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 论文我国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抚仙湖保护(精选)

时间:2019-05-14 03:15: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形势与政策” 论文我国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抚仙湖保护(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形势与政策” 论文我国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抚仙湖保护(精选)》。

第一篇:“形势与政策” 论文我国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抚仙湖保护(精选)

摘要 我国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近年来,我国涉及环境污染事件屡禁不止,并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消费者的生存权和健康权受到了极大危害,环境保护问题成为人们日渐关注的热点问题。下面就以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辖区内抚仙湖从环境污染到保护母亲河,建设生态和谐玉溪的发展规划为基础,引出淡水湖泊环境污染现状,生态破坏之根源。并就对我国大江湖泊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问题提出了几个行之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

环境保护 淡水湖泊 现状 建议

一、抚仙湖水资源简介及我国淡水湖泊资源概述

(一)抚仙湖水资源简介

抚仙湖位于玉溪市澄江、江川、华宁三县境内,属南盘江水系,湖平面呈南北向的葫芦形,流域径流面积1053km2(含星云湖378km2)。根据最新勘测结果,湖面海拔高程为1722.5m时,水域面积约216.6km2,湖长约31.4km,湖最宽处约11.8km;湖岸线总长约100.8km,最大水深约158.9m,平均水深约95.2m,相应湖容约206.2亿m3,目前水质为Ⅰ类。

入湖河道梁王河、东大河、马料河等52条,间断性河流和农灌沟53条,多年平均入湖径流量16723万m3,其唯一出口海口河多年平均出流水量约9572万m3。抚仙湖—星云湖出流改道工程完成后,抚仙湖最高水位1722.00m、最低水位1720.50m。抚仙湖流域植被以草丛、灌丛、针叶林等次生植被为主,森林覆盖率27.03%。流域内植树造林合格面积约16.4万亩,退耕还林约9.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96.2km2。径流区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08.8km2,占总面积的30.94%,年流失入湖的泥沙量达34.56万吨。

(二)我国湖泊资源简介及现状

我国的湖泊资源十分丰富,大小天然湖泊共24800多个,其中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有 2800多个,100平方公里以上的120多个,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13个。从分布上看,青藏高原、长江、淮河中下游平原是我国湖泊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带。到80年代全国修建的大小水库(人工湖泊)约有9万个。

目前,我国每年约有1/3的工业废水和9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水域,全国有监测的1200多条河流中,目前850多条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域也遭到污染,致使许多河段鱼虾绝迹,符合国家一级和二级水质标准的河流仅占32.2%。污染正由浅层向深层发展,地下水和近海域每水也正在受到污染,我们能够饮用和使用的水正在不知不觉地减少。水资源污染,湖泊生态破坏,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也日益显现出来。开展湖泊环境保护,生态复原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一退、二优、三保护’带来的新希望

(一)水质的三大类污染源

水污染主要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而造成的,它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大部分。

工业废水为水域的重要污染源,具有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等特点。据199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资料显示:这一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共539亿吨(不包括火直电流冷却水),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409亿吨,占69%。实际上,排污水量远远超过这个数,因为许多乡镇企业工业污水排放量难以统计。

农业污染源包括牲畜粪便、农药、化肥等。农药污水中,一是有机质、植物营养物及病原微生物含量高,二是农药、化肥含量高。我国目前没开展农业面上的监测,据有关资料显示,在1亿公顷耕地和220万公顷草原上,每年使用农药110.49万吨。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惩的国家之一,每年表土流失量约50亿吨,致使大量农药、化肥随表土流入江、河、湖、库,随之流失的氮、磷、钾营养元素,使2/3的湖泊受到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污染的危害,造成藻类以及其他生物异常繁殖,引起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的变化,从而致使水质恶化。

生活污染源主要是城市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洗涤剂和污水、垃圾、粪便等,多为无毒的无机盐类,生活污水中含氮、磷、硫多,致病细菌多。据调查,1998年我国生活污水排放量184亿吨。

