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论文开题报告

时间:2019-05-14 03:51: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历史论文开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历史论文开题报告》。

第一篇:历史论文开题报告

河南师范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试论宋元时期潮州瓷器的盛衰及其原因学院社会发展学院专业历史学班级08级2班姓名王洪亮学号0811114094指导教师郑丽霞

一、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1、选题的目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潮州地区于唐朝中期已经有瓷器的生产。北宋时期,则是潮州瓷

器的鼎盛时期,其产量与工艺,技术水平都居两广地区前列。但是潮

州瓷器历来不为世人所重视,究其原因,在于地方志很少涉及,传统

史籍和有关专著也未见介绍。随着二十世纪以来,在潮州各地以及海

外出土了众多的潮州瓷器,潮州瓷器才渐为世人所重视,但总体而言,研究成果不多。本文目的是通过考察宋元时期潮州瓷器的盛衰情况以

及剖析原因,揭示其历史地位和深远影响

分析宋元时期潮州瓷器的盛衰,对于填补瓷器史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意

义,对于现代潮州瓷器的发展和壮大,促进潮州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

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2、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和发展概况潮州瓷器的研究,应当始于20世纪。1922年10月,在潮州城西

洋皮冈地区挖掘四尊刻有铭文的宋代青花白瓷佛像,但并没有引起太

多人的关注。1940年,一个名叫麦康(MalcomF〃Ferly)的西方人,亲自到福建、广东做了考古学调查之后,在《亚细亚杂志》上发表《中

国古代窑址(An Ancient Chinese Kiln-Site)》一文,专门介绍了

在潮州笔架山考察的情况,可惜仍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第一个让学术

界真正关注起宋代笔架山潮州窑的,是著名的潮籍学者饶宗颐先生。

1955年,饶先生所著《潮瓷说略》,由长谷部乐尔翻译成日文,发表

在日本陶瓷协会出版的《陶说》上。这篇文章的重点,在介绍宋代笔

架山潮州窑,肯定了宋代笔架山潮州窑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文章发表后,屡屡为学者们引用,宋代潮州窑进入了学术界的视野。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的基本内容及预期的结果

基本内容

1前言

2被埋没的“明珠”

2.1隋唐及以前的“潮州窑”

2.2宋代的“潮州窑”宋代潮州瓷器的繁盛

3.1窑炉多、规模大

3.2瓷土好、质量优

3.3品种多、外销为主

4元代潮州瓷的衰落

5元代时期潮州瓷器盛衰的原因

5.1宋元之交的战乱

5.2地理环境的变迁

5.3潮州窑的民营性质

6结语

预期结果:

达到广州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水平。

2.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个案分析法;

比较归纳法;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法

3.研究所需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研究所需条件”:就主观条件而言,本人通过四年系统的专业学习,具备了相应的知识结构,具备了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就客观条件来讲,可以找到一些相关文献资料,不需要做相关的调查和访问。

“可能存在的问题”,由于潮州瓷属于地方性文物,只能依赖考古文物进行分析和推断,但考古发现不多,会给论证带来困难;又由于有些资料不易查找,整个过程无法展开考察和调查,也会加大本文论证的难度。

三、研究进度安排、参考文献及审查意见

1.研究进度安排

(1)选题、定题:这个学期结束前(12月下旬)

(2)收集资料:下个学期开学的第1、2周(3)撰写开题报告:下个学期开学的第3周(4)撰写写作提纲:下个学期开学的第4周(5)初稿:下个学期开学的第5周(6)第二稿:下个学期开学的第6周(7)第三稿:下个学期开学的第7周(8)定稿:下个学期开学的第8周2.应收集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庄义青.宋代潮州陶瓷生产及外销综述[J].韩山师专学报,1995.16~23.[2]黄挺、陈占山.潮汕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3]陈历明.潮汕文物志[M].汕头:汕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1985.[4]陈泽泓.潮汕文化概说[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5]黄玉质、杨少祥.广东潮州笔架山宋代瓷窑[A].广东省博物馆.广东文物考古资料选辑[C].广州:广东省博物馆,1983.208~214.[6]庄义青.宋代的潮州[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7]广东博物馆.潮州笔架山宋代窑址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8]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第二篇:历史论文

