)DNA和RNA的染色鉴定
甲基绿和吡罗红是混合染色剂。这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观察到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
(7)酒精的鉴定
橙色的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
应,变成灰绿色。检验时,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人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的H2S04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
铬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察颜色的变化。重铬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与酒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颜色从橙色变成绿色。
这一原理可以用来检测汽车司机是否喝了酒。具体做法:让司机呼出的气体直接接触到载有用硫酸处理过的重铬酸钾或三氧化铬的硅胶(两者均为橙色)。如果呼出的气体中含有酒精,重铬酸钾或三氧化铬就会变成灰绿色的硫酸铬。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
(8)二氧化碳的鉴定
溴代麝香草酚蓝溶液(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pH值为6.8~
7.6。在生物学实验中常用作水生生物的呼吸试剂,生物在含有这种试剂的水中短时间生活没有影响,加入0.1%BTB溶液的水一般呈现蓝色。如果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变为酸性时,水就会由蓝色变为黄绿色。二氧化碳的鉴定也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或氢氧化钡溶液,根据二者的混浊程度或生成的白色沉淀的多少判断二氧化碳的生成量。
(9)亚硝酸盐的鉴定
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黄酸发生重氮化反应
后,与N-1奈基乙二氨盐酸盐结合生成玫瑰红染料。结构鉴定呈现的显色反应
(1)检测线粒体
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线粒体能在健那绿染液中维持活性数小时,通过染色,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
(2)检测染色体
染色体(质)是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常用龙胆紫溶液使染色体染成紫色,但也使用醋酸洋红溶液使染色体着红色。
(3)花粉粒鉴定
用做花药离体培养的花粉粒选发育时期为单核局中期向单核靠边期移动的时期。确定花粉发育时期的最常用的方法有醋酸洋红法,细胞核被染成红色。但是,某些植物的花粉细胞核不易着色,需采用焙花青铬钒法,这种方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蓝黑色。
用Fl花粉鉴定法还可来验证基因的分离规律。这是因为有一些基因会在二倍孢子体水平和配子体水平有些表现。如玉米、水稻、高粱、谷子等禾谷类非糯性对糯性为显性,它不仅控制籽粒淀粉粒性状,而且控制花粉粒淀粉粒性状。
实验步骤:① 首先让纯种粳稻和糯稻杂交,获得F1杂合粳稻。②F1开花时取其一个成熟花药,挤出花粉,置于载玻片上,滴1滴碘
液并用显微镜观察花粉粒呈现的颜色反应。
实验结果:蓝黑色:红棕色-1:1。鉴别培养基显现的颜色反应
(1)鉴定纤维素分解菌
加入刚果红指示剂后,它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随着纤维素的分解,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此现象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2)鉴定尿素分解菌
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某种细菌后,如果pH升高(尿素被分解成氨),就可准确鉴定该菌为尿素分解菌。用酚酞也可,只是没有酚红指示剂灵敏。
(3)鉴定大肠杆菌
在一细菌培养基中加入伊红-美蓝指示剂,如果菌落呈现黑色,则为大肠杆菌。
第二篇:高中生物教学经验
高中生物教学经验——显色反应汇总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无论生物和化学,一旦说到物质鉴定,总免不了涉及四个大字——显色反应。然而正因为教科书所涉及的实验众多,哪种物质该用哪种显色试剂?而所对应的又是哪种反应结果?很多学生一旦面对此类题目,立即就一头雾水了。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高中新课改生物教材,从深处探究显色反应本质,从而去领会这斑斓的世界。物质鉴定出现的显色反应(1)淀粉的鉴定
淀粉是最常见的多糖,由许多葡萄糖分子缩合而成,是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有直链和支链两种。直链淀粉由a-1,4-糖苷键连接的葡萄糖分子组成,呈线状链;支链淀粉在分支处有a-1,6-糖苷键连接,其直链部分也有a-1,4-糖苷键连接。一般的淀粉为直链及支链淀粉的混合物。通常我们说的淀粉遇碘变蓝指的是可溶性直链淀粉的特性,而支链淀粉遇碘呈紫或红紫色。
(2)还原糖的鉴定
还原性糖: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a-碳原子上连有羟基的酮基)的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半乳糖等。蔗糖、淀粉、纤维素等则不是。生物学中,常用能与醛基发生特定颜色的指示剂如斐林试剂、班氏试剂进行鉴定。实验时,应选择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①利用斐林试剂: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配制而成,二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Cu(OH)2沉淀。Cu(OH)2:在加热条件下与醛基反应,被还原成砖红色的Cu20沉淀,醛基则被氧化为羧基。此过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浅蓝色一棕色一砖红色(沉淀)。