(二)针对实际情况采取的措施

[1]根据《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2007年5月23日云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2007年5月23日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7号公布 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的各项规定,玉溪市政府采取了‘一退耕、二调优、三保护’战略思想。分别对抚仙湖先后采取了沿岸百米退耕还地,以及退耕还林,沿湖湿地建设,出流改道工程等重大保护措施和规划。现如今,从原来的含氮磷超标的污染水质,之后的总体保持一类水质的基础上,已经变成一类水质。

抚仙湖旅游开发规划

目前,玉溪市政府确定的抚仙湖旅游度假示范区的控制和开发范围, 是以欧洲旅游研究所完成的《抚仙湖旅游规划与开发设计》为依据, 在满足环保与旅游开发建设要求的前提下, 由省旅游局进行具体指导并由 由玉溪市和澄江、江川、华宁三县共同实地勘测后协定的.这一方案拟把全部湖面和湖边距 1 722m 高程湖岸 线 1km 范围作为控制区域, 总面积约 350km2;开发区域为北岸湖滨娱乐运动区(矣旧至红山嘴, 约 15km2)、禄 充文化观光运动休闲自然体验区(尖山至立昌, 约 10km2)、孤山康体休闲高级度假区(明星渔洞至隔河, 约20km2)、下坝鲭鱼湾高尔夫球运动区(约 10km2)、东岸郊野康体旅游和自然体验区(路居至海镜, 约 20km2)、海口温泉度假区(约 4km2)、老鹰地高尔夫球运动区(约 8km2)等 7 个片区, 总面积约 87km2.此外旅游度假示 范区的建设发展, 将依据欧洲旅游研究所编制的《抚仙湖旅游规划和开发设计》的要求来进行.其总体发展目 标是: 把抚仙湖旅游度假示范区建设成为中国和亚洲一流的高原湖泊生态康体旅游度假胜地.其分阶段建设 目标为: 2005 年, 建成西部地区著名、中国知名的旅游度假地;2010 年, 建成中国著名、亚洲知名的旅游度假 地;2015 年, 建成亚洲著名、世界知名的旅游度假地。

三、若干的建议

湖泊是重要的水域风景资源,它有四大特点:一是旷,水天一色,广袤无垠;二是静,平湖似镜,宁静安逸;三是丽,波光粼粼,亮丽迷人;四是秀,山青水秀,相得益彰。在风景构成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面对严峻的缺水、水污染问题,我们应积极行动起来,珍惜每一滴水,采取节水技术、防治水污染、植树造林等多种措施,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2]

(一)、强化对饮用水源取水口的保护

有关部门要划定水源区,在区内设置告示牌并加强取水口的绿化工作,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检查。从根本杜绝污染,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二)、加大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治理力度

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对于改善我市水环境状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的废水排放量正在不断地增加,而城市污水处理厂却没有相应地增加,这必然会导致水环境质量的下降。因此建设更多的污水处理厂是迫在眉睫的事。

(三)、加强公民的环保意识

改善环境不仅要对其进行治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各方面的宣传来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居民的环保意识增强了。破坏环境的行为就自然减少了。

(四)、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的废水排放量还要增加,如果只重视末端治理,很难达到改善目前水污染状况目的,所以我们要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

参考文献

[1]佚名.《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 2007-5-23.[2]刘亚伟.关于我国水污染的现状及解决方法(100611314).[3]康健红.<<浅谈抚仙湖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措施>> <人民珠江> 2011年01期

第二篇:我国现阶段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形势与政策论文)讲解

我国现阶段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环境问题是全世界面临的各种大问题。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环境恶化这个难题。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而我们也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尽自己的力量保护环境。

关键词: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 对策分析 采取措施

一、我国的环境问题

(一)我国环境的历史问题

我国的环境问题伴随着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而产生、加剧。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我们在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把环境保护列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并在污染源治理、达标排放、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及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环境保护投资力度大幅度增加;国家环境重点保护区域、流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我国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相当部分地区的环境污染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改善, 局部地区甚至还在加剧。在我国, 环境污染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我国当前的环境问题

1、土地荒漠化速度加快。我国是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

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3%,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13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荒漠化给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它造成了可利用土地面积减少、土地生产力下降;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条