浅谈新课程历史教学中如何传承传统教学的长处

唐县第二中学:邸瑞端

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之风席卷全国,历史新课程改革在教改大潮中推陈出新,听一些讲座,翻开当今的各类教育教学的文献资料,会发现诸如“合作”“自主”“探究”“创新”“情感”“价值观”等新课程理念,比比皆是,深入人心。而“应试”“传授”“训练”等被打上了“传统教学”的标签,遭到排斥和指责。作为一名历史老师也在努力推进新课改的进程中,但有时看到一些现象会有几分痛心。当然不可否认,新课程改革中,用建构主义理念,智能多元化理论指导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是非常正确的,是不容置疑的正确方向。但若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将其看成是课程改革的绊脚石,予以全面否定,是从一种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是非常错误的做法。新文化远动中,存在对西方文化的绝对肯定和对传统文化的绝对否定,是新文化运动的不足之处。它给后人众多的启示: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取其所长,补其所短。这才是正确的做法。在这篇论文中我将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课改中存在的问题

在近几年的历史教改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以自己的切身体会谈谈历史教改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的思考。就本人观摩学习的发现,新的教学模式一般分为几步:1。自主预习——学案引领,自主学习。2.探究交流——组内交流,完善学案。3.点拨升华——展示点评,达成共识。4.检测反馈——当堂检测,及时反馈。有的学校还详细的就每个环节的时间做了明确的规定。更有甚者竟然规定教师讲课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这种做法过于机械,过于教条。它抹杀了教学中的灵活性,缺少机动性。

(一):不管学生层次。

探究式教学中,学生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谈不上把知识细化,深化!如果强制推行反而会使学生感到混乱,无疑于拔苗助长。我任教的学校是县级普通中学,加上初中的历史考试又是开卷,学生对历史知识知之甚少,非常缺乏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探究式教学推广起来比较难,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有一次讲到最熟悉的抗日战争,我在课堂上先提问几个问题看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如何。如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的抗日活动有哪些?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华民族的主要矛盾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和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结果绝大多数学生都不知道,面对这种情况,我知道必须先讲授基础知识,如果上来就直接组织学生探究恐怕效果会大打折扣,学生也会感到迷茫,不知所云,所以说探究式教学也一定要照顾到学生的情况和基础,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

(二):探究式教学变成了简单的问答。探究式教学的载体是问题,学习活动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提出难度适度,逻辑合理的问题,但有一些老师误以为谈话就是对话,对“对话”的含义理解模糊。要么教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一问一答,要么教师“满堂问”,学生“满堂答”,这实际上是“满堂灌”的变型。有一位教师在一堂课上,一路问下来,问了30多个问题。这堂课,从头至尾都在贯穿师生之间的互动,场面很热闹,教师在不停的提问,学生在不断的回答问题。教学效果看起来很好。然而,他提的问题大多数是很简单的问题,没有多少思维含量。像这样的提问,恐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能力,这不能不说是课堂对话的败笔。这种对话只具备了对话的形,而不具备对话的神。怎样才能做到形神兼备呢?就是老师带领学生跳出文本,在更为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在整体感知教材的基础上,吃透教材,对文本做出全新的深刻的解读,在此基础上提出的问题才有深度,才有意义。探究问题时,教师应提供一些必要的资料,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查阅,去寻求问题的答案,提出某些假设,探究必须有一定的深度,难度,否则它将失去探究的意义。而有些问题是不需要探究的,仅可以做为简单的问题提问和解答,也绝不能把课堂变成简单的提问课堂,那样将失去探究式教学的意义。(三):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

在探究式教学中提倡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本该无可厚非。但如果漠视教师的存在,在课堂上任学生放任自流是非常错误的。在一些历史课堂上出现了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在一些气氛活跃、反响热烈的历史课上,只能看到学生的风采,教师反倒成了可有可无的角色,听任学生在课堂中“喧哗”而自己保持沉默的教师越来越多。原因是,教师担心自己的言说会损害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招致“满堂灌”、“不尊重学生”的责问。于是,就发生了教师失语的现象。历史课堂上,教师布置任务,然后经过十分钟左右的准备,开始交流。课堂上三五成群开始讨论,直至下课,教师才站起来说:“这节课大家都很积极主动,希望课下继续练习。”整整一堂课下来,教师只是忙于在各小组之间穿行,把话筒从一个小组递到另一个小组,完全像一个置身事外旁观者,对学生学习的过程缺乏有效的指导。