②利用班氏试剂:班氏试剂由A液(硫酸铜溶液),B液(柠檬酸钠和碳酸溶液)配制而成。将A溶液倾注入B液中,边加边搅拌,如有沉淀可过滤。实验原理与斐林试剂相似,所不同的是班氏试剂可长期使用。
实际上,用班氏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比用斐林试剂更简便。这是因为斐林试剂中的Cu(OH)2是一种沉淀物质,并且为弱氧化剂,如果放置过久,或沉淀过多都不利于反应,因此要现配现用。而班氏试剂是利用柠檬酸作为Cu2+ 的络合剂,使溶液稳定、灵敏度高且可以长期使用。利用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也可以进行尿糖检测。另外,化学上常用银氨溶液来鉴定还原性糖。
(3)脂肪的鉴定
苏丹Ⅲ染液和苏丹Ⅳ染液都是用于鉴定脂肪的染液。苏丹Ⅲ染液是一定量苏丹Ⅲ干粉溶于一定量95% 的酒精中配制而成的溶液。脂肪小颗粒+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小颗粒;苏丹Ⅳ染液是一定量苏丹Ⅳ干粉溶于一定量丙酮和一定量70%的酒精中配制而成的溶液。脂肪小颗粒+苏丹Ⅳ染液→红色小颗粒。苏丹Ⅳ染液与脂肪的亲和力比较强,染色的时间比较短。(4)蛋白质的鉴定
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常用双缩脲法,使用的是双缩脲试剂。其成分包括A液(0.1g/mL的NaOH 溶液)和B液(0.01g/mL的CuSO4溶液)。其原理是:先加A液,造成碱性反应环境,再加B液。在碱性溶液中,双缩脲能与Cu2+ 发生作用,形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分子中含有许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的物质如蛋白质、多肽等都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5)DNA的鉴定
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用二苯胺试剂进行鉴定。二苯胺试剂性质不稳定,极易变色,因此建议现配现用。其原理: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在酸性环境下生成叫-羟基-7-酮基戊醛,再与二苯胺试剂结合显蓝色,颜色的深浅与溶液中的DNA含量成正比。实验时将二苯胺试剂与DNA混匀后,置于沸水中加热5min,冷却后即呈蓝色。二苯胺有毒,大家在使用时注意不要让药液接触到皮肤或身体的其他部位,也不要近距离观察。
常温下DNA还有遇甲基绿溶液呈蓝绿色的特性。甲基绿是碱性染料,呈绿色粉末状,能溶于水(溶解度8%)和酒精(溶解度3%)。甲基绿是最有价值的细胞和染色剂,细胞学上常用来染染色质,将它跟酸性品红一起可作植物木质部的染色。
(6)DNA和RNA的染色鉴定
甲基绿和吡罗红是混合染色剂。这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观察到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
(7)酒精的鉴定
橙色的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检验时,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人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的H2S04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察颜色的变化。重铬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与酒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颜色从橙色变成绿色。
这一原理可以用来检测汽车司机是否喝了酒。具体做法:让司机呼出的气体直接接触到载有用硫酸处理过的重铬酸钾或三氧化铬的硅胶(两者均为橙色)。如果呼出的气体中含有酒精,重铬酸钾或三氧化铬就会变成灰绿色的硫酸铬。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
(8)二氧化碳的鉴定
溴代麝香草酚蓝溶液(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pH值为6.8~7.6。在生物学实验中常用作水生生物的呼吸试剂,生物在含有这种试剂的水中短时间生活没有影响,加入0.1%BTB溶液的水一般呈现蓝色。如果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变为酸性时,水就会由蓝色变为黄绿色。二氧化碳的鉴定也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或氢氧化钡溶液,根据二者的混浊程度或生成的白色沉淀的多少判断二氧化碳的生成量。
(9)亚硝酸盐的鉴定
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黄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奈基乙二氨盐酸盐结合生成玫瑰红染料。2 结构鉴定呈现的显色反应
(1)检测线粒体
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线粒体能在健那绿染液中维持活性数小时,通过染色,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
(2)检测染色体
染色体(质)是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常用龙胆紫溶液使染色体染成紫色,但也使用醋酸洋红溶液使染色体着红色。