件恶化;旱涝灾害加剧;粮食产量下降;农田、牧场、城镇、村庄、交通线路和水利设施等受到严重威胁。全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多亿元。

2、森林资源锐减。我国许多主要林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全国森林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远超过森林生长量。大小兴安岭林区已经过量开采,南方某些林区的开采也已到了极限,森林资源日益枯竭。我国森林密集地区包括东北、四川、海南等地,毁林速度惊人。例如海南的热带雨林区,由于不合理的开荒种地、乱砍滥伐,热带雨林面积由1956年的86.6万公顷减至目前的24.5万公顷左右,森林覆盖率也由过去的26%降至7.2%。据学者计算,如果四川境内的宜林荒山全部绿化,每年可以通过大气环流向西北地区增送360亿立方米水份,这比南水北调或西线工程调水量大得多,也省钱得多。

3、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表土总量达50亿吨,相当于全国耕地每年被剥去1 厘米的肥土层,经济损失100亿元。占国土面积38.2 %的水土流失区域内的河流以高含沙著称世界,黄河下游河床以每年10厘米的速度抬升,已高出地面3~10米,成为地上悬河。长江每年输入泥沙5亿吨,已超过黄河入海泥沙1/3。由于淤积,全国损失水库库容累计200亿立方米,相当于废弃库容1亿立方米的水库200座。

4、草原生态呈衰退趋势。我国拥有草地面积4亿多公顷,是全国耕地的4倍、林地的3倍,在世界各国中排居第二。我国天然草地主要分布在利用条件较差的山地或高海拔区域,此类地区又多为大江大河的源区。长江、黄河、淮河、珠江的发源均源于此。由于该区域

草地植被破坏严重,现却成为水土流失多发区及沙尘暴发生区。而平原草地却因利用条件便宜,在逐年增大的拓垦中,面积正在缩减。由于国家与地方政府对草地建设的投入一直严重不足,再加牧业生产者掠夺式的经营,超载过牧,重用轻养,甚至滥用,致使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生产力下降。人为破坏,加速了生态环境恶化。

5、水资源严重短缺。我国水资源紧缺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资源型缺水。二是工程型或设施型缺水。三是污染型缺水。水资源在我国分布极不均匀,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我国是世界上人均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为2300立方米。按国际标准人均拥有水资源量2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我国有18个省区、30%的国土、60%的人口处于严重缺水的边缘;按人均拥有水资源量1000立方米为人类生存起码需求量来衡量,全国有10个省区(市)、11%的国土面积、1/3以上的人口处于严重缺水状态。据调查,全国有近1/4的人口在饮用水质不良的水;有2/3的人口饮用的是受次生污染的水。

6、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我国已有15%~20%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的濒危物种中,我国占了156种,约占其总数的1/4。

二、我国环境现状分析

(一)环境立法的滞后。我国的环境立法大多产生于20 世纪80 年代, 立法指导思想多少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兼顾环境保护, 基本上是建立在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要求的基础上, 90 年代开始注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但并未从根本上发生转变。

(二)环保部门执法监督职能不到位。在现行体制下, 环保法律几乎未授予环保部门任何直接强制执行权力, 尤其是无工商、税务等部门所拥有的查封、冻结、扣押、没收、强制划拨等手段, 使得环保部门对层出不穷的违法行为常感力不从心或束手无策, 难以有效地进行监督管理。

(三)在我国赶超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各级地方政府无论是从地方利益还是政治前途出发都会选择经济利益至上的战略, 甚至为此牺牲环境利益。原因很简单, 环境质量的改善通常要很长一段时间才可以显现, 而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更为直接和明显。

三、对策分析

(一)公共服务市场化。城市化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应创造良好的公共服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城市公共服务是城市地域范围内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的总称。

(二)投资环保产业,优化投资结构。我国环保产业市场潜力巨大,把环保产业作为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带动相关产业,还可为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创造条件。

(三)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快坏境立法步伐。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大多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或90年代初指定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法律法规已不适于改善环境,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四)生物补救。环境物质循环的自然过程, 是以动态平衡的方式进行的, 这种平衡维持着地球上的生命一个实例就是碳的循环图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陆生和水生植物吸收, 进