面对以上出现的种种情况,我们是不是反思,我们是不是该适当的“寻找”传统教学优势?我们是不是应该将我们的传统优势和新型教法融合起来呢?下面我就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二、探求传统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的最佳结合。

有一种新的教学观点认为,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的容器,不再是答疑解惑的工具,而应当是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是学生的助手。我认为此话有正确的一面,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第一:量的问题。不是每一节课,每个教学内容都适合搞探究式学习。选择探究性学习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学生已具备这节课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二是探究的实际意义和必要;三是内容有思维深度,有基本知识应用、延伸、拓展的余地。不能为了探究而探究,不能找个问题就探究,这样不但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还降低了效率。比如,一些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问题。如秦统一的原因和意义,课本上都有就没有必要去探究,只需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即可。第二:质的问题。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应当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问题的引入应浅显易懂,随着学生问题的解决的步步深入和情绪高涨,将问题引向深入,启发学生发现新问题,动手动脑解决新问题,最终形成规律和结论。探究程序的精妙设计,如设问的巧妙,激趣的幽默,师生互动的形式多样,赞扬和鼓励恰当及时,多媒体和教具的合理使用,都能使教学取得实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发挥传统教学的优势,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

(一)自主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相结合。

自主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查找资料,和同学合作最终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但自主性学习也要看对象和教学内容,对于成绩基础较差的学生,老师的苦口婆心的传授尚且难以接受,指望通过自主学习使他的成绩大有起色,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构想。对于一些抽象难懂,学习难度大的教学内容,通过老师的启发、比喻、归纳、讲解,能使学生豁然开朗,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为什么要摒弃接受性的学习呢?另外,在课堂45分钟内,也不宜留出太多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做练习(为了体现自主学习)。因为读书、做练习完全可以放在课后进行,课堂时间要尽量保证学生接受知识和探究活动的高效率。如有一次听公开课,讲百家争鸣,教师首先用多媒体展示一个漂亮花瓶,花瓶里有肥沃的土地,上面盛开着美丽的花。这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此时教师抓住学生的心理,说道: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战乱频繁,但当时思想活跃,请同学们看,这时花瓶的“叶子”上显示出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学派和他们的代表人物。然后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看看这些思想家有那些思想,这时学生十分活跃,积极的回答问题,教师一边肯定,一边鼓励,学生们把思想家的思想写在漂亮的“花上”,教师对一些重要的思想主张进行了透彻清晰的讲解,学生的脸上时时露出会心的笑容。讲完这些基本知识后,教师话锋一转,说那是什么让花开的如此美丽呢?是广阔的社会背景,下面请同学们思考讨论当时什么样肥沃的土壤使春秋战国时期开出了如此美丽的花。(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发言),最后教师精彩总结。

整个课堂紧凑而有序,学生活跃,思维敏捷,教师重点讲授,解疑答惑,真的可以称得上是一节上等的精彩的课。

所以总的来说,自主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并不矛盾,应当有机结合,但接受式学习中要尽量留给学生思考、解惑的时间,提供给他们获取自主学习的条件和材料,科学合理的评价自主学习的结果,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使他们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学会学习。

(二)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

现在的探究式教学往往忽视教师的作用,有的教师害怕自己讲的稍多就不符合新课改的精神。探究式教学离不开恰当的师生互动,也离不开教师的新颖设计和精彩发挥,所以探究式教学应是绚丽多彩的教学画卷中的传神之笔,而不是全部。教师的演讲法、启发分析法、讲练结合法等“传授法”教学仍然是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方法。过分的强调探究,强调一对一的提问,冷落了大部分同学,减少了教师的精彩的讲授,归纳,示范和点拨,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同学,从师生过多的对答交流中得到的效益大打折扣。因此探究性教学也应当是老师引导、点拨、解惑、讲评、陈述与学生的互动相结合。传授中巧妙的引入探究,探究中科学的融进传授,都能极大的提高课堂效果,这才是我们追求的较高境界的教学艺术。教师一定要把自己的主导作用很好的发挥出来。