(3)花粉粒鉴定
用做花药离体培养的花粉粒选发育时期为单核局中期向单核靠边期移动的时期。确定花粉发育时期的最常用的方法有醋酸洋红法,细胞核被染成红色。但是,某些植物的花粉细胞核不易着色,需采用焙花青铬钒法,这种方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蓝黑色。
用Fl花粉鉴定法还可来验证基因的分离规律。这是因为有一些基因会在二倍孢子体水平和配子体水平有些表现。如玉米、水稻、高粱、谷子等禾谷类非糯性对糯性为显性,它不仅控制籽粒淀粉粒性状,而且控制花粉粒淀粉粒性状。
实验步骤:① 首先让纯种粳稻和糯稻杂交,获得F1杂合粳稻。②F1开花时取其一个成熟花药,挤出花粉,置于载玻片上,滴1滴碘液并用显微镜观察花粉粒呈现的颜色反应。
实验结果:蓝黑色:红棕色-1:1。3 鉴别培养基显现的颜色反应
(1)鉴定纤维素分解菌
加入刚果红指示剂后,它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随着纤维素的分解,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此现象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2)鉴定尿素分解菌
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某种细菌后,如果pH升高(尿素被分解成氨),就可准确鉴定该菌为尿素分解菌。用酚酞也可,只是没有酚红指示剂灵敏。
(3)鉴定大肠杆菌
在一细菌培养基中加入伊红-美蓝指示剂,如果菌落呈现黑色,则为大肠杆菌。
第三篇:高中生物学习经验
我负责介绍的学科是生物。生物这一学科有几大特点:1.知识面广,知识点零散。2.需要记忆的内容较物理、数学要多得多。3.没有特别难的知识点,但是往往出现“上课老师讲的都听懂了,下课做题都不会”的现象。即很难把知识融会贯通,达到从“听懂”到“理解”到“灵活运用”的飞跃。由于生物具有以上特点,加之生物在高考中占得比例较小。容易造成很多同学不重视生物,忽视生物学习而把大量时间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的现象发生。我认为这样是十分不明智的。
我认为我们应当端正对生物这一学科的态度。只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我们很容易掌握它并且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与物理、化学相比生物中的难题很少,不会因为一道题做不出来而浪费太多时间。因此重视生物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如何迅速、高效的掌握生物这一学科呢?经过讨论,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1.基础知识要扎实。
扎实的掌握基础知识是学好生物的基础。基础知识包括书上的重要知识点、老师上课补充的知识点。还包括书上的一些小字内容,书上介绍的实验等等。基础知识是解答选择题、问答题的基础。如果没有基础知识,解题技巧再强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掌握基础知识是生物学习的重中之重。
也许很多同学会这么抱怨:知识点太多了,我背不过来。或者:我就是因为讨厌背东西才选理科的,结果还让我背这背那。或者:作业太多了,忙作业就焦头烂额了,哪有时间背啊。
与其抱怨,莫不如学会有效的记忆方法。
在这里提出一种方法供大家参考:构建知识网络。所谓知识网络就是把知识点以图表网络的形式列举出来,丛中可以清晰的看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通过这些联系在我们的脑海建立出一个知识的骨干和枝叶。众多零散的知识点与主干的重要知识点相联系,构成一颗丰茂的知识之树。这样做有很多好处:1.知识之间的联系被建立起来之后,通过一个知识可以回忆起相关的很多知识,这样知识不容易遗忘。2.这样的总结方便我们随时翻看,在复习时也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3.它有助于锻炼我们的发散性思维,拓展思维广度,可以有效解决做填空题时“不知道该填什么”的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上课听懂了,下课缺不会”的现象呢。很可能是因为缺乏自己的思考。学习知识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细胞要分化?为什么细胞具有如此复杂的结构?把每个知识点想明白,才能把它背明白。运用自然不成问题。
在高中期间,我们要注重培养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遇到问题要先自己多思考,实在不明白再去问老师和同学。锻炼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这对我们是很有帮助的。
接下来讲一讲习题。习题是巩、强化所学知识的必要和有效手段。通过做题,我们可以检验自己是否掌握了基础知识。并且查缺补漏,及时发现自己知识上的漏洞并加以填补。同时,我们还能锻炼解题能力、解题技巧。训练自己寻找出题人意图,发现“题眼”的能力。为达成这些目的,我们一定要静下心来把题做精做好。不求把题都作对,但要求有所收获。以下是我们的一些经验。
选择题要做“细”:1.一定要看完四个选项再做选择。2.感到不确定的选项要做好标记,便于以后寻找。3.对过答案之后,错的题目和不确定的选项要有所研究,弄清楚涉及到的知识点和自己做错的原因。4.如果可能,错题最好整理在错题本子上。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可以只把错的选项和错的原因整理上去。但是一定不要只抄一遍题,再把答案抄上去。一定要通过反思,把经验教训记录下来。
填空题要做“精”:1.自己做完一遍再参考答案。2.要仔细琢磨每一个空用到了什么样的知识点。3.注意语言的规范性。注意学习标准答案的语言格式与思路。
做实验设计题时要勇于拿出自己的方案,然后再与答案的方法比对,找出不足,积累经验。比较好的思路可以整理下来方便日后翻看。