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生产植物建造自身躯体的原料, 那是动物的食物来源植物和动物的排泄物、垃圾和动植物尸体被无数的微生物分解, 又将碳送回大气层或者经过超长期的积累, 成为泥炭、煤或石油有机物质的解也可以释放出其他元素, 如氮、磷和硫, 它们对植物根系有用, 而且变成其他自然循环的一部分例如氮循环、磷循环和硫循环我们应该注意, 在原始的自然环境中, 诸如从未经受扰动的原始森林, 其河流和地下水的水质是非常好的从大的方面讲, 这是微生物的功劳。

(五)植物工程。植物能够改善环境质量, 这一点人们普遍知道并且接受, 它可以被更广泛地运用到发展中国家里植物可以用来令美化工业环境, 为员工提供享受, 绿篱和生活区缓冲带, 以及水的再利用水土流失地区的恢复今采矿区的复原例如露天采矿, 雨水的处理令污水的处理植物这样利用的很多情况里, 还能够生产木材、生物能源和动物饲养, 或者更广泛更长期利用, 例如人工造林增加温室气体的沉降植物工程这个术语大体上指的是运用科学和技术找到问题。

综上所述,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依靠,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繁衍生息都是在这个地球上进行的,人类社会从茹毛饮血的远古社会到现代化的今天带向现代化的城市化大都市的进程中环境一直是我们前进路上的动力,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一直是人类的目的,然而今天的环境却在此大前提下朝我们不希望的方向发展着。所以,我们更应该努力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并为改善现如今的环境问题多作贡献。

参考文献:

(1)雷家骕,《我国国家经济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2)瞿为民,(3)慈龙骏:《中国的荒漠化及其防治》,《林业科技管理》(4)杨朝飞:《中国自然保护问题及对策》,(5)彭珂珊:《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水资源问题与良化对策》,《重庆商学院学报》1998.1

,1998(03。朱德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2.1997.2 《环境保护》1996.10

第三篇: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与对策

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与对策

2013年07月22日 09:26来源:人民日报

为进一步在全社会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时代主旋律,中央宣传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共北京市委在京联合举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系列报告会。首场报告9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作题为《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与对策》的报告。

问:环境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请简要介绍一下人类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探索历程。

答:环境问题究其本质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消费模式问题,根本上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从全球视野看,人类的认识和探索历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沉痛的代价。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沉痛的环境代价。英、美、日等国家曾发生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

第二阶段:宝贵的觉醒。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促使人类环境意识觉醒,出现过三本代表性著作《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只有一个地球》。

第三阶段:奋起的飞跃。以1972年联合国人类与环境会议、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等四次世界性会议为标志,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延展。问:伴随着国际环境与发展事业,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经历了怎样的进程?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效?

答:我国环境保护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2年我国派代表团参加人类环境会议。1973年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环保工作32字方针。

第二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把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提出环境管理八项制度。

第三阶段:从1992年到2002年。把实施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制定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大力推进污染防治。

第四阶段:从2002年到2012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五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近年来,尤其是“十一五”以来,我国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重要变化。一是强力推进污染减排。国家把节能减排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十一五”减排任务超额完成,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52%提高到2012年的85%,燃煤电厂脱硫机组比例由14%提高到90%。二是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2008年以来,环境保护部拒批332个、总投资超过1.1万亿元的“两高一资”、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项目。三是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提高,重金属、化学品污染等环境问题有所缓解。四是深化污染防治。全国七大水系好于Ⅲ类水质比例由2005年的41%提高到2012年的64%;劣Ⅴ类水质比例由27%下降到12.3%。有效保障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期间的环境质量。五是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中央安排农村环保专项资金135亿元,支持2.6万个村庄开展环境综合整治,5700多万农村人口受益。六是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更加重视环境保护,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环保的氛围更加浓郁。

问:我们也注意到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如何准确加以判断和把握?答:发达国家一两百年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3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中集中显现,呈现明显的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点。老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环境质量改善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

PM2.5问题引起公众普遍关注。按照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全国70%左右的城市不达标。今年年初,受极端不利气象条件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长时间、大范围、重污染雾霾天气。