(三)刻苦学习和快乐学习相结合。

传统教学认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新的教学理念认为:学生应当在愉快中学习,快乐中生活,学习成绩、身心健康都得到全面发展。

其实刻苦学习与快乐学习不应看成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刻苦并非不快乐,快乐不等于不刻苦。

当然,不科学的过度训练,不但伤害了学生的身体,压抑了学生的身心,泯灭了学生的快乐,降低了学习兴趣。但我们又必须看到无数成功是需要付出艰苦努力的。无数前辈科学家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和流出辛勤的汗水,是成功的保证。因此,提倡勤奋刻苦,仍然是必要的,这既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不能谈虎色变,一抓学生训练就有加重学生负担的顾虑。

总之,传授和探究并非两个水火不相容的概念,应当是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两个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无论是以前的传统教育,还是现在的素质教育,凡是适应教师与学生的实际,能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方法,都是好方法。“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布鲁纳语)“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皮.杰语),兴趣有巨大的心理效应,能为学生学好历史提供“能量”,历史教师应下功夫研究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持久兴趣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功心理,使学生喜“学”,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让他在不同的场合获得不同的成功感觉。

第三篇:历史论文

论近代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维新革命启蒙

摘要:自 1840 年古老中国的大门被洋枪洋炮轰开起 , 备受欺凌的中国人便在封建势力压迫下产生的怒火与几千年爱国情结的驱使下开始了艰难的探索!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对国家出路进行探索,先后提出了不同的方案和主张。其中维新革命是一场爱国救民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关键词:思想启蒙 爱国救民 明主 科学 1.书P11 2书P20,书P29、30

19世纪末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腐朽统治,帝国主义的侵略,(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造成新的民族危机激发新的民族觉醒;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使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

发展过程:行动:1,向皇帝上书2.著书立说3.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4.办学会5.设学堂6.办报纸

事件:1898年6月11日颁布“民定国是”谕旨,并在此后的一百天里颁布了一系列新政,称为“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在政治、经济、军事、文教等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建议,如政治方面提出了裁撤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官等;军事方面提出采用西洋兵制,筹设武备学堂等;文教方面主张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派学生出国留学等。这些新政的内容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科学文化的传播是十分有利的。他给开明绅士和民族资产阶级以参与政治的机会,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进步意义的!

作为中国民主革命准备阶段的一个过程,维新派代表了当时先进中国人的要求。他们办学会、学堂:图书《中国革命教程》P41

戊戌变法最后虽然失败了,但在中国近代史上仍有着重大意义。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①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②它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③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起了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维新运动留下的许多遗产,诸如解放思想、变革观念、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等。更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戊戌变法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提倡新学,批判旧学,着重宣传“兴民权”,大大地提高了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

第一,进步意义。戊戌变法颁布的法令虽然绝大多数都是纸上谈兵,从来没有真正实行过,但它表明历史走向是进步的。在政治上,维新派深刻地批判了封建制度,主张设立议会,限制过重的皇权,希望通过改良的道路逐步变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他们的宣传、影响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在经济上,维新派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

第二,爱国意义。刚刚登上政治舞台的中华民族资产阶级,面对着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狂潮,挺身而出,为救亡图存奔走呼号,呼吁“保国”,反对“瓜分”,是近代中国摸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场爱国运动。尤为可贵的是,他们把自己的政治要求汇入到救亡运动中,使变法运动与救亡运动结合起来。对激发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维新运动带有全民政治运动的性质。