最后一点:勤复习。知识须经过不断的重复才能烂熟于心。复习应当抓住两个时间段:一是零散的时间:有空的时候就把自己的笔记或者错题本拿来看一看。二是选定一个固定的时间,每周或者每两周,有计划性的系统性的进行知识点的复习与梳理。不可盲目复习。要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比如每周复习一个章节的内容。复习时,自己的笔记、错题集就能派上用场了。同时也要注重教材,及时补充自己笔记中的遗漏知识点和修正不恰当的内容。
第四篇:浅谈高中生物教学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
摘 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挑战,更是机遇。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内化新理念,切实、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并且要勇于自我反思,探究自己的课堂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归结成具有指导意义的探究教学和合作学习教学的成功案例,在不断尝试反思性教学中,在不断地分析误区、克服误区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创建真正有活力的高效生物课堂,为实现全面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而教。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理念、转变
为了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我们教师应该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研究,有所改革,有所提高。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时间,用新的教学模式传送知识,让学生接受知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交响曲是富有节奏的,卓有成效的。课堂奏出张弛有序、动静结合、抑扬顿挫的优美旋律是教学成功的音符。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观念是行为的先导碑。聚焦教学改革与创新,首先必须改革陈旧的教学观念。只有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按着教育的新定义、新内涵来指导生物课堂教学,才能使生物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落到实处。每一位生物教师都应变革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探究活动,而不是仅仅被动地学习知识,彻底摆脱“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和“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树立“以学科为中心”“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中心”和“以探究活动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新的教育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并增加实践环节,期望每一个学生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使他们对今后的职业选择和学习方向有着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二、构建主体参与的教学模式
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形成后,学生就会产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心向。此时,我们应始终把自己定位在学生自我发展的引路人和指导者这一角色上,采取多种策略使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体验到包括感知、思考、概括、记忆、运用等诸环节在内的学习?D?D认知的全过程,做到自我设计、自我发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可采取如下教学程序。首先,学生自学。由于高中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认知能力,加之现行高中生物教材的浅显易懂特点,在每一专题的教学前,我们可先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自学提纲,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如在讲”生物的遗传”一节时,我们可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具体问题作为自学提纲:①什么是遗传?其途径是什么?②遗传的物质基础是什么?等。其次,师生展开讨论。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可就该课题的重点、难点内容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如在上述一节的教学中,可让学生讨论下面两个问题:①为什么同样是受精卵细胞,有的发育为雌性,有的发育为雄性?②为什么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总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第三,启发引导,形成结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围绕教学主题,对大多数学生难以理解和认识的共性问题进行启发,帮助学生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实现学习上的迁移。