水污染问题依然突出。2012年,十大流域中劣Ⅴ类水质比例占10.2%,61个重点湖(库)中24个劣于Ⅲ类标准。地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不达标,农村仍有2.98亿人饮水不安全。

生态保护和农村环保亟待加强。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严重。全国近60万个行政村大部分没有环保基础设施,每年产生生活污水90多亿吨,生活垃圾

2.8亿吨。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农业源排放的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4%、57%和67%。

环境风险不断凸显。全国排查的4万多家化学品企业中,12%距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不足1公里。电子废物、工业废物、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产生量持续增加。

问:造成我国目前环境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我国环境形势严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唯GDP的政绩观尚未得到根本扭转。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仍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二是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环境压力日趋强化。我国粗放工业模式尚未根本改变,产业结构重型化特征明显。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能源、钢铁、水泥等消耗量最大的国家之一,主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消费结构快速升级,不可持续的消费行为日益盛行。如果不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势必带来更大的环境压力和生态风险。

三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社会要求我国承担更多环境责任的压力日益加大。我国对外产品出口承担了巨大的生态环境逆差。

四是环境管理体制不顺、能力支撑不足和法制不健全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制约环保事业发展的体制问题依然存在,环保队伍薄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环保监管力量与日益繁重的环保任务越来越不适应。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需加修订,“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

第四篇:形势与政策论文——谈南海问题及我国对策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之后,各国依据相关规定竞相划定领海以及专属经济区范围,积极维护国家的领海以及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海洋权益,不可避免产生很多海洋划界和资源开发方面的问题。南海海域及其海底蕴藏着丰富的海洋油气资源和渔业资源等,石油储量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地理位置也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我国在南海区域也与周边各国产生领海重叠和权利重合,越、菲、马等国先后单方面的划定自己的领海界限,侵入了我国在南海的主权范围,并采取军事行动侵占了我国南海大量岛礁。

2010年以来,在美国高调介入南海地区事务以及越南推动南海问题多边化与外部化政策的影响下,东盟对南海问题的影响日趋增强,主要南海权益争端国家对中国的态度趋向强硬.南海问题的发展趋势表明,南海争端矛盾的尖锐化、问题解决机制的多边化、区域外强国介入的常态化已经成为中国和平维护南海权益不得不面对的国际环境.而美国与东盟提出的多边谈判和尽早协商通过《南海地区行为准则》的建议短期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从容易解决的争端下手,通过双边谈判首先解决某些具体争端,逐渐消解南海问题的复杂性是中国应对当前南海问题复杂国际因素、和平维护南海权益的必要之举.2011年,南海问题争端再起。越南石油勘探船侵入中国管辖海域与中国海监船发生碰撞,并不时动用军舰非法驱赶中国渔民;菲律宾高调向国际社会宣布,把南海重新命名为‘西菲律宾海’。2012年4月8日,菲律宾海军的巡逻机在南海黄岩岛附近发现了12艘中国渔船。菲海军随后出动了该国最大的军舰“德尔皮拉尔”号,将中国渔船非法堵在黄岩岛潟湖内,试图抓扣在黄岩岛附近作业的中国渔民。国家海洋局随即派正在附近执行南海定期维权巡航执法任务的“中国海监75号”和“中国海监84号”编队赶赴黄岩岛海域,对我渔船和渔民实施现场保护。随后中国海监船与菲律宾军舰对峙至今,已超20天。

一直以来,我国解决国际争端主要应用政治方法,谈判和协商方式成为首选,仲裁方法仅限于经济贸易争议。基本上,我国没有采用仲裁裁决和国际法院判决的方法去解决重大的国际争端,尤其是主权争端。随着中国更深一步融入国际社会,我国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政治和法律以及各种非法律手段去解决南海诸岛主权争端及类似的国际争端,力争在搁置主权争议的基础上共同开发南海资源,进而构建南中国海国际合作开发机制。而我国一向以来,民族传统继承了‘中庸’思想,却不太表我国能容忍南海诸国任意侵占我国领土,国防部发表声明称中国军队会坚决配合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领土之争,古来有之,像近代英国与阿根廷马岛之争,上世纪的一场战争涟漪一直延续到现在仍未停止。最近由于英国在马岛附近发现大量石油,英国不理会阿根廷抗议准备强行钻探,又引起两国激烈争吵。但是英国也完全不会放弃马岛,“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结果是什么呢?古人说: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怕死,一个国家才有希望。希望我们国家始终能够保持“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怕死”的政风。有人从马岛战争中看出领土争端没有妥协和调和的余地,只有战争,国际争端谁的拳头硬谁是老大,什么国际法庭,什么公理正义都一文不值,中国国内不乏强硬派,只望菲律宾及南海诸国,不要再做出扩大事态的举动,战争是任何人不想的。