第三:启蒙意义。维新派在中国最早创办近代报刊,把旧式书院和私塾逐渐转变为近代学校,广泛建立了政治性和学术性的社团。他们大力提倡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和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观念,打开了知识分子的眼界,使他们重新认识世界,为后来人们接受新思想扫除了一些障碍,这种思想影响不会因政变而消失。一批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接受了新思想,卷入到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旋涡中,这正是维新运动的群众基础。戊戌变法之后,人们追求的社会目标有了明显的变化,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中的优秀人才已不单向官僚阶层聚集,转而向其对立面转化。戊戌思潮过后,不仅大量的青年学生大批地倒向革命阵营,相当数量的老一代知识分子也退出了封建官僚集团,另择他途。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康、梁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学习西方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并第一次把政治主张同救亡图存的实践结合起来,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变法试图对旧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改革。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一次尝试。戊戌变法使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戊戌变法既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又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结尾:书本P56

第四篇:历史论文

2010-2011年第二学期《中国近代史纲要》科目论文

专业:油气储运工程 班级:储运09-2指导老师:闫亚平姓名:学号:成绩:

一、内容要求: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主

线(1840-1949),内容翔实可靠,写一

篇不少于3000字的论文。

二、形式要求:论文形式可以是读一

本书的读后感、对一个近现代人物的评价、一件大事的评价、一段史实的考察、学习本课程的心得体会等等。

可以利用他人资料但不得从网上或

其他书本刊物等处抄袭,一经发现,视为0分,谨记、谨记!

三、卷面要求:16开纸打印。7月1号

中午交

第五篇:历史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科目考查卷

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

毛泽东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建国前,功勋无人可及;建国后,有成绩也有错误。但是无论功过、方法,没有人可以否认毛泽东所做的一切,他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新中国的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事实上,暂且抛开他的失误和错处,毛泽东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作出的努力有理、有据、有效,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1956年,是毛主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因为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上只得学习甚至照搬苏联的做法。在经过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践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积累了进行建设的初步经验。1952年2月召开的苏共二十大则进一步暴露了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下定决心走自己的路,开始了自己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面前,中国共产党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在1956年初召开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我们从苏共二十大得到的最重要收益是要学会独立思考,从各个方面考虑如何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办事,如何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适合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

毛泽东提出的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任务,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

二、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从那时起,毛主席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四次比较集中的探索:

第一次的探索是在1956年,以《论十大关系》为标志,初步形成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新方针:

1956年2月到4月中,毛泽东先后听取了国务院工业、农业等34个部门的工作汇报,在听取汇报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思路,并先后在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5月2日最高国务会议上做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在报告中,毛泽东强调:工人、农民是人民群众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工农群众,充分强调工农群众的积极性,还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与各民主党派“长 1

期共存,互相监督”,并进一步提出了指导方针“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

《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理论准备。在后来毛泽东回顾时说:前八年里中国都是在照抄外国的经验,但从1956年提出了十大关系起,中国真正开始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第二次的探索是在1957年到1958年初,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标志,科学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技术革命上来: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不少人对新的社会制度还不恩能够马上适应,再加上党和政府的一些部门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作风盛行引起了一些群众的不满。在1956年下半年里,一些地区出现了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农民退社等情况。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他提出要正确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就要有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那就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斗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文化,使全体人民比较顺利的走过目前的过渡时期,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另外他还提出了“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的观点,并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做了科学的分析。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一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它创造性的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有着长远的指导意义。

第三次是在1958年11月以后,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中的失误,认识到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要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并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1957年“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极大的激发了全国人民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国家“一穷二白”面貌的斗志。在胜利面前,毛泽东以及中央和地方不少领导干部滋长了骄傲自满的情绪,过分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的客观规律。

毛泽东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但也是中共中央领导集体中较早的觉察并纠正“左”倾错误的领导人。此后,毛泽东一直致力于纠正急于向全民所有制和共产主义过度的倾向。

第四次是从1960年底开始,开展纠“左”和恢复国民经济工作,指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还处在必然王国,制定分两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初步形成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具体政策。

三、在毛泽东带领下的中共中央领导为了国家的发展开展了早期的探索,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在探索中也遭遇到了严重的挫折。“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运动的发动、“左”倾错误的泛滥、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困难等一系列事情发展成为了后来“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导火线。发生在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这场由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文化大革命”是一个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错误,它使得中国共产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四、深刻的教训

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全新的事业,由于中国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所以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全面的、正确的结合起来,从而找到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能不经历一个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的过程,经历一个相当长时间探索的过程。