如在讲完前述一节课后,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减数分裂等知识,来合理解释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间存在的性状差异。最后,在启发的基础上,引导全体学生对重、难点内容形成科学的结论。最后,适当练习。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任何一门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都在于提高学生的相应素质和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因此,在教学的最后,我们要布置具有典型性的练习,指导学生独立地将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实际,使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在运用中得到巩固和发展,以形成学生新的技能,促进学生能力和智力的发展。
三、加强综合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3十综合”高考模式中,理科综合(含生物)试卷的命题思路是“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核跨学科的综合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深化知识联系,加强综合教学。①加强学科间知识联系,培养学生学科间综合能力。生物学与化学、物理等学科知识互相渗透,联系密切。在现行高中生物教材中与化学相关的知识点有30处,与物理相关的知识点有15处,与地理相关的知识点有16处。首先,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开拓思路,全面掌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边缘学科知识点,拓展不同学科知识点之间的渗透和延伸,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日常教学中。其次,教师应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生物学知识去解决其它学科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培养锻炼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②加强实验综合教学,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更应加强生物、化学和物理三科知识的综合渗透。生物实验本身就是运用化学、物理方法验证、研究生命活动现象和原理的过程,如新教材中“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坚定实验”,其实验原理就是依据三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的化学反应原理设计的。所以,在实验教学中更应注重理、化、生三科知识的结合点,搞好实验综合教学。③联系实际,关注热点,加强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的培养。从近年来高考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可以看出,命题突破了围绕课本取材的命题思路,加强了知识的应用,强调了与工农业生产、人们生活、高新技术、社会热点问题的联系。这就要求在教学中不能拘泥于课本,要走出课本,及时向学生介绍最新生物学科研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及时穿插讲述生物工程、环境保护、疾病与健康等生物热点知识。
总之,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俗话说,“千个师傅千个法”,各有各的特色,但是,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如果能运用恰当的方法与技巧,不仅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也轻松,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第五篇:高中生物教师资格证试讲经验
高中生物教师资格证试讲经验
看大家都在分享自己的考教师资格证的试讲经历,也就把自己的经历给大家分享一下吧,自己也是之前从蛋蛋网上学到很多经验,希望能给其他人一点帮助吧!
1.提前20分钟到达考试现场,当场抽题后就进去备课室备课了,我当时抽的是减数分离,当时就冒汗,看前面的人抽到的是蛋白质那一节,想着自己的有些难;但之后想想难的课用15分钟讲肯定很满,不会担心早讲完没课可讲。
2.备教案,我们那没有老师检查大家有没有带自己的教案,所以带什么都行,建议大家先用10分钟思考自己的教案框架,再用40分钟写好教案,写字一定要快,时间比较紧张,教学过程有三页空白要写,再留10分钟给自己,想想应该是怎样的讲课逻辑顺序;
3.进去先把自己抽到的题给老师,不用交教案的,我还专门礼貌的问一下老师,人家说不用交,然后等老师们忙完后开始介绍自己,一定要简短;
4.我从复习导入,从有丝分裂到减数分离,让学生猜测减数分裂中减数到底是什么减掉了,看到老师们都在一直点头,也觉得不紧张了,也就开始进入状态了; 5,讲课还没讲完减数分裂的全过程,老师就说时间到了,让自己讲述一下自己的课程思路并评价一下自己的讲课,我就按自己的教案设计说一遍,并把自己的不足归因于客观原因,说因为自己没有掌握好时间的关系,把课程没有讲述完等等;
6,之后老师提问问了一下我的研究生专业,问我是什么时候毕业一些题外话,还有最后老师问了我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不同,我大概说了一下,老师们也没再问问题,就直接交完教案,给老师说谢谢,最后出门前,再说句老师再见。
总体感觉还行,但还是不敢提前高兴啊,希望自己能过吧,把自己的面试经历写出来,希望能给有需要的人一点帮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