中国与周边国家国家搁置争议、积极建立国际合作开发机制,是稳定区域形势,求得共同发展的必要之举。主权绝不能放弃,但力争和平发展环境及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才是明智之举。二十一世纪是和平与发展的世纪,以合作开发机制来实现对南海的有效治理,是一种较优的选择。针对目前中国海洋权益遭到严重侵害的现状和趋势,应抓紧建立一系列海洋权益保护制度,尽快出台海洋国策,与周边国家加强合作友好关系,尤其是加强与东盟之间的友好关系,“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以维护地区稳定和经济繁荣为目标,通过谈判解决划界争端,积极促进南海共同开发,立足于现有条件,努力获取这一地区的最大经济利益,以提高国家整体实力。

第五篇:浅谈我国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

浅谈我国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囊括全球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度。然而不幸的是,中国自然生态系统都处在不同程度的退化过程之中。水土流失急剧、濒危物种增加、天然湿地大量消失、人工林树种单一等等,都是我国环境的忧患。因此,对于环境的保护措施就显得分外的重要,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力度投入巨资保护生态环境,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生态环境总体上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本篇论文就浅谈我国一些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环境保护措施

一、我国环境现状

近20多年来,由于我国企业大多采取了传统的粗犷性生产方式,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很大,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致使环境不断恶化,形势空峻。

(一)我国的土地在持续荒漠化

我国沙漠化速度在不断升高,目前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约270多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8%,而且每年还在增加1万多平方公里;我国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整个生态系统在急剧恶化。其中草原沙化很突出,一些牧区牲畜存栏大幅度下降,绵羊的体重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相比下降了一半以上。

(二)我国水环境在不断恶化

如今,我国的江河湖海污染已经不堪重负,并呈逐年加重趋势。尤其北方不少地区甚至出现了“有河皆枯、有水皆污”的现象。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地下水也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多有不同程度超标。

(三)我国大气环境的污染此起彼伏

在我国的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硫排放量约为2000万吨/a,烟尘排放量和工业粉尘排放量约为2000万吨。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的城市超过60%。

(四)我国土壤环境污染隐患重重

我国大多数城市的近郊土壤环境已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污染的土地面积早已超过1.5亿亩,污水灌溉引起的污染耕地约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约200万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且每年还在以大约15%的速度递增着。

二、我国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

国务院于1973年成立了环保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在全国开始“三废”治理和环保教育,这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具体包括三大政策八项制度,即“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这三项政策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排污申请登记与许可证”,“限期治理”,“集中控制”等八项制度。

(一)三大政策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

中国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的产生和蔓延。其主要措施是:把环境保护纳入国家和地方的中长期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开发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

2、谁污染,谁治理政策

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看,环境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又是一种共有资源,为了避免“共有地悲剧”,必须由环境破坏者承担治理成本。这也是国际上通用的污染者付费原则的体现,即由污染者承担其污染的责任和费用。其主要措施有:对超过排放标准向大气、水体等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征收超标排污费,专门用于防治污染;对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实行限期治理;结合企业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

3、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外部性无法通过私人市场进行协调而得以解决。解决外部性问题需要依靠政府的作用。污染是一种典型的外部行为,因此,政府必须介入环境保护中来,担当管制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与企业一起进行环境治理。强化环境管理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强化政府和企业的环境治理责任,控制和减少因管理不善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其主要措施有: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与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机构及国家和地方监测网络;实行地方各级政府环境目标责任制;对重要城市实行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二)八项制度