而自1957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所犯的错误,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正是中国共产党在独立的寻找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发生的错误。毛泽东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之所以会犯像“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全局性严重错误,以及这场错误的“大革命”之所以会发生并且持续十年之久,是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的。

邓小平曾指出,从建国到1978年30年的成绩很大,经历的经验教训与很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在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即使在犯错误的时候,其性质和宗旨都没有改变过,人民群众依然把它看做是自己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对它赋予了最大的信任和希望。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年代里,中国共产党并没有被摧毁而且还能维持统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仍然保存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还在进行,国家仍然保持统一并且在国际上发挥着重要的影响。这些重要的事实,既同毛泽东的巨大作用分不开,3也是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共同努力的成果。在“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保护过一些党政军领导干部和党外著名人士,使一些负责干部重新回到重要的领导岗位、毛泽东领到了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对江青、张春桥等人进行过重要的批评和揭露,不让他们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图谋得逞。在外交关系上,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始终警觉的维护国家的安全,并开创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五、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在新中国成立后长达20年的时间里,尽管经历过严重的曲折,还是取得了重大的显著的成就。

第一、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国民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第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初步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同时在科研方面,新中国在核技术、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等尖端科学技术领域也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

第三、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环境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随着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出现了1972年西方国家对华建交的热潮,中国外交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同中国建交的国家,从1965年的49个增加到1976年的111个,仅1970年以后新建交国就有62个。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新中国和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逐步地形成或进一步完善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毛泽东等领导人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创造。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要实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坚持工业和农业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并举、大中小企业并举等“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正确解决好综合平衡的问题,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生产和生活的问题,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要把“造成一个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作为努力的目标;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坚持人民民主,尽可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处理好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巩固和扩

4大爱国统一战线;切实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各项权利,尤其是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权利。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实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实行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又红又专的方针;要向科学进军,不能走世界各国发展科学技术的老路,而应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努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在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国防军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并为巩固国防制定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积累了军事斗争同政治斗争、外交斗争相结合的独创性经验。

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方面,毛泽东最早察觉到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战略的危险,号召共产党人提高警惕,同这种危险作斗争。他提出,必须切实解决“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的问题。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阐明的这些重要思想,为党继续进行探索并系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毛泽东是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他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顶住来自外部的各种影响和压力,坚持不懈地进行这种探索。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创者的历史功绩,将永远记载在党和国家的史册上。参考文献:

1、《中国近代史纲要》,2009,高等教育出版社。

2、《论十大关系》,1956,《人民日报》。

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人民日报》。

下载历史论文开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历史论文开题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历史论文

    参考书目: 《周恩来总理卫士长回忆录》成元功著中央文献出版社 《评说晚年周恩来》刘武生 徐晓红编中央党史出版社 《周恩来与新中国外交》裴默农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周......

    历史论文

    对于秦始皇的评价在历史长河中,秦始皇可谓是一个名人,直至现在也有许多人在讨论他对整个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之巨大,但始终没有一个结果。今天,我想以自己不太全面的认识与理解来......

    历史论文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贡献 摘要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使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工人阶级队伍的......

    历史论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晚清满汉政争与中国政治走向姓名 崔振朋学号 2010610467 院系历史文化学院专业 历史(教育) 指导教师李先明职称教授2014 年 5 月 21 日 曲阜师范大......

    历史论文

    浅谈新课改中历史教学评价的改变 秦皇岛市卢龙县庄坨中学王毅凤摘要:在历史课改进行的过程中改变以前观念,进行新课改提到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的面前。如何客观全面的评价学生,......

    历史论文

    生命是短暂的,消瞬即逝。好比天上的流星,来去匆匆。徒留那道光辉的路线,在不久之后就会黯然失色,接着消失殆尽。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我......

    历史论文

    浅探提高历史课效率 ——之幽默教学 教师:彭海燕 浅探提高历史课效率 ——之幽默教学 当今时代,幽默无处不在,能说会道者经常利用幽默来调节气氛,解决难题,处理关系。常言道:“一......

    历史论文

    摘要:“文革”中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当代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中外学者对这场运动相当关注、并逐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