1、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是通过签定责任书的形式,具体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污染的单位对环境质量负责的行政管理制度。这一制度明确了一个区域、一个部门及至一个单位环境保护的主要责任者和责任荡围,理顺了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关系,从而使改善环境质量的任务能够得到层层落实。这是我国环境环保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

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城市环境综合定量考核,是我国在总结近年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是通过定量考核对城市政府在推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中的活动予以管理和调整的一项环境监督管理制度。

3、污染集中控制

污染集中控制是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为保护环境所建立的集中治理设施和所采用的管理措施,是强化环境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污染集中控制,应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为目的,依据污染防治规划,打基础安照污染物的性质、种类和所处的地理位置,以集中治理为主,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佳效果。

4、限期治理制度

限制治理制度,是指对污染危害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污染区域采取的限定治理时间、治理内容及治理效果的强制性行政措施。

5、排污收费制度

排污收费制度,是指一切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生产经营者,按照国家的规定和标准,缴纳一定费用的制度。我国从1982年开始全面推行排污收费制度到现在,全国(除台湾省外)各地普遍开展了征收排污费工作。目前,我国征收排污的项目有污水、废气、固废、噪声、放射性废物等五大类113项。

6、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防止新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又称环境质量预断评价,是指对可能影响环境的重大工程建设、规划或其他开发建设活动,事先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估,为防止和养活环境损害而制定的最佳方案。

7、”三同时“制度

”三同时“制度”三同时"制度是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区域性开发建设项目的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制度。

8、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是指凡是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必须按规定程序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登记所拥有的排污设施、污染物处理设施及正常作业情况下排污的种类、数量和浓度的一项特殊的行政管理制度。排污申报登记是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基础。排污许可证制度,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污染总量控制为基础,规定排污单位许可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方式等的一项新的环境管理制度。我国目前推行的是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

三、关于环境保护的建议

(一)加强相关部门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使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局部与全局的关系。避免一些地方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只顾当前,不计长远,考虑局部利益多,考虑全局和整体利益少。

(二)增加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环境技术开发创新体系建设进展,加强科研、设计力量,尽快形成拥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拥有著名品牌、市场占有率高、能够提供较多就业机会的优势环保骨干企业队伍。

(三)完善政策体系。健全引导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管理措施、机制和手段。

(四)加大监管、处理、打击、宣传、教育力度。使群众了解环保的重要性,一起来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杨京平.环境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2]马光.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魏振枢.环境保护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下载“形势与政策” 论文我国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抚仙湖保护(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形势与政策” 论文我国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抚仙湖保护(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

    我国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摘要】环保已经成为今天我们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础性的工作。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我国的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为全面......

    形势与政策论文—我国周边形势

    形势与政策论文—论我国当前周边形势 进入21世纪,中国周边地区形势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存在与发展使周边地区形势呈现出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并存的......

    形势与政策论文—我国周边形势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 众所周知,我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洋300多万平方公里,东西相隔5500公里,时差4个多小时,南北相距5500公里,跨越5个温度带,居世界第三。中国地大物博,自古......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做好环保工作,要“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

    形势与政策论文 农民工问题

    形势与政策论文 ——农民工就业问题 内容摘要:社会的和谐离不开农民工问题的解决,从历史的眼光与国家政权管理来探讨农民工问题的解决主要在于政府下放权力。 农民工问题已日......

    “南海问题”形势与政策论文

    武汉科技大学《形势与政策》论文——浅析”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是指南海周边的“七国六方”,即中国大陆和台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菲律宾,在南海岛......

    关于朝鲜半岛问题论文 形势与政策

    浅谈中国应该如何应对朝鲜半岛问题这一学期的形势政策我们讲的其中一个是关于朝鲜半岛问题,朝鲜半岛问题由来已久,之所以存在至今是各种政治力量相互博弈的结果。在当今全球复......

    形势与政策论文-“南海问题”

    武汉科技大学《形势与政策》论文——浅析”南海问题“ 《形势与政策》 题目:浅析“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是指南海周边的“七国六方”,即中国大陆和台湾、越南、马来西